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主力舰·第十二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新型主力舰·第十二

新型主力舰·第十二

作者:安东尼·普雷斯顿·英国

出自————《航空母舰发展史

出自————《战争通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虽然没有给主力舰这个词下过定义,但太平洋战争开始后,主力舰这个名称已经明确无疑地由战列舰让位给航空母舰了。原先装在战列舰上的高射炮装到了快速航空母舰上,而航空母舰使用的鱼雷和炸弹,其威力则远远超过了战列舰的406毫米主炮。

        勿用置疑,战列舰将首先退役,战争结束后的头几个月,首批战列舰就编入了预备役。在老式战列舰直接开进船厂等待解体的时候,航空母舰却继续留下来服役。

   然而,人们对航空母舰的前途怀有许多疑问。原子弹的出现使人们又产生种种推测,认为原子弹会一举摧毁所有的舰船。1946年比基尼岛原子弹试验时,老“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和受过轻伤的“独立号”航空母舰都是这次试验的目标舰。“萨拉托加号”在第二次试验后几小时沉没,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后来,在进行水下爆破试验时,就使用了报废的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报复号”。“独立号”轻型航空母舰破坏很重,但未沉没,又过了大约5年才彻底报废。

   美国海军解体了一些老航空母舰,卖掉了某些护航航空母舰,航空母舰实力受到很大削弱。保留的航空母舰除了威力强大的中途岛级和埃塞克斯级外,还有尚未竣工的“奥里斯坎尼号”航空母舰。“奥里斯坎尼号”的改进工作也告中止,这艘航空母舰要到1950年才能竣工。1947年底,美国海军在役航空母舰为20艘,其中,舰队航空母舰3艘,大型航空母舰8艘,轻型航空母舰2艘,护航航空母舰7艘。

   另一个保持航空母舰兵力经久不衰的是英国,不过,它在战争结束后也报废了不少航空母舰。英国卖掉的大型航空母舰有马耳他级、皇家方舟级各2艘,竞技神级4艘,保留了14艘巨人级轻型航空母舰。老航空母舰和受伤的“可怖号”全被解体,留在第一线服役的只有3艘光辉级和2艘怨仇级航空母舰。

   “贝亚恩号”老航空母舰作为飞机运输舰继续留下服役。法国人还从英国租借了“欺骗者号”小型护航航空母舰。为了帮助法国重建航空母舰兵力,英国在1946年把新造的轻型航空母舰“巨人号”转让给了法国,该舰改名为“阿罗芒什号”。“巨人号”的姊妹舰“尊敬号”转让给了荷兰,改名为“卡尔·杜尔曼号”。在此之前,英国转让给荷兰的护航航空母舰“奈拉纳号”曾被命名为“卡尔·杜尔曼号”。1944年到1945年,荷兰海军拥有几艘飞机弹射商船,当1948年荷兰有了一艘新型航空母舰时,这艘母舰又被命名为“卡尔·杜尔曼号”。英国把该级另一艘航空母舰“勇士号”租让给加拿大,以帮助加拿大海军根据2艘护航航空母舰在大西洋之战中取得的作战经验建造航空母舰。澳大利亚是获得这种小型航空母舰(1艘)的第4个国家。1948年,澳大利亚把英国转让的“可怖号”航空母舰改名为“悉尼号”,把后来转让的“尊严号”航空母舰改名为“墨尔本号”。不久,加拿大买下了“庄严号”来顶替“勇士号”,接着又买了“有力号”(改名为“邦纳文彻号”)。

   战后,航空母舰很快面临一个突出的难题,即如何使用喷气式飞机。许多专家认为,喷气机速度太快,在航空母舰上起降很危险。1945年,美国“突击者号”航空母舰曾载3架FR-1里安火球式飞机,为了试验喷气机的适用性,在活塞式发动机配合下,在“威克岛号”护航航空母舰上进行了一次降落,不过,这次降落并不能算喷气机的降落。荣誉属于英国的一架吸血鬼式I型战斗机。1945年12月3日,这架战斗机在英国“大洋号”轻型航空母舰上降落成功。7个月后,第一架喷气机(XFD-1型鬼怪式战斗机)从“罗斯福号”航空母舰上起飞成功。

   这些早期喷气机的操纵性能都不好,耗油量很大,所以螺旋桨飞机继续使用了较长时间。AD-1空中袭击者式攻击机是当时这些飞机中最大、最好的活塞式发动机攻击机。空中袭击者式配有重型武备,操纵性能好,除了F4U海盗式攻击机外,它比任何其它舰载机的服役时间都长。

   早在1945年,就探讨过舰载机携带核武器的可能性,当时,这种设想只能停留在图纸上,没有付诸实践。投在长崎的那颗“胖子”原子弹重约4吨半,正好是新型舰载轰炸机的最大载重量。这种新型舰载轰炸机,就是1949年正式交付使用的有两个活塞式发动机的野蛮人式轰炸机。P2V-2海王星式核轰炸机是过渡性轰炸机。1948年4月27日,P2V-2海王星式飞机首次从“珊瑚海号”航空母舰上起飞。

   由海军对别国神圣领土进行战略轰炸的想法,在海军和空军之间引起了一场争吵,象20年代威廉·米切尔、特兰查德所做的一样。海军主张,西方国家对核武器应该采取先分散后垄断的办法,这样可以减少遭到突然核袭击的危险,并研制一种舰载机携带的轻重量的核炸弹。空军刚从陆军中独立出来,它主张“以大为好”,强调重型炸弹最好由B-29轰炸机携带。“意见分岐”导致一场激烈争吵。为了发展自己的核作战能力,海军在3艘中途岛级航空母舰上连续进行了几次试验。

   中途岛级航空母舰配备这样的飞机显得太拥挤。据说,如果海王星式轰炸机最初降落时发生麻烦,不管美国海军是否愿意,它都得为这种飞机的起降建造一艘平甲板航空母舰。1948年国会批准建造排水量为6万吨的“共和国号”(CV58,后为CVA58)新型航空母舰,就是这种说法的佐证。这艘航空母航是最大的一艘军舰,长332.25米,宽39.63米,汽轮机主机可提供33节航速。为了便于起降,取消了上层建筑,装有纯日本式的向两舷外伸的烟囱。同旧式“凤翔号”和“百眼巨人号”航空母舰一样,“共和国号”的驾驶台是液压升降式的,在必要的时候升起;没有中线升降机,有4部舷侧升降机,以便给4部弹射器腾出安装空间。

   1949年4月18日,“共和国号”在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动工建造,比空军宣布打算购买39架6引擎巨型B-36轰炸机的时间早10天。空军知道,国会将反对购买价值为2亿3千4百万美元的这批轰炸机;它还知道,“共和国号”航空母舰的估计造价为1亿8千9百万美元,相比之下,形势对它很不利。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空军指控海军在报价上扯谎,空军“了解到”“共和国号”的实际造价接近5亿美元。空军反对建造“共和国号”航空母舰的理由是:

   (1)它将要分担作为空军“主要职能”的战略轰炸任务;

   (2)苏联不是海洋大国,无须依靠原材料进口;

   (3)美国海军和皇家海军具有压倒苏联海军的优势;

   (4)舰载轰炸机对陆上目标的作战半径不超过700海里。

   双方无休止的争吵使得有必要在这里剖析几笔。第一条,在逻辑上不能成立,正如众所周知的那样,历史上首先进行“战略”袭击的是海军飞机;第二条和第三条在1949年可以成立,可是到了1979年。苏联却建立了一支向全球扩张的海上力量;第四条显然是不真实的,因为P2V-2海王星式轰炸机和野蛮人式轰炸机进行试验性轰炸的时候,曾把炸弹扔在4800百海里以外的地方,就是说,其作战半径达2400海里。

   舰载核轰炸刚刚显露出可能性时,海军就匆忙要求和空军公平合理地分享那些为数有限的核炸弹。美国国会相信下次战争将由轰炸来决定胜负,所以战略轰炸就成了这次争论的焦点。(这时,还没有出现在4分钟之内就能打到敌国领土的洲际弹道导弹。)人们认为,陆军和海军常规部队在抗击核袭击方面没有发展前途。这种奇谈怪论起着煽动政治家们抛弃常规武器,从而更加依赖核武器的作用。

   海军的答辩恰到好处,但无助于消除军队内部的妒忌。于是,它要求国会允许F4U-5海盗式舰载战斗机(活塞式发动机)和F2H-1女妖式舰载战斗机(双喷气式发动机)同B-36轰炸机进行性能比较试验。F4U-5的实用升限刚刚超过13400米,F2H-1的升限是14600米,都比B-36的升限高。空军宣称,它不接受海军的挑战。苏制米格-15截击机的问世(它的实用升限为14600米),给空军的这种拒绝添了几分光彩。

   历史证明,空军主张花较少的钱投放更多的核炸弹,这在原则上是对的。但是,空军提出要改进B-36轰炸机,这是错误的。在B-47和B-52喷气轰炸机投入使用以前,作为过渡性轰炸机,空军曾经把B-29改进成B-50,花过不少钱。海军有理由坚持建造新型航空母舰,但它不应该死盯住战略轰炸不放,作为航空母舰,它最强大的威力应该是打破敌人制海权的能力。

   对核攻击能力的迷恋没有妨碍海军安排好“家务”。海军决定对22艘埃塞克斯级(不包括受伤很重的“富兰克林号”和“邦克山号”)航空母舰进行现代化改装,使它们能够搭载喷气机。第一艘改装的航空母舰是“奥里斯坎尼号”(CV34),它在1946年就已停止建造。改装工程的代号为27A,在舰船设计局则称为SCB27。改装工程的主要内容是,装配供大型飞机使用的坚固的飞行甲板、大型弹射器、提升能力很强的升降机和性能更好的雷达。这些众多的设计项目是1945年提出的,看来超越了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

   这项改装工程最明显的变化是拆除了上层建筑周围的4对38倍口径127毫米炮,上层建筑本身经改装后更加紧凑。为了使雷达天线阵不受烟尘干扰,雷达天线装了流线型倾斜式天线罩。舰首40毫米炮和20毫米炮由14座双联装50倍口径76.2毫米自动炮(28门)替换。上层建筑下面装有一部造价很高和相当讲究的自动电梯,飞行员可以从待机室乘电梯直接到飞行甲板上。

   飞行甲板是加强型的,可搭载23.8吨重的飞机;升降机本身加大,加强后可载13.6吨以下的飞机。航空燃油(航空汽油和不易挥发的喷气机燃油)的贮量增加到30万加仑,飞行甲板上每分钟可加油150加仑。原先,每分钟50加仑的流量便可给一架海盗式战斗机加足燃油,但是,象豹式战斗机这样的喷气机需要1000加仑燃油,为了保持飞行甲板的作业速度,因此提高了泵油能力。

   根据战时和战后经验,对舰内结构也进行了多项改装,上面提到的电梯就是其中之一。为了使用这部电梯,把3个待机室从舰尾下甲板移到了上层建筑下方的2号甲板。这样,穿着笨重飞行服和带着飞行装具的飞行员去飞行甲板时就可以少走很长一段路。机库内装了新型大容量泡沫喷雾灭火系统和喷水器,防火能力有了显著改善。所有这些改装都意味着增加舰的重量,所以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来尽量减少重量的增加,如拆除了102毫米厚的舷装甲带,改装了较薄的外壳板。(1945年竣工的最后一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就做了这样的改进。)另外,左舷还加了一层2.43米厚的防雷护壳,加肥了船休。结果提高了稳性,在理论上航速可能降低2节。但在1952年2月试航时,“奥里斯坎尼号”的满载(37400)航速仍达32.5节。“奥里斯坎尼号”的最大缺点是进坞时总是向左摆头,究其原因,是只在左舷加装了防雷护壳。

   航空母舰上搭载喷气机虽然很伤脑筋,却也不无好处。喷气机用的燃油不易挥发,可以在装甲区以外的油舱里贮存。装甲区内,可装载1940年还难以想见的各类物资。在紧急情况下,主锅炉可以烧喷气机5号燃油和航空重油来代替普通重油,所以一些燃油舱也装喷气机5号燃油;有时,甚至可以把喷气机5号燃油贮存在防雷护壳内。不过,到1950年,航空母舰上仍有许多活塞式发动机飞机服役,几年之内仍然需要携带航空汽油。

   “奥里斯坎尼号”航空母舰改装费时2年,于1950年9月竣工。到1953年,又有十多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相继服役。“埃塞克斯号”、“黄蜂号”、“张伯伦湖号”、“本宁顿号”、“约克城号”、“伦道夫号”和“大黄蜂号”航空母舰都已完成了SCB27A现代化改装,而其姊妹舰“好人理查德号”、“香格里拉号”、“汉科克号”、“勇猛号”、“列克星敦号”和“提康德罗加号”正在进行SCB27C小范围现代化改装。改装工程包括安装功率更大的弹射器,因为装在“奥里斯坎尼号”和它的姊妹舰上的H8型弹射器,已经不能弹射最新式的飞机了。

   采取诸如现代化改装的补救措施,往往会在遇到的新问题上有所突破。英国人在悄悄地抓紧进行研究,旨在提高航空母舰使用喷气机的能力。1948年,英国“勇士号”航空母舰装了软橡胶甲板,其主导思想是为了省掉飞机起落架和航空母舰上的拦阻装置,从而减轻飞机和航空母舰的重量。第一次试验是用一架吸血鬼式战斗机(轮子收回)进行的。试验表明,这种设计有许多可取之处,只是由于降低了飞机的灵活性,英国人便简单地把这项试验放弃了。舰载机在陆上只能在设有软跑道的基地降落,这样,要使舰载机具备能从陆上基地转移到航空母舰,或从航空母舰返回陆上基地这样一个重要长处,便失去了前提。

   其次是关于斜角甲板的采用。1951年8月,英国皇家飞机局召集会议,研究解决重型飞机在航空母舰上高速降落越来越难于操纵的问题,会上提出了这项建议。飞机在甲板降落时的最大危险,仍然是尾钩没有钩住拦阻索后飞机的过冲,即使飞机没有撞到飞行甲板前端的停机坪,也难免在撞入拦阻网时不受严重损伤。这种摔机降落引起的第二个危险就是造成火灾,对飞行员和地勤人员构成的威胁更大。为了排除这些危险,便设想使飞行甲板对军舰的中心线呈10度斜角,这样,如果某一架飞机降落时过冲,飞行员可以打开油门拉起复飞,绕一圈后重新降落。

   1952年2月,在“凯旋号”轻型航空母舰上进行了一系列试验。人们画了一个斜角甲板降落区,拆除了左舷上的一些障碍物,然后飞机在降落区进行一触即离的降落,以试验尾钩没有钩住拦阻索时收回飞机的可能性。当时,斜角甲板降落区没有装拦阻索,所以在试验时没能使用拦阻索。美国“中途岛号”航空母舰也多次进行这种试验,结果同样取得成功。1952年9月,埃塞克斯级“安提坦号”航空母舰进行了历时3个月的改装。当这艘航空母舰再次出现时,它的飞行甲板延伸到舷侧升降机处,设有8度斜角甲板和拦阻索。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设计思想是正确的,即在左舷飞行甲板边缘不安装武备。

   “安提坦号”航空母舰进行了400次降落试验,证明斜角甲板有利于安全,是一大创新。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这项改装工程很快就被批准,代号为SCB125。同时,还要相应进行其他一些改装。譬如,人们发现,舷侧升降机紧靠到斜角甲板,当飞机起降而使升降机处于上部提升位置时,升降机无法向机库运送飞机或从机库向飞行甲板提升飞机。解决办法是把升降机移到右舷上层建筑后面,那里有一个离开斜角甲板的可用自由区,把左舷完全腾出来。美国航空母舰的机库是敞开式的,比较容易进行这种改装。SCB125工程包括把舰首改装成象英国航空母舰那样的抗风暴封闭式舰首。在北大西洋游弋的美国航空母舰,现在都已完全适应那里比太平洋上的气候更恶劣的气候条件。

   另一项发展是改进弹射器。无论英国还是美国,所用的弹射器都已经无法满足弹射最新式飞机的要求。皇家海军航空兵后备队司令C·C·米切尔提出了活塞弹射器的设想,这种弹射器用舰上主锅炉的蒸汽作动力,基本结构大体是,很长的滑槽有两个平行的汽缸,蒸汽由发射阀控制进入汽缸,推动活塞杆。发射阀可以根据飞机的重量和规定的弹射速度调节弹射推力。在两个汽缸之间有个往复车,弹射的飞机通过搭架放到往复车上,飞机弹射起飞后,搭架自行脱离。储备的蒸汽动力对于弹射任何新式飞机都绰绰有余。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这是正规航空母舰第一次有可能在锚泊时弹射飞机。1951年,英国“英仙座号”航空母舰成了第一艘装上蒸汽弹射器的航空母舰。下半年,“英仙座号”开往美国,进行弹射表演。英美联合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共弹射飞机140次。1952年4月,美国海军获得了使用权。美国第一艘装蒸汽弹射器的航空母舰是头一艘进行SCB27C改装的“汉科克号”。“汉科克号”于1954年6月用C11型弹射器进行了首次弹射。

   第一艘备有蒸汽弹射器乩英国航空母舰是新的“皇家方舟号”,由于要装两部蒸汽弹射器和5.55度的斜角甲板,这艘航空母舰一直拖到1955年才竣工。

   5年后,美国海军研制了内燃弹射器。航空燃料靠压缩空气助燃,就象鱼雷的发动机一样。这种弹射器被命名为C14型,安装在“企业号”核动力航空母舰上,与蒸汽弹射器配套使用。

   这时,第三项发明——助降镜装置问世。助降镜装置可给飞行员提供飞行甲板上空方位角和高度的精确信息。由于撤消了降落信号员和减少了飞行员操纵错误,助降镜装置十分有效地减少了人为错误的百分率。据说,发明这种装置的一位英国海军军官最初是从他秘书的口红和带镜子的小粉盒得到启发,琢磨出了助降镜的设计原理。他把口红涂在镜面上作标志,对着镜子试验用下颚接触办公桌面的简明方法。助降镜的基本原理很简单:光线射到镜面后反射到空中,绐飞行员提供一个下滑坡面,如果飞机在下滑时高度正确和机翼保持水平状态,飞行员就能看到这个下滑坡面,便可以正确地降落。 [ 校者注:助降镜通常装在自动稳定平台上,始终保持光的下滑坡面平稳不晃,不受军舰摇摆的影响。光的下滑坡面与海平面成3.5度到4度夹角,光的照距可达2海里,照射扇面以降落甲板中心线为轴向左右各为20度 ] 自50年代以来,这种系统有了很大改进,装上了菲涅耳透镜。 [ 校者注:菲涅耳透镜助降装置比普通的助降装置先进。它的光源在镜后,通过透镜射出黄、红、橙3种色的3个下滑坡面:黄光是高的下滑坡面,表示飞机下滑线高(飞机飞得过高);红光是低的下滑坡面,表示飞机下滑线低(飞机飞得过低):橙光是正确的下滑坡面(飞机下滑正确),飞行员跟据光的颜色判断飞机的位置是否正确并修正接地角,使飞机降落在正确的着舰点。助降镜的最大缺陷是完全靠飞行员的目视判断误差,因此在能见度不良条件下(雨、雾、黑天)无法使用。现代航空母舰已经采用更先进的全自动、全天候电子助降系统。它的基本原理是,由航空母舰上的跟踪雷达准确测出飞机在降落中的实际位置,通过其他仪器测出航空母舰飞行甲板的运动情况,然后以数据形式输入电子计算机,求出飞机的正确下滑位置,再由指令计算机将正确下滑位置和飞机实际位置进行比较,得出一个误差信号,通过无线电发送给飞机。飞机上的自动驾驶仪根据接收装置收到的信号,自动消除误差,操纵飞机准确地安全降落。电子助降系统可以使飞机的纵向降落误差控制在正负13米、横向降落误差正负3米以内,保障半小时内安全无误地连续降落60架飞机,大大提高了舰载机降落全过程的安全性,准确性和自动化程度 ] 几年前,美国海军承认,斜角甲板和助降镜这两项发明使飞机损坏率(或摔机降落率)减少一半,节省了大笔军费。

   在谈到超级航空母舰时代之前,应该提一下50年代英国和法国航空母舰的情况。法国人要求美国帮助扩充航空母舰兵力,以便对地而部队提供支援。1951年6月,美国把“兰利号”轻型航空母舰转让给了法国,该舰重新命名为“拉斐特号”,以纪念曾在1776年帮助美国取得独立战争胜利的这位法国战士。2年后,美国又把“兰利号”的姊妹舰“贝劳伍德号”航空母舰转让给法国,该舰改名为“波依斯贝劳号”。

   美国向法国转让第一艘航空母舰之前,在1948年至1949年和1951年至1954年,“阿罗芒什号”一直是法国航空母舰的主力。为了排除对这艘航空母舰的合法地位的任何疑问,法国在1951年干脆把这艘航空母舰从英国人手里买了过来。法国政府对新一代航空母舰的建造给予了政治上的支持。1955年,一艘22000吨的新型航空母舰开始建造,命名为“福煦号”,2年后又动工建造第二艘航空母舰“克莱蒙梭号”。

   1951年英国“鹰号”航空母舰竣工,它的姊妹舰因修改设计方案(加斜角甲板、蒸汽弹射器和舷侧升降机),竣工时间大大推迟。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航空母舰,值得进行现代化改装的只有“胜利号”。当“鹰号”快要竣工的时候,“胜利号”就开始了历时8年的规模巨大的改装。除了巨人级和尊严级还有6艘轻型航空母舰留下服役外,1953年到1954年又竣工3艘22000吨级航空母舰(“海神之子号”、“堡垒号”和“人马座号”)。轻型航空母舰不能使用最先进的喷气机,在建造过程中,对人马座级航空母舰进行了结构上的加强。该级第4艘航空母舰“竞技神号”因进行现代化改装,直到1953年才下水。“竞技神号”同“皇家方舟号”一样,有一个舷侧升降机和斜角甲板。

   1956年,埃及没收了英法两国在苏伊士运河区的财产,英法联合对埃及采取军事行动。这次军事行动在政治上是愚蠢的,但航空母舰的作用值得一提。1956年7月,英国只有“鹰号”航空母舰参加作战,10月底,皇家海军又增派了3艘航空母舰。当时,英国“堡垒号”航空母舰正用于进行试验和训练,舰上没有作战飞机,不过,它很快就携带岸基飞机进入了作战状态。它的姊妹舰“人马座号”正进坞修理,“海神之子号”即将大修完毕,并进行了紧急备战。按作战计划,“大洋号”和“英雄神号”航空母舰担任运送部队的任务,9月26日,向船厂下达了将两舰改装成直升机母舰的命令。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短暂的5天时间里,这两艘舰就改装完毕,开始了历时2周的紧张训练。

   美国海军陆战队制定了由直升机把部队迅速空降到岸上作战地域的“直升机机降突击”战术,这种战术没有经过战斗考验。皇家海军陆战队经过2周时间的演习,准备把这种完全陌生的战术付诸于行动。

   11月1日上午,英国的“鹰号”、“海神之子号”和“堡垒号”,法国的“阿罗芒什号”和“拉斐特号”航空母舰的飞机对地面目标进行了首次袭击。海毒式和海鹰式战斗机、飞龙式和海盗式攻击机按理都敌不过埃及空军的苏制米格-15战斗机,由于事先对埃及机场的跑道和机库进行了准确轰炸,对方的飞机无法起飞,英、法取得了空中优势。

   11月6日,直升机机降突击计划付诸实施,皇家海军陆战队600名队员乘22架大旋风式和枫树式直升机空降着陆。在1个半小时内,空降了415名海军陆战队队员和20多吨弹药,仅损失1架直升机。另一项纪录是,一位陆战队员从离开航空母舰到发现自己受伤躺到航空母舰的病床上,总共只有19分钟。这次战斗由于做到了出敌不意,完全达到了作战目的,伤亡很少。直升机机降突击虽然在这以后采用不多,但充分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作战手段。这次作战表明,航空母舰在有限战争(或叫灌木林战争)中仍然是最有效的武器,同时也证明直升机具有很大的作战灵活性。

   美国在朝鲜战争后期撤消了不再建造大型航空母舰的决定。1952年7月,首批2艘6万吨级航空母舰“福莱斯特号”(CVA59)和“萨拉托加号”(CVA60)动工建造。从这一年起,CVA这个代字用来表示攻击航空母舰,所有经过现代化改装的埃塞克斯级和中途岛级航空母舰也使用这个代字。

   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采用了美国早年研究的成果,体现了航空母舰建造技术的又一个飞跃。它完全取消了中线升降机,装了4部舷侧升降机,左舷1部,右舷3部;平甲板的设计思想受到重视,只留有一个小型上层建筑;左侧大面积的突出部位有一个10.5度的斜角甲板,在它的前端有两部蒸汽弹射器;飞行甲板前端也有两部蒸汽弹射器。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具有英国航空母舰的3个特点:(1)封闭式机库;(2)飞行甲板四角设有几群防御火炮;(3)封闭式舰首。

   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全长316.77米,飞行甲板宽76.83米,舷弧尺寸允许进行一定的大型改装。机库净空达7.77米,可容纳较大的飞机。4部弹射器和4部舷侧升降机能保障每分钟弹射起飞8架飞机,这对于保持喷气机进行战斗巡逻是至关重要的。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的燃油贮量比埃塞克斯级多70%,航空汽油的贮量为埃塞克斯级的3倍,载弹量(炸弹和航空火箭)比埃塞克斯级多1.5倍。这是美国为了搭载喷气机而专门设计的第一批航空母舰,能搭载最新式的海军飞机,如女妖式战斗机、美洲豹式战斗机、愤怒式战斗机和弯刀式战斗机,以及后来投入使用的天光式战斗机、恶魔式战斗机、虎式战斗机、十字军战士式战斗机、空中勇士式和空中猎鹰式攻击机等。空中勇士式攻击机替换了性能欠佳的野蛮人式攻击机,担负重型攻击的任务(这仍然是航空母舰的最重要的战略使命)。

   埃塞克斯级攻击航空母舰有2个战斗机中队(一个中队由恶魔式或天光式战斗机组成,另一个中队由十字军战士式战斗机组成)和2个或3个攻击机中队(由愤怒式、美洲豹式战斗机和空中猎鹰式攻击机组成)。中途岛级和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还有一个空中勇士式全天候远程攻击机中队。在西太平洋和地中海活动时,通常有2架空中猎鹰式(轻型攻击)和2架空中勇士式(重型攻击)加足燃料和携带战略威慑核武器,随时准备轰炸苏联的陆上目标。特别是在出现洲际弹道导弹之后,海上核威慑力量是防备苏联对美国进行突然袭击的重要保障。攻击航空母舰在海上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洲际弹道导弹不能准确打击攻击航空母舰,而陆上洲际弹道导弹却迟早会成为攻击航空母舰准确打击的目标。

   美国海军的攻击航空母舰编制定额为15艘,还可望建造12艘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来替换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由于轮流定期维修和有的航空母舰驶往或驶离指定的活动海域,实际执行任务的航空母舰有时要降到14艘或增至16艘,总的来说是保持15艘。在地中海,第6舰队保持2艘攻击航空母舰;在西太平洋,第7舰队保持3艘攻击航空母舰。美国航空母舰6个月换防一次,因此,平时总有另外2艘航空母舰维修后开赴活动海域或进坞修理。为了保持发展速度,第3艘福莱斯特级攻击航空母舰“突击者号”(CVA61)于1954年开始建造,一年后“独立号”(CVA62)攻击航空母舰动工。接着,在1956年和1957年,福莱斯特级的改进型小鹰级攻击航空母舰“小鹰号”(CVA63)和“星座号”(CVA64)动工建造。1961年和1964年,又订购了2艘小鹰级航空母舰“美国号”(CVA66)和“肯尼迪号”(CVA67)。这两级航空母舰,总共建造了8艘。

   采用斜角甲板后,根据取得的经验又做了一些大的改进。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舷侧升降机紧靠斜角甲板,由于影响飞行作业,实际上不能使用。为了消除这个缺陷,小鹰级航空母舰的上层建筑后移,以便一部升降机前移,左舷升降机后移,这样,把起飞区和降落区完全腾了出来。在恶劣气候条件下,大浪往往打到舰首127毫米炮上,影响航空母舰的航速,因此拆掉了这些火炮。1967年,“福莱斯特号”拆掉了舰尾127毫米炮,装了海麻雀近程舰对空导弹系统,该系统能够更有效地防御任何突破警戒兵力的敌机。“小鹰号”也拆除了火炮,在舰尾装了2个小猎犬舰对空导弹发射架。该级最后一艘航空母舰“肯尼迪号”装了轻便式海麻雀舰对空导弹。

   下一步革新必然是采用核推进装置。核动力不仅使航空母舰具有无限的续航力,它还有别的长处。第一,由汽轮机驱动的航空母舰要使蒸汽保持实足压力,在飞行作业时可为弹射器提供用之不竭的蒸汽。第二,没有烟囱,不再有从烟囱冒出的烟气,飞机降落更容易了。而常规动力航空母舰从烟囱里排出很热的烟气,吹到飞行甲板后端,造成很大的湍流。第三,上层建筑的设计更适于飞行作业和舰员工作,雷达天线阵能装在最合适的地点,不必再担心烟气的腐蚀。

   1958年财政年度,美国订购了一艘核动力攻击航空母舰,该舰命名为“企业号”(CVAN65)。该舰于1958年2月动工建造,1960年9月下水,1961年服役。“企业号”是历来最大的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85350吨,长342.38米,飞行甲板宽76.88米,编制舰员4600人(含飞行大队的飞行人员)。它的8台A2W型核反应堆为4台齿轮传动式汽轮机提供蒸汽,可以使该舰长时间以30节以上的航速航行。该舰的外形与福莱斯特级、小鹰级的型线相同,没有火炮。最明显的区别是结构紧凑的方形上层建筑,这是专门为平面列阵天线雷达设计的。以便在舰桥的各面都能装扁形天线,在舰桥圆形涡纹建筑的顶部装固定天线。1个圆形天线阵和4个平面天线阵能有效探测360度,旋转天线不需要任何维修。

   “企业号”装有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整理和处理来自本舰雷达、护航舰只、飞机以及其它来源的信息,并将其自动传给其它舰只,使整个特混舰队象一艘军舰那样协调一致地行动。这一系统能使特混舰队指挥官迅速分析多种威胁的轻重缓急,采取措施防御最危险的袭击。战术通讯导航系统(简称塔康系统)是保障空中作战的重要电子设备,它利用信标向飞机传递距离和方位,大大简化了飞机在执行任务后寻找母舰的过程。

   巨大的“企业号”航空母舰有一个突出的缺点:造价大得惊人,达4亿5千1百万美元,为第一艘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造价的2倍。这艘航空母舰虽然不必经常坞修,但需要配备更多的舰员,对舰员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由于造价太大,美国国会没有同意在1959年或者1960年财政年度拨款建造另一艘这样的航空母舰。在后一次国会会议上,对建造大型航空母舰是否明智提出了疑问,这次出面反对的是财政部,而不是持反对态度的空军。海军内部意见也有分歧,一些高级军官主张建立全核海军;另一些人则认为,如果核动力航空母舰的造价超过1亿美元,那宁可建造常规的或“烧矿物燃料”的航空母舰,这总比国会根本不批要好。

   核动力航空母舰还有一个问题,即护航舰只必需是核动力的,才能一起行动。核动力航空母舰长时间高速航行的能力大大超过以油为燃料的导弹驱逐舰和导弹驱逐领舰 [ 校者注:美国海军已把导弹驱逐领舰这一舰级改划为导弹巡洋舰,取消了导弹驱逐领舰这一名称 ] ,在航渡中等待油船给护航舰只加油,就有遭到潜艇或舰对舰导弹攻击的严重危险。以油为燃料的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可以在航渡中为它的护航舰只加油,核动力航空母舰没有装载燃油,它不能为护航舰只加油。核动力价格高,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大幅度降价的迹象。就价格而言,核动力唯一的长处是机械大修周期比较长。蒸汽锅炉需要清洗和更换管子,但是,“企业号”的反应堆在更换浓缩铀芯之前,已经航行了3年,航程达20万7千海里。1965年到1969年,“企业号”用新铀芯航行了30万海里。1969年到1971年装的新铀芯,预计能航行10年到13年。

   经过一场激烈的争论,美国国会做了让步,批准在1961年和1963年财政年度建造两艘小鹰级攻击航空母舰“美国号”(CVA66)和“肯尼迪号”(CVA67)。尔后,核院外集团1967年、1970年和1974年这3个财政年度中成功地获准建造“尼米兹号”(CVAN68)、“艾森豪威尔号”(CVAN69)和“文森号”(CVAN70)3艘核动力航空母舰。由于通货膨胀使物价年年上涨,造船厂劳动力短缺,这3艘母舰的建造周期被拖长了。“尼米兹号”和“艾森豪威尔号”造了7年,比“企业号”的建造周期长3年,每艘造价达20亿美元。1979年签署“文森号”的建造合同时,“文森号”已经建造了3年,不久就要下水,但要到1981年才能服役。届时,最后一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将离开海军,大规模改装过的中途岛级航空母舰也将退役(“罗斯福号”已经在2年前退役)。这样,留下的12艘攻击航空母舰,将担负起10年前由15艘航空母舰担负的任务。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的舰龄已有24年,人们正在研究如何使这些航空母舰的寿命由设计的30年延长到40年或45年。

   60年代,英国海军处境不妙。他们计划更换“胜利号”航空母舰,至少还要建造一艘航空母舰以取代“鹰号”。该舰的排水量限定为5万吨(他们欺骗舆论,扯谎说满载排水量为6万吨),结果证明,为了节省经费,这样做反而弄巧成拙。英国海军提出了许多过高的技术要求,使这艘航空母舰具有比它更大的航空母舰才能具备的性能。他们没有料到,这样做必然导致增加重量和新设备(事实上恰恰发生了这种情况)。结果,这艘代号定为01号的攻击航空母舰(曾经打算命名为“暴怒号”,不过没有正式命名)没有动工建造,并在1966年撤消了建造计划。皇家空军为了弄到拨款来制造新型TSR2战术攻击侦察轰炸机,不遗余力地诋毁皇家海军舰队航空母舰的作用。这一点与美国海军在1948年和1949年建造“共和国号”航空母舰时发生的情况很相似。更糟糕的是,英国空军和海军两个军种之间存在着尖锐分歧,这个问题竟然发展成了严重的政治问题。后来,制造TSR2式轰炸机的计划被撤销,但仍然未能缓和皇家海军对空军的敌视情绪。海军认为,兄弟军种在向政治家们扯谎。他们甚至伪造太平洋地图,把澳大利亚西移400海里,以便证明空军的飞机可以从澳大利亚到印度飞一个来回;还把俄国陈旧的洲际弹道导弹拖出来当虎皮,说这种导弹可以在4分钟之内把任何水域发现的航空母舰摧毁。

   皇家海军提出,如果不提供空中掩护,海军无法有效地执行作战任务。海军总是得到保证,说由岸基飞机承担空中掩护,但实际上只是纸上谈兵。皇家空军不仅不愿承担任务,且因飞机太少,也力所不及。皇家海军还得到许多许诺,如本土防空部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驻西德的部队等都可提供战术支援,实际上,这些部队可拨出的飞机都寥寥无几。飞机需要维修保养,能随时执行任务的飞机更少,一旦需要飞机,往往就有派不出的危险。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及时派出空中巡逻和攻击部队,以便岸基飞机准时到达战场。要知道,即便是迟滞5分钟也会误事。

   皇家海军和美国海军在窘境中摸索到一条出路,即装备直升机。自1956年苏伊士战争以来,这些外貌不扬的直升机在作战能力和可靠性方面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1955年到1956年,美国海军陆战队把“塞提斯湾号”护航航空母舰改装成了试验性直升机两栖攻击舰。1959年,美国开始建造第一艘专门设计的直升机两栖攻击舰。“硫黄岛号”(LPH2)直升机两栖攻击舰和其姊妹舰都可搭载24架直升机(运送2000名陆战队员),不需要象攻击航空母舰那样安装造价很高的强力甲板、拦阻索和弹射器。为了加速发展这种新舰种,有3艘未经现代化改装的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改装成了两栖攻击舰,它们是“拳师号”(LPH4)、“普林斯顿号”(LPH5)和“福吉谷号”(LPH8)。

   直升机同样适于反潜。埃塞克斯级的其它航空母舰改成了反潜航空母舰(CVS),搭有混合型活塞式发动机S2F搜索者式反潜飞机和HSS-1反潜直升机,机上装有吊放式声纳。反潜航空母舰仍然装有拦阻索和弹射器,供搜索者式飞机起降使用。这些反潜航空母舰时有战斗机起飞,为反潜飞机和反潜直升机进行空中战斗巡逻。实践证明,反潜航空母舰的舰员编制可以大量缩减,在作为反潜舰群旗舰时卓有成效。不过,护航航空母舰和轻型航空母舰也只能作为反潜航空母舰继续服役,否则只能卖掉、解体或降格为飞机运输舰。

   皇家海军也同样发生了上述情况,只不过规模比美国海军小些。“海神之子号”和“堡垒号”作为舰队航空母舰太小,不能有效地作战,所以改成了登陆突击舰(两栖攻击舰),载有直升机和海军陆战队。登陆突击舰的一项重大改进是吊艇架携带4艘小型登陆艇(在这点上比美国海军的两栖攻击舰高出一筹),供登陆突击队乘艇上岸。登陆突击舰也可用于反潜,舰载直升机可运送部队或携带吊放式声纳、自导鱼雷等反潜武器。

   核潜艇的威胁越来越大,必须采取对付措施,直升机就是最廉价、最好的手段。然而,为了反潜目的,直升机要造得更大些,并进行一些改进,才能携带更多的反潜武器,具有远距离飞行的更大自由。SH-3海王直升机是典型的大型反潜直升机。这种直升机有3种主要机型,分别在美国海军、英国皇家海军和加拿大皇家海军服役。反潜直升机不仅能搜索,也能攻击潜艇,是一种完善的武备系统。

   有些国家的海军已经配备了直升机母舰。法国建造了别具一格的“贞德号”直升机巡洋舰。该舰有通常的舰首,上层建筑在舰首中心线上,飞行甲板设在舰尾。西班牙买了美国的老“卡伯特号”轻型航空母舰,并重新使用20年代一艘军舰的舰名,命名为“迷宫号”直升机母舰。英国一直把“竞技神号”用作固定翼飞机母舰,后来也将它改装成了反潜航空母舰。澳大利亚、阿根廷和巴西海军的小型航空母舰,部分或完全用搜索者式飞机和反潜直升机替换了攻击机。

   英国研制了一种新的垂直短距起降飞机,这种飞机最初叫P1127式,后来叫茶隼式,最后正式命名为鹞式。这种独特的固定翼飞机有4个偏转式排气管。排气管向下时,飞机可垂直起降,在很大程度上与直升机的起降方式雷同,但飞机升空后就变成了普通的涡轮喷气攻击机。样机于1960年试飞,3年后在英国“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上进行了一系列飞行试验。从那时候起,为了试验鹞式飞机的多用性,鹞式飞机在各种舰艇上进行了起飞和降落,从小型军舰舰尾的直升机起降平台、西班牙“迷宫号”轻型航空母舰的木质飞行甲板到意大利“维托里奥·文内托号”直升机巡洋舰的飞行甲板,都进行过起降。

   鹞式飞机填补了直升机(灵活性好,但速度慢)和舰载机(作战性能好,灵活性差)之间的缺口,对航空母舰作战来说,自然应该选择这种机型。英国早已开始研究,为海军选择一种合适的鹞式机型和建造适于海鹞式战斗机飞行的军舰。在美国,人们对攻击航空母舰造价的忧虑有增无减,还要更换已经到服役期限的许多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这两种情况迫使美国人不得不寻找一种解决办法,即建造制海舰。

   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尚处在早期发展阶段,一些问题还有待解决。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垂直起飞时耗油量很大,为了保障垂直短距起降能力,还必需控制飞机的重量,这使飞机的性能受到很大限制。换句话说,有些作战任务,诸如高速截击等,还得靠大型固定翼飞机去完成。鹞式飞机是新一代垂直短距起降飞机的先驱,目前适用的机型很少,仅此一种。这种飞机的性能虽有局限性,但可以接受。

   美国海军对于建造制海舰一直举棋不定,最后撤消了建造计划。皇家海军建造制海舰的选择余地不大,由于要建造一艘反潜直升机母舰作为某种警戒兵力。不得不将计划推迟。母舰这个词被正式禁用,海鹞式飞机的研制工作也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负责设计新舰的人确信,一旦被批准,这种新型军舰将能有效地搭载海鹞式战斗机。

   航空母舰和海军航空兵引起的政治问题发展到如此地步。竟然不准新造的军舰叫直升机母舰。于是,人们杜撰了一个蹩脚的名字——“通透甲板巡洋舰”。然而,当通透甲板巡洋舰“无敌号”的详情披露后,人们滑稽地发现这艘“巡洋舰”还有一个全长飞行甲板和一个岛式上层建筑。该舰装有4台燃气轮机,是西方国家最大的燃气轮机军舰,也是专门为搭载垂直短距起降飞机设计的第一艘军舰。“通透甲板巡洋舰”这个词在人们中间引起了极大的概念混淆,甚至出现了这样的笑话,有不少人把它叫作“看透巡洋舰”。该舰1977年5月下水,其线型说明,这是一艘地地道道的轻型航空母舰,排水量为16000吨。

   为了使皇家海军“无敌号”航空母舰飞行大队的攻击机和反潜飞机均衡搭配,在建造这艘航空母舰时就订购了海鹞式。1976年10月,它的姊妹舰“光辉号”开工建造。1978年底,该级第3艘航空母舰“不挠号”动工。(为了纪念英国最后一艘舰队航空母舰,该舰曾一度命名为“皇家方舟号”。)这次,英国人纠正了他们随意废除一个舰种的错误做法,又允许使用“航空母舰”这个禁语了。

   海鹞式飞机比陆基鹞式飞机更适于海军作战,但是仍旧没有解决垂直起飞时耗用大量燃油这个基本问题。当然,紧急情况下,无疑可以采取垂直起飞方式。为了能携带较多的武器,目前,海鹞式飞机采取短距滑跑起飞方式和垂直降落(这要消耗燃油)。恰在面对种种难题需要进行抉择的时候,有人提出了一项解决办法。

   海军军官多格·泰勒少校有一次观看了英国“皇家方舟号”的飞行表演。他发现,重载鬼怪式战斗机和海盗式攻击机弹射起飞时还没进入水平飞行就失去了高度。这样的骤降对飞行员自然很危险(如果弹射起飞失败,飞行员必须在大约2.5秒的时间内弹射跳伞)。泰勒很想弄清楚,能否在弹射器滑跑段的前端装一个向上翘起的斜板,用这种办法延长弹射飞机无控制飞行段的飞行距离。经过一年的广泛研究,泰勒提出了斜板滑台设计方案。他的基本想法是在滑跑甲板前端装一个不长的斜板,使用这种斜板滑台弹射飞机。一旦弹射起飞失败,在飞机坠毁之前,飞行员大约有12.5秒的时间可以弹射跳伞脱险 [ 校者注:这里所指的斜板滑跑起飞即为短距滑跑起飞。飞机起飞时,通过滑跑甲板和斜板构成的曲面,产生一个向上的动量,能使一架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在速度较低和升力不足的情况下起飞,这就相当于增加了滑跑时间和滑跑距离。据计算,飞机滑跑距离每增加1米,可以增加9公斤的载重量 ] 。应该说,斜板滑台是第一个安全弹射装置。

   专家们对这项研究成果感到很吃惊。虽然弹射斜板滑台对常规固定翼飞机使用价值不大,对鹞式飞机却很适用。鹞式飞机在尾喷管转动时,从短距滑跑起飞到向前飞行这段时间,发动机和机翼的升力都能有效利用。简单地说,只要使斜板滑台有6.5度的坡度,由于起飞推力相对减少和升力相对增加,可使海鹞式飞机增加680公斤起飞重量。换句话说,海鹞式飞机以前进行远程侦察飞行不得不减少有效载荷,而现在可以满载武器飞行了。

   英国“无畏号”航空母舰在飞行甲板左侧装了一个斜板滑台,另一个斜板滑台装在英国“竞技神号”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上。斜板滑台将来应具有较大的坡度,试验表明,斜板的坡度越大,飞机的载重量也越大。但是,斜板的坡度由于起落架的应力有限而受限制 [ 校者注:斜板坡度一般限制在20度左右 ] 。在美国两栖攻击舰上,海军陆战队用陆基鹞式飞机实施近程支援。显然,两栖攻击舰经过改装,很适合使用鹞式飞机:用薄结构钢装一个斜板滑台,把电缆从鹞式飞机起飞的受热区移开。

   苏联海军经过长期扩充后决定建立自己的搭载岸基飞机的航空母舰兵力。1968年和1969年,“列宁格勒号”和“莫斯科号”直升机母舰编入现役。1971年,一艘更大的军舰动工建造。这是一艘直升机巡洋舰,于1976年下水,命名为“基辅号”,排水量4万吨,舰首装有舰对舰导弹发射架,有一个接近全长的斜角飞行甲板。“基辅号”于1976年出现时,曾一度在西方海军观察家中间引起很大混乱。(当时,飞行甲板上有4架铁匠式雅克-36垂直短距起降攻击机。)50多年来,苏联明显地忽视了航空母舰的建造,现在却突然参加了航空母舰竞赛。

   经过仔细分析,西方国家认为,“基辅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铁匠式飞机似乎不是该舰的作战飞机,搭载铁匠式是为了试验。第二,尾部升降机可勉强装进铁匠式飞机,这对设计基辅级母舰的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受到了很大限制。第二艘直升机母舰“明斯克号”已试航完毕,第三艘“共青团号”可望在1979年竣工。“基辅号”及其姊妹舰实际上是一种制海舰,把它们叫做反潜巡洋舰,或许更能恰到好处地反映这种舰的功能。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