齐刻尔特之战(1071年8月)·第三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齐刻尔特之战(1071年8月)·第三

齐刻尔特之战(1071年8月)·第三

作者:威廉·西摩 ·英

出自————《世界上二十次重大战役中的决定因素

出自————《战争通史

   曼齐刻尔特之战在军事史上写下了不朽的一页。此战最终导致了西方世界政治轴心的变化。尽管拜占庭帝国后来又收复了安纳托利亚的部分领土,但曼齐刻尔特之战却敲响了拜占庭帝国的丧钟,虽然此后发生的其他灾难(主要是1176年的密列奥塞法隆之战和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军远征)也是拜占庭帝国崩溃的原因。几个世纪以来,拜占庭帝国一直是欧洲最强大、最文明的国家,因此,曼齐刻尔特之战的确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会战。

   自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在拜占庭旧址建都以来,拜占庭帝国历经沧桑。它曾有过繁荣、发展和统一的年代,也曾有过内部动荡、外敌入侵、生存受到威胁的黑暗时代。在其长达几个世纪的历史中,拜占庭帝国几乎没有一天不在打仗。

   曼齐刻尔特会战爆发前的半个世纪是拜占庭帝国极其衰败的一段时期。巴西尔二世不仅是个强有力的统治者,而且是个富有才干的统帅。他曾重创保加利亚王国,因此得到一个贴切而不文雅的绰号:“保加利亚人的屠夫”。当他于1025年去世的时候,拜占庭帝国已元气大伤。不久,意大利南部的诺曼人便趁拜占庭军队士气低落和战斗力下降的机会对其进行侵扰。但是,对拜占庭帝国来说,更为严重和直接的威胁还是来自东面的塞尔柱突厥人。这个民族勇猛剽悍,不仅傲慢而且还富有侵略性。

   关于突厥人的由来我们有许多不清楚的地方,但他们很可能于9世纪末来自咸海北部的某个地区。他们的首领是古兹王公的一位王子(这位王子晚年皈依了伊斯兰教),塞尔柱民族的名称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早在11世纪初叶他们就曾多次袭击拜占庭的领土,不过那时,他们的目标仅仅是抢劫而已。然而到了11世纪中叶,由于发现对手的抵抗很弱,而且每次袭击都能掠获很多东西,突厥人的入侵变得愈加频繁和深入了。形势最为严重的地区是亚美尼亚,这个国家原是个重要的缓冲国,经过长期不断的军事征讨和艰难的谈判,拜占庭帝国于1045年将它吞并。但是在1064年,塞尔柱人攻陷了亚美尼亚的首府和最后的要塞阿尼,终于完全占领了这个国家。亚美尼亚的陷落无疑是拜占庭帝国在曼齐刻尔特会战中失败的原因之一。

   曼齐刻尔特会战的胜利者艾勒卜·艾尔斯兰(意思是勇猛的狮子)是塞尔柱王朝的缔造者塞尔柱的重孙;他生于1029年,1063年成为苏丹。在贤臣尼札姆·穆勒克的得力辅佐下,他统治着一个从河间地带一直到美索不达米亚的庞大帝国。人们对他的性格所知甚少,但有关他的记载清楚地表明,他是一位伟大的勇士和卓越的统帅。显然,他很强硬,很有手腕,因此很可能是个冷酷无情的人,但是,与他同时代的人也都一样凶狠残忍。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虽然他给了拜占庭帝国致命一击,但是他的抱负(和他的祖先一样)却是要直取法蒂玛王朝的所在地开罗,因为塞尔柱突厥人是逊尼派教徒,立志要扩张阿拔斯王朝的势力。令人费解且十分重要的是,拜占庭似乎从未想到过要利用伊斯兰教内部的严重不和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发生曼齐刻尔特会战的那个时代里,塞尔柱人在开阔地进行的直接对阵中并不是拜占庭军队的对手。尽管拜占庭王朝晚期的几位皇帝昏庸无能,但只要管理得当,拜占庭军队仍能有所建树。然而,突厥人都是优秀的骑手,个个擅长弓箭,他们远比拜占庭军队机动灵活,而且还精通埋伏和诱骗之道。他们竭力避免在开阔地作战,力求在崎岖不平的山地进行机动战。11世纪上半叶,塞尔柱军队主要由土库曼人 [ 注:土库曼人泛指9世纪末期河间地带的游牧部落。当时他们已成为穆斯林。 ] 组成。随着帝国的不断扩张,这支军队也日趋职业化,成了多民族的军队。由于突厥人不断从被征服的领土上招兵买马,他们的军队中奴隶成分的士兵(即古拉姆兵和后来的马穆鲁克兵)渐渐超过了土库曼人。“奴隶”一词在这里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因为虽然那些奴隶兵可以被买卖,但他们能够得到报酬,分享战利品,而且还可以靠卓著的战功晋升为埃米尔。

   巴西尔二世死后,拜占庭帝国便进入了历史上最为灾难深重而又变幻莫测的年代。几代皇帝皇后都软弱无能、荒淫无耻、残暴贪婪,他们和他们的奸夫淫妇们单独或联合地统治着这个帝国。这些人不顾军事需要,任凭国内的官僚恣意妄为。但是到了1068年,拜占庭出现了一位皇帝,他试图弥补由这帮贪图享乐的家伙给拜占庭造成的极大损失。此人就是罗曼努斯·迪奥哲尼斯。

   1067年,君士坦丁十世杜卡斯执政7年后死去,他在位的7年是拜占庭帝国多灾多难的7年。由于他的儿子迈克尔七世年幼,君士坦丁十世的妻子欧多西亚·玛克勒姆玻利提萨皇后和他的弟弟约翰·杜卡斯暂时摄政。但到1068中1月,欧多西亚背弃了她在前夫弥留之际许下的不再改嫁的诺言,嫁给了罗曼努斯。罗曼努斯后来与迈克尔七世同朝为帝,因而被后人称为罗曼努斯四世。罗曼努斯出生于卡帕多西亚的一个显贵的军事世家。虽然他秉性鲁莽,但他仍不失为一位卓越的统帅。他深知恢复军队士气和信心的必要性,然而,此举对于他来说并非易事,因为有些部队并不信服他,特别是雇佣军和瓦朗吉禁卫军对他偏爱本地部队的行为极为不满,同时,统治阶层的某些成员特别是杜卡斯家族也对他深恶痛绝。罗曼努斯所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没有除掉约翰·杜卡斯。他曾想这样做,可后来又愚蠢地打消了这个念头。

   罗曼努斯很快就意识到了重占亚美尼亚地区的军事意义。早在1068年他就准备率军出征亚美尼亚。但是,从叙利亚边界传来的坏消息使他转而开向了东南。不可否认,罗曼努斯在这一年里取得了一些战果,但是这些战果并不辉煌。在与突厥人的一些交战中,他的将领和士兵都暴露了许多需要克服的弱点。在1071年那次决定命运的会战之前,罗曼努斯还征伐了其他一些地方。两年里他接连征讨了安纳托利亚,卡帕多西亚、美索不达米亚和亚美尼亚等地区。无论何时何地与突厥人交战,他一般都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战果。因此,他收复了拜占庭帝国的部分领地。

   曼齐刻尔特会战爆发的原因是复杂的。这里只简单地加以说明。1070年深秋,拜占庭皇帝和艾勒卜·艾尔斯兰签订了停战协议,这使得艾勒卜·艾尔斯兰确信他的东北翼是安全的,从而可以准备向哈里发法蒂玛王朝发起大规模的进攻。但是,当苏丹的姐夫(当时他正密谋反叛苏丹)大纵深侵入安纳托利亚境内之后,罗曼努斯便认为协议已被撕毁。在此后爆发的另一场战斗中,由曼努埃尔·康尼努斯指挥的拜占庭军队败北,更多的领土被苏丹的另一位埃米尔所侵占。对此,艾勒卜·艾尔斯兰很可能了解得不多,他仍然认为或者至少希望双方都在信守协议。此时,他正在围攻南进途中遇到的敌军要塞埃泽萨城。出于保护后方的谨慎考虑,他攻占了亚美尼亚地区,其中包括曼齐刻尔特在内的某些要塞。这迫使罗曼努斯进行了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远征。

   1071年3月,罗曼努斯离开了君士坦丁堡。他边行军边征集兵员,等到了塞巴斯提,他手下已有了一支相当可观的部队,其中包括步兵、弓弩手和主要作战力量重骑兵。牛拖着火炮形成威武壮观的炮队,大队的后面是蜿蜒不断的辎重队。关于这支军队的人数人们众说纷纭。20万至30万人的说法(某些穆斯林作家作此估计)显然夸张,8万至10万人可能比较符合实际。这支军队是由操着数种语言的雇佣兵和从各省(每个省都由一位总督管辖,该总督还负责指挥当地部队,通常为一个军团)征调来的地方部队组成的,其中包括法兰克人、德意志人、亚美尼亚人、保加利亚人、西徐亚人和帕齐纳克人(非伊斯兰教的突厥人)。罗曼努斯的主要目的是收复亚美尼亚的各个要塞。收复失地和重建缓冲国是罗曼努斯的根本目标。当时拜占庭的政策是防御性的,而不是进攻性的。

   通往这一目标的道路并非坦途。曾担任过皇家禁卫军的德意志雇佣兵举行了一起小规模的兵变。尽管这次兵变很快便被平息下去了,但是从迈克尔·阿塔雷埃特斯(他是那个时代唯一记录此事的作家)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知道,由于自己的妄自尊大和专横跋扈,罗曼努斯失去了士兵的拥护。罗曼努斯的专横跋扈在他的另一次过激行动中进一步反映出来。渡过桑加瑞斯河(位于君士坦丁堡以东大约200英里处)之后不久,罗曼努斯解雇了许多他不满意的或是怀疑对他不忠的雇佣兵。在返回首都的那些人当中有位叫尼斯福鲁斯·博塔厄埃特斯的人,他曾是罗曼努斯的情敌。他被轰走很可能是因为遭到了罗曼努斯的嫉恨。而安德罗尼卡·杜卡斯的忠诚本来比任何人都值得怀疑。然而他却被留下担任了高级将领。事实证明,这是个致命的错误。

   1071年7月拜占庭军队抵达埃尔祖鲁姆后,罗曼努斯召集了一次军事会议,讨论究竟是驻守在这个边陲小镇,向该城以东扫荡,切断塞尔柱人的粮草供应;还是继续向前开进,深入敌境。罗曼努斯的一位高级将领的孙子尼斯福鲁斯·布里恩尼乌斯(他与罗曼努斯的一位高级将领同名)在他的著作中(准确无误地)谈到了这次会议的讨论情况。这次会议之所以重要乃是因为,当时罗曼努斯似乎丝毫不知艾勒卜·艾尔斯兰的位置及其实力。由此可以断定,这点恰是罗曼努斯在曼齐刻尔特会战中失败的众多决定性因素之一。

   其实,当罗曼努斯离开君士坦丁堡时,艾勒卜·艾尔斯兰还在埃泽萨至阿勒颇间的某地,幻想着实现推翻哈里发法蒂玛王朝的雄心壮志。直到5月间,他才得知罗曼努斯正向亚美尼亚地区开进。他立刻回师防守已被他征服的领土。他的行军路线和集结军队的情况我们并不清楚,但情况似乎是,他在阿勒颇舍弃了从当地征召的士兵,带着大约4000名禁卫军迅速渡过幼发拉底河(据说在渡河时他的一些人马被淹死),然后经摩苏尔直插霍伊(位于凡湖以东大约120英里处)。在霍伊,他如愿以偿地征集了数千人马,这些人马主要来自库尔德人。很可能在抵达霍伊之前的某个时候,他就派遣了大臣去大不里士,调集已由帝国快骑特使们召集起来的增援部队。在以后大约6周时间里,艾勒卜·艾尔斯兰肯定走过了约700英里贫瘠而干旱的地区。到7月底,他已在霍伊征集了一支拥有4万兵力的军队。这真是奇迹!

   与此同时,在埃尔祖鲁姆,罗曼努斯明智地否决了那些劝他采取守势的人的意见。因为他认为破坏这片他希望很快占为已有的地区没有多大意义。尽管他并不知道艾勒卜·艾尔斯兰军队的位置,他还是决定开进亚美尼亚地区。由于缺少情报,他指派法兰克雇拥军将领鲁塞尔带领一支侦察部队到凡湖西岸侦察基拉特一带的情况,罗曼努斯本人则率部准备进攻曼齐刻尔特。在此之前,他已使部队做好了穿越荒凉地区,向东南进军的准备。

   罗曼努斯的两个主要目标是曼齐刻尔特和基拉特。或许是凭直觉,或许是因为他对当地情报的搜集方法有所改进,他相信尽管基拉特可能会有重兵把守,但曼齐刻尔特很可能是薄弱环节。虽然罗曼努斯不知道敌军的确切位置,但是他估计敌人正在乌尔米耶湖东面某地集结军队。因此,他采取了一个历来都被认为是冒险的分兵行动:派格鲁吉亚将领约瑟夫·塔查尼奥茨率领一支庞大的、几乎包括所有步兵在内的军队和鲁塞尔部一起去攻占基拉特。约瑟夫·塔查尼奥茨曾竭力主张在埃尔祖鲁姆驻守,同时他也反对分兵的做法。

   罗曼努斯当时对曼齐刻尔特的估计是正确的。尽管该地战略意义重大,但它的防守力量却很薄弱。结果罗曼努斯未经战斗就轻取了该城。罗曼努斯皇帝在城中留下部分守军后,便返回他的大本营去庆贺他在此次会战中的首次(也是最后一次)胜利。他确信在这种情况下,他的两支部队相距80英里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当时已是8月中旬,艾勒卜·艾尔斯兰的军队正从霍伊沿凡湖南岸匆忙赶来。行进在主力前面的是由富有作战经验的将领松达克指挥的一支1万人左右的部队。8月16日或者8月16日前后(这应该是罗曼努斯进入曼齐刻尔特的日子),这支塞尔柱先头部队在基拉特一带与塔查尼奥茨和鲁塞尔的联军遭遇。

   我们并不了解交战双方的确切兵力,但是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艾勒卜·艾尔斯兰一方的人数相对少些——不过4至5万人。松达克先头部队的兵力肯定要比塔查尼奥茨和鲁塞尔联军少得多,然而后者却被打得溃不成军、落荒而逃,而且他们并没有向罗曼努斯的方向靠拢,而是朝着西面的梅利泰内方向退去。更有甚者,这些战败的将领们竟无一人把这次战斗的情况报告给罗曼努斯皇帝。的确,现在也很难说他们当时是否被击败了,有关的记载不尽相同,但是即便当时拜占庭人进行了抵抗,这种抵抗也不过是最低限度的。

   据我们所知,曼齐刻尔特会战是在某个星期五进行的。人们普遍的看法是8月19日的那个星期五,而不是8月26日的那个星期五。由此推断,皇帝是在17日(占据曼齐刻尔特后的第二天)获悉他的前哨部队遭到了敌人的攻击的。罗曼努斯当时估计,这股敌人不过是敌方的小部队,因此他派布里恩尼乌斯带领一支人数很少的部队前去驱赶那些“骚扰者”。然而,布里恩尼乌斯的人马却遭到从远处射来的密集而准确的弓箭的攻击。接着,双方展开了肉搏战。布里思尼乌斯很快意识到,他所遇到的情况远比受到几个战斗巡逻兵的袭击严峻得多。实际上,这些突厥人(此时可能又得到了加强)正是追击塔查尼奥茨和鲁塞尔联军的敌军。然而,罗曼努斯却不相信这一事实。最初,他对于布里恩尼乌斯要求支援的报告置之不理。后来,可能是因为接到了战斗更为激烈的报告,他才派亚美尼亚将领巴西利阿库斯,一个冲动而又愚蠢的家伙,率领一个骑兵团前去支援布里恩尼乌斯这个“无能而懦弱的蠢才”,以挽回损失。

   曼齐刻尔特会战的确切地点观已无人知晓,但是通过对现存资料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曼齐刻尔特会战显然是在平原地带进行的。这块平原一直延伸到山区。艾勒卜·艾尔斯兰从基拉特到曼齐刻尔特须翻过一座山,下了山才是位于曼齐刻尔特东南大约8英里的广阔平原。这块辽阔平原的背后和两侧都是起伏不定的山地。这里很可能就是曼齐刻尔特会战的主战场。在该平原的边缘地带,巴西利阿库斯落入了突厥人设置的圈套。由于违背了拜占庭最严格的军事原则,他被敌人的诈败诱入了伏击圈。他的部队几乎全军覆没,他本人也被生俘。

   罗曼努斯从逃回的伤兵那里得知了这一坏消息。在并不清楚战败的程度并仍未掌握准确情报的情况下,他就命令布里恩尼乌斯率一支加强的部队去接应和掩护巴西利阿库斯撤退。当布里恩尼乌斯驱马来到山脚下时,他才了解到战场上的严峻形势。很显然,布里恩尼乌斯遇到的是苏丹的部分主力部队。布里恩尼乌斯且战且退,撤出了他的大部分部队,但他自己却在掩护部队撤退时三处负伤。

   那天晚上,拜占庭军队的大营遭到大批突厥人的袭击。他们企图一举全歼拜军。阿塔雷埃特斯对当时的情景作了生动的描述:受伤的士兵和战马在厉声嘶叫,雇佣兵因辨不清敌友而胡喊乱叫,大营外当地小贩们也在挥动手中的器皿起哄,战场内外一片混乱。拜占庭军终于守住了大营。第二天,罗曼努斯派出残存的步兵将敌人赶离军营和附近的穆拉特河两岸。

   罗曼努斯仍在犹豫不决。此时,他对敌情和战况仍一无所知。大战之前,他曾派人试图召回塔查尼奥茨和鲁塞尔。信使的遭遇我们不得而知,估计他们很可能是被敌人杀死了,因为战斗发生时,塔查尼奥茨和鲁塞尔正由梅利泰内附近向西行进。相反,在己方领土行军作战的艾勒卜·艾尔斯兰自始至终对其对手的每步行动都了如指掌。看来,很可能是他让巴格达哈里发的代表于8月18日(星期四)突然来到拜军大营,试图与罗曼努斯议和。但是,罗曼努斯断然回绝。看来,一场恶战在所难免。罗曼努斯也许是对的,因为他必须以征服者的身份回到君士坦丁堡,否则他将失去一切。

   次日,拜占庭皇帝纠集残存的部队准备战斗。拜占庭军右翼由卡帕多西亚行省总督阿利亚特指挥,罗曼努斯率卫队居中,布里恩尼乌斯统领左翼。雇佣骑兵组成的强大预备队(其中包括已不再担任禁卫军的德意志人)统归安德罗尼卡·杜卡斯指挥。安·杜卡斯无疑是位将才,但他阴险狡诈,不可信任。

   奥曼在他的书中推测,开战那天塞尔柱军队的兵力远远超过拜占庭军的兵力,可是,人们却普遍认为,罗曼努斯开战时的兵力要比艾勒卜·艾尔斯兰所能征集到的兵力多得多。其实,由于拜占庭的大部分部队已经背叛,许多人被杀,双方在曼齐刻尔特战场上的兵力相差并不悬殊。据说在当时,艾勒卜·艾尔斯兰将调度军队的权力交给了他的宦官将军塔劳格,而他自己则亲临最前线指挥。塔劳格采用了惯用的突厥阵法,这种阵法使塞尔柱军队在必要时可掩护中军撤退到崎岖的山地,而山地作战正是突厥人的拿手好戏。为防意外,苏丹采取了预防措施:首先,他让埃米尔们起誓,如果他战死,他们将效忠他的儿子马里克沙;其次,他穿上白色的战袍,并以剑和权杖代替弓箭。他的这些做法均表示他将血战到底。但是,这些做法有时也会被人认为是缺乏信心的表现。也许确实如此!然而,苏丹并不希望因此而降低士气。大概中古时期的君主们战前都要采取类似的预防措施吧。

   在这天的战斗中,罗曼努斯违背了“智者”利奥在《战术学》中规定的与突厥人作战的原则,因而注定要失败。诚然,罗曼努斯尽力按第一个原则,即要尽快从正面与敌交战的原则去做了,然而,未等罗曼努斯赶到,塞尔柱人早已乘快骑撤退到几英里以外。与此同时,他们以骚扰战术猛击罗曼努斯的两翼。由于罗曼努斯的大部分步兵已被塔查尼奥茨带走,因此他的两翼失去了保护。苦苦拚杀的骑兵被冰雹似的箭矢激怒了,他们纷纷追赶敌军,结果大部分陷入了敌军的伏击圈。

   拜占庭军的大部分人马逐步越过苏丹遗弃的军营,朝着崎岖的山地逼近。毫无疑问,在那里等待着他们的是和两翼部队同样的命运。罗曼努斯一心想抓住这股敌军,直到天黑他才意识到,如果不赶快撤回,他那堆满粮草但却无重兵把守的军营将被洗劫一空。他别无选择,只好下令撤退。就整体而言,拜军的进攻组织得井然有序,然而撤退却是另一回事了!撤退从来就是很难组织的行动,如果指挥控制不当,撤退的目的很容易被曲解。由于与侧翼部队缺乏配合,拜占庭军阵营开始出现裂痕。这正是突厥人所期待的时机!他们的轻骑兵飞快地冲入拜占庭军,使其乱成一团。罗曼努斯急令部队转身迎敌。这一招本来可能挽回局势,但是,后卫部队指挥官安德罗尼卡·杜卡斯却拒不服从命令,反而带着部队向营地退去,从而使拜占庭军的殿后部队遭到敌骑兵的疯狂砍杀。

   当夜幕降临时,失去希望和凝聚力的拜占庭军两翼部队开始崩溃瓦解。中军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但是,罗曼努斯仍在竭尽全力勇敢地拚杀,直到胯下的战马倒下,他本人受伤被俘。这是突厥人在历史上第一次俘获拜占庭皇帝!这场屠杀一直持续到深夜,皇帝的军营被洗劫一空。次日,整个拜占庭大军已溃不成军了。

   罗曼努斯被带到苏丹面前,苏丹对他非常宽宏大度。让这位威信丧失殆尽的皇帝保住皇冠,完全符合苏丹的利益。于是,拜突双方签订了和约,内容有:拜占庭交付巨额赎金,双方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将拜占庭占领的某些重要地区归还突厥人。此后,苏丹释放了罗曼努斯。为了表示尊重,苏丹还派一支小部队护送他回去。

   但是,拜占庭帝国决不会允许一位蒙受了象曼齐刻尔特惨败这样耻辱的皇帝继续留在帝位上。趁罗曼努斯外出之际,杜卡斯一伙儿把欧多西亚皇后贬到修道院,并宣布懦弱无能的迈克尔七世为唯一的合法皇帝。罗曼努斯设法重新纠集了一支军队。1071年秋,他踏上前往君士坦丁堡的道路,试图夺回王位,结果却在多西亚被君士坦丁·杜卡斯击败。罗曼努斯从战场上悄悄溜出,向东面的西利西亚逃去。随后,他再次纠集起一支军队出征,结果又遭失败。这次他是被叛将安德罗尼卡·杜卡斯打败的,并不幸被俘。不久,他遭到当时常见的一种酷刑,被人用拇指挖去双眼,悲惨地死去。

   塞尔柱人逐渐主宰了安纳托利亚高原的大部分地区,他们的帐篷和羊群取代了拜占庭帝国的农舍。虽然那里的许多城镇以后仍存在了一段时间,但是那些曾向拜占庭提供过最佳兵源的省份已不复存在,拜占庭军队从此再也不能畅通无阻地穿过安纳托利亚了。虽然后来拜占庭皇帝阿历克塞斯一世收复了部分失地,但是曼齐刻尔特会战的结局却预示了基督教在小亚细亚统治的终结。随着十字军的长年征战,拜占庭帝国终于迅速地没落了。尽管曼齐刻尔特会战进行了不过几个小时,但它对欧洲的影响却持续了许多年。

   在曼齐刻尔特会战中,曾经不可一世的拜占庭军队遭到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惨败。有四个重大因素对这场灾难产生了直接影响:罗曼努斯即位时拜占庭军队的状况,11世纪后半叶亚美尼亚地区的丧失,会战中对敌情的一无所知以及将军们的叛变。

   有人认为,其实在离开君士坦丁堡之前,拜占庭军队就已输掉了这场战争。然而,这种说法未免有点言过其实。与此相反,奥曼说:“尽管自从巴西尔二世死后(1024年之后),拜占庭帝国的内政管理就已逐渐地腐败了,但是还不能说拜占庭军队在曼齐刻尔特会战前就已衰败了。”毫无疑问,这种说法也不妥当,它太偏向另一边了。也许富勒的评论最为中肯:“可以肯定,1071年时,这个军事组织(战斗序列和进攻方法)几乎和巴西尔二世统治时期一样完善。但是由于朝廷40年来管理失当,加之克扣军饷,军队的士气已受到了严重的削弱。虽然拜占庭军队仍很强大,但是已经衰落了。它并非缺乏勇敢的精神、完整的组织和战术技能,而是缺乏纪律性、士气和信心。”除了富勒列举的上述三点外,高级将领缺乏忠诚也是一个问题。

   拜占庭军队的基础是6世纪末期至7世纪中期各省总督建立的军队。当时,帝国的各个行省都驻有一定数量的职业兵,他们都能得到足够的土地,以此来维持富裕的生活。一旦接到总督的命令,他们便可自备干粮和武器参加战斗。这些自由的小土地所有者构成了拜占庭帝国军队的主体(虽然拜占庭帝国的军队中总还有些雇佣兵和皇帝卫队),他们可以免交所有税款及土地税。这支军队的军官大多出身于名门望族。

   尽管士兵们从土地方面获得利益是与他们的军事义务相联系的,但是严格地讲,这支军队并不完全是支封建军队,因为无论在战时还是平时,军事战略的制定都要考虑如何保持经济的繁荣、内部的稳定以及农民士兵阶层与贵族阶层之间的关系。因此,拜占庭的兵役制度是募兵制,而不是征兵制。军队的编制和军事训练是根据两部著名的军事条令制订的。第一部条令称作《战略学》,它是由莫里斯皇帝于579年编辑而成的,当时莫里斯还只是个将军。300年以后,“智者”利奥六世编写了另一部条令《战术学》。这两部条令全面地论述了各项军事原则,并都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它们和严格挑选士兵、高标准训练以及严明纪律等措施共同保证了军队的专业化和科学化。

   不幸的是,在曼齐刻尔特会战前的50年里,先后执政的几个皇帝都忽视了军队建设对帝国利益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同时,由于大地主的贪婪,“自由士兵-农民”阶层这一军队的骨干力量被逐渐削弱,并被最终取缔了。尽管有些明智的皇帝试图阻止这种趋势,但是从9世纪起,这种情形便一发而不可收拾。它不仅对军队组织是个致命打击,而且还危及到土地和财政政策。

   随着1057年君士坦丁五世杜卡斯的即位,军队的衰落达到了极点。这个一味寻欢作乐、放荡不羁的昏君以前曾是前任皇帝的财政大臣,他与教会和官僚狼狈为奸,疏远军界,因此,国家很快便陷入了严重的财政危机之中。为了充斥国库,他卖官鬻爵,横征暴敛,结果导致那些拥有少量土地的农民士兵纷纷破产,国家的主要兵源日益枯竭。这意味着来自本土的军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削弱,国家不得不依赖于辅助士兵 [ 注:系指在其首领的带领下服役于拜占庭帝国的野蛮人部落。 ] 和来自不同国家的形形色色的雇佣兵,而这些士兵中的许多人素质很差。到1067年君士坦丁皇帝驾崩时,这支军队已日暮途穷。对于那些名门贵族来说,从军已不再是什么富有吸引力的职业了。由于国内文官当政,将军们备受冷遇,加之军费减少,国家安全赖以依靠的整个军事机器正在逐步地崩溃。

   1068中1月罗曼努斯登基时,他所继承的就是这样一支军队。他竭尽全力想使这支备受冷落的军队重新振作起来,但是,阻力太大,而且时间也太短了。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军队多年形成的萎靡不振的精神状态是导致曼齐刻尔特会战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与军队衰败密切相关,并导致曼齐刻尔特会战失败的另一重要原因是11世纪后半时亚美尼亚落入突厥人之手。大约从希拉克略(他本人也是亚美尼亚人)时代(610-641)起,亚美尼亚人就在拜占庭帝国军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帝国最精锐的骑兵是亚美尼亚人,许多将领和皇帝都是亚美尼亚血统,帝国东部边境的安危也掌握在亚美尼亚人手中,后来大量吞并小农土地的军事贵族大多数也是亚美尼亚人。

   谁都不会对亚美尼亚置若罔闻,拜占庭人当然也不例外。亚美尼亚问题历来困扰着人们。这个基督教国家海拔5000英尺,四周几乎都是高山,其战略位置相当重要。它是往来东西南北的商业要道的交汇点,又是御敌的理想屏障和进攻的有力跳板:拜占庭人要想进入亚美尼亚,必须经过一条海拔约3000英尺的峡谷;而对于塞尔柱人来说,通往安纳托利亚的路却一直是下坡路。亚美尼亚的部分地区土地非常肥沃,早在曼齐刻尔特会战前的两个世纪,拜占庭对亚美尼亚就已垂涎三尺。它不满足于自己只享有宗主权,而要一点一点地将亚美尼亚完全吞并。

   该政策出笼的时候,甚至到11世纪中叶该政策终结时,拜占庭还没有受到来自东面的直接威胁。内部动荡使亚美尼亚作为一个缓冲国的作用减小了,但是如果不是拜占庭几代皇帝在亚美尼亚问题上犯下种种愚蠢而荒谬的错误,拜占庭所宣称的亚美尼亚在军事上的重要作用(尽管拜占庭吞并亚美尼亚更可能是出于扩张领土的野心)还是可以发挥出来的。

   很久以前,能吃苦耐劳的亚美尼亚居民就已开始大量移民,他们有的是出于自愿,有的是被动员去的。名门贵族们在拜占庭的其他地方定居还可得到大块土地。这种做法有助于削弱亚美尼亚的世俗和教会(那里的教会存在着明显的教派之争)势力。为了进一步向该目标努力,拜占庭还废除了当地长期存在的政府机关和政治制度。这一过程在君士坦丁十世时又进一步扩大到军事领域。这位皇帝取缔了对该地的防卫发挥着关键作用的5万当地军队,并代之以不堪一击的驻防军,这使得亚美尼亚根本无法抵御日益猛烈的塞尔柱人的袭击。

   毫无疑问,亚美尼亚人憎很这样对待他们。拜占庭的上述做法使他们陷入了衰落的深渊,因此他们越来越忿恨不平,根本没有抗击侵略者的愿望。如果亚美尼亚能恰如其分地发挥其缓冲国的作用,曼齐刻尔特会战完全有可能避免,罗曼努斯四世也会有充裕的时间重整军备。把屈辱强加于亚美尼亚人头上以及完全剥夺该国的防御能力,导致了1064年亚美尼亚的沦陷,而这对1071年曼齐刻尔特会战的失败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曼齐刻尔特会战的失败导致了亚美尼亚的永久丧失;并最终对拜占庭帝国的未来命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多少年来,历史学家们对罗曼努斯在1071年的失败作出了种种解释,但是很少有人——如果说有的话——着重分析他根本不掌握情报这个因素,而这一点(除去将领背叛的因素外)恰恰是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

   与艾勒卜·艾尔斯兰不同,罗曼努斯的绝大多数作战行动是在敌方领土上进行的,因此人们通常认为,他不了解情况是很自然的。但是,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其实,事实很简单,即使罗曼努斯果真有情报部门的话,那么该部门的工作也是极其糟糕的。不错,出征地区广阔无垠,但罗曼努斯有的是骑兵,在多民族地区,经过认真挑选的侦察人员可以渗入任何地方,建立起有效的间谍网和情报系统。但是,罗曼努斯却丝毫没有想到要这样做,这使他在战前和会战中犹豫不决,并且连连作出错误的决定。

   在埃尔祖鲁姆,罗曼努斯优柔寡断就是因为缺少情报。因此,罗曼努斯派鲁塞尔前去侦察。然而,由于某种原因,鲁塞尔从来没有送回过情报。也许罗曼努斯命令鲁塞尔回来时再汇报情况,但是这无疑太晚了。这使得罗曼努斯没有听从一位高级将领的劝告,作出了分兵的决定。罗曼努斯之所以作此决定乃是因为,他认为艾勒卜·艾尔斯兰当时正在乌尔米耶湖一带活动。如果情况果真如此,那么他的这种冒险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事实证明,该决断是错误的。即使塔查尼奥茨不临阵脱逃,这也仍旧是个错误的决定。会战之初,罗曼努斯除从逃回的伤兵那里得到过点滴消息外,似乎从未从前线得到过情报。一位统帅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很难制定出制胜的决策的。毫无疑问,在会战的整个过程中,由于完全不掌握准确的情报,罗曼努斯始终未能使其军队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会战的过程中,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无疑是约瑟夫·塔查尼奥茨和安德罗尼卡·杜卡斯这两位高级将领以及雇佣兵首领鲁塞尔的行动。塔查尼奥茨指挥着相当一部分军队(具体兵力尚不清楚),但他似乎一箭未发就率部逃离了战场。如果他进行过战斗而被打败(如某些穆斯林作家所述)的话,他定会向主力部队求援,或者至少会派信使捎个口信。

   虽然鲁塞尔是个雇佣兵,把流血拚杀视为职业,但是一旦塔查尼奥茨逃离战场,鲁塞尔很可能想到他也不妨溜之大吉,另投新主。然而,塔查尼奥茨的行动就令人费解了。一般的看法是,塔查尼奥茨叛逃了,而且事实也的确证实了这一点。

   有三种推测可以解释他叛逃的原因,其中一种推测排除了他的行为是故意叛变,但此三种推测均无充分的证据。塔查尼奥茨曾两次与罗曼努斯当面发生冲突,一次是在是否应该离开埃尔祖鲁姆的问题上,另一次是在是否分兵的问题上。决定这两个问题时,罗曼努斯均未采纳他的意见。他会不会因为憎恨上级这种傲慢态度而叛逃呢?因情感受到伤害就将军队置于危险的境地,这种想法似乎过于离奇了。莫非他是反罗曼努斯的杜卡斯集团中的一名成员,早就与杜卡斯策划好,在时机成熟时一同造反?目前我们对塔查尼奥茨的政治倾向毫无所知,但是据布里恩尼乌斯说:他是“一个非凡的人物”,从其竭力反对分兵的情况来看,他不象是要阴谋反叛。然而,有这样一个事实值得注意,即拜占庭军士气非常低落,时常有违抗命令的现象发生,鉴于当时形势严峻,而且又有逃跑的机会,有没有可能拜占庭军发生兵变并胁迫塔查尼奥茨逃走呢?这种可能性完全存在,因为在那种情况下,即使部下允许,他也不太想回到皇帝的身边。由于现存的资料太少,这个谜还无法解开。但是,他的行为对罗曼努斯的失败的确产生了重大影响。

   就我们目前所知,罗曼努斯没有任何理由怀疑塔查尼奥茨不忠——即使他真的不忠。但是,安德罗尼卡却是另外一回事。虽然约翰·杜卡斯已被流放到安纳托利亚,但他是罗曼努斯的死敌,是留下来的危险人物。杜卡斯家族的效忠宣誓是毫无意义的。如前所述,罗曼努斯早应除掉此人。让杜卡斯的儿子安德罗尼卡参战更是个致命的错误,事实已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也许罗曼努斯是想将安德罗尼卡作为人质来约束他父亲的行为,使其循规蹈矩。安德罗尼卡被认为是帝国最优秀的将军之一,但罗曼努斯却委任他指挥后卫部队,这或许说明罗曼努斯希望他自始至终地远离战场。

   用阿塔雷埃特斯的话说,“安德罗尼卡早已图谋不轨,阴谋推翻皇帝”。当拜占庭军开始撤退,罗曼努斯下令后卫部队迎战并击退突厥人的进攻时,安德罗尼卡认为实现其阴谋的时机已到。当时拜占庭军阵中已经出现了空隙,突厥人已开始渗透进来。军旗反向通常是撤退的信号,但是在混乱中可能会被误解,而当时的情况正是这样。安德罗尼卡不但没去攻击渗入的敌人,反而火上浇油,到处散布罗曼努斯已被打败的消息,并带领后卫部队撤向军营,使拜占庭军失去了后卫保护。这是精心策划的早有预谋的叛逆行为,它必然导致拜占庭军的迅速溃败。

   以上就是直接导致曼齐刻尔特会战失败,并间接导致拜占庭帝国最终解体的关键因素。

   罗曼努斯因部下叛变而在会战中遭到失败。变节行为往往是指挥官无法控制的因素。假如指挥官因此而失败,那么他是极其不幸的。然而有趣的是,罗曼努斯明明知道安德罗尼卡·杜卡斯有可能带领他的部队叛变(塔查尼奥茨可能也是个叛将,但这点至今查无实据),却仍然把相当一部分兵力交给他。罗曼努斯这样做定有原因,而且一定是出于孤注一掷的冒险心理。罗曼努斯并不是因为他无法控制的原因而遭到失败的,他只不过是个不走运的指挥官。他这类将军常常要吃败仗。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