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力的向心使用·第十一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战斗力的向心使用·第十一

战斗力的向心使用·第十一

作者:陆上自卫队修亲会 ·日本

出自————《作战理论入门》《战斗力的集中·第三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第一节 向心原理

   一、向心的意义

   所谓向心是指圆周上各点向圆心运动而言。所谓向心原理是指这种情况下力的作用的原理。

   二、 向心作用的特点和效果

   1、 向心作用是使向中心运动的各个力指向中心的一个共同点。

   2、 四周的力有着相互联系、相互策应的长处。即作用到圆心一点的力的效果比四周各个力的和要大。

   如下图所示,作用到中心的力>a+b+c。

插图13

   3、 力对中心的效果

   (1) 这些力越接近中心越大,到达中心时最大。

   (2) 这些力同时作用时最大,最有效。

   (3) 这些力作用速度越快,效果越大。

   三 、向心原理的适用范围

   向心原理是在态势上集中战斗力的方法的理论,在军事上适用于外线作战、分进合击、包围和迂回等。

   攻势作战的特点是集中性,可以说进攻具有向心作用。

   第二节 外线作战

   一、外线作战的意义

   1、 所谓外线作战是指在外面保持后方交通线,从数个方向对向外作战之敌实施的向心作战。

   从态势上看,从一开始就是处于对敌包围或夹击地位的作战,从作战线的角度看,是作战线(作战轴线)保持在敌人外侧进行的作战。

   2、 外线作战是使彼此分离的战斗力实施向心策应的作战,是战斗力的效果集中作用于共同的一点的行动,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向心原理的作战。

   从集中战斗力的观点来看,把彼此分离的战斗力适时地统一使用于战场进行作战,这种方式就是“毛奇式集中法”。

   3、 外线作战中的战斗力配置(战略展开)及其运用,有如下两种方法(见下图):

   (1) 配置在外围的A、B、C各部队同时进攻当面之敌,集中使用战斗力。

插图14

   (2) A军阻击非牵制优势的甲军,在此期间B军和C军击破当面之敌,迅速进至甲军侧后,集中全部战斗力歼灭敌人。

插图15

   二、外线作战的特点和效果

   1、能够包围并歼灭敌人

   外线作战形成的基本部署适于包围敌人,而且向心运动本身也可在战略和战术上包围敌人。

   2、 在战略上是极其有利的作战

   外线作战是攻击单一战线之敌,而且本身就具有不为敌人所制的特点,极其安全。内线部队如企图对外线部队的某一部分实施各个击破,则其侧后就会受到其他外线部队的威胁,从而难以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

   换句话说,外线部队不仅可以切断敌人退路,而且可以威胁其后方基地。而自已背后则几乎受不到任何威胁。

   3、外线作战是主动作战

   外线部队可自由地选择作战时间和空间,实施主动作战。作战时间不充裕时,外线部队不得不寻求迅速决战,而内线部队则随时会丧失作战时间和地域。对外线的这种微妙的压力应予重视。

   4、是优势部队的战略,强者的战略

   如部队不占优势,则无法采取外线战略。因此,只要充分地发挥出实力,在多数情况下将是成功的。

   5、协同不好的外线作战。则使战斗力分散,孕育着敌各个击破的危险性。

   因此,正确地选定作战方向,密切协调各部队之间的行动,综合发挥有形无形的战斗力,不给敌人造成各个击破的机会是极其重要的。

   总之,外线作战是主动的攻势作战,在态势上占优势,从各个方向实施向心攻击,威力很大。内线部队对外线部队进行各个击破的企图一旦失败,外线进玫部队就自然形成战略上的包围态势,并可最后形成战术上的四面包围。

   三、进行外线作战的条件

   1、 国家(边境)的地理关系

   如同奥普战争中的普鲁士、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同盟军一样,在地理关系上必然形成外线态势,用兵上自然没有选择内外线的余地。

   但是,在世界性的战争中常常是内外线不分,情况错综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可根据后方交通线的原理,在大的范围内划分内外线。

   2、 作战地域的地理关系

   在局部战斗中,可根据作战地域的特点、特别是河流和山脉的走向、公路、铁路交通网和要塞等情况,有选择地部署内、外线战斗力。

   如下图所示,名古屋和沼津地区就是很好的例子。

插图16

   即:在确定作战地域时,应选择那些导致敌人内线作战,便于我发挥外线之利的地域。

   3、战术(战略)条件

   (1) 在战斗力的基本部署分散,特意把战斗力集中于一地反而不利时。

   例如,在1866年的普奥战争中,毛奇为了先于奥军集中,即命令本来分散配置的兵力向战场开进,进行分进合击。

   (2) 在能够从内线态势转为外线时

   例如,在进攻时扩张战果后的追击战斗,以及各个击破敌人之后肃清残敌,均可实施外线作战。

   四、指挥外线作战应注意的事项

   指挥外线作战的主要着眼点是扩大当初态势上的优势和主动的有利条件,使敌陷于被动,指挥部队进行向心作战,从四周寻歼敌人。

   因此,指挥上应特别注意如下事项:

   1、 要迅速收缩外线态势,形成战术包围

   外线是战略,并不象包围那样是战术行动。

   不是具有独立战斗能力的师以上部队,不具备实施外线分割和策应的压力。因此,以师的一部实施外线作战是错误的。

   2、 要实施警戒,以免被各个击破

   必须确实保障彼此分离的各部队之间的联系与协同,加快作战进程,粉碎内线部队各个击破的企图。

   3、 处于外线的部队不要忘记集结战斗力

   要避免因受地形限制使战斗力分散于外线,错过会合的时机。相反,应在宽大正面上牵制与分散敌人,巧妙地将我方战斗力集中运用于一个方向。

   4、 要努力隐蔽企图,急袭敌人

   要正确地选择作战方向,隐蔽企图,急袭敌人,使敌人措手不及,得不到进行各个击破的机会。

   【战例】

   外线作战的战例:

   ○日中战争中的武汉、南京、湘桂、徐州战役。

   兵力分散,被各个击破的战例:

   ○英帕尔战役中的日军。

   由内线转为外线的战例:

   ○英帕尔战役中的英军;

   ○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的解围。

   攻占武汉战役(1938年8月-10月)

   中国军队在徐州会战中被日军打败后,把第5战区的部队部署在大别山地区,并在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两岸地区新设立第9战区,集中约60个师的兵力,加强武汉的防御。

   日军企图用华中派遣军攻占武汉,决定第2军从北面,第11军从长江两岸地区以外线态势实施进攻作战,在武汉地区歼灭中国军队。为此,从1938年8月下旬起分别开始行动(详情参见下图)。

   进攻到处遭到中国军队的抵抗。有的地区甚至打得很激烈。但是日军始终在广大地区保持外线态势进攻,将中国军队击溃,压缩到武汉地区。于是,中国军队向武汉西部地区撤退,10月26日日军占领了汉口。

   日军为了防止分散兵力和扩大作战地区,决定对溃退的中国军队的追击到信阳、德安和岳州一线为止,因此没有寻歼敌后退的主力,在肃清该线以东残存部队后便结束了战斗。但是,在广大地域实施分进合击,通过积极的外线作战攻占武汉的战役,则充分地达到了目的。

地图15

   英帕尔作战(1944年3月-7月)

   日军第15军军长企图用急袭包围战术,攻占英印军队的后方基地英帕尔,于1944年3月用3个师开始进攻。4月上旬,15师和33师分别推进到英帕尔北部和托尔崩附近,同时31师占领了科希马,大体形成了包围英帕尔的态势。15军军长督促反复实施强攻,并多次改变重点,但因从一开始兵力就不足,进攻迟迟无进展,未能缩小包围圈。

   另一方面,英印联军则企图把日军诱入英帕尔,乘其战线拉长之机实施反击。联军得到阿恰布方面的增援后,4月10日将一部投入日军33师正面。以2个师转入反击,把日军15师压到乌克鲁尔方向。接着,5月中旬在日军33师正面转入反攻,南北两面夹攻33师。

   日15军各部队在长期缺乏补给的战斗中兵力急剧减少,以寡敌众的宫琦支队也是如此。6月22日科希马去英帕尔的公路终于被联军打通,日军不得不停止英帕尔作战。

地图16

   第三节 分进合击

   一、什么是分进合击

   分进合击是从数个方向前进围歼敌人的运动,是指一边考虑在适当的时机集结战斗力,一边部署分进而言。

   分进合击在态势上是外线作战。

   二、分进合击的样式

   分进合击的样式因分进的方向、时机、地点和距离等的不同而有很多种。下面列举有代表性的几种:

   1、 根据方向

   (1)相对的两个方向 ;(2)从相对的三个方向

插图17

   (3)从四周;(4)从同一侧的数个方向

插图18

   2、 根据分进前的部署状态

   (1)从原集结状态;(2)从原分散状

插图19

   3、成梯次实施

插图20

   4、从到达目标距离上区分:

   (1)距离大体相等;(2)距离相差很大

   5、 从分进与合击的时机上区分:

   (1)同时进行;(2)先后进行。

   【战例】

   分进合击的战例:

   ○1866年普奥战争中毛奇在凯尼格列茨的分进合击

   ○日军在英帕尔的失败

   ○日军在徐州会战中的分进合击

   徐州会战(1938年5月)

   进入1938年,日中战争战场已扩大到华北和华中。日军获悉获悉:中国第5战区部队(司令李宗仁)在徐州附近集中约50个师,完成了阻击日军的态势,并进行战争鼓动,士气极大提高。

   因此大本营决心消灭这支部队,粉碎中国军队的抗战意志,遂命令华北派遣军(5师、10师、114师)和华中派遣军(3师、9师、13师)从两个方向分进合击,企图在徐州周围歼灭中国军队。

   两支部队从5月5日开始行动。作战在各个方向进展顺利,5月19日占领了徐州。蒋介石鉴于日军分进合击的进攻作战取得进展,5月15日决定让部队向西撤退。从5月26日开始中国部队退往西南方向。退却时,中国军队分散成小股部队,切断了华中派遣军兵力薄弱的后方交通线,因此,日军未能抓住其主力。

地图17

   三、实施分进合击时的注意事项

   1、合击目标的选定

   通常,首先选在战略要地即战略目标上,尔后随着战斗的进展,根据作战目的是以歼灭敌人为主,还是以占领地域为主再决定具体的目标。

   分进合击的本来目的,不单是集结战斗力,而是把战场上的战斗力合而为一,即包围歼灭敌人。

   2、 如何避免被敌人各个击破

   (1) 要正确地区分分进的部队

   即正确地选定作战的主要方向和次要方向,并恰当地区分战斗力。

   为此:

   ① 要对分进过程中可能抵抗之敌,保持战斗力对比的优势;

   ② 要考虑到分进的机动距离、分进地域的地形条件;

   ③ 要考虑到敌人可能采取的行动、地形情况以及作战目的等,在会合地域恰当地区分战斗力。

   (2) 要密切组织分进部队之间的协同

   为此,必须正确地进行作战指挥,在时机和地域上进行适当的控制。

   (3) 要规定分进地域和路线,以便于分进部队相互支援。

   (4) 要使分进部队保持适当的机动力,发挥机动速度,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

   (5) 要注意隐蔽企图,发挥奇袭效果。

   3、 保持最后阶段战斗力(打击力)对比的优势

   如前所述,分进合击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因此,保持最后阶段围歼敌人的打击力是特别重要的。

   为此.不仅要使用从地面分进的部队,还应注意采用以海空军断敌退路的立体包围,尤其重要的是要实施妥善的后勤支援,以保障在最后阶段最大限度地发挥战斗力。

   【战例】

   ○日俄战争中的辽阳战役(日军分进合击的目标是作为战略目标的辽阳,根据俄军决战企图,战术目标也是辽阳。)

   ○凯尼格列茨会战(最初的目标只是为了集结兵力而选在基钦,作战过程中,为了歼灭敌人而改在凯尼格列茨。)

   凯尼格列茨会战(1866年7月3日)

   1866年6月爆发普奥战争,普鲁士军队命令第1军、第2军和易北军分别开进,进攻奥地利。奥地利军企图在边境地带以防御作战阻止普军进攻,此间集中主力打败敌人。然而,一开始在几次边境作战中却都打了败仗,不得不进行后退。

   于是,奥地利军在凯尼格列茨设置了北方军团司令部,把主力(约21万人)集结在易北河北岸地区,企图待普军前出到比斯特里斯河时将其歼灭。

   普军第1军司令官侦察到这种情况,向总参谋部提出建议,认为先于奥军发起进攻,强迫敌人决战有利。普军待全军(约22万人)集中后实施进攻。参谋长毛奇将军则采纳了第1军的建议,在命令第1军渡过比斯特里斯现进攻当面之敌的同时,命令第2军反过来在第1军的东侧(左翼)投入战斗。为配合第1军的进攻,又命令易北军主力(约4万人)从第1军的西南方向向英军的侧后进攻,以期与第2军形成分进合击。普军能否取胜就在于当处于劣势的第1军战斗时第2军能否有效地投入战斗。

   7月3日,战斗激烈地进行了一整天。此间,毛奇一直与第2军保持着联系,3日14时许终于将其投入战斗。奥军在克尔姆附近被普第2军突破,虽然投入总预备队实施了反击,但未取得成功,同时左翼和侧后也遭到进攻,到该日黄昏损失惨重,遂撤退到凯尼格列茨以南。毛奇指挥的分进合击的会战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地图18

   第四节 包围

   一、什么是包围

   敌人配备上的弱点是在背后和侧面。因此,进攻敌人时,攻其弱点即打击其背后和侧面最为有效(参见第二编第一章中战斗力的方向性)。

   包围,是把敌人牵制在正面从其外翼的一个或两个方向,如有可能从空中占领敌人后方目标,切断敌人退路,在战场将其消灭的一种进攻机动方式。

   包围和迂回一样,可以直捣敌人弱点——背后和翼侧,因此自古以来为人们所喜用。

   二、包围的长处

   1、 可以打击作为敌人弱点的背后和翼侧。

   2、 这种态势本身就具有威胁敌人,使其感到处境不利,从而减少或丧失继续战斗的意志的效果。

   3、 可切断敌人后方交通线,使敌人继续战斗的物质保障能力枯竭。

   三、敌人对抗我包围的手段

   1、 反包围(包围者被包围)

   (1)通过投入后方部队实施;

插图21

   (2)抽调其他方向上的兵力转用于包围;

插图22

   (3)全线或者部分兵力后退,机动到包围部队外侧。

插图23

   2、 钩形防御

插图24

   3、 将翼侧延伸或者后退

插图25

   4、 进攻包围轴线

插图26

   5、后退

插图27

   6、 进行空中补给和增援

   四、包围成功的条件

   包围成功的条件在于在战场上迅速歼灭敌人,不给其对我包围采取相应行动的时间

   为此,应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1、 奇袭

   为了隐蔽企图,特别是隐蔽担任包围任务的部队行动(利用夜间等),欺骗敌人,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到正面上,应实施欺骗性展开和佯攻等。机动需要两夜时,隐蔽企图尤为重要。

   2、 保持机动力的相对优势

   特别要注意灵活运用空中机动能力,保持装备效能和克服障碍的能力。

   3、 牵制敌人于现正面上

   特别是实施有果敢助攻的进攻和确保我包围轴线。

   4、 保持优势的战斗力

   特别应保持力量和速度,以粉碎敌人反包围等行动。

   5、 各部队互相配合行动

   特别是主攻与助攻应在能相互支援的距离内行动。

   6、 有恰当的基本部署

   这点从选定集结地域阶段就应考虑。当然,机动力极其优越时,基本部署的不当之处能够得到弥补。

   五、实力与包围圈的关系

   超过实力的包围,即使勉强形成了包围圈,有时也会出现某种弱点,使被包围部队突围或解围,或者因被包围部队与包围圈外的部队内外呼应实施夹击,而使包围作战失败。

   指挥包围作战时,应认真考虑敌我双方的战斗力尤其是敌人后方机动作战能力的实际情况决定包围的规模,迅速地达成目的。必须注意,企图以有限的兵力实施力所不及的包围,即使暂时形成了包围圈,尔后也难以维持,或者遭敌包围反而陷入不利态势。

   六、立体包围

   要想以包围歼灭敌人,在现代战争中仅从地面实施是不够的。就是说,必须在实施地面包围的同时,积极运用空中机动力实施立体包围,还必须切断敌人的空中补给和空中增援。

   【战例】

   ○在缅甸辛泽瓦的包围

   (日军虽完全包围了英军,英军却通过空中补给而得救。)

   ○中共军队在朝鲜云山的包围作战

   中共军队在朝鲜云山的包围战(1950年10月24日-11月6日)

   中共第39军(基干力量3个师)受领“迅速挺进云山、熙川地区,与北朝鲜部队换班,阻击向鸭绿江推进的联合国军”的任务后,向云山,熙川地区集结。从10月24日开始,39军的先遣部队与担负“经云山向鸭绿江突进”任务的南朝鲜第1师进行战斗,出现拉锯状态。美8军军长沃克中将看到,10月28日位于南朝鲜第1师东面的南朝鲜第2军正面受压开始后退,因而南朝鲜第1师突出孤立,难以继续前进。便决定起用第1骑兵师作为第一梯队。29日第8骑兵团与正在同中共军队激战的南朝鲜第1师(第11团、12团)换班,占领了云山周围的半圆形阵地。中共第39军发现第8骑兵团和南朝鲜第15步兵团脱离主力,企图以2个师的兵力将其包围歼灭。他们首先派出大约5个营的兵力在云山以南约9公里处构筑了阻击阵地,用来阻击第1骑兵师的增援和切断第8骑兵团的退路。同时,在云山周围的森林里放起大火,以防止主力的行动被美军空中侦察发现。这样,中共第39军到31日为止就从北、西、南三面包围了第8骑兵团,从北部正面包围了南朝鲜第15步兵团。11月1日下午,中共军队首先向最脆弱的第15步兵团发起进攻,23时将其消灭,接着切断了云山南部的三叉路。而第8骑兵团23时才收到师的撤退命令,午夜开始行动。1营和2营遗弃了大量的装备好容易突围出去,而3营却突围失败,其主力被歼。

   对中共军队来说。云山战役是与美军的初次交战,对美军的战术特点和作战能力还不十分了解,而且这支部队也缺乏山地作战经验。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忠实地执行了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对孤立分散的美军集中了绝对优势的兵力进行包围,并积极勇敢地实施了夜间白刃战。

   第五节 突破

   一、突破的实质

   突破是从敌人预有准备的正面用力量分割敌人,导致各个击破或包围的一种进攻机动方式。就是说,突破的实质在于发挥强大的力量,因而必须最大限度地集中兵力。

   二、实施突破时

   1、突破是实力战术。因此,大前提是在突破正面要拥有或可以形成绝对优势的战斗力。

   2、 突破要在无法或不利于包围迂回的情况下实施。

   就是说,突破是对敌人周密准备的正面实施强攻的战术,因而攻者也将遭受重大损失,并不是理想的作战方式。

   【战例】

   ○满州事变时日军第2师昂昂溪附近的突破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军突破马其诺防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军突破马其诺防线(1940年5月)

   德军在考虑西线攻势时,曾设想在战术上实施两翼或一翼包围。由于荷兰和比利时方向构筑有坚固的要塞防线,而且英法军处于随时可前往支援的态势;从瑞士方向突入实施包围,在地形上也近乎不可能,因此,德军采取了中策,首先从中央正面实施战略突破,尔后实施包围。

   德军计划:为使中央突破取得成功,在把集中绝对优势的兵力即10个集团军中的6个集团军组成A集团军群的同时,命B集团军群挺进荷兰和比利时,把英法军诱至比利时境内,以保障A集团军群的突破和尔后的包围。此间,用C集团军群牵制兵力上占极大优势,沿马其诺防线配置的法军。

   1840年5月10日,德军同时发起进攻,由于集中了绝对优势的兵力,加之极大地发挥了突然袭击的效果,因而取得了预期的巨大成功。5月21日A集团军群的先头部队在加来以南到达多佛尔海峡,在法国本土分割包围了英国远征军和法国第1军,希特勒没有坚决歼灭这支被包围的部队留下了后患(被包围的英法军主力34万余人从海上撤退到英国本土)。然而,不管怎样此战役却决定了西欧的战局。德军挥师南下进行第二阶段作战。一蹶不振的法国于6月22日与德国缔约停战。

地图20

   三、突破中的注意事项

   1、 突破中力量的作用

   为了突破和分割全纵深有组织的抵杭之敌,力量将逐次发挥如下作用:

   (1)首先起打开分割敌人防御的缺口的作用(形成突破口)

   对突破点要集中优势的兵力兵器。

插图28

   (2)发挥排除抵抗的重锤作用(扩大突破口)

   突破口要扩大到足以使部队展开突贯目标的程度

插图29

   (3)接着发挥直指敌人末端的重锤作用(夺取最终目标)

   必须使用纵深战斗力,不失时机地发挥重锤效能,直至夺取目标。

插图30

   【注意】

   (1)突破时对力量的要求:

   ① 要占绝对优势;

   ② 要能维持到夺取规定的目标;

   ③ 要迅速发挥作用。

   (2)对付突破的办法:

   ① 从其他方向抽调兵力,加强被突破正面的抵抗力或者封闭突破口;

   ② 包围突破部队;

   ③ 下决心停止抵抗,全面后退,重整态势。

   2、 突破正面的宽度与纵深的关系

   突破口一般呈如下状态:

插图31

   最初突破正面的宽度越大纵深也越大。因此,必须根据要求的突破纵深决定必要的突破正面。

   一般认为突破正面的宽度与纵深大致相等,但是加强以坦克、炮兵和航空兵,就可以使突破的纵深大于正面的宽度。

   突破的纵深最低限度应达到粉碎敌人有组织抵抗的深度。

   3、 突破点和突破方向的选定

   突破口的部位和方向,首要的条件是能够使我方力量占优势,并便于发挥出来。因此,应选择敌人部署上的弱点和适于发挥我合成军队威力的地形等。

   在理论上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直角突破优于斜角突破

插图32

   当然,当质与量约占优整时,也可实施斜角突破。

   (2) 顺我后方交通线的方向突破有利。

插图33

   (3) 突入凹陷部之弊

插图34

   敌人的抵抗有向心作用,对我不利。

   当然,明显地具有优势的火力和机动力,特别是坦克作战能力时,亦可实施。

   【战例】

   ○沙皇亚历山大的“阿尔拜拉”会战(对付以强大兵力实施中央突破与敌之两翼包围的有效措施)

   ○拿破仑的“塞诺巴”中央突破

   四、数个正面突破

   1. 数个正面突破的必要性

   (1)一点(一个正面)突破,即使是有强大的后续梯队取得战术突破的成功,也往往会使敌人有时间重整战略态势,采取应变措施,最后导致我突破作战的失败。

   从战史上考察突破的发展过程是: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单纯的阵地突破,由于防御者采取应变措施而无法成功;1914年以后实施有限目标的逐次突破(强袭),以及用个别命令实施火力急袭。由于防御者也用实力对抗,所以连战术突破也无法取得成功;1918年以后实施全纵深一举突破(急袭),战术突破取得了成功,但敌使用战略预备队封闭突破口,又使突破遭到失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有很多运用坦克和飞机在数个正面突破成功的战例,如波兰作战、突破马其诺防线等。

   (2)数个正面突破容易形成战略包围

   ① 各个突破本身就有两个目的:突破后将敌人压到本来的后方交通线以外加以消灭;突破后分割围歼敌人。

   ② 数个正面突破结合在一起,容易从数个方向实施向心包围,可以扩大战略成果。

   ③ 容易分割敌人,予以各个击破。

   分割歼灭是各个击破的战术。

   ④ 无论哪种情况,均着眼于在敌人背后实施阵地外决战,所以最有把握最容易打败敌人。

   例如:战略预备队也参加围歼敌人的作战;以运动战为主体的作战。

   2、 数个正面突破在形式上的特点

插图35

   (1) 钳形包围

   (2) 多重包围

插图36

   (3) 分割歼灭

   (4) 向扩张战果发展(双重意义)

插图37

   3、 数个正面突破在用兵上的特点

   从根本上讲,它和突破的实质一样,是一种优势军队的战术。

   (1) 需要有最强的力量、最大的持续性(后续梯队)和最快的速度。

   需要力量与速度(即冲力)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从战略观点来看,后续梯队则更为重要。

插图38

   (2) 具有突破和包围的双重意义。突破是作战初期的行动,是战略包围的手段。即仅仅突破不能达到作战目的,必须把战术突破扩大成战略突破。

   (3) 呈现以装甲部队突破为主体的运动战形式。

   即作战由静到动,特别重视运用装甲和航空部队,而且要求正确地选择与掌握突破点和突破方向(作战轴线)。

   (4) 决战在突破后实施,而且着眼于敌人背后的阵地外决战。

   (5) 重视奇袭、急袭。

   【战例】

   数个正面突破取得成功的战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对波兰作战中的突破(钳形包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突破马其诺防线(分割歼灭)。

   一点突破遭到失败的战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军对阿登地区的进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军对阿登地区的进攻(1944年12月16日——1945年1月31日)

   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以风卷残云之势横扫法国,但由于后勤补给困难,9月中旬以后在德国边境上停止了进攻,战线呈现胶着状态。希特勒认为至少应该在一条战线上发起决定性的进攻,如果获得成功则可得到与西方结束战争的机会。为此,他企图发动对德国来说可能是最后的一次大规模进攻。计划是宏大的,和1940年5月取得巨大成功的西线攻势一样,是从阿登正面突破,挺进安特卫普,分割盟军,消灭其北半部的军队。

   德军在严密隐蔽企图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兵力,甚至抽调了预定投到东线的坦克部队,还准备了扰乱盟军后方和阻击盟军反击的敌后渗透部队和空降部队。德军把赌注押在这最后的机会上,6月份以来,部队士气空前高涨。

   1944年12月16日,德军对正面80公里长的战线进行了猛烈的炮火准备,尔后发起进攻。盟军遭到突然袭击,加之天气不好使盟军空军难以行动,因此,德军最初的进攻发展很顺利。但是,12月23日以后天气好转,盟军空军开始正式行动,随着盟军对策的实现,德军的进攻逐渐停滞,12月26日完全停止下来。

   德军集中25个师的兵力是绝对不够的,空军和后方兵力特别是燃料又不足,原来那种突破250公里纵深的计划显然欠妥。德军便不得不集中兵力实施一点突破。因此,盟军从南北两翼抽调兵力集中到中央,并投入全部预备队阻止德军突进,进而转入了反攻。德军发起进攻一个月后的1月16日,盟军基本上完全封闭了德军的突出部。这样,德军最后一次生死攸关的进攻也终于归于失败。

地图21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