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需要与生产力扩充计划的矛盾·第十一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事需要与生产力扩充计划的矛盾·第十一

军事需要与生产力扩充计划的矛盾·第十一

 作者:中原茂敏·日本

出自————《大东亚补给战

出自————《战争通史

   在这种形势下,企划院的物资动员也非常困难。1941年度物资动员计划和过去一样迟至7月才确定,第1季度计划按1940年第4季度计划执行。而钢材供应较1940年度减少10%,自1939年起年复一年地逐步下降。

   造船是生产力扩充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造船能力集中用于造舰,民用船舶的生产逐年下降。

   这是因为拨给造船部门的钢材优先满足军事需要,不能按计划进行分配,民用部分大大减少。以1939年度为例,陆、海军的需要量为126万吨,生产力扩充计划将指标定为200万吨,大力发展生产,即同时也重点增强国力,在执行时指标减为150万吨,削减了25%。以后,指标每年均作类似削减,至对美、英开战以后1942年度,军队需要量增至220万吨,而分配给生产力扩充计划的指标仅115万吨,反而低于军队需要量,被削减为1939年度的60%,计划指标实际上能有多大保证呢?

   1944年度军事需要量为140万吨,造船部门的计划指标为39万吨,实际上几乎没有执行造船计划。这样,生产力扩充计划逐步落空,成了画饼。

   生产力扩充计划勉强达到指标的产品仅铝、特种钢和工作母机,其他产品均未完成指标,电力供应也毫无增加。加之,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和各种仪表等机电产品的生产,由于军事需要绝对优先,设备用于生产武器,于1941年以后停滞不前,无法满足增加供电的要求,这也是作战能力与国力失调的一个佐证。另一方面,如前所述,供电量急剧增长的美国则迅速扩大了军工生产。

   为增加供电力量,机电产品生产必须先行。机电产品的生产在1931年以前的经济衰退时代曾一度下降,但在1931年至1937年,为实现国防国家体制和重工业化,而且1937年日中战争爆发,机电产品的生产不断大幅度上升。但是,在对美、英开战以后,机电产品制造公司被迫生产通信工具等电子装备,并增加一般武器的生产,机电产品的生产处于停顿状态,供电能力也就因此下降。所以,日本在1941年度以后为电力不足伤透了脑筋。飞机的主要原材料铝的生产是最消耗电力的。为生产飞机,必须增加铝的生产,因此分配给其他工业的电力就不得不削减。日本的铝产量只及美国的1/6,为德国的60%,比苏联多一倍。

   生产力扩充计划成为画饼

   “追两兔者不得一兔”。日本在国家总动员法颁布以后的1938年度和1939年度,可以说好容易才逮住了发展军工和生产力这两只兔子,但以后战线延长就完全行不通了。

   这一责任应该全部由坚持军工优先的陆、海军承担。

   另一方面,美国却逮住了这两只兔子,实现了国力和军工的双增产。这是因为美国有雄厚的工业力量,总统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有权作出统一安排。

   第1个生产力扩充计划于1941年完成,第2个生产力扩充计划自1942年起执行,可是日本于1942年5月8日作出了如下决定。

   日本将遂行战争必不可少的直接军用物资和造船列为优先发展项目,扩充设备的重点局限于钢铁、镍、铝、航空油料、工作母机和电力等项,由于停止或推迟扩充从铝钒土提炼的制铝设备和人造石油的低温干馏设备,虽说是扩充生产力,可是属于发展上述间接军用物资,不得不只逮军用物资这只兔子了。

   首先,从空想计划来分析,日本在1938年至1941年的生产力扩充计划中,铝、特种钢和造船完成计划较好。这些产品可以说全是“准武器”物资,虽一度落后于计划1至3年,但最后达到了计划指标。这是陆、海军大力协作的结果。

   可是,同陆、海军需要没有直接关系的物资,则大大低于计划指标,甚至到计划最后一年的1941年度,尚未达到计划第一年的1938年度的指标,的确成了画饼。

   其主要原因是工业的粮食——钢材的供应能力下降,而陆、海军的钢材供应量却不断增加,也就是说,武器的粮食有了增加,民用工业的粮食不断减少。如上图所示,陆、海军的军用钢材1938年度占钢材总供应量的25%,至1941年度上升为50%,占用钢材总供应量的一半。

煤炭工业的钢材等物资的配额及其影响
年度\条件 钢铁配额(%) 炸药配额(%) 水泥配额(%) 坑木配额(%) 机械故障率(%) 煤炭产量的下降(%) 人均年产量
194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77
1941 63 100 85 98 95 167
1942 47 98 81 83 91 153
1943 40 100 63 96 230 88 146
1944 29 100 40 94 1,610 83 122
1945 30 74 12 86 56 66

   为此,我们观察一下民用工业是怎样被压缩的,当时的主要能源工业——煤炭工业,以其1940年产量(1940年度,煤炭占我国全部能源的50%;1945年度,包括木柴在内,占全部能源的70%)为100,由于钢材等其他物资的配额逐年削减,至1945年煤炭的人均产量减为1/3,煤炭的总产量减为56%。钢材的配额减少后,无法修复有故障的机械,机械的损坏率1944年高达1941年的16倍。

   钢材过多用于军工生产,其他产业部门所需的能源就严重供应不足。

   其次,粮食生产必不可少的化肥工业也存在钢材过多用于军事需要的问题。肥料工业的钢材配额以1940年为100,如下表所示,逐年减少,结果例如硫酸铵产量以1941年为最高,以后急剧下降,至1945年降为1941年的1/5,对保证粮食生产令人感到忧心忡忡。

   日本为对付战火迫近本土的局面,将炸药生产列为最优先的地位,重视为其提供钢材,结果连钢材、水泥工业的钢材配额也逐渐减少,钢铁、水泥工业的大幅度减产当然是不可避免的了。可是,进入1945年,为准备本土决战,日本就陷入了连用于炸药生产的钢材也必须加以限制的困境。国力确实已经崩溃。

肥料工业的钢材配额
年份 窑业肥料 磷肥
1940 100
1943 70% 40%
1944 30% 60%

   除船舶、特种钢和铝三项外,所有项目均大大低于生产力扩充计划的指标。现就其中明显未完成指标的项目作较细阐述。归纳起来来看,4年计划最后一年1941年度的产量低于指标,煤炭完成70%,钢材完成60%,铜完成53%,结果生产力毫无增长。日本就这样地走上了国力崩溃的道路。

   大东亚战争时期(1937年至1945年)的我国军费为1,747亿日元,占国民收入3,738亿日元的47%。其中,在1941年12月8日以前的日中战争期间,军费占国民收入的25%;在对美、英开战以后,军费占国民收入的53%。

年份 炸药生产的钢材保证率 水泥工业的钢材配额 钢铁工业的钢材配额
1941 100% 85% 63%
1942 98 81 47
1943 100 63 40
1944 100 40 29
1945 74 12 30

   据战后统计,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军费为3,176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其次为德国2,729亿美元,苏联1,920亿美元,英国1,200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9,261亿美元的34%。

   美国以占国民生产总值34%的军费,一面增加国力,一面最大限度地生产武器,同时为盟国提供武器等援助,工作非常出色。

   我国由于工业水平较同盟国成员国落后15年至20年,不能同时追求两个目标,一面增强国力一面最大限度地生产武器。在1941年12月以前的日中战争中,军费占国民收入的25%,国力在这次军事动员中逐步衰退。在对美、英开战以后,军费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上升至53%,我国为挽回战争败局而陷入了国力迅速衰竭的境地。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