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战线的灾难·第十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锦江战线的灾难·第十

锦江战线的灾难·第十

作者:罗伊·E·阿普尔曼 ·美国

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

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第三卷

出自————《战争通史

  不断地操练可以造就优秀的士兵,因为它使士兵具有履行军事职责的资格,由于逐渐养成了刻苦的习惯,他们不知不觉地学会了藐视危险。从疲劳过度到休息使他们衰弱下去。他们会将一种状态与另一种状态作比较,结果是人类情感中占主导地位的懒散占了上风。于是他们对每一件感到不方便的琐碎小事发出低声埋怨,他们的灵魂在柔弱的躯体中也软化了。

——莫里斯·德·萨克斯《战争艺术遐想》

   锦江是汉江南面的第一条大河,发源于朝鲜西南部山区,向北走向。在大田东10英里的地方,锦江呈密集的环状斜向西北,尔后折成一个倒写的U字,并在该市西北12英里处开始它的最后一段流程,向西南一直流入大海。由入海处逆向上游25英里的一段锦江是黄海的一个宽阔的港湾,有1-2英里宽。锦江以半圆的形状圈住大田,实际上形成一个宽大的护城河,就像洛东江防护大邱和更南的釜山、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奇克哈默尼河保护弗吉尼亚州的里士满一样。

   大田位于小白山脉的西部山脚,锦江对该市的防护达到10-15英里。在它的西侧,海岸平原向北伸展至汉城,向西南伸展至朝鲜的顶端。但是向南和向东南到洛东江和釜山一线则有断断续续的小白山脉的小山和山脊。汉城-釜山铁路和公路从大田出发穿过这些山脉向东南延伸,一些二级公路从大田进入朝鲜南部各地。地理和交通的因素赋予大田独特的军事重要性。

   汉城-釜山铁路在大田正北8空哩处越过锦江。向西9空哩,顺着铁路的方向有一条主公路越过锦江。大坪里这个小村就在大田西北15空哩处锦江的南岸。从大坪里顺着河流再往西8空哩、大田西北20空哩处的公州有另一条公路越过锦江。

   工兵在7月12日夜里炸毁了公州和大坪里两处的锦江公路桥和信川的铁道大桥。在通向大田的道路上,工兵部队在锦江所有小支流的桥梁上置放了爆破炸药。

   从公州顺流而下,第24侦察连检查了所有的渡船,把他们在该镇的下游16英里一段河面上发现的平底船全部毁掉。为了再检查这个点下流20英里的一段河流,该连来到河的南岸。第24师副师长梅诺尔将军当时命令将从公州向东到铁路交叉处的锦江半圆河段里的所有船只没收并烧毁。

   迪安将军和第24师的参谋人员很清楚所面临的形势。7月13日,师情报处长估计,两个60-80%兵力的敌步兵师和近50辆坦克正在向第24师迫近。被俘的敌军证实,这两个师就是追击第34步兵团的第4师和追击第21步兵团的第3师。这表明,敌军将两路夹击大田,如果在东面邻近一条战线上向南推进的第2师能够将南朝鲜部队逐出他们进军的道路从而及时参加这一合击。这次进攻就是三路合击。

   在锦江这条护城河的后面,迪安将军将其第24师布设在大田前面的马蹄形战线里。第34步兵团在左边,第19步兵团在右边,第21步兵团在大田东南方一个预备防御拦阻阵地上。在左翼,第24侦察连分成一些排规模的小组,监视公州南面的主要渡场。这样,第24师就形成了一条两个团的战线;每一个团都有一个营在前沿,另一个营作为预备队。

   第24师处境很困难,面临着最严峻的考验。在第一个星期里就有1500人战斗失踪,其中1433人是第21步兵团的。这个团在7月13日有1100人左右的兵力,第34步兵团有2020人,第19步兵团有2276人。师属炮兵有2007人。7月14日师的综合实力为11400人。

   敌军对锦江战线的攻击首先在左(西)翼第34步兵团的防区开始。

   从汉城南下的北朝鲜第4师在与第24师作战中首当其冲,因而现在兵力已降至5000-6000人,稍多于原来兵力的一半。将近有20辆T-34型坦克走在师纵队的前头,师纵队里还有40-50门火炮。7月13日午夜前,北朝鲜第16团派出侦察兵去勘察锦江,了解河的深度和宽度,准备次日上午10时之前回来报告。在那天夜里,第34步兵团侦察排的一支警戒部队在公州对面离河北岸600码的地方捕获了其中一个北朝鲜侦察员,是个军官,得知第16团的使命是夺取公州。

   联合国空军对北朝鲜装甲部队、交通运输和步行纵队实施的空袭如今已相当奏效,所以敌军在白天再也不敢将坦克、卡车和长列行军纵队置于主公路上。从7月7日到10日,空军在平泽、全义和天安一带进行的空袭使敌军装甲目标和设备遭到重大损失,这样就使情况发生了变化。现在,当敌军接近锦江时,白天通常都保持寂静,在菜园和建筑物里隐蔽起来,夜晚才行军。北朝鲜人现在也比入侵后的头两周更多地利用偏僻和狭窄的小道,并且已经在白天将装备和补给品贮藏在铁路的隧道里。

   一、北朝鲜第4师在公州以南渡过锦江

   在公州周围的高地上,在公州-论山公路的两侧,第34步兵团第3营据守在防御阵地上。布署在这条防线上,从左至右是L连、I连和K连,M连的迫击炮在这几个连的后方。第63野战炮营在锦江以南约2.5英里处给以支援。再往南3英里,第34步兵团第1营位于横跨道路两旁的集结地域。

   第3营各部队之间的通讯联系实际上不存在。例如,L连只能与它的一个班进行通讯联系,这个班担任警戒并配备有一部感应电话机。L连连长阿奇·L.斯蒂斯中尉到第3营指挥所设法领取一部能凑合使用的无线电,但是落空了。他只能靠通讯员与营里联系。通信用SCR-300和SCR-536型无线电又几乎不可能弄到可使用的电池;通讯用电线也无法搞到,已经敷设的电线又收不回来。

   7月13日清晨4时,第3战斗工兵营的D连炸毁了公州前面的钢架桥。黎明后几小时,敌军一个班步行至河边,在河对面距第34步兵师 [ 注:原书如此。第24步兵师或第34步兵团?英文原版此处为“34th Infantry” ] 阵地700码的地方架起一挺机枪。在敌军这个机枪班北面的高地上露出一辆北朝鲜军的坦克。第34步兵团第3营现在只有锦江这条屏障介于他们与敌军之间了。当天下午,北朝鲜人开始从河对面炮击公州。

6. 锦江防线,第34步兵团,1950年7月14日

   由于情报参谋和作训参谋都因战斗疲劳而撤离。沃德灵顿中校指挥所的状况继续恶化,当天夜里,K连,这个由第3营混合编成的一支40人左右的连队在精神上和体力上都难以适应战斗状态,得到师部的批准后,他们从锦江战线撤退到大田医治。

   现在,在公州前沿只有第34步兵师 [ cdhyy注:团? ] 的两个兵力不足的步兵连——公路左边的L连和在公路右边河岸小山上的I连,在后侧还有重火器连的迫击炮。这些分队都清楚在其左(南)侧没有任何友邻部队。他们的右侧是第19步兵团。该团的梅里肖·孟特斯克拉洛斯上尉曾来参观过I连的阵地,并指出,该连右翼与东侧第19步兵团的战斗分界线中有一2英里宽的间隙。

   14日天亮后不久,在公州锦江南侧的美国部队可以听到村里的敌军坦克正在渡河。将近6时,敌军的平射火器(可能是坦克炮)对I连的阵地开火。他们的目标显然是步兵连背后的迫击炮。同时,敌军的炮弹在L连的阵地上空爆炸,但由于过高,未能造成任何杀伤。此后不久,L连的观察员报告说,敌军士兵乘坐两条驳船在他们南侧大约2英里的地方渡河,每条船搭载30人左右。他们估计,在上午8时和9时30分之间约有500名北朝鲜人渡过了河。

   雨夜过后天气晴朗。第63野战炮营派出一架联络机进行空中观察。空中观察员在上午通过无线电报告说,有两只载人的小船正横渡到锦江南岸,他还提供了渡场的地图坐标。显然这就是L连所看到的那支渡河敌军的一部。营作训参谋查尔斯·T.巴特少校决定不向小船开火而等待更大的目标。在公州东侧的阵地上,第11野战炮营A连的一个155毫米榴弹炮群对敌军进行了短时间的炮击。但是敌雅克型战斗机很快就把联络观察机赶跑了,于是炮兵的火力也就停息了。

   敌军在L连的南侧渡过锦江之后不久,连长斯蒂斯中尉没有能够找到支援该连的机枪和迫击炮分队。他的连处于越来越精确的敌军火炮的火力之下,他断定阵地是守不住了,于是命令L连撤退。11时之前不久,L连的全部人马就撤离了瞰制锦江的阵地。L连的一个排长华莱士·A.华格纳布雷斯中士到达第63野战炮兵营的阵地,通知一个身份不明的炮兵军官关于敌军渡江的消息。但据他说,该军官没有给予多大的注意。斯蒂斯中尉在下令撤退之后便去寻找第3营的指挥所,最后在伦山附近找到了该指挥所。当营长得知发生的一切后,立即解除了斯蒂斯连长的职务并威胁他要以军法从事。

   二、美第63野战炮营被击溃

   在锦江南面3英里的地方,第63野战炮兵营沿着山余村附近的二级公路布署了它的105毫米榴弹炮。这段道路两边都是矮松树覆盖的高地。由北向南炮连阵地的排列顺序是A连、直属连、B连和勤务连。该炮营在14日上午已经同伦山附近的第34步兵团指挥部进行过通讯联系,但是没有同锦江前线上的步兵分队或同与步兵分队在一起的炮兵前进观察员进行过联系。在此前一天,第63野战炮营的营长罗伯特·H.道森中校由于生病撤至大田,由威廉·E.德雷斯勒少校担任该营的营长。

   大约在下午1时30分,该炮营的警戒部队报告说,敌军部队正在向他们接近,已逼近高地。但是他们接到命令,要他们不得开火,除非敌人先开火,因为这些人可能是友军部队。结果这一群敌军士兵冲垮了前哨机枪群,并把缴获的机枪转向炮兵直属连,由此开始了北朝鲜第16团对第63野战炮营的进攻。敌军显然是通过侦察早已测定了美军支援炮兵的方位,并且绕过了河岸线上的步兵连,然后袭击了炮营和通向后方的交通线。

   这时敌军的迫击炮火打来了。第一发炮弹击中了炮兵直属连的交换台,从而破坏了与其它各连的电话通讯联系。迫击炮弹先后迅速击中医务人员、指挥所和无线电台车。由于失去了无线电台车,一切电信通讯手段都化为乌有。一辆弹药车也被击中,车内爆炸的炮弹引起直属连更大的混乱。

   在直属炮连遭到攻击的同时,位于北面250码左右的A连也遭到攻击。这第二支敌军大约有100人左右的部队从西面一座小山跑下向A连的警戒哨扑来。一个观察员说,这些人像一群印第安人一样口中发出尖叫声。A连的一些人用轻火器向他们开火,这些人就退回到山上。但是不久,这一伙人又从另一个山坡向大路冲下来,将A连置于150码距离的火力之下。迫击炮火开始打到A连的阵地上,迫使大多数炮兵离开了炮位。不过其中有些炮兵作战非常勇敢,劳伦斯·A.雷下士就是其中的一个。他虽然两次负伤,但仍用一支勃朗宁自动步枪与其他几个人一起挡住了敌军的前进,而当时连里大多数人都设法逃跑了。不久,一阵迫击炮火打伤了雷,使他暂时失去了知觉。他苏醒之后,爬到壕沟里,在那里发现还有15名炮兵——都未携带武器。这一群人全都向南逃去。在往外逃跑的路上,他们发现了连长伦德尔·M.萨瑟兰上尉的尸体。

   在直属炮兵连里,敌军密集的机枪火力穿过了作为火力指挥中心的大楼的正门和后门。困在楼内的人逃到一个地下掩蔽部,爬上一个深谷,然后向南面的勤务连逃去。在这紧张的时刻,显然没有一个人看到德雷斯勒少校。两年半以后,才在这个场地的一个普通散兵坑里发现了他和爱德华·L.麦考尔下士的遗骸。

   北朝鲜人在击溃炮A连和直属连之后便转向进攻B连。下午2时15分,约有400人的一支敌军部队对B连发起攻击。他们渗透到该连的后方,架起机枪,向该连开火。B连连长安东尼·F.斯塔海尔斯基上尉命令他的两挺机枪回击向其环形防御阵地进攻的敌军。敌军的迫击炮弹开始打来,击中了两门105毫米榴弹炮、一辆无线电台吉普车和一辆2.5吨牵引车。一群南朝鲜骑兵从B连经过,并向西对敌军发起攻击。但是情况极度混乱,在炮兵阵地上似乎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一穿插的结果到底怎么样。此时,北朝鲜人将B连置于炮火之下。下午3时,斯塔海尔斯基上尉命令全连收炮准备行进,但是他们未能将大炮拉到大路上,因为大路处于敌炮火控制之下。于是这些人弃炮而逃。

   在第一批敌军出现在炮兵阵地的一个半小时之后,整个第63野战炮营(欠勤务连)已被击溃,损失了10门105毫米榴弹炮及其弹药和60-80部各种车辆。A连有5门火炮完整无损地落入敌手。在B连,敌军迫击炮火摧毁了2门榴弹炮,炮兵们把另外3门榴弹炮的瞄准具和击发装置卸下后丢弃了它们。

   与此同时,勤务连得到了敌军进攻的消息,并作好了立即撤退的准备。被击溃的两个炮兵连的一些人撤到勤务连,然后搭乘勤务连的卡车向南15英里远的伦山驶去。被击溃的炮兵营的掉队士兵在当天夜里和第二天早晨来到了伦山地区。第63野战炮营的11名军官和125个士兵在战斗中失踪。

   从迪安将军那天上午签发的一个命令就看得很清楚,他并不想无限期地坚守公州,而是希望通过一系列阻滞战斗来迟滞北朝鲜人完成实施尽早在公州渡过锦江、迅速建立桥头堡和立即向大田挺进的计划。

   按照迪安将军的命令,沃德灵顿中校(代理团长)于14日上午离开公州旁南去的主公路上的风岗里(团指挥所)去勘察伦山地形,以便为将来可能的撤退行动作好准备。直到下午他才回到指挥所。不久,在下午3时到4时之间,他从一个逃回指挥所的士兵处得知,一支敌军部队已袭击并歼灭了第63野战炮营。沃德灵顿立即命令哈罗德·B.艾尔斯中校率领第34步兵团第1营出击,去营救炮兵阵地中的人员和装备,并迫使北朝鲜人向西退却。据艾尔斯说,沃德灵顿的命令使他第一次得悉敌军发起进攻的消息。

   第1营在下午5时过后不久就以连纵队的攻击队形出发向北行进。C连向北3英里的行军没有遇到意外情况。但当他们距被击溃的炮兵阵地只有100码处时,突然遭到敌军机枪和卡宾枪火力的打击,该连无法继续前进。到了黄昏时刻。艾尔斯接到新的命令如果在天黑以前不能完成任务,就要撤出战斗,于是,艾尔斯中校命令第1营回撤。在现有阵地上,第1营上了卡车,向南朝伦山驶去。

   第24步兵师在证实了有关第63野战炮营的噩耗后,立即下令在第二天(7月15日)上午对丢弃的装备实施空袭——摧毁丢弃和落入敌区的美军重型武器装备,这种做法已成为惯例。

   在这一天里,第34步兵团的I连一直紧紧守卫在河岸线上。直到中午,敌军的迫击炮弹一直落在它的附近地区。午后不久,河对岸的敌炮兵继续进行炮击。代理连长约瑟夫·E.希克斯中尉试图找到L连和第3营指挥所的位置,但未能成功。一些从重火器连来的人告诉他,敌人在他的后方已设置路障,他的后路已被切断。这一整天,在L连,除了敌军打来的炮弹以外,一切都处于寂静之中。那天夜里9时30分,希克斯中尉按照他所得到的命令,率领I连翻过公州东面和东南面的山脉,重新回到了团里。第34步兵团于7月15日早晨在伦山东面进入新的阵地。

   北朝鲜人在对锦江防线发起攻击的第一天就在该防线上打开了一个大突破口,不仅防线被打开一个缺口,第19步兵团的左翼也随之暴露无遗。7月14日的事件肯定使迪安将军认识到,他已不可能久守大田了。

   然而,迪安仍在设法给被击败的部队打气。他收到有关这场灾难的报告后,在当天下午2时40分拍发了一份电报:“在我们没有弄清情况以前,务必坚守每一寸土地——情况可能并不太恶劣——也许能够守得住——要进行侦察——也许能够把那伙人打败,从而重新巩固我们的阵地。我正前往你们那里。”他告诉斯蒂芬斯上校,第34步兵团正陷于困境,命令他将第21步兵团布设在大田东面选定的阵地上。迪安对未来大田战役的一些想法和意图反映在他的这句话里:“我们必须搞好协同,以便使第19和第34步兵团一起走出困境。”迪安将军在电报最后要求斯蒂芬斯当天夜里到师指挥所来讨论计划。

   虽然在15日早晨一个空中观察员看到在公州西南面锦江的南岸有两辆坦克,但是敌军在那天并没有大批的坦克过江。然而,北朝鲜第4师的其它部队在公州地区继续渡江。美军的空袭摧毁了敌军的一些船只,覆盖了他们的士兵。到7月15日夜幕降临时,北朝鲜几支小股部队已经从锦江向南推进到伦山一线。

   三、北朝鲜第3师渡过锦江攻击美第19步兵团

   第24师的第三个团(即第19步兵团)由小盖伊·S.梅洛伊上校担任指挥,这个团于7月4日开始抵达朝鲜。大约在90年以前,第19步兵团曾在南北战争的一次值得纪念的血战中获得“乞卡摩戛的礁石”的绰号。现在,7月11日和12日,迪安将军又把第24步兵师集结到这里,准备在1950年于大田旧戏重演。在12日天黑以前,第19步兵团到锦江南岸的阵地来接替第21步兵团,但是团防区的正式交接直到第二天上午9时30分才进行。14年前迪安将军曾于夏威夷在这个团当上尉。

   第19步兵团负责防御的地带很宽,从位于大田正北8英里的铁路桥东边的高地起,沿江向西一直延伸到离公州不到3英里的地方。宽度为15空哩,实际江面距离为30英里(因为河流有无数的深褶)。在这段距离上要部署一个团(而且是一个只有两个营的团),某些分队之间必然会出现很宽的间隙。团的主阵地横跨了从大坪里穿过锦江的汉城-釜山公路,这条公路位于该团防区的中段。工兵爆破部队于7月12日晚上9时爆破了锦江上的公路桥,但未能完全破坏它。第二天上午,他们又重新爆破了一次,这回两个跨距的桥架都掉入江中。15日,工程兵破坏了锦江上游信川处的铁路桥。

   大坪里的锦江河段在1950年7月中旬的宽度为200码,河岸高4-8英尺,水深6-15英尺,流速每小时3-6英里。几乎在每一个河流弯曲的地方都有砂洲凸伸到河床上,河道从中心向两岸来回不断变动。目前的河流由于下雨而水位上涨,当河水下降后,许多地方都可徒步涉越。

   铁路桥在第19步兵团的右侧,位于南朝鲜军的防区之内。在铁路西面1.5英里的地方有一条大支流(甲川)流入锦江。在铁路西侧的高地和甲川的河口处,E连以排为单位据守着可控制锦江铁路渡场的防御阵地。在E连的西侧有一个不设防的2英里宽的间隙。在这个间隙的另一侧,C连据守着大坪里东面3英里的战略要地——200高地的三个北峰。从C连往下游方向到A连的阵地,中间有约1000码的间隙,A连的阵地沿着锦江河岸构筑,在一个大堤坝的后面。A连的防区向西伸展,越过大坪里的汉城-釜山公路。A连的一个排放在大坪里堤坝和稻地南侧1英里处的一些500英尺的高地上。

   在公路的西侧,B连的第1排加入了在堤坝后面的A连,B连的其余人马都部署在近江的高地上。B连的西侧到团防区的分界线有5空哩的间隙未设防。C连的一个排在2英里外设立了一个前哨阵地。70人左右的情报侦察排与一个工兵排以及一个炮连一起都由梅利肖·孟德斯克拉勒斯上尉指挥,部署在团防区公州方向最后的3英里范围内。

   第1营营长奥索·T.温斯特德中校的指挥所位于锦江以南大约1英里处的主公路上的加洞村。梅洛伊上校的团指挥所位于该村后方大约1英里处公路上的钵山村。

   第2营率领它的两个步兵连在第1营的后方作为预备队。在A连后的公路东侧有G连的两个排,在B连后方的公路西侧有F连。重迫击炮连的4.2英寸迫击炮架设在公路的东侧。

   支援第19步兵团的炮兵由第52野战炮营的A连和B连、第11野战炮营(155毫米榴弹炮)的A连和B连和第13野战炮营的两个连所组成。第13野战炮兵营的营长查尔斯·W.斯特拉顿中校负责协调它们之间的火力。第52野战炮营的阵地在锦江南大约3英里处主公路上的斗满里,位于最前沿。在它后方再向南2英里是第11和第13野战炮营。

   第26高射炮(自动武器)营和第78重型坦克营(M-24轻型坦克)A连的大部分兵力都在大田。

   14日实施的空袭未能阻止敌军装甲部队在大坪里对面的锦江北岸集结。敌军坦克行进到北岸,并挖好掩体,准备以直接火力来支援渡河行动。坦克的炮火于7月14日下午1时开始打到锦江南岸第19步兵团的防区。当天晚些时候,一个空中观察员报告说,他看到有11辆敌军坦克藏在掩体后面,它们进行了伪装并被用为直射炮火。这一天中只有小股敌军试图渡河,没有重大行动,而且全都失败了。

   下午传来了左翼——在公州的第34步兵团崩溃的坏消息。

   第二天清晨7时,梅洛伊上校从他的最边缘的左翼获知,北朝鲜人正在那边开始渡河。空袭和情报侦察排的机枪火力遏制了敌军这次渡河的企图。但此后不久,在下游第34步兵团防区内已经过江的敌军部队与当时企图和第34步兵团建立联系的侦察排进行了短时交火。

   在第19步兵团暴露的左翼发生的这些事件促使梅洛伊上校决定用G连所余兵力、H连的一个机枪排、一个81毫米迫击炮分队以及第26高射炮兵营的2辆轻型坦克和2挺四联装0.5英寸高射机枪(总共用他预备队的三分之二的兵力)来加强那边的小部队。第2营的营长托马斯·M.麦格雷尔中校随同这些部队到左翼去。梅洛伊现在只有一个F连作为预备队,放在主阵地第1营的后面。

   7月15日晨6时,斯蒂芬斯上校带领他的第21步兵团从大田简易机场出发去沃川,沃川位于大田东面10英里处的汉城-釜山主公路上。这个团现在只有一个空架子。它的第1营有517人;第3营有132人编入K连和M连,隶属于第1营,一个临时独立大队总共有466人。前面已经提到,这个拼凑成的团各级人员总共只有1100多人。

   迪安将军已命令该团开赴沃川阵地。他深怕那边可能会有北朝鲜部队通过大田东边的南朝鲜部队渗透进来,因而他要第21步兵团部署在其附近横跨公路的高山上,以防护第24师的后方。该团进入大田以东5英里处铁、公路隧道以远的阵地,指挥所设在沃川。第21步兵团从它的新阵地还可控制由锦江的一个渡场向南通向公路的一条道路。第11野战炮营的一个连配属于第21步兵团。配属工兵部队的一个连为炸毁大田东面的隧道和桥梁作了准备。

   7月15日临近傍晚时,梅洛伊上校提醒阵地上的各分队警惕敌军夜间渡河。支援的迫击炮和火炮向河对岸敌军占领的村庄开火。晚间的炮击和空袭使朝鲜单薄的木头-土坯-稻草盖成的小房燃起大火,红光照亮了河流一带的前沿。

   从敌军的一些情报来源可以知道,北朝鲜第3师为这一次攻击沿江战线做了一整天的准备,反复不断的空袭严重地阻碍了它的重型装备的行动,并且在士兵心中引起了恐慌。政治军官为了鼓起低落的士气,答应他们在攻占大田后可以好好休息,并说城市失陷后美国人就会投降。

   就在黄昏之前,B连第3排的排长查尔斯·C.厄尔利少尉从锦江以北的阵地看到敌军一辆T-34型坦克绕过河流对岸公路上的一个转弯向前开来。正当他用电话把这一情况报告给连长时,他又看到另有8辆坦克正在路上拐弯。坦克大约在2英里以外,他用肉眼能够看得很清楚。其中3辆坦克驶离大路,掉转炮塔,向厄尔利的阵地开火,大部分炮弹都从头上飞过阵地。敌军炮兵也在同时开始射击。敌军坦克开火后,第1营已召唤飞机进行空中袭击,当时来了2架飞机。当飞机飞临河流上空时,除了1辆坦克以外,所有敌军坦克都躲进了一个林区。空袭击中了这辆坦克,使之燃烧起来。这2架飞机在该地区上空一直呆到天黑。等到飞机一离开,敌军步兵就乘着卡车驶向江边。

   小股敌军士兵涉入水中来探测美军沿江布防情况,其他人则冲到断桥的末端,跳入江中,开始泅渡。重火器连的无后坐力炮和机枪火力给大桥及其附近企图泅渡的敌军造成大量伤亡,但是还是有一些北朝鲜人在坦克炮火的掩护下渡过了江。

   在上游的200高地的前面,另一股敌军正在C连前面渡江。全连各种武器一齐开火,加上重火器连的支援,打退了这次进攻以及相隔不久的另两次进攻。友军打来的几发没有达到目标的81毫米迫击炮弹击毁了连里两门60毫米迫击炮,剩下一门的炮盘也被打断。泰伯下士临时凑合了一个炮盘,用他的手握住炮管打了大约300发炮弹。

   敌军前几批渡江进攻被击退后,准备实施大规模攻击。7月16日(星期日)凌晨3时,一架敌机飞临锦江上空并投下一颗照明弹。这是协同进攻的信号。据梅洛伊将军说,当时来自锦江北岸敌军炮火的猛烈程度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在欧洲所经历的任何场面不相上下。在这猛烈的炮火掩护下,北朝鲜人用船或木筏,或涉水和游泳,或其它一切可能的办法来渡江。美军的火炮、迫击炮和支援武器的各种火力予以迎击。

   当时发生了一件对大多数战斗结果举足轻重的典型事件。第11野战炮兵营的一门155毫米榴弹炮的任务是待命向河岸阵地上空施放照明弹。在敌军渡江的最紧急的时刻,第1营向团部要求稍稍转移一下照明地域。通常这只需几分钟的时间就能做到,但是炮兵人员误解了这一要求,将榴弹炮调整到需要移动大炮架尾的一个方位角。由于这一小事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照明弹。第1营营长温斯特德中校说,这一事故和随之而来的照明弹未适时出现的情况,是他们在丢失锦江南岸的战斗中最使人恼火的事情。

   清晨4时,敌军部队在第19步兵团的右翼C连和E连之间的间隙前渡过了锦江,并在当天夜里对C连的第1排发起第四次冲击。在这次攻击当中,亨利·T.麦吉尔中尉打电话给第1排的排长托马斯·A.马厄中尉,询问战斗的进展情况,马厄回答说:“情况很好。”而30秒钟后,他就被一发冲锋枪子弹击中头部而死亡。北朝鲜人在这第四次冲击中攻克了第1排的阵地。该排的中士仅带出12人左右。C连把该排的剩余兵力集中在200高地中间的一个山峰上坚守。但是这时北朝鲜人在第1营阵地的东翼找到一条掩蔽的路线。在此后的几个小时,他们利用这条路线广泛渗透到阵地后方去袭击重迫击炮阵地、各观察所和指挥所。

   敌军在团的主阵地右翼渡江的同时,在下游主阵地左翼,另一股敌军也在渡江。这一渡江战斗持续时间较长,显然是规模最大的一次。黎明时,B连的人们看到有300-400名北朝鲜士兵在他们西南面的高地上——已安全渡江。他们看到在下游的一个渡场敌军仍在渡江。敌军每次25-30人,一批批涉水过江,头顶着武器和补给品跳入齐颈深的水中。

   梅洛伊上校从他的观察所可以看到左方的渡江地域,但很难看清楚敌军活动的细节。B连已经召来炮兵火力来打击敌军渡江的部队,梅洛伊也通过他的炮兵联络官去召唤炮火。B连的门罗·安德森上尉注意到,一些敌军在渡江后继续向南前进,而大多数敌军留在小山岗上,伪装成一些灌木和小树。厄尔利少尉深怕这支渡江部队袭击他的后方,于是离开他的第3排到后面一个较好的观察地点。在那里,他观察了一个小时,看到敌军士兵绕过B连向南行进。

   此时,北朝鲜人已在第19团面前的各点渡江。早在清晨6时30分,第1营营长温斯特德中校就已向团里报告说,他的指挥所和重迫击炮连正受到敌军攻击,他的营防线的中段正在后撤。发动这次攻击的敌军部队就是先前通过那座部分被破坏的大桥,或游泳和涉水渡过了锦江的敌军。他们实施了纵深突破,并在早晨8时攻克了堤坝后面A连和B连右翼一个排的部分阵地,尔后继续向南穿过平坦的稻田占领了佳洞里处的高地。与B连在一起的军械排的排长约翰·A.英格里希中尉看到在B连沿堤坝防御的排所发生的情况,便从他在山岗上的阵地跑下来,扔掉钢盔,游过在该处流入锦江的小河,把14名幸存者带了出来。

   此时第19步兵团如要守住阵地,首先必须打退突入团阵地中心冲向第1营指挥所的敌军。梅洛伊上校和温斯特德中校立即着手把第1营指挥所和团直属连的所有军官、炊事员、司机、技工、文书等人员以及警卫排编成一支反击部队。梅洛伊上校调拨了一辆坦克和一门50毫米四联装半履带高射炮支援反冲击。这支部队同北朝鲜人交上了火,到上午9时把他们从佳洞里高地驱逐了出去。有的敌军向锦江奔去,渡回到北岸。第1营的主任参谋约翰·M.库克少校和营人事参谋艾伦·哈克特上尉在领导这次反击中献出了生命。

   梅洛伊上校报告迪安少将说,他已将北朝鲜人击退,他认为形势已得到控制,他能够按照迪安将军的要求一直坚持到天黑。双方都明白,天黑以后,第19步兵团就将从锦江撤退到更靠近大田的一个阻滞阵地。

   四、第19步兵团后方的路障

   但是实际情况并不像梅洛伊上校向迪安将军报告时所想像的那样乐观。第1营营长温斯特德中校不久就向梅洛伊上校报告说,他认为自己能够守住前面的沿江防线,但没有兵力对付后方的敌军。渗透到主防线后面的敌军炮火打到了第1营阵地的许多据点和主要的补给道路。此后又传来消息说,一支敌军部队已在后方3英里的主公路处设置了一道路障。罗伯特·E.纳什少尉在给第1营运送补给弹药的途中为敌军炮火所阻,他打电话将这一消息报告给梅洛伊上校,后者当即命令他返回,找到第2营营长麦格雷尔中校,并转告中校派G连和H连去突破路障。几乎就在接到这一报告的同时,梅洛伊上校又从斯特拉顿中校处得到消息说,他在炮兵阵地与敌人交上了火。

   整个早晨,第19步兵团被敌军步步紧逼,他们不明白空中支援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前一天晚上天黑最后两架飞机飞离锦江时还答复说,第二天早晨天一亮就随叫随到。天亮之后过了好几个小时,在前线上空才飞来6架飞机。当时团里向后方发出紧急呼叫,要求对敌军设路障的部队实施空中袭击。

   午前大约一个小时,当梅洛伊上校和他的作训参谋爱德华·O.洛根少校离开团指挥所去了解路障情况、并在后方选择一个阻滞阵地时,防线中段仍有零星的炮火。梅洛伊在离开锦江之前给温斯特德中校下达指示,要部队在天黑之后撤退。

   在第19步兵团后方设置路障的敌军是在公路以西B连的下游渡过了锦江的。他们绕过了B连和F连(F连是团的预备队)。此时,只有足以牵制住F连的一些敌军掉转头来与F连交战。上午,从F连送到团指挥所的许多报告都说,敌军部队正经过它的阵地向南推进。敌军的侧翼迂回部队一经通过F连即转而向东朝公路挺进。

7. 锦江防线,第19步兵团,1950年7月13-16日

   上午10时许,第52野战炮营营长佩里中校从他在锦江南面3英里处斗满里附近的指挥所看到了一长列身穿白色服装的敌军士兵翻过西边2英里处的一个山脊,又翻过南边另一个山脊,然后消失了。他命令A炮连向这个行进纵队开火,并通报在他北方的第13野战炮兵营:一支敌军正在向它逼近。这支敌军的一部分人身穿正规的北朝鲜军服,他们转向第52野战炮营,向B连推进。

   B炮连的人们急忙调转二、三门榴弹炮向北朝鲜人直接瞄准射击。敌军架起迫击炮,将炮弹打到B连的阵地上。北朝鲜人头几发炮弹就击毙了B连连长和军士长。另几发炮弹打伤了6个小队长中的5人。炮兵连副连长威廉·H.斯蒂尔中尉立即担当指挥,组织阵地的固守。此时,佩里中校在B连南面他的指挥所调集了有线通信、医务、不值班的射击指挥人员和在附近地区的第19步兵团的一些士兵组成一支小突击分队。他率领这支小分队向北朝鲜人的翼侧实施反冲击。逼近敌军时,他用无线电向炮兵指示目标。B炮连、佩里中校的反冲击分队和他所指挥的炮兵三方面协同的火力打退了敌军的这次进攻。北朝鲜人转而向南进入山中。

   在正午之前,这支敌军部队又转而向东朝第52野战炮营阵地南800码处的公路推进。此后,他们向往南行驶去取弹药补给品的带拖车的吉普车开火,阻止了车辆的前进。其它车辆也不得不停留在吉普车的后面。这是路障的开始,也就在此时,梅洛伊上校接到电话得知这一消息。在路障南侧,第11和第13野战炮营遭到了轻火器的射击,因距离远没有发挥作用。尽管负责协调火力的第13野战炮兵营射击指挥中心已经在上午11时左右与它的前方观察员和步兵阵地上的联络官失去了一切联系,但炮兵仍在向锦江的渡江地域进行炮击。

   北朝鲜人在斗满里南不远处(公路在该处急剧折向南方)设置的路障封锁了第19步兵团主阵地唯一的出口。该处只有一个狭窄的通道,那是一条陡峭的40英尺的河堤(在公路西边低缓通往一条小河,即龙水江)和一个陡峭山坡(从另一边低缓到公路)。在道路的两边都没有可供车辆迂回的通路。从这个地点向南4英里的一段距离内有一些高山,在西面与公路一侧相接。这一天慢慢过去,敌军逐渐加强它的路障部队,并将其向南延伸直到山中。

   当梅洛伊上校和洛根少校到达路障设置地区时,他们发现情况不妙。一群群小股散兵表情漠然,时而盲目地向敌军的大致方向回击几枪。梅洛伊上校正准备组织一些人去攻击在高地瞰制道路的敌军时,他受了伤。上校当即授命温斯特德中校指挥锦江一线的所有美军部队。

   洛根少校大约在下午1时与迪安将军重建通讯联系。他告诉迪安将军,梅洛伊已受伤,温斯特德现负责指挥,团的形势极为不妙。迪安回话说,他正在调集一支部队去突破路障,但是这支部队大约要在下午3时30分才能到达那里。他命令第19步兵团立即撤退,同时尽量将人员和武器撤出来。在这一通话之后不久,敌军炮火打来,摧毁了团的无线电台车,从而不能再与师部进行联系了。温斯特德中校命令洛根少校设法排除路障,然后派人出去与预计从南方来的换防部队取得联系。温斯特德然后动身返回锦江沿岸的第1营。在下午1时30分后不久,他命令第1营撤退。在返回锦江的过程中,温斯特德阵亡。

   在前一天夜间,天气已由多云转晴,而今太阳高照,气温达到了华氏100°。只有那些在盛夏时节吃力地爬过朝鲜陡峭山坡的徒步士兵才会知道,除非身体通过训练和锻炼使之习惯于这些条件,否则很快就会疲惫不堪。因为这是第19步兵团在朝鲜作战的初次经历,所以这些人缺乏适应崎岖地形和潮湿、高热气候所需要的耐力。他们在过去的三天三夜很少得到休息。这酷热盛暑的白天从早5时一直延续到晚上9时,对这些疲惫不堪的人来说似乎是一场无休止的战斗。

   当第1营开始撤退时,有些分队仍在他们原先的阵地上,还有一些分队则因受到敌军的驱赶而呆在二线阵地上。在从营右翼的200高地撤退的过程中,C连的军官们很难使士兵离开他们的散兵坑,因为打来的迫击炮火压得他们不敢动。机枪手杰克·阿拉瓦卡下士的机枪就在眼前被炸毁,他的耳朵被震聋,眼也几乎瞎了,身体其它部位也被炸伤。他抄起一支勃朗宁自动步枪继续进行射击。阿拉瓦卡最后未随连队离开高地。

   当奥古斯塔斯·B.奥尔少尉率领C连一部分人马沿着山脚向公路行进时,遇见一些北朝鲜士兵躺在稻田的沟渠里,部分身体浸没在水中。这些人看来好像死了。突然,奥尔看到其中一个紧握手榴弹的人在水中发出气泡,还睁开双目。奥尔立即将他击毙。他和战友这时才发现,其他北朝鲜人也不过是在装死,于是就把他们当场打死。

   当C连到达公路时,他们看到A连和B连的最后一批人消失在小路南端。敌军正从大桥地区向前突进。但是,一发现C连正向其翼侧运动,他们立即退缩了回去。C连在到达公路之后,立即顺公路转而向南行进,但是不久就遭到来自钵山里东侧高地的敌军炮火的袭击。估计约有6挺机枪向C连开火,把C连打散了。C连的人或单个或三五成群尽其所能夺路南逃。逃跑的人中有的看到一些伤员躺在路旁的沟渠里,医务人员勇敢地留在后面照料他们。在公路的西边,F连仍在阵地上掩护B连撤退。在第1营撤退时,F连遭到来自左前方、左翼和左后方的火力袭击。

   当撤退的第1营一些人抵近路障时,军官们企图组织部队袭击西边几百码处高地的敌自动武器火力阵地。一支这样的突击部队开始向敌军阵地爬过去。这时,己方4架F-51型飞机飞来攻击这个高地,于是完全破坏了他们的突击行动,迫使他们从斜坡上仓惶地撤了回来。另外,我方还组织了几次由司机、技工、炮手和其它勤杂人员组成的分队攻击高地,但一切都徒劳无功。两辆轻型坦克在路障处向敌军的大致方向开火。但由于北朝鲜人使用的是无烟火药,因此坦克手无法测定敌军枪炮的位置,坦克不能进行有效的射击。D连81毫米迫击炮排排长劳埃德·D.史密斯中尉是洛根少校命令前去袭击和摧毁敌机枪的军官之一。他和另一个排长带领50人爬向高地。走出几百英尺后,史密斯发现只有一个人仍跟随着他,于是他们俩人又回到公路上。部队都挤在路旁的沟渠里以避开敌军向车辆射来的火力。

   他们几次去清除封锁道路的车辆,但每一次车辆开动时,敌军机枪就开了火,使更多的司机人员遭受伤亡,车辆封锁的状况依然如旧。战斗机的袭击看来不能消灭敌军这三、四挺机枪的自动火力。奉命到南面去攻击敌军路障部队的F连仍在它原先的预备队阵地上,它无法执行这个命令,因为它实际上已处于敌军包围之中并在敌猛烈的攻击之下。

   大约在下午2时30分,洛根少校让作训助理参谋埃德加·R.芬斯特马赫上尉在路障处负责指挥,他自己带20人先是向东、然后向南绕行,设法测定路障范围,并找出一条可绕过它的支路。大约2个小时以后,他和他的小组走入了已经出发向南转移的第13野战炮兵营的原阵地。几分钟后,洛根遇到了迪安将军。随同将军前来的有两辆轻型坦克和四辆自行高射炮,其中两辆装有0.5英寸四联装高射机枪,其它两辆装有40毫米双联高射炮。

   纳什少尉奉梅洛伊上校之命沿公路折回去找第2营营长麦格雷尔中校、并带G连和H连去清除路障时,他受到了敌军交叉火力的袭击。他的吉普车被敌军炮火击毁,于是他步行逃到了第13野战炮兵营的阵地。在那里,他借了一辆吉普车,驶向公州附近团防线最左翼上旺里的麦格雷尔的指挥所。传达了梅洛伊的命令之后,纳什又驾车回到大田野战机场去找运送部队的卡车。经过个人交涉,并借助副师长梅诺赫将军的命令,他才得到卡车去装载G连。同时,两辆坦克和一些自行高射炮车出发开赴路障阵地。麦格雷尔中校先行一步,在第13野战炮兵营营部等候装甲车辆到来。洛根少校遇到迪安将军时,这些车辆刚刚抵达。

   洛根向迪安将军汇报了路障处的情况,表示愿意带领装甲车去突破封锁。迪安说,麦格雷尔中校将率领这支突击部队,而他(洛根少校)应当继续向南行进,到大田野战机场的西边建立一个新阵地。正当洛根站在路旁与迪安将军交谈时,有5辆吉普车急速向他们驶来。第19步兵团的主任参谋霍默·B.钱德勒中校坐在领头的吉普车上。他率领4辆载着伤员的吉普车穿过了路障。在这次狂奔过程中,每一个伤员至少又被击中一次。

   麦格雷尔这时已带着换防的部队沿公路北上。一辆轻型坦克作为前导,后面跟着四辆载有士兵的自行高炮,第二辆轻型坦克殿后。大约在第13野战炮兵营原阵地北面1英里处,车队刚转弯走上直路时,敌军的重机枪和轻型防坦克火器的火力突然对它猛烈地射击。两辆车停下来,向敌军回击。自行高射炮车上的大多数步兵跳下车来,争先恐后地躲入路旁的沟渠中。当麦格雷尔进入一条沟渠时,他看到梅洛伊上校和洛根少校乘坐的两辆被击毁的吉普车就在近旁。敌军击毁了那四辆高炮车。下午4时左右,那两辆坦克耗尽了弹药,于是掉过头来顺着道路折回。麦格雷尔沿着路旁沟渠爬回来,终于逃脱了敌军的火力。在四辆自行高射炮车上的人员大约伤亡了90%。被击毁的梅洛伊和洛根的两辆吉普车的位置可以表明,麦格雷尔的换防部队此时与公路下一个拐弯处挤在路障后面的团纵队相距300-400码。

   在公州附近团的西侧,G连从它的高地阵地上走下来,等待卡车把他们运送到路障地区。H连的一些分队用自己的运输工具先走一步。蒙德斯克拉罗斯上尉留下同侦察排在一起。侦察兵和工程兵在道路上爆破出一些弹坑。他们是最后离开阵地的。在儒城,梅诺赫将军遇到了G连的连长迈克尔·巴兹上尉,该连刚从西侧抵达该城。梅诺赫担心敌军坦克即将开来,就命令迈克尔将他的连部建在城里的河岸上。

   后来,巴兹接到命令,要他率领连队前去进攻敌军据守的路障。途中,巴兹遇到一支由一辆2.5吨卡车开路的小车队。当车队急驰而过的时候,坐在卡车前面保险杠上的宪兵军官喊道:“坦克,坦克!”巴兹命令他的司机将吉普车掉转头来横在道路中间封锁道路,G连的人纷纷跳下车来进入路旁的沟渠中。然而路上并没有敌军的坦克。几分钟后,巴兹带着G连重新上路,这次是步行了。在前面不远的地方,他遇到迪安将军,将军命令他前去接敌,清除路障。

   在儒城北面大约6英里、斗满里南面2英里处,G连遭到了敌军远程炮火的袭击。巴兹接到命令,要他沿着道路左侧的高地前进。命令指出,敌军部队就在前面左方半英里远的一个山岗上。G连在攀登山岗时遭到敌军炮火的打击,有些伤亡。黄昏时,他们就在山岗上挖掩体。不久,一个人跑着带信来,要他们下山回到公路,然后撤退。第19步兵团和第24师为清除团后面的路障所作的努力就此告终。

   通过在北端和南端两处作出的清除路障的努力,现已查明,路障覆盖了约1.5英里的路段。控制这一路段的敌军在一个丫形的山峦上(山峦的两道山脊陡峭下跌,山脚抵达龙水江,俯视着汉江-釜山公路)。

   在路障后,被困的美军整个下午都在等待援兵。他们无法看到两次企图从南边来援救他们的人,因为有一个指状山脊挡住了他们的视线。然而,并不是所有锦江一线的部队都来到路障处,许多小股部队分散进入山中,然后单独地或者成小分队向南和向东朝大田开进。

   大约在下午6时,几个参谋作出决定,把梅洛伊上校安排在最后一辆坦克里,然后用它冲过路障。这辆坦克做了四次努力才将那堆冒烟的2.5吨卡车和其它封锁道路的装备推到一边,然后隆隆向南驶去。在敌军又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用炮火封锁道路之前,大约有20辆车跟着坦克通过了路障,其中包括一辆牵引着第52野战炮营的一门105毫米榴弹炮。坦克由于机械出了故障,在路障南面几英里的地方停了下来。朝儒城方向撤退的巴兹上尉和G连在这里碰上了这辆坦克和梅洛伊上校。谁也无法止住随后的车辆取得帮助。这些车辆飞快驶过,把开不动的坦克置于一旁。坦克车长J.N.劳什中尉按照梅洛伊的命令,将一枚铝热剂手榴弹掷入坦克中,把它破坏。最后,一个军官押着一辆卡车回来了,把梅洛伊上校和其他一些伤员送往儒城。

   大约在搭载梅洛伊的坦克通过路障1小时之后,芬斯特马赫上尉奉洛根少校指示,命令全体人员准备越野行动。危重伤员和不能行走的人都被安置在担架上。这时在路障处大约有500人和100辆车。芬斯特马赫上尉和其他一些人往车上浇上汽油,然后点上火。在此过程中,芬斯特马赫上尉颈部被子弹射穿。晚9时左右,路障处的最后一批人向东转移进入山中。

   一群大约100人的步兵、炮兵、工兵、医务人员和直属人员在攀上路东的山岭。他们带着大约30名伤员,包括几名用担架抬的重伤员。这一群人中大约有40人被分派抬担架,但是其中许多人在登山爬坡时却走得无影无踪了。到了山上,那些仍带着重伤员的人决定,他们再也不能带着伤员行进了。随军牧师赫尔曼·G.费尔霍尔特与伤员一起留在后面。人们听到有一队北朝鲜军接近,在随军牧师的催促下,军医林顿·J.巴特雷上尉逃走了,在此过程中还受了重伤。直属连的詹姆斯·W.R.哈斯金斯上士从远处通过他的望远镜发现一群看上去很年轻的北朝鲜士兵在屠杀美军伤员,那个勇敢的牧师虽然难免最后一死,但是仍在为死者祈祷。

   整整一夜,一直到第二天(7月17日),掉队的和那些穿山出来的人员陆续进入儒城和大田。第19步兵团只有两个步兵连——G连和E连是完整无损的。E连在东侧铁路桥附近,没有卷入锦江的战斗,而且就在那天夜里接到了撤退的命令。

   当巴兹上尉在不能开动的坦克旁遇到梅洛伊上校时,后者命令他到路对面他所能发现的第一个利于防御的地形处构筑掩体。巴兹在儒城选好阵地,命令G连构筑了工事。7月17日上午,在大田后面美军第24师的防区内,G连的防御阵地处于最前沿。

   7月16日在锦江的战役中,北朝鲜第3师在江南没有使用坦克。大多数美军的轻型坦克在战斗中表现不佳。有一次在路障地区,团的行军纵队跑步通过路障时,洛根少校命令两辆坦克绕过道路的拐弯处去炮击敌军机枪阵地,并击毁敌机枪。坦克手表示,除非有步兵随同,否则就拒绝执行。后来这些坦克在没有得到命令的情况下通过路障逃跑了。一个炮兵军官在路障的南端遇到迪安将军时问将军有什么事需要他去做。迪安回答说:“没有事,谢谢你,”然后又苦笑地说:“除非你能帮助我给这些坦克手一点儿勇气。”

   第19步兵团团部和第1营在路障北面几乎损失了全部的车辆和重装备。第52野战炮营损失了8门105毫米榴弹炮和大多数装备,带出来的仅有1门榴弹炮和3辆车。在第52野战炮营南面2英里处的第13和第11两个野战炮兵营近傍晚时撤退至大田野战机场,武器和车辆都没有受到损失。

   爆发锦江之战的7月16日对于第19步兵团来说是一个倒霉的日子。在沿江阵地上大约900防御人员中,次日到大田地区报到的只有434人。一个统计披露,团部连、勤务连、卫生连和重迫击炮连以及第1营的共34名军官中,有17人在战斗中阵亡或失踪。这些人中有13个人后来证实是在战斗中被击毙。第1营所有的步兵连都遭受重大伤亡,伤亡最大的是C连,该连171人中总共伤亡122人。团部连191人中损失57人。第1营785人中损失338人,占43%,第2营777人中损失36人,第52野战炮兵营393人中有55人伤亡,占14%。参加这一战役的第19步兵团和所有配属部队及炮兵部队共3401人,共损失650人,占19%。

   在7月17日这天,第34步兵团的B连接防了大田北面5英里处的儒城原第19步兵团G连阵地。第19步兵团于当天下午转移到大田东南25空哩处的永同重新装备。

   在7月16日的锦江战役中,人们看到了一支防御部队没有足够的预备兵力来对付敌军的渗透和侧翼运动所造成的后果。梅洛伊一直坚信:假如在公州的第34步兵团被击溃后他未把2/3预备兵力派往左翼,他本来是可以阻止北朝鲜人设立路障,或者可以从高地上发起攻击来清除路障的。除了穿过200高地上的C连防区而实施渗透的北朝鲜人之外,第19步兵团确实打退(或通过反击击退)了所有的正面进攻和对它沿江阵地的主要渗透行动。但是另一方面才可以看出,一旦敌军设立了路障,该团也无法利用现有部队来组织反击了。近午时,部队中士气开始低落,许多人被炽热的天气以及长时间的紧张战斗弄得精疲力竭。他们拒绝爬山去袭击敌军的自动武器阵地。

   就北朝鲜第3师这方面而言,它本想用正面进攻来压制住第19步兵团,实际上却以两翼包抄达到了目的。对美军的左翼包抄造成了在锦江以南3英里处主要补给道路上的致命路障。北朝鲜人的这种进攻方法在战争初期颇有代表性,在战争后期中也很少变化。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