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战争艺术·第六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永恒的战争艺术·第六

永恒的战争艺术·第六

作者:张元伟等·中国

出自————《再现拿破仑战争艺术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四、大战术、战术和战争勤务

   巧妙组织和指挥交战的一种艺术——大战术

   若米尼认为,战略虽可使军队指向作战地区的决定点上,为交战准备胜利的机会,并预先影响交战的结局。但是,只有战术加上勇气、天才和幸运,才能取胜。所以说,在交战活动中,有一种特殊的战术活动在起作用,那就是“大战术”。“大战术是巧妙组织和指挥交战的一种艺术”。在指导原则上,“大战术的组织指导原则同战略的组织指导原则一样,就是把自己的主力仅用于对付敌人的一部,仅用于能保障获得最大战果的决定点上”。(216页)

   影响交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军队及民族士气。就是这些因素,能使作战行动获得或多或少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这样,若米尼不仅指出了大战术的研究对象——交战,指出了大战术组织指挥的基本原则——集中兵力,面且还对交战的作用、意义、决定其胜利的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作了说明。不仅如此,若米尼还对当时极为重要的三种交战,即防御交战、进攻交战和不预期的交战或遭遇战中的具体的大战术问题,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为战役学的建立提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

   交战的全部计谋就在于如何把主力用于最有利的攻击点上

   交战是在重大的政治和战略问题上相互竞争的两军具有决定意义的冲突。一次交战的结果,往往决定于并非战争艺术范围的各种原因。例如,采用的战斗队形的种类,执行措施时表现的才智,全军官佐对最高统帅的忠心和与之合作无间的精神,斗争的原因,部队的冲力、比例和素质,以及炮兵或骑兵的优势和巧妙运用。但是,更加重要的因素还是军队及民族的士气。就是这些因素能使获得或多或少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并决定这些胜利的结果。在交战中,实施机动,重要的问题是及时和巧妙。

   交战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防御交战,即军队占领有利阵地等待敌人而进行的交战。第二类是进攻交战,即军队攻击处于已知阵地的敌军的交战。第三类是不预期的交战或双方在行军中的遭遇交战。

   钳制攻击与大支队。一支军队在一个战局过程中可能要组成一些执行某一方面任务的支队。这些支队对整个战局的成败具有重要关系,所以,这些支队的建立也就成为战争中的一个最主要的、然而也是特别微妙的问题。

   的确,一个强大的支队,若是派出及时,配合得当,则有极大的作用;反之,则有莫大的危险。

   由于派出过多的支队常会产生相反的不利结果,因此有许多人认为不派支队也可以。若是总把军队集中在一起,那当然会令人感到安全和高兴得多。但是,由于这是根本行不通的,所以当为达到预期作战目的而必须派出支队时,就应毅然派出。主要的问题是,要尽可能地少派出这种支队。

   这种支队通常有以下几类:、由几个军组成的大支队,用于派到远离我军主力作战地区的某种要点进行钳制攻击。 、为主力作战地区组成的大支队,用于掩护作战地区的要点,担任围攻军,警卫次要基地,防守受到威胁的作战线。、为直接与敌接触的作战正面组成的大支队,用于直接配合主力的预定行动。、在相当距离上向前派出的小支队,用于对某些据点进行突然袭击,而据点的攻占将对战局产生有利影响。

   钳制攻击是在远离主要作战地区的战区边缘采取的辅助行动,有人可能错误地认为这是获得胜利的不二法门。这种钳制攻击只有在两种情况下切实可行:、被派出的这个军,由于其所处位置的距离太远,不可能用于其他地方。、被派出的这个军能在被派往地点获得当地人民的大力支持——这当然与其说是属于军事方面,毋宁说是属于政治方面。

   退却和追击。退却是一切战争行动中最困难的一种行动。组织退却,通常有五种方法:、全军只沿一条道路运动。、仍沿一条道路运动,但全军分为两个或三个军,成梯次行进,每个军之间相隔一日行程,以防造成混乱,特别是防止炮车辎重队混乱。、沿着数条近似平行的道路,朝着同一正面、同一目标行进。四、从两个相互远离的点出发,向着一个偏离中心的目标行进。五、相反的,沿着几条向心道路行进。

   追击的勇气和积极性,当然决定于统帅的大胆性格和两军的物质及精神状况。追击的一般原则: 、追击最好应指向退却之敌纵队的翼侧,而不是后尾。尤其是在本国境内追击时,更应如此。同时不必害怕任何危险,可以采取与敌人战线交叉甚至垂直的运动方向。但是无论如何,决不应迂回过远,否则会把敌人完全放走。、追击时还应尽可能地采取大胆和积极的行动,特别是在交战取胜后实施追击时,更应如此。因为被击溃的军队,其士气已经低落,很容易在追击下遭到全歼。、不论罗马古谚语的说法如何,认为为敌人架设“金桥”是得当的情况总是很少的;只有劣势军队取得意外成功时,这种情况才有可能。

   登陆作战。若米尼认为,登陆作战是一种很少采取的军事行动。自从发明了火炮以来,在海军里自然引起了重大变化。装备有上百门火炮的两三层甲板的大船,远远胜过运输船只。因此,若米尼认为,要登陆作战,必须有由战列舰编成的强大舰队支援,而且这支舰队要能始终掌握制海权,或者至少要在登陆结束前能掌握制海权,否则,是不可能完成登陆作战任务的。

   他还说,凡拥有强大军队的大国,都不会容忍 三万~四万人的敌军登陆兵对其发动进攻,所以只有对次等国家才可以实施登陆作战。因为假使要运送配备有大量炮兵、弹药和骑兵的十万~十五万人的军队登陆作战,那实在是太困难了。

   若米尼认为,一支三万人的军队要实施登陆作战,只有在下列四种情况下才有实现的可能:、对方是孤立的殖民地或领地。、对方是个次等国家,而且不能立即得到援助。、登陆作战的目的是为了暂时钳制敌人,或攻占一个有必要占领一定时间的地点。、对方已经参加一个大战,其军队距离我登陆地点很远,而我军作战目的是从政治上和军事上同时对其进行钳制。

   实施登陆作战的一方,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要迷惑敌人,使其不能判断出我军的登陆地点;所选择的停泊场,要保障所有部队能同时上陆;要以最积极的行动登陆,并力求迅速占领一个依托点,以掩护部队逐渐展开;立即使部分炮兵先行登陆,以保障和支援登陆部队。

   实施登陆作战,除需大型运输船外,还应有乘坐随伴舰队的小船上陆。掩护登陆的部队,不应使其过于分散。

   对防御的一方而言,需要注意的就是在竭力设法掩护自己的部队时,不应使其过于分散。决不可处处设防,沿岸平分炮兵和各营兵力。但是,至少对那些通往有重要设施和机关的要点的道路,都必须加以掩护。必须组织良好的通信联络,以便及时发现敌人的登陆地点,并尽可能乘敌人立足未稳之际,先机制敌,集中兵力将敌击退。

   海岸的地势如何,对于登陆战中的攻守双方都有重要影响。有些地区的海岸陡峭,很少有地方既便于船只靠近,同时又便于部队上陆。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便于守军对登陆组织监视,因而登陆就变得更加困难。实施登陆作战,选择登陆场,既要隐蔽,又要便于部队上陆。

   登陆作战的一条主要原则,就是对于一支上陆的军队来说,它应绝对避免其主力与敌背海作战;反之,对一支登陆部队来说,它应力使主力始终与海岸保持联系,因为海岸既是它的退却线,同时又是它的补给线。为此,登陆军队首先必须攻占一个已经设防的港口,或者至少必须占领一个既便于设防,又靠近良好停泊场的深入海岸的楔形地带,以便部队失利时能够依靠这个可能作为掩护部队行动的登陆场的半岛,从容登船退却,而不致受到不必要的损失。

   战术是具体指挥战斗的艺术

   若米尼认为,战术分大战术和战术两个层次。对于战术原则的总结,若米尼似乎显得不那么有把握。他指出,战术是具体指挥战斗的艺术,是指挥师或独立支队独立作战的艺术,是在决定性的时机对决定点使用主力投入战斗的艺术,是在作战现场根据实际情况配置和使用兵力的艺术。然而,由于战斗中各种各样的因素都对其具有影响作用,战斗进程呈现出极富戏剧化的色彩,使战术的原则较为难于总结并善于变化。但能否据此断言没有战术规则,或认为任何战术理论都是无用的呢?也不是这样。应当看到,只要机智的将帅根据某项准则赢得过多次胜利,并使一切的机遇变为有利的可能,我们不能因为少数几次失利完全否定这一准则的功效。事实上某种理论只要能保证3/4的胜利概率,就应该值得重视,而不应该认为它是无用的。

   若米尼着重指出,战术方面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选择最适合于达成既定目标的战斗队形。当大部分兵力在现在采取局部行动时,其行动的方法可能表现为:骑兵适时的冲击;强大的炮兵部队能最适时的配置并展开(解除伪装);实施神速进攻的步兵纵队,成展开队形的师,坚定沉着地以致命火力杀伤敌人;最后,从翼侧和后方威胁敌人的战术运动,以及以任何其他的机动动摇敌人军心。尽管上述一切行动在不同的情况下都可以促成胜利的到来,但要确定什么时候应当侧重采取哪种行动,仍将是十分困难的事。

   战争准备或军队移动的艺术——战争勤务

   若米尼非常重视战争的准备和后勤。若米尼在书中对于后勤问题有很详细而深入的讨论,尤其重视战略、战术、后勤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他对于后勤的界定和分析是如此有系统,可以说是前所未有。后勤的研究一向不受重视,直到20世纪中期,才有若干专著出现,而这些作者大都奉若米尼为他们的大宗师。

   若米尼在书中写道,众所周知,战争勤务这一术语源于军需官。而军需官是一种军官的职务名称,其过去的职责是安排军队舍营或野营,指导纵队行军和安排其就地驻防。可见,战争勤务的全部内容仅此而已,也不过就是平常的设营术罢了。但是后来按新方式作战不再有野营时,军队的运动便变得更加复杂,司令部的权力和职责也更加扩大。参谋长开始要负责把最高统帅的意图传达到战场上最远的各点,并为其收集各种资料,以便确定作战行动,由于参谋长参与所有计谋的策划,并负传达、解释和监督其执行的重任,因此,他的职责必然会直接关系到一个战局中的全部作战行动。自此以后,战争勤务学实在可说是所有军事科学的一门应用科学。

   若米尼把战争勤务学的主要内容概括为:

  、预先为动用军队,即为开战准备一切必需的物资器材。拟定各种程序、指示和行军路线,以便集结军队,然后投入战斗。

   二、为总司令拟制各种行动命令,并为预料或预定的战斗拟订各种攻击方案。

   三、对为设置仓库和便于军队作战应予加强的各种要点,与工兵首长和炮兵首长协调一切隐蔽措施。

   、组织和指挥各种侦察,通过这种侦察和间谍手段获取有关敌人配置和运动的尽可能准确的情报。

  、采取一切措施,按总司令命令规定,精确协调一切运动。协调各纵队的行军,使其井然有序,协调一致;保障为此准备好一切常用器材,以便既可方便又可确保行军。规定行军停止时的方式和时间。

   、正确编组,并巧妙指挥前哨、后卫,以及负有掩护侧翼或其他使命的独立支队。供应它们为执行使命所需的一切物资器材。

   、给各部队首长及其司令部下达训令和指示,指出接敌时部队应按纵队配置的不同方法,指出必须展开成战斗队形时应根据地形条件和交战之敌的特点采取最适当的方法。

   、给前哨和其他独立支队指示万一他们遭到优势敌军攻击时的集结地点,而这些地点是慎重选定的;还要让他们了解,必要时他们可望得到何种支援。

   、组织并监督军需库、弹药库、粮秣库和野战医院在纵队中及在后面的移动,不要使其妨碍军队的行动,但又要保持较近的距离。

   十、组织用于补充消耗的给养和弹药的输送车辆连续到达目的地。保障集中国家和军队的一切输送工具,并调整其使用方法。

   十一、领导设立营寨,并为保障营寨内的安全、秩序、警卫,而对营寨内的值勤作出规定。

   十二、建立和组织军队的作战线、兵站线以及派出的各独立支队与兵站线的交通联络。任命能胜任军队后方的组织和指挥工作的军官;在后方负责支队和辎重的安全;给它们下达必要的指示,同时对军队和基地之间的交通工具做好保养维修工作。

   十三、在兵站线上组织康复队及轻伤人员和残废人员收容所,建立移动医院、缝纫工场;关心他们的安全。

  十四、精确记下在翼侧或后方派出的支队;关心他们的命运,使其完成任务后能立即归队;必要时,可给他们规定活动中心,可将其编为战略预备队。

   十五、组建补充营或补充连,以便集中掉队人员和往返于军队与作战基地之间的小分队。

  十六、围城时,组织各部队在堑壕里的值勤制度,并监督其执行;根据工兵指挥官的意见给部队指派应予实施的一切作业,并确定这些部队在出击和强攻时的任务。

   十七、退却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维持秩序;布置后备部队,以支援和接替后卫;措派精明的参谋查明后卫为赢得时间可能成功地进行抵御的一切地点;严格维持秩序,采取预防措施,确保安全。

   十八、宿营时,划定各军驻防范围,给每个军指示紧急集合的地点,规定警戒措施,并监督其认真执行各种细则。

   十九、侦察和及时查明敌人移动情况的其他方法。战争中实施巧妙机动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无疑是在下达命令之前必须切实掌握敌人行动的情报。

   由此,可以看出,这些项目既可以说是属于总司令的职责,也可以说是属于司令部的职责。但毫无疑问,总司令之所以要有一个司令部,就是为了协助他去执行具体事务,以便他能集中精力考虑作战的最高指挥工作。因此,他们各自的职权便必须是统一一致的。如果他们的这种职权在行动上缺乏一致性,那么军队将会遭到不幸。

   关于战争勤务的这一重要问题,若米尼就遇到过两种截然相反的方法。第一种方法可以称为老派,便是每天就军队运动发布总的部署,其内容琐碎,故意搬弄经院式的玄虚哲学,而这些细则通常是下达给各部队富有经验的指挥官,因而显得更不适宜,因为这样做实际上是把他们当作刚从学校毕业的初级军官一样随意摆布。

   另一种方法是拿破仑的方法,他给他的元帅们只发布一道局部性命令,即给他们每个人下达的使命只涉及与其有关的个别部分,最多也只限于让他们了解将与之共同作战的左右邻各军的有关情况,但从不告诉他们全军的整体作战行动。

   若米尼认为,他之所以常常如此行动是为他那层出不穷的作战计谋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同时也是出于担心他的总命令落入敌人之手会使敌军挫败他的计划。

   对于作战方案严守秘密也许是十分有利的。腓特烈大帝就曾不无理由地说过,要是他的睡帽知道他脑袋里的秘密,那他马上就把这顶睡帽扔进火里去。这样的保密在腓特烈时代还是行得通的,因为那时他的全体军队都在他周围和他一起宿营;可是,在拿破仑实施的那种机动规模下。以及在采取今日进行战争的方式时,要是将军们根本不知道他们四周的情况,那又如何指望他们能协同作战呢?

   这两种方法中,若米尼认为第二种方法比较合适。不过,还可以采用另一种折衷的方法,即介于那种拿破仑的极度简赅和那种空谈琐事之间的第三种方法。这后者便是诸如巴尔克莱、克莱斯特、维特根施泰因这样一些经验丰富的将军们常常接到的指令。

   这些指令规定他们抵达阵地后,应当怎样以排为单位分散部队,又应当怎样重新集合等等。这些指令在敌人面前总是难以执行。若米尼的看法是,只需要给将军们下达与他们指挥的军有关的局部性命令,再附上用密码编写的几行文字说明,简要地给他们指出作战全局和他们应参与的部分。在没有密码的情况下,应当派一位理解力强、表达准确的军官口头传达命令。这样就不必担心会泄露秘密,而协同作战的全局也将得到保障。

   若米尼认为,无论如何,确定部署本身总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尽管部署的确定往往不能对人们必然期待的内容都规定得一清二楚。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观点、性格、能力去制订自己的指令的。认真阅读军队司令官给其部下下达的各种部署,是了解司令官业绩的再好不过的途径。

   若米尼说,无论对构成军队侧翼之大兵团,或对不在司令部所在地纵队行进的兵团,传达运动命令的最可靠、最简便的方法便是把决定一切细节问题的权力交给指挥各兵团的有经验的将领,并注意培养他们办事谁确无误的习惯。同时,只告诉他们应该设法到达的地点和目标,选择的道路,以及进入预定阵地的时间也就足够了。当然,还应当让他们知道有哪些军跟随行进或在左右侧道路上伴随他们行进,以便人们能调整自己的运动。最后,还应当告诉他们可能出现敌人的有关情况,并在他们被迫撤退的条件下指定退却方向。

   若米尼说,如果每天学究式地给这些军长们下达命令,给他们规定种种细则,如编组纵队的方法,在阵地上如何展开等,这种做法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当然,必须掌握部队按照既定细则和惯用方法行军的情况。但应当允许各军的指挥官有组织运动的自由,只要他们能按规定的时间抵达规定的地点即可。只有在他们出现差错或图谋不轨等失职情况时,总部方可将他们清洗出军队。

   对军队的补给是一种最难的战争艺术

   与军队的迅速行动和远距离深入敌境作战有着最密切关系的,就是补给问题。若米尼认为这个问题极难处置。

   过去适应边境作战的固定补给制度,到法国大革命时被拿破仑的就地征发制所代替。若米尼引证战史,古代凯撒用榨取被征服的地区来供养军队;拿破仑用向居民摊派、强征和抢劫的方法来收集各种物资,而自己并不带任何储备品,他用这种办法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因此,军队的统帅,应善于利用其所入侵的国家的一切资源,以保障其军事行动。

   若米尼认为,季节、国家状况、当地居民情况以及军队的实力都是重要因素。解决军队补给问题有 十条一般规律:

   、在一个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居民又无敌对情绪的国家里,对于一支十万至十二万人的入侵军队来说,为了能不冒险便可占领一个相当大的地区而向远离自己的敌人挺进时,可在整个作战期间都依靠当地资源保障运动。但因首次战役总不会持续一个月以上,在这段时间里主力部队都是在运动中,所以依靠原有的储备品,完全可以满足军队的临时需要,特别是可以满足停留在一个地方的部队的需要。

   二、应采取一切手段,利用当地所能提供的一切物资,组成补给品仓库,以便在军队完成第一阶段作战任务后满足休整或遂行新任务的需要。

   、不论用购买的物资或征收的物资所建的仓库,都应该以梯次形式尽量配置在三条不同的交通线上。因为这样一方面可使军队每翼都能得到供应,另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征收地区。

   、在人口稀少、物资贫乏的国家中,军队的行动应该谨慎,不应离开补给仓库过远,而且一定要携带足够的补给品,以保障受挫时可以退回到设有大仓库的作战基地。

   、在民族性战争中,当地居民往往逃走一空,而且把所有物资毁光。在这种情况下,假使没有移动补给点,没有靠近作战正面的可靠的补给基地,军队就无法前进。

   、不仅需要收集大量物资,而且还要护送这些物资,跟随部队之后前进,这也许是一个最困难的问题,尤其在迅速行军和神速作战时,更是难上加难。为了使补给点便于移动起见,首先,应该尽量用便于携带的食品,作为储备口粮;其次,军车应轻便坚实,能够通过各种崎岖的道路。应尽量多从当地居民中征用车辆,不过对这些车辆的车主和驾驶人员应由部队妥善掩护,并好好地给予优待。最好把这些车辆组成梯次车队,但应使随车人员不要离开他们的固定住所过远,应保障能逐次分段利用这些车辆进行运输。

   、与海洋接近,会大大地便于军队物资的运输。一支握有制海权的军队,似乎从不会缺少什么供应。但是,对一支庞大的陆军来说,这种优势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因为从保持我军与物资供应基地之间的交通联络起见,我军就可能要沿海岸作战。假使敌人迅速调集主力,向我军面对着海洋的翼侧进攻,我军就有被击溃的极大危险。若是军队行动距离海岸过远,那么它的交通线就会受到威胁,或被切断,而随着与海岸距离的增加,各种物质器材的储备品也就需要增加。

   、凡想利用海洋运输补给品的陆上军队,都不应忽视在大陆上建立自己的主要作战基地,并且还要有一部分不依赖船只运输的补给物资储备品。此外,还应该在面对着海洋的战略正面的那个顶端准备一条退路。

   、有些大的河川和能通航的河流,若与为军队作战线服务的道路几乎平行,就可像运河一样,极有利于运输补给品。尽管通过这些河川和运河所运的补给品,不能同通过海上交通线送到的补给品相比。然而,这却是很重要的,很有价值的。由此我们可以有充分根据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与河流平行的作战线是最有利的,尤其是当这些作战线便于输送补给品,可以减少影响军队机动的车辆的数量时,更是如此。但是,正如我们所说,不仅大河本身远非真正的作战线,而且必须要使部队的大部分河流保持相当远距离,以防敌人对我军在河对面一端的部队进行攻击,从而使其陷入如同被赶到海边一样的绝境。还必须注意到,在敌国内很少有可能利用大河运输补给物资,这一方面是因为敌人将破坏可用的船只,另一方面是因为敌人只要用极少数的兵力就可袭击我方的船只,阻止我方的航行。为了保护航运的安全,我军必须在沿河两岸配置部队,这可能遇到危险。不过,在一个友邦和盟国中,情况却完全不同,大河的优势却比较现实。

   、当缺乏面包和饼干时,军队为了急需,也可以靠牲口充饥;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里,总可以找到一些牲口,使军队维持几天的生活。应尽量采取一切办法来调整对牲畜的征收,可能时,应按价付款,尤其是当要从军队运动地带以外的地区购买时更应如此。

   掌握敌情至关重要

   从长期的军事生涯中,若米尼通过无数实例得出一条灼见:“在一位善于准确把握敌情的军官和另一位通晓理论的军官中,如果要我来选择将才的话,那我宁取前者而舍弃后者。因为,创立军事学说固然决非易事,但学习现成的理论却并无多大困难。” (301页)

   若米尼认为有四种可判断敌军行动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建立一个完善的花费巨大的间谍网。第二种方法是由精干的军官和轻装部队进行侦察。第三种方法是通过审讯战俘获取情报。第四种方法是根据两个不同的基地进行最大可能的推测。最后,还有第五种方法,那就是信号法;虽然这种方法主要用来发现敌人,而不是为了弄清他们的意图,但仍然可能列入这些方法的范畴。

   若米尼认为,真要详细掌握敌军的内部情报,最可靠的方法莫过于间谍活动。因为侦察工作做得再好,也提供不了防线那边的详情细节。这并不是说侦察工作没有什么用处,相反,凡是有利于了解敌情的一切手段都是应当采用的;而是说不能完全依赖侦察的结果。处理审讯战俘的关系也是如此,战俘的供述有时是有用处的,但如果过分相信他们,那就非常危险了。无论如何,一个精干的司令总是善于挑选几名有才学的军官,去专门执行审讯俘虏的任务,并通过有的放矢的提问,从俘虏的回答中去发现一切重要材料。

   在敌人作战线上活动的游击队似乎也能了解有关敌人的某些情况,但几乎很难保持与他们的联系,因而也就难以从他们那里获得情报。在一个广阔的基地上设立的间谍网倒总能奏效。然而,一个间谍要想打入敌军主将的办公室,以便窃取敌方组织战役的秘密,可就不那么容易了。所以,间谍的活动常常只限于从自己亲眼看到的,或者从别人的言谈间听到的敌军行动中猎取情报。而且,即使有关敌人行动的情报已经到手,也仍然无法断定敌军实施行动中间又会发生什么变化,也不知道敌人预定的最终目的。

   为了弥补上述各种侦察方法之不足,一位精明的将领应能深入进行种种假设,并事先设想好解决的办法。若米尼深信,任何一个经过深思熟虑提出来的问题,只要进行正确的判断,几乎都是容易解决的。

   对此,若米尼把曾概括道:

  、一位将军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掌握敌情这件大事,为此他应当动用一切手段,包括:组织侦察,派遣间谍,组织由能干的军官领导的轻装部队,规定各种信号以及派遣训练有索的军官到前卫去审讯俘虏。

  、由侦察得来的情报都要积累起来,尽管这些情报并不完善,甚至矛盾百出,但真情实况往往就是从这些相互矛盾的情报中寻觅出来的。

  、在考虑拟订作战计划时,对于运用上述手段获取的情报不能持完全相信的态度,更不能过分依赖它们。

   、在缺乏可靠而精确的侦察材料的情况下,一位能干的将领是从不轻举妄动的。一般说,他在开始行动之前,总要根据敌我双方情况的可能性假设提出两三个实施方案;这种实施方案应以一定的原则为基础。

   若米尼自信地说,做到了这几项就不致发生常见的那些足以使人感到仓皇惊恐、举止失措的意外情况了。只要军队将领不是一位完全无能的指挥官,那他总能从敌人将要采取的行动中作出某些相近的假设,并为实施其中一个假设而预先采取相应的对策。

   军队的战斗部署和兵种的联合使用是主帅的主要计谋

   军队投入战斗的配置方法和各兵种的使用这两个问题属于战争勤务的辅助性的战术问题,但应当承认,它们对确有交战意图的主帅来说,则是一种主要的计谋。

   虽然军队投入战斗的配置方法和各兵种的使用这两个问题,属于战争勤务和辅助性的战术问题,但应当承认,它们对确有交战意图的主帅来说则是一种主要的计谋,因而理应包括在我们所提出的任务范围之内。

   不论军队有多大兵力和分成多少部分,以军为主的建制看来将长久地成为所有大陆强国的一种正常的规范。因此,我们在计算战斗线的兵力时,务必考虑到这一原理。现在部队的配置已不同于过去,由于预备队和轻骑兵从属于不同的步兵军,因而战斗线本身同样也发生了某些变化。两线、四线、六线等部署,要随着军队体系和作战体系的变化而变化。一成不变的体系是没有的。

   步兵是主要兵种。一方面步兵占整个军队四分之五的兵力,另一方面正是步兵才能攻占阵地或坚守阵地。步兵是制胜的主要手段,但步兵必须得到骑兵和炮兵的强有力支援才能取胜。没有他们的协助,步兵常常会陷入非常危险的境地,即使取得胜利,也只能是一半的胜利。步兵的战斗部署不外五种方式和四种体系。五种方式是:成散兵线;成横队,或成并列、或成正方形;以各营中心为准成营横队;成纵深集中部署;成小方阵。四种体系是:浅近队形或三列横队;半深远队形,即各营中央编成强击纵队的营横队或各营成方阵的营横队;混合队形,即一部分团展开成横队,一部分团成纵队;深远队形,即各营按前后依次展开成大纵队的深远队形。对部署的要求是:在进攻时,好的部署应当具有机动性、坚忍性和攻击力;在防御时,首先是坚忍性,同时要有最大可能的火力。指挥步兵投入战斗,要尽可能隐蔽部队。只要有可能进攻,就必须进攻;在这种情况下,隐蔽只能适合于射手和防御部队。利用树木可以掩蔽部队,使其行动具有隐蔽性,且利于己方骑兵的运动而不利于敌方骑兵的移动。

   骑兵的主要优点在于它的快速性和机动性、迅猛性。不管骑兵参与总体作战中的地位有多重要,如果没有步兵的支援,骑兵本身是不能防守阵地的。骑兵的主要使命是准备或夺取胜利,扩展战果,迅速支援受威胁的地点,掩护步兵和炮兵退却。对骑兵使用的时机和方式是:在步兵支援下,用于截获敌人的炮兵部队和协助步兵完成攻占阵地的任务;亦可发动对敌人骑兵的总攻击;当步兵从正面向敌发起攻击时,骑兵可乘机从翼侧或背后出击;防御时,当敌人接近战线,准备攻入或已经突破我战线时,骑兵应适时发起冲击。攻击方式有四种:成纵队,各纵队保持一定间隙冲击;成横队,快步冲击;成横队,跑步冲击;成散开队形冲击。同时,在冲击时,可采取正面冲击与两翼夹击相结合。这是一条公认的真理。骑兵的武器装备及组织体制,应根据作战任务和所能提供的条件而定。

   炮兵是一个可怕的进攻兵种,同时也是一个可怕的防御兵种。作为进攻手段,一支强大的运用巧妙的炮兵部队能够摧毁并动摇敌军战线,进而有助于攻击部队的突破。作为防御武器,炮兵部队能使阵地的实力成倍增长,这不仅因为它能从远处对敌人造成伤亡,从远处给敌人冲击部队以精神上的震撼,而且还因为在以阵地为中心的局部防御中,或在霰弹射程的范围内,它都能发挥重大的作用。炮兵在攻击和防守要塞和垒筑兵营时同样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因为炮兵是近代防御工事的灵魂。因此,善于最大限度地发挥炮兵的作用,就能在战争中产生更大的影响。要使炮兵得到合理的使用,其最好的办法之一便是把这个兵种的指挥权交给一位既是优秀的战术家,又是杰出的战略家的炮兵将领。这位将领不仅有权指挥炮兵预备队,而且可以调动隶属于军或师建制的半数炮兵。这样,他就能够协助最高统帅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集结炮兵,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去夺取作战的胜利。

   三个兵种的联合使用,要“根据地形条件、我方目标,以及假想的敌方目标配置各个兵种,并根据每个兵种的特点协调其同时行动,务使相互支援和配合,这就是战争艺术所能提出的建议。一个高级军官,只有通过对历次战争进行研究,尤其是通过作战实践。才能真正懂得上述概念,也才能具有适时地使用三个兵种的敏锐眼力”。(354页)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