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兵书 – 第 23 页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攻取必于要害·第六

攻取必于要害·第六 作者: 王余佑 出自————《乾坤大略》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兵法》:城有所不攻者。当奉之以为主。至于要害之地,我不得此则进退不能如意,而形相制、势相禁,于是反旗鸣鼓以试吾锋,霍然如探喉骨而拔胸块也。          昔高帝长驱入关,已行过宛西,张良云:今不下宛而西进,前有强敌,宛乘其后。我腹背受敌,此危道也。乃夜回兵围宛,克之,遂得前进无虑。  …

据守必审形胜·第七

据守必审形胜·第七 作者: 王余佑 出自————《乾坤大略》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能取非难,取而能守之为难;汛守非难,守而能得其要之为难。昔项羽委敖仓而不守,弃关中而不居,而卒使汉资之以收天下,此最彰明较著者也。         他如陈豨之不知据邯郸而阻漳水,董卓之不知依旧京而守洛阳,自古及今,坐此患者,不可胜数。而独南宋君臣守江失策 ,尤为可笑。试缺日诸巨公奏议观…

立国在有规模·第八

立国在有规模·第八 作者: 王余佑 出自————《乾坤大略》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隆中数语,野夫常谈。然亦曾有取其言细求之者乎?         今其言曰:「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益州险塞,沃野千里,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险,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事,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

兵聚必资屯田·第九

兵聚必资屯田·第九 作者: 王余佑 出自————《乾坤大略》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干戈屡兴,民不安业,郡县萧条,无鸡犬声。大兵一起,立见此景。语云:「师之所处,荆棘生焉。」信非虚也。如此,而拥大众以征伐,掠无可掠,何况转输乎?古所谓百万之众,无食不可一日支,正此时矣!李密以霸王之才,徒以用粟不节,卒致米尽人散之忧。 昔汉之兴也,食敖仓之粟;唐之兴也,资黎阳之利。今天下俱…

克敌在勿欲速·第十

克敌在勿欲速·第十 作者: 王余佑 出自————《乾坤大略》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君见博虎者乎?平原广泽,不惮驰骛以逐之。至于虎负隅矣,则当设网罗,掘陷阱,围绕其出路,旁睨而伺之,久将自困。若奋不顾身,径进而与之斗,鲜不伤人矣!         吾之用兵,自初起以至于势成,敌境日蹙而力亦日专,此亦负隅之虎也。吾欲一举而毙之,岂可不厚为之防哉?         昔周世宗既平关…

补遗·第十一

补遗·第十一  作者: 王余佑 出自————《乾坤大略》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十卷中,至矣,尽矣。尚须补也与哉?曰:为「十胜」而设也。江南脆弱,谁不闻之。然迹其所以胜,不在强弱也,顾人之运用何如耳!遂并其佐胜之着、编中未录者,偶记于此。此外,仍有王文成公破宸濠始末,兵略最精,不可不一览。

兵机

兵机 明·尹宾商 出自————《兵机》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一、声   解纷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戟。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盖东西有坎离也,南北有震兑也。形神不并往,主客不共位,虚实不同势,强弱不衡立,精粗不具陈,疾徐不预定,坚瑕不先设。有声者,有声声者。声者,可知;声声者,不可得而知也。敌将狃于声,而盲于所以声,则是我之所攻者,乃敌人所不守也。法曰:“善攻,敌…

历代兵制·简介

历代兵制·简介 作者:陈傅良 出自————《历代兵制》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零三),字君举,号止斋,南宋温州瑞安(今属浙江省)人。少为文自成一家,后拜郑伯熊、薛季宣为师,共开永嘉学派先声。         乾道(一一六五—一一七三)登进士甲科。光宗时为起居舍人,因进谏不被采纳而辞官。宁宗继位,召为中书舍人,兼侍读,官至宝谟阁待制,死后谥文节公,学者称…

周·第一

周·第一  作者:陈傅良 出自————《历代兵制》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周制:王畿千里,近郊五十里(宅田、士田、贾田),远郊百里(官田、赏田、牧田、牛田)。郊为乡六,乡百里,通十为同,为百里者十,提封九万井九十万夫之地。除山川、沉斥、城池、邑居、园囿、经路三万六千井,为六万四千井六十四万夫之地。除公田九分之一,为五十万二千夫。        又以一易、再易、三易,通之…

春秋·第二

春秋·第二 作者:陈傅良 出自————《历代兵制》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春秋诸侯见于传者,虽未尽信,变更王制,略可考也。鲁自禽父三军,《诗》称「公徒三万」,举成数也(实三万七千五百人)。   成公元年,谋伐齐,作丘甲,丘各一甲(《司马法》:四丘出甲士三人。丘甲,丘各出甲士一人。)。明年,战于鞍,四卿于是乎舆尸以出(前此,《春秋》未 有累书帅师者。)。   襄公十一年,三桓改…

秦·第三

秦·第三 作者:陈傅良 出自————《历代兵制》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秦自襄公始列诸侯,有田狩之事,而不能遵周礼。至春秋,缪公霸西戎,作三军(殽之役,三帅,车三百乘。),置陷阵(《吴子》:秦置陷阵三万。)。哀公救楚,车五百乘(鲁定公五年),为户籍什伍。孝公用商鞅,初为辕田(孟康云:「三年爱土易居,古制也。商鞅爰田,自在其处,不腹易居。或曰爰田与晋作爰田同。」案:杜预云:「分…

西汉·第四

西汉·第四 作者:陈傅良 出自————《历代兵制》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汉大抵依秦制,凡民二十三为正,一岁以为卫士。每立秋斩牲于郊,名曰貙。兵官皆肄孙、吴兵法六十四阵,名曰乘之。季冬,天子大会飨赐,观以角抵,罢遣(〈王尊传〉:常以季冬或正月行幸曲台,临飨,罢卫士。)。按:《魏书》曰:「汉承秦制,三时不讲,惟十月车驾幸长安水南门会,五营士为八阵,名曰乘之。」      …

王莽·第五

王莽·第五 作者:陈傅良 出自————《历代兵制》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莽夺民田为王田,仿古井牧,置五威将帅七十二人分镇天下,而命十二将帅偏裨以下百八十人专事北伐。又以七公六卿兼号将军填名都,中郎将、绣衣执法各五十五人分填边郡,而内置司命军正,外设军监十二人。 又依《周官》之文,分六乡、六尉、六郊、六队(音遂),乡一帅 ,尉一大夫,郊一州长,队一大夫、属正。又内…

东汉·第六

东汉·第六  作者:陈傅良 出自————《历代兵制》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光武中兴,以幽、冀、并州兵克定天下。始于黎阳立营,领骑常千人,以谒者监之,号黎阳兵,而京师南北军如故。北军并胡骑、虎贲二校为五营,置北军中侯,易中垒以监之,领于大将军。光禄勋省户、骑、车三将及羽林令,都尉省旅贲卫士,领于太尉。建武六年,始罢郡国都尉,并职太守,无都试之法,惟京师肄兵如故。明年,罢天…

三国·第七

三国·第七 作者:陈傅良 出自————《历代兵制》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魏制略如东汉,南北军如故。有中、左、右、前军各一师,又有中护、中领军、领、护军将军各一人,其它杂号无常数。初,曹公自置武卫营于相府,以领军主之。及文帝增置中营,于是有武卫、中垒二营,以领军将军并五校之。京师讲武亦如汉,唯改乘之曰治兵,然讫魏,一、再讲而已(文帝延康元年、明帝太和元年)。自纳司马朗之…

八阵图赞(并序)·第八

八阵图赞(并序)·第八 作者:陈傅良 出自————《历代兵制》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夫八阵图者,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之所作也。图之可见者三:一在沔阳之高平旧垒,一在广都之八阵乡,一在鱼腹永安宫南江滩水上。在高平者,自郦道元已言倾圯难识。在广都者,隆土为魁基,四门、二首、六十四魁,八八成行,两阵俱立,阵周四百七十二步,其魁百有三十。在鱼腹者,因江为势,积石凭流,前…

两晋·第九

两晋·第九 作者:陈傅良 出自————《历代兵制》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晋自文王建国,阴谋倾魏,置二卫(中卫、后卫)、三部司马(前驱、由基、强弩),以中领军领之。武帝代魏,遂分左右各一将军(左卫虎贲,羊琇为将军;右卫虎贲,赵序为将军。),命中虎贲,骁骑、游击别领。又置虎贲、羽林、上骑、异力四部,并命为五督(皆领于骁骑)。又有左、右、前、后四军,四护军领之。凡二卫、左、…

南朝·第十

南朝·第十 作者:陈傅良 出自————《历代兵制》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初,晋兵不竟,惟北府有功。方桓玄篡窃,高祖之兴不过一千七百人,卒定天下。高祖既代晋,亦惟内弱外强,故首置五校、殿中、东宫诸兵(永初元年,置五校三将,增殿中将军,领员二十人。二年,置东宫三校尉。),而限荆州府置兵不得过二千人。二年,且以扬州本兵不付道怜(长沙王道怜,高祖母弟也。)。未几,自以享国日浅…

北朝·第十一

北朝·第十一 作者:陈傅良 出自————《历代兵制》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汉光武始以南庭数万徙入西河,遂讫东都,代有羌患。董卓之乱,汾晋骚然。延及刘汉、石赵、符秦,群雄并扰,至于拓拔魏、宇文周,盛矣。天厌祸乱,及魏稍复;周更兵制,驯至隋唐,庶几于古。虽刘、石之祸,固不足书,然将有其末,不可不录其本。至于得失兴亡,亦可以为世鉴。         刘渊匈奴冒顿之师,五部者也…

隋·第十二

隋·第十二  作者:陈傅良 出自————《历代兵制》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隋高祖继周统,其兵制大抵仍周、齐府兵之旧,而特加润饰焉。自今考之,其十二卫之制,则曰翊卫、曰骁骑卫、曰武卫、曰屯卫、曰御卫、曰侯卫,各分左右。而置将军以统诸府之兵,故当时之兵互相统摄而权不分。         诸府之兵,有郎将、副郎将、坊主、团主之属以相统治;其外又有骠骑  、  车骑之军,折冲…

唐·第十三

唐·第十三 作者:陈傅良 出自————《历代兵制》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唐高祖初兴,兵事属之于子(高祖起太原,开大将军府,以建成为左领大都督,领左三军;太宗为右领大都督,领右三军;元吉统中军。),庶事草创,兵制未暇讲。及天下略定,始置军府,以骠骑、车骑两府统之。分关中为十二道(万年道、长安道、富平道、醴泉道、同州道、华州道、宁州道、岐州道、幽州道、西麟州道、泾州道、宜…

五代·第十四

五代·第十四 作者:陈傅良 出自————《历代兵制》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梁祖以宛、朐群盗之党而附黄巢为盗,后归命于王重荣,遂秉旄宣武(巢陷京师,以朱温为东南面行营先锋。天子在蜀,诸镇会兵讨贼,贼势日蹙,温乃就王重荣以降,天子赐名全忠,拜宣武军节度使。)。已而,挟听命之唐,鞭笞天下,卒收神器。其用兵嗜杀,且言天怒我杀人少,而杀降卒三千(太祖攻朱瑾,贺环驰救,击败之,降其卒三千。…

宋·第十五

宋·第十五  作者:陈傅良 出自————《历代兵制》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窃闻祖宗兵制之善者,盖能深鉴唐末五代之弊也。唐自盗起山陵,藩镇窃据,外抗王命,内擅一方。其末流至朱温以编户残寇,挟宣武之师,睥睨王室,必俟天子禁卫神策之兵屠戮俱尽,劫迁洛阳,乃可得志。         如李克用、王建、杨行密非不忠义,徒以遐方孤镇,同盟欲救王室,皆悲咤愤懑 ,坐视凶逆,终不能出一…

兵制·上

兵制·上 作者:清·黄宗羲 出自————《兵制》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有明之兵制,盖三变矣:卫所之兵,变而为召募,至崇祯、弘光间又变而为大将之屯兵。卫所之弊也,官军三百十三万八千三百,皆仰食於民,除西北边兵三十万外,其所以御寇定乱者,不得不别设兵以养之。兵分於农,然且不可,乃又使军分於兵,是一天下之民养两天下之兵也。         召募之弊也,如东事之起,安家、行粮…

兵制·中

兵制·中 作者:清·黄宗羲 出自————《兵制》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国家当承平之时,武人至大帅者,干谒文臣,即其品级悬绝,亦必戒服,左握刀,右属弓矢,帕首裤靴,趋入庭拜,其门状自称走狗,退而与其仆隶齿。兵兴以後,有言於天子者曰:「今日不重武臣,故武功不立。」於是毅宗皇帝专任大帅,不使文臣节制。不二三年,武臣拥众,与贼相望,同事虏略。        李贼入京师,三辅至…

兵制·下

兵制·下 作者:清·黄宗羲 出自————《兵制》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唐、宋以来,文武分为两途。然其职官,内而枢密,外而阃帅州军,犹文武参用。惟有明截然不相出入,文臣之督抚,虽与军事而专任节制,与兵士离而不属。是故莅军者不得计饷,计饷者不得莅军;节制者不得操兵,操兵者不得节制。方自以犬牙交制,使其势不可为叛。         夫天下有不可叛之人,未尝有不可叛之法。杜牧…

言兵事疏·简介

言兵事疏·简介 作者:晁错 出自————《言兵事疏》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晁错(前二零零~前一五四),西汉政治家、散文家。颍川(今河南禹县)人。汉文帝时任太常掌故,奉命从伏生受今文《尚书》。后任博士、太子家令,深受太子(即景帝)的宠信,被称为“智囊”。他主张重农,又力主削弱诸王势力。景帝即位以后,晁错迁为内史,后升任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他因向景帝进《削藩策》而被藩王怨恨,是故七国…

言兵事疏

言兵事疏 作者:晁错 出自————《言兵事疏》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晁错,颍川人也。学申商刑名於轵张恢生所,与雒阳宋孟及刘带同师。以文学为太常掌故。         错为人峭直刻深。孝文时,天下亡治尚书者,独闻齐有伏生,故秦博士,治尚书,年九十余,老不可徵。乃诏太常,使人受之。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还,因上书称说。         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迁博士。又上…

何博士备论·上

何博士备论·上 作者:宋·何去非 出自————《何博士备论》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六国论       秦得所以并天下之形,而天下遂至于必可并,六国有可以拒秦之势,而秦遂至于不可拒者,岂秦为工于毙六国耶?其祸在乎六国之君,自战其所可亲,而记其所可仇故也。秦之为国一而已矣,而关东之国六焉。计秦之地,居六国五之一;校秦之兵,当六国十之一。         以五一之地、十一之兵,…

何博士备论·中

何博士备论·中 作者:宋·何去非 出自————《何博士备论》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刘伯升论         古之豪杰,遭天下之变乱,慨然而起,皆有拯民拨乱之志。其兵力威势,亦足以就功成业业者。已而,一旦肝脑屠溃于庸夫、孺子之手,曾不少悟,为天下笑者,何也?怙气而易人,矜众而忽祸,卒然而发于心意之所不及故也。       昔者,王莽之盗汉也,而刘氏宗属诛夷废锢,救死不暇,幸…

何博士备论·下

何博士备论·下 作者:宋·何去非 出自————《何博士备论》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晋论上       神器之重,有以自归而后收之,有以力取而后得之。自归而后收之者,三代之上是也;力取而后得之者,秦、汉而下是也。夫归我而收之,与夫我取而得之,固有间矣。而其所以取之之道,又有甚异者焉!然则享天下者,亦观夫所取之道如何耳。         魏之取汉,异于汉之所以取秦;晋之取魏…

握奇经

握奇经         作者:风后 出自————《握奇经》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握奇经》又名《握机经》。是中国古代八阵布列的兵书。旧本题风后撰,所以有时也称《风后握奇经》。          风后是传说中轩辕黄帝的大臣。有人考证系晋武帝时西平太守马隆伪托。晋史记载马隆曾与西羌作战,制作用于防御的编箱车,在广阔地带依八阵图联车为营并用磁石放路旁,使穿铁甲的敌人行走不…

孙子略解·始计篇

孙子略解·始计篇       作者:曹操 出自————《孙子略解》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孙子略解》(即《孙子注》),开创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的先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其“兵以义动”的战争观,因事设奇、任势制胜的“诡诈论”,注重后勤保障和加强水军建设的远见,颇受后世推重。         〈序〉操闻上古弧矢之利,《论语》:「足兵。」《尚书》:「八政曰师。…

孙子略解·作战篇

孙子略解·作战篇  作者:曹操 出自————《孙子略解》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作战篇〉         〔曹操曰:欲战必先算其费,务因粮於敌也。〕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         〔曹操曰:驰车,轻车也,驾驷马;革车,重车也,言万骑之重。车驾四马,率三万军, 养二人主炊家子,一人主保固守衣装,厩二人主养马,凡五人…

孙子略解·谋攻篇

孙子略解·谋攻篇  作者:曹操 出自————《孙子略解》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谋攻篇〉         〔曹操曰:欲攻敌,必先谋。〕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曹操曰:兴师深入长驱,拒其都邑,绝其内外,敌举国来服,为上;以兵击破得之,为次也。〕          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曹操曰:《司…

孙子略解·军形篇

孙子略解·军形篇   作者:曹操 出自————《孙子略解》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军形篇〉         〔曹操曰:军之形也。我动彼应,两敌相察情也。〕          孙子曰:昔善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         〔曹操曰:守,固备也。〕           可胜在敌。         〔曹操曰:自修治,以待敌之虚懈也。〕       …

孙子略解·兵势篇

孙子略解·兵势篇 作者:曹操 出自————《孙子略解》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兵势篇〉         〔曹操曰:用兵任势也。〕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术是也。         〔曹操曰:部曲为分,什伍为数。〕         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         〔曹操曰:旌旗曰形,金鼓曰名。〕          三军之众,可使毕受敌而无败,奇…

孙子略解·虚实篇

孙子略解·虚实篇 作者:曹操 出自————《孙子略解》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虚实篇〉         〔曹操曰:能虚实彼己也。〕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战者佚,         〔曹操曰:力有余也。〕         後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於人。能使敌自至者,利之也;        〔曹操曰:诱之以利也。〕         能使敌…

孙子略解·军争篇

孙子略解·军争篇  作者:曹操 出自————《孙子略解》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军争篇〉         〔曹操曰:两军争胜。〕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於君,合军聚众,         〔曹操曰:聚国人,结行伍,选部曲,起营陈也。〕          交和而舍,         〔曹操曰:军门为和门,左右门为旗门,以车为营曰辕门,以人为营曰人门,…

孙子略解·九变篇

孙子略解·九变篇 作者:曹操 出自————《孙子略解》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九变篇〉         〔曹操曰:变其正,得其所用有九也。〕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绝地无留,         〔曹操曰:无久止也。〕          衢地合交,         〔曹操曰:结诸候也。衢地,四通之地。〕          覆地无舍,         〔曹操…

孙子略解·行军篇

孙子略解·行军篇 作者:曹操 出自————《孙子略解》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行军篇〉         〔曹操曰:择便利而行也。〕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         〔曹操曰:近水草,便利也。〕          视生处高,         〔曹操曰:生者,阳也。〕          战降无登:         〔曹操曰:无迎高也。〕 …

孙子略解·地形篇

孙子略解·地形篇 作者:曹操 出自————《孙子略解》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地形篇〉         〔曹操曰:欲战,审地形以立胜也。〕          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         〔曹操曰:此六者,地之形 也。〕          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曰: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         …

孙子略解·九地篇

孙子略解·九地篇 作者:曹操 出自————《孙子略解》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九地篇〉         〔曹操曰:欲战之地有九。〕          孙子曰:地形者,兵之助。故用兵: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覆地,有围 地,有死地。         〔曹操曰:此九地之名也。〕          诸侯战其地者,为散。         〔曹操曰:士…

孙子略解·火攻篇

孙子略解·火攻篇 作者:曹操 出自————《孙子略解》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火攻篇〉        〔曹操曰:以火攻,当择时日也。〕          孙子曰:凡攻火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地。行火有因,         〔曹操 曰:因奸人也。〕           因必素具。         〔曹操曰:烧具也。〕          发火…

孙子略解·用间篇

孙子略解·用间篇 作者:曹操 出自————《孙子略解》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用间篇〉         〔曹操曰:战必先用间,以知敌情也。〕          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费日千金。外内骚动,怠於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         〔曹操曰:古者,八家为邻;一家从军,七家奉之,言十万之师举,不事耕稼者七十万家。〕    …

武侯八阵兵法辑略序

武侯八阵兵法辑略序 作者:(清)汪宗沂 出自————《武侯八阵兵法辑略》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忆宗沂自弱冠时,避寇辍举,业居深山中,留意兵家言得[上干干下木]本《握机经》,而善之为作注,补图及伍法,凡三卷,曰:《握机八陈心法》。自以为有得,桐城方存之先生及德清戴子高望、丹徒庄中白棫、吴县石似、梅师铸、遵义黎[草纯]斋庶昌,皆尝为〈序〉〈跋〉以张 之。然《握机》托始风后…

武侯八阵兵法辑略

武侯八阵兵法辑略       作者:(清)汪宗沂 出自————《武侯八阵兵法辑略》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诸葛垒南有亮所造《八陈图》,自垒南去聚石八行,行闲相去二丈,因曰:‘八陈既成,自今行师,庶不覆败。’八陈及垒,皆图兵势行藏之权,自后深识者所不能了。      [郦道元《水经注》因曰:‘八陈既成’,以下与《荆州记》同,惟记末作‘见者莫能了’。]        古鱼复县…

武侯八阵兵法辑略后序

武侯八阵兵法辑略后序 作者:(清)汪宗沂 出自————《武侯八阵兵法辑略》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近人有为西国练兵说者,曰:其用骑兵也,进则居前,退则殿后,未陈为冲突之需,既战为夹击之用,其法始成一队,继分两翼。其用步兵也,炮队在前,枪队在后,刀附于枪,不设别队,初战尚远,先以炮,渐近以枪,再近则手枪,逼近则刀刺。其演法一日两次,七日一息,专习步骤间,演手法不加火药,加…

素书·简介

素书·简介        作者:黄石公 出自————《素书》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素书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它虽提出”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素书》以道理为宗旨,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本原。          素书与阴符经,不只是文学作品,更是人类最高智慧…

原始·第一

原始·第一        作者:黄石公 出自————《素书》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慧恻隐之心,以遂其生存。(生存 一作:生成)   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   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

正道·第二

正道·第二 作者:黄石公 出自————《素书》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    行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使守约,廉可以使分财,此人之豪也。    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见嫌而不苟免,见利而不苟得,此人之杰也。    译文:       品德高尚,则可使远方之人前来归顺。诚实不欺,可以统…

求人之志·第三

求人之志·第三 作者:黄石公 出自————《素书》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绝嗜禁欲,所以除累。抑非损恶,所以让过。贬酒阙色,所以无污。   避嫌远疑,所以不误。博学切问,所以广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恭俭谦约,所以自守。深计远虑,所以不穷。亲仁友直,所以扶颠。   近恕笃行,所以接人。任材使能,所以济物。殚恶斥谗,所以止乱。(殚恶 一作: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