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战略学·第四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事战略学·第四

军事战略学·第四

作者:路易·C·佩尔蒂尔·美国

            G·埃特泽尔·珀西 ·美国

出自————《军事地理学概论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本章使用的“战略”一词,指的是该词的军事含义,意即军事指挥官运用他所掌握的全部力量以军事手段达成军事目标或政治目的。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国家的战略应该同作为国家专门代理人的军事指挥官的战略区别开来。其区别是:

   首先,两者所面对的问题不向。前者为是否有利害冲突的问题,后者则是假设已存在这种冲突,问题只是如何更好地去加以解决。其次是行动的选择不同。前者包括采用友好的方法,而后者则假定已排除友好解决的可能。而且,不同的因素对军事决策、行动范围和任务时限有影响,并对主动权有制约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大战略和本章论述的战略的区别,有点类似政策和行动计划,政府和其执行机关的区别。这种区别是军事组织隶属于民事政府和隶属于对全体人民的意志负责的政府机构的必然结果。

   克劳塞维茨认为战略包括五种要素,其内容为:

   1、精神要素,包括士气在内。

   2、军事力量要素,包括数量、编成和组织形式。

   3、位置的几何要素,包括相对位置,部队的运动及其与障碍物、通道、目标等的几何关系。

   4、地形要素,包括可能影响军事行动的山脉、江河、森林和道路。

   5、补给要素,包括补给手段和来源。

   他强调出敌不意、分进合击、民众支援和利用巨大精神力量的重要性。他强调,利用地形要占据有利阵地,并要有防御工事和补给路线的支援 [ 注: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 。

   自克劳塞维茨写成《战争论》一书至今已有多年,对他在书中提出的一些原则已作了必要的修改,其中大部分都是由于技术上的进步引起的,我们将在下面论述这些问题。战斗的几何要素已采用三维空间,与此同时战斗地域也大大扩展;对于地形要素,还要补充进更为重要的天候因素和越来越复杂的人口因素。虽然这些要素在重要性、规模和具体组成方面可能已发生变化,但这些仍不失为战略的基本要素。

   战略地理学 战略地理学限指战争计划、战役计划和作战计划地理学。而且,必须认识到实施计划的一个重要战略方面离不开训练。因此,战略地理学也涉及研制逼真模型和制定训练标准。克劳塞维茨提出的战略五要素中,战略地理学同作战的部署方式、作战地区环境以及补给来源和手段联系得最紧密,由于战略地理学是一门拟制各种计划的地理学,因此它必须是一项在假设条件下预测地理因素对假想活动影响的预测性研究,这类特殊的要求提供了一种动力,由此发展成为动态地理学。它还为研究因果关系和调查环境诸因素对军事活动的效能和代价的影响作了准备。为着战略目的,区域描述,无论怎样详细都不为过。

   制定计划的程序

   战略范围内制定计划的程序涉及两方面,一是作出情况判断,二是确定方法。事实上,计划的制定是从摸清情况开始的:

   1、应予完成的任务或工作。

   2、情况和行动起因。

   3、敌方各种行动方案分析。

   4、己方各种行动方案比较。

   5、提出决策行动方案或推荐行动方案。

   情况判断 简言之,情况判断就是分析某人计划做什么,审度这次行动的战略上的有利和不利条件,考虑敌人可能干什么或能够干什么,列出完成任务的不同方法,设想敌人对每项行动可能作出的反应,然后从中选定一种解决办法。第二章提到的地区分析也是情况判断程序的组成部分。

   计划制定方法 一旦选定了某一行动方案,就可按两种方法(行动预案)中的一种,制定出具体计划。计划制定的顺序,可以先提出目标,继而确定编制上的需要,并作出完成任务的时间安排:也可以先分析当前的情况,然后逐步设想情况的发展,最后写要达成的目的。从根本上讲,计划的制定取决于想象力,而想象力则要凭借经验,并受实际情况的制约。

   军事地理学在制定计划的这一阶段的作用在于它是想象力的基础,并且确定其制约的因素。

   现实的方法不是依靠推测,而是依靠对兵力、火力、运动速度、道路容量、补给吨位、运输流量、应付意外情况的安全保障等的精确定量的估计,而且要力争预测尽可能多的不测事件。

   制定计划的过程在某些方面有点像登山者遇到的问题一样,他必须前进,时刻不能失去自己稳固的支撑点,不能失去平衡,也不能危及自己返回的权利。

   对制定计划有帮助的战略地理学,必须是把特定地区或特定行军路线同运动速度、道路容量、行动选择权、交通拥塞概率以及其他非常具体的量化指标挂起勾来的学科。必须把文字变成数字才有实用价值。

   战略地理学原则

   战略地理学需要收集、整理、判读基本的情报资料,用以拟制实施战争的计划或战争期间的作战计划。在这个范围内,战略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包含有六项要素:(1)通达性;(2)机动性;(3)能见度;(4)通信能力;(5)可利用性;(6)易受攻击性。这些要素通常以广义理解的通达性为其核心。更具体地说,六项要素涉及各级部队之间的相互联系,不管是采用光学仪器、电子设备或直接进行联系,也不管是否有必要进行火力联系,甚至也不管那里是否有互相作用的事物。

   六项要素:

   通达性 居所论述的战略地理学六要素中的首位,指的是这个术语的自然地理意义。通达性包括对特种器材或建筑的需求。它涉及对路线、里程和行进时间的自由选择的评估,以及对障碍物、基地和通路的评估。因此,通达性的概念与对汽车、飞机和船舶的使用概念不同。飞机具有很高的速度,但需要用以着陆的机场。地面上的通达性和“飞越”的通达性显然不同,飞机根据两个终点机场的气象条件,可以用一小时或一天时间往来其间。汽车和卡车在畅通、平坦和坚硬的路面上行进顺利,但在沼泽和森林地区则不行。在上述例子中,通达性随着方向的不同和终点站是否有道路相连结而大不相同。最后,必须强调指出,通达性必须从一特定地点测定。从北京到河内的通达性就不同于从西贡到河内的通达性。由于终点站的位置和补给路线的特点不同,通达性将随着方向的改变而改变,而距离因素则与通达性无直接的关联。

   机动性 指运动的总能力,它包括前进速度、运输系统的自由选择权、交通流量和瓶颈隘道、季节性变化影响以及现有铺装道路以及终端台站设施。作为运动的能力和灵活性,机动性不仅取决于运动方向,而且取决于运动的对象和运动的组织。因此,重武器的机动性不如轻武器,自行装备比拖曳式武器更为机动,有组织的军队比无组织的难民群众更为机动。实际上,机动性的含义远远超出建制运输装备的范围,它还包括运动的编成,装备的包装或装载是否适应运动的要求,反应的速度和自由选择权,以及十分重要的灵机应变能力。

   能见度 在本章中指的是视觉或感觉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作用范围,以及地形、天候和人工地物造成的制约影响。它包括云底高(垂直能见度)、隐蔽、伪装、目标识别、有效射界、间隔地、地标领航和视距传输。它还包括这些因素在拟定战斗地域内的统计数值差。

   能见度大多随观测方向和观察人员周围的具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迅速变化。

   机场观察人员的视距取决于他是朝附近的机库看去,还是望机场的外面。船上的能见度可能取决于观察人员是站在主甲板上,还是站在了望台里。

   俯伏高草地的人的水平能见度极为有限,但其向上的垂直能见度则广阔无垠,形成鲜明的对照。风暴、战斗的烟尘或茫茫黑夜都可能暂时影响能见度。在分析能见度、制定量测指标公式和为拟制计划预报能见度情况时,都要使用地理因素。

   通信能力 指传输情报的能力。它包括天气条件、磁暴、地形和文化素养对现有通信设备、通信设施构筑、操作效能和通信系统的保养的影响。

   通信能力地理方面的因素,指的是在特定地点可能发生的足以影响通信系统正常运转的某些情况。例如,在人口稀少的地区,不见得会像城市地区那样具有预先安装好的设备。在有道路和终点站的地方架线和建立发射台要比在没有这些设施的地方来得容易。冰暴、飓风和电离层干扰的危害程度因地而异,故造成通信系统的可靠性也因地而异。在有些地方,山脉和森林对发射电波的屏蔽作用限制了指挥的效能,有利于部队分散的活动。米勒在描述1943年6月在新佐治亚岛上的战斗时谈到,由于丛林密布,常规的散兵线已行不通。在该岛上,当部队散开时,无法进行目视联络,指挥官失去了对部队的控制 [ 注:小约翰·米勒:《囚车:拉包尔遇阻记》,美国(华盛顿)陆军部战史处处长办公室,1959年。 ] 。

   可利用性 这是一个常用词,但在用于战略学领域时,似乎尚未下过确切的定义。

   本章使用这个名词,不仅是为着说明人员、装备和补给品的存在,而且是为着说明它们在指定时间和地点的存在。不仅如此,同一个概念还探索了有关“太小和太晚”的勤务保障问题或其他军需品分配不当的问题,其中的某些方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已有所闻。因此,可利用性不仅要表示有无,而且要表示数量和位置要素 [ 注:质量通常不作为地理因素考虑,但对于其质量因地而异的物品,必须予以考虑。因此军事地理学的某些方面要加深对质量或价值地理学的认识。 ] 。在意大利供应的石油对于在北非战斗的隆美尔就未必用得上。二次世界大战中,一种很不经济的做法就是把在美国大陆生产的枪炮弹药运往英国、俄国、中国和北非地区。因此,可利用性就反映出它和人力、补给、运输、预储装备和其他方面的物资保障都有连带关系。

   易受攻击性 这一战略地理学六要素中的最后一个要素跟其它要素的区别在于:易受攻击性表示的不是人能够干什么,而是外界事物会给人带来什么。它要表示敌人在接近、运动和可利用性等能力方面所产生的最终结果,它的研究范围包括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设备、军事设施和交通运输网的安全保护。它还包括人民对住房、口粮、公用事业、福利设施、奢侈品的需求以及为保持人民的士气和忠诚所必须做的其他事项。最后,它不仅要研究遭敌直接攻击情况下的军事防护,而且要研究如何对付宣传、颠覆、破坏和自然灾害等内容。

   三个概念。地区性的战略评估,重点放在(1)目标,(2)通道,(3)障碍物这三个概念上。

   战略目标的共同点是如果确保了战略目标,就会使敌人丧失主动权。确保一个工业地区,会阻止产品外流;确保一个商业中心,会阻止商品外流,并且还能限制沿集散路线的运动自由,但是,控制安全地带的有利条件,只有在这种控制确能限制、阻止和遏制敌人,并使敌人面临危险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上述种种考虑和做法,其终极目标仍然是对着敌人本身。

   战略地理学中的通道,是指部队运动集中和受限制的那些地段。开辟通道的条件随装备而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尽量减少水上飞行,导致航线集中于沿海岛链,或选择在越洋距离最短的终点站,如巴西和非洲之间或拉布拉多半岛(加拿大)和冰岛之间。在海上,这些通道指的是海峡,海峡具有控制大片海域的战略作用。因此,直布罗陀、博斯普鲁斯和丹麦海峡具有巨大的、历史性的重要地位,现在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等人工海峡大体能与之媲美。

   陆地障碍物名目繁多,故陆地上形成的通道更加多样化和微妙。举例说,这些通道有:谷地、两山之间的鞍部、沼泽周围的干地、砍伐后的林中空地、沿海平原及河流徒涉场。由于陆地具有更大的选择自由,人们惊奇地注意到,许多行军路线已被重复使用过多次。历史上不乏此类例子,如印度的西北部山口,法国进入巴黎盆地的阿拉斯和圣康坦山口,以色列的加沙地带 [ 译者注:属于巴勒斯坦领土,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被以色列占领。 ] 以及靠近法-德边界的摩泽尔通道。一些军队特意绕过俄国的普里佩特沼泽(今名波列西耶沼泽)和法国的中部高原。俄国的入侵者,从蒙古人到纳粹分子都避免过深突入泰加 [ 注:“泰加”(taiga)原文为俄文,起初用来表示西伯利亚的处女林。作为一个专业技术名词,后来逐渐泛指北部山区的森林,特别是云杉和冷杉一类的针叶林,但也包括其他伴生林树种,如落叶松、松、桦树、白杨、柳树、桤木及枫树等。 ] 原始森林。

   障碍物的概念补充了通道含义的不足,因为在许多地区是根本无法选择通道的。从另一方面来说,几乎不存在绝对的障碍物。天候条件,各类地形及敌军能否作为一种障碍,取决于用什么来对付它,和需要花多大代价来排除它。对卡车是障碍的东西,对坦克未必是障碍。马上不去的地方,人却能轻易攀登。茫茫沙漠、浩瀚海洋或广阔冰原都不能构成对飞机的障碍。因此,我们必须懂得,有取决于时间和技术的障碍,有取决于设备的、附带条件的障碍,也有因恶劣天气或敌人的阵地而造成的临时性障碍。我们必须认识障碍物具有相对性和不可靠性。它们可能妨碍、迟滞运动,或者迫使对方花费很高的代价,但它们只能阻挡优柔寡断之辈。

   陆战地理学

   目标 陆战是通过对抵抗手段的破坏和控制,并最后通过占领和实行政治上的控制直接把武力强加于一个民族。陆战的最终军事目标在于控制一个民族。各民族的特性决定于实现接管所需要采取的手段,对于有些民族来说,遣散军队、控制贸易或毁坏财富可能就足够了;对于另外一些民族,派驻一支武装部队也可能足够了,但对某些民族来说,应该采取何种必要的行动仍然不清楚或不明确。圣经史上说得很明白,胜败的条件缺乏明确的定义。战争期间的军事目标应限于对战争能力的控制。一般来说,抑制战斗意志超出了军事能力的范围和军事行动的时间范围。把这些方面作为大战略和长期对外政策的目标,是比较恰当的。

   陆战军事战略大多趋向于摧毁或控制敌人的武装力量、军需工业和商业机构,其假设前提是这些方面代表了战斗能力。因此,陆战的目标通常是俘获、分隔或消灭武装部队;占领商业、工业和政治中心;以及通过占领或傀儡政权强制实行政治统治。

   战略 实质上并没有许多不同的陆战战略。这些战略分为单一部队的简单运动和诸兵种部队的多路运动。简单运动可用于在战场的一个方面实施正面突出、突破或侧翼攻击。多路运动采取牵制性运动、分进合击(含包围)或沿正面的协同攻击等方式。这两种战略的战例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意军和德军对埃及实施的单一方向的突击和同盟国部队从埃及和阿尔及利亚迅速实施的报复性向心反突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不论是斯大林格勒还是列宁格勒的围攻战都是从上述两种突击演进而来的。战略上的差别起因于为适应地区特点和兵力部署而采用的不同方法。

   地理因素 陆战地理研究的重点是军事目标及其通达性。它涉及目标的测量数据和区域几何形状,通道和障碍物,并与天候条件和季节性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对通达性和易受攻击性这两个要素的评价也有关系。绝对地说,世界上并不存在目标之类的东西。目标的识别取决于较大范围内的战争计划。因此,大都市、工业中心、滩头或山岭之所以成为目标,只是因为总计划和军事形势已经表明非此莫属。由于这个缘故,在搞清至少是一支部队的兵力部署和战略意图之前,试图判定战略要地或战略目标是徒劳无益的。为了适应尚未明确的未来战争的需要而进行战略地理学的抽象的或泛泛的陈述也是毫无用处的。战略地理学必须限于对特定的需要考虑的问题进行研究。

   一旦出发点和目标确定之后,理应考虑目标的通达性。现在可以探索运动手段和现场路线的选择及这些选择所固有的弱点或风险了。通达性不仅仅是一个时间和距离比问题,还包括运输和装载能力,限制主动权和开辟通道的隘路,减低运动效率的障碍物以及在遭遇敌人攻击和自然灾祸的情况下运动路线、车辆和人员可能暴露的弱点。

   在评价通达性时,还应注意到下述可能发生的情况:由于敌人利用了当地的有利条件,有可能使运动中的部队处于战术上的劣势。因此,掩蔽和隐蔽的有效性,兵力机动和展开的主动权,接敌地域的大体范围,遭伏击的可能性甚至森林和城镇的易燃性等因素都是很重要的。一些间接因素,如当地补给品的供应、劳力、仓库、运输和补给品转移设备等,由于涉及后勤保障问题,同样应加以考虑。而且,特殊的和极端的环境条件也应列为评价通达性的间接因素,因为它们使战斗力取决于特种装备,特种作业程序,或经过修改的预定的作战计划。

   当地居民的性格特点和态度同样也会提高或降低通达性。在这些方面所要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取决于当地居民是否怀有敌意,并且取决于在多大程度上能有效地把人员和补给物资转到维持秩序、实行民事管理、组织民防和重建社会经济结构。

   海战地理学

   海战地理学研究的重点放在通达性和机动性上。除了计划对某一海岸地带实施突击等情况以外,海战的目标集中于机动的舰船和舰队。相对运动支配着海上战略。因此,前进速度和活动半径一直是海军战略要考虑的问题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现在,由于近年来技术上所取得的进步,导致人们把目标识别范围和火力射程补充进海军战略的研究表中。

   武器的发射范围是由舰船的性能决定的,而舰船的活动半径,在某种程度上则取决于陆地和基地的支援能力。在这个意义上,海军基地的配系及维修保养设施构成了海军战略的骨架。它们的地理分布反映出保持这些设施的国家的某些国家利益所在。美国设在古巴关塔那摩湾和巴拿马运河区的科科索洛基地就体现了这种位置关系。另一方面,有些海军基地是根据昔日的需要而建立的,如今只能作为遗地了。例如荷兰港(阿留申群岛)、珍珠港(夏威夷群岛)和萨摩亚群岛,一度曾是太平洋上的前哨基地,其任务现已由设在菲律宾和琉球群岛的海军基地担负起来了。

   既拥有前进基地,又保持一支牵制性舰队,有助于推行攻势外交政策。因此,外交上的有利地位来自辽阔的海军作战基地配系和强大的疏开配置的海军舰队。

   为了阐明海战地理学中主要要素的现实意义,可以把海军近年来的有关任务归纳如下:

   1、把敌人清除出海,并控制和保护海上航行。

   2、进行海上游弋示威,显示力量。

   3、实施对岸突袭作战和完成两栖登陆。

   4、渡海运送及护送部队和补给品。

   搞清楚港口和港湾、海岸地带和登陆海滩的地理情况,对于完成上述任务以及保障海上航线和船运航道的安全非常重要。同样,其他一些特定的地理因素也将会发挥作用,如维修设施的分布和能力,补给仓库,更专业化的某些设备以及“假日旅游城镇”和娱乐设施等。

   公海 海洋学和海洋气象学是海军特有的学科。海战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可能影响海军在世界特定海区执行任务的各种海况。因此,大浪带、流冰、飓风、浮游海草、珊瑚礁、特大潮、强海流和浓雾,在进行咨询和制定战略计划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风暴、波动和海上能见度,则是地球物理学不断关注的课题。

   受限水域 受限水域,除了一些海盗和走私者光顾外,从来就不是受水手们青睐的地方。在这种水域内,强流急浪、沙洲浅滩、能见度低、机动性极差。遇有风暴,难以幸存。江河、港湾和进潮口给海岸巡逻带来实际问题。过去,能见度差的狭窄海峡一直是海军进行伏击的场所。可以例举发生在雅典附近的著名的萨拉米斯岛之战,在该次海战中,希腊舰队开始被占优势的波斯军队困在萨罗尼科斯湾,但后来又冲过狭窄的海峡并采用迷惑敌人的手段逃脱了 [ 注:威廉·L·兰格:《军事历史百科辞典》,第54页,美国麻省(波士顿)霍顿·米夫林出版公司,1948年。 ] 。所以,许多战术家宁愿离开海岸一段距离部署巡逻和设置障碍是不足为奇的。值得注意的是,港湾一直是舰队的陷阱。1798年,纳尔逊在亚历山大截住并摧毁一支法国舰队,1805年又在特拉法尔加附近沿海设伏困住了另一支舰队。另一次是1898年西班牙的舰队被困在圣地亚哥和马尼拉。

   海峡是海军史上作为控制海上航行和制约海军活动的另一种手段。西班牙无敌舰队进攻英国之战(1588年)、特拉法尔加海战(1805年)、对马海战(1905年)和日德兰半岛之战(1916年),都是一些比较著名的在海峡或海峡附近发生的战例。苏里高海峡之战则进一步提供了一个强取海峡招致战术受损的较近的战例。

   港口和航线 由于海军担负着运输和护航任务,因此港口和登陆滩头属于海战学科研究的范畴。两栖登陆作战把海军的运输和护航任务扩展到不发达的海岸地带。从地理角度考虑问题,港口和海滩同样涉及到装卸能力;港口或海滩出口的数量及可利用性;海岸状况,包括海流、水深、海滩坡度、锚泊条件、锚地、露头以及天气条件;除此而外,装卸设备(包括可雇用的当地劳力)、鲜货和饮用水以及是否有娱乐设施、补给仓库和维修设施,都是现场高级军官切实关心的事项。

   海上航线和海上航道历来倍受重视。连接本土和隶属地区或协作地区的海上航线在某些场合被称之为“生命线”。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保持的往来地中海的航线就是所谓的这种“生命线”。在设在直布罗陀、马耳他和埃及的海军基地的支援下,英国和它的中东司令部可以直接保持一种不太稳定的联系。

   在例行的海上航行中,经常使用的海上航线已逐渐成为程度不同的固定海上航道。战争期间,这些航道甚至被更严格地固定下来,以便迅速出海巡逻并利用飞机和军舰护航。这种把航道固定下来的做法,为舰船驻泊、前进基地活动的编组和测算海上航行的时间提供了方便。但这样做也增加了危险,这种危险可能来自航线中途的会合和集结点。

   空战地理学

   原则 空战地理学虽在某些方面有其特性,但与陆战和海战地理学又有着共性。

   军用飞机迄今一直主要用于运输、巡逻(包括空中封锁)和支援任务(包括战略突击)。

   1945年以后,其战略功能显著扩大,成为一个独立的战略兵种。高速投射原子武器能力的迅速发展,迫使人们重新研究地缘政治学的许多假说。尽管如此,空战地理学的基本要素并没有发生变化。它在地理应用方面主要是目标识别和飞离基地的通达性研究。这项有限的职能仍然是适用的,不管目标是在地面还是在空中,也不管是在大气层还是在宇宙空间作战。在运用飞机执行上述任务时,影响其能力发挥的主要因素是当时的天气条件,与基地的关系位置以及敌我设施的相对配置情况。

   空中目标 目标的识别和分析,是具有明显地理要素特征的战略性空中作战的一部分。所谓地理要素,指的是对敌具有战略意义的目标的定位和识别,摧毁该目标会影响到敌人继续作战的能力。不仅如此,也可按同样的推理来确定己军应特别加以防卫的地点。

   特别加以防卫的内容不仅包括军事设施,而且还包括生产、通信和运输设施。

   事实上,似应怀疑的是,有些国家在追逐其战略目标——摧毁战斗意志和瓦解国家士气——的过程中,日益把非战斗人员作为打击目标。

   通达性 空战意义上的通达性,实质上是指飞机的速度和航程以及机场或航空母舰的位置。

   在空战时如同在海战时一样,尤应注意区别从远处可以突击的地点和可以实施登陆的地点。

   由于航程和通达性对空战的效率和效能具有决定性作用,故空军前进基地变得十分重要。一国空军基地的地域配置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该国的政策意向和防御战略。今天,一国空军基地的分布情况预示了该国的利益和利害关系所在。

   任务 空战地理学除了要考虑目标和基地外,其他要研究的方面取决于空军在空中或宇宙空间所担负的下列独特的任务:

   1、空袭、空中封锁和摧毁。

   2、控制空域,并且不让敌人使用。

   3、巡逻并实施侦察和监视任务。

   4、提供护航和战术支援。

   5、提供快速运输。

   为完成上述任务而制定计划和进行训练,应予具体考虑的环境因素是天气、地形和电子干扰。这些因素影响飞行条件、通信效果、地标领航、侦察效能、地面支援或空投的可行性以及无道面着陆场的可利用性。

   自1945年以来,空战的概念已受到了技术上迅猛变革的冲击。飞机以惊人的方式提高了自身的速度和载重量。预定程序飞行和制导系统的技术得到了发展。喷气推进技术日趋成熟。能够担当星际飞行任务的火箭发动机已经进行了试验。

   这些令人注目的技术进步,同研制核武器和热核武器以及组织全社会力量致力于开发宇航这类专门项目相配合,导致对未来战争大体性质的推测。

   人们只能想象这些大功率发动机会影响战争的进程,因为人们还缺乏在战时同这些东西打交道的经验。

   关于德国远程火箭袭击英国对战争进程的影响,人们找不到多少证据。同样也难以找到证据来表明,日本在没有盟国支援,海、空力量衰竭和军事前哨阵地接二连三崩溃,以至战线已退缩到本土的情况下,不管原子武器是否被使用,还会把第二次世界大战长期打下去。日本的投降使初战阶段已经开始的钳形登陆突击作战取消。

   大规模毁灭,特别是对平民百姓和民用设施的大规模杀戮破坏所造成的后果是难以估计的,目前假设大规模毁灭的军事意义尚未确定,似乎是稳妥的。

   基于此,远程轰炸机同核武器或导弹相结合的军事意义,主要在于它是一支现实的牵制力量。只是在没有一支可以同它相抗衡的力量存在时,它才有意义。如果出现一种相对抗的力量,动用其中一种力量都必须从周边条件(如目标易遭攻击性的差别)或局部条件(如相对的通达性)的分析中获益。

   新的空间技术的军事意义甚至更难估计。因此更难预测地理方面应予考虑的问题。其中的一个方面似乎是利用卫星进行监测,比较明显的是,在世界各地进行空间监测,通常无云地区要比多云地区更容易进行。另一方面,这些卫星系统对于应用地理学已证明具有极大的价值,如用来改善大地测量精度,研制更好的地图品种以及加强对全球气象的了解等。

   可以设想,导弹的开发研制将导致侦察和战略进攻方面的深刻变化。的确,世界任何地方都能在几分钟内就遭到来自任何其他地方的袭击。预警时间大大缩短了。导弹发射场的地理位置仅提供少量有关其意图目的线索。然而,洲际导弹和卫星主要是战略系统。它们在军事地理学中的最终意义取决于对在战争结局中战略突击的重要程度这个尚未解决问题的回答。在战争胜负的条件未能被更精确地表明和战斗意愿未能被估量之前,大规模毁灭性环球或洲际武器的最终战略意义必定仍然是个未知数。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