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戚继光·戚家军剿平倭寇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明·戚继光·戚家军剿平倭寇

明·戚继光·戚家军剿平倭寇

出自————《名将传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从十四世纪末开始,日本的封建诸侯为了掠夺财富,组.织一些封建主、没落武士、浪人和走私商人,经常到我国沿海进行武装掠夺和骚扰。因为日本也叫做倭国,所以当时人们称之为倭寇。明朝中期,我国军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倭斗争,涌现了许多抗倭的英雄人物,戚继光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

        明·戚继光(公元1528年~1587年),字元敬,号南塘,山东东牟(今山东莱芜县)人。出身将家,其父为登州卫(今山东蓬莱)指挥佥事。在家庭的影响下,戚继光从小勤奋读书,爱看兵书。他曾在看过的一本兵书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心愿:“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立志做一个保家卫国的爱国将领。

        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父亲病逝,十七岁的戚继光继承了父亲的官位,当了登州卫指挥金事。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他奉命率领卫所士兵戍守蓟门(今北京东北)。他边工作,边读书,曾参加山东乡试,中了武举。

        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明朝廷升戚继光为都指挥佥事,负责防御山东海上的倭寇。当时我国山东的海防力量很薄弱,兵力不足,许多沿海岛屿无兵防守;岸上的守兵,多是老弱残兵,平时缺乏训练,纪律松驰;防御工事长年失修,残破不堪。戚继光上任后,立即整顿营伍,加强训练,严肃军纪。同时修筑工事,刷新卫所,使山东沿海的防务逐步得到加强。

        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戚继光被调任浙江都司金事,次年又命他当参将,负责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这三府均为倭寇经常出没之地,形势险恶,任务艰巨。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九月,倭寇八百余人进攻龙山(今浙江慈溪县境)。倭寇开始冲击,明军一触即溃。戚继光又气又恨,立即跳上一块高石山,张弓发矢,一连三箭,百发百中,射倒三个倭酋,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十月,倭寇又在龙山登陆,妄图侵犯慈溪。戚继光与另外两位御倭将领谭纶、俞大猷联兵抵抗,三战三捷,倭寇败逃。明军追击,追到雁门岭,误中埋伏,受到袭击,许多士兵不听号令,纷纷弃盔丢甲逃跑。只有戚继光和谭纶带领的部队仍坚持抵抗,倭寇不得不从乐清逃走。

        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春,倭寇盘据岑港(在舟山岛西南);气焰嚣张。总督胡宗宪调遣兵马围攻岑港,戚继光也参加战斗。倭寇在岑港,居高临下,据险死守,明军久攻不下,伤亡惨重,战斗陷于胶着状态。明军付出了很大代价,才荡平了倭寇盘据半年之久的巢穴。到了夏天,又有大批倭寇在台州登陆。胡宗宪命戚继光率兵援台州。戚继光指挥军队星夜前进,快到台州时,闻知倭寇转犯温州,戚继光又直赴温州。部队来到瓯江北岸盘石卫(今乐清县茗屿乡)的乌牛,便与倭寇交战起来。戚继光督兵冲杀,五战五胜,击败倭寇,救出被俘百姓三百余人。接着又在十里桥、白塔等地,连打胜仗,把倭寇的嚣张气焰暂时压了下去。但不久,倭寇又从水路进攻盘石卫。戚继光令把总梅奎、邢镇等人率领部卒由水路进击,他自己则率领步兵沿江进剿。由于水陆夹攻,敌人抵挡不住,纷纷溃退。戚继光率军跟踪追击,放火焚烧倭船,大小倭船全被焚毁,被烧死或溺死的倭寇,不知其数。

        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春夏之交,又有数千名倭寇进攻台州和温州。攻掠台州的倭寇以栅浦、桃渚、海游等地为巢穴,四出骚扰,抢掠民财。戚继光率军从宁波赶到桃渚。时桃渚已被敌人围攻达一个月之久,城外交通已断绝,全城危在旦夕。戚继光派人分头埋伏,又命鸟铳手数十人暗地进城,到处大张旗帜,以为疑兵。五月二十三日,倭寇攻城,看到城头旌旗蔽天,以为戚继光的大兵已经入城,于是仓皇退却。戚继光在城外阻截敌人退却,双方短兵相接,从早上一直打到中午,戚继光亲自击鼓督阵,战士喊杀连天,越战越勇。最后,倭寇支持不住,全线崩溃,桃渚得到解围,逃难到城外的居民纷纷还家。

        紧接着,戚继光又督军歼灭进犯海门的倭寇数百名,又会同各路明军消灭宁海和温州一带的敌人,取得了平定浙东倭患的胜利,使浙东的局势得到了暂时稳定。

        戚继光在浙东的御倭战争中,屡战屡胜,战绩显著,名扬天下。但是,他并不居功骄傲。在战斗中他发现明军素质太差,纪律太坏,缺乏训练,战斗力不强。他深深感到,要彻底击败倭寇,必须建立一支有战斗力的劲旅。为此,嘉靖三十八年十月,他便主动到义乌、金华等县召募农民和矿工入伍。结果召得民兵三千,经过短期训练,这支队伍很快就掌握了“鸳鸯阵”的战术。所谓鸳鸯阵即以一队(十二人)作为一作战单位。最前一人为队长。次二人,一执长牌、一执藤牌。长牌既长且大,用以遮拦敌人的重矢、长枪,掩护后队前进,藤牌轻便,藤牌手除了执藤牌外,还带有标枪二支、腰刀一把,交锋时低头执牌前进,敌人近前便用标枪刺之,或用腰刀砍杀。再次二人拿狼究,照顾牌手,抵御敌人的刀枪。后面又有四人持长枪,每二枝长枪分别照顾一牌、一宪。这种长枪比倭寇的长枪还长,能够先发制人,迅速刺杀敌人。后二人用短兵器,如叉、钯、棍、偃月刀之类,和长枪彼此相倚,若长枪进刺不中,短兵即杀上救应。最后一名为火兵,负责携带军粮和作饭。这种战术,由于采用长短兵器互相配合作战,在抗倭战争中发挥了巨大威力,使戚家军成为一支百战百胜的劲旅。

        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四、五月间,倭寇又大举侵犯浙江,来犯之敌有一、两万人、倭船数百艘。五月九日,敌人进攻台州。当时的台州,由于久雨,城墙毁坏,城内守兵极少,防备空虚,加之倭寇的奸细在城内到处散布谣言,:因而人心惶惶,居民准备逃难。正值紧急关头,戚继光闻讯立即率领戚家军从桐岩岭赶至台州城下,来不及进餐,马上投入战斗。哉士们勇气百倍,饿着肚子猛冲猛打,倭寇溃不成军,大败而逃。戚家军乘胜追击,斩敢首三百零八级,生擒倭酋二人,缴获器仗、弓矢等战利品六百五十余件,救出被掳百姓五千余人。

        这次大捷之后不久,又有一支倭寇约二千余人窜到台州府城东北面的大田。由于戚家军早已在大田附近设伏,倭寇不敢进攻而由小路遁去,企图取道上峰岭袭扰处州。戚继光探知敌人的动向后,急命士兵从近道抄到上峰岭,设下埋伏。当倭寇来到上峰岭时,埋伏的威家军立即列成“鸳鸯阵”,冲锋拚杀,一鼓而前,有进无退。倭寇阵势大乱,明军乘势全歼倭寇。接着戚家军又在洋坑、长昂洋、沙镬洋、小藤岭、大藤岭等地作战,凡战皆捷。经过一个多月的大小.战斗,又擒斩倭寇一千四百余人,焚死和溺死者四千余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台州大捷。从此,戚家军威名扬天下,戚继光被擢升为都指挥使。浙东倭患得到了平息。

        倭寇在浙东受到沉重打击之后,又向福建沿海流窜。福建告急,戚继光奉命率军援闽。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八月,戚家军从浙江温州出发,由海道抵平阳,再自平阳取旱道入闽。九月上旬,戚家军进兵张湾,盘据在张湾的一千多名倭寇纷纷投诚。接着,戚家军开始进攻横屿。这里是倭寇的一个大巢穴。它在宁德县城东北二十余里,是海中的一个小岛,离岸约十里,和大陆之间隔着浅滩,海潮上涨时,一片汪洋;潮退后,尽是泥淖。倭寇在横屿扎有大营,筑有坚固的防御工事,企图长期盘据,作为四出掳掠的基地。九月六日凌晨,戚家军整队出发,乘退潮的时候过兰田渡。士兵们各人背一把草,把草铺在烂泥上,用手足在草上爬着行走,戚继光亲自击鼓督军前进。来到横屿,立即冲向倭寇阵地,与倭寇展开肉搏战。硝烟和尘土弥漫了横屿的上空,喊杀声和战鼓声掩盖了大海的呼啸。岛上敌人的各个要冲地区,很快被戚家军所控制。倭寇到处逃窜,戚家军乘胜剿杀,歼敌三百四十余人,夺获器仗一百八十三件,生擒二十九人,残倭向海上逃命,被淹死者六百余人,被倭寇侵占达三年之久的横屿,终于收复。

        横屿大捷之后,戚家军又乘胜向倭寇在福建最大的巢穴牛田,发起进攻,又取得了牛田、林墩之捷。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戚继光再次入闽,与福建总兵官俞大猷联合作战,收复了被倭寇攻陷的平海卫(今福建莆田县东)。由于戚继光援闽有功,被擢升为福建总兵官,原来的福建总兵官俞大猷被调去镇守赣南。

        戚继光担任福建总兵官后,福建沿海的倭患很快得到了平息。此后,倭寇又窜到广东沿海,戚继光和俞大猷又率领明军乘胜追击,剿平广东倭寇。

        在抗倭战争中,戚继光转战南北,身经百战,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他总结自已在抗倭斗争中的实践经验,写成了《纪效新书》、《练兵纪实》、《止止堂集》等著作。

        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十二月,明朝的改革家张居正为了巩固边防,把威继光调到北方,负责镇守蓟州。当时,蒙古的俺答汗经常越长城进犯京师,蓟州是边防重镇。戚继光来到蓟州,为着加强在长城的防御力量,一方面加高加厚原有的边墙,另方面又在长城线上筑敌台(碉堡)三千。他镇守蓟州十六年,使北方“边备修饬,蓟门宴然”,对防止蒙古贵族的进犯,安定北方人民生活和保障社会生产的发展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张居正死后,保守势力得势,戚继光受到排挤。次年明朝廷把戚继光贬到广东。他悒悒不得志,到广东后不久,老病复发,又被给事中张希皋所弹劾,于是被罢官回家。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戚继光突然发病,不省人事,闭上眼睛,与世长辞了。

        戚继光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民族英雄。他在抗倭战争中的巨大贡献和战斗事迹,至今还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