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离奇的局势·第五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复杂离奇的局势·第五

复杂离奇的局势·第五

作者:重光葵 ·日本

出自————《日本侵华内幕

出自————《战争通史

   一 平沼中间内阁

   近卫内阁辞职与平沼中间内阁 近卫内阁是所谓的大人物内阁,虽然经过多次改组,但仍然不能辅佐国政,大人物反而成了多余的绊脚石。组阁初期所爆发的日中事变演变为全面战争,给国家的前途投下了阴影。

   不能按自己的想法来行事的近卫,对权势    已经厌腻。过去对国会曾夸下的海口,如今不能兑现,而下一届国会又即将开始,可仍然难以对付这种形势,最后只好总辞职。

   第一次近卫内阁辞职的理由在名分上欠缺明确。由于中国事变的扩大,对内对外各种政策都已经无法实施,因此只好提出总辞职,以更新人心。但是,继任的平沼内阁,完全是近卫内阁的延长。

   平沼男爵,从枢府议长出任组阁了(一九三九年一月一日);过去国粹运动的主力之一国本社是在山本内阁虎门事件以后成立的,由平沼领导,活动遍及全国。平沼在组阁之前,特别辞去国本社的领导职务。平沼内阁里仍然留用近卫内阁时期的阁僚,他们是有田外相、板垣陆相、米内海相、荒木文相、木户内相等人,以处理近卫内阁遗留的重要问题。

   从平沼内阁又经过了阿部陆军内阁和米内海军内阁。这三个内阁期间,是日中战争爆发后,比较平稳的时期,也正是与满洲事变后的斋藤、冈田海军内阁相似的时期。这个时期,军部埋头于中国大陆的经营,而这个经营成了后来祸乱的温床,这都恰巧和满洲事变的情形相吻合。在这中间内阁时期,日本对内实行国家改造,对外则是讨论建设东亚共荣圈问题。海军实行南进,使日中战争向南方推移。

   第一次近卫内阁的存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第二次的近卫内阁仍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介于两次之间的平沼、阿部、米内内阁,都不过是过渡性的存在而已。这一时期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三国同盟问题,尤其是如何决定与德、意的关系。这早在第一次近卫内阁时期就已开始进行,后经下届内阁期间,由于欧洲形势的突变,曾产生过动摇,始终没有结果,直至第二次近卫内阁才开始解决。为了说明三国同盟成立的整个过程,对于给日本国策产生重大影响的欧洲局势,有必要做一个梗概介绍。

   平沼内阁与军部的活动 平沼内阁成立后不久,海军占领了海南岛。平沼首相从米内海相那里得到这一消息后颇感惊讶。海军占领海南岛,是执行统帅部对华作战计划的一部分。它将对越南以及东南亚,产生何种政治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对华问题已经开始向南方发展,这种气势已经非常明显了。

   中国问题之所以不能解决,是由于日本自身的软弱。本来,应该通过日本的强烈反省来解决问题,可是却抱有这种思想,即蒋介石之所以与日本对抗到底,是因为得到英美各国的援助,英美还鼓动蒋介石与日本继续作战。因此,日本就突起反英、美的风潮,迫不及待地要与德国接近。

   汪精卫逃出重庆,决定来日本。板垣陆相请求首相会见。平沼听到这话后,再次感到吃惊。这是因为平沼向来站在局外,对军部的活动一无所知的缘故。
军部继续进行对华经营。新设立的兴亚院己开始着手开发华北经济。通过特别委员会,策划中国方面的政治组织,土肥原及影佐两位将军相继在中国活动。

   二 汪精卫

   汪精卫的对日观 汪精卫在革命初期就是孙中山的同志。在北京为打倒清朝政府,企图用炸弹炸死宣统幼帝的摄政王,而遭到逮捕;但由于肃亲王赞赏汪的才华,他才幸免一死。他作为当代稀有的“文化人士”,代表国民党的思想,其声望仅次于孙中山。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时,遗嘱就是由汪精卫起草的。因此,和蒋介石相比,汪是国民党以及革命运动的先驱。他长期旅居日本、法国以及其它国家。蒋介石北伐之际,他参加汉口左派政府。此后,还积极建立广东国民革命政府。在南京国民革命政府时期,他辅助蒋介石,就任行政院长。这是在满洲事变以后的事情了。

   汪精卫是一个非常激进的左倾“革命家”,但作为一个实际活动者,他的思想已经达到成熟。他的基本思想是亚洲解放,他的政策则是“亚洲人的亚洲”的所谓“亚洲主义”。他的主张是希望亚洲人民团结起来,为亚洲的繁荣昌盛而共同奋斗。这种思想所产生的结果是使他寻找到了一条与日本相妥协的道路,全心全意地要建立共同方针。他一开始就是一个“左派”,在早期便与共产党相妥协,后来逐渐远离了共产党,最后则坚决反对共产党在中国推行共产党方针。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一九三二年第一次上海事变时,汪精卫以外交部长的身份,对于笔者的停战主张,曾积极协助。在这以后,又不惜代价积极从事日中的妥协活动。最初,汪精卫和蒋介石的思想是一致的;但从西安事变以后,蒋介石的态度有所改变,被迫和共产党相妥协,不得不实行举国抗日的方针。因此,汪精卫终于和蒋介石分道扬镳。

   逃出重庆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之后,汪精卫的思想仍然没有改变。他主张应该和日本妥协,共同兴旺亚洲。对此,蒋介石抱有共同想法,但认为凭过去和日本人打交道的经验,和日本军部相妥协,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借助美、英的援助,和共产党配合,抗日到底。此外别无它路。

   汪蒋除在政治见解上有以上的差异之外,即使在个人情感上,也有水火不相容的地方。这个因素对他们的分裂也起了一定的作用。蒋介石不能容忍汪精卫在政治上的指手划脚,而汪精卫已察觉到他作为国民党的老一辈的威望和立场也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日中战争的发展,两人的意见分歧日益明显,终于发展到互不相让、势不两立的境地。

   汪精卫在重庆感到不能施展自己的才智,而且感到大难临头。因此,决心逃离重庆。陈公博、周佛海、褚民谊、曾仲鸣、梅思平等人都相继逃出重庆,来到河内。这时,重庆刺客将曾仲鸣暗杀,汪精卫保住性命,逃出虎口。汪精卫在河内呼应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的近卫声明,于十二月三十日也发表声明,表示和日本妥协,决心挽救东亚大局。日本军部特务机关的影佐少将派日本船把他接到上海。不久汪精卫为了和日本主要领导人接触,再一次来到东京。他了解了日方的妥协条件后,便在日本占领区开始建立统一的中国政府。

   日本对华扩张政策的危害 汪精卫的中央政府的建立工作花费了很长时间,这是因为首先要取得日方的了解,必须有一个长久忍耐和努力的过程。

   当时,日本方面的强有力者认为,不能放弃与蒋介石的妥协。他们认为仅仅凭着汪的威望,在这种状况下的中国,建立汪政权是不会成功的。而且,新政府的建立,表明与蒋介石的妥协完全结束。这在日本政策上,毫无意义。在与蒋介石的妥协之前,不如先暂时采取一个过渡性的方针政策。这种思想与扶植汪政权的方针,完全是背道而驰的。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汪已来到日本,会见了平沼首相以及政府的要人。此外,还得到近卫的了解。军中枢部主张是由汪建立新政权,以施行占领地区的行政。

   在支持建立汪政权的人们里,也有软硬不同的意见。了解中国国情的人,主张应当给予汪一个机会,使他多年主张的政策得以实现,利用他的威望来取得民心,使他放开膀子大干一场。这仅仅是政府以及有见地的人们的主张。但军部以及兴亚院的意见,则是要乘此机会,在中国建立一个新的“满洲国”式的傀儡政府,巩固日本在中国不可动摇的权益。而实际上,日本的军、官、民各个机关,都想借此机会,争先恐后地介入中国问题,而最初对汪许下的诺言都被糟踏了。

   汪政府成立后,得到日本承认是第二次近卫内阁时期,它是一九四○年十一月三十日“日中基本协定”签订的结果。

   建立汪政权是从平沼内阁时期开始,直至米内内阁时期,其间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一直在为建立汪政权而积极准备。内阁虽然多次更换,但军部的对华工作却从未间断过。

   汪精卫的国内工作 中国国内的准备工作对汪精卫来说也是极其复杂。活动在上海的特别委员会和军特务机关的共同成果——维新政府,在福建派的梁鸿志主持下,取得了很大成绩。这个政府从一开始,就已被决定和新国民政府合并。汪精卫和主持北平的“华北政务委员会”的王克敏在青岛会谈,仅仅在形式上把“华北政务委员会”并入汪的新政府;但“华北政务委员会”的后面,有许多日本军部以及其他各种分子的庇护和支持,因此给合并工作设置了障碍,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经过几次磋商才达到目的。这样,华北政务委员会得以长久存在,并以日华北军为坚强的后盾。事实上,直到最后,它仍然保持独立的状态。

   三 三国同盟(二)

   板垣陆相 近卫听取了参谋本部石原第一部长等人的建议,排斥杉山陆相,把满洲事变的主要人物板垣中将选进内阁,这并不只是处理中国问题,而且也是企图利用参谋本部的力量,控制对华强硬派的陆军省。然而,却不能实现这一愿望。板垣陆相的存在,不过是形式上的存在而已。中坚将校的计划如愿实施,与满洲事变和日中战争有关的人,都相继担任内阁要职。近卫组阁的原先打算,是想方设法避免陆军所宣传的北方国防危机,利用军部内中国派的力量。这反使中国战争不断扩大。现在为了牵制中国派,便利用北方派,恢复并利用皇道派的势力。但是,用这样的方法,是不能收拾战争残局的,而且助长了军部个人的势力,军部的愿望都如愿以偿,近卫的个性和地位完全被军部利用了。

   解决中国问题是参谋本部热切希望的,但是把握统帅大权的参谋本部,并不想立即从中国撤兵。虽说要解决中国问题,但要想缓和军部的解决条件,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对华强硬派的思想,控制了整个军部,加上蒋介石的态度越来越强硬,使日中战争日趋复杂。

   德国的和平调停虽然失败了,但是经过了日中战争,日本对德国的信任感日益增强,而对英、美的反感,也在与日俱增,这正好形成反比。德国为了承认“满洲国”,断然撤回派往蒋介石政府的军事顾问团,牺牲对华通商利益。德国的对日政策,自从承认满洲事变以来的日本军部大陆政策之后,对于日本的政策均明确表示支持;而英、美则相反,英美的政策始终都是反对日本,支持中国的,并且使中国的抗日战争不断继续,而对于日本的军事行动,则设置障碍进行扰乱。这时,德国在日本的反英、美宣传活动,是何等的有效,真是出乎意料之外,柏林和东京的联系则更加密切。

   自满洲事变以来,军部的主张是日、德、意三国军事合作,不论皇道派还是统制派,对这一点并没有什么不同观点。这也是北方派的积极主张,对华派则热切希望能实现这一愿望,指导这种主张并使之向前发展的就是板垣陆相。

   日本的纳粹势力与反对三国同盟势力 白鸟公使自从任驻瑞典公使时期以来,与三国同盟这一问题有着密切联系。白鸟作为一个激进论者,在日本和军部一起积极主张三国同盟。板垣陆相和近卫首相原先都想让他担任外务次官而进入中央任职,但宇垣外相任命大岛武官作为大使驻德国,同时任命了白鸟为驻意大使。大岛武官特派笠原少将回到东京,报告三国同盟的交涉,并经过五相会议通过后,大岛中将即以新任驻德大使的身份,和白鸟相互呼应,正式开始三国同盟的交涉。

   在海军方面,以末次大将为首的反英、美激进派,为德国纳粹歌功颂德,他们自然拥护三国同盟。在末次大臣的领导下,日本的内务行政已急速趋于纳粹化。以军部为中心的亲德意、反英美的宣传,常常不顾一般常识,报纸和其它的舆论也都紧跟这种形势。因此,三国同盟论竟一时传遍整个日本。但在另一方面,政府的一部分上层人物和有远见的人,都坚决反对这种论调。

   近卫内阁所承认的三国同盟的交涉方针在平沼内阁时期已有了充分的理由,并在过去的基础上继续进行。但中央和派出机关之间,意见开始分歧,同时外务省和军部的意见,也不完全一致。这一现象的暴露,的确是日本外交的一大憾事。短命的平沼内阁,完全是继承了近卫而从事三国同盟交涉的内阁。

   反对三国同盟的中心是有田外相领导的外务省。这里除了白鸟大使和军部妥协分子之外,大部分都是不赞同三国同盟的。外务省本来就反对轴心外交,它认为应该坚持三国同盟的《防共协定》这一指导思想,而三国同盟正是这一根本思想的产物。因此,目标只能限于苏联,而不适用于其它国家。如果把矛头指向美英的话,那就是以英美为敌人,使日本对英美的关系逐渐恶化,把日本的活动推向危险地带,这是必须防止和避免的。

   从事外交工作的人或对国际常识有所了解的人对于这些问题的利害关系,是很容易判断的。外务省各重要机关,都十分赞同这个意见。在日本对欧洲问题正孕育着危险的时候,以英、法、美为敌,而加入德、意同盟,采取暴政,稍有头脑的人都决不会这样做。日本的上层人物中,许多人还没有改变英日同盟时期的观念,他们认为不能太轻信德国,因此不赞同与德国结成同盟,而放弃与英美结成友好关系。天皇是最反对与德国同盟的一个人。

   海军积极搜集石油和其它军需物资,从总的来看,他们已决心南进,但不希望立即与英美发起战争。当时海军当局的米内海相、山本次官以及稳重派的海军前辈都强烈反对三国同盟,这个反对意见和海军所一致支持的南进政策,在根本上是互相矛盾的。南进政策是由海军里的极端论者所领导,对于三国同盟的缔结,海军内部有远见的人们,分析了日本海军和日本国力,从大局出发,都一直坚持反对意见,这种态度一直坚持到第二次近卫内阁。

   欧洲的政局随着墨索里尼和希特勒的对外加速扩张,变得十分险恶,达到一触即发的境地。而日本却在这样的非常时刻,加入三国同盟,卷入欧洲战争,这实在是一件愚蠢的事情。不仅如此,而且当三国同盟遭到国内上层阶级反对时,一些有远见的人们对此感到不放心。在这样的时候,军部却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状态,强行己见,立即向德国靠拢,达到不能自拔的地步。

   三国同盟的高歌猛进 以军部为中心的三国同盟的交涉活动,各方面都有很大进展。终于在一九三九年(昭和十四年)五月二十日以及六月四日的五相会议上审议了国家的根本大策。为了使日、德关系更加密切,决定开始这方面的交涉工作。但是,涉及到这方面工作的具体方案时,意见不能统一。军部的意见是无条件地支持三国同盟,而外务省的意见,则是要把同盟的目标仅仅限于苏联。彼此之间不但不能取得一致观点,反而增加了感情上的隔阂。

   大岛大使在中央军部的指示下,为三国同盟的成立,积极活动着。他还根据德国方面的意见,向政府建议,必须采取一般同盟条约的形式。此外,驻意的白鸟大使,在离开东京前往意大利任职的时候就已悉心观察了军部的意图,和陆海军武官共同从侧面援助,与反对三国同盟的有田外相相对抗,无视政府的训令,独自行动。因此,这两位大使的活动,与外务省的观点是相违背的。天皇认为这两位大使和军部串联活动,因此召见板垣陆相,斥责军部不应干涉受到宪法保护的外交大权。

   在日本国内,三国同盟的缔结活动已相当显露,其残余势力进一步地演变为反英美示威运动,国内的社会很不安定,以致木户内相对平沼首相警告说:“如果不加以管制,首都东京的社会秩序恐怕不能保持了。”

   自满洲事变以后,不负责任的右派和有计划的左派互相合作,组成反英队伍,闯入英国大使馆。这种缺乏冷静批判的狂乱行为,作为一个大国的国民,应该感到羞耻。但是,不论是军部还是一般国民的狂态已达到不能自制的地步。

   五相会议与三国同盟的赞成与否定 每次举行五相会议,对于同一问题,总要反复讨论而没有结果。许多报纸为了迎奉军部,登载有刺激性的评论和新闻,达到宣传目的。自从满洲事变以来,一些有见识的人均受到军部的镇压,因此使他们都不敢抛头露面。虽然这是一般的形势,但在背面的反对力量也决不是软弱的。天皇一开始就反对三国同盟,元老以及在外使臣也都积极反对。在数十次的五相会议中,有田外相得到米内海相的支持,自始至终反对三国同盟。

   但是,为了讨论三国同盟,五相会议经历了七十多次的讨论,仍无结果,随着亲德运动的高涨,政府的态度也起了变化,妥协于军部。平沼首相发出电报,向希特勒表示亲善友好。随着欧洲局势日益危急,里宾特洛甫对大岛大使有关同盟的督促也紧迫起来。

   日本政府斟酌德国的意图,同意签定一般同盟条约,即缔约的一方在受到第三国的攻击时,其它协约国有援助的义务。同时认为,第三国只能限于苏联,对受害国的援助时期和方式,应由各协约国自行决定。对于后一种意见,德国不甚满意。日本中央军部只注重三国同盟本身的缔结。第三国,不论是指苏联,还是指自满洲事变以来敌视日本、支援中国的英美,一旦发生战争,其它协约国都有援助的义务。军部鉴于中国当前的形势,认为不必对英美和苏联加以区分,这是对战争极其轻视的态度。负责三国同盟交涉工作的大岛大使和白鸟大使,与德国的主张相一致,都企图以三国同盟的成立,迫使英、法屈服。

   在意见尚未一致的时候,欧洲形势已经急速地向前发展。德国在慕尼黑协定签订不久,就吞并了捷克,进而进攻波兰,并与三国同盟斗争的对象——苏联,签定了《互不侵犯条约》,与英法宣战。这时,在柏林的日、德、意三国同盟的交涉,也就化为乌有了。

   平沼内阁称欧洲的政局为“复杂离奇”,抗议德国和苏联所签定的《互不侵犯条约》,是违反反共协定的,因此提出总辞职。对于欧洲形势尚未充分考虑,就开始三国同盟的交涉,并被德国的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对世界大局视而不见,这正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样。

   被平沼内阁说成是“复杂离奇”的欧洲政局,其结果又是怎样呢?

   四 欧洲风云(一)

   世界政局展望 第一次世界大战瓦解了德国的势力,俄国也因处于革命的初期而一时在国际舞台上销声匿迹,因此,英帝国借此在战后得到了充分的休养。以调整世界上国际关系为目的组成的国际联盟,由于美国的中立政策,实际上是由英国支配的。

   统治欧洲、控制着国际联盟的英国至少在战后休养期间,是可以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国际联盟上并通过它开展外交活动的。这一时期主要是指战后的工党内阁、工联内阁和保守党内阁,也即从麦克唐纳执政到鲍尔温执政的时期。这期间,英国致力于调整战后经济、处理国内问题。保守党在鲍尔温的领导下,在选举活动中占有优势。

   在国际联盟外交破产和德、意兴盛起来的新形势下,一九三七年英国继鲍尔温内阁之后,又成立了张伯伦内阁,美国在这一时期里,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实行了“新政”,摆脱了经济危机,使他再次当选为总统。在他第二任总统期间,美国国内得到充实,由孤立消极主义转向自信积极主义。一九三七年,东亚爆发了日中战争。在欧洲,希特勒吞并了莱茵区。墨索里尼早在一九三五年就征服了埃塞俄比亚。日、德、意三个大国,在一九三三年就退出了国际联盟。

   当时,英国大多数人仍做着和平之梦,没有很好进行战争准备。但作为岛国,它拥有强大的海军,并正在实施防空计划。保守党的丘吉尔经常就国际形势的变化和英国国防问题向政府发出警告,并敦促英国人民觉醒。他特别强调加强空军力量,并亲自致力于这个事业。

   英国的激进派和稳重派 当时掌握英国政权的保守党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张伯伦为首的正统保守派,另一派是丘吉尔的自由保守派。两派在政治观点上有不少差异。后者是倾向于联合美国的世界政策理论派,而前者则是倾向于维持英国传统的局部政策实际派。

   率领艾登、达佛·库柏等所谓反对派的丘吉尔认为:英国和德意誓不两立,不久必将发生冲突。他主张英国对此必须全力以赴,严阵以待,不但要增强本国军备,也必须强化法国的军备,过去要求法国裁军是错误的,英国在万不得已的时候,也必须改善同苏联的关系;并应接受美国的援助,尽早准备与美国加强合作。丘吉尔还认为国际联盟是支持这一观点的,而德、意、日则会尽力防止上述情况发生。领导保守党的张伯伦一边肯定了英德发生冲突的危险,一边又认为必须想方设法避免这一冲突的发生。特别是在英国武装力量准备得还不充分时,更须寻找与日、德、意的妥协办法,以防战争发生。他希望既能和平解决欧洲问题和东亚问题,又能维护英帝国的权威,并且认为,不管怎样,英国站在独立的欧洲立场上思考问题是明智的,如果过早地与苏联、美国站在一边,将会使战争提前爆发,应极力避免战争,世界大战必将动摇英帝国的地位,这一点不能不考虑到。罗斯福建议在华盛顿召开与欧洲问题有关的国家首脑会议,张伯伦认为讨论这个问题为时尚早,便婉言谢绝。他们对苏联也持完全不信任的态度。

   张伯伦的妥协中立政策如果成功的话,也许能避免战争。但不幸的是,在当时的形势下,他的这些政策是行不通的,德、意两国急于采取激进的行动,张伯伦被逼得走投无路。

   希特勒东进与英国的态度 希特勒不敢轻视英国,他了解英国具有雄厚的实力,这在《我的奋斗》中写得清清楚楚。他希望和英国妥协,并且把共产主义苏联作为两国共同之敌。一九三五年六月十八日,希特勒与英国签订了令英国满意的《海军协定》,承认了英国的海上优越权。他希望英国能因此认可德国向东扩张,因为这不但对英国的安全不会构成威胁,而且苏联也是它的共同的敌人。希特勒断定英国将默认德国的东进,这不能不说是过于轻率。

   德国驻英大使里宾特洛甫在伦敦德国大使馆会见了英国强硬派丘吉尔,经过长时间的试探,最后直率地阐明了德国东进的意图。里宾特洛甫强调说明,进攻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是德国的宿愿,希望了解英国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但丘吉尔说如果实行上述政策的话,就意味着英德战争。丘吉尔等自由保守派由此看穿了德国的真正意图,认为英德冲突不可避免,必须严阵以待。

   里宾特洛甫不接受丘吉尔的警告,认为英国的态度不会如此强硬,多少还有一些妥协的可能。他把这个后来证明是错误的判断向希特勒汇报了,结果这个判断给德国以后的行动以较大的影响。德国人向来不善于了解别人的心理,这次德国对别国做出错误判断,并不是第一次。

   张伯伦与丘吉尔 保守党中张伯伦派的霍尔外长因在入侵埃塞俄比亚和西班牙内乱等问题上处理不当而下台。继霍尔任外长的艾登和海军大臣达佛·库柏,因反对张伯伦向德意妥协的政策而辞职。由此可见,张伯伦派和丘吉尔派在对外政策上有明显的分歧。

   继艾登任外长的前印度总督哈利法克斯支持张伯伦,张伯伦还不会被大多数英国人抛弃。一九三七年至一九三八年间,张伯伦积极推行妥协政策,他不顾年事已高,时而亲临戈德斯堡,时而去萨尔斯堡山庄拜访希特勒,为恢复欧洲和平而奔忙。但希特勒不理这些,仍一意孤行,一九三八年吞并了奥地利,进而向捷克要求苏台德地区。正是这个捷克问题,卷起了欧洲风云。

   五 欧洲风云(二)

   捷克的地位 捷克斯洛伐克是夹在德、奥、波兰、匈牙利中间,居于欧洲大陆中部的斯拉夫国家,它连接着西欧和东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捷克获得了独立,总统贝奈斯是仅次于第一任总统马塞里克的开国元勋。作为夹在大国中间的小国的政治家,他是最拥护国际联盟的,因为捷克的独立和繁荣,完全依靠国际联盟的保护。贝奈斯反德亲法,还亲近苏联。

   捷克和法国有同盟关系,也与以法国为盟主共同反对德的各小国保持着亲密关系,这些国家是国际联盟内的欧洲和平组织的重要力量。一九三五年五月二日,法国与苏联签订了为期五年的互助友好条约。这样,法、捷、苏三国形成了共同防范新兴纳粹德国的战线。

   苏联对西班牙的赤化案以莫大的希望,并对此提供援助,把西班牙作为赤化欧洲的基地,但西班牙的内乱越来越不利于共产党,因此把西欧赤化的中心移到巴黎,接着又移到布拉格。人民战线运动蔓延了整个欧洲。在反共的纳粹眼里,布拉格成为策划反德的中心地区,捷克是东西欧的连接点,将被用于实现包围德国的目的。

   贝奈斯总统和图哈切夫斯基元帅事件 对希特勒来说,破坏法捷包围圈是至关重要的。苏法协约签订不久,希特勒向贝奈斯提出缔结中立条约的提案,也就是要求捷克在法德发生战争时严守中立。这个提案目的在于使法捷共同防卫同盟条约失效。

   贝奈斯对此提案正犹豫不决时,德国军部传出话来说,应督促贝奈斯迅速做出决定,因为在苏联发生内讧后再承接德国的提案就太迟了,此时不能再踌躇应当机立断。贝奈斯派人四处打听德国军部传出的苏联将发生内讧的情况,结果从布拉格的苏联大使馆来往文件和使馆人员口中得知:苏联国内有人正在密谋推翻斯大林的统治。密谋者是那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与德国军部有密切关系的苏联军部中的实权人物。他们企图在德国军部的协助下,颠覆斯大林政权。贝奈斯立即把这一消息通报给斯大林。这时,他已不惧于德国军部的压力并把德国政府的提案置于脑后。

   苏联于是立即开始肃反,国内外与上述阴谋有关的人被一网打尽,这就是著名的图哈切夫斯基事件,在伦敦服役的苏联陆军武官甫德纳和苏驻德国大使馆武官修米德大校等人,也因与这一阴谋有牵连而被捕(一九三七年六月)。通过这次肃反,斯大林扫清了国内以军部为中心的反斯大林派。同时,随着所谓托洛茨基派被消灭,斯大林的统治地位更加巩固。曾被派到中国的加伦和任西伯利亚军区司令的甫鲁海尔将军的销声匿迹,也是与此有关。

   贝奈斯对苏联如此忠诚,斯大林非常感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斯大林对他深表同情并让他复职,据说就是因为这一缘故。但随着形势的变化,一九四八年捷克共产党取得胜利后,在二战后复兴的捷克实际上已被苏联吞并。马塞里克外长自杀后,贝奈斯总统也随之郁闷而死,捷克终于成了共产党领袖哥特瓦尔特首相一人的天下。

   斯大林在感谢贝奈斯的同时,希特勒对贝奈斯恨之入骨,伺机进攻捷克。

   这样一来,捷克问题就成了德、苏、法三国间最敏感的问题。

   苏联的对捷政策 奥地利被吞并后,对原属奥地利领土的德意志民族居住地区,德国要求将其中划归捷克的地域归还给德国。这就是包括马利恩斯克的苏台德地区问题。

   希特勒要求归还苏台德地区,主动挑起了捷克危机。捷克在苏台德问题上能否与德国抗争,是一块试金石。捷克对德国的态度,将直接影响法国和苏联的态度,甚至会左右整个欧洲的形势。

   作为捷克同盟国的法国,一九三八年九月二日通过驻苏代理大使询问苏联外长李维诺夫:如果捷克受到德国的进攻,苏联将做出何种反应?法国同苏联和捷克都有互助同盟关系,但苏联除了在国际联盟中与捷克有关系外,并没有对捷克承担任何履行条约的义务。李维诺夫反问道:苏联对捷克承担的义务,是一种间接的义务,即只有在法国援助捷克的情况下,苏联才能给予援助。当捷克遭到德国进攻时,法国应持何种态度?法国代理大使对此不能做出明确的回答。李维诺夫建议:为了协商这些问题,应该召开有关国家的军事专家会议,苏联也将参加。他进一步说,在与德国发生军事冲突时,为了使波兰和罗马尼亚能够放弃中立立场而与我们站在一边,通过国际联盟对其施加影响是最为有效的。同时,苏、法、英应对欧洲政局发表共同声明,对德国提出警告。这样做对美国也会产生深刻影响。苏联的这些提议,显然是怂恿英法采取积极行动,目的在于使法、英、苏三国联合起来包围纳粹德国并与之作战。

   于是,李维诺夫出席国际联盟大会,并在会上呼吁一切为了和平,呼吁各国支持对德国实行包围的政策。他试图通过国际联盟这个舞台动员世界舆论,并给美国以巨大影响。

   慕尼黑会议 法国和英国在苏台德问题上都没想涉足太深,达拉第和张伯伦在英法对德战备上也没有达成共同采取军事行动的协议,反而认为与德国实现妥协不是不可能的,目前策划对德军事行动为时尚早。

   因此,张伯伦接受了达拉第关于与希特勒直接交涉是适当的建议。结果,达拉第、张伯伦和希特勒、墨索里尼在慕尼黑举行会谈,召开英、法、德、意四国会议以解决捷克问题。这是一九三八年九月底的事。而在这之前,英法就已劝告捷克接受德国的要求,并明确表示如果捷克不听从这一劝告,德国采取行动时别指望法英会给予援助,因此捷克毫无办法。九月三日,德国迅速占领了苏台德地区。

   慕尼黑会议于九月底召开,仅仅一两天就收场了。苏台德地区被吞并得到会议的正式承认,英、法在没给捷克任何援助的情况下解决了捷克问题,欧洲暂时免于战祸。张伯伦在慕尼黑会议期间特别单独会见希特勒并与之交换意见。希特勒表示,今后在与两国利害攸关的问题上,单方不能表态,而应由两国共同协商。希特勒还声称他的领土要求到此为止。

   墨索里尼从慕尼黑返回罗马时,象凯旋将军那样受到热烈欢迎。张伯伦也因解除了欧洲的危机而受到民众的欢迎,他和皇帝一起走出白金汉宫,接受市民的欢呼和祝福。

   世界各地反对慕尼黑会议 慕尼黑会议看起来似乎一时避免了欧洲的战祸,但它实际上成了欧洲战争以至世界大战的重要诱因。

   在苏台德问题上,英、法背叛了捷克,使捷克的未来陷入黑暗之中。尽管如此,捷克仍与法国保持着互助条约所规定的同盟关系。

   慕尼黑会议激怒了苏联。苏联与法国有互助同盟关系,并曾向法、英提议在政治、军事战略上共同组成对德国的包围圈。苏联认为这是国际联盟对待侵略国的当然立场,理应受到英、法的欢迎。然而,英、法不响应苏联的号召,却提出对德妥协政策,并抛开国际联盟与德、意接触,背着苏联由他们四国决定欧洲的重大问题,以至不惜牺牲与自己有同盟关系的小国利益。苏联不承认英法与纳粹妥协、背叛正义的政策,因此通过人民战线,动员世界各国组织强有力的宣传机关,开始攻击慕尼黑会议,使全世界都知道在慕尼黑会议上英、法对德妥协政策的种种罪恶。苏联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反对英、法妥协政策,才能更有效地向美国施加影响。张伯伦、达拉第无视苏联的建议并背着苏联玩勾当,这使苏联怀恨在心,伺机加以报复。

   对慕尼黑会议的不满在法、英两国国内也日益强烈。这种不满,不仅仅是由于左派的宣传。特别是在英国,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张伯伦的妥协政策的危害,并从各个方面加以反对和抵制。张伯伦则竭力辩解,说希特勒的领土要求到此为止,与之妥协是正确的,因为这是维持欧洲和平、防止战争的唯一办法。保守党中丘吉尔派和国内其它强硬派,指出纳粹德国不可相信,激烈地攻击张伯伦等出卖小国利益的不义行为。英国的舆论为之哗然。

   在这种情况下,张伯伦和达拉第只得倾全力备战。再做出比与德国妥协更卑鄙的勾当,这是英法舆论决不会允许的。

   六 欧洲风云(三)

   斯洛伐克独立运动 慕尼黑会议后不久,希特勒终于找到了再给贝奈斯一击的机会,这就是斯洛伐克的独立问题。

   在捷克斯洛伐克这个国家里,以工业为主的捷克地区比以农业为主的斯洛伐克地区文化水平高,因而实际上捷克统治着斯洛伐克。斯洛伐克的独立运动,是捷克斯洛伐克建国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

   旨在摆脱捷克统治的斯洛伐克独立运动,是由独立党领导的,其领袖是提索。德国吞并奥地利,索还苏台德地区后,捷克处于德国领土的半包围中,已难于统辖斯洛伐克,因此越对其进行镇压,其独立运动就越加高涨,以至蔓延到全国。斯洛伐克独立派甚至求助于奥地利的统治者赛斯因夸特。他是接替奥地利最后一任首相舒士尼格而被希特勒任命为奥地利总督的。赛斯因夸特立即将这一情况向柏林汇报。提索亲赴柏林,直接向希特勒求援,希望希特勒帮助他们达到独立的目的。一九三九年春天,希特勒决定利用这个机会解决捷克问题,赶贝奈斯下台。

   占领捷克及其反响 三月十五日,德国军队突然入侵捷克。在德军开进布拉格时,希特勒宣布把捷克并入德国,捷克成为德国的玻希米亚、摩尔拉维亚保护区,即恢复到一九一四年时的状况。贝奈斯总统流亡国外。斯洛伐克宣布独立,提索就任总统,都卡任总理。他们都曾因参与独立运动而被贝奈斯投进过监狱。

   关于捷克斯洛伐克问题,波兰外长毕克曾多次与德国联系和磋商,结果在德军侵入捷克后,波兰也在德国的许可下,出兵占领了捷克靠近波兰特申工业区的利什地区,并将它吞并。捷克完全被德国和波兰瓜分了。德国用牺牲捷克来满足波兰的要求,作为回报,德国不久就要求波兰在其北方的但泽走廊问题上做出让步。

   希特勒侵略非德意志民族的捷克并将其划入德国版图,这不仅震撼了欧洲,也使世界震惊。希特勒在慕尼黑会议上向张伯伦做出的不再有领土要求的许诺,已被事实证明是假的。张伯伦不得不做出重大决定,当德军侵入捷克时,他立即声明给波兰提供安全保障(三月三十日)。丘吉尔等反德派对此持嘲笑态度。在英国,不论是保守党、工党,还是自由主义者,举国上下都已忍无可忍,立即征兵,日夜备战。法国也在达拉第的领导下抓紧备战,镇压频频发生的罢工事件,彻底修复“马奇诺防线”,并把防线延伸修筑到比利时边境附近的沿海地带。以共产党为中心的左翼组织和以美国为首的许多国家的反德宣传都已达到高潮。不用说,资本主义各国与纳粹德国发生冲突,正是苏联求之不得的。

   但泽走廊问题的交涉和英法的决心 希特勒在作战计划中考虑到英法的形势,决定继续向东扩张。这次,波兰成了进攻的目标。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为给波兰一个出海口,把通往波罗的海的地区划给了波兰。由于这个原因,普鲁士的发祥地东普鲁士便与德国分隔开了。波兰在主要是德意志人居住的但泽港之外,又在格但斯克地区大规模地建设港口,并即将竣工。这是因为波兰急需有一个完全是自己的海港。但泽走廊问题一直是德、波两国间的重大问题,这早就可以料到。

   把东普鲁士从德国本土分离出去,这对德意志民族来说,在感情上是不堪忍受的。此外,这个德意志人的重要地区被分离,便不能沟通德国与海外的直接联系。且不说这对德国向东扩张这个大目的不利,就是对一般情况下的内外交通也是不便至极。占领捷克之后,德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开始同波兰进行交涉。

   德国提出的方案是要解决如下问题:恢复波兰走廊地带原属德国那一部分领土的德国主权,波兰仍保留海港通往这里的交通线路,并在这条线路与德国通往东普鲁士的铁路和公路的交会处建筑立体交叉桥。德国对波兰走廊的要求,不过是要恢复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掉的原德国领土,并且还给波兰留下一个海港,所以这一提案并不过分。而且,德国在此之前承认了波兰对捷克的瓜分,波兰对此理应付出相应的补偿。因此,里宾特洛甫认为在这个问题上,英、法不会以战争作赌注。

   但是,问题并非如此简单。捷克已被德国吞并,如果通往东普鲁士的道路被德国打通,那么波兰就处于德国的半包围中,挡在德国向东扩张道路上的波兰的命运肯定会完全和捷克一样。因此,在波兰走廊问题上让步与否,实际上是波兰向德国屈服与否的问题,

   过去曾不断与德国接触的毕克外长现在穿梭于巴黎和伦敦之间,听取英、法政府的意见。

   波兰问题已不仅是德、波两国之间的问题了,它已成为左右欧洲全局的各强国所关心的重大问题。由于捷克被吞并,欧洲各国首都都掀起了反德热潮,张伯伦、达拉第也都下决心不能让慕尼黑丑剧重演。英、法都警告波兰当心变成第二个捷克,并对毕克表示:英、法均愿为维护波兰的独立和领土主权而做出努力。英、法已经决心毫不犹豫地保卫波兰及东欧各小国,抗击德国的侵略。由于得到这一有力的支持,波兰对德国的态度强硬起来,丝毫没有妥协之意。德国也下定决心,把军队集结到东部边境。

   七 欧洲风云(四)

   英法派军事专家到莫斯科 如上所述,德国占领捷克以来,英、法政府在舆论的压力下决心全力以赴充实军备,同时改变政策,即放弃妥协政策,采取直接包围德国的政策。保卫挡在德国向东扩张道路上的东欧各小国并巩固它们对德国的反抗,同时确保同苏联的合作,这是实现包围德国计划的首要条件。

   苏联是法国的同盟国,其立场一贯反德,在国际联盟中不断要求共同制裁法西斯反动势力。李维诺夫呼吁一切为了和平。为形成对德国的包围圈,曾提议聚集各国军事专家进行研究,这在前面已叙述过。现在,德国突破波兰的屏障,正向苏联逼进。德国企图占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目的已非常明显。苏联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当然愿意与英、法携手御敌,苏联政府和共产党决心全力以赴抗击德国,这一点也是非常明显的。

   英、法抓住时机,决心与苏联缔结反德军事同盟,先是向莫斯科派出外交官员,随后于八月份又派出军事专家组。这与李维诺夫以前的提议互相吻合。但苏、英、法三国军事专家在莫斯科的会谈迟迟没有取得进展,只是在欧洲日益危急的形势下空耗时间。这期间,苏德关系突然出现了新变化。

   苏联改变对德政策 苏联在德国入侵捷克后改变了政策的基调,出乎英、法的意料之外。实际上,被拒于慕尼黑会议之门外的苏联在看到捷克的命运后,便开始暗中了解英、法对德国向东扩张的态度,及至与法国的同盟条约被清算,苏联便不得不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不久,自己单独采取行动的机会终于来了。苏联没有忘记要对慕尼黑会议进行报复。而且对苏联来说,站在局外看着英、法同德国死拼以保存自己的实力,这实在是太上算了。

   现在正是给英、法反德战争点火的好时候。苏联如果这时同德国妥协而使正在东进的德国大军调转方向的话,就会巩固其在东欧的地盘。更有甚者,如果能够把德军向西引去,就会一举歼灭西欧敌视共产党的国家的军事力量,而给资本主义以彻底的打击。这样,一九二八年七月召开的第六次共产国际大会上提出的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相互火并的战略战术就会开花结果。如今,苏联终于找到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玩弄一箭双雕花招的好机会。

   为了使这一策略具体化,苏联撤了李维诺夫的职,改由人民委员会议长莫洛托夫兼任外务人民委员(一九三九年五月三日)。莫洛托夫外长已于五月三十一日发表首次外交演说,透露出拒绝与英、法缔结互助协定之意,暗示将与德国签约。

   《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由于德国占领了捷克,在军事上直接受影响的是斯克坦军工厂。据说这家军工厂比弗拉斯规模还大,是法国投资兴建的,现在已落入德国手中。在捷克被占领之前,斯克坦军工厂有不少苏联的订货,苏联要求德国把这些订货产品还给苏联,德国答应了这一要求。德、苏关系以此为开端初露好转之曙光,随后德、苏间缔结了通商信贷协定(八月十九日)。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发表声明说,德、苏两国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不妨碍两国建立友好关系。这暗示了德、苏关系将向新方向发展。苏联驻德大使就这一声明向德国政府做了解释,并将此事敷衍过去。这样,德、苏亲近的谈判就和在莫斯科举行的苏英法军事同盟谈判同时进行着。

   当时美国的外交机关摸清了这一底细,并向英、法告了密,英、法几乎不敢相信这一情况。因此,苏联把英、法和德国都操纵在自己手里,处于可以在缜密思考之后自由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伙伴和最有利的时机的地位。

   德苏谈判的结果,使德苏关系比一九三一年六月二十四日修改《德苏中立条约》(一九二六年签字)时更进了一步,达成了缔结互不侵犯条约的意向。德苏谈判在波兰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结束。里宾特洛甫外长赴莫斯科签署新的互不侵犯条约这一报导,使欧洲各国茫然不知所措。许多报纸很快就刊出如下消息:《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八月二十三日在苏联首都莫斯科签署并公开发表,德国外长作为克里姆林宫贵宾大受欢迎。英、法两国的谈判委员们见此悄悄地离开了苏联首都。苏联终于达到了对慕尼黑会议进行报复的目的。

   斯大林在战争后期的德黑兰会议上曾对罗斯福谈及此事。他透露说,当时苏联与德国妥协,只是暂时的战术。实际上,苏联是想利用这一妥协来巩固自己在东欧的地位,以便进一步向巴尔干地区扩张。

   与日本签有防共协定的德国,可能也是作为暂时的战术才与苏联缔结互不侵犯条约的。因为一年半后,德苏便因巴尔干问题而发出了规模巨大的军事冲突。

   瓜分波兰及德苏新边界 这时,德国已扫清入侵波兰的一切障碍。形势越来越紧迫,英、法正式给予波兰以安全保障,《英波互助协定》八月二十五日在伦敦由波兰外长毕克和英国外长正式签字。波兰仍然不屈服于德国。集结在东部边境的德军,一九三九年八月三十一日如潮水一般涌入波兰,英、法随后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爆发了,这一天是一九三九年九月二日,恰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一九一四年八月一日相隔二十五年。

   德军袭击波兰,进行的是闪电战。波兰军队措手不及。德国机械化部队三个星期内便粉碎了波军,一个月内便占领了波兰的西半部。与德军入侵相呼应,苏联军队也立即出动,占领了波兰领土的东半部。在此之前,里宾特洛甫于九月份再次飞抵莫斯科,与苏联达成了如下协定:沿立陶宛西部边境南下至波兰中部直至普克威那一线,大体划为德苏势力的分界线(九月二十八日德苏边境及友好条约签字)。由此,几经周折的瓜分波兰的计划,终于实现了。不幸的波兰,遭到了任由大国宰割的厄运。东欧的德苏新边境,一九四○年八月三十一日划分完毕后便公布了。

   宣战与英国 英国议会一九三九年九月三日听取了张伯伦首相的报告及其决定,通过了决定英国命运的对德宣战的决议。但会场气氛淡漠,应召前来的议员和军人很少,场内空席很多。英国国民则早已斗志昂扬,因而对这具有历史意义的议会会议并没看得很重,认为它只不过是例行公事而已。例如,听说有一位贵族出身的青年,他是个政府公务员,对纳粹德国的暴行无比愤慨,为此终日坐立不安。但在议会会场上见不到他,因为那时他已志愿参军了。后来,他成了战场上最早牺牲的一名勇士。

   在对德宣战的同时,伦敦上空飘起了无数鲸鱼般大小的气球,以防备敌机的空袭。开战后第一天,向全国国民发放了防毒面罩,并命令外出时必须佩戴。但过了一年,敌机也没来空袭,简直是一场奇怪的战争。

   根据防共协定,德国要求日本牵制住苏联,但它却同苏联缔结条约,向苏联保证友好和互不侵犯;与此同时,日本平沼内阁极力避免同英法关系破裂,而德国却突然与英法处于战争状态。平沼内阁对这一背信弃义行为向德国提出抗议,并声言因欧洲政局复杂多变而下台。但不久,日本又同德国缔结同盟,组成共同战线。从参与三国同盟的过程来看,平沼内阁比近卫内阁更加持久和始终如一。

   八 诺门坎冲突

   外蒙古的立国 蒙古族过去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元代时征服了整个亚欧大陆,远征的足迹南至印度、阿拉伯,西至莱茵河和以俄国为中心的北欧大陆的大部分地区。从它的语言看,属于阿尔泰语系,与日本、朝鲜、土耳其等国家属于同一语系,因此,我们可以想象他们之间的种族联系。

   蒙古族在二十世纪的今天是唯一残留的集团游牧民族,它以外蒙草原为中心,活动在北至西伯利亚,东至满洲,南至内蒙古,西至新疆的广大地区,政治上、经济上都较为落后。

   内蒙古和外蒙古都是中国的领土。在国际上,中国对蒙古的主权是得到承认的。但实际上,在清朝时就允许这个民族自治了。辛亥革命以后,曾有过企图脱离中国统治的分立运动。后来在苏联革命时,苏联占领了外蒙古一带,蓄意建立唐努土文和外蒙古两个独立国家,并把它们并入苏维埃组织当中(一九二一年十一月五日,外蒙古与苏联签订友好条约并在莫斯科签字)。因此,外蒙古完全同中国脱离了。在莫斯科,还驻有蒙古国的代表。中国对发生在革命时期的这一情况非常不满,屡次向苏联提出抗议,但苏联的答复是:外蒙古是与苏联不相关的独立国。当时正是苏联声明废除旧俄帝国时代在中国的一切特权的时候。

   在一九四五年一月的雅尔塔会议上,罗斯福、丘吉尔接受了斯大林的要求,承认了蒙古的独立。中国在战后,也在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签订的《中苏友好条约》里,正式承认了外蒙古的独立。

   “满”蒙国境的纠纷 外蒙古、内蒙古、满洲一带是靠近沙漠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蒙古民族一直在这个地区过着游牧生活。外蒙古和满洲的分界线并不明确,因为这些地区原来都是中国境内的地区,当时即使有边界也没什么意义。但自从以苏联为背景的外蒙古和以日本为背景的“满洲国”成立以来,国界就开始成了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日苏间的国境问题,随着“满洲国”的实力增强和日苏关系的紧张,变得越来越引人注目。

   根据《日满协议书》规定,“满洲国”的国防由日军承担,而苏联也以同样的苏蒙协约,对外蒙古的安全负责。因此,外蒙古与满洲的国境争端,意味着日苏两国军队直接发生冲突的危险。

   关东军的力量逐渐增强后,它的一部分军队担负着海拉尔以南和外蒙、满洲国境地带的守卫任务。诺门坎地区的边界,日本方面认为应以哈尔哈河为边界,而不是该河以外的地区。而以苏联为背景的外蒙古方面则主张以哈尔哈河东边的平原地区为国界,并认为自古以来就以这里为国界。这就是争端的起因。

   日苏武装冲突 一九三九年五月,日本占领了哈尔哈河一带。苏蒙军队对此予以反击。随着冲突的激化,苏联集结了优秀的机械化部队,出动了空军。蒙古草原是机械化部队的理想战场。

   由于苏联动用的是现代化部队,日军第六军被击溃,小松原第二十三师团全军覆没。关东军义愤填膺,司令官植田大将和参谋长矶谷中将计划从大部队抽调兵力,企图一举歼灭敌人,但由于天皇的阻止,没能进行这场决战,司令官和参谋长被撤职,由梅津接任司令官。

   为收拾诺门坎之战的残局,东乡大使和莫洛托夫继续交涉,运回尸体、交换俘虏、设立确定国境委员会,达成了停战协议(九月十五日)。这是欧洲已燃起战火,德苏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德军进驻波兰之后发生的事件。最后,满蒙国境大致按照苏联的主张被确定下来。

   诺门坎冲突是在中国战争已告一段落、坂垣任陆相时发生的。国外舆论认为:因为日本参谋本部的北方派势力日益增强,所以象张鼓峰事件一样,它们急于试探一下苏联这方面的实力。但当时的参谋本部只顾充实军备,既没全力也没决心与苏联硬拼下去,这是显而易见的。结果,诺门坎冲突本是因国境不明确而发生的一个国境争端事件,但因当地日军考虑不周,行动过火,致使事态恶化了。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