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斯克会战·第十四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库尔斯克会战·第十四

库尔斯克会战·第十四

作者:冯·梅林津 ·德国

出自————《坦克战

出自————《战争通史

   “不能失败”

   一九四三年三月末,东线天气转暖,开始解冻,“冬帅”让位给更加专横的“泥神”,双方作战行动都有所收敛。全部的装甲师和一些步兵师从前线撤了下来,哈尔科夫地域的坦克兵团都集中在第48坦克军。

       第3、第6和第11装甲师以及“大日耳曼”装甲    步兵师统归第48坦克军指挥。战场上的这段间歇时期,我们用来按周密拟定的计划训练部队。

   训练先是从排、连级开始,很快就发展为师规模的演习;演习是在接近实战的条件下进行的,实弹射击也在正规地实施。我打算成为一名掌握“虎”型坦克的专家。于是,我学习驾驶这种重型车辆,并用它的88毫米炮练习射击。“虎”型坦克由于它有威力很大的火炮和坚固的装甲,一直到大战结束都是世界上最成功、最有效的坦克。哈尔科夫的反攻已经说明,它具有很好的战斗性能。一九四四年俄军的斯大林号坦克是很难对付的敌手,但我并不认为它能与“虎”型相匹敌。

   三月三十一日,著名的古德里安将军视察我部。他曾因一九四一年攻打莫斯科失利而蒙受耻辱。但是他的卓越才能是不会长久被忽视的,希特勒再次起用他担任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特别想研究一下“大日耳曼”装甲步兵师的“虎”型坦克营在最近的进攻行动中的经验。这个坦克营隶属于什特拉赫维茨伯爵指挥的装甲团,这位伯爵给古德里安介绍了有关这种新坦克的特点和局限性的详细情况。古德里安经过这样的视察后,即下令加速生产“虎”型和“豹”型坦克 [ 注:“豹”型坦克被看成是坦克部队中的最新技术成果,它同“虎”型一样。也装有88毫米火炮,但装甲较薄,机动力较好(后来的改进型号装有75毫米火炮)。当时有两种型号的“虎”型坦克——汗西尔公司的“虎”型和波尔西公司的“虎”型。后一种取用了设计者的名字,它没有机枪,使坦克不能进行近战,这是很失策的。 ] 。

   我们都在关心由整个战略形势所决定的下一个战役。到了一九四三年春天,德国的军事态势急剧恶化。曼斯坦在俄国的新胜利并不能掩盖这样的事实:整个军事力量对比已经起了变化,我们面对的是拥有无比丰富资源的冷酷敌人。迅速结束对俄战争的希望,还在一九四二年的秋冬就已经破灭了。往好处想,也只能期待出现对峙状态,然而由于其他战场的失利,使这一前景也暗淡了。潜艇战越来越没有起色,突尼斯很快就会成为另一个斯大林格勒。英美的战略轰炸对整个德国的居民和工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日本业已难能为力,意大利危在旦夕。

   这时,德国不得不把重兵驻在意大利和西欧,以防可能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入侵。此外,我们要把很大一部分作战飞机从俄国调到西线,以对付同盟国日益增强的轰炸航空兵。红军的空军已经发展为一支难以对付的力量:英美的援助产生了实效,俄国飞机在战场上空越来越多。所幸的是,飞机的效能同它的数量相比是很不相称的。因此我们还能在一段时间内,在局部地区掌握制空权。但不管怎么说,我们在这方面的巨大优势已经不存在了。

   德国最高统帅部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必须立即作出抉择:我们究竟是在东线全面转入防御呢,还是只进行有限目的的进攻,以求削弱俄国的进攻力量呢?不久,我参加了高层人物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四月初,我暂时离队,被召到总参谋部,向总参谋长屈希勒尔将军报告情况。陆军总部当时就设在东普鲁士马祖里湖区的勒俊城堡,这使人们想起1914年兴登堡大捷的情况。我向屈希勒尔报告了第48坦克军在最近的战斗中所起的作用,并得知,他计划发动一次大规模进攻,我们在这次进攻中充当重要角色。

   实在说,根据几年来遭受损失的情况根本谈不上发动什么决定性的进攻。屈希勒尔的目标是有限的,他是想消除俄军包围了库尔斯克并且伸入我方阵地七十五英里的大突出部,如果这次进攻成功,就可以歼灭大量的俄国师,并大大削弱红军的进攻力量。第48坦克军在第4坦克集团军编成内行动,担任南路进攻主力的先锋。我同意这一计划,我们这些久经锻炼的装甲师,在攻打哈尔科夫的时候没有受多大损失,现已作好了准备,一旦道路情况允许车辆行动,就可以参加新的战斗。此外,这时俄军在库尔斯克附近的防御工事根本经不住一次猛烈的进攻。

   屈希勒尔补充说,希特勒要求取得更大的战果,因此想把进攻开始时问推迟到“豹”式坦克旅到来以后。我对此持怀疑态度,报告说,根据最新情报判断,俄军经受了我们的几次打击,还没有恢复过来,他们由于从哈尔科夫仓惶撤退而遭到的损失还没有很好地得到补充。如果我们推迟一两个月发动攻势,完成任务就要困难得多。

   这就是我们最初了解到的东线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决定命运的库尔斯克会战的情况。

   屈希勒尔制定了这次新战役的计划,代号叫“堡垒”。我们所有的坦克部队都集中使用在钳形攻势的两个钳臂上——莫德尔上将的第9集团军由北面进攻,霍特上将的第4坦克集团军由南面进攻。在第一梯队,霍特拥有8个装甲师,莫德尔有5个装甲师。一些步兵师也要参加这次进攻,为此把友邻的部队几乎都调光了。从战略观点看,“堡垒”战役纯属“盲人瞎马”,为了这次战役,要使用全部的战役预备队。

   赌注越大,疑心越增。在刚刚提出这个进攻计划时,曼斯坦元帅坚决赞成,并且相信,如果我们很快就动手,定可获得大捷 [ 注:曼斯坦指出,要采取机动作战的办法才能获得胜利,他建议将右翼部队撤到第聂伯河一线,尔后由哈尔科夫地域实施反击。但这一主张没有使希特勒改变主意。 ] 。但是,希特勒一再推迟进攻日,部分原因是想集结更雄厚的兵力,另外的原因是对我们取胜的希望也抱有很大的怀疑。五月初,希特勒在慕尼黑召集会议,听取高级指挥官们的意见。“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官克鲁格元帅表示坚决赞同,曼斯坦表示疑义,莫德尔拿出一些航空照片,从照片上看,俄国人在突出部两翼筑有坚固工事,并且由库尔斯克以西地域撤出了机动部队。这说明,俄国人对我即将发起的进攻已有所警觉,为对付这场进攻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古德里安上将直言不讳地指出,对库尔斯克的进攻是“没便宜可占的”,坦克将遭受很大损失,他的改编装甲兵的计划也将破产。他对过高评价“豹”式坦克提出警告说,“参谋总长所器重的这种坦克,也象一切新装备一样,将遇到会在初用期出现的缺陷。”但是屈希勒尔仍对胜利确信不疑。这些行家们的意见分歧使希特勒心绪不宁,下不了决心,只好推迟发起进攻的时间。

   在这次讨论“堡垒”的会议上,希特勒有一个非常重要而正确的提法,即“不能失败”。五月十日,古德里安再次见到希特勒,并劝阻他发动这次进攻。希特勒回答说,“你完全正确。自从我开始考虑这次进攻,我一直心情不好。”然而,在凯特尔和屈希勒尔的压力下,他最后让了步,同意进行这次大规模的进攻战役。从南面进攻的有10个装甲师、1个装甲步兵师和7个步兵师;北面有7个装甲师、两个装甲步兵师和9个步兵师 [ 注:这个数字包括了没有参加第一阶段进攻的预备队。 ] ,这是战争史上最大的一次坦克大会战。

   进攻准备

   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堡垒”的阴影笼罩着东线,它影响着我们的整个思绪和工作计划。当大家知道,我们的部队进行了全面的战斗训练以后,德军总参谋部却不顾过去一年吃过的苦头,把最后的预备队作孤注一掷的冒险,实在是令人不安的。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地过去了,我们越来越清楚,我们在这次战役中必然是得不偿失。希特勒还在推迟进攻日,表面的原因是“豹”式坦克还没有准备好。但是从古德里安的回忆录看,元首对整个“堡垒”战役企图是有怀疑的。这回他的预感还是没错的。

   事实上,计划和准备这样大规模的行动,要想长期保密也是不可能的。俄国人正象我们预料的那样,对我们的行动作了实际的准备。他们在我们可能突破的方向加强了防御,构筑了好几道防御地区。把战术上重要的居民地都变成了坚固的抵抗基点。整个地域布设了地雷场,强大的坦克和步兵预备队集结在突出部的基部。如果说,“堡垒”战役在四、五月实施,结果可能是很理想的。到了六月,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俄国人已经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把库尔斯克变成了今天的凡尔登。即使我们能通过地雷场,拿下突出部,战果也将是微乎其微的。但损失会是很巨大的。况且我们也未必能对付得了那么多俄国师。至于说要挫败俄军的预备队,从而阻止他们的夏季攻势,那将会使我军的预备队冒被歼之险。这里可以想起一九一七年四月,麦西米将军在尼维尔发动进攻以前说的一段话:“你可以缴获大炮,俘虏人员,占领地盘,只是代价极高,而且毫无战略价值。”

   德军最高统帅部事实上犯了象一年以前的错误。那时我们攻打的是斯大林格勒,现在我们又来攻打变成了堡垒的库尔斯克突出部。这两种情况,德军都丧失了发挥机动作战特点的条件,而在俄军选好的地点与其交锋。一九四一和一九四二年的战役已经证明,如果让我们的坦克部队在俄国的辽阔大地上纵横驰骋,事实上是所向无敌的。本来应当实施战略退却,或在一些有把握取胜的地段实施突然袭击,为机动作战创造条件,但德军最高统帅部却想出了个绝招,让我们这些精锐的装甲师去硬攻已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坚固的堡垒的库尔斯克。

   六月中旬,曼斯坦元帅和他的全部高级指挥官都已看出,进行“堡垒”战役是愚蠢的。曼斯坦曾十分强烈地要求,要放弃这次进攻。但他的话没有人听。最后定于七月四日发起进攻。这一天正好是美国的独立日,也是德国末日的开端。

   总的说来,计划是很简单的:第4坦克集团军由南面,第9集团军由北面实施对进突击,于库尔斯克以东会合。第4坦克集团军向托马罗夫卡两侧实施主要突击,第48坦克军居左,党卫军坦克军居右。党卫军坦克军编有3个装甲师:“莱布什坦达德”、“骷髅”和“莱赫”。“凯木甫”战役群编有一个坦克军和两个步兵军,由贝尔果罗德向东北进攻,掩护主攻军队的翼侧,第48坦克军编有第3和第11装甲师以及“大日耳曼”装甲步兵师。

   “大日耳曼”师是兵力很强的特编师。它拥有180辆坦克,其中80辆编成“豹”式坦克营,由劳赫特中校指挥,其余的坦克编在装甲团里。该师还有两个装甲步兵团,一个叫装甲掷弹兵团,另一个叫摩托步兵团 [ 注:这两个团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别。装甲掷弹兵团的重武器稍多一些。 ] 。师还有一个编4个炮兵营的炮兵团 [ 注:德军炮兵营比英军炮兵营稍大,编有12-16门火炮。 ] 、一个自行火炮营、一个反坦克炮兵营、一个工兵营以及一些必要的通信和勤务保障分队。在俄国作战中,这些师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在进攻以前获得了几个星期的休整,而且配备了人员和武器装备。第11和第3装甲师,各有一个编80辆坦克的装甲团,每个师都有按编制配齐的炮兵。这样,第48坦克军约有60门自行火炮和300多辆坦克,如此的突击力量是前所未有的。

   当面的地形是广阔的平原,有许多谷地、小树丛,还有一些散落的村庄,以及几条河流和小溪,其中的彼纳河堤岸陡峭,水流急湍。整个地势北面略高,对防者有利。道路是乡村土路,一下雨,所有的汽车都不能通行。大片的麦田妨碍观察。总之,不能说这里的地形便于坦克通行,也不能说坦克完全不能通行。在发起进攻以前还有充分的时间可以作好准备。

   步兵已经在将要发起进攻的阵地上呆了几个星期,他们对俄军防御做了周密的侦察,也了解了地形的特点。包括连长在内的所有指挥进攻部队的军官都守在阵地上,以便熟悉地形和敌情。采取了一切防范措施,没有一个坦克兵穿着坦克兵的黑色军服,以防被对方视破。周密地拟制了火力计划和步、炮协同计划。库尔斯克突出部的每一块地方都拍摄了航空照片。然而,尽管这些照片反映出了俄军阵地纵深和轮廓,但并不能揭示其详细情况,对其兵力情况还是摸不清,俄军是很善于伪装的,因此,我们大大低估了俄军的兵力 [ 注:防守库尔斯克的俄军,由罗科索夫斯基和瓦杜丁元帅指挥。 ] 。

   为保障地面部队和航空兵的密切协同,进行了非常认真的准备。的确,没有任何一次的进攻进行了这样周密的准备。一切活动都不允许在白天进行。要想把这么多的坦克和摩托步兵部队调集起来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考虑到适用的道路不多,就越发不容易了。负责调动部队和运输军需品的参谋人员整夜地在道边和路口忙碌,以保证部队通行无阻,由于下了大雨,不能全面按时间表工作,但部队全部在规定时限内集结起来,而且俄军没有任何干扰。

   我们一反常态,发起进攻的时间不是在拂晓,而是在中午。七月四日这一天,天气闷热,战场上一派紧张气氛,进攻部队的士气无比高涨,他们准备不惜任何牺牲,去完成受领的任务。不幸的是,赋予他们的任务是错误的。

   进攻

   七月四日十五时,库尔斯克会战开始。经过短促而猛烈的炮火准备和航空兵突击以后,我军即向俄军前沿发起冲击。第48坦克军当面,俄军前沿在卢哈尼诺、阿列克谢夫卡和萨维道夫卡以南一线,当天傍晚由自行火炮和工兵支援的装甲步兵和步兵突入了俄军的防御。夜间,坦克开始出动,“大日耳曼”师则奉命于次日早晨,在隋尔采夫和卢哈尼诺之间的地段发起进攻(图40)。第3和第11装甲师在其两翼进攻。但是,天不作美,那天晚上下起了倾盆大雨,隋尔采夫和萨维道夫卡之间的小河两岸变成了一片沼泽。这对小河以北俄军的二线部队非常有利,使他们已经很可观的防御力量又得到了很大的加强。

   进攻第二日,我们初遇挫折,不管我军怎样卖力,都不能继续前进。“大日耳曼”师成密集队形集结在一起,在它的正前方是一片沼泽,这时遭到俄军炮火的猛烈袭击。我们的工兵没有开辟好通路,许多坦克成了红军空军的牺牲品。战斗中,尽管德军握有制空权,俄军飞机仍进行了猛烈的袭击,即便是在德军第一日占领的地域,也会突然有俄军出现,“大日耳曼”师的侦察部队不得不同他们周旋。到了七月五日夜里,也没有能够渡过小河和沼泽地。左翼,第3装甲师向查维道夫卡的进攻,象“大日耳曼”师向阿列克谢夫卡和卢哈尼诺进攻一样,都没有获得成功。整个地域布满了地雷,全线的俄军防御都由占据较高地势的坦克支援。我突出部遭受很大损失,第3装甲师还不得不抗击敌人的反冲击。尽管我空军对敌炮兵阵地进行几次的密集的突击,俄军防御的火力并不见减弱。

   七月七日,即“堡垒”战役第四日,我军终于获得一些战果。“大日耳曼”师在隋尔采夫两侧突破,俄军退到格列木契和隋尔采夫一线。逃敌遭我炮火截击,遭受重大损失。我坦克部队乘势向西北开进。但是,到了下午,到达隋尔采夫的坦克部队遭到猛烈的防御火力的拦击,俄军坦克部队发起反冲击。然而在右翼,我们似乎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大日耳曼”师的装甲步兵团已经抵达维尔霍彼尼耶(图41)。“大日耳曼”师的右翼编组了一个战斗群,用于发展战果。这个战斗群编有一个侦察支队,一个自行火炮营,受领的任务是攻打诺沃谢洛夫卡以南的260.8高地。当这个战斗群到达格列木契的时候,发现已有装甲步兵团在那里。这些装甲步兵误认为,他们是在诺沃谢洛夫卡,根本不相信他们是在格列木契。因此,装甲步兵所报的战果原来是假的。其实,这种现象在战争中是常发生的,特别是在俄国更是经常发生。

   经过晚间的激战,夺得了格列木契以北的高地,装甲团击退了230.1高地的俄军坦克。天黑以后,战斗停了下来。部队早已筋疲力尽,第3装甲师没有前进多远就停了下来。第11装甲师已经达到与“大日耳曼”师先头部队平行之线,但由于左翼敌人的火力和反冲击十分猛烈,未能继续前进。第3装甲师已在此受阻。

   七月八日,“大日耳曼”师的战斗群(由侦察支队和自行火炮营编成),沿主要道路前进,到达260.8高地后调头向西行进,以便支援由东面迂回维尔霍彼尼耶的师属装甲团和装甲步兵团。这个居民点正由一支相当兵力的敌军占领,装甲步兵团从南面向它进行了冲击。在该地以北的243.0高地上有俄军坦克防守,这些坦克居高临下,视界和射界都很开阔。坦克和装甲步兵向高地冲击均告失败。俄国坦克仿佛到处都是,不断袭击“大日耳曼”师的先头部队。

   那天下午,战斗群在“大日耳曼”师右翼击退俄军坦克的七次冲击,击毁T-34坦克31辆。第48坦克军军长令“大日耳曼”师的主力向西进攻,以援助第3装甲师,该师左翼情况是很严重的。这一天,243.0高地和维尔霍彼尼耶的西缘都没有拿下来。无疑,德军已经丧失进攻锐势,进攻算是失败了。

   然而,到了七月九日,第3装甲师终于在拉科沃-克鲁格里克公路的左侧前进了,并准备从翼侧对贝列索夫卡实施突击。七月九日夜,第3装甲师的坦克由西面攻入贝列佐夫卡,但该师继续向北进攻时,被贝列索夫卡以北的小林所阻。

   第11装甲师没有前进很远。这时,在我右翼行动的党卫军坦克军被迫抗击敌坦克部队的猛烈反冲击,跟我们的情况一样,他们的进展也不大。

   我们南翼进展缓慢是令人失望的,但是,实在说,比突出部北翼的友军还强得多,古德里安将军提到他对第9集团军的视察情况时说道:

   在莫德尔集团军编成内行动的90辆“虎”型坦克根本不能近战,这是因为车上没有机枪,只能靠火炮消灭敌人。一旦陷入敌人步兵的防御阵地之内,就只能用火炮打步兵,根本不能歼灭和压制敌人,因此也不能掩护步兵前进。坦克接近敌人炮兵阵地时,步兵也跟不上。魏德林师的步兵,尽管表现了最大的勇敢,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也不能去扩大坦克的战果。莫德尔的进攻,只前进了6英里就停顿下来了。 [ 注:见古德里安:《坦克指挥官》。 ]

   经过一星期连续不断的艰苦战斗,“大日耳曼”师损失较重,实力大为削弱。七月十日,该师受命向南和西南转移,歼灭左翼之敌。装甲团、侦察队和装甲步兵团则向243.0高地及其以北方向进攻,尔后占领克鲁格里克以南的247.0高地,再向南,进至贝列索夫卡以北小林一线,俄军已将第3装甲师阻止在这里。这些行动预计要有强大兵力的航空兵支援。

   飞机的轰炸非常奏效。侦察支队的战时日记写道:

   我们用赞赏的眼光观看着“斯图卡”轰炸机对俄军坦克进行连续不断的俯冲轰炸,而且轰炸得异常准确。“斯图卡”飞机一个中队接一个中队把致命的炸弹投向俄军坦克,一团明晃晃的火光,又一辆敌军坦克“报销”了。这种景象接连地出现。 [ 注:库尔斯克会战中,首次出现飞机打坦克的事情,而且效果相当好。装有机关炮的“斯图卡”飞机驾驶员翰斯·鲁德说道:“第一次袭击时,就有4辆坦克毁于我的炮火之下。到了晚上,被炸毁的坦克共达12辆。邪恶的咒语是不顶用的。我们的飞机上终于装上能有效地对付大量苏联坦克的武器”。(见鲁德:《斯图卡飞行员》) ]

   “大日耳曼”师在航空兵的大力支援下,进展非常顺利,夺得了243.0和247.0高地。俄军步兵和坦克在我坦克到达以前就溜掉了,退到贝列索夫卡以北的小林里,龟缩在“大日耳曼”师和第3装甲师之间。看来,左翼之敌已被歼,我军即可继续北进。七月十一日,第48坦克军军长令第3装甲师于夜间把“大日耳曼”师的部队替换下来。“大日耳曼”师集结在260.8高地以南的公路两侧,待机北进,由于莫德尔部进攻失利,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北进的成功。

   七月十一日夜,“大日耳曼”师的部队按计划由第3装甲师替换。最后的一些分队是在敌人的猛烈炮击下撤离的。“大日耳曼”师的步兵是在俄军反冲击威胁之下,带着不安的心情撤离堑壕的。就在当天夜里,第3装甲师被迫放弃了阵地。

   七月十二日晨,“大日耳曼”师在诺沃谢洛夫卡以南公路两侧集结,等待在七月十三日拂晓向北进攻(见图42)。七月十二日,是唯一没有战斗的一天。这一间歇时间用于补充弹药和燃料,并完成一些在战场能够进行的修理任务。向北派出的侦察报告称,诺沃谢洛夫卡似乎仅有小部队占领,这是不确实的。这时从西面传来隆隆的炮声。第3装甲师方面没有什么振奋人心的消息。

   七月十三日,对北面的侦察加强了。期待的进攻命令没有下达,但却传来了关于友邻部队的不好消息。俄军向党卫军坦克军和第11装甲师发起了猛烈的反冲击。俄军全线坦克的损失是很大的,但是总有新的坦克替补损失的坦克。俄国人忠于他们的原则,他们经常把新锐部队投入战斗,他们的预备队仿佛是总也用不完。七月十三日下午,军长诺贝尔斯道夫将军到“大日耳曼”师指挥所,并下了一道命令。从这道命令看出,北进是无望了。事实上,该师还要向西进攻。七月十四日实施的这次进攻,实际与七月十日、十一日的进攻是一样的:目标是进至拉科沃-克鲁格里克公路一线。北翼的情况的确越来越坏,向北进攻已成为不可能。七月十二、十三日,第3装甲师放弃了贝列索夫卡,撤离了拉科沃-克鲁格里克公路,在俄军坦克猛攻之下被迫撤出247.0高地。敌军兵力不断加强,第3装甲师难以顶住俄军从西面的进攻。

   七月十四日晨六时,“大日耳曼”师开始第二次向西进攻。为夺取247.0高地,在右翼组成一个战斗群,编有一个侦察支队、一个自行火炮营,一个步兵连和一个坦克连;中路,加强有步兵的装甲团向243.0高地进攻;左翼的装甲步兵团在维尔霍彼尼耶以北进攻,以夺占贝列索夫卡以北的小林(见图43)。该师一开始行动就遭到猛烈的炮击,整个早晨击退了敌人从北面和西面实施的好几次反冲击。虽然这时第3装甲师全无消息,进攻仍按计划进行,重新攻占了243.0高地。在右翼,战斗群的进展缓慢。这是因为它要抗击俄军的反冲击。在中路和左翼,许多俄军坦克被击毁,而且敌人的步兵也遭受重大损失,向西退去,这时又遭到德军炮兵的迎头痛击,被打得四处逃窜。

   那天下午,终于与贝列索夫卡附近的第3装甲师取得了联系,并一起夺回了北面的小林。但未能击退克鲁格里克以南高地上的俄军坦克,敌人由这里实施了猛烈的反冲击。到了夜晚,俄军已遭受很大损失,我们又夺回了一块重要的地盘。所有这一切总算是取得了一定的战果,左翼的紧张状态解除了,第3装甲师得到了支援。然而,“大日耳曼”师在经过十天的激战以后大大的削弱了。俄军的突击力并没有明显减弱,事实上似乎还有所加强。

   七月十四日傍晚,情况已经十分清楚,德军的进攻彻底破产了。进攻刚开始时,突破俄军有绵密的地雷场掩护的阵地远比我们设想的困难得多。俄军使用大量兵力兵器实施的猛烈反冲击更使我们不知所措。德军人员伤亡倒不算太大,而我们的坦克损失是惊人的。“豹”式坦克大失众望,它很容易被打燃,它的燃、滑油料系统没有可靠的防护,乘员训练也不好。当时参战的80辆坦克,到了七月十四日所剩已寥寥无几。党卫军坦克军的情况也不算好。当时北翼的第9集团军突入俄军防线还不到7英里,就完全停顿下来了。第4坦克集团军突破纵深达到了12英里,但是要与莫德尔的部队会合,还要前进60英里。

   七月十三日,曼斯坦和克鲁格元帅被召到东普鲁士,希特勒告诉他们,由于盟军已经在西西里岛登陆,“堡垒”战役必须马上停止,要把部队紧急从东线调到那里。曼斯坦还没有把全部部队投入战斗,他希望把进攻继续下去,以消耗敌人。只有我们能把库尔斯克突出部的俄军坦克预备队消灭掉,才能阻止住俄军在其它地区的大举进攻。这一情况本应在发动“堡垒”战役以前就预见到。我们当时的处境,就象是一个人抓住了狼的耳朵,而不敢松开手。然而,希特勒却坚持立刻停止进攻。

   俄军最高统帅部指挥库尔斯克会战是很高明的,他们先巧妙地撤出部队,然后以雷场和反坦克障碍物相结合的防御配系来对付德军的进攻。俄军不只是在突出部实施反冲击,而且还在奥廖尔和勃良斯克之间实施猛烈突击,深深突入我方阵地。根据希特勒的决心转入防御以后,东线的形势出现了危机。这时,第4坦克集团军接到命令,要立即把党卫军坦克军撤下来,调到意大利,而第48坦克军得到的命令是,把“大日耳曼”师撤下来,去支援克鲁格元帅的“中央”集团军群。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军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就无法守住已占的地区。七月二十三日,第4坦克集团军被迫撤回到原来的进攻出发阵地。

   “堡垒”战役彻底地失败了。俄军要比德军的损失大,这是事实,但这场战斗从战术上看还难分高低。第4坦克集团军俘获俄军32000人,缴获或击毁敌坦克2000余辆,火炮近2000门。我们这些装备极好的装甲师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俄军却在英美的援助下,很快就弥补了巨大的损失。 [ 注:科涅夫元帅后来描述说,库尔斯克战役是“德国坦克兵这只天鹅临终时的美妙歌声。” ]

   我们付出了最大的努力而终告失败,战略上的主动权由此转入俄军之手。

   “堡垒”战役中的坦克战术

   战争头3年中使用的轻、中型坦克当时是创造了辉煌的业绩。然而,俄军的反坦克武器越来越厉害,俄军坦克的重量和威力都提高了。我们在战争开始时使用的一些型号的坦克已过时了。重型和超重型坦克运到了前线,坦克战术必然要随之变化。坦克兵指挥官十分重视车辆的发展,因为他们必须使他们的战术适应于新型的技术兵器。

   德军在一九四一年采用的同坦克作斗争的方法已经不适用了,因为俄军已开始大量集中使用坦克。这时单独地使用一门或数门反坦克炮,很快就会被对方发现而被击毁。因此德军采用了一种群炮打坦克的新方法,叫做“反坦克阵”,办法是编成一些火炮组,每组约10门反坦克火炮,统一由一人指挥。他负责把火力集中到一个目标上。若干反坦克火炮组编成一个火炮群,各火炮组作纵深配置,分布整个防御地域,力求以侧射火力消灭进攻的坦克。射击纪律至关紧要,如果过早地开火,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俄国人模仿了这种战术,从“堡垒”战役的过程看,他们早就成了使用这种战术的能手。俄军还用地雷场和反坦克壕沟来加强这种“反坦克阵”,而且在雷带之间还布有散雷。俄军布雷的速度是相当可观的,他们两三昼夜就可以布设3万多枚地雷。在德军一个军的行动地带内,一天之内常常要排除4万枚地雷。我们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实施进攻时,虽然突入纵深只有12英里,但却完全处在地雷场的包围之中,到处都得对付“反坦克阵”。值得注意的是,俄军的伪装是搞得很巧妙的。如果没有一辆坦克被炸坏或者不是俄军的反坦克炮开了火,简直就发现不了他们的地雷场和“反坦克阵”。

   那么,德军坦克又怎么能够在俄军的对坦克防御中打通一条道路呢?回答这个问题是困难的。究竟采取什么方法,这要根据当时具体情况和作战的兵力而定。“堡垒”战役能够取得一些战果,是由于准备工作十分周密,地空部队的协同组织得好。在“堡垒”战役中德军坦克部队成“楔”形队形行动。这种队形事实证明是很有效的。“楔”的顶部是重坦克,“虎”型坦克对付俄军纵深配置地对坦克防御是很得力的。“虎”型坦克的88毫米炮优于俄式各型坦克的火炮,但是,据我所知,“豹”式坦克还处在发展期,是不成熟的。我们的T-IV坦克对突破俄军纵深配置的反坦克防御还没有把握。我们所以能占领许多俄军阵地,是由于我们能够很好地配合使用所有的重武器。

   “堡垒”战役和其他一些战役都能证明,进攻的坦克如能集中火力,而且指挥得当,就能压制反坦克防御的火力。这样的理论付诸实施,就引起了坦克队形和战术的变化。坦克的“楔”形队形被“钟”形队形所代替。“钟”形队形.就是超重型坦克在中央,中型坦克在左右侧后成八字形,轻型坦克在重坦克后边,随时准备实施追击。这种队形对压制反坦克的宽正面火力是最为有效的。坦克指挥官,同所有重武器的观察员一起,在“钟”形队形内紧随先头的中型坦克行进。他利用无线电台与战斗轰炸机和支援地面部队的其它飞机进行联系。乘坐装甲输送车的工程兵在“钟”形队形中先头坦克之后跟进,随时准备在地雷场开辟通路。编成这种队形实施进攻,如能组织好各兵种的密切协同,一般都能获得成功。

   夜间进攻是经常带有某些恐怖感的。为能在夜间突破纵深梯次配置的对坦克防御,采取了其它一些办法。夜间要选择便于坦克行动的地形,天候条件要好,最好是月夜。进攻部队的指挥官应在白天勘察地形。由于我们的坦克上没有适用的罗盘,夜间应沿易于辨别的公路或乡间土路行进。即使在夜间进攻,“钟”形队形也是适用的。前进时的队形要稍密集一些,坦克的间隔也要缩小。夜暗对防御的火炮影响很大,经周密准备的夜间进攻,一般也不会遭受很大损失。当然,在夜间条件下,需要有训练有素的军官和熟练的坦克驾驶员。

   坦克成功地对付纵深梯次配置的反坦克防御,要作到以下几点: [ 注:这几点适用于一九四三年的条件。总的来说,后来也适用,只是有的情况有了一些变化。例如,新型坦克已不需停下来射击。 ]

   (1)利用一切可能进行空中和地面侦察。

   (2)进攻的坦克部队应尽量多编一些超重坦克,使用在主要突击方向上。

   (3)火力的集中要迅速而有效,坦克除进行射击外,一般不得停顿。

   (4)支援进攻的所有重武器的观察员都要坦克跟进,坦克指挥官和空军之间要保持无线电联络。

   (5)乘坐装甲输送车的工程兵必须尾随坦克跟进。

   (6)轻型坦克应随时准备发展战果。

   (7)在整个战斗过程中,应利用专门的装甲车辆为坦克补给油料和弹药。这是一项艰巨任务,需要有很多的经验。

   (8)坦克应配有烟幕罐,以迷盲敌人反坦克武器的射手。分队和部队指挥官还要有彩色发烟信号弹,以便于指示目标。

   (9)夜间进攻时,坦克要配有测向器材。

   俄军对轰炸的反应

   经验表明,俄军的士兵有一种惊人的经受猛烈炮击和轰炸的能力,俄军指挥部在受到炮兵和航空兵的轰击而遭受惨重损失时,竟然能够无动于衷地坚持执行其预定计划。俄军对即使是非常猛烈的轰击也没有什么反应,这一点当然不是在“堡垒”战役中才表露出来的。这个问题是值得思考的。促使他这样作,可能有以下一些原因。

   多数俄军士兵的禁欲主义以及他们对事物反应的呆笨,使他们对于损失麻木不仁。俄军士兵对他们自己的生命并不比对同志的生命更珍惜。他们可以泰然自若地踏过战友们的尸体甚至连眼也不眨一下,顽强地继续进攻,或坚守上级令他们防守的阵地。再艰苦对他们也不会产生影响,甚至是对此毫不在乎,不管是炸弹还是炮弹的爆炸都对他们不起作用。

   俄国的士兵在性格上比较柔顺,但是,他们训练有素,可以一丝不苟、毫不迟疑地去执行命令。俄军中有铁一般的纪律,指挥官和政委们所给予的惩罚是很严峻的。无条件执行命令是他们军队制度的特征。

   据我所知,在这次大战中士兵们对共产主义的理想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热忱。然而,可以预料,将来打仗,俄国士兵在他们对“主义”信仰的驱使之下,还会去执行最无意义、最愚蠢的命令。俄军对炮轰无动于衷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情,这一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明显表露出来了。考兰科特在描述1812年博罗季诺之战时也提到了这一点。他描写俄国人如何“在猛烈的炮火轰击之下坚定不移”,并且提到:“俄军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尽管队伍被炮火打乱,仍旧能够不断地收拢部队坚持下去。”他接着写道,“使人非常迷惑不解的是,俄军对夺得的碉堡和阵地竟能如此地死守不放,最后我们只抓了寥寥无几的俘虏。”最后,他引拿破仑的话说,“这些俄国人宁愿去死,也不愿忍辱求生,这使我们毫无办法。”

   关于俄军指挥官的情况,可以归纳这样几点:

   (1)几乎在所有的情况下,他们都坚决而严格地执行命令或预先定下的决心。他们不管情况有什么变化,也不管敌方有什么反应,更不管己方部队的损失,一成不变地执行命令。当然,这种作法是有严重缺陷的,但是它也有很大的好处。

   (2)他们拥有几乎是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去弥补伤亡。俄军能经得起重大损失,因此对于损失是毫不在意的。

   在计划作战行动时,对俄军的反应加以考虑是很必要的、战术上的时间计算,战果的估计以及使用武器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都决定于这个因素。然而,必须指出,有的时候,战斗坚强的俄军在不很厉害的炮火之下却惊慌失措起来或表现神经过敏。但是,这种情况是极少见的,如果侧重考虑这一点,就会犯大错误。把俄军的顽强性估计高一点总要好一些。他们的软弱只是一种例外,永远也不要认为俄军经受不住艰苦的考验。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