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军司令部被改组与变更作战方法·第十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关东军司令部被改组与变更作战方法·第十

关东军司令部被改组与变更作战方法·第十

作者:王辅·中国

出自————《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进犯东北·第一

出自————《战争通史

   本庄繁在1932年的春、夏季,以第2、8、10、14师团,混成第38旅团,骑兵第1旅团,伪军31个旅又6个支队对东北抗日部队进攻的主要作战方法是采用追剿、局部围堵和反复扫荡。因日军兵力有限,东北幅员广阔,地形复杂,抗日部队战斗意志旺盛,又得到民众的有力支援,作战灵活,有进有退,因此,关东军未能取得1932年夏季作战的预定成果。各地的抗日部队。不仅未被其消灭,而且还有了很大的发展。

   日军统帅部为了很快消灭东北的抗日部队,稳定刚成立的伪政权,8月8日决定,撤换作战指导不力的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改组傲慢、抗上的关东军司令部。接着,于9月23、24日向东北增派骑兵第4旅团(属第3师团)、混成第14旅团(属第7师团)。

   12月10日,第2师团奉调回国,混成第38旅团亦回朝鲜。其防务由国内的坂本政右卫门中将之第6师团来东北接替。至1932年底,日军在东北的部队,计有第6、8、10、14师团,混成第14、骑兵第1、骑兵第4旅团和关东军战车队(临时派遣的1个中队),及关东军飞行队(3个大队、8个中队)。

   关东军的指挥机关改组后,由军事参议官(属天皇的军事咨询机关——军事参议院)武藤信义元帅再次出任关东军司令官,并兼任日本驻伪满洲国大使、关东州厅长官(一九三三年的七月二十七日病死于长春)。由陆军中将小矶国昭任参谋长,冈村宁次少将任副参谋长,陆军大佐斋藤弥平太任高级参谋,陆军少佐远藤二郎任作战参谋。

   原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被调任为军事参议官;原参谋长桥本虎之助,被调任为关东军宪兵队司令;原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大佐任司令部附;作战参谋石原莞尔中佐等被调出。改组后的关东军机关各部情况是:

   关东军司令部  司令官 武藤信义 元帅  沈阳

          参谋长 小矶国昭 中将

         (10月30日司令部由沈阳迁至长春)

      副官部 副 官 筱原次郎 大佐

      管理部 部 长 筱原次郎 大佐(兼)

      兵器部 部 长 富冈长次郎 大佐

      经理部 部 长 佐野会辅 主计总监(中将)

      军医部 部 长 伊藤贤三 军医监(少将)

      兽医部 部 长 田崎武八郎 一等兽医正(大佐)

      法务部 部 长 大山文雄 大佐

    宪兵司令部  司令官 桥本虎之助 少将

   (一)被改组之原因

   关东军并无固定编制的部队,其所属师团、混成旅团、骑兵旅团等,由其参谋本部到期予以轮流调动。这些部队在装备、编制上,与其国内驻军基本相同,仅在训练上有所差别,即国内部队按正常课目训练,而关东军驻于前方,则按临战要求进行训练。因其作战主要对象是苏联,所以把渡过黑龙江、乌苏里江;通过密林、沼泽、草原;攀登悬崖峭壁;在严寒气候条件下的雪地行军、宿营、作战等作为主要训练内容。

   关东军的指挥机构及参谋人员,因远驻国外,经常具体研究、策划对华、对苏的侵略,这与其国内军事机关在工作内容、工作方法以及工作习惯和知识运用等方面,有较大差异。一句话,就是要有激进的军事思想和贯彻这种思想的激进方法、作风与知识。这些在关东军司令部内工作的参谋、司令部附,表现得尤为明显,而且后来这些参谋、司令部附,在继续侵华和发动太平洋战争方面,因有过这样的经历和受过这种侵略训练均起着激进和主导的作用。1932年8月8日,改组后的关东军司令部内,中佐以上或较特殊的激进分子有:

   参谋:

    斋藤弥平太 大佐 以后于1938年冬任101师团长,侵略我国上海、武汉地区

    喜多诚一 大佐 以后于1937年秋任华北方面军特务部长,筹组华北伪政权

    原田熊吉 中佐 以后于1940年夏任驻开封的第35师团长

    田中新一 中佐 以后于1939年春任在张家口的驻蒙军参谋长

    末藤知文 少佐 以后于1944年秋任在其国内的第93师团长

    藤本铁熊 少佐 以后于1939年秋任驻海拉尔新成立的第6军参谋长

    森  赳 少佐 以后于1942年秋任驻海拉尔的第6军参谋长

    远藤三郎 少佐 以后于1941年任在华第3飞行团长(少将)

    专田盛寿 大尉 以后于1940年任驻湖北孝感第39师团参谋长

    岩畔豪雄 大尉 以后于1944年初任驻缅甸第28军参谋长

    司令部附:

    多田 骏 少将 以后于1939年秋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

    板垣征四郎 少将 以后于1937年春任驻其国内的第5师团长

    后宫 淳 大佐 以后于1937年10月,任驻大同新成立的第26师团长

    小松原道太郎 大佐 以后于1938年秋,任驻海拉尔的第23师团长

    横山 勇 大佐 以后于1939年秋,任驻孙吴县的第1师团长

    佐伯文郎 中佐 以后于1943年夏,任驻大同的第26师团长

    竹下义晴 中佐 以后于1942年冬,任驻天津、锦州的第27师团长

    加藤钥平 中佐 以后于1939年9月,任朝鲜军参谋长

    林义 秀 少佐 以后于1945年2月,任驻缅甸的代理第53师团长

    佐久间亮三 少佐 以后于1945年7月,任驻柬埔寨的第55师团长

   这次对关东军的人事调动,有好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关东军把自己看成是独立王国,多次违抗命令不听指挥,使日本的既定政策或已由政府发表的外交声明,无法实现,造成在国内和国际上的被动;以国外驻军的优越感和“九·一八事变”的投机获得成功而居功自傲,目无一切;特别是几个参谋,飞扬跋扈,控制着指挥机关和部队,联络上下、左右及军外与其有共同思想的各类人员,以贯彻其激进的政治主张。“九·一八事变”后的9月28日,日军参谋本部派其情报部长桥本虎之助少将至沈阳,传达参谋总长要关东军之行动须从日本国策方面考虑,重大问题必须事先请示报告的指示时,关东军的参谋人员等,认为参谋本部胆小怕事,竟将桥本虎之助,称为桥本猫之助;操纵着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的指挥权。因此要进行改组,以铲除这种抗上、专横的作风。

   日军参谋本部非常不满的,是关东军未经许可即派空军轰炸锦州和拒不执行嫩江江桥地区的作战指示和进入齐齐哈尔后应迅速撤回的命令。因此,造成日本在国际上遭到了很多的指责。

   另一种说法是,关东军在1932年的前8个月内,以四个师团及其它部队连续作战,由于指导方针不对头,不仅对马占山这样的大规模抗日部队未能给予有力的打击,而且就连人数较少的抗日力量,也未能予以歼灭,以致整个铁路运输,由于轨道、桥梁、车站、给水、通讯电路等经常遭到破坏,而无法正常运行。因此日军的各总部,认为关东军在治安作战方面极不得力。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关东军在处理马占山的问题上不慎重,竟使他得以逃脱而重返抗日阵营,造成对日方很坏的政治影响。

   但日军统帅部,对改组关东军司令部的半公开说法是:关东军违抗了1931年11月17日参谋总长金谷范三关于进入齐齐哈尔后迅速撤出的指示。当1月19日第2师团占领了齐齐哈尔的第二天,关东军即扶植张景惠任伪黑龙江省主席,根本不作撤出的考虑,而且竟认为若槻礼次郎内阁的国际协调外交方针,使日本仅图有虚名而受实害。关东军不能以士兵和军官的生命去为若槻内阁的国际权术服务。

   金谷范三要关东军迅速撤离齐齐哈尔的指示内容,已由日本政府的外务省向内外发表了声明,但关东军就是不放弃齐齐哈尔。

   (二)日本军界中两种势力的斗争与政局

   日军这次改组了关东军司令部,但并不能解决其部队中时长期存在的“下克上”问题。这次新任关东军副参谋长的冈村宁次,就是“下克上”的主要倡导者之一。

   冈村宁次于1904年的10月,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6期,他和水田铁三、小(火田)敏四郎,是这一期549名学生中的前3名。冈村很注意国内外的军事历史、战术、装备发展等方面的研究,以后曾任过参谋本部的战史课长、陆军省的调查委员长。

   1921年7月,冈村任久留米第12师团福冈12旅团的小仓步兵第14联队附。随之即与日军派往欧洲的军事调查团实地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各方面情况、德国战败的原因与教训等等。这一年10月27日冈村宁次、水田铁山、小(火田)敏四郎三个步兵少佐,在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斯图加特市西南约80公里)温泉疗养区聚会,交谈第一次大战后的世界格局、日本面对的现实、日军的状况等问题之后,他们指出日本陆军当前存在着与世界形势不相适应的弊端,并决心组织与这些弊端无关的同学一起来铲除这些积弊,革新日本的陆军。

   这3人回国后,即组织第十五期至第十八期的十多名士官学校同学,成立了“二叶会”,重点是反对日军中那些胸无远谋、不接受新事物而误国误事的老将军;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和日军的情况,提倡日军装备现代化。由于受到“二叶会”的影响,陆军士官学校第21期(1909年5月共毕业418名)至25期(该期于1913年5月共毕业741人)毕业的学生10多人,又组织了“国策研究会”(又称木曜会)。

   日本自明治维新之后,多年封闭的锁国政策为之一扫,有些日本人到了西方较发达的国家,顿觉眼花缭乱,感到处处新奇可学。由于他们的敏感及学用了外国的唯物观点、实干精神,确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他们在政治上则主张凡是外国正在实行的新政治主张,都要加以研究或准备仿效。

   如驻土耳其的陆军武官桥本欣五郎中佐认为凯末尔领导的1919年土耳其民族革命彻底统一了国家,革除了国家上层的弊端,很值得仿效,因而他回国后即于1930年9月末组织“樱会”,和后来的“大日本青年党”,推行对国家上层的改革。

   又如苏联十月革命后,当时在苏联留学,以后在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调查部任职的宫崎正义,即宣传社会主义和五年计划等政治经济主张。关东军作战参谋石原莞尔中佐等亦认为:这是解决当前日本社会不平等和现代国家按计划向前发展的最好方法,这些同崇拜天皇、信仰佛教并不矛盾,都是为了造福于人。他曾相信“天皇制共产主义”的可能性。

   “二叶会”与“国策研究会”,曾举行过多次的联席会议,由于思想和政治主张的一致,于1929年5月19日决定合并,改名为“一夕会”。其成员全是陆军中的少佐、中佐、大佐,如东条英机大佐(士官第17期)板垣征四郎大佐、山下奉文大佐(士官第18期)、桥本群中佐、铃木率道中佐(陆军大学战术教官)、石原莞尔中佐、铃木贞一中佐、清水规矩少佐、武藤章少佐、田中新一少佐、根本博少佐等约40人。这些人有的任职于陆军省,有的任职于参谋本部,有的任驻外国武官,有的任部队的联队长。以后逐渐发展人数增多,进而控制着日本陆军的中、上层。

   “二叶会”初成立时,一是反对日本陆军中的“长州军阀”(现山口县,原为长州藩)的专横,在人事上任用人员不公正;二是反对统帅权独立,因这种做法使军队与国民和政府脱离,影响日本武力的全面发挥,且难以收到军政统一、相互协调的效果。这与欧美政治制度较先进的国家,在做法上显然不同;再就是反对陆军中那些缺乏远图、不懂世界形势,说话办事总是“东方式”大人物的那种不着边际、不负责任、心中无数的“老年将军”的昏庸现象。

   由于“二叶会”等组织,在军队中灌输上述思想,以及相互在行动上公开或暗中支持、配合,逐渐使日本军队中,产生了更为激进的法西斯势力和封建保守势力的对抗,以致连连发生重大事件,如“五·一五事件”、“二·二六事件”,枪杀了政党的总裁和政府的总理及大臣,结束了按宪法产生中央政府的做法,继而解散政党,逼使日本政府只能按军部的意图行事。

   这些激进的闹事者,因有军方的后台以及部分民众的支持,他们的胆子就越来越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军中的少壮派终于掌握了国家的军、政大权,从而将日本引上了更加危险的道路。

   (三)敌在东北各地的新作战方法

   新任的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与本庄繁相比,则有着相当不同的阅历。仅在高级职务方面,武藤在1922年11月24日至1925年5月1日任过参谋次长,1926年7月至1927年8月任过关东军司令官,1927年8月26日至1932年5月26日任过训练总监。之后,再次出任天皇的咨询机构——军事参议院之参议官。

   武藤信义于8月8日接受新的任命后,即被召进皇宫接受圣旨,然后即奔走于荒木贞夫的陆军省、载仁亲王的参谋本部、内田康哉的外务省、斋藤实的总理府之间,听取军部、政府关于侵略我国东北的各项决策。

   8月26日,武藤至沈阳的关东军司令部到职,当日即对关东军的部队发出如下侵略野心之训示:

  (一)满蒙是日本之国防要地,是日本民族生存之保障地区;

  (二)对王道乐土之满洲国政府及其良民,应求大同舍小异,以保持友好,协力之关系;

  (三)维持治安,是建设满洲国之基础,希关东军全体将兵以铁的意志,百折不挠的勇武精神,为此而奋斗。

   在武藤到达东北以前的3月1日,由关东军导演的伪满洲国已经成立。伪满洲国的最高军事部门为“军政部”,开始由马占山任部长,马脱高伪满后,由张景惠继任,经日寇的策划和支持,张景惠、于芷山、熙洽、吉兴、张海鹏等人大肆招降纳叛,至1932年东北的伪军已达到31个旅(内骑兵12个旅)又6个支队。

   当时日军在东北为四个师团、两个混成旅团、两个骑兵旅团、一个独立守备队。在东北各地我国抗日部队的兵力约为36万人(关东军在1932年对外正式公布为21万人)。武藤信义、小矶国昭根据这一情况和以往几个月作战的教训,确定:今后之作战方针,应使军事进攻与政治怀柔同时并举,在作战方法上,将以往之全面出击改为重点进攻,集中兵力进行围剿;作战部队逐步使用伪军;作战顺序,首先是辽宁之桓仁、通化地区,沈阳、长春、吉林之三角地带,沈阳、安东(丹东)、盖平三角地区,然后再向北满各地;作战开始时间,预定在庄稼已经割完,山区林木已经落叶,便于部队运动、观察的10月中旬以后。

   由于敌军作战方法的改变,特别是改用步步为营、由四面向抗日中心区推进的围剿,使东北各抗日部队在1932年年底,均受到相当大的损失。

   9月下旬,增调至东北的敌混成第14旅团,骑兵第4旅团的组成情况是:

    混成第14旅团  旅团长 服部兵次郎 少将(属第7师团)

            参谋 福岛和吉郎 中佐

            参谋 矢崎勘十 中佐

     步兵25联队第2大队  大队长 鲶江正太郎 少佐(辖第5、6、7中队)

     步兵26联队第2大队  大队长 宫本德一 少佐(辖第5、6、7中队)

     步兵27联队第1大队  大队长 松野尾胜明 少佐(辖1、2、3中队)

     步兵28联队第2大队  大队长 米山米鹿 少佐(辖5、6、7中队)

     骑兵第7联队第2中队  中队长 高椋佐太郎 大尉

     野炮兵第7联队第2大队  大队长 高森孝平 少佐

     通讯队  队长 八大 茂 大尉

     卫生队  队长 大石一郎  三等医正(少佐)

     汽车班  班长 樱井幸卫 大尉

    骑兵第4旅团  旅团长 茂木谦之助 少将(属第3师团)

            参谋 马场正郎 中佐

     骑兵第25联队  联队长 山冈 洁 大佐(辖第1、2、3中队)

     骑兵第26联队  联队长 黑谷正忠 大佐(辖第1、2、3中队)

     重机枪中队  中队长 江木 晋 大尉

     汽车班  班长 堀内守正 大尉

   关东军即以这两个旅团及骑兵第1旅团,作为机动部队在1932年的冬季对东北各地依次进行重点围剿。

   1、进攻通化、桓仁地区

   10月11日至31日,敌以1个混成旅团,两个骑兵旅团以及于芷山的伪奉天省警备军所属7个混成旅、两个骑兵旅的大部进攻通化、桓仁地区,企图消灭在该地唐聚五将军的抗日部队,这次合围作战,日军的布署是:

  (一)服部兵次郎少将之混成第14旅团,位于抚顺以东之南杂木车站,进攻开始后,向东南经上夹河、水陵街、攻向通化、桓仁。

  (二)高波枯治少将之骑兵第1旅团、位于梅河口以东之朝阳镇车站、进攻开始后,向南分路进攻通化。

  (三)茂木谦之助少将之骑兵第4旅团,一部位于本溪以南的桥头,一部位于安东(丹东)。进攻开始后,会攻宽甸,然后攻向桓仁。

  (四)牧野正迪大佐之关东军飞行队侦察第10大队的第1、2中队,轰炸第12大队之第2中队,分别进驻凤城、山城镇机场,协同地面部队作战。

   进攻开始后,敌即从南、西、北三个方面,向桓仁、通化前推,进行合围。空中则连续进行侦察,发现情况后,即通报给地面的日军。骑兵部队则进行多路搜索,并派出特务人员,秘密与唐聚五所属部队的人员进行联系,第37路司令王永成因受此策动而投敌。

   10月16、17日,服部的混成第14旅团,依次占领了通化、桓仁。唐聚五决定将部分部队化整为零,就地进行游击战,自率主力东撤至抚松县城和漾江(现靖宇)县境。由于大部队在原始林区准以生存,最后决定西征。唐聚五等数人着便衣先离开部队去北千,部队从濛江县出发,经过金川、柳河、清原、铁岭、法库、新民、黑山、朝阳,于12月底到达了辽西的凌源县并受到当地民众们的热烈欢迎。

   2、进攻沈阳、长春、吉林之间的三角地区

   从11月10日至19日,由新任独立守备队司令官井上忠也中将,指挥其独立守备队和第2师团及伪军各一部,首先对沈阳至海龙铁路沿线的抗日部队进行“梳篦”式的清剿扫荡。其空军的第10侦察大队之第1、2中队,则从四平机场起飞协助作战。当到达梅河口、海龙地区之后,即回师向西,攻向四平街以南、以北的铁路沿线地区。驻铁岭的田所定右卫门中佐之独立守备第五大队,驻公主岭的小川喜一中佐的独立守备第1大队,则向铁路以东分路前进,与井上所指挥的部队协同,进行夹击。经九天的战斗,这个地区的三江好、殿臣、宋国荣等抗日部队遭到了不小的损失,一部退向辉南、磐石以东之山地,一部撤向四平、昌图以西地区。

   3、进攻辽南岫岩地区

   敌以第2师团,独立守备队、于芷山伪军各一部进攻辽南的岫岩一带,企图击溃在该地的刘景文抗日部队。其部署是:第2师团集结于海城、盖子、瓦房店的南满铁路沿线;在沈安线草河口、通远堡、刘家河、鸡冠山、凤城的板津直纯中佐的独立守备第4大队,主要是加强戒备,防止抗日部队越过沈、安铁路以东;关东军飞行队侦察第10大队的第3中队位于大石桥机场。

   12月13日第2师团开始进攻。19日占领了岫岩。22日刘景文率部围攻了岫岩的敌军。25日第2师团结束此次作战,由安东(丹东)撤回。以后独立守备队即单独在该地进行反复扫荡直至1933年1月中旬。

   此次作战结束后,第2师团即奉调回国,由第6师团调来东北接替。该师团的编成情况为:

   第6师团  师团长 坂本政右卫门 中将

         参谋长 佐佐木吉良 大佐

    第11旅团  旅团长 松田国三 少将

     步兵第13联队  联队长 鹫津铅平 大佐

     步兵第47联队  联队长 常冈宽治 大佐

    第36旅团  旅团长 高田美明 少将

     步兵第23联队  联队长 志道保亮 大佐

     步兵第45联队  联队长 迎 专八 大佐

    骑兵第6联队  联队长 神代菊雄 中佐(1个骑兵中队)

    野炮兵第6联队  联队长 城岛荣兴 大佐(共两个大队,4个中队)

    输送监视队  队长 高田弥彦 大尉

   (此时日军,依然处于简编状态。该师团每个步兵联队仅为两个大队、6个步兵中队、1个重机枪中队)

   4、进攻黑龙江省的明水、拜泉、双阳镇、依安、拉哈地区

   1932年7月底,日军的第14师团,骑兵第1旅团。因青纱帐已起,常遭各地抗日游击队的袭击,加之这两支敌军因连续作战,已极度疲劳,需要休整。武藤信义到职后,改变了以往的作战方法,要各部队作好准备,在冬季开始进行分区围剿。

   由于敌军在夏季对马占山抗日部队的作战并未取得预期结果,而且在这次作战后,马占山及其部队在北满的声望大增,抗日民众纷纷参加马的部队或自行成立游击武装袭击日军。在此情况下,不少伪军起义抗日,有些基层伪组织也自行解体。因武藤已将骑兵第1旅团调至南满参加通化、桓仁作战,北满兵力减少。黑龙江省的抗日部队乘此机会在9、10月间连连出动,重点打击齐齐哈尔以北的拉哈至依安铁路沿线敌冈原宽大佐的第50联队,前后作战达20余天。从傍晚至拂晓,抗日部队发动进攻,日军则龟缩固守。天亮后,日军则组织数路兵力相互配合进行出击,傍晚前即返回据点,准备应付抗日部队的夜间进攻。如此往复进行了20多天。黑龙江省的抗日部队在夜间进攻时,主要是以朴炳珊少将的炮兵团作为火力骨干,日军则主要依靠驻哈尔滨的飞行第11大队进行昼间空中配合。此间第14师团长松木直亮因伪军连连起义使敌军后方兵力极为薄弱,曾连连要求增援。而武藤信义则要该师团继续防守,待通化、桓仁作战结束后才能将骑兵第1、骑兵第4旅团调往北满。

   此时武藤的作战计划是:以第2师团守备辽南,第8师团守备辽西,第10师团守备哈尔滨及以东各地,以第14师团守备齐齐哈尔、绥化、海伦地区,以混成第38旅团守备牡丹江一带,以独立守备队守备南满铁路沿线并统一指挥伪军对驻地附近的抗日部队进行力所能及的围剿。混成第14旅团,骑兵第1、骑兵第4旅团和关东军飞行队作为机动力量,根据情况配属于主要作战方向上的师团。

   当通化、桓仁战事已接近尾声时,武藤信义于10月27日决定,骑兵第1、骑兵第4旅团急速开向北满;关东军飞行队的轰炸第12大队、侦察第10大队的第3中队进驻齐齐哈尔机场,统归第14师团长指挥,以歼灭拜泉、明水等地的抗日部队。

   第14师团围剿拜泉、明水地区抗日部队的作战计划为:

  (一)师团主力,从齐齐哈尔至依安向东推进,攻向双阳镇、克山、拜泉。

  (二)步兵第27旅团,骑兵第4旅团,由安达车站分路向北,进攻明水、拜泉地区。

  (三)骑兵第1旅团,主力由海伦向西北,攻向克东、克山地区;一部由海伦向西,进攻拜泉及其以南一带。

  (四)关东军飞行队与各部队保持密切联系,根据空中侦察及时给第一线部队通报情况(主要是空投通讯筒),攻击轰炸固守与移动之抗日部队。

  (五)进攻开始时间预定为11月12日。

   松木直亮以1个步兵师团,两个骑兵旅团,3个飞行中队,从四面围剿拜泉、明水抗日部队的作战,按其预定计划,进攻时间于11月12日的早晨开始。此时,这一带的水网沼泽已经全被坚冰所封盖,人员、马匹、车辆、炮车处处皆可通行,加之各种树木早已落叶,水草亦皆枯死,这对进行地面了望、空中观察和炮兵射击及寻找轰炸目标等均较方便。

   黑龙江省的抗日部队根据敌将进攻拜泉地区的情况,已将主力撤至齐齐哈尔西北的扎兰屯与起义参加抗日的苏炳文的第2旅会合。邓文、霍刚、檀自新等抗日部队则转战于克东、青冈等地。

   经连续的合围、清剿,敌于11月20日结束了此次作战。11月21日下午,松木直亮下达了准备攻向海拉尔的命令。

   5、向扎兰屯、海拉尔、满洲里之进攻

   位于富拉尔基以西沿铁路至满洲里的苏炳文护路军第二旅已于9月26日宣布起义,参加抗日,同时逮捕了沿铁路一带的日侨、追随日本侵略的白俄以及日军住满洲里的特务机关长小原重孝大尉,国境守备队长宇野等人,封锁了日本的领事馆和解除了日军国境守备队的武装,击毙了抗拒的日军,控制了富拉尔基以西直至满洲里的铁路沿线地区。

   日军统帅部,对苏炳文的起义和扣押大批日本人的问题甚为焦急。拟于9月底调动部队向海拉尔进攻。但武藤信义则坚持按预定的作战计划,首先集中兵力进行南满的治安作战以稳定刚成立的伪满政权。至于苏炳文所扣押的日本人,则以政治手段与苏炳文进行接触解决。

   9月27日,关东军派一架运输机对富拉尔基至海拉尔沿线进行侦察,这架敌机到达罐子山附近时突然发生故障而被迫降落,机上8名侦察人员全被击毙。苏炳文的部队将这架飞机拆开,以火车运至海拉尔。

   10月8日,日军的侦察机飞至海拉尔,发现这架运输机已在该地机场组装完毕。为此关东军决定,派轰炸机第12大队的重轰炸机第1中队从齐齐哈尔出动,飞至海拉尔炸毁这架运输机。10月15日,重轰炸第1中队飞至海拉尔将运输机炸毁后返航。

   第14师团在拜泉、明水地区作战结束后,11月24日,关东军决定将混成第14旅团亦调归松木直亮指挥,以进攻海拉尔和满洲里地区。该师团随即确定,以27旅团担任齐齐哈尔地区的守备,以两个步兵旅团、两个骑兵旅团、3个飞行中队,进攻碾子山、扎兰屯、博克图、牙克石、海拉尔、满洲里中东铁路沿线地区。这次作战采取交替使用部队与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由28旅团,骑兵第4旅团围攻富拉尔基铁路沿线至扎兰屯以南一带的苏炳文抗日部队并占领以上地区;以混成第14旅团、骑兵第1旅团进行策应,从铁路以北的大名屯、梅里斯、甘南,迂回攻占扎兰屯,遮断苏炳文部队的退路。

   第二阶段,由攻占扎兰屯的独立混成第14旅团、骑兵第1旅团,沿铁路继续前进攻占海拉尔,满洲里地区。

   其具体部署为:

  (一)混成第14旅团、骑兵第1旅团作为右翼,从齐齐哈尔的大名屯过嫩江经梅里斯、敖宝屯、双冈子、聚宝山一屯、长山堡、甘南、章塔尔、红花梁子,攻占扎兰屯,遮断抗日部队向海拉尔的退路;策应步兵第28旅团由富拉尔基沿铁路向西北进攻朱家坎、碾子山;然后继续攻占博克图、海拉尔、满洲里地区。

  (二)骑兵第4旅团作为中路,从梅里斯向西北的利发屯、善保屯、前疙瘩甸子、前五龙山、川德镇、向阳村、保安屯,攻向扎兰屯;然后沿铁路两侧南下,与第28旅团夹击碾子山的抗日部队。

  (三)第28旅团作为左翼,以1个步兵联队从梅里斯向西南攻占富拉尔基、朱家坎,及朱家坎以南之景星镇,另以一个步兵联队从梅里斯沿铁路东侧之东哈拉屯、郭家堡、西里喜、西太平川、广信屯、温家沟,攻占碾子山。

  (四)轰炸第12大队、侦察第10大队之第2、第3中队以齐齐哈尔为基地,配合此次作战,主要是侦察抗日部队在铁路沿线的调动和轰炸其军用列车;占领扎兰屯、碾子山以后,分别在这两处修建前进机场,以支援下一阶段的作战。

  (五)预定进攻开始时间为11月28日。

   敌14师团于11月20日结束在拜泉、明水地区的作战之后,即将部队向齐齐哈尔附近集结。马占山、苏炳文的抗日部队通过侦察,已掌握了敌军进攻前之准备情况,因力量悬殊。决定向海拉尔后撤。

   11月28日,敌14师团长松木直亮指挥的4个旅团、3个飞行中队、伪黑龙江省程志远警备军10个旅中之大部按预定计划开始进攻。此时,日军虽全部沿着苏联有权益的中东路地区作战,但他已掌握了苏联由于诸多原因暂时不会与日军发生正面冲突的情报,所以也就没有过多的顾虑。

   苏炳文抗日部队撤退后,服部兵次郎的混成第14旅团、骑兵第1旅团于11月30日占领了扎兰屯;步兵第28旅团亦先后占领了富拉尔基西北的朱家坎、碾子山(富拉尔基已于10月9日被敌14师团攻占)。

   岩下新太郎的轰炸第12飞行大队及两个侦察中队,则担任各部队的联络和沿铁路进行侦察。12月1日,两个轰炸中队分别携带100公斤、200公斤类型的炸弹、轻轰炸机对朱家坎南的景星镇,重轰炸机对博克图车站抗日部队撤走的列车进行了轰炸,使该地的铁路运输中断了3天。

   12月3日,第14师团得到情报,知马占山的指挥机关设于海拉尔的面粉厂内,当天令第12飞行大队派出两架重轰炸机轰炸了面粉厂。

   在苏炳文的抗日部队乘火车向兴安岭地区后撤时,服部兵次郎的混成第14旅团为不失时机,由作战参谋矢崎勘十中佐指挥先头部队,乘装甲列车快速向博克图、兴安岭追击。

   这条由博克图至兴安岭的铁路有条隧道,占据着隧道东口的苏炳文后卫部队,当敌装甲列车沿着圆圈向上坡道缓缓前进时,便将已装满石块的货车从上坡向下溜放。敌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紧急刹车,其荒木克业工兵中尉急忙向前并在铁道上放置脱轨器,瞬间,快速向下溜放的载石货车脱轨翻转,撞死了荒木,敌未受到大的损失,后来关东军在该地为荒木克业树立了石碑。

   松木直亮根据部队已通过兴安岭隧道的情况,令混成第14旅团继续以装甲列车为先导,向海拉尔、满洲里追击。该旅团于12月5日下午16时进入了未遭抵抗的海拉尔,接着又继续追击。混成第14旅团第26联队宫本德一少佐的第2大队12月6日凌晨2时占领了满洲里并救出了苏炳文部队并未杀害的日方被俘人员和拘留的侨民及外交官。

   到达满洲里以西约10公里国境线车站的混成第14旅团即查询有关情况,知苏炳文、马占山于12月4日夜间率其部队乘火车离开海拉尔,5日晨抵达满洲里以西的中苏国境,向苏联边防部队交出了武器后,即顺利进入了苏联方面的后贝加尔小车站。

   6、进攻密山与东宁地区

   海拉尔地区的作战于12月6日结束后,关东军于12月24日令广濑寿助的第10师团,围剿位于牡丹江以东地区的抗日部队。并由关东军飞行队长牧野正迪大佐,率侦察第10大队的第2中队、轰炸第12大队的第2中队进驻至牡丹江机场,协同第10师团作战。

   当时在牡丹江以东地区的抗日部队,有位于密山地区的李杜第24旅;位于穆棱、梨树镇地区的丁超第28旅;位于东宁地区的王德林吉林国民救国军。上述这些部队的驻地至中、苏国境线的距离约为10至30公里不等。

   敌第10师团以人见顺士大佐的第10联队,进攻密山地区;以园部大佐的联队先进攻穆棱、绥芬河车站,然后进攻东宁;关东军飞行队对下城子、绥芬河车站,密山地区进行侦察,协同各联队进攻;伪吉林省警备军吉兴上将的16个旅中的大部参加了此次作战。

   1月4日,敌第10师团的各联队按计划开始进攻。

   人见联队由鸡西向东进攻时曾遭到李杜部队的抵抗,该联队于1月7日占领密山。此时敌侦察飞行第10大队的第2中队,在空中发现李杜的部队在密山地区成分散队形,正在雪地上以步行和马拉雪橇退向国境线。根据这一情况,人见即于1月9日午后,派出一部兵力乘汽车进行追击,因积雪较深,汽车行驶很慢。9日下午李杜的部队已全部经乌苏里江的冰上越过国境线进入苏联,所有武器亦放置于苏方一侧。当日军的追击部队到达边境时,只见苏联的边防军成等距离立于苏方之国境线上,他们手中的武器在冬日斜阳的照射下发出逼人的寒光。

   园部联队在1月4日发起进攻后,首先由下城子向北进攻穆棱和梨树镇。位于该地的丁超部队经敌人的策反而投降了日军。随之,园部即率其联队返回下城子,于1月5日占领了绥芬河车站。1月8日从绥芬河向南,经南天门于1月10日到达东宁附近。王德林部队由炮兵支援,对该敌进行了反击,随之即后撤,向东经三岔子越过大乌蛇河(胡布图河)的国境线,退到苏联的包勒塔夫卡小镇附近。1月10日东宁被敌第10师团占领。

   (四)欧亚形势与苏联的国际反法西斯政策

   遭武藤信义1932年冬季的分区大围剿之后。东北各地的抗日活动,开始进入低潮。于是关东军开始趁机考虑下一步进攻热河的问题。

   此时,在日本操纵和扶植下,已于1932年3月1日在我国的东北成立了以溥仪为首的伪满洲国。9月15日,日、伪之间签订了以军事联盟为主旨的“日满议定书”。按议定书规定,日军则常驻我国东北。这一年的年底,日军占领了我国东北沿交通线的大部地区。

   在西方,德国在凡尔赛和约后,因割地、赔款,特别是赔款直接影响到中下层人民的生活,因而怨声载道。此时,希特勒的国社党利用民众这一复仇心理,提出了国家主义的对内、对外政策。主张:打倒压迫德国的国际联盟,打倒法兰西;取消套在德国人民身上的枷锁——凡尔赛和约;德国应有自己的军队和独立的国防;无条件的取消对法、英、美等国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战争赔款;驱逐从经济上残酷剥削德国民众的犹太人;打倒“无祖国观念”的德国共产党;维持私有财产制度等等。而国社党拥有的武装——党卫军、冲锋队已普及到该党的基层。

   1932年9月12日,德国国会被曾任过驻美国武官,以后任总理的巴本解散。11月6日重新选举国会时,社会民主党、共产党、国社党经激烈的竞选,国社党所得席位最多,达195席,社会民主党121席,共产党100席。按国会总数575席计算,以上三党均未超过半数,而无法组成新政府。但从上层的选举和在基层已具有相当军事力量的情况看,希特勒的国社党即将当政,已被法西斯毒化了的德国,不久将向外发动战争的端倪已经显露。

   对国家安全有着特殊敏感的苏联,为避免东西两而作战,开始安排它的国际关系的布局,进行新的外交活动。在东方其目标是暂时尽量避免与日本的正面军事冲突,并支持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我国对日作战。除了直接支援我国在东北的抗日部队外,于1932年12月12日还与南京政府恢复了帮交。后来对中东路问题的处理及对“西安事变”和“卢沟桥事变”的态度,以及对我国进行军事援助等,苏联一直本着这一目标进行。

   对于苏联拥有权益的中东铁路及由哈尔滨向南至长春的支线,日军在占领北满后,即策动土匪,经常进行破坏,或抢劫列车,使其无法正常运行。苏联对此并未使用武力,而且同意以14000万日元将该路卖与日本,另由日方出资3000万日元作为铁路员工的退职金。之后于1935年3月23日,在东京,由苏联驻日大使尤列涅夫,日方广田弘毅,伪满政府的丁士源等人参加下,举行了让渡的签字仪式。随之,日本即将上述铁路,由宽轨改为标准轨;统一了东北各铁路的轨距。

   1936年初,关东军利用其驻地与外蒙古接壤之机会,通过蒙奸及其它各种手段,企图策划外蒙事变,进军外蒙古。根据这一情况,外蒙古与苏联于1936年3月12日签订了为期10年以军事内容为主的苏蒙互助条约,从而粉碎了日本的阴谋。

   由于苏联的反法西斯政策,使日本在远东的侵略行动受到了很大的牵制。

   (五)1932年后,东北的抗日动态

   由于武藤信义在1932年冬季实行重兵分区围剿,反复扫荡,而南京国民党政府对东北民众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竟不予以支援,致使东北的大规模抗日活动从1932年底被迫转入低潮。到1933年冬季,关东军宣布:在东北的抗日部队已骤减至66000人。

   苏炳文、马占山、李杜、王德林等抗日部队退入苏联后,日本曾要求苏联引渡这些抗日人员,但苏联政府于1932年12月11日和1933年1月14日相继发表声明,拒绝日本引渡的要求。因苏联的宪法规定,允许进行民族解放,阶级解放运动的外国公民留住在苏联。

   王德林、周保中的抗日部队进入苏联后进行了休整,并被编为国际旅,不时通过日军警戒薄弱的地区,回至国内与敌继续作战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

   马占山、苏炳文、李杜将军的部队由西伯利亚铁路向西,经新西伯利亚、巴尔脑尔、塞米巴拉金斯克、阿拉木图,最后从新疆回国。当时新疆与内地交通不便,关山阻隔。这些东北的抗日部队及他们的眷属大部留住新疆地区,有些则在新疆成家立业。在这批部队中有些人因卷入新疆的派系斗争而被杀,如邢占清等。他们在白山黑水之间抗战数年得以幸存,最后却因国内纠纷而葬身于伊犁河畔,甚为可惜。

   1936年3月6日、23日,当植田谦吉大将、板垣征四郎中将,继南次郎、西尾寿造先后任关东军司令官和参谋长后,又改变了治安作战方针,即以政治怀柔为主,以武力讨伐为辅的治本和治标方针。并且主要由伪满政府的军政部指挥各路伪军进行清剿。

   其治本内容仍为:归并村屯,加强自卫能力,修建治安道路;提高民众的生活使其安居乐业;加强思想奴化教育宣传,积极进行思想对策。其治标内容为:继续进行武力讨伐。1936年秋至1937年春,由日军顾问下山琢磨、小野信越直接指挥伪军独立对辽东山区等地进行清剿。这是日军首次试验以伪军单独进行治安作战。

   归并村屯,加强了各居民点的武力后,即由伪警察监督居民的行动和指挥民间的武装。从而逐步限制了抗日游击部队与民众的联系,使抗日武装在搜集情报、筹措粮饷、人员补充、伤患医治、宿营住处等都发生了很大困难。

   由于敌人采取了以上对策,据关东军统计,在东北的抗日游击部队逐年减少,即:

   1932年 约为21万人

   1933年 约为10万人

   1934年 约为41000人

   1935年 约为21000人

   1936年 约为13000人

   1937年 约为13000人

   1938年 约为8700人

   1939年 约为3200人

   1940年 约为1900人

   以后,小兴岭地区由谢文东所率之抗日部队在日伪军的追剿和诱降之下,于1939年春投降了敌人。

   1940年初,日、伪军集中兵力,对东部的吉林省、通化省、间岛省再次进行大围剿。日军由驻长春的第2独立守备队队长野副昌得少将统一指挥。2月22日在濛江县保安村三道崴子的中国共产党所领导之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总指挥杨靖宇将军,与该敌作战时不幸牺牲。此时,东北的抗日活动,继续处于低潮。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