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西欧

西欧

作者:T.N.杜普伊 ·美国

出自————《哈珀-科林斯世界军事历史全书

第八章·伊斯兰世界的兴起和对伊斯兰世界的遏制

出自————《战争通史

   西哥特的西班牙(600-712年)

   7世纪,西班牙的西哥特王国不断衰退。贵族与无能国王之间,西哥特人与伊比利亚-罗马人之间的争斗日趋激烈。到罗德理斯克登位时(710年),王国已到了分裂的边缘。面对伊斯兰的入侵,西哥特王国即刻土崩瓦解,与其说是萨拉森人军事上的无能,还不如说是其政治制度腐败。

   616-624年,东罗马在西班牙南部最后一个立足点被铲除 这发生在拜占庭帝国同波斯帝国和阿瓦尔人为生存进行战争之时。这一时期拜占庭征服了休达(位于直布罗陀海峡的莫罗干海岸)。

   710年,穆斯林到达直布罗陀海峡 朱利安伯爵在休达击退了由穆萨·伊本·尼塞尔率领的穆斯林的进攻。朱利安伯爵反叛罗德理斯克国王,同穆萨建立了同盟,并答应帮助穆斯林去进攻西班牙。在他的支援下,同年6月,一支由阿卜杜拉·塔理夫率领的奔袭支队对西班牙南部的阿尔吉斯拉斯地区的军事实力实施了侦察。

   711年,穆斯林入侵西班牙 穆萨派遣了一支由7000人组成的部队,在塔利克·伊本·吉亚德的率领下,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在直布罗陀登陆后,他挥师向北,寻机歼灭西哥特人并在巴贝特河和瓜达莱特河之间地区包围歼灭了敌人的这支部队。

   711年7月19日,瓜达莱特河之战 罗德理斯克率领的9000人被塔利克击败,然后又增兵到12000人左右。伊斯兰人的胜利主要是由于西哥特人内部争斗和在会战中大规模倒戈。罗德理斯克在局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就率部队撤退,渡河时又被塔利克追上。塔利克横扫西班牙南部并在埃西哈之会战中大获全胜,然后在未遭任何抵杭的情况下占领了西哥特的首都托莱多。

   712年,穆萨入侵 从塔利克手中接过指挥权后,穆萨占领了除在阿斯图里亚山脉一些孤立地区以外的整个西班牙。

   伦巴第(600-774年)

   伦巴第人内部就从来没有统一过,因此它也从未征服过意大利。在被查理曼侵占之前,伦巴第的国王们一直在同拜占庭帝国进行战争,以竭力占取东罗马帝国在意大利剩下的领土。与此同时,他们不仅要对付自己内部不断兴风作浪的贵族们,而且还要对付法兰克人、阿瓦尔人和斯拉夫人经常对意大利北部地区的入侵。留特波兰德国王(712-744年在位)和艾斯塔夫国王(749-756年在位)是伦巴第历史上最强有力的统治者。留特波兰德国王曾攻占过南部比尼文托和斯波利托公国,并曾一度占领了拜占庭在意大利领地的首都拉文纳。艾斯塔夫国王在先王的基础上再建功绩,他再度占领了拉文纳,并两度几乎攻占罗马。这些胜利曾使罗马教皇司提反二世找到法兰克国王丕平,请求他发兵支援。丕平也两度出兵意大利击败了艾斯塔夫。作为“捐赠品”,丕平把过去曾属于拜占庭帝国和伦巴第国王的领土划给了教皇,为教皇恢复了昔日的统治。伦巴第再度复兴对教皇的财产构成威胁。教皇阿德里安一世跑到查理──丕平的儿子那里请求帮助。查理率军出征,向伦巴第发动了两次战役,击败并俘虏了伦巴第最后一位国王德西迪里厄斯,夺取伦巴第的王位并将伦巴第并入自己帝国的版图。

   728年,留特波兰德占领拉文纳 但不久又被拜占庭的拉文纳总督夺了回去。

   752年,艾斯塔夫占领拉文纳

   754年,丕平率军入侵意大利并夺回了拉文纳 艾斯塔夫求和并同意停止进攻罗马。

   756年,丕平再度入侵 当艾斯塔夫对罗马再度发起进攻时,丕平趁机再次举兵入侵意大利,并在拉文纳附近打败了艾斯塔夫后将大片土地划给司提反二世教皇(史称“丕平献土”)。

   773-774年,查理打败了德西迪里厄斯 查理曼的军队在帕维亚包围并抓获了德西迪里厄斯后,查理曼夺取了伦巴第的国土。

   英国

   7世纪初,不列颠人被从英格兰人 [ 注:原书如此,似为“英格兰”或“被英格兰人”。 ] 驱逐到康沃尔。在那里,他们一直生活到9世纪,而后又被驱逐到威尔士。英格兰七个盎格鲁-撒克逊王国间暴力冲突不断,但始终没有决出胜负来,诺森伯利亚和麦西亚大多数情况下占据优势。这一时期,在西方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像英国那样将军事学术败落到如此地步。罗马优良的军事制度和纪律在狂暴的野蛮性的冲击下已是荡然无存。与欧洲大陆情形有一些联系的东西所剩无几。从亨吉斯特和霍萨(此兄弟二人相传为第一批迁到不列颠的朱特人领袖,在艾格尔斯雷普被杀)时代起,盎格鲁-撒克逊王国的作战方法开始全面倒退。当时已无战略和纪律可言。战术也很简单,双方按大致平行的战斗队形将士兵毫无秩序地列成行,然后便开始了笨拙、杂乱的屠杀,直到一方逃跑为止。防御工事只是些原始的木栅栏或简单的战壕;盔甲很少并且质量极差。结果,正如奥尔曼所说:“当时的战争是突发性的和不合逻辑的。”到了将近8世纪末的时候,斯堪的纳维亚入侵者开始出现在不列颠和爱尔兰岛的沿岸,以寻找可供征服的对象。

   597-616年,肯特占居霸主地位 当时肯特国王是爱斯贝尔德。

   603年,苏格兰人入侵 它被诺森伯利亚国王爱昔尔费利斯率领的军队击退。他在达格萨斯坦之战中打败了苏格兰国王爱丹。

   615年,切斯特之战 爱昔尔费利斯打败了不列颠人之后,推进到爱尔兰海峡,将威尔士的不列颠人与英格兰西北部的不列颠人分开。

   616年,爱德尔之战 东英吉利国王拉德尔德率军打败并击毙了爱昔尔费利斯,扶植埃德温成为诺森伯利亚的第一位信奉基督教的国王。

   616年,诺森伯利亚占居霸主地位 埃德温打败了北威尔士和盎格利亚的不列颠人。他的主要对手是北威尔士国王不列颠人卡特瓦伦。诺森伯利亚的霸主地位一直持续到埃德温的继承人奥斯威尔德当政时代。

   632年,哈特费尔德查斯之战 埃德温被基督教不列颠卡特瓦伦联盟和麦西亚的异教徒安箕尔·彭达打败了,埃德温也在混战中被击毙。

   633年,汉芬费尔斯之战 奥斯威尔德打败并击毙了卡特瓦伦,将不列颠人彻底驱逐出英格兰西北部。

   641年,马萨费尔德之战 彭达打败并击毙了奥斯威尔德,建立了麦西亚王国并曾一度统治盎格鲁-撒克逊王国。但后来在温魏德之战(655年)中彭达的军队被奥斯威尔德的兄弟——奥斯威的军队打败,彭达也在混战中被击毙。奥斯威后来重建诺森伯利亚王国并使其日趋强大起来。

   685年,邓尼晨莫斯之战 奥斯威的继承人爱格费利斯在他占领了苏格兰南部大部分地方后,被苏格兰人打败并杀死。这次决定性的战役之后,苏格兰彻底摆脱了盎格鲁-撒克逊王国的统治。

   716-796年,麦西亚建立霸主地位 它经历了爱斯贝尔德(716-757年在位)和奥佛(757-769年在位)两代王朝。爱斯贝尔德成功地入侵了韦塞克斯(733年)和诺森伯利亚(744年)。其堂弟奥佛发动一场内战,推翻了爱斯贝尔德,登上了王位。在实施了一系列大规模战役后,麦西亚建立起了霸权,借此首次真正统一英格兰。他已成为可以与其同代人查理曼平起平坐的人物。

   789-795年,维京人入侵 维京人首先入侵的是英格兰的多切斯特(789年)。丹麦人在793年,侵占了诺森伯利亚海岸外的林迪斯凡岛。此后不久,维京人开始入侵苏格兰(794年)和爱尔兰(795年)。

   法兰克王国(600-814年)

   墨洛温家族的败落(600-731年)

   法兰克人并没有受墨洛温家族统治衰败的影响,他们依然是那么斗志昂扬。这个高贵的家族还是牢牢地掌握着统治权。7世纪初,丕平一世就已经成了阿斯图里亚的执政官。在一段无政府状态和一系列内战之后,他被其子丕平二世(即“矮子丕平”)取而代之,丕平二世还把统治的范围扩大到了纽斯特利亚。但在8世纪初,丕平二世的私生子查理·马迪尔取代丕平二世,成了法兰克王国的执政官。

   在阿基坦,欧多伯爵正在成为查理的主要对手,尽管欧多伯爵的主要力量当时正在抗击伊斯兰的入侵,但他的力量已足够对法兰克的霸主地位构成威胁。从712年起,欧多开始派军队越过比利牛斯山脉进行入侵,并在以后的几十年里越来越频繁且来势也越来越凶猛。起初,欧多的军队取得了较大的战果。但从731年以后,欧多也意识到,他不能这样长期进行两线作战,同时对付来自两个方向(一个是来自东北方向的查尔斯;另一个是来自南方的穆斯林)对他领土的侵略。

   613年,大法兰克王国统一 墨洛温国王罗萨尔二世统治着阿斯图里亚、纽斯特利亚和勃艮第。

   623-629年,丕平一世担任执政官 达格贝特尚未成年时,丕平一世代其行使执政官职责。但当达格贝特成年继位后,便把丕平流放到偏远的地方去了。达格贝特死后,丕平再次被请回宫廷,继续担任执政官,直到他死去(638-639年)。

   约675-678年,丕平二世夺取皇位 他率领阿斯图里亚贵族发动内战推翻了伊伯罗银,担任执政官。

   687年,泰尔泰利之战(在圣昆庭附近) 丕平征服了纽斯特利亚。接下来又对福林森、阿利马尼和勃艮第人发动了一系列征战,统一了除阿基坦之外的克洛维创立的老法克兰王国。

   712年,穆斯林入侵 穆斯林首次入侵比利牛斯山脉北部。

   714年,查理·马迪尔继位 丕平之死造成一段时间无政府状态。查理·马迪尔在阿斯图里亚的昂布莱沃和文西之战中击败自己的对手,从而登上王位。

   约715年,欧多崛起 他巩固了对阿基坦的控制。不久,他又同纽斯特利亚的执政官,查尔斯的对手——拉金费利德签订了盟约。

   717-719年,穆斯林入侵阿基坦和法兰克南部 穆斯林首领赫尔出兵占领了那布恩(719年),从而在塞蒂马尼亚地区(位于比利牛斯山脉与罗讷河之间的地中海沿岸)站住了脚。

   719年,苏瓦松之战 查理·马迪尔领兵打败拉金费利德和欧多的军队,掌握了对伊斯特利亚的统治权。

   721年,图卢兹之战 欧多率领其军队打败并击毙了伊斯兰在西班牙的总督塞马,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并乘胜入侵阿基坦,包围了图卢兹。剩下的伊斯兰军队被驱逐回西班牙和法国南部。

   721-725年,阿卜德·拉赫曼崛起 穆斯林在西班牙的总督阿卜德·拉赫曼曾多次率领军队入侵阿基坦和法国南部。

   725-726年,穆斯林入侵法国南部 在安可萨的率领下,穆斯林军队占领了卡卡松和尼姆,征服了整个塞蒂马尼亚。在对沿龙河流域的远征中,穆斯林的入侵行动达到了最高峰。他们最远曾到达贝桑松和孚日山脉。

   726-732年,查理·马迪尔率军远征到德国 查理·马迪尔率军远征德国,结果征服了巴伐利亚,把王国的疆土扩大到图林根和弗里西亚,并打败了撒克逊人。

   731年,查理·马迪尔入侵阿基坦东北部 查理·马迪尔率军入侵阿基坦东北部,占领了贝里。

   图尔之战(732年)

   阿卜德·拉赫曼率领一支人数不详的穆斯林军队(人数可能在5万人左右)入侵阿基坦,悄悄地越过了比利牛斯山脉西侧。这支穆斯林军队几乎全是骑兵,大多数由柏柏尔人和摩尔人组成,作战指挥带有阿拉伯色彩。他们在波尔多之战中打败了欧多。欧多带领其残兵败将逃到了阿斯图里亚并同查理·马迪尔签订了和约,且发誓要效忠查理·马迪尔。而查理·马迪尔在得知穆斯林来犯的消息之后,立即从正在进行的战斗中抽身,沿多瑙河上游迅速赶回了阿基坦。

   穆斯林侵略军在设防城市普瓦提埃暂时受阻。阿卜德·拉赫曼留下一部分军队包围该城,率领余部继续向卢瓦尔进发,直逼图尔城。当穆斯林部队正准备对图尔城发动围攻时,便得到消息,位于卢瓦尔南部的查理已经从东面秘密而迅速地向自己逼近,并威胁着自己的交通线。阿卜德·拉赫曼慌忙将装有掠夺财物的庞大车队向南调遣。紧接着,部队也缓慢地向普瓦提埃撤退。

   732年10月,在图尔城南某地,法兰克军队跟穆斯林进行了交战。在后来六天里,阿卜德·拉赫曼以频繁却又无力的散兵袭击方式进行了典型的阻滞战斗。而查理则始终对穆斯林军队保持着强大的军事压力,逐步将他们逼回普瓦提埃。最后,阿卜德·拉赫曼不得不决定在图尔与普瓦提埃之间,或许在靠近维埃纳河边的塞南决一死战。这一系列作战行动通常被称为图尔之战,有时也把它们称为普瓦提埃之战。

   人们至今仍不知道双方的军事实力。法兰克军也许多于穆斯林军。查理既有步兵也有骑兵,骑兵和步兵的比例参半。当时,法兰克的骑兵正在处于不断扩大的趋势之中。查理率领部队向都兰秘密而迅速地推进,以及决战前一周该部所进行的小规模袭扰战,使人们有理由相信他率领一支强大的骑兵分队,对穆斯林的骑兵实施过有力的进攻。

   在比利牛斯山脉和地中海沿岸一带,法兰克军队不时跟穆斯林打仗,前后持续了近20年之久。毫无疑问,查理很明白他自己的军队和阿卜德·拉赫曼军队的各有哪些优点和弱点。他清楚地知道,法兰克军队与机动灵活的穆斯林轻骑兵相比,既缺乏纪律性,又十分笨重,在骑兵作战中很难指挥控制。他也知道,穆斯林军队仅仅在进攻时显得很有威力,他们能够得心应手地利用敌人阵线上出现的突破口;但是,他们缺乏防御的持久力,也不会采用冲击行动给有充分准备的防御部队以有力的打击。从这些考虑出发,当查理发现穆斯林准备跟他打一场遭遇性决战时,他决定让骑兵下马作战。他把军队编成坚固的步兵方阵,并把他们部署在法国中西部起伏不平的乡村中居高临下的优势地形上。

   历史学家普遍认为,图尔之战是历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会战之一。

   “北方人团结一致,众志成诚,挥动着手中的利剑,奋力砍杀着阿拉伯人。阿斯图里亚人在激战中英勇无比,是他们发现并把萨拉森(中世纪基督教徒对阿拉伯人和穆斯林的泛称)国王砍下马来的。”

   所有的记载,其中包括穆斯林的记载都表明,穆斯林骑兵反复的进攻一次又一次地被法兰克方阵击退了。激战一直持续到黄昏。从一份战报中可以看出,欧多率领的法兰克军队的右翼部队包围了穆斯林军队的左翼,迫使他们向后撤退以保护其笈笈可危的的兵营。黄昏时分,那些精疲力竭的穆斯林士兵终于撤回到了兵营。此时,他们发现阿卜德·拉赫曼已在混战中阵亡。穆斯林军在惊恐万状中丢弃了装着战利品的车队,在朦胧的夜色中仓皇向南溃逃。

   翌日黎明,查理重新布阵准备抵抗穆斯林军队新的进攻。但经过仔细侦察发现敌人已经逃跑了。于是他正确地决定不予以追击。因为,如果发起追击,那么他的自由散漫的部队将是十分脆弱的,肯定不会服从作战指挥。他懂得阿拉伯人喜欢采用的战术正是引诱不灵活的法兰克骑兵前来追击,然后当法兰克军摆开阵势时便会杀个回马枪。另外,查理也不愿意放弃大量的战利品。还有他可能也不愿意将穆斯林一举全歼──他还想给他的对手欧多留些敌人。

   图尔之战是历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场战斗。它比14年前拜占庭皇帝利奥三世在君士坦丁堡打胜的那场战斗更具有决定性意义。至此,这两场战斗终于挡住了穆斯林气势汹涌的对外扩张,从而保证了在13-15世纪,在新的异教徒兴起以前,信奉基督教的欧洲有几个世纪的兴盛和发展。

   这场战斗巩固了查理·马迪尔在法兰克人中的权威(他的绰号也是那时留下的),并为他的孙子查理建立神圣罗马帝国奠定了基础。

   加罗林王国的兴起(732-814年)

   图尔之战后,查理和欧多便把穆斯林从他们在法国的领地驱逐了出去。在法国,穆斯林只剩下了他们经营了30多年的塞蒂马尼亚一块地方了,而且他们在这里势力还在一点点地减少。最后,丕平三世──查理·马迪尔的儿子及其王位继承人将穆斯林人赶过了比利牛斯山脉。

   作为执政官,丕平三世在做了十年法国实际的统治者之后,他废黜了查尔德里克三世,从而结束了墨洛温傀儡王朝。经扎卡赖亚斯教皇批准,他成为法兰克的国王。在以后的十几年里(751-768年),丕平三世发动几场对穆斯林的战争,把战火烧到了德国、阿基坦和意大利。他在德国打的几场仗把帝国的影响扩大了巴伐利亚,但他却无法征服顽强的撒克逊人。他打败了阿基坦的公爵──欧多的继承人魏佛,从而将阿基坦牢牢地掌握在中央统治之下。在意大利,他应司提反教皇的请求,打败了伦巴第人并建立了教皇统治。

   丕平三世死后,法兰克王国分裂成了两个国家,按法兰克继位传统,他的两个儿子查理和卡洛曼各管一个国家,分别当上了国王。这两兄弟之间的关系十分冷淡。卡洛曼死后(771年),查理成了法兰克唯一统治者。在法兰克的历史上,他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意即查理大帝)。

加罗林王国的崛起

   查理大帝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富有热情、工作高效、才智过人并且对知识孜孜以求,是他推动了学术研究、艺术和文学的复兴。在他坚定而又仁慈的统治下,大多数信奉基督教的西欧国家都享受到了自从罗马帝国安东尼王朝之后未曾享受过的和平与繁荣。他的文化、经济、政治和司法等方面成就的取得,主要是依靠他以高效著称的军事体系。他在边境地区发动了一系列进攻战役,其目的就是要使他的敌人疲于奔命,从而既无时间、也无精力侵扰他的领土。

   735年,阿基坦反叛 欧多死后,他的儿子们起兵反叛查理·马迪尔。查理·马迪尔发兵,镇压了叛军。

   734-739年,查理·马迪尔向穆斯林发动罗讷河谷战役 这一段时期,穆斯林只向法兰克人发动了两次较大规模的入侵。当穆斯林进入到巴伦西亚河(737年)和里昂(739年)地区时,查理·马迪尔击退了他们的进犯。

   741-747年,卡洛曼和丕平三世联合施政 查理·马迪尔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开始以执政官的身份联合施政。

   743-759年,将穆斯林逐出法国 丕平三世把穆斯林从萨波第马尼亚逐过比利牛斯山脉,从而统一了法兰克王国。

   747年,卡洛曼逊位 丕平三世成为法兰克唯一的统治者。

   751年,丕平三世加冕

   754-756年,丕平三世向伦巴第人发动进攻 (参见第八章→西欧→伦巴第→丕平率军入侵意大利并夺回了拉文纳)

   757-758年,丕平三世的德国战役 他打败了要求独立的巴伐利亚的公爵塔西洛三世和向丕平三世索求贡物的撒克逊人(758年)。

   760-768年,阿基坦战役 丕平三世最终打败了阿基坦反叛公爵魏佛。

   763年,巴伐利亚公爵塔西洛反叛 塔西洛公爵率军反叛,从而使巴伐利亚脱离法兰克统治达15年之久。

   768-771年,查理与卡洛曼联合施政 丕平三世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将王国一分为二。这一时期,查理镇压了阿基坦另一起叛乱(769年)。

   771-814年,查理大帝登基 卡洛曼死后,法兰克王国又重新统一。

   772-799年,查理大帝向撒克逊人发动进攻 在18次战役中,查理大帝基本上都取得了胜利。但当查理大帝的主力部队一撤出,撒克逊人就卷土重来,法兰克也遭受了一些小损失。撒克逊人利用策反占领了埃雷斯勃格(776年),还一举攻占了卡尔斯塔德(778年)。但查理大帝发动的大规模冬季战役又将这两个地区一举夺回(785-786年)。此后,撒克逊人不时再犯,这样断断续续有13年多。

   773-774年,查理大帝打败德西迪里厄斯 查理大帝在帕维亚包围、俘获了伦巴第最后一位国王──德西迪里厄斯,并将伦巴第并入本国的版图。第二年,他又平息了伦巴第的一场叛乱。

   777-801年,法兰克征服西班牙北部 对克多瓦的埃米尔的第一次远征是成功的,但最后发生了一场灾难。潘普洛纳信奉基督教的巴斯克人与穆斯林一道在龙塞斯瓦列斯山口伏击,袭击了查理大帝的侄子罗兰率领的法兰克军队的后卫(778年)。在后来的战役中,查理大帝征服了巴斯克人,并把穆斯林人赶到埃布罗河以东。这一系列战役在巴塞罗那围城战中达到了最高潮(800-801年)。

   780年和787年,意大利南部战役 查理大帝成功地对贝内文托大公进行了惩罚性远征。

   787-788年,再度征服巴伐利亚 查理大帝打败了塔西洛。

   789年,占领伊斯特里亚 查理大帝镇压了拜占庭的反抗。

   791-796年,征服、打败阿瓦尔人 法兰克军队在查理大帝和他的儿子丕平的指挥下激战于多瑙河谷地,然后直插塞斯河以东。法兰克还征服了斯拉夫人的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以后又镇压了阿瓦尔人的反叛(799和803年)。

   800年12月25日,查理大帝加冕,成为查理帝国的皇帝 教皇利奥三世为查理大帝加冕。

   803-810年,对拜占庭作战 在达尔马提亚陆上和在亚得里亚海上断断续续地打了几场仗。尽管总的来说是打胜了,但查理大帝还是同拜占庭签订了和约,并把征服的大部分达尔马提亚地区交给了拜占庭,但保留伊斯特里亚。作为回报,拜占庭皇帝尼塞福鲁斯一世承认查理大帝为西方世界的皇帝。

   809-812年,斯堪的纳维亚人开始入侵 查理大帝和他的臣僚们击退了丹麦人沿易北河而上的入侵。以布洛涅为基地的查理大帝的舰队阻止了他们对法兰克帝国海岸的侵扰。

   查理大帝的军事体制(约800年)

   与马其顿、罗马和拜占庭的军事体制相比,查理大帝的军事体制还不够成熟与完善。但它克服了三个多世纪以来在西欧军事上普遍存在的混乱状态,开始了革命性的新起点。可惜他死后,这种混乱状态又故态复萌了。另外,它还为封建制度和中世纪骑士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查理大帝之前,法兰克军队的突出特点是勇猛异常,但纪律极差。即使在查理·马迪尔和丕平统率法兰克军队期间,这支军队的作战也常常胜负难定,其胜利只不过是暂时的。查理大帝之所以能够战胜自己的对手,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他能够使法兰克人勇猛战斗精神在一种有严格纪律和有效的组织内得以发挥;与此同时,他又努力建立个人统帅的权威。

   查理大帝的军事体制运作的典型例证是查理大帝采用伦巴第的重骑兵。查理大帝感到有两场简短的击退伦巴第人的战役进行得不很顺利。他发现伦巴第人的骑兵有它固有的优越性。于是,他就着手改进他自己的骑兵,并取得了成功。同时,又将伦巴第人编入法兰克军,作为其军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利用这样的一支军队击退了阿瓦尔人的进攻。可是,在伦巴第人被查理大帝改编和训练之前,他们几乎无法抵抗阿瓦尔人对意大利北部的袭击。

   任何一种成功的军事体制中,纪律是最重要的要素。骑兵和步兵都必须服从最高指挥官的指挥。但在打败罗马军团之前,条顿人对此却一无所知。查理大帝执政的末期,他建立了经由贵族诸侯这条渠道进行征兵的体制。因此,他能够长期维持一支野战常备军,但又不会给经济造成难以承受的压力,也用不着去征募那些不可靠的社会渣滓来充数,并且不致于为了维护法律和秩序而将各省的财政资源花光用尽。

   在查理大帝之前,法兰克人由于没有后勤机构建制,所以一直未能长期维持一支常备军。他们靠草料和掠夺物资来维持生计。这样做,在友邦地区往往使百姓怨声载道,内部骚乱不安;在敌占区从事掠夺粮草的分散部队常常会落入机警而集中的敌人之手,招来不测横祸。由于后勤物资供应不足,法兰克军队在战场上只能维持几星期。为此,查理大帝设法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后勤体制。其中包括运送食物和装备的辎重队,它足以维持部队几个星期的需要。物资的补充也有了正规的渠道,或者靠有组织的征集,或者靠辎重队给野战部队运送补给。具备如此条件后,查理曼就能够在远离高卢数千公里之外的地方作战,军队在整个冬天也能够实施野外作战或围城战。这从罗马帝国之后在西欧还从未有过。

   查理大帝又重新像古罗马和马其顿那样,在军队中建立起攻城装备辎重队以对付敌人的城防设施。虽然后勤物资和攻城装备辎重队减慢了部队主力的前进速度,但是,确保了攻城作战顺利进行。此外,由于进一步发挥了骑兵的力量,又使用了由骡马驮载的辎重队,他仍然能够迅速而有效地发挥军队的战斗力。

   查理大帝军事体制的关键一环是沿着被征服的地区边境设置一连串的边防哨所和堡垒,并建立了一系列的道路网。这一些道路网,不但将新边界上的堡垒串连起来,而且跟老边界上的城堡相连接。这些堡垒用来贮存大批给养物资,于是它们既成了法兰克骑兵实施作战机动的基地,还是法兰克军队在占领区维持秩序和实施下一步作战的前进基地。

   鉴于同阿瓦尔军队和拜占庭军队作战的经验,查理大帝还曾使弓箭重新成为西欧使用的一种武器。但也不清楚为什么,这种武器在查理大帝死后很快在大多数欧洲军队中停止使用了。后来它广泛作为一种打猎的工具使用。

   查理大帝军事体制的效能的另一种体现就是,它统一了战术理论。只有在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指挥灵活的军事组织中指挥官才有可能使部下履行条令和落实训练。查理大帝为此建立了非常科学的体制,有些体制保留至今。这一体制的建立保证了查理大帝的命令可以直接完全得到贯彻执行。它的建立不仅证明了查理大帝的才能,而且还表明,他建立了一种完全有效的参谋体制。

   查理大帝军事体制的主要成分体现在法兰克帝国在803年和813年颁布的五个帝国法律,这就是当时的野战条令。其中规定了诸侯有义务训练和维持自己的军队并随时听候征召为国参战;规定了士兵征召所应具有的财产标准;部队的编制;军人参战必须自带武器、装备和铠甲;对一般性犯罪的处罚方法,等等。

   穆斯林与信奉基督教的西班牙(712-800年)

   在穆萨尔·伊本·努萨尔的率领下,穆斯林很快就征服了除西北部山区一片狭长地带外的整个西班牙。他们的进攻行动曾在塞维勒和麦利德要塞一度受阻,但经过一场漫长的围城战后,终于克服这两座要塞。当地的伊比利亚罗马居民由于摆脱了东哥特人的君主统治而欣喜若狂。穆斯林人允许基督教和犹太教徒继续保留其宗教信仰。此时,阿拉伯人掌握着穆斯林的领导权,其军队的核心是阿拉伯-叙利亚人,打仗的却是柏柏人。柏柏人从摩洛哥来到时,摩尔人已在此地生活很长一段时间了。穆斯林内部斗争也影响到了穆斯林在西班牙的宗教团体。另外,阿拉伯人、叙利亚人和柏柏人之间的磨擦更增加了其内部的不和。流亡王子阿卜德·拉赫曼·伊本·穆阿维耶在西班牙建立了独立的倭马亚王朝,给西班牙带来了相对的和平并建立起了中央集权统治。同时,穆斯林内部的分裂却给了流亡在阿斯图里亚山区的西哥特人以喘息之机。他们借此机会抓紧时间组织防御并加紧扩大他们少得可怜的基督教自由领地。8世纪末,穆斯林与基督教之间的战争开始了。它虽然仅限于西班牙,但却进行了几百年。

   712-720年,穆斯林征服伊比利亚 穆斯林已开始越过比利牛斯山脉进行入侵了。

   约718年,阿斯图里亚基督教王国成立 西哥特王子佩拉约(718-737年在位)定都于坎加斯-德奥尼斯。他在科瓦东加之战中打败了进犯的穆斯林。

   732年,图尔之战 (参见第八章→西欧→法兰克王国→图尔之战)

   740年,柏柏之战 这更加剧了摩洛哥和西班牙的混乱局势,使弱小的阿斯图里亚基督教王国得以向西方和南方扩张,并在基督教征服的加利西亚发展成为一个空前强大的帝国(750年)。

   755-756年,在科尔多瓦建立倭马亚王朝 阿卜德·拉赫曼·伊本·穆阿维耶流亡到了这里,建立起一个倭马亚王朝。

   756-786年,穆斯林统一 阿卜德·拉赫曼镇压了西班牙穆斯林内部的分裂行动,阻止了基督教向西北方向的扩张。

   777-801年,查理大帝入侵西班牙 (参见第八章→西欧→法兰克王国→加罗林帝国的兴起)他最终占领了巴塞罗那。

   斯堪的纳维亚

   7世纪初,大量被称为海盗的斯堪的纳维亚武士冒险家们(维京人)开始入侵北欧部分地区。他们首先袭击的目标是芬兰的西南部地区和北起维斯瓦河、南到波斯尼亚湾的波罗的海沿岸地区。这一地区的维京人大多来自瑞典,其他的来自丹麦,后来挪威海盗也加入进来。到8世纪下叶,维京人开始入侵不列颠群岛和西欧海岸。与此同时,维京人和商人从瑞典进入俄国腹地,其足迹还曾到过黑海并从那里到达君士坦丁堡。

   这一时期,没有一个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是统一的,其政权也散布在当地的首领和头人的手里。

   约650-800年,瑞典人建立瑞典国 瑞典人在当地部落的帮助下定居下来。住在东北部乌普萨拉的瑞典人像西韦斯特罗斯和阿斯图里亚的哥特人一样,开始侵犯他们的同胞。到了9世纪初,他们已经占领了全国。

   约700年,挪威大公 8世纪初,当地被称为大公的部落首领在挪威有很高的地位,他们通常可以管辖数个较小的公国或部落。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