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爆发时的敌对双方兵力·第二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大战爆发时的敌对双方兵力·第二

大战爆发时的敌对双方兵力·第二

作者:利德尔-哈特·英国

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英国)

出自————《战争通史

   1939年9月1日,星期五,德军入侵波兰。9月3日,星期日,英国政府向德国宣战,履行先前对波兰做出的保证。六小时之后,法国政府更是一步三回头地步了英国的后尘。

   七十高龄的张伯伦首相,向英国议会发表重大声明时,最后讲到:“我相信,在我有生之年,可能看到希特勒主义遭到摧毁、自由欧洲重新建立之日。”当初,不到一个月,波兰就沦亡。不出九个月,大半西欧就淹没在日益泛滥的战争洪水之中。虽然希特勒最终被推翻,自由欧洲却没有重新建立。

   工党发言人阿瑟·格林伍德(Arthur Greenwood)在欢迎宣战时,表达他如释重负的心情说:“我们大家经受了无法忍受的焦虑之苦,现在终于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到底否极泰来了。”对他的发言欢声雷动,由此可见他表达了下院的共同心情。他最后说:“但愿这次战争迅速而短促,但愿随之而来的和平在一个坏蛋所摧毁的废墟上永远傲然屹立。”

   对双方的人力物力不管怎样适当估计,也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认为,这次战争会“迅速而短促”,甚至也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指望,单单英法两国,不论战争多久,也能打败德国。自以为“现在到底否极泰来了”,那是更加愚蠢的事。

   对波兰的实力有不少错觉。哈利法克斯勋爵身为外交大臣,应该见多识广,但他却认为波兰比俄国有更多军事价值,宁愿争取同波兰结盟。在突然决定英国要对波兰做出保证的前几天,即3月24日,他告诉美国大使的正是这个内容。7月,英军监察长(Inspector-General of the Forces)艾恩赛德将军(General Ironside)访问了波兰陆军,他一回国,就提出了丘吉尔称之为“赞扬备至”的报告。 [ 注: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卷,357页。 ]

   对法国陆军的错觉还要大得多。丘吉尔本人曾将法国陆军称作“欧洲最有训练、最为忠诚的机动部队” [ 注:1938年4月14日 ] 。在战前几天,他会见了法国野战军总司令乔治将军(General Georges),看到法德两国实力的比较数字,得到了很好的印象,因而说:“你们倒是占了上风。” [ 注: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卷,357页。 ]

   或许是因为这个缘故,丘吉尔更加热心随同他人催逼法国赶快宣战,以支持波兰。法国大使的公文中讲到:“温斯顿·丘吉尔先生也是最为激动的一位;他的一阵阵声音震得电话都为之颤动。”3月间,丘吉尔还自称,在对波兰提供保证的问题上,“同首相的意见绝无二致”。他和十之八、九的英国政界领袖一样,把保证的价值说成是维护和平的手段。只有劳合-乔治指出,这一保证既行不通也有危险。但是,他的警告却被《泰晤士报》描绘为“这是劳合-乔治先生无法安慰的悲观情绪的发作,看来他现在是生活在他自己头脑里一个奇异而遥远的世界之中”。

   为了对比起见,应当提到,在头脑比较清醒的军人的圈子里,对战争的前景并没有这种种幻想。 [ 注:我在大战爆发时所作的战略估计,曾预见到波兰不日便将败北,法国也可能不会持久作战,并在结论中对形势作了概括:“总之,由于我们立足于不健全的战略基础之上,我们已陷入十分糟糕的困境——也许是我国历史上最槽糕的困境。” ] 但是,总的来说,当时普遍存在的情绪是激动不已,既无法正视眼前的现实,也无法看清远景。

   波兰能再坚守一些时候吗?在解除德国对波兰的压力方面,英法两国能再多出些力吗?就现在所了解的武力的数字来看,以上两个问题的答案,乍看起来似乎都是“肯定”的。在人数上,波兰有足够兵力,可以在前线阻挡德军,至少可以大大延缓德军的推进。就数字而论,法国也显然能够击败留在西欧对抗的德军。

   波兰陆军共有三十个现役师和十个后备师。至少还有十二个大型骑兵旅,虽则其中只有一个是摩托化的。至于潜在的兵力,数量上则大大超过所有师的兵力总数,因为波兰有将近二百五十万“受过训练的人”可以动员。

   法国动员了相当于一百一十个师的兵力,其中至少有六十五个现役师。包括五个骑兵师,两个机械化师,一个正在建立中的装甲师,其余都是步兵师。在这总数中,即使除去防守法国南部和北非的部队以抵御意大利可能发动的进攻外,法国统帅部仍然能够在面对德国的北方战线集结八十五个师。此外还能够动员五百万受过训练的人。

   英国除了派兵防守中东和远东外,在战争开始时曾答应派遣四个常备师去法国,而实际上派遣去的是相当于五个师的兵力。但是,由于海上运输问题,再则,为了避开空袭,必须绕道航行,这头一支分遣队直到9月下旬才能到达。

   英国除有规模不大而质量很高的常备军外,正在建立并装备一支有二十六个师的本土野战军,在战争爆发时,英国政府还计划把总数增长到五十五个师。可是,这新军的第一支分遣队却要到1940年才能投入战场。在此期间,英国所能起的主要作用,无非是按照传统方式,以海军实行海上封锁,而这种形式的压力向来是无法收到速效的。

   英国有一支六百多架的轰炸机队,虽然远不及德国的半数,也比法国多一倍。但是,鉴于当时服役的飞机大小和航程均属有限,不能正面进攻德国而发挥重大作用。

   德国动员了九十八个师,其中五十二个师是现役师(包括六个奥地利师)。在其余的四十六个师中,适合动员作战的却只有十个师,即使是这十个师,其中人员也大都是入伍不过一个月左右的新兵。还有三十六个师的人员,主要是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兵,年龄都已四十,对现代武器和战术都不熟悉。这些师都很缺乏大炮等类武器。编制这些师,并加以集体训练,以达到可以集体作战的程度,是花了很长的时间,时间之长,甚至超过德国统帅部原来的估计,他们因进度缓慢而深为惊慌。

   德国陆军没有准备在1939年打仗——德军将领信赖希特勒的保证,并没有料到会爆发这次战争。当初他们是勉强同意希特勒的迅速扩军要求的,因为他们宁可逐步增加受过充分训练的干部,但是,希特勒一再告诉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可以进行这样的训练,因为他最早也不想在1944年之前就冒险进行一场大战。同军队的规模相比,装备还要缺乏得多。

   但事后,一般人反而认为,德国在战争初期所以势如破竹地一次次打胜仗,是因为人数上和武器上都占压倒优势。

   这第二个错觉是慢慢才消失的。丘吉尔在大战回忆录中竟然还说德军在1940年至少有一千辆“重型坦克”。其实他们当时根本没有重型坦克。在战争开始时,他们只有少量中型坦克,重量不过二十吨而已,他们在波兰使用的大都是重量很轻、装甲很薄的坦克。 [ 注:利德尔-哈特:《坦克》,第2卷,附录5。 ]

   对比一下双方的实力,就可以看到波法两国总共有相当于一百三十个师,而德国只有九十八个师,其中三十六个师实际上既没有受过训练,也没有经过编制。在“受过训练的士兵”人数上,波法两国比德国更要大得多。这一人数悬殊所以能够抵消,是因为波法两国的总数虽比德国大,但是两国相隔很远,德国地位居中,把波法两国的总兵力就一分为二了。波法这两个伙伴,德国能够攻击其中较弱的一个,而法国如果要为盟邦解围的话,就必须向德国早有准备的防守力量发动进攻。

   即使如此,从数量上计算,波兰的部队(四十八个现役师)也多得足以抵挡向他们发动进攻的突击部队。此外,波兰大约还有六个已经动员的后备师,但是,赶不及投入战斗,战争就已经结束了。

   就表面来看,法国似乎大占优势,足以在西欧打垮德军,杀向莱茵河。法国竟没有这样做,使德国将领既诧异又宽慰。因为大多数德国将领还是往往按照1918年的情况来考虑问题的,他们和英国人一样,高估了法国陆军的力量。

   如果比较仔细地调查一番,对于固有的不利条件、对于1939年第一次付诸实施的战争新技术有比较清楚的了解,那末,对于波兰能否守得住、法国能否比较顺利地援助波兰,就会有大不相同的看法。从这一现代观点来看,即使在事前,也是无法改变局势的。

   丘吉尔在大战回忆录中谈到波兰崩溃时说:

  装甲车辆可以抵挡炮火轰击,也可以一天推进一百英里,这一新的事实究竟能引起什么后果,法英两国人都不真正理解。 [ 注: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卷,425页。 ]

   这句话,如果是针对法英两国的大部分高级军政人员而言,那是不能再正确了。但是,装甲车辆这两种新的潜力,首先是英国的一小批先进军事思想家设想出来,并不断公开说明的。

   丘吉尔在回忆录第二卷中讲到1940年法国崩溃时,虽然有所保留,但还是坦白交代了以下一段著名的话:

  由于很多年没有接触官方情报,我并不理解从上次大战以来动用大批快速重型装甲部队进行袭击所引起的剧烈变革。这一点我虽然知道,但竟然没有改变内心深处的信念。 [ 注: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第2卷,39页。 ]

   这番话,出诸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大力提倡使用坦克的人物之口,是值得注意的。这样交代值得尊敬,就是在于坦率。但是,丘吉尔担任财政大臣一直到1929年,而世界上第一支实验装甲部队,是1927年在索尔兹伯里平原(Salisbury Plain)建立,以试验高速坦克战论者鼓吹了多年的新理论的。他完全熟悉他们的思想,也曾视察过实验部队的活动,在其后若干年中还一直有所接触。

   对这一新的作战思想缺乏理解,官方对这一作战思想力加抵制,这两种情况,在法国比英国更为严重。而波兰又比法国严重。法波两军在1939年遭到失败,法军在1940年又一次遭到更为惨重的失败,其根源就是对这一新的作战思想缺乏理解。

   波兰的主导军事思想是陈旧的,部队的组织形式也很陈旧。既没有装甲师也没有摩托化师,旧式的队伍非常缺乏反坦克炮和高射炮。此外,波兰的首脑仍然迷信大批骑兵的价值,说来可悲,他们竟然相信骑兵有可能打冲锋。 [ 注:我在战前不久出版的《英国的防御》一书中,曾对波兰将领依然相信用骑兵冲锋抵抗现代武器一点表示忧虑(95-97页),当时这些话激怒了波兰外交部,他们对这样指摘他们的意见提出正式抗议,现在回想起来实在使人哭笑不得。 ] 在这一点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们的思想落后了八十年,因为早在美国南北战争中,已经表明用骑兵打冲锋毫无用处——尽管重视骑兵的军人对这一教训还是闭起眼睛不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所有军队都保持大量骑兵,好象缘木求鱼般地但愿有机会一试,这实在是那场非机动化战争中的天大笑话。

   另一方面,法国虽有现代化部队的许多要素,但是没有把这些要素组织起来,编成一支现代化部队,因为领导层的军事思想落后了二十年。法国失败后出现了种种传说,然而,事实恰恰与此相反,战争刚爆发那时,法国的坦克比德国造的坦克多,许多坦克都比德国坦克大,装甲也更厚,只是速度较慢而已。 [ 注:利德尔-哈特:《坦克》,第2卷,5-6页。 ] 可是,法国最高统帅部仍用1918年的老眼光看待坦克,或则看作步兵的良好工具,或则看成补充骑兵的侦察部队。这种老式的想法把他们迷住了,所以,他们不象德国人,迟迟不把坦克编成装甲师,依然打算把坦克大材小用。

   由于陆军缺乏空军的掩护和支援,法国在新型地面部队中的弱点就更为突出,波兰尤其如此。就波兰而言,这多少是因为缺乏制造坦克的物资,但是,法国却没有这种借口。波法两国都先是着重建立庞大的陆军,其次才来应付空军的需要,因为在军事预算的分配上,将领的意见是起左右作用的;将领自然往往支持他们所熟悉的军种。他们远远没有认识到,现在地面部队要起作用,就要有充分的空军掩护。

   波法两军所以崩溃,追其原因,可以说是领导层自满得要命。就法国来说,滋长这种自满情绪的,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二是他们的伙伴总是拜倒在他们自以为优越的军事知识面前。就波兰来说,养成这种自满情绪的,是1920年他们打败过俄国。两国将领长期以来对他们的军队和军事技术都得意得盛气凌人。只可以说,象戴高乐上校(Colonel de Gaulle)的一些法国年轻军人,才对英国所宣扬的坦克战新思想大有兴趣。可是,法国高级将领对这套英国产的“理论”却不大注意,这同新派德国将领研究这套新思想的精神恰成鲜明对照。 [ 注:利德尔-哈特:《坦克》,第2卷,5-6页。 ]

   即使如此,德国陆军还远远不是一支真有战斗力的现代化部队。不仅还没有基本上作好战争准备,并且大部分现役师在组织型式上都已过时,而最高统帅部还是往往想按常规办事。不过,在战争爆发时,已经编了少数新式部队——六个装甲师和四个“轻型”(机械化)师,还有四个摩托化步兵师作为后援。这在德国陆军中为数不多,但比其余部队都举足轻重。

   另一方面,德国最高统帅部踌躇再三,才认可高速作战的新理论,也愿意对此作一尝试。这主要是因为海因茨·古德里安将军(General Heinz Guderian)和其他少数人热心鼓吹,而且他们的一套论点正合希特勒的胃口——凡是可以保证速战速决的主张,希特勒都是支持的。总之,德国陆军所以能够取得一连串惊人的胜利,并不是因为在实力上占有压倒优势,也不是因为在形式上完全现代化,而是因为比对手先进几分,也是不可或缺的几分。

   克里孟棱(Georges E. B. Clemenceau) [ cdhyy注:克里孟棱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任法国总理。 ] 在上次大战中讲过:“战争事关重大,不可任凭军人处置。”1939年的欧洲局势,使这句多次经人引用的话又增添了价值,也有了新的含意。因为哪怕军人的眼力绝对可以信赖,现在也不能任凭他们处置。即使不是发动战争,就是维持战争的力量,也已经越出军人的军事领域,而转移到经济领域了。机械力在战场上越来越支配人力,所以,从现实观点来看,在规定总战略上,工业和经济资源也都已经使前线的军队退居陪衬地位。除非工厂和油田可以不断维持供应,否则军队只不过是没有活动力的一堆人罢了。行军纵队,在怀着敬畏心情观看的老百姓看来,可能印象深刻,但是在现代军事科学家眼里,不过是传送带上的一批木偶罢了。但就此而论,倒是能够拯救文明的潜在因素。

   如果单单计算现有的军队和武器,那将是一幅黯淡得多的图景。慕尼黑协定改变了欧洲的战略均势,至少使法英两国一时都陷于极其不利的地位。在原来的均势中,失去了捷克斯洛伐克装备精良的三十五个师,同时与之抗衡的一些德国师也不再受其牵制,但是,这一损失,英法两国即使加速军备计划,在长期内也万难弥补。

   德国突然袭击孤立无援的捷克斯洛伐克,既接收了军事设备,又接管了军火工厂,大有所获,远远抵消了法英两国在3月前所增加的军备。单单重炮一项,德国一下子就增加了一倍。由于德意两国的援助,佛朗哥终于推翻了西班牙共和政府,法国的边境和英法两国的海上交通就又增添了一层威胁的阴影,这样一来,形势更加不妙了。

   从战略上看,只有俄国保证支持,在不久的将来,才可能重新保持均势。同样,从战略上看,只有目前这样的大好时机,才可能同西方列强开火交战。但是,战略均势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而在战争的压力下,这能否挑起德国部队这副重担是大可怀疑的。

   大约有二十种基本产品对于战争是必不可少的。整个生产上用的煤。作动力用的石油。制炸药用的棉花。羊毛。铁。运输上用的橡胶。一般武器和所有电力设备上用的铜。炼钢和制造军火用的镍。制造弹药用的铅。制造炸药用的甘油。制造无烟火药用的纤维素。雷管上所用的汞。造飞机用的铝。化学仪器上所用的铂、炼钢和一般冶金工业上所用的锑、锰等等。军火和机器制造上所用的石棉。作绝缘材料用的云母。制造炸药用的硝酸和硫磺。

   这种种产品都大量需要,除煤以外,英国大都缺乏。但是,只要能够保证利用海上交通,这种种产品,在英帝国大部分都有。例如镍,全世界约百分之九十的供应来自加拿大,而其余大都来自法国殖民地新喀里多尼亚(New Caledonia)。主要缺少锑、汞和硫磺;石油资源也不敷战争需要。

   法帝国非但供应不了上述种种短缺的产品,并且缺少棉花、羊毛、铜、铅、锰、橡胶和若干种需要较少的产品。

   上述产品,俄国多半都有大量供应;缺乏的是锑、镍和橡胶;铜和硫磺的供应也不充分。

   在列强中处境最好的是美国。美国生产全世界石油供应总量的三分之二,全世界一半左右的棉花,将近一半的铜;依靠国外来源的只有锑、镍、橡胶、锡和部分锰。

   柏林-罗马-东京三角的状况大不相同。意大利所需的产品几乎无一不要大量进口,甚至连煤都需进口。日本几乎全靠国外来源。德国国内并不生产棉花、橡胶、锡、铂、铁矾土、汞和云母;铁砂、铜、锑、锰、镍、硫磺、羊毛和石油的供应也都很不充分。夺取捷克斯洛伐克后,铁砂的不足略有减轻;对西班牙进行干涉后,能以优惠条件进一步获得铁砂的供应,还有汞的供应,但能否继续供应,取决于德国能否利用海上交通。此外,又用新的木材代用品应付羊毛的部分需要。还用上“丁钠橡胶”,虽然成本比天然产品高得多,但供应了约五分之一的橡胶需要;用国产燃料供应了三分之一的汽油需要。

   这就是轴心国作战力中的最大弱点,因为当时陆军已日益依赖汽车运输,空军已成为军事力量中不可缺少的要素。除煤的衍生物外,德国从自己的油井中大约可得到五十万吨石油,并从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取得少量石油。为了满足平时的需要,必须进口近五百万吨石油,主要来源是委内瑞拉、墨西哥、荷属东印度群岛、美国、俄国和罗马尼亚。在战时,要从前四个国家进口,是不可能的,要从后两个国家进口,只有靠征服。此外,据估计,德国的战时需要每年超过一千二百万吨。由此可见,不管增产多少人造燃料,也很难设想能够满足需要。只有原封不动地夺得罗马尼亚的油井(年产七百万吨),才有可能弥补这一不足。

   意大利如果参战,石油需要就会增加累赘,因为在战时每年可能需要四百万吨石油,即使他们船只愿意渡过亚得里亚海的话,从阿尔巴尼亚也只能得到所需的石油百分之二左右。

   设身处地想想潜在敌人的处境,是克服胆怯畏敌的好办法。尽管军事前景已经黯淡,但是,看到德意两国的资源不足以维持长期作战,也就有理由聊以自慰——只要对抗德意两国的列强在战争爆发时能克服惊慌,等着以后外援来到就好了。象当时即将来临的诸如此类冲突中,轴心国的命运将取决于是否可能速战速决。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