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地中海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欧洲-地中海

欧洲-地中海

作者:T.N.杜普伊 ·美国

出自————《哈珀-科林斯世界军事历史全书

第五章·罗马的和平

出自————《战争通史

   罗马世界

   罗马早期的统治者奥古斯都决定沿着一条明显的、易于防守的边境线来建立自己的疆界,他设立了边境行省,并把它们当作军事前哨阵地和缓冲地带,以防止欧洲的一些“蛮族”侵犯帝国的心脏地区。

        在罗马帝国的西北部和西部是英吉利海峡和大西洋,军事防御不存在什么问题;在南部是撒哈拉和阿拉伯沙漠,同西部一样,在军事防御上也没有什么问题;在东部有黑海以及穿过地势起伏、崎岖不平山脉的幼发拉底河和卡斯河,形成了自然的边界线,东部的主要威胁来自于安息王国,而由于外交手段和安息游牧部落内部的虚弱,这种威胁正在减少(参见第四章→欧洲-地中海→罗马帝国和罗马和平的开始→同安息签订条约)。然而,阿尔卑斯山之北部和东部地区,却存在着军事威胁。这些土地上居住的是坚强勇猛、生性好战的日耳曼民族,其中一个民族在奥古斯都统治的早期就已经渗入到高卢和意大利本土(参见第四章→欧洲-地中海→罗马帝国和罗马和平的开始→沿北方边境线作战)。罗马帝国除了在多瑙河流域,从莱厄提亚到潘诺尼亚之间的前哨阵地之外,再也没有明显的障碍、屏障来阻止“蛮族”的入侵,没有缓冲地带来为防守边境的罗马军团提供机动的空间。奥古斯都感觉到莱茵河太靠近高卢的富裕省份,而且特别危险的是,在莱茵河上游和多瑙河上游之间是深深的突出部,它向西南方向延伸了很长的距离,一直到达今瑞士的巴塞尔。在纪元前,奥古斯都就已经决定沿着易北河和多瑙河建立一条帝国的北方防线。奥古斯都的养子德鲁苏斯和提比略在日耳曼和拉伊提亚地区实施的战役(参见第四章→欧洲-地中海→罗马帝国和罗马和平的开始→沿北方边境线作战),是他整个计划实施的第一个步骤。

   1-5年,日耳曼起义 从公元前1年开始,此起彼伏的起义遍布日耳曼全境,一度威胁到罗马征服者早期的统治。4年,奥古斯都从东方召回其养子提比略,把他派往日耳曼地区。在两次作战中,提比略巧妙地镇压了那些起义。第二次作战是一次陆海联合作战。罗马军队派出一个分遣舰队,在易北河两岸的陆上远征队的协同下,沿着北海岸并顺着易北河逆流而上,对起义者进行扫荡。

   6-9年,潘诺尼亚人起义 潘诺尼亚和依利芮孔发生了激烈的反抗,迫使提比略不得不率军到多瑙河地区作战,而把巩固日耳曼地区的任务交给罗马皇帝使者P.昆提流亚斯·法鲁斯。6-9年,经过一系列虽不壮观但却异常巧妙的作战,提比略平定了潘诺尼亚。莫俄塞亚和上潘诺尼亚变成了罗马的边境行省。

   9年,阿尔米纽斯和法鲁斯在日耳曼 法鲁斯在日耳曼指挥5个罗马军团,外加一些辅助部队,其中齐鲁斯基族的一个辅助大队由阿尔米纽斯指挥。阿尔米纽斯是一个年轻的日耳曼部落酋长,他曾经在提比略的潘诺尼亚军中服过役。法鲁斯率领3个罗马军团和阿尔米纽斯的辅助大队,作为警备部队驻扎在威悉河以东的夏季营地中,这个营地位于现在的德国中部城市明登附近。当夏季即将过去时,法鲁斯准备返回他在利珀河的阿里索(也有说是哈特恩)地区的冬季营区。阿尔米纽斯觉得时机已到,于是开始实施他蓄意已久的反抗罗马的计划。在他策划下,从威赛尔到阿里索之间的地区,突然爆发了一些小规模的起义。对这次起义的策划,法鲁斯虽然事先得到了一些友好的日耳曼人的警告,但他不相信阿尔米纽斯会反叛他。法鲁斯决定在返回冬季营地阿里索的途中,顺路镇压这些反抗。

   9年9月(一说10月),条陀堡森林之战 法鲁斯指挥3个罗马军团,外加辅助部队,有近2万人的队伍,开始向冬季营地行进。军队的后面跟着许多士兵的家眷,还拖着绵长的行李纵队,至少有1万非战斗人员。越过威赛尔地区以后,部队进入了条陀堡的高山丛林地带,道路十分崎岖难行,大雨更增大了行进的难度,而且罗马军队开始遭遇来自于日耳曼游击队的袭扰。阿尔米纽斯与其分遣队,在离今德国的代物莫尔德市不远的地方突然全部叛逃,并消灭了罗马军队的一个分遣部队。毫无疑问,这对罗马军队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打击。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法鲁斯集合他的队伍,试图继续向阿里索营地进发。当听到其营地已经被周围的日耳曼游牧部落占领的消息后,法鲁斯显然又想沿着埃姆斯河流域向北行军,在罗马北海岸的一个前哨地区建立一个基地。但是,由于非战斗人员、行李纵队、地形天气以及找不到适当的行进路线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他前进的速度很慢。因为日耳曼人的不断袭扰,罗马军团开始开辟新的穿过森林的路线。经过几天艰苦的作战,日耳曼人最终冲入了这个地方,并对罗马军队实施分割围歼。法鲁斯和其他幸存的军官以及所有的伤兵都自杀身亡,少量幸存的罗马士兵和几乎所有的妇女儿童,都被集体杀戮。

  评论:条陀堡森林之战给罗马所造成的灾难,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传说,奥古斯都为此悲痛欲绝,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经常会突然放声大哭,用头撞击门柱,高声叫喊:“法鲁斯,把军队还给我。”尽管这些年他派出了远征队进入日耳曼进行报复,但条陀堡森林的灾难,迫使他放弃了征服日耳曼并建立殖民地的企图,而是沿着莱茵河和多瑙河建立了一条防线。这个被他的对手所接受的决定,对未来的欧洲具有重大的意义。因为这个原因,条陀堡森林之战,通常被认为是世界历史上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战斗之。

   8-13年,提比略和日耳曼尼卡斯在日耳曼 奥古斯都派提比略去报条陀堡森林灾难之仇。通常这位罗马皇太子对完成这方面的任务非常老练、富有经验。在讨伐日耳曼人的作战中取得了一些胜利之后,奥古斯都再次派提比略去东方,而由日耳曼尼卡斯接替他在日耳曼的工作。日耳曼尼卡斯是德鲁苏斯的小儿子,也是提比略的养子,13年,他率领一支远征队到达了易北河地区。

   14-37年,提比略统治时期 提比略是奥古斯都选择的继承人,14年奥古斯都去世后,元老院把他养父的权力授给了他。提比略是一位严厉而有争议的人物,他像胜任士兵一样胜任国家行政管理工作,他主要奉行他杰出的先辈制定的政策,使帝国继续保持繁荣。在他的统治期间,除了大日耳曼的作战以外,重要的军事事件很少,主要的一次是高卢起义。这次起义被盖尤斯·赛利琉亚斯迅速地镇压了下去。在犹太国,犹太人的领袖因慑于罗马总督本丢·彼拉多的淫威,于30年,把耶稣基督钉到了十字架上,因而曾一度造成了民族和宗教的混乱。提比略还挫败了一次由其助手——近卫军指挥官琉西厄斯·伊里阿·塞扬纳斯策划的政变阴谋,塞扬纳斯被处决。他的军队击退了安息阿尔塔邦的进攻(参见第五章→西南亚→安息帝国→罗马入侵亚美尼亚)。

   14-16年,同阿尔米纽斯作战 日耳曼尼卡斯用他的潘诺尼亚军团镇压了一次叛乱,又继续在日耳曼作战。他同阿尔米纽斯在条陀堡森林地区又进行了一次交战,结果不分胜负。最终,他在威悉河以东的明登附近地区战胜了阿尔米纽斯,法鲁斯军团的勇猛精神又得到恢复。尽管罗马军团的能力几乎达到了可以肆意蹂躏日耳曼地区的程度,但是日耳曼尼卡斯却没有做出在日耳曼地区建立殖民地或军事基地的长远规划和努力,他同提比略的关系开始变得紧张,以后被派往东方。在那里,他在被猜疑的窘境中死去。

   17-200年,日耳曼内乱 由于罗马统治的削弱和控制的放松,导致了在日耳曼大规模的民族战争。居住在今波希米亚地区的马尔科曼尼族酋长马博达亚斯,同阿尔米纽斯和其他日耳曼酋长为争夺对日耳曼中心地带的控制权而开始了长期的战争。马博达亚斯最终被打败,被迫到罗马帝国寻求庇护。激烈的内部动荡,在日耳曼持续了几个世纪。

   21年,阿尔米纽斯被刺身亡 这个事件发生在日耳曼内部民族战争期间。

   37-54年,卡里可拉和克拉地亚斯统治时期 格亚斯·恺撒·卡里可拉是日耳曼尼卡斯最小的儿子,也是提比略宣布的继承人,但他不久便精神错乱,41年,被近卫军暗杀。他的叔父(德鲁罗的儿子)提比略·克拉地亚斯·德鲁苏斯·尼禄·日耳曼尼卡斯取而代之。42年,罗马军队占领了毛里塔尼亚,把它并入了罗马帝国的版图。当时罗马军队的巡逻范围,已经超出了日耳曼和叙利亚的边境,而且正在着手准备攻占不列颠。

   43-60年,占领不列颠 罗马入侵不列颠的军队辖4个军团的辅助部队,大约有5万人,在A.普劳提乌斯的指挥下,在今肯特郡海岸登陆。克拉地亚斯亲自率领增援部队,这些部队中有一些大象。不列颠卡图维勒尼部落酋长卡拉塔库斯最终被普劳提乌斯打败,被赶到了英格兰西南部的威尔士地区,在那里,他仍频繁地向罗马控制的东部领土发动袭击。50年,他在今靠近威尔士的士洛普夏失败,被不列颠总督多瑞亚斯·斯凯帕拉俘虏,最后被囚禁在罗马。

   54-68年,尼禄统治时期 尼禄·克拉地亚斯·恺撒·德鲁苏斯·日耳曼尼卡斯是克拉地亚斯与前妻的儿子,他的母亲是阿格丽皮娜。当克拉地亚斯被其妻阿格丽皮娜毒死后,尼禄就接替了他的位置而成为古罗马的皇帝。尽管尼禄邪恶、残忍、杀人成性,但帝国还是继续保持了繁荣。

   56-63年,同安息的战争 安息国王沃洛加西斯一世进攻罗马的保护国亚美尼亚,赶走了罗马在亚美尼亚的傀儡国王,而任命他的兄弟梯里达底为亚美尼亚国王。G.杜米提乌·科布洛被派往东方指挥作战。因为长期处于和平环境,那里的罗马军队素质大为下降。58年,在整顿了叙利亚地区以后,科布洛率军进入亚美尼亚,俘虏了阿塔克塞塔。59年,他又率兵入侵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并击败了安息,俘虏了提占诺塞塔。尔后他又在亚美尼亚任命了新的统治者提占斯。61年,沃洛加西斯一世再次入侵亚美尼亚,双方发生了一场均无多大战果的交战,科布洛率军撤退。双方经过谈判,同意均撤离亚美尼亚。这个停战协议被否决,尼禄又派出L.恺撒尼亚斯·帕呢图斯替换科布洛(科布洛被降为叙利亚警备部队的指挥官)。在凡德亚战斗中,帕呢图斯被在梯里达底指挥下的安息-亚美尼亚联军击败。科布洛再次临危受命,率军又攻入亚美尼亚,并击败了梯里达底,迫使他接受罗马对亚美尼亚的统治,承认罗马皇帝为最高统治者。安息退出了战争。出于对科布洛威望和能力的嫉妒,尼禄以谋反的罪名,逼迫科布洛自杀。

   61年,不列颠起义 当罗马总督S.保利努斯占领了位于爱琴海的古克尔特教的祭司中心以后,位于今诺福克、苏福克地区的不列颠伊西尼部落王国的王后布狄卡(包迪西娅),领导了一场反抗罗马统治的起义。取得了一些初期作战胜利之后,她与英格兰埃塞克斯的湍诺万特联合,在今陶塞斯特附近又取得了一次作战的胜利,随后保利努斯镇压了这次起义。布狄卡自杀身亡。

   68年,尼禄被推翻 民众对尼禄暴行的广泛不满酿成了起义。元老院宣布他是“祖国之敌”。尼禄在晨祷的赞美诗声中自杀身亡。

   66-73年,犹太人起义 罗马在犹太国的军队遭到惨败,驻军被赶出了耶路撒冷。狄托·弗拉维·韦帕芗是一个杰出的军事指挥官,曾经征服过日耳曼、不列颠和非洲等地区,67年,他又奉命征服犹太国。69年初,在一次经过详细计划的作战中,侵占了这个国家,并安排围攻耶路撒冷。狄托·弗拉维·韦帕芗成为罗马皇帝后,其子狄托·弗拉维·萨宾尼卡斯·韦帕芗(狄托)继续率军围攻耶路撒冷。狄托是一个有能力的军人,他最终攻陷了耶路撒冷。72-73年,罗马又派4个军团和近25000辅助部队,配属340辆攻城车,围攻梅察达。犹太人最后据守的要塞梅察达被攻陷,900名犹太男女和儿童,不甘做罗马军队的俘虏,集体自杀。

   公元69年,四帝争位之年 罗马驻西班牙总督S.S.加尔巴被其部下拥立为帝,并获得近卫军和元老院的承认。但是,罗马驻日耳曼总督A.维特利乌斯亦受其部下支持称帝,井向罗马进军。此时,变化无常的近卫军转而支持M..S.奥托。他杀死了加尔巴并夺取了皇位,随后向北进军,迎战维特利乌斯。69年4月,在克雷莫纳附近进行的第一次贝德利亚库姆战役中,奥托战败自杀。维特利乌斯进驻罗马,被元老院封为皇帝。与此同时,潘诺尼亚的总督A.普赖默斯率军进入意大利,并在69年10月的第二次贝德利亚库姆战役中,打败了维特利乌斯。维特利乌斯撤回罗马,于12月在罗马城的巷战中被杀。于是元老院封韦帕芗为帝。四个月后,韦帕芗到达罗马。

   69-71年,巴塔维起义 在C.塞维里斯的领导下,巴塔维人外籍军团的起义蔓延到东北高卢和日耳曼罗马人地区的罗马军团和外藉军团。起义在今里姆被罗马将领P.塞里阿里斯(他曾是罗马最优秀的将领之一,并拒绝参与早期对皇位的争夺)镇压。韦帕芗遣散了四个不忠的军团。

   70-79年,韦帕芗的统治时期 韦帕芗是一位开明而有能力的统治者,他给帝国带来了和平与繁荣。在此期间,重要的军事行动是逐步扩大罗马对不列颠(72-84年)和美因河南部日耳曼的“什一税地”(73-74年)的控制。77-84年,罗马军队在G.J.阿格里科拉的统帅下,巩固了在不列颠早期的占领地,并将其领地扩展到苏格兰南部和威尔士。84年,在蒙斯格劳皮乌斯山取得对苏格兰人的胜利之后,维持了不列颠三个世纪的和平。

   79-81年,狄托的统治时期 在他短暂的统治时期,除了继续在不列颠进行扩张外,没有什么重大的军事行动。他死于繁荣盛世。

   81-96年,图密善(多米提安)的统治时期 T.F.图密善是韦帕芗的小儿子,继承其父位为帝。统治时期,他多次出征。为了征服不屈从的卡提人,他率军从美因地区跨过莱茵河,继续在“什一税地”进行镇压和殖民活动。为了防卫边界地区,他开始从莱因河到多瑙河构筑防御工事(“分界线”)。85年,图密善统帅罗马军队打退了由达西亚人部落首领德塞巴尔领导的在密西亚的入侵。89年,在多瑙河北部地区(今匈牙利)与达西亚人、马科曼尼人和夸地人进行的战役中,图密善被打败。90年,他被迫从德塞巴尔那里买得屈辱的和平。出于对阿格利科拉在不列颠成功的嫉妒,图密善召回了他,并很有可能对其于85年死在监牢负有责任。88-89年,图密善粉碎了上日耳曼总督A.萨尔图宁的反叛。作为事件的结果之一,图密善制定了诸军团永久地驻扎于分散的各个营地之内的政策,该政策使军团失去了机动性和灵活性,而这一点正是奥古斯都在制定边界省份防卫政策时非常重视的。

   96-98年,涅尔瓦(尼发)的统治 M.C.涅尔瓦是一位元老,在图密善被刺后,被选为皇帝。在他统治期间,除了具有威胁的近卫军和其他部队的暴乱之外,没有重大的军事行动。97年,为避免军队的动乱,他选择战功卓著的将领M.U.图拉真为自己的继承人。

   98-117年,图拉真的统治时期 图拉真是罗马第一位非意大利人的皇帝(西班牙人),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并且是一位果断而仁和的统治者。

   101-107年,达西亚战争 101-102年,在第一次达西亚战争中,罗马人再次确立了对高傲的德塞巴尔(罗马名义上的属臣)的统治权。103-107年,当德塞巴尔再次反叛时,图拉真亲自统率,出征达西亚,打败并杀死了他。罗马的边界推进到喀尔巴阡山和德涅斯特河。

   107年,吞并阿拉伯的彼得拉 图拉真派遣军队在罗马东南边界实施扩张,吞并阿拉伯的彼得拉。

   113-117年,东方战争 113年,安息国王科斯洛伊废除了和罗马建立的旧约,在亚美尼亚扶持了一位傀儡国王。114年,60岁的图拉真率军东征,在多次打败安息人之后,侵入亚美尼亚和美索不达米亚北部。随后,他率军侵入亚西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南部,攻占了安息都城泰西封,并到达波斯湾。罗马舰队以埃及为基地,沿红海和阿拉伯波斯湾海岸前进。115年,科斯洛伊重新组织了一支军队,攻击分散在美索不达米亚和亚西利亚各地实施清剿巩固任务的罗马军队,并将图拉真分割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116年,图拉真集合起分散的罗马军队北上,尽管在哈特拉受到挫折,他还是收复美索不达米亚和亚西利亚的绝大部分失地。117年,他镇压了巴勒斯坦人的起义。正当他准备在以后的几年里继续在美索不达米亚实施征战时,却一病不起。他任命其亲信P.A.哈德良将军负责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的军事行动,自己返回罗马,病死于归途。

   117-138年,哈德良的统治时期 哈德良知道不能在对外实施战争的同时强化对帝国的统治,于是他和安息人达成和平,放弃了图拉真时期在幼发拉底河以东侵占的土地,但仍然保留了对亚美尼亚名义上的统治。随后他返回罗马(途经达西亚,在那里平定了心怀不满的将军们的反叛)。总的来说,他的统治是开明和强有力的。这期间,他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游历罗马帝国的各行省。在对不列颠访问期间,他监督建造了巨大的北墙(“哈德良边墙”),并在上边刻下自己的名字。123年,在亲自镇压了毛里塔尼亚的暴动之后,他匆忙赶到帝国东部,因为那里存在着与安息发生战争的威胁,这次他选择了和科斯洛伊举行一次私下会谈。132-135年,几次旅行之后,他奔赴巴勒斯坦再次镇压了犹太领袖B.科赫巴领导的犹太人起义。显然,哈德良亲自掌握着军事行动统率权,这些军事行动,使犹太人受残害并逃离到世界各地的记录达到了顶峰。

   138-161年,安东尼·比阿的统治时期 在其平静的统治时期,仅有的重要军事事件是:142-143年在不列颠,即今约克郡地区,镇压了由Q.L.阿贝克斯领导的布里甘特人部落的暴乱;155年,和安息发生了短暂的、毫无结果的边界战争;152年在毛里塔尼亚;153年在埃及发生的小规模的动乱,很容易地得到平息。

   161-180年,马可·奥里略·安东尼的统治时期 马可·奥里略是罗马帝国五个“优秀”统治者中,也许是最好的一位皇帝。这位学者和哲学家被迫将其绝大部分精力用于消除几乎是持续不断的外部威胁。

   162-165年,东方战争 安息国王沃洛加西斯三世进犯叙利亚,并且宣布对亚美尼亚拥有统治权,马可·奥里略派遣鲁西亚斯·韦鲁斯(他在当时相当于“皇帝助理”)去统率东部的罗马军队。韦鲁斯在安条克城按兵不动,与此同时,A.卡修斯率领罗马后续攻击兵团,夺取了阿塔克撒塔、塞琉西亚和泰西封(安息都城),并且占领了亚美尼亚和美索不达米亚,迫使安息人求和。罗马军队在从战场返回途中染上瘟疫。166-167年,瘟疫迅速蔓延,使帝国许多地区的人口急剧减少。

   166-179年,多瑙河边界战争 马尔科曼尼人、伦巴第人和魁德人部落,在潘诺尼亚和诺利克(奥地利)越过多瑙河;一些条顿人在被击退之前,甚至越过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到达维罗那。168年,M.奥里略在韦鲁斯的协同下,经过激烈的作战。迫使马尔科曼尼人接受了和平。次年,马尔科曼尼人从波希米亚地区再次越过多瑙河,在随后三年艰苦的战争中,奥里略一直坚持在战场上,终于打败了马尔科曼尼人,但是允许他们当中的大部分定居在帝国内部那些受瘟疫影响人口减少的地区。174年,魁德人和其他“蛮族”人也终于被打败。大约在同一时期,萨尔马提亚人越过多瑙河下游进入密西亚地区,同时,更大的骚乱沿多瑙河蔓延到上游的日耳曼地区。奥里略派遣其副手去对付萨尔马提亚人,自己则率军奔赴日耳曼,接着转战叙利亚,175年平定了卡修斯总督掀起的叛乱。暂短的休整之后,奥里略在其子L.A.A.康茂德的辅助下,179年,再次出征多瑙河边界。这位讨厌战争、具有卓越统率才能的皇帝再一次成功地结束了征战。次年早些时侯,他因病可能在文都滂那(维也纳)去世。

   180-192年,康茂德统治时期 在一个恐怖的恶魔式的抵得上伽利嘎勒和尼禄之死的可怕之夜,康茂德被其姘妇和近卫军头领暗杀。在这一时期,罗马在密西亚的驻军击退了塞西亚人和萨马提亚人的进犯。

   193年,帝位之争 康茂德被资历较老、有功勋的P.H.佩提纳克斯所取代。由于企图复兴帝国破碎的经济,他采取了严格的措施,这导致他在三个月后被追求享受的近卫军杀死。随后,近卫军将帝位卖给了出价最高者M.D.S.尤里安。顷刻间,即出现了三位争夺帝位的人,他们是:驻不列颠总督D.C.S.阿尔比努斯、驻潘诺尼亚总督L.S.塞维鲁和驻叙利亚总督P.尼格尔。塞维鲁急速向罗马进军(40天走了约1300公里),到达罗马之后,他发现元老院已经处决了尤里安。塞维鲁解散了近卫军,并以他自己的边防军团重建了近卫军。塞维鲁通过许诺阿尔比努斯为自己的继承人,得到了他的支持。于是他挥师向东去消灭另一个对手尼格尔。

   193-211年,塞维鲁的统治时期 经过库齐库斯、尼西亚和伊苏斯三次战役,塞维鲁打败了尼格尔。伊苏斯战役后,尼格尔想逃走,但被俘获并杀死在安条克城外。随后塞维鲁尽力安抚边防军团,并恢复东部省份的秩序和帝国在该地区的权威。196年,对忠于尼格尔的拜占廷叛军他实施了围攻,最后攻陷并劫掠了该城。在回罗马途中,塞维鲁宣布阿尔比努斯反叛,然后率军向高卢进发,在异常艰苦与激烈的卢格杜努姆(里昂)之战中,将其击败。他称帝期间,实际上建立了军人专政,蔑视元老院。在很多方面,塞维鲁粗鲁和卑劣,但他具有活力,精力过人,他也许是恺撒之后最富有能力的罗马斗士。

   195-202年,安息战争 从奥里略时期开始,名义上一直处于罗马人统治之下的美索不达米亚遭到了安息国王沃洛加西斯四世的入侵。塞维鲁再次征服了美索不达米亚,随后侵入安息,实施了一场劳而无功的征讨。

   208-211年,不列颠战役 不列颠北部发生起义,塞维鲁亲率大军出征,在几次不彻底的胜利之后,他放弃了对“哈德良边墙”以北地区的统治。塞维鲁死于埃柏拉卡姆(约克郡)。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