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战迹象·第二十二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停战迹象·第二十二

停战迹象·第二十二

作者:詹姆斯·F.施纳贝尔·美国

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

战争爆发前后·第二卷

出自————《战争通史

   5月底,范弗里特将军建议在敌后开辟战场,他要求李奇微将军允许他在朝鲜的东海岸登陆以围歼中国和北朝鲜的大部分军队。大致上,范弗里特是想要实施一场类似“铬铁作战”的行动,即纵深的两栖包围结合陆上长驱直入。他的目标区域在东海岸靠近元山附近。

   但李奇微将军反对登陆。首先,目标区域超过了参联会确定的界线。当然,如果理由充分,这条界线也不是说不可以更改。其次,李奇微反对为夺取战场优势去冒这么大的风险,即使作战行动能取得成功也不值得,因为他在朝鲜的主要任务是在尽可能减少自身伤亡的前提下去最大限度地摧毁敌军力量;并且他认定只要稳步向“堪萨斯-怀俄明线”推进,就能很好地完成这项任务,而不必在敌后登陆。况且,由于在当时情况下要把所有敌军赶出朝鲜是不可能的,所以只是为了在数目更多的敌军身上换取对等的牺牲而去冒重大伤亡的危险是不明智的。虽然范弗里特试图对此进行辩护,但李奇微毫不让步,该项行动计划只得被暂时束之高阁。

   不过,李奇微多少还是让范弗里特超越了参联会确定的界线在东海岸进行有限的推进。他告知范弗里特说,他可以夺占华川水库东端到东海岸一线,就象4月份所明确的那样,把“堪萨斯线”充分地向北推进。李奇微认为这种行动算不上是一场大规模的推进,因为它的目的是与敌人保持接触并使他们处于不平衡状态。李奇微把他的这一决定通知了参联会,他们也没有表示异议。

   根据李奇微的这种想法,范弗里特于6月1日命令加强对“堪萨斯线”的防御,其间继续对“怀俄明线”实施进攻,一旦占领了这条线,就在它的北面建立起巡逻基地。如果敌人再次发起大规模攻势,在“怀俄明线”的军队可撤至“堪萨斯线”,并在那里进行防御,否则,就“沿‘怀俄明线’和巡逻基线,尽最大可能发起有限目标的进攻并进行武力搜索和巡逻……使敌人遭受损失,迷惑它,牵制它。”

   6月9日,李奇微将军收到范弗里特对以后60天朝鲜事态可能的发展趋势的估计,这一估计与他自己的估计很相似。尽管敌人遭到了打击,但他仍具有很大的优势,并且有能力在以后两个月内至少发起一次大规模的攻势。范弗里特自己也深信,只要中国人积蓄起足够的力量,他们马上就会再次发起进攻。范弗里特准备迎接敌人的挑衅,他计划至少要在局部地区发起有限的但却很有威力的攻势,如果再配合一些欺骗战术,那将使敌人不能保持平衡或导致他们过早地进攻。范弗里特计划了三个这样的有限攻势,都是要求迅速夺占目标所在地域,破坏敌在这些地域里的后勤补给,在短暂的占领后再马上回到“堪萨斯-怀俄明线”。

   6月中旬,第8集团军抵达“堪萨斯-怀俄明线”;14日,李奇微将军把自己根据范弗里特将军报告所作出的并于未来两个月内朝鲜局势的预测向参联会作了简要汇报。敌军的后勤状况要比第8集团军的糟糕,敌军通信线路也太长,连日来的暴雨和联合国军空军卓有成效的空中封锁使中国人的补给问题进一步恶化,而第8集团军当前的后勤补给却十分充足。李奇微指出,由于范弗里特在这段时间里没有向“堪萨斯-怀俄明线”以北实施过大规模推进,因此,我军将继续拥有充分的后勤保障。李奇微认为,如果推进,那将会“使第8集团军目前的后勤优势化为乌有。”

   敌军的后勤状况虽然很糟糕,但他们在北朝鲜和满洲的人数却占绝对优势,这使得他们能保持总的主动权,并能在今后60天内发动至少一次大规模攻势。幸运的是,如果组织得当,那么“堪萨斯-怀俄明线”沿线的地形倒是很好的防御阵地。李奇微的企图是要第8集团军至少在今后两个月内固守在这条线上,并以该线为基地,采取有限进攻的作战手段来不断地消耗敌军。

   一、政治因素影响战斗线

   因为现在新的国家政策是建立在政治解决而不是纯粹军事胜利基础之上的,所以当然要阻止任何打算发起一场大规模攻势的准备。这种攻势即使可以打败敌人,但生命的代价却是巨大的,况且即便为这些地域花上很高的代价也肯定是得不偿失,因为在谈判桌上很可能还要归还给敌人。的确,在国家政策的背后存在有很多因素和条件,这些因素和条件是战场指挥官或(仅就此而论)国家领导的权力所无法控制的。决定通过政治手段来寻求朝鲜问题的解决,这是从世界范围着眼进行考虑后的结果。

   由于李奇微将军被指示要在适当的停战准备中为朝鲜冲突的调解创造有利条件,所以他煞费苦心地考虑着停火线的最佳位置。参联会于3月27日曾认为,非军事区应是宽约20英里的区域,中心在“三八线”或“三八线”以北,不过他们也知道,确切的位置还得根据停火时双方地面部队的作战阵地来确定。

   李奇微将军对这一点特别注意,6月初,他就部队的最佳停火位置问题征询了范弗里特的看法。范弗里特回答说“堪萨斯线”的位置最合适不过了。他对李奇微指出:“共军将会故伎重演,违反协定条款,采取增强作战潜力的办法,再次发起一场出乎意料的进攻,”即使是停战期间,美军的部队也必须占据适合坚守防御的地域,而“堪萨斯线”符合这个要求。另外,预计某种外交协议的达成可能会要求双方从接触线撤退10英里,因此范弗里特认为,至关紧要的是他的军队现在起码应该位于他们在停火期间将要占领的地域以北10英里远的地方。

   李奇微的“联合战略计划和作战小组”也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为了在停火条件要求撤退的情况下不至丢失“堪萨斯线”,他们就调遣第8集团军到“堪萨斯线”的问题审查了各种行动方案。6月13日,小组的军官们向李奇微扼要汇报了四种方案。在听取汇报后,李奇微总结说,范弗里特必须把远期计划改为向“平壤-元山”线作大规模推进。19日,他指示范弗里特准备夺取“平壤-元山”线,主攻方向放在“汉城-元山”轴线,助攻方向为“汉城-平壤”一线。由于范弗里特在此之前曾声称他至少在以后60天内不能作大规模推进,因此李奇微让他自己预定进攻日期。

   他不断提醒范弗里特记住,敌人随时都可能会要求进行政治谈判解决,如果这样,那么20英里宽的非军事区届时就要依双方地面部队的作战位置而定。“因此”,李奇微指出,“连续的主抵抗线要选择有适宜的警戒线,而且一旦谈判明显地迫近,则必须尽一切努力前出到这一警戒部队抵抗线以北10英里处与敌人保持接触”。可以认为,这条接触线就是“停火线”,因为一旦谈判成功,就会设立一个纵深20英里的非军事区,并且是以停火线为非军事区的中心线,而根据协议的条件,敌对双方可能都得从停火线回撤至少10英里,这就要求范弗里特的部队要位于他所选定的主抵抗线以北的警戒线上。当然,李奇微并不知道敌人是否打算谈判,但他仍指示范弗里特要在7月10日把作战计划交给他。如果谈判在不久后开始,范弗里特将军关于占据“堪萨斯线”并以其作为停火期间的主抵抗线的想法是恰当的。所以,李奇微要求范弗里特,任何谈判只要一开始,就前出到“堪萨斯线”以北至少20英里处。这样一来,当然就可以进行10英里的撤退并能控制那条警戒部队抵抗线。李奇微向范弗里特保证说,如果谈判迫近,他一定设法预先通知他,以便范弗里特至少可以机动部分部队前出到“堪萨斯线”以北20英里的主要接触线去。

   与此同时,参联会显然也在考虑如何明智地筹划停火线的问题。6月中旬,由于他们越来越相信政治谈判不久就可能进行,因此开始怀疑限制范弗里特推进的决定是否还正确。在6月15日的会议上,联席会议决定修改目前给李奇微将军的指示,并让柯林斯将军承担了准备一个修改本的任务。修改本中除了李奇微作为远东军司令官保卫日本的固有使命外,将取消对地面作战的任何限制。

   柯林斯将军和范登堡将军对此有些疑虑,他们认为让李奇微在他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可能朝北打这种做法未必明智。他们还认为,当前敌人的混乱及其在前沿的相对劣势是我军占领更多地域的极好时机,而且也十分有利于第8集团军加固阵地工事(以防停火)。6月20日,他们就改变指示中的以下内容征询了李奇微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改变的内容有:取消“任何对你所属部队的过分限制,以便你能在战术上利用当前的有利时机”;授权李奇微“实施那些对于你的使命来说是必要的或是值当的战术作战行动……以保证你所属部队的安全,并继续骚扰敌人。”实际上,参联会是否取消对李奇微推进行动的限制倒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真正的限制是由地形、后勤、兵力所造成的,而且归根到底是敌人限制了他的推进。但是参联会还是就以下问题征求了李奇微的看法,即下一步向北朝鲜推进的行动会给他空军的目标地域带来什么影响?推进行动是否会导致敌人实施空中袭击?通信线路的进一步延长会造成什么结果?

   李奇微将军赞成取消对他推进行动的任何限制,但要求联席会议允许他推迟回答关于深入北朝鲜作战的问题,因为他已经指示第8集团军司令官在7月10日之前交上一个大规模推进的计划,他希望先听听范弗里特的意见,然后再向参联会作出回答。

   但是李奇微对选择停火线的问题却仍旧兴趣盎然,他解释说,这条线至少应在“堪萨斯线”以北20英里处,最好是西起汉江和礼成江的汇合处,然后向东北经过铁原和金化,最后到东海岸的高城。李奇微指出,这条停火线不包括位于西海岸的瓮津和延安半岛。虽然这两个半岛最初都属于南朝鲜,但是现在保卫这两个半岛要比把它们包括在停火线以南所付出的代价更大。他要求参联会修改他们3月27日给国防部长的备忘录中所述的关于非军事区的设立意见,以便和他关于停火线的建议取得一致。参联会认为这没有必要。他们指出,联席会议那些要求他为停火创造有利条件的训令并不意味着让他必须取得对“三八线”以南所有地域的军事控制权。在战术上不利时,可放弃瓮津和延安地域。联席会议不希望由于他们的指示规定中没有包括瓮津和延安半岛而引起争论,因为这“将招致不必要的政治波动,特别是这个情况如果被南朝鲜政府知道了的话。”

   在接到李奇微同意对他作战行动的指示进行修改的表态后,参联会把这一情况上报了国防部长和国务卿,最后又上报到总统。杜鲁门总统同意取消对朝鲜作战的明确限制。于是,参联会7月10日通知李奇微说,他“……被授权实施那些对于你的使命来说是必要的或是值当的战术作战行动。”

   二、谈判倡议

   李奇微将军对停火线问题的关心还正是时候。6月23日,首次出现了共产党人准备进行谈判的可靠征兆,那天,联合国安理会苏联代表马立克以“和平的代价”为题在联合国主办的广播电台发表演说,通篇暗示他的政府希望尽早进行谈判。由于美国一向把苏联看作是对南朝鲜进行共产主义侵略的后台,并认为朝鲜的共军始终是依赖着苏联并受其控制的,因此美国的当权者非常重视马立克的声明。

   李奇微将军听说马立克的演说也许不久即可导致协商停火,因此马上采取了措施以防部队战斗意志松懈。他提醒他的下级指挥官们说:“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众所周知的苏联的两面性和欺骗性,二是象安理会这样的审议机构要采取决定性措施尚需相当的时日。我希望你们都能亲自作出保证,使你们下属的官兵们意识到意志松懈的危险性,并且保证你们要坚持在这一战场上加强而不是减少联合国的行动。”

   仅仅是两天以前,李奇微还曾向范弗里特下过保证,如果谈判临近,他会及时通知,以便让范弗里特可以前出到“堪萨斯线”以北20英里处。但是6月26日,在李奇微和范弗里特视察了前线并重新权衡了当时的态势后,两位将军决定不向“堪萨斯-怀俄明线”以北推进了。他们一致认为,虽然这样的推进在战术上和后勤方面并不困难,但可能付出的伤亡代价却太大,不值得。

   其间敌人既没有放松兵力的集结,也没有减少对第8集团军搜索行动的回击,特别是在前沿中心地区。李奇微将军的情报参谋称,尽管敌人发出了谈判的倡议,但他们仍然准备再次组织进攻。6月份最后一周的广播报道表明,敌人的攻势准备进展神速。报道说,敌人在中心地区囤积大量前线军需物资,并构筑炮兵阵地和调遣部队,俘虏也供称说敌人企图在7月份发动“第二次攻势”。

   但是敌人的军事集结在6月29日成为次要问题。就在那天,李奇微将军接到了参联会的指示,要他就停战谈判的可能性与敌人进行交涉。杜鲁门总统指示说,在6月30日8时正,由李奇微向驻朝鲜共军司令官发表如下广播声明:

  本人获悉贵方希望举行停战会谈,以停止在朝鲜的一切敌对行动及武装行动,并愿保证此停战协议的实施。为此,我在获得贵方愿意举行会谈的答复后,将派出我方代表并提出会议的日期,以便与贵方代表会晤,我愿提议此会议在元山港一只丹麦医院船上举行。

   李奇微奉旨通过广播电台发出了照会。

   在李奇微发出照会的当天,参联会向李奇微传达了与共军进行停战谈判应讨论的议题的指示。他们对他说,联合国在停战问题上最重要的军事利益是:在防止战争重新爆发,保证联合国军安全的前提下,停止在朝鲜的敌对行动;并主张任何停火谈判都应严格限制在与朝鲜有关的军事议题上。

   根据联席会议的这些指示,李奇微同他的“联合战略计划和作战小组”共同拟制了在首次会议上将向共方提出的议案,选出了联合国军司令部的谈判代表团,并对代表团的保障问题作了具体安排,包括通讯、运输、安全联络和其它一些常规事宜。7月3日,参联会全盘同意了李奇微的计划。

   同时,朝鲜人民军最高统帅金日成和自称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的彭德怀这两个共军领导7月1日联名通过电台答复了李奇微的照会。他们同意和联合国军司令部的代表举行会谈,但是建议会谈地点设在开城,而不是丹麦船上,会议日期以7月10日到15日。

   敌人建议在开城谈判,这对李奇微来说是不难接受的,因为他不过把这看作是众所周知的共产党政策——从不全盘接受一个建议——的又一佐证。因此李奇微告诉参联会,他拟同意把开城作为会谈地点并停止在汶山-开城路和开城地区的作战行动。7月3日,他通知共军他准备于7月10日在开城会见他们的代表,又说:“如果你们的代表在原订日期之前就准备好了,那么会见的日期可以提前。”他提议,为了保证会议的许多具体事项得到周密的安排,双方是否各派出3名联络官于7月5日或尽可能早地在开城会面。共军同意了这一建议,但把联络官会面的日期定在7月8日。

   仅仅是关于结束朝鲜战争的谈判即将开始的约定就立刻在美国的报刊上引起了很大反响。许多不负责任的日报上开始出现了诸如“让我们的孩子回家来”、“厌倦了战争的军队”等等词句。李奇微将军对这些情绪感到非常愤慨。他于7月4日告知参联会说:“我无法想象美国和自由世界还有比重蹈我们的武装部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那次不光彩溃散的覆辙更可悲的了。我们永远也无法抹去肩负重要使命的美国人民历史上的这一污点。”李奇微发誓要尽一切努力去消除他属下官兵们的这种思想,“哪怕这样做是‘思想管制’,我也要不遗余力地去做。”

   李奇微担心关于停战的舆论压力会迫使他作军事上的让步,因此他对参联会说:“我想郑重其事地向你们指出,我的重点是要让联合国军保留住南朝鲜的大部分领土,这样才能占领和保卫‘堪萨斯线’,并且也才能有一段适当的警戒地带用以预警。”他还重申了他的观点,认为“堪萨斯线”是这一大片地区中最坚固的防线,他说:“如果你们指示允许我造成某种战术态势,而且后勤支援也跟得上我的部队,那么,这条线就是最前沿的坚守防御地带……。我们政府所采取的任何迫我放弃‘堪萨斯线’或是拒绝我保留一段适当的警戒地带用以预警的立场,都将使我们在朝鲜的整个军事形势遭到致命的损害。我请求让我亲自将这封信的复本呈给国防部长。”

   紧接着,在派遣军官与敌方进行谈判之前,李奇微把他们试图达成的那些目标以及他认为在谈判桌上应该如何行动举止的问题给这些官员们作了详细地说明。李奇微还强调说,只要他们巧妙处理好停战谈判,这场谈判也许就会成为共产主义在亚洲开始退缩的最好标志。

   三、预测

   在双方联络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临场准备后,两边的代表团遂于7月10日在开城首次会晤。这场会晤降下了朝鲜战争的帏幕,而整整一年的激烈作战只是为了使敌对双方得到调解。停战谈判开始时,联合国军司令部在朝鲜的地面部队超过55万人,大致编为17个师(7个美国师,10个南朝鲜师),4个旅、1个独立团和9个独立营。敌军总计约45.9万人,分别包括中国的13个兵团和北朝鲜的7个军。敌我间重要的区别在于可用的后备军数量上,联合国军司令部没有任何加强力量的来源,而敌人却有74.3万人的中国军队在满洲。

   中国之所以愿意进行停战谈判,而不想把他们大量的后备军投入战斗,这无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自八个月前进行干涉以来遭到了重大损失造成的。截止1951年7月10日,敌人的伤亡总数估计已逾120万人,基本上是中国人和北朝鲜人各半。对于联合国军司令部的军队来说,代价也是惨重的,截止1951年6月底,美国战斗部队的损失已达7.88万人,其中将近2.13万人直接或间接战死。其它联合国分遣部队的损失也与美国不相上下。南朝鲜陆军伤亡人数达21.2554万人,其中死亡2.1625万人。南朝鲜平民付出的代价更高,伤亡人数达46.9万人,其中至少死亡17万人。

   虽然敌对双方都没能获得最后的胜利,但是都取得了重大的成果。联合国军至少是实现了击退对南朝鲜侵略的目标,除了西部的一小块地域外,南韩已经扫清了敌军,甚至“三八线”以北的一些地方现在也在联合国军的控制之下。中共一个引人注目的收获是从去年冬天的战斗胜利中得到的,这些胜利提高了毛泽东政权的威望,并为之赢得了军事强国的地位。但另一方面,中国人还缺乏核能力,并在工业和技术上依赖苏联的支援,这也部分地抵消了一些他所取得的优势。中共新的声望必将破坏亚洲的政治平衡。

   但是,这些收获并不能使任何一方可以持久进行朝鲜战争。在战场上,双方都可以声称自己拥有最强大的军队,但双方司令官都将认识到,军事力量的旗鼓相当留给他们的只是这样一个前景:即他们都在指挥着一场谁也无法取胜的战争。在谈判桌上,双方代表都可以自称是在自己力量更占优势的情况下谈判的,但任何一方都很清楚,对方并不占有决定性的优势。这里的挑战将是,虽然能在有利的条件下实现停战,但却无法去支配这些条件。确实,那些负责确定朝鲜战争政策和方向的人们,在朝鲜战争的第一年为我们在停战帐下和作战前沿两处,安排了一场冗长乏味、令人厌倦的僵持。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