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一
作者:清·顾祖禹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山东二
◇济南府东至青州府三百二十里,南至兖州府三百三十四里,西南至兖州府济宁州三百六十六里,西至东昌府三百里,北至直隶景州四百五十里。自府治至江南江宁府一千八百五十里,至京师九百里。
《禹贡》青州之域。春秋、战国并属齐。秦属齐郡。汉初属齐国吕后 初,割齐之济南为吕国,文帝初复故,文帝分置济南国,景帝改为济南郡。后汉仍曰济南国。晋复为郡。刘宋兼置冀州。后魏改为齐州,兼置济南郡,后齐、后周皆因之。隋初,郡废州存,炀帝又改齐州为齐郡。唐复为齐州。天宝初年,曰临淄郡。三载,改曰济南郡。乾元初年,复曰齐州。宋因之亦曰济南郡兴德军节度。政和六年,升为济南府。金仍旧。元曰济南路。明初,复改为府,领州四,县二十六。今亦曰济南府。
府南阻泰山,北襟勃海,擅鱼盐之利,界午道之中,诚肘腋重地也。春秋时,诸侯争齐,多在历下。自战国以迄秦楚之际,历下多事,则齐境必危。秦兵次历下,而王建为亡虏。田广罢历下战守备,而韩信得以收齐,其大较也。后汉初,耿攻张步,败其军于历下。光武谓曰:昔韩信破历下以开基,将军攻祝阿而发迹祝阿,见禹城县,此皆齐之西界,功足相方,盖其地水陆四通,为三齐都要也。刘宋孝建三年,议移青、冀二州并镇历城,言者多不同,垣护之曰:青州北有河济时青州镇东阳,又多陂泽,非敌所向,每来寇掠,必繇历城。历城北又近河,归顺者易,近息民患,远申主威,此安边上计也。议遂定。泰始三年,后魏慕容白曜攻历城,未下,青州刺史沈文秀伪以东阳请降,魏司马郦范曰:东阳未可轻也,不若先取历城,克般阳即淄川县,下梁邹,平乐陵宋侨置乐陵郡于故千乘地,在今寿光县界,然后按兵徐进,不患其不服也。白曜从之,而青、冀皆为所陷。范氏祖禹曰:齐州当四达之衢,南不得齐州,则无以问河、济;北不得齐州,则不敢窥淮、泗;西不得齐州,则无从得志于临淄;东不得齐州,则无以争衡于阿鄄。是故山东有难,齐州尝为战守之冲。
历城县附郭。齐历下邑,汉置历城县,属济南国,后属济南郡。晋永嘉后,自东平陵移郡治此,后因之。今编户四十二里。
○历下城在府城西,或以为即春秋时齐之鞍邑。成二年,齐、晋战于鞍,是也。其后谓之历下。齐王建四十年,秦灭魏,兵次于历下。汉三年,郦食其说齐王广,罢历下战守备,韩信度平原,袭破齐历下军,因入临淄。后汉建武五年,张步闻汉军将至,使其党费邑军历下,既而为耿所败。《三齐记》:历下城南对历山,城在山下,因名。俗亦呼为子城,其后通谓之历城。刘宋泰始四年,冀州刺史崔道固守历城,魏将慕容白曜围城经年,拔其东郭,道固乃降。《城邑考》:府城,唐宋以来旧址也。洪武四年,以砖石,环城为池,有四门:东曰济川,西曰泺源,南曰舜田,亦名历山,北曰会波。成化以后,屡经修葺,今城周十二里有奇。
东平陵城府东七十五里,春秋时谭国地。庄十年,齐师灭谭,谭子奔莒。汉置东平陵县,以右扶风有平陵,故此加东也。济南郡治焉。后汉灵帝时,济南贼起,攻东平陵。晋时,移郡治历城县,以东平陵属之。后赵石虎建武八年,济南平陵城北石虎一,夜中自移于城东,虎以为己瑞也。刘宋曰平陵县,后魏因之,高齐废。唐武德二年,复置,并置谭州治焉。贞观初,州废,县属齐州。十七年,齐州都督齐王据州叛,土人李君求等据县不从,因改曰全节。元和十年,并入历城县。城址犹存,周二十余里。又故谭城,在府东南七十里。杜预曰:谭城在平陵西南。是也。
台城府东北三十里,汉置台县,属济南郡。高帝六年,封东郡尉戴野为台侯。后汉仍之,晋省。刘宋侨置东魏郡。魏收《志》:东魏郡治台城,后迁历城。是也。《寰宇记》:后魏孝昌三年,济南郡移治台县。齐天保中,始还历城,台县旋废。章怀太子曰:故城在平陵县北。又鲍城,在府东三十里。《志》云:齐大夫鲍叔采邑也,叔牙是其后裔。旁有鲍山,俗传为管、鲍分金处。
巨里城府东七十里,亦曰巨合。汉武封城阳顷王子发为巨合侯,即此。后汉建武五年,张步将费邑守历下,分遣其弟敢守巨里。耿进兵,先胁巨里,邑趣救,分兵守巨里,自引精兵上冈阪,乘高合战,临阵斩邑,城中危惧,遂下巨里。《水经注》:巨里三面有城,西有深坑,坑西即耿营。《郡国志》:历城有巨里聚,今为龙山镇。旧有递运所,今革。龙山马驿置于此。
○历山府南五里。俗讹为舜所耕处。或以为即靡笄山,靡与历相近也。《春秋》:成二年,鞍之战,晋师从齐师至于靡笄之下。一名大佛头山,山南有危石矗立也,亦名千佛山。又有庙山,在府东十里,以上有舜庙而名。
华不注山府东北十五里。虎牙桀立,孤峰特起。《左传》:成二年,齐、晋战于鞍。齐师败绩,晋逐齐侯三周华不注山。下有华泉,即逢丑父使齐顷公如华泉取饮处也,今涸。司马贞曰:华不注山,一名靡笄山。又伏琛云:不读音跗,与《诗》鄂不韡韡之不同,谓花蒂也,言此山孤秀,如花跗之著于水云。今亦名金舆山。
石固寨山府南五十里。下有渴马崖,南有瓢峰,凤凰山,西有丁公岭,东有虎山。山居其中,颇为险固,昔人置寨于此,因名。今山上有修真观。又龙洞山,在府东南三十里,山如重甑,上有东西二龙洞:东洞出万仞绝壁上,中有泉,昔人尝避兵于此。其峰岩甚奇胜。一名禹登山。○函山,在府南二十里,即泰山北麓也。一名卧佛山。又摽山,在府北十里,童无树木,有双峰耸出立如摽,因名。
黄山府西南六十里。山周如城,岱阴诸谷之水奔流至山西,汇为池,周数亩,不溢而伏流,至城西,出为趵突泉。○三平山,在府南五十里,高峻,有三峰壁立,至巅则平如掌。
○大清河府西北四十里,自齐河县流入界,经府北,有听水自南来入焉。亦曰响河。又东北过华不注山阴,又东径下泺堰,即泺水,旧合大清河处也。又北入临邑县界。
○小清河在府城北,即泺水也。《春秋》:桓十八年,公会齐侯于泺。即此。《地志》云:济之南源也,源发趵突泉,俗名娥姜水,以泉源有舜妃娥英庙也。经城北而东,大明湖自城北水门流合焉。又东北经华不注山阳,合华泉。又东北入大清河,旧谓之泺口。宋南渡后,泺水分流入章丘县界,为小清河。明朝永乐以后,渐至堙塞,成化九年,尝浚治之。自历城以东,直至乐安,而小清河复治。嘉靖十二年,小清河复塞,历城西北百里间,积潦盘回,道多梗塞,乃复浚博兴以西,达于历下,几三百里,小清河复治。久之,故道复淤。今小清河仍自华不注东北入大清河。《志》云:府城东北五里有广惠闸,在小清河上。天顺中,抚臣年富所建。先是,湖水泛溢,浸没民田,至是,水有蓄泄,大为民利。余见前大川济水。
大明湖在府城内西北隅,源出历下诸泉,汇而为湖,周十余里,繇北水门出,流注小清河,一名西湖。按《水经注》:泺水北为大明湖。《一统志》:湖源出舜泉。今泺水绕城北流而东出,不入城。舜泉在城内,止成一井,不流。惟北珍珠、濯缨诸泉,则北流入大明湖耳。又旧时湖流浩衍,望华不注峰,如浸水中,今多为居民填塞,治圃环沼,仅存曲港,可通小舟,而蔬果菱芡、鱼蟹之属,甚为民利。《宋史》:景定二年,李以济南来降,蒙古攻之,城将陷,乘舟入大明湖,投水中,水浅不得死,为蒙古所杀。然则湖之浅涸,盖已久矣。
鹊山湖府北二十里,湖北岸有鹊山,因名。《志》云:泺水自大明湖东北流,经华不注山下,汇为湖。又东北流,入大清河。伪齐刘豫自城北导泺水东行,而鹊山湖涸为平陆。又濯缨湖,在城内倚北,合北珍珠、散水泉、濯缨泉、朱砂泉,汇流为湖,周广数亩,本名灰泉湖,元人改今名。
巨合水府东七十里。《志》云:源出章丘县界之鸡山,东源曰榆科泉,西源曰江水泉,北流各五里许,而合入小清河,故曰巨合水。《水经注》:巨合水北经巨合故城西。是也。今谓之龙山河。
趵突泉在府城西南,一名爆流,平地涌出,盖济水伏流重发处也。曾巩曰:泰山之北,与齐东南诸谷之水,西北汇于黑水湾,又西北汇于柏崖湾,而至渴马崖,水之来也众。其北折而西,悍疾尤甚,及至崖下,则泊然而止。自崖以北,至历城之西,盖五十里,有泉涌出,高或至数尺,土人名曰趵突,齐人谓尝有弃糠黑水湾者,而见之于此。盖泉自渴马崖潜行地中,至此复出也。其水冬温,泉旁蔬果,经冬长荣,故又谓之温泉。其注而北,则谓之泺水,达于清河以入海。○金线泉,在城西,石方池,泉乱发其下,东注城濠,澄澈见底,波心南北有金线一道,隐起水面,因名。又珍珠泉,在城中有二:南珍珠近东偏,今塞。北珍珠泉在城东迤北,泉瀑如珍珠,汇流入大明湖。又有舜泉及杜康诸泉,俱在城内。曾巩曰:齐多甘泉,甲于天下,其显名者以十数,而色味皆同。以予验之,盖皆泺水之旁出者也。《一统志》:济南名泉七十二,趵突为上,金线、珍珠次之,余者不能与三泉侔矣。
孝感泉在城北。相传昔有孝子居此,泉涌其旁,因名。其水溢为小渠,与四望湖合流入城,历诸廨署,西入泺水。《寰宇记》:四望湖在历城县西二百步,其水分流入城,与孝感水合。
○堰头镇府东北二十里,亦曰下泺堰,亦曰泺口。即泺水入大清河处,筑堰以分其流,因曰堰头。堰南即小清河也,今仍为交流之所,有巡司戍守。○谭城驿,在府西北二里,洪武初置。又龙山驿,即故巨里城也,亦洪武初置。见前。
赖亭在府东,近章丘县界。《后汉志》注:菅县有赖亭。《左传》:哀六年,齐侯阳生使胡姬以安孺子如赖。十年,晋赵鞅伐齐,毁高唐之郭,及赖而还。即此。
章丘县府东百十里,东北至邹平县六十里,东南至长山县百里。汉为阳丘县地,属济南郡。后汉省。高齐移高唐县治此。隋开皇十六年,改曰章丘。大业九年,群贼王薄等攻章丘,齐郡丞张须陀击败之。唐初,县属谭州。贞观初,州废,改属齐州。宋因之。景德三年,置清平军。金军废,改属济南府。今城周六里,编户百里。
○阳丘城县东南十里。汉县治此,文帝封齐悼惠王子安为侯邑,后汉县省。又乐盘城,在县南二十七里乐盘山下。相传齐孝王为平陵侯时,与阳丘侯饯送处也。又县北七十里有新城,或以为刘宋大明中侨置,属高阳郡。后魏因之。高齐废。
菅城县西北三十里。汉菅县,属济南国。菅,音奸。景帝封齐悼惠王子罢军为侯邑。后汉亦为菅县。晋省。《述征记》:历城至菅城二十里,自城以东,水弥漫无际,南则迫山,实为险固。隋开皇十六年,亦尝置菅城县。大业初省入章丘。唐武德初,又置。八年,省入平陵。《通志》:故菅城在章丘临济镇北。《述征记》似误。又营平城亦在县西。汉宣帝封赵充国为营平侯,邑于此。《汉表》:邑在济。是也。或以菅城当之,谬矣。《志》云:菅城今名水寨。
朝阳城县西北六十里,汉县,属济南郡。高帝封华寄为侯邑。宣帝时,封广陵厉王子舜于此。后汉曰东朝阳,以南阳郡有朝阳,故此加东也。晋因之,改属乐安国。刘宋仍曰朝阳县,属济南郡。后魏因之。齐废,隋开皇六年复置。十六年,改曰临济,又别置朝阳县。大业初,复并入临济。唐初,置邹州。武德八年,州废,县属谭州。贞观初,改属齐州。宋初因之。咸平中,废为临济镇。又有崔氏城,杜预曰:在东朝阳县西北。《左传》:襄二十七年,崔成请老于崔氏。即此。《通志》:崔城在县西北二十五里。○犭虎城,亦在县西,汉置犭虎县,属济南郡,武帝封赵敬肃王子启为侯邑,后汉省。苏林曰:东朝阳有犭虎亭。是也。犭虎,音。
亭山城县西南六十里,汉东平陵县地。宋元嘉五年,析置卫国县,后魏仍之。隋改曰亭山,属齐州。唐因之,元和十五年废。今其地有亭山,盖隋因以名县。又《通志》:县东北三十里有古宁戚城。
○长白山县东三十里,跨邹平、长山、淄川三县界。《抱朴子》:长白乃泰山之副岳,绣江源发于此,高二千九百丈,周六十里,山中云气长白,因名。亦名会仙山,孤秀盘郁,独压众山。《后魏书·辛子馥传》:长白山连接三齐,多有盗贼,子馥受使检覆,因辨山谷要害宜立镇戍之所。又诸州豪右在山鼓铸,奸党多依之,得密造兵仗,于是请破罢诸冶。从之。又建明初,齐州刺史萧赞为城民赵洛周等所逐,入长白山。隋大业七年,邹平民王薄等拥众据长白山,攻剽诸郡。九年,贼帅左才相自号博山公,据长白山。盖自昔为深险处。○黉山,在县东二十五里,一名黉堂岭,达淄川、邹平二县界,相传郑玄著书处。《元史·张荣传》:金末,山东群盗蜂起,荣率乡民据黉堂岭拒守处也。
龙盘山县南十八里。山绵亘甚远,西接历城界。县西南二十八里曰东陵山,与龙盘山冈脉相接。《庄子》: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即此。○危山,在县西南四十里。汉景帝时,齐孝王与吴楚通谋自杀,葬于此山之巅,俗呼为铁墓。又鸡山,在县西南四十里,下有双柳泉。《齐记》:卫国县鸡山,巨合水所出也。又女郎山,《志》云:在县北一里,顶有三阳洞,甚深邃。《三齐记》:章亥妾溺死葬此,谓之章丘,县因以名。
湖山县南五十里。高深可避兵,俗呼为湖塞。又赵山,在县西南六十里。山有四峰对峙,下可通行,俗名四门山。其相近者曰虎山,积石岩,状若虎踞,山半有拔注泉。又冶山,在县西南六十里,唐时冶铁于此,因名。
长城岭县南九十里,与莱芜县接界。《志》云:岭间有古长城,昔齐宣王所筑,以御楚寇。西接平阴,东距大海。又分水岭,在县东南三十里,其水自岭上东西分流。又东南四十里曰天仓岭,旁有赵八洞,虚若斗室,外有井泉,昔樵人赵八居此,因名。○黑牛岭,在县南百余里,高峻深远,多产巨木。又县南八十里曰龙堂洞,洞有二:东曰东龙洞,颇高广。西曰西龙洞,深数里,中有盆石泉。
○小清河县北三十里。自历城县流入界,会氵育河、獭河入邹平县境。今故道淤塞,仍自府东北入大清河,惟县东北三十五里柳塘口以东,为獭河所经之道。
漯河县东北七里。一名獭河,又名杨绪水。《水经注》所云杨渚沟也。源出长白山之王村谷,西北流,至柳塘口,经小清河故道,流入邹平、长山、新城界,会孝妇河,东流入海。此盖《齐乘》所载之獭河,非古漯河也。
氵育河县东一里,即绣江也。亦出长白山,合百脉泉及东西二麻湾泉,西北流,汇为白云湖,北流入小清河。○瓜漏河,在县西南七里,源出西南百里山峪中,东北至明杜庄之石、泊然而止。土人名其处为渗水湾,夏秋积雨,群峪之水来汇,溢至城南,会于氵育河,既霁,则枯涸如故,故曰漏河。又巨合水,在县西南四十里,俗名双女泉,北合武原水入济。武原水即江水泉也。详见历城县。
白云湖县西北七里。周六十里,俗名刘郎中泊,流合小清河。湖中多鱼藕、菱芡、蒲苇之利。洪武中,设河泊所于此,寻革。
百脉泉在县南三十里明水镇。《水经注》:百脉水出土鼓县故城西,源方百步,百泉俱发,因名。西北流,径阳丘县故城中,又西北出城北,径黄巾固,东北注于济。今泉出县南明水镇,径县东关,合于氵育河。又分流至济阳城东北,入大清河。曾巩云:历下诸泉,皆岱阴伏流所发,西则趵突为魁,东则百脉为冠。泉之西北曰净明泉,流为东麻湾。又西有泉,流为西麻湾,俱北流,入于清河。
○黄巾固在县城北。后汉末,黄巾保聚于此,齐人谓垒堡为固。晋太元十二年,后燕慕容绍为晋平原太守辟闾浑所逼,自历城退屯黄巾固。燕王垂因置徐州于此,使绍镇焉。亦谓之黄巾城。宋白曰:北齐天保七年,移高唐县治黄巾城,隋改为章丘,以县东南有章丘而名。
邹平县府东北百七十里。东至长山县二十里。汉置邹平县,属济南郡。后汉因之。晋省。刘宋侨置平原县。后魏、北齐因之隋开皇十八年,复曰邹平,属齐州。唐初置邹州于此,领邹平、长山二县。贞观初,州废,县属淄州。宋因之。元改属济南路。今城周四里,编户五十七里。
○邹平故城县西南二十五里,俗名赵台城。《志》云:汉、唐时,县皆治此。今县城,本唐景龙初析高苑地所置济阳县也。元和十五年,复省入高苑。宋景德初,移县治此。县东北有东邹城,汉置县,属千乘郡。后汉省。○平原城,在县东十二里,刘宋侨置平原县,属东平原郡。后魏因之。高齐移于今治。今为平原庄。又济南城,在县北十五里。隋开皇十六年,置济南县,属齐州。大业初,省入长山县。章怀太子曰:济南故城,在长山县西三十五里。《志》云汉郡治,误也。
梁邹城县北四十里。汉县,属济南郡,高帝封功臣武虎为侯邑。后汉亦曰梁邹县。晋咸宁初,改属乐安国,曰邹平。宋置梁邹戍。元嘉二十八年,青州民司马顺则自称晋裔,聚众号齐王,乘虚袭梁邹城。青、冀二州刺史萧斌,遣振武将军刘武之等击平之。泰始初,置平原郡,兼置幽州治焉。三年,幽州刺史、平原太守、梁邹戍主刘林宾陷魏,是也。后魏亦为东平原郡治。隋初郡县俱废入长山。今为孙家镇,半属齐东县。
○长白山县西南十里,与章丘、长山、淄川三县接界。《志》云:山下有浒山泺,在县西十五里,下流入小清河。又黉堂岭,在县西南三十三里,与章丘县接界。
大峪山县西南十五里。高广幽深,中多良田嘉木。《志》云:县东南曰黄山,上有虎头岩,土色多黄,因名。又县南十三里有砧山,峰峦尖削,状如砧。,读遐;砧,读斟。县西南三十里又有凤凰山,以山形如凤翥也。
○小清河县北十三里。自章丘县流入,又东入长山县界。今淤。《志》云:县西浒山泊,即小清河钟水之处。
孝妇河在县东。源出青州府益都县之颜神镇,流入淄川县界,又北径长山县西,又北至县东,蒙河入焉。蒙河,俗曰沙河,源出大峪山,经县西一里,流合孝妇河。又北径新城县西,又北至高苑县南,合于小清河。亦谓之龙水,又谓之笼水。《舆地志》:战国时,齐人颜文妻事姑孝,常远汲以供姑嗜,一旦甘泉涌于室内,常以绩笼盖之,笼发而泉涌,因名笼水。《集异》作颜文姜,误。
○邹关县西北十三里。昔尝置关于此,今废。○青阳店,在县西三十里,有青阳店马驿,兼置递运所于此,今递运所革。
临河镇在县西,临小清河。宋明道二年,废淄川临河镇,以避水患。盖是时大河自东平溢入小清河,为东方患也。又孙家镇,在县北三十里。
淄川县府东二百三十里,东至青州府百十三里。汉般阳县,属济南郡。后汉属齐国。晋因之。刘宋侨置清河郡及贝丘县。后魏曰东清河郡。北齐罢郡,以县属齐州。隋初因之。开皇十六年,置淄州。十八年,改贝丘县曰淄川。大业初,州废,县属齐郡。唐初,复置淄州。天宝初,曰淄川郡,乾元初,复故。宋因之。元曰淄莱路,寻改为般阳路。明初,曰般阳府。洪武九年,改为淄川州,以州治淄川县省入,属济南府。十二年,降为县。今城周八里,编户六十里。
○般阳城在县治西。汉县也。应劭曰:县在般水之阳,因名。般,亦作盘。刘宋改置贝丘县,仍置东清河郡。泰始二年,青州刺史沈文秀举兵应晋安王子勋,清河、广川二郡太守王玄邈据盘阳应建康。三年,冀州刺史崔道固遣其属房灵宝戍磐阳,别将房法寿袭据之,降于魏。磐与盘通也。
土鼓城县西五十里,汉置土鼓县,属济南郡。后汉因之。晋省。刘宋复置,仍属济南郡。后魏因之。高齐省。或讹土城。《水经注》:百脉泉出土城西。谓此也。○逢陵城,在县西南四十里。刘宋置县,属济南郡。后魏因之。北齐省。
《志》云:县西南六十里有反踪城,相传齐景公失马,循踪逐之于此,因名。三国魏景初三年,以辽东沓氏县吏民渡海来归,因侨置新沓县于此。亦谓之新沓城,晋山涛封邑也。
昌国城县东北三十五里。本名昌城,齐邑也。《赵世家》:惠文王二十五年,攻齐昌城、高唐,取之。其后燕昭王以封乐毅,号为昌国君。汉置昌国县,属齐郡。晋、宋及后魏因之。《北史》:魏孝昌三年,氵育河民房顷作乱,据昌国城,时东清河郡治般阳也。高齐时县废。又莱芜故城,在县东南六十里。或云:汉县盖置于此。又县南有古长城,战国时齐所置云。
○夹谷山县西南三十里。一名祝其,又谓之甲山。其阳即齐、鲁会盟处,萌水出焉。《左传》:定十年,公会齐侯于祝其。实夹谷,即此地也。○昆仑山,在县西南二十里,山形如毂轮。又万山,在县南三十里,群山环绕其左右,因名。
原山县南九十里,西去莱芜县七十里,一名岳阳山。又东接益都县界,淄水出其阴,汶水出其阳。又摘星山,在县东南三十里,山最高耸,因名。县东十里又有梓潼山,上有鬼谷洞。或云:即黉山也。有古井,虽旱不涸。○浮山,在县北二十里,山势特立如浮。又县西北二十五里有明山,山下有水,澄澈见底,因名。
○孝妇河在县西门外,自益都县流入,谓之笼溪水。合泷、萌二水北流,入长山县界。详见上邹平县。
淄水县东南七十里。源出原山。《志》云:出颜神镇东南二十里岳阳山东麓。亦曰泉河。东北流至县界,入青州府境。又般水,在县南十五里,一名左阜水,出县东南二十里龙泉乡,分二支北流入孝妇河。又泷水,出县西南二十里之冲山,东北流会明水。明水,亦曰萌水,出县西南夹谷山,东流入于泷水。
龙泉水县东南二十五里,源出县西南八里之苍龙峡,下流入小清河。又丰水,出县东北三十五里之丰泉乡,下流亦入小清河。
○徐关在县西。《春秋》:成二年,齐师败于鞍,齐侯自徐关入。又文十七年,齐侯与国佐盟于徐关而复之。是也。旧《志》:县有古徐关。
长山县府东北二百里。东至青州府百三十五里。汉於陵县地,属济南郡。后汉属济南国。晋因之。刘宋侨置广川郡及武强县于此。后魏因之。后齐又改广川郡曰东平原郡,并东清河、平原二郡入焉。隋初,郡废,县属齐州。开皇十八年,改县曰长山。唐初,属邹州。武德八年,州废,县属淄州。宋因之。元初,改属济南路,寻复旧。洪武十二年,又改今属。今城周四里,编户六十三里。
○於陵城县西南二十里。本齐邑,陈仲子所居。汉置县治此。后汉建武中,改封侯霸子昱为於陵侯,寻复为县。刘宋废。魏收《志》:逢陵县治故於陵城。
广川城在县东南,东晋侨置广川县,属齐郡。刘宋改属广川郡。后魏仍属齐郡。东魏天平二年,以封延之代侯渊为青州,渊失州任而惧,行及广川,遂反,夜袭青州南郭,不克,寻走死。魏收《志》:广川县有牛山,盖与临淄县接境,后齐以广川县并入武强。又苑城,在县北二十里,相传齐桓公筑苑于此。旧有苑城店。
高苑城在县东北。《水经注》:时水自西安,又西径东高苑城中而西注。汉文十五年,分齐为胶西王国,都高苑。徐广曰:乐安有高苑城,故此云东苑也。水又北径故渎,又西径西高苑故城南。汉高六年,封丙倩为侯国。水又西至梁邹入济。时高苑盖属胶西。后改胶西为高密,以高苑属千乘郡。《史记》胶西都苑,不曰高苑。胶西之境不能至此,宜考。南北朝时,城邑迁改。刘宋元嘉中,高苑县废,于故狄县改置长乐县。高齐又自狄城移治被阳故城,或以为即今治也。
○长白山县西南三十里,县以此名。今详见上邹平县。○米山,在县南三十里。相传齐桓公积土于此,为虚粮以示敌处也。又有太湖山,在长白山南。
○小清河县西北三十里,又东入新城县界。又孝妇河,在县南门外,自淄川县流入,又北入邹平县界。
乾沟河在县西南,出长白山,东流入孝妇河。又泔河,出县南米山,流至城南,亦入孝妇河。又县西有鱼子沟河。《水经注》:其水出长白山东,谓之抑泉,即陈仲子所隐处。经於陵故城西,又北注孝妇河。○系水,在县北,出苑城店,流经新城县界,入于乌河。
○于亭在县西。杜预曰:於陵县西北有于亭,齐夫于邑也。陈桓子以封齐公子周。○白山马驿,在城北门外,旧置递运所于此,今革。
新城县府东北二百二十里。东至青州府高苑县九十里。本长山县地,元析置新城县,属般阳路。明初,改今属。城周五里,编户四十二里。
○会城县东北五十里,与高苑县接境。或谓之高会城。隋因改置会城县,即今高苑县也。或曰:隋会城县尝治此。
○马公山县东南三十里。又东南五十里有罗山,状如罗城,因名。其相接者曰四角山,遥望四方,似有头角之势。又东为铁山,前代尝设官采铁于此。
○小清河在县北,自长山县流入境。又东北入高苑县界。○孝妇河,在县西北二十五里,亦自长山县流入。又东北入高苑县界。
乌河县东三十里。源出益都县矮槐树北,自临淄县流入境,即时水也。亦名而彡水。又北入小清河。又涝淄河,在县东南,源出铁山,自张店至索镇店,西南入乌河。
鱼龙湾在县东北四十里。或曰:即马常坑也。《水经注》:漯水东北为马常坑,坑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乱河支流而入海,河海之间,于兹为最。今漯水湮绝,鱼龙湾即小清河所汇。○清沙泊,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又有麻大泊,在县东北五十里,为钟水之区。
○索镇店在县东南,与青州府临淄县接界。《志》云:临淄西安故城,亦谓之索镇,其地相近也。时水经此,可通舟楫。
齐河县府西五十里,西北至禹城县七十里,本禹城县之齐河镇。金大定八年,置县,属济南府。元属德州。明初,改今属。城周四里,编户二十七里。
○晏城县北二十五里。《志》云:齐晏婴采邑也。今县治南有晏城马驿,盖以此城名。又高唐城,在县西六十里,即齐西邑也。《孟子》:绵驹处于高唐。谓此。今见禹城县。
○大清河在县东门外,自长清县流入境,又东北入历城县界。○徒河,《志》云:在县北八十里,即古徒骇河也。东北流入海。又有鬲津枯河,自县境经禹城、平原、德州、德平、乐陵,东北至海丰县入海。今皆湮废。
○耿济镇在县东一里。后汉建武五年,耿拔祝阿,遂渡济水向历城,镇因以名。今有耿济渡口,在大清河上。宋改镇曰齐河云。○野井亭,在县东济河北岸。《春秋》昭二十五年,齐侯唁公于野井。《汉书》:祝阿县有野井亭。盖其地旧属祝阿也。
齐东县府东北百八十里,本邹平县地。宋于县之赵岩口置齐东镇。金初,刘豫置夹河巡司于此。元改镇为齐东县,属河间路。明初改今属。城周五里,编户四十六里。
○魏王城县西南三十里。俗传魏王李密所筑,非也。《水经注》:魏泰常七年,安平王镇平原,筑此,因名。太和二十三年,罢镇为平原郡,治于此,今故址犹存。又县西二里延安镇有延安城。或曰:南燕时所筑。又有齐东旧城,在县治东大清河东岸,遗址尚存。
○大清河在县北一里。自济阳县流入,又东北入武定州青城县界。○减水河,在县东二里。成化间开浚,自西南引白云湖流经孽家渡口,由马家洼入大清河。《志》云:马家洼近小清河,与白云湖相接,一遇水潦,湖水即通小清河,而弥漫于马家洼,民田多被其患,因凿渠以泄之大清河,而洿池变为膏腴矣。又坝水河,在延安镇西二里,亦成化间开浚,以泄归苏镇水潦,南引白云湖,经邹、刘二沟,北注大清河。
济阳县府北九十里。东至齐东县百里,本章丘县之标竿镇及临邑县地。金天会七年,始析置济阳县,以在济水北也,属济南府。元属济南路。今县城周四里,编户四十五里。
○新市城县西六十里,故寺阝国地。或曰:南北朝时,尝侨置中山国之新市县于此,寻废。又县西二十五里有寺阝城。《志》以为春秋时寺阝国也。
○大清河在县南门外,自临邑县流入境。又东北入齐东县界。《志》云:县北有马颊枯河。又东北接商河县境。
○闻韶镇在县东北三十里。相传孔子闻韶处,有闻韶台。《志》云:县东北六十里有仁风镇,洪武元年设巡司于此,寻革。
禹城县府西北百里。西北至平原县七十里。春秋时祝国,后为齐之祝柯邑,柯与阿通。汉置祝阿县,属平原郡。高帝封功臣高色为侯邑。后汉亦为祝阿县。晋改属济南郡。刘宋属太原郡,后魏因之。隋属齐州,唐仍旧。天宝初,改曰禹城县,以县西有禹息城而名。宋仍属齐州,元改属曹州。明朝洪武二十年改今属。城周九里,编户五十六里。
○祝阿城县西南十七里。《礼记》:武王封黄帝之后于祝。春秋时,曰祝柯。襄十九年,诸侯盟于祝柯。《传》云:诸侯还自沂上,盟于督扬。督扬即祝柯也。汉为祝阿县。后汉建武五年,耿讨张步,步使其党费邑军历下,又分兵屯祝阿,别于泰山钟城,列营数十以待。渡河,先击祝阿,自旦攻城,未中而拔之,故开围一角,令其众得奔归。钟城人闻祝阿已溃,大恐惧,遂空壁亡去。晋亦为祝阿县。太元十三年,泰山贼帅张愿帅万余人屯祝阿之瓮口,是也。隋大业十一年,涿郡贼卢明月寇祝阿,齐郡通守张须陀大破之。唐曰禹城。乾元二年,史思明侵河南,守将李锐于长清县边家口决大河,东至县,县因沦陷,移治于迁善镇,即今治也。宋白曰:故祝阿城,在今长清县丰齐镇北二里。
高唐城县西四十里。春秋时齐邑。杜预曰:高唐在祝阿西北。是也。襄十九年,齐夙沙卫奔高唐以叛,庆封围高唐,弗克。高唐人殖绰,工偻,会夜缒纳师,醢卫于军。二十五年,祝陀父祭于高唐。昭十年,齐景公母穆孟姬为陈无宇请高唐,陈氏始大。又哀十年,赵鞅帅师伐齐,取犁及辕,毁高唐之郭。《孟子》:绵驹处高唐。是也。《史记》:齐庄公初,晋伐齐,至高唐。又赵肃侯六年,攻齐,拔高唐。齐威王三十四年,与魏惠王会。威王曰:吾臣有盻子者,使守高唐,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又鲁仲连谓田巴:今楚军南阳,赵伐高唐者也。汉置高唐县于此,属平原郡。后汉及晋因之,后废。后魏景明二年,改置高唐县,则今东昌府高唐州也。今见高唐州。
辕城在县西北。亦春秋时齐邑也。《左传》:哀十年,晋赵鞅伐齐,取犁及辕。杜预曰:祝阿西有辕城。汉置瑗县,属平原郡,后汉省之。○斗城,在县西南。晋太元中,张愿屯祝阿之瓮口,后燕慕容隆讨之,至斗城,去瓮口二十余里,还击愿,大破之。是也。○钟城,在县东南百余里。后汉建武中,耿讨张步,拔其祝阿,钟城闻之,遂溃走。胡氏曰:钟城在泰山郡界,故曰泰山钟城。刘宋景平元年,魏人侵兖州,毁钟城,以立封疆而还。即此。
○漯水县西二里。《禹贡》:浮于济漯,达于河。《汉志》注:漯水出东武阳,其下流盖经此,今涸。又黄河,旧《志》云:在县南七十里,自长清县流入,又东北入临邑县境。东武阳详见朝城县。
○瓮口戍在县南,即后燕慕容隆破张愿处。《三十国春秋》:隆兵至斗城,愿兵奄至,隆击却之,谓慕容德曰:愿乘人不备,宜得大捷,而我士卒以悬隔河津势迫之故,人思自战,故能却之。遂进战于瓮口,愿败走。盖斗城在河津之南,而瓮口又在斗城东南也。○刘普马驿,旧置于县西十五里,成化十一年,迁于县治南。
临邑县府北百五十里。西至德州德平县七十里。汉为漯阴县,属平原郡。晋省。刘宋改置临邑,属魏郡。后魏属东魏郡。隋属齐州。唐初属谭州。贞观初,州废,仍属齐州。宋因之。元属河间路。明初改今属。城周九里,编户三十二里。
○临邑城县北三十五里。城周七里。汉县,属东郡。刘宋孝建二年,侨置于漯阴县界。后魏因之。隋大业九年,齐郡丞张须陀击贼王簿于泰山,贼败走渡河,须陀追败之于临邑。唐亦为临邑县治。宋建隆初,河决公乘渡口,县城坏三年,移县治孙耿镇,即今治也。
漯阴城县西十里。本齐之犁丘邑。《左传》:哀十年,晋赵鞅伐齐,取犁及辕。二十二年,晋苟瑶伐齐,战于犁丘,齐师败绩。其地亦名曰隰,是时知伯亲擒颜庚,陈成子召庚之子曰:隰之役,而父死焉。杜预曰:犁丘,隰也。汉置漯阴县,属平原郡。应劭曰:县在漯水之南,因名。后汉曰隰阴,或曰漯,亦音他合反。然则《左传》之隰,《汉书》之漯,或皆传写之讹,当以湿为正也。建安八年,袁谭将刘询起兵漯阴以叛谭。漯亦当作湿。晋县省。○著城,在县东南五十里,秦县。《史记》:曹参战济北郡,攻著。又《汉书》:灌婴收著、漯阴、平原、鬲、卢。此即著也。汉亦为著县,属济南郡。晋宋及后魏因之,北齐省。
阿阳城在县南。汉县,属平原郡。后汉省。应劭曰:漯阴县东南五十里有阿阳乡,故县也。○归化城,在县西。《唐志》:元和十三年,析临邑及安德二县地置归化县。太和四年,复省入临邑。
○旧黄河县西南四里。《志》云:县南二十里有小河,故大河支流也。堤岸陡峻,支分八道。又钩盘河,在县西北二十里,今为盘河店。《志》云:旧自德平县流入,经县东五十里盘河店,又东至乐陵县南入海,今堙。
○鹿角关县北十五里。旧有鹿角津,大河所经也。唐置关于此,周围四里。
长清县府西南七十里。又西南至肥城县九十里。汉卢县地,属泰山郡。后汉属济北国。晋因之。刘宋及后魏俱属济北郡。隋置长清县,属济州,因界内清水为名。唐天宝十三年,改属齐州。宋因之。元属泰安州。明初改今属。《志》云:郡所辖州县俱土城,正德十一年,惟县城以石,周四里有奇。今编户四十四里。
○长清故城县东南三十里。春秋时石邑也。寺阝,音溜。《左传》:成二年,齐侯以辟司徒之妻为有礼,与之石。即此。隋初为卢县之长清镇,寻置县于此。宋至道二年,移县治刺榆店,即今治也。
卢城县西南二十五里。春秋时齐邑,齐公子食采于此。《左传》:隐三年,齐侯郑伯盟于石门,寻卢之盟也。成十七年,齐高弱以卢叛。襄十八年,晋赵武、韩起以上军围卢。二十九年,齐高竖又以卢叛。文帝分置济北国,都卢,后属泰山郡,郡都尉治焉。后汉初,东平人爰曾字子路,起兵卢城头,谓之城头子路。和帝永元二年,复分泰山置济北国治此,晋因之。刘宋亦为济北郡治。后魏兼置济州。隋初郡废州存。大业初,复曰济北郡。唐仍为济州。天宝初,曰济阳郡,皆治卢县,十四载,郡废,以县属郓州。五代周改置济州于巨野,即今济宁州,而卢县遂废。
高敖城在县西北。读曰敲敖。卢县北一里有高敖津,津有城,故以为名。晋永嘉六年,刘聪将赵固、王桑在山东,恐为石勒所并,将归平阳,自硗津西渡。或曰:硗,即高敖之讹也。永和八年,姚弋仲死,子襄帅其众屯高敖津。太元九年,谢玄北伐,遣刘牢之据高敖。十一年,慕容垂遣慕容德等攻东阿,济北太守温详遣从弟攀守河南岸,子楷守高敖以拒之,垂遣别将兰汗等于高敖西四十里济河,详等皆南遁。义熙十三年,刘裕伐秦,引军入河,以向弥为北青州刺史,留戍高敖。宋永初三年,魏将周畿等南寇,渡河,军于高敖。明年,魏人立济州中城于此。元嘉七年,遣到彦之等经略河南,取魏高敖。所谓河南四镇之一也。寻复没于魏。二十二年,魏主焘发冀州民造浮桥于高敖津。二十七年,复伐魏,前锋申元吉趣高敖,取之。青、冀二州刺史萧斌等守高敖,使王玄谟进屯滑台,既而玄谟自滑台遁还,斌欲固守高敖。沈庆之曰:今青、冀虚弱,而坐守穷城,若敌众东过,清东非国家有也。斌乃使玄谟戍高敖,引军还历城。明年,江夏王义恭以高敖沙城不堪守,召玄谟令毁城还历城,魏人追击败之,遂取高敖。二十九年,复遣军北伐,张永等分道向高敖,攻围历时不能拔,败还。自是高敖遂没于魏。魏太和二十年,如高敖,命谒者仆射成淹具舟楫,欲自泗入河,溯流还洛。正光四年,济州刺史刁宣复筑高敖外城。后周武帝平齐,又筑第二城,即高敖中城也。寻又于高敖津置关,曰济州关。隋末关废。唐天宝十三载,济州郡县皆圮于河,其后河流迁徙,高敖遂成平陆。《水经注》:高敖城,本汉东郡茌平县故城。其城临水,西南隅崩于河,后更城之。魏置济州治此,河水冲其西南隅,又崩于河。《通典》:唐济州治,即古高敖城。胡氏曰:城西南有津,即高敖津云。
山茌城县东北三十里。汉茌县,属泰山郡。后汉因之。茌,读曰淄。晋为山茌县,仍属泰山郡。升平三年,慕容隽以贾坚为泰山太守,屯山茌,晋将荀羡击破之。刘宋元嘉十年,置太原郡,治山茌。孝建元年,改属济北。后魏仍属太原郡。隋废,唐复置,属齐州。天宝初,改曰丰齐县。元和十五年,以户口凋残,并入长清。五代时,置丰齐驿。梁敬翔《编年录》:丰齐驿在济州东南三十里。谓此。今曰丰齐镇,镇北二里即祝阿故城云。○济北废县,在县西三十里。隋开皇六年置,大业初省。
升城在县东北,旧戍守处也。晋义熙中,侨置太原县于此,属泰山郡。刘宋元嘉中属太原郡。孝建初,徙为太原郡治。后兼置并州于此。泰始三年,并州刺史房崇吉守升城,不附魏,为魏将慕容白曜所陷。后魏曰东太原郡。魏收《志》:东太原郡、太原县,俱治升城。是也。北齐郡县俱废。○鼓城,在县西,战国时齐邑。《国策》所云齐闻此必效鼓,是也。魏收《志》卢县有鼓城。
垣苗城在县东北。《水经注》:济水自平阴县城西,东北径垣苗城西。本名洛当城,当河济之会。宋武西征,令垣苗镇此,因名。宋泰始三年,肥城、垣苗、糜沟等戍,皆不附魏。既而为魏将慕容白曜所陷。魏收《志》:垣苗、糜沟二城,在东太原郡太原县界。又石塞城在县西南,南燕时戍守要地也。晋义熙二年,南燕西中郎将封融奔魏,与群盗袭石塞城,杀镇西大将军馀郁,国中震恐。是也。
○隔马山县东南六十里。《春秋》:襄八年,晋师伐齐,齐师遁,殖绰、郭最代阍人夙沙卫殿,卫怨二子,杀马于隘以塞道,欲使晋师得之也。后人因以名山。《水经注》谓之格马山。
青崖山在县东南四十里冈峦绵邈,崖谷长青,有南沙河水,与七仙泉、白石泉诸水合流其下。宋嘉定十三年,金长清令严实聚众结寨于此,太行以东,实为雄长。一名青崖崮。稍西北曰五峰山,冈阜环合,泉石甚胜。
方山县东南九十里,即《水经》所云玉符山也。四面方正,因名。峰峦高耸,泉流环绕,东南有琨谷。苻秦时,沙门僧朗隐此,亦曰朗公谷。山北有灵岩寺,唐李吉甫《十道图》以润之栖霞,台之国清,荆之玉泉,与此为四绝者也。《唐书》:麟德二年,发灵岩顿,至泰山下。《金史》:灵岩寺有屋三百余间,且连接泰安之天圣寨,介于东平、益都之间,驻兵于此,足相应援。元初,泰安张汝楫据灵岩,以拒蒙古之兵,是也。山顶有六泉,皆甘冽。又鸡鸣山,在县东八十里。《志》云:灵岩寺西山口也。
○大清河在县西南二十里。自平阴县流入境,又东北入齐河县界,即济水也。《左传》:隐三年,齐、郑盟于石门,郑伯之车偾于济。盖在县界。
南沙河县南二十里。源出隔马山,西北注于大清河,亦谓之沙沟水。刘宋大明二年,魏兵攻清口,宋将庞孟蚪等败魏兵于沙沟。《水经注》:中川水与宾溪水合,北流经卢县故城东,又北流入清,俗谓之沙沟也。清口,见东平州。
丰齐河县东北三十里。自泰山北下柳坞、都泉诸溪水会而成流,经渴马崖,又西北经丰齐镇,至县北,入大清河。又耿家陂,在县西北三十里,周三十里,下流入大清河。
四渎津在县西南。《水经注》:河水东北径临邑县,又东北流经四渎津西岸侧,临河有四渎祠。以自河入济,自泗入淮,自淮达江,水径周通,故有四渎之名。后魏普泰二年,高欢入邺,尔朱世隆在洛谋拒欢,使齐州行台尚书房谟募兵趋四渎,又使其弟青州刺史弼趋般城,扬声北渡,为犄角之势。既而世隆败,引还。般城见德平县,或讹为乱城。今津流迁改,故迹已堙。
○济州关在县西,即高敖津也。高齐末,齐主纬自邺走济州,复走青州,遣高阿那肱守济州关。周师至,阿那肱以关迎降。即此。余详高敖城。○石都寨,在县东南七十五里,有巡司戍守。
清亭在县东。《春秋》:哀十一年,齐伐我及清。杜预曰:卢县东有清亭,以清水所经而名。
石门在县西南。《春秋》:隐三年,齐侯、郑伯盟于石门。京相曰:石门,齐地,今卢县故城西南六十里故石门,去水三百步,盖水渎流移,石门旧在岸侧也。今圮于河。○广里,在县西南。《志》云:平阴城北有防门,又北有光里。齐人言广,音与光同,《左传》所谓堑防门而守,之广里者也。司马彪《续汉志》:卢县有光里,亦曰广里。东魏初,侯渊自齐州罢还,行及广里,高欢复以渊行青州事。即此。今亦见平阴县。
肥城县府西南百六十里。东南至兖州府宁阳县九十里。古肥子国。汉置肥成县,属泰山郡。后汉属济北国,寻省入卢县。后魏复置肥城县。孝昌三年,置东济北郡治焉。后齐郡废。后周置肥城郡。隋郡废,县属济州。唐武德五年,以县属东泰州。贞观初,州废,县省入博城。宋为平阴县地。金曰辛镇寨。元至元十二年,于寨置肥城县,属济宁路。明初改今属。城周六里有奇,编户三十里。
○肥城故城在县西。汉县治此。刘宋泰始三年,魏慕容白曜将攻肥城,司马郦范曰:肥城虽小,攻之引日,因张军威,以书谕之。肥城遂溃。太子贤曰:故城在今平阴县东南。《志》云:县北五十里有古长城。
○巫山县西北七十五里。《左传》:襄十八年,晋师伐齐,齐侯登巫山以望晋师。即此。一名孝堂山,相传郭巨葬母于此。○陶山,在县西三十里,达平阴县界。相传陶朱公入齐,曾止于此。又金牛山,在县西十里,上有五龙池,一名郁葱山。
瀑布山县南四十里,瀑水悬崖二十余丈,其上为天井峪,旁有岭,蜿蜒高耸,谓之横岭。又有柱亭、虎门诸山,俱与瀑布山相近。○狼山,在县西南五十里,其地亦名狼山屯。
五道岭县西北二十五里,当往来通道,旧置马驿于此。又吴儿岭,在县北六十里。县西北七十里曰孙家岭。又有吉木岭,在县南十五里。
○肥河县东十里,源出孝堂山。又孤山河,出县东十里之孤山。合沟河,出县东南十里之潮泉,与肥河汇流为一,西入大清河。○泌水,在县西。《水经注》:肥城有泌水,西南流,入平阴县界,注于汶水。又开河泉,在县西北。《志》云:县境凡九泉,俱南流,入于汶河。
○三布口在县东。晋太元十二年,后燕慕容隆败张愿于瓮口,愿脱身保三布口,燕人进军历城。三布口盖与泰山相近。○句窳亭,在县南。《东观记》:汉章帝元年,凤集肥城句窳亭。今县南四十里有凤凰山,即其地也。
安宁村县南四十里,旧置马驿于此,与五道岭为两驿。嘉靖四十三年,并为一驿,曰五宁驿。又有大石巡司,在县北十里。
青城县府东北二百二十里。西北至武定州九十里。本临邑、宁津二县地。金曰青平镇。元置青城县,属济南路。中统中,改属陵州。至元初,又改属河间路。明初省入邹平、齐东二县。洪武十四年复置,今县属济南府。城周四里,编户三十一里。
○大清河县北八里,自武定州流入境,又东入滨州界。
陵县府西北二百四十里。南至东昌府二百六十里。汉置安德县,属平原郡。魏、晋因之。后魏改属渤海郡。中兴初,分置安德郡治此。隋为德州治。唐、宋因之。洪武七年,省安德县,寻改陵县治此,属济南府。今县城周八里有奇,编户三十二里。
○故德州城即今县治。唐时平原为河北雄郡,天宝末,颜真卿为平原守,知安禄山必叛,乃修城浚池,阴为之备。既而河朔尽陷,惟平原拒守。元王恽云:德州城壁堑高深,城门内起直城前障,壅蔽内外,左右墁道,其尾相属,相传颜鲁公制也。城周二十余里,明初改置今县。永乐初,徙其甓以筑德州城,而县仅存土垣,荒凉殊甚。正德六年,以流贼犯境,改筑土城,亦曰内城,周仅八里,即今城也。
鬲城在县东北。古鬲国郾城卑阅之后。《左传》云:夏臣靡奔有鬲氏。即此。汉置鬲县,属平原郡。后汉建武中,封朱为侯邑。晋仍之。后魏改属安注。魏收《志》曰:鬲县治临齐城。《水经注》:笃马河自安注,又东北径临齐城南,始东。齐未宾,魏筑城以临之,是也。《隋志》:齐废鬲县入安注。《括地志》:鬲城,在安注县东北五十里。
白石城县北二十里。汉文帝封齐悼惠王子雄渠为白石侯,此其食邑也。又重丘城,在县北五十里。或以为即《春秋》襄二十五年诸侯同盟处也。汉置重丘县,属平原郡,后废。
三汊在县东南。《唐史》:贞元初,淄青帅李纳于德州南跨河而城守之,谓之三汊城,常置戍以通魏博之路。贞元八年,纳子师古嗣职,镇冀帅王武俊引兵至德州,将取三汊,诏师古毁其城。是也。
○德河县东五里,亦曰五里河。西流入于卫河。《志》云:县东南三里有马颊河,西三里有覆河,皆九河故道也。
○神头店县东北二十里。《通志》云:汉厌次县治此。误。
附见:
济南卫在府城内,洪武十九年建。又肥城守御千户所,在县治西,洪武二十一年建。今亦置济南卫。
泰安州府南百八十里。南至兖州府百三十里,西至兖州府东平州百八十里,西南至兖州府济宁州二百二十里,西北至东昌府三百七十里。
春秋、战国时齐地。秦属齐郡。汉为泰山郡地一云即汉初济北郡,郡治博阳。六年,以济北、博阳二郡封齐,寻又置泰山郡,治奉高。武帝又以奉高、博阳并为郡治。或谓博阳即博也,恐误。晋及后魏因之。隋郡废,属兖州。大业初,属鲁郡。唐武德五年,置东泰州。贞观初,州废,仍属兖州。天宝初,属鲁郡。乾元初,复故。宋仍属兖州。金置泰宁军,又改泰安军。大定三十三年,升为泰安州。元初,属东平路,后隶济南路。明初属济南府,以州治奉符县省入编户九十七里,领县二。今仍为泰安州。
州北阻泰山,南临汶水,介齐鲁之间,为中枢之地。山东形胜,莫若泰山,泰山之形胜,萃于泰安。繇此纵横四出,扫定三齐,岂非建瓴之势哉?
○奉符废县今州治。春秋时,齐之博邑也。《志》云:古博城,在今州东南三十里。《左传》:哀十一年、公会吴子伐齐,克博。又《国语》:吴王使王孙苟告周曰,遵汶伐博。汉三年,韩信袭破齐,田横走博阳。《汉书》作田横走博。盖博即博阳也。又灌婴追横至嬴、博。汉置博县,属泰山郡。晋因之。后魏曰博平县,泰山郡治。北齐改郡曰东平。隋初郡废。开皇十六年,改县曰汶阳,属兖州,寻又改汶阳曰博城。唐初,置东泰州,寻还属兖州。乾封初,改为乾封县。总章初,复曰博城。神龙初,又为乾封。宋开宝五年,移县治岱岳镇,即今州治也。大中祥符初,改县曰奉符,又筑新城,在今州东南三里,而以岱岳镇为旧城。金置泰安州,复还旧治。今州有石城,即金所筑也。元因之。城周七里有奇,门四。
奉高废县州东北十七里。汉置县,为泰山郡治。后汉及晋宋因之。后魏仍属泰山郡。隋开皇六年,改曰岱山县。大业初,并入博城县。唐初,置岱县,属东泰州。贞观中废。《汉志》注:奉高县西南四里有明堂。武帝元封初,从封禅还,坐明堂。明年,作明堂于汶上。太初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祀上帝于明堂。天汉三年春三月,上行幸泰山修封,祀明堂。天汉四年,幸泰山,祀明堂。后汉元和二年,幸泰山,柴告岱宗,进幸奉高,祀五帝于汶上明堂。《括地志》:博城东北三十里汶水,有明堂故城。《志》云:此周明堂也,其在州东十里者曰汉明堂。魏收《志》:奉高有故明堂基。《水经注》:古引水为壁雍处,基渎存焉。世谓此水为石汶。
嬴城州东北百里。春秋时齐邑也。《左传》:桓三年,公会齐侯于嬴。哀十一年,公会吴师伐齐,克博,至嬴。十五年,公孙宿以其兵甲入于嬴。又孟子反于齐,止于嬴。汉初,灌婴败田横之师于嬴下,寻置嬴县,属泰山郡。后汉初,陈俊讨张步,步连结泰山群盗,与俊战于嬴。建安中,尝为嬴郡,曹操表糜竺领嬴郡太守,是也。晋仍为嬴县,宋因之。后魏移置于废莱芜城,即今莱芜县也。《水经注》:汶水自莱芜,又西南径嬴县南,又南至奉高。或云:莱芜县北二十里有故嬴城。
○泰山州北五里。亦曰岱宗,五岳之一也。详见前名山泰山。
高里山州西南五里。汉太初元年,幸泰山,禅高里,是也。高,一作蒿。或以此为亭禅山。其左为社首山,周成王、唐高宗玄宗、宋真宗,皆禅于此。○徂徕山,州东南四十里。《诗》:徂来之松。谓此也。一名尤来山,亦曰尤崃山。后汉初,赤眉渠帅樊崇保此,自号尤崃三老。桓帝延熹四年,岱山及博尤来山皆颓裂。唐李白等尝隐于此。上有紫源池,玲珑独秀,诸峰及天平、东、西三寨下有白鹤湾。
石闾山州南四十五里。汉武太初、太始及征和中,皆禅于此。《史记·封禅书》:石闾在泰山下址,南方方士多言此仙人之闾也,故上亲禅焉。○亭亭山,在石闾南五里。《史记》:黄帝禅亭亭。按:《汉志》巨平有亭亭山。刘昭曰:即禅亭也。《水经注》:汶水自博县,又西南经亭亭山东,又西南经巨平县东。水上有石门,旧分水下溉处。又云云山,在州东南百二十里。《封禅书》:无怀、伏羲、神农、炎帝、颛顼、帝喾、尧、舜、汤,皆禅云云。即此山也。
梁父山州东南百十里。《史记》:秦始皇封泰山,禅梁父。《封禅书》:八神,二曰地主,祠泰山、梁父。《后汉书》:建武三十二年,禅于梁父。《志》云:梁父山西接徂徕,南入泗水县界,其东即云云山也。又介丘山,在州南五十里。《志》云:宋真宗封泰山,登介丘。即此。
肃然山州东北七十里。《史记》:武帝封泰山,下阴道,禅泰山下址东北肃然山。是也。其东南即莱芜县界,山势巍峨,对之肃然,因名。
长城岭州西北六十里。《志》称齐威王筑城以备楚,自平阴缘河历泰山北冈上,东至海千余里。按《管子》云: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则春秋时已有长城矣。《战国策》:燕王曰:齐有长城巨防。《史记·齐世家》:威王十一年,赵侵我长城。又《楚世家》:还盖长城以为防。《外纪》:威烈王十六年,王命韩赵伐齐,入长城。《竹书》:梁惠成王二十年,齐闵王筑防,以为长城。城缘河经泰山千余里,东至琅邪台入海,往往有壁门邸阁。夫魏惠王与齐威同时,作闵王,误也。又《齐记》: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长城岭,盖即泰山冈阜,以古长城所经而名也。
○汶水州南六十里。源出岳北仙台岭,合诸溪谷之水,经州东四十里,谓之堑汶。又西南经徂徕山北,复南会别源诸水,南流三十里,至静封镇。而莱芜县境之汶水,分二源而西注,经徂徕山南,至此合流,所谓大汶口也。又西南入兖州府宁阳县境。《述征记》:泰山郡水皆名曰汶,汶凡有五:曰北汶、瀛汶、牟汶、紫汶、浯汶,皆源别而流同。
泮河州西五里。源出岳西北之桃花峪,会诸谷水流经州东南二十里,又东南入于汶。又梳洗河,在州东一里,出岳南黄岘岭,合诸水为中溪,东南流,会于泮水。又氵柰河,在县西一里,出岳西白龙池,亦南流会于泮河,并入汶河。○漕河,在州南五十里。《志》云:出州东淳于野,西南流入汶。
铁佛寺泉州东二十五里。又龙湾泉,在州南八里;张家泉,在州西南五里。《志》云:州境凡二十八泉,多由平地土石中涌出,俱入汶水,达于运河。又州西境有谢过城等五泉,万历中新导之泉流也。谢过城,与兖州府宁阳县接界,今详宁阳县。
○蜀亭在州西。《春秋》:成二年,楚侵鲁,至蜀,鲁请盟,遂及楚人及诸侯之大夫盟于蜀。杜预曰:博县西北有蜀亭。又有红亭。《左传》:昭八年,大于红,至于商卫。刘昭曰:奉高西南有红亭,接宋、卫也。
龙乡在州西南。《左传》:成二年,齐围龙,取龙,遂南侵,及巢丘。《史记》作隆。杜预曰:龙,鲁邑,在博县西南。刘昭曰:博县有龙乡城。○阳桥,在州西北。陆澄曰:博县有阳桥,盖地名,无桥也。《春秋》:成二年,楚侵卫,遂侵鲁,及于阳桥。孟献子请往赂之,遂盟于蜀。阳桥盖与蜀近。
新泰县州东南百八十里。东南至青州府蒙阴县百五十里。汉东平阳县地,属泰山郡。后汉省。晋泰始中,改置新泰县,仍属泰山郡,后属东安郡。刘宋因之。后魏属东泰山郡。隋属沂州。唐武德五年,改属莒州。贞观八年,仍属沂州,宋因之。金改今属。元省,寻复置。明因之。今城周六里,编户二十一里。
○东平阳城在县西。春秋时鲁邑也。《左传》:宣八年,城平阳。又哀二十七年,公及越后庸盟于平阳。汉初,灌婴下下邳,击破楚骑于平阳,即此城也。寻置东平阳县。应劭曰:河东有平阳县,故此加东。晋置新泰县,而东平阳遂废。《志》云:县西北四里有东西侯城,相传汉武所筑。
○宫山县西北四十里,连莱芜县界,泰山左翼也。旧名小泰山,即古新甫山矣。《诗》:新甫之柏,是也。山上有云衢岫,东有球杖壑,西有冰寨溪、五云涧,西北有千人洞。宋常曾云:汉武易小泰山为宫山,封三峰为义山。义山之北,曰黄岭,下有洞,深远莫测。○山,在县东南十里。或以为即敖山,鲁先君武公名也。今详见青州府蒙阴县。
龟山县西南四十里。山之南,即泗水县界。《诗》:奄有龟、蒙。谓此龟山也。《春秋》:定十年,齐人来归郓、讙、龟阴田。山之北即龟阴田矣。又夫子去鲁,作龟山之操。山峰峦层叠,旧为鲁境之望。○榆山,在县东北十里,山多榆。其相接者曰五峰山,有五峰特起。下有泉,澄澈若鉴,谓之宝泉。又有寨山,在县西北十里,相传昔人避兵处。
○小汶河县东北三十里。源出东北四十里之龙池,池在龙亭山下,西南流百里,入于汶河。又东河,在城东,源出县东北三十里之孤山,西南流三十里,入小汶河。○泥河,在县西四十里,源出寨山,亦西南流三十里,入小汶河。县西六十里曰广平河,源出宫山,西南流二十里,亦入小汶河。
和庄泉在县西。《志》云:县境凡十四泉,俱西流,注于汶河。又有刘官庄等五泉,则万历中所新导。
○上四庄县西七十里,有巡司。《通志》:县西五十里有谷里,相传古齐、鲁会盟处即夹谷云。
莱芜县州东百二十里。东北至淄川县百六十里。汉置莱芜县,属泰山郡。阚る曰:鲁莱柞邑也。《左传》:昭七年,季孙以桃易孟氏之成,其臣谢息辞以无山,与之莱柞。盖邑有二小山也。后汉亦为莱芜县。晋因之。刘宋时省。后魏移置嬴县于此,仍属泰山郡。隋属兖州。唐初属东泰州。贞观初,省县入博城。长安四年,于废嬴县置莱芜县,属兖州。元和十七年,并入乾封县,太和初复置。宋初仍属兖州,寻置莱芜监。金废监,以县属泰安州,元因之。明初属济南府,洪武三年改今属。县城周四里,编户四十二里。
○牟城县东二十里,春秋时小国。桓十五年,牟人来朝。僖五年,公孙兹如牟娶焉,即此。汉置牟县,属泰山郡,后汉及晋、宋、后魏皆因之。北齐省入博城。隋开皇十六年,分嬴县置牟城县,属兖州,大业初复废。《志》云:县东北六十里有裹头城,俗传汉武登蓬莱,经此筑城,时方簪冠学道,故名。
平州城在县西。《春秋》:宣元年,公会齐侯于平州。杜预曰:牟县西有地,名平州。魏收《志》牟县有平州城,鲁邑也。汉武封王为平州侯,食邑于此,寻废。
○原山县东北七十二里,与淄川县接界。汶水及淄水出于此。《淮南子》:淄水出饴山,即原山别名也。一名马耳山,旧有马耳山关,为险厄处。亦曰马耳谷。晋义熙三年,南燕慕容超母妻自姚秦还,超迎于马耳关。宋元嘉七年,到彦之屯东平,闻洛阳虎牢不守,欲焚舟步走,引兵南还。王仲德曰:虏去我犹千里,滑台尚有强兵,若遽舍舟南走,士卒必散。当引舟入济,至马耳谷口,更详所宜。盖仲德欲引舟师自济入淄,至马耳谷,由此可以南保兖州,东固青州也。魏收曰:嬴县有马耳山,汶水出焉。是马耳即原山矣。余见淄川县。又肃然山,在县西北五十里,与泰安州接界。
冠山县西南五十里。脉起泰山,突峙于此。汉元凤三年,有大石自立,其形似冠,山因以名。盖宣帝起于民间之象也。○韶山,《寰宇记》云:在县西北二十里,山出铁,汉置铁官于此。《志》云:县东十三里有大石山,产铁及大石。又矿山,在县西北五里,尝出铁矿。又阴凉山,在县北三十里,产铜矿。《唐志》:县有铁冶十三,铜冶十八,铜坑四,又有锡冶。开元六年,令赵建威于县西北十五里开普济渠,以运铜铁,并灌民田,今矿闭而渠亦塞。
瓮口山县东北九十里。形如瓮口。或以为即东晋时张愿所据处,似误。旧尝置青石关于此。瓮,亦作瓮。又九岭山,在县东四十里。县东南三十里又有三尖山。俱以九岭、三峰之胜而名。○葫卢关山,在县东南五十里,山形险隘。又县西南八里有苍龙峡山,亦曰青龙峡,山狭水急,如喷激然。又县西南三十里有龟兕山,一名聚胜寨。
莱芜谷在县西南。《从征记》:县城当两山间,道由南北门,连山凡数十里,谓之莱芜谷。《春秋》:定十年,夹谷之会,齐侯使莱人以兵劫鲁侯,即此地矣。旧《志》:夹谷在县南三十里,连新泰县界是也。又《唐史》:中和四年,黄巢东窜,李师悦以彭门之师,败之于瑕丘,巢走狼虎谷,为其甥林言所斩。狼虎,盖莱芜之讹音转也。又长城岭,在县北九十里,地势高爽,林木郁茂。盖战国时长城经其上,今讹为长春岭。
○汶水在县南二十里。其上源一出原山,一出寨子村,会流于此,地名胜水峪,俱西入泰安州境。○司马河,在县西十里,源出县东北二十里大室山,西南流入于汶水。
小龙湾泉县东北四十里。亦曰小龙湾河,合县西司马河,又西南流,入于汶。
《志》云:县西南十五里有郭泉,其旁有牛泉。又县西北二十里有乌江泉。又四十里有吕公泉。县东南三十里有湖眼泉及鹏山、莲花等泉。《泉河考》:县境之泉凡十六,俱流注汶水,达于漕河。又有韩家庄等五泉,万历中所新导也。
○马耳关在原山西麓。又青石关在瓮口山下。今俱废。○艾陵亭。《志》云:在县东北。《春秋》:哀十一年,公会吴伐齐,败齐师于艾陵。孔氏曰:博县南六十里有艾山,即艾陵。似误。
通远驿县北七十里。相近又有治村驿,宋、元时故驿也,明废。县东有税课局,永乐八年革。又有铁冶提举司,宣德间革。
德州府西北二百八十里。东至武定州二百二十里,南至东昌府三百里,西南至直隶清河县二百七十里,西至直隶冀州二百三十里,北至直隶景州七十里。
春秋战国时齐地,后属赵。秦属齐郡。汉置平原郡治平原,后汉因之。晋为平原国。后魏改置安德郡《魏志》:太和十一年,移平原郡治聊城,而以平原县置安德郡。寻罢。中兴中,复置,治安德。北齐、后周因之。隋郡废,改置德州。炀帝时,复曰平原郡。唐武德四年,复置德州。天宝初,亦曰平原郡。乾元初,复故。五代因之《通志》:石晋时,德州移治长河县,寻复故。长河,见直隶景州。宋仍曰德州亦曰平原郡,金、元皆仍旧。明初,以州治安德县省入,寻废旧治为陵县,而移州治于故陵县编户三十四里,领县二。今仍曰德州。
州控三齐之肩背,为河朔之咽喉。战国时,齐、赵往往争衡于此。汉得赵地,亦繇此以临齐。盖制驭山东,莫便于平原也。晋失其纲,平原恒为战地。刘宋时,魏人谋并青州,以平原为河津要会,恒置重镇于此魏主焘及时,屡自平原窥青州。唐天宝中,渔阳肆祸,惟平原能挫其锋。五代梁时,晋王存勖袭据德州,而沧、贝中断朱梁乾化五年,晋王得魏博,时贝州未下,诸将议取贝州,东兼沧、景。晋王曰:贝州城坚兵多,未易猝拔,德州隶于沧州而无备,若得而戍之,则沧、贝不得往来,二垒既孤,然后可取。遂袭德州,克之。明初取燕京,大军繇德州而进,靖难之师,先下德州,引军而南,遂成破竹之势。盖川陆经途,转输津口,州在南北间,实必争之所也。
○废陵县在州东。汉平原郡安德县地。隋开皇十六年,析置将陵县,仍属平原郡。唐属德州。宋属景州。金因之。元升为陵州,属济南路,寻改属河间路。明初,降为县。永乐七年,于县置德州,而移县治德州城内。《城邑考》:州故土城,洪武三十四年,始以砖,周十一里。正德六年,复筑罗城,嘉靖七年增修。今城周二十余里。
龙凑城在州东北,盖河津置戍处。后汉初平三年,公孙瓒遣兵击袁绍,至龙凑,为绍所败。又建安九年,袁谭军龙凑,曹操攻之,谭拔平原,走保南皮。胡氏曰:龙凑在平原、渤海间,为河津要口。又云城,在州西。汉元封四年,封齐孝王子信为云侯,邑于此。旧《志》:陵县西水侧有云城。
○卫河在城西,即漕河也。自东昌府恩县流经直隶故城县界,又东北流经州城西,又北入直隶景州之境。凡东南漕粟,商贾宾旅以及外夷朝贡,道皆由此。详见直隶大川卫河。
笃马河州东南四十里。《汉志》:平原有笃马河。鸿嘉四年,渤海、清河、信都河,水溢灌县邑。三十一年,孙禁请决平原金堤间,开通大河,令入故笃马河,至海五百余里者也。《水经注》:笃马河由平原北首受大河,经安德、平昌、般县、乐陵之境,又径阳信故城南,东北入海。今故道仅存,俗呼为土河,惟水涨时,自东昌府魏家湾溢出,循故道入海,余皆干涸。又钩盘河,在州东,又东经德平县,东北入乐陵、阳信县界,今亦枯绝。
马颊枯河在州南七十里。州西南七十里有鬲津枯河。又故黄河,在州西南八十里。
陈公堤州东南五里,西南入东昌府界。宋陈尧佐守滑时,筑此堤以障黄河水患,因名。
○桑儿园州北七十里。良店水驿置于此。又北三十里,即景州之废安陵城也。正德中,马申锡驻桑儿园,招流贼刘六等,即此。又州南卫河南岸二十五里有梁家庄水驿,接直隶故城县界,与城西卫河东岸安德水驿,皆为运道牵挽要途。又良店水驿,在州城北卫河东南三十五里。○太平马驿,在州南七十里。又州城南有安德马驿,盖州当南北之孔道。
歇马亭州北十里。《志》云:唐太宗征辽,尝驻于此。又德州递运所,在城北三里卫河南岸,永乐七年置,并建水次仓于此。今递运所与太平驿俱废。
德平县州东百六十里。西至武定州六十里。汉置平昌县,属平原郡。后汉曰西平昌县。晋、宋因之。后魏复曰平昌县,属沧州安德郡,寻改置东安郡于此。北齐郡废。隋属德州。唐因之。太和中,改属齐州,寻复旧。五代唐改曰德平。宋熙宁六年,省入安德。元符初。复置。今城周二里有奇,外城周七里,编户三十里。
○平昌城县东北一里,隋、唐时治也。汉旧县治在今县东三十里。文帝立齐悼惠王子为平昌侯,寻立为胶西王,是也。宣帝又封王无故为侯邑。东汉以北海郡有平昌县,故此加西。自晋至隋,县治此。唐初,盖徙而西。太和中,移于今治。
般城县东北三十里。汉置般县,属平原郡。般,读曰搬。晋属平原国。后魏初,属乐陵郡。中兴初,置安德郡治焉。后齐郡县俱废。隋开皇十六年复置,属德州。唐贞观十七年,省入平昌县。又县东十里有鬲城,盖南北朝时所侨置。或以为故鬲城也,恐误。今见陵县。
重平城县西北三十里。汉县,属渤海郡。后汉省。后魏孝昌中,复置重平县,属安德郡。后齐省入平昌。应劭曰:重平东北八十里,即重合县也。重合,今见直隶吴桥县。
○屯氏枯河在县东北。《水经注》:屯氏北渎东北经重平故城南,其别河东北径西平昌故城北,又径般县故城北,今堙。○商河,在县南。《水经注》:商河出杨虚县东首受河,亦漯水及泽水所经也。《志》云:商河过平原县东,又径县南,入乐陵县及商河县境,东北径武定州,至阳信县,下流入海,今断续过半矣。
般河在县东北。或曰:故钩盘河也,为九河之一。自德州经县界,入乐陵及阳信县境,下流入海。后汉初平二年,公孙瓒破黄巾于盘河。又瓒与袁绍相攻,瓒引军屯盘河。魏收《志》:般县以般河所经而名。《水经注》:屯氏别河径西平昌县故城北故渠川派,东入般县为般河。颜师古曰:汉般县,即《尔雅》之钩盘。○马颊河,在县南十里,一名新河。唐久视初,开此以导河流,寻废。县北十里有鬲津河,东南流,经县东二十里,又东入乐陵县界。《水经注》:大河西流,径平原鬲县故城西,谓之鬲津。又土河,在县西北,自德州流入,又东北入直隶宁津县界。
白鹿渊在县东北。《水经注》:般县东有白鹿渊,南北三百步,东西千余步,深三丈,其水冬清夏浊,氵亭而不流。若夏水洪泛,水深五丈,方通注于般渎。又黑水潭,在县西北三十五里,两崖陡立,渊深莫测,望之水黑如黛,流注屯氏故河。亦曰黑龙潭。○鲧堤,在县西南二十五里。相传伯鲧所筑,断续高卑。约十余里。
○杨二庄在县境。正德中,裨将许达歼贼于此。○吴令寨,在县西南十里。又党家寨,在县西南十五里。王家营,在县西南十八里。县西北二十五里又有小官寨。皆昔时戍守处。
平原县州东南百二十里。又东南至济南府百五十里。秦置平原县。汉因之,为平原郡治。魏、晋因之。后魏太常中,置东青州,治平原郡。景和中,罢。太和中,改置安德郡,治平原县。北齐郡废。隋属德州。唐因之。今城周五里有奇,编户四十六里。
○平原城刘句曰:旧城在县西南二十五里。秦置县于此。汉二年,齐王田荣与项羽会战于城阳,败走平原,为平原民所杀。汉县亦治此。后汉建安八年,袁谭为袁尚所败,走平原,婴城固守,寻为曹操所败。其后平原郡县皆治此。后齐改筑今城,移县治焉。
绎幕城县西北二十里。汉县,属清河郡。晋因之。永和八年,石赵旧将段勤因冉闵之乱,聚胡羯万人,称赵帝于绎幕,慕容隽遣兵击平之。太元十年,绎幕人蔡匡据城以叛,后燕慕容麟等击平之。十三年,后燕寺人吴深以清河叛,败保绎幕。后魏真君三年,并武城。泰和二十一年,复置,属安德郡,后齐废。隋开皇十六年复置,属德州。大业初,废入安德县。
俞阝县城《括地志》:在县西南五十里。汉县,属清河郡。吕后封吕陀为侯邑。又文帝封栾布为俞阝侯。武帝时,复为武安侯田食邑。《史记·河渠书》:俞阝为丞相,其奉邑食俞阝。俞阝居河北,河决而南,则俞阝无水灾,邑收多。言于上,久之不事复塞也。后汉光武亦封马□为俞阝侯。晋仍曰俞阝县,属清河郡□之。后魏初属平原郡,寻改属南清河郡。后齐废。隋改置俞阝县,在今夏津县境。
扬虚城《志》云:在县北。《水经注》:在茌平高唐西南也。汉置县,属平原郡。文帝四年,封齐悼惠王子将闾为侯邑,十六年,立为齐王,是也。后汉建武初,封马武为扬虚侯,即此。晋废。漯水经其东,商河发源于此。郦道元曰:扬虚,在高唐城之西南。○桑丘城,在县西,战国时齐邑。《史记·韩世家》:文侯七年,伐齐至桑丘。谓此。
○大河故渎在县西北。《水经注》:大河故渎经平原故城西北绝屯氏渎,又北经绎幕故城东,今堙。又笃马河,在县东北。《班志》注:笃马河在平原东北入海,行五百余里。《汉书》:鸿嘉四年,孙禁言可决平原金堤,开通大河,令入故笃马河。是也。县故有金堤,今皆堙废。
平原津在县西南。战国时,齐之西境,以河为界,此即黄河津济之所也。孔颖达曰:平原县南六十里有张公故城,城东有津,俗名张公渡,即平原津,秦始皇自海上还,至平原津而病。又韩信击田儋,渡平原,袭破齐历下军。《北史》:周师至邺,齐后主东奔,以颜之推为平原太守,令守河津,亦即是津也。今堙。
○张公故关在县南。《唐志》:德州有张公故关,即县之张公渡矣。又桃园马驿,在今县治西南,县当往来通道也。
附见:
德州卫在州城内。洪武初置千户所。九年改建。永乐五年,又置德州左卫于州治西,直隶都司。今仍置德州卫,亦置左卫。
武定州府东北二百四十里。东至海二百二十里,东南至青州府三百十里,西至德州二百二十里,北至直隶沧州二百五十里。
春秋、战国时齐地。秦为齐郡地。汉为平原、勃海二郡地。后汉属平原郡。三国魏分置乐陵郡《志》云:本建安中置。晋为乐陵国治厌次。后魏为乐陵郡治乐陵。隋开皇六年,置棣州治阳信县。大业二年,改沧州。明年,为勃海郡。唐武德四年,复置棣州治阳信。六年,省入沧州。贞观十七年,复置棣州移治厌次。天宝初曰乐安郡,乾元初复故。宋仍曰棣州亦曰乐安郡。元置滨棣路,后改棣州,属济南路。明初洪武六年,改乐安州,以州治厌次县省入。宣德元年,改为武定州以讨平汉庶人也。编户九十八里,领县四。今仍为武定州。
州南连青、济,北接沧、瀛,左环勃海,右控平原,所以屏蔽畿甸,权衡南北也。消幽燕之氛翳,静海岱之风烟,宣庙之烈,不与日月争光矣哉!
○厌次废县今州治。秦县也。相传秦始皇东游,厌气于此,因置厌次县。汉高六年,封功臣爰类为侯邑。宣帝徙封张安世孙延寿为富平侯,邑于此,遂为富平县,属平原郡。后汉初,富平获索盗掠郡县,耿击平之。明帝永平二年,复改富平为厌次县。晋为乐陵国治。永嘉末,幽州刺史王浚以邵续为乐陵太守。建兴二年,石勒围续,鲜卑段匹使其弟文鸳救之,续与合兵拒石勒,屯于富城。富城,富平之讹也。厌次亦名富平矣。魏收《志》:晋邵续为冀州刺史,治厌次。后魏仍属乐陵郡。后齐县废。隋开皇十六年,复置厌次县,属棣州。唐贞观十七年,移县治棣州郭内。《括地志》:厌次城,在阳信东南四十里。五代梁徙治于旧城东南十里。宋大中祥符四年,以河水为患,徙州治阳信界内乔氏庄,明初省。《城邑考》:唐棣州城,在今州东南六十里。五代梁华温琪为州刺史,苦河水为害,南徙十余里,谓之新州。今土人谓之南旧州城。宋李仕衡为河北都转运使,复以州治洿下,徙州西北七十里,既而大水没故城丈余。今州治即仕衡所移也。城周十四里有奇。
蛤垛城在州南。有盐池,岁出盐数十万斛。唐建中初,棣州隶淄青,既而归于朱滔,又归于王武俊,惟蛤垛犹为淄青帅李纳所据,因城而戍之,以专盐利。贞元八年,纳死,子师古袭位,武俊引兵屯德、棣,将取蛤垛及德州之三汊城,师古遣兵拒之。有诏诏武俊罢兵,乃引去。
○大清河州南八十里。自齐东县东北流,经州界,又东入青城县境。○大河故渎,在州南五十里。《志》云:在州城南三里,唐武后长寿二年,棣州河溢,即此。今淤。
土河在州南,即笃马河下流也。自乐陵县入州境,东注于海,溢涸不时。明初,徐达攻乐安,师至土河,距城五里,命军士填坝以进,遂下其城。○商河,在州南四十里,亦从商河县流入境,东北入阳信县界,俗谓之大河,方十余顷,其北有堤横亘,州人赖之。又南十里有聂索河,今淤为平壤,民居其东南,颇擅桑麻之利。居其西北,辄被余流所涨溢。成化十二年,州判王敖筑堤障之,长五十余里,民被其利。又大湾,在州南四十里,方十余顷,北有堤横亘,多鱼鳖之利。
○清河镇在州东南七十里,有巡司戍守。
阳信县州北四十里。东至滨州七十里。汉县,属勃海郡。文帝封典客揭为侯邑。王莽时废。后汉延光初复置,仍属勃海郡。魏属乐陵郡,晋、魏因之。隋置棣州于此。唐初,亦为棣州治,寻属沧州。贞观初县废,八年复置。十七年,仍属棣州。宋因之。今城周六里,编户七十里。
○阳信城《志》云:故城在县西南七里,俗所云子务城也。又今城盖古之厌次城。宋大中祥符中,徙棣州及厌次县于阳信界内之八方寺,而移阳信县治故厌次城云。又连城,在县东北五里。或曰即春秋时齐之辕邑,汉之瑗县。恐误。
○屯氏故河在县南。《水经注》:屯氏别河东北径阳信故城南,又东北流入海,今涸。○商河,在县东,自州界东北流经此。《水经注》:商河经马岭城,自西北屈而东南,又东分为二水,南为长聚沟,北为白簿沟,以入于海,今亦迁绝矣。
○桑落墅县东南四十里。《志》以此为古富平县治。又黄巾寨,在县东南二十五里,相传汉末黄巾屯聚处。
海丰县州东北六十里。西至直隶庆云县四十里。汉阳信县地。隋置无棣县,属棣州。唐因之。宋治平中,移置保顺军,仍曰无棣县,元至元二年,省入乐陵县,寻复置,以其地之半属沧州,半属棣州。明洪武八年,改置海丰县。今城周四里,编户四十三里。
○无棣城县北三十里。相传即春秋时齐之无棣邑。《管子》所谓北至无棣者。隋置县治此。唐因之。太和二年,武宁帅王智兴奉诏讨横海叛帅李同捷,遣其将李君谋将兵济河,破无棣,是也。五代周分置保顺军。《宋志》:周置保顺军于无棣县南三十里。宋开宝三年,又以沧、棣二州界保顺、吴桥二镇地益之,仍属沧州。治平中,徙无棣县治保顺军城,仍领军使。金废军。元分其地属沧、棣二州,而县治入于棣州。明初,改置今县,又以直隶之无棣县地改置庆云县。今详见直隶。
广武城《通志》云:在县北八十里。相传汉初李左车所筑,因名。又信城,在县北十里。《志》云:韩信下齐时所筑城也。今名信城里。又县北二十里有龙且城,其地高耸,形势屹然。
○马谷山县北六十里。高三里,周六七里,山半有洞,广二丈余,深不可测。一名大山。或以为即古之碣石,似误。又骝山,在县北百二十里,一名小山。
○无棣沟县西北十五里。旧合鬲津河,东入海。唐永徽初,沧州刺史薛大鼎开鬲津河,因疏无棣沟故道,以通滨海鱼盐之利。亦曰无棣河,今淤。余详直隶沧州。○黄龙湾,在县北七十里,其水虽旱不涸,下流入海。
鬲津河在县北十里。自乐陵县流入境,合于无棣沟。又覆河,在县西北三十里,自直隶庆云县流入境,注于海。又县北一里有古黄河堤,西抵乐陵,南抵德州,旧为大河所经,筑堤以防泛溢云。
豆子在县东北,故咸泽也。《隋书》:平原东有豆子。考其地,盖在平原、勃海、河间三郡之交,负海带河处也。自黄河南徙,而故址多不可问。《志》云豆子在陵县东,恐误。今详见直隶静海县之咸水沽。
○枣园县西北十里。大河东决,尝涨溢于此。成化二十年,伐木为桥,以便行旅,凡三座,延袤一里余,谓之枣园桥。又县东北百八十里有大沽河海口巡司,明初置。
乐陵县州西北九十里。西南至德平县七十里。汉置乐陵县,属平原郡,郡都尉治焉。后汉因之。建安中,曹操分置乐陵郡。魏黄初中,改封曲阳王茂为乐陵王,是也。晋曰乐陵国。后魏因之。隋初郡废,以乐陵县属棣州,唐初因之,寻改属沧州。宋仍旧。明初改今属。城周三里,编户五十六里。
○乐陵故城县南二十里。汉县治此。晋永嘉初,新蔡王腾故将田甄等起兵,斩贼汲桑于乐陵,即此。宋熙宁中,徙县治于咸平镇,在今县东。明洪武二年,又徙治富平镇,今县治是也。
鬲津城在县西南。隋开皇十六年,析乐陵地置鬲津县,大业初废。武德四年,平窦建德,又分饶安地置鬲津县,属沧州。贞观初,复废入乐陵。○福城,在县西北。唐贞元中,淄青所置福城戍也。元和十三年,横海节度使程权讨李师道,败之于福城。
○屯氏故河在县南。《水经注》:屯氏别河又东径乐陵县故城北,今堙。又钩盘河,在县南十里,自德平县流入境内。一名般河。今详见德平县。○鬲津河,亦在县南,自德平县流入境,又东入海丰县界。
土河在县南。自直隶宁津县流入境,又东入州界。又商河,亦在县西南,自德平县流入境,又东南入商河县界。
○旧县镇在县西北三十里,有巡司戍守。
商河县州西南九十里。西北至德平县百里。汉置力县,属平原郡。后汉省。隋开皇十六年,置氵商河县,属棣州。唐因之。贞观初,改属德州,十七年复故。宋改曰商河,仍属棣州。今城周三里有奇,编户六十八里。
○力县城在县西北。力,音力。汉置县,文帝封齐悼惠王子辟光为侯邑,寻立为济南王,是也。应劭曰:城在般县东南六十里,盖与德平县接界,后汉废。○麦丘城,亦在县西北。《志》云:即春秋时齐之麦丘邑。《史记·赵世家》:惠文王十九年,赵奔将兵攻齐麦丘,取之。即此城也。
马岭城在县北。《水经注》:商河自力县,又东北径马岭城西北,又东北径富平县北。城在河曲之中,晋东海王越斩汲桑于此。后魏时尝移厌次县治焉。一云马岭城在阳信县东十里,恐误。
○商河县南三里。自德平、乐陵县流入境,又东北入武定州境。《志》云:汉成帝时,河水为患,许商凿渠以杀其势,因名。或曰:宋大中祥符间,以商河为棣州患,议徙商河,南入大清河,因凿渠于此。○马颊河,《寰宇记》:商河县北有马颊河,即九河故道也,今堙。
○高桥县东南四十里。旧置驿于此。《志》云:县有高桥、商河二驿及三岔口、归化镇二巡司。今皆革。
附见:
武定州守御千户所在州城内。洪武初,建乐安千户所。宣德元年,改为武定,直隶都司。
滨州府东北三百五十里。东至海九十里,西南至武定州百里,西北至直隶沧州百二十里。
春秋、战国时齐地。秦属齐郡。汉属千乘郡。晋属乐陵国。后魏因之。隋属棣州。唐仍旧。五代唐置榷盐务。汉改赡国军。周显德三年,升为滨州。宋因之亦曰勃海郡。金属益都路。元亦曰滨州,属济南路。明初,以州治渤海县省入今编户七十八里,领县三。今仍为滨州。
州滨海为险,鱼盐饶给,固景、沧之屏藩,连辽、碣之形援。盖海道之噤喉,三齐之户牖也。
○渤海废县今州治。汉湿沃县地。隋为蒲台县地。唐析置渤海县,属棣州。五代周始置滨州治焉。城周九里有奇,门四。
大营城州西二十五里,故丁河口也。金人尝屯兵于此。《元史》:滨棣安抚使韩安世败宋兵于丁河口。即此地矣。
○海州东北八十里,古千乘海口也。后汉永平中,遣王景修治河渠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是也。今大清河会汶、泗诸流,俱由此入海。
大清河州南二十八里。自武定州南经青城县之北,又东流入境,又东北入蒲台县界。○士伤河,在州北。《齐乘》:士伤河西逾德、棣,东至海,于南北诸河差狭。疑即古之鬲津河。
○秦台在州东北二十里,高八丈,周二百余步。相传秦始皇东游筑此以望海。亦曰蒲台,以是时尝萦蒲系马于台上也。隋置蒲台县以此名。
利津县州东六十里。本渤海县之永利镇。金明昌三年,置利津县,属滨州。今城周七里,编户四十里。
○官灶城在县南,旧为煮盐之所。金时尝屯兵于此,因置城戍守。今遗址犹存。
○海县东北三十里。产盐,居民资其利,有丰国、宁海、永阜三场,设官掌之,属于山东都转盐运使司。《志》云:丰国镇在县东北七十里,大清河西岸,兼置丰国镇巡司于此。又宁海场,在县北三十里;永阜场,在县东北五十里。俱在大清河东岸。
大清河在县东。《志》云:自蒲台县北流,经青州府高苑县北,又北经县东,至县东北,以达于海。
○铁门关县北七十里。旧置关于此,以控滨海之险。稍东即丰国镇也。
沾化县州西北六十里。西南至阳信县五十里。本渤海县之招安镇。宋庆历三年,升为招安县。熙宁六年,复省为镇。元丰二年,复为县,属滨州。金明昌六年,改为沾化县。今城周五里,编户二十四里。
○久山在县东北七十里。世传秦始皇筑此山以镇海口。今有久山镇巡司。
○海县东北六十里。滨海有利国、富国、永利、丰民、宁海、永阜等场,皆煮盐之所也。《志》云:利国场在县东九十里。富国场,在县东六十里。永利场,在县东北七十里。丰民场,在县东七十五里。
流河在县东南三十里。其水自大清河分流,东北入海。
蒲台县州南三十里。东南至青州府高苑县四十里。汉湿沃县地。隋开皇十六年,置蒲台县,属棣州。唐武德八年,改属淄州。贞观十七年,还属棣州。五代周属滨州。宋省。金复置。元初,属滨棣路,寻属淄莱路。明初,属般阳府,寻改今属。今城周三里有奇,编户五十九里。
○湿沃城在县东南。汉县,属千乘郡,后汉省。曹魏复置,属乐陵国。晋及后魏因之。后齐省。《地理风俗记》:千乘西北五十里有大河,河北有湿沃城。即此。
○大河故渎在县西南七十里,旧时大河经此入海。
大清河在县北一里。自州境东北流经此,又东北入利津县界。
海县东百四十里。海畔有沙阜,高一丈,周回二里,俗呼关口淀。旧为济水入海之处,海潮与济相触,故名淀。上有井可食,海潮虽大,淀终不没,居民于其下煮盐。
○三姑台在县东一里。相传古贞女蒲氏所筑。有三台并峙,遗址仅存。或以为即秦蒲萦台云。又东十四里曰龙居店,亦曰龙混镇,相传宋太祖微时尝潜寓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