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恶的满足(1940年之前)·第一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罪恶的满足(1940年之前)·第一

罪恶的满足(1940年之前)·第一

作者:肯奈斯·麦卡西·英国

出自————《致命的失误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美国驻伦敦大使约瑟夫·肯尼迪在1940年夏季发回的报告,使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感到德国随时会进攻英国,这几个星期前还是维护世界稳定的最强大的力量——大不列颠帝国即将崩溃,在支持衰落的帝国,还是与阿道夫·希特勒勃勃野心妥协的重大抉择之时,美国政府已无暇调查这一灾难的起因。罗斯福最终驳回了肯尼迪大使的估计——英国幸存下来的可能性低于50%(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评论家、记者、学者一轰而起,纷纷发表自己对时局的猜测和抽象分析。

  他们在9月的疑问是,为什么德国人没有利用恶劣天气和漫漫长夜对英国发起突然袭击?从表面看,似乎是由于德国空军在不列颠空战中出师不利。但回想一下夏季的战况,哪场战斗不是在晴朗的天气下进行的?德国人为什么不早点下手呢,正如许多明眼人察觉到的那样,皇家海、陆、空三军在遭受挪威、敦刻尔克、法国等地的一系列惨败后,战斗力降到了最低点,而且,德国人肯定会发现皇家海军舰只损失严重(许多是公开承认的),数以千计的英国大炮、坦克、武器和车辆被摧毁,或丢弃在战场上,并能够估算出,他们大部分的兵力已被消灭。也许有人会说,既然33万没有武器的英国、法国、比利时官兵能在5月撤出敦刻尔克,这就不算什么失败。但问题是,当德国陆军和空军能用岸上炮火封锁海上通道,能用轰炸迫使这些被围而又失去战斗力的军队投降之时(还不算德国海军能起的作用),他们到底是怎样脱身的呢?

  准确回答这些问题是困难的,而当时则不可能。然而过去几十年的研究令人瞠目。出版商和历史学家经常冒出种种错误的观点,或许因为他们急于弄清楚为什么一个明显备战不足的德国能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击败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英法联军并横扫列强。而仅仅22年以前,德国在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战争中曾被这些国家打得落花流水。到底为什么区区十来个装甲师和几百架轰炸机便可以击败数倍于已的对手,而且是装备着同样数量的现代坦克、大炮和飞机的对手?

  有人说,法国的政治体制和一战时期遭受的巨大损失摧残了军队的士气和斗志;然而,德国同样因为内讧和经济困难饱受疾苦。假如柏林传出的消息属实,德国远远没有团结到元首周围。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不可一世的法军像1870年那样向德军屈膝呢:为什么率先进行装甲战和坦克研制的英国陆军,在已实现机械化的条件下,无力更多地支援其盟国?

  人们仍然记得,当年报纸上象征德军的箭头横穿法国版图,直指阿布维尔和敦刻尔克。但它们到了港口边缘就莫名其妙地停住了。一种解释是,英军在布伦和加莱的顽强阻击迫使德军停了下来,可是从这些港口仓皇逃出的士兵们却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这些港口守兵的抵抗固然顽强,但在军事上却没有任何作用。人们普遍注意到了东部战线的不祥之兆,德军在发起进攻后一周内,便在色当附近突破了所谓不可逾越的马其诺防线,并在全线发起了猛烈攻势。4月的挪威之败和5月4日的荷军之降(仅交战4天),使当时的批评家和现实主义者得出了最糟然而是正确的结论:战况不对劲,德军具有内在的优势,或许他们拥有英法没有的秘密武器。法国第55师的一位士兵的所见所闻也许能帮助我们从侧面分析一下谜底。5月13日傍晚,这个士兵正好蜷缩在色当的一个山腰工事里眺望缪斯河,忽然,他们遭到了猛烈轰炸,官兵顿时混作一团,后来,友军的大炮也哑了,还听说德军已渡过缪斯河,正向北合围过来。

  假如简单地质问法军步兵和炮兵为什么稍有风吹草动,就溃不成军,这似乎是不近人情。事实上,只有极少数人看到了德军的踪迹,他们听到的(不是看到)坦克引擎声来自友军的反击部队。我觉得还有个更基本的问题没有回答:三个装甲师并一个机械化步兵团,怎么可能带着几千辆车和几百门火炮,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绕过稠密的阿登森林并且通过同样稠密的法军防线?战前,法、德两军的参谋部和权威人士都认为,机械化部队不可能执行类似的穿插任务。如果再问一句的话,为什么上层社会杰出的军事首脑们会作出如此愚蠢的判断,从而使自己一下子陷入极度危险的困境?

  海、陆、空官兵都是,或理应是政治家的仆从,因而他们不必为部队的现状和装备负全责,除非他们直接掌管国家机器(这绝不偶然)。由于本书主要研究指挥失误,政治失误只得一笔带过。本书对失误原因有清楚的划分——个人无能、技术落后或时运不济,当然也考虑失误的主动性和被动性。

  在此需要提一下的是,往日的军事将领经常不知不觉地钻研历史上著名的战例,以便帮助决定装备、训练和指挥等现实问题。例如,德军总参谋长冯·施利芬在酝酿1914年对法、俄作战计划时,极力效仿公元前216年汉尼拔的用兵之道,并认真研究了毛奇在19世纪60、70年代的成功战例。

  1939年参战的高级指挥官肯定清楚地记得一战时期自己作为初级军官的诸多憾事。很自然,军事领域的确要强调成功的经验。可它的危险性在于最终胜利的光芒往往遮盖了交战双方的种种失误。在庆功的时刻,一切疏忽、失算和挫折都被人谅解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军事思想对于5月作战的影响可以追溯到30年代陆、空军建设。当时军事运筹学几乎没有问世(只有简单的作战模拟),决策者能做什么呢?在政界和军界,普遍关注的焦点是水面舰艇在以往战争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潜艇和水雷构成的威胁已基本得到控制;不可靠的坦克和机械化的发展,并未动摇坚固阵地防御一方对抗进攻者的优势;空中力量对海、陆行动的影响增大,但仍很有限。

  同时,绝大部分预言家认为,针对居民区、工业和交通设施的空中打击,可以重创该国的战争能力和国民士气。因此,由于环境所迫,吝啬的财政大员和政治家,尽管一致反对军队建设,还是筹集了相当的经费,可购置的均是极一般的武器。他们很少在科研和理论研究上花费金钱。

  海军继续建造改进型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但对潜艇,特别是刚问世的反潜武器漠不关心;在大方发展航空母舰的时候,往往只注意舰载轰炸机和鱼雷对敌水面舰只的威胁,而忽略了如何突破敌舰防空火力网的问题;地面部队,尤其是勇往直前的法兰西陆军,固执地认为步兵和炮兵仍是战争之神:当时技术不过硬的坦克只能辅助步兵作战,坚固的阵地防御比任何机动部队都保险得多,包括为许多军官所厚爱的骑兵部队;唯独空军,通过蛊感人心的宣传,使人普遍相信它具有独立作战并取得胜利的神功。他们声称不仅可以通过攻击工业目标和居民区来动摇其抵抗的决心,而且能击沉敌舰,摧毁大炮、坦克、车辆、马队,控制任何没有空中优势的地面部队。

  因此,怀着对其防御性政策的赤胆忠心,法国大兵们在30年代沿法、德边界修筑了一条钢筋水泥工事——马其诺防线,为了支付其庞大的开支,不得不牺牲其余部队的建设。

  一直拥护意大利朱利奥·杜黑将军关于万能而独立的空军之说的英国军队,接受了其空军参谋长特伦查德·洛德的结论,即对付轰炸机的有效威慑是拥有一支能打击任何侵略者的强大的轰炸机队伍。因为轰炸机当时大都能突破战斗机和防空炮火的拦截抵达目标空域,因此,在30年代中叶,当英国真正开始重整军备的时候,皇家海军继续拥有高额军费,空军的经费直线上升,惟独陆军的经费无人问津,总是排在老末。这反映了某些决策人士的思想,他们认为英国应避免卷入欧洲大陆的任何是非。从此开始,皇家陆军被贬在英伦三岛扮演警察角色,若投身一场高技术的欧洲大战,其装备和编制自然是低人一等。

  由于缺乏统一领导的国防部,各军种必然通过各自在政府的代表竞相索要经费,建立在讨价还价基础上的经费分配极其有害,而且,通常是那些对军事一窍不通的政治家凭一时之念就决定了一切。当时,就陆、空军的权利之争,错综复杂,闻所未闻,几乎不可能得出客观而准确的分析,所以,冲动的念头和科学的观点都有可能被采纳。简单的理由是,具有科技修养的主儿在政界几乎没有,在军界亦少得可怜。

  自从空军和机械化部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问世以来,它们一直是最先进的兵种,两者不仅为经费和地位争执不下,而且也有协同作战的岁月。热衷装甲战的人理由是清楚的,在空中支援下,他们可以克服重重障碍、保持机动能力并通过长途奔袭直插敌人后方,击垮敌人斗志,取得战役的全胜。英国早在1914年就开始研究装甲战法,并在1916年首先使用了坦克。他们在20年代和30年代初期的实验表明,随着车速的提高(每小时20英里)、作战半径的增大(100英里)、炮火更趋灵活和车辆稳定性的改善,组建独立的装甲部队是可行的。唯一要当心的是,同时展开的反坦克武器研制不能大大超过坦克研制的步伐。不管是飞机,还是装甲战车,首要的是解决相对脆弱性问题。30年代初期,时速达200英里的轰炸机问世以后,它们被认为几乎是无懈可击的(其速度超过了战斗机)。而地面车辆速度再快,也难逃新型反坦克炮的打击。种种靠加厚装甲使坦克承受炮击的努力均告失败(或费用惊人)。

  重整军备困难最多的国家莫过于1940年的竞争对手英、法、德(装备和战术均已过时)。三国的军备竞赛是1933年阿道夫·希特勒上台引起的,它们几乎都是从零开始,1918年留下的武器装备的确老掉了牙。三国均面临严重经济衰退造成的财政危机,害怕开支过度带来物价上涨。很自然,个性坚强的人总能在不同程度上克服官僚弊端和政治动荡获取可观的经费,有时,还能采用偏激的措施。到30年代中叶,各国重整军备的方针,编制和装备均已定型:法、德注重发展空军,以支援各自庞大的陆军作战,尽管两国的装甲部队大相径庭;英国优先建立了一支由四引擎轰炸机组成的战略力量和一个由新型雷达、战斗机构成的防空网。皇家陆军得到的经费非常有限,装甲车辆极少——不到50辆重型坦克(自重20吨以上,担负支援步兵作战任务),100辆左右中型坦克(自重10一20吨,担负穿插任务)和数百辆自重仅6吨、担负侦察等任务的轻型坦克。

  先进的技术(或干脆没有)解决了空军兵力运用和装备的分歧。戈林作为一战的优秀飞行员,希特勒最为信赖的高级助手和德国内定的空军司令,秘密组建了违反1919年凡尔赛条约的德国空军。他从海、陆军和早期的皇家空军 [ 注:扫校者注:注意这里指的是一战时的德国空军,比较确切的翻译应为“帝国空军”。 ] 中召集了一批出色的军事思想家和组织者,最杰出的是瓦尔特·韦弗和艾伯特·凯塞林。倡导装甲战和战略轰炸的韦弗在出任空军参谋长以后提出了一个使德国空军与英国皇家空军相匹敌的计划,即保卫国家、配合海、陆军作战并依靠小引擎轰炸机遂行战略轰炸任务。可是,1936年夏季,在德军卷入西班牙内战的前夜,韦弗在飞行中因操作失误,机毁人亡。接任他的凯塞林顿时感到应取消这支战略力量:一来,他感觉到希特勒的勃勃野心会迫使德国在完成战备之前(预计1943年)投入一场全面战争,这样,有限的经费肯定用来照顾陆军;二来,大型轰炸机白天行动极易遭到装备了火炮的新型单翼战斗机的拦截,这种单翼机时速高达300英里并即将全部取代老式的时速仅200英里的双翼战斗机;第三,轰炸机夜间导航、寻的技术和轰炸精度当时似乎无法解决。也许有人会给凯塞林戴上“决策失误”的帽子,但时间证明他们和凯塞林都有错误和正确之处。错就错在英国人很久以后才意识到,白天,武装再好的轰炸机若没有护航决难逃脱敌战斗机的拦截;晚上,星象导航和瞄准装置只是样子货,只能乱炸一气。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最终还是找到了,只是付出了很高的代价——生命、财产和经费。

  那时,各国军队都动荡不定。公开和私下的争论使英、法无法用新型步兵战车替换老式装备或组建类似德国的秘密装甲师。作为凡尔登等地防御战的英雄,贝当元帅不时为一战时期在上阵冲锋中倒下的无数法国男儿悲叹,他固执地坚守立场并得到了纳西斯将军的积极响应。根据纳西斯的文章,密集布署的反坦克炮必能全歼坦克集群。但是,到1936年底,法国人开始制造一系列能承受当时20-50毫米口径大炮轰击的坦克,并认识到,攻势行动不仅可行,而且是避免士气陷入被动状态的必要措施。英国人立即有所响应,赞成法国人关于坦克主要支援步兵作战并进行侦察的说法,而他们原本是坚信坦克主要遂行大纵深战略穿插任务。德国人则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德国陆军改革创新的一个象征就是鼓励其最有天赋的干将之一——古德里安,钻研机械化的各项技术。他这位通讯专家是德军少数几个能将军人素质、将领素质和二十世纪技术头脑完美结合起来的天才之一。他和他的诬蔑者、竞争对手和未来敌手的差别是,他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由于他的执着,德国顶住了类似法、英、美等国的种种保守阻力,创建了独特的装甲师:以坦克为主体的适合战争全过程的诸兵种联合体。这一快速机动部队能长途奔袭或包围敌人阵地。

  靠前的指挥官可通过加密电台或随队跟进的电话进行指挥。因此,装甲师急需多用途的坦克,但经费又不允许。起初,古德里安希望购置速度较慢的重型坦克支援步兵作战,但那样的话,装甲师的坦克数量就得大大减少。最后,他不得不放弃给步兵、骑兵配备坦克,而集中经费购置充足的中、轻型坦克来装备装甲师团。这些中、轻型坦克大多是英国20年代研制的模式,只装备有机关枪和一门反坦克炮或榴弹炮,其装甲厚度通常在500码距离上根本经不起反坦克炮的打击。

  西班牙内战从各方面讲都是检验二战技术的极好机会。而且也暴露了许多技术漏洞,例如:过时的双翼战斗机、单翼机和高速轰炸机;轻型坦克(尤其是分散配置时)经不起任何反坦克炮的打击;飞机轰炸的作用显然夸大了,实际上它只能吓吓没有经验的新兵。(狗吠比狗咬厉害时,狗还能吓谁呢?)即使是最先进的德国俯冲轰炸机,在白昼同样打不准目标。驻西班牙的德军装甲部队司令冯·托马上校认为,坦克里的无线电形同虚设,这固然迎合了那些想从古德里安手里挖钱的人,但暴跳如雷的古德里安为装甲师主战坦克用的苦心还是没有白费。然而他失误的地方是,未给步兵师配备一定数量的坦克。

  德国1939年9月进攻波兰是希特勒最致命的失误之一,它引发了本可避免的又一次世界大战,这一仗是对1939年以前德军指挥体系的首次真正考验,它和西班牙内战一样,暴露了德军诸多的长处和短处。虽然在数量上处于1:3的劣势,在技术上低了一个档次,波兰空军仍然支撑了两个星期,一直战斗到预警系统和几个机场全部被毁为止。即使在白天,德国空军(凯塞林的第一航空队)也难以识别、攻击地面的波兰飞机,更不用说对波兰陆军和居民实施有效的轰炸或在前沿阵地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了。德军飞机扔下的炸弹经常误中友军目标。当希特勒询问敌人的大炮有些是否被轰炸机摧毁时,古德里安答道,“不,是被我们的坦克干掉的。”这绝不是吹牛,它表明地面部队在攻占地面目标时比空军更有效。

  假如希特勒像陆军巨头们一样埋怨士兵不如前辈们那样英勇,并要求增派坦克直接支援步兵作战的话,他一定会立于不败之地。就算第一次世界大战没有任何别的启示,它起码已经证明:单靠轻武器和炮火支援,士兵就是躲进战壕也难以保存生命,更不用说冲锋陷阵了。但一旦得到坦克支援,他们很少失利。相反,步兵在敌人坦克面前最容易失去理智或退却。因此,波兰之战后期,德军步兵师增加了装甲成份——在轻型坦克上安装了一门射界很窄的前主炮,这就形成了现在的自行火炮。

  德国和法国力排众议,从波兰战役中吸取了有益的经验教训。德军大力改善了空、地协同并驳回了骑兵部队军官企图重建骑兵师的倡议。由此可见,不是所有德军将领都认识到了装甲师的威力,但法军总司令甘未林将军肯定认识到了。早在1936年,他就试图组建能与德军匹敌的装甲部队,但均告失败。曾经当过兵的国防部长说,“让士兵冒着天大的风险出击是愚蠢之至的行动。”官僚体制通过出尔反尔、部门扯皮来压制各种新的思想,为此,甘未林深恶痛绝。波兰沦陷后,他总算组建了4个所谓的装甲师,可配备的重型坦克速度太慢,无法遂行穿插任务,即便有可能把有关事项讲解清楚,但官兵训练的时间已所剩无几。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