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格局轮廓·第二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事格局轮廓·第二

军事格局轮廓·第二

作者:徐继素  陈君慧

出自————《世界当代军事史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二、军事格局轮廓

        世界格局一般是指在一定时期里由于相对固定的世界力量对比而形成的具有稳定特性的国际关系结构。它不同于通常所说的国际形势,在力量对比未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不会因某些偶然事件而在短期内发生剧烈变化,因而具有长期的稳定性。世界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制于既定格局。格局形成时的大国往往是格局的最大受益者和维护者。在军事力量是构成国家实力的基本因素的情况下,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国军事力量对比,尤其是大国军事力量对比。由此形成的相对稳固的世界军事格局,是世界总格局的基本稳定因素,制约着世界各国的国防政策、军事战略以及发展和使用军事力量的大致方向。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世界军事格局是与雅尔塔体系相联系的,基本特征是两极对立和冷战,即:美国和苏联是拥有最强大军事力量的超级大国;它们之间关系的基调是冷战;冷战主要表现为超级大国军备竞赛、在欧洲的集团军事对峙和在欧洲以外地区争夺势力范围的斗争。战后40多年间,在欧洲、北美以外地区,发生了数百次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主要包括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反对外来干涉、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以及其他国际国内原因造成的冲突。美苏两国争夺势力范围的斗争对这些战争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美苏之间以及东西方之间的大规模冷战和欧洲以外地区的大量中、小规模的热战,是当代世界军事的主要特点。

        1、冷战与超级大国

        (1)冷战及其历程

        在从40年代后期到80年代末的40余年间,美苏之间以及东西方之间未曾直接交战,却一直使对方和整个世界处在核武器的威胁下,并使用其他一切手段竭力削弱对方的力量和影响,直至从政治上改变对方。这种局面被称作” 冷战”.通常认为,1947年初美国提出” 杜鲁门主义” 标志着冷战的开始,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最终结束。

        冷战首先是指国际关系的一种格局,其含义主要是政治的,但也具有明显的军事含义。美国比较注重冷战的军事含义。美国军方长期把冷战看作战争的类型之一,认为冷战是指国际局势的一种紧张状态,除不使用正规军队进行公开武装冲突外,为达到国家目标将使用一切政治、经济、技术、社会、心理、准军事以及军事的手段。在80年代,一些美国军方人士还从另一个角度把冷战称为” 武装的和平” ,认为这是美苏军事力量严重对峙造成的潜在的战争状态,军事实力是在这种状态下运用其他各种手段展开竞争的基础。

        冷战和武装的和平实际上是同一种状态的两个方面。苏联从不正面使用” 冷战” 一词,认为它是指美国等西方国家针对苏联的” 侵略政策”.这表明,苏联至少把冷战看作是走向并且非常接近直接的战争状态的。大国军事对峙的状态在历史上多次存在过。但在冷战期间,对峙双方都拥有大量战略核武器,可以随时不经较长时间的准备和动员就对对方实施毁灭性的打击。这是冷战与以往类似的军事对峙状态的重大区别。所以,冷战实质上是一场在核战争阴影下进行的不见硝烟的战争。

        从另一方面看,既然冷战是一种潜在的战争状态,对立双方在冷战中对军事力量的运用就与在直接的战争状态下有所不同。最重要的区别是,在冷战中,政治斗争仍是主要的斗争形式,军事力量作为主要的威慑手段,只是间接地、而不是直接地起作用。间接使用军事力量的方法包括:通过军备竞赛谋求优势,通过军事对峙保持压力和战争准备,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军事干涉争夺势力范围,等等。在冷战的不同阶段,对立双方使用这些手段进行了尖锐、激烈的竞争。

        美国和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世界主要军事强国。按照雅尔塔体系,它们在欧洲和东亚划分了势力范围。但在50年代初以前,新的世界格局仍在形成过程中,势力范围的划分仍有若干重要的不确定之处。在欧洲,德国的前途和奥地利的地位有待确定,西方仍企图借” 自由选举” 和经济援助加强对东欧各国的影响,政治上属于西欧的希腊国内局势动荡。在东亚,得到美国支持的中国国民党政府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严重挑战,朝鲜半岛局势仍在变动中,英法等国恢复殖民统治的努力遭到抵制。在这种局势下,美苏两国都首先致力于巩固已有的势力范围,同时试图利用局势谋取进一步的利益,力争以有利于自己的方式解决悬而未决的问题。美国在1947年确定遏制苏联的政策,帮助西欧国家恢复经济、稳定政局,调整军事部署,争取与从西欧到东亚的一系列国家订立防务联盟,在那里广泛建立军事基地,部署可携带原子弹的轰炸机,构成对苏联的军事包围圈。这些措施带有进行直接战争准备的性质。苏联致力于巩固对东欧的控制,恢复本国和东欧经济,建立相对独立的苏联东欧国际市场,保持在东欧的大量驻军,积极研制核武器,缩小与美国的军事力量差距。从总体看,这一时期美国在竞争态势上处于优势。1948-1949 年柏林危机和1950-1953 年朝鲜战争是这一时期的两个重大军事事件。前者是战后首次美苏军事对抗,后者是首次有东西方对立背景的较大规模局部战争,有数十万美军参战。这两个事件都明显带有冷战格局尚未最后确定的特点。这两个事件以后,冷战的格局更加明朗。也是在这一时期,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中国与苏联建立同盟关系,深刻影响了东亚局势和两极对立的态势;一些亚洲国家获得独立,殖民体系走向瓦解。

        1953年东西方两个阵营的界线大体固定后不久,美国基本完成了对苏联、中国等国的军事包围圈,但随即受到民族独立运动的冲击。苏联与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建立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美国的包围。随着苏联核力量的发展,美国失去对核武器的垄断,失去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曾经享有的不受军事打击的优势,对立双方都开始正视核战争的危险。因而美苏在尖锐对峙的同时,开始在更大程度上寻求主要使用政治手段、而不是使用军事手段达到战胜、改变对方的目的。对话随之恢复,局势趋向和缓。然而,和缓是有限的、不稳定的。军备竞赛和军事对峙仍在进行。1958年再次发生柏林危机;1962年发生古巴导弹危机,美苏两国以核战争相威胁,对抗达到空前尖锐的程度。这表明,双方都不希望由于关系和缓而失去什么,依然试图谋取更多的东西。到60年代初,殖民体系基本瓦解,美国在一些地区取代了英法等原殖民国家的地位,许多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奉行不结盟政策,反对集团政治,反对把亚、非、拉广大地区纳入冷战格局。

        在60年代,美苏两国都已具备足以摧毁对方的核力量,出现了军事力量大体平衡的局面。古巴导弹危机后,它们进一步认识到核对抗的严重危险。

        英国、法国、中国先后掌握了核武器技术。美苏两国在相互对峙和争夺的同时,也希望避免核战争和保持既定世界格局以维护既得利益,开始更认真地讨论军备控制和改善东西方关系的问题,相互关系趋向平稳。这一时期亚洲发生的变化对世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中苏关系破裂;美国一度把中国当作主要对手;美国在越南进行旷日持久的局部战争,最终遭到失败,力量严重削弱。在西方内部,西欧联合初具规模,西欧和日本在经济上崛起。诸多战后成长起来的新因素对表面上平静的两极格局造成严重冲击,使其左右国际局势的能力相对下降。

        70年代,世界各种力量在两极格局下重新组合。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不得不收缩力量;苏联的战略核力量超过美国,在世界各地更加活跃;美苏关系出现短时间有限的缓和,在限制战略核武器继续增加方面达成一些协议;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改善;西欧表现出更大的独立性;不结盟运动发展壮大,发展中国家坚定维护对资源的控制权。这些变化一方面表明多极化的趋势在加强,经济发展问题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另一方面表明苏联在美苏竞争态势上已占据某些优势,并且在许多方面采取进攻的姿态,而美国则取守势。但在70年代后期,苏联渐趋停滞,美国仍拥有最强大的经济和科技潜力。

        80年代世界格局发生急剧变化。早在70年代后期,苏联利用美国的困难处境,加强争夺势力范围的斗争,利用代理人在一些地区广泛干涉,直接参加在阿富汗的战争。但波兰政局动荡,苏联与东欧各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严重障碍,处境日益困难。美国从80年代初起竭力扭转不利态势,加强与苏联的全面对抗,进一步明确在政治上战胜和改变苏联的总目标;大力增强军事力量,试图凭借经济和科技优势在军备竞赛中拖垮苏联;加强在欧洲以外地区与苏联的争夺,不惜使用军事力量阻止苏联扩张势力范围。面对国内的困境和美国的全面攻势,苏联不得不调整政策,试图缓和与美国的对抗,收缩力量,以争取时间摆脱经济困境。80年代后期,东西方关系显著改善,美苏两国达成了一系列裁减军备协议,使早已没有多少实际军事意义的核军备数量竞赛得以停止,常规军备得以减少,集团军事对峙的程度降低。然而,苏联国内的变革触发了积存已久的诸多问题,局势最终失去控制。1989年东欧各国政权更迭,1990年德国按有利于西方的方式实现统一,1991年初作为两大军事集团之一的华沙条约组织解散,1991年底作为冷战一方的苏联解体。

        两极对立就此终结。冷战的另一方美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其力量严重削弱,对国际局势的影响进一步下降。

        在冷战期间,世界发生深刻的变化,军事力量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显著下降。而两个超级大国把过多的力量耗费在军事方面,对冷战的结局有着重要影响。冷战是在没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情况下结束的,反映了和平的趋势进一步加强,并将对世界的前途产生深远影响。冷战结束后,世界大战的危险进一步减少,但地区冲突依然存在,各国军事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新的格局正在形成。

        (2)美国军事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力量最强大的国家。在战后初期,美国除陆军力量逊于苏联外,整体军事实力拥有明显的优势,并且是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50年代初美国对核武器的垄断被打破,50年代后期在洲际导弹方面一度落后于苏联,但美国在核武器数量、海军和空军力量方面仍拥有明显的优势。从70年代初起,美国与苏联的军事力量趋向均衡,苏联在许多军事领域拥有数量上的优势,美国在许多方面继续保持质量上的优势。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其他国家的军事力量都与美国和苏联相距甚远,美国始终保持军事超级大国的地位。

        美国军事力量的规模和构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过多次调整。下面介绍80年代中期美国军事力量概况。

        美国武装力量由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和军队中的文职人员组成。现役部队是美国武装力量的正规力量和主要作战力量,由陆军、海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组成,又可分为常规部队和核部队两大类。1986年,美国现役部队215万余人,编组预备役部队120万人左右,文职人员110余万人,总计近450万人。

        陆军。以地面部队为主,现役部队78万余人,编成7 个集团军司令部,6个军部,16个作战师(类型有装甲师、机械化师、步兵师、轻型步兵师、空中突击师和空降师),以及若干独立的旅、团、战术导弹营等。装备主要有主战坦克1.3万余辆,装甲战斗车辆2 万余辆,各类火炮1万多门,战术导弹发射架200余部(配备有核弹头),各类飞机近千架,直升机8000多架。

        海军。由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航空部队和战略导弹潜艇部队组成,现役部队56万余人,编成4 个舰队,13个航空母舰航空联队。装备有攻击型潜艇101艘,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37艘(配备潜射弹道导弹640枚),航空母舰14艘,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等主要水面作战舰只200艘(有些配备有核武器),小型水面作战舰只96艘,两栖舰艇115艘,主要辅助船只80艘,其他舰船130艘,作战飞机1350架,武装直升机160架。

        弹道导弹潜艇部队是美国战略核力量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海军陆战队。由地面部队和航空部队组成,现役部队近20万人,编成3 个陆战师,3个航空联队。装备有主战坦克700余辆,装甲战斗车辆1200余辆,各类火炮500余门,作战飞机600余架,武装直升机110架。

        空军。由战术空军部队和战略空军部队组成,现役部队60万余人,编成12个航空队(相当于军)部,27个航空师部,80个联队。战术空军装备有战斗机、攻击机、截击机等作战飞机4000多架,空射巡航导弹1380枚,各类运输机800 多架,其他飞机300 多架,直升机200 多架。战略空军是美国战略核力量的主要组成部分,装备有洲际弹道导弹1026枚,远程和中程轰炸机300多架,以及若干预警飞机和卫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长期把相当大一部分军事力量部署在海外,是当代世界上在国外部署军队最多、地域最广泛的国家。在80年代中期,美军设立6个联合司令部,负责指挥所在战区内的各军种部队。

        太平洋总部。驻美国夏威夷州珍珠港。辖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太平洋空军司令部、陆军西部司令部、驻韩国美军司令部(含第8 集团军司令部)、驻日本美军司令部。辖区范围东起美国西海岸,西到非洲东海岸,北起北极,南到南极。

        欧洲总部。驻联邦德国斯图加特。辖驻欧陆、海、空军三个司令部以及第7集团军司令部。辖区范围包括西欧、地中海、土耳其、以色列、黎巴嫩、叙利亚以及除东北非以外的非洲大部分地区。

        大西洋总部。驻美国弗吉尼亚州诺福克。辖大西洋舰队司令部、大西洋陆军和空军两个司令部、加勒比美军司令部、驻安的列斯群岛美军防御部队司令部、驻亚速尔群岛美军司令部、驻  冰岛美军防御部队司令部。辖区包括整个大西洋和加勒比海。

        南方总部。驻巴拿马夸里高地。辖陆、海、空军三个司令部。辖区包括除墨西哥以外的整个拉丁美洲。

        中央总部。驻美国佛罗里达州麦克迪尔基地。无建制部队,战时按计划从各军种调拨预先指定的部队。辖区东起巴基斯坦,西到埃及,北起伊朗,南到肯尼亚,以及红海和波斯湾。

        战备司令部。驻美国佛罗里达州麦克迪尔基地。负责训练和指挥驻本土的陆、空军战略预备队和预备役部队,战时向各海外战区总部提供战略机动部队,本身无指定辖区。

        在80年代中期,美军现役部队有近157 万人部署在美国本土,约占总兵力的近73%;另外58万余人部署在海外(包括夏威夷、阿拉斯加和关岛),约占总兵力的27%强。海外驻军绝大部分部署在欧洲和亚太地区,很少一部分在中美洲。

        在美国本土(包括拉丁美洲),部署了绝大部分战略核力量和全部战略预备队,包括陆军10个师,5 个旅(团);海军第2 、3 舰队,各类作战舰艇367 艘(包括8 艘航空母舰和全部弹道导弹潜艇);海军陆战队2 个师,1 个旅;战术空军10余个师,全部洲际弹道导弹和绝大部分远程轰炸机部队。

        以上部队包括由大西洋总部和南方总部管辖的部队,以及预定战时归中央总部使用的部队。

        在欧洲,部署美军35万余人,占驻海外军队总数的60%以上,其中包括:陆军约22万人,编成1 个集团军司令部,2 个军部,4 个作战师,6 个旅(团),坦克5000辆,并有数十枚装有核弹头的战术导弹;海军4.3 万余人,编成1 个舰队,各类作战舰艇约40艘(包括2 艘航空母舰);海军陆战队1300余人;空军9.1万人,编成3 个航空队部,2 个航空师部,12个联队,作战飞机725 架,并有巡航导弹64枚。

        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部署美军20万余人,占驻海外军队总数的35%以上,其中包括:陆军5.8 万余人,编成1 个集团军司令部,1 个军部,2 个作战师,2 个旅;海军6.8 万余人,编成1 个舰队,各类作战舰艇60艘(包括3 艘航空母舰);海军陆战队1 个师;空军6.4 万余人,编成2 个航空队部,5 个航空师部,9 个联队(包括1 个战略轰炸机联队)。

        (3)苏联军事力量

        苏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成长起来的另一个军事超级大国。在战后初期,苏联的整体军事实力虽然明显地逊于美国,但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并且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在50年代,苏联集中力量发展战略核力量,成为首先拥有洲际导弹的国家。从60年代初起,苏联全面发展各种军事力量。到70年代初,苏联先后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稳步赶上美国,基本实现与美国的战略均势,并在某些方面超过美国。

        苏联武装力量由现役部队、民防部队、边防军和内卫部队组成。现役武装部队是苏联武装力量的正规作战力量,由战略火箭军、陆军、防空军、空军和海军组成。在80年代中期,苏联现役武装部队约有530 万人(包括各类后勤部队和工程部队130 余万人),民防司令部领导的民防部队约有专业人员15万人,国家安全委员会领导的边防军和内务部领导的内卫部队共约60万人。此外,另有退出现役不超过5 年的预备役人员540 万人。

        战略火箭军。是在核战争中执行战略任务的部队,约有30万人,编成6 个火箭集团军,300 个发射控制指挥所。装备洲际弹道导弹1398枚,中程导弹543 枚。

        陆军。以地面部队为主,现役部队近200 万人,编有16个军区和4 个军队集群,近200 个作战师(类型有摩托化步兵师、坦克师和空降师),若干个空中突击旅。装备主要有坦克5 万余辆,装甲战斗车辆约7 万辆,各类火炮和迫击炮5万门以上,战役战术导弹发射架约1500部(配备有核弹头),直升机4000架以上。

        防空军。由防空导弹部队和航空部队等组成,现役部队60余万人,编成若干防空区、防空集团军、防空师等。装备主要有地对空导弹发射架9000部以上,截击机1200架以上,若干预警飞机和卫星,以及大量雷达警报系统。

        空军。由各种航空兵部队组成,现役部队近60万人,编成5 个远程航空兵集团军,16个方面军航空兵集团军,5 个运输航空兵师。装备有远程轰炸机170 架,中程轰炸机约500 架,歼击机和强击机近6000架,直升机2800余架,运输机1800余架。

        海军。由弹道导弹潜艇部队、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航空兵部队和海军陆战队组成,现役部队近50万人,编成4 个舰队,1 个区舰队。弹道导弹潜艇部队是苏联战略核力量的组成部分,装备弹道导弹潜艇77艘,潜射导弹979 枚。其他部队装备各型潜艇300 多艘,主要水面作战舰只289 艘,小型水面作战舰艇700艘,登陆舰艇约180 艘,主要辅助船只300 艘左右,作战飞机1000余架,直升机300 余架。海军陆战队1 个师,装备主战坦克150 多辆,轻型坦克50辆,各类火炮300 多门。

        苏联有一部分军事力量部署在民主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蒙古,其中在民主德国最多,在80年代有约38万人。到80年代中期,苏军先后设立5 个战区总部。与美军的战区不同的是,苏军的战区都包括本土的广大地域并以本土为后方,覆盖的范围也较小。

        西方战区。总司令部设在苏联的明斯克。辖波罗的海沿岸军区和白俄罗斯军区,驻波兰、民主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三个军队集群,波罗的海舰队。

        作战部队包括:陆军34个作战师,坦克1.4 万辆;空军15个航空兵师,飞机2000余架;海军作战舰只70余艘,计16万余吨,飞机300 余架。管辖范围包括苏联西部地区,东欧的波、德、捷三国,并由此向西直至英国以及地中海沿岸地区,还包括上述地区的相邻水域。它是苏联最重要的战区。

        西南战区。总司令部设在苏联的基什尼奥夫。辖喀尔巴阡军区、基辅军区、敖德萨军区、驻匈牙利军队集群和黑海舰队。作战部队包括:陆军36个作战师,坦克约1 万辆;空军11个航空兵师,飞机2000余架;海军舰只130 艘,计28万吨,飞机240 余架。管辖范围包括苏联西南部地区、南欧、北非,以及黑海和地中海大部。

        南方战区。总司令部设在苏联的巴库。辖中亚、土耳其斯坦、南高加索和北高加索四个军区以及驻阿富汗部队。作战部队包括:陆军37个作战师,坦克1 万余辆;空军12个航空兵师,飞机1500余架。管辖范围包括苏联南部地区、西亚、南亚以及中国西部地区。

        远东战区。总司令部设在苏联的伊尔库茨克。辖西伯利亚、后贝加尔和远东三个军区,驻蒙古部队,太平洋舰队。作战部队包括:陆军46个作战师,坦克1.3万辆;空军11个航空兵师及若干个团,飞机2000余架;海军作战舰只200 多艘,计92万吨,飞机近500 架。管辖范围包括苏联亚洲部分的绝大多数地区、整个东亚,以及西太平洋水域。

        西北战区。未设指挥机构,由列宁格勒军区负责统一指挥。辖列宁格勒军区和北方舰队。作战部队包括:陆军9 个作战师,坦克2000辆;空军1 个司令部,指挥临时配属的航空兵部队;海军作战舰只240 多艘,计120 万吨,飞机370 余架。管辖范围包括苏联西北部地区、北欧,以及上述地区的相邻水域。

        此外,在地处苏联腹地的莫斯科军区、乌拉尔军区和伏尔加河沿岸军区,驻有中央预备队。

        2、集团军事对峙

        欧洲是近代工业文明的发源地,拥有雄厚的经济、技术基础和广泛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的力量和影响相对削弱,被分割为美国和苏联的势力范围。战后40多年间,欧洲既是美苏冷战的主要场所,又是美苏超级大国地位的重要支柱。对美苏两国说来,失去在欧洲的利益和影响,都可能意味着失去超级大国地位。在40年代末和50年代中期,美国和苏联先后组织了分别以它们为盟主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这两个军事集团在欧洲的对峙,是冷战的重要内容和特征。

        集团军事对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新现象,几乎与冷战相始终。它的根源是两个超级大国都要维护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获得的利益,并力图扩大之。因而两大军事集团在很大程度上是超级大国维护既有势力范围的工具和进一步扩大势力范围的基础。欧洲各国在无力单独与超级大国抗衡的情况下,不得不置身于某一超级大国的保护伞下。两大军事集团都声称,它们是防御性的军事政治组织,而对方是侵略性的。这反映了双方根深蒂固的互不信任,促使双方竭力加强军事力量,坚持甚至强化对峙,欧洲被分割的局面也因此长期延续。战后40多年间,对峙双方在欧洲集中了最大量的军事力量和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把军事力量作为向对方施加压力,促使局势向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的重要手段,并且都不懈地为发生全面战争做准备,使欧洲长期处在核战争的阴影下。两大军事集团的成员分别具有相同或类似的政治和经济特性,进一步加剧了双方的对峙。在冷战中后期,东西方关系有所缓和,两大集团的内部关系都发生某些变化。但这些未能从根本上改变集团军事对峙的局面。虽然由于集团军事对峙,欧洲在较长时间里保持了军事力量的大体均衡,双方也从未发生直接的武装冲突。但是,两大军事集团的存在及其对峙,一直是导致欧洲乃至世界局势持续紧张的重要因素。

        1990年11月,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成员国首脑在巴黎签署《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决定大幅度裁减双方的军事力量;同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双方不再互为对手,将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并友好相处。这标志着持续40多年的欧洲集团军事对峙的终结。

        (1)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由美国等西方国家组成的军事政治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军队在对德作战中进入一些西欧国家。冷战开始后,美国在通过”马歇尔计划” 援助西欧国家经济复兴的同时,开始探索与西欧国家组成军事同盟的可能性。1949年4 月4 日,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意大利等12国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8 月24日,各缔约国完成公约批准手续,公约正式生效。希腊和土耳其于1952年、联邦德国于1955年、西班牙于1982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约组织的主要文职机构有:

        北大西洋理事会。是北约组织最高机构,由成员国政府代表组成,通常每年召开两次外交部长会议,必要时政府首脑、国防部长和财政部长也与会。

        各国常驻代表组成常设理事会。

        防务计划委员会。负责审议防务政策和制订军事计划,由参加防务一体化机构的成员国代表组成,通常每年召开两次国防部长会议,并定期召开常驻代表会议。下设核防御事务委员会和核计划小组等机构。

        秘书长和国际秘书处。是常设执行职务和机构。秘书长担任理事会和防务计划委员会主席,通常不由美国人担任。国防秘书处是秘书长领导下的办事机构。

        北约组织的主要军事机构有:军事委员会。是北约组织最高军事机构,负责就共同防务问题向理事会和防务计划委员会提出建议,并指导其他军事机构工作,由参加防务一体化机构的成员国军队总参谋长组成。

        国际军事参谋部。是军事委员会的执行机构。

        欧洲盟军司令部。是北约组织最重要的军事指挥机构,总部设在比利时的蒙斯,管辖范围大致包括欧洲和北非。辖北欧盟军司令部(设在挪威),中欧盟军司令部(设在荷兰),南欧盟军司令部(设在意大利),直属机动部队司令部等。最高司令由美国将军担任。

        大西洋盟军司令部。总部设在美国的诺福克,管辖范围大致包括除英吉利海峡和不列颠诸岛以外的北大西洋。辖西大西洋司令部(设在美国),东大西洋司令部(设在英国)等。

        海峡盟军司令部。总部设在英国的诺思伍德,管辖范围包括北海南部和英吉利海峡。

        加拿大――美国地区计划小组。负责制订北美地区的防务计划。

        北约组织的军事力量由参加防务一体化机构的成员国军事力量组成,包括战略核力量、战区核力量和常规力量,80年代中期有现役部队约540 万人。

        战略核力量和战区核力量由美国和英国的核力量组成,使用权掌握在美国总统手中。常规力量包括:陆军近300 万人(其中在欧洲地区208 万人),装备主战坦克2 万辆,火炮9400门,战术导弹发射架365 部;海军97万余人,装备舰艇1251艘,其中包括航空母舰15艘,攻击型潜艇188 艘;空军116 万余人,在欧洲地区有作战飞机3700多架。

        北约组织在初期主要受美国支配,以遏制和威胁苏联为政治目标,是美国对苏联的政治、军事包围圈的主要环节。军事战略也深受美国影响,全面接受美国的遏制战略和大规模报复战略,依赖美国在西欧的前沿军事部署。

        从60年代起,西欧在北约组织中的影响增大,要求取得与美国平等的地位。

        1966年法国退出防务一体化机构,北约组织总部被迫从巴黎迁往布鲁塞尔,欧洲盟军司令部等机构也被迫迁出法国。经过数年激烈辩论以后,北约组织在1967年接受了美国提出的灵活反应战略,随后宣布在政治上将从实力地位出发推行缓和东西方关系的政策。70年代初,美国转而主张与西欧盟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北约组织内部关系发生一定的变化。后来,西欧国家在美苏两国之间发挥了某种促进缓和紧张关系的作用。总之,在冷战期间,北约组织是西方国家间协调政策的主要机构,也是西欧防务的主要支柱。它保持了与华沙条约组织的军事对峙,肯定和强化了冷战的世界格局。冷战结束后,北约组织继续存在,但其性质逐渐发生变化,已由军事政治组织向政治军事组织转变,削减了部分军事力量,驻西欧的美国军队也大幅度减少。北约组织还积极准备向东扩大,先后与许多东欧和原苏联国家建立了和平伙伴关系。

        (2)华沙条约组织

        华沙条约组织是苏联和东欧国家组成的军事政治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联军队在对德作战中进入东欧各国。冷战开始后,苏联先后与东欧各国签订具有军事同盟性质的友好互助合作条约,东欧各国之间也签订了类似条约。这意味着这些国家已经结成军事政治同盟。1955年5月9日,北约组织正式接纳联邦德国。14日,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等8 国在华沙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即华沙条约),华沙条约组织正式成立。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以后,阿尔巴尼亚于1968年9月退出华沙条约。1962年以前,中国曾作为观察员参加华约组织政治协商机构的会议。

        华沙条约组织的主要机构有:

        政治协商委员会。是华约组织最高决策机构,由成员国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总书记)、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组成。通常每年都召开会议,但不定期。

        联合秘书处。是政治协商委员会下设立的办事机构。

        外交部长委员会。负责协调各成员国的对外政策,由各国外交部长组成。

        国防部长委员会。是华约组织最高军事机构,负责协调各国国防政策和领导联合武装力量,由各国国防部长和联合武装力量总司令组成。国防部长委员会下设由各国国防部长和军队总参谋长组成的军事委员会,还设有其他辅助机构。

        联合武装力量司令部和参谋部。是华约组织统一的军事指挥机构,总部设在苏联的利沃夫。联合武装力量由成员国军队组成。联合武装力量司令部平时辖驻民主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的苏军军队集群,驻苏联西部地区的苏联军队,以及民主德国人民军。联合武装力量总司令由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任,参谋长由苏军第一副总参谋长兼任。

        华约组织的军事力量包括战略核力量、战区核力量和常规力量,80年代中期有现役部队近650万人,多于北约组织现役部队总人数。但华约组织现役部队中包括大量工程部队、行政和技术人员(在西方国家通常由文职人员担任,不计入现役部队总数)以及一般支持部队。扣除这些人员,华约组织现役部队总人数略少于北约组织。战略核力量和战区核力量都由苏联的核力量组成,在数量上略多于北约组织的核力量(就多数指标而言),在质量上略逊于北约组织。从总体看,双方核力量处于均势。在常规力量中:陆军约280万人,略少于北约组织陆军人数,但多于北约组织在欧洲地区的陆军人数;装备主战坦克5.2万多辆,各类火炮3万多门,战术导弹发射架1570部,均超出北约组织一倍以上。海军约53万人,远少于北约组织海军人数;装备舰艇1184艘,略少于北约组织海军;其中航空母舰3 艘,攻击型潜艇136艘,均远远少于北约组织海军;大型水面舰只的数量、吨位、火力和持续作战能力也逊于北约组织海军。空军约85万人,少于北约组织空军人数;在欧洲地区有作战飞机6800余架,多于北约组织空军;但北约组织空军的作战飞机具有质量优势,并且在欧洲以外地区部署的作战飞机较多,从总体看拥有空军力量优势。

        华约组织是苏联控制东欧各国和向西方施加政治、军事压力的工具,苏联在华约组织中长期处于支配地位。在对外政策、国防政策、军事战略乃至国内政策方面,绝大多数华约组织成员国都长期与苏联保持一致。由此形成的共同的政治和经济特性是华约组织的主要基础。60年代初起,一些东欧国家表现出较大的独立性。1961年,阿尔巴尼亚因在一系列问题上与苏联发生分歧而停止参加华约组织活动。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国内出现变革的趋向。8月20日,苏联等华约组织国家军队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中止了捷国内变革进程。苏联还提出成员国国家主权” 有限” 和实行” 国际专政” 等理论为入侵行动辩护。阿尔巴尼亚随即退出华约组织。罗马尼亚未参加入侵行动,此后较少参加华约组织的军事活动,并实行独立于苏联的对外政策。从70年代初起,华约组织在军事力量方面实现与北约组织的大致平衡。8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调整与东欧盟国的关系,各国内外政策的独立性普遍增强。1989年,东欧各国发生剧烈变化,华约组织各成员国不再具有共同的政治和经济特性,华约组织走向瓦解。冷战结束后,华约组织军事机构和政治机构于1991年3 月31日和7月1日先后停止活动,华沙条约组织在存在了36年以后解散,驻东欧各国的苏联军队先后撤离

        3、军备竞赛与军备控制

        (1)当代军备竞赛的特点

        军备竞赛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家间军事和政治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出现了可以实施远距离打击的战略核武器以后,在全面战争中突然袭击的可能性和重要性都大大增加,已不可能像以往那样在战争开始后再进行长时间的动员,战争持续的时间也将缩短。在和平时期贮存大量武器装备显得更加重要,军备竞赛的军事意义更加突出。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还加快了武器装备更新的速度,不断为军备竞赛开辟出新的领域,使其一轮接一轮地进行下去。这种军备竞赛需要有雄厚的经济和技术基础。在当代世界上,只有美国和苏联有能力在各个军备领域进行全面的竞赛。所以,超级大国之间长期持续并且不断加剧的军备竞赛,是冷战的另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当代世界军事的显著特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40多年来,美苏两国不仅在常规军备方面进行竞赛,更把巨大的力量投入战略核军备竞赛;它们不仅注重军备的数量,而且竞相提高军备的质量;它们相互指责对方扩军备战,威胁自身的安全,又都不惜代价地谋取军备优势,并把这种优势(至少是均势)看作超级大国地位的重要象征和向对方施加压力的重要手段。所以,军备竞赛不仅具有军事意义,还具有政治意义。随着核军备水平的提高,政治意义逐渐超过单纯军事的意义,使军备竞赛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国家意志和综合国力的较量,并且成为超级大国相互关系的晴雨表。这是当代军备竞赛的特点之一。

        军备竞赛的主要后果是超级大国军备水平不断提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苏两国积聚了空前规模的军备,特别是足以多次摧毁对方乃至世界的核军备,使世界长期笼罩在核战争的阴影下。就此而言,冷战是历史上战争危险最大的和平时期。随着核军备水平的提高,出现了” 相互确保摧毁” 的” 恐怖平衡” 局面,竞赛双方都由于面临毁灭性报复而不敢轻易发动战争。

        所以,军备竞赛造就了可能摧毁竞赛者自身的力量,造就了一大批连制造者也不敢贸然使用的武器,从而成为使高军备水平下的畸形和平得以延续的因素。这是当代军备竞赛的另一个特点。

        在冷战前期恐怖平衡出现前,竞赛的一方竭力维护核垄断(或核优势),另一方竭力改变核劣势。在恐怖平衡出现后,双方都力图在确保这种平衡的基础上寻找使对方的核威慑失效的办法。这促使双方倾尽全力继续进行军备竞赛,从而给双方都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为了减轻负担并减少所面临的威胁,在战后军备竞赛开始之初,双方就开始寻求控制军备竞赛的办法。军备控制谈判始终与军备竞赛相伴相随,这是当代军备竞赛的又一个特点。

        到80年代末,随着冷战走向终结,超级大国之间的核军备竞赛基本停止。这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军备竞赛。它没有导致超级大国之间的战争,积聚起来的大量核军备开始被部分销毁。这样的结局在历史上是罕见的。但是,这不意味着军备竞赛的彻底结束。

        (2)军备控制与裁军谈判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起,军备控制与裁军谈判便断断续续地进行。谈判的最初目的是裁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急剧膨胀起来的军备,巩固和平局面,以及管制刚刚出现的核武器技术。随着冷战的开始和加剧,军备控制与裁军谈判成为超级大国削弱对方、谋取优势的手段之一,形成了军备竞赛与军备控制并行,前者愈演愈烈,后者长期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局面。所以,军备控制与裁军谈判是冷战时期超级大国军事、政治斗争的一个重要侧面,是军备竞赛在外交领域的延伸,谈判的曲折历程反映了它们在军备方面的激烈竞争。

        军备控制与裁军谈判的主要内容包括:在既有军备的基础上限制军备数量的进一步增加和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限制某些种类的军备向不拥有这类军备的国家扩散;裁减军备的数量。谈判先后涉及除轻武器和海军装备(不含弹道导弹潜艇)以外的几乎所有种类的武器装备。谈判的形式包括联合国范围内的谈判,美苏两国的双边谈判和有两大军事集团其他成员国参加的多边谈判。由于美苏两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军备,它们之间的谈判显得更为重要,它们在其他谈判中也处于主导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40多年来,军备控制与裁军谈判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控制原子弹和全面裁军方面进行试探(1946-1957 年)

        从1946年起,联合国先后设立原子能委员会、常规军备委员会、裁军委员会、裁军问题小组委员会等。在这些机构内,进行了控制核武器和全面裁军的谈判。

        关于控制核武器。在战后初期,美国已拥有原子弹,苏联正在加紧研制。

        1946年6 月,美国提出” 巴鲁克计划” ,要求设立国际原子能发展总署,管制各国的核原料生产,停止生产原子弹,并在此基础上销毁核武器。苏联认为该计划设想的国际原子能发展总署实际上是由美国控制的,对销毁核武器也未规定任何具体措施,因而这项计划的实质是确保美国的核垄断地位,阻止苏联拥有核武器。苏联提出反建议,要求禁止使用和制造核武器并立即销毁现存核武器。这些建议反映了美苏两国保持与打破核垄断的斗争。50年代初苏联也拥有核武器后,双方又多次提出控制核武器的建议,但均无结果。

        关于全面裁军。在战后初期,苏联的常规军事力量在数量上多于美国。

        美苏两国都声称要” 全面彻底裁军”.苏联主张,东西方国家按相同比例裁军,并要求撤除在欧洲的前沿基地和从德国撤出外国军队。西方则主张,双方将军队数量裁减到相同水平,并要求首先建立严格的核查制度。1955年5 月10日,苏联建议在两年内将美国、苏联和中国的军队裁减到100-150 万人,将英国和法国军队裁减到65万人;建立经常的检查制度;停止核试验,分阶段禁止核武器等。这些建议包含了西方国家曾经主张的许多内容,但最终仍为西方所拒绝。美国转而提出开放天空以便于相互检查军事设施的建议。苏联认为这不是裁军,而是为了收集情报。此后几年间,苏联和中国主动裁减军队人数,但裁军谈判毫无进展。1957年11月,苏联退出联合国裁军问题小组委员会。

        第二阶段:防止核扩散(1958-1969 年)

        50年代末以后,美国和苏联都已拥有相当数量的战略核武器,美国仍然保持优势。1962年发生了导致美苏两国剑拔弩张的古巴导弹危机。其他一些国家也接近拥有核武器。美苏两国把军备控制谈判的重点转向防止核技术扩散,以确保它们两国以及英国对核武器的垄断。这一阶段的谈判主要在美苏两国之间进行,达成了最初的一批军备控制协议,但并未对美苏军备竞赛实行实质性的限制。

        1958年10月,美国、英国和苏联开始举行禁止核试验谈判,并在此后两年内停止进行核试验。1963年8 月5 日,三国签署《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规定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试验,而不禁止地下核试验。这实际上是针对尚未掌握地下核试验技术的法国和中国的。此后,美苏两国都进行了大量地下核试验。

        1968年7 月1 日,美国、苏联、英国等国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规定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不以任何方式转让核武器及其制造技术,非核国家不制造、不接受核武器。这实际上是为了巩固美苏两国的核垄断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阻止更多国家拥有核武器的作用。

        此外,拉丁美洲各国于1967年2 月14日签署《拉丁美洲禁止核武器条约》,使拉丁美洲成为第一个有条约约束的无核武器地区。

        第三阶段:限制战略核武器(1969-1981 年)

        60年代末,美苏两国的核力量首次达到基本平衡,双方的战略态势发生变化,东西方关系有所缓和。双方的战略武器数量都已超过2000件,继续增加数量已无多大实际的军事意义。它们经过两个阶段的谈判,分别在1972年5 月26日和1979年6 月18日签署《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若干措施的临时协定》和《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分别规定这类武器的最高限额为2500件和2400件,到1981年底降为2250件。这两项协议的共同特点是:限额并未超过双方当时的拥有量,不要求削减数量;未对核武器质量作过多限制,为双方把核军备竞赛的重点由数量转向质量留下充分的余地。

        由于70年代末美苏关系转趋紧张,1979年的条约未得到美国国会批准。

        1972年5 月26日,美苏两国还签署《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规定双方可各部署两个有限的反弹道导弹系统,并且不再发展这类系统。事实上,当时双方都不掌握成熟的反弹道导弹技术。

        第四阶段:削减核武器和常规武器(1982-1991 年)

        80年代前期,东西方关系再度紧张,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美国全面加强军备,并制定” 战略防御计划” ,研究以外层空间为基地的战略防御系统,把军备竞赛引向外层空间。苏联在欧洲部署新的中程导弹,招致美国采取同样措施。苏联经济停滞,国内日益困难,更迫切地希望减轻军备竞赛的负担。1985年以后,军备控制与裁军谈判在三个重要领域取得进展。

        关于中程导弹。谈判最初围绕部署在欧洲的中程核导弹问题进行,苏联曾主张与战略武器和空间武器谈判相联系。1986年1 月15日,苏联提出全部消除美苏两国在欧洲的中程导弹,即” 零点方案”.随后又同意与其他军备控制谈判脱钩,同意消除全部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此即” 全球双零点方案”. 1987 年12月8 日,美苏两国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规定在1991年6 月以前销毁全部射程为500-5500公里的导弹,并进行现场核查。这是第一项消除整个一类核武器的条约。虽然条约规定消除的核弹头不足美苏两国核弹头总数的4 %,但条约的签订对推动军备控制谈判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战略核武器。1982年6 月美苏两国开始举行削减战略武器谈判。这是限制战略武器谈判的继续。双方在总限额和类别限额等问题上争论不休,苏联还主张把禁止空间武器作为削减战略武器的先决条件。1986年10月,美苏两国同意在10年内不退出1972年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即美国把战略防御计划的研究限制在条约允许的范围内,消除了削减战略武器谈判的主要障碍。1991年7 月31日双方签署《关于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规定各自削减50%的战略核武器。虽然美苏两国剩下的核武器还足够多次摧毁对方和世界,这项条约仍是军备控制与裁军谈判的重大成果。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绝大部分战略武器。1993年1 月3 日,俄罗斯和美国签署新的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规定在10年内将各自的战略核武器弹头削减2 /3 ,即各自削减至3000-3500 枚。

        关于欧洲常规军备。1973年10月,东西方国家开始举行中欧裁军谈判,历时十余年而无任何成果。在东西方关系迅速改善的气氛下,两大军事集团成员国从1989年3 月起举行范围更大的欧洲常规裁军谈判。苏联主张双方按相同比例裁减军备,西方则主张为双方规定相同的军备限额。这些主张是双方以往长期坚持的立场。1989年下半年东欧各国发生剧烈变化后,华约组织失去了其作为军事集团的实际意义,谈判僵局很快被打破。1990年11月19日,两大军事集团成员国签署《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规定了双方在欧洲的整个限制区域内各自可拥有的各类常规武器限额,在整个限制区域的4 个分区内各自可拥有的各类武器限额,某一国家的武器拥有量在本集团内的最高比例,以及统一后的德国的常规军备限额。条约未涉及美国拥有明显优势的海军装备。根据条约,华约组织和苏联的裁减量大于北约组织和美国。

        这是战后第一个裁减常规军备的条约,反映了欧洲政治和军事格局的重大变化。

        第四阶段军备控制与裁军谈判中签订的几个条约,标志着超级大国军备竞赛的结束,也从一个方面标志着冷战和欧洲集团军事对峙的结束。随着条约的实施,世界军备总量将有所减少。但是,世界上仍积聚着大量核武器,一些国家的常规军备仍远远超出防御的需要,许多国家仍在致力于更新军备。

        4、地区军事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地区的军事格局,既与总的世界军事格局相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性。除欧洲、北美以外的世界其他地区的多数国家,在二次大战结束时仍是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几乎所有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它们较少受雅尔塔体系的约束,经济和军事力量较弱,许多国家军队数量极少。但当代世界的战争和军事冲突都发生在这些地区,主要有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反对大国干涉、维护国家主权的战争,以及其他由地区内部或国内原因引起的战争。从冷战初期起,超级大国先后介入这些地区,利用地区冲突广泛地争夺势力范围,加剧了一些地区的不稳定,使一些冲突具有浓厚的大国背景,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冷战的一部分。美苏两国还分别直接参与了一些地区的战争。下面分别介绍几个地区战后军事格局的演变。第六章将介绍发生在一些地区的战争。

        (1)东亚与西太平洋地区

        东亚和西太平洋地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之一。中国和美国是对日作战的主要力量,苏联在战争末期参战。根据雅尔塔体系,得到苏联支持的蒙古继续维持现状,苏联恢复战前在中国东北的权益并派军队进入朝鲜半岛北方,英国和法国等国恢复原有的殖民地,其他地区是美国的势力范围,台湾归还中国。战后,亚太地区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要求独立的愿望强烈,许多国家还存在着复杂的国内问题。

        在战后初期,中国国民党坚持一党执政,遭到国内强烈反对。经过共产党领导的历时三年多的人民解放战争,推翻了得到美国支持的国民党政权,于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退居台湾,台湾海峡两岸开始处于长期的军事对峙状态。中国解放战争是战后规模最大的国内战争,其结局改变了东亚政治和军事格局。东南亚各国反对恢复殖民统治,在一些国家发生了与殖民当局的武装冲突。到50年代初,大多数东南亚国家独立。越南发生了反对法国殖民统治的长期战争。1954年,越南军队在奠边府战役中获胜,法国被迫同意印度支那三国独立,在越南出现了北南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派遣数十万军队以” 联合国军” 名义参战,中国向朝鲜派遣大量志愿军。1953年,美国在未获胜的情况下接受停战。朝鲜战争是战后首次大规模局部战争。此后,朝鲜半岛北南方长期处于军事对峙状态。

        50年代初,中国与苏联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两国还分别与朝鲜签订类似条约,并与越南保持友好关系。美国先后与日本、菲律宾、韩国、南越政权和台湾当局等签订具有军事同盟性质的条约,与一些国家签订《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在亚太地区派驻大量军队,使这一地区成为全球范围的对苏联和中国的军事包围圈的一部分,并使地区局势长期紧张。

        从50年代后期起,美苏关系有所和缓,中苏关系逐渐破裂,美国一度把中国视为主要对手。60年代末,中苏之间发生军事冲突,苏联增加在中苏边境地区的驻军,两国关系紧张。70年代初,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这些变化极大地改变了亚太地区政治和军事格局。从60年代初起,美国派遣大量军队参加越南战争,后来还军事介入柬埔寨和老挝。1973年美国被迫撤军,1975年越南统一。越南战争是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美国在越南的失败严重削弱了它在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地位。

        越南战争结束前后,美国削减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苏联积极介入该地区。70年代末,苏联与越南签订友好合作条约,在越南设立军事基地;越南入侵柬埔寨,遭到长期武装抵抗;越南骚扰中国边境地区,两国发生军事冲突。中国以及美国、日本等国主张反对任何国家在亚太地区谋求和建立霸权,东南亚各国也反对越南入侵柬埔寨。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随着国际局势变化,中苏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苏联从蒙古撤军并减少部署在中苏边境地区的军队;越南从柬埔寨撤军,柬问题政治解决进程取得了进展,中越关系正常化;美国也减少在东亚的驻军。

        亚太地区局势趋向稳定,各国开始探索建立某种地区安全机制,地区军事格局向各种力量既合作又相互制约的方向演变。

        (2)南亚地区

        南亚大部分地区原是英国的殖民地,战后初期独立运动高涨。1947年,根据英国制定的” 蒙巴顿方案” ,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并获得独立。不久,两国因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问题发生短期的战争。此后,两国关系长期不和睦,1965年再次因克什米尔问题发生短期战争。50年代前期,巴基斯坦分别加入美国组织的具有军事同盟性质的东南亚条约组织和巴格达条约组织(后改称中央条约组织)。印度奉行不结盟政策,与中国、苏联等国保持友好关系。

        进入60年代以后,南亚军事格局发生变化。英国军事力量在60年代后期逐步撤出苏伊士运河以东地区,美国和苏联海军相继进入印度洋。印度的军事力量迅速发展,成为南亚主要军事强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少数拥有航空母舰的国家之一(购自英国)。苏联向印度提供大量武器装备,美国也向巴基斯坦提供武器装备。1962年印度与中国发生边境武装冲突以后,两国关系恶化。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关系稳步发展。1971年8 月,印苏签订友好合作条约,两国进一步发展特殊关系。同年11月,巴基斯坦东部地区强烈要求独立,印度军队进入该地区,印巴两国发生大规模战争,印度军队迅速取得决定性胜利。12月17日双方停火,随后在原东巴基斯坦成立独立的孟加拉国。1974年印度兼并南亚内陆小国锡金。印度还在同一年爆炸核装置,并在后来研制成功弹道导弹。美国则于70年代在印度洋建立大型军事基地。

        70年代中期,阿富汗推翻君主制度,国内局势不稳,苏联积极介入阿国内事务。1979年底,苏联军队入侵阿富汗。这是战后苏联在东欧以外地区进行的最大规模军事干预,也是70年代后期东西方关系再度紧张的重要标志。

        阿国内出现众多武装抵抗组织,使苏联始终未能完全控制住阿局势。美国、巴基斯坦、伊朗等国不同程度地支持各抵抗组织,并提供武器装备。

  80年代后期苏联寻求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1989年初苏军撤退。但阿局势并未平静,国内各种势力为争夺对政权的控制发生持续的内战。

        冷战结束后,印度和巴基斯坦与大国的关系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但南亚各国的相互关系和军事力量对比未发生重大变化。

        (3)中东与海湾地区

        中东地区和海湾地区的局势既相互联系,又各有其独特的问题。它们是战后发生战争较频繁的地区。

        中东与海湾地区各国原是英国和法国的殖民地或势力范围,战后先后获得独立。1948年5 月,根据联合国决议,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犹太人国家以色列,遭到当地阿拉伯人和中东各国反对,埃及、约旦、叙利亚、伊拉克和黎巴嫩随即进攻以色列,以在美、英的支持和援助下击败阿拉伯五国联军,占领巴勒斯坦大部分土地。此即第一次中东战争。此后,大批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沦为难民,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关系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50年代中期,埃及与苏联发展关系,并接受苏联等国提供的武器。1956年埃及宣布收回由英、法控制的苏伊士运河。10月底英、法联合以色列进攻埃及。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美国和苏联出于不同的原因迫使英、法、以停火。此后,美国取代了英、法在该地区的地位,苏联的影响也迅速扩大,逐渐形成美国支持以色列,苏联支持埃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前线国家的局面。

        后来,苏联与埃、叙以及伊拉克等国签订友好合作条约,并向埃及等国派遣军事人员。但其他阿拉伯国家多与美国保持良好关系。1967年6 月发生第三次中东战争,以军迅速击败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军队,占领三国部分领土。

        1973年10月发生第四次中东战争。月初,埃、叙军队联合进攻以色列,使以一度处于被动地位,但战局随即逆转;美苏两国分别向以阿双方紧急空运作战物资;阿拉伯产油国和伊朗用” 石油武器” 向美国施加压力;下旬,实现停火前夕,苏联声称将向作战地区派遣空降部队以促成停火,美国命令全军处于戒备状态;交战双方随即停火。

        70年代后期,中东局势发生变化。埃及与苏联的关系恶化,并在美国斡旋下与以色列单独媾和。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组成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以黎巴嫩为基地继续袭击以色列。教派繁杂的黎巴嫩发生大规模内战,叙利亚军队进入黎东北部地区,各种背景的伊斯兰教激进组织先后介入黎国内冲突和与以色列的冲突。1982年6 月以军入侵黎巴嫩,攻陷巴解组织基地,摧毁叙军导弹基地,迫使巴解组织军事人员撤出黎,并长期占据黎南部。直到90年代初,黎局势才渐趋平静。

        1980年,海湾地区的两个军事强国伊朗和伊拉克发生战争。多数中东和海湾国家支持伊拉克,少数国家支持伊朗。战争持续8 年,危及海湾石油运输。1988年8 月停火,但两国关系仍持续紧张。1990年8 月,伊拉克入侵并占领科威特,威胁沙特阿拉伯,用导弹袭击以色列,引起西方国家和世界各国强烈反对,美国迅速向海湾地区派遣大批军队。1991年1 月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空袭伊拉克,2 月发动地面进攻,伊军被迫撤出科威特。部分阿拉伯国家派军队参加多国部队。这是冷战结束后发生的首次大规模局部战争,通称海湾战争。

        海湾战争以后,伊拉克受到国际社会严厉制裁,国内局势一度不稳定。

        在联合国监督下,伊被迫拆除生产导弹、化学武器等设施。中东与海湾地区的局势有所改善,黎巴嫩内乱、两伊对抗和阿以争端均趋向缓和。然而,巴勒斯坦问题仍未解决,冲突时有发生;叙以关系仍未改善;海湾局势仍不平静,各国竞相扩充军备。美国自海湾战争结束后在该地区发挥主导作用,并保持一定规模的军事实力,而苏联及其主要继承国俄罗斯的影响已经显著下降。

        (4)非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非洲仅有几个独立国家,大多数地区是英国、法国、葡萄牙等国的殖民地。40多年来,非洲各殖民地先后独立,独立国家增加到50多个。影响非洲军事形势的主要因素包括:殖民统治在一些国家长期延续;多数国家经济落后,军事力量薄弱,内部存在着复杂的部族问题,一些国家由领导独立运动的强有力政治组织长期执政,而一些国家政权不稳固;许多国家之间存在着殖民时代遗留的边界问题,但就总体而言未形成其他地区那样的稳固的军事集团;超级大国介入较晚,介入的程度也不如其他地区,到70年代以后才有所加强。所以,非洲的军事形势有显著的独特之处,虽然在80年代末以前军事冲突繁杂,但规模普遍较小,绝大多数冲突之间没有多少相互联系。

        非洲的军事冲突大致有三类:反对殖民统治的战争、边界冲突和国内冲突。

        50年代后期,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进入高潮。多数英国和法国所属殖民地未发生严重武装冲突。在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领导了长达数年的反对法国殖民当局的战争,抗击了数十万法国军队,是战后规模较大的独立战争之一。葡萄牙的殖民统治持续时间较长,在安哥拉、莫桑比克、几内亚(比绍)等地都发生长期的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斗争。此外,在南非占据的纳米比亚和白人政权长期执政的津巴布韦也发生长期的武装斗争。

        多数非洲国家之间都有边界问题。影响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边界冲突有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之间有关欧加登地区归属的战争,乍得和利比亚的边界争端以及利比亚对乍得内部事务的干预。此外还有阿尔及利亚、摩洛哥、毛里塔尼亚和西撒哈拉人独立组织有关西撒哈拉地位的争端。

        许多非洲国家发生过国内战争或冲突。南非非洲人组织为反对白人政权建立的种族隔离制度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包括武装斗争,得到所有其他非洲国家的支持。60年代后期尼日利亚发生的有部族背景的比夫拉战争,是非洲各国独立后规模最大的内战之一。安哥拉、莫桑比克等国在独立后也发生长期内战。

        苏联从60年代初起与一些非洲国家发展关系,70年代中期积极介入一些非洲国家事务,先后同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安哥拉、莫桑比克等国签订友好合作条约,向它们提供武器装备,派遣军事人员,并支持古巴派遣数万军队介入某些国家的内战。美国则向这些国家的反对派武装组织或与其对立的国家提供军事支持。超级大国的介入使非洲某些地区成为它们争夺势力范围斗争的场所,也使某些战争和冲突更趋激烈并长期延续。法国也有选择地介入非洲事务,多次派军队参与非洲的冲突。

        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由于大国干预而长期延续的若干冲突先后得到解决或有所缓解。一些国家稳定的政权消失,部族问题更加尖锐,局势动荡,内战有所增加。但非洲总的军事形势未发生重大变化。

        (5)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是美国的传统势力范围。战后初期,美国与拉美国家签订包含共同防御内容的《美洲国家间互助条约》,并在许多国家设立军事设施,派驻军事人员。战后以来,除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以外,拉美多数国家几乎未发生战争或冲突,仅发生过为数不多的几起小规模边境冲突。但在许多国家内部,军事政变较多,并有小规模的反政府游击组织活动。

        50年代后期,加勒比海岛国古巴发生反对独裁政权的革命。60年代初,古巴与苏联建立密切关系。这是对拉美传统的政治和军事格局的强烈冲击。

        美国多次策动古巴流亡者袭击古巴,均遭失败。古巴鼓动、支持、参与一些拉美国家反对亲美政权的游击战,也未成功。1962年,苏联秘密地在古巴建立针对美国的中程导弹基地,被美国侦知。10月下旬,美国命令全军进入戒备状态,武装封锁古巴,要求苏联从古巴撤除进攻性武器。苏联在美国的压力下被迫退让。此即古巴导弹危机,是战后美苏两国间发生的最严重的危机。

        危机以后,美国长期孤立古巴。

        在中美洲的尼加拉瓜、萨尔瓦多等国,民族解放组织为反对亲美独裁政权进行了长期武装斗争。1979年,尼加拉瓜桑地诺阵线夺取政权,积极发展与苏联、古巴等国的关系。美国积极支持、援助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组织,尼加拉瓜积极支持萨尔瓦多等国的反政府武装组织,苏联、古巴等国支持和援助尼加拉瓜政府方面。中美洲的战争持续10余年,是战后拉丁美洲最重要的冲突之一。此外,美国还多次派军队干预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国家事务,并曾通过军事入侵直接推翻不顺从美国意志的格林纳达和巴拿马政府。

        阿根廷和英国对南大西洋中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和南乔治亚岛的归属长期存在争议。1982年初阿根廷派军队收复这些岛屿。英国立即派遣远征舰队前往该地区,重新占领这些岛屿。这是战后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以海战和登陆作战为主的战争。

        进入90年代以后,拉丁美洲原有的冲突逐渐停息,但边界冲突和国内武装冲突仍偶有发生,美国仍是这一地区军事格局的主导者。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