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争更加艰苦·第三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斗争更加艰苦·第三

斗争更加艰苦·第三

作者:M·A·布拉加丁·意大利

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意大利海军作战史

出自————《战争通史

   1940年10月12日和21日的遭遇战

   10月11日一架飞向利比亚的民用飞机报称,望见英国战列舰和航空母舰在马耳他岛南东约100海里处。这个情报使海军总部大为诧异,并继续抱着怀疑的态度,因为在这一天里没有一架侦察机曾经发现此种情况。可是为了防止意外,估计也许某些军舰驶抵马耳他岛又乘夜驶离该处也说不定。海军总部便在马耳他岛以东部署了夜间巡逻。这个任务派给驱逐舰“阿提格利埃尔”号、“阿维埃尔”号、“詹尼埃尔”号、“卡米契亚·内拉”号和护航驱逐舰“艾云尼”号、“阿耳契昂内”号和“阿里埃耳”号。此外又派四艘鱼雷快艇巡逻马耳他岛的北面,同时又派出第二支驱逐舰支队和若干鱼雷快艇到西西里海峡以监视英舰万一西航。

   海军总部的想定被证实了,10月12日1时35分“阿耳契昂内”号望见1艘敌巡洋舰,并向之迫近施行鱼雷攻击。在召唤附近的友舰前来协同攻击的同时,“阿耳契昂内”号发射两颗鱼雷,并进行机动以便从另一个方向攻击。此时前来增援的“艾云尼”号从2,000米的射程上发射其第一对的鱼雷。在驶进中,该舰又在仅仅700米的射程上发射第二对鱼雷,同时以100毫米炮射击并至少有七发命中。此时已看清英舰是“阿哲克斯”号,它先后发出识别信号并于“艾云尼”号第四次齐射后方才还击。此时“艾云尼”号距离英舰只约300米,在这样短的射程上它被英舰的152毫米炮所击中,便停在水面不能活动。跟来策应的“阿里埃耳”号在对英舰发射鱼雷并开火炮击时,又被敌击中,几分钟内便行沉没,舰上员兵几无幸免。这些打击来得如此迅猛,以致当“阿耳契昂内”号于机动后再行攻击时,英巡洋舰却已毫无踪影而“阿里埃尔”号已沉没水中。可是“阿耳契昂内”号无事可做只好去捞救“艾云尼”号的幸免者,因为该舰正在燃烧并慢慢下沉之中。

   不久,率领别的三艘驱逐舰以全速奔赴战场的“阿提格利埃尔”号给英舰“阿哲克斯”号望见了。从《克宁汉自传》中,我们知道“阿哲克斯”号装有雷达。大约就是通过雷达的侦察,所以意舰立即被发现了。在“阿提格利埃尔”号能够运动到发射鱼雷的位置以前,它已经被敌炮打得一塌糊涂,停在水面不动了。舰上军官除了轮机长以外全都阵亡。跟在后面的“阿维埃尔”号也被击中几次,它虽欲实施攻击而不可能,因为敌舰已经改变航向并撤出战斗了。“卡米契亚·内拉”号望见敌舰在改变航向,而且不久即失其所在。于是它便去救助如今成为一堆火焰的“阿提格利埃尔”号。距离最远的“詹尼埃尔”号,则直到战斗完结之后,方才赶到战场,它只好把“阿维埃尔”号护送回基地去。

   跟在“阿哲克斯”号后面的其他英舰,一起扬长而去,因此“阿耳契昂内”号才能不受干涉地去捞救“艾云尼”号的幸存者。“艾云尼”号舰长阿耳伯托·班菲少校决定与舰俱沉,因为他不肯离开舰上那些尚未撤走的伤员。幸而一阵气浪把这位舰长冲到水面,所以他违反其意愿地被捞救起来。“卡米契亚·内拉”号把还浮在水上的“阿提格利埃尔”号拖带起来向北航进,但上午8时后,英飞机对该两舰不断轰炸、扫射并以鱼雷攻击。后来“卡米契亚·内拉”号望见有两艘敌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向它驶来,它被迫抛弃其拖舰并撤离接触。“阿提格利埃尔”号因此被鱼雷击中并为英巡洋舰“约克”号击沉。

   海军总部于知道遭遇战的消息后便立即下令巡洋舰第三分队出动。该部队以全速赶到战场,但已和英舰“约克”号的舰群接触不上了。

   有关这一场战斗的报告,是足以发人深思的。敌人只受到“艾云尼”号和“阿里埃尔”号的几发炮弹,其所受的损害大约与“阿维埃尔”号单独承受的相等。而意大利方面则损失一艘驱逐舰和两艘护航驱逐舰。可是这些意舰在意海军中是效率较高的,而其指挥官是出色的,每一艘与敌接触的军舰,在各个方面都干得很漂亮,甚至还得到敌人的赞赏。但必须承认,意大利人在技术上落后于英国人,至少就海上夜战而论,是这样的。对于这种劣势的解释,事实上恐怕就是由“阿哲克斯”号装有雷达,而意大利人直到1941年3月马塔潘角之战以后方才知道英方已经把雷达装置发展完善到能以用于战斗的程度。总的说来,和“阿哲克斯”号的遭遇是最令人感到不知所措的。(据作者所知,这是历史上海战使用雷达的第一次)。

   上述遭遇战发生的当天上午,海军总部曾下令叫舰队做好战斗准备,可是当情报证实敌方主力军舰如今已驶经地中海中部正向亚历山大港回航时,我们认为追赶不上便撤消了出发的命令。空军飞机跟上了英舰,可是出去攻击的轰炸机,却误把返航基地的意巡洋舰第三分队当做攻击目标,侥幸没有造成损害。

   这些事情后来经过研究,才知道假如舰队出海却比不出去会要好一些,因为次日上午英国部队又被望见了,这回是在克里特岛的西面。(在这一支英国部队回到亚历山大港以前,有一架意鱼雷机以鱼雷击中英巡洋舰“利物浦”号几乎把它击沉。)但意大利人现在明白了一旦他们的军舰出航便一定会被英侦察机所发现,并被其跟踪。已经远去的敌人,有充分时间撤退,或则进行机动,以避免在不利情况下作战。当敌人发现其兵力处于劣势时,这种事情就反复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假如意舰队出动,则除消耗舰船和装备外,将一无所得。企图解决如何才能在有利条件下与敌遭遇的问题,成为往后战争中意大利海军总部的每一策略的目的所在。除了不能预见的幸运之外,敌方空中侦察的优势,使我们无法在英国人不愿接受战斗的任何场合迫其受战。以此推论,要使意大利海军在自己所选择的确实有利条件下进行战斗,是绝不可能的。

   在这期间,在远远的红海上,战争的继续意味着燃料之日益减少而无法获得补充。尽管处境如此,在红海地区的意大利海军却仍然不放弃在有利态势下进行攻势作战。这种有利态势出现于10月21日晚上,从马萨瓦港出发的意驱逐舰对一支驶向苏伊士运河的大船队发动攻击。有4艘意驱逐舰参加攻击,并与护航舰船发生战斗。意驱逐舰之一“努洛”号的驾驶机构出了毛病,与其他3艘驱逐舰失去连系,它返航马萨瓦港,但在将黎明时为3艘英舰所追上,于是跟着发生一场长时间的战斗。

   经过一小时的战斗以后,“努洛”号失去机动力,但它终于驶进马萨瓦海峡,得到哈米耳岛上意海军海岸炮的掩护。当“努洛”号正在下沉的同时,海岸炮和英舰打起来了。意海岸炮手一弹击中英驱逐舰“金伯雷”号,使它不得不拖回苏丹港修理。此时“努洛”号的舰长博赛因尼少校于目击本舰幸存者均获捞救之后,拒绝离舰,他的传令兵契阿拉沃洛已经登上救生艇了,当他知道舰长决定与舰俱沉的决心后,便又跃入水中回到舰长身边一起下沉,这样的一个插曲,在海军史上是前无古人的。

   对希腊的作战开始了

   在此期间,征服希腊的思想在墨索里尼心中已经酝酿成熟了。墨索里尼不但不让其德国伙伴知道这一计划,而且对意大利海军也是讳莫如深,也许他知道海军是坚决反对这种冒险的。(请参阅上述卡夫尼亚里海军上将9月15日的备忘录。)这样一来,意海军不独对此项计划工作一无所知,而其代表们也没有被邀请去参加10月15日在墨索里尼办公室召集的决策会议,在这次会议上,讨论了登陆希腊海岸以及占领希腊岛屿、港口的问题。

   意海军于次日得知此项决策时,便提出意见反对冒险。海军认为拟议中的行动除了其他影响外,将使东部地中海和爱奥尼亚海的战略形势恶化;再则,这个举动将使意军在多德康尼斯群岛的守备部队处于严重的困难而且海军兵力势必分散更甚。但这个决策是不能更动的,于是海军又得面对既成的事实,对于海军说来,除立即(10月19日)组织向亚得里亚海彼岸的运输工作外,别无办法可想。这些运输活动势必越来范围越大,它对于该处的陆上作战是非常重要的。

   海军于10月22日奉令组织一次对科孚岛的登陆行动,这就更加节外生枝了。为此有必要创设一支所谓“特种海上部队”并从下亚得里亚海各港去征集舰船。有两艘旧巡洋舰“巴里”号和“塔兰托”号配属于这支兵力,还有两艘驱逐舰、3艘护航驱逐舰、4只鱼雷快艇和3艘“塞西亚”级的登陆舰。与此同时,有4支大船队则用来载运登陆军队。应该指出,10月26~28日亚得里亚海上发生一场大风暴把登陆作战日期推迟两天,与其像墨索里尼那样说是致命的,不如说是好运气。

   参加科孚岛登陆的各部队于10月31日晚上出发,但次日奉到命令要尽可能快地把军队登陆于发罗拉而取消了科孚岛的登陆。因为这些军队必须火速送到前线以填补意军火线出现的危险漏洞。

   在开始希腊战役时对形势低估的这个特点,就在阿尔巴尼亚诸港口也表现出来。这些港口的每日容量最高达3,500吨,但在希腊地面作战每日却至少要求有10,000吨的补充。到11月1日,德腊佐港的不充分的港口设备,已经挤满了70艘船只等待卸货,而且各码头堆满了30,000吨的战争器材了。

   在前线发展着的危险形势对于海上运输的流量有了影响,而运输量又转过来影响前线的形势。海军力所能及地尽量运输补给品,而且除了定期的护航任务之外,还要提供派出鱼雷艇、炮舰、驱逐舰甚至巡洋舰的巡逻队,以保障下亚得里亚海的安全。在整个冬季里下亚得里亚海的恶劣天气乃是最难征服的敌人。一个风暴连接着一个风暴,迫使海军有时一连好几天停止一切活动。其结果,在某些期间航运变得如此紧张,以致由于航程较短引起拥挤现象成为不利的因素。要对这些不知其数、类型不一、大小不齐的所有船只,定下有条不紊的航向,使它们不至互相干扰,这个问题是非常复杂的,尤其是夜航时更不得了。

   对希腊作战所引致的后果,是迫使希腊人把飞机场交给英国去支配,其结果是使总是拥挤着船只的下亚得里亚海两岸的意大利港口,每天晚上遭到轰炸。海军的防空部队尤其是在布林迪西和发罗拉两港的高射炮兵,曾击落很大百分比的敌机,并使损害保持在适度的范围之内。英国飞行员把布林迪西港叫做“下亚得里亚海的火山”,又把发罗拉港叫做“死亡之洞”,可见他们对意海岸炮兵的敬意了。可是,虽然敌机总是回避布林迪西港周围空防地带,而在发罗拉港的护航驱逐舰“昂德朗梅达”号和医院船“波”号则被空投鱼雷所击沉。

   尽管有包括敌方日益增长的攻势活动在内的所有这些困难,而在希腊战役期间,自始至终对阿尔巴尼亚的航运却保持不断,归根结蒂,损失是很轻微的。事实上较大损失就是商船“萨代格纳”号于12月29日被希腊潜艇“海神”号所击沉,船上所载的200名士兵有两三个人失踪,这几个人如果留在船上等待转移而不急于跳水逃生,则他们本来也可以免于失踪的。“海神”号潜艇则几乎不旋踵就被意护航驱逐舰“昂塔雷斯”号所撞沉。

   总的说来,希腊—阿尔巴尼亚前线时常遭到严重的补给困难这个事实,无论如何也不能归咎于海军。海军的唯一责任在于把陆军自己装运的补给船只护送到达目的地。就海军而论,则对阿尔巴尼亚补给线之维持,其成绩还不止令人满意而已。

   空中侦察的失败

   11月7日晚上,海军总部得知直布罗陀部队又复向东运动,同时以亚历山大港为基地的3艘战列舰和1艘航空母舰也出航到海上。在等待有关英方运动的更具体的情报的同时,意舰队也准备出动,可是第二天上午的空中侦察,却说什么也没有看见。侦察飞机于中午过后才报告说,在中地中海望见一支船队向马耳他岛驶去。这就意味着它已经驶进为我方所截击不到的范围了。将近日落时又侦察到亚历山大部队在该船队之南并向南航进着。有9艘意潜艇增派到该地区去,又在马耳他水区部署了鱼雷快艇支队的夜间巡逻,同时又有25架飞机出动去攻击敌人,可是那些飞行员们却不曾找到敌方的舰船。

   第二天(11月9日)我们知道直布罗陀部队已经返航回去,这是英方迄今惯行的老一套的活动方式。至于从亚历山大港出来的敌方部队的踪迹,则空中侦察却有各种各样互相矛盾的报告。当天晚上,海军总部只能照例得出结论,认为英部队一定在当天15时左右在距离塔兰托港约300海里处向亚历山大港回航。

   第二天上午所得到的消息,令人大吃一惊地感到空中侦察之无能。原来那时班泰雷利亚和林诺萨两处的观察哨发来报告,说前一天晚上望见有一群军舰显然是从直布罗陀部队分遣出来并于当天晚上通过西西里海峡的。战后,我们才知道这支兵力实实在在是派往亚历山大港的增援部队,其中有1艘战列舰“巴汉姆”号 [ Mboat注:即“巴勒姆”号,HMS Barham ] ,2艘巡洋舰和若干驱逐舰。

   11月10日下午,意侦察机报告说,有一群不知其数也不知其类型的军舰,正从马耳他东航中。第二天上午几乎在同一位置又望见了这一群,但派去攻击的轰炸机却没有找到它。假如不是有英国人战后发表的材料,则意大利人对于那些日子里的敌方运动,便一直是莫名其妙。显而易见,由于侦察活动之缺点与其不确实性,难怪海军总部不能进行有效的海上战斗了。

   塔兰托夜袭

   可是意大利空中侦察之不行还表现在第二天晚上,也就是11月12日著名的“塔兰托夜袭”。这个侦察漏洞所引起的措手不及的局势,比以前所说的更其巨大也更其严重得多了。事实上,英舰在11月11日的整天里纵横海上向爱奥尼亚海中部前进,既未被人发现,更未遭到阻挠。20时30分到达距离塔兰托港约170海里之处,于是由航空母舰“光辉”号起飞12架飞机,半小时后又起飞11架,其任务为攻击停泊在塔兰托港锚地内的意大利战列舰。

   此时英国急需向希腊增援而力求避免绕航非洲的水道,因为绕航非洲虽较安全但却旷日持久不合兵贵神速的原则。因此他们不得不冒险以船队第一次通过地中海以达希腊。为了掩护这一支船队,英国在直布罗陀和亚历山大两基地各有战列舰3艘。要把这6艘战列舰通过西西里海峡会合起来成为一支优势的兵力以对付集中于塔兰托的5艘意大利战列舰,这本来是一场巨大的赌博。

   被意大利战列舰集中兵力所压制的亚历山大部队,既不能切断驶向利比亚的意大利船队,又不能不经一战把英国船队接入希腊水区,而这样的一战将是极其不利的。形势如此而伦敦方面又对克宁汉施加压力,因此他决定采取在公海上决战以外的手段,来达到攻击意大利战列舰的目的。为此他下令采取其前已计划的鱼雷攻击。(这个解释,可以从英海军大臣亚历山大爵士的无线电讲话中获得证实。他说:“为了要保持马耳他岛与希腊之间水道的畅通,我们有必要采取方法以削弱意大利舰队。……其结果便决定以海军航空兵来攻击驻在塔兰托港的意大利舰队。”)

   那天晚上,本书的作者在海军总部作战室值班。从塔兰托打来的电话带来了越来越严重和越来越惊人的消息:第一批告警——飞机纵横于整个地区——轰炸——空投鱼雷攻击——一片火海——“利托里奥”号中了三枚鱼雷——“杜伊利奥”号中了一枚鱼雷——“加富尔”号被另一枚击中——一枚炸弹击穿“特兰托”号的舰桥但未爆炸——“利贝契奥”号被一枚炸弹击中也未爆炸——“利托里奥”号尚未倾斜——“杜伊利奥”号也未倾斜——“加富尔”号情况不妙。消息纷至沓来。看来我们输掉一场大海战,还没有一个人知道我们能不能和什么时候才能从这些严重的后果中恢复过来。

   关于英国人此次奇袭成功的理由,已经有很多的记载了。以鱼雷攻击港内军舰的可能性,意海军总部曾经考虑过这个问题。1940年7月11日“庞卡耳多”号在奥古斯塔港被空投鱼雷击沉之后,曾下令叫所有海军基地增设水下防雷网。但是,单只塔兰托一个港口就需要13,000米的防雷网,而意大利的工业却每月只能生产3,500米。再则海军高级军官不同意海军总部这种做法,认为增加防雷网会妨碍军舰进出港口的运动以致多费时间。因此,这个计划暂不施行,以便寻找一个为各方面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所以当塔兰托港遭到空袭时,防雷网的装置尚未完成。

   另一方面,意大利的防雷网是设计为对付当时所知道的各型鱼雷的,因此防雷网只挂到能保护战列舰舷吃水最深处为止。可是英国人已经秘密完成一种磁性鱼雷,使它在通过所攻击的军舰的龙骨下面时爆炸起来,这样就使得意大利防雷网等于虚设了。英国把这种新式鱼雷第一次用于对塔兰托的空袭,那天晚上他们把鱼雷调定得能够从已经挂网处下面穿过去。

   意海军总部原先是这样打算的,假如英部队驶到距离塔兰托180海里处的海上,即到达使用鱼雷机的航程以内时,意部队便出动迎击以防止敌方对塔兰托的空袭。不幸的是,英海军部队没有被发现,而这些条件便汇集起来使英国的攻击获致成功。

   意海军很快采取措施以对付此新武器。那就是迅速生产新式的防雷网,它围绕着军舰一直下垂到港底,网的一端可以打开以容许军舰的进出,空投鱼雷对此种防雷网便无计可施,事实上,在战争的其余时间意海军没有再蹈塔兰托的覆辙。另一方面,一年多以后德美两国海军又分别遭到同样的攻击,他们详细知道塔兰托之役的经过。两艘泊在布勒斯特港的德国巡洋舰遭到空投鱼雷的严重损害,而珍珠港的空袭则使美国受到灾难性的损失。

   就意大利的受伤诸舰的打捞工作而言,“利托里奥”号和“杜伊利奥”号几天之内便已“脱险”,并送到船厂进行修理。移动“利托里奥”号是一项特别细致的工作,因为潜水员们在其龙骨下面的泥土中发现一枚尚未爆炸的鱼雷,不消说,那磁性的雷管那怕就是最轻微的移动也会引致严重的危险。

   由于不倦的工作和出色的工程组织。使我们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把两艘战列舰整理就绪。“利托里奥”号尽管吃了3枚鱼雷,却能于1941年3月末,“杜伊利奥”号则于5月中旬分别完成出海的准备。它们的再度出现使英国人大吃一惊。他们相信那3艘被击中的战列舰全都完蛋了。事实上,他们宣称击中了4艘战列舰。

   第一艘经过更新的旧式战列舰“加富尔”号,其隔舱结构是比较差的,所以被鱼雷击中后只好搁滩,实际上它是沉没了的。1941年7月间重新浮起之后,它被拖送到的里雅斯特港去修理,但直到停战之时,还要有六个月才能完工。

   塔兰托港的攻击,从战略方面说,导致暂时但却是严重的后果,因为这一来意大利海军只剩下两艘列舰“凯撒”号和“维托里奥·万内托”号在服役了。进行现代化的4艘旧战列舰中的最后1舰“多里亚”号,还没有做好服役的准备。因此敌人觉得自己在地中海地区明明白白地处于优势。此外,在保护网的系统还没有设置以前,残留在塔兰托港的两艘战列舰必须撤离,以免暴露于同样的鱼雷攻击之下。于是塔兰托战队的大部分军舰都立即转移到那不勒斯港去。得力于这大胆的一击,英国人终于使意大利战列舰在东—中地中海失去立足之地。

   11月12日晚上的奇袭,还不只以攻击施于塔兰托港为限。与此同时有一个分队的巡洋舰从英国主力队中分遣出来,到下亚得里亚海迅速兜了一个圈子。11月12日1时30分它对一支由4艘商船编成的意大利船队开了火,该船队是卸货于发罗拉港之后回航到布林迪西港去的。

   这4艘商船是由旧护航舰“法布里齐”号和辅助舰“兰姆三世”号护航的。“兰姆三世”只是一般改装的武装商船用来担负不重要的护航任务的。它用19发的齐射来保卫自己并成功地撤出战斗而未受任何损害。“法布里齐”号是一艘旧式护航驱逐舰,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享有盛名。它毫无畏惧地冲到前面去攻击具有压倒优势的敌方部队,但立即被击中而发生严重的损害。该护航驱逐舰奋不顾身地继续发炮希望把敌方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以便那4艘商船可以乘机逃脱。只有当“法布里齐”号被击得遍体鳞伤之后,方才停止攻击,但仍然力求机动以便把英舰诱进意大利的雷区中来。但此时英脱却分兵对付各个目标,将4艘商船全都击沉,然后迅即撤退。这样一来,使巡航在发罗拉以北的鱼雷快艇和从布林迪西港出动的巡洋舰第七分队都截击不到它们。

   11月12日晚上的事件,再加上多次别的教训,极其彰明昭著地证实了意大利空中侦察之致命的缺点。事实是大批敌舰头一天在中地中海巡航了一整天,而于日落时便闯进爱奥尼亚海和亚得里亚海;可是意侦察机却不曾发出一点点的警报。再则,空中侦察直到11月13日即敌空袭成功两天之后,方才找到敌方的部队。当英舰后来终于被望见时,它们都已进入马马里卡水区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归咎于飞行员,他们确是勇敢而干练的。在那些天里有3架意海军侦察机失踪了。看来,正当他们找到英舰并正拟发电报告敌踪之际,便被英航空母舰的战斗机击落了。这个假设终于在英将克宁汉的自传中获得证实。在自传里,他叙述意大利侦察机为何遭到英国福尔麦新式战斗机所截击和击落的情形,而英战斗机则是由英航空母舰“光辉”号的雷达所指引的。克宁汉写道:“我们不能不为意大利飞行员悲悯,他们乘坐在笨重不灵活的飞机上去执行一件毫无希望的任务。”

   海军总部于是又向空军提出关于空中侦察的问题。其中指出,由于飞机数目之少,使每一架飞机担负过多的任务;指出旧式的Z501型侦察机无法避免惨重的损失,指出本应于10月15日开始把新式的Z506型水上机交给海军作侦察之用,却迄未实行。

   空中侦察之不可靠迫使海军进一步分散兵力去保护通向阿尔巴尼亚的航道。从11月12日以后,每当接到英方兵力调动的消息,尽管此项情报是十分含糊的,也得在亚得里亚海入口处部署巡洋舰、驱逐舰和鱼雷快艇的巡逻。每回当意大利军队运输舰或特别重要的船队横渡时,尽管空中侦察没有发现敌人,这些巡逻也同样不可少。

   太乌拉达角的遭遇战

   邱吉尔在下院宣称,由于塔兰托的一击,英国人可以确信“意大利舰队已经被歼灭了。”但意舰队虽然遭到严重的挫折而斗志则丝毫不受影响。在塔兰托攻击仅仅四日之后,据报英直布罗陀部队又已出海向东航进,一支意海军部队立即出发迎战。这支部队是由两艘战列舰、6艘巡洋舰和14艘驱逐舰编成的。

   英舰队的意图在于从巴利阿里群岛南面把一队飞机送往马耳他岛,这种意图,我方是不知道的。意大利部队占位于撒丁岛西南准备于11月17日黎明与敌接战。在头一天的整天里,意空中侦察却得不到关于英舰动向的情报,而在17日送来一份十分含糊的报告,说于上午10时望见英部队在布日伊附近向西航进。意部队依照这一可疑的情报向该地区进发,但关于敌踪的进一步的报告则迄未收到。于是意舰于抵达崩内附近的一点之后,便返航向基地驶去。

   这个插曲使英国人知道意大利战斗部队仍然可用,而且还拥有两艘可以作战的战列舰。这个情况迫使敌人把穿越地中海的护航计划作了某些改变,即从亚历山大港抽调若干军舰以增强直布罗陀的兵力,因该处如今只有一艘战列舰了。一支由3只货船编成的船队,不但有5艘护航舰护送,而且还有巡洋舰“曼彻斯特”号和“南安普顿”号的参加,整个护航队则由在宋默维尔司令指挥下的、由战列舰“声望”号、航空母舰“皇家方舟”号、巡洋舰“设菲耳德”号和“火速”号以及9艘驱逐舰编成的。从直布罗陀一直伴送到萨丁岛西南的一点。到达该点后,便由一支从亚历山大港出发的、由战列舰“雷米里”号、巡洋舰“伯威克”号、“新堡”号和“科文特利”号以及5艘驱逐舰编成的部队前来迎护。这样一来,该船队便可以在最大限度的保护下通过最危险的地区。一俟到达邦角时,直布罗陀部队便返回其基地,其余的舰船则继续驶向亚历山大港。不消说,当时意海军总部对于上述计划是一无所知的。下面的叙述,表明意大利人目击的情况以及战斗进行的概况。

   11月25日上午意海军总部得知直布罗陀英舰已经出海向东航进。可是情报没有提到船队及其护航的军舰是直接从大西洋开来的。次日从亚历山大港西驶的部队,在克里特岛附近被望见了。估计敌人是从事一项重要的活动,海军总部便立即派舰队出海,命令它要在27日上午以前到达撒丁岛西南占取战位。意部队是由两艘战列舰“维托里奥·万内托”号和“凯撒”号加上6艘巡洋舰和14艘驱逐舰编成的。此外还在西西里海峡部署夜间巡逻,其组成部分是一个护航驱逐舰支队和两个鱼雷快艇支队。

   11月26日中夜过后不久,有一艘护航驱逐舰望见若干“未经识别的军舰”在邦角附近向西航进。它发射鱼雷向之攻击,它自己没有被人发现,而鱼雷也没有命中。这个情报很含糊颇难进一步说明敌方运动的发展情况。

   英侦察机于11月27日9时56分望见意大利部队。于是宋默维尔司令提高航速以便尽快和“雷米里”号等舰会合,45分钟后一架意侦察机报称:在崩内港附近望见宋默维尔部队,但又说只有一艘战列舰、两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意方康姆皮翁尼司令立即向英部队挺进,希望趁着英队尚未与来自西西里海峡的亚历山大港部队会合以前,与之接战。

   此后不久,意方却收到一些不准确的侦察报告。虽然两支英部队已经于11时30分会合起来,而意方的空中侦察情报却互有出入,以致很难断定敌方兵力究竟是多少。可是,推断的结果,认为敌方兵力几乎肯定是处于优势的。这些报告使人相信英方除一艘航空母舰外还有3艘战列舰。由于塔兰托攻击后意舰队处境困难,总部下令只许在拥有决定性的优势时才可以求战。因此在接近中午时,当情报表明英方确居于优势时,康姆皮翁尼司令便机动避开接触,返回基地去。我们如今知道双方兵力是,意:两艘战列舰、6艘巡洋舰、14艘驱逐舰,英:两艘战列舰、一艘航空母舰、7艘巡洋舰、15艘驱逐舰。意大利空中侦察之不充分性又一次引致我方做出错误的指挥决策。

太乌拉达角附近的遭遇战示意图 1940年11月27日

   意大利部队(1)在萨丁岛南西海面巡航以等待有关英方直布罗陀部队行动的情报。此项情报来得太晚,敌人已经到达崩内的北面(2),可是情报没有指明敌舰是在掩护一支船队(3)驶向马耳他岛。意海军前进截击,英海军部队则挺进相迎,其意图是不让意部队接近其船队。此时,意方认为英方兵力比所预期的远为强大,所以便机动以避开战斗。可是在(4)处有过小接触,当英方巡洋舰进入意战列舰“维托里奥·万内托”号的射程之内,它们便脱离接触(5)。同时其船队(6)也离开而驶向邦角。

   可是,正当意部队于12时15分改换航向朝着那不勒斯港返航时,行驶于主力之南的巡洋舰第三分队(桑宋内提司令)望见了英巡洋舰群了。意巡洋舰于12时30分在23,000米距离开火。在伊亚金诺司令指挥下的巡洋舰第一分队随即加入作战。开头时意方的射击是很准确的。依据英方报竹,最初两发齐射的落弹点离开“曼彻斯特”号仅只90米。不久“伯威克”号便吃了有损害性的一弹,接着该舰于第二次被击中后便被迫退却向直布罗陀缓缓航进,多数齐射散布在“曼彻斯特”号周围,使其舰桥遭到水柱的淹没,但该舰却不可思议地没有直接被击中。至于意大利方面,虽然英战列舰“声望”号也开炮射击,却只有驱逐舰“郎契厄尔”号被击中两次,失去活动能力。

   康姆皮翁尼司令此时继续相信他所面对的仍然是一支优势的兵力,因此他命令各巡洋舰后退以便获得“维托里奥·万内托”号的支援。各巡洋舰在继续作战中放出烟幕,一方面用以分散英战列舰“声望”号的火力(它于12时24分加入作战),一方面掩护意巡洋舰“阜姆”号(它因轮机暂时发生故障而速率降低)。此时英军司令宋默维尔从“皇家方舟”号派出11架鱼雷机进行攻击,其中5架飞向意巡洋舰“阜姆”号而6架则飞向“维托里奥·万内托”号发射鱼雷,但由于意舰的机动,均未命中。虽然战场就在撒丁岛附近,却看不到意战斗机出来保护意舰。这次鱼雷攻击的确阻止了意战列舰迅速向前去支援其巡洋舰,后者此时已处于英战列舰“声望”号的射程之内了。

   康姆皮翁尼曾经要求意空军前来支援,但它们没有及时出现,直到14时07分英舰才遭到第一次空袭,第二次空袭发生于16时45分,有一些炸弹落在“皇家方舟”号附近。

   13时0分英巡洋舰进入“维托里奥·万内托”号的射程。到了第四发齐射时,意战列舰对英巡洋舰已经取得基准射向角度了。当英舰发现自己处于381毫米大炮射击之下时,就赶快撤出战斗向东南航进并放出浓重的烟幕,这样便失去接触了。到了13时10分双方都停止射击。按照他的命令和他对情况的估计,康姆皮翁尼认为不宜恋战,于是他下令舰队返回基地。另一方面,宋默维尔也没有表示需要把战斗继续下去,虽然他有比实际情况更多的理由去感到自己处于比较有利的态势,因为他的鱼雷机宣称已经击中“维托里奥·万内托”号和3艘意巡洋舰了。无论如何当意巡洋舰第三分队回来救助失去活动力而留在原地的“郎契厄尔”号时,英方已不再加以干扰了。“郎契厄尔”号被拖带到卡利阿里港去而一路无阻。英司令的措施在伦敦引起强烈的不满,因此当他回到直布罗陀后,他还得置身于质询法庭之前去为自己的行动进行辩解(《见克宁汉自传》第294页)。

   就意大利海军而论,在太乌拉达角遭遇战中,虽然所遭到的损害较轻,却也不能免于被责难。英国人完全实现其目的使船队安然通过,这是有记录为凭的。再则,就舰数和炮数的实际情况看来,意部队本来可以迫敌受战以取得较好的遭遇战结局的。不消说,这些见地都是事后的高明,而当时则由于意空中侦察发来不准确的情报,引致海军总部和康姆皮翁尼司令都得出错误的结论,以为英方的兵力是处于优势的。

   此外,这次遭遇战清清楚楚地表明,缺乏有效而及时的空中增援在海上战斗中意味着什么。虽然意大利舰队十分靠近撒丁岛的飞机场,而英国鱼雷机却能攻击自如而不受意战斗机的阻挠。正如克宁汉在庞塔斯提洛能以飞机获致战术上的巨大成效,宋默维尔也能如法泡制一番。为了对付敌方这一手,康姆皮翁尼却不得不向海军总部申请派遣轰炸机,而海军总部又得把要求向空军最高指挥部提出来,后者于权衡局势并作出战斗计划之后又得下令给遣外的空军部队并层层下达到战术现场和具体的战术部队之手,既然辗转周折如此之多,也就无怪乎意空军到达战场如此之晚了。

   英船队就这样通行无阻地通过西西里海峡,在该处意大利人对它是无可奈何的。首先,由于海峡的狭窄,其次,由于该处有意方布下的雷区,最后,由于意舰队不敢暴露于以马耳他岛为基地的英空军兵力之下。(唯一的例外是1942年6月15日在班泰雷利亚岛附近之战,但那只由一个巡洋舰分队在特殊有利条件之下进行的。)英舰船当然得在西西里岛意空军的短促航程之内通过,但他们进行夜间运动,他们深知意空军还没有能打夜战的任何飞机。当英方被迫须在白天通过海峡时,他们便在战斗机的保护伞下通过,而其空中掩护兵力之强又是意大利海军指挥官所不敢梦想有朝一日拥为己有的。

   为了这些理由,所以这一支英船队通过西西里海峡时只遭到少数意水面轻型军舰和潜水艇的阻击。有4艘意护航驱逐舰曾与各种英舰船接触过,但都是零星行动没有什么协同,结局也一无所获。意鱼雷快艇没有和敌任何舰船接触过。潜艇“坦比安姆”号和“代西”号在马耳他岛附近攻击一阵,据报有两枚鱼雷命中。

   重新编组时期

   12月10日里卡迪海军上将取代了卡格利阿里海军上将出任海军参谋长。康姆皮翁尼上将调任海军副参谋长(原副参谋长为桑米格利上将)。原任第二战队司令的伊亚金诺上将则升任舰队指挥官。舰队各舰除暂时不能作战者外,重新编组为一支单一的部队,其编成如下:

  • 以“维托里奥·万内托”号为伊亚金诺上将的旗舰随带两个驱逐舰支队。
  • 第五分队:由旧战列舰“凯撒”号、“多里亚”号连同一个驱逐舰支队编成,以布旺内斯为司令官。
  • 第一分队:由重巡洋舰“扎拉”号、“波拉”号、“格拉齐亚”号和“阜姆”号加上两个驱逐舰支队编成,以卡汤内奥为司令官。
  • 第三分队:由重巡洋舰“的里雅斯特”号、“特兰托”号和“博尔臧诺”号加上一个驱逐舰支队编成,以桑宋内提为司令官。
  • 第七分队:由轻巡洋舰“尤金亲王”号、“阿奥斯塔公爵”号和“蒙太库科利”号加上两个驱逐舰支队编成,以卡萨迪为司令官。
  • 第八分队:由轻巡洋舰“阿布鲁齐公爵”号、“加里博尔迪”号和“阿坦多洛”号加上一个驱逐舰支队编成。以勒格南尼为司令官。
  • 第四分队:由轻巡洋舰“邦德尼尔”号、“迪亚兹”号和两艘驱逐舰编成,以马兰科为司令官(该分队受海军总部的直接指挥)。

   在往后的两个月里没有发生具有任何重要性的海军大事,但在此期间海军却从事于紧张的活动以满足利比亚和阿尔巴尼亚前线的补给和增援的需要,此外还有别的许多任务,而其中没有一件对海军说来是重要的,但就其总体说来,却那一件也少不了的。海军的装备和兵员的精力便完全被这种貌不惊人却又关系重大的活动所吸收,因而也便受到甚大的损耗。海军参谋部从新近艰苦取得的经验和被强迫承受的现实中认识到战争的长期性并对整个战略进行了全面的检查。

   虽然由此而来的关于计划和条文之重新审定,无须在这里加以细述,但为了使人们对于海军所面对的复杂问题有些概念,则某些方面仍有一述之必要,这些问题通常是和海军的直接利益远不相干的。例如,由于现有设备不能适应对阿尔巴尼亚大量通讯的要求,海军便派出电缆船“米兰城”号在6艘军舰护卫下从布林迪西到德腊佐和萨赞岛布下新的电话线,又修复了奥特朗多港和发罗拉港之间以及布林迪西和发罗拉港之间的原有的电线。为了常常要搜寻和捞救落到海里的飞行员们,海军还把5艘小船改装为医院船,装有海上救生的各种装具。而英国政府却不肯承认这些救生船作为医院船的身份,因为这些类型的船是没有包括在日内瓦议定书之内的,其结果使这些医院船时常遭受攻击,有些还遭到击沉。

   在11月以前,有17艘意潜艇已经丧失,由其余的潜艇担负紧张的工作,以致潜艇和艇员都大为损耗而疲劳,尽可能快地培养新的艇员就成为十分必要,为此便把新装备和新潜艇以及辅助舰船发给在波累港的潜艇学校以便直接在海上进行训练。

   跟着英国人对提尔索水力发电区的堤坝施行空投鱼雷攻击之后,意海军便在撒丁岛的提尔索和科京纳斯的堤坝设置水下防雷网,并在卡拉布里亚的昂波林诺和阿沃两堤坝作同样的措施。

   在港口防空方面,进行过人造雾的实验,就当时的空袭方法说来,这个防空措施是有效的,虽然到美国飞行堡垒出来之后,这种空防便失去了价值。为了对付当前的空袭方式,我们在各港口设置数以千计的特种烟幕发生器。在各港口上空还展开了气球阵以阻碍低飞的空袭。在补给舰和驱逐舰上防空武器大为增强,同时这些舰船又装置新式的人造雾发生器以便在空袭时放出烟幕。

   意海军继续尽力所及地协助发展鱼雷机,并将另一批的空投鱼雷移交给空军去。它还编组鱼雷专家团到各机场去服务。德国也开始使用鱼雷机并向意海军要求供应这种用于飞机的鱼雷而以意海军所需要的其他器材为交换。

   不顾恶劣的天气条件,在整个冬季里沿着意大利海岸和围绕马耳他岛,海军继续布下雷区。在西西里海峡又敷设若干新雷区,因为该地区的冬季巨浪使从前布下的水雷漂失了许多。在这一地区的布雷活动绝大部分是由驱逐舰支队执行的,在冬季里有三次布雷有巡洋舰分队参加,这些活动都是非常危险的,耍弄清上次布雷是在何处和这次布雷要从哪里开始,这是很困难的问题,所有这些工作都必须在狂风骇浪中和在夜里进行,既无地物标志也没有参考资料以便利布雷。

   由于新地区的占领和海上航运之延伸与增加,扫雷作业也迅速增加。在冬季里,海军推行一个改进扫雷作业的计划并装备一批新的扫雷舰。再则,由于在通向利比亚的航道上有多数松了缆的水雷漂流着,因此有必要组织一批舰船去消除由漂雷造成的巨大的危险,此项工作是由辅助舰船在特腊帕尼-的黎波里之间的水道上作为常规业务来进行的。

   由于在希腊作战的过程中,随时都要做登陆战的准备,因此“海军特种部队”便得一直保留着。这支部队还到波累港从事集中的训练并试验新发展的登陆装备。

   圣乔治欧的史诗和昔兰尼加的撤退

   英军于12月9日在非洲开始其第一次的攻势,双方经过两个月以上搏斗,意军被迫退到契提康沙漠的边沿上去。虽然这个战役大大增加了对利比亚的补给量,意海军却完全能满足陆军的要求。尽管困难在不断增加着,在从1940年10月到1941年1月的四个月间有197,742吨的器材和燃料载船运到非洲,损失是最小限度的——10月和11月没有损失,12月和1月约有百分之七的损失。

   由于巴尔迪亚港和托布鲁克港很快陷于包围之中,故有必要用潜艇去补给这些地区被切断的意大利军队。潜艇于黄昏中抵达,卸下货物并于黎明时驶离。这种补给还由班加西港派出小型的装甲船加以补充,因其船小不甚引人注目,颇有机会逃过英方的阻击。

   海军把从托布鲁克港捞起的意驱逐舰的舰炮装在岸上对巴尔迪亚港的防御做了有效的支援。在托布鲁克港有“圣乔治欧”号的故事。这是一艘旧巡洋舰抛锚在海湾内专作漂浮炮台使用的。该舰虽然是参加1911年意土战争的老古董,却发挥了新的作用。舰上用沙袋堆起,四周挂起防鱼雷网,而士兵则每日24小时守在战位上,就这样,“圣乔治欧”号在长达七个月以上的期间击退英国空军运用每一类型空中武器所进行的多次的空袭。“圣乔治欧”号的战绩成为一首史诗,并博得敌人的赞赏。

   当托布鲁克港快要陷落之际,“圣乔治欧”号士兵要求把该舰驶出港外,宁可在海上战斗中沉没,而不愿在原地自沉,海军总部批准这个建议。但意大利最高统帅部则认为“圣乔治欧”号对防卫托布鲁克港所作的贡献不应因撤出港外而减少,他们觉得该舰离港就会影响守军的士气,因此“圣乔治欧”号便奉命尽可能长久地留在港内以支援地面部队,然后自沉在它所在的地方。

   此时所有海军的岸炮也准备参加地面的保卫战,因而它们和“圣乔治欧”号一道在对英作战上发挥很大的作用。可是到了1月21日中午海军基地被包围了,它和意大利的地面部队失去联络。到日落时敌人炮兵越迫越近,终于把“圣乔治欧”号置于射程之内,该舰半年多来所表现的“奇迹”即将告终,到了晚上,士兵秩序井然地离开该舰时,只有舰长和若干专家留在舰上进行破坏本舰的工作。当天晚上在托布鲁克港所有海军机关和装备全部破坏。有若干辅助舰冲出港外打算偷越在周围水区的英舰封锁线,其中大部分都突围成功。

   1月22日5时,“圣乔治欧”号自行炸毁。为了保证炸舰工作的贯彻执行,有一个军官和一个鱼雷兵付出了生命,该舰舰长普格利埃塞中校还留在舰上,虽受重伤终获捞救。8时30分在托布鲁克港的剩余海军官兵的抵抗终于被突破,该基地遂为英军占领。

   一个星期后,当班加西港的包围圈越来越紧之际,海军成功地把所有能移动的武器与装备以及全部人员撤离该港。所有机关、仓库和其他器材全都摧毁了。军港司令率领最后一批军舰于英军入城的同时撤离该港。

   昔兰尼加的撤退使海军在大型基本建筑物、大型装备和大批各种器材方面不得不加以破坏以免资敌。托布鲁克港的陷落,牺牲特别惨重,因为这个装备良好的海军基地是多年工作的结果。再则,在昔兰尼加的撤退中损失了大约50艘的小型辅助舰船,其中有的是由于受损而来不及撤退,有的是由于在最后撤守时还在火线上活动而遭到损害,这些损失是相对重大的而且体现了海军资源之进一步的严重损耗。当昔兰尼加被收复时,便更感到切肤之痛,因为海军又得把大批补给、武器和装备重新补充起来。

   昔兰尼加之全部陷落特别是班加西港之陷落,在战略意义上带来严重的后果。英国人占领西部昔兰尼加的港口和空军基地加上他们在希腊和马耳他岛的港口和空军基地,这样就把中地中海置于其控制之下,从而使意海军要想维持其对的黎波里坦尼亚的补给航道越来越感到比以前更加困难了。非洲之战的双方成败取决于对该处的补给能力,例如英国人在开头时千方百计要对的黎波里坦尼亚进行补给,当时的情况假如不是不可能,至少也是极其困难的。英方计划的支点当然是马耳他岛,所以敌人便用一切武器加以强化。英方经营马耳他岛使意大利与其非洲诸港之间的航道的中途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因为英国攻势部署的空、海、潜的兵力可以在很短距离内纵横截击。

   马耳他岛的逐渐强化又使意方在地中海和西西里海峡的任何海上运动受到永久性的威胁。它还意味到敌飞机能把意大利南部全都置于空袭下。再则,它使直布罗陀和亚历山大港之间任何方式的英方活动有了一个宝贵的中途支援堡垒。最后,这还意味着意方要封闭西西里海峡也就日益困难了。为了所有这些理由,意海军总部从1940年秋季便多方设法要求上级做出决策以便尽可能快地采取措施以抵销马耳他岛的严重威胁。

   显而易见,意大利空军无力攻破英方对马耳他岛的增援来实现意海军的要求。就目前的态势而论,要像意海军过去所要求的对马耳他岛施行占领的机会,已经不可复得了。墨索里尼无可奈何只好求助于德国空军,虽然这是违反他自己的意愿的。在冬季期间希特勒已经调配了兵力而且已经制定了插手于非洲战事的计划。1940年末,他派遣一支由400架飞机编成的兵力(番号为德国第10航空兵团)进驻西西里岛,其直接任务为压制马耳他岛。1941年1月16日开始发动空中攻势,不久每日出动的机数便达到七、八十架,这在当时算是很大的数目。这一攻势不能经常保持这样高的水平,因为这同一支兵力还得兼顾比利亚。但无论如何这种攻势使马耳他岛的强化工作受到显著的抑制。

   护航驱逐舰“韦加”号的功绩

   从希腊和马耳他岛的空军基地出动,英国人于12月起对意大利南部诸港口实施攻势轰炸。那不勒斯港成为这一攻势的重点目标,因为它不仅是驶向利比亚船队的主要出发港,同时自从11月12日塔兰托港攻击以来,大部分的意大利舰队都从塔兰托移泊到这里。海军当然不能坐视其战列舰在此冒着被空袭的危险,因此在12月14日那不勒斯港遭到空袭使“波拉”号被击中之后,舰队便不得不撤离那不勒斯港而另谋停泊之处了,其结果把军舰分为两批,一批移到马达累纳港,另一批移到卡利阿里港去。这样进一步向西移转使意舰队在中地中海战略行动的潜力也进一步受到限制。

   英国人立即利用意舰队西移的机会把一支小船队从亚历山大港送到马耳他岛去。意海军获得这一情报照例是既过时又不准确,正是由于情况不甚明确而不是由于战略上的原因,敌方船队只遭到潜艇和飞机的阻击。在这场接触的过程中,意潜艇“巨蛇”号在马耳他岛东南击沉英驱逐舰“希泼里恩”号。为了不让敌人利用意舰队在撒丁岛重行展开的机会,意海军立即把舰队调回那不勒斯港而不顾空袭的危险。

   1941年1月8日据报直布罗陀部队向东出航,其中有航空母舰“皇家方舟”号。海军总部估计敌此举是把航空母舰驶到巴利阿里群岛以南地区,然后从该处起飞把飞机送出去增援马耳他岛。假如这个估计符合于实际情况,则意舰队已来不及赶到该地区以干涉英方的活动。第二天上午由于没有得到空中侦察关于英舰行踪的情报,便以为敌已驶返直布罗陀了。可是当天晚上那不勒斯港遭到规模巨大的空袭,使战列舰“凯撒”号受到损害。海军总部指示叫“凯撒”号开到拉斯佩济亚港修理并下令“维托里奥·万内托”号同行,由于“维托里奥·万内托”号如今是在役的唯一战列舰了,不宜让它继续暴露于空袭之下。

   由于空中侦察所提供的情报太少,使海军总部无法察觉英国人正在进行大规模的、从地中海两头出动的协同活动。因此当海军总部于1月9日从种种不明确、没有连贯性的报告中获悉英舰出现在突尼斯以北向西西里海峡前进时,就不免大吃一惊了。按当时情况在敌人抵达邦角以前是截击不到的,因此除派出若干鱼雷快艇到邦角海外和马耳他岛附近巡逻外,便别无其他办法可想,有两艘护航驱逐舰也派到班泰雷利亚地区去。

   直布罗陀部队于1月9日从突尼斯之北返航,有4艘补给舰、1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则继续向马耳他岛前进。与此同时从亚历山大港出动的英舰队则抵达马耳他岛以西的一点,并派出由“南安普顿”号和“邦纳文彻”号编成的一个巡洋舰分队加上两艘驱逐舰前进到邦角以迎护船队。海上的狂风巨浪迫使意鱼雷快艇巡逻队不得不回到基地去。1月10日7时41分意大利的两艘小小的护航驱逐舰“韦加”号和“契尔切”号不顾敌我兵力的悬殊,以及那时已经天亮的不利情况,发动鱼雷攻击并开炮迎敌,与敌方的猛烈炮火作殊死战。(据克宁汉自传所载,单只英舰“邦纳文彻”号就对这两艘小舰发射了舰上75%的弹药,以致该巡洋舰由于没有弹药补充而不能发生作用者达两个月之久。见《克宁汉自传》第309页。)

   后来意大利两护航舰便改变航向打算撤出战斗,但当“契尔切”号在仅受破片损害的情况下完成撤退之际,“韦加”号却被一发齐射所击中。“韦加”号的舰长方汤纳中校见该舰已遭致命的伤害便转舵冲向敌人以求炮火发挥更大的威力,该舰便在短促的射程内以舰炮和机枪射击,当该舰开始沉没之际,舰长以自己的救生圈给予一个失去救生圈的水兵,自己则随舰俱沉。

   在此次遭遇战以后,班泰雷利亚岛上的瞭望哨看见有两艘军舰不能活动并燃烧若干时间,可是英国海军部迄今还没有证实那次作战英方所受的损害,公开发布的只有克宁汉的总的报告,而对于那次作战的细节则一直保密。但有一个事实则是确定的:意两艘护航舰所进行的攻击引致一个间接的成效,因为它们把英方部队引向意方所布的在班泰雷利亚岛以东的一个雷区,在该处英驱逐舰,“英勇”号触雷把舰首炸掉,该驱逐舰被拖带到马耳他岛,在战争的其余时间一直不能服役。

   12时30分意大利空军和德国第10航空兵团开始一次大规模的干涉。在这个第一次由德国空军参加地中海作战的战斗中,英航空母舰“光辉”号被6枚炸弹所“击中”,接连而来的火灾和伴随的损害使该舰仅能驶抵马耳他岛。假如六日后德第10航空兵团对马耳他岛的轰炸能提前立即实施的话,就很有可能使“光辉”号永远失去战斗力,可是英国人却利用了这个喘息的机会对“光辉”号进行了应急的修理并把它转移到亚历山大港去。英国人玩的这一手恰巧没有被意空中侦察所发现。为了要进行所必要的修理,该舰终于不得不送到美国去,因而使亚历山大港在两个月内没有一艘航空母舰。后来“可怖”号航空母舰到了亚历山大港才补上这个缺。

   1月11日英巡洋舰“南安普顿”号在另一次空袭中受到重伤,英国人终于自己把它沉没。当天晚上驶向马耳他岛的英舰又遭到意潜艇“塞提姆莫”号的袭击。

   虽然关于敌人情况的情报甚至是混乱而又自相矛盾(“英勇”号和“光辉”号的受伤,几天之后才知道。“南安昔顿”号的损失,则更久得多之后才知道。至于战斗的整个发展情况的细节,则直至战后才知道。),海军总部以为意大利舰队将会在也许还在发展中的有利条件下,取得某些利益,为此它下令把刚刚开到拉斯佩济亚港的战队调到南方去。新近完成其现代化工程的战列舰“多里亚”号也在拉斯佩济亚港进行训练并编入该战队以代替受伤的“凯撒”号。但是其所祈望的局势并没有发展,听以经过大约15小时之后,又下令叫各舰返航到拉斯佩济亚港去。由于知道英方活动已告一段落,海军总部便利用这个时机把几支特别重要的船队在1月12~24日期间出发到利比亚去,它们在全程中没有遭到英方的阻碍而顺利到达。

   1月24日在班加西港观察到英方有些动向,德国第10航空兵团便乘机对这些海上目标进行其第一次的集中轰击。可是第一批的113架飞机没有找到目标,第二批25架飞机遂行攻击了而没有获得显著的效果。后一批飞机彼此之间还失去联络,以致有12架只好降落于班加西港,另外4架在海上失踪了。这个经验说明,不论一个航空兵群是怎样勇敢和多么有陆战经验,在海上都得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有成效地执行任务。

   2月1日直布罗陀的舰群在巴利阿里群岛附近被发现了,意大利舰队便再度准备出发到海上去,但英舰并没有进得更近一点。第二天上午有8架从航空母舰起飞的鱼雷机空袭提尔索电站水坝,但这次攻击没有成效。

   同日有一架飞向的黎波里港的民航机望见东来的一支船队朝马耳他岛进发,意大利侦察机却没有报告发来,德第10航空兵团派出一队飞机去攻击该船队,但找不到目标。

   12月下半月、1月9~11日和2月2日所发生的事情又一次把意大利空中侦察问题揭露出来。由于它们的没用,每次都大大减少了意海军作战的机会,一方面意大利军舰盲目地走向战斗,另一方面英国军舰却由于其侦察范围之日益延伸以及侦察战术和技术之日益进步,故能自由运动而不怕遭到袭击,反之,对意大利海军恰恰一再发生相反的效果。

   可是平心而论,配属于意海军的侦察机是无法做出期待于它们的更好的成绩来的。飞行的时间甚长而装备又不适用,要提高效率就势必减少其任务,无论如何,执行此项任务的飞机是不足以胜任战略性远程侦察的,而经验表明这种侦察却越来越感到需要。因此当德国第10航空兵团到达以后,意海军就会同德意空军把整个问题重新加以研究。其结果是把任务区分一番,希望由此根本改变局势。其决定是把沿海和短程的侦察任务划给海军,把西地中海和到利比亚的航路上的侦察任务划给意空军,把中部和东部地中海的侦察任务划给德空军。

   实践证明,虽然配属于海军的飞机所担负的侦察任务是减轻了,但就工作的改进说来,只是飞行的次数加多了,侦察的质量并未提高。显而易见,要使德意空军的飞行员们习惯于海军的通讯系统并用正规的方法来识别所观察的目标,这就出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可是这种训练却是有效的侦察所必不可缺少的条件。正因缺乏正规的训练,其结果由侦察机发回的报告总是不合事实而又互相矛盾,于是要判断哪一个报告是近于准确的,便常常成为绝不可能的事。

   1月4日意护航驱逐舰“佩加索”号在邦角附近遭到英鱼雷机的攻击。1月27日下午一支由3艘商船编成的船队在驶向的黎波里港的途中遭到类似的袭击。这两件事,毫无疑问表明,以马耳他岛为基地的鱼雷机如今有远远超过它们所能到达的100海里的有效航程了,其结果使沿着突尼斯海岸的一大段的意船队航路处于空袭之下了。这个发展意味着有必要和意德空军就空中保护方面达成协议——至少要使那些比较重要的船队获得为过去所完全没有的空中保护。由于当时战斗机性能之有限,因此有必要采取时间表和航行规程,以便在白天里获得为那时所办得到的、尽可能多的空中保护。这个要求还涉及一些战术,因而便减少了为海军所运用的其他方面保护性技术的价值。可是由于飞机之不足、性能之不合和特种训练之缺乏,因而就人员和装备说来,德意空军就不免要付出高度的有时还是极大的代价了。其结果,预期的成效只能偶而有之。从这时起,空中护航问题就成为海军的最尖锐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不解决海军便永远不可能取得其所希望的充分的活动可能性。

   热那亚港遭敌舰炮击

   2月8日在巴利阿里群岛以南发现有若干英国战斗机,意侦察机没有看见任何军舰,而这些战斗机却只能是来自航空母舰。因此海军总部认为英国直布罗陀舰群必在该地区。事实上2月6日晚上收到一个报告说,从直布罗陀出动的一支部队开向大西洋去了,该部队是由战列舰“声望”号和“马来亚”号、航空母舰“皇家方舟”号、巡洋舰“设菲尔德”号和10艘驱逐舰编成的。由于无法判明敌之真正意图,海军总部立即命令战列舰“维托里奥·万内托”号、“凯撒”号和“多里亚”号从拉斯佩济亚港出发,巡洋舰“特里埃斯太”号、“特兰托”号和“博耳臧诺”号连同驱逐舰掩护幕从墨西拿港出动。康姆皮翁尼上将下令要各舰于2月9日黎明开到博尼法乔海峡以西40海里处会合。按标准作战规定,在这一类情况下,集合点应在撒丁岛的西南,康姆皮翁尼上将把集合点指定在那个远离此处的地方,不过是幸而猜中罢了。

   第二天中午在等待侦察报告之际,热那亚港海军指挥部于8时37分用电话向海军总部报称敌舰对该城开炮。热那亚港为一阵大雾所笼罩,其结果一方面英舰可以用飞机在该城上空观察弹着点,另一方面意大利海岸炮兵却看不见敌舰而只能朝着敌炮口的闪光或多或少地盲目射击,有时连闪光也隔雾看不到时便只朝着有炮声处发射。

   要切断英舰群的退路,意舰队的态势真是好到无以复加了,而且就兵力的对比而言,意方还处于某种的优势呢。这还不算,至少在此时有意军舰在海上出现,是会出敌不意的。英飞机曾于9日黎明在西培西亚港进口处投下磁性水雷,其用意显然想阻止意战列舰从该港出击,可见英国人必定深信意舰队还在基地内。再则,敌人还不知道1月9日在那不勒斯港遭到空袭损害的“凯撒”号已于前日修理完毕了。因此他们以为意方至多也不过拥有两艘战列舰。在所有这些因素的配合下,这回意舰队的成功是很有把握的,何况意空军此时已对意大利北部和中部以及撒丁岛上的各单位下了攻击的命令。同时德第10航空兵团也以80架飞机从西西里岛出击。一个煊赫的日子眼看就要到来了。

   英舰轰击半小时之后便从热那亚港撤退并隐没于浓霭之中。利古利亚海大部分地区那天上午雾霭弥漫给英舰以良好的掩护。几十架意德飞机在天空搜索,几小时过去了都没有发来任何有关敌踪的肯定消息,有的只是不确定而过了时的报告。当这么多的飞机在这么有限的水区进行搜索而还不能确定英方兵力的所在时,这似乎是不可信的——荒唐的。

   事实上,这些搜索也不是全然落空的。据报10时45分在科斯角之西70海里望见了向南行驶的英航空母舰。11时50分从罗马以北的维泰博机场起飞的意空军飞机曾对在科斯角之西70海里处向西北航行的七艘舰船投掷炸弹。13时从伦巴第机场起飞的飞机曾对因佩里亚以南35海里处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一个舰群施以轰炸。但这些飞机从来没有参加过海上搜索的作业,而且又不采用海—空通讯系统,因而不能及时向海军总部发送情报,等到它们回到基地之后,海军总部方才分别于12时20分、13时25分和15时10分知道上述的情况。事实上,头两次所见的乃是一支法国的船队却被误认为英舰群,但这一错误当时并不知道,而伊亚金诺上将却以这个情报为依据来决定下一步行动。

   英战队的主力于12时被一架意海军的侦察机所找到。其时敌军正在驶向科斯角西北40海里的普罗文斯海岸。按时间与地点说来,这个本来足够取消英方不战而退的机会,可是正当该侦察机可能打无线电报告之前,便被英舰载战斗机击落了。海军总部收到消息时已经17时50分了,那是飞行员从海里被护航驱逐舰捞救起来以后的事。

   在这个回合里,海军通讯网也出了别的毛病因而耽搁了对情况的及时传递,其结果是,开始于8时12分的热那亚港遭到轰击的消息,以及海军总部下达给舰队的命令,都迟到9时50分才送到伊亚金诺上将手里。这一耽误,对于意海军战术的失败是要分摊—些责任的。总的说来,必须承认,那一天本来有可以取得胜利的众多的因素,却带来了令人深深失望的结局。

   上午8时意大利战队向指定的集合点集结起来了。在等待进一步的情况之际,伊亚金诺上将认为按过去的经验,可以在西南方向找到敌人,因此他便朝着西南前进。他还从军舰上用发射器送出侦察机沿着同一轴线进行搜索。当他于9时50分接到命令去切断从热那亚港撤退的英舰时,他改变航向朝北面前进。

   12时50分该战队收到上面所述10时45分侦察到的情况,报告说在科斯角之西望见一艘航空母舰向南航进。虽然还不了解任何其他详情,伊亚金诺上将认为敌人必定是沿着科西嘉岛西岸逃逸,因此他又改取东北航向以截击英舰,15时30分在东面望见6艘舰船的桅杆,于是便转舵向东求战。正当意舰快要开火之时却发现对手乃是驶向科西嘉岛的法国商船。这样一来很多的时间便花费掉了,以致不能及时赶到普罗文斯海岸以南去截击正向该处撤退的英舰了。

   15时50分伊亚金诺估计英舰必定还在法国海岸(按指普罗文斯海岸)以南航进中,便向西以尽可能高的速度追赶上去希望获得接触。两小时以后知道追赶不上便回航基地去。从此以后意德飞机便再也找不到英舰踪迹,直到2月11日下午方才得到英舰已经回到直布罗陀的消息。

   热那亚港经裹击后受到重创。有4艘商船沉于港内,收容海军孤儿的学校船“卡拉万塔”号也沉没了。另一方面,在热那亚港修理的战列舰“杜伊里奥”号(11月11日在塔兰托港被鱼雷击伤)本来是敌方轰击的主要目标,却没有被击中。

   非洲军团的运输——克肯纳的遭遇战

   因英军在非洲第一次发动攻势使利比亚前线的大规模供应尚未结束,而希腊—阿尔巴尼亚前线的补给活动又正达到紧张的高峰。正在此时,一个新而重要的海外运输活动又复开始了。意军后退到艾吉达比耶,以及格拉齐安尼(此人是意大利进攻非洲的陆军统帅)的“抗议”,使墨索里尼相信他必须接受德国的援助即同意德国非洲军团开入非洲。如今意海军的任务在于照顾德国的强大的机械化的混合兵种渡海进入非洲并保持它在那里的补给。

   非洲军团的运输开始于1941年2月上旬,那时恰值风暴特大期间,工作就格外复杂,而英方飞机和潜艇也给予我们一些麻烦。可是,亚历山大港舰队对于意大利船队开向利比亚的紧张运输活动,却袖手旁观,不管伦敦方面怎样催促也继续无所作为。英国海军部坚持要亚历山大舰队采取“大力措施”以对付这些船队,甚至指示要亚历山大舰队把水面军舰扼守在马耳他岛,但克宁汉却坚持不获得海空增援便无法动手干涉。

   到3月末,意海军已经完成对非洲军团的输送,几乎完全没有任何损失。为了对这一功绩表示感谢,柏林方面给意大利海军总部一封信,其中有下面一段话:“特别可感的是,尽管有巨大的困难和敌方干扰的危险,而损失却能如此微少,我们相信成绩之取得主要是由于贵军迅速派出众多军舰从事护航,以及意海军参谋部为实施此项作战计划而采取的种种措施。就应付局势而言,这些计划是非常正确的。”

   因此,在隆美尔(德将)指挥下,第一次德意联合攻势便于4月1日发动了。它进展很快,跟着就收复昔兰尼加,而于4月20日在哈尔费亚关前停顿下来。这些攻势产生了对新的补给和增援的迫切需要,因而使意大利海军面临着新的任务。尽管以空中攻势施于马耳他岛,而以该岛为基地的英方飞机与潜艇的效能却一直在继续增长着。

   没有占领马耳他岛和突尼斯是个双重的错误,如今这些错误开始被严重地感觉到了。隆美尔本人在出发前往利比亚之前就坚持要对马耳他岛和突尼斯施行占领,但他的意见没有得到采纳,在亲身考察了地中海问题之后,隆美尔于1941年7月19日向希特勒的报告中写道:“我感到马耳他岛问题必须立即解决。……要想顺利地向尼罗河流域推进,则对突尼斯和比塞大港的行动是必不可少的。”他接着写道:

   在地中海必须有十分强大的一支空军。德国第10航空兵团不独不足以控制地中海,甚至在非洲前线用来配合陆军作战也是不够的。意大利空军飞机既少而质量又低,其业务部门是不足以适应现实对于它们的要求的,而它们对于地面部队的配合则简直是什么也说不上,纵使其飞行员们能创出奇迹也是枉然。……在西西里海峡的船队必须绝对不受干扰。意大利海军已经强化其护航制度了,但空中支援必须增加。……由于意海军将领以及护航队的指挥官们之出人意外的机动,所以才没有受到更大的损失。(这里以及后面所征引的隆美尔的材料是从他的日记和其他个人文件中采摘的,隆美尔的文件在战争结束时全都落入盟军之手。)

   隆美尔的观察完全反映出意海军在战争爆发前后的看法,可是就连隆美尔的声音也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诚然对于船队的空中保护曾有了显著的改进,而由于飞机数量之有限,使意大利人老是面对不可克服的困难。还有这样的事实,那就是由于任务之增加,以致叫许多没有受过海上飞行训练的飞行员去参加护航工作,其结果常常有些飞行员于飞行几个小时之后回到基地,却还找不到受他们保护的船队在哪里。

   由于缺乏适于护航的军舰,海军护航部门本身也感到处境日益艰苦。在战争爆发之初,意大利海军拥有总数达120艘的驱逐舰和同类型的军舰,其中20艘已经损失,还有20艘在修理中,在修各舰或因战斗损害或因过度使用而损耗。到了1943年春季,许多驱逐舰每月的海上勤务要连续二十七、八天之久,眼前的情况则还远未到那种要命的紧张的程度。即使这样,在战争的头十个月后,它们的紧张使用,其损耗的程度也是非常严重的。再加上对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和希腊的航运,在4月更其繁忙地发展起来,因而护航舰的不足便越来越痛切地被感觉到了。

   4月13日晚上一支驶向利比亚的船队遭到鱼雷机的反复攻击,这一来就越发难以招架了。直到那时为止,这一类的攻击都只限于白天或至多在黄昏的时候。这次攻击表明,尽管马耳他岛遭到多次的轰击,而英国人在该岛仍能逐次增强为这种夜间攻击所必需的复杂的组织。意大利舰船对于这种新型的攻击多少是招架不住的。我们既没有雷达和夜间战斗机,而单纯的海上武器却完全不适于防卫这类的攻击。因此海上船队便有必要借重这些权宜之计如改变航路、机动和夜间放烟幕等等。

   尽管处境不妙,意大利船队还继续驶向利比亚而没有间断。于是英海军便只好又下令要克宁汉“必须采取每一个可能的步骤以阻止补给品送达利比亚。……海军如不以全力阻止敌方这种运动……势必被认为见危不救。”伦敦方面用如此激烈的措词来说明局势之严重,以致不但下令要抽调一个驱逐舰战队到马耳他岛增援,而且还要求不惜把战列舰“巴汉姆”号沉于的黎波里港口以堵塞其进出的水道。

   为了应付海军部的压力,亚历山大港的英舰队大约于4月中旬派遣4艘驱逐舰到马耳他岛去。这4艘驱逐舰到达目的地后又于4月15月中午左右离开,而德意空中侦察竟然没有发觉。因此,到了晚上这些军舰在飞机引导下完全出敌不意扑向卡肯纳沙洲附近的一支意大利船队。

   这支意大利船队是由5艘商船编成并由驱逐舰“塔里果”号、“巴兰诺”号和“郎波”号护航。英方迅速发动了迅猛的攻击。在混战中,各舰几乎在零位射程上开火。处于海空同时攻击下的意大利驱逐舰立即回击,但已被英方头几发齐射打得落花流水。护航领队舰“塔里果”号被第一发齐射击中舰桥,舰长克里斯托法洛中校腿部虽被炮弹破片所切断,却把残肢包扎起来继续指挥生死的搏斗直到因失血过多而牺牲为止,该舰在沉没前继续以舰尾炮射击。在“巴兰诺”号舰上,头几发齐射把舰长和所有军官全都杀死了。由于该舰快要沉没,舰上幸存者们便把它开上沙洲搁浅,两日后才突然下沉。处在船队另一边的“郎波”号不独不打算逃走,而却向前攻击,发射炮火和鱼雷,直到快要沉没之前,也驶上沙洲。(经过四个月的努力,才把“郎波”号的船壳修补好,又经过多次尝试才于8月8日上浮并拖回意大利并得到完全修复。)

   英驱逐舰击沉了3艘商船,其余两艘则设法自行搁浅。此时在将要沉没的“塔里果”号舰上,幸存的少尉一人还发射两枚鱼雷直接命中英驱逐舰“莫荷克”号,英舰旋即沉没于“塔里果”号近旁。

   从战斗的激烈和射程的极其短促看来,别的舰必定也会遭到击中。在这短短的接触之后英方把“莫荷克”号的幸存者在黑暗中捞救起来,第二天他们也没有被任何德意的侦察机所发现。

   意大利各舰在第一发齐射中所受到的损害,使它们来不及发出报告战况的消息,直到第二天有一架德国侦察机发现一些受伤的舰船和漂浮海上的幸存者时,意海军总部才知道情况。从的黎波里港立即派出水上机和7艘驱逐舰和两艘医院船赶到现场,一共捞救起1,300人以上,其中有许多是船队搭载的军队成员。

   在卡肯纳遭到突袭,主要是由于德意空中侦察的不行,它们没有发现英舰。这个事件再一次证实了英方海空配合得好,它的飞机把驱逐舰引向船队,然后在适当的时间进行照明,又与驱逐舰协同攻击。

   对比起来,第二天当意驱逐舰“维瓦尔迪”号和其他驱逐舰一起在捞救船队的幸存者之际,有一架德国侦察机发来消息说:“有一支巨大的海军部队在你们南面10海里处”。“维瓦尔迪”号停止捞救准备作战,同时海军总部则命令第四分队立即从巴勒摩港出发。三小时以后其他飞机证明在该地区并无敌方军舰,原来德国侦察机把密码弄错了。那一天的事故好像还没有完结,黄昏时有15架德国轰炸机攻击“达诺利”号,该船系装载捞救上来的幸存者驶回的黎波里港去。幸亏没有命中。

   实际上,英方这次4月16日所施的打击,是意方在运送非洲军团与其补给的整个期间所受到的唯一的重要的损失。从总的方面说来,这损失是轻微的,不仅和利比亚航线的运输量以及和进行运输时的种种条件对比起来是如此,而且还因为英国人在这特定的时期内是以大力来阻止意大利海军对利比亚前线进行补给的。英国人把当时的局势看得多么严重,以及他们对于切断意大利的补给线感到多么无能为力的情形,可以从英海军部下令克宁汉上将要他牺牲战列舰“巴汉姆”号以堵塞的黎波里港口的措施中看出来。克宁汉上将却认为这样的牺牲是不顶事的,因此他和英海军部之间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其结果,英国人决定对的黎波里港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轰击,他们看透了德意的空中侦察是不足以发现他们的奇袭行动的。这个计划进行得十分顺利,4月21日在英国飞机对的黎波里港进行了两小时的强烈轰炸后,4时30分,亚历山大港舰队对的黎波里城开火,这一次轰击持续了约半小时之久。

   在意大利方面,对于英国海军部队的所有运动直到轰击时为止,一共只得到一次空中侦察的报告。这个报告是含糊不清而且大体上是错误的,它报称:4月20日8时50分在地中海望见一支海军部队在“驶向”亚历山大港的途中。这样一个报告显然使海军不能做出任何正确的反应。第二天由侦察机发来的有关敌踪的报告也全是靠不住的。

   克宁汉上将在自传中承认这一次战斗又是沾了好运气的光。

   和邱吉尔在其回忆录中所写的情形相反,虽然此次轰击对的黎波里城造成严重的损害,而对于该港口说来,损害却是轻微的。事实上补给工作没有受到什么阻碍。由此看来,英国的这次袭击完全没有实现其所预期的目的。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英国海军部要立即再来一次袭击,但克宁汉认为冒险太大而拒绝执行。(见《克宁汉自传》第348页)

   尽管所有这些不利的环境,意大利海军在1941年的头六个月里完全能满足德意陆军在利比亚前线的需要,那时其平均补给量达70,000吨。这个成就可以下列数字表现出来:2月份对利比亚卸下79,183吨,3月份95,753吨包括装备和燃料在内,4月份57,796吨补给品和23,676吨燃料,5月份49,304吨补给品和20,027吨燃料。6月份达到战争期间的最高水平,即总共125,076吨,其中35,850吨是燃料。(以上为意海军正式报告中的数字。)

   海上的损失则比预期的低得多。按从意大利运出的补给量说来,2月份仅损失1.5%,3月份9%,4月和5月份8%,6月份6%。海军为适应非洲前线日益增长的需要所做的工作,从以下的事实可以充分的说明,那就是1940年到1941年1月这八个月期间共有365,559吨的补给品在利比亚卸下。而从1941年2月到6月这五个月内,所卸下的补给品则达447,815吨,即后期每月,的平均数为前期每月平均数的两倍以上。

   上述的统计数字还不包括军队的运输在内。在上述的八个月和五个月的前后两期里,分别运输47,687人和81,785人到非洲去(包括德国的非洲军团在内),连同武器和装备一起。这些数字还没有把回程的运输量计算在内,其中单就从昔兰尼加运回平民到意大利去就是数以千计的。生命的损失率也很低,第一期没有损失,第二期为4.8%,事实上就是由两次事构成的,其一是上面叙述过的“塔里果”号船队的损失,其二是远洋客轮“洛索子爵”号于5月24日在锡拉丘兹港附近被潜艇击沉。

   意军和德军重新占领昔兰尼加给意海军带来了额外而重要的本身的任务。它需要立即在各个港口恢复海军司令部和各个单位,重新组织补给运动,恢复防御工事和雷区,重建海军仓库,而且还得从本国派出辅助舰船。虽然海军同时还要忙于在南斯拉夫和希腊布置类似的工作,而这个从锡尔特港到塞卢姆港之沿岸及港口的设备都得从废墟上重建起来,一切都是有条不紊地提前完成。班加西港可以说从第一批军队进入该港起,仅历时九天就恢复了港务活动。德尔纳港于收复后两日第一艘船便开进去了。

   红海海军的末日

   1941年1月来自厄立特里亚的消息预示英军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占领该地区。为此意大利海军必须及时对于以马萨瓦为基地的军舰的命运,作出决定。驱逐舰、护航舰和鱼雷快艇的续航力,都不足以驶抵最近的友港或中立港,于是海军总部便下令它们留在马萨瓦港,并指示于末日到来时,自行沉没。4艘潜艇“左格利埃尔莫提”号、“费尔拉里斯”号、“阿基米德”号,“贝尔拉”号奉命设法绕航整个非洲到法国的波多尔港去,这一条航线长达14,000海里以上。这些潜艇性能并不很好,而且长途之上无法获得救助,尤其是“贝尔拉”号本是一艘沿岸型的小潜艇,只有一部电动机能够正常运转。

   第一艘离开的是“贝尔拉”号,它于3月1日撤出马萨瓦港,两天后,其余3艘潜艇也陆续离开,彼此相隔数小时。它们全都成功地通过丕林的狭窄水道,几天后全都进入印度洋。这4艘潜艇的航程与其所经历的艰险,足够写成一本书。不过这里我们只消交代一句,那就是艇员的熟练与其不怕牺牲的精神,终于把4艘潜艇安然开抵波尔多港。“古格里尔莫提”号于远航64天之后,首先到达,“贝尔拉”号历时80天最后到达,于5月20日入港。

   在马萨瓦港还有一艘殖民船“厄立特里亚”号能够远洋航行,还有在开战之初改装为辅助护航舰的原商船“兰姆一世”号、“兰姆二世”号和“兰姆四世”号也具有远航的能力。海军总部下令把“兰姆四世”号改为医院船用以撤退病伤人员,这个任务没有达成。其他两艘辅助舰以及“厄立特里亚”号则奉命偷越英国封锁线开到日本去,并从该处出发到太平洋上担任袭击的工作。“厄立特里亚”号和“兰姆二世”号于通过丕林海峡和横渡印度洋之后,勇敢地通过巽他海并于3月23日到达神户。“兰姆一世”号却在印度洋中部被英巡洋舰“林德”号钓到了,“林德”号命令“兰姆一世”号投降,该舰拒绝,并向敌舰开火,不消说,一会儿便被巡洋舰的火力所压倒而沉没了。

   战争之初有50艘左右的、各种吨位的商船,其中有些是德国的,停泊在马萨瓦和契西苗两港开不出去,由于它们长期停泊,只有极少数具备出港逃脱的条件,并只有十来艘试行逃脱。“喜马拉耶”号横越了印度洋和太平洋并绕合恩角抵达里约·热内卢港。禁不起作这样远程航行的其他船只打算驶抵马达加斯加岛(该岛系忠于法国维琪政府的)。其中只有两艘到达目的地,其余的则在途中或沉没或被捕获了。

   与此同时,2月1日意大利总督阿马德欢亲王决定把马萨瓦港置于统一指挥之下,并指派海军司令邦内提为指挥官。该司令立即采取措施,把城外向陆一面的房屋夷为平地以建造一道由壕沟和雷区构成的防线。守备队是由一个整旅的土著军队和海关税警以及水兵编成的。从海军军械库和准备自沉的各舰上收集所有可用的武器,把一道很长的防线用大约60门的野炮和几十挺机关枪配备起来。海上防御也用新的雷区加强起来。此外还决定在沦陷之前把所有不能离港的舰船以及岸上的设备一律破坏。

   敌人对马萨瓦港的实际攻击于4月1日开始。第二天英军要该港守军投降,但没有得到答复。4月4、5两日敌从北段进攻,但旋即被击退。4月8日英军发动最后攻击,占领若干据点并打开一些缺口乘夜以坦克开进城内。此时意海军便按预定程序在港内沉船并把岸上设备扫数破坏。旧式护航驱逐舰“奥尔辛尼”号以炮火奋战到最后,直到市中心为敌攻占后才自行沉没。从此时起红海的狭窄水道才完全落入英国掌握,解除了马萨瓦港所起的微弱的抵抗作用。

   在马萨瓦港的战斗舰船把它们的薄弱的资源运用到了极致。当城市中心陷落时,鱼雷快艇MAS213号(它是这一类型中之唯一具有战斗条件的一艘)出港攻击一群的英舰,它勇敢地突入敌人的火网抵达离英巡洋舰“开普敦”号300米处发射鱼雷直接命中,该巡洋舰只得在巨大困难下拖到苏丹港用了一年以上的时间进行修理。意鱼雷快艇按预定计划自行沉没。

   驱逐舰也不愿意在港内自沉,其中最大的3艘“豹”号、“虎”号和“狮”号申请允许它们冲到苏伊士港去攻击该处的船只,这几乎是不近情理的尝试。因为要到达目的地便得在敌方水区中航行五十小时,其中有十个小时是沿着苏伊士湾的狭窄走廊的。海军总部商得德国空军的合作要它在这次冒险突击的同时向苏伊士港施行轰炸。与此同时3艘较小的驱逐舰“芒宁”号,“萨乌罗”号和“巴提斯提”号也对苏丹港施行同样的突击。

   在“豹”号率领下的驱逐舰群准备于3月31日下午出动,此时却收到德国空军不能参加轰炸苏伊士港的消息。可是,该三驱逐舰仍然于当天晚上出航。在通过马萨瓦港外小岛间航道之际,“狮”号却在黑暗中撞到岩石上去,并损坏到无法修理的地步。“豹”号和“虎”号被迫只得用炮火将其姊妹舰击沉,由于此时天已快亮,无计可施,只得回到马萨瓦港去。此时我方又做出新的决定把5艘驱逐舰全都用以突袭苏丹港。

   4月2日下午即英军第一次招降被拒绝之后,这5艘驱逐舰奔向它们最后的目标。舰上每个人都知道此行有去无回,唯一不可知的因素,不外是被敌人击沉抑或于被敌攻击后自沉。有一件事是十分肯定的,那就是在几小时内许多人都得死亡。

   这一场冒险的异想天开之处在于该5舰必须通过英国在马萨瓦港外布下的巡逻封锁线,并在没有帮助、没有侦察和得不到关于敌方运动的情报的条件下在敌水区中航行300海里。最后,它们还不得不于白天里驶抵目标区以便通过围绕港外的峭壁圈,在这里它们得和英军舰、岸炮和飞机交战。万一意舰没有受到伤损——这是万分之一的公算——它们便打算穿过红海,沿阿拉伯海岸自行沉没。

   5艘驱逐舰出航才两个小时便遭到敌机的攻击,这个遭遇意味着它们突袭的希望已经破灭,而且苏丹港已经有所戒备了。但决策已定义无返顾,尽管此行充其量不外表现一下高贵的姿态罢了。几小时后,“巴提斯提”号发生故障速率大减,它无计可施,只好在黑暗中默送其僚舰的远行,自己则慢慢地驶向阿拉伯海岸于次日自行沉没。

   其余4舰以最高速向苏丹港挺进,终夜没有发生别的意外,但在黎明时离开目标只有30海里处,有两架英军侦察机开始在它们上空盘旋。上午7时已可望见苏丹港,看来赢得万分之一公算的希望是很高的,可是就在此时一阵强大的空袭开始了。从苏丹港机场和从英航空母舰“鹰”号起飞的飞机对4舰施行攻击,起初是高空轰炸,随着舰上因高射炮受损和炮手伤亡而引致的防空炮火之开始削弱,敌机越飞越低。攻击特别集中于“芒宁”号和“萨乌罗”号,这就允许“豹”号和“虎”号能以撤离,它们虽然在若干攻击机尾随之下,终于驶抵阿拉伯海岸,在一支英海军部队快要追上它们之前便自行沉没了。

   “芒宁”号和“萨乌罗”号继续奋战。经过两小时的海空战斗后,“萨乌罗”号于9时被一发齐射直接命中,该舰旋即爆炸,几分钟后不见踪影,全体舰员随舰俱没。“芒宁”号的舰长虽然身受重伤还继续指挥下去,该舰舱面实际上已被扫光,而舰员仍奋不顾身地作战,旨在把舰驶向阿拉伯海岸。上午11时即接战四小时后,英机从低空以两枚重磅炸弹击中该舰,于是“芒宁”号消失了。

   这一场敌我实力悬殊之战标志着意大利红海海军的终结。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