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阵地的攻防·第二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环形阵地的攻防·第二

环形阵地的攻防·第二

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 ·日本

出自————《朝鲜战争》《美海军陆战队突破中国军队的重围·第三卷

出自————《战争通史

   第一节 一般情况

   11月23日,联合国军的战线,因朝鲜中部南北走向的背梁山脉分成东西两部分。西侧的第8集团军,以美军4个师、南朝鲜军4个师、英军2个旅为基干,在清川江一线为翌日的总进攻做了充分的准备。

   东侧的第10军,如前所述,以张开4个手指那样的态势在向北方国境线前进。其中美军第7师第17团21日到达中朝边境的惠山镇,眺望鸭绿江那边积雪覆盖的中国东北的群山。

   23日是感恩节。第一线的美国兵,按照本国的习惯,吃了火鸡等各种美味佳肴。在第8集团军停止进攻期间,积存了大量的粮食、弹药等补给品,完成了后勤准备。联合国军士气高涨,洋溢着胜利即将来临的气氛。

   这天早晨,第1陆战师下达了向北方进攻的命令:

   师经长律湖东岸向北方的中朝国境进攻。第5团战斗群作为主攻部队,首先占领下碣隅里北方32公里的袂物中里。

   第7团战斗群首先占领柳潭里。占领该地后,预定以1个营在那里固守。第1团战斗群在下碣隅里、古土里和真兴里占领阵地,掩护补给线。

   以上是这个命令的要点。为了掩护补给线,还指示第1坦克营配置在麻田洞附近,第1工兵营的作业重点是维持补给干线和修建下碣隅里的飞机跑道。还命令在下碣隅里开设补给分站,在此处积存第1种(粮食)和第3种补给品(燃料)各8日份,第5种补给品(弹药)1.3日份,第2种及第4种补给品(各种装备)的所需数量。

   这个命令在兵力区分上是想首先以1个团战斗群进攻敌人,以三分之二的兵力掩护补给线和师的左翼。其特点是由于长隘路进攻而首先重视了设置一系列的基地,积存所需的物资,修建跑道等后勤工作。

插图62:11月23日联合国军的态势和进攻方案

   根据师的命令,各团战斗群采取了如下措施。第1团战斗群各以1个步兵营分别向真兴里、古土里和下碣隅里推进;第5团战斗群为了沿长津湖东岸向北进攻,将其兵力集结在下碣隅里以北和湖的东岸。

   第7团战斗群,24日占领柳潭里,并向该地推进主力。第7团第2营到26日与第1团第3营换班止,担任下碣隅里的防御。

   另一方面,第10军除第1陆战师下达了以上行动命令外,在当天(23)日又下达了新的命令。根据这个命令第1陆战师的进攻方向改为向西。这个问题后面再讲。

   11月24日10时,第8集团军并列展开6个师开始向鸭绿江进攻。麦将军此日从空中视察了进攻开始的情况,并在鸭绿江上空飞行后返回东京,他发表声明说:“……联合国军的大包围作战在本日按计划开始了。沿敌战线的后方和鸭绿江全部国境线侦察的结果,未发现敌有任何军事行动。……”。第8集团军全正面排除微弱的抵抗向前推进了4至16公里。但是,从25日起,中国军队对第8集团军右翼的南朝鲜第2军开始了激烈的进攻。南朝鲜第2军陷入溃乱状态,第8集团军的右翼陷入被包围的危险。沃克中将将预备队第1骑兵师,接着又将土耳其旅、英第27和第29旅投入战斗。

   然而,中国军队第13兵团的18个师,以压倒优势的兵力,首先将等8集团军右翼包围,接着在全正面施加压力,遂于27日突破了中央部位。

   于是,美军指挥部以结束朝鲜战争,“在美国本土过圣诞节”而发起的大规模攻势发生了逆转,各师不能不步步后退了。中国军队到美国第8集团军开始进攻的11月24日前后,

   在第8集团军正面展开了第4野战军第13兵团(18个师约18万人),在第10军第1陆战师正面展开了第3野战军第9兵团(12个师约12万人),其中第4野战军首先对第8集团军开始了进攻。作为支援部队的第1、第2机械化炮兵师、第5和第42汽车团等已经进入朝鲜。

   11月25日,中国军队已经在西部开始反攻(在东部第10军正面,该军是处于待命进攻的状态)。中国军队和北朝鲜军队的联合司令部设在沈阳,司令员彭德怀决定了作战的基本方针。在其下设置了北朝鲜军队和中国军队的合同司令部,北朝鲜军队总司令金日成作为该司令部的司令员,授权指挥在朝鲜的作战。

   此时,中国军队的战略构想,推断如下:

   、以闪击式的攻势作战,迅速进行决战,击破在北朝鲜的联合国主力,接着将联合国军从整个朝鲜驱逐出去。

   、以歼灭敌人兵力为主要目标。

   联合国军司令部,判断这时中国军队在朝鲜的兵力为6至7万人,然而,那还不到现时兵力的四分之一。这样,联合国军方面过少地估计中国军队兵力的原因,大概是由于中国军队巧妙地隐蔽了部队的行动。

   中国军队只在日落后19时至翌日3时的时间内行军,对空荫蔽的措施都是到5时30分结束。昼间只有为侦察翌日的宿营地的少数人的设营队前进,如果部队不得不进行昼间行军,也是在发现敌机时各人原地停止,绝对不许乱动。军官有权立即处置违令者(美国公开史料)。

   为此,联合国空军的照像侦察和目视侦察,结果都未能查明中国军队的兵力和行动。这是了解航空侦察能力界限的一个例子。

   第二节 向武坪里进攻

   一、第10军的进攻计划

   第10军与第8集团军的攻势相呼应,担任大包围作战的一翼,11月23日下达了作战命令。其方案是:“军将主攻方向指向西面的武坪里,突击与第8集团军相对峙的中国军队的背后,与第8集团军的攻势相配合捕捉和歼灭中国军队之后,从武坪里北进,占领鸭绿江南岸”,决定27日晨开始进攻。第1陆战师担任主攻任务,美军第7步兵师作为助攻部队,从陆战师的东侧,经长津湖东岸北进。新到达的美军第3步兵师,和第8集团军右翼配合,掩护第10军左翼,同时,击破地域内的游击队,确保后方地域,还根据特别命令担任支援第1陆战师的任务。

   第10军的主攻方向,根据这个命令有所变更,从原来向北而转为向西了。

   这是11月11日接受了麦将军秘密旨意的联合国军司令部作战部长莱特准将,致函阿尔蒙德少将要求“尽可能给予第8集团军以援助”,第10军军长接受这个要求,建议“从长津湖向西进攻”,可以说这就是具体化了的方案。

   据此,第1陆战师便作为联合国军的“大包围作战北侧的铁锤”而向西进攻,11月23日下达的“经长津湖东岸向北进攻”的原来任务,由美第7步兵师接替。

   武坪里位于柳潭里西面约90公里处,第1陆战师在这里踏上比较良好的道路后,先向北方的江界,然后向满浦推进。

   在这个命令中,师的后方分界线划到了下碣隅里南端,但是,史密斯师长向军长建议将真兴里也包含在他的责任地域之内,并接着决定在真兴里和古土里配置师的守备部队。这次作战的特点是补给特别重要,长途的补给线不是依靠他人,而要由自己来保障,这一点表现出了师长的心情。

   二、第1陆战师的进攻

   根据军23日的命令,师于26日晨重新下达了向武坪里进攻的命令。

   这个命令是准备首先占领柳潭里西面43公里处的龙林洞的道路交叉点,尔后继续向西进攻,进攻开始时间定为27日晨。最初担任主攻任务的是第5团战斗群,第7团战斗群的任务是占领和确保柳潭里,支援主攻部队的超越进攻,同时掩护德洞山口至柳潭里之间的补给线。第7团战斗群的主力,26日位于柳潭里,其第2营负责占领和确保下碣隅里。同日,第1团第1营到达,接替了第7团第2营担任守备下碣隅里的任务。第7团第2营的D连和E连便于27日向柳潭里前进,归第7团第1营营长指挥,F连27日黄昏占领德洞山口担任掩护主要补给线的任务。但是,第7团第2营营部、营火器连和支援该营的第11团H炮兵连,由于车辆不足,不能向柳潭里前进,即在营长的指挥下留在下碣隅里。

   第5团战斗群的最初任务,是超越第7团战斗群向西方进攻,夺取第1号目标1271高地,准备尔后的进攻。该团战斗群的3个步兵营,在24日以前集结在下碣隅里以北的长津湖东岸。这是根据师的最初命令行动的。可是,由于陆战师的进攻方向转向西方,团必须首先向柳潭里移动。25日,第7师第32团第1营到达下碣隅里北方,接替了第5团战斗群担任沿湖东岸进攻先头部队的任务,所以在26日第5团战斗群群部及其第2营首先转移到柳潭里,准备翌日的进攻。另外,到开始进攻的27日,第5团第1营和第3营越过德洞山口转移到柳潭里。

   第1团战斗群的任务是在真兴里、古土里和下碣隅里占领阵地,确保补给线。到26日为止,其第1、第2和第3营分别进到真兴里、古土里和下碣隅里,同当地的第5、第7团战斗群的部队进行换班。第1团战斗群群部位于古土里。但第3营的G连,由于车辆不足而留在地境(咸兴西南10公里),所以在下碣隅里的第3营营长手中只掌握着H和I两个连。

   另外,英军第41指挥分遣队和师侦察连,分别掩护师的左翼和右翼,但是,尚未到达师的地域。师司令部预定28日从兴南向下碣隅里推进。

   当时,第1陆战师当面的中国军队是第9兵团的主力,具体情况如下。(但是,进攻开始时,大部分情况联合国军还不了解)。

   廖仲国 [ 译者注:原文如此。 ] 率领的第20军4个师位于柳潭里以西地区,蔡毅农 [ 译者注:原文如此。 ] 率领的27军4个师从柳潭里到长津湖东岸,已大体完成展开。再有张仁初(?)率领的第26军4个师也从江界向长津湖前进中。就是说,第1陆战师正面的中国军队的兵力,是经历过战斗的8个师,后续部队4个师也即将到达。第9兵团所属部队如下:

   第20军下辖58、59、60、89师;

   第26军下辖76、77、78、88师:

   第27军下辖79、80、81、90师。

   军通常由3个师组成,但第9兵团的各军分别配属有第30军建制的第88、89、90三个师。这样,作战开始时,各军均有4个师。

   史密斯师长,26日乘直升机从兴南司令部飞往柳潭里,听取了当面敌情报告,同时,视察了现地。当日柳潭里的第7团战斗群抓到了3名中国兵,这些中国兵说他们属于第60师,并且说中国第20军第58、59、60师是20日到达的。还提供了中国军队的作战计划情报。他们说:“如果第1陆战师2个团到达柳潭里,中国军队将以2个军进攻第1陆战师。对柳潭里的2个陆战团,各以1个师从北面和西面实施进攻,同时以另1个师切断柳潭里通向下碣隅里的补给线。再以另外2个师中的1个师进攻下碣隅里,切断下碣隅里至古土里之间的道路,同时以另1个师进攻古土里,切断古土里至真兴里之间的道路。”

   他们认为,虽然这样熟悉第1陆战师的配置以及雄伟的作战方案,但却怀疑士兵是不会知道这样大兵团作战方案的,所以没有人认真对待。

   史密斯少将在从柳潭里返回兴南的途中,从直升机上视察了铺满白雪的高原,在大雪覆盖的群山中没有发现中国军队行动的征候,然而,就在这些地域内,实际上有着数万中国兵在屏息待机。

   柳潭里是由5座孤立的山群围绕的盆地,是交通的要点,向北、西、西南和南的道路由此出发。在这些孤立的山群临近盆地的地方,耸立着能有效地控制盆地内部的1271、1403、1282、1240、1276和1294高地。这些高地在尔后的作战中,成为敌我争夺要点的重要地形。从北、西、西南和南面有沿道路的走廊进入盆地,形成了自然的谷地接近路。长津湖西南端的入江,象手指一样从东方伸向此地。当时长津湖结冰,吉普车可以通行。

   27日8时15分,首先由助攻部队第7团第3营,分别从南面(G连和I连)和北面(H连)沿柳潭里至武坪里道路两侧山地开始向西进攻,基本上没有受到1426高地和1403高地的抵抗,清晨即加占领,G连又继续向西南方向进攻。

   主攻部队第5团第2营,和第7团第3营同时沿道路向西进攻,遇到第1号目标1271高地的中国军队顽强抵抗,进攻没有进展。因此,从第7团第3营占领的1403高地方向,在火炮、迫击炮和飞机的支援下继续进攻,好不容易占领了1271高地。然而,中国军队的抵抗格外顽强,所以在15时左右停止进攻,转入构筑阵地,以便实施夜间防御。

   这次进攻期间,第7团向西南方向的闲上里和北方的长津湖西岸派出配备有81毫米迫击炮的中等强度的战斗侦察分队,进行搜索和警戒,与强大的中国军队遭遇了,经过激烈战斗之后撤回柳潭里。从这天的战斗情况判断,相当大的中国军队进入柳潭里附近已是无疑了。中国军队的侦察干部,从下午到黄昏,接近到第1陆战师阵地的最近距离上进行侦察。当然考虑到,到了夜间,中国军队将会进行其擅长的夜间进攻,所以第1陆战师必须迅速构筑阵地。

   第三节 环形阵地的战斗

   一、严寒给战斗行动带来的影响

   11月末的北朝鲜冷得厉害。从中国东北吹来的西伯利亚寒风,使河流、湖泊和山谷都冻结了。

   中午的气温是零下20至25℃,一到黄昏就急骤地下降,凌晨4时前后,下降到零下28℃至45℃。

   积雪一般并不太多。但是,由于地点不同,有的地方被风刮成的雪堆达60公分以上。吹雪之日,视界被遮断,有时视距在15米以下。积雪成为中国兵白色服装的保护色了。

   卡宾枪耐寒力差,不能立即射击,要用于格斗,枪托变脆,也很容易折断。M1步枪比卡宾枪耐寒力强,但油多易冻,不能发射。为此,需要尽量少涂油。白朗宁自动步枪多是变成不发火或单发。轻机枪为防其因受冷而不发火,每隔两小时必须发射一次。重机枪(水冷式)必须使用不冻液代替水。无不冻液时,只好不加水,象空冷式轻机枪那样使用。迫击炮比较容易发射,但底盘在发射时的后坐力撞击冻结的地面而易破裂。榴弹炮复位也费时间(复位时间达30秒)降低了发射速度,因寒冷空气密度大,火炮射程减小。炮弹和手榴弹不爆炸的也多。空投的弹药,由于和岩石一样坚硬的冻结地面猛烈撞击而损坏,可使用的为四分之一。

   卡车和坦克,在两小时内不进行15分钟运转就不能启动。这一点,不仅在隐蔽夜间企图方面有问题,而且需要更多的油料和劳力。还由于穿戴着厚衣和手套,也给车辆维修和油料补给作业等带来了困难。

   地表冻结了35公分。为此,野战筑城特别费劲。美军装备的携带铁锹,很容易折断,缴获的中国军队的大铁锹很管用。柳潭里附近的土质是页岩质,特别坚硬,筑城作业更加困难。手上打了血泡,泡破了就满手是血。陆战队员们忍受着这种痛苦,默默地不断挖掘。但是,作业迟迟不得进展。有的地方,要使用炸药爆破后,才能挖掘机枪掩体。无时间挖掘掩体时,就利用岩石裂缝和岩石等地物。战斗激烈时,也有时堆积尸体作为掩体。

   高腰鞋使用橡胶多,里面积存脚汗,一停下来会立即造成冻伤。因此,必须经常脱鞋换鞋垫,揉擦脚。不过,要解开冻住的鞋带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在冬季行动中,最重要的是尽可能不要出汗,这是预防冻伤的第一步。

   因此,进行筑城作业时,一件一件地把衣服脱掉,结束后再按相反的顺序一件一件地把衣服穿上。

   然而,在战斗中是不能那样做的,所以,只好耐着夜晚的寒冷,祈求早晨快些到来。如果能利用间隙替换鞋垫,换班后进入暖帐蓬里固然最好,然而那是很难做到的。况且,进入鸭绒睡袋休息的事,也是很难做到的。即便在有幸可以使用鸭绒睡袋时,为了防备敌人突然袭击,也禁止完全钻到里面拉上拉锁。

   食物也冻了,C口粮 [ 注:C口粮内是装肉豆等非腐败性饭菜的罐头,属携行食品,可以那样吃,也可以加热后吃。 ] 是在暖帐蓬里用火炉化开冷吃,但是,即使外面化了中间也留着坚硬的冰块,吃下去就引起腹痛和腹泻。也有人吃雪,这是发生腹泻的原因,一个人穿着厚厚的衣服,在严寒的野外,而且在战斗中,那种腹泻的痛苦是了不得的。为防止水壶冻结,不要装满水,而且要放在上衣里,即使这样,有时也冻裂了,甜食一般是非常受欢迎的。

   输血用的血浆、镇痛用的吗啡也冻了,化开它很费时间。美军的卫生兵,为了使镇痛用的吗啡不冻结,将它衔在口内在第一线来回跑,为使血浆不冻结,把它放在距火1米以内的地方。

   伤员放在雪地上不管,会很快冻死,所以,必须很快收容,但是,在战况不利的场合下总是个困难问题。

   二、11月27日黄昏的情况

   11月27日黄昏,第1陆战师主力的配置大致如下,即在柳潭里,由第5和第7团战斗群的主力和师炮兵团的主力一起构筑环形阵地,准备翌日的进攻。在下碣隅里除第1团第3营营长指挥下的2个步兵连外,还有2个105毫米榴弹炮兵连和各种补维修部队,积存了大量补给物资。陆战师的司令部仍位于兴南,预定翌(28)日在兴南留下后方指挥所,基本指挥所在凌晨前进到下碣隅里,师司令部连和各参谋部门的主要人员,提前进到下碣隅里了。

   另外,还有第10军指挥所和后勤设施,预定在近日内进到下碣隅里,各部队的先遣部队和设营队已经到达。下碣隅里的运输机用跑道的修建,正在由第1陆战师工兵队昼夜连续施工。只不过才完成预定的四分之一,下碣隅里将要成为指挥和后勤中枢,但掩护它的步兵兵力却极少。

   在古土里有第1团第2营和1个105毫米榴弹炮兵连构筑了环形阵地,第1团战斗群指挥所位于此地,就是说,在攀登黄草岭山口的要点上,团长指挥1个营占领阵地。

   在真兴里有第1团第1营和1个105毫米榴弹炮兵连。另外,德洞山口从下碣隅里出发的第7团F连即将到达。此山口是控制连接下碣隅里和柳潭里唯一的一条道路的要点,所以,第7团战斗群要以1个加强步兵连坚守此山口,如上所述,第1陆战师为了向西进攻,将主力集结于柳潭里,在后方的下碣隅里设立了补给基地,在长隘路的补给道路上,各要点配置了1个连到1营的兵力。

   另外,在下碣隅里以北约10公里的新兴里有美军第7步兵师的1个支队(由步兵团长指挥的2个步兵营和1个105毫米榴弹炮兵营,后来称为费士支队)。该支队当天沿长津湖东岸向北进攻后,部队在黄昏时占领了阵地。

   27日,在第8集团军正面,中国军队对龙山洞附近的第25师施加强大的压力,从它与球场洞附近的第24师中间突破,继续进攻。第8集团军对进至定州附近的第24师下达了后退命令。

   此时,宋时轮率领的中国第3野战军第9兵团的12个师12万人,在长津湖附近大体上展开完毕,形成可以对其附近的美军发起攻势的态势。

   即第9兵团司令部设在柳潭里以北16公里的蛇阳地山,对柳潭里、德洞山口各用3个师,对新兴里、下碣隅里、古土里各使用1个师,全纵深同时实施进攻,企图一举歼灭陆战师的态势,而且满怀胜利信心地等待着发起进攻。

   具体地说,第20军的第89师在柳潭里西面展开完毕,即将进入进攻准备的位置。该军第59师的目的是切断下碣隅里至柳潭里的道路,从柳潭里迂回南进,准备对德洞山口的第7团F连的环形阵地和柳潭里南侧的第7团C连环形阵地实施进攻。第58师受领了在翌(28)日夜进攻下碣隅里美军的任务,正向下碣隅里西南方前进中。第60师为了在古土里附近切断古土里至下碣隅里的道路,正向古土里北侧前进中。

   中国第27军的第79师,为从北面进攻柳潭里,已完成展开,正从集结地域向进攻准备位置前进。该军的第80师,为进攻长津湖东侧新兴里的美国陆军部队环形阵地,已进入进攻准备位置,其他2个师在预备队位置。

   另外,中国第26军,正从东巨门里附近南下。现在的态势,正象毛泽东所讲的那样:

   “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1947年12月25日,毛泽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第9兵团在向长津湖前进期间,给士兵发了小册子,进行关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教育,强调美国陆战队是为帝国主义服务的历史和它的残暴性等,提高敌忾心。中国士兵昼间在山洞和农家休息,养精蓄锐,以求在同美军的第一次交战中将其歼灭。夜间以一路纵队沿山路向目的地前进。

   三、柳潭里环形阵地

   11月27日黄昏,第5、第7团战斗群以10个步兵连围绕着柳潭里占领阵地,构成了环形阵地。第5团第3营为了参加团主力向武坪里的进攻,从湖的东岸转移,27日中午前后集结在柳潭以西地区,第5团第1营,也由于车辆不足,到达很晚,天黑以后才从湖的东岸进入柳潭里以东的集结地域。

   第5团主力的2个营正在为翌日的进攻进行集结,它成了师的强有力的预备队。

   此外,这个环形阵地的南面,在主要补给线上有第7团C连(欠1个排),在柳潭里和下碣隅里之间的德洞山口有F连(巴伯连)占领了阵地。

   但是,由于车辆不足,第7团第2营营长、营部、火器连的主力、第7团反坦克连还留在下碣隅里。因此,属于柳潭里第7团第2营的D连和E连接受了第1营营长的指挥。

   在柳潭里只停放着1辆没有乘员的“谢曼”式(M4A3)中型坦克,这是因为师长为了支援“向武坪里进攻”,27日命令从下碣隅里向柳潭里派遣4辆“潘兴”式(M-26)中型坦克出发了。但由于路面冻结打滑,不可能向柳潭里前进。因此,以1辆重量较轻的“谢曼”式坦克进行试验,它用3个小时完全地到达了柳潭里。乘员为了翌日引导坦克排的行动,

   立即乘直升飞机返回下碣隅里了。这样,就在柳潭里停放了1辆没有乘员的“谢曼”式坦克。

   炮兵,从柳潭里村东向东南方向展开,到23时止全部进入阵地。以第11炮兵团的第1营(105毫米榴弹炮)、第3营的G连和1连(105毫米榴弹炮)以及第4营(155毫米榴弹炮)编成炮兵群,在第1营营长指挥下,共有105毫米榴弹炮30门、155毫米榴弹炮18门,计48门,另有2个陆战团的107毫米重迫击炮24门。

   27日,第1勤务营的分遣队到达柳潭里,开设了补给所,但是,积存的食品和油料只有3日份,轻武器弹药不过2日份。炮兵弹药除火炮连携行量外,也是很少的。

   第1汽车运输营,白天将积存的补给品运到了柳潭里,然而,营长为了翌日继续运送补给品,利用夜暗向下碣隅里出发。此时,柳潭里的伤员全部由这些车辆后送了。还有2个陆战团的建制车辆,为了尽可能多的领取补给品,留40至50辆,其余的全部由运输营长指挥驶向下柳潭里。这些车辆克服了路不好走的困难,越过德洞山口安全到达下碣隅里,以后再也没能回到柳潭里。由于这个措施,柳潭里环形阵地内没有伤员,行动灵活了,便于尔后的作战。另外,车辆大大减少,反而有利于柳潭里美军以后机动灵活的行动。朝鲜战争初期,美国陆军车辆过多,其行动很迟纯,再加上有伤员,很难行动,往往招致重大损失。与此相比,可以说减少车辆和作员是偶然带来的幸运。

   18时30分前后,飞机的隆隆声消失了,气温下降到零下29°。中国第89师从西北方向、第79师从北方,利用万籁俱寂的夜暗。顺着山路向柳潭里的环形阵地接近。第59师也在向南山和德洞山口迂回。

   宋将军的企图,是以第89师对西北山,以第79师对北山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用夜间进攻予以击破。与此同时,以第59师切断其退路,捕捉歼灭位于柳潭里的以2个团为基干的海军陆战队。

   这个计划是要巧妙地包围,切断退路,将海军陆战队装入口袋,一举歼灭。还考虑,如果成功就能获得大量物资和火炮。中国军队在第二次介入后,作为战斗经验而发的小册子中说:“美军后方一被切断,它就丢弃重装备,就地放下武器随意行动。……美军步兵战斗力差,怕死,一旦后方被切断就失去进攻和防御的勇气……战斗专门在白天进行,不习惯于夜战。白刃格斗的能力也很差。非常害怕后方被切断,断绝补给后,就丧失战斗意志”。但是又说应该承认美军强大的火力,对美军战斗的主要着眼点是:“各部队、各士兵必须迅速迂回敌人,断其退路,进行战斗 [ 注:美陆军公开史料《美陆军在朝鲜——从洛东江到鸭绿江》 ] 。”或许宋时轮从这个战斗经验中会感到:“如果切断退路,以夜间进攻实施包围,美军大概也不会有一个集中之地,敌人就已在我掌握之中了。”

   西北山的战斗

   中国第89师首先以小部队从西面进行短促的战斗侦察,接着对第5团第2营和第7团H连的正面实施迫击炮射击,以第266团和第267团并列实施了突击。这个突击是紧跟迫击炮和手榴弹弹幕,从27日21时30分到22时之间开始,进攻持续到24时。中国军队勇敢地突入,在数个地点形成了小规模的突破口,但是,没有使用预备队进行深入地突破。

   在此期间,海军陆战队以连的预备队进行反冲击,击退了从突破口突入的中国兵,给予很大杀伤。中国军队一度停止进攻,调整部署后,以新的营从28日3时再次开始进攻,冒着美军机枪的抵近射击而突击过来。而且一部分突破成功,攻入1271高地上的第5团第2营的阵地内,另一方面,其他中国部队,包围和进攻了地形孤立的第7团H连。该连连长战死,在6时前后这个高地被占领了。

   由于夺取了这个1403高地,中国军队就可以切断1271高地上的第5团第2营背后的联络线,从而处于有利态势。

   北山的战斗

   中国第79师从西向东并列展开第237、第235和第236团,进攻北山海军陆战队阵地。各团的进攻目标分别为1384高地、1240高地和1167高地。其中,海军陆战队占领的是1240高地。因此,如果中国军队占领没有配置兵力的1167高地,第236团就能直接进攻山麓的炮兵阵地,对盆地内美军必定给以致命的打击。

   各团将其3个营作3个梯队的纵深配置,保持纵深队形进攻。第235团先头的第1营,沿荫蔽而弯曲的山道前进中渐渐向右偏斜,未向指定目标1240高地,而是向1282高地前进了。

   在其左侧前进的第236团先头的第3营,也受它的影响转向右方的1240高地,而未去1167高地。

   这是因为看错了地形还是被美军的射击所吸引,还不清楚,不过这是战场上常有的错误。总之,中国军队在这个正面上的进攻发起时间,由此而搞得很不一致。

   1282高地在22时许、1240高地在零时前后、1384高地在1时45分前后开始了小规模的试探性进攻。接着正式进攻,首先开始向1282高地上的第7团E连,战斗持续约2小时。另一方面,海军陆战队也以射击、手榴弹和刺刀还击。中国兵想迂回过连阵地渗透到后方,但其损失剧增,2时许战斗稍稍减弱下来。这个期间担任进攻的中国第235团第1营的第1连和特务连共约200人,几乎受到毁灭性的损失。美第7团E连,连、排长中只有1人未受伤,出现了很多伤员,但继续保持着高地的顶端。

   在高地山麓的第5团第1营营长,为了增援1282高地的E连,1时许派A连的2个排出发了。

   中国第235团第1营,将第1梯队第1波攻击部队的残存人员配属给生力军第3连。从3时许开始了第2次进攻。中国军队一面压制海军陆战队E连的残存人员,及其前来增援的第5团A连的2个排,一面进行突击。在5时许终于占领了1282高地的顶端。

   中国军队占领高地顶端后,第5团C连(欠1个排)到达了在它南面的山包。C连连长首先指挥所有人员,迅速收容和后送伤员,以防止冻死。然后在60毫米和81毫米迫击炮的火力准备后,亲自带头,挥舞着枪刺突击,夺回了山顶。此时,天已快要亮了。中国军队在天明后反复进行了果敢的攻击,但在美军的火力面前终未获得成功。

   第5团第1营营部人员,清晨排除万难,从1282高地将伤亡人员后送,营长将这个高地交由第5团A、C连和第Q团E连的生存者组织防御。

   这个1282高地的战斗,在柳潭里环形阵地的战斗中也是最激烈的战斗之一。有关具体情况,美军资料作了如下叙述:

   月圆过后4天,18时以后月亮升起来了,笼罩天空的雾,几乎遮住了月光。踏着结实的冻雪,发出一点点脚步声……。中国兵一边用英语唱着一边前进。“畜生!海军陆战队,杀光。畜生!海军陆战队,杀光!”不久,装有机关的照明弹点燃起来,在它的亮光下,现出了第1波,第2波、第3波接连不断地突击过来的中国兵的身影。……主攻指向第7团E连的扬西排,菲利普连长从指挥所跑上山顶。在山顶阵地的扬西中尉正带领排的军士在各阵地巡转,分配弹药和手榴弹,并给予鼓励和指导。手榴弹破片深深钻进了扬西中尉的鼻子里。步枪子弹又打穿了他的肩和脚部,但他仍在排的阵地上来回爬着,不停地进行鼓动。……一度后退的中国军队,调整部署后再次开始进攻。中国军队突破海军陆战队的第1线排,逼近迫击炮阵地。扬西中尉集中所有兵力,构筑阻击阵地,尽力防御。在附近散乱着许多双方的死伤人员。

   凯内莫中士,从伤亡人员身上搜集于榴弹,分发给连里的士兵。敌我交错成为混战状态,相互突刺格斗扭打在一起。凯内莫中士把飞过来的手榴弹又扔了回去,有的踢落在雪中。当他来不及踢走而跪在手榴弹上的时候,手榴弹爆炸,炸碎了两条腿,他从雪坡上滚落下去。……连长将带刺刀的步枪往冻结的地面上猛的一蹴大叫起来:“从这条线一步也不能后退。留下伤员后退不行!我们是E连!”然而,连长不久就战死了。

   扬西中尉集中了附近的9名士兵,开始反冲击。这时,冲锋枪子弹打进中尉的口中并停留在口内,他们仍然边走边射击。但是,由于投来了手榴弹,这个小小的反冲击部队瓦解了,1282高地的山顶一带,成为中国军队所控制的地方。手榴弹在眼前爆炸时,扬西中尉被打倒,眼睛也看不见了。……。

   拂晓前,第5团C连连长琼斯带领2个排前来增援,将伤员后送后,指挥全部兵力进行了反冲击。跑在最前面的琼斯中尉,将刺刀刺向对方,在殴打着向前突进。全体人员见此情景,士气达到了高潮,夺回了被中国军队占领的山顶。

   另外,扬西中尉在那年的6月以前,还是在阿肯色州小石城经营酒店的一名预备役军官。然而,他却是在瓜达尔卡纳尔、冲绳岛等与日军步兵战斗,被授予海军十字章的勇士。

   在这次战斗中,扬西中尉和失掉双腿的凯内莫中士,得到了美国最高的勋章、荣誉章。

   中国军队这次对第5团C连的进攻情况,根据中国方面的材料,美国公开史料作了如下概述。

   中国军队的第235团第1营第3连的生存者不过6至7人。其政治干部向营指挥所后退,从这里带领第2连第1排再次冲向山顶。此时,第5团C连开始了突击。“第1排到达了第3连阵地。……此时,敌人 [ 注:指第5团C连。 ] 进行了猛烈的反冲击。……排长李凤喜(音译)命令突击。2个班首先前进到离山顶10米的地方时,受到手榴弹和轻武器杀伤,不断出现伤亡,突击受挫。继续突击的另1个班,同样是半数以上倒下了。……这样一来,在约10分钟的时间内全排就失去了进攻能力,稍稍后退而转为防御……。

   6时20分,在营长指挥所的第2连连长宋惠滋(音译)带领第2排到达了。这个排立即实施进攻,但又被击败,生存者只有7人。第1营最后只剩下第2连第3排了,政治干部廖生锡(音译)命令继续进攻。这个排也进行了勇敢的突击,但被手榴弹和射击所击败。这样,第1营直到最后的1个排都进行了勇敢的战斗,但被各个击破而最终覆灭了。

   在这次战斗中,第235团第1营的伤亡,包括大部分连长在内约为400人。其中可能因为不能后退,有不少人是因寒冷冻死的。

   美军方面的损失,E连总人数176人中伤亡约120人,增援的第5团A、C两连共计亡15人伤67人。

   中国第236团对1240高地的第7团D连的进攻,28日1时以后开始,首先以其第3营一举突破美军阵地,3时许,占领了连指挥所。D连连长哈尔上尉负伤,满脸是血,集中生存人员进行反冲击,在斜面的一角由16人构成了孤立的小型环形阵地。中国军队从四周已包围了该阵地。第5团C连的1个排跑来增援,和哈尔上尉协同曾一度夺回了1240高地的山顶。但是,中国第236团在11时许实施反冲击,把美军又一次压迫到距离山顶150米处。第5团D连,17时前后进到哈尔连地区换班。

   在这次战斗中,第7团D连几乎全部伤亡,增援的第5团C连的第3排伤亡约一半。对1384高地的进攻稍稍推迟,是在28日2时以后。

   第5团第3营集结在柳潭里北侧,27日黄昏以营指挥所为中心展开G、H、I连和营部管理连,构成了全周防御态势。

   另外,将I连的1个排配置在1384高地南边的支脉上,在其南面约300公尺处有1个装备2挺机枪的南朝鲜警察排占领了阵地。这样,美军在1384高地本身没有直接配置兵力。

   中国第237团,从1384高地沿棱线向西南方向进攻,12时30分压垮高地上I连的陆战排,接着击破其南面的南朝鲜警察排,进到高地的边缘。高地山脚的营部和管理连后撤,不久,成了只有营部留在敌人之中的局面。

   营长于3时前后,以G连的2个排进行反冲击。这次成功了,占领1384高地支脉上的制高点,并在此构成了阵地。

   通过夺回这个要点,使中国军队对柳潭里西面的压力明显地得到缓和。即控制了从1403高地和1384高地方向的接近路,为1403高地的第7团H连后撤提供了方便。炮兵也利用夜间射击支援了防御。

   地表结冻达35厘米,TD-14推土机不起作用,火炮和机枪全部在象混凝土一样坚硬的地面上进行暴露的配置。

   27日白天,常常有迫击炮弹飞来。入夜后,渗透进来的士兵等进行的轻火器射击增多,但伤亡不大。从27日夜到28日晨,炮兵不间断地进行180°射击,炮弹已所剩无几。对这个炮兵来说,最大的威胁是距炮兵阵地北面不远的1282高地和1240高地被突破。朝鲜战争初期,北朝鲜军队往往利用美军步兵间隙、夜暗等穿过防线,直接破坏美军的炮兵阵地和迫击炮阵地,使其失去支援能力,并切断美军步兵的退路。然而,这天夜里,中国军队是从正向进攻海军陆战队的步兵,没有直接进攻炮兵。这样做大概是从地形和美军的阵地配置看,认为实施渗透是困难的,或者相信在正面进攻是能够突破的。

   态势的调整

   28日1时45分,第5团团长默里中校对该团第2营指示:“天明后再次向西进攻。”这可以说是理所当然的,第5团战斗群的任务依然是向武坪里方向进攻。默里中校决定让第5团第3营在该团第2营后面跟进,以维持其冲击力。这时,第5团第2营经受着中国第89师的压迫,勉强地保持1271高地。另外,中国第89师占领了1403高地,从这里既能够俯视第5团第2营的右侧背,又能够进行射击。就是说,那时第5团第2营不仅不能转入进攻,而且还位于危险的突出部上。

   第5团团长和第7团团长协商后得出的结论是:在被强大的中国军队包围的情况下。2个团战斗群应迅速转入防御,以求保存兵力。11时,第5团团长对该团的第2营擅自下达了向西南山后退的命令。这个营从下午开始后退,2时撤到西南山左翼第7团第3营与右翼第5团第3营相连接占领了阵的。

   柳潭里这个环形阵地,没有统一的指挥官。同下碣隅里无线电联系也由于地形关系而几乎不通。因此,一切事情必须由在柳潭里的两位团长协商而定。

   第5团团长将指挥所转移到第7团指挥所附近,团指挥所的工作委托副团长负责,他差不多都是在第7团指挥所;密切协助第7团团长工作。参谋之间也是密切合作进行作业。两个团为统一行动,制定了联合计划和联合命令(jointorder)。从日本人的观点来说,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没有师的命令,当然由资历深的团长作为统一指挥官,掌握全面的行动比较妥当。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却始终保持了协同关系。

   第5团团长在指示突出的第2营后退的同时,又把受损失的连替换下来,以i连坚守1282高地,以b连坚守1240高地,第1营的主力作为预备队。

   第7团团长,28日为打通下碣隅里至柳潭里的道路,救出德洞山口的巴伯连,命令第1、第2营营长,分别从柳潭里和下碣隅里沿道路相向进攻,但被中国军队的阵地所阻,未能达到目的。

   占领德洞山口

   连接柳潭里至下碣隅里的道路只有一条。而且这条道路对柳潭里的2个团战斗群来说,是用以补给的唯一动脉。其中间的德洞山口是其最大的要点。道路是碎石滚滚的单车线,当时地面已冻结了。

   师为了确保这个要点,在德洞山口及其西北约3公里的无名高地,各自配置约1个步兵连担任掩护任务。

   即11月27日11时30分,下碣隅里的第7团F连连长(巴伯上尉),依照命令前进到德洞山口占领阵地,掩护主要补给线。连长带领各排长首先到现地侦察地形,在德洞山口西南方约1公里的新兴里道路北侧高地选定了阵地。黄昏时连主力到达,立即开始构筑阵地,21时许占领阵地完毕,使一半人进入待机状态。

   此时,中国第79师和第89师对柳潭里开始进攻,第59师在切断柳潭里和德洞山口之间道路的同时,迫近了F连的阵地。

   德洞山口西北的无名高地是第7团C连(欠1个排)占领着。中国军队对C连阵地的进攻是从28日2时30分开始的。

   受到中国军队进攻的C连,天明时已死亡15人,负伤44人,已被完全包围,正在被1419高地的中国兵瞰视着。无线电台也被打坏而不能通信,也无法请求上空海盗式飞机的援助。60毫米迫击炮弹也几乎用光了。在28日黄昏,第7团第1营到达,援救了C连。但是,这个营却未能到达F连的位置。

   连从28日2时30分受到中国军队的进攻,几天来奋战在重围之中,成功地坚守了山口的要点。有关其战斗情况在第三章叙述。

   四、28日的情况

   在兴南的师长,一面听取从27日夜到28日晨的战斗报告,一面为部下各团英勇战斗祝福。同时对今后行动的方针进行了研究。掌握情况、确保空中支援、空中补给的措施和后送伤员的准备等很多问题必须尽快地落实。这些问题之中,师长最为重视的是下碣隅里的指挥以及确保和加强后勤中枢问题。

   师长在28日晨,命令古土里的第1团团长打通古土里至下碣隅里之间的道路,同时亲自乘直升机从兴南飞往下碣隅里,11时开设了师指挥所。这天早晨,第7步兵师也在下碣隅里开设了指挥所。中午前,阿尔蒙德军长、第7师副师长霍兹准将飞抵第1陆战师指挥所,和史密斯会谈约1个小时,在此作出什么决定虽不清楚,但能推测出,大概研究了这样一些问题,即从全面情况看,或许有可能转入防御。总之,没有作出军转入防御和第1陆战师后退等决定。这是因为麦将军的进攻命令是不能加以任何变更的。

   军长随后立即飞往湖东岸的费士支队,举行授勋仪式并鼓励说:“现阶段是对后退之敌的追击,要迅速地推进到鸭绿江……”,尔后回到咸兴的军司令部。

   师长在16时27分,命令第7团战斗群向南进攻,打通通往下碣隅里的主要补给道路,接着于16时50分,命令第5团战斗群停止向西进攻,协同第7团战斗群坚守环形阵地。这一天,从飞机上以红、绿、黄等各式各样颜色的降落伞,向柳潭里环形阵地投下了各种补给品。第5、第7两个团战斗群完全被包围,后方被切断,后勤的通路只能用空运保障运进各种补给品。

   然而,以第7团战斗群打通从柳潭里至下碣隅里的道路,以第1团战斗群打通从古土里至下碣隅里的道路都以失败而告终。强大的中国军队切断了道路。还获得了中国军队正向下碣隅里周围集中的情报。对古土里环形阵地,中国军队也从东北方向进行了局部进攻,美军不得不放弃东北方向突出部的阵地。英军第41指挥分遣队司令部和步兵2个连,黄昏时到达了古土里,可是并未向下碣隅里前进。

   28日黄昏,第1陆战师的态势是,柳潭里、德洞山口、下碣隅里、古土里和真兴里等5个环形阵地,已被地面之敌所分割,在一条道路上各自孤立着。

   五、下碣隅里环形阵地

   下碣隅里环形阵地的美军

   11月26日黄昏,第1团第1营营长里奇中校受领了确保下碣隅里的任务,率领2个步兵连和火器连主力(G连和火器连1个排由于车辆不足而留在地境)从地境到达下碣隅里。

   翌(27)日,第1团第3营与迄今防守下碣隅里的第7团第2营换班,接替防守任务。由于运输力不足,第7团第2营营长率营部、火器连主力仍留在下碣隅里。

   下碣隅里是位于长津湖南端的一个小镇,向北、西及南的道路由此分出,形成交通的中枢。除在东北侧比高约150公尺的高地(称为东丘)靠近外,是被坡度较缓的山丘所围绕的盆地,第1陆战师作战地域内是最为平坦的地方。东丘是控制下碣隅里的要点。修建中的运输机起降跑道,对于只有脆弱的长隘路补给线的师来说,作为补给的动脉,以及后送伤员的重要基地有着重要意义。跑道的修建应由军的工兵担任,可是,这时仅有师的1个工兵连独立施工。

   中国军队到下碣隅里的主要接近路,估计有两条:一条是从东丘一举迫近下碣隅里,一条是从镇的西南方向进至飞机起降跑道。

   27日,第1团第3营营长里奇中校,指示作战参谋和火器连连长侦察下碣隅里附近的地形,计划了阵地的编成。包括机场在内,要保持下碣隅里即使采取反斜面阵地,至少也要构成周围6.5公里的环形阵地。

   然而,以2个步兵连在这样宽广地域进行严密防守是不可能的。因此,决定将这两个连配置在第7团第3营迄今重点防守的面向南方和西南方的阵地,其他正面配置步兵以外的部队,其间隙用火力控制。东丘预定配置翌(28)日从地境调来的G连。营长在作以上配置的同时,还认真侦察了敌情。

   27日是师开始向武坪里进攻之日,师司令部的大部分转移到下碣隅里,已经开始司令部的业务工作,决定在翌日师长到达的同时正式开设指挥所。

   为开设第10军指挥所而派的先遣部队、师和军的直属部队,这一天也陆续到达下碣隅里,车流接连不断。第1工兵营忙于修补和维护道路,构筑师司令部的设施等。特别是它的D连在继续拚命地修建飞机跑道 [ 注:C-47飞机跑道,在海拔零公尺高度时,其长度需要3600英尺(约1200米),高度每提1000英尺(约330米),需要延长100英尺(33米)。但是,估计在下碣隅里(海拔为1100米)有1100米至1300米就可以起飞。工程量除土为9万立方码,覆土为6万立方码。 ] ,夜间也在照明下连续突击施工,仅仅完成了四分之一。

   从27日夜至28日,中国军队2个师进攻柳潭里的美军,几乎歼灭了柳潭里环形阵地的16个步兵连中的3个连,并成功地夺取了1403高地。另有1个师(第59师)切断柳潭里至下碣隅里间联系,进攻并孤立了第7团F连。第27军第80师,进攻长津湖东岸的费士支队,并将其包围。

   在这些部队进攻期间,第20军的第58师在下碣隅里附近展开,以一部切断下碣隅里至古土里的道路,第60师在古土里西面展开过程中,其一部在27日对真兴里的美军进行了战斗侦察。

   28日黄昏,昨夜进攻柳潭里的中国第79师、第89师,战斗力减弱,正在调整补充中,已无力对第5及第7团战斗群的环形阵地立即进行大规模的进攻。但是,精锐的第58师未受损失,为进攻下碣隅里环形阵地,正在从集结地域出发。昨夜进攻和包围德洞山口第7团F连的第59师,也正准备今夜再次进攻F连并将其歼灭。

   28日,第7团第2营营长(在下碣隅里)得到第1团的步兵排和坦克的增援,两次沿下碣隅里至柳潭里道路向德洞山口前进,企图救援第7团F连,但均被占领道路两侧阵地的中国军队所阻止,终于没有成功。第1团第3营(在下碣隅里)也想竭力打通通向古土里的道路,而未能成功。F连的侦察兵,侦察了下碣隅里西南约40分里的红门里方向,但与中国军队一个连以上兵力遭遇而撤回。根据这些征候和飞机的侦察,已经明确下碣隅里被中国军队所包围,必须迅速加强防御。

插图63:下碣隅里环形阵地(11月28日前后)

   美军估计中国军队的可能行动

   在有居民居住的地区防御时,如何对待居民,如何利用居民获得情报,既是困难的问题,同时也是重要的问题。

   担任下碣隅里防御的第1团第3营有这样的经验:他们曾经在太白山脉中的马转里(元山以西约30公里)地区,建立包括住有居民的村庄在内的环形阵地,独立地防御17天,有效地利用居民情报,粉碎了共产党军队的进攻。那时,和这个营协同的陆军第181反情报分遣队(队长为少校,)现在也配属给这个营。

   营允许下碣隅里居民自治,镇公所和警察都可以进行各自的业务工作,让他们自己对居民采取禁止进入,保守秘密和禁止外出等措施。进入下碣隅里的居民,要在接受海军陆战队的检查后,带往警察署,接受情报组询问员的调查,然后交给镇公所。在27日,很多难民流入下碣隅里。反情报分遣队,从这些难民中获取了很多情报。综合这些难民的情报,可以看出中国军队确实是越来越近了。但是,仅仅从这些难民中的情报中,很难正确判断出中国军队的兵力和装备等。因此,从27日早晨派遣2名南朝鲜反情报人员,让他们搜集情报。

   这些谍报人员,侦察下碣隅里周围,和中国兵直接谈话收集情报,结果判明了装备良好的中国军队主要位于下碣隅里南面和西面。侦察机也报告了这些地域内频繁活动的情况。推断在此地域内大约有中国兵一个师。28日,这些谍报人员又进一步和中国军队接触,中国军队干部夸耀说:“28日夜占领下碣隅里”。

   经过各种审查,判断这个情报的可靠性很大。中国军队的主力位于距下碣隅里环形阵地8公里的地方,从集结地域到达进攻出发线展开,可能需要3个半小时。天黑大约是18时,所以,营情报主任估计:“敌人可能用1个师在28日21时30分以后,从南面和西南面实施进攻”,中国军队采取这种行动的可能性最大。

   防御准备

   中国军队对柳潭里开始大规模进攻的第二天,即28日凌晨,营长里奇中校判断,需要迅速加强下碣隅里环形阵地,准备抗击敌的进攻,并向师建议:“指定统一的防御指挥官,统管在下碣隅里的所有部队的作战。希望命令G连和英军第41指挥分遣队迅速前进到下碣隅里”。

   师长史密斯少将,28日从兴南乘直升飞机飞抵下碣隅里,11时开设了师指挥所。此时,由于通向古土里的道路被切断,预定配置在东丘的G连几乎没有到达的希望。15日,师作战参谋用电话向里奇中校传达了命令:“任命里奇中校为下碣隅里地区的统一防御指挥官”。因为18时天就黑了,所以白天时间只剩下3个小时。里奇中校立即召集了各部队长。根据后来的调查,那里在下碣隅里有陆军、海军、海军陆战队、南朝鲜军队等58个单位,共3913人,很多是10人以下的先谴队和分遣队,掌握它是极其困难的,不过他设法向主要部队指挥官介绍了情况,规定各自负责地域,17时刚过就结束了会议,各指挥官匆忙地返回了自己部队。

   28日黄昏,下碣隅里环形阵地的配置。即从环形阵地西南侧到南侧配置I连和H连,防守主要的接近路。其正面宽度合计为2200米。其次,设想敌人进攻的东丘,预定以1个步兵连负责防御,但由于G连尚未到达,所以改由第10军第4通信营、陆军第10战斗工兵营D连、第10军司令部分遣队和第1陆战师第1勤务营负责。为了对这样一些种类繁多的部队进行正确指挥和火力支援,派第3营火器连的2名军官,带着配备有SCR-300无线电台 [ 注:为建立步兵营无线电通信网而使用的便携式FM轻型无线电话机,通常的通信距离约5公里。使用干电池。 ] 的传令兵,分别前往工兵D连和军司令部分遣队。

   东丘和H连左翼之间,从左向右,由火器排(不含配属给各步兵连的火器和配置在营指挥所附近的81毫米迫击炮)负责防守东丘的南端和道路,接着由第1陆战师第1工兵营D连(不含修建机场跑道的人员)负责防守江的南面。接着由第11炮兵团第2营D连负责防守南面。另外,还赋予这个D连(105毫米榴弹炮)对环形阵地的百分之七十五进行间接射击、百分之二十五进行直接瞄准射击的任务。

   其次,从东丘的北端开始,在其北面配置了第7陆战团反坦克炮兵连,在其西北配置第11炮兵团的H连(105毫米榴弹炮)。这个炮兵连的主要任务是支援德洞山口的F连,以移动火炮大架的方式扩大射界,从I连的右端到东丘北端的270°范围都能设法进行射击。接着到I连之间,由北向南的配置为第1勤务营的指挥分遣队、第1汽车运输营、海军陆战队第2航空控制队、第1陆战师司令部营、第1团第3营营部管理连,在该连以北的第7团第2营的火器连(欠一部)担任通向柳潭里道路的防御。

   东丘的西侧到长津江的地域主要是补给地域,所以该地域由第1勤务营控制队的班克斯中校指挥。但是,决定有关战术上的问题,要征求位于这个地域的第7团第2营营长罗克伍德中校和副营长索耶少校的意见。步兵营长罗克伍德中校之所以未被任命为这个地域的指挥官,大概是因为第7团团长赋予这位中校要从德洞山口救出巴伯连的任务的缘故。

   从他们的配置发现,没有类似预备队的部队。这大概是考虑到因为兵力不足,所以,根据需要集中使用各种分遣队。

   下碣隅里的攻防

   28日黄昏,下碣隅里寂静得令人恐惧,常常有轻武器的射击声打破这种寂静。在下碣隅里环形阵地周围,中国军队的第58师,以其第172团从南面,第173团从东面,利用夜暗在接近,其第174作为预备队。这个师除建制的迫击炮外,还得到驮载炮兵的加强,该师是卓越的夜间战斗部队。

   这个师渡过鸭绿江时,每营有2门82毫米迫击炮,180发炮弹,6门60毫米追击炮,240发炮弹,步兵连有12挺轻机枪,每挺1箱子弹,120名士兵,各自携带步枪子弹80发。师担任这次作战任务是在朝鲜的第一仗,估计此时仍旧拥有以上的弹药数。

   西南正面的战斗

   担任重点正面的H连和I连,挖掘冻结25厘米的地面,构筑了掩壕。挖掘结冻地面是极其困难的,I连将C3炸药装在空罐头盒内作为成型炸药(爆破压力集中在一个方向)使用,加快了工事的构筑。另外,装了约1000个土袋作为胸墙。还构筑成了比这更为坚固的单兵掩体和火器掩体。

   在阵地前设有地雷、饵雷、悬挂照明弹、巧装铅热剂手榴弹的5加仑汽油罐和蛇腹型铁丝网等,这些都在机枪、无后坐力炮、坦克炮的射击和迫击炮、榴弹炮的弹幕等火力掩护之下。

   由于正面宽,所以2个连在第一线各自并列配置了3个排。因此,这个正面共计并列有6个步兵排。在2个连分界线附近还配置了2辆坦克。

   最初以一半人员进行战斗值班,接着设想对方进攻时间为21时30分,就又转为全部人员进入战斗状态。20时前后开始下雪,视界变坏,寒冷多少有了缓和。

   22时30分前后,饵雷和悬挂照明弹开始爆炸,中国兵5至10人的小组,寻求阵地的翼侧和弱点发动了试探性进攻。这个小组一后退,便用迫击炮的黄磷弹开始对第一线阵地实施准备的射击。这次火力准备持续了30分钟,中国军队步兵已迫进到美军阵地前方的最近距离上。在最后的一发迫击炮弹之后,响起三声号音,同时,中国军队步兵投掷手榴弹,一面用冲锋枪扫射一面冲击。在阵地上的美国兵,看见中国兵好象从地面上沸腾起来一般。但是,中国军队却冲入美军的典型的火网内了。

   海军陆战队以迫击炮、火箭筒、机枪、坦克炮等一切火力相对抗,但是,中国兵在轻、重迫击炮的支援下,不顾伤亡反复冲击,冒着美军的炮火反击,在23时30分许,突破了H连的中央部位,迫近连指挥所。H连连长科利上尉,集中附近的兵力进行了阻击,可是,中国兵的火力压制了H连地域,压倒了这个少数人的阻击阵地,其一部跑到利用皎洁的照明继续施工的机场跑道上。正在施工的D连工兵,以随身携带的步枪进行反冲击,肃清进入跑道一带的中国兵后,再次开动推土机继续施工。

   营长以军的通信兵和工兵大约50人在H连地域进行了反冲击,但由于中国兵的60毫米和82毫米迫击炮、重机枪火力的出色射击,反冲击部队指挥官阵亡,反冲击受挫。

   到24时前后,敌我交错,形成了混战状态,敌我辨别困难,卫生收容所的墙壁和师长史密斯少将的住房,都响起了机枪子弹贯穿的声音。在H连地域内到处都有中国兵。……中国第172团突破成功了,但其战果没有扩大为决定性的战果。零时30分前后,营编成了由工兵、驾驶兵等约50人的预备队,在H连副连长指挥下进行反冲击,收复部分地域,占领阻击阵地。

   I连正面同样受到了攻击。大个子连长费希尔中尉,从这一堑壕到另一堑壕进行鼓动。受到最猛烈攻击的是左翼。有的排阵地被中国军队两次攻占,但都被夺了回来。这个连的3门60毫米迫击炮,一夜中发射了1700发炮弹。连阵地正面的两幢房屋开始起火,清清楚楚地照出了中国兵的姿态,两辆坦克上的机枪吧嗒吧嗒地将其打倒。I连阵地未被突破,估计是这个连独出心裁地利用成形炸药等办法加强的阵地,在这次防御战斗中发挥了作用。

   到4时前后,中国军队的活动减弱了。H连连长命令60毫米迫击炮射击后,以紧急集合起来的全部兵力,亲自率领进行反冲击,6时30分全部恢复了主要抵抗线。

   这次战斗,H连死亡16人,负伤39人(不含配属部队),I连死亡2人,负伤16人。

   东丘的战斗

   预定担任东丘防御的第1团G连,始终没有到达。然而,事到如今已无变更部署的余地,所以,除使用拼凑的混合部队外别无他法。这个部队几乎没有受过训练,并且多数是完全不懂英语的南朝鲜新兵。例如,这些部队中规模最大的美国陆军第10工兵营D连,它是由77名美国兵和90名南朝鲜兵组成的,在道路被切断之前,即28日的12时,从古土里到达下碣隅里的部队。他们整修了车辆和装备后,即登上险要的山峰向负责的防御正面前进。夜里20时30分到达东丘阵地,疲愈不堪的士兵中,有的人可以利用那里已有的掩壕,但大多数人还没有挖掘堑壕就受到了攻击。

   中国军队的进攻,是从29日2时前后开始的。中国军队击破了第10军司令部的南朝鲜兵1个排,扩大了突破口,把美军全部赶下山顶。美国陆军工兵连中的77名美国兵死亡10人、负伤25人、失踪9人,南朝鲜兵的损失更大,90人中有50人伤亡和失踪。指挥陆军工兵部队作战的海军陆战队上尉阵亡,其传令兵波多勒克一等兵,1个人背着SCR-300便携式无线电台留在山上,继续报告有关中国军队的情报。

   到4时,美军勉勉强强地保住了东丘南端的斜面,有数辆随伴坦克的勤务部队,在沿山麓的道路上仅仅构成了一条薄弱的防御线。

   中国军队已经在东丘占据牢固的地位。如果投入兵力一举扩张战果,突破山麓的防御线进入环形阵地内,进攻补给品堆积所和师司令部,看来是很容易的。为此,美军增强了警卫师长的兵力。然而,中国军队似乎满足于占领山顶,没有进一步扩张战果。这是中国军队的助攻方向,可能缺乏足以维持冲击力量的纵深战斗力。

   另外,对道路北侧的正面仅有一些渗透分队攻击,没有正式进攻。

   炮兵和迫击炮的战斗

   在下碣隅里环形阵地上,28日夜,榴弹炮、迫击炮、机枪和手榴弹的闪光,形成巨大圆形火环浮上夜空,发射声、爆炸声响成一片,成为震耳欲聋的隆隆声,在四周的群山中回响。另一方面,在环形阵地被照得通亮的跑道上,施工中的推土机缓慢地来回走动着。

   第11炮兵团第2营D连(105毫米榴弹炮),从前些日子就一直配属给第1团第3营,由于长期的共同战斗,所以相互协同关系极为良好。28日白天中国军队的一发76毫米炮弹落在营部,营补给主任身负重伤。不知道这是不是试射,但只发射一发就停止了。午夜将过,中国军队的76毫米火炮再次开始射击。在环形阵地内堆积有大量的油料和弹药,如果命中就有因诱爆而发生大爆炸的危险。因此,D连连长停止了6门榴弹炮的射击,只令其中的1门火炮移动150公尺射击,以其发射的闪光诱使中国炮兵射击,测定其位置,全力进行突然急袭的反炮兵射击。这种压制射击的确收到了效果,中国军队的炮兵沉默了。根据尔后调查,中国军队的炮兵有2门75毫米火炮被击毁在炮兵阵地上,2门被拉走。另外,D炮兵连一夜发射了1200发炮弹,给集结在集结地域的中国军队多次打击。

   第11炮兵团第3营H连(105毫米榴弹炮)的主要任务,是支援德洞山口的巴伯连。但是,在东丘的棱线被攻占的紧急时刻,将火炮射向改变近180°,向东丘进行炮击,阻止了中国军队的前进。

   步兵营的81毫米迫击炮发射了1100发炮弹,2个步兵连的60毫米迫击炮也合计发射了3000余发炮弹,为环形阵地的防御做出了贡献。

   中国军队的第58师,巧妙地使用82毫米迫击炮 [ 注:苏联制造,最大射程为3公里。 ] 支援了进攻。但是,由于其目标大部分是指向第一线堑壕中的人员,所以,没有取得多大效果。在环形阵地内到处都堆积着弹药、石油和燃料,这是最脆弱、最有效的目标,而对此却几乎没有进行炮击。是什么理由不清楚,可能为了节约弹药将目标只限制在第一线步兵。或为了“取粮于敌”而不对食粮、弹药和油料等进行射击。

   美军的反冲击

   东丘可以一览无余地观察下碣隅里环形阵地,它的丧失对环形阵地内的美军来说,等于把匕首插进了自己的咽喉里。里奇中校5时30分命令副营长迈雅斯集中全部预备兵力攻击东丘,夺回阵地,但是,这次反冲击由于地形和中国军队的抗击而没有成功。在东丘的西南和西北的反斜面上,分别有22排和1个排紧紧贴在那里,和山顶上的中国军相对峙的态式迎来了29日的夜晚。

   这个时候,从古土里来的增援部队,正冒着中国军队的射击而向下碣隅里接近中。

   德赖斯代尔支队

   28日黄昏,第1团第3营的G连,英国海军陆战队第41指挥分遣队、美第7步兵师第31团B连等到达了古土里,都在向下碣隅里前进的途中。

   在古土里等1团第2营,从11月24日构成了环形阵地,其兵力以第1团第2营为主力,还有第1团战斗群指挥所、第1团团部管理连、第1团反坦克连(欠一部)、第1团迫击炮连(实有兵力为配备4门107毫米迫击炮的1个排)、第11炮兵医第2营(实有兵力只有E连,装备6门105毫米榴弹炮)和等1卫生营D连。即有步兵1个营、107毫米迫击炮4门、105毫米榴弹炮6门、坦克数辆和75毫米无后坐力炮数门。第1团战斗群群长普勒上校从这个指挥所指挥分散到下碣隅里、古土里和真兴里的部队。

   此时,中国第60师,将主力逐次集中在古土里以西地区,在27日将其司令部推进到古土里西面的矿山竖井附近。当天夜里,中国军队开始对古土里进攻,翌(28)日夺取古土里环形阵地东北部高地突出部的1个排阵地,迫使美军后退。

   28日,根据第1陆战师师长的命令,第1团第2营以1个步兵连企图打通古土里至下碣隅里的道路,遭到中国军队抵抗而归于失败。

   在这样状态下通向下碣隅里的道路仍旧被切断,前面提到的英军第41指挥分遣队和第1团G连等不是轻易地就能到达下碣隅里的。

   因此,师长将这些部队编成以英军第41指挥分遣队指挥官德赖斯代尔海军陆战队中校为支队长的支队,命令于翌(29)日向下碣隅里前进。

   28日夜,在下碣隅里方向,攻防的炮声激烈地轰鸣着。可是,在古土里却渡过了一个寂静的夜晚。狭窄环形阵地内的暖帐蓬,却是满员,如果受到炮击必将出现重大伤亡,但是,中国军队却没有进攻。

   29日9时45分,德赖斯代尔支队在105毫米榴弹炮、107毫米和81毫米迫击炮的火力支援下,开始向下碣隅里前进,师司令部的车辆纵队也跟随前进。

   德赖斯代尔支队出发后,在古土里周围的群山中发现中国兵的活动。黄昏时,中国军队约1个营,在迫击炮火力准备之后,从环形阵地东北方向的高地向E连正面实施了进攻。17名中国兵勇猛他突入环形阵地内,全部战死。经过大约一个半小时的战斗之后,中国军队后撤了。

   29日,师侦察连到达古土里,增强了环形阵地内的兵力。德赖斯代尔支队出发之后,首先以第41指挥分遣队开始对环形阵地东北部的高地进攻。在此附近,中国第60师的一部占领了阵地,但被击退。接着G连进攻其北面的1236高地。接着该部队进攻了1182高地。在后边的美陆军第31团B连控制为预备队。

   13时30分许,克拉克上尉指挥的第1坦克营D连(欠1个排)和配属的第5团反坦克连坦克排从麻田洞北上,追上了德赖斯代尔支队。另外,第1坦克营B连从东井里(麻田洞以南2公里)北上,15时前后到达古土里,其主力(不含配属给第1团第2营的1个排)预定增援德赖斯代尔支队。

   支队开始进攻以来,在4小时内前进不到4公里。但是,考虑到有强大的坦克,趁白天可得到密切的航空支援,对下碣隅里急需增援等,支队长德赖斯代尔中校决心在坦克和空中掩护下,让步兵乘车沿道路进行强行突破。

   德赖斯代尔支队,有坦克29辆,其他车辆141台,车辆很多。支队长考虑,为使整个纵队得到掩护,应分散配置坦克,但是,坦克连连长克拉克上尉持强烈的反对意见,所以,决定将克拉克上尉率领的坦克部队集中在纵队前头前进。

插图64:德赖斯代尔支队行动要图

   13时50分,纵队在2架海盗式战斗机掩护下,按下列顺序开始前进。

   1、第1坦克营D连(2个排)、第5团反坦克连的坦克排(潘兴式中型坦克17辆)。

   2、第1团G连(车辆22台)。

   3、英等41指挥分遣队(车辆31台)。

   4、陆军等31团B连(车辆22台)。

   5、第1陆战师司令部(车辆66台)。

   6、第1坦克营B连(2个排)(潘兴式中型坦克12辆)。

   可是,开始前进时,立即受到中国军队阵地上机枪和迫击炮等的射击,部队停止了。在坦克消灭敌火器期间,步兵跳下卡车进行战斗。由于道路被拦阻和道路上弹坑等阻碍,不能按预期计划前进。

   16时15分,纵队终于在古土里以北6.5公里处完全停止下来。这时纵队后尾的坦克B连进到古土里出发的地点。在先头前进的克拉克上尉,派出2辆坦克侦察前方。侦察结果,向支队长报告,从中国军队和地形情况判断,即使坦克能够突破,卡车也很难通行。到这时,纵队内的无线电台除坦克无线电台外,全部遭到破坏而不通了,支队长已不能进行适时的指挥。天已近黄昏,一片黑暗,寒冷也渐渐严酷起来。在这样情况下,再次请示是强行突破还是怎么办?

   师长判断下碣隅里环形阵地急需增援,命令不惜一切牺牲继续前进。坦克进行加油后开始前进。在此附近,中国第58师为控制道路而构筑了阵地。德赖斯代尔中校和副官都负伤了,G连吉普车也被打坏。损失很大,前进迟缓,天更加黑了。停止时,卡车开到了路旁的凹地里。重新开始前进时,顺序渐渐乱了,各部队相互混杂在一起。而且坦克象当初德赖斯代尔中校考虑的那样,在G连的车辆纵队中,自然成为分散前进了。

   当行进到距下碣隅里还有大致一半路程略为偏南的地方,中国军队的射击激烈起来,纵队再次停止前进。这里在道路东侧不远的地方有条深沟,其东面有连续150米的平地,其对面的铁道以东有比高6至9米的台地,再东面是陡峭的山。道路西侧有线水沟,接着是约300米左右的水田,在水田以西是长津江。长津江以西成了险峻的山地。

   此时,第41指挥分遣队后尾的弹药车辆,被迫击炮击中起火了。这就堵塞了道路,后续部队不能前进了。但是,在车辆前面的部队,即先头的D坦克连、G连、第41指挥分遣队的四分之三和数名陆军步兵,在支队长指挥下,按照师长“不惜一切牺牲前进”的命令继续前进。但是没有注意后续部队已被切断了。因为在这天战斗中,纵队间经常出现间隙,所以,这个间隙也没有特别引起注意。他们的前进目标下碣隅里的跑道照得如同白昼,中国军队的弹丸象下雨一般打来,大家的目光注视着前方,竭尽全力地克服障碍。被留下的指挥官,想和支队联络,无线电不通了。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发现后续部队被切断,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前方部队通过后,中国军队对被切断的后续部队,以轻武器和迫击炮进行猛烈的射击,前进路上损坏的车辆已不可能清除,前进道路继续被切断。被留下的后续部队有第41指挥分遣队的部分人员、陆军B连的大部、师司令部和补给维修部队的主要人员。师第4部部长(后勤)助理查伊杰斯达中校是他们之中资历最老的。他命令被阻止的车辆纵队返回古土里。但是,其退路已被中国军队切断,正处于进退两难的困境。

插图65:被中国军队包围的后续部队

   后续部队已成瓮中之鳖,对此,中国军队首先从东侧台地进行射击。利用夜暗无航空兵支援时进一步逼近,以机枪扫射和迫击炮射击封闭了道路。经常靠近投手榴弹,但没有突击。只是击毁了先头的3辆吉普车和卡车,没有进一步实施进攻。

   美国兵在路旁的水沟、铁路路基、卡车后部等处进行集团抵抗。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形成了4个集团。最北面的是麦克劳林少校(第10军作战部长助理兼与海军陆战师联络的军官)率领的130至140人的集团,它是由各种部队人员组成的,其中有陆军第31团B连连长和若干士兵、第1陆战师的宪兵集团、数名英第41指挥分遣队人员、第1陆战师司令部人员和管理人员等。还有身负重伤的查伊杰斯达中校。

   在这个集团南面约300米处,有陆军的二个排同数名海军陆战队人员一起在水沟中构成第二个环形阵地。在其以南约30米处,由师宣传军官卡普拉罗上尉以下16人组成第三个环形阵地。由此向南约100米处,由负责师汽车运输的军官希利少校指挥数名海军陆战队人员构成了环形阵地。

   这些人员认为纵队后尾的第1坦克营B连的坦克,会北进前来增援的。但是,这个坦克连也由于中国军队的进攻,被分割成了3个集团。距古土里最近的集团的坦克、卡车没有什么大的损失,21时后回到古土里环形阵地。中间的集团几乎全由管理用的汽车组成,车辆和人员受到很大损失,但也在2时30分好歹返回到古土里。最北面的集团是由一个坦克排组成的,在希利少校集团以南800米处构成坦克环形阵地,其周围得到古土里炮兵的拦阻射击。天明时,这个部队也后退到古土里了。

   坦克不来救援,被分割的部队是不知道的。这些部队装备火器很少,最北面的麦克劳林少校集团,除1门75毫米无后坐力炮外,还有步枪、卡宾枪和手榴弹。然而,通信兵、书记员、炊事人员、打字员、司机和宪兵等,将伤员放在中间,积极进行防御。麦克劳林少校为和其他集团取得联系,向南派遣了侦察兵,但没有成功。因此,决定在天明之前,守住环形阵地等待航空支援。有3个人跑上吉普车,试图逃到古土里,但却成了俘虏。也有的人想突围出去后越野去古土里。

   中国军队将机枪推进到路旁沟内进行了纵向射击。伤员逐渐增加了。75毫米无后坐力炮被击毁,2小时前后手榴弹也用光了。弹药也剩下不多,必须慎重地一发一发的射击。

   4时30分前后,中国军队派军使带着一名被俘的美军中士来到麦克劳林少校那里。麦克劳林少校问中国军队的军使:“是来投降的吗?”但军使却摇了摇头,以允许将重伤员送到古土里作为条件,要求他们投降。麦克劳林少校为了争时间,得到航空支援,企图把谈判拖延到天明。他听取了负伤的查伊杰斯达中校的意见,又和南方集团的希利少校联系,听取他的意见。希利少校说还有一些弹药,他无意投降。然而,麦

   克劳林少校集团有很多重伤员,弹药最多的人也只有8发子弹了。

   最后,麦克劳林少校决定投降。

   在暂时停止战斗这个时期,也有的美国兵从中国军队的间隙悄悄地跑掉了。

   不久,中国军队开始解除了最北边的麦克劳林少校集团的武装。中国兵拥向卡车不顾一切地缴获战利品。在此期间,南面的希利少校,集中所在集团人员,带着伤员向西逃走,渡过长津江从山中奔向古土里。带着伤员走得很慢,还要与追击的中国军队作战,5小时后好不容易才走到古土里。30日,另外逃出来的美国兵和英第41指挥分遣队人员陆续到达古土里和下碣隅里。

   中国军队把轻伤员作为俘虏带走了,重伤员者安置在路旁的居民家中。对这些伤员,居民悄悄地给他们提供水、食物和毯子加以照料,数天后,美军后退经过此地时把他们送来了。

   被分割、包围的后续部队,出现了很大伤亡,若干人成了俘虏,但是多数人利用夜暗钻出包围圈,逃到下碣隅里或古土里。

   另一方面,在德赖斯代尔中校指挥下在先头前进的坦克D连、步兵G连和英第41指挥分遣队的主力,不知道后续部队被包围,冒着敌火前进,但在下碣隅里以南2公里的地点再次受阻,构筑环形阵地进行了防御。1辆坦克起火,德赖斯代尔中校再次负伤,G连连长希达上尉成了支队的指挥官。

   好容易击退了中国军队的进攻,29日19时15分希达上尉向下碣隅里的里奇中校报到了。里奇中校首先将G连和英第41指挥分遣队作为下碣隅里环形阵地的预备队加以控制。

   希达上尉因为战功被授与荣誉章。

   这样以来,仅有2个步兵连的下碣隅里美军,得到约300名经过战斗的步兵和100名坦克兵的加强,环形阵地防御指挥官里奇中校总算放心了。

   德赖斯代尔支队,蒙受了失去三分之一兵力的重大损失。但是,该支队到达下碣隅里对确保师的尔后作战不可缺少的下碣隅里基地,做出了很大贡献,另外,返回古土里的约300人,被使用在以后古土里环形阵地的防御中了。

德赖斯代尔支队的损失表
部队别 兵力 死亡和失踪 合计 损失率% 车辆 车辆损失 坦克 坦克损失
英海陆战队第41指挥分遣队 235 18 43 61 26
第1陆战团第3营G连 205 8 40 48 23.4
美国陆军第31团B连 190 100 19 119 62.6 22 22
第1陆战师司令部营分遣队 62 25 25 50 80.6 17 17
海军陆战队第1通信营队遣队 8 4 2 6 75 4
海军陆战队第7汽车运输营 12 2 3 5 41.7 22 5
海军陆战队第10坦克营管理连分遣队 18 5 6 11 61.1 31 30
海军陆战队第1坦克营B连(欠1个排) 86 0 12 12 13.9 23 12
海军陆战队第1坦克营D连(欠1个排) 77 0 8 8 10.4 22 1 12 1(?)
第5陆战团反坦克连坦克排 29 0 1 13.4 5
合计 922 162 159 321 34.8 141 75 29 1(?)

   对下碣隅里环形阵地的第二次进攻

        29日,上述中国军队和德赖斯代尔支队的战斗,除在下碣隅里以南地区进行外,没有特别激烈的战斗。美军在夜间以迫击炮和夜间战斗机,对估计是中国军队集结地域的地区进行炮击和扫射。

   然而,那是暴风雨前的寂静,中国第58师和第59师的一部,正准备翌(30)日进攻下碣隅里。30日的战斗,是由美军首先开火的。作为德斯代尔支队的一部到达下碣隅里待机的G连,根据该地区指挥官里奇中校的命令,8时,以其3个排和配属的工兵2个排进攻了东丘。但未能取得预期的成果,棱线依然在中国军队控制之下。

   虽然未获得成功,但G连却坚守附近的要点,以增援东丘美军的态势,和中国军队对峙。

   到了夜间,中国军队的行动活跃起来。24时在南方的I连正面和东丘的G连正面,几乎同时发起了进攻。I连正面,是直接防御机场的地区,地形不一定有利,可是,鉴于其重要性,便用地雷、铁丝网和浓密的火网构成了阵地,在下碣隅里地区这是准备最好的阵地。中国军队从23时前后首失对这个正面进行了试探性进攻,接着转为正式进攻了。一波、二波、三波……。他们冒着美军的浓密的弹幕射击和可怕的炮火反击,不顾伤亡地进行突击。而且其一部终于突进I连的阵地,但被击退了。

   I连的损失是死亡2人,负伤10人,与此相比,中国军队先是死亡人数就有500人至750人。在东丘,24时前后,中国军队从山坡上向下突然发起冲击,在迫击炮的支援下逼近G连,将其一部追下山去。中国军队的炮弹,偶然命中堆积的汽油桶,附近一带变得亮如白昼。

   G连连长虽然负伤,却仍在继续指挥战斗。拂晓,营长将英第41指挥分遣队人员投入东丘进行反冲击。结果在12月1日9时前后收复了30日黄昏时的阵地。G连伤亡约60人。

   这天夜里,中国军队比28日夜的第1次进攻兵力大,其行动也作了较好的调整,尽管如此,其兵力和火力对美军的防御还不足以取得决定性的战果。主攻方向和前次一样是指向防御最强的I连正面。

   白天,中国军队占领了东丘的瞰制地点,尽管能完全观察到美军阵地的情况,但是再次对这个最强的正面反复实施主要攻击,均遭失败却是难以理解的。从有利态势发起的东丘助攻正面,有一定程度的进展,但这次仍然缺乏持续的冲击力量。美军这次在这个正面预先配置了步兵G连,并控制精锐的英军第41指挥分遣队作为预备队。

   中国第58师由于先后两次进攻,伤亡很大(判明的死亡者为1500人),消耗了大量宝贵的弹药。

   下碣隅里里奇营的损失是,死亡43人、失踪2人、负伤270人,计315人。大都发生在11月28日至12月1日期间,营以外环形阵地内的部队损失也并不小。

   估计在里奇正面的中国军队伤亡如下(11月28日至12月5日期间)。

   中国第58师第172团  3300名;

   中国第58师第173团  1750名;

   中国第58师第174团  1750名;

   中国第19师第176团  1750名;

   其他团的情况不清楚。

   六、真兴里环形阵地

   占领黄草岭山口南侧真兴里的是第1团第1营。营得到107毫米迫击炮排、75毫米无后坐力炮排、105毫米榴弹炮一个连(第11炮兵团第2营F连)的配属构成了真兴里环形阵地。这个阵地在11月26日夜,受到了共产党军队的试验性进攻,27日夜也受到轻微的进攻。29日夜,真兴里至古土里的道路被切断。根据居民提供的情报和侦察兵的报告,了解到在真兴里西方山谷的村庄里,潜伏着约一个营的中国军队,正在做进攻准备。30日,营长在炮兵和航空兵的支援下,率领A、B两个连,带着81毫米和107毫米迫击炮,以突然袭击打垮了这个敌人。其中还有1个连的中国骑兵。

   营长烧毁了成为中国根据地的房屋,将村民带回到真兴里。以后,中国军队的正式进攻减少了。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