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崩溃·三十八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德国的崩溃·三十八

德国的崩溃·三十八

作者:利德尔-哈特·英国

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英国)

出自————《战争通史

   希特勒紧缩了西线,将大部分剩余的部队和物资用来扼守奥得河一线,以抗击俄国人,因为他认为,西方同盟国在遭受阿登地区据说是丧失活动能力的打击以及从安特卫普基地发射的V型飞弹和火箭的打击后,再也无法重新发动攻势了。因此,从德国工厂或是修配厂生产出来的极大部分适用的装备都被送往东方。然而,就在这时,西方同盟国正在组织压倒优势的兵力,准备突击莱茵河。在这次巨大的攻势中,蒙哥马利被指定承担主要突击任务:除他自己的两个集团军(加拿大第一集团军和英国第二集团军)外,美国第九集团军也归他调遣。美国多数将领对这一决定深为不满,因为他们感到艾森豪威尔为了顺从蒙哥马利和英国人的要求,牺牲了美国人自己的前途。

   愤愤不平的心情,激励着美国人在自己的各战区内更加奋发努力,以显示出自己的能力,虽然他们投入的兵力要比蒙哥马利集结的部队要少,但远远超过了德国尚能用来反对他们的兵力,因此,他们的种种努力终于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3月7日,美国巴顿第三集团军的坦克部队,在爱菲尔(Eifel)平原(地势崎岖的阿登地区邻接德国的那一端)突破了德军的薄弱防线,经过三天六十英里的进军,到达科布伦次附近的那一段莱茵河。由于莱茵河上的桥梁在他们到达前已被炸毁,所以他们的进军暂时受到了阻遏。但在稍北地方,有一支邻近的美国第一集团军的小型装甲先锋队,发现了一个缺口,便很快冲了过去,这样,一下子就到达波恩附近的雷马根(Remagen)桥,并在这座桥尚未被炸毁以前,出色地把它夺了过来。后备部队接踵而至,占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桥头堡。

   当这消息传到集团军群司令布雷德利那里时,他立即抓住这个破坏敌人莱茵河防线的时机,他在电话里欢呼着:“好极了!这下一定要把敌人砸得粉碎。”但是,当时正在访问布雷德利司令部的艾森豪威尔手下的一位作战参谋官,大泼冷水地说:“你们别去占领什么雷马根了——这不符合作战计划。”第二天,布雷德利接到明确的命令,叫他不要在这个桥头堡投入太多的兵力。

   这个约束性命令之所以越发使人不满,是因为美国第九集团军在四天前进抵靠近杜塞尔多夫的莱茵河后,辛普森(Simpson)军长迫切希望立即渡河,但为蒙哥马利所阻。由于蒙哥马利那指向莱茵河的巨大攻势,规定在三周后的3月24日才发动,因此,美军对这种种受作战计划约束的不耐烦情绪便与日俱增了。

   巴顿在获得布雷德利的热烈赞助后,转向南面进发,横扫莱茵河西面的德军,与此同时,他还在物色一个好渡口,以便尽早渡河。到3月21日,巴顿已扫荡了莱茵河西岸,肃清了科布伦次和曼海姆之间长达七十英里地段上的敌人。他就这样在敌人可能撤到莱茵河前切断了这个地段上的德国部队。第二天晚上,巴顿部队便在美因茨(Mainz)和曼海姆之间的奥本姆(Oppenheim)地方渡过了莱茵河,渡河时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

   当这一奇袭的消息传到希特勒那里时,他立即筹谋对策,但被告知已无多大剩余物力可资利用,最大限度能调拨来堵住这一缺口的,只剩下刚刚修好的五部机动车辆,而这又远在一百英里以外的坦克仓库里。敌人已“空空如也,一无所有”,所以美军过了莱茵河的挺进,就象是列队前进。

   这时,蒙哥马利已经完成了对威塞尔(Wesel)(莱茵河下游一百五十英里处)附近莱茵河大规模袭击的精心准备工作。他先在莱茵河西岸储存弹药和其他供应物资二十五吨 [ cdhyy注:原文如此,“25吨”供应物资对于25个师来说与“空空如也,一无所有”又有什么区别?钮译本为“25万吨”。 ] ,然后便在这里集结了二十五个师。他打算进袭的那段莱茵河长三十英里,那里只有五个力量薄弱而且疲惫不堪的德国师守卫着。

   3月23日夜晚,经过一次三千多门大炮和轰炸机川流不息的巨大轰袭,进攻开始。在两栖坦克支持下,带头的步兵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就渡过了河,并在东岸建立起桥头堡。黎明后,两个空降师降落在他们前面,为他们开路,在他们后面,正在赶紧架桥,以便增援师、坦克和运输车辆通过。敌人的抵抗十分微弱,提供半数冲锋兵的美国第九集团军,仅牺牲了四十人。英军的伤亡也极少,只有在一处遇到了顽强的抵抗,那就是河边的雷斯(Rees)村庄,那里,德国的一营伞兵坚守了三天之久。

   到28日,这一桥头堡已向纵深进展了二十多英里长和三十英里宽。然而,蒙哥马利仍旧小心翼翼地警惕着德军的抵抗力,一直等到在桥头堡集结了二十个师和一千五百辆坦克后,他才批准一次向东的总进军。

   严重地阻碍着同盟军向前进军的,是因同盟国空军过度轰炸而造成的一堆又一堆的瓦砾,这成了堵住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比敌人可能做到的更具有效。因为包括部队和人民在内的德国人,都渴望英美部队能在苏军摧毁奥得河防线之前,向东扫荡,尽快地打到柏林,并尽可能多占领德国领土。很少人赞同希特勒用自行毁灭的办法去达到阻挠的目的。

   在同盟军横渡莱茵河前夕,希特勒发过一道命令,宣布“战斗应在不顾我们自己人民的情况下进行”。他的地方长官们奉命破坏“一切工厂、一切主要电厂、煤气厂”以及“所有的食品和服装仓库”,为的是使同盟军所经之地,成为“一片荒漠”。

   但是,他自己的战时生产部长阿尔贝特·施佩尔,对这一严酷的命令立即提出抗议。对这些抗议,希特勒反驳说:“如果战争失败,德意志民族也将灭亡,这样,也就无须考虑人民所赖以继续生存的一切东西了。”

   希特勒如此冷酷无情,施佩尔为之震惊,他对希特勒的忠诚便有所动摇。他背着希特勒,到部队去,到工业界首脑们那儿去,他没有遇到多大困难就说服了他们,要他们不要执行希特勒的命令。

   但到末日来临时,希特勒的痴心妄想有增无已,几乎到了最后时刻,他还在指望出现救助他的奇迹。他喜爱阅读或让别人念给他听有关卡莱尔 [ 译者注:托马斯·卡莱尔(Thomas Carlyle)(1795-1881),苏格兰作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著有《腓特烈大帝史》等书,腓特烈大帝是普鲁士国王(1712-1786)。 ] 写的《腓特烈大帝史》(History of Frederick the Great)中的篇章,里面谈到腓特烈如何绝处逢生,在他的部队濒于崩溃的边缘时刻,由于俄国女皇之死,反对他的联盟就此解体。希特勒也喜欢研究占星术(Horoscopes),曾预言,4月份将发生灾难,但会突然逢凶化吉,到8月份就会获得令人满意的和平。

   4月12日午夜,希特勒得到罗斯福总统突然去世的消息。戈培尔打电话告诉他说:“我的元首,我向你祝贺。你的最大的敌人已经厄运临头。上帝可没有抛弃我们。”这是一个“奇迹”,看来希特勒一直在期待着这样一个“奇迹”——十八世纪七年战争最危急的时刻俄国女皇去世的重演。所以,希特勒相信,被丘吉尔先生称为东西方强国间的“大同盟”,由于它们的利害冲突,目前就会解体。

   但是,希望并未实现,两个星期后,希特勒不得不自杀,就象腓特烈大帝正好在他的“奇迹”使他的命运和生命得到挽救时几乎要做的一样。

   3月初,朱可夫已把他的桥头堡扩大到奥得河上,但还未能向前突进。俄国在远处的侧翼部队继续前进,4月中旬进入维也纳。当时,德军在西方的战线已经崩溃,那时的同盟国部队只遇到很少的抵抗,便从莱茵河向东挺进。4月11日,他们到达离柏林六十英里的易北河(Elbe),就在那里,他们停止不前了。16日,朱可夫部队和强渡尼斯河与科涅夫部队一起继续进攻。

   这时,俄国人突然从他们的桥头堡冲杀出来,在一周内就打到了柏林近郊——此地是被希特勒选为作背城一战之地。到25日,城市为朱可夫和科涅夫部队所包围,完全陷于孤立,27日,科涅夫部队和美军在易北河会师。但在柏林市区,德国人进行着拼死的巷战,直到希特勒自杀和德国无条件投降后战争结束时,才被完全压服下来。

   欧洲战争在1945年5月8日午夜正式结束。其实,这不过是最后正式承认战争的结束而已,早在一周前,局部地区已经停战。5月2日,在意大利南部战线的所有战斗已经停止,那里的投降书实际上已在三天前签了字。5月4日,类似的投降书,在吕内堡(Lüneberg)荒野的蒙哥马利司令部,由在欧洲西北部的德国武装部队代表签字。5月7日,有一包括德国所有部队在内的更进一步的投降书,在兰斯的艾森豪威尔司令部签字,还举行了一个规模较大的结束战争的仪式,到场的除了美国、英国和法国的代表外,还有俄国的代表。

   这些正式投降手续,是紧接着希特勒之死办理的。4月30日,即在他和忠诚于他的埃娃·布劳恩(Eva Braun)结婚后的第二天,他们在柏林的政府大厦废墟内一起自杀,据说当时俄国的前进部队即将来到,按照他的嘱咐,他们的尸体便在花园内给匆忙地焚毁了。

   在德军的三个投降书中,以第一个最为重要,因为意大利战线的停战书是在希特勒还活着时不顾他的权威而签字的。此外,这是两个月前(3月初)在那条战线上开始“秘密”投降活动的结果。至于德国,由于大权独揽的希特勒还在跟前,所以希特勒的将领们无法从事这种冒险活动,虽则很久以来,他们一直私下议论着迫切需要投降的问题。

   自从上一年夏天西方同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许多德国将领感到前途无望了。1945年2月,当德军在阿登地区的反攻被西方同盟军击退和俄军势如潮涌似地攻入德国东部后,几乎所有的将领都完全丧失了希望和决心。他们所以继续打下去,主要由于害怕——害怕违背他们忠于希特勒的军人誓言,害怕希特勒的怒火,害怕由于不服从而被他绞死,再加上害怕受到同盟国的惩罚,因为同盟国早就威胁他们说,同盟国在取得“无条件投降”胜利后,就要收拾他们。

   在以后的几个月内,几乎完全出于希特勒残酷无情的决定,战争才被拖延下去。如果西方同盟国不是那样严酷地一定要坚持“无条件投降”,能明白“无条件投降”在德国人心理上所发生的影响,那么战争可能会更快地结束。放松一下这种严峻的态度,并做出一些有关以后对待德国人的合乎情理的保证,那就很可能会引起一场由德国高级将领们带头的日益高涨的投降浪潮,前线就会迅速崩溃,纳粹政权也会随之垮台,这样一来,希特勒再要坚持战斗,也将完全无能为力了。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