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座力炮的历史·第七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无座力炮的历史·第七

无座力炮的历史·第七

作者:约翰·威克斯 ·英国

出自————《反坦克战史

出自————《战争通史

  对于每一种作用都存在着一种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反作用。

—— 艾撒克·牛顿

   读者至此定已十分明白,制造一种有效的传统反坦克火炮的巨大困难,就在于必须发明—些可以高速发射重型弹丸但又不致对火炮产生太大后座力的方法。不论是小弹丸以高速飞行,还是大弹    丸以低速飞行,对设计者来说,火炮的后座力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要提高穿甲威力,必然导致火炮重量的增加,于是,步兵很快就会发现自己是跟一个笨重的大家伙撮合到了一起。随着重量和尺寸的迅速增加,火炮很快就超出了炮手班的操作能力限度,就像德国40式反坦克炮于1942年在苏联所遇到的那样,没有机械的帮助,炮手班根本无法把火炮撤离阵地。

   无座力炮的理论并不是新的东西,工程师们已经对它探索了好几个世纪。然而,随着无烟火药的大量使用以及火药威力的迅速提高,对无座力炮的需要也就变得更加迫切。除了由一位著名的美国白痴所提出的弹性炮尾衬层之类想入非非的臆想之外——与此同时还有一些类似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唯一的解决办法,似乎就是把2门火炮背靠背地放在—起并同时进行发射。这样1门火炮的后座力可以跟另1门火炮的后座力相互抵销,从而可以使2门火炮在发射时保持静止。乍看起来,这种方案似乎十分荒唐可笑,然而它至今却仍然是现代无座力炮的工作方法,自然是经过了一番改进。这种经过改进的方案是1910年由一位名叫戴维斯(Davis)的美国海军指挥官发明的。他当时建议采用同一根身管和同一包发射药向相反的方向同时发射2发炮弹,因而也就完全不再需要使用2门火炮或2个炮尾,他的建议的实质是将两根身管合而为一,并且将2门火炮所需要的发射药,在身管中央背靠背地放置在一起。这是一种天才的妙想,以至于一开始就取得了圆满成功。戴维斯很快又通过在后方装填一种大型铅弹的办法克服了同时发射2发同样炮弹所带来的问题。由于对大型铅弹的最佳重量经过了精心选择,因此,仍然可以使火炮在发射时不产生后座,而且铅弹也仅只向后飞行很短一段距离。由于把这种武器作为地面武器吸引力不大,于是戴维斯转而计划把它作为一种机载武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所使用的飞机非常脆弱,以致于根本承受不了比机枪更大的其它武器的后座力。于是,美国海军当时设想把戴维斯炮作为一种机载武器,用以遂行反潜巡逻任务。他们把戴维斯炮直立着架设在机头内一个转动自如的炮架上,并由一名专职炮手进行操作。身管上安装一挺刘易斯(Lewis)枪作为试射枪,计划是垂直向下射击,并容许铅弹一直向上运动超越机翼的顶部。虽然试验非常成功,但装备的数量却很少,存在的主要问题大概是身管太长,它几乎有9 ft(2743.2mm),所以在高速气流中必定是很难控制。在机载炮架上进行一番尝试以后,安装戴维斯炮的计划取消了,于是机载武器又继续恢复使用跟步枪口径相当的武器。

   我们现在需要把故事转向30年代的德国。当时,德国的克掳伯公司正在试图寻找一种制造新式步兵支援火炮的方法,这种火炮应当能够发射较大的弹丸,但重量又不能太大。于是,戴维斯原理又得到了复活。克掳伯公司的工程师们在经过一番推理以后认为,至于火炮向后抛射的配重采用什么介质,这一点丝毫无损于大局——大型铅弹只不过是可供使用的介质之一,而一定质量的气体也应当同样可以达到此种目的。当然,要想提供相等的动量,气体的流动速度必须加快,然而实现这一点并无很大困难,只要使用一个尺寸适当的喷管,这个问题就很容易得到解决。经过多次秘密试验以后证实,这个原理是完全正确的。虽然弹丸的速度可能不高,然而这一点并不重要,因为弹丸的尺寸可以充分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实际上,弹丸尺寸的大小,与其说是取决于能否发射,不如说是取决于能否携带。

   在无座力炮中利用气体作为配重之所以具有吸引力,主要是因为气体通过点燃发射药的办法可以很容易地产生出来。在经过一系列的试验以后发现,气体的比较合适的重量是弹丸重量的1/3。为了保持动量平衡,气体的后喷速度就必需达到3倍于弹丸的炮口初速,但是这种要求并不苛刻,也不会招致多少麻烦。而后来通过进一步的试验又发观,如果气体的流速高于3倍,那么,药室的侧壁就会发生磨损与烧蚀。为了提高气体的流速,采用了一个喷管或叫文氏管,它实际上是安在炮尾内的一个节流装置,从炮尾内流出的火药气体流向后面的维形漏斗内。一定重量的气体是由同等重量的发射药经过燃烧而产生的,因此,为了得到相同的初速,克掳伯无座力炮药筒内所盛装的发射药应当是普通火炮的5倍,在这五部分中,一部分用于推动弹丸向前,一部分用于推动气体向后,另外三部分燃烧以后作为配重介质,由此即可实现戴维斯的无后座效应。这是克掳伯的工程师所完成的一项重大突破,因为在戴维斯炮中必须独立地装填三样东西——弹丸、发射药和配重;而在克掳伯火炮上则仅只需要装填两样东西,而且这两者可以象任何别的炮弹那样,装在一个普通的药筒内,只是药筒的尺寸要较为大些而已。

   这里存在着两个难点。第一点,是发射药只有在一定的压力下才能正常燃烧;第二点,是使弹丸启动比较困难。但这两个难点都被克服了,采取的办法是在药筒底部开了一个通孔,以便使作为配重的气体能够向后面喷出,而这个通孔又用一个胶木隔板封闭着。火炮发射时,胶木隔扳由于受压变形而将通孔封死,于是膛内压力不断增大,从而可保证发射药完全燃烧,同时赋予弹丸以足够大的推力,使其能够沿身管开始向前运动,尔后,胶木隔扳碎片与颗粒状的火药残渣一起飞出炮膛,它们在几码(1 yd = 0.914 m)远以外就已对人员构不成什么危害。此后,火炮即以典型的戴维斯原理进行工作:气体向一个方向运动,弹丸向另一个方向运动,这也就是现代各种纯粹的无座力炮的工作方式。

   克掳伯公司的工程师们很快就又发现,并不一定非要使用象戴维斯火炮那样一种位于身管中央的炮尾结构形式,将喷管直接安装到普通炮尾的后端也并不费力。这又是一个惊人的进展,因为它意味着在无座力炮上可以采用传统的火炮制造技术,因而也就用不着再安装很多专用的机械加工设备。像在普通药筒上一样,他们也把火帽安在药筒底部爆炸隔板的中心位置上,这就同样大大简化了弹药的制造工艺。由于没有后座力,所以炮架可以做得很轻,只要能以支撑火炮和瞄准装置的重量就可以了。从一开始就有明显的迹象表明,无座力炮将会首先提供给空降部队和山地部队使用。

   德国研制的第一种无座力炮叫LG40型无座力炮(Leichtes Geschütz轻型火炮)。它的口径为75mm,重量为320 lb(145.28kg)——也就是说只有同口径普通火炮重量的大约1/6。它利用两个摩托车轮作为火炮车轮,并且火炮可以分解成四个部分,这就使得伞兵可将其装于空投容器内。它所发射的弹丸重10 lb(4.54kg),使用的是空心装药战斗部。空心装药很快就被证明是给予无座力炮设计师们的一种特殊恩赐,因为它不需要象普通穿甲弹那样,为了能在装甲板上穿孔,必须具有非常高的初速。对这种炮弹来说,唯一的要求是把空心装药送到目标上,尔后炸药自己就能完成剩下的工作。人们之所以对空心装药发生兴趣的第二个原因,是相对于尺寸而言,弹丸的重量较轻。LG40型无座力炮曾经在克里特(Crete)空降战役中经历了实战考验,并且获得了完全令入满意的效果。作为伞兵和特种部队使用的一种专用武器,曾经进行过少量生产,但在克莱特战役之后,由于空降兵和特种兵一直没有得到多少作战机会,因此,LG40型无座力炮也就没有遇到适宜的环境以显示它们自身的优越性能。在这种无座力炮中,曾经有一部分投入过北非战役,其中有少量在被英国第8军缴获后,被迅速运回英国和美国,并且在这两个国家中立即引起了浓厚的兴趣。

   继LG40型无座力炮获得部分成功之后,德国人对无座力炮的发展又采取了一些新的有力措施。为了研制口径为105mm的新型无座力炮,合同书被接二连三地迅速发往克掳伯公司和莱茵金属公司。克掳伯公司采取的办法是将LG40型75mm无座力炮直接按比例放大,所不同的是变换了击发机构的位置,将它安置于滑动式炮闩的上方。而在75mm无座力炮上,击针安置在一个小的流线型炮闩内,而炮闩则安装在一个位于火药气流中的径向旋臂上。由于75mm无座力炮的底火位于药筒中央,因此必需采用这种结构,但射击时产生的快速炽热气流很快就会在击针室内引起严重烧蚀,从而使击针无法正常工作。在105mm无座力炮上,底火被置于药筒的一侧,击针则安于炮闩的侧壁上,这样可以保证使喷管处于不间断状态,然而同时也意味着,装填时,药筒在炮尾内的放置位置必须跟炮尾侧壁上的击针恰好对正。为了保证实现这一点,在药筒底缘上挖了一个刻槽,在药室侧面上安了一个键,当键跟刻槽对正时,即表明药筒的装填位置已经适当。这种结构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火炮的装填速度,但影响的程度幸而不大。莱茵金属公司所设计的105mm无座力炮与克掳伯公司的设计非常相似,只有一点不同,就是它采用的是一种更轻、更窄的炮架,因此在射击时,由于旋转弹丸的扭矩的作用,炮架会向一侧发生摆动,对于这一点,莱茵金属公司并没有采用加宽轮轴的方案,而是在喷管圆锥内部焊上了一组螺旋形叶片,螺旋形叶片可以产生足够大的扭矩,从而可以使火炮在射击时保持侧向稳定。在这两种105mm无座力炮中,无论哪一种都没有投入大量生产,即使是少量生产的一些,也没有主要作为反坦克武器使用。而真正主要作为反坦克武器使用的,是将要在下面介绍的另外一种无座力炮。

   德军曾经订购过一批75mm无座力炮,但它的第一种型号并未获得成功,于是转为对LG40型75mm无座力炮进行改进,这就出现了LG43型无座力炮。LG43是一种非常轻便的火炮,只带有一个简单的三脚支架,全然没有车轮。如果不包括弹重,它的全重仅有95 lb(43.13kg),整个火炮可分解为三部分:身管、喷管和三脚支架。装弹时,通过转动并解脱卡口式连接锁,即可使喷管脱离身管,待炮弹装入敞开的药室以后,再将喷管与身管连接在一起,这种动作已经简单到了无法再简单的地步。它的击针象105mm无座力炮一样位于侧方,炮弹和炮尾上相应的标志对正以后,即表示已经装填到位。其首批试验型药筒用硬纸板制作,而正式的生产型号则采用的是塑料药筒,这也是克掳伯公司的又一项值得称道的首创。这种无座力炮似乎并末生产多少,因为在战斗中连一门都未缴获过,而且在保存下来的样品照片上也看不到瞄准具。然而另外一种型号确实有一些曾经投入过实战,它依然是一种75mm口径的无座力炮,而且同样非常轻便,但其装填方式却和猎枪类似,即装填时使身管以耳轴为中心向前倾倒,炮弹装入以后,将身管转回原位并使其同喷管锁接在一起。这种火炮的开闩与扣动扳机的方式跟猎枪完全相同,既简单迅速,又十分可靠。

   这种75mm无座力炮仅只生产了很少一部分,这是因为,在当时无座力炮的主要竞争者——反坦克火箭筒已经开始问世,而火箭筒所使用的发射药比无座力炮要少。由于从1943年起,德国的火药供应已经十分紧张,再加之经济等其它方面的原因,所以不得不忍痛割爱放弃了不少颇有前途的设计项目。跟75mm无座力炮一样,105mm无座力炮也被取消了,这就使德国步兵丧失了回头来看可能是那时能够提供给他们的最好的和最有发展前途的武器系列。如果1942年,在苏联境内的德军能有几百门105mm反坦克炮,那么苏德战场的形势就有可能大为改观;如果1944年,德军能在法国部署数百门无座力炮,那么跨越法兰西北部的盟军所遭受的损失,肯定会比后来的实际要大得多。

   但是,德国人却把自己的信念部分地转向了另一种无座力炮,这就是“轻型火箭筒(Panzerfaust)” [ markgraf注:“轻型火箭筒(Panzerfaust)”和下文中“重型反坦克火箭筒”(Panzerschreck)常译作“铁拳”和“坦克杀手”。 ] 。有关这种武器的情况本节在前一部分中已经作过叙述,这里仅仅是将其作为此种原理的一个实例再加以引用。“轻型火箭筒”可能是对无座力炮的一种最浅显的应用,它所使用的发射药就是黑色火药,黑色火药装在一个附加于弹丸底部的硬纸管内。发射管就是一根简单的直壁式圆管,发射管后部既没有喷管也没有隔板。并且在设计时就没有考虑再进行二次装填,打完第一发之后,要求射手立即扔下发射筒就地隐蔽起来。这种武器在射击时将产生大量的火焰和烟雾,特别是尾端更为严重。它的弹丸也只能以非常低的速度和非常弯曲的弹道摇摇晃晃地飞抵目标。尽管具有以上缺点,但它却可以完成反坦克作战任务,因而仍然被大量的生产和装备。德国人之所以对这种武器产生兴趣,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它仅需要很少一点稀有的金属材料。

   在英国,在几乎整个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无座力炮的发展工作几乎都掌握在一个人的手里,这个人就是丹尼斯·博尼(Dennis Burney)爵士。这是一位富有才干和长期从事发明的历史人物,他所发明的东西,上到空中飞船,下到地面上的小汽车。大战刚已开始,博尼就已看到,反坦克火炮的唯一出路,就在于必需找到一些减小后座力的方法。他遵循戴维斯原理,独立地得出了跟德国克掳伯公司的工程师们所得出的同一结论。根据这一结论,他制造了自己的第一种无座力炮,这是一种四膛的鸭式火炮(4-bore duck gun),利用一根焊接于炮尾侧面的简单的导管,将火药气体导到炮尾后面。这种方案获得了成功,并且从那以后又接连对这种系统进行过多次改进和扩大,但无论怎么改进,他都始恪守着一条原则,就是炮尾闭锁装置始终保持不变,而火药气体必需经过药室的侧方,转个弯子拐到炮尾后面。他坚持认为,这种办法可以简化火炮的生产,因为传统的火炮结构完全可以不作任何变动,唯一需要的是在药室侧面再加上一组喷管。这倒是千真万确的,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却把无座力炮重量轻这个根本优点丧失了。再者,博尼所设计的无座力炮的所有部件都需要经过专门制造,从而使它的论证方案受到了挫折。

   博尼所设计的第一种实用武器是20mm的单发火炮,它的初速异乎寻常的高,达到了2850 ft/s(868.7m/s)。根据设计者的意图是想把它作为一种反坦克武器使用,但这时已经是1942年,20mm口径的火炮对于反坦克作战来说,早巳不再具有任何价值。后来,博尼又根据这种单发火炮重新研制出了一种变型,这种火炮或许对反坦克作战具有一定的用场,但英国陆军部并未将此项计划坚持到底。于是,博尼又用了2年的时间转而去研究野战炮和榴弹炮,一直到1944年,他才又重新回到反坦克武器领域,并提出了两种比较切实的反坦克武器设计,其中的一种跟陆军部的想法相一致,因此被批准进行研制。这是一种肩射的3.45in(88mm)火炮,它与发射25 lb(11.35kg)重炮弹的火炮的口径完全一致,即都是88mm。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一些口径相同的武器总会不约而同地在世界上突然同时问世,回味起来,这可真是件咄咄怪事。如果不考虑弹丸,这种肩射火炮的全重为75 lb(34.kg);如果考虑弹丸,尚需再增加16 lb(7.26kg)的重量,因此使用它的射手必需具有健壮的体质。它的身管长度接近5 ft(1254mm),放在射手肩上很难保持平衡。如果它能得以投产的话,无疑会给它配备一个三脚支架。

   这种火炮安有四个喷管,或者像博尼本人所说的那样,是四个喷射器,喷管由药室向外伸出。它的药筒,如同所有使用复合喷管的设计一样,在侧壁上刻有通孔,以便使火药气体逸出。为了保证达到一定的初始压力,在药筒内壁衬了一层很薄的黄铜衬垫,当药筒内的压力达到一定数值时,这些黄铜薄片即可从侧壁上的通孔中飞出。这种原理至今仍然还在应用。除了侧壁上刻有通孔外,药筒的结构跟普通药筒完全一样,即在药筒底部的中央安着底火,并且所用黄铜材料的规格也跟普通火炮一致。这也是博尼爵士本人十分欣赏的一个重要特点,因为这样一来,对于当时已有的弹药生产设备就不需要再作大的变动。有人觉得,采用侧向喷管比较安全,理由是它的黄铜片不会向后方飞出,而如果使用中央喷管,则塑料隔板的破片则肯定会从后方飞出。这种想法似乎颇有道理,但实际上则显然是荒谬的。因为塑料片的飞行距离很近,而冲击波的作用距离甚远,一个人在还没有接近到能被塑料碎片伤害的距离以前,它可能早就已经受到了冲击波的严重伤害。事实上,对这种火炮来说,真正严重的问题是在其喷管侧壁上所发生的磨损与烧蚀。由于迫使高速流动的炽热气流急剧改变方向异常困难,从而必然会对喷管内壁产生严重的磨损与烧蚀。虽然博尼火炮可以通过旋下并更换身管的办法部分地克服这一缺点,但这毕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在博尼炮上,药室内的峰值压力最高只有1.5t,这自然是一个很低的数值,因此,它的初速仅为555 ft/s(169.2m/s),弹道自然也十分弯曲。从能否成功地跟坦克进行作战这个角度讲,博尼火炮的射程估计会受到非议,要求的射程是300 yd(274.2m),而它可能刚刚能达到这个要求,由于弹丸飞完这段距离起码需要2.5s时间,所以要想命中一辆运动中的坦克,就要求射手必需对距离和方向提前量作出准确的判断。

   博尼肩射火炮之所以能够得到采用,主要的原因在于它的弹药,而这种弹药在以后的绝大多数设计中,曾经得到过广泛应用。由于博尼本人从不相信空心装药的作用,所以在他所设计的反坦克弹药中,从来也没有采用过这种结构(现在看来,丹尼斯·博尼爵士的看法,确实是与众不同)。作为一种替代方案,他采用了一种薄壁弹丸,弹丸内可以最大限度地盛装塑性炸药。命中装甲的瞬间,弹丸壳体破碎,塑性炸药扩展成像是一块大的生面团,牢牢贴附于装甲表面,几分之一秒后由专用引信起爆,炸药可以将装甲震碎,但不能在装甲上形成穿孔。设想的结果,是在装甲内壁上震下一个凸块,并使装甲内壁呈现剥落,震下的装甲凸块和剥落的装甲碎片可以极高的速度在乘员舱内反复碰撞,从而使乘员和设备遭到严重破坏。这并不单纯是一种设想,实际上也确实可以取得此种效果。同时,炸药爆炸所形成的震撼作用,也足可以使大多数坦克乘员丧失战斗能力,因而也就不再需要把别的抛射物投入车内。这种原理至今仍在沿用,只是现已被命名为“碎甲弹”。在博尼炮上还配有一种高爆榴弹,射程是反坦克弹种的2倍,它的主要用途是破坏混凝土工事和机枪掩体。

   丹尼斯·博尼紧接着进行的下一个设计项目,是营属反坦克炮,这里他依然是沿照历史发展的惯例来选择自己的火炮口径,这一次他选用的口径是3.7in(94 mm),跟一种高射炮的口径完全一致。事实上,这种所谓的新型营属反坦克炮,只不过是一种放大了的3.45in火炮,所不同的是身管按照一定比例作了加长,初速也相应地有了提高。按照原定计划,是想用这种火炮同时取代发射6 lb重炮弹和发射17 lb重炮弹这两种火炮。同时,由于377 lb(171.2kg)的全炮重量可以全部放在两个车轮上,因此,看来这种火炮似乎是一种颇为新颖的设计。遗憾的是它的重量太轻,经过多次试验以后发现,在炮架和大架上有许多部位由于发生变形而出现了裂纹;同时,火药气体对身管的烧蚀情况也比预料的要严重。于是,3.45 in和3.7 in两种火炮的研制工作陷入了困境,整个试验从1944年一直拖到1948年,最后,仍然不得不以失败而告终。

   以上两种反坦克炮,仅仅是丹尼斯·博尼爵士所发明的火炮中的一小部分,但在所有这些设计中,除了一些具有明显价值的部件曾被军方采用之外,没有任何—种完整火炮曾被军方正式采用过。最后,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8年以后,才有一种火炮被接受投入现役,而且还是一种经过大量修改的型号。这种火炮在开始是作为一种4.5 in(114.3mm)无后座力的近距离支援火炮而设计的,配用的也是当时炮兵所装备的4.5 in制式弹药,它所采用的依然是使用多个侧向喷管的博尼原理,但喷管被置于炮闩的最后方,放在这个位置要比放在最前方磨损或许要小一些。它的炮架异常坚固,并且设置了一个用以保护炮手安全的钢质防盾。这种火炮的发展工作一直坚持到最后,直到1950年,它才作为第一种营属反坦克炮——或者说“巴特” [ 原作者注:“巴特”(BAT)——是英文“营属反坦克炮”的缩写。 ] 系列的火炮而出现,并且,一直到1963年,它才正式被批准下发部队。而且,在这几年当中,这种火炮又已经历了相当的变化。

   营属反坦克炮“巴特”使用的是单个喷管,喷管安装在炮闩后面,它的安置方法跟德国的LG40型无座力炮相同。药筒的底部有一块塑料隔板,但在药筒侧壁上并没有安装偏置的侧发火帽,它的点火动作由电传火管完成,电流可以通过药筒内的一个专用条带进入电传火管内。炮架和车轮既大又重,结果火炮的全重达到2200 lb(998.8kg),这虽然比同口径的普通火炮要轻一些,但要想能在阵地附近进行机动,这个重量显然还是太大。它的口径已经达到120mm,仅弹丸就重达28 lb(12.7kg),一发全备弹重达60 lb(27.2kg)。这种炮弹纤长而脆弱,敲打或震动都足可使弹丸轴线偏离中心位置,从而妨碍装填;或者使药筒的侧壁产生凹陷变形,同样造成装填困难。在这些缺点被克服之前的几年内,炮弹必须放在一个坚固的钢制包装筒内进行保存,位于包装筒内的一发炮弹的重量达到100 lb(45.4kg)。重量如此之大的巴特火炮及其弹药自然不可能用吉普车进行牵引,于是不得不使用一吨重的卡车。就其车辆尺寸、炮手班人数,隐蔽难易程度和全重而论,这种营属反坦克无座力炮并不比发射17 lb重炮弹的火炮具有多大优越性,但它有一个巨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发射一种致命的弹丸。120mm口径的碎甲弹足可以对坦克造成惊人的破坏:履带可以被打飞,就像纸做的一样,所有的玻璃镜块可以全部被震碎,坦克外部的全部附件可以无一例外地发生移位。在坦克内部产生的效果虽然难以描述,但是,即使不考虑被震碎的装甲碎块在舱内的碰撞作用,也几乎肯定会对乘员和设备造成致命的杀伤和破坏,更何况通常都必然要产生大量的装甲碎片,而且碎片的尺寸也相当之大。

   继“巴特”营属反坦克无座力炮之后,紧接着又出现了一种重量比较轻的、被称之谓“机动型的营属无座力炮”,简称为“莫巴特”(MOBAT)。在这种火炮上所进行的一项最大改进,是与身管并列安装了一挺“布朗”(Bren)型轻机枪。利用“布朗”机枪进行试射,可以使火炮射手获得这样的信念:即他虽然正在进行射击,但并不致于暴露他们拥有大口径火炮这一事实。炮手根据试射枪所发射的曳光弹即可将火炮身管瞄向目标,而一旦曳光弹命中了目标,他就可以开始发射火炮,从而可以保证获得很高的首发命中概率。“莫巴特”可用“流浪者”汽车牵引。虽然它依旧保留着一个全然没有必要的炮尾和一根沉重的身管,但它仍不失是一种性能良好的火炮,并且至今仍在服役。

   正是在这个时候,“莫巴特”又被“翁巴特”(WOMBAT)无座力炮取代了。“翁巴特”是一种全新的设计,与前者相比,除了使用的弹药相同而外,二者很少有相同之处。“翁巴特”这个名字是一个动物学上的名词——即澳洲“袋熊”,而不是英文字母的缩写。它的全重仅比“莫巴特”身管的重量稍重一些,炮架轻便而细长,有点仿照德国LG40型无座力炮的样子,并且安有两个较小的车轮,以便人力推拉火炮时使用。此炮通常是由作为其运输工具的“流浪者”牌汽车搭载。身管用优质合金钢材制造,因此,与其尺寸相比,重量显得很轻,但实际上,它的身管的重量已经占到全炮重量的大约2/3。炮尾完全是重新设计的,原来那种笨重的滑动式炮闩已被取消,在炮闩位置上安了一个简单的圆环,圆环用以安装喷管,并借助铰链连接在身管上。开闩时,圆环转向测方,关闩时,借助于卡口式连接装置与身管连接在一起。炮身在方向上的转动,由依靠在炮尾上的炮手通过身体转动进行控制;高低上的转动,则通过转动手轮实行。这种无座力炮几乎跟德国无座力炮系列中的最后一种一样简单,但却远为有效。两者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瞄准装置。“翁巴特”上的瞄准装置是一挺0.5 in(12.7mm)的试射枪,试射枪所发射的子弹的弹道与120mm炮弹的弹道相匹配,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只要试射枪子弹能够命中目标,炮弹也必然会命中目标——而不会出现脱靶现象。

   “翁巴特”并没有安装用以保护炮手的防盾,而且对它来说也没有这种必要,因为它很容易进行伪装和隐蔽,而且火炮全重仅只600 lb(272.4kg),由3名炮手所组成的炮手班很容易就能进行机动。它的一发全备弹的重量大约是火炮全重的1/10,而一发弹丸的重量大约是火炮全重的1/20。这个比值虽然还不是最高记录,但它依然可以显示出这种火炮所具有的惊人性能。随着有关“翁巴特”无座力炮的介绍,英国无座力炮的发展历史也就接近了尾声。随着反坦克导弹在技术上的进展,再继续生产营属无座力炮系列的新成员看来已经不大可能。

   美国着手设计无座力炮的时间比英国要晚得多,然而这也使得它能以在更加坚实的基础上开展工作。美国开始研究无座力炮,是受到从西非沙漠缴获的1门德制LG40型105mm无座力炮启发的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耽搁之后,美国生产出了一种几乎跟LG40型105mm无座力炮完全相同的仿制品,所不同的是,它配用的是美国自行研制的105mm炮弹。与此同时,步兵也开始要求把这种原理应用于反坦克火炮,到1944年下半年,第一门应用这种原理的反坦克炮已经投入试验,这就是57mm反坦克炮。其身营长5 ft(1524mm),全炮重40 lb(18.2kg)。这种57mm无座力炮跟当时其它一些无座力炮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的药室和喷管构造。它的药室是一个扩大了的圆筒,药室内壁和药筒之间留有大小适度的空间,药室前端逐渐变细,然后插入身管,弹丸即容于其内。药室后部被一个圆形平板所封闭,圆形平板上环绕着轮缘,开有扇形孔,并通过卡口式连接装置同炮尾连接在一起。象博尼无座力炮一样,57mm无座力炮药筒的侧壁上同样开有许多通孔,所不同的是,57mm无座力炮上开的孔数很多,但孔径很小;而博尼无座力炮上炮弹的孔数很少,但孔径很大。射击时,火药气体首先充满药室内的空间,然后通过炮尾封闭平板上的通孔向后冲出,由此形成与后座力相等的反作用力。咋一看来,好像在发射最初几发之后,封闭平板必然会被烧毁,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封闭平板在火药气体的冲刷下几乎没有什么磨损和烧蚀。

   首批生产的57mm无座力炮具有一种别具一格的特点,而这种特点在后来的其它火炮上并没有再现过,这就是在其弹丸的弹带上预先刻有用以跟膛线相配合的沟槽。采取这种措施的目的是试图减小弹丸在膛内运动所需要的压力,并且对因发射装药不均匀和药温变化所引起的初速跳动加以平滑。事实上,这两种目的一个也没有达到,唯一的结果,是使装填手的工作更加复杂,因为装填手在装弹时,只有通过“感触”才能使弹带上的沟槽对正炮身上的膛线。正如我们已经知道的那样,为了保证发射药能够正常燃烧,膛内必需具有一定的初始压力,而刻制沟槽这种促使弹丸顺利起动的措施,对这一点并不会提供助益。然而,不管怎么说,除了在弹带上预先刻制沟槽这一点不够理想之外,这种57mm无座力炮仍然是一种成功的武器,到目前为止,美国的部分国民警卫队仍在继续使用,而且几乎在东南亚所有国家的陆军中都可以发现它的踪迹。中国也仿制了这种火炮,并将它使用于朝鲜战场,但在后来的越南战争中又曾被美军缴获过。

   57mm无座力炮的原型曾被大量订货,并已也是二次大战中曾被使用过的少数几种无座力炮之一。它曾被使用于太平洋战场上,在战争结束阶段,特别是在菲律宾群岛战役中,它主要是用作步兵的一种近距离支援武器。这种火炮在战场上所遇到的坦克,如果说有的话,恐怕也是为数寥寥,但实战证明,这种火炮确有其使用价值。因此,美国又立即制定了两项发展计划,首先,是为57mm无座力炮发展多种弹药,包括榴弹、白磷烟雾弹和榴霰弹;其次,是在57mm无座力炮的基础上发展一种更大的型号,这就是75mm无座力炮。75mm无座力炮也配有比较完整的弹药系列,但它在非律宾群岛战役中却很少得到使用,而在后来的朝鲜战争中却曾经大量地参战。它同样也为东南亚各国所采用,这也包括中国。中国得到这种武器以后,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办法,对美国这个原发明者进行了回敬。75mm无座力炮比57mm无座力炮销重一些,全重达到114 lb(51.8kg),但与其弹丸尺寸相比,这个重量仍然显得很小。它通常都使用一个带有轮子的三脚支架,并安有一个高低机。

   同英国一样,战后,美国在无座力炮方面的研究步伐也几乎已经减缓到了停滞不前的程度,然而还没有完全止步,因为在朝鲜战争之前的萧条年代里,也还曾经出现过两种新型无座力炮。第一种,是90mm无座力炮,它比75mm无座力炮要轻而且体积更小,但两者所使用的弹丸尺寸却几乎一样。90mm无座力炮计划是完成另外一种任务,即步兵排的防御任务,因此,它的射程只有作为连、或者甚至作为营用火炮的75mm无座力炮的一半。90mm无座力炮被作为一种留用装备至今仍在继续服役。奇怪的是,亚洲各国却从没有采用这种武器,这或许是由于美国没有把任何一门卖给信仰资本主义的中国人,而信仰共产主义的中国人则一门也没有缴获到。将重达34 lb(15.4kg)的90mm无座力炮放在肩上,自然不会使射手感到轻松,但它相当坚实,能经得起各种碰撞和摔打。

   1945年,美国将75mm无座力炮按比例放大成为105mm无座力炮,生产这种样炮的目的是打算将其作为一种制式营属火炮。但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前,这项计划一直都是停留在纸面上,朝鲜战争爆发以后,才匆匆忙忙开始组装,直到战争末期才付诸战场使用。由于下述种种原因,因此,它是一种难中人意的设计:首先,它的耳轴过于靠后,因而需要设置弹簧式平衡机;其次,全炮重量太大;第三,炮上没有安装试射枪。于是,不久就又出现了一种口径完全相同的改进型号,这种型号并没有被命名为M2型,也没有给它以类似的名称,为了避免与其原型发生混淆——因为两者的口径完全相同,索性决定在叫法上给它换个口径,于是,著名的所谓106mm无座力炮即应运而生。

   106mm无座力炮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并且理所当然地几乎被西方世界各国的陆军所先后采用。它很轻,火炮全重仅为485 lb(220.2kg),可以把一发威力很大的破甲弹丸发射到1000 yd(914m)甚至更远的距离上。它配有一挺0.5 in(12.7mm)口径的试射机枪,可以确保弹丸首发命中。从吉普车上卸下以后,它的机动性能比英国的“翁巴特”要差些。但如果需要,它可以分解成两大部分由炮手班进行短途搬动。奥地利陆军采用这种火炮以后,曾经为它设计了一种专用炮架。这是一种带有两轮的炮架,大架很短,整个火炮坚固耐用而且比例谐调。经过这番改装之后,106mm无座力炮即可牵引在吉普车后面沿崎岖不平的道路高速行进。进行这种改装的目的,为的是想使这种火炮能由奥地利陆军所装备的多种不同的车辆进行牵引,而不仅只限于一种专用吉普车。就目前所知,还没有看到别的国家采取过类似的作法。50年代,美国海军陆战队曾将6门106mm无座力炮架设在他们当时使用的轻型坦克的炮塔上,其目的是在重量增加不大的情况下,大幅度地增强火力。他们把这种怪物取名为“奥图斯”(Ontos)。它的唯一的一次使用是在1964年的多米尼加共和国,当时,美国海军陆队在一怒之下,曾经用它来向隐藏有狙击手的房屋内喷火。

   对无后座力原理表现出浓厚兴趣的另一个国家是瑞典。瑞典一直是技术领域的先驱。瑞典人开始研究无座力炮的时间大致和英国相同,并且跟在英国一样,它是由一位名叫胡格·艾布拉姆森(Hugo Abramson)的工程师设计出来的。他在1941年展出了一种口径为20mm的单发无座力炮,随后,在2年之内,它的一种改进型号即被军方正式采用加入服役。这种武器采用的是单一喷管,这跟德国的LG40型几乎完全相同,为了装填炮弹,整个喷管需借助于一个安装于侧方的销轴转向一侧,装填之后,通过一个挂钩式手柄将喷管固定到原来位置。火炮的身管很长,这就使得弹丸可以比较充分地利用发射药的能量,得到比较高的初速,在当时研制的无座力炮中,它的初速是最高的,达到2950 ft/s(899.2m/s)。击针位于喷管中央,借助外部的一根击发杠杆进行操纵。这种火炮设计得非常好,加工也十分精细,唯独口径太小。1943年还曾试验过一种37mm口径的无座力炮,但中途即告停止。1946年又开始研究一种新的型号,这就是现在已经名闻遐弥的卡尔·古斯塔夫(Garl Gustav)84mm无座力炮。

   “卡尔·古斯塔夫”在1949年被瑞典陆军正式采用,并且自那时以来,它的结构形式一直保持到现在。它已被全世界很多国家的陆军所购买,尤其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是现代轻型反坦克武器中的一个骄骄者。这是一种身管比较短的无座力炮,带有一个单一的喷管,采用的是跟M42式20mm无座力炮一样的摆动式炮尾。药筒上有一个可以被吹掉的塑料隔板,底火位于药筒一侧。为了确保装弹时底火能和击针位于一条线上,在药筒底缘上刻有一个缺口,而在药室上则安有一个凸笋,这种结构形式跟43式克掳伯公司的105mm无座力炮完全一样。在夜暗条件下,装弹可能要麻烦一点,但只要经过训练,也并无多大困难。火炮用高级合金钢材制造,加工精细,表面光洁度很高,坚固而又可靠。但这种武器现在已经显得有些过时,并且跟它的32 lb(14.5kg)的重量相比,350 yd(320m)的有效射程也显得有些偏小。

   瑞典还有一种口径更小,可以堪称是“卡尔·古斯塔夫”的小兄弟的无座力炮,这就是“米尼曼”无座力炮。它是沿袭德国“轻型火箭筒”(Panzerfaust)而制成的一种抛射式武器,但射程比较远,精度也比较高。它的身管采用经过缠绕加固的玻璃钢制作,口径68mm,内装一发2 lb(0.91kg)重的弹丸及其配用的发射药。发射药装在一个专用的圆管内,侧壁上刻有许多通孔,这种结构跟博尼炮弹一样,而且发射时所起的作用也跟博尼炮相同。发射药燃烧时,火药气体冲出发射药管并使药室内部压力升高,赋予弹丸以起始推力,尔后,随着弹丸飞出炮口以及火药气体通过极糙的喷管喷向后方,一次完整的发射即告完成。“米尼曼”的所有零、部件都已达到不能再简单的地步,瞄准具是塑料做成的,并且击发装置也大多是塑料制品。弹丸在飞行中不旋转,靠尾翼稳定,武器全重只有6.5 lb(2.95kg),而有效射程则超过250 yd(228.5m)。对于如此简单的一种武器来说,达到这样的射程,确实很不容易。“米尼曼”曾被用于大量装备瑞典陆军和国民警卫队,但在开辟出口销路方面却未能取得很大成绩。

   瑞典还有一种无座力炮,就是博福斯(Bofors)90mm无座力炮。这是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先进、并且十分现代化的营属火炮,只有一点,就是它的炮身的架设方式应当除外。它没有使用耳轴和方向转轴,而是将炮身悬挂在上方的一个连接球轴上。为了使球轴能够固定于身管上方,必须由炮架向上伸出一个形状古怪的鹅颈式支臂。这种结构的优点是炮手通过移动肩膀就可以完全自如地控制火炮的高低和方向射界,因此,训练与瞄准非常容易。火炮上安有一挺试射枪,并且火炮既可以安装在坚固的双轮支架上进行牵引,也可由瑞典的吉普车进行搭载。

   苏联人对无座力原理从来没有表现出太大的热情,他们倾向于把自己的希望寄托于火箭或者传统的火炮。战后,他们曾经生产过一种式样一般的82mm无座力炮,这种火炮使用的是单一喷管,炮弹通过喷管装入膛内。这种无座力炮非常笨重,因此在苏军中并未服役多长时间,但在苏联的一些卫星国以及南斯拉夫的军队中,至今仍然依稀可见。继82mm无座力炮之后,苏联又生产过—种107mm口径的变型,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火炮并未普遍装备,并且至今已经完全销声匿迹,甚至苏联的卫星国也没有大量购买,显然这种武器的设计非常低劣,以致最后不得不彻底抛弃掉。捷克斯洛伐克曾经接受过苏联的82mm无座力炮,并在此基础上造出了他们自己的型号,这种被称之谓“塔斯奈斯”(Tarsnice)的火炮,体积比苏制82mm无座力炮小得多,重量也轻得多,虽然射程只有苏制原型的一半,但使用起来非常得心应手。捷克的另一种无座力炮也是苏制火炮的革新型号,它的重量是苏式火炮的4倍,而射程却只有苏式原型的2倍,达到1000 yb(914m)。捷克人想必已经认识到,这是一种毫无价值的努力,因为它也很快就很不体面地退出了现役。

   芬兰是独立自主地从事无座力炮设计的另一个国家,尽管它的生产数量一直不大。芬兰所设计的无座力炮被取名为M58式,这个名字来自它问世的时间。从时间上看,它确实有点“生不逢时”,因为到1958年那个时候,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已装备了自己的无座力炮,并且最晚的也已有4年之久的历史。但大量迹象表明,芬兰人从其竞争对手中吸取了经验,由于博采了众家之长,使他们生产出了一种可能是最好的无座力炮。M58式无座力炮的口径为95mm,全重仅308 lb(139.8kg),比其同类要轻得多,与瑞典“博福斯”90mm无座力炮的572 lb(259.7kg)相比,显然是一种带有根本性的进展。关于这一点,或许可以部分地用下面的事实加以说明——这就是芬兰无座力炮没有安装用以提高首发命中概率的试射枪,然而也正是由于没有安装试射枪,所以也就大大削弱了由于火炮重量轻而在战术使用上所带来的好处。即使是这样,能够生产出一种如此轻便的火炮也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从外形上看,它跟美国106mm无座力炮相似,而炮尾则非常明显是美国系列中的“克罗姆斯吉特”(Kromuskit)型炮尾的复制品。它所发射的弹丸重22 lb(9.08kg),初速接近1800 ft/s(548.6m/s),对于无座力炮来说,这已经是一个很高的数值,而且只有“博福斯”90mm无座力炮超过这个数值。人们总希望能够更多地了解一下这种有趣的火炮,但它显然是没有大量投产,也没有出售给任何外国,这也可以说是对它投放市场“迟缓”的一种“报应”。如果能够安装一支试射枪,那么,它看起来很可能会成为一种有用的武器。

   在设计上唯一显示出有点独创性的,是日本人于1945年后期所生产的一种试验型无座力炮。日本人原计划是将其作为一种由单兵携带的武器系统,并且力求能把当时流行的德国同类武器的一切特点都集中在这种武器上。它是一种介乎于德国“重型反坦克火箭筒”(Panzerschreck)和LG43型无座力炮之间的武器,如果有幸能够进一步得到发展的话,它很可能会成为一种非常有用的武器。口径为82mm,这在当时是恰到好处的。它的试验型号的全重为90 lb(40.86kg),也是适度的。其炮尾几乎跟LG43式无座力炮完全相同,使用一个短的锥形喷管和一根位于中央的击针。最大射程据称是850 yd(776.9m),但在同坦克进行作战时,其实用射程要比这小得多。它安有一付轻型三脚架和一具光学瞄准具。尽管它的制作工艺水平远不能跟美国57和75mm无座力炮相比,但其原理是正确无误的。对美国装甲部队来说,值得庆幸的,是这种无座力炮仅只生产过1门。由于没有留存下弹药,所以美军亦未对它进行过发射试验。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