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的防御(the active defense)·第三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积极的防御(the active defense)·第三

积极的防御(the active defense)·第三

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 ·日本

出自————《朝鲜战争》《停战·第十卷

出自————《战争通史

   ……因为良心不允许沉默,所以要重复我的信念,目下我们所能使用的军事力量对于中国只是构成威胁,使其踌躇不定,从本质上来说还不是充分的战力。……这就是我在谈判中采取固执态度的根本理由。

—— 联合国军最高司令官李奇微上将

   军事分界线问题得到大体的解决之后,双方都不管喜欢不喜欢而不得不继续对峙着。既然分界线已达成协议了,就不能进行改变分界线行动了。这形成了不知道何时才能结束对峙在白雪覆盖的山野里继续下去的局面。

   一、冬季的对峙

   在第一章中已谈到过,11月12日李奇微上将对第8集团军下达“积极防御”的命令这件事情。

   但范弗里特上将好象内心里对这个方针是不满意的。据传他因提倡夺回开城的作战而惹得李奇微上将不高兴。不知是否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在第8集团军的命令中看不到为立即体现12日的总司令部的命令而发布的指令。

   对峙的命令

   然而到了11月27日分界线问题一解决,就在当天才开始召集隶属下的各军军长,就今后的一般作战方针作了如下的指示 。

   “第8集团军高兴停战,并想用行动表示接受停战。……但是要不断地进行发动攻势的准备工作,要保持不论在任何时候接到行动的命令都能立即发起进攻的态势。为此,今后的作战要限制为保持现战线所必须的最小限度的作战。所以各位的攻击行动只能限制在为了夺回因敌人的袭击而失去了重要地形的反击方面。但这是指没有别的命令的情况。……要采取充分的措施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这就是说采取的是第8集团军的行动全凭对方的态度而定,假如对方希望就这么停战的话那么我方也停战这样的方针。

   这个命令立即贯彻到下面的小部队中。美国公开史料说:

   “除去不得已的情况外,没有让属下部队去冒生命危险的指挥官”。

   但是炮声并没有完全停了下来,在11月29日的联合国军报告中说:“派遣了68个侦察队……,敌人进行了两个班到一个团兵力的袭击”。

   因为双方都是针对对方来进行防御的,所以必须要知道对方。

   正好赶上第二个冬天来临了。西伯利亚高气团所造成的朝鲜的寒冷程度,在日本是难以想象的,就象吸皮咬肉那样冻得人生疼的严寒正在悄悄地来到战线上。双方都急于准备过冬,但大自然好象是联合国军的同伙。因为向阳的南面山坡和一天也见不到太阳的北面山坡是有天渊之别的。

   联合国军领到了丰富的补给品和暖房器具,把身子裹在防寒被服之中的日照良好的山坡上进行着安装越冬的设备。只把监视哨放在北面斜坡上就可以了。

   可是中朝军只能整天地在背阴里过日子,因为补给品和取暖器具好象也并不充分,所以就更加要用身体来对付寒冷了。美国公开史料说:“救了他们的,无非是生来的顺应性和忍受困苦贫乏的精神力量以及铁的纪律而已”。

   但是联合国军士兵受不了站哨的勤务,屡屡发生警戒疏漏而被利用的情况。还有象伏击等需要耐性和耐寒的行动,似乎不得不极受限制 [ 注:在12月的1个月中第8集团军全军共设伏247次,仅为上个月的四分之一,而且几乎没有收到什么效果。 ] 。

   可是中朝军冒着严寒也和夏天一样的派遣侦察兵和袭击小分队,设伏的次数也有所增多,经常对行动迟钝、警惕性不高的联合国军巡逻队和侦察兵进行奇袭。

   闭居洞中的龙

   中国军队的战术改变是很显著的。在秋季以前,除去在驿谷川南岸的防御之外,始终是采取流动性很强的防御战斗这种以前的常规战法,阵地的数目少而且浅,但分界线问题一解决,好象立即就改变成全面的阵地防御了。在20~30公里的纵深挖掘了堑壕,用圆木和石料构筑了掩体,在反斜面上挖掘了深深的横洞。另外,炮兵好象也增多了,很多被想到是新的火炮发射口的横洞在这里那里的山腰里显露出了令人可怖的影子。从挖得象蜂巢状的山顶,几条可能有两米深的交通壕沿着山后的斜坡弯弯曲曲的下来通到好象是补给所和厨房的横洞,而且和后方的山麓相连。若从空中来看,从西海岸到东海岸好象出现了一个长220公里、宽20~30公里的巨大蜂巢。他们充分地发挥了先天的土工作业能力。

   但是联合国军毫未妨碍这种构筑作业。据说这是为了表示对停战的热情态度。可是这似乎是得到了相反的效果。

   另外,中朝军也只有以排、连级部队极少的情况下用营一级的部队进行试探。所以战线几乎是平静的,可不久寂寞无聊这个大敌开始潜入到昏暗的堑壕中来了。甚至出现了如果停战不快一点到来,联合国军将可能从内部崩溃这样的担心。

   对此感到忧虑的范弗里特上将训令进行设伏捕获俘虏以摆脱无聊和提高士气,可是在零下十几度的战场上设伏对西欧各国军队来说简直是过分的要求。

   另一方面,中朝军在不受任何妨碍的情况下在努力地构筑阵地。在此之前只要出现人影就会招来雨点般的炮击和轰炸,因为构筑工事只限于在夜间进行,可是现在借决定了分界线的光,不论夜间还是白天都可以公然地进行构筑工事了。

   就这样一个月的时间转瞬之间就过去了,12月27日的停战限期很快地来到了。但谈判一点进展也没有。于是李奇微上将向范弗里特发出了如果有进行攻势的计划就请提出来这样的提令。因为想到一贯主张进行持续攻势的范弗里特上将,在限期到来的这个时机也许又制订了什么有勇气的计划的。可是范弗里特上将的报告是敏感地反映了现实的状况。

   “在最近的将来没有考虑采取攻势。仅仅为加强我方阵地这样的目的来反复地进攻有限目标不仅代价太高也没什么价值。这样说是因为认为我们的阵地很是坚固,在现状之下能够充分地击退敌人的攻势。而且敌人的阵地明显地被加强了,已变得能抵御普通的攻击炮火准备了。我想只有大胆的袭击才是不付出过高的代价而能驱逐敌人的方法。能取得胜利的利益,要确实地考虑不把将蒙受的牺牲正当化”。

   这就是说中朝军的阵地坚固到就连猛将也不敢冒然下手的程度了。

   另外,在东京,李奇微上将直属的综合战略计划和作战班依然在推敲着向元山至平壤一线进攻的计划,得出的结论是不论从作战方面还是兵站方面都可以实行。但却附加了“这是在认识到恐怕要付出近20万人的牺牲基础之上作出的”这样的一条文书。也就是没有能把闭居洞中的龙赶出来的手段。

   还有远东空军司令官温赖特将军是不喜欢把战线北移的。因为越接近东北基地,维持制空权和支援地面作战会变得越加困难。而海军也开始担心因中朝空军的增强而害怕舰艇遭受损失。

   由于这个那个的缘故,在1951年末进行大规模攻势作战的可能性变得几乎没有了。对损失的估计过高,而且苏联的行动依旧是一个谜。所以认为只要还有一点通过谈判来解决的希望进行大规模的地面作战是不可取的,不必要的,而且是徒劳的这样的想法占据了支配地位。这就是说中朝军由于得到了一个月这样充裕的时间,构筑成使联合国军首脑感觉进攻不合算的,足以达到抑制目的的阵地。关于这种阵地的构筑,北朝鲜公开史料进行了如下的评述。

   坑道式防御阵地的筑城:

   “1952年美帝国主义者为了达到其侵略的目的,一方面故意拖延朝鲜停战谈判,另一方面积极推行经济的军事化,加强军备,准备扩大朝鲜战争。”

   “从1951年底到1952年初,美帝国主义把美军第40师和第45师等预备队投入到朝鲜战场,……把李伪军从10个师扩充到12个师和6个独立团。此外,他们又增设和扩大了7个民工师和许多的训练所、学校和技术部队”。

   “这样,1952年直接投入到朝鲜战场的地面兵力约为55万人,如果加上在日本待命的战略预备队6万多美军的话,则达61万多人,各种飞机2800余架,各种舰艇360多艘……1952年在前线屡次企图发起攻势,特别是对我后方的和平城乡加强野蛮的轰炸,……对我们前线和后方竟使用了大量的毒气弹和细菌武器。”

   “朝鲜战争是高度地利用最新科学所获得的成就的现代战争,其残酷程度是前所未闻的。敌人动用了数百架飞机、数百辆坦克和数千门大炮,每天对我们防御阵地倾泻数千数万颗炸弹和炮弹,企图炸平我方阵地。”

   “这种情况,要求构筑和野战工事相结合的防空军、防炮兵、防坦克、防化学武器强有力的坑道体系的工事,以便在敌军强大的空袭和炮击下,可靠地保护自己有生力量和战斗技术器材,并在防御阵地前沿歼灭敌人,不让他们侵入我军防御区内。这是出自朝鲜战争当时局势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现实要求。”

   “金日成元帅及时根据这种紧迫的现实要求,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为了执行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元帅的命令,部队的政治机关和党组织大力组织和动员军人修筑坑道。坑道式阵地的修筑工作,在整个战线上就成为基本的防御作业。

   朝鲜人民军部队指战员们提出‘阵地坑道化!’ [ 注:从1951年11月开始。 ] 的战斗口号,以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初期,工具和炸药不足,前线部队战士们就不得不自设火线铁匠炉,用拣来的废铁自制凿子、槌子、十字镐等各种工具,仅用这些工具凿开岩石。可是,他们在工兵技术力量帮助下,发挥了高度的创造性,费了莫大力量,终于挖好坑道,并把它连接起来,还克服雪崩,用人力把千百立方米的圆木运到山顶,立起了坑内支柱。”

   “这样,我军各部队不断地击退了敌人的部分进攻,粉碎敌人的轰炸和炮击,在冬季里把前线主防地区的每个阵地,都构筑成厚层的坑道式阵地。”

   “根据金日成元帅的指示。在朝鲜战场所进行的坑道防御战,是在军事艺术史上完全新颖的。防御作战的全部过程,明确地证明了坑道阵地在作战——战术上的巨大意义。”

   “首先坑道作为山岳地区防御阵地的核心部分,保证了防御的坚固性,并在激烈的战斗环境里还保护了我军有生力量和战斗技术器材,保证了我军提高了他们的战斗情绪。”

   “坑道阵地还成为防御部队进行积极的反冲击战和奇袭战的有利的出发阵地,并成为决定性的打击敌人的有生力量和战斗技术器权的堡垒。它还使敌人无法加强他们已占领的界线向我军阵地纵深进攻。这样,坑道阵地就成为防御的最后目的的强有力的手段,我们的防御阵地变成了通墙铁壁般的要塞。这是前线部队在阵地防御中取得胜利的因素之一。”

   “党根据战争的经验,改编人民军的编制,改变了部队的装备,使之适合于朝鲜的地理特点和人民军的实际情况,即根据朝鲜山多的实际情况,增强了炮兵,特别是增强了迫击炮等曲射火力。这使人民军更有效地进行战斗,并在山岳和森林地带的战斗中保证了步兵和炮兵的紧密合作和火力的机动灵活性。”

   二、智异山

   说起来在这次战争中,始终让联合国军感到烦恼的一个问题就是战线后方的游击队。

   1948年秋,在南朝鲜独立后不久爆发的丽水、顺天叛乱事件以后,盘踞在智异山和太白山脉的游击队的活动成了使南朝鲜政府苦恼的原因,而且经常威胁联合国军的补给线这种难以对付地存在着的情况,有时也曾谈到过。于是联合国军不管战局如何,要经常以一个师以上的兵力压制其抬头,专门负责维持治安和警卫保护补给干线,这在前面也曾谈到过了。

   腹中的癌

   西南地区战斗司令部(全北的长院里)以第1、第2、第3、第11警备大队认为基干北部地区警备司令部(原州)以第12、第15警备大队为基干可是7月份停战谈判开始了,从8月份联合国军开始夏季攻势之后,游击队的活动又有显著的增加。虽然南朝鲜公开史料说是:“因为临近收获季节所以要筹措一些东西进行越冬的准备”,但恐怕也有向谈判施加压力和牵制联合国军的攻势这样的目的吧。

   智异山的老鼠

   8月末左右,联合国军的夏季攻势战斗方酣之时,收到了北朝鲜游击队南部军(见附表2)的主力(由第57师、第81师、第92师等组成,估计武装人员766人,非武装人员3076人)好象从太白山地区南下到智异山地区这样的情报,不久,似乎将原在当地的智异山和白云山的游击队以及南原、求礼、山清郡等党组织统一指挥并开始了活动,从9月末到10月间在智异山周围杀人、放火、掠夺、绑架等事件开始频频发生。

   在《韩国战乱1~2年志》中介绍了大量的游击队袭击的实例,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如下:

   1、盘踞在通明山、白鸦山等处的全罗南道总司部队的约1400人的游击队,9月30日袭击了谷城邑(智异山西麓)。我军跟踪追击在首阳山附近将其包围、射杀约319人……。

   、10月13日12时40分,全罗北道党的机炮团所属之武装士兵50人和非武装士兵约百人,在南原(智异山西北麓)附近爆破了铁路,袭击了列车……。

   、10月17日1时,约500人的游击队袭击了沃川(大田东南),放火烧毁了郡厅、邮政局、金融公会、耕作公会和旅馆,从三个方面袭击了警察署,杀伤警官和居民28人,经过3小时40分钟的交战之后,丢下尸体15具,伤兵10人而逃散。

   、11月14日,约400人的游击队在全南的和顺附近袭击了满载征用民工的临时列车,杀伤21人,虏走160人。

   另据《共匪讨伐史》记载,11月3日,属于等57师的约300余人的游击队白昼侵入内岱里,不慌不忙地集合村民,以征收实物税的名义掠夺了几乎全部的秋季收获物后逃走,11月29日占领河东北方之岳阳面三日之久,集合了居民千余人让其把粮食搬进智异山中。另外,还破坏全罗线,袭击军用列车,抢夺武器补给品等,为所欲为地进行野蛮的活动”。

   例子是不胜枚举的,通过这些事件是掠夺粮食、衣服、医药品等越冬物资比较明显,还有也可能是为了补充人员,绑架村民也很显著。

   这显示了游击队随着战局转为阵地战,改变了以武力战进行直接支援这种从开战以来的战略,转而为以智异山作为根据地的扰乱内政的战略。如屡次谈到的那样,百济后裔的全罗南北道自古以来反政府的感情就很强,被千古的原始森林覆盖的智异山地区是极好的隐蔽处,气候在南朝鲜也是最暖和的地方,而且控制着湖南的粮仓地带,因此在南朝鲜这是最适于游击队活动的地区。所以南部军的主力南下也是来寻找容易越冬的地区。

   可是附近的居民是受不了的。因为忙忙碌碌收获下来的一年的口粮,而且甚至连地边上种的大豆都被迫交出去了(《朝日新闻》记者访韩纪实)。在不安中战战兢兢的居民之间对军队和政府的不信任感有所增加也是当然的吧。就是说这发展成了政治上的大问题了。

   政府要求范弗里特上将进行彻底的讨伐。因为讨伐兵力要从第一线抽调。

   如前所述,战局在进入11月之后平稳下来了。而且军事分界线问题也在迂回曲折的道路上向着解决的方向前进了。好象即使是把最优秀的师从第一线抽调出来也不会有什么危险了。这就是说联合国军掌握了讨伐游击队的最好时机。

插图101:相关地域地形

   白野战战斗司令部

   11月中旬的某一天,南朝鲜第1军长白善烨少将接到了范弗里特上将发来的加急召见电报。内容为因想和你商量扫荡湖南地区问题,希尽快飞来汉城。事先从继任赴美国陆军大学进行短期留学的丁一权参谋总长的李钟赞少将(陆士49期、陆大毕业。见第1卷)那里接受了密令的白少将带着相当的思想准备去见范弗里特上将,一见面就突然被问道:“湖南地方的游击队活动得很是活跃,使政府陷于困境。据说兵力约有2万人。我打算请你来干。要在这个时候彻底将其消灭。……你需要几个师”。接着告诉了他详细的情况。

   范弗里特将军是一位作为援助希腊军队的司令官在消灭共产党游击队方面立了大功的将军,因此对于讨伐的时机是很有经验的。

   白少将立即回答说:“有两个师就足够了。但希望由我自己来挑选这两个师”,对于这种干脆爽快充满自信的回答,范弗里特将军显露出很满意的表情。

   白少将挑选的两个师是首都师和南朝鲜第8师。宗尧赞将军指挥的首都师是其隶下的生死与共的核心兵团,是和宗准将的为人一样从来没闹过什么乱子的可以信赖的一个战斗师。另一个崔荣喜将军指挥的南朝鲜第8师。虽然是一个还没有一起作过战的师,但从开战以来即以善战著称,在“大钵”和白石山的战斗中取得了赫赫战果,而且有在今年春天短期间讨伐智异山的经验。而且崔师长是白少将担任南朝鲜第1师长时曾任过第15团长和副师长的人,是在防守大邱北面,攻取平壤、云山苦战等战斗中生死与共的战友,是对其人品和才干最为喜爱的一个人(宗将军以后晋升为上将,曾担任参谋总长和总理,崔将军以后荣任国防部长)。

   白少将属下的讨伐军司令部被命名为白野战战斗司令部,白将军指令金点坤准将为参谋长,孔国镇上校为作战部长。

   还有,白少将被选拔担任讨伐军司令官的原因之一,无疑是前面曾谈到过的是镇压丽水、顺天事件时的参谋长,和在1949年夏到1950年春作为南朝鲜第5师长曾专司对智异山的讨伐,取得了几乎将其歼灭的大功和丰富的经验。

   据说,在扫荡游击队时通常需要5倍至15倍的兵力。这是从拿破仑的西班牙的失败和西伯利亚、阿尔及利亚、希腊、越南等得出来的经验。于是白将军就曾对讨伐2万人的游击队问题回答说有两个师就可以了的理由做了如下的说明:

   “韩国狭窄而寒冷。和那种一年当中都有繁茂的树木,一年当中都有粮食,在任何地方都能过夜的幅员广大的国家是不同的。而且和圣地(北朝鲜)被隔断了,所以游击队不能进行补给、训练和休息。再加上韩国是个文明的国家,有知识的居民的密度比任何一个有游击队的国家都大。大体上经常会把游击队估计得过大,所以范弗里特上将说有两万人,但我估计实际上大约只有一万人左右。这是从以往的经验判断出来的。而且实际数目是一万人的话,那么我认为武装的核心游击队也就是3千人左右。其他的可能是些被强迫拉来参加的和为了找口饭吃而来附和的人吧。这也是从1949年~1950年冬的讨伐中得出来的经验。

   而且游击队的装备是轻迫击炮以下的武器,子弹也很少。所以其实力是够不上一个团的。因此用装备齐整的两个师,简直是极为充分的讨伐力量。再加上根据作法可以布下绝对不败见敌必杀的阵势,所以作为战斗力来说没有必要比这再大了。范弗里特将军从希腊的经验出发,好象考虑要用3、4个师,可是游击队的战斗力常被看得过大,但一派去正规的武装就什么事也没有了。的确是在讨厌的存在,这是肯定的。游击队战中必需的是,第一,要得到国民的信赖并保持不败的实力。第二,要有为了国民并和国民一起进行讨伐这样心意和军纪。第三,要有冷静的头脑和耐性”。

   “当范弗里特上将说到选定哪个师委托您来决定的时候,事实上我在脑子中闪过用第1师的念头。因为这个师开战以来的一年的时间是和我生死荣辱与共,心心相连的一个师,所以无论如何是应当跟随我去的。但是该师正在汉城北面最重要的方面执行任务,这是任何别的师都不能接替的战线,所以只好把这种想法搁置下来”。

插图102:白野战司令部开始作战之前的国内残敌分布图

   讨伐计划

   这样身负众望担任讨伐军司令官的白少将立即飞赴大邱的陆军总部,召集上述的参谋们对作战进行研究。并在请示过李钟赞参谋总长之后制订了见敌必杀的计划。就此发布了陆军总部的命令。

     陆军总部

   陆总作战命令第26号 4284·(即1951)11·16

     于庆北大邱

   军队区分

     白野战战斗司令部 司令官 陆军少将白善烨

     西南地区战斗司令部 司令官 陆军准将金容培

     太白山地区战斗司令部 司令官 陆军上校金益烈

     国立警察 治安局长 某

   1、原文如此

   (1)

   (2)美第8集团军继续执行现在的任务

   (3)在现西南地区战斗司令部之负责地区内宣布实行戒严令

   2、原文如此

   (1)军队,使用白战斗部队,消灭韩国境内之共产党游击队,将其物资和补给品破坏掉。D日H时以后通知

   (2)战斗地区等……(略)

   (3)白战斗司令部

  、在全州附近设置司令部

  、扫荡现西南地区战斗司令部之负责地区

  、统一指挥西南地区战斗司令部和首都师(通过海上机动到达丽水时)第8师(到达大田时)

   、D日H时开始进攻,按如下的作战阶段在消灭共产党游击队的同时,破坏其物资及补给品。

   (a)第1阶段作战是以所能利用的全部兵力,对共产党游击队的强有力的根据地智异山地区实施进攻。这一阶段的作战要在12月10日结束

   (b)第2阶段作战要分成两个部分同时进行作战,一个部队在全罗北道内,另一个部队在庆尚南道之内分别对强有力的共产党据点使用。本阶段作战要在12月30日完成

   (c)第2阶段作战为彻底扫荡第1阶段和第2阶段作战地区内的残敌。这时在把指挥权交还地方各官厅的同时,为了确立和维持法律秩序要充分地讲求方法。本阶段作战要在4285年(1952年)1月10日完成

   (d)第4阶段作战……扫荡残敌和准备回归原战斗序列。

   (e)(f)

   (4)西南地区战斗司令部免除在现地区内的责任,受白战斗部队指挥

   (5)太白山地区战斗司令部

   、继续执行现任务

  、封锁共匪向东北方向逃窜的道路,特别是尚州至丰基及尚州至忠州公路

   、按另外的命令作好能在24小时之内支援白战斗部队的准备

   、略

   (6)治安局长

   、继续执行现任务

   b、阻止共匪向北逃窜的道路,特别是大田至全州至忠州线和江景至天安公路(以下略)。

   附件 第8师 准将 崔荣喜

   第10团、第16团、第21团

   第110预备团

   第107预备团第2营

   西南地区战斗司令部 准将 金容培

   第1、第2警备大队(对付游击队的专任部队)

   第107预备团第3营、第203、第205、第207警察团等共计8个营

   第18、第36、七宝、白雅山、全南各战斗警察大队警察独立中队两个中队

   作战要领

   11月20日,白司令官在大邱发出了第1号作战命令,其主要内容如下:

   方针:将整个区域分成几个地区,首先集中兵力对智异山地区进行彻底的扫荡之后,再依次将其他地区完全扫光。为此

   1、由阻止部队(警备团、战斗警察大队等)事先切断目标地区的外围,特别是游击队的通路和逃避道路,在隐蔽讨伐的企图和部署的同时预防游击队事先逃匿,并且担任捕捉因打击部队讨伐而逃散了的游击队的任务。另外在判断讨伐中漏网的游击队用来集合的地区预先设立据点配置部队以进行拦击。

   2、打击部队(首都师、第8师)将目标地区包围之后,向山顶地区进行向心式的攻击。攻击时要规定严密地控制线,用两三天的时间按猎兔子的要领将其驱赶上山顶。这时要求得到空军的帮助。

   3、压缩小了包围圈之后,用两三天的时间在圈内进行扫荡。这时对被游击队利用的,或者将来有可能利用的村落、物资疏散到救护村去后将其烧掉,以便不再被作为游击队的据点来利用。

   4、圈内的扫荡结束之后,返过头去按远心的方式向外围警戒线进行扫荡。这时为了迎击游击队的复归要留下一部分警备部队。

   民情

   作战期间的气温比较暖和,反之雪却很多,由于作战是在500~1000米的山中进行的,所以昼夜冷暖的差别很大,露营等需要特别的考虑。

   还有因为作战地区多是三级公路,而且因长期的游击队活动,很多都荒芜了,所以不得不一边修补道路一边进行补给。

   但是在讨伐游击队时受到最大影响的,不言而喻就是居民的动向。关于这个问题在《韩国共匪讨伐史》中有如下的描述:

   “作战初期,作战地区的居民对于军队持有一种不可理解的警戒心。可是按照白司令官的基本指示,所属部队认识了讨伐共匪的特殊性并积极谋求安定民心的结果,不久就进而变得从精神物质两方面都进行合作了,在以村庄为单位集合居民修补道路和搜集匪情的同时。甚至变得保卫自己村庄了。作战地区的居民当初对军队抱有恐怖心和警戒心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过去讨伐共匪的部队一驻下来就会发生强迫提供饭食和粮食,强要在民家过夜等不当行为,和讨伐始终进行得不彻底的缘故。当部队一撤走,共匪就立即出现了,并对与国军合作的人加以报复,因此居民不得不采取机会主义的态度”。

   第一阶段作战

   对于官兵们也以“为了整训改作预备队”这样的说法隐匿了企图,从第一线轮换下来的两个师通过陆上和海上迅速南下,11月30日夜里从大田南下的第8师开进南原、云峰、咸阳地区,在丽水登陆的首都师开进到光阳,河东、院旨洞地区,12月1日利用夜间在进攻开始线展开之后,于2日早晨同时开始攻击。

   好象游击队未能察知这次急袭攻击。如前述那样,到11月末还征集了粮食等搬进了山上的据点这也足以说明这一点,俘虏也说“告诉我们说这里附近没有正规军、所以不必担心遭受攻击”。秘密地构成了外侧包围网使得游击队和外部的联络断绝也是成功的一个因素,可正在第一线担任重要战线的两个精锐师在三、四天之内就转进到这里开始攻击,这好象是连作梦也难想到的事情。这是战略机动力超过了游击队的机动尺度。

   第8师在南原至咸阳的55公里的正面上从北面以智异山(1519米)至般若峰作为目标,首都师在求礼至丹城的70公里的正面从南面以老姑坛至细石作为目标,构成一连串的散兵线,以一天2~5公里的进度将包围网进行压缩。

   游击队是以20~30人到400~500人为单位分成小群散在这里的,其中多数在经过轻微战斗之后就四散逃跑了。这当中也有企图在抵抗之后脱出的,因此讨伐军要经常从空中进行监视,集中炮火,急速派出机动预备队进行捕捉。

   用了4天时间压缩了包围网的打击部队,在两天之内扫荡了圈内,又用了7天时间扫荡了来路。

插图103:对智异山地区共匪包围作战图(第一阶段作战前期,1951.12.2-8)

   这次讨伐取得了很大成功,捕杀游击队约2500人(联合国军报告)。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投降者从没有这样多过,可这多是为找饭吃来参加的和被强拉来的。其核心分子当初虽企图在西南方之白鸦山方面逃出,可有大约半数据认为有700~800大好象是在北方的云长山方向逃出去了。若要把智异山的包围网用日本的地方来打比喻的话,就和用一个师的青梅——八王子——厚木——松田的55公里一线的北面,另外一个师在山北——小山——笼坂山口——富士吉田——大月——奥多摩湖——冰川这70公里一线的南面同时扫荡丹泽山地和西多摩山地同样的规模,因此捕捉拼命逃窜的游击队简直是难上加难的事情。况且智异山象是在丹泽盖上了一个园轮似的在深山幽谷中覆盖着原始森林,是一个名刹古迹众多的圣山。

   所以一个团的扫荡正面达15~30公里,而且不得不踏开没有道路的道路进行攻击。因此要构成一条连在一起的战线来进攻是不可能的。因为地形险要和积雪的原因,各排不知不觉之中集中起来成了纵队,最后变成了营纵队,这就出现了间隙,好象就是在夜间从这种间隙里逃了出去的。

   金点坤参谋长曾给与这样的说明:“考虑到敌人要是逃跑会向北跑,曾提醒第8师予以注意。所以认定进攻的1、2日夜间敌人企图从西方逃脱只是佯动。果如所料,在第3、4天侦察机报告了其动静,秘密侦察也确认了这一点,因而采取了捕捉的措施,可是不凑巧和预备队的联络不能令人满意,致使逃出去了700人左右,这是很令人遗憾的。……起初没有想到有3500人。但是一举捕杀2500人左右,这在讨伐游击队的历史上是稀有的事情”。所以能在深山幽谷之中捕杀,据说是因为满山都是落叶,并被20~30厘米的雪所覆盖,因此空中侦察和地面观察都很容易之故。

   就这样这个游击队夸口为攻不破的,称之为智异山要塞的大根据地,在仅仅两个星期的讨伐中就彻底地覆灭了。很多的干部被捕杀,忙忙碌碌搜集起来的大量通信器材和武器弹药以及粮食等都被缴获。还有变成其隐蔽处所的山间村庄在疏散开人口之后被烧掉,或被彻底破坏得再也不能成为据点了。

   隐蔽企图,出人意料地迅速集中正规兵力、居民的合作、周密彻底的空地协同攻击、进攻时机的恰当等可能是这次成功的主要原因吧。

插图104:智异山地区第一阶段作战后期(出攻据点作战,1951.12.8-15)

   第二阶段作战

   用时两周的智异山扫荡一结束,连口气也没喘就开始了第二阶段作战。因为讨伐的决窍就是不给游击队休息的时间。

   白司令官因察知智异山的游击队已逃进云长山(全州东北),用首都师将其包围,从12月19日晨至21日逐渐缩小了包围圈。在讨伐中漏网的游击队立即想要逃回智异山去,但因为准备这一手而预先配置的第110预备团的截击,没有办法只好逃进了其北侧的圣寿山、长安山和白石山中。于是首都师立即回过头来将其包围,在29日结束了扫荡。逃跑的游击队和追剿的讨伐军之间开始了耐性的比赛。另一方面,第8师包围了全州南侧的回文山,从19日晨开始压缩到24日结束了扫荡。

插图105:第二阶段作战前半期(1951.12.19-30)

   接着转为后段作战的首都师,尾追逃跑的游击队包围了大德山,从12月31日到1月3日将其消灭。这是一次连过年都没休息一天的讨伐。第8师以第10团继续扫荡回文山,以主力扫荡白鸦山,以第107预备团扫荡华鹤山,到1月6日都分别结束了扫荡。

   这一阶段的讨伐与第一阶段不同,游击队的抵抗变得明显的消极了。好象游击队接到了保存自己的指令,只是忙于逃跑,有373人投降;这也证实了这方面的消息。

插图106:第二阶段作战后半期(1951.12.30-1952.1.6)

   第三阶段作战

   讨伐开始以后大约40天,把已知的根据地几乎全都消灭了,因此集中起来组成队伍的游击队已经没有了,可是从此以后才真正是讨伐游击队的关键。假如在这个时候松一口气,那么游击队又会恢复生气,纠合势力而恢复为原来的姿态。就是说因为游击队已经化整为零了,所以这正是必须继续进行追击彻底将其消灭干净的时候。从这时起才是真正的对游击队的讨伐,也才是正式和游击队比赛耐性。这时如果过于爱惜部队中止追击的话,那就会功亏一篑。在讨伐的战史上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所以唯有现在才是挥泪而坚决下命令的时刻,讨伐成功与否完全要看讨伐军司令官的气魄如何。白司令官果断地下达了命令。

   还有部队也到底是精锐师,各部队进一步对溃逃的游击队进行侦察、讨伐、追击、待伏,而且每天都进行扫荡,并且每天都有战果。

   到了这个时候,居民的合作明显地积极起来了。这是因为他们相信军队的精锐,认识到和军队合作直接关系到长久的和平生活,也因为即使和军队合作也不会遭到游击队的报复了。于是和这种合作成正比,捕杀游击队的数目也有所增加。

   游击队好象完全失去控制了。这不外是因为丧失了很多干部,通信器材被破坏,据点被占领,失去了居民的帮助等原因。

   经过这样的日子以后,战果成绩不断增大。被居民抛弃并被告密的游击队不久就在湖南地区停止活动逃到全北的金堤和庆南的梁山、清道地区、庆北的南部等地区了。于是政府在2月初把戒严地区扩大到这些地区,指示进行彻底追剿。

   到2月末估计韩国国内的游击队总数降到3000人以下这个从未这样低过的数目(联合国军报告),至此讨伐告一段落。这次讨伐可以说取得了应当刮目相看的划时代的成果。

   在南朝鲜《共匪讨伐史》中详述了在第三阶段作战期间每天取得的战果情况。另外在这次讨伐期间散发的传单据说有992万张之多。

   灭鼠作战

   美国公开史料对这次讨伐评述如下:

   “据报在战绩的背后有8000人以上的游击队和土匪,其中5400人是武装起来的。他们是使韩国政府苦恼的根源,对联合国军的补给干线不断地构成威胁。由于他们在进入11月后开始将经过调整的袭击指向铁道和军事设施,所以范弗里特下定了‘除去这个让人着急的东西的时刻来到了’这样的决心,……他指令由首都师和第8师(炮兵部队除外)编成一个支队,首先剿灭抵抗的核心智异山一带(范弗里特致韩国参谋总长的信)的游击队。”

   “12月1日韩国政府宣布戒严令,限制民间人移动,禁止夜间外出,切断了村落之间的电话。2日,以司令官陆军少将白善烨的姓命名的白支队开始了灭鼠作战。经过了163英里的机动包围了智异山的支队,慢慢收紧了扫荡的大网,由警察和预备团以及保安队编成的阻止部队为了切断退路被配置在战略要点上。”

   “随着网眼的收紧,从10人到500人的游击队跑出来了,可是只进行了轻微的抵抗。2月14日,白支队结束了第一阶段的作战,取得了射杀1612人、俘虏1842人这样的战果。”

   “第二阶段作战将目标改为全州周围的山系,从12月19日至1月4日之间,白支队反复搜索了高地,努力搜捕隐藏在起伏很大的山地中的游击队和土匪。就这样到12月杀死了4000人以上,另外还捕获了4000多人。”

   “1月6日转入第三阶段作战,努力捕杀再度逃回智异山地区的游击队。于是1月19日,决定性的瞬间来临了。首都师以第26团在山系的北斜面向南张开大网,以第1骑兵团构成双重包围圈,彻底地搜索了智异山的南斜面。一个小群突破了内圈但在外圈被捕杀了。这样据信是在南朝鲜的抵抗核心部队 [ 注:南部司令部。 ] 被捕捉到了。”

   “第三阶段作战在1月末结束时报告说,捕鼠作战的总战果是捕杀了1.9万人以上的游击队和土匪。”

   2月初,南朝鲜第8师再次回到了“大钵”北侧的战线,首都师依然继续进行扫荡,到3月15日,在大成功之中结束了“捕鼠作战”。

   关于在智异山南斜面的扫荡,白将军作了如下的说明:

   “山上气温降到零下十几度。可是游击队已失去了隐避的地方,又不能点火,因此在深深的大雪和寒冷的北风之中不应该长时间的隐藏在一天也见不着太阳的北山坡上。所以在北面张网,而在南山坡上进行彻底地扫荡,果然他们就象老鼠那样跳了出来”。

   另外美国公开史料还说:“在这次作战之前。报告说在西南朝鲜有游击队8000人左右。可是实际上估计捕杀了9000人以上。这究竟是实有的游击队远比当初所估计的数目多呢,或者是很多无辜的居民也撞进搜索网里去了呢”。

   关于这一点,白将军说:“被绑架来的居民虽然不愿意也还是被编进游击队里去了。所以人员好象是远比预想的要多”。

   从10月末至11月,胁裹一般居民,绑架人质要粮食的事件很多,因此游击队的势力会膨胀得超出预想吧。游击队的基本战略就是把一般居民卷进去,所以这对他们来说可以认为是当然的措施吧。另外在讨伐游击队中最为困难的就是很难和一般人区别开来,可是在这种场合,从北朝鲜来的游击队因为语言口音腔调是能够很容易地识别出来的。

   但是,这里是有游击战的悲惨的根源的,可白将军的“即使不得不付出莫大的牺牲,可是发生这种骨肉相残的事态是为政者以勇断和仁爱防患于未然这种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这番吐露了一片赤诚和信念的谈话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样到了3月15日,白战斗部队完成了重任,将其任务转给了西南地区战斗司令部而分别回到第一线去了。虽然说尚未达到完全根除的程度,但捕杀了丽水、顺天叛乱的领导者南部军的首领金智会和全铉相以及第57师师长李永会等首脑级的干部,摧毁了其核心组织,可以说是打开了彻底根除的道路。

   还有白善烨少将于1952年1月12日晋升为中将,当时他刚过31岁。

   北朝鲜公开史料

   另一方面,北朝鲜的公开史料关于这个时期南朝鲜的内情进行了如下的描述。但因为是在戒严令下的原故。所记述的那些罢工、罢课和暴动的事实不能予以确认。

   “美国和李承晚一伙以战争为借口加强了法西斯统治,强行解散在南半部恢复的劳动党组织、人民政权机关和群众团体,破坏各项民主改革,大肆屠杀劳动党员和爱国人民,企图扼杀革命的民主力量。他从战争开始到1951年8月的仅仅14个月的期间内,用尽各种残忍方法,屠杀了以劳动党员为首的无辜劳动人民200万人以上。”

   “……和共和国北半部的情况相反,南朝鲜的情况是悲惨不堪的。1951年12月以后,美帝国主义和李承晚一伙在80%以上的南半部地区宣布‘戒严令’,对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镇压和屠杀暴行,完全剥夺人民起码的政治权利,把整个南朝鲜变成了监狱和屠杀场。”

   “……这些情况激起了南朝鲜人民的愤怒,……勇敢地展开救国斗争。在汉城、仁川、釜山、原州及其他许多地方,南朝鲜的青年学生及进步的各阶层人民,组织‘反帝救国斗争同盟’展开斗争,工人和农民在各地举行了罢工和暴动。1951年11月,仁川码头1万多名工人举行了罢工,同月釜山码头工人烧毁中央码头美军军需物资和美国大使馆,同年12月还烧毁了釜山第1兵工厂,给敌人以莫大的损失。1952年1月釜山市朝鲜纺织厂的工人们举行罢工,同年2月镇海美军第55供给站第1作业场工人们举行罢工,4月大邱工人们烧毁和爆破专卖局的工厂,同月仁川的米安盐田工人和宁越煤矿工人们举行罢工,7月釜山码头工人们举行罢工,拒绝给美军卸货。”

   “农民们也展开了坚决的斗争。1952年4月,全罗南道的和平、庆尚南道咸阳的农民为夺回粮食举行暴动,6、7月数千名农民烧毁忠清北道沃川金融组合仓库和全罗南道光州农业仓库等。”

   “青年学生们为反对李承晚政府的强制征兵而举行了罢课和暴动,并采取各种方法反对在李伪军服股。1952年8月,被强征而收容在光州的1千多名青年举行暴动,打死50多名武装警备人员后逃出收容所,其中一部分青年投到游击地区去。”

   “在这个时期,共和国南半部的我们游击队,在劳动党地下组织的领导之下,满怀着最后胜利的信心,不断地扩大和巩固自己的队伍,根据现实采取各种不同的战斗方式继续给敌人以损失以支援朝中部队的积极防御,并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展开了反对美李匪帮法西斯统治的救国斗争。在全罗南北道、庆尚南北道为中心及其他各地的我们游击队,袭击永登浦、晋州、蔚山、井邑、永同等敌人的军事要冲,颠覆军用列车,扫荡了敌人军警,为解放人民而展开顽强的斗争……”。

   三、雪的战线

   就在白战斗部队的讨伐取得令人瞠目的战果时,也看不出中朝军有什么特别的动向。在这期间只有12月下旬南朝鲜第1师正面的中国第65军对芳芝里(板门店东北4公里)前哨的攻击并于1月初将其夺占,还有1月末对驿谷川南岸的前哨阵地的攻击。中朝军并没有采取为援救濒临毁灭的南部军团的特别行动。

   第8集团军考虑因抽出了两个精锐师,中朝军可能会采取什么行动,可是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战线被皑皑白雪所覆盖,象睡着了一样的寂静。

   三项试验

   于是利用这种小康的局面,范弗里特上将进行了3项试验。这就是破坏枪眼的射击,为捕获俘虏而设伏以及直升飞机试验。

   射击枪眼是范弗里特上将从过去的欧洲战线当军长时,对锡格弗里德线(德军之西方国境要塞线)取得显著成效的经验中想出来的,这是因为中朝军阵地的强度用普通的弹幕射击奈何不了,因此想集中弹道弧度较为平直的火炮直接摧毁枪眼部分的这种试验。

   一月份美第1军集中了从155毫米自行加农炮到坦克炮等的各种平射火炮,对于能够目视到的枪眼和火炮射击口以及掩体进行了直接瞄准射击。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这种修在急峻山腰间的枪眼虽有某种程度的效果,但“不能根本的解决问题”。这是因坑道式的枪、炮射击孔很厚,只有在射向一致的情况下炮弹才能打到里面去的原故。如果射向稍偏一点,即使命中了也只是使入口受点轻微的擦伤而已。虽然想了各种办法,但到底也没找到对付洞窟阵地的有效手段。中朝军的火力也组织得十分严密,所以不能将没有防护能力的大口径炮保持一致的射线。这就是说在这次战争中,不仅在谈判上和战略上陷入了僵局,在战术的范围内也陷入了僵局。

   所谓捕获俘虏的埋伏,是一种很有趣的设想。就是打算利用一直吵吵嚷嚷的孩子们突然地安静下来的时候,父母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不放心地跑过来看看这样的一种心理。

   计划就是从2月10日至15日期间前线保持沉默。禁止炮击,也不派出侦察和巡逻。空军也不攻击距前线18公里以内的地区。总之停止在此之前例行的一切行动,让敌人看不到一点动静。这样一来会引起敌人的好奇心,产生一种认为联合国军也许撤退了吧这样一种错觉,这就一定会派遣侦察队出来。那么就设埋伏将其捕获这样的一个计划。计划是按预定进行了,但是中朝军并没有上这个圈套。美国公开史料评述说:“从理论上来说是很了不起的,可是……实际上敌人并不那么愚蠢。正好借这个安静的时间加强在枪眼射击试验时被破坏了的阵地”。巧妙的圈套反而被将计就计地利用了。中朝军好象是满足于确保现在的战线。

   下一个试验是用直升飞机运送部队转移的试验。在这种山连着山的战场上,随着直升飞机性能的提高和数量的增加,使其越来越变得极其宝贵了。但其主要用法还只是停留在运送伤病员和讨伐游击队时小部队的空中机动,紧急空运以及侦察、联络等方面的阶段。

   于是第8集团军为了进行营一级空中机动的试验,集中了161架这样空前的大数目,试验了利用其进行部队换防。这种“搅蛋器”只用了30分钟就空运了950人的一个营,一小时以后就把被轮换下来的部队运回来了。过去要用两三天时间进行的营一级的防换,只用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完成了。这就是在越南的空中飞骑兵的原型。(蒙特罗斯著《空中飞骑兵》)

   第8集团军的焦虑

   这样,战线好象是回到了35年前的欧洲西部战线。寂静的战场,用带刺铁丝网,地雷和一连串复杂的堑壕组成的纵深阵地,由炮兵和迫击炮构成的火力组织,侦察、巡逻和袭击,一切都好象回到了1914~1918年的年代。所不同的只是飞机发展了,毒气战被暂时搁置起来了,因发明了DDT而没有出现传染病和虱子,但基本上是有时间好象是倒转了这样的感觉的。

   但是这种战线的寂静并不是因联合国军无力量和无计划造成的。担心在不知继续到何时为止的对峙中,对过于无所作为的军队会带来危险的范弗里特上将,一次又一次地申请进行积极的作战。也许是作为积极敢为的他本身耐不住在这样阴暗冬季里的对峙了吧。总之象下面他的这些连续提出来的申请,说明了他的焦虑不安。

   2月9日上报的“粗手杖作战”:4月15日开始在西部正面发起进攻,击溃中国军的4个军进至礼成江——开城——市边里一线,使西翼的防御更为安全的同时摧毁开城、市边里的补给基地。这时让第1陆战师在东海岸进行佯动,以保障其成功。这次作战的损失估计为1000人。

   2月22日上报的“归乡作战”:为了夺回古都开城以提高南朝鲜军的士气,4月1日由南朝鲜部队开始进攻,进到礼成江——开城一线。不进行向市边里的进攻以及在东海岸的佯动。

   但是由于在板门店的谈判2月末时有些小的进展,所以李奇微上将都没有批准。这是因为他相信只要中朝军的动态没有什么变化,任何会带来牺牲的作战都是徒劳的。所以对第8集团军的答复都是“等待下一步的命令”,或者“进攻行动只能限于在贵军安全上所必须的侦察和反击”。

   但是范弗里特上将虽然明知道李奇微上将极其讨厌发动攻势,还是在4月1日申报了“筷子6号作战”计划,接着又申报了“筷子16号作战”计划。这是范弗里特上将担心无所事事地打发日子的军队的危险性和想让南朝鲜从战胜的经验里获得信心这样的念头所驱使的。

   “筷子6号”是想使得到加强的南朝鲜师包围丛立在铁三角地区中央的西方山,“筷子16号”是用南朝鲜第1军的两个师扫清南江河畔的北朝鲜军这样一种计划。当然哪个作战都要由美国的空军、海军以及坦克、炮兵来进行支援。

   李奇微上将以“筷子6号”预定进入的防御线的地形令人不放心这样的理由否定了这个计划,但对“筷子16号”附加上不使用美军,在实施之前要得到批准这样的条件,批准了其准备工作。这可能是在4个申请里边就这一个还可以这样的心情吧。不得使用美军这样的条件也证明了这一点。

   好容易取得批准作战的范弗里特上将开始着手进行作战准备,可是不久这个计划也不得不无限期地停止下来了。这是因为如后面将要谈到的,板门店的谈判遇到了一个症结,联合国方面于4月28日提出了一揽子提案,需要注视中朝方面反应的缘故。这样1951年至1952年的冬天,两军都处于越冬的状态。

   但两军并不是什么都没做。象下面所谈到的,侦察和警戒行动不分昼夜的进行着,依然是没有一天不出现不发生伤亡人员的日子。

   巡逻、侦察、袭击

   为了谋求军队的安全,必须不断地侦察敌情和进行接触、警戒,这是古往今来的不可动摇的原则。

   所以如在前边曾谈到过的,范弗里特上将曾指令励行这样的活动,可是侦察和袭击几乎得不到什么有价值的情报。这是因为不要说捕获俘虏,就是进行接触也并不是容易作到的事情。尽管如此,还是按习惯派遣侦察队和袭击队,在1952年4月时,各个团每夜至少要派出一组侦察队和两、三组设伏队,这已成了一般的规律了。让官兵们紧张起来,取得宝贵的经验和训练机会的价值,比情报的价值更值得重视。

   侦察和袭击由各营、连轮流担任,在经过两三周时间的夜间袭击行动和射击技术的训练,并让其实施慎密的砂盘教育之后再派遣出去这已成为定例。

   但是在长时间的对峙之中就不免有些千篇一律化了。下面谈到的美军第3师第15团K连4月16日夜里的经验,就是一个好的例子。

   该连的任务是袭击临津江西岸中国军的一个小哨位以便捕获俘虏,这次行动得到155毫米加农炮8门和105毫米榴弹炮6门的密切支援。该连进行了极为充分的训练,并在很相似的地形上反复进行预演,因此自信心很强。

   指定袭击的目标位于长靴形棱线的突出的一端,是从北面1.5公里处监视该连阵地的3个小哨中的一个,附近是夹杂着丘陵和水田的平地,因此已对峙了好几个月了,所以双方对地形都非常熟悉。

   4月16日是个大雨天,夜里黑得象漆一样,而且前进的道路变得象泥沼一样的了,可是K连按预定计划于21时10分,全部人员穿着尼龙防弹背心踊跃地出发了。

   按规定首先由警戒组排除阵地前的铁丝网和地雷区,接着是支援组和袭击组,随后是由12个朝鲜人组成的担架组,不久就把前进的队形整顿好了。可是一开始就触发了地雷,把前进的气势给削弱了。据说是来晚了的卫生兵和担架兵误走进布雷区碰响了地雷。为了这件事的善后措施,该连白白浪费了30分钟。

   不久开始在水田中的小道上前进时,又遇上了没有想到的麻烦。因为在相邻的第1营正面发射了照明弹,所以每次都不得不趴伏下来。这好象是和临营之间没有联系好之故。

   而且在前进的路上散落着烧毁的村庄,因此,对此进行侦察又费了一些工夫,在到达预定作为支援射击阵地的水流堤防时已经是23时了。比预定的时间晚了1个小时。

   支援组在小河土堤上并排架好了4挺轻机枪准备射击,加雷上士指挥的袭击组(26人)沿着宽阔的水田中的小道向目标高地接近。正当好不容易才接近山丘的时候,突然“谁!”这样一声高声的吼叫划破了寂静的夜空。这是日本的官兵们在大陆听惯了的那种声音。立即在凌厉的口令声和嚓咔嚓、咔嚓的操枪声中开始了“乱七八糟”的射击。中国军设的是个V字形口袋阵的埋伏。这是因为该连选定的这条接近道路是以前曾被其他的连几次利用过的道路。

   在最初的射击中有1人战死,3人负伤。战死的那个人据说是第一个穿着防弹背心战死的人。防弹背心是按经受步枪子弹和炮弹碎片设计的,可这是因距离太近了而射中的。

   一会儿中国军的射击慢慢地沉寂下去了。在黑暗的夜里是不能无休止地继续射击下去的。这时加雷上士开始回击,并立即要与营部联络,但是电话机和无线电话机都被敌人的子弹打碎了。

   另一方面,支援组在立即要开始射击时也受到了同样的集中射击。堤岸上没有任何的遮蔽物和掩体,立刻就有一个人被打伤,因此没有别的办法只好跳进齐腰深的水里去避难。

   第3营长威尔西中校根据枪声知道情况有变,可是有线和无线电话都不通。因为不知道确切的位置也不能向炮兵提出射击的要求。这时如果配置信息传递哨就保险了,可是好象是过于相信有线、无线电话了。

   加雷上士的袭击组射击了10分钟左右之后中国军队好象撤退了。

   加雷上士撤回来了。携带的子弹还剩下一些,因为奇袭的希望已经消失了。在和支援组会合之后寻找担架,可是担架组的人员已经逃得无影无踪。只好用步枪和作业服搭成临时担架来运送死伤者,但这时在第1营的正面还在继续发射照明弹,所以每次都得趴下,实在是非常的辛苦。

   这样,这次K连的袭击中了人家巧妙的埋伏以徒然增加了伤亡的结果而告终。大部分原因是由千篇一律的行动造成了这次灾难,这是确定无疑的吧。美国公开史料评述说:“K连的经验只不过是1951~52年的冬天和春季发生的几百件这样的事例中的一件而已。若干的侦察队干得很巧妙,把俘虏带回来了,但是大多数的侦察队只是进行了交火,或者“没见到敌人”,或者“没有遭受射击就回来了”,差不多都是这样消极的报告”。但是中朝军好象也采取了大体上类似的行动。就是说这些就是在此期间中地面战斗的典型,不论是敌方还是己方都在抑制进行玩命的行动。

   敌我双方的前线兵力

   这期间敌我双方地面兵力之比有一些逐步的变化。

   中国军乘着下面将要谈到的阻止作战的机会逐渐增加了兵力,从11月1日估计的37.7万人,到12月1日估计增加到了57万人而在1952年初估计增加到了64.2万人(联合国军定期作战报告)。北朝鲜军到1952年初好象增加到了22.5万人。

   就是说1952年初中朝军的地面兵力已膨胀成了79万人这样一支大军。

   与此相反,美军部队却有稍微逐渐减少的倾向。11月1日的兵力为264670人,但到了4月末减少到了260479人。虽然每个月有1.6万人至2.8万人的补充人员到来,但已达到轮换资格的数字要超过这个数字。

   虽然如后面所谈到的,南朝鲜军队由281800人增加到了341113人,但整个数字的悬殊还是变得有些增大了。

   根据4月初参谋本部情报部的报告,谈判开始的1951年7月和1952年4月中朝军的战斗力可作如下的比较。

中朝军的兵力演变
\ 1951年7月 1952年4月
兵力 72个师 50.2万人 82个师 86.6万人
炮兵 中国军 4个师;北朝鲜军 装备中;补给量 日量8000发 中国军 8个师;北朝鲜军 4个旅;补给量 日量4万发
坦克 中国军 无;北朝鲜军 1个师 中国军 2个师(520辆);北朝鲜军 1个师
空军 中国空军 500架 中国空军 1250架(其中800架为苏制喷气式飞机,运输机75架)

   面对这样增加的形势,最使联合国军警惕的是中国的空军。虽然,2月份出击4000架次,4月份出击2300架次,中国空军并未来进行积极的挑战。也还没有修复北朝鲜飞机场的征候。但是航空作战是瞬息万变的,可能只在一个早晨战争形势就会改变性质,这是使联合国军首脑部门头痛的原因。

   所以李奇微上将提出了“在确保安全上需要F—86佩刀式喷气式飞机5个空军联队”的报告,但华盛顿回答说这是“不可能”的。其理由是“现在的月产量是美国13架,加拿大20架,可是全部要用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到了1月份虽然给增加了一点,但是远远达不到希望的数字。美国的重新武装还是迟迟没有进展。

   敌我双方的损失

   对峙状态继续下去,敌我之伤亡数字当然有所减少。下表是联合国军估计的数字。

\ 联合国军之伤亡数 联合国军估计的中朝军伤亡数
1951年10月 20000人 80000人
11月 11000人 50000人
12月 3000人 20000人
1952年1月 3000人 20000人
2月 2500人 13000人
3月 12000人
4月 2500人 11000人
合计 42000人 206000人
备考 其中11月~4月间之损失为战死4600人、负伤2100人,失踪者800人。 其中11月~4月间战死估计为88000人,负伤估计为40000人。但美国公开史料也认为战死者和负伤者的比例异常,有过于夸大的倾向。

   但是联合国军在此期间伤亡合计达4.2万人之多这是很引人注目的。尽管说为了避免更大的牺牲才开始举行谈判。可是损失一点也没减少,了解了这个情况的美国国民深感焦虑和不安,并给谈判和秋季的总统选举造成了巨大影响。

   四、阻止作战与烦恼

   地面作战陷于上述的形式,无力促进谈判,因此寄打开现状的期望于空军成为很自然的事了。

   美国公开史料说:“由于中国龙钻进了洞窟和地下壕中不出来,所以美国鹰为了切断其补给而进行巡回狩猎”,但继夏季和秋季的绞杀作战而进行的空袭,与其说是从继续施加压力这样的观点出发,倒不如说是从事先阻止中朝军发动全面攻势这样的观点出发制订出计划来的。因为中朝军的补给线被一色白的雪所覆盖,树叶落尽上空也暴露了出来,所以通往达60万人以上的前线的补给道路就成了空军的绝好目标。

   从11月到4月联合国空军每个月平均出击飞机架数用于阻止作战的在9000架以上,接近支援从339架变为2400架。虽然第8集团军对接近支援的效率减少有所不满,但对潜入地下并作好对空准备的中朝军队,已经不能希望获得原来那样的效果了。如前面曾谈到过的,由于构筑了除直接射击枪眼或大型作弹直接命中之外不会收到什么效果的阵地,对空火网的组织也趋于完善,和空军的损失增加相反效果变得很成疑问了。

   机械力和人力之战

   而在阻止作战方面则比夏、秋季的绞杀作战有效。特别是初次用于实战的舰载喷气式飞机对铁道的破坏能力很是优秀,把原来用一天就可以修好的破坏的地方破坏得用三天的时间才能修复。

   在1月份,有3艘航空母舰(埃塞克斯号、巴雷霍奇号、安提坦号)专门攻击铁道,每一艘航空母舰分别对1500~4000码的地段集中加以轰炸。空军采用的不是点目标的精密轰炸,而是进行以重要设施为中心的精密地毯式的轰炸。因此整个地区被破坏,某些地方10天也没修理就那么放着。就象攻击地面上的限定目标一样,在只攻击某一点的时候对手也会采取对抗的措施,但随着攻击面的扩大就难以采取对付的手段了。正因如此,1月下旬,元山至高原间的铁道被破坏之后就那么放置了两周之久。

   一进入2月之后,中朝军开始将前线的高射武器转用于掩护铁路方面。这定是因为前线的对空设备已趋完善从而联合国飞机的攻击有所减弱,和生命线开始受到重大威胁之故。

   于是这次又开始了和高射炮之间的战斗。首先由喷气式飞机压制高射炮火,接着用往复式飞机攻击铁道。

   随着铁路遭受损害的逐渐增加,北朝鲜铁路局开始用人海战术来进行对抗。他们将包括3个正规旅的50万人经常地布置在铁路上。在每个车站配置50个人,第6公里配置一个10人的监视组对全线进行监视,一被破坏就让地方劳务队用土筐和铁锹埋上洞穴,由专业人员修复枕木和铁轨。有人看到在某种情况下,还在攻击中就开始修复工作了。这真是破坏和修复的竞争,是机械力和人力间的斗争。

   北朝鲜军白天把列车隐藏在隧道里这是毫无疑问的。于是飞行员以超低空将炸弹投进隧道,但是由于小心谨慎的北朝鲜军把机车和装载了弹药和燃料的货车藏在隧道的中间,而在入口处堵上砂袋,因此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而且气候也给中朝军帮了忙。炸弹常从冻得棒硬的地面上弹跳起来,甚至出现过其中有的炸弹在空中爆炸而对友军飞机造成伤害的事例。

   联合国空军尽管倾注了巨额的物资器材和最大的努力一心想要阻止住,但北朝鲜的铁路和卡车仍然在继续地开动着。

   远东空军司令官温赖特将军在手记中写道:“我们必须告诉全体人员航空阻止的界限。因为由于敌人的创造性和努力,其效果被减弱了”,可是北朝鲜的铁路由于努力和创造性而没有中断运行。例如十一月初,对平壤东北方的铁桥进行侦察时看到有两座桥梁都没有了。于是飞机员报告说:“不能运行”,可是再看夜间拍的照片,那吐着黑烟的列车不是正在跑着吗。北朝鲜军一到夜间就架起了活动桥梁,每夜列车都在运行着。

   就这样,冬季的阻止作战虽然给中朝军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和不自由,但未能对其给予决定性的打击。李奇微上将把这种效果报告说成“航空作战确实使敌人的补给迟滞,也使其向前线补给运输兵力改道进行,补给品的损失使得苏联和中国担负了更多的负担。……但是敌人仍然向前方运送了对峙所需要的物资,也将部队进行了加强。……由于共军的对空手段和修理能力仍在提高,所以将来的阻止效果定会日益减弱。所以如果不用积极的行动使敌人大量消耗补给品特别是使其大量地使用弹药,那么是可以储备起能够支援大规模攻势的补给品来的”。(1952年1月4日报告,致陆军部16354号)

   渗透作战

   于是进入三月份开始化雪之后,远东空军改变战术开始了起名叫“渗透”的阻止作战。这是受到海军飞机之轰炸方法的启发,连续24小时将一段特定的线路破坏净尽的战法。

   3月25日~26日的24小时内,出动了战斗轰炸机307架,战斗机161架,B—26轻轰炸机8架,对新安州和定州之间的40公里的铁路线施加连续地轰炸。

   但是结果令人很失望。北朝鲜铁路局在6天之内就把这段铁路修复了。而且反而产生了因在这里进行集中攻击,其他线路没有遭受一切攻击这样相反的效果。

   进入4月份,气候不顺的初春来临了。对铁路的攻击变得经常中断,这成了提供时间让北朝鲜重建和修整铁路网的时期。到4月末,铁道阻止作战也陷入僵局。

   美国公开史料说明形成这种僵局的原因是:“阻止攻击的弱点是在夜间和恶劣天气时不得不中断攻击。这就是说和铁道的战争没能取得全胜应归结于还没有开发出不管天气和白天黑夜,都能加以有效的攻击这样的技术”。美国尽管拥有技术力量,但只用机械是不能战胜人的力量和人的智慧的。这在经过了约20年的越南,也可以同样这么说吧。

   可是第8集团军对这种阻止的效果给予了如下的评价:

   “假如不进行阻止作战,敌人就会把优秀的铁路终点建设在市边里和平康北侧,一定会把几倍的炮弹和迫击炮弹送到我们的头上。……诚然阻止作战没能阻止住敌人的补给。但是成了削弱敌人的战斗力。限制了其攻击防御能力的主要因素,这是肯定无疑的”。

   五、海军和岛屿

   在此期间海军舰艇仍然不变地以其巨大的舰炮继续破坏东海岸的铁路运输,对重要港口的炮击、扰乱,以及对南朝鲜第1军提供地面支援。其骨干战斗力为战列舰新泽西号、威斯康星号,重巡洋舰托列多号、洛杉矶号、罗彻斯特号、圣保罗号,轻巡洋舰曼彻斯特号等。这构成了400毫米加农炮18门,200毫米加农炮36门,150加农炮12门这样巨大的火力。

   进入十二月以后,英国海军陆战队指令作战袭击了端川(城津西南30公里)3次,袭击元山港1次,刺激了北朝鲜军的神经。

   可是,不知是对此进行报复或者是因为有利于板门店的谈判,北朝鲜军开始夺回沿岸岛屿。十二月北朝鲜军夺回了瓮津半岛海面上的一个小岛,二月份又对城津东北30公里的洋岛加以攻击。因为这个岛是作为轰炸诱导基地,配置有南朝鲜海军陆战队的哨所,所以新西兰的驱逐舰急忙赶赴该岛,击沉了11艘渔船而将其击退。

   北朝鲜军于三月份进攻了镇南浦西南30公里,扼守大同江口的席岛,驱逐了南朝鲜守备队。这个岛是监视大同江口的一个最好的岛,但因距离陆地只有4公里,是一个极易遭受攻击的岛,因此希伊中将没有再去占领。

   就在继续进行争夺这些岛屿的时候,参谋长联席会议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这就是提出了为了促进板门店的谈判,派军舰到中国海岸去巡逻一下这样的想法。这是重提麦克阿瑟的提议,这可能是出于因为陆上和空中的手段都行不通了,所以“那么最后就用海军”这样一种心情吧。

   但因国务院的反对而没有实现。理由是这会使邱吉尔首相为难,是不适当的。当时邱吉尔被怀疑在一月访问华盛顿时同意了美国扩大战争的方针,而正受到在野党的攻击中。于是4月中旬,机动部队攻击了清津,倾泻了200吨炸弹和几千发炮弹。

   但是北朝鲜军即使全国都化成焦土,也希望取得光荣的,对等的停战。这可能是因为如果接受了束缚自由的条件,恐怕金日成政权要继续存在下去就会有危险吧。所以这些海军作战无力打开谈判的僵局,这是显而易见的。

   终于到1952年的春天,联合国军在地面,在空中,甚至在海上,能够带来决定性效果的手段全都丧失了。可以说是完全的行不通了。联合国方面不论是在战略上,战术上,在谈判上还是在国际政治方面都陷于进退两难之境。

   这是一个重大的转折。正因如此才酿成了联合国方面在板门店提出一揽子提案,迫使同意或者否定这样的一个机会。

   六、军队的整顿

   谈判将要拖长下去,战局发生重大变化的可能性也很小。于是第8集团军断然实行了整顿部队,适时改变配备以保持反应能力,确立人员和部队的轮换制度以使其顺应长期作战,增强南朝鲜军队为将来的形势做好准备等各种政策。

   整顿

   首先于11月份,让在伤心岭周围战斗中打得很疲劳的美军第2师与美军第7师换防,使其作为美第9军的预备队进行休整。接着在12月,将让进攻1211高地时受到消耗的南朝鲜第5师与结束整训的南朝鲜第3师换防,将其配置东海岸进行重新整编。

   把将进行重新整编的部队配置在美第9军和南朝鲜第1军的后方,可能是为了准备中朝军对两个突出部进行反击。

   到2月下旬,由于已渡过了讨伐智异山的这一关,所以3月间,范弗里特上将把南朝鲜第8师重又配属给古巢的美第10军,使其与在“大钵”北侧担任第1线任务的第1陆战师换防。崔荣喜将军指挥的南朝鲜第8师,可能已成长到能够接替下第1陆战师的任务这样的程度了吧。

   于是将第1陆战师转用于西翼,接替南朝鲜第1师的任务,使南朝鲜第1师与涟川正面的美第3师换防,将美第3师作为军的预备队使用。

   据说范弗里特上将把第1陆战师转用于西翼是出于岛屿的争夺变得激烈的时候,水陆两用作战的专门部队配置在能发挥其能力的战线是很自然的,而且汉城的防御会更加可靠这样的理由。

   这样一来,南朝鲜第1师就离开了从开战以来始终担任下来的汶山正面了,可是到1973年时,南朝鲜第1师还被配置在古巢的汶山正面。南朝鲜国民果然是尊重传统和惯例的国民。

   这时第8集团军果断地实行了解散从很早以来就成为悬案的黑人部队。

   如在《朝鲜战争》第2卷中曾谈到过的,第25师第24团除团长外,其他人员都是由黑人编成的,这从很久以来就有问题。所以从洛东江的时候就有将其解散的议论,可是由于这个团是根据1866年的法律编成的这个缘故,只要不修改法律就不能解散,就因为这样的理由使其变得没有下文了。

   可是,这项法律在一年几个月以前就已经修改过了,因此解散第24团把兵员分编入其他的团,代之将第14团编入该师。另外将同样由黑人编制成的部队第2师第9团第3营、第3师第15团第3营、第64坦克营、第58装甲炮兵营等解散,将人员分别编入第8集团军内的各个部队。

   人种问题对于单一民族的日本人来说是一个很难理解的复杂的问题。

   循环轮换

   到现在还在屡屡使用循环轮换这样的用语,如果直截了当地说,这就是让服务期间超过一定基准的官兵依次轮换的制度,这是范弗里特上将作过“官兵们健全的精神状态完全是靠从1951年初以来采用的自由循环轮换制度”

   这种高度评价(1952年3月5日致作战部长报告)的一项制度。在从日中事变以来打了8年仗的日本军中,虽曾有过按征集年次让其返还内地,或者是解除召集的缺席(就是这个也是到1943年左右),但没有过根据个人的服务年限使其轮换的制度,因此到战争结束时,在第一线服务六、七年的人是很多的。笔者也是其中的一个,所以这在当时的日本来说,这样的制度可以说是一种难以想象的奢望。

   这场战争是局部战争,战局已渡过了难关,因而应从要平等地负担牺牲这一点来着想,这在越南的战争中也是适用的。但是那种认为不这样快快地轮换就不能保持官兵的士气,甚至涣散美国的精神的看法是不适当的。在这种着想的里面是有为准备将来的大战,应让多数官兵具有实战的经验这样的目的的。

   轮换资格的分数为36分。在前线服务的一个月是4分,在朝鲜而在前线以外服务一个月为2分。就是说如只担任前线勤务那么9个月就可轮换,如仅从事后方勤务,那么18个月方能轮换。

   这个制度是在1951年春天规定的,到了同年夏天,有轮换资格的逐渐增多,到了同年秋季至1952年春季之间,每月轮换人数达到了1.5万人至2万人。联合国军在讨论第3项议程时,强烈反对打算削减每月轮换额数的中朝方面(后述)就是出于这样的原因。

   这个制度的确是维持士气的一剂良药,但是也有使部队的战斗效率显著降低这样不可否认的缺点。因为服役9个月以上的老兵一个也没有了,所以无论在团结方面还是在战斗技术方面,特别是在战场上所需要的微妙的判断力方面都造成了欠缺,这也是不得已的事吧。听说在越南战争中,这种缺陷方面曾出现得更加严重,所幸的是在这次战争中战局如已所述,所以美国公开史料作出了“这个制度进行得相当顺利”这样的评价。

   部队轮换

   美国第40、第45国民警卫师于1951年4月在日本登陆,一边充实训练一边担任日本的防卫,这在前面已谈到过。

   由于7月份开始了谈判,故有过由这些师和经历过战争的师进行轮换的议论,但被李奇微上将否定了。这是因为出于战局将如何变化还不清楚,因而使用尚不成熟的师是成问题的这样的考虑。

   但是华盛顿的首脑由于来自议会的压力,有意地花了巨额经费将其编成并派遣出去,但不给予战斗任务……这样的议论,再加上各州的士兵大多数到1952年8月就满期了,因此在进入11月后指令进行部队轮换。12月,第45师(由第179团、第180团和第279团编成)和第1骑兵师轮换,第40师在1月份接替了第24师的任务。

   轮换时接防的方法是很有趣的。轮换部队只携带个人装备品,部队的装备品在阵地上原封不动地进行交接。被轮换下来的部队在日本接收接防部队留下来的部队装备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节省捆包和运输装备品的时间。

   例如金城突出部的第24师的炮兵们,装填好炮弹,手握着拉绳等待接防。这是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必须进行射击。

   当第40师的接防人员来到,一接过拉绳去,他们就跑去乘上等待着的卡车。这就是轮换了。就在卡车开动起来的当儿,中国军以此为目标开始了炮击,于是双方立即展开了炮战。

   轮换交接进行得很顺利。而且这两个州的步兵师战斗得比原来想象的要好。第8集团军报告说:“循环轮换取得了充足率减到90%的经历过战斗的师的同等的战斗力。”

   南朝鲜第2军的重建

   4月5日,南朝鲜第2军被复活了。该军是在1951年的正月攻势之后被撤消的,在同年春天中朝军发动5月攻势的时候第3军也被撤消了,因此作为南朝鲜军一级的建制,当时只剩下白善烨少将指挥的第1军,这在《朝鲜战争》第9卷中已叙述了。

   可是南朝鲜军增加得很快,已编成10个师了,但只有一个由两个师编成的军,这在人们印象中实在是不那么相称。所幸对峙状态好象没有发生突变的模样,智异山的讨伐也结束了,因此以首都师、第3师、第6师这3个师编成了第2军,按照由南朝鲜军担任补给困难的正面这样的原则,让其担任金城突出部的防御。军长由白善烨中将担任。在很多优秀人才中挑选他来任军长,不难想象是因为他取得了不败的战绩,但也许是范弗里特上将大力推荐的缘故。

   白将军曾谈过如下的一段话:

   “虽然听说过要重建这个军,可万万也没想到让自己来干。所以当野战司令部解散后我被召到汉城去的时候,我想准是让我汇报智异山地区扫荡的成果,当我抢先一报告,范弗里特上将却说:‘打算在金城正面再建一个韩国军团,你有什么意见。’于是,我从作为韩国第1军长的经验,按我所想到的回答说:‘要是编成一个没有军直辖的炮兵和工兵、通信和补给机关的军,那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虽然我是同意再建这个军的。’我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不掌握支援第一线师的手段和物资的军长,只凭下命令是很难进行血肉相联的统帅和得心应手的作战的。范弗里特上将说:‘研究一下’,可是不久就发布了让我当军长的命令,并创设了虽然小一些但是属于军的炮兵和工兵等,……由美国第5炮兵群经常地进行支援”。

   就这样,白军长带着首都师进入到金城正面统率以前就在这里担任防御的第3师和第6师,担负起这个成了中国军队眼中钉的突出部的防御任务。

   南朝鲜陆军的增强

   这个时候,美国一方面在朝鲜继续进行谈判和作战,一方面急于进行西欧的重整军备的工作。本来在朝鲜战争刚一爆发时就立即着手加强西欧的,但是由于发生了不得不将预定派往西欧的第2师和第3师增派到朝鲜去这样的情况(见第2卷),因而变得一拖再拖。但是到1951年底完成了增派6个师的工作,在1952年2月的里斯本会议上决定了西德的重整军备和编入北大西洋军的协议,开始了总计达50个师的欧洲军的建设。这就是说要在欧洲开始建设一个分担适应各自国力的兵力,由美国人担任总司令的防卫共同体。

   可是在远东却不能依靠各有关国家的军事合作。英国因马来的游击战而手忙脚乱,法国则被印度支那和阿尔及利亚的骚乱弄得开始一筹莫展,不久将甚至会连向朝鲜派兵也难于做到,这种情况变得越发明显了。这就是说,美国将在不久的将来要陷于不得不用独自的力量来保卫远东的完全这样的处境。

   于是对于是让美国的大军在停战以后也要常驻在远东呢,还是开发在远东的潜在战斗力即人的战斗力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是美国选择了后者。这不外是出于如下的判断,这就是训练成一支对共产主义的侵略具有战斗意志,持有装备并训练有素的部队要花费金钱和时间这是肯定的,但这比让美军常驻下去要经济,何况再没有别的方法比让其做好准备养成以自己的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家这样的气概更好的办法。仅仅用美军来保卫远东的全部有关国家是办不到的事情,而且去保卫不想自己保卫自己国家的国家是没有价值的。

   这样就以较快的速度开始了扶植南朝鲜、台湾、菲律宾、日本建立防卫力量的工作,首先是急于加强遭受现实威胁的南朝鲜军队。

   南朝鲜的青年们具有能成为优秀战士的素质。他们被认为具有知道羞耻的勇气和体力,而且有天生的忍耐力和智力,特别在防御方面是很卓越的。据认为在战争一年期间战绩不那么好,完全是因为统率力不足和训练还不充分的原因,而决非缺乏象什么南朝鲜国民没有防御的气概啦,没有掌握现代武器的能力啦这种基本的东西。

   而且训练不充分的原因是极为明显的。缺乏优秀的教官和还没有准备好设施虽也是原因的一部分,但最大的而且是决定性的原因就是没有时间。因为如曾谈到过的突然爆发了战争,而且战局瞬息万变,所以形成了士兵经过一周到10天,军官和士兵经过3~4周的速成教育就不得不送往第一线去这样的情况。很多南朝鲜的将军在回忆往日的辛苦时都说:“那个时候的国军,能不能真的叫做军队都值得怀疑。因为每天激战所以需要一批接一批的补充人员,可很多是穿着便服和凉鞋,拿着枪来的,而且甚至有的人连一次实弹射击都没有打过。可是第一线的情况是就连这样的人也不得不立即被派了上去,因此遭受的伤亡势必要多,所以还需要进行补充,这样的恶性循环反复进行。加上中、下级干部的损耗随着战况的急迫成比例的累积增加,这就越发加快了质量的降低”。

   所以训练的问题是,只要有时间就应首先解决的问题。当然象确立有组织的补充学校制度、建设设施、培养教官等等的问题还有很多,但这些也是如果有时间就可以得到解决的,战线的平静化使得这些成为可能了。

   成问题的是统率能力。即使这样说,也并不是南朝鲜的干部没有这方面的才能或者没有力量这种属于个人能力方面的问题。因为如果没有能力可以换个有能力的人来代替,如果整个水平低下可以进行教育来提高。实际上当时南朝鲜军的首脑们都很年青,大多是刚刚过30岁的青年将军,这和已过了50岁,经受过第二次大战的洗礼的美国将军们相比,在经验和识别能力这方面是有不足之处,这是难以否认的事实。但是青年人的气势和殉国的精神以及行动力是足以弥补这种不足的,即使有些问题也不应特别的提出来。特别是南朝鲜的国民天生的富有服从心,因此越发是这样。

   这个问题是个人能力的范畴之外的问题。美国公开史料曾就这个问题,作过如下的赤裸裸的评述:

   “韩国军被寄予的期望是建立职业性的,有为的军官团和士官团。但这好象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韩国军因为急剧增加的通货膨胀 [ 注:1950年夏天的法定兑换率是1美元对6000南朝鲜圆,但到1952年1月则变为兑换1.2万南朝鲜圆。 ] 发不出足以生活下去薪水。军官和士官的薪金不够一个月最低生活费用的半数,因此大多数的军官不得不靠‘靠不住的安排’来瞻养家属,……期望由‘把军务往后推而不得不首先考虑个人利益’的军官来创建优秀的军队,那简直是不可能办到的事。在朝鲜的军事顾问团曾不断地对政府提出对腐败分子采取惩戒措施的建议,但成问题的是甚至连仅仅给军官发给能养家糊口的薪金这一点都解决不了。因为要惩戒的话,那么除在第一线服务的军官以外,大多数人都必须受到处罚的吧”。

   于是就产生了要想培养统率力就必须从经济援助开始这样的政治问题。

   另外,还有一个难办的问题,那就是人事安排的问题。本来南朝鲜国民受过严格的儒教教育,因此极端地重视长幼之序。例如在长辈人面前不得到允许不许吸烟,子女在父母面前不能喝酒,连在得到允许喝酒的场合也要侧过身去用手挡着嘴来喝,不论社会地位如何对于年长者要使用敬语等等这些风俗习惯,都体现了这种尊敬长辈的精神,所以在人事方面也很重视级别和任职的先后顺序,结果即使在这样的非常时期,合适的人材不一定配置在合适的岗位这样的例子也是不少的,在战争一年之间人事变动令人眼花缭乱,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而且过于重视长幼之序,就会造成过分的服从性,有“不能采取独立自主的行动去冒长官厌恶的危险”这样的倾向,而有缺乏积极性之憾。这在平时虽然是一种美德,但在情况时刻在发生变化的战场上就近乎是缺点了。因为一般流动的战线是由各级指挥官的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能适应情况的判断力来构成的。

   所以在军队的上、中级干部中,没有比自信和相互职务上的信赖感,以及能适应变化的判断力和专门知识更重要的事情了。范弗里特上将为了培养从赫赫胜仗的经验中获得自信和必胜的信念,只用南朝鲜军队来进攻也是因为这个。

   在南朝鲜军的建设和增强之中,伴随着克服了以上那样的困难,由于果敢地实行了创建野战训练本部而将第一线各师轮番重新训练9个星期,重新组织了学校和训练组织,在光州设立了包括新兵训练所和各种实施学校在内的陆军训练中心,将其扩充到一期能训练1.5万人的规模,重建和创建了陆军官学校和指挥参谋大学,增加派往美国留学的人数等一系列措施,得到了对其成果应刮目相看的评价。

   这样到1951年秋季,由于增强的基础打好了,所以在最后把南朝鲜军扩充到什么样的规模就变成突出的问题了。

   范弗里特上将固执地坚持20个师的方案,也就是增加一倍的方案。南朝鲜政府从很早以前就希望建设20个师。参谋长联席会议和李奇微上将以及麦克阿瑟将军的意见则是认为现有兵力,即10个师、25万人是适当的。但是华盛顿的政府首脑,从经济的观点出发对于倍增案抱有好感。各种各样的议论争论不休,李奇微上将和范弗里特上将的意见怎么也不能取得一致,但如后所述,李奇微上将于1952年5月调任北大西洋司令官,因此在许多经纬的末尾建设成了20个师作为基干的现在的南朝鲜军。

   总结

   联合国的循环轮换、部队轮换、配备变更等都进行得很顺利。但这并不能使战局发生变化,也不能持续地施加压力,只不过是努力充实防御而已。另一方面中朝军的兵力也有所增加,但其补给线经常不断地被切断,好象还没有把补给品储备得能够发动一次大的攻势的程度。只要现战况不变,就是说这种偶尔的炮击战、斥候、巡逻、小袭击、设伏等战争样式不变,中朝军就在其洞窟阵地中安心往下去了。

   1952年的春天,就在不久即将进入战争第3年的这个时候,这种象是睡着了一样的对峙继续了下去。敌我双方的200万大军,就这么在朝鲜半岛的正中间分成4团,成了谁也不能够转身的状态。确实是陷入了事先安排上失误的状况。

   就是说联合国方面在国际政治方面、战略方面、战术方面以及谈判方面陷于进退维谷的僵局。但中朝方面好象也是如此。

   七、南朝鲜的立场

   南朝鲜国民对停战谈判坚持反对的立场,从战争爆发的动机和从其所受到的涂炭和痛苦来说是很自然的,为了不再重复这样的痛苦,这样的悲剧,希望在这个时候统一半岛可以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政府的反对声明和停战的条件,以及国民的反对行动在前面已屡屡地谈过了。

   所以,8月下旬谈判中断之时,政府的发言人对此表示欢迎,甚至说:“共方的谈判,不过是为了增加军事力量进行伪装和争取时间。”

   而且在中断期间,政府再次提出了下列的停战条件。

   1、中国军撤出朝鲜

   2、解除北朝鲜军的武装

   3、如完成了前两项,可以让与北朝鲜人口相应的代表参加议会

   中朝鲜方面决不会接受这样的条件,这是了解谈判的经过和双方对话情况的人很容易想象到的事。但是南朝鲜虽然知道这是不符合情况的条件,可是在国内政策上来说是处于非这样提不可的情况的。

   10月下旬,当谈判在板门店重新举行时,南朝鲜政府立即表示不满,街上开始出现举着“坚决反对没有统一的停战”这样的标语口号的游行示威。而且在板门店每就一项协定达成协议,都要举行一次群众游行示威。

   但是,最使李奇微上将震惊的是李承晚总统“假如实行停战,韩国军将采取自由的行动”这样的谈话。(1951年12月7日,釜山的美国大使馆致李奇微上将070801号电报)

   他说:“因为原来约定韩国军只是在交战期间归入联合国军司令官的作战指挥之下的,所以在停战的同时就自动地脱离了其统率了。因此联合国军司令官协定的条件对于韩国军没有约束力。所以韩国政府不受停战条件的任何约束。”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南朝鲜军在美国第8集团军司令官的指挥下进行作战,其根据是在战争刚刚爆发之后的1950年7月上旬,李承晚总统应麦克阿瑟的要求,以口头方式作了“仅限于交战期间将韩国军的指挥权委任给联合国军司令官或者其任命的代理人执行”这样的约定,其后送达的信件是唯一的证据。(见第1卷)

   并不是采取条约或者协定的形式,要是说得极端一点,这种指挥权的委让是根据作为南朝鲜军最高指挥官的大总统个人的口头约定而成立的。所以如果停战成立了,指挥权就应自动地归还给李承晚总统,因为中朝方面并没有正式承认南朝鲜军作为谈判的对手,所以南朝鲜军在法律上不受停战条件的约束。

   对于这个,李奇微上将好象也有些受不了。如果这要泄漏给中朝方面,那么谈判达不成协议的危险很大,即使达成了协议,停战在短时期内即将告终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所以在华盛顿极力主张有必要订立一项停战后也确保对南朝鲜军指挥权的公约,和有必要说服南朝鲜政府停止反对谈判的运动,可是这个问题不能立即解决。因为华盛顿的首脑们考虑,在南朝鲜国民感情高潮的时刻提出有关民族面子的问题,会带来被强制接受难以接受的条件的后果,反而使得谈判难于进行下去。所以想在适当的时候,和军事援助结合在一起来处理这个问题。

   于是,在经过各种活动之后,按李大总统的意愿创建了20个师和安排好了美国的军事援助,指挥权在停战以后也原封未动地保持了下来,一直到今天也没改变。也许是李承晚总统为了达到这些目的,作为交易的手段提出指挥权问题的。

   尽管对于李承晚总统个人的言论和行动有各种各样的批评,可他是创建南朝鲜的南朝鲜之父,这是谁也不能否定的事实。

   以上就是从1951年11月下旬到1952年春这一段的停战谈判的背景。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