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欧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欧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欧

作者:T.N.杜普伊 ·美国

出自————《哈珀-科林斯世界军事历史全书

第二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核时代的到来

出自————《战争通史

   英国

   1935年6月18日,《英德海军协定》 规定德国的舰船吨位(包括潜艇)不超过英国总吨位的35%。法国对英国的独自签约行动大为不满,并开始疏远英国 。

   1935年9月,英国与埃塞俄比亚危机 (参见第二十章→非洲→埃塞俄比亚→国联仲裁)起初,英国装出一副积极态度 ,怂恿国联对意大利实施严厉制裁。然而,在制裁的重大行动上,如在石油禁运等方面,英国却退缩起来,致使国联的努力失败。

   1937年1月2日,《英意地中海协定》 该协定保证西班牙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以及地中海国际通航自由。但从长远来看,并没有消除由于意大利在地中海及近东地区的积极活动而引起的疑虑。

   1938年9月15-28日,试图调停德捷危机 (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欧→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要求割让苏台德区)英国首相张伯伦两次飞赴德国会晤希特勒。

   1938年9月29日,《慕尼黑协定》 (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欧→捷克斯洛伐克→慕尼黑会议召开和协定签署)张伯伦怀揣着与德国签订的和平条约回到伦敦,受到朝野的一致欢呼。他此时并未想到,日后他将为之付出高昂的代价。

   1939年3月31日,英国对波兰安全作出保证 在德国独裁者阿道夫·希特勒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之后,英国政府立即对波兰的独立作出保证:若波兰遭侵略,英国则全力援助。随着意大利占领阿尔巴尼亚,英国又对希腊和罗马尼亚作出同样的保证,并同土耳其签署了一项双边互助协定。此外,英国政府开始试图将苏联拉入“和平阵营”。

   1939年9月3日,对德宣战 (参见第二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欧战场→作战行动(1939年)→波兰战役)

   爱尔兰

   1933-1938年,国内爆发骚乱和冲突

   1935年7月,贝尔法斯特反天主教暴乱 这次暴乱导致天主教派遭驱逐,并被自由国民政府拘押,从而加剧了同英国的摩擦。

   1938年4月25日,同英国签署协定 该协定解决了三年来许多棘手的问题,包括由英国政府接管科夫、皮尔黑文和洛夫斯维利的海岸防御,极大地改善了英国和爱尔兰的关系。

   法国

   1925年4月,摩洛哥起义爆发 (参见第十九章→非洲→摩洛哥→里夫人向南进军)

   1925年7月,黎巴嫩德鲁兹人起义 (参见第二十章→中东和西南亚→阿拉伯国家→叙利亚和黎巴嫩)

   1935年1月7日,《法意非洲协定》 为建立遏制德国日益增长的力量的强大前沿屏障,法国在协定中对意大利作出了较大让步。

   1935年5月2日,同苏联结盟 法国政府在说服德国和波兰加入东方旨在保持边界现状的条约(也包括苏联)的努力失败后,立即同苏联单独结盟,以对付德国重新武装的宣言。这项行动遭到了法国守旧派分子的激烈反对。

   1936年6月,法国开始重整军备 随着德国重新占领莱茵兰、意大利征服埃塞俄比亚、法国所依重的国联体制崩溃以及西班牙内战爆发,法国决定重整军备。

   1938年9月,德捷危机 为此,法国陆海军已经部分动员,并准备同德国开战。然而,法国国内和平主义思想盛行,总理达拉第从慕尼黑回国时,居然受到了热烈欢迎。至此,法国在欧洲大陆的优势地位被德国所取代。

   1938年12月6日,《法德公约》 该公约保证维持两国边界现状。

   1938年12月,法意危机 这次危机起因于意大利对法国殖民地提出领土要求。在危机中,法国采取了针锋相对的不妥协态度。

   1939年,对波兰、罗马尼亚和希腊提出保证 法国和英国在这件事情上再次联合起来。此外,法国还试图借助其影响将苏联拉如反侵略阵营。

   1939年8月20日-9月1日,但泽-波兰危机 (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欧→波兰→紧张局势加剧时期)

   1939年9月3日,法国对德宣战 (参见第二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欧战场→作战行动(1939年)→波兰战役)

   低地国家

   比利时

   1936年10月14日,比利时宣布废除同法国的盟约 随着德国占领莱茵兰,比利时为保持行动自由,决定退出联盟,此举旨在不被法苏联盟卷入对德战争之中。

   1937年10月13日,德国向比利时做出保证 德国保证比利时不受侵犯和领土完整,前提是它不参与对德军事行动。

   1939年8月23日,利奥波德国王呼吁保持和平 这次呼吁是代表比利时、荷兰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作出的。呼吁显得苍白无力。虽然比利时也做出了战争动员,但在9月3日欧洲战争爆发后却宣布中立。

   荷兰

   1926年11月-1927年7月,荷属东印度爪哇暴动

   1937-1938年,荷兰加强远东海军力量 随着日本在中国的迅速扩张,荷属东印度渐渐处于日本侵略的威胁之中。为遏制日本,荷兰决定加强远东海军力量。

   伊比利亚半岛

   西班牙

   前奏曲

   1930年1月28日,普里莫·德里维拉结束半独裁统治 他的继任者贝伦格尔将军是一位不受西班牙公民欢迎的人。因为他们认为贝伦格尔是造成摩洛哥安诺尔灾难的罪魁祸首(参见第十九章→非洲→摩洛哥→阿努瓦勒之战)。

   1930年12月12-13日,哈卡兵变 兵变起因于当地驻军要求实行共和制。虽然官员们为此作出了努力,但仍未能阻止叛乱在军中蔓延。

   1931年4月14日,阿方索十三世国王被推翻 经历了一个不流血的政变之后,主张共和制的领导者阿尔卡拉·扎摩拉建立了一个临时政府,并于12月10日当选为总统。

   1932年8月10日,塞维利亚反动派暴乱 这次由桑胡尔霍将军领导的暴乱很快被镇压了下去。但是为争夺自治权,地区之间开始陷入争斗,尤其是在阿拉贡和博斯基地区,情况更为严重。左右两派的极端活动甚为猖獗,并渐渐演变成暴力冲突。

   1933年1月8日,巴塞罗那激进派暴动 这次暴动很快蔓延到其他大城市。后来政府出动部队残酷镇压,才将其平息。

   1934年10月6日,阿斯图里亚斯矿工暴乱和加泰罗尼亚起义 在新的灯火管制期间,由无政府主义者发起的阿斯图里亚斯矿工暴乱被保守的马德里政府用残酷无情的手段平息了下去。然而,传言中的政府暴行被新闻媒介绘声绘色地渲染开来,从而使西班牙群情激昂,极大地加速了西班牙政治势力的两极分化。加泰罗尼业起义虽然也被很快平息,但却未像前者一样引起波澜。

   1936年2月16日,左派联盟接管政权 倾向于共产主义的党派在大选中获胜。新的社会党议会一致要求萨莫拉下台,并于4月10日由左派共和人士阿萨尼亚接管政权。

   西班牙内战(1936-1939年)

   1936年7月18日,军队反叛 在西属摩洛哥的梅利利亚,一小队西班牙驻外士兵同受共产党领导的群众发生了冲突,遂引发了西班牙本土的12个城市驻军和西属摩洛哥的五个城市殖民军同时发动叛乱。被共产党政府排挤到加那利群岛任驻防军司令的前参谋长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将军,在事发后立即飞赴梅利利亚接管了军队的指挥权。当摩洛哥的西班牙殖民军在空军的支援下向阿尔赫西拉斯和拉利内阿挺进时,西班牙北部的布尔戈斯、萨拉戈萨和韦斯卡三市的驻军在埃米略·摩拉将军的统帅下也向布尔戈斯集结。巴塞罗那的叛乱很快被平息下去,其领导人曼努尔·戈德迪被忠于政府的军队俘获并枪杀。最东部的海港马德里市和博斯基的部分地区宣布效忠政府,但萨莫拉和加的斯地区则支援叛军。托莱多军事学院的军官们也支援叛军,他们追随着莫斯卡尔多中校,据守在阿尔卡萨尔要塞内,从7月20日-9月28日,经受住了忠于政府的军队长达两个月的围攻。此外,西班牙海军约有一半的舰只加入叛军行列。

   1936年7-8月,向马德里挺进 佛朗哥统帅着3万名由西班牙和摩洛哥人组成正规军向北面的巴达霍斯推进,与此同时,摩拉率领15000名精锐部队向南夹击。两军计划在马德里会师。

   1936年8月15日,叛军攻占巴达霍斯 占领巴达霍斯后,叛军继续向东面的塔古斯河流域挺进,并对塔拉维拉和托莱多展开攻击。9月28日,即10周之后,叛军对两市的围攻才被巴雷拉率领的政府军所瓦解。

西班牙的分裂(1936年8-9月)

   1936年9月,国际干涉 苏联政府向政府军提供援助,而德国和意大利则向佛朗哥借贷作战物资。第一次确切的人力支援是纳粹空军提供的一支“容克”式轰炸机和驱逐机分遣队,接着一支装备有轻型坦克和乜机的意大利远征军进入西班牙。另外,小规模的反共志愿军先遣队也从一些国家来到战场。与此同时,苏联的飞机、飞行员、顾问、火炮和坦克也源源不断地抵达东部海港以支援西班牙政府。此外,苏联和其他共产党团体也从世界各地征募了反法西斯志愿军参战,共组成6个“国际旅”。约有2900名美国人组成了“亚伯拉罕·林肯营”,他们与法国人、意大利人、德国人、波兰人、英国人、捷克人、南斯拉夫人等共约35000人分属于各个旅内。

   1936年9月4日,人民战线政府在马德里成立 新的政府领导人是卡瓦列罗,他是加泰罗和巴斯克民族主义者的代表。到11月,无政府工团主义者也加入了新政府。

   1936年10月,佛朗哥被叛军推举为西班牙国家领袖 由摩拉率领的四路叛军继续向马德里围拢。他声称马德里市内有他的一支“第五纵队”。这是实施颠覆的开端。

   1936年11月6日,叛军策划围攻马德里 西班牙共和政府向瓦伦西亚转移。尽管叛军在马德里郊外展开猛烈攻击和狂轰滥炸,但政府军在约瑟·米艾加将军的率领下仍坚守着首都。只是在历经了近四个月不间断的厮杀之后,才于1937年2-3月间出现了一段短暂的宁静。

   1936年11月18日,德意承认佛朗哥政府 法、英、美三国对交战双方继续奉行不干涉不援助政策,并在伦敦成立了不干涉委员会。委员会有包括德意在内的29个国家,他们企图通过封锁西班牙海岸来制止战火蔓延。

   1937年2月8日,叛军攻占马拉加 在意大利军队的支援下,利亚诺将军率领的军队占领了马拉加,与此同时,叛军对马德里的围攻仍继续进行。政府军的防线由于苏联武器装备运抵和新的“国际旅”加入战斗而变得稳固起来。2月6-15日,“亚伯拉罕·林肯营”在杰拉诺第一次同叛军交火。

   1937年3月8-16日,意大利援军在瓜达拉哈拉遭重创 2个意大利师,在50辆轻型坦克的支援下,向政府军防线发动一次旨在孤立马德里的突然渗透袭击。岂料,滂沱的大雨将田野变成一片泥淖,意大利人只好以纵队沿着公路前进,成了绝好的攻击目标。这时,苏联人的地面攻击机突然向意大利人发动空袭,顿使意军如鸟兽散,损失惨重。不过,仍有大部意军官兵逃脱劫难,退回到原来的防线。

   1937年3月18日,政府军在布里韦加击败意大利军队 这次胜利在很大程度是瓜达拉哈拉之战的继续,政府军缴获大量补给品。在孤立马德里的企图受挫后,叛军转而向北。

   1937年4月1日,叛军包围毕尔巴鄂 被围在巴斯克的政府军在经短暂的抵抗之后遭粉碎。

   1937年4月25日,格尔尼卡大屠杀 佛朗哥的空军对格尔尼卡这个北部小镇进行了残酷的轰炸,致使许多无辜的平民丧生,整个世界舆论哗然。4月28日,杜兰戈和格尔尼卡被叛军占领。

   1937年4月30日,叛军的“埃斯潘耶”号战列舰被政府军飞机炸沉

   1937年5月3-10日,无政府主义者在巴塞罗那暴乱 这次暴乱遭到了政府军的血腥镇压,并引发了政府内部的危机。

   1937年5月17日,拉尔格·卡瓦列罗政府垮台 胡安·涅格林领导下的一个新的共和政府成立。

   1937年5月31日,德国空军轰炸阿尔梅里亚 这是德国人对西班牙政府军在巴利阿里尼群岛的伊维岛击毁德国袖珍战列舰“德意志”号的一次报复行动。

   1937年6月3日,摩拉将军卒 他死于政府军的一次空袭。

   1937年6月15日和18日,潜艇袭击德国“莱比锡”号巡洋舰 这两次发生在阿尔及利亚海岸奥兰港外的攻击,据说是西班牙政府军的潜艇所为,德意两国以此为由退出国际巡逻队。

   1937年6月18日,叛军攻占毕尔巴鄂 经过80天的围攻,叛军终于占领毕尔巴鄂。随后,戴维拉将军指挥叛军转而攻击桑坦德,并于8月25日攻陷该城。到1937年终,整个西班牙北部地区都被叛军控制。

   1937年7月6-25日,政府军从马德里反攻 政府军的反攻最初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很快被巴雷拉指挥的叛军所瓦解。在随后的两年内战中,这条战线上一直很平静,未发生激烈战斗。

   1937年8-9月,政府军在阿拉贡反攻 这次反攻被叛军阻止在萨拉戈萨至韦斯卡一线。

   1937年9月,尼翁会议 被认为是由西班牙政府军实施的潜艇偷袭战遭到了英法两国的一致抗议。他们认为这种攻击运载非禁运品船只的做法是一种海盗行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大国在瑞士的尼翁集会(德国和意大利弃权),制定了一个新的海上巡逻方案。方案规定,由英法海军组成一支海上巡逻队,对任何非法攻击非西班牙舰船的潜艇、水面舰艇和飞机一律给于回击。

   1937年10月28日,共和政府迁移至巴塞罗那 早在5月无政府主义者暴乱之后,共和政府就着手准备接管加泰罗尼亚地区的政府机构,并于8月12日完全控制该地区。

   1937年11月28日,佛朗哥宣布实施海军封锁 封锁范围覆盖整个西班牙海岸,甚至连马略卡岛也囊括在内。

   1937年12月5日-1938年2月20日,特鲁埃耳之战 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反击战,政府军攻陷了特鲁埃耳。这次胜利虽然成功地牵制了叛军向东北方向的移动,但由于政府投入的兵力有限,未能巩固战果。1938年2月15-20日,叛军发动反击,夺回特鲁埃耳。

   1938年2-6月,叛军发动攻势 佛朗哥的叛军以优势兵力向东发起攻击,并于4月15日占领比纳罗斯港,从而切断加泰罗尼亚同其他政府军控制地区的联系。随后,叛军向巴塞罗那推进,但政府军通过殊死抵抗将其阻止在埃布罗河一线。

   1938年7月24日-11月16日,政府军埃布罗河反击 由于力量所限,这次由驻守在加泰罗尼亚的政府军发起的旨在恢复同西班牙共和国其余部队联系的反击,未能达成预期的目标。进攻在七天内就被叛军所遏制。不过,政府军坚守桥头堡的战斗却延续了113天。在他们衣衫褴楼地撤回阵地之前,共付出了伤亡万人的代价。

   1938年8-11月,对峙阶段 已控制西班牙大部的叛军,准备发起一次决定性攻击,以结束战争。与此同时,墨索里尼根据英意协定准备从西班牙撤出部分军队。不过,留在西班牙的意军仍超过4万人。

   1938年9月21日,“国际旅”宣布撤出西班牙 迫于英国和法国的压力,共和政府宣布在战火中遭重刨的“国际旅”将撤离西班牙。11月15日在马德里举行了告别仪式。

   1938年12月23日,叛军向加泰罗尼亚发起攻击 这次攻击撕裂了政府军的防线,迫使其向巴塞罗那仓皇溃退。战斗中,双方都深受恶劣气候条件之苦。

   1939年1月26日,叛军攻克巴塞罗那 在意大利人的协助下,叛军攻占巴塞罗那。2万名政府军彻底溃败,越过边界逃往法国,遂被缴械并扣留。政府军在马德里、瓦伦西亚以及西班牙东部地区的零散抵抗仍在进行中。

   1939年2月27日,英法承认佛朗哥的政府

   1939年3月5-13日,马德里陷入混乱 随着加泰罗尼亚陷落,多数共和派军官、社会主义者以及共和主义者都希望结束战争,但是涅格林和共产主义者仍想继续战斗。3月5日,反共产主义者发动致命一击,并任命卡萨多中校为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首领。共产主义者在反击了一周后偃旗息鼓。

   1939年3月22日-4月1日,内战结束 3月22-25日,共和政府同佛朗哥资产阶级政府之间的谈判破裂。民族军(前面称“叛军”)于3月28日开入马德里。3月26日-4月1日共和政府军全部投降,战争至此结束。整个内战期间共有12万人死于战场,1万人死于空袭,约5万人死于疾病和营养不良。此外,还有10万人死于战时双方政治报复的暴力行动。内战结束后,佛朗哥立即组建了专门法庭对数千名共和派人士进行审判并处死,尽管国际方面努力进行劝解,仍无济于事。整个战争期间包括战后受牵连而死亡的人数估计超过60万人。

  评论:对于这场战争,除了控诉其随处可见的暴行之外,至少应看到它也给军事观察家们上了一堂直观的教育课。共和政府之所以能在短短的三个月之内将支持它的群众转变成合格的士兵(至少在防御战斗中如此),这主要得助于苏联人严格高效的训练。德国、意大利和苏联的军人们从他们亲临战场的实践中学会了许多东西。实际上,可以说西班牙内战是他们对未来战争的空中战术原则和武器装备使用的一次彩排。

  然而,马德里一战表明,狂轰滥炸和连续攻击并未像预期的那样奏效。在长达28个月的围攻中,除了造成大量平民伤亡之外,马德里的守军并未崩溃。杜黑的仅仅依靠恐怖轰炸可以结束战争的理论似平被证明难以成立。但杜黑理论的拥护者却认为轰炸还未达到所要求的惨烈程度。另外,外国力量介入这场战争的规模相当庞大。在西班牙作战的外籍部队中,有支持叛军的40000-60000名意大利人和2万名德国人,支持政府军的4万名苏联人和来自各个国家受共产党影响的志愿者。

   1939年4月7日,西班牙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 (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欧→德国→德日缔结反共产国际协定)

   1939年9月3日,西班牙宣布中立

   葡萄牙

   1925-1932年,国内骚乱 这是一个动乱、军事政变和独裁交替出现的时期。1932年7月5日,奥利维拉·萨拉查成为葡萄牙总理和独裁者,才结束了动荡岁月。

   1936年7月,葡萄牙援助西班牙叛军 西班牙内战爆发后,萨拉查政府立即宣布支持叛军反对共和政府。葡萄牙成了佛朗哥从德国和其他国家输入武器装备的主要路线之一。虽然在1937年4月迫于英国的压力葡萄牙关闭了边界,但到那时佛朗哥已经可以通过西班牙北部海岸的城镇获取给养。

   1939年3月18日,同西班牙法西斯政府签署互不侵犯条约 5月22日,葡萄牙重申了同英国的传统盟友关系。

   1941-1945年,葡萄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 在表面上保持中立的情况下,1943年10月13日,葡萄牙政府同意英美使用其在亚速尔群岛的基地,该基地在支援盟国对付大西洋德国潜艇的威胁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参见第二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欧战场→作战行动(1943年)→大西洋之战)。1945年5月6日,葡萄牙最终同纳粹德国断绝了外交关系。

   意大利

   1926-1930年,分别同西班牙、匈牙利、希腊、埃塞俄比亚、奥地利签署友好条约 这些条约的签署是意大利独裁者本尼托·墨索里尼推行法西斯政策的一部分,旨在拉拢“不满现状”的国家来反对小协约国和其支持者法国。

   1930年4月30日,意大利开始实施大规模扩张海军的计划 意大利在谋求同法国地位平等的努力失败后,即开始了扩张海军的行动。在尔后的年代里,意大利海空军力量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

   1934年3月17日,意大利分别和匈牙利、奥地利签署《罗马草约》 这两个条约促进了意大利同匈奥之间的贸易关系,同时也形成了一个旨在同法国影响下的小协约国抗衡并受法西斯保护的多瑙河集团。

   1934年7月,纳粹维也纳政变失败 (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欧→奥地利→奥地利总理陶尔弗斯被暗杀)

   1935-1936年,埃塞俄比亚战争 (参见第二十章→非洲→埃塞俄比亚→埃意战争)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 (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欧→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意大利介入西班牙内战的行动引起了英法两国的恐惧,从而导致了地中海海域紧张气氛的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墨索里尼感到有必要进一步向德国靠拢。

   1936年10月27日,意德关于奥地利协定 该协定成了意德两国合作的基础,也可以认为是罗马-柏林轴心的开端。在此之前的10月25日,德国承认了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吞并。

   1937年1月2日,《英意协定》 (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欧→英国→《英意地中海协定》)

   1937年3月25日,《意南条约》 该条约确保两国现存边界和亚得里亚海的现状,从而结束了两国在该地区的长期摩擦。该条约的签署对小协约国体系是一个极大的打击,严重削弱了法国的影响。

   1937年11月6日,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 意大利的加入标志着“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正式形成。该协定旨在谋求撕毁现存的所有和平条约,打破边界现状,侵略其他国家,进而重新瓜分世界。为了同协定和宗旨相适应,意大利于12月11日宣布退出国联。

   1938年3月,意大利默认德国兼并奥地利 由于意大利分别在埃塞俄比亚、利比亚和西班牙忙于应付,故无力对德国在奥地利的行动作出反应。从此之后,墨索里尼开始越来越严重地依赖纳粹德国。

   1938年9月,德捷危机 在德捷危机演变过程中,墨索里尼一直静观其变,直到形势出现白热化,他才出面调停。之后,墨索里尼作了一系列具有威胁性的演讲,其最终目的看来是为了促成慕尼黑会议的召开。在达成的协议中,捷克斯洛伐克为满足德国要求做出了较大的牺牲。

   1938年11月30日,法意关系紧张 意大利议院要求法国将科西嘉岛和法属突尼斯割让给它,从而导致了两国关系的紧张。

   1939年4月7日,意大利入侵并征服阿尔巴尼亚 (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欧→阿尔巴尼亚→意大利入侵阿尔巴尼亚)

   1939年5月22日,意大利同德国结成政治和军事同盟 之后,两国间开始大批交换军事和技术专家。

   1939年9月1-3日,意大利宣布中立 意大利这一立场让大多数国家颇感意外。事实上,它这样做的动机很明显是想把其作为德国物质供应的一条外界通道。

   德国

   1927年9月18日,兴登堡否认德国应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负责 兴登堡总统正式否定《凡尔赛和约》中的这一项主要条款。

   1928年1月29日,德国同立陶宛签订条约 该条约确定了两国边界,其中包括梅梅尔仍作为立陶宛的一部分。此外,条约规定,两国如有争端,应仲裁解决。

   1929年2月6日,德国接受《凯洛格-白里安公约》 (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国际社会为维持和平所做的努力→《凯洛格-白里安公约》(又称《巴黎公约》))

   1929年6月了日,“杨格计划” 德国同意实施这一旨在稳定其财政的计划,它同时还表示服从协约国部队在1930年6月底之前全部撤出莱茵兰地区的决定。

   1929年9月-1930年6月,协约国部队撤出莱茵兰

   1930年9月14日,纳粹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 这次胜利标志着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党作为一个主要政党的崛起。希特勒的党纲同《凡尔赛和约》完全对立,尤其是关于战争赔偿的条款。在德国随后的一段混乱时期,纳粹主义和共产主义两派展开了拼死的争斗。

   1931年12月12日,协约国部队撤出萨尔

   1932年4月13日,德国总理布鲁宁宣布禁止冲锋队活动

   1932年6月16日,冲锋队禁令撤消 随着冯·巴本总理作出撤消禁止冲锋队活动的命令,“国家社会主义”运动越演越烈。

   1932年7月20日,巴本撤除普鲁士政府 冯·巴本解除了社会民主党成员担任的普鲁士总理和其他官员的职务,并在柏林和勃兰登堡市实施戒严。但恢复自由后的纳粹冲锋队活动甚为猖獗,对戒严令不屑一顾。

   1932年11月17日,冯·巴本辞去总理职务 由于国内发生严重骚乱和政治上的动荡不息,巴本提出辞职。

   1932年11月24日,希特勒拒绝出任总理 兴登堡总统提出让希特勒出面组阁,但未答应其为获得全部权力的要求,被希特勒拒绝。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出任总理 在长达两个月的政治危机之后,希特勒接受了这一职务。

   1933年2月27日,“国会纵火案” 希特勒诬陷共产党为阻挠3月5日举行的大选而策划了这次纵火案。结果,兴登堡总统发布了共产党为非法组织的紧急法令,同时中止了宪法规定的演讲自由、出版自由等公民权利。这项法令的颁布使纳粹冲锋队得以不受任何限制地去对付纳粹党的反对者。结果纳粹党在选举中大胜。后来证明,纳粹党应对这起纵火案负责。

   1933-1938年,纳粹独裁统治稳固确立 在这段时期内,所有的反对党都被勒令解散,德国各州政府所有的权力被剥夺,从而使德国变成了一个集权国家而不再是过去的州联邦。宪法体制也被彻底改变,1934年5月成立的人民法庭拥有着巨大的权力。为拘留政治反对派,纳粹建立了若干集中营。对犹太人的种族迫害也在逐步升级。在整个德国,只有基督教徒对这种种族残害提出抗议。

   1933年10月14日,德国退出国联 (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国际社会为维持和平所做的努力→日内瓦世界裁军会议)

   1934年1月26日,同波兰签署和约 该条约保证双方互不侵犯,互相尊重现有领土主权。条约有效期10年。

   1934年6月30日,大清洗 这次清洗共有77人被处死,其多数为纳粹党高官。他们的罪名被定为密谋策划反对希特勒及其统治。

   1934年7月25日,纳粹在维也纳暴乱 (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欧→奥地利→奥地利总理陶尔弗斯被暗杀)

   1935年3月16日,希特勒宣布废除《凡尔赛和约》中限制德国军备的条款 (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国际社会为维持和平所做的努力→德国宣布废除《凡尔赛和约》中限制其军备的条款)

   1935年6月18日,英德签署海军协定 (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欧→英国→《英德海军协定》)

   1936年3月7日,德国重新占领莱茵兰 同时,德国宣布废除1925年签订的《洛迦诺公约》。由于没有得到英国的支持,法国决定不干涉德军行动。后来表明,只要法国出兵干涉,德国的将军们将立即废黜希特勒并撤出莱茵兰。

   1936年10月27日,“柏林-罗马轴心”建立 (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欧→意大利→意德关于奥地利协定)

   1936年11月25日,德日缔结《反共产国际协定》 这项协定事实上是“柏林-罗马轴心”联盟的扩展,旨在同法苏联盟抗衡。

   1937年11月5日,希特勒公布侵略目标 在一次由德国高级将领和外交部长参加的秘密会议上,纳粹党元首希特勒宣布了他将用武力在欧洲争取“生存空间”(领土扩张)的企图:先从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开刀,其次是波兰,最后是苏联;达成目标的时间:1938-1943年。

   1938年3月12-13日,德国入侵和吞并奥地利 (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欧→奥地利→德国入侵奥地利)这次行动使德国增加了600万人口,同时为其向多瑙河流域进一步扩张铺平了道路。

   1938年9月7-29日,德捷危机 (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欧→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要求割让苏台德区)这次危机以签署《慕尼黑协定》而告终。根据协定,德国吞并苏台德区,其内的300万日耳曼人纳入德国。希特勒的这次胜利使德国在欧洲大陆一跃成为居统治地位的国家,同时也从政治上粉碎了小协约国,摧毁了东欧和法国的联盟体系。

   1939年3月1-16日,德国吞并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 德国此举公开违背了《慕尼黑协定》,使捷克斯洛伐克完全消亡。斯洛伐克只在名义上为一个独立国家,实则为德国附庸。

   1939年3月23日,德国吞并梅梅尔 事后不久,德国即向波兰强硬提出索要但泽和“波兰走廊”。在英法保证的支持下,波兰坚定拒绝了德国的要求。迫于英法的威慑,德国人没有立即行动。

   1939年5月23日,希特勒计划进攻波兰 在一次秘密会议中,希特勒向他的军事将领陈述了入侵波兰的设想,他同时对英法参战表示怀疑。之后,在总参部内成立了一个参谋小组,专门负责制定侵波计划。与此同时,为同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谈判也在秘密进行中。陆军和海军准备工作已展开,25万预备役人员以训练为名被召回,此外,袖珍战列舰“施佩伯爵”号和“德意志”号以及21艘潜艇已经出海。

   1939年6-8月,德波关系日益紧张 连续不断的边界冲突引来了英法一次又一次的警告。

   1939年8月22日,希特勒发布入侵波兰的命令 在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匆忙赶到莫斯科签署《互不侵犯》条约的同时,希特勒将他的军事将领秘密召集到贝希特斯加登颁布了入侵波兰的命令。随后,部队开始在德波边境集结,战舰也驶离港口。

   1939年8月23日,德苏在莫斯科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8月31日,格莱维茨事件 一群德国党卫队队员,身着波军服装,突然袭击了位于西里西亚靠近德波边界的格莱维茨电台,并用波兰语发出入侵威胁,然后匆忙撤离。他们在现场留下了一位垂死的“德国士兵”(实际上是一名从集中营里拉来的德国囚犯),以作为波兰入侵的“证据”。这个经过长期策划的事件,只不过是一块希特勒在世界舆论面前佯装高雅的遮羞布。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参见第二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欧战场→作战行动(1939后)→西线)

   1940年9月27日,“罗马-柏林-东京轴心”成立 这是一个为期10年的法西斯互助同盟。

   奥地利

   1927年,私有政治武装出现 当社会民主党组织起褐衫同盟队时,基督教社会主义者也组织起了名为“海姆瓦尔”的私有武装。

   1930年2月6日,同意大利签订友好条约

   1933年,纳粹骚乱 这次骚乱是由于纳粹党在德国的胜利而激发起来的。在6月19日纳粹党在奥地利被取缔之前,纳粹煽动者一直策划着在适当时机举行示威游行。尽管纳粹党被解散,但其在奥地利的煽动活动和恐怖行为一直延续着。

   1934年7月25日,奥地利总理陶尔弗斯被暗杀 纳粹分子在维也纳的暴乱把日益敌视的奥德关系推向恶化的顶点,最终导致了奥地利总理陶尔弗斯被暗杀。德欲出兵干涉的企图被意大利和南斯拉夫部队在边界地区的动员所吓阻。希特勒否认德国与这次暗杀事件有牵连,并宣称断绝同奥地利追随者的关系。

   1936年7月11日,德奥签署友好协定 墨索里尼极力怂恿该协定的签署,其目的是讨好德国人,以便获取德国对其行动的支持。

   1936年10月10日,许士尼格总理采取独裁统治 许士尼格解散“海姆瓦尔”,同时组建民兵武装“祖国阵线”。由于纳粹重新在奥地利活动,许士尼格因惧怕德国的干预而竭力从法国及小协约国寻求支持。

   1938年3月11-12日,德国入侵奥地利 希特勒亲临维也纳宣布德奥合并,恐怖统治随之而来。

   斯堪的纳维亚和波罗的海沿岸国家

   丹麦、挪威和瑞典

   随着德国再次成为一个军事强国,斯堪的纳维亚诸国加强了彼此间的合作与团结,把集体安全作为各国努力的共同目标。

   芬兰和波罗的海沿岸诸国

   芬兰

   芬兰最初所奉行的政策,同其余斯堪的纳维亚各国如出一辙。后来,它认识到了希特勒上台后给波罗的海地区所带来的不同寻常变化,遂企图在德国和苏联之间保持平衡。

   波罗的海沿岸诸国

   纳粹在德国的上台促使了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寻求同苏联改善关系,以建立一个坚固的防线来对付德国的可能干涉。稍后,三国都采取了一些独裁措施,其目的是加强统治地位,以利于抵抗德国的入侵。

   苏联

   1924-1926年,权力斗争时期 随着1924年1月24日列宁逝世,共产党领导人之间发生内部冲突。

   1926年7-10月,斯大林获胜 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拉迪克和其他领导人被排除出苏共政治局。1929年1月,托洛茨基被驱逐出境。

   1926年8月31日,同阿富汗签订友好条约 (参见第十九章→南亚和西南亚→阿富汗→与苏维埃签订条约)

   1926年2月9日,《李维诺夫协定》 该协定与《凯洛格-白里安公约》相似,由苏联、波兰、罗马尼亚、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五国在莫斯科签订。

   1929年12月22日,《中苏协定》 该协定解决了在中国东北铁路问题上的争执(参见第二十章→东亚→中国→中俄边界冲突)。

   1932年7月25日,苏联同波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芬兰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11月29日,苏联同法国也签署了类似的协定。出于同日本关系恶化的忧虑,斯大林政府才做出了上述同欧洲邻国改善关系的决定。稍后,苏联积极参与裁军会议(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国际社会为维持和平所做的努力→日内瓦世界裁军会议)和寻求国际合作。这些活动标志着苏联进一步登上了国际社会的政治舞台。

   1933年11月17日,美国承认苏联 双方的贸易关系随之展开。

   1934年4月4日,苏联同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的互不侵犯条约延期 这些条约的有效期延长到10年。

   1934年9月18日,苏联加入国联 苏联通过支持法国在东欧的结盟计划,成为集体安全体制的积极倡导者。

   1935年5月2日,法苏联盟建立 该联盟完全针对德国而建立,旨在反对希特勒的统治。

   1935年5月16日,苏捷联盟建立 由于德国担心苏将在捷建立一个对德作战的空军基地,故此举使德国大为恼火。

   1935年7月25日-8月20日,第三国际召开大会 苏联决定站在民主国家一边反对法西斯国家,遂号召各国共产党反对派停止反对本国的军事拨款,支持本国政府。

   1936年7月,苏联支持西班牙共和政府 (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欧→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

   1938-1939年,对日不宣而战 (参见第二十章→东亚→日本→同苏联不宣而战)

   1938年9月,德捷危机 在危机中,苏联支持捷克抵制德国的无理要求。英法则偏爱调停而不是像苏联那样支持解决危机。结果,在慕尼黑通过妥协解决危机后,法苏盟约几乎被取消,苏联因其立场而在欧洲陷入孤立。

   1939年3-6月,英苏谈判 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和梅梅尔的行为绐英国敲响了警钟,迫使其政策发生转向。英国极力要求苏联加入“共同和平阵线”以阻止德国对波兰和罗马尼亚的入侵,苏联人则主张建立一个全面的互助同盟,包括保证波罗的海沿岸三国不受侵犯。

   1939年5月3日,苏联政策转向 被认为亲西方的苏联外交部长M.李维诺夫突然被经常公开抨击英法的V.莫洛托夫所取代,这意味着苏联外交政策发生了转变。虽然同英法的谈判仍在进行,但在6-8月苏联人却在谈判桌上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拒绝签署草案来表达其对西方国家的不信任态度。

   1939年8月27日,同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苏德这两个水火不相容的敌人突然结成外交盟友的现实,彻底击碎了西方的侥幸心理。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 苏联成为一个“慈善”的中立国。

   1939年9月17日,苏联入侵波兰 波兰被德国和苏联两大军事强国按照秘密条款瓜分了(参见第二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欧战场→作战行动(1939年)→波兰战役)。

   1939年11月30日,苏联进攻芬兰 (参见第二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欧战场→苏芬战争)

   1939年12月14日,苏联被逐出国联

   1940年6月15-6日,苏联占领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

   1941年4月13日,苏联同日本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考虑到德国入侵威胁的日益增长,斯大林为确保东线和平,决定同日本签约。此举正中日本下怀,因为它也希望在向东南亚冒险扩张之前,确保其北部的安全。

   捷克斯洛伐克

   1933年2月,小协约国重建 此举是因为新的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具有扩张的潜在危险。

   1933-1938年,苏台德地区颠覆活动 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300万日耳曼人因纳粹煽动而变得极端狂热。

   1935年5月16日,同苏联签订双边互助条约 在捷克遭受攻击的情况下,该条约保证苏联将追随法国一起提供援助。

   1936年9月10日,德国展开宣传攻势 德国控告捷克斯洛伐克准许苏联飞机使用其基地进行反德战争。捷克加强其边境防御体系。

   1938年3-9月,德捷危机日益加重 考虑到德国吞并奥地利所带来的战略上的不利态势,捷克进行了局部动员。与此同时,为缓解矛盾,捷克当局同苏台德区的日耳曼领导人举行了一系列谈判。

   1938年9月15日,希特勒要求割让苏台德区 希特勒以战争相威胁迫使捷克割让苏台德地区。张伯伦急忙飞往贝希特斯加登进行紧急磋商,争取和平解决。

   1938年9月24-29日,捷克斯洛伐克进行总动员

   1938年9月29日,慕尼黑会议召开和协定签署 在捷克斯洛伐克人缺席的情况下,希特勒、里宾特洛甫、墨索里尼、齐亚诺、张伯伦和达拉第在慕尼黑聚会,讨论并通过了希特勒对捷克政府提出的所有要求。捷克斯洛伐克被出卖了。只有苏联人表示愿援助捷克斯洛伐克以抵御德国的侵略。英法认识到自己的武装力量战备不足(特别是空军),只好默许德国在中欧和多瑙河地区建立霸权统治。

   1939年3月10-16日,希特勒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剩余国土 英法被希特勒撕毁慕尼黑协定的行为所震惊。到目前为止,希特勒的闪电式侵略战术还未遇到任何有效的抵抗。他在这场不流血的战争中取得了无可争辩的胜利。

   匈牙利

   1927年4月5日,同意大利签订友好条约

   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 德国吞并奥地利后,匈牙利开始同第三帝国的边界相接壤,与此同时,匈牙利国内的日耳曼少数民族日益骚动不安。

   1938年9月,德捷危机 在这场危机中,匈牙利站在德国一边。为表示对其合作的酬谢,德国在11月2日将斯洛伐克北部约5000平方公里的地区割与匈牙利。在割让区内,连绵不断的冲突一直持续了整个1938-1939年冬天。

   1939年3月15日,匈牙利侵占喀尔巴阡乌克兰 在德国侵吞捷克斯洛伐克剩余国土的过程中,匈牙利同德国合作,侵占了喀尔巴阡乌克兰,从而使匈牙利梦寐以求同波兰接壤的幻想变成现实。

   1939年4月11日,匈牙利退出国际联盟

   波兰

   1926年5月12-14日,军事政变 约瑟夫·毕苏斯基元帅通过政变建立独裁统治。

   1929年2月9日,《李维诺夫公约》签订 (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欧→苏联→《李维诺夫协定》)

   1934年1月26日,德波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欧→德国→同波兰签署和约)

   1938年10月2日,波兰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特申地区 在德捷危机期间,波兰趁机抢占了特申地区,以此解决了波捷在这一问题上的长期争端。

   1939年3-4月,德国针对“波兰走廊”提出要求 德国在3月23日侵吞梅梅尔的同时向波兰发出归还但泽的最后通牒,并要求额外修建一条穿过波兰走廊的公路。以此为交换,德国保证波兰的独立。正是这些无理要求使英法向波兰做出了援助保证。4月6日,英法同波兰分别签订了互助条约。

   1939年4月28日,希特勒宣布废除1934年《德波协定》和1935年《英德海军协定》

   1939年6-8月,紧张局势加剧时期 (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欧→德国→德波关系日益紧张)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 (参见第二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欧战场→作战行动(1939年)→波兰战役)

   罗马尼亚

   1926年3月26日,同波兰结盟

   1926年6月10日,同法国签订联盟和互不侵犯条约

   1926年9月16日,同意大利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1929年2月9日,签订《李维诺夫协定》 (参见第二十章→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西欧→苏联→《李维诺夫协定》)

   1933年7月,同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该条约的签署,则意味着苏联已经承认比萨拉比亚归属罗马尼亚了。

   1934年2月8-9日,《巴尔干公约》签订 该公约由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希腊和土耳其四国签订,它要求各签字国在安全受到威胁时,有义务同其他各国进行协商。

   1934年6月9日,同捷克斯洛伐和苏联互相做出保证相互间都同意确保边界现状

   1939年4月13日,英法保证罗马尼亚独立 该保证是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提出的。随后不久,罗马尼亚开始在英法和德国之间骑墙观望,并同德国签订了一项商业协定。

   1939年9月4日,罗马尼亚宣布中立 由于国力弱小,罗马尼亚不愿再次卷入战争,遂于9月4日宣布中立。

   保加利亚

   1925年,希腊同保加利亚发生边界摩擦 在国联斡旋下,这次危机于10月21日暂时得到缓解。1931年1-2月间,冲突再次爆发,后经大国调停,才得以解决。

   1929年3月6日,同土耳其签订友好条约 双方出于地区防御的战略需要,签订了友好条约。

   1934年2月9日,保加利亚拒绝加入《巴尔干公约》 此举表明保加利亚对巴尔干的边界现状不满(参见上文)。

   1934年5月19日,军事政变 保罗斯国王推翻了军事独裁政权,代之而起的是君主独裁统治。

   1937年1月24日,同南斯拉夫签订友好条约

   1938年7月31日,公布重整军备计划 巴尔于协约国在争得希腊的同意后,承认保加利亚拥有重接军备的权利。为支持保加利亚扩充军备,英法向其贷款1000万美元。

   南斯拉夫

   1926年9月18日,同波兰签订友好条约

   1927年5月,同阿尔巴尼亚发生边界摩擦

   1927年11月11日,同法国签订友好条约

   1929年1月5日,亚历山大国王宣布实施独裁统治 由于南斯拉夫国内出现骚乱,尤其是克罗地亚民族主义者四处煽动,亚历山大国王决定实施独裁统治。

   1934年2月9日,签订《巴尔干公约》

   1934年10月9日,亚历山大国王遇刺身亡 刺杀亚历山大的凶手是一名马其顿革命党人,被认为受了匈牙利方面的指使。结果,谋杀使两国关系走向了战争的边缘。后因国联出面调停,才偃旗息鼓。

   1937年1月24日,同保加利亚签订友好条约

   1937年3月25日,同意大利签订互不侵犯和仲裁条约 此举表明南斯拉夫开始同轴心国接近。

   希腊

   1925年12月4日,希腊与保加利亚发生边界摩擦 (参见上文)

   1928年9月23日,同意大利签订友好条约

   1930年10月30日,《安卡拉条约》 希腊和土耳其所签订的这项条约主张两国在东地中海保持海军力量平等,同时互相承认边界现状。

   1933年9月15日,同土耳其签订为期十年的互不侵犯条约

   1934年2月9日,签订《巴尔干公约》 (参见上文)

   1935年,发生军事政变 国王乔治二世重登王位。

   1939年4月13日,英法向希腊保证支持其反侵略行动 该保证是在意大利入侵阿尔巴尼亚后作出的。

   阿尔巴尼亚

   1925年1月21日,阿尔巴尼亚宣布成立共和国

   1926年11月20-26日,阿尔巴尼亚北部暴乱 尽管暴乱者得到了南斯拉夫的援助,但仍很快被镇压下去。

   1926年11月27日,《地拉那条约》 意大利和阿尔巴尼亚签订的这项条约,互相保证维持双方边界现状。

   1927年11月22日,第二个《地拉那条约》 该条约通过阿尔巴尼亚和意大利两国间建立起的一个为期20年的防御同盟并提供军事合作,而将阿尔巴尼亚完全置于了意大利的保护之下。意大利从中得到了诸如石油开采、公路建设、军事管理和教育等方面的权益。

   1928年9月1日,佐格总统宣布自己为阿尔巴尼亚国王

   1934年,同意大利摩擦加剧

   1937年5月15-19日,北部暴动 这次暴动旨在抗议佐格国王的独裁统治,不久被镇压下去。

   1939年4月7日,意大利入侵阿尔巴尼亚 阿尔巴尼亚不敌意大利,很快被占领和吞并。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