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1990年的苏联战略·第四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1965-1990年的苏联战略·第四

1965-1990年的苏联战略·第四

作者:杰弗里·朱克斯·英

出自————《战略思想新趋向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1964年晚些时候,尼基塔·赫鲁晓夫被推翻,从而结束了为期近十年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里,苏联的战略核力量有了发展,但数量仍然比较少;常规部队的现代化以稳健而有节制的步伐前进,而部队的数量却大大减少了(由1955年的575万人减到1964年的350万人);海军建设在几乎完全停止了四年(1957年-1961年)之后,又恢复了。但其速度比1957年以前的计划慢得多。在这以后的15年间,苏联武装力量稳步上升,超过了许多西方国家政府认为“合理”的水平,这就引起了西方防务经费的一连串增加,如果不扣除通货膨胀的因素,这将使防务上的支出达到在最近的过去几乎不可想象的程度。

   对60年代后期以来苏联常规部队的长足改进可以有几种看法。一种看法是不承认它们有改进,这种论点是站不住的。虽说改装的数量可能在西方进行判断的过程中被大大地夸大了,但有足够的论据说,由于采用新式武器,质量有了改进。在海军、空军和防空军里,在质量改进的同时减少了舰只、飞机和人员的数量,但地面部队的情况看来并不是这样,战略火箭军数量增加了,武器的性能也改善了。

   对苏联常规部队的长足改进的另一种看法,是把它与系统的惯性等同起来,认为这是官僚政治和迷恋技术的结果。为了维护这种说法还可以提出许多理由来,比如同样的现象有时在其它社会里也看得到,那里可以提供更有说服力的证明,但这并没有回答为什么苏联热衷于把技术大量地集中在军备部门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可以从新近的历史经验中找到。历史经验表明,由于1941年许多苏联装备在技术上落后,致使它掌握的大量装备没有起什么作用 [ 注:1939年,苏联拥有坦克20000辆,约为德、法、英总数的三倍。1941年,苏联有飞机12000架至14000架,大大超过当时英国和德国的飞机数。但苏联的新式飞机不到其总数的10%。——原注 ] ,而在随后的战役中取胜不是单纯靠补充损失的武器,而是靠大有改进的装备代替原装备。重视常规部队的理论基础一直存在于这样的说法之中,即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就必须依靠诸军、兵种的协同努力。这种说法自1945年以来(尤其是当常规部队被削减或对它的用途表示怀疑时)常常被人反复提到。这种说法争辩说,全都必要,但并非同等重要。所以这种说法非常灵活,它允许在总的理论范围内改变实力的结构。因此有可能靠政治决定去确保给予国防以一定比例的资金,并把资金分配给各军兵种的权限交给国防部,自1967年以来国防部一直处于党的高级官员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此人从30年代起就从事于供应国防器材的工作)和担任最高国防会议主席的勃列日涅夫本人的监督之下。

   对苏联常规部队的改进的第三种看法是,认为这是旨在取得“优势”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观点是由好几个分析家提出来的,但是,尽管它好象解释了苏联之所以要购置武器的某些原因,但它本身也引起了许多问题。问题之一就是如何确定“均势”的含义(谋求“优势”的方针对它是持否定态度的)以及“均势”是何时达到或被摒弃的。比如,北约的方针并不指望靠地面部队进攻莫斯科来取得全面战争的胜利,可是对苏联人来说,即令是“平局”的先决条件也得把美国军队从欧洲赶走。所以,北约的方针不要求在坦克数量上势均力敌,但他们很可能发现在反坦克武器上保持均势是完全不够的。除非可以判断出什么是真正的均势,否则,对具有不同目的以及随之而来的不同编成的力量进行比较时,很难说构成优势的因素是什么。

   还必须提出取得优势“到何时为止”和“为了什么目的”的问题。显而易见,苏联的扩军正在促使西方作出反应。所以,如果已经为优势规定了具体日期的话,这个日期非推迟不可。但如果没有给优势规定一个具体的日期,那末,寻求优势的过程看来会无限期地持续下去,而且费用也会是无限的。至于为了什么“目的”的问题,回答的范围可以是从为了“让潜在的敌人明白,他们永远不可能强大得足以对我们成功地发起攻击”,直到为了“给我们自己必要的钱财以取得对世界的统治”。这个范围内比较低的要求,与更加雄心勃勃的较高要求相比,是更容易达到的,而且更加符合部队已经采取的稳定地但较慢地实现现代化的做法,也完全符合随着现代化而来的削减某些部队数量的做法。

   我不打算详细讨论苏军内部偶而出现的认为有可能打赢核战争的论调。从职业军人认为他们可以赢得一场假想的战争的论调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阴险的内容。毕竟这是他们应该干的事情。不论怎样,军界的可以打赢一场具体战争的论调是不会促使他们的政治领导人去打一场战争的。苏联的军政领导人用言行表明,他们对于“赢得”一场核战争要付出的代价是非常清楚的,而且他们一再声明他们的武装部队的主要作用是进行威慑。北约和华约的目标首先都是慑止战争,如果做不到,就打赢它。在这个意义上,它们彼此都是一模一样的。赫鲁晓夫坚持只有威慑才起作用的观点,军界自然认为它过于简单化了。

   自1965年以来,苏联的战略一直有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框,这个框框至少在观念上认为各种战争是依次排列在一个连续的统一体上的,一端是小规模的局部战争,另一端是全面核战争。从政治方面看,这个框框好象缺少西方大多数思想家区别非核战争与核战争的十分明确的界限,因此带有不负责任的因素。它的实际含义是,每一种战争应被看作包含有比它高一级的战争的因素,所以军队必须为各种战争进行训练,包括在核战争中进行常规作战。它也有这样的含义:由于没有“防火带” [ 注:原意是森林中防林火蔓延的防火地带。此处指防止从低强度战争转向高强度战争的概念。一译注 ] 的概念,因此不宜轻易地进行准核战争。自1945年以来,苏联只在三个国家大量使用过军队,这三个国家都有马克思主义的政府,而且在防御本国时都不可能导致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军事干涉。苏联这样做是符合上述思想的。入侵阿富汗并不表明它严重地违背了这一思想。但在这一方面需要作些探讨。

   在西方以及第三世界的部分地方,对于苏联干涉阿富汗群情激愤,提出了许多可能经不起时间考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这是包围海湾的计划的一部分,下一步将是入侵巴基斯坦,特别是巴基斯坦的俾路支,其目的是夺取海军基地,可能在瓜达尔。这种做法不大象是苏联寻求影响的一种形式。一方面,它不大会或者根本不会威胁到石油运输,因为利用苏联外高加索的各机场或阿富汗西部的辛丹德机场采取空中行动不可能构成对石油运输的威胁;另一方面,这样做无疑会使许多印度洋沿岸国家敞开大门欢迎西方在这些国家建立强大的对抗力量(这些国家目前还不愿意考虑这个问题);这样做对与巴基斯坦有特殊友情的中国也是个挑战,可能会促使中国与西方更加靠拢。至于仍然被苏联看作是它在亚洲的一个朋友,虽然还不是一个盟友的印度来说,肯定会顾虑重重地看待这种做法。而且这也不符合苏联想与伊朗重建在伊朗国王统治期间就存在的审慎的友好关系的努力。

   苏联干涉阿富汗的决定更可能是由于阿富汗国内形势的复杂性和那里的反马克思主义势力与邻国,尤其是伊朗、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的复杂性。当愤懑平息下来时,如同对大国的错误行为的愤怒总是非平息下来不可一样,干涉就可能被认为是因为苏联对其邻国的骚动抱有反感而造成的。从内在的动机看,它与美国不久前对加勒比地区和中美洲国家的干涉,或者苏联1956年对匈牙利以及差一点对波兰进行的干涉和1968年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干涉,没有什么两样。单从苏联进行了军事干涉就断定阿富汗是“自由独立国家”,这是错用了字眼。阿富汗自1954年以来一直依赖苏联供应和训练它的武装力量,依赖的程度在非军事援助方面超过了60%,在贸易方面超过了40%;1978年4月发生了一场马克思主义分子的政变,随之采取了严厉的镇压措施。在苏联入侵之前是否有哪个西方国家把它看成“自由独立国家”,是十分令人怀疑的。它实际上已经被纳入苏联的势力范围,苏联人插手支持一个政治派别反对另一政治派别,他们所做的只是他们和其他许多大国在其势力范围内从前所做过的事,今后还将继续这样做。大国的作用之一就是用它们认为合适的措辞来解释何谓重大利益,它们将继续这样做,除非能找到某种制止它们这样做的国际手段。

   苏联的内外政策对军事实力是十分强调的。服兵役被视为光荣的义务,武装部队作为苏维埃国家保卫者的地位经常被人提到。60年代后期人口统计的增长阶段开始时,又对兵役法作了修改,缩短了服役期限,以确保每年应征入伍的青年比例保持在高水平上。政府的声明经常宣称武装部队将继续得到一切必要的东西。此外,虽然在内卫部队和边防部队有应征士兵服役,但苏联尽可能少地用武装部队维持国内治安,以保持武装部队主体的神圣性。他们还有其它部队来完成这一任务。

   这一切并不意味着它是一个军事化了的社会(过去从未有过作为这种社会标志的战争荣誉)。关于军事实力的声明和旨在建立这种力量的政策,都是从俄国和苏联由于过去缺少军事力量而遭到的苦难中找到理论根据的。但是,在政治和经济事务中使用军事术语和战斗象征,以及自列宁以后所有的国家领导人都佩戴军衔和勋章的做法,都表明军事因素在苏联的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种情况是表示有了新的变化抑或仅仅是老的“欧洲”传统的继续,这是可以进行争论的,但这种现象的存在是无庸置疑的。苏联不存在显而易见的“军事-工业联合体”,这表明除了非常少的一些不同政见者公开表示反对外(不管专家治国论者可能在私下里争论到何等程度),公众对此是普遍同意的,而不全然是对其它见解缺乏辩论。在普遍征兵制基础上建立庞大而又装备精良的武装力量,这在一个有着漫长而薄弱的边界,并有征兵传统的国家里是不大可能成为争论的问题的。而那些能够依赖天然屏障又有高度技术水平的国家自然形成了一种不同的防御样式,它们依靠一支规模虽小但非常精干的武装部队,只有在十分危险的时刻才采用征兵制。

   不管情况如何,在60年代中期,赫鲁晓夫削弱军事实力和明显偏重于提高消费工业的政策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把有计划地实现武装力量现代化放到了非常优先的地位。除了洲际弹道导弹从1964年非常低的水平上有了迅速增长以外,把已经发生的事情都说成是“应急计划”是不正确的,但有一点看来确实是清楚的,即在15年的时间里防务开支的增加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是成比例的。有几年或许还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稍微快些,也就是说在一段很长的时期内,防务计划人员能指望在国民生产总值内得到大体不变的份额。因此,装备现代化是稳步前进的,而不象大多数其它国家的典型做法那样靠“分批购买”;防务计划人员(以及任何其他人)对接受财力物力的份额不多已习以为常;而且这种状况好象已成了苏联生活的一种现实,而不一定是扩充力量的实际需要。比如坦克更新周期,T-54、T-55和T-62为15至16年,由T-62到T-72则缩短到10年。新近制造的火炮数量如此之多,火炮生产是否还需要按目前的速度继续下去,令人怀疑。因此,可能已经在对防务拨款重新进行审查,领导人和计划人员中的一些人将寻求使拨款趋于降低的办法,但这种改变将遭到那些负责防务计划及其实施的人的强烈的而且也许会是成功的抵制。

   这种情况之所以是可能的,原因在于长期以来,通常的做法是把国民生产总值的大约10%-12%划为国防开支,经济也按这种情况作了调整,使之即使在非共产党世界经历衰退期间,仍能保持虽不很高但是稳定的生产增长速度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速度。苏联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迹象可能使苏联计划人员中间产生减少防务开支的压力,但至关紧要的因素可能是,武装部队对人力的要求而不是上述的开支负担。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很可能是继续以机动和火力代替人力,而不是大力减少防务开支。

   过去15年里所执行的政策的特点是,陆军和战略火箭军的武器装备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提高,空军和海军在总的数量减少的情况下其战斗效能继续增加。华约的其它国家的政策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化,虽然变化的范围比较有限。苏联在国外的驻军已经现代化,在东德的驻军数量有所增加,自1968年起在捷克斯洛伐克部署了更多的部队。在苏联的远东部分,中苏边界上和蒙古境内的驻军增加了,素质有了提高,而且统一由一个作战司令部指挥。

   总的来说,结果是“堡垒俄国”防卫自己免遭常规进攻以及慑止任何可能的敌对联盟的常规进攻和核进攻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坚定地追求这些目标在1965年初就开始了。由此可见,对赫鲁晓夫贬低防御作用所表示的不满情绪是导致其下台的一个重要因素。与之相反,现今领导上台以来的年份里,把提高武装力量的能力放到了十分优先的地位,尽管柯西金和其他一些人偶尔对涉及的开支问题有所抱怨。

   80年代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这要根据现在比较老的一伙领导人退休或逝世以后权力斗争的结果而定。可以把武装力量的改造看作是更新换代性质的重新装备,陆军和战略火箭军已经基本完成,海军和空军也已部分完成。因此可以在大约十年的时间内放慢重新装备的步伐。也可以认为部队已提高到了基本上抵销掉西方质量优势的水平,并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从此继续前进,通过增加开支取得现已指日可待的技术上的目标,从而获得优势。在下一代的领导人中,这两种观点肯定都会有赞同的人,也会有掺合这两种观点的折衷主义者。

   在目前西方对苏联的企图很担心的情况下,容易忘记东西方对抗的现实而预言苏联会争夺优势。实际情况是,华约国家的总人口约为4亿,只及北约国家的大约三分之二,他们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总和还不到北约的一半。倘若真的必须在军备竞赛中大肆耗费的话,那么只要北约国家愿意,它们就能建立一支比华约规模大得多,装备更加精良的部队。关于对手占优势的模糊概念恰恰最可能使北约国家坚定其大力扩军的政治意志。要牢记北约决不是美国联盟体系的全部,还要看到苏联主张寻求优势的人将面临着一项极艰巨的任务,他们将同主张借助历史对于资本主义的消蚀作用来保持大体上的全面均势的人相抗衡。

   预言一场还没有开始的冲突的结果将会如何,这是不可能的,但苏联计划方面的一些实践可以预示最可能产生的结果。计划是按五年一个周期进行的,虽然发现这样做有弊端,但用别的办法(比如1958-1965年的七年计划)替代它的作法迄今都没有成功。在计划规定的期间,可以看到一种把拨款保持在固定水平上的明显趋向,这意味着除非放弃五年计划的程式(这好象不可能),否则在今后十年里只会对拨款进行两次重大检讨。第一次,或许已在进行之中,防务的计划人员将要求保持或者增加拨款以跟上已增加了的北约的拨款(而北约增加拨款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苏联以往增加拨款的反应)。第二次检讨将会发生什么结果尚不清楚,但届时90年代后期的需求将开始提出来,即要求更新根据1965年开始的,现在仍在进行的武器更新换代计划所获得的武器。

   能否依靠大规模现代化军队的实际价值或象征性价值来采取政治行动,这是一个无法正确估计的大问题。在60年代,“反暴乱”一词所表示的概念在一些西方国家的陆军和空军里几乎成了一种口头禅,但这种概念对苏联军队却没有多少影响,因为苏联的做法是向友好国家的政府或暴乱分子提供武器和训练,但不介入随之而产生的冲突。战后时期苏联军队在国外采取大规模行动的仅有场合——1956年于匈牙利和1968年于捷克斯洛伐克——是在缺乏进行长期武装抵抗的前提条件的、人口密集的小国里,而且是以集中绝对优势力量的方针解决的。苏联军队最后一次真心反暴乱作战是在40年代后期的乌克兰,由于显而易见的原因对这次作战情况的宣传不多,不可能据此建立一套理论。但在70年代后期,苏联开始卷入反暴乱行动。首先是参加安哥拉和埃塞俄比亚作战,苏联在那里投入的地面部队数量少于古巴,但苏联提供的各种各样的后勤支援却十分重要。继而又在越南干涉柬埔寨时提供了类似的援助。最后在1979年全力以赴地投入了在阿富汗的反暴乱战。这次干涉显然是企图限于保障阿富汗军队的后方安全并将其人力解脱出来以便与叛乱分子作战,可是苏军后来不得不越来越多地靠自己进行战斗。这种样式美国曾在越南采用过,说来并不陌生。

   苏联的干涉在国际上引起的反响以及苏军在控制阿富汗局势上遇到的困难会不会使下一代苏联领导人不在第三世界的其它地方重复这种做法,现在来说,为时尚早。但必须指出,苏军正在取得他们原先缺乏的经验,因而使政治领袖们在今后危机中可以选择的范围扩大了。然而,他们也正在遭受伤亡,而且在同装备很差、组织水平很低的对手作战中尚未取得明显的成功。要得到“巨人”的美称是十分容易的,只要毫不吝惜地花钱改进装备和避开实际战斗就行。在阿富汗进行的反暴乱行动的经验证明,获得这种美称的代价是昂贵的。

   至于战略火箭军,它在80年代的轮廓已经可以从新的一代导弹,多弹头化,命中精度的提高以及D级潜水艇中看清楚。用机动导弹替换下固定导弹将使美苏双方都在寻求的命中精度的提高失去作用。这种逐步向机动导弹过渡的做法也好,或者在过渡成功以后,在欧洲部署美国的巡航导弹也好,都不会严重地打乱双方之间的平衡。苏联通过部署新的机动中远程弹道导弹和中程弹道导弹将使它对欧洲和中国的超杀伤能力得到加强,但这不会严重影响总的平衡。

   苏联在欧洲战区的地面部队将继续是数量庞大、机动性好,而且火力强大。苏联在复合装甲将要制造出来之前就大量生产T-72型坦克,这多少有点失算了。这种装甲几乎肯定会在西方大多数的坦克上使用,可是T-72型坦克已经无可挽回地服役了,而且在今后若干年内将基本上不会有变化。由于用新型的坦克、装甲人员输送车、火炮和导弹进行更新换代的工作实际上已经完成,苏联地面部队的装备在80年代结束之前不大可能会有重大变化。对炮兵的改进可能是在弹药方面而不是在火炮本身。

   精确制导武器是苏联原先领先后来又被西方超过了的一个领域,这种武器将更大量地进行部署。坦克是苏联人投资比任何其他国家都要多的一种武器,但它越来越容易遭到西方精确制导武器的攻击。考虑到精确制导武器在保持坦克优势方面具有潜在作用,进行大量部署就尤其需要了。

   空军的现代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抵销了北约飞机原先非常明显地占有的质量优势,但这种现代化的过程是波浪式的,阶段之间并不总是彼此衔接的,所以在这个十年终了时,北约很可能更加走到前头,但那时苏联新的一代飞机也将开始服役。苏联同意公开宣布限制“逆火”式轰炸机的生产,这可能是它在控制军备方针上作出的一次重大让步,但这样做可能仅仅是由于它已经认识到这种飞机性能上有缺点,对这些缺点如同对一些早期的飞机如“熊”式、“野牛”式和“米格-25”的情况一样,我们未必了解。

   空运能力,特别是向前线地区及在该地区范围内进行空运的能力将会提高。由于1959年以后出生率急剧下降而出现的人力短缺,有可能造成部队总兵员数的下降,因此增强远距离机动能力将是非常需要的。空运能力有了增长,尤其在离战斗部队最近地区有了重大增长,这可以被认为是以直升机部分地取代装甲人员输送车,用近距离支援的飞机部分地取代坦克。海上打击或者侦察可能进一步得到发展,这样做有两个特殊的目的:一是为了保护核动力战略导弹潜艇的“庇护所”,使其不受北约攻击潜艇的侵犯;二是为了在“公海”上进行反潜战,尤其是用舰载飞机保护水面舰艇。这是航空兵的一项任务,在这方面苏联海军目前尚处于幼年时期。

   海军战略在今后十年中的发展情况多少容易预料一些,这是因为造舰周期比较长,而且一个时期能建造的大型舰只数量很少。赫鲁晓夫认为,对苏联海军来说建造航空母舰太费钱,对这个问题经过了一番争论之后,“基辅”级航空母舰——第一批能装载固定翼飞机的舰只于70年代中期开始服役。据估计,它们将作为反潜特混舰队的核心舰只使用,看来至80年代中期将有三艘,也许是四艘这种航空母舰服役。可能北方舰队和太平洋舰队各得两艘。建造这些航空母舰和在70年代期间建造的巡洋舰和驱逐舰上大量装备反潜战武器表明,这些舰只在保护苏联弹道导弹潜艇部署地区以防北约攻击潜艇突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对付苏联北部海岸一带活动的美、英、法三国的战略导弹潜艇方面也可能发挥作用,虽然这种作用究竟如何是难以明确的。在80年代,估计在多样化方面会取得某些进展,其方法很可能是扩大巡洋舰和驱逐舰上的导弹发射器的双重发射能力和改进航空母舰上的垂直起降飞机及直升机的性能。

   现已服役的两艘“基辅”级航空母舰在船坞里花费的时间很长,这表明在设计上出现了重大差错,也表明这一级航空母舰将会停止建造。不管情况是否如此,“基辅”级本来就是个过渡性型号,预期今后会向两方面发展,一方面建造只能装载垂直起降飞机和直升机的较小的舰只,另一方面同时也建造“基辅”级或更大型的能装载一般飞机(“基辅”级设有这种能力)的航空母舰。前一种舰只正在付诸实施,这已经有确凿的证据,建造后一种舰只的证据则不够确凿。

   更新一级的舰只现在刚开始出现,试图对它的作用和性能进行估价尚为时过早。但是,在美国海军里持续了十多年的大型化和水面舰艇核动力化的明显趋势,在苏联海军身上也已经可以感觉到了,这一点很明显。苏联新一级的一些舰艇中,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强调大口径火炮。过去苏联海军与美国海军不同,两栖作战能力不象在美国海军那样突出,如今这种能力也发展起来了。舰队的辎重有了改进,再加上有了核动力——这些将大大加强海军特混舰队的独立作战能力。但是,这些发展将使苏联在80年代末的公海作战能力提高多少,主要还取决于舰艇的建造速度和训练程度,而不仅仅取决于新的设计。由于这些新的设计只是生产流程的第一步,目前还不能肯定地说它们多久才能参加服役,或者将建造多少艘。但显然在理论上,它们已经表明,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多年前提出的观点至少已取得了部分的胜利,他主张增强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还特别提到这样做是与海军“作为和平时期国家利益保卫者的身份相符的”。总之,必须制定出新的造船计划,因为有必要更新1948-1959年之间建造的大量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和潜艇,而且1967年以后和1977年以后新建造的一代舰艇,总的来说,其特点是顺应其他主要国家,尤其是美国海军中显而易见的趋势,即以较少但更大型的舰艇替代将退役的舰艇。

   西方对苏联军力水平所作的估计表明,与其它现代化武装力量的人力与武器之比相比较,苏军人力水平对于它要部署的武器数量来说是非常低的。这种估计认为苏军的“齿尾之比”(即作战部队的士兵与支援和补给部队的士兵之比)也与世界上其他主要国家的军队不一致,与劳动生产率不十分高的苏联经济的其他部分也不协调。同时还表明存在着一种倾向,就是在苏军战斗序列中保持着大量的按西方标准已经过时的武器,尤其是坦克、飞机、中型水面舰只和潜艇。因此很可能是,他们向公众解释时,高估了有效武器数量,而低估了使用武器中所需的人力。如果把西方情报机关对大型武器、车辆、飞机和舰艇的判断可能比对人力的判断更为准确当作一种可行的假设,那么苏联武装部队非常可能对人力提出更大的要求,而且可能比人们在公开场合的估计需要的人力大得多。假如情况是这样——我认为情况就是这样,那么80年代武装力量和工业部门之间对劳动力市场上日益减少的人力(这是1960年以后出生率急剧下降的结果)的争夺将会十分激烈。苏联当局解决这个问题可能采用的一些办法如下:

   1、更多地使用妇女。苏联武装部队使用的妇女数量比较少,它可能采取行动增加妇女数量。但苏联妇女在劳动大军中占的比重在世界上早已是最高的国家中之一了,因此用这种方法解决人力紧张问题的程度是有限的。

   2、尽可能增强火力和“战场上的自动化程度”。这不过是一种军事上的趋势的继续而已。在西方的军队里,至少直到目前为止,这种趋势始终是同增加支援和补给部队相联系的;由于有了精确制导武器,武器小型化和操作方法的改进,现在部分地改变这种趋势已有可能。但归根结蒂,最终决定苏联军力水平的是对方增强火力以后可能造成的高消耗率,而不是苏联是否能达到其主观规定的火力水平。

   3、增加现有部队的机动力。这方面的主要问题在于,苏军象它的对手北约的部队一样,已经拥有很高的地面机动能力。由于机动力强弱的计算是与两军对垒的兵力大小成比例的,所以用增加机动力来减少兵力数量的能力只适合于小规模战争或单一正面的作战——“救火”部队是有施展的余地的,但它们可能只是补充主力部队之不足而不是取而代之。

   4、增加部队中长期服役人员,减少或者废止招收应征士兵。许多国家(大多是海洋国家)根本不用应征士兵。这种政策虽然能使精干的部队在和平时期通过训练达到高的水平,但极难做到迅速造就出进行大战所需的广为扩大的部队来。在导弹、轰炸机和核武器时代,这种政策是否适用于海洋国家,也值得怀疑,在本世纪里对于陆地边界线长的国家来说则根本不适用。苏军也许早已深知,为了掌握新技术,长期服役人员的比例需要增大,但他们的领导人并无愿意放弃普遍兵役制的任何表示。由于目前应征入伍的士兵教育水平提高了,对于苏联青年来说军士的军事生涯吸引力低,所以在80年代苏联当局的态度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5、延长应征士兵服役年限。60年代后期,由于战后立即出现的高出生率造成的人口“膨胀”,普遍服兵役的原则仍然保留,但服役年限缩短了,这样服役人数增加了,而军队的规模并无多大变化。因此延长服役年限看来是合乎逻辑的。但这样做会产生两种不良后果:第一,也是最重要的,工农业中人力短缺的情况将会加剧;第二,同1967年以后的兵役制相比,后备役人员的总数会减少。

   6、减少应征士兵的服役年限,并把目前相当宽的免服兵役的范围缩小或者缩短服役期限,从而使服役人数尽可能地保持在目前的水平上。这种办法可以减轻同民用部门争夺人力的情况,其代价是士兵的质量可能下降。

   7、劝说东欧国家更多地承担华约的职责,尤其是提供地面部队。东欧国家对华约的贡献比西欧国家对北约的贡献要少些,这反映出东欧国家人口比较少,资源也有限。无疑,它们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贡献,但对于苏联在这方面的压力它们至今尚未作出热情的反应。不论怎么说,80年代有些东欧国家自身就会碰到人力缺乏的问题。

   8、争取按协定裁军。共同均衡裁军的谈判一直进展缓慢,但随着人力缺乏问题开始尖锐起来,共同均衡裁军问题对苏联人将会变得更为迫切。

   可能性最大的是,采取各种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包括继续贯彻现行的做法,增强机动力和火力,增加长期服役的干部数量,有选择地(比如在步兵中)缩短服役期限,继续进行共同均衡裁军谈判,对盟国施加压力要它们承担更多的义务,加强入伍前的预训和退役后的在职训练,同时在中欧、苏联的西部和远东地区储存预储装备。从总的方面说,看来工农业需要进行改组以提高生产力,因为苏联经济的民用生产部门尽管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但总的来说,这方面给人的印象不深。在苏联工业中统管生产和销售全过程的体制占据主导地位,每个生产单位都想生产自己需要的零部件以达到自给自足,这种体制对国防生产是非常适合的,因为这里实质上只有一个“顾主”,但对于在民用生产部门取得高生产率来说就不很适合。因此,用改组工业的办法解决人力分配上的问题在今后几年中大概是做不到的。苏联如果愿意的话,完全可以把它的行动说成是出于控制军备的考虑,而西方的分析家也完全可以把这些行动与计划实施突然袭击联系起来。

   无论美国或者苏联发动全面战争的可能性都是很小的,由它们各自的盟国发动催化性战争 [ 注:指由第三国发动的旨在引起别国之间的战争,也可译为挑拨性战争。——译注 ] 的可能性也许更小。80年代苏联战略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取得实力的“附带效果”问题,苏联人已经开始遇到美国人领教过的挫折了,具体地说,就是盟国拒绝把自身的利益同它们的超级大国保护人的利益完全联系在一起,一些不结盟国家能够利用一个超级大国对付另一个超级大国,军备竞赛趋于变成战争的替代物,每一代武器都比老一代武器花钱多得多(这个问题已经使美国和苏联成了生产可能是品种最齐备的武器的仅有的两个国家,实力较小的国家要么联合起来生产多种更先进的武器,要么根本就停止生产),耗资最多、威力最大的武器系统由于使用时造成的后果太严重,反倒不能取得直接的效果。

   最近30年中,每十年都发生一次苏军在国土之外进行干涉的事件:1956年在匈牙利,1968年在捷克斯洛伐克,1979年在阿富汗。与美国、英国和法国相比,苏联进行军事干涉的行动实际上算是少的。这表明苏联喜欢用武器装备“朋友”,指望他们朋友自己去打仗。但在70年代,随着苏联使用海空军在遥远地区进行作战的能力提高,它进行间接干预和使用“顾问”的能力也增强了。在阿富汗的作战虽然确切地说还不是苏联的越南战争,但它可能证明比预想的更为艰难,更加长久,而且已经给苏联与西方、与第三世界和东欧的关系造成了不利影响。有意义的是,在阿富汗的作战与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不同,它完全由苏联自己干的,苏联并没有想把它说成是整个“社会主义大家庭”所提供的“兄弟般的援助”。与美国的情况相同,苏联人的战略也分为两部分:对欧洲的多边区域性战略和单方面地在其他地区追求目标。他们是否会试图在其它地区建立区域性联盟尚待分晓。他们建立亚洲安全体系的计划,是1969年提出来的,由于人们感到它的矛头是指向中国的,因此在亚洲到处遭到冷遇。由于入侵阿富汗的缘故,这个计划肯定已经受到了致命的打击。

   总之,80年代里苏联关于战略核部队、陆军和空军部队的作战的战略思想可能不会有多大发展,关于海军部队尤其是舰载飞机和两栖部队方面可能有某些发展。鉴于今后十多年内可能要建造的新的大型舰只数量比较少,海军的发展将是有限的,但是仿效美国海军样式的趋势可能(而不是必定)表明苏联将进行更加持久的努力,以利用海军在遥远的海域里显示它的实力的形象。即使做到了这一点,这种发展也是从属于海军在全面战争中的主要任务的,即保卫苏联核动力战略弹道导弹潜艇,进行同北约核动力战略弹道导弹潜艇和攻击潜艇的反潜战,以及摧毁美国的航空母舰,特别是在地中海的航母。

   虽然军事思想上的变化将是微小的,但由于生产的增加和计划能力的增强,几乎可以肯定会使苏联在欧洲战区和中国边界战区以外的地方增强其军事活动的程度。鉴于美国可能在印度洋部署更多的力量,苏联也几乎肯定会建立一支规模更大的印度洋海军力量,特别是如果它同南也门的关系仍然十分稳定,使它能长期使用亚丁港的话。苏联太平洋舰队实现了现代化和增强力量之后,日本几乎肯定会增强它的海上自卫队,美国也肯定要增强它在太平洋的两支舰队。至于苏联海军将如何使用太平洋舰队的“明斯克”号航母和其他随同去太平洋的可以装载飞机的舰只,尚不清楚。因为这类舰艇的作战样式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要依据美国在印度洋上的舰队的作战样式而定,而美国的这种作战样式尚未最后定型。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