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失败·第六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德国的失败·第六

德国的失败·第六

作者:C·W·尼米兹、E·B·波特 ·美国

出自————《大海战

出自————《战争通史

   继1943年1月卡萨布兰卡会议之后,英国陆军中将弗雷德里克·摩根爵士受命组建联合计划参谋部,为即将开始的入侵西欧作战进行准备。摩根的职务是盟军最高司令部参谋长,简称“考沙克”。摩根将军组建了一个庞大而强有力的参谋班子,负责查明从挪威到葡萄牙一带可    进行登陆的海滩,他们对英吉利海峡一带尤为注意,因为这里的水路距离最短,因而盟军的突击舰艇可以很迅速地往返。“考沙克”的参谋人员还分析研究了诸如在英国的战略空军司令部的战术制空能力和登陆舰艇的运输能力等各种问题。摩根将军以其一系列扎扎实实的工作,为“霸王”作战(即最后确定的横渡英吉利海峡进行入侵的代号)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到1943年11月召开德黑兰会议时,“考沙克”已在其司令官正式任命之前,做完了其力所能及的一切工作。在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一致同意将1944年5月1日作为“霸王”作战的目标日,但盟军最高司令官的人选依然悬而未决。当横渡英吉利海峡进攻作战原计划于1942年或1943年实施时,盟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曾达成一项协议:每次大规模作战行动的指挥官将由参战部队中兵力占优势的国家推举。鉴于早期英国部队必然占多数,丘吉尔曾答应把指挥权交给陆军元帅艾伦·布鲁克爵士;然而,到1944年5月,美军的数量显然将超过英军,于是,罗斯福和丘吉尔商定,“霸王”作战的最高指挥官由美国人担任。起初,罗斯福总统准备让马歇尔将军担任最高指挥官,但金海军上将和其他人都反对这一人选,他们认为,马歇尔不能不参加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和盟军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工作。1943年12月初,罗斯福最终定下决心,指定艾森豪威尔将军指挥“霸王”作战。在艾森豪威尔手下指挥海、陆、空军部队的,全是英国人。他们是:海军上将B·H·拉姆齐爵士,陆军上将B·蒙哥马利爵士和空军上将T·L·马洛里爵士。

   就其任务来说,艾森豪威尔将军接到了如下简扼而明确的指示:

   你部将进入欧洲大陆,在其他同盟国家的协同下,对德作战,直取德国的心脏地区,并消灭其武装部队。进攻日期定于1944年5月。在夺取足够的沿海峡的法国港口之后,即行扩大战果,以夺取一个有利于对敌实施陆、空作战的地区。

   指示的要点是准备结束战争。英、美以往在欧洲实施的所有作战目的都十分有限,因为盟军的指挥官们都意识到,只有从西面对德进行大规模强攻,才能取得决定性的战果。然而,此次“霸王”作战却是以结束战争为最终目的进行计划的。它和西西里登陆不一样,西西里的登陆突击部队占了当时可动用的作战部队的大部,而这次用于在西欧夺取登陆场的部队只不过是一支先头部队。根据预定计划,在冬季到来之前,盟军将投入50多个师。

   “霸王”作战的计划工作可能是战争史上最复杂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必须立即从战略的必要性和后勤补给的可行性两个不同角度加以探讨。根据前一个问题的考虑,同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部(简称“谢夫”)的计划人员必须研究选定这次入侵的时间和地点。根据后一个问题的考虑,就必须分析研究为达到特定目的所需耍的补给品、装备和人员能否提供和运送至登陆地域。

   登陆地域的选择是需要考虑的一个基本问题。摩根将军建议选在奥恩河口和科坦丁(瑟堡)半岛之间的诺曼底海岸一带,“谢夫”和盟军参谋长联席会议采纳了这个建议。正如“谢夫”的计划人员从一开始就认识到的那样,所选定的上述登陆地域并不理想。如果盟军直接渡过多佛尔海峡向加来地区实施登陆突击,那么,海上的路程最短,突击舰艇的往返周转也最快。此外,加来一带海滩的自然条件最好,而且离荷兰和比利时的港口以及德国工业中心——鲁尔都很近。但是,盟军的情报军官十分清楚,德国人已预料到盟军可能在这一地区登陆,并进行了周密的部署,以便把登陆部队赶下海去。此外,加来地区的海滩尽管可以很快利用,但过于狭窄,以致无法支援在首次登陆突击阶段之后的大规模作战。

   诺曼底海岸有着良好的海滩条件,其中部分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科坦丁半岛天然防波堤的保护,而且,处在以英国为基地的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之内。尽管海滩后面的地形极差,但是,部队从两翼突破的可能性很大。如果从右翼向海上实施突击,就可以孤立布列塔尼亚(布勒斯特)半岛的德军;如果在左翼实施机动,则可占领法国的一些重要港口,最突出的是勒阿弗尔。盟军由于意识到从背后夺取港口比较花费时间,而且德国人在放弃港口之前将会破坏港内设施,因而决定在登陆场附近建造人造港,以加速卸载源源不断的补给品。

   摩根将军建议在进行诺曼底登陆的同时,对法国南部海岸实施一次牵制性进攻。起初,盟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接受了这一建议。他们认为,从地中海一侧进攻法国不仅可以达到牵制敌人的目的,而且可以切断法国西南部的德军与其他地区的联系,夺取马赛港,进而增援和补给向德国挺进的南翼盟军。南部作战的代号最初定为“铁砧”。

   摩根将军还建议,如果能得到所需的登陆、上陆工具,诺曼底登陆突击的规模应该扩大,以包括科坦丁半岛东海岸上的几处登陆。因为在这里实施登陆可以尽早孤立和占领半岛顶端的瑟堡港。艾森豪威尔在担任“霸王”作战的司令官之后的一个正式行动,就是接受摩根将军关于加宽诺曼底登陆正面的建议,并派蒙哥马利前往伦敦,要求将横渡海峡实施突击的首批兵力3个师增加到5个师。鉴于“霸王”作战的规模扩大后,其登陆、上陆工具的唯一来源就是“铁砧”作战,因而统帅部不得不将“铁砧”作战推迟到8月中旬。这样,原先准备用于“铁砧”作战的舰艇可以首先用于“霸王”作战。这一权宜之计再加上把造船厂在一个月内为太平洋战区生产的舰艇转用于诺曼底登陆,就使拟用于“霸王”作战的登陆、上陆工具达到了最低需要量。当时登陆舰艇极度缺乏,以致盟军由于其3艘坦克登陆舰在一次入侵预演中被德军鱼雷艇击沉,竟丧失了这次作战中坦克登陆舰的全部后备力量。美国的参谋长联席会议曾预计在1942年或1943年实施横渡海峡作战,因而一度把建造登陆、上陆工具列为优先项目。但是,为了加速建造供大西洋之战使用的反潜舰艇,以及由于美国不知道何时才能说服英国对西欧实施入侵,因此,登陆、上陆工具的建造数量被削减了。无疑,“铁砧”作战的推迟意味着,它不能再作为“霸王”作战的一种牵制行动。但是,对艾森豪威尔来说,在其右翼的地中海上夺取一个重要港口对他极为有利,因而就使这次南部的入侵具有重大意义。

   由于入侵法国南部的部队必须从意大利调集,因此,当盟军的大规模强攻在安齐奥和德军的古斯塔夫防线陷入停顿时,“铁砧”作战几乎被取消。甚至在第5和第8集团军于1944年春突破了德军防线,并向意大利北部推进时,丘吉尔及其陆军的将领们还依然坚持取消“铁砧”作战。他们想利用盟军在意大利向前推进的势头,在亚德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实施登陆,继而通过卢布尔雅那的山间隘口,向奥地利挺进。在卢布尔雅那的行动,不仅具有军事目的,而且具有政治意义。然而,令人怀疑的是,盟军能否沿着狭窄曲折的山路,穿过崎岖不平的隘口,战胜该地区的25个德国师,抢在俄国人之前赶到多瑙河。艾森豪威尔一直坚持要实施“铁砧”作战(当时,为了安全起见,“铁砧”作战改称“龙骑兵”作战),罗斯福总统也认为卢布尔雅那计划是一次反常的军事行动。在他的支持下,艾森豪威尔终于达到了目的——实施“铁砧”作战。

   根据最后拟定的“霸王”作战计划,盟军要在D日的前夜空降3个伞兵师。接着,在日出后,2个美国师和3个英国师将几乎同时从海上实施登陆突击。整个登陆选用5个海滩区:美军在“犹他”和“奥马哈”海滩区实施登陆突击,英军则在“哥尔德”、“朱诺”和“斯沃德”海滩区实施登陆突击,登陆前,海、空军将对滩头及滩头防御工事实施猛烈的炮轰。到这时,甚至连那些对昼间登陆和海军舰炮支援持怀疑态度的陆军军官也不再反对这样做了。

   “霸王”作战(包括后续部队)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两栖登陆突击。尽管如此,它也不过是同盟国在1944年春对德作战的总战略中的一部分,第5和第8集团军在意大利牵制了25个德国师,使之不能投入其他战场。在东部战线,被打得焦头烂额的德国陆军正向本国溃退,212个德国师在与苏军交锋。尽管盟军在意大利和俄国的兵力远远超过了即将入侵法国西部的兵力,但是,对“霸王”作战来说,这些兵力所起的却是一种战略上的牵制作用,可使入侵诺曼底的部队得以竭尽全力来对付整个德国军事力量中的这一小部分兵力。

   德军的防御计划

   希特勒估计到盟军最终将从西线重返欧洲大陆,因此,他命令西线部队做好准备,随时将入侵之敌赶下大海。希特勒还指示西线部队总司令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元帅构筑一道由隐蔽的火炮阵地组成的“大西洋壁垒”。这些火炮可以炮击从西班牙至挪威之间的每一处可能实施登陆的海滩。然而,希特勒由于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俄国战场,因而只能偶尔顾及西欧。大西洋战线在德国国防军中就象继子一样,处于受冷落的地位。

   尽管德国人一致认为盟军对西欧的突击将不迟于1944年春,但对盟军实施突击的地点却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陆军认为,盟军很可能在加来地区登陆,因为加来地区离英国最近,而且,德军正在这里修建V型武器(即无人驾驶飞机和远程火箭)的发射场。一旦同盟国发现这些设施,并认识到它们对英国所构成的威胁,他们无疑将不惜一切代价向这里推进。德国陆军的情报机构还进一步认为,盟军将避开诺曼底海滩。因为这些海滩后面是一片由零碎的乡田构成的、难以通行的灌木林区,中间有以树木和灌木丛覆顶的土坎相隔,这种地形对守方十分有利。然而,德国海军的情报军官却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他们研究了盟军的轰炸和扫、布雷样式,分析了英国各港口的活动情况,最后认定,盟军将在加来以西登陆。希特勒凭着他的直觉观察指出,科坦丁半岛和布列塔尼亚半岛很可能成为盟军进攻的目标。鉴于上述各种估计,德军不仅对加来海滩严加防守,而且对诺曼底海滩的防御也没有放松。

   与此同时,龙德施泰特已对“大西洋壁垒”的固定防御原则产生了怀疑。在研究了盟军在萨勒诺的登陆突击之后,他认为他的部队不可能在敌方有舰炮火力支援的情况下把入侵者消灭于水线附近。所以,龙德施泰特越来越倚重于部署在内陆战略位置的快速步兵部队和装甲师,因为这些部队可以迅速冲到海岸,以阻止盟军使用他们可能占领的任何登陆场。

   1944年初,希特勒下令隆美尔元帅归龙德施泰特指挥,并交给他下述特定任务:用德军第7和第15集团军防守斯凯尔特到卢瓦尔之间的大西洋海岸。希特勒的这一任命在德军西部防线造成了混乱和分歧,因为隆美尔根据他在北非的经验对情况进行的估计认为,同盟国的空军将阻止龙德施泰特的快速预备队及时到达海岸以取得决定性的战果。他坚持主张,担任防御的装甲部队必须部署在离海岸5英里以内的地方。他争辩说,双方的胜负应将在海滩见分晓;除非入侵者在24小时之内被赶下海去,否则,德国就将面临失败。最后,只好希特勒亲自出面调解隆美尔和龙德施泰特之间的意见分歧。希特勒采取了折衷的解决方法。他派给隆美尔一些装甲部队,但其数量不足以实现隆美尔的原定计划。龙德施泰特的预备队的大部分兵力则仍然部署在内陆。

   隆美尔由于没有得到他所需要的兵力,就把力量集中于固定的防御上。他甚至忽视部队的训练,把士兵当成劳动力,劲头十足地着手加固“大西洋壁垒”,并将重点放在构筑混凝土的暗炮台上。隆美尔极度重视地雷和水雷,他准备在所有海滩和海滩的道路上进行密集布雷。这需要上亿个水雷和地雷,而德国工厂只能生产他所需要量的百分之四。隆美尔原计划在海滩上设置几道障碍,以阻挡对方的登陆艇。所幸的是,其中可在低潮时发挥作用的障碍未能及时设置。隆美尔还打算在所有障碍区进行布雷,但直到D日那天,这项工作还远远没有完成。此外,隆美尔放水淹没了岸炮阵地后面的洼地,以此作为第二道防线。为了阻止盟军伞兵和滑翔机的着陆,他又在可以着陆的开阔地上密集地设立大量的木桩(称之为“隆美尔芦笋”)。由于缺少地雷,隆美尔计划在这些木桩顶部装上特别的炮弹,并用带刺的铁丝与雷管连接起来。这样,只要一触动铁丝,炮弹就会爆炸。但是,由于炮弹迟迟才运到,未能及时安装,因而这一计划终成泡影。

   隆美尔,这位擅长于灵活机动的能手,并没有完全依赖于固定防御。他竭尽全力为他的步兵部队和被龙德施泰特保留在后方的装甲师的迅速调动创造条件。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的摩托化车辆,盟军的空中优势以及盟军预先对铁路和桥梁进行了轰炸和破坏,隆美尔的努力在盟军登陆时几乎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闪电战的创始者竟不得不主要依靠徒步或自行车开赴作战地域。

   D日和H时的选择

   入侵法国的目标日暂定于1944年5月1日,实际日期将视潮汐、能见度、气候和装备配备等情况加以决定。为了能多得到一个月生产的登陆、上陆工具,艾森豪威尔将军在征得盟军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同意后,把目标日推迟到6月1日。这是可以实施入侵的最迟的日子,因为盟军需要争取利用整个夏季进行作战,以便巩固其征服法国的胜利。以6月1日为预定的目标日,“谢夫”的参谋人员开始选择各种自然条件都最有利于登陆的时间。他们希望D日的前一夜有月光,这样,空降师可以在日出前飞往和到达指定的目标。同时,他们还希望海军舰艇部队和登陆输送队能在夜暗中横渡英吉利海峡,并在登陆前赢得30到90分钟,以便发挥航空兵和舰炮对敌人防御实施火力准备的效果。在所有的条件中,最关键而又起主导作用的则是潮汐情况。最初登陆的时间必须是在涨潮,这样,登陆艇在卸载和撤出时,就不会有搁浅的危险。在英军登陆地段的附近,满布着明礁暗石,低潮时部队无法登陆;然而,为了便于爆破组进行作业,登陆时又要求潮水低到足以暴露出水下障碍物的高度。最后,参谋人员选择在低潮之后一小时实施最初登陆。随着潮水的上涨,后续各波所要渡过的海滩将越来越短。在一个月中,能满足所有上述条件的只有三天时间。在这三天之后再过14天,除了月相(这时为新月)以外,其他条件将再次出现。在6月1日之后,能满足上述所有条件的最早日子是6月5日,6月6日和7日也比较合适。因此,艾森豪威尔选定6月5日为D日,并根据5个登陆滩头的不同潮汐情况,将H时定在6时30分至7时55分。

   海军的计划

   海军部队,特别是英国海军部队,在入侵诺曼底的作战中承担了大量任务。这些任务是:

   1. 将突击部队运至登陆海滩,并将他们及其装备输送上岸;

   2. 提供足够的船只,以便把大量补给品(除机械化装备外,每个师每天的需求量约为600-700吨)源源不断地运过英吉利海峡;

   3. 在火炮运上岸之前,充当浮动火炮;

   4. 确保增援部队及其补给装备有条不紊地、适时地到达作战区域,并要采取措施,做好伤亡人员的后送工作;

   5. 防止德国海军部队突入英吉利海峡;

   6. 在水雷区清扫航道,并清除妨碍部队登陆和向岸上展开的海滩障碍物。

   诺曼底进攻部队的2700艘舰艇(包括上陆工具)由拉姆齐将军统一指挥,编为以美军为主的西部海军特混舰队和以英军为主的东部海军特混舰队。前者由A·G·柯克海军少将指挥,后者则由海军少将P·维安爵士指挥。西部海军特混舰队又分为U特混编队和O特混编队,分别支援“犹他”和“奥马哈”海滩;东部海军特混舰队则编为G、J和S三个特混编队,分别负责支援“哥尔德”、“朱诺”和“斯沃德”海滩。海军参加了开始于1943年12月到1944年4月和5月达到高潮的登陆训练活动;各特混编队都实施了大规模的预演,其中包括在英国南部海岸实施的模拟登陆演习。这些演习除了没有真正横渡英吉利海峡之外,在每一个步骤上都仿效了“海王”作战(即“霸王”作战的海上阶段)。尽管如此,当“海王”作战正式付诸实施时,各特混编队之间的合作关系还必须按照作战计划临时确定,而这时的作战计划也仍然只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所以,这绝非等闲之事,因为参加这次作战的舰艇都是从泰晤士河口和北爱尔兰这样一些广为分散的港口调集的。为了把入侵的各个部队按时送上海滩,海军必须进行极为复杂的筹划工作,任何混乱现象都可能带来巨大的灾难。

   对铁路的轰炸

   在1943年1月的卡萨布兰卡会议上,盟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曾命令驻英国的美、英战略空军部队参加对德国实施的联合攻势轰炸,以便“逐步破坏德国的军事、工业和经济体系,降低德国人的士气,使其武装抵抗能力受到致命的削弱。”总之,同盟国的空军部队准备全力以赴,企图仅以空中攻击来打败德国。他们把潜艇建造厂选作主要攻击目标,其余的攻击目标依次为飞机制造工业、交通运输、炼油厂,以及其他战争工业。美军为了准确地命中目标,决定实施昼间轰炸;英军则认为昼间轰炸太危险,便选择在夜间实施面积轰炸,以摧毁德国的工业和军事中心。

   “战略轰炸”是否真能迫使顽抗的敌人投降,从未真正得到过证实。由于地中海战区的作战需要,上述攻势轰炸一直推迟到1943年春末。可是,到了这时,德国空军拥有足够的战斗机以使盟军的战略轰炸付出极高代价。随着同盟国把空中攻击集中在敌人的飞机、航空器材仓库、航空修理基地、飞机制造工业,以及相关的工业之后,这场旨在摧毁德国工业的空中攻势便迅速转变成一场争夺空中优势的战斗。与此同时,德国人急忙地将其重要的生产设施转移到德国东南部,使之处于盟军驻英国的轰炸机的有效攻击范围之外。1943年底,当盟军在空战中似乎已胜利在望时,照相侦察却发现了德国部署在加来及其他地区的V型武器发射场,而且所有这些武器全都预兆不祥地对准英国。于是,摧毁这些武器就成了当务之急。

   艾森豪威尔将军在担任同盟国远征军指挥官之后,就决心避免曾在地中海战区出现过的那种同盟国空军的战斗活动缺乏合作的现象。因此,他要求由他统一指挥部署在英国的美国陆军战略航空队和英国轰炸机部队。艾森豪威尔在取得这项指挥权之后,立即采取了一个震惊战略空军的行动。他采纳了利-马洛里空军上将的计划,即抽出一部分空军兵力用以摧毁法国和比利时境内的铁路。当时,没有人否认,盟国需要千方百计地破坏和迟滞德军的地面行动,因为,为了取得“霸王”作战的胜利,盟军必须在登陆突击之后以远远超过德军向入侵地区调集防御部队的速度,向岸上调派增援部队。但是,战略空军却认为,轰炸铁路将不会取得持久的效果,这只不过是在浪费炸弹和轰炸机,而这些武器本来可以更有效地用于其他作战任务上。战略空军的反对意见得到了丘吉尔和英国战时内阁的支持。丘吉尔和战时内阁担心艾森豪威尔的做法会给法国和比利时的居民造成过多的伤亡,同时,由于他们在米尔斯克比尔和达卡曾因鲁莽行事而吃过苦头,因而这次无意再去冒险,把可以争取的盟友变成敌人。

   艾森豪威尔不顾战略空军的反驳和抵制,于1944年4月中旬将利-马洛里的“运输计划”付诸实施。同盟国的轰炸机首先有计划地轰炸敌人铁路的编组车场。5月初,他们又开始袭击桥梁。结果,他们取得了极大成功:在月底之前,从巴黎至英吉利海峡的塞纳河上的全部桥梁均被炸毁。5月21日,即空军所称的“查塔努加日” [ 译者注:查塔努加是美国的一个城市,位于田纳西河上。在美国内战期间,它是通向亚特兰大、孟菲斯、纳什维尔和诺克斯维尔等地的铁路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1863年11月下旬,联邦军(北方)与同盟军(南方)在查塔努加进行过一场美国内战中的决定性战役。同盟军受挫,联邦军获胜,从此打开联邦军通向亚特兰大的大门。“查塔努加日”,在此意指取得了重大胜利。 ] 战斗轰炸机开始对铁轨、铁路设施和火车实施轰炸扫射。第一天就炸坏了一百多辆机车。法国和比利时人不仅没有怨恨同盟国在他们国土上所发动的空中攻击,而且认识到这种空中攻击所具有的价值,积极地以大规模的破坏活动相配合。许多轨上运行设备由于主要部件不翼而飞,或者因车轮莫明其妙地断裂而无法使用。铁轨道钉的丢失又造成了多次火车出轨的事件。

   事实证明,利-马洛里的计划所取得的成绩也完全出乎该计划的拥护者的意料。截至D日,在盟军入侵地区可供德军防御时使用的铁路减少了大约50%。德军企图通过公路运输弥补铁路运输不足的打算,也由于缺乏足够的卡车和汽油而基本上宣告失败。同盟国空军在兵力受到较大牵制的情况下,仍然于D日几乎夺取了完全的制空权,从而确保了盟军在诺曼底桥头堡不断集结的优势。

   突击前夕

   D日前数周,英国整个南部变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临时兵营。没有特别通行证,任何人不得进入该地区。各种补给品堆满了仓库,成了德军轰炸机很好的攻击目标,但它们从未来袭。部队于5月30日就开始登上准备横渡英吉利海峡的运输舰和登陆舰艇。次日,拟在登陆海滩附近凿沉以充当防波堤的54艘阻塞船驶离了苏格兰西部,从而向法国的航渡开始了。接着,150艘扫雷舰艇驶入英吉利海峡,开始为登陆输送队清扫航道。到6月3日,星期六,部队全部上舰,火力支援舰从斯卡帕湾、贝尔法斯特和克莱德湾启航;登陆输送队开始在英格兰南部各港口附近编队。“海王-霸王”作战,这一有史以来最复杂,计划准备最为缜密的军事行动付诸实施了。凡是能够估计到的情况都做了妥善安排。然而,有一个因素却无法把握,这就是天气,而其他一切都取决于这一因素。

   从6月1日起,在拉姆齐将军设在朴次茅斯附近的一座农舍的指挥部里,艾森豪威尔将军每天和参加“海王-霸王”作战的陆、海军高级指挥官举行两次会晤,听取天气预报。6月3日晨,天气预报开始令人沮丧,在整个这一天,天气情况越来越令人不安。在6月4日(星期日)凌晨4时召开的一次特别会议上,气象学家们对5日的天气情况做出了令人失望的预报。他们指出,6月5日这一天,在目标区将出现风大、浪高和云低的情况。因此,盟军将无法进行空中支援和舰炮火力支援,而且部队登陆也异常危险。艾森豪威尔全面权衡了利弊之后,决定把入侵时间推迟24小时。

   现在,一卷正在放松的弹簧要停止放松,然后再将它上紧,并准备第二天再次放松。弹簧第一次放松没有造成任何严重后果,这充分表明,参加作战的全体人员训练有素,并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星期日晚间,指挥官们再次聚集在拉姆齐的司令部里。室外狂风怒吼,暴雨如注。指挥官们面色阴郁,他们难以设想到6月6日(星期二,即新确定的D日)天气会由阴转晴。6月7日不宜实施登陆,因为一些军舰和登陆输送队中的船只一直停留在海上,它们的燃油已经不足了。如果再次推迟登陆时间,那就至少要推迟两个星期。而在这两周内,部队的安全无法保证,士气会大大降低,全世界也将会知道入侵已遇到了麻烦。

   使指挥官们感到宽慰的是,现在气象专家们预测到天气将出现变化。艾森豪威尔凭着这一线希望,再次决定让入侵部队投入行动。但在利-马洛里的要求下,他确定在几小时之后再举行一次会议,以做出最后决择。当艾森豪威尔将军离开汽车拖曳的活动指挥室,前去参加最后的气象会议时,外面依然是风雨交加。但是,到指挥官们再次聚首时,夜空已开始放晴。气象学家们这时宣布,晴朗的天气至少将持续到6日下午。基于这一报告,艾森豪威尔于凌晨4时15分,作出了不可变更的决定:“好,我们行动吧!”

   那天早上,在英吉利海峡对面,隆美尔元帅乘坐他的指挥车,离开了司令部,回到他在德国的家里,准备在那那儿度过6月6日,因为这一天是他妻子的生日。在此之前,德国的情报组织曾警告过他和德国驻西欧的其他高级指挥官,盟军即将入侵西欧。但是,这些指挥官由于过去接到的假情报太多了,因而对这次准确的情报没有当作一回事 [ 注:德国特务已渗透到欧洲的抵抗运动组织内部,并了解到伦敦英国广播公司用来向地下组织报警的暗号。这个暗号由魏尔仑的“秋之歌”中开头的两句组成。6月1日,英国广播公司广播了第一句“秋天的琴声如泣如诉”;6月5日晚上,又广播了第二句“单调的忧郁刺伤我的心”。德国的电台监听员听到并抄录了这两句暗语。但是,注重实际的德军指挥官们嘲笑了那种认为同盟国会在公开的广播中插入两句浪漫的诗歌,来警告地下组织的看法。 ] 。至少,他们认为,在当时那种气象条件下,盟军不可能实施登陆。由于德国在欧洲西部没有气象站,因而他们并不知道天气即将转晴。

   一旦艾森豪威尔做出决定,“海王”作战便以排山倒海之势迅猛展开。刹那间,从英国南海岸的所有港口,从东、西部沿海诸港,从北爱尔兰、苏格兰,以及奥克尼群岛,舰艇纷纷出航,其中大部分驶向Z区,即在怀特岛东南的集结区。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当时风大浪高,数以千计的参战舰艇仍然集中到Z区,并在黑暗中几乎分秒不差地按计划横渡英吉利海峡。在通过海峡一半路程的地方,每一条清扫的航道又一分为二,一条供快速登陆输送队使用,一条供慢速登陆输送队使用。战斗机在上空提供了一个保护伞,而扫雷舰艇则为先头部队开路,用灯光浮标标出清扫过的航道。由于德军的大部分沿海雷达站已被盟军的轰炸机摧毁,余下的雷达站也因盟军的干扰而失去了作用,因而参加登陆突击的盟军登陆输送队在航渡中没有被德国人发现。6月6日凌晨2时左右,盟军的火力支援舰艇驶抵诺曼底附近的指定锚地。2时30分,U编队的旗舰、武装运输舰“贝菲尔德”号在“犹他”滩附近抛锚。20分钟之后,O编队的旗舰,两栖指挥舰“安康”号则在“奥马哈”滩附近抛锚。

   诺曼底登陆

   在诺曼底登陆的首批部队是3个空降师。它们于6月6日凌晨1时30分左右空降着陆。英国第6空降师在冈城和卡布尔之间着陆,任务是夺取奥恩河上的桥梁和毗连的冈城运河,以阻止从东北方向赶来的德军增援部队(见图27)。美国第82和第101空降师则在“犹他”滩后面着陆,任务是控制从海滩经过德军放水淹没的低地通向内陆的堤道,并夺取圣梅尔-埃格利斯和卡朗坦附近的桥梁。伞兵部队起初仅遇到有限的抵抗,因为德国人认为,盟军的主要突击将在加来地区,诺曼底的空降只不过是牵制性的行动。到黎明时,第6和第101空降师正向目标接近,第82空降师则正在圣梅尔-埃格利斯附近牵制了德军的一个步兵师。

   在诺曼底海滩附近的海面上,盟军的运输舰在抛锚之后立即开始卸下登陆艇。凌晨4时,登陆突击部队开始换乘登陆艇。他们将沿着小艇的航道,分波陆续驶向出发线。然后,在出发线徘徊等待,一旦接到信号后即向海滩前进。在运输舰停泊区和海滩之间,火力支援舰艇沿小艇航道的两侧抛锚,战列舰和巡洋舰距岸11,000码,驱逐舰距岸5000码。对美军登陆海滩的火力支援由美国的老式战列舰“得克萨斯”号、“内华达”号和“阿肯色”号担任。它们将用12英寸和14英寸的舰炮炮击坚固的防御工事。美国的重型巡洋舰“塔斯卡露莎”号、“昆西”号和“奥古斯塔”号、英国的5艘轻型巡洋舰、法国的2艘轻型巡洋舰、荷兰的1艘炮舰以及22艘驱逐舰则对付岸滩上的次要目标。在英军作战地段,英国战列舰“厌战”号、“纳尔逊”号和“拉米伊”号使用大口径舰炮对付大型目标,而英国的5艘巡洋舰和许多艘驱逐舰则协助战列舰负责摧毁小型目标。当首批艇波从出发线向滩头驶进时,它们将由炮舰和装备有火箭的坦克登陆艇掩护。这些担任掩护的舰艇将在部队登岸之前对海滩实施覆盖射击。

   凌晨3时后不久,德军的一个雷达搜索站终于发现了舰艇,并报告说,在诺曼底海岸附近的海面上有“大型船只”。岸炮连随即准备战斗。5时后不久,当第一道曙色朦胧地映照出附近的火力支援舰艇的轮廓时,德军的岸炮连开火了。盟军的几艘舰艇立即回击。到6时,盟军的火力支援舰艇开始实施登陆前的猛烈的对岸炮击。

   在“犹他”滩,当276架从英国起飞的B-26型中型轰炸机掠过海滩,投下4400枚炸弹时,支援舰艇暂时停止了射击。由于天空阴云密布,飞机采用了目视投弹。许多炸弹落到了水里,没有对敌人造成什么损失。不过,美军第4步兵师在以26个艇波登上“犹他”滩时,并没有遇到什么抵抗,第一波正好按预定计划于6时30分准时抵滩。此处由于没有岸上基准点,加之又遇上一股向南的潮流,部队上陆的地点比原定海滩南移了3/4英里。事实证明,这种移位的结果却给美军带来了好处,因为实际登陆海滩上的障碍物比原计划上陆点的障碍物少。此外,在“犹他”地段的海滩上德军没有布设难以对付的障碍物。这里的防御部队是一个由素质较差的后备役军人和应征的外籍军人组成的步兵师。他们不准备进行这种毫无希望的作战。到D日日终,已有21,300名部队、1700部车辆和1700吨补给品在“犹他”滩上陆,盟军的伤亡不到200人。第4师已建立了一个纵深和宽度均为6英里的登陆场,并与第101空降师取得了联系,准备穿过半岛的底部,与维尔河口附近的第5军会合。原来,美军在海滩附近的水域遭到了这一天中最惨重的损失:1艘驱逐舰、2艘步兵登陆艇和3艘坦克登陆艇被未探测到的水雷炸沉。

   和“犹他”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奥马哈”滩,“奥马哈”滩是美军及其盟友在整个战争中所遇到的防守最严密、工事最坚固的海滩 [ 注:这并不是说,“奥马哈”滩的防御是最为牢固的,因为就连顽抗的德国人也从未象日本人在许多太平洋岛屿上那样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 ] 。隆美尔对这一地区给予特别重视,这里设防的强度同加来海滩几乎不相上下。“奥马哈”滩的防御工事始于低潮线向岸方向300英尺的地方,这里设有一排直立埋设的7×10英尺的钢质构架,后面则是一些半截埋在地下,向海倾斜的尖木桩,然后是一排拒马,每个拒马由3根6英尺长的铁条交叉成直角焊接而成。这些障碍物很多是用铁丝连接起来,下面布设水雷。在高潮线近岸一侧,设有一道由混凝土或木桩构成的海堤。海堤后面,是密密麻麻的有刺铁丝网。在这些障碍物的后面则是一片100-300码宽的平坦的沙洲,上面密布着地雷和纵横交错的反坦克壕。在沙洲的尽头,突起一道陡壁,陡壁异常陡峭,就连履带式车辆也难以爬越。四条深谷穿过陡壁,每条深谷都有一条狭路通往内陆。这里,到处部署有火炮,其中有些可以移动,有些是暗炮台。在陡壁的脚下,散落着一些弃置不用的砖石小屋,这些小屋已被德军改建成坚固支撑点。陡壁的顶上筑有步兵堑壕、机枪掩体,以及85毫米以下的火炮和90毫米以下的迫击炮掩体。另有一些火炮掩体筑入陡壁,可以对海滩进行纵向射击。,并控制四条深谷的出口。在这些防御工事中,有的和“犹他”滩一样,由战斗力较差的师守卫着,但大多数则是由德军第一线的第352师的部队防守。他们是在隆美尔的坚持要求下于3月份从内地调到这一带海岸的。

   5时30分,“奥马哈”滩上的德军岸炮连向“阿肯色”号开火。盟军的一些炮舰立即还击。5时50分,所有舰艇开始按预定计划对指定的目标实施炮击。根据原定计划,盟军将派出480架B-24重型轰炸机对“奥马哈”滩实施高空轰炸。但是,由于云量影响,B-24不得不进行仪表轰炸。为了避免误伤己方舰船,飞机的投弹时间延迟了几秒钟。结果,1285吨炸弹全部投到距岸3英里的内陆,而“奥马哈”滩和敌人的岸防工事却没有落下一枚炸弹。登陆部队甚至还不知道B-24已从自己的上空飞过。尽管轰炸机在突破“大西洋壁垒”方面未能作出什么贡献,但盟军的战斗机却在D日圆满地完成了迫使德国空军远离美军登陆海滩的任务。

   对“奥马哈”滩的舰炮火力准备只持续了35分钟。当第一登陆艇波从出发线出发时,所有舰艇都停止了射击。火力准备的时间显然太短,因为,很多目标事先并没有被空中侦察发现,而且对当时正在海滩上空盘旋的校射飞机来说,许多已知的目标又难以看到。然而,尽管出现了这些不利因素,盟军的舰艇仍然摧毁了敌人一半左右的火炮。

   步兵突击队的第一波的前面是运载标准坦克的坦克登陆艇和水陆两用坦克。这些水陆两用坦克有的是由艇只运送,有的则是依靠自己的动力航渡。没有用艇只运送的水陆两用坦克大部分沉入汹涌的大海。抵达海滩的坦克则遭到了猛烈的炮击,有几辆坦克停止不前,并起火燃烧。随后驶向海岸的是车辆人员登陆艇。它们在距岸还有500码的地方就开始遭到炮火的袭击。当登陆艇于6时30分左右放下斜板时,陡壁上的火力更加猛烈了。登陆部队要在弹雨中涉水行走大约75码才能到达海滩,然后,再穿过250多码的障碍地带,才有可能得到海堤的掩护。可是,很多人未能走完这一段路程就倒下了。

   正当首批突击波涌向海堤时,16个水下爆破小组开始上陆,并在海滩障碍中开辟通路。这样,后续各波就能够趁着涨潮驶抵距海堤越来越近的地方。水下爆破队成功地开辟出五条宽阔的通路,但其代价也相当高,他们死伤过半。7时以后,运载步兵的各波以10分钟的间隔向岸滩驶去,但这些艇波所运载的部队最初只能不断地会集到海堤后面,匍伏在地上无法前进。8时后不久,步兵登陆艇、机械化登陆艇和水陆两用载重汽车运载着火炮向海滩驶进。由于波涛汹涌,几乎所有的水陆两用载重汽车在航渡中都沉没了,或者被海浪冲了回去。3艘步兵登陆艇被炮弹击中,起火后沉没。实际上,D日那天,被送上“奥马哈”滩的火炮为数甚少。陆军工兵终于设法在海堤后面的铁丝网中炸开几个缺口,架起了机枪。几小股士兵,在一些幸存的军官的指挥下,冲过突起的沙洲,攀越过陡壁。到中午,美军开始向内陆突破。

   为什么盟军的登陆部队在“奥马哈”滩能在几乎没有火炮的情况下,向着壁垒森严的德军防御阵地前进呢?这固然是由于部队具有无比的勇敢精神,以及坦克的支援。但最主要的还是舰炮火力的支援。“得克萨斯”号和“阿肯色”号,以及两艘英国巡洋舰和两艘法国巡洋舰,利用从英国起飞的“喷火”式战斗机进行空中校射,在登陆场周围筑起一道火网,封锁了登陆场,从而使德军既不能增援,也无法转移他们的防御部队。不过,为突击部队扫清道路、提供直接支援的,是9艘美国驱逐舰和3艘英国驱逐舰。它们在舰底触擦到沙滩的情况下,依然驶至距岸1000码以内的地方,根据岸上火力控制小组的要求提供召唤火力,或射击临时目标。陡壁,这些使盟军的车辆无法逾越的障碍,现在却成了驱逐舰的射击场。驱逐舰能通过目力观察来炮击高地上的敌人防御阵地,以补充召唤火力。在D日这一天,仅“卡密克”号一艘舰就消耗了1127发5英寸的炮弹,其他驱逐舰所消耗的炮弹也和“卡密克”号差不多。这样,在舰炮火力的支援下,到6月6日黄昏,美军第1和第29师近5个团的兵力,约34,000人,在“奥马哈”滩上陆。他们越过了陡壁,控制了山谷的出口,在内陆一英里多的地方建立了一条战线。他们为此也付出了极高的代价:登陆部队死、伤和失踪人数约达2000名。

   英军地段的登陆和“奥马哈”滩的登陆相比,较为容易。英军登陆地段的障碍物并不十分难以对付,而且设置的也不很稠密。海岸防御又是由一个有许多波兰人和乌克兰人组成的战斗力较弱的师担任。此外,为了等待涨潮,英军不得不把各处的登陆时间推迟了1小时至1个半小时。因此,英军登陆地段的舰炮火力准备时间远远超过了在“犹他”滩和“奥马哈”滩的准备时间。到D日日终,英军第50师、加拿大第3师和英军第3师分别在“哥尔德”滩、“朱诺”滩和“斯沃德”滩登陆,并已向内陆突入4英里。英军第3师已与第6空降师取得了联系。尽管英军在D日突入的纵深距离超过了美军在“奥马哈”滩突入的距离,但仍然没有达到原定计划的要求。根据原定计划,英军在D日应占领冈城。实际上,英军只是在经过了数周的艰苦奋战之后,才进入了冈城。

   如果不是气象因素,盟军的入侵很难说是乘敌之不备。由于D日前的恶劣天气,当时驻守诺曼底和布列塔尼的德国第7集团军解除了战备状态。隆美尔在得悉盟军入侵之后喃喃地说:“我真糊涂!我真糊涂!”他匆匆地返回法国,并于6月6日午夜前抵达他的司令部。在听取了当天的战况汇报之后,他对他的助手说:“如果我现在是盟军的司令官,我可以在14天之内结束这场战争。”

   由于希特勒的司令部始终认为诺曼底登陆是牵制性的,而盟军的主攻方向是加来地区,因而他们依然把第15集团军的主力保留在弗朗德勒,让两个本来可以在6月6日一早赶到登陆场的装甲师按兵不动。然而,尽管这两个装甲师很迟才投入作战,但正是其中的一个师曾一度把英军阻挡在冈城城外。这时,希特勒发现,盟军若从冈城向南实施强攻,可能会切断德国第7集军团与依然守卫加来地区的第15集团军的联系。于是,他命令隆美尔和龙德施泰特向冈城地区调集其所有的预备队兵力,使冈城地区成为德军保卫欧洲的支撑点。可是,希特勒的这一举动正中蒙哥马利元帅的下怀,因为蒙哥马利的计划就是要在冈城尽可能牵制更多的德军;而与此同时,美军首先攻占瑟堡港,以确保补给品的源源不断,然后,从圣洛附近向南面和东面突击。这样一来,盟军就能以左侧的冈城为基轴,向东形成一个强大的正面攻势,从而既可以保卫己方的滩头占领区,又可以直逼德国。

   6月6日晚,一支有史以来最奇特的舰队从英国港口启航了。它包括进行最后一次航行的、陈旧的老式商船(代号为“醋栗”),巨大的混凝土沉箱(代号为“凤凰”)和大型十字形的浮动钢制构件(代号为“低音大号”,构件的顶部浮出水面),以及大量的拖船和其他辅助船只。这就是“桑葚”作战,它是要在没有港口设施的地方建造人造港——一个建在“奥马哈”滩,另一个则建在“哥尔德”滩。

   “桑葚A”以5节的速度航行,于7日拂晓驶抵“奥马哈”滩附近。当天下午,一列“醋栗”沉没在海岸附近,于是人造港的建造工作开始了。为了延长“醋栗”的长度,随即又沉下了“凤凰”混凝土沉箱,但它的平坦的顶部却依然浮在水面上。在人造港(或称“桑葚”)的外面,用系留方式沉下一排“低音大号”钢制构件,作为浮动防波堤。港内,则是一些浮码头从海滩伸展出来,而浮码头的外端可以随潮水起浮。

   到6月17日,“桑葚A”已准备接受船只了。在“桑葚A”和英军登陆地段的“桑葚B”(约在同一时间也准备就绪),工作进行得相当迅速。两天之后,在英吉利海峡出现了一场50年来罕见的大风暴。风暴从东北方席卷而来,严重地破坏了“桑葚A”,以致盟军不得不报废了这个人造港。而“桑葚B”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礁石的保护和处于勒阿弗尔北部海角的下风一侧,因而躲过了风暴,遭受的损坏较小。在盟军入侵之前,很多人曾预言,损失一个人造港,这对盟军来说将是一场灾难。但是,在海军人员等待人造港修建期间,他们就发现,坦克登陆舰可以在高潮后抵滩,在退潮时卸载,盟军在“桑葚A”损坏之后通过采用这种方法卸载,竟然加快了卸载速度。6月底,仅在“奥马哈”滩,每天就有15,000吨补给品和15,000名部队被遣送上岸。

   诺曼底之战

   到6月18日,美国第1集团军的一个军的兵力挺进至圣马洛湾,从而封锁了科坦丁半岛。随后,美军调头向右进击。到24日,他们已把40,000名德国守军赶到半岛北端,并包围了瑟堡。这时,陆军要求海军摧毁保卫濒海地区和部署在瑟堡外围的德军重型岸炮连。这些岸炮连,有的火炮口径大到280毫米(11英寸),其射程可达40,000码。大多数火炮筑有严密防护的暗炮台;有些火炮是安装在旋转式的钢制炮塔内。它们不仅能对海射击,而且还能对内陆射击。对海军舰艇来说,如果攻击这些目标,就直接违背了已确定的原则,这条原则就是:军舰不应将自己暴露在与自己的舰炮口径相当的敌岸炮面前。然而,美国海军少将M·L·戴约指挥的一支海军舰艇部队仍然满足了陆军的要求。6月25日,在美国陆军部队从陆上猛攻瑟堡的同时,美舰“内华达”号、“得克萨斯”号和“阿肯色”号,重型巡洋舰“塔斯卡露莎”号和“昆西”号、2艘英国巡洋舰,以及11艘驱逐舰,从中午12时直至15时以后,冒着敌人的岸炮火力,从海上对瑟堡实施了猛烈炮击。在岸上火控小组和空中校射飞机的指示下,盟军的舰艇极大地削弱了瑟堡的防御。大部分舰艇由于采用施放烟幕和迅速机动等手段,除了遇到近失弹之外,没有遭受什么大的损失。不过,仍有两艘驱逐舰被敌人的岸炮火力击中。另外,“得克萨斯”号的舰桥也被一发280毫米的炮弹炸坏。次日,德方守军将领向盟军的进攻部队投降。到7月1日为止,整个科坦丁半岛落入了美军之手。德军同以往一样,尽力破坏港口设施。可惜,他们在这方面并不在行。因此,美、英军的打捞工兵仅在两周之内就使该港部分地恢复使用了。

   在向瑟堡进行大规模的突击期间,诺曼底的盟军已建立了一条连绵不断的战线,并在这条战线的中部向南突进了18英里。实际上,以英国为基地的盟军飞机当时已经切断了诺曼底登陆场与法国其他地区的联系。从内地调来的德军只能在夜间以小编队向前开进。通往盟军滩头占领区的公路,屡次遭到空袭,并被炸死的人员、马匹和散落的武器装备阻塞。在最初的30天里,盟军有929,000名人员,586,000吨补给品和177,000部车辆以及大量的武器装备通过英吉利海峡运到了登陆场。盟军在兵力上取得了2比1的局部优势,在坦克和火炮上,则取得了3比1的优势。计划已久的西线突破的时刻已经来到了。

   英军从德军的东翼,继续对冈城施加压力。在冈城被猛烈的炮击和2500吨航空炸弹彻底摧毁之后,英军于7月18日进入该城。德军扼守的圣洛也同样遭到盟军的摧毁,并于18日被美第1集团军占领。美第1集团军(其左翼为英第2集团军的部队)向南进逼,并向德第7集团军的西翼迂回。这一行动对德军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从而使巴顿将军指挥的、新组建的美第3集团军得以在阿弗朗什突破敌人的防线,并向东、南、西三个方向进行扇形展开。这一展开的目的是要封锁布列塔尼半岛,并建立一个宽阔的正面,以使部队向东面的莱茵河方向挺进。现在,巴顿将军正以他惯常的骁勇指挥他的部队主力向莱茵河驰进。巴顿东进的行动,使德第7集团军几乎陷入被包围的境地。按照通常的做法,德军这时应该火速东撤,以免全军覆没。但是,希特勒却命令德军向西进攻,妄图突入美第1集团军,并切断巴顿在阿弗朗什的交通运输。德军的这一步骤反而使美第1和第3集团军于8月19日完成了对德军的包围。当时,这两个集团军正向北挺进,准备与从冈城南下的,新组建的加拿大第1集团军会合。尽管陷入阿弗朗什-法来兹“口袋”中的德军遭到了炮兵和空军的无情轰击,他们仍然于20日突破了加拿大军队的防线,并杀出一条足以让40,000名德军东撤的通路。但是,还有50,000名未能突围的德军被俘,另有10,000名被击毙。现在已拥有150万之众的盟军正在继续向巴黎挺进,而且其进攻的锋芒直指德国。

   大多数德军高级军官早已承认,德国已经失败,继续抵抗只会给国家造成破坏。7月1日,当英军开始对冈城实施进攻时,德陆军元帅、国防军参谋长凯特尔从希特勒的司令部向西线指挥部打电话,绝望地问道:“我们该怎么办?”龙德施泰特答道:“议和嘛,你们这些白痴!别的,还能干什么?”希特勒为此解除了龙德施泰特的职务,任命陆军元帅古恩特·冯·凯特尔接替龙德施泰特。然而,凯特尔到法国之后,很快就和隆美尔取得了一致的意见,认为继续抵抗是毫无意义的;他们决定,如果无法说服希特勒采取明智的作法,他们将与艾森豪威尔寻求局部停火,以此迫使元首表态。7月15日,当隆美尔还在冈城附近指挥战斗之际,他就决意在采取独立行动之前,先说服希特勒回心转意。他向希特勒报告说:“德军正在各地英勇作战,但是,这场寡不敌众的战争即将结束。我认为,我们必须就目前的形势得出适当的结论。作为集团军群的司令官,我觉得有责任向您清楚地说明这一点。”两天之后,隆美尔在盟军的一次空袭中遭受重伤,当时,他的司机毙命,汽车撞到树上。

   与此同时,接近德军统帅部的军官们意识到,希特勒似乎决计要把德国抛进他的火葬柴堆,与他同归于尽。于是,他们决定暗杀希特勒。7月20日,他们进行了尝试。一枚装在公文包里的定时炸弹被放置在一张桌下。当时,希特勒正站在这张桌旁,和他的参谋人员一起研究地图。炸弹突然爆炸了,当场炸死4名军官,而希特勒本人却只受了一点轻伤。在希特勒随后的报复行动中,大约5000名各界人士,无论是无辜的还是与这次谋杀有关的,都丧失了生命。那些“失败主义者”最终也被卷入了这场血的洗劫之中。希特勒撤换了克卢格,命令他返回德国。克卢格害怕回国后受到更坏的处置,便在回国途中自杀了。而对当时正在家中休养的隆美尔,这位德国的英雄,希特勒提出两种办法供他选择:要么,秘密服毒自杀;要么,接受公审,而且他的家属和参谋人员也将因他的耻辱和垮台而受到牵连。在隆美尔服毒自杀以后,希特勒下令举国致哀,并为隆美尔举行了最高级别的军事葬礼,由龙德施泰特宣读了预先写好的悼词。

   到1944年9月1日,当艾森豪威尔在法国建立了司令部,并接过了盟军地面部队的指挥权时,盟军已解放了巴黎,并渡过塞纳河、索姆河和默兹河。在艾森豪威尔的统帅下,奥马尔·布雷德利将军指挥第12集团军群(由美第1和第3集团军组成)位于右翼,蒙哥马利元帅则指挥第21集团军群(由加拿大第1集团军和英第2集团军组成)位于左翼。这时,形势要求蒙哥马利疾速穿过法国北部和比利时向前推进。因为,自6月中旬起,德军部署在这些地区的第一代V型武器已经在开始攻击伦敦了。这是一种无人驾驶的、带翼的喷气式V-1飞弹。英国人刚刚学会采用无线电引信的炮弹来对付V-1火箭,德国人又转而使用威力更大的V-2火箭。鉴于V-2是一种超音速火箭,当听到发射时的爆炸声时,这就表明它已在飞往目标的途中。对于这种武器,当时几乎是无法防御的。V-2实际上具有摧毁伦敦的能力,特别是,如果德国确实象同盟国所担心的那样,即将生产出一种装在V-2上的核弹头,那么,问题就更加严重了。因此,夺取沿海地区德军的V-2发射基地,便成了盟军的当务之急。

   “龙骑兵”作战——入侵法国南部

   人们还记得,几乎是在入侵诺曼底的同时,盟军攻占了罗马。此后不久,3个美国师和2个法国师从意大利前线撤出,组成了一支登陆部队,参加“龙骑兵”作战(即入侵法国南部的作战)。继诺曼底登陆之后,大量的上陆工具离开英吉利海峡,驶往地中海。随着盟军于1944年6月底攻占了瑟堡,盟军的火力支援舰艇纷纷启程南下。直到后来,在美第8舰队的直接支配下拟用于支援“龙骑兵”作战的舰艇有:5艘战列舰(美舰“阿肯色”号、“内华达”号和“得克萨斯”号,英舰“拉米伊”号和法舰“洛林”号)、20余艘巡洋舰和许多艘驱逐舰。这些舰艇均编入了肯特·休伊特海军中将的西部海军特混舰队(该舰队将参加法国南部的登陆突击)。最初的登陆部队(由L·K·特拉斯科特陆军少将指挥)由3个美国师各抽出2个团战斗队组成。每个师所剩下的1个团战斗队则作为预备队。2个法国师作为登陆初期的后续部队。D日定在8月15日。

   选择的登陆地段是土伦和戛纳之间的一段长30英里的海滩。登陆的直接目的是为入侵建立一个登陆场,并夺取附近的港口,特别是宽敞的马赛港。然后,当登陆部队得到增援,最终达到21个师时,即应向罗讷山谷推进,与第戎附近的巴顿将军的第3集团军取得联系,并充任盟军入侵德国的右翼部队。

   “龙骑兵”作战比之“霸王”作战要容易得多。首先,法国南部的海滩条件比诺曼底更有利于入侵部队。这里的海滩坡度较大,潮差较小,设置水下障碍物十分困难。此外,同北部海滩相比,这一带海滩受海洋的影响较小。每年这一段时间里,地中海地区的天气又总是不错。尽管海滩上地雷密布,并有强大的岸炮连加以防守;但由于其他地区都需要兵力,因而这里的防御兵力配备较弱。守军中有一部分人是捷克雇佣兵和波兰战俘,这些人随时都准备投降。然而,“龙骑兵”作战之所以成为这次战争中实施得最好的登陆突击之一,部分原因却是由于参战的司令官们已经有了丰富的两栖作战经验,在行动上能密切协调配合,并几乎预计到了每一个困难。“龙骑兵”作战的计划工作于1944年初春就在阿尔及尔开始了。在最后的计划、训练和预演阶段,休伊特海军中将、亚历山大·帕齐陆军中将(登陆突击部队就由他的第7集团军组成)、特拉斯科特陆军少将、G·P·萨维尔空军准将(负责岸基航空兵的空中支援),以及他们的参谋人员,均在那不勒斯建立了相应的司令部,他们经常在一起进行磋商。西部海军特混舰队负责对登陆部队进行训练,因此,这些登陆部队行动能够准时无误,并能与海军密切配合。

   8月中旬,当西部海军特混舰队驶近目标区时,便径直驶向自4月份以来业已遭到12,500吨航空炸弹轰炸的一段海滩。在D日的前一夜,盟军的袭击队员在勒旺岛和波特克罗斯岛 [ 译者注:该两岛均位于耶尔群岛东部。 ] 登陆,夺取了可以对西面的登陆地段进行射击的岸炮连。为了设置路障,其他一些袭击队员在登陆地段的两翼进行了登陆。在右翼登陆的袭击队员被敌人击退,而在左翼登陆的袭击队员则获得了成功。他们设置了路障,封锁了通往土伦的道路。黎明之前,5000多名英、美伞兵部队在海滩后面着陆,封锁了德军从北部或西北部进行增援的一切通路。

   在这次入侵过程中,休伊特将军终于自主行事:他把主要突击的H时定在上午8时。这个时间的选择可以保证特混舰队能够完全在夜暗中接近登陆场,可以避免夜间突击中无法避免的混乱,并能为登陆前的轰炸和炮击提供两个多小时的白昼时间,而且还可为登陆部队在黄昏前巩固滩头阵地提供充裕的时间。8月15日黎明,西部海军特混舰队驶至远离登陆海滩的地方,它分成三个攻击编队,自左向右分别称为:“阿尔法”、“德尔塔”、“凯摩尔”。每一个攻击编队运载一个美国师。登陆突击部队及其登陆艇搭乘坦克登陆舰,而预备队则搭乘运输舰。

   还没到6时,主要登陆突击开始了;来自意大利、撒丁岛和科西嘉岛的1300架轰炸机组成的第一批飞行中队,在战斗机的掩护下,飞临登陆海滩,进行了轰炸扫射。空中轰炸几乎持续到7时30分。然后,飞机停止了轰炸,舰炮开始充分发挥作用。当时,舰艇在不危及轰炸机安全的原则下,已经对岸炮击了半个多小时。它们利用巡洋舰上的校射飞机,精确地炮击了那些已由空中侦察发现的特定目标。当登陆艇驶向海岸时,战列舰和巡洋舰停止了射击,驱逐舰的炮火则向内陆延伸,猛烈炮击海滩后面的地区。同时,第一艇波中的步兵登陆艇也向海滩发射火箭,引爆地雷。突击部队登上了分布在30英里正面上的7个预定的海滩。所有的登陆都很准时,而且也没有遇到顽强的抵抗。

   登陆比较困难的地点是弗雷儒斯湾的“凯摩尔”红滩。不过,这些困难事先已经估计到了。因此,此处的登陆时间推迟到14时,以便让在东面的“凯摩尔”绿滩登陆的部队先摧毁敌人的防御工事。但是,当已经延迟的H时即将临近时,敌人的火力仍然十分猛烈,以致盟军的扫雷舰无法在湾内进行扫雷活动。指挥“凯摩尔”攻击编队的斯潘塞·刘易斯海军少将试图和业已上岸的师指挥官达尔奎斯特陆军少将取得联系,但未能成功。于是,他擅自命令部队改在“凯摩尔”绿滩登陆。事后,当达尔奎斯特得知刘易斯的决定时,他表示由衷地赞成。在以往的登陆作战中,临时改变计划的作法往往会给后勤补给带来最伤脑筋的麻烦。但是,这次登陆点的改变,并没有影响补给品源源不断地运向业已登上绿滩的部队,这件事本身充分说明了“龙骑兵”作战的计划和实施是卓有成效的。

   在整个这次登陆作战过程中,盟军的一支包括7艘英国护航航空母舰和2艘美国护航航空母舰的舰艇部队,在远离海岸的海上,派出飞机为火力支援舰艇进行校射,深入内陆破坏敌人的交通运输,以及驱散敌人的兵力集结。尽管德国空军曾对登陆部队成功地实施过一次有效的袭击,并在“凯摩尔”绿滩附近击沉了一艘坦克登陆舰,但盟军的舰基飞机在D日或D日以后的三天中都没有遇到一架敌机。后来,它们遇到了寥寥几架,但很快就将它们击落了。

   在最初突击登陆之后进行登陆的法国部队,上陆后迅速西进,直逼土伦和马赛;而伞兵部队则向东推进,准备夺取戛纳和尼斯两个小港。与此同时,第7集团军主力开始向罗讷河进军。在舰炮火力的支援下,部队经过几天的陆、空协同突击,终于攻占了土伦和马赛。这两个城市的港口都由威力强大的敌岸炮连防守,而且这些岸炮连还难以摧毁。其中最难对付的是一个340毫米的岸炮群。该岸炮群是法国人于战前在墨索里尼进行战争叫嚣、企图把意大利海军建成一支能与法国海军相抗衡的力量的形势下配置的。8月28日,这两个主要港口的德军终于投降了。与此同时,伞兵部队也在舰炮火力的支援下完成了原定任务。8月24日,部队攻入戛纳;30日,占领了尼斯。

   到这时为止,登陆突击部队的主力已远远地向北推进,正在追击迅速溃退的德军。同盟国以7个法国师为核心,新组建了法国第1集团军,由让·拉特尔·塔西尼将军指挥。美军的第二梯队则与帕齐中将的第7集团军的第一梯队(突击登陆部队)合并。法、美军共同组成了第6集团军群,由J·L·德弗斯中将指挥。9月11日,德弗斯的集团军群在第戎附近和来自诺曼底的巴顿第3集团军的部队会合。这样,这两支突击大军就结合在一起了,切断了法国西南部德军的退路。接着,第6集团军群挥师东进,并在一条离瑞士边境约80英里、沿德国边境的战线上整军待发,其左翼和美第3集团军的右翼相接。

   德国的崩溃

   1944年秋,在艾森豪威尔将军指挥下的盟军经过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战斗,横扫法国和比利时,到达了德国边境。部队在斯特拉斯堡附近驻足莱茵河边;而在亚琛,则已突入德国。由于德军的顽强抵抗、不断恶化的天气以及后勤补给上的困难,盟军西线的进展几乎陷于停顿。在意大利,盟军的第5和第8集团军在向佛罗伦萨北部推进之后,实际上已在德军的哥特防线面前停滞下来。在东部战线,俄国人在南、北两个方向上继续向前推进,但在中部距华沙很近的地方,则停止了前进。

   12月中旬,重新担任德军西线总司令的龙德施泰特发动了他的最后一次攻势。他利用妨碍盟军空军作战的恶劣天气,动用了德军最后的战略预备队,在阿登地区对盟军的中部实施了大规模攻击。在通常被称作凸出地带战役中,龙德施泰特向西突进了50英里。然而,尽管龙德施泰特实现了分割英、美部队的目的,但这并未给盟军造成真正的危险。实际上,艾森豪威尔完全了解德国拥有这支战略预备队。他对能够尽早地在野外,而不是在敌人的防御工事前面与之作战,感到十分高兴。随着飞行天气的改观和盟军的迅速反击,龙德施泰特因害怕其部队的整个突击部被钳形包围,不久就被迫撤回。他所遭受的损失超过了他给盟军所造成的损失。

   俄国军队于1945年1月中旬又开始了攻势,在30天内向奥德河推进了250英里,直接威胁着希特勒不肯离开的柏林。在南方,他们越过布达佩斯向前推进,迫使德军匆匆撤出希腊和巴尔干半岛,以免被切断向德国的退路。

   到1945年3月,艾森豪威尔的部队沿莱茵河畔陈兵列阵。莱茵河水流湍急,河岸陡峭,形成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布雷德利将军正确地预见到败退的德军将会摧毁莱茵河上的每一座桥梁。因此,早在几个月之前,他就要求海军协助陆军渡河。斯塔克将军欣然向布雷德利的集团军群提供了96艘车辆人员登陆艇、45艘机械化登陆艇和大批其他登陆艇以及驾驶人员。这些登陆艇只是用军用车辆和拖船运到前线的。幸运的是,在疾速前进的美第1集团军赶到之前,德军未能摧毁雷马根大桥。3月7日,布雷德利迅速派出5个师抢渡莱茵河,并在该河的东岸浅滩处建立了一个登陆场。十天后,当雷马根大桥被德国空军炸毁后,同盟国海军的登陆艇已在河上投入使用了。在3月底以前,它们把第1集团军的14,000人和400部车辆运过莱茵河,并协助陆军工兵架起浮桥和车辙桥。正如在横扫法国和突入德国的作战中所表现出的惊人之举那样,巴顿将军的第3集团军这一次在使用登陆艇横渡莱茵河的方式上,也令人惊叹不已。在桥梁还在建造的过程中,巴顿将军就不失时机地使用这些登陆艇,在莱茵河东岸的美茵兹和科布伦次之间,迅速建立了四个渡河点,因而他的部队能够几乎毫无停顿地突入德国的心脏。

   到3月底,西线的所有英、美军队都渡过了莱茵河。左翼的加拿大第1集团军和英国第1集团军向德国的北海港口急速推进;而美军第9和第1集团军则执行艾森豪威尔将军筹划已久的作战行动,即对鲁尔实施了两翼包围,切断了该工业区同德国其他地区的联系,并包围了325,000名德国部队,其中有30名将官。第3集团军继续横穿德国,攻入捷克斯洛伐克,并向多瑙河前进,以便与刚占领维也纳的俄国军队会师。帕齐将军的第7集团军由法国第1集团军掩护翼侧,横穿德国南部,占领了慕尼黑,然后,穿过勃伦纳山口,返回意大利。

   1945年4月,在意大利的盟军第5和第8集团军终于突破了哥特防线。他们成扇形展开,粉碎了意大利北部的德国集团军群,在里维埃拉 [ 译者注:即以法、意交界处为中心的一段狭长的海岸地带,东西绵延长达230英里。 ] 与从尼斯向东推进的法军会合,并在阿尔卑斯山区同与他们一起参加过意大利战役中的战友,当时正穿过勃伦纳山口南下的盟军会师。

   随着欧洲战争接近其异乎寻常的尾声,三个主要参战国家的领导人在彼此相隔数天的时间内相继死亡。4月12日,罗斯福总统因脑溢血在乔治亚州的沃姆斯普林斯去世。4月28日,贝尼托·墨索里尼在逃往瑞士边境的途中,被反法西斯战士捕获和处决了。他的尸体被运回米兰示众,受到被他送进战争火坑的意大利人民的咒骂。5月1日,俄国人包围了柏林,并同德军展开了巷战。在这种大势已去的情况下,躲在总理府地下避弹室的阿道夫·希特勒用手枪对着自己的嘴,开枪自杀了。

   德军这时已变成了一伙亡命的乌合之众,他们开始向英、美军投降。5月7日凌晨,德国陆军元帅阿尔弗雷德·约德尔在法国兰斯艾森豪威尔将军的司令部里,在总投降书上签了字:“我们,德方的签名者,以德军最高统帅部的名义,率领至今仍受德国指挥的所有陆、海、空军部队,向同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并向苏军最高统帅部无条件投降。”

   1945年5月8日23时1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正式宣告结束。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