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杉讲透孙子兵法·九变篇·第八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九变篇·第八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九变篇·第八

作者:华彬

出自————《华杉讲透孙子兵法》《战场机变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第八章·九变第八

       进步,就是不断地发现自己不会

       什么叫学会?没法说。只有会的人才知道什么叫会。而且每过一阵子又发现自己不会了。这时候就是又要进步了,功力又要增长了。

       原文

       九变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军,合军聚众,圮(pǐ)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也。

       华杉详解

      《九变》是《孙子兵法》最短的一篇,只有二百多字,但内容比较错杂,和其他篇内容有交叉,且先后次序也有点乱。特别是他总结说,如果不知道九变,虽然知道地形,也不能得地利。所以有研究者说,这部分内容,似乎应放在第十篇《地形》之后,讲完地形,再讲你要知道变通。而且一些地形的术语,也是在第十篇《地形》里才提出来,并给予定义的。

       不管怎么说,我们还是按原书顺序学吧。

       “”,是变通。不按正常原则处置。“”,中国人说数字,都是泛指,九,就是多,多种情况。所以“九变”,可译为“注意变通的几种情况”。

       不过曹操注解说:“变其正,得其所用者九。”明确了是九种情况。这大家就不好办了,往下一数,怎么数也不是九条。

       1. 圮地无舍;

       2. 衢地合交;

       3. 绝地无留;

       4. 围地则谋;

       5. 死地则战;

       6. 途有所不由;

       7. 军有所不击;

       8. 城有所不攻;

       9. 地有所不争;

       10. 君命有所不受。

       十条呀!

       于是又有学者提出,是“九变一结”,前面九条是九变,最后一条“君命有所不受”是总结。

       关于《孙子兵法》,这类的研究非常非常多。我一般都不取,不讨论。管他九条还是十条,对我们学习他的思想关系不大。这些研究若钻研进去,一辈子都研究不完,那是学者专家的工作,不是我们学习的范围了,学这个,不能增加思想功力。

       张预注解说:“变者,不拘常法,临事适变,从宜而行之之谓也。凡与人争利,必知九地之变,故次军争。”

       你若不懂兵法,则不会作战。你若按兵法行事,却败了,那是你不懂得九变。

       所以什么叫学会,没法说。只有会的人才知道什么叫会。而且每过一阵子又发现自己不会了。这时候就是又要进步了,功力又要增长了。

       进步,就是不断地发现自己不会。

       宁肯找死,不可等死,陷入死地,要坚决奋战

       原文

       圮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华杉详解

       圮地无舍。

       “圮地”,曹操注:“无所依也,水毁曰圮。”圮地,就是水网、湿地、湖沼等难行的地区,在这样的地形就不要宿营。因为水汪汪的,本身扎营住宿就困难,而且敌人如果打过来了,你一方面难以构筑防御工事,另一方面也进退困难,行动不便。

       衢地合交。

       “衢地”,四通曰衢。衢地,就是指四通八达的地方。浙江有衢州市,为什么叫衢州,就是四省通衢,浙江、福建、安徽、江西,四通八达,所以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四通八达的地方,和各诸侯国来往都方便,衢地合交,就要搞好外交。一来交结外援,二来至少人家不要以你为敌,或被敌人争取去。

       绝地无留。

       “绝地”,李筌注解说:“地无泉井、畜牧、采樵之地,为绝地,不可留也。”没水喝,没东西吃,没柴火,赶紧走,不要久留。

       贾林注解:“溪谷坎险,前无通路,曰绝,当速去勿留。”走到死胡同,地形险要,赶紧撤,别被人堵了。

       围地则谋。

       “围地”,贾林注解:“居四险之中,曰围地,敌可往来,我难出入。居此地者,可预设奇谋,使敌不为我患,乃可济也。”

       四面皆险,前进的道路狭窄,退归的道路也险迂,敌人要来则方便,我要出入却困难。这种地形,是围地,必须预设奇谋,让敌人伤不到我,才度得过去。

       比如前面学过的战例,韩信破赵之战,他要经过的井陉(xíng),就是险塞之围地。看名字都看得出来,“井”,是像井底一样;“陉”,是山脉中段的地方。所以韩信小心翼翼,不敢进兵。派出间谍,侦察清楚,没有埋伏,才大摇大摆出井陉口,演了一出背水一战的好戏。

       死地则战。

       “死地则战”,战例就是韩信出了围地,在水边布阵,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

       梅尧臣注解说:“前后有碍,决在死战。”

       何氏注解说:“速为死战者生,若缓而不战,气衰粮绝,不死何待也。”

       到了死地,那就真是等死不如找死。宁肯找死,不可等死,陷入死地,要坚决奋战。

       决策心理学:任何决策的背后,都是决策者的“个人需求”

       这种需求,可能是个人和小集团利益,可能是个人抱负,可能是某种情绪,可能是某种焦虑,某种心结,某种心理阴影。都有可能。一定要从他个人的角度,去分析他的决策。而自己在决策的时候,则要有“无我”的意识,把自己的个人因素、情绪因素,从决策中剥离出来,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原文

       涂有所不由。

       华杉详解

       “涂”,同“途”。道路有的虽可以走,但不走。反过来,有的不可以走的,也可能走。这就是变。

       李筌注解说:“道有险狭,惧其邀伏,不可由也。”险狭之地,怕有埋伏,所以不走。

       曹操注解说:“险隘之地,所不当从;不得已从之,故为变。”不该走的地方,有时候不得不走,这也是变。

       前面学过几遍的韩信破赵的战例,就有一条不该走的行军路线——井陉口。韩信得到谍报,陈余不用李左车的计策,没有分兵在井陉口设伏,才敢通过。如果有伏,如他后来俘虏了李左车后对他说:“陈余如果用您的计策,那我就被您擒了。”

       汉伏波将军马援,最后一战,讨伐五溪蛮苗族叛乱,就败在走错一条路。

       马援和副将耿舒出兵,初战得胜,蛮兵躲入山林,马援要去捣他老巢。有两条路选择,从充县走,路好走,但是路途远;从壶头走水路,则路近而水险。

       马援认为走充县陆路,路远费粮,不如走水路,直捣匪巢,则充县不攻自破。

       耿舒坚决不同意,说陆路虽然遥远,但比较安全,即使不能攻入苗境,撤退也方便。水路则太危险,除非能神不知鬼不觉摸到敌人老巢。否则,一旦被敌人发现行踪,两岸据险而守,居高临下,官军插翅难飞,山高水窄,那是真真正正的死无葬身之地!

       马援不同意,陆路也不那么安全,到处都可能有埋伏。两人争执不下,上书朝廷,光武帝刘秀支持了马援的意见。

       于是,汉军乘船逆流而上,进军壶头。形势发展果如耿舒所料。苗人很快发现汉军意图,乘高守隘。沅江水疾,船不得上,加之夏天暑湿,军中起了瘟疫,士卒大批死去,马援自己也病死军中。

       马援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

       首先陆路也不一定对。我们都是从事后结果来论“对错”,实际上“对”不一定对,“错”不一定错。

       但是,水路是条险路,风险更大,是毫无疑问的,马援这是舍命一搏。他为什么舍命一搏?马援出兵之前,他的心理、他的情绪,就已有征兆。

       马援出征时已六十二岁。

       五溪蛮抢掠郡县。光武帝遣武威将军刘尚征讨,“战于沅水,尚军败殁”。次年,遣谒者李嵩、中山太守马成征讨,仍无战绩。马援请求将兵征讨,光武帝担心他年事已高,不许。马援说:“臣尚能被甲上马。”光武帝令他试骑。马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光武帝笑道:“矍铄哉是翁也!”遂令马援率中郎将马武、耿舒、刘匡、孙永等,带领四万余众征讨五溪蛮。

       马援夜与送者诀别,对友人杜愔说,我已年老,“常恐不得死国事。今获所愿,甘心瞑目”。

       马援素有烈士之志,大家都熟悉的成语“马革裹尸”,就是他的典故,他的原话:“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他就想死在战场上,不想死在家里床上。

       出征平苗叛的时候,他已经老了,六十二岁了,对死亡无所谓了,而这是最后一次为国家建立奇功的机会。水路之险,他如何不知?打了一辈子仗,当然一清二楚。但仗已经打了两年,换了三拨将领,陆路无非是方便撤退,利于自保,并非利于得胜。

       这是我最后一仗了,再不建功,就没机会了,马援决定赌上一条老命。

       而年轻人怎么愿意跟老家伙赌命呢?

       汉军被困在河谷之中,进退不得,瘟疫横行,每天都一批一批死去。耿舒焦虑万分。人微言轻,皇上也不听他的。没办法,给他哥哥耿弇写信,述说情况,说你去跟皇上说。

       耿弇感觉事态严重,即刻上奏皇上。耿弇的话分量不一样,加之军情确实紧急。刘秀派梁松去责问马援,并代理监军事务。梁松到时,马援已经死了。

       这一仗的最后结局,不是打赢的。还是用计诱降,苗人自己杀了首领来降,叛乱平定。

       马援赌命,赌得一个“马革裹尸”的千古美名,但被他所误,马革裹尸的,还有千千万万的汉军将士。对他决策的心理分析,或许是我的臆断。但是——

       任何决策的背后,都是决策者的“个人需求”。

       这种需求,可能是个人和小集团利益,可能是个人抱负,可能是某种情绪,可能是某种焦虑,某种心结,某种心理阴影,都有可能。一定要从他个人的角度,去分析他的决策。而自己在决策的时候,则要有“无我”的意识,把自己的个人因素、情绪因素,从决策中剥离出来,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无我,是客观的基础,决策的保障。

       不战,是战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文

       军有所不击。

       华杉详解

       敌军有的虽可以打,但是不打。

       曹操注解说:“军虽可击,以地险难入,留之失前利,若得之,则利薄。困穷之兵,必死战也。”发现敌军,虽然可以打,但是如果小股困穷之兵,又据险地死战,吃掉他没多大利益,而代价很大,甚至耽误整个战局进展,那就不要打。

       杜牧注解说,前面说的“锐卒勿攻”“归师勿遏”“穷寇勿迫”“死地不可攻”,都是军有所不击。还有一种情况,如果我强敌弱,敌人前军先至,也不可击,不要把他打跑了,等他后军到齐,一举全歼。

       贾林注解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如果可以招降,也不必击。还有,如“穷寇固险而守,击则死战”,也不要击,静观其变,等他心惰,再取之。

       张预补充说,“纵之无所损,克之无所利”,也不必击。

       莫贪小利,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不必可惜。看见利就想取,反而耽误正事,坏了大局。

       前面我们说过,行军是战斗的一部分,甚至是比战斗本身更重要的部分;宿营,也是战斗的一部分。这里,我们看到,不战,也是战斗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利弊衡量,也是一个全局观。利弊衡量,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不值。全局观,是局部有利,全局可能不利,耽误时间,耽误决胜的战机。

       “军有所不击”,这话看起来简单,一听就懂。但是,我们读书是为了观照自己。对照一下自己呢,就发现没有一天是做到的。没有做到事有所不干,没有做到应酬有所不去,没有做到酒有所不喝。

       别认为勤奋光荣,别以为自己是战斗英雄,别一歇下来不干活就有负罪感,如果你每天忙得要死,恨不得抓住所有机会,最后是猴子掰包谷,没有多大成效,也没有真正的积累,不如停下来,好好计划一下,到底要什么。

       造反兵法的关键是快

       原文

       城有所不攻。

       华杉详解

       城池有的虽可以攻下的,但是也不攻。

       曹操注解说:“城小而固,粮绕,不可攻也。操所以置华、费而深入徐州,得十四县也。”

       这里曹操举了自己的一个战例。他说如果那城又小,又坚固,守军粮食又多,就不要攻,因为利益不大,代价却很大。所以他在攻打徐州的时候,放弃了华、费二城,得以兵力完全,直取徐州,得十四县地盘。

       杜牧注解说,如果敌人在要害之地,深控城壕,多积粮食,就是为了拖住我们的部队。如果攻拔他,不足为利;如果攻不下来,更是挫我兵势,这种情况,就不要去攻打他。

       “城有所不攻”,这一条对于造反来说最重要,可以称为“造反兵法”。

       但凡你要造反,上策就是最快的速度直捣京城,把皇上拿下,你就称帝了。一旦被拖住,全国动员,勤王大军集结,造反的事就没希望了。

       前面我们学过王阳明破宁王之叛的战例,宁王猛攻安庆,安庆一下,则南京必然落入宁王手中。宁王进了南京,便有了称帝的资本,他若称帝,大臣们就得选边战,正德皇上本是个荒唐天子,宁王的机会不是没有。

       但是王阳明乘虚取了宁王的老巢南昌,就赌他回师来救。宁王的幕僚嘴皮子都说破了:“城有所不攻,南昌咱不要了,得了南京,得了天下,南昌不还回来吗?如果在南昌被拖住,失了战机,大事就完了。”

       但宁王受不了老巢被端,放弃了马上就要攻下的安庆,回师来救。结果南昌他没能回去,半道在鄱阳湖就被王阳明擒了。

       宁王造反,是受前辈明成祖朱棣造反成功的鼓舞,而朱棣成功的战略,恰恰是“城有所不攻”。开始时也战事胶着,主要在河北打,在山东打,燕军虽然胜仗多些,但损失也惨重,而朝廷兵源充足,要拖,燕军还是拖不过朝廷。

       后来朱棣得到内臣密报,知道南京城防空虚,于是改变战略,亲率大军,直捣南京,一路攻到扬州,江防都督陈瑄以舟师降燕,燕师渡江,下镇江,直逼南京。谷王朱橞与李景隆开金川门降燕,朱棣就造反成功了。

       唐朝徐敬业反武则天,有谋士劝他直取洛阳,这样兵锋所指,不服武则天的人多着呢,还有可能响应,这是造反成功唯一的希望。徐敬业却不往北边打,往南边打,想攻下常州,镇江,南京,以成帝业。那一看就是个割据的志气,就没人跟他了。

       杜牧也讲了一个造反的战例。刘宋顺帝的时候,荆州沈攸之造反。他的本钱不小,史书说他素养士马,多积粮食,战士十万,甲马两千。叛军到了郢(yǐng)城,功曹臧寅说,攻守易势,郢城易守难攻,没有十天半月拿不下来。如果不能顺利拿下,锐气兵威就没了。造反这事,兵士们是被裹挟着干,一看不行,军心也有变。不如放弃郢城,顺流而下,直取建康(南京),拔了刘宋的根本,郢城不就传檄而定吗?

       沈攸之不听,尽出精锐攻城。郢城郡守柳世隆拒之,攻不下来。跟着造反的士兵们看见第一仗就这么难,造反成功希望渺茫,都不想担这族灭之罪,纷纷当了逃兵,溃而走之。沈攸之见大势已去,自己走到树林里上吊了,造反大业就这么稀里糊涂结束了。

       后世西方有战略家,总结为战略纵深,或战略瘫痪,一路攻到敌人中枢,把他中枢神经打瘫痪了,全国就投降了。不要步步为营,步步布防,甚至不要等补给线,关键是快。这就是希特勒、古德里安的闪电战。

       万事都有代价

       我们的社会有一种“狠话文化”,就是好说狠话,比如“不惜一切代价”如何如何。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是不惜一切代价的,万事都有代价。

       原文

       地有所不争。
       
       华杉详解

       有的地方虽可争而不争。

       曹操注解说:“小利之地,方争得而失之,则不争也。”

       杜牧注解说:“言得之难守,失之无害。伍子胥谏夫差曰,‘今我伐齐,获其地,犹石田也,不如早从事于越。’”伍子胥要夫差去争越国的地,不要去争齐国的地。因为吴国是南方人,灭了越国,得了越国的地,又能守住,也能耕种。取多了北方齐国的地,没什么用,也守不住。

       不过此时夫差志得意满,又正被勾践伺候得舒服,每天搂着勾践送给他的西施,根本不认为有灭越的必要,北向中原,与齐晋争霸天下,才是他的志向。结果,他又中了勾践的离间计,杀了伍子胥。正在他举兵北上的时候,勾践乘他后方空虚,突然袭击,杀了他的太子。又过了几年,吴国为越所灭,夫差自杀。

       读史者难免扼腕,伍子胥那么大功劳,对吴国那么重要,夫差怎么能杀他,自毁长城呢?这是旁观者的看法。在夫差看来,吴国的胜利和强大都是我自己的本事,怎么会是伍子胥的功劳呢?

       杜牧还讲了一个战例:

       东晋的时候,陶侃驻守武昌,长江北岸有邾城,诸将都说应分兵镇之,陶侃不回答,而诸将反复说。陶侃就带大家渡江去打猎,带他们到现场说:“我之所以设险而御,凭借的是长江之险。邾城在江北,内无所依,外有群夷。贪图邾城的利益,不仅守不住,还招惹夷人来。所以得了邾城,无益于江南,反而招祸。”

       后来庾亮守邾城,果然大败。

       开疆拓土,代价最大,人民最苦。所谓“汉武大帝”,还有那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今天很多人认为他是英雄,历史课本称他为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但你若生活在他的时代,就注定逃脱不了悲惨的命运。要么在前方流血,要么在后方受苦,因为全中国都被他搞破产了。

       汉武帝晚年,国家濒于崩溃的边缘,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他下了著名的轮台罪己诏,其中“狂悖”二字,作为汉武帝对自己的自我鉴定,算是恰当。

       八百年后,唐代诗人杜甫,还留下一首千古名篇《兵车行》,就讲这汉武帝开疆拓土的: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命有所不受”这句兵法主要是说给国君听的,不是说给将领听的

       前线将领要君命有所不受,就要先有牺牲自己的决心。

       原文

       君命有所不受。

       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华杉详解

       国君的命令,有时是不应接受的,比如不符合前线实际情况的,可以不接受。

       “君命有所不受”,这也算是《孙子兵法》里最有名的名句之一。曹操注解说:“苟便于事,不拘于君命也。”只要有利于战事,不必拘泥于国君的命令。

       《尉缭子》说:“兵者,凶器也;争者,逆德也;将者,死官也。无天于上,无地于下,无敌于前,无主于后。”意思说这人在生死之间,为了生存,什么都可以干,没有道德标准,无法无天,也不存在什么主君了。

       真是这样吗?

       真这样,就没法指挥了。

       因为大将对国君是君命有所不受,小将对大将也君命有所不受。每个人都自己判断,不接受上级的判断,那还怎么指挥呢?

       所以这句话,有两个关键理解:

       第一,这句兵法主要是说给国君听的,就是说您要让听得见炮声的人作决策,尽量控制自己遥控指挥的冲动。

       第二,这是九变之一,是讲变通。所谓变通,就是说这不是一般情况,是很特殊的情况。君命有所不受,意思是说不听国君的命令是死罪,但是遇到极特殊的情况,听了肯定得死,不听却可以为国家建功,这时候可以变通,不听。

       “君命有所不受”,为将者千万不能当真。这句话本来就是带兵的人写在兵书里给国君看的,别国君没当真,自己当真了,以为自己有了至高无上的决策权力。

       我们看看历史上的真实情况,是不是“君命有所不受”呢?不是!

       唐代安史之乱,哥舒翰守潼关,坚壁不出,唐玄宗却催他出战。他知道出战必败,想不想“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呢?他想。但是,君命有所不受的下场就是被处死,前面高仙芝、封常清这样的名将,国家柱石,都被玄宗斩了。所以哥舒翰“恸哭出关”,率军出战。唐军大败,潼关失守,哥舒翰被俘,唐玄宗也丢弃长安逃往四川。

       还有著名的岳飞,北伐功亏一篑,被宋高宗召还,他能不能“君命有所不受”呢?不受就是死,派一个监军带圣旨来,在军营中就斩了。

       再复习一个我们之前学过的战例,讲小将对大将,“君命”受不受的。

       战国时秦赵阏与之战,秦国重兵包围了阏与,赵奢率军去救。但他离邯郸三十里就停下扎营固守,假装无意进取,传军令说:“有以军事谏者死!”

       秦军在包围阏与的同时,为防止赵军来救,又分兵一支,直插武安,成掎角之势。赵军中一位小将,忧心如焚,向赵奢进谏,快去救武安,否则如何如何,赵奢立马把他斩了。

       等把秦军麻痹够了,秦军相信赵奢只是应付一下,根本无意来战。赵奢突然轻兵连夜急进,插到阏与城外五十里扎营。这时军士许历看了地形,进言说:“先占北山者胜,请在北山扎营列阵。”赵奢同意了他的意见。许历说:“我的话已说完了,请您行军法斩我吧!”赵奢说:“回去再说吧。”

       得胜还师后,许历被封为国尉,升官了。

       从这个案例我们看到什么?第一个被斩的,他只看到局部,未看到全局;只看到现象,未看到本质;他的判断,并不如上级的判断,但他要“君命有所不受”,结果他被斩了,而他的人头,也成了赵奢战略的一部分。

       第二个“君命有所不受”的,许历,首先他有必死之心。我这条命就是国家的,我的话能对国家有用,我说出来,死而无憾。

       所以你要“君命有所不受”,就要先有牺牲自己的决心。

       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这一段是对前面的总结。将帅能精通以上变通的应用,就是懂得用兵了。如果不懂得变通,即便了解地形,也不能得到地利。如果指挥军队不懂得变通,则虽然知道五利,也不能充分发挥出军队的战斗力。

       这里出现一个词,“五利”,其实和九变是一个意思,就是九变里面的五种情况。那五种?一说是“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一说是“圮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总之就是要懂得变通。

       利害哲学:要能利中见害,要能害中见利

       趋利莫忘避害。但人都有侥幸心理,一厢情愿。利中见到害,也认为那害发生几率很小,没事!害中见利,没有的利他也能看出来,并坚信一定会发生!

       原文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华杉详解

       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智者能兼顾利、害两方面的考虑,既看到有利条件,也看到不利条件。

       这有点像我们现在常用的swot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利就是机会,害就是威胁,你两方面都得分析到,不能只顾一头。

       曹操注解说:“在利思害,在害思利,当难行权也。”

       看到利,就多想想它有什么隐患,藏着什么危险。看到害,就多想想它有什么积极的一面,能转害为利。遇到困难或突发事变,要懂得变通。

       曹操注得深刻。我们自己呢?在害思利易,在利思害难!

       因为人们的心理,总是一厢情愿,总是贪利而避害,总是侥幸心理。

       贪利是真贪,避害却不是真避,而是在心理上逃避,侥幸而疏于防范。见到利的时候,心里知道背后有害,但却认为那不会发生。见到害的时候,坚决相信背后有利,并且一定会发生!

       看看人们对“危机”的解释就知道了。人人都同意,危机=危险+机会,我们要化危险为机会,危机的“机”,就是机会的“机”。

       实际上危机的“机”,是扳机的“机”,你不要去扣那个扳机,该买单的时候买单,低调买单认赔,就是最积极的处理。谁不遇到点坏事呢?不要老想“坏事变好事”,试图在坏事上还能另外捞一笔。

       认输才会赢。不认输,不买单,就继续投入进去,害没能转化为利,反而越来越大,那就不是《孙子兵法》教给我们的本意了。

       贾林注解:“利害相掺杂,智者能虑之慎之,故能得其利也。”

       张预注解:“智者虑事,虽处利地,必思所以害;虽处害地,必思所以利。此亦变通之谓也。”

       杂于利,而务可信也。

       “杂于利”,是以害杂于利。把不利的一面、有害的可能,都放进去考虑过,都能够应对,则我们对要做的事就有了信心,就能够实现。

       曹操注解说:“计敌不能依无地而为我害,所务可信也。”

       把敌人可能害我的地方都考虑过,怎么算他都害不到我,则我们的计划就可以实行了。

       杜牧注解说:“信,申也。言我欲取利于敌人,不可但见敌人之利,先需以敌人害我之事掺杂而计量之,然后我所务之事,乃可申行也。”

       要取利于敌人,不能只见到利。要把敌人可能害我的地方都考虑到,要做的事才能成功。

       张预注解说:“以所害而掺所利,可以伸己之事。”

       张预讲了一个案例。郑国出兵打败了蔡国,国人皆喜,唯有子产很忧惧,说:“小国无文德而有武功,祸莫大焉。”果然,很快楚国就兴兵发郑了。因为楚国历来将蔡国视为他的势力范围,你打我的小兄弟,我就打你!

       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杂于害”,是以利杂于害。在害中能发现有利的一面,发挥出有利的一面,则可解除患难。

       杜牧注解说:“我欲解敌人之患,不可但见敌人能害我之事,亦需先以我能取敌人之利,掺杂而计量之,然后有患乃可解也。比如敌人围我,我若但知突围而去,志必懈怠,即必为追击。未若励士奋击,因战胜之利以解围也。”

       杜牧说,我想解敌人之患,不能只看到敌人能害我的一面,还要看我能取利于敌的一面,掺杂对照衡量,才能解患。比如我们被敌人包围了,如果只想着突围而去,那就斗志懈怠,最终被人追杀。不如以战胜之利鼓舞将士,拼死一战,则更能解围。

       贾林注解说:“在害之时,则思利而免害。故措之死地则生,投之亡地则存,是其患解也。”

       张预讲了一个战例,西晋八王之乱,张方入洛阳,连战皆败,有人劝他宵遁,逃跑。他说:“兵之利钝是常,贵因败以成耳。”当夜潜进逼敌,遂至克敌。

       张方的话,前一句,意思是胜败乃兵家常事,后一句,很有味道,“因败以成”,贵在因败以成,一路失败,最后把事办成了。这就像搞科学发明实验,或经营创业,全部是因败以成,顺着失败,一路总结,最后成功。

       害人兵法,教你不要被人害

       这段是教怎么害人的。简单看看就行了,不要被人害,更不要去害人。

       原文

       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华杉详解

       屈诸侯者以害。

       想办法让他自己去做对自己不利的事,使他的力量不得伸展。

       曹操注解说:“害其所恶也。”对他不利的事,想办法让他自己干。

       李筌注解说:“害其政也。”损坏他的政治。

       贾林注解说:“为害之计,理非一途,或诱其贤智,令彼无臣;或遗以奸人,破其政令;或为巧诈,间其君臣;或遗工巧,使其人疲财耗;或馈淫乐,变其风俗;或与美人,惑乱其心。此数事,若能潜运阴谋,密行不泄,皆能害人,使之屈折也。”

       这都是教怎么害人,我们看看就行。

       “诱其贤智,令彼无臣”,把他的贤良智慧之人拉走,让他没人用;扶持他的奸人,让他政令败坏;以巧诈之计离间他们君臣。

       这样的案例太多了,之前学过的战例,长平之战,秦国使间谍去邯郸散布谣言,说廉颇不出战,是要投降秦国。秦国根本不怕廉颇,最怕的就是赵括,目的就是让赵国撤换廉颇,让赵括来送死。

       “馈淫乐,变其风俗;或与美人,惑乱其心”。著名的西施,就是去完成这救国任务的,惑乱夫差之心,再加上买通奸臣伯嚭(pǐ),破其政令,吴国就亡了。

       “遗工巧,使其人疲财耗”。送给他能工巧匠,让他花钱。钱都拿去修颐和园了,军费自然就没了。日本战国,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为了灭丰臣家族,就用了这招,让淀夫人和丰臣秀赖大修佛寺,就是为了让他们把金子用完,没有军费招募武士。

       役诸侯者以业。

       “业”,就是事,找点事来折腾他,劳役他,让他疲惫。

       曹操注解说:“业,事也。使其烦劳。如彼入我出,彼出我入也。”

       折腾他,比如他回去我就出来,他出来我又回去。战例是前面学过的,春秋时吴国折腾楚国。伍子胥把吴军分为三军,一军出击,楚国全国动员,吴军又回去休息了。楚军解散,吴军二军又去骚扰,楚国全国动员,吴军又休息了。楚军解散,吴军第三军又上。车轮战搞了几轮,楚国精神崩溃了,吴国三军齐出,就攻陷了郢都,成为春秋时期攻陷国都的第一战。

       战国时韩国为了劳役秦国,诱使秦国把人力物力消耗在水利建设上,无力进行东伐,派水工郑国到秦国执行疲秦之计。郑国给秦国设计兴修引泾水入洛阳的三百余里的灌溉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韩王的计谋暴露,秦要杀郑国,郑国说:“当初韩王是叫我来做间谍的,但是,水渠修成,不过为韩延数岁之命,为秦却建万世之功。”秦王政认为郑国的话有道理,让他继续主持这项工程。

       郑国渠修成后,大大改变了关中的农业生产面貌,雨量稀少,土地贫瘠的关中,变得富庶甲天下。韩国“役诸侯以业”之计,反而让秦国成就了千古伟业。

       趋诸侯者以利。

       用利诱让敌人自己送上门来。

       曹操注解说:“令自来也。”

       张预注解说:“动以小利,使之必趋。”

       这些都是教怎么害人的。简单看看就行了,不要被人害,更不要去害人。

       居安思危,在治思乱,戒之于无形,防之于未然

       居安思危,在治思乱,戒之于无形,防之于未然,每天都在解决困难,随时都在准备出事,因为出事是必然的,不出事是不可能的。当领导,就是解决困难和平事儿的。

       原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华杉详解

       用兵的法则,不指望敌人不来,而要依靠我有充分的准备来应对他。不要指望敌人不向我们进攻,而要依靠我们有敌人进攻不下的力量和办法。

       梅尧臣注解说:“所恃者,不懈也。”所依靠的,就是自己永不松懈。

       曹操注解说:“安不忘危,常设备也。”时刻都防备着,准备着。

       吴起讲将道,有一句话,叫“出门如见敌”。就是保持高度戒备。

       《左传》说:“不备不虞,不可以师。”

       王皙注解说:“凡兵之所以胜者,谓击其空虚,袭其懈怠。”所以你一空虚,一懈怠,马上就有巨大的危险,因为敌人严阵以待,就等你懈怠。所以“严整终事,则敌人不至”。

       有人常说,白准备了,敌人也没来。事实上,你有准备,正是敌人没来的原因。你一旦没准备,他马上就到。

       所以有事,要解决困难。没事,要防着随时会出事,领导人没法不焦虑,每天都在精神高度紧张和焦虑中度过。

       王皙举了几个例子:

       昔晋人御秦,深垒固军以待之,秦师不能久。楚为陈,而吴人至,见有备而返。程不识将屯,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刁斗,吏治军簿,虏不得犯。朱然为军师,虽世无事,每朝夕严鼓兵,在营者咸行装就队,使敌不知所备,故出则有功。

       晋人御秦,深沟高垒,严阵以待,秦军找不到空虚懈怠之机,就拖不起,撤回去了。吴攻楚,到了那儿发现楚军列阵等着,占不到便宜,转头就撤回去了。

       程不识这段很有意思。程不识是汉代和李广同时代的名将,因为两人是两个极端,所以也常被放在一起比较。

       不过今天,飞将军李广的故事还妇孺皆知,知道程不识的就太少太少了。因为李广的故事太多,而程不识的故事根本没有,他可能就没打过什么仗,为什么呢?因为敌人不敢来打他。他可能打不败你,你却肯定打不败他。

       程不识为什么打不败呢?因为他太严谨!他的部队,首先“正部曲”,层级指挥系统非常严格。

       然后是“正行伍营陈”,安营扎寨很有章法。行动起来,全军一起行动;扎下营来,敌人冲不动。

       击刁斗,刁斗是古代一种器具,哨兵巡查的时候敲击来自我防卫。唐代杜甫有诗云:“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程不识行军,前面有斥候,后面有后卫,宿营有警戒,防得铁桶一般。

       “吏治军簿”,每天晚上还处理文件,军簿文书一件件处理到天亮。所以他从未让匈奴人得逞,但他自己也没有取得过重大的胜利。跟他的士兵,不得休息,非常紧张艰苦。

       李广则恰恰相反,没有什么“正部曲”的层级指挥系统,和手下将领恩义相结,大家都是兄弟。行军是也没有什么部伍行陈,宿营是哪有水源就在哪儿宿营,人人自便,你怎么舒服就怎么来,也没有击刁斗警戒那回事。所以士兵都喜欢跟着李广,不喜欢跟着程不识。匈奴人也一样,都喜欢找李广交手,不去程不识那里讨晦气。所以程不识是永远不败,他防备得连敌人都不愿意来,想起他都郁闷。

       李广则不是大胜就是大败,还被敌人俘虏过,又很精彩地装病夺马逃回来,被判了死罪,交罚款赎罪为平民,后来又得到起用,最终还是在战场上迷路不能建功,羞愤自杀。

       李广这种做法,就不是正规部队,没有正式的管理。所以他带不了大部队,只能带兄弟伙。这就是为什么皇上始终不让他带主力大部队,都是打侧翼配合。他那么多战功,那么有名,却始终不得封侯,以至于“冯唐易老,李广难封”都成了笑话。

       该学程不识,还是学李广呢?伏波将军马援点评最准确:“效程不识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李广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司马光也有评论:“效不识,虽无功,犹不败;效李广,鲜不覆亡。”学程不识,即便不能建功,也能不败。学李广,没有不灭亡的,因为你不是李广。

       王皙还举了一个人的例子是朱然,三国时孙权的大将。朱然没有周瑜那么有名,但他的地位可不低,最后官至左大司马右军师,是东吴政治军事的最高决策人之一,一生战功赫赫,活了六十八岁,在乱世中可谓善终。他就是没有战事的时候,也每朝每夕擂鼓演兵,在军营中全副武装,随时都可能开拔出去。敌人也不知道他在备战什么,所以他每次出兵都能建功。

       所以居安思危,在治思乱,戒之于无形,防之于未然,每天都在解决困难,随时都在准备出事,因为出事是必然的,不出事是不可能的。当领导,就是解决困难和平事儿的。

       领导者的五个性格缺陷最危险

       领导力,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性格。反之,领导者的灾难,往往也是一种性格缺陷。将领有五种性格缺陷,是最危险的。

       原文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华杉详解

       领导力,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性格。反之,领导者的灾难,往往也是一种性格缺陷。

       将领有五种性格缺陷,是最危险的:

       一、不怕死,一味死拼,就会被敌人所杀。

       二、贪生怕死,没有必死之心,又会被俘虏。

       、愤怒急躁,经不起刺激,会中人激怒之计,愤而出战送死。

       、廉洁,爱惜名誉,受不得污辱,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洗清别人泼自己身上的脏水,而不顾巨大的风险出战,中计。

       、爱护居民,也会被人利用,或让他为掩护居民而烦劳,或驱使人民为炮灰,让他不忍作战,而敌人就藏在里面。

       这五种性格缺陷,都是将领的过错,用兵的灾害。军队覆灭,将领身死,都是由于这五种危险造成的,不可不警惕!

       性格即命运

       原文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华杉详解

       必死,可杀也。

       曹操注解说:“勇而无虑,必欲死斗,不可曲挠,可以奇伏中之。”

       遇到那有勇无谋,拼死要斗的,不跟他正面争锋,引他来,设伏兵吃掉他。

       《司马法》说:“上死不胜。”就是说如果将领没有谋略,只是知道身先士卒去冒死作战,那就没法取胜。

       黄石公,就是传说中送《太公兵法》给张良的那位神仙,说:“勇者好行其志,愚者不顾其死。”勇者好行其志,勇敢的人,就喜欢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不愿意因为危险而放弃自己的计划。如果他正好又愚蠢,他就不顾其死,看不到死亡的危险。

       吴起说:“凡人之论将,常观于勇;勇之于将,乃数分之一耳。夫勇者必轻合,轻合而不知利,未可将也。”

       吴起说,一般人论将,都把勇敢放在第一。其实,勇敢的品质,对于将领来说,不过占几分之一。因为勇敢的人,必然轻于合战。没有把怎么做对自己有利想清楚,就挥师合战,那是不能做将领的。

       孙子讲将道,排序是智信仁勇严。克劳塞维茨讲将道,专门强调勇敢是第一。吴起则干脆说勇敢只占将领必备品质的几分之一。

       必生,可虏也。

       曹操注解说:“见利畏怯不进也。”

       《司马法》说“上死不胜”,也说“上生多疑”。贪生怕死,就疑神疑鬼,放大危险,害怕损失。没有斗志,那也是兵家大患。

       东晋时,桓玄篡晋称帝。晋将刘裕起兵讨伐,溯江而上进击桓玄,战于峥嵘洲。那时候刘裕只有几千兵,而桓玄兵马颇盛。但是桓玄怕失败,怕死。在他的战船旁总系着轻舟,随时准备跑。他的士兵看在眼里,也就都没有斗志。结果刘裕乘风纵火,尽锐争先,桓玄大败。

       孟氏注解说:“将之怯弱,志必生返,意不亲战,士卒不精,上下犹豫,可急击而取之。”

       这几句很深刻,如果你怯弱,志必生返,心里想着一定要活着回来。那你不能去打仗,因为打仗没有一定要活着回来这一说,一定要活着,只能逃跑或投降。

       “意不亲战”,不准备亲自上阵作战,让手下在前线冲杀,那也不行。因为要打仗,是你的事,大家是跟你办事,帮你办事。不能你不去办,都让别人办,那就不用你了。

       今天我们做任何工作都一样,你不能脱离一线,脱离了一线,从思想上来说,你不接地气,脱离实际,领导力会削弱;从组织上来说,你没有跟战士们在一起,没有亲自带兵,那么就会“士卒不精,上下犹豫”,就会被别人“急击而取之。”

       忿速,可侮也。

       杜牧注解说:“忿者,刚怒也。速者,偏急也,性不厚重也。”

       王皙注解说:“将性贵持重,忿狷则易挠。”

       曹操注解说:“疾急之人,可忿怒侮而致之也。”

       为将者,性格一定要持重,要厚重,要稳重。如果刚急易怒,心胸偏狭,敌人就会利用你的性格弱点,激怒你,侮辱你,引你上钩。

       五胡乱华十六国时期,姚襄攻黄落。前秦苻生派苻黄眉、邓羌讨伐。姚襄深沟高垒,固守不战。邓羌对黄眉说:“姚襄性格刚狠,容易激动。如果我们大张旗鼓,长驱直进,直压他的营垒,他肯定受不了我们的嚣张气焰,一定要出来决个高下,可一战而擒之。”黄眉依计而行,姚襄果然受不了,忿而出战,被黄眉等所斩。

       李世民斩隋将宋老生,也是一例。宋老生率精兵两万守霍邑城。李渊来攻。李世民说宋老生有勇无谋,肯定出战。于是李渊在城外埋伏,李建成、李世民带几十骑到城下去辱骂宋老生。宋老生果然受不了,率军出城。结果中了李渊埋伏,后面又被李世民夺了城门,断了归路,被击斩于阵。

       廉洁,可辱也。

       这廉洁,不是说不贪污,是洁身自好,极端爱惜自己的羽毛,爱惜名声,容不得自己身上有一点污点,一滴脏水。你坏他名声,他觉得跳进黄河也洗不清,那么他一要找你拼命,二是宁死也要证明自己清白,就会乖乖地中计送上门来,甚至明知是计,也甘愿来上当。

       受不了污名,是一大性格弱点;沽名钓誉,追求自己的清名,也是一大毛病。因为你越是清清白白闪闪亮亮,就是害周围的人得强迫症,每个人都想揭你污点,泼你脏水,因为你太刺眼。所以中国古代有“君子自污”之说,我自己给自己洒点无伤大雅的污垢,不要那么刺眼,作为一种避祸之道。

       爱民,可烦也。

       这就跟绑架一样。你看电影上的大英雄,最后都是把他女朋友抓住了,他就是刀山火海也得来。将领如果爱惜人民,就以人民为人质去胁迫他。大家熟悉的就是《三国演义》的故事,赤壁之战前,曹操打来了,刘备带着人民走,所以走得慢,被曹操追上了。

       但是有的人不吃这一套,比如周亚夫,七国之乱,叛军攻打梁国,非常紧急,危若累卵。梁王苦战求救,他根本置之不理,任由梁国挣扎在生死边缘。实际上他压根就是让叛军的士气、粮草都在梁国耗尽,他最后以逸待劳收拾残局。最后结果如他所算,梁国顶住了,叛军粮食没了,撤退,周亚夫“击其惰归”,一举平叛。不过梁王恨他也恨透了:苦战的是老子!平叛的是周亚夫!

       周亚夫不顾梁王,比他更狠的是刘邦,他连自己的父亲、妻子、儿女,统统都不顾。项羽捉了他的父亲和妻子吕雉,把他爹剥光了衣服捆在案板上,旁边架一口大锅,说你不出战,就把你爹烹了,把你老婆杀了。刘邦站在城墙上大声回应说:“咱俩在怀王面前约为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要烹了咱爹,那也分一碗汤给我喝。至于我老婆,你要杀便杀,无所谓。”项羽在他这流氓嘴脸面前,气得脸色铁青,但最终还是没伤害他家人。

       又一次,刘邦被项羽打得大败,落荒而逃,夏侯婴驾车,他和一对儿女在车上,也就是后来的汉孝惠帝和鲁元公主。后有追兵,情况紧急,刘邦嫌车上人太多,跑得不够快,两脚把一对儿女蹬下车不要了,自己跑。夏侯婴赶紧停下车,把两个小孩抱上来,“如是者三”,搞了三回。而且每次夏侯婴把孩子们抱回来,惊恐的孩子紧紧搂着他脖子,他还不马上催马狂奔,而是慢慢地哄孩子们平复一下,才快马走。刘邦气得想杀掉夏侯婴,但杀了他又没人赶车了。最终还是安然无恙逃离了险境。

       像刘邦这样,“不必死,不必生,不忿速,不廉洁,不爱民”,就是人至贱,则无敌了

       附录:《九变篇》全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故将通于九变之地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者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