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后记 ·我在互联网上采访“震慑先生”——哈伦·厄尔曼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译后记 ·我在互联网上采访“震慑先生”——哈伦·厄尔曼

译后记 ·我在互联网上采访“震慑先生”——哈伦·厄尔曼

作者:滕建群 ·中国

出自————《迅速制敌:一场真正的军事革命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过去漂洋过海、跨越国界才能得以相见的事情在互联网上轻松地得以完成。笔者对“震慑论”提出者哈伦·厄尔曼先生的采访就是在国际互联网上进行的。

   一、“伊拉克自由”行动让国人知道了“震慑先生”——哈伦·厄尔曼和他的“震慑论”

   从2002年底开始,美英等国加紧第二次海湾战争的准备,“震慑”一词频繁出现在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上。包括美国《纽约时报》在内的几大报纸有意无意地透露出美国对伊拉克的作战计划,渲染联军对伊拉克的战争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震慑性打击”,指出在第一天的军事打击中,美军将出动数千架飞机,发射数百枚导弹,一举瘫痪伊拉克的国家机器。“震慑论”的主要倡导者哈伦·厄尔曼和詹姆士·韦德等人也多次接受专访,介绍他们的主张。

   根据他们的介绍,“震慑论”酝酿于20世纪90年代,一群退出现役的高级军官经常在华盛顿翠绿的郊外聚会,高谈阔论现代战法。他们中包括多位在1990年-1991年负责和实施“沙漠盾牌”和“沙漠风暴”行动的海军、陆军和空军军官,分别是前大西洋司令部司令、前北约南欧盟军司令部司令、前科威特战区盟军空军司令、前美国第7集团军和第18空降军司令,还有国防部两位政策和研究与发展及技术高级官员。美国战略界的老前辈、长期担任国防部办公室基本力量评估办公室主任的安德鲁·马歇尔的思想也深深地影响到他们的讨论。这些将军的初衷是,用另类思维来研究美国在冷战后的国防和军队建设。1991年的海湾战争无疑极大地刺激了他们的想像力。他们提出能不能用比海湾战争少得多的部队和在更短一些时间里打赢一场如此规模的地区战争。

   随着神仙般侃大山的继续,这些将军们的思想慢慢地集中到了“震慑”上来,最后形成报告,以内部参考的形式上报了美国国防部。1996年10月,哈伦·厄尔曼和詹姆士·韦德等人一起编辑出版了《震慑与畏惧:迅速制敌之道》(Shock and Awe: Achieving Rapid Dominance)一书,论述了“震慑论”的基本原理、产生的背景、内涵、战略和战役层次的应用、系统与技术一体化和发展趋势等几方面内容。作者的前言中解释说,他们的一些主张并不成熟,只希望以此来抛砖引玉,激励愿意探索的人们共同寻找新的作战方法。1997年,他们又合伙出版了另一部专著《迅速制敌:全天候的军队,达成震慑的技术与系统:一场真正的军事变革》(Rapid Dominance:A Force for All Seasons,Technologies and Systems for Achieving Shock and Awe, A RealRevolutionin Military Affairs)。后者是对前者的深入研究结果,着重于“震慑论”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介绍达成“震慑”和“迅速制敌”的手段与方法。至此,哈伦·厄尔曼等人提出的“震慑论”思想基本成形。

   然而,不知是人们没有注意这一理论的价值,还是认为其过于理想化,在当时,“震慑论”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关注.有些人甚至批评说,它只是古代“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的翻版。直到6年后的春天,随着美英联军以“震慑”为行动代号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人们才注意到“震慑论”以及这一理论的倡导者哈伦·厄尔曼等人。笔者作为一位从事军事理论研究的工作者随即萌发了采访厄尔曼的创意,主要目的是直接与作者交流,就中国读者关心的一些问题请他作以回答。 [ 注:采访全部内容已发表在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的《震慑与畏惧——迅速制敌之道》一书的附录里,2003年第8期《世界军事》杂志也刊登了此次采访的全部内容,请参阅。 ]

   二、采访哈伦·厄尔曼前的案头准备工

   笔者是在和同事翻译完哈伦·厄尔曼等人的《震慑与畏惧:迅速制敌之道》后开始准备采访提纲的,该书中文版已经于近日由北京新华出版社出版。在翻译此书的过程中,笔者不仅了解了“震慑论”,而且对厄氏本人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哈伦·厄尔曼,现任美国华盛顿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华盛顿时报》专栏作家,拥有国际事务、金融、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专业领域是国家安全、外交政策、国防、经济和金融。厄尔曼早年毕业于美国海军学院,参加过越南战争。在越南战场上,他参与执行了150余次战斗和巡逻任务。到海湾战争时,他已经是一名驱逐舰的舰长。他最近的一部著作是《未完成的事业:阿富汗、中东及其未来》(2002年,肯辛顿公司出版),该著作论及了从阿富汗到朝鲜的未展开的问题。退出现役后,他转到了华盛顿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所,任政治与军事和战略计划主任。他既是一名学者,也是一位商人,同时还是许多政府高级部门和私营企业的顾问,与财富杂志100强中的多家公司有业务来往,自己还经办基洛威集团公司,主要从事金融领域里的咨询业务。2003年3月当“伊拉克自由”行动打响后,他的“震慑论”广为传播开来,甚至有媒体直接称呼厄尔曼为“震慑先生”。

   采访前的案头需要还让我进了图书馆。在一本由美国现任国务卿鲍威尔写的回忆录《我的美国之路》里我还找到了这样几段与厄氏相关联的小故事,这些故事反映出厄尔曼的学术水平和为人。

   故事一:厄尔曼是鲍威尔崇拜的“战略奇才”。鲍威尔写道:20世纪70年代在国防大学学习时,“有一位老师把我的眼光提高了好几个档次,他就是海军少校哈伦·厄尔曼,他讲授军事战略。在此之前,我只接触过实干家,他们中几乎没有谁同时能算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厄尔曼是个奇才,集穿军装的学者、海上作战部队指挥官于一身。他拥有一个我所遇到过的最优秀、最有思想的好脑筋。厄尔曼和他的同事使我把自己的一孔之见与相互联系的历史、文化和战争政治的全景衔接了起来。”

   故事二:此鲍威尔非彼鲍威尔。在美国军队中,上下级关系是很分明的。但鲍威尔却认为,当时身为校官的厄尔曼先生活跃于将军群中。一次,厄尔曼和他英国出生的太太朱丽安邀请鲍威尔夫妇到他在乔治敦的家中与朋友座客,最高级别的客人是杜克·贝恩,他是美国国防大学的校长。美军少校一般不与将军们一起喝酒聊天,可厄尔曼却把鲍威尔引见给了贝恩将军。鲍威尔回忆道:“将军很友好,但当我被介绍认识时,他脸上掠过一丝疑惑。”后来鲍威尔才明白,原来将军来时希望见到的是美国最高法官L·鲍威尔,而不是他自己学校的这位鲍威尔。

   故事三:鲍威尔和厄尔曼夫人一起睡过觉。鲍家和厄家关系非同一般。鲍威尔在自己50岁生日时向来宾说了一个让人吃惊的段子:他和厄尔曼夫人一起睡过觉。其实背景是这样的,在美国国防大学学习,教员和学员妻子允许旁听。厄尔曼的妻子朱丽安经常听丈夫的课。而且经常与鲍威尔并排坐在一起。夏天,华盛顿的下午总会让人困倦。很少有人能不打盹就听完厄尔曼的“布匿战争给予我们今天的教训”这一课的。50岁时,鲍威尔时任美国国家安全副助理,厄尔曼夫妇应邀参加鲍威尔的生日。到了鲍威尔讲话时,他把厄尔曼的妻子朱丽安招呼到了身边,她跟鲍威尔是同一天的生日。鲍威尔用胳膊搂着朱丽安的肩膀向大家介绍说:“当我在国防大学学习时,她和我曾一起睡过觉。”讲到这里,鲍威尔故意停顿了片刻,大家目瞪口呆,不知所措。过了许久,鲍威尔才说,“当然是在听她丈夫的课时。”一席话顿时引起全场大笑,厄尔曼和夫人也笑得很厉害。

   可以说,由于厄尔曼所具有的战略奇才,加上他与华盛顿军政要员和经济界人士的良好关系,他不仅可以把许多刚从一线上退下来的高级将领招安于旗下,共商美国国防与建军的新方略,而且还能够利用与军政要员推销他的“震慑论”思想,从而坐上“震慑论”创始人的第一把交椅。

   三、在国际互联网上采访哈伦·厄尔曼

   准备好提纲是做好采访工作的内容。1999年北约打完南联盟后,笔者趁在英国学习之机先后采访过英国前工党主席托尼·本、前外交大臣道格拉斯·赫德、前国防大臣汤姆·金等高级官员。后来在斯里兰卡开会,又采访了印度退役空军参谋长梅赫拉先生和巴基斯坦前外交秘书汗先生。总的感觉是,尽管这些人曾身居高位,但他们还是很平易近人。有了这样一些采访的基础,笔者想,只要提的问题合理,厄尔曼先生也不会拒绝采访的。结果采访还是费了一番周折。

   在做了一番自我介绍后。我告诉厄尔曼先生,美英联军开始对伊拉克的“震慑”行动后,中国读者开始对他的“震慑论”产生浓厚的兴趣,他的《震慑与畏惧:迅速制敌之道》已经由中国的新华出版社买下了中文版版权,由笔者等5位军官翻译成了中文,衷心希望他能够在百忙之中回答笔者提出的9个问题。

   从4月17日下午把采访提纲发出到24日收到厄尔曼的正式答复,来回折腾了5次。第一次,老先生回复得很快,而且也很客气地告诉我,愿意回答我的提问,但他又说我所列举的那本书已经在美国公开发表,我可以通过书店购买到他的书。回信只有短短的三行字。不知道什么原因,最后连个结尾都没有。看着他的回信,我在计算机前想了半天,可能是太忙的原因吧,那我就等两天吧。

   两天过后,我又给厄尔曼先生发去了请他接受采访的邀请。这次回信也很快,而且还带有附件。打开附件一看,我心里的激动顿时没有了。原来老先生给我发了他刚写完的一篇小短文,题目是“把线如何穿到针眼里”。文章也就两页多,但很精干,讲的还是如何利用和发挥美国的军事优势,达成战略目标的事。在信中,厄尔曼还告诉我,文章的版权属于他个人,但我可以引用。读到这个地方,我一下子乐了。一乐厄尔曼的干练和精明。他的意思是想用这篇文章把我给打发掉,但是文章和我想要挖掘的“震慑论”思想相差了许多,我当时就想,老先生啊,你别想蒙混过关。二乐老先生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若在中国学者眼里,不就是2000多字的小稿件吗,别人引用就引用吧,甚至抄袭也没有多大的危险。而厄尔曼不这样想,他首先声明文章的版权归他,但我可以引用。这也反映出厄尔曼其人的经济头脑是何等的灵活。这其实也是值得中国学者学习的地方。

   随后,双方通过国际互联网又做了几次信件交流。在笔者的步步紧逼下,4月22日厄尔曼告诉我,“你的采访提纲不见了,能再给我发一次吗?”我心里想:好嘛,“震慑先生”,开始的时候你并没有重视我的采访。但现在毕竟答应了接受采访,笔者当即给他发了过去。其实按我当时的设想,他至少要给我回答6000字以上的文字量,而且我也告诉他这一篇幅限制。当4月24日我再次打开自己的信箱时,我发现厄尔曼先生的采访终于过来了,但篇幅不长。有些问题简单得比我提问的字数还要少,但十分到位。比如,他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就直接告诉笔者,他们提出“震慑论”就是因为他们不满老布什和克林顿的国防与军队建设政策,他们要另辟蹊径。细品他的回答,笔者能够看出厄尔曼思维方式的敏捷和工作作风的干练。他就是笔者要采访的“震慑先生”——哈伦·厄尔曼将军。

   四、采访完厄尔曼后再看

   整理完对厄尔曼先生的采访,再回过头来翻阅他主编的两本“震慑论”著作,眼前浮现了一个又一个问号。如何评价这一理论,也许是大家思考的问题。

   第一,“震慑论”并非道义理论。减少战争中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越来越被战争发动者所看重,但道义升级不表明战争不再是“人类最肮脏的事业”,它只是战争发动者和参与者为自己找出的更冠冕堂皇的借口,为自己披上所谓人道主义的外衣。“震慑论”有着浓重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色彩,完全是仗势欺人。对目标国实行“斩首”、对国家基础设施进行精确毁坏,尽管贴上“道义”标签,但完全是一种非人道行径,践踏了国际准则,侵犯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第二,“震慑论”是“威慑论”和“遏制论”的延续,但又不同于“威慑论”和“遏制论”。“威慑论”主要指通过拥有和显示足以杀死对手数次的能力来阻止其进攻。“遏制论”同样强调防范对手。“震慑论”除了威吓对手外,还主张使用包括欺骗、动用核武器在内的各种手段达成迫敌就范的目的。它既关注通过显示能力威吓对手,也关注战场的实战效果,达到了理论与实战的有机结合。根据作者介绍,他们就是要找出一种完全不同于冷战期间指导国家军事力量运用的方法。

   第三,“震慑论”体现出美国的价值观和社会哲学。崇敬自我、珍惜生命和自由是美国实用主义价值观所在。战争伤亡一直是美国社会的敏感问题,特别是越南战争后,对技术和钢铁的依赖和崇拜成为美国国防和军队建设者的绝对追求。在战场层上,美国要利用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成果,减少己方和对方军民的损伤。“震慑论”希望通过发挥技术优势来达到不流血而迫敌就范,这种主张完全吻合了美国的价值观和生活哲学。

   第四,“震慑论”为“先发制人”战略和“速胜论”思想提供理论依据。“震慑论”既强调威慑思想,也坚持拥有实战能力,特别是对相对弱小的对手,理论提出者主张使用“斩首”、“闪击战”和欺骗之类战争行为,在认为合适的时候发起军事行动,把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行动当作“震慑”对手从而达成战争目标的手段,为本届政府提出“先发制人”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是具有进攻意义的理论,因此受到拉姆斯菲尔德等人的重视。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