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釜山包围圈·第二十七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突破釜山包围圈·第二十七

突破釜山包围圈·第二十七

作者:罗伊·E·阿普尔曼 ·美国

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

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第三卷

出自————《战争通史

  战术的依据是武器威力……战略的基础是运动……运动有赖于补给。

——富勒:《格兰特为将之道》

   仁川登陆使美国第10军处于敌之后方。同时,第8集团军准备在全线发起总攻,以牵制敌军的主要作战力量,防止敌军从釜山包围圈调动部队增援其后方受威胁的地域。这一总攻还要力争突破敌军围困第8集团军达六星期之久且日见缩小的包围圈。第8集团军如果突破成功,就向北推进,以便与第10军会师于汉城地区。南面的战线距敌后方登陆地域的最近点也有180空哩 [ 译者注:1空哩=1海里=1.852公里 ] ,如果走弯弯曲曲的山路,实际距离还要远得多。这就是当初“铁砧”与“铁锤”分开的距离,我方计划将被截于这两者间的敌军粉碎。

   第8集团军大多数的参谋军官对本集团军能否凭借现有兵力突破釜山包围圈并不乐观。而且,使他们忧上加忧的是,9月第8集团军的补给品,包括火炮弹药,开始出现严重短缺。即使只应付突破釜山包围圈的行动,第8集团军也必须每日为主攻方向上的每门炮至少准备50发弹,为次要方向上的每门炮准备25发弹。幸亏“阿里帕”号船携载105毫米榴炮弹抵达远东,刚好赶上总攻的需求。但是,尽管有诸多疑虑,沃克将军和其参谋长艾伦将军还是深信,只要仁川登陆成功,第8集团军就能够采取攻势,并突破合围敌军。

   一、第8集团军的计划

   9月6日,第8集团军提出其进攻计划,第二天艾伦将军将计划送往东京审批。9月11日,第8集团军对该计划进行修改,9月16日又把计划变为作战指示。该作战指示规定,釜山防御圈上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部队的进攻发起时刻为9月16日(即仁川登陆的第二日)9时。美国第8集团军和南朝鲜部队要“由目前的前进阵地发起攻击,主攻方向直指大邱-金泉-大田-水原轴线”,粉碎“前进路线上的”敌军,以实现“与第10军的会师”。

   该作战指示要求,位于釜山防御圈中央地段的新编第1军实施主要突破。之所以要第1军担任主要突破有这样几个原因:(1)该军至与第10军会师地区的距离较釜山防御圈上的任何其他地区都近;(2)道路网较好,而且道路坡度也较小;(3)该方向的道路网为装甲部队扩张突破战果提供了较好的条件;(4)对推进中的纵队进行补给较容易。第8集团军的计划要求,第5团战斗队和第1骑兵师夺占倭馆附近的洛东江上的桥头堡。尔后,第24师渡过洛东江,沿金泉-大田方向推进,第1骑兵师在后跟进,并负责后方警戒和交通线的安全。在这一突破企图付诸实施期间,集团军左翼南部的第25师和第2步兵师、东面和右翼的南朝鲜第2军与第1军要发起攻击并牵制各自进攻地带内的敌军以及扩张随时出现的局部突破战果。南朝鲜第17团要向釜山运动,通过水路向仁川进发,与美第10军会师。

   第5团战斗队在洛东江上建立桥头堡的任务达成后,美军第2师和第24师要力争在倭馆下方向渡过洛东江,而南朝鲜第1步兵师要力争在倭馆上方渡江。实行该计划肯定要遇到困难,因为,沃克将军当时可资利用的工兵部队和架桥器材不足以同时在几个方向上迅速地实施渡江行动。第8集团军拥有的架桥器材,仅够在洛东江上架没两座舟桥。

   为加强第10军的仁川登陆行动,我方从第8集团军前线撤下几个陆战队飞行中队,为此,斯特拉迈耶将军批准从部署在日本冲绳到板付一带的第20航空队抽调第51战斗截击机联队和第16、第25战斗截击机中队,以补充第8集团军方面的航空兵作战能力。

   釜山防御圈的局势难以给沃克将军提供一个集中的大规模部队在中间地段实施突破。敌方握有主动权,而第8集团军所属各师,除了第24步兵师(沃克将军也只是在预定发起进攻的前夕才能将其分批地由东向中间地区调动)以外,均被敌军的攻击牵制住了。因此,摆在面前的问题是,怎样在没有增援、也无机会建立一支突击力量的情况下出敌不意地由防御尚且不稳固的态势转为攻势。从战争区角度看,在第10军实施包围的同时,第8集团军应实施牵制性攻击。切断半岛西南部北朝鲜部队的前提是,沿大田-水原轴线迅速达成与第10军会师。

   第8集团军预期,仁川登陆的消息会使正面北朝鲜军队土气低落,相反,己方部队的士气则会因之受到激励。为此,沃克将军请求,第8集团军要待仁川登陆的第二天发起攻击。然而,尽管仁川登陆成功的消息9月15日就立即在第8集团军部队中传开,但是很显然这一消息在数天后才被允许传达到第8集团军对面的敌军部队。

   釜山包围圈突破中,我方要使用的推进通路必定与北朝鲜军队南下推进路线相同。敌军封锁了由防御圈伸出的每一条通路。第8集团军的主攻轴线需要使用由倭馆对面的洛东江至金泉、过小白山脉、到大田的公路。第二条通路由洛东江河谷往北到尚州地区。如果情况允许,也可使用。大邱-多富洞-尚州公路横越这一通路,因此,有可能在善山和洛东里实施渡江。从尚州,前进路线可折向西,向大田上方的锦江进发,或绕过大田,走一条较直的路,以直逼水原-汉城地区。

   多山地的中间地段往东,南朝鲜部队会发现由安东到原州的路是最佳的前进路线。在东海岸,他们除了沿海岸公路直接北上盈德和元山外,别无他路可走。

   远东司令部在准备此次进攻中所采取的重要一步是,在第8集团军内建立军一级编制。此前,第8集团军直接控制4个步兵师和若干其他配属的旅、团规模的地面部队。8月就开始进行的准备工作使第8集团军有条件建立2个军部。

   8月2日,第1军军部在北卡罗莱纳州布拉格堡正式成立,由库尔特将军任军长。11天后,库尔特将军和一个指挥组抵达朝鲜,开始初步研究突破釜山包围圈的问题。第1军参谋机构的主体于9月6日抵达朝鲜,但直到那时第1军仍无建制部队。

   8月10日,第9军军部在伊利诺斯州谢里登堡正式成立,由弗兰克·W.米尔本少将任军长。9月5日,米尔本将军和一个参谋军官小组乘机离开谢里登堡前往朝鲜。但是军参谋机构的主体到9月底至10月初方抵朝鲜。第1军和第9军原先都是第8集团军驻日本时的建制单位,第1军下辖第24、第25师,军部设在京都;第9军下辖第1骑兵师和第7师,军部设在仙台。

   沃克将军原先就已决定由第1军担任主要突破任务。关于由谁担任第1军的指挥问题,他经过了长时而又慎重的考虑,最后于9月11日决定将米尔本将军由第9军调到第1军,将库尔特将军从第1军调到第9军。米尔本将军于该日在大邱就任第1军军长,库尔特将军于第二日在密阳就任第9军军长。第1军于9月13日12时投入战斗,下辖美军第1骑兵师和第5团战斗队(欠),南朝鲜第1师配属该军。9月15日至9月16日,第5团战斗队和第24师运动到大邱地区。至9月16日晚,第1军编有美军第24师、第1骑兵师、第5团战斗队、英军第27步兵旅、南朝鲜第1师,以及若干支援部队。

   在第8集团军发起攻势的第一个星期里,第9军军部没有行使职能,直到9月23日14时才奉命开展工作。根据第8集团军的命令,该军编有美军第25师和第2步兵师及其支援部队。因此,在9月23日以前,该两师在第8集团军直接指挥下进行战斗。

   第9军之所以没有跟第1军同时投入作战的主要原因是严重缺乏通信人员和通信器材。原准备用于该军的通信营和通信器材已调拨给第10军。即使在第9军投入战斗以后,也由于缺乏适当的通信器材而影响了该军的作战行动。

   二、敌军的兵力

   第8集团军发起进攻的前夕,集团军作战命令的情报附件提供了一个有关敌军兵力、战斗序列和作战能力的详细判断。附件说,北朝鲜军队在一线作战的有13个步兵师,第1装甲师和第2装甲旅给予支援。其中,作战正面的南半部分是北朝鲜第1军,编有6个步兵师,拥有装甲部队支援,兵力为47417人,作战正面的北、东半部分为北朝鲜第2军,拥有7个步兵师,也得到装甲部队支援,兵力达54000人。这样,釜山包围圈上的敌军总兵力达101417人。第8集团军的情报部门估计,敌军诸部队的兵力兵器的平均实力达75%。

   第8集团军的判断认为,敌军拥有充足的实力,能够由釜山包围圈向汉城地区转移3个师的兵力,而不会危及其有效地坚守釜山包围圈阵地的能力。该判断说,“目前,敌军处于攻势,在包围圈的所有通常地段上都拥有进攻能力。预期,在最近的将来,这种能力不会减弱。”

   就敌军兵力和装备而言,第8集团军的估计太高了。虽然要确切地指出9月中旬第8集团军当面的北朝鲜部队的实力及其装备的实际状况是不可能的,但查看审俘记录和缴获的文件表明,北朝鲜部队的实际实力要远比第8集团军的判断要小。北朝鲜第13师参谋长李学求上校供称,该师兵力为2300人,2000名未经训练又未武装的补充兵力未计在内(他们也未被认为是该师的组成部分),而不是第8集团军判断中所说的8000人。北朝鲜第15师(当时实际上已被歼灭)充其量只有几百名被打乱的散兵,而不是第8集团军判断中所说的7000人。同样,北朝鲜第5师兵力已减到5000来人,而非6500人,而北朝鲜第7师已减至4000来人,并非是第8集团军判断中所说的7600人。北朝鲜第1师、第2师和第3师几乎可以肯定不像判断中所称的,每师兵力到了9月中已开始接近7000-8000人。

   9月上半月里,敌军伤亡极其惨重。谁也不能确切地说出敌军伤亡究竟是多少。也许,从一份缴获的敌军每日战报可以极好地看出当时北朝鲜军队的状况。该战报注明的日期是9月14日,显然是关于北朝鲜军第7师某个营的情况。该战报表明,9月14日这个敌军营有军官6名、军士34名、士兵111名,总共151人。该营有单兵武器82件:手枪3支、卡宾枪9支、步枪57支、自动步枪13支。平均每两个人有一枚多一点手榴弹,全营总共92枚手榴弹。该营仍有6挺轻机枪,但每挺机枪的弹药不到300发。

   对9月中旬釜山防御圈美第8集团军当面的敌军兵力的合理估计是约70000人。敌军的装备,尤其是在重武器和坦克方面,要远远低于几天前第8集团军的75%估计,可能充其量也不到原先装备数的50%。

   当时,北朝鲜军队的士气处在低点。各师的原班人马至多只剩下30%。剩下的这些老兵为了巩固部队竭力地对大多来自南朝鲜、不愿为北朝鲜人打仗的新兵进行纪律强化教育。要是有谁表现出不愿听命令往前冲,或者想当逃兵,老兵就将其处决,这在当时的北朝鲜军队中是司空见惯的事。食品很少,因此,俘虏们常常提及北朝鲜军队士气低落的原因是营养不足。即便是如此,直到那时,逃兵也很少见,原因是北朝鲜军人担心,如果他们投降,联合国军会杀死他们,而且如果他们要是企图这样做的话,他们的上司也会枪毙他们。

   三、釜山防御圈联合国军兵力

   9月中,釜山包围圈上约70000北朝鲜军的当面140000联合国军,分别编入美国第8集团军和南朝鲜集团军的战斗部队。这些兵力由4个美军师(平均每师兵力15000人,总共60000人以上,还必须加上9000多配属的南朝鲜新兵)和6个南朝鲜师(每师平均10000人左右,总计约达60000人)组成。3个军部至少再加10000人,而且如果算上2个集团军司令部,总兵力达150000多人。当时,联合国部队在编主要实力如下:

美国第8集团军 84478人
美第1军军部(加上南朝鲜配属的1110人) 7475人
美第1骑兵师(加上南朝鲜配属的2338人) 13904人
美第24师(加上南朝鲜配属的2786人) 16356人
美第2师(加上南朝鲜配属的1821人) 15191人
美第25师(加上南朝鲜配属的2447人) 15334人
英国第27步兵旅 1693人
南朝鲜集团军 72730人

   鉴于釜山突破标志着朝鲜战争中的一个转折点,总结一下至1950年9月中美军的伤亡损失是应该的。从战争开始到1950年9月15日为止,美军战斗伤亡总数达19165人。其中,阵亡4280人,受伤12377人。在受伤人员中,有319人系作战受伤致死。据报道401人被,2107人在作战中失踪。9月前15天里的伤亡数比此次战争中(此前或此后)任何一个15天时间里的伤亡数都大,这说明那时战斗是何其激烈。

   当时,美军各师的在编实力与步兵连中实际在战斗的人数不符。那时,有些步兵连有战斗力的人数降到50%,甚至更低——仅略高于25%。而此时补充的南朝鲜新兵实际上未经训练,也未搞过令人满意的合练,因此,无甚战斗力。

   虽然南朝鲜集团军70000人中也许有60000人在一线,但是跟北朝鲜军队一样,由于经过训练的军官和军士中伤亡率高而且士兵中新兵的比例又大,大多南朝鲜师的战斗效能也已降到低点。不过,即便考虑了这些因素,任何一个对交战双方军队实力的客观分析也必定要得出联合国军司令部拥有相当大的数量优势的结论。

   在担任支援的装甲部队、火炮和重武器以及这些武器当时所拥有的弹药方面来看,联合国军的优势比兵力方面的优势还要大,尽管大多火炮和重武器用弹药实施定量配给。联合国军对北朝鲜军的武器火力优势可能约为六比一。在空中方面,远东空军在战场上空无敌手。而在两翼的海上,联合国军海军部队拥有毋庸置疑的控制权。

   四、第38步兵团渡过洛东江

   9月16日破晓时,南朝鲜上空阴云密布,大雨滂沱。气候是如此之恶劣,以致空军不得不取消原定出动B-29型轰炸机对倭馆地区敌军阵地实施饱和轰炸的计划。

   原定9时发起的总攻并未在防御圈的所有地方都按时付诸实施。其原因很简单:在许多地方北朝鲜部队在进攻,而联合国部队在防御。观测员在大部分地段上看到的是,9月16日上午与9月15日、14日甚至13日上午的情形无甚两样,还是老样子的防御圈情况——突击与反突击,冲击与反冲击。诸高地的争夺战只不过是又继续一天。进攻开始后的头一天里只是少数几个点上取得了重大战果。南朝鲜第1师第15团突破敌军防线,推进到大邱以北北朝鲜军支撑点的右侧。在此向南,美军经过激战向瞰制洛东江的诸高地方向突进了5哩。

   第一天最显著的战果出现于美军第2师的进攻地带。在那里,即龙山和昌宁以西方向,第2师以3个团(第9步兵团在左,第23步兵团居中,第38步兵团在右)发起了攻击。该师的初期任务是,将敌军第4师、第9师和第2师逐回洛东江对岸。左翼的攻击由于敌军继续扼守201高地抗击第9步兵团的多次冲击而未奏效。中央方向,敌军在黎明前发起了一次凶猛的冲击,突破了第23步兵团第3连的环形防御阵地,造成该连23人伤亡,其中包括全连军官和配属的重火器排排长。

17. 打破封锁,1950年9月16-22日

   9月15日,原配属给第1骑兵师的第3营归建(第23步兵团)。鉴于该营未参与过去二个星期里的激战,弗里曼上校就将第23团的主攻任务赋予了该营。在击退敌军第16团的凌晨攻击后,R.G.谢拉德中校命令他的第3营在10时运动前出发起攻击,第72坦克营第3连担任支援。敌军进行了顽强而有力的抵抗,直到大约下午过半北朝鲜军才开始撤离其阵地,向洛东江方向逃窜。为了及时利用此次突破的战果,该团事先就组建了一个由第82防空炮兵营B连和第23团坦克连组成的特遣分队,用以迅速推进,切断北朝鲜部队。从大约16时开始直到天黑,该特遣分队在洛东江沿岸以自动火器的密集火力杀伤大量逃敌。该日下午,天气已转晴朗,在大量的空中突击配合下,几乎全歼已被逐出阵地的敌军。

   右翼的第38步兵团与居中的第23步兵团并肩向前推进。4架F-51型飞机就在第38步兵团的前方投掷凝固汽油弹、发射火箭和进行低空攻击,为该团第2营攻占瞰制洛东江的208高地作出了极大贡献。该日下午出动的战斗机在昌宁以西截获并低空攻击大群大群向洛东江方向退却的敌军。该日晚,敌军第2师指挥所撤过洛东江,随后敌第4、第6、第17步兵团和师属炮兵团也开始渡江。它们的渡江行动一直持续到第二天。

   9月17日,我方空袭使试图在我第2师当面逃过洛东江的敌军蒙受重大伤亡。该日昼间,战斗机向这一地段上的敌军投掷了260桶(每桶重110加仑)凝固汽油,并在昌宁以西对许多敌群进行了低空攻击。逃窜的敌军丢弃了大量的武器和装备。在追击中第23步兵团缴获了13门火炮、6门反坦克炮和4门迫击炮;第38步兵团缴获了6门火炮、12门反坦克炮、1门自行火炮和9门迫击炮。该日晚,第8集团军参谋长艾伦将军在给东京的希基将军的电话中说,“这里进行某种突破的条件已经成熟。一整天了,我们连一次反冲击都没搞”。

   9月18日上午,第38步兵团第2、第3营派出的巡逻分队在昌宁正西的釜谷里附近渡过洛东江,发现江西岸高地上的敌军已撤走。团长佩普洛上校随即命令第2营营长詹姆斯·H.斯凯尔登中校派2个班乘双人橡皮艇渡江,另派一个排在后跟进,以占领江对岸的一个桥头堡。佩普洛请求准予立即强渡洛东江。13时20分,第2师参谋长杰拉尔德·G.埃普利上校授权第2营营长将一个营运动过江。

   不到16时,第5连、第6连和第7连的一部分已渡过宽100码、水深12呎的洛东江。2小时以后,先头分队夺占洛东江以西1哩处,瞰制草溪路的308高地,只遇到了轻微的抵抗。这一快速渡江显然出乎敌人意料。我方部队从308高地观察到往西1000码的地方约有一营敌军。该日晚,斯凯尔登中校请求上级在第二天早上黎明后半小时对桥头堡地区上空进行空中掩护。

   该日昼间,第38步兵团抓获132名俘虏,其中32名为女护士,8名是军官(其中一人为少校)。在江东岸渡场附近,该团发现了大量补给物资和装备埋在沙中或藏在排水渠里,其中有125吨以上的弹药,还有连防腐油都未擦除的新步枪。

   9月18日第38步兵团第2营渡过洛东江,这是第8集团军部队中在这一次突破期间的最早的正式渡江行动,也是这一天中的最重要事件。这一渡江行动比该师原定渡江计划提前了两天。

   9月19日,第38步兵团第3营连同若干坦克、火炮和重型迫击炮一道渡过了洛东江。过江后,第3营的任务是保卫桥头堡,而第2营则向敌推进。为了支援业已在江西岸的两个营,有必要使车辆和重装备也过江。横跨洛东江的昌宁-草溪公路桥上两处被破坏的地方不可能很快修复,因此,第2战斗工兵营准备在渡场下游方向架设一座桥。

   到了进攻发起后的第三日(即9月18日)日终时,美军第2师在其洛东江以东地段上,除了南面的201高地区域和北面战斗分界线附近的409高地以外,已完全恢复对地面的控制。北朝鲜第9师的下属部队曾成功地顶住了我方多次的空中突击、炮兵拦阻射击和步兵第9团的多次冲击,守住了201高地。第8集团军在其北面的分界线附近,也暂时没有要夺取巨大的401高地的举动。在那里,空中突击、炮兵拦阻射击和步兵第38团第1营的巡逻行动仅仅是为了遏制和压制敌第10师的这支部队。美军第2师战线后方有不少成群的敌军,共数百名敌人被拦截,他们在洛东江以东20哩远的地方进行活动。9月18日,步兵第23团的一个22人组成的巡逻分队在企图渡过洛东江时失利,其中部分原因是江水太深。我巡逻分队被来自江西岸的敌军火力打死3人,伤1人,余下的被迫撤回东岸。

   五、第5团战斗队攻占倭馆

   9月14日,第5团战斗队开始配属第1骑兵师,随即运动至倭馆下方6哩、洛东江东岸、大邱以西的一个集结地域,准备遂行作战行动。9月16日,该团战斗队由集结地域前出,开始了一个后来证明是对第8集团军突破行动具有重要意义的作战行动。当时该团战斗队实有人数为2559人,缺编1194人,编内3个营的人数大体相等,约586-595人。9月16日,只有第2营与敌接触,它当时沿通向倭馆的洛东江路向北发起攻击。不过,至第二天日落时,第3营也已加入战斗,第1营也已展开,准备加入战斗。

   第二天,即9月19日,当步兵第38团渡过洛东江时,第5团战斗队全团开始攻击倭馆东南的268高地。

   北朝鲜第3师约1200人,在坦克的支援下守卫着通向倭馆的南面接近路。那里的诸高地构成了敌军第2军的左翼。如果北朝鲜军失去这些高地,他们在我第5骑兵团进攻地带内通往东面大邱的公路沿线上的前进阵地就会守不住。由于敌军南部防线在268高地有一间隙,268高地及其有关阵地的战术意义就更为突出了。这一间隙的南侧,英军第27步兵旅刚好在北朝鲜第10师强大部队的北侧占据了重要的拦阻阵地。

   经过一整天的激战,第5团战斗队攻下了除东北斜面以外的268高地。至该日夜间,第3营已上了高地顶峰,第1营已由该高地折向西北,向另一敌军阵地前进,而第2营则已攻占121高地,距北面江滨路上的倭馆仅1哩。破坏力大而又大降敌军士气的空中突击使该团战斗队一路得手。沿洛东江东岸的这一重要行动中,第5骑兵团和第7骑兵团的一部掩护第5团战斗队的右翼,并在该团战斗队的协同下,在倭馆东面的诸毗邻高地上与敌进行了异常激烈的战斗。该日晚18时,第5团战斗队和第6中型坦克营归建,由第24师控制。

   第二天上午,268高地争夺战继续进行。200多名北朝鲜军仍在依托圆木顶棚掩体抗击我第3营。临近中午时分,我方出动三个F-51型机群,向这些阵地投掷凝固汽油弹、发射火箭和进行低空攻击。这一空中突击使我方步兵终于得以摧毁敌军掩体。在被击毙的北朝鲜官兵中,有一名是团长。大约有250名敌军死在该高地上。洛东江以东的其他敌军顽强抗击我方第2营和第1营。战斗中,敌方共损失近300人。但是,思罗克莫顿上校的部队奋力向前。14时15分,第2营突入倭馆,15分钟后在那里与第1营会师。第2营的行动使一个正在其正面埋设地雷的敌军小组措手不及,尔后该营向倭馆纵深突进,至15时30分它已通过该镇。

   9月19日,倭馆周围的北朝鲜第3师防线崩溃,于是该师惊慌失措地开始向江对岸退却。9时,空中侦察报告,紧挨倭馆北面大约有1500名敌军正在渡江,向洛东江西岸方向逃窜;下午他们又报告说,倭馆北面的路上挤满了一群群、数量从10到300不等的敌军从倭馆镇里拥出来。下午过半时,空中侦察又报告,倭馆北面的各个方向和隘口上都有敌军。该日昼间,第5团战斗队共缴获了22门45毫米反坦克炮、10门82毫米迫击炮、6挺重机枪以及大约250支步枪和冲锋枪。

   9月20日下午,第2营攻占了倭馆以北的重要高地303,这样,该团战斗队就达成了其在洛东江东岸的最后一项任务。当天,第5团战斗队在攻占其诸目标期间伤亡颇重——共计亡18人,伤111人,还有3人在作战中失踪。该日晚19时45分,第1营开始在倭馆铁路桥上方1哩的地方渡江,至午夜完成渡江行动,并向西推进了1哩。第2营在第1营之后也过了江,并在午夜前在江西岸构筑工事。当日昼间,第3营攻占了倭馆以北4哩处的300高地。次日(即9月21日)下午,在后跟进的第5骑兵团接替第3营守卫300高地,第3营尔后渡过洛东江。第5团战斗队在洛东江西岸发现了若干处敌军弹药和枪械库。

   第5团战斗队在5天里粉碎了北朝鲜第3师的整个右翼和中间地段防御,使得敌军无法坚守通往大邱路上的前进阵地,而在大邱,敌军正与我第5骑兵团处于胶着状态之中。

   从9月18日到21日,近距离空中支援达到了朝鲜战役中的最高峰。战斗机和轰炸机一天中从日本基地起飞数次,对敌抵抗枢纽部投掷凝固汽油弹、进行轰炸、发射火箭,并实施低空攻击,杀伤被阻截在开阔地带的逃敌。

   六、第24师在洛东江以西展开

   第8集团军和第1军突破釜山包围圈的计划都要求第24师首先渡过洛东江。因此,9月17日丘奇将军奉命在大邱正西的霞山洞渡口附近强渡洛东江。第5团战斗队刚开辟了向北的通路,并在来自江东的敌火下夺占渡场。第21步兵团计划于9月18日天黑后乘第3战斗工兵营战斗艇渡江。第21团一侯在江对岸登陆,即应沿洛东江西岸向北进攻,直指倭馆对面的某点,尔后突击至金泉的主干线。第24侦察连和第19步兵团要在稍南的地点同时过江,以封锁松竹向外的通路。松竹是敌军的一个集结点,位于洛东江以西约6哩的地方。尽管9月17日白天步兵第38团第2营在南面相当远的地方出敌意外地渡过了洛东江,但第8集团军的突破计划不变。

   第24师在向洛东江的接近过程中必须渡过洛东江的一条支流——环绕大邱的琴湖江。9月18日,步兵第21团团长斯蒂芬斯上校发觉,第1军工兵并未按原定计划完成在琴湖江上架桥的任务。于是,该师只好将建制内的工兵部队迅速调往该江,开始用沙袋加固第5团战斗队曾使用过的暗桥,以便大型车辆能够通过。由战斗艇构成的临时简易渡船将吉普车送过了琴湖江。为使水下暗桥保持畅通,必须不断地予以检修。到了夜幕降临时,在琴湖江东岸已排起了长达5哩的车队,这清楚地表明该团不可能按原计划在该日天黑后渡过洛东江。随着午夜的到来,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丘奇将军开始担心该团也许在天亮前不能开始渡江。因而,部队有可能因此遭到重大伤亡。他再三地敦促斯蒂芬斯,向其说明天亮前渡过洛东江的必要性。该日晚,支援炮兵向对方阵地进行了两次火力准备。

   尽管花了一整夜的功夫疏通堵塞的交通,使强击艇、部队和装备渡过琴湖江并运动到洛东江渡场,但是直至9月19日5时30分第一波强击艇才离岸进入洛东江。倭馆下方6哩和江西岸锦南洞村正南是174高地及其南伸的楔形长山脊,瞰制着渡场。在黎明的浓雾中,未见对岸有敌军的迹象。第一波上陆并开始向内地进发。几乎与此同时,来自两岸的敌机枪火力陷我部队于交叉火力之下。而且,此刻敌方的迫击炮和火炮也开始向江两岸射击。不出所料,最密集的火力果然来自174高地及其南伸楔形长山脊。

   在一段时间里,连这次渡江行动能否成功都颇使人怀疑。在敌火下继续渡江的第1营待到全部过江时,已伤亡近120人。7时,空军对174高地实施空中突击。第1营在江西岸重新编组,在空军投掷凝固汽油弹和进行低空攻击的支援下,对174高地发起了攻击,至中午攻占174高地。该日下午第3营渡过洛东江,并攻占174高地以北的另一高地。该日晚至第二天上午,第2营也过了江。9月20日,第1营向北推进至倭馆对面、江西岸的170高地,而第3营则攻占了西北方向1哩处、比170高地还要高的一个高地。

   与此同时,步兵第19团第2营于19日下午16时在步兵第21团渡场以南2哩处开始横渡洛东江,至该日晚全部到达西岸。当该营尚在江东岸时,敌方的迫击炮和火炮火力造成该营伤亡近50人。江岸争夺战异常激烈。但是,该营过江后,却只遇到轻微的抵抗。

   在第24师的渡江行动中,工兵的任务既艰巨又危险,这可从其伤亡数字中看出来。第3战斗工兵营阵亡10个美国人和5个配属的南朝鲜人,受伤37个美国人和10个南朝鲜人,另有5个南朝鲜人在作战中失踪。

   9月20日步兵第19团巩固了其松竹路旁的江西岸高地。19日夜间渡过洛东江的第24侦察连超越步兵第19团,开始沿松竹路向西进发。20日白天,第1军将英军第27步兵旅配属给第24师。于是,该旅准备渡过洛东江,以参与第24师的进攻。在第7骑兵团第2营接管英军第27步兵旅阵地后,该旅向北运动,至步兵第19团渡场,午后不久开始渡江,部队成一路纵队通过工兵部队在江上架设的一座摇摇晃晃的徒步桥。一整天里,敌军的一门火炮时断时续但准确地炮击渡场,造成英军一些伤亡,并且使第19团的补给品运送也受到了影响。尽管空中侦察作出了异常努力也未能查明该炮的具体位置,因为,当我方飞机临空时,该炮就保持静默。

   这样,9月20日第24师所辖3个团及配属的英军第27步兵旅均已渡过洛东江。第5团战斗队扼守倭馆-金泉公路以北的高地,步兵第21团守卫该路以南的高地,步兵第19团在步兵第21团的南方,随时准备运动前出提供支援,而第24侦察连则在洛东江以西的松竹路上搜索前进,英军旅准备沿该轴线向西推进。该师业已准备好沿主要干线大邱-金泉-大田-汉城公路向西发起进攻。

   由于第24师战斗部队已达洛东江西,有必要把该师运输、炮兵、坦克和勤务部队送过江去,支援该师的推进。北朝鲜人并未修复倭馆地区被第1骑兵师在8月初炸毁的桥梁,只是在塌落桥段上搭了些便桥,可供人员步行过江。因此必须立即在洛东江上架设一座能负载重装备的桥。第11战斗工兵营和第55工兵舟桥连从9月20日开始,连续工作36个小时,于9月22日10时在倭馆700呎宽和8呎水深的江面上架起了一座M2型舟桥。车辆立即开始运动过桥。至该日午夜,大多第24师的车辆已达洛东江西岸。许多车辆上都带有“到那边去,弟兄们——汉城见”、“我们忘不了大田”之类的标语。

   在9月20-21日倭馆附近的作战中,洛东江西岸的北朝鲜军在坦克以及其他装备和人员方面损失惨重。在这两天里,第24师清点出有24辆被击毁的敌军坦克,不过,其中有不少是在8月初和9月的早些时候被击毁的。据敌人资料称,敌第105装甲师第203团向洛东江西边撤退时仅带走9辆坦克,第107团仅带走14辆坦克。但是,敌军仍在坦克、自行火炮、反坦克炮和小群支援步兵掩护下往金泉方向撤退。

   除了琴湖江上架桥行动混乱以及由此造成步兵第21团未能按时渡过洛东江以外,第24师于9月18日开始的五天作战行动无甚可挑剔。9月22日该师集中完毕,并在江西岸作好了扩张其战果的准备。其最初目标是向西北方向的北朝鲜野战部队司令部所在地金泉推进20哩。

   七、“印第安头领”师向西进攻

   在第24师的南方,第2师在等待步兵第9团攻克201高地。9月19日,步兵第23团第1营和第2营投入战斗,增援逐个攻克敌军据点。当第1营增援201高地上的步兵第9团时,第2营穿越步兵第9团的进攻地带,攻击174高地,这里是敌军的一个邻接阵地。在这一行动中,乔治·E.冯顿中士率领团属坦克连的一个坦克排一举突上201高地山顶,立了殊功,这对于从高地上驱走敌军十分重要。该日晚,第2师左翼上的这一敌军顽强固守的高地落入步兵第9团的手中,这样,第2师渡洛东江的通路打开了。

   9月20日,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步兵第23团第3营在上浦渡场乘强击艇悄悄地渡过了洛东江,未遇到敌人抵抗。该渡场位于新反江由西江入洛东江处的正南。该营的这一渡江行动完全出敌意外,其先头分队第12连因而俘获了正在沉睡中的一个北朝鲜中校及其参谋人员。从这一次行动缴获的一幅地图上,美军获悉了北朝鲜第2、第4和第9师在新反里地区的具体位置。至9月20日中午,第3营已攻占瞰制洛东江西岸渡场的关键地形227高地。

   该日下午,步兵第23团第1营过江。其目标是207高地,该高地位于渡场上游1哩处并瞰制由此横跨洛东江的公路。在向该目标运动的过程中,先头连不久就迎面遇上了新反江,奇怪的是该连中无人知道这条江流经何处。为了设法找到渡过新反江的途径,部队在这里耽搁了几个小时,最后乘水陆两用载重汽车过江,尔后,发起夜间进攻,运动上山顶,结果发现该高地并未设防。

   与此同时,第3营在227高地上构筑工事据守。该日晚,雨下得很大,在暴风雨的掩护下,北朝鲜的一个连运动到近山顶的地方。第二天(9月21日)早上,正当第9连官兵在用早餐时,敌军冲过高地,对我射击,并投掷手榴弹。他们将我方一个排逐出阵地,并造成我26人伤亡。至中午,通过几次反冲击,我方又将阵地夺回。

   当高地南侧发生上述战斗行动时,步兵第23团第1营在第72坦克营的一个坦克排的支援下,攻上了通往新反里的公路。新反里在洛东江以西5哩的地方,我方已获悉,敌军司令部的一个指挥所就设在那里。进攻遭到了敌军的顽强抵抗,加之步坦协同不好,进攻更加困难。但是,担任支援的双联40毫米和四联50毫米自行高炮的密集火力起了很大作用。使该营得以向前推进2.5哩,越过了数个敌军战斗群。

   第二天早上,敌军的一次拂晓攻击将我2连赶出阵地,并造成许多伤亡。该连连长阿特·斯特尔上尉阵亡。该日昼间,大约有2个营的敌军兵力进行顽强抵抗,将我方步兵第23团遏制在新反里的当面。该团的第2营渡过洛东江,并向前运动,加入第1营在道路以北的战斗。道路以南,第3营遇到的抵抗要小一些。第二天(即9月23日),步兵第23团攻克新反里。此时,会同步兵第38团对陕川实施向心突击的条件已具备。

   在步兵第23团北侧方的另一条道上(距6哩),步兵第38团在其向草溪和陕川方向进攻时,遇到了敌军强大迟滞部队的顽强抵抗。空军以凝固汽油弹和杀伤炸弹实施空中突击,援助第2营于9月21日粉碎北朝鲜军在239高地上的抵抗。239高地是瞰制草溪的关键地形。第二天下午不久。第2营突入草溪镇。该日午夜前,第1营将牵制洛东江以东409高地上的北朝鲜第10师所属部队的任务移交给步兵第9团第2营,尔后开始渡江,与本团会合。

   虽然第2师仅有276呎的架桥器材,但是通过采用各种各样的简便器材,该师还是于9月22日下午在泗德渡场400呎宽的江面上架起了一座桥,并作好准备开始向洛东江西面运送补给品,支援推进中的部队。

   八、大邱以北的合围

   几天里,第1骑兵师和南朝鲜第1师在大邱北侧地段和第5团战斗队的右翼与北朝鲜第3、第1和第13师展开了拉锯战。比起防御圈的其他地段来,该地战斗的激烈程度在伤亡方面明显地表现出来。例如,9月16日向釜山后送的373名伤亡人员中就有近200名是来自大邱地区的。战斗跟过去一个月里的情形一样,集中在两条通往大邱的接近路上:(1)倭馆-大邱的公路与铁路,第5骑兵团将北朝鲜第3师的先头部队阻截在倭馆东南5哩、大邱西北8哩之间;(2)穿越大邱以北诸山地的多富洞路,在这里我第1骑兵师的其他部队和南朝鲜第1师全力地将北朝鲜第13师和第1师阻击了近一个月。在那里,敌军仍占据瞰制大邱盆地的诸高地,这些高地位于大邱城北、离城仅6哩。

   盖伊将军关于第1骑兵师在第8集团军突破行动中的计划是:(1)令第5骑兵团发起攻击并将敌军牵制在倭馆-大邱公路以东的地带里,以便在第5团战斗队向倭馆推进时对其右翼进行掩护;(2)令第8骑兵团对大邱的北漆谷地区之敌保持压力,并随时准备奉命尽一切努力向北面的多富洞推进;(3)令第7骑兵团待命,随时准备以营为单位形式,逐次由师的右翼转移到左翼,以迅速达成对倭馆和多富洞之间的小道和乡间土路上敌军的合围。如果上述计划奏效,第7骑兵团和第8团就将会合于多富洞并将大量敌军合围于倭馆-大邱-多富洞的三角区里。9月16日,盖伊将军将骑兵第7团第2营调到骑兵第5团作战地域里的288高地,开始了其由右翼向左翼转移兵力的行动。

   第8集团军进攻发起后的前三天里,大邱以北多富洞路上的北朝鲜第13师的部队和我方第8骑兵团之间的战斗处于胶着状态。哪一方也不能实质性改善其态势。敌军多次对570高地上的我方第2营发起攻击。570高地位于大邱以北10哩处,是该山地通路的制高点。路西,我第3营在离大邱较近的诸高地上获得了些局部性战果。北朝鲜军在多富洞路的两侧拥有一些难以克服的防御,他们在诸高地的正斜面上构筑了射击阵地,并配置了大量的迫击炮和小型野炮。因此,我方部队指挥官在能够作出火力和机动相结合的兵力部署前,只得缓慢推进,否则就要付出部下生命的代价。

   沃克将军对第8骑兵团进展缓慢颇为不悦。9月18日,他将自己的这一意见告诉了盖伊将军,同时也告诉了第1军军长米尔本将军。这两位将军均认为该团是进攻不力。第二天,第1骑兵师将第7骑兵团第3营配属给第8骑兵团,而且师参谋长霍姆斯上校还告诉帕尔默上校必须在该日昼间攻克多富洞。但是,敌第13师挫败了第8骑兵团攻抵多富洞的企图。来自路东佳山城城区和路西351高地的敌军火炮、迫击炮和自动武器的交叉火力将第8骑兵团逼回,并使之造成重大伤亡。9月20日,第72坦克营在此战中损失了7辆坦克。

   但是,骑兵第1师右翼的南朝鲜第1师却获得了引人瞩目的战果。南朝鲜第1师师长白善烨将军的右翼团(第12团)发现敌军山地阵地中有一间隙,于是就由间隙插入,抵达多富洞东北10哩处、多富洞-军威路的一个点上,比骑兵第1师最先头部队还要前出近13哩。至此,南朝鲜部队实际上已到了北朝鲜第1师和第13师主力的后方,已处在切断敌方主要退却路线之一的位置上。美军的第10高炮群伴随南朝鲜第12团突破,其高炮手交口称赞第12团给予的“漂亮掩护”,称“第10高炮群从来没有过拥有第12团充当保镖的安全感。高炮群到哪儿,第12团第10连就跟随至那儿”。这一突破迫使北朝鲜第1师于9月19日将其第2团和第14团由佳山(902高地)南斜面撤出,以防守新的受威胁方向。同一天,还有一个南朝鲜连突到城墙南缘。

   9月16日,联合国军攻势开始,第5骑兵团沿大邱-倭馆路进攻北朝鲜军的阵地,集中攻击路北的203高地和74高地及其对面路南的188高地。北朝鲜第3师第8团约1000人据守这些重要高地。第5骑兵团第1营于9月16日开始进攻。第二天,第7骑兵团第2营加入进攻行列,向西侧的253高地运动。北朝鲜军队依托253高地,与第7骑兵团F、G连交火,战斗异常激烈。最后,我方被迫退出该高地战斗,G连连长F.德帕林诺上尉在已负伤的情况下,还是担任殿后,掩护撤退。后来,德帕林诺遭敌伏击,他在毙敌6名后身亡。该两个连被逼回路南。

   三天里,北朝鲜军依托203高地进行顽抗。我方数次出击,均未占领该高地。当时“拿下203高地”是我方每个人的口号。9月17日-18日,我方第70坦克营A连在对敌作战中,共损失9辆坦克和1辆推土坦克,其中6辆毁于对方的地雷,2辆毁于敌方的坦克火力,另2辆毁于敌方的反坦克火力。在18日的一次坦克交战中,美军坦克火力摧毁了敌防御工事里3辆坦克中的2辆。最后,9月18日,203高地终于落入第5骑兵团第1营的手中。但是,北朝鲜军仍然依托该高地以北的诸高地继续进行抵抗,其中253高地上的敌力量最强。此次战斗中,第7骑兵团第2营的3个步兵连战斗减员到165人,其中第F连仅剩45人。我方的大多伤亡是敌方巧妙运用迫击炮所造成的。9月18日日终时,敌军第13师仍然盘踞倭馆以东3哩处的以253高地和371高地为核心的高地群。

   9月18日第92和第98航空大队的42架B-29轰炸机飞越洛东江,轰炸了倭馆西面和西北面,但是显然未对敌造成什么毁伤。

   9月19日,第5骑兵团第1营和第7骑兵团第2营与依托300高地和253高地的狂热的、誓与阵地共存亡的北朝鲜军进行非常激烈的战斗,使倭馆以东诸高地上的战斗达到了最高潮。第5骑兵团第1营所属分队攻克300高地山顶。在该高地上,第1营战斗伤亡多达207人,其中美国人阵亡28人,受伤147人,4名在作战中失踪,共计179人;南朝鲜配属分队中伤亡28人。中午时节,第6连报告还剩下66人在战斗,与其相邻的第8连和第7连仅余下75人。该日下午,第1营报告说,它只剩下30%的战斗力了。第5骑兵团夺占倭馆东南3哩处、瞰制多富洞路的300高地和253高地群,对该日第5团战斗队攻克倭馆无疑是个帮助。但是,这些高地以北1哩的371高地上的敌军以顽强的牵制行动使第5骑兵团夺取该高地的一切努力短时间未能奏效。

   北朝鲜第3师在其随后由倭馆地区退至松竹的过程中,兵力由5000人减少到1800人。全师上下都处在惊慌失措之中。联合国军的地、空联合行动对敌造成巨大伤亡。第5骑兵团最终收复老倭馆据点,在倭馆周围地区的清场中发现摧毁或缴获的敌坦克共28辆——其中27辆为T-34坦克,另一辆是经北朝鲜人修复的美制M-4坦克。

   19日,盖伊将军开始为其合围行动机动兵力,因为,倭馆以东地区的激战使之有可能实施这一机动。克莱诺斯上校率领第7骑兵团第1营,由师的右翼转移到师的左翼,在该团第2营的前方占领阵地。为开始向多富洞方向运动,盖伊将军命令第7骑兵团第3营于第二天上午由右翼向左翼机动,并准备在第1营后跟进,向多富洞方向急行军。9月20日早上,第3营在大邱以北上车,沿通往倭馆的道路向西北方向开进。团长显然担心,敌军的迫击炮和火炮火力可能要封锁道路,因此,在抵达目标前,他就令部队下车。徒步行军搞得部队疲惫不堪,结果,部队未能按时抵达集结地域。团长的这一过于小心谨慎使盖伊将军很生气,因为,同一团的第2营在同样的条件下比第3营早四天运动到右翼。

   于此同时,在该日(9月20日)上午,第7骑兵团第1营出发,通过300高地,沿通往倭馆的道路前进。在距倭馆尚有2哩时,该营先头分队于9时离开主要公路,沿路况不好的乡间土路前进。该路在倭馆东3哩处要通过一开阔地,在这里这条土路与倭馆-多富洞路会合。倭馆-多富洞路弯弯曲曲地伸向东北,沿一狭窄的山谷蜿蜒。该山谷两面皆是高山,一直延续到8哩外的多富洞。

   即使拥有第70坦克营第3连的装甲先头突击分队在前引导,路障和来自周围高地的敌军火力也仍然牵制住了第1营,使之进展缓慢。至下午过半,该营只前进了2哩,还只是在通向倭馆-多富洞路之叉路的半路上。当一辆坦克触上一枚地雷时,行军纵队就完全停了下来。盖伊将军对此缓慢的进展大为恼火,他命令团长务必使第1营绕过诸高地的敌军,“迅速摆脱敌军”向多富洞前进。

   第1营遵照盖伊将军的指示向前推进,抵达多富洞路,尔后折向东北,向8哩外的多富洞镇前进。一路上是满目遭蹂躏的景象——死牛、损坏的T-34坦克、被毁的火炮部件、一堆堆丢弃的弹药以及其他军事装备和补给品等。当该营停下来宿营时,一枚炸雷炸伤了克莱诺斯上校。他拒绝后送,但第二天在团长的命令下还是被后送了。该日晚第1营前进至距多富洞尚有4哩的郊区,第3营紧随其后。

   (9月20日)昼间第3营过早下车徒步行进是促使盖伊将军撤换第7骑兵团团长的最终原因。该日晚,盖伊将军令一直给第7骑兵团担任支援的第77野战炮营营长哈里斯上校任该团团长。哈里斯临近午夜到任。

   该日午夜左右,哈里斯上校向集结起来的营和各分队指挥官下达命令,第7骑兵团务必在第二天上午攻克多富洞,首先攻抵该镇的分队要向南转,与骑兵第8团建立联系,同时要构筑防御阵地,做好防御多富洞的准备。

   第二天(9月21日)上午,第1营恢复进攻,于12时55分攻抵多富洞镇边。在那里,该营遇到了敌军的抵抗,但是由西南和西北方向实施的钳形攻势于16时35分肃清了该镇上的残敌。一小时以后,该营由多富洞出发,沿大邱路向南方发展进攻,向骑兵第8团靠拢。

   该日傍晚,盖伊将军随骑兵第8团第1营前进,向北面的多富洞方向推进。正当他与该营营长凯恩上校并肩站在一辆坦克上时,无线电上传来声音说:“勇战将军,我是散红,不要开枪!”几分钟后,带领第7骑兵团第3连先头排的一名军士走进阵地,师长就其胜利完成合围机动给予嘉奖。

   于此同时,第7骑兵团第3营抵达多富洞,尔后向北展开,占领路西边的防御阵地。此时,南朝鲜第1师下属部队已切断多富洞上方的松竹路,正往南向该庄方向进攻。南朝鲜第12团攻在最前面,在军威下方的东北方向8哩处遇到了一个路障。十分显然,第1骑兵师和南朝鲜第1师的作战行动已将大量的北朝鲜第3师、第13师和第1师部队拦截在大邱以北的山地中了。第二天(9月22日),南朝鲜第1师第11团和南朝鲜国民警察部队攻克筑有城墙的佳山城,南朝鲜第15团下属分队由北抵达多富洞,与第1骑兵师会合。

   九、右翼

   在南朝鲜第2军的山地地区,敌军第8师已精疲力竭,敌第15师实际上已被歼灭。南朝鲜各师也接近精疲力竭,但是,其兵力要大于对方,因此,它们又开始缓慢地向北运动。南朝鲜第6师进攻北朝鲜第8师,将其牵制了二个星期,无甚进展,尔后在四天的战斗中摧毁了该师,使之不复再为一支战斗部队。根据敌人的资料,北朝鲜第8师这一次伤亡4000余人。幸存者向北面的醴泉方向溃逃。至9月21日,南朝鲜第6师向义兴以北方向推进,未遇到什么抵抗。

   往东,南朝鲜第8师曾一度集中在一起,开始向北运动,未遇到任何抵抗,因为对面的第15师实际上已被歼灭了。

   在南朝鲜第1军地段上满目战斗创痍的(左木右巳)溪-安谷里-庆州地区,9月16日(联合国军转入进攻的那一天)南朝鲜首都师所部在安谷里的街道上与敌展开了巷战。在其对面,南朝鲜第3师已运动到浦项洞正南方的兄山江北岸。第二天,由西向东挺进的南朝鲜第7师的一个营与首都师所属部队建立了接触,从而,南朝鲜第1、2军之间持续二星期之久的间隙消失。

   主动向山地退却的北朝鲜第12师顽强地实施迟滞作战,直到9月22日才将(左木右巳)溪放弃给南朝鲜首都师。北朝鲜第12师尔后继续向安东方向撤退。曾一度令人生畏的北朝鲜第12师原先主要由中共军队的朝鲜籍老兵组成,但此时几乎已被歼灭——其兵力只有2000人。东面的南、北朝鲜各师此时宛如两位精疲力尽的摔跤手,哪一方也弱得难以压倒对方。不过,南朝鲜各师在数量上尚占优势,拥有较好的补给、每日近距离空中支援,以及在浦项洞地区还拥有较好的舰炮火力支援。

   9月16日的海军支援特别有效。当时,查尔斯·C.哈特曼将军的特遣舰群(包括战列舰USS“密苏里”号)刚好在浦项洞以东的海面上出现。该大型战列舰16时舰炮向浦项洞镇南方、依兄山江北岸江堤而构筑的敌军阵地猛烈发射2000磅级的炮弹。二天后,该战列舰在派往南朝鲜第3师的美驻(南)朝鲜军事顾问埃默里赫上校的目测指挥下,又炮击了这些江堤阵地。尔后,南朝鲜部队冲过桥,但是敌军的机枪射手又将他们纷纷击倒在地。当时究竟被打死多少人,至今仍不清楚,但是,在企图冲过桥的行动中共有144人受伤。最后孤注一掷,31名南朝鲜军人组成敢死队,志愿必要时宁可牺牲自己也要设法通过该桥。战斗机对敌江堤阵地进行低空强击扫射,以支援他们的过桥行动。31名志愿人员中,19名倒在桥上。其他南朝鲜军迅速增援已在江北立足的为数不多的南朝鲜士兵。在彼岸他们发现已死的敌军机枪射手倒在他们的江堤阵地上。

   作为联合国军在东线发起攻势的一个预先举动,海军舰只于9月14日晚至15日将经过特殊训练并用苏式武器装备起来的密阳游击营输送到浦项洞上方10哩处的长沙洞。该营于午夜二个半小时后在北朝鲜第5师的后方登陆。其任务是,当南朝鲜第3师在浦项洞下方对敌实施正面攻击时,骚扰敌军的后方。该日晚,敌军第5师第12团向密阳营已占领阵地的诸海滨高地派出一个营,于是双方交上了火。南朝鲜游击营的这一登陆举动成了彻底的惨败。美国海军不得不赶往增援,在该营所在滩头(敌军火力已将密阳游击营驱赶至这里)周围形成一道海军舰炮火力网,才使该营免遭覆没。最后,9月18日,海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南朝鲜游击营的725人(其中110人为伤员)用坦克登陆舰撤出。39名阵亡的以及另有32名拒绝后送至登陆舰的人留在了敌后。

   尽管这一骚扰敌军后方的举动以失败告终,而且对南朝鲜第3师也无甚帮助,但是该师所属部队于9月19日晚在浦项洞的外围派出了若干战斗巡逻队。第二天上午10时15分,该师攻克了这个已被毁坏的渔港镇。一个团推进通过该镇,至该镇以北的高地。在随后的9月21日和22日两天里,南朝鲜第3师在海军舰炮火力和战斗机的支援下,继续往北实施强大的攻击,攻占兴海,将北朝鲜第5师逐回盈德方向,使之溃不成军。

   十、左翼——敌军由小北山撤退

   在联合国军战线的另一端,即马山地区的左翼,9月18日攻势发起时刻时第25师处境困难。该师不仅难以发起进攻,反而仍在进攻出发线的后面与敌作战,而且战斗山诸高地(笔锋和小北山)上的敌军看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大。

   基恩将军及其参谋人员感到,第25师只有先肃清山地中部本师当面的敌军,才能沿道路向晋州方向推进。对8月基恩特遣部队的经历,他们仍然记忆犹新,当时敌军由诸山地后面向该特遣部队逼近。因此,他们认为,第25师能否推进的关键是在中部。这里,敌军占据诸高地,使步兵第24团每天都处在敌方的攻击之下。据守晋州、马山间通路的左翼步兵第27团和右翼步兵第35团在步兵第24团当面局势改观之前,除了原地踏步之外,别无作为。

   为贯彻其进攻计划,基恩将军于9月16日组建了一支营规模的合成特遣分队,由步兵第35团第3营营长罗伯特·L.伍尔福克少校任队长。基恩将军命令该特遣分队于第二天攻击敌军占领的战斗山和笔锋诸高地,任务是恢复步兵第24团在那儿的阵地。17、18两日,该特遣分队在第8、第9野战炮兵营炮兵火力和无数的空中突击的强大支援下,多次攻击这些阵地,但是冲击部队每次都被来自诸高地的自动火器火力逐回,而且伤亡惨重。在24小时内,仅步兵27团A连就伤亡57人。当9月18日的攻击再次失利后,伍尔福克特遣分队放弃了将敌人从诸高地上驱走的举动,并于第二天解散。

   9月19日上午我方发现敌军已于前一晚上放弃了战斗山山顶,因此,步兵第24团第1营运动上山并占领了该高地。在右翼,步兵第35团开始向前运动。该团在抵达中央里当面的高地之前,只遇到略微的抵抗。但是,当其到了该高地时,巧妙地隐蔽在蛛网形散兵坑里的敌军从后侧向第1营的士兵们进行射击。第二天,第1营攻占中央里,第2营攻占由中央里向西北延伸至南江的长山脊线。与此同时,在该师的左翼,敌军仍然顽强抵抗,步兵第27团试图向前运动,与敌展开了激战。

   9月21日,步兵第35团攻占中央里西南3哩处的著名谷道,尔后向西卷击8航空哩,未遇抵抗,通过茂村里岔路口,向晋州隘口附近的高地挺进。22时30分时,该团抵达该高地,先头营停下宿营。同时,该师中部的第24团和右翼的第27团继续推进,只是在不得不通过复杂地形时它们才减慢速度。它们通过了一个又一个北朝鲜军先前曾为之殊死战斗的阵地,见到敌军的自动火器射击阵地已成“蜂窝”状。

   过去三天的战况已清楚地表明,第25师中央和右翼正面的敌军已于9月18日晚至19日开始退却。北朝鲜第7师由南江以南撤退,而其第6师则在翼侧留下部队以掩护整个正面撤退。至9月19日上午,敌第7师在其第6师的掩护下,渡过南江,撤到江北。尔后,北朝鲜第6师也由其小北山阵地撤走。

   虽然我方第25师正面的北朝鲜军是全面撤退,但是在山地里仍有敌方的迟滞小组和掉队士兵。9月22日早晨,在屯德的下方,一些北朝鲜士兵溜进步兵第24团第I连的宿营地。一位排长醒来时骤然发觉一名敌军站在他的身边。他立即抓住对方枪上的刺刀,与之展开了搏斗,直至其他人将该敌军击毙。附近,另一个敌军向一个有3人在熟睡的散兵坑扔了一枚手榴弹,结果炸死两个,另一个炸伤。过后不久,敌迫击炮弹落到某连队指挥官正在第1营营部召开会议的会址上,结果造成7人伤亡,其中该连连长阵亡,营人事主任参谋和作战主任参谋受伤。

   在第25师继续向前推进的过程中,晋州隘口上的北朝鲜第6师所属部队在9月22日将我步兵第5团阻击了一整天,以掩护其主力撤过南江,并通过南江以西6哩的晋州。步兵第35团第1营的几个突击连冲到距隘口152高地山顶200码之内,但就是无法再前进。

   就在第8集团军行将开始反攻前夕,麦克阿瑟再次提出其颇有争议的建议。9月19日,赖特将军从仁川向东京远东委员会代理参谋长希基将军发了一份电报,说麦克阿瑟指示应准备将在群山实施登陆的100-C计划付诸实施。赖特将军暗示,麦克阿瑟要2个美军师和1个南朝鲜师作好在10月15日实施登陆的准备。这一建议十分清楚地表明,时至9月19日麦克阿瑟将军对第8集团军能否突破釜山包围圈仍然十分怀疑。事实上,前景看来是并不很乐观。沃克将军获悉该计划后,反对在南面从第8集团军的战线上调走任何部队。至9月22日,南面达成突破的形势大为改观,因此,麦克阿瑟将军在该日与沃克将军讨论了此事之后,放弃了在群山登陆的想法。于是,希基将军在该计划上用铅笔注上了“存档”二字。

   9月22日的空中侦察报告并未明确指出敌方的企图。一方面有关于大规模敌军向北运动的报告,另一方面也发现大规模敌军向南运动。该日,第8集团军情报部门对情况的判断是:“尽管敌军在各个方向上都在向后退,但是尚无计划全面脱离接触和撤退的迹象”。这一对敌企图的判断是错误的。尽管第8集团军尚未掌握确切的情报,但是敌军部队确实到处都在撤退,只要有可能,就以强大的拦阻和迟滞作战掩护其撤退。

   且不论怎样分析第8集团军当时未曾预料到的有利态势,对仁川登陆对于南线作战的北朝鲜军的影响作一估计实属必要。无甚疑问,北朝鲜军获悉这一消息时,其士气受到极大的挫伤,而且这也许是造成其态势迅速恶化之最大而又唯一的因素。种种迹象似乎表明,敌方起初封锁仁川登陆的消息,大多北朝鲜军官以及釜山包围圈上的几乎所有的部队将近一个星期后才得以获悉。看来北朝鲜统帅部直到登陆三四天后汉城已明显危在旦夕时,才决定由釜山包围圈撤退,在较北面的某个地区重新编组。敌军在釜山包围圈的作战样式和行动反映了这一事实。

   9月16日,第8集团军发起攻势的那一天,除了第2师进攻地带内的某些地区上步兵第38团和第23团突贯大批遭歼的敌军部队的设防地域抵达洛东江以外,其他地方未获什么实质性的战果。时至19日到处都有敌军极为激烈的抵抗,毫无敌军主动退却的迹象,而且,总的来讲,联合国军的推进是较小的,并且是用激战和无数伤亡的代价换来的。后来,在9月18日夜间到19日,战线南部的敌方第7师和第6师开始撤退,此地的敌军部队距北朝鲜本土最远。敌第6师留下组织良好而有效的迟滞分队掩护其撤退。

   9月19日,美军第5团战斗队攻陷倭馆,大邱以北山地中的南朝鲜第1师突至敌方第1师和第13师战线的后方。随后,该两师开始撤退。第二天,东海岸的南朝鲜第3师收复浦项洞,在随后的几天里该师正面的敌第5师部队迅速向北面的盈德方向溃退。与此同时,南朝鲜集团军在整个战线的东半部分的山地里长驱直入。在9月20日和21日以前,骑兵第1师未能获得重大战果。9月21日,该师终于收复多富洞。在洛东江以西地区,美军第2师在9月21日和22日与顽强的敌军迟滞部队展开激战。

   从9月19日开始,仁川登陆和汉城周围的战斗对釜山包围圈上的敌军行动明显有影响。从这日开始,北朝鲜统帅部开始撤退其投入南线作战的主力部队,并令其开始向北运动。至9月23日,北朝鲜的这一退却运动在釜山包围圈全面展开。这一事件的本身就证明,仁川登陆的军事效应已在全作战区内反映出来。仁川登陆将以麦克阿瑟的杰作而传世。

   至9月23日,我方釜山防御圈周围的敌军包围圈已不复存在。因为第8集团军的全面进攻,与仁川登陆的行动相互策应。使敌人的企图化为乌有。第8集团军和南朝鲜集团军已处在扩张战果和追击的前夜,等待已久的、对痛苦的失败和死亡实施复仇的日子终于来到了。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