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岛·第十三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中途岛·第十三

中途岛·第十三

作者:诺曼·波尔马·美国

出自————《航空母舰·1909-1945——航空母舰发展史及航空母舰对世界的影响

出自————《战争通史

   日军挺进新几内亚和所罗门只是新的战略进攻的第一步,第二步他们将要占领中途岛和西阿留申,进一步扩大日本的防御边界,迫使美国的“太平洋舰队”与日军“联合舰队”签订决定性的协议。扩展后的防御边界将会穿过阿留申的吉斯卡岛延伸至中途岛、威克岛、马绍尔群岛和吉尔伯特岛,西面则会延伸到新几内亚的莫尔兹比港和东印度群岛。

   夺取中途岛之后,杜利特尔袭击给日本国内带来的恐慌会有所缓解,还会夺走美国在前线的潜艇基地,同时为1942年底占领瓦胡岛提供踏板。而且山本五十六已经意识到美国海军的巨大潜力,他相信如果不消灭美国的“太平洋舰队”,日本将会战败。他正确预计到袭击中途岛会迫使切斯特·尼米兹(Chester W.Nimitz)调动一切可以动用的舰艇和飞机捍卫这个岛屿,而这些舰艇和飞机对珍珠港的防御至关重要。

   一开始日本海军参谋总部是反对进攻中途岛的。参谋部希望“联合舰队”的主力能够用在南方,切断同盟国军队和澳大利亚的联系。但是“联合舰队”的总司令山本五十六坚持要执行进攻中途岛和阿留申的计划,将计划命名为“MI”行动。

   1942年4月初,舰队主要人员从印度洋和东印度群岛返回日本。接着就开始大规模招兵买马,以填补因死亡(大部分是意外死亡)和伤病造成的人手短缺。由于要训练新手,连续作战了5个月的老兵也需要休息,舰队的飞行能力大大减弱,尤其是舰载机的飞行。估计最少要经过3-4个月的训练和休整,舰队的战斗能力才能恢复到战前水平。但是训练的时间非常有限,只能在4月22-23日航母返回自己的港口之后或5月27日“联合舰队”驶出柱岛之后再进行。航母的飞行中队被迫飞往各个不同机场,根本没有机会联合行动。另外几艘航母需要在海军工厂进行检修和维护,所以新加入的飞行员和机组成员只能使用“加贺”号航母进行着陆和起飞练习。虽然“加贺”号从早忙到晚,但是新的飞行员还是很难掌握航母着陆的基本原理。中途岛行动结束之后,日军在一份报告中写道:

   整个飞行训练都没出什么大事,因为飞行人员都是“新血”,除了基本训练,大家懂得都不多。新手们根本不知道日间在航母上着陆要停在什么地方。甚至一些较有经验的飞行员也失去了原有的技巧。而且一直没有机会进行联合训练,负责联系、照明和攻击的部门没有机会配合行动。这样的状态若想在夜间进攻取得满意的结果几乎是不可能的。

   日军的大型航母“加贺”号(Kaga)错过了印度洋的战斗。由于印度洋和珊瑚海海战后另外5艘航母都状态不佳,“加贺”号接受密集训练准备中途岛之战。小泽部队(Kido Butai)仍然缺乏训练有素的飞行员。“加贺”号的岛式建筑很小,烟囱则采用向下弯曲的设计。(永石森上校(Capt.Masatka Nagaishi)/福井静雄收藏)

   由于人手问题,“瑞凤”号(Zuiho)和“凤翔”号(Hosho)只能将训练中的飞行员接到船上。

   除了人手,军备物资也是阻碍中途岛行动的难题。航母的飞行中队由于连续作战,飞机已经饱受摧残,急需补充新的战机。日本海军空战组织呼吁每个飞行中队都保留1/3的战机储备。但是队里根本没有多余的飞机可供“储备”,因此很多飞行中队的战斗力都低于正常水平。由于缺乏A6M“零式”战斗机,“瑞凤”号和“凤翔”号只能装载A5M“克劳德”战斗机出海。

   1941年12月-1942年3月,海军飞机的总产量超过消耗总量,但是舰载机的耗损量比生产量稍微要多一点,所以新航母无法为新的飞行中队配备新的战机。这段时间飞机的生产量和消耗量对比如下:

              生产    消耗

       舰载战斗   316    300

       舰载轰炸机  123    146

       陆地轰炸   219    182

       飞行艇    64     93

       水上飞机   29     22

       运输机    18     20

       训练机    212    92

       合计     981    855

   (该结果大致是同期日本陆军飞机产量的2倍)

   部分日本官员反对中途岛计划的另一个理由是这个岛和现存的地面基地距离太远,海军的空中部队如果要采取进攻,将对地面基地飞行造成很大的压力。美军在中途岛已经有一个机场,只要从瓦胡岛调来飞机,很快就可以增强该基地的兵力。但是中途岛距离日军在马绍尔群岛和威克岛的基地都很远。日军如果真的在中途岛打起来,周围都没有提供保护的地面基地,很容易遭受美国的空中袭击。

   海军总参谋部希望用这些理由制止、或者至少可以延迟中途岛计划,但山本五十六这边已经拟定在1942年6月出击中途岛,这样就可以在冬天之前袭击瓦胡岛。因为冬天一到,太平洋中部的天气会让瓦胡岛行动变得极其困难。如果延迟瓦胡岛行动,1943年早春进攻锡兰的计划也要跟着推迟,到了夏天,进攻印度洋海面的锡兰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所以如果将中途岛行动延迟3-4个月,那瓦胡岛的行动就要延迟半年或更久,锡兰的进攻则要延迟一年。因此虽然连自己这边也有将士提出要推迟中途岛行动,但山本五十六始终坚持按时出击中途岛。他提出趁着美国现在众多战舰都还在建造中,太平洋的决定性战役必须在1942年完成。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东京的争议中,两位将在中途岛行动中担任重要角色的舰队指挥官并没有出席。一位是担任突击队(小泽部队)指挥官的南云忠一中将,另一位是担任中途岛入侵部队指挥官的近藤信竹中将,两位中将都还在海上。山本五十六不想让他们因为中途岛行动而分心。两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官那里并没有传出什么反对意见。

   海军总参谋部的反对声越来越弱,直到1942年4月18日,他们终于崩溃。杜利特尔对日本的袭击粉碎了所有反对中途岛计划的疑虑。就算那几个相信美军轰炸机的确是从中途岛起飞的官员忽略不计,所有人都意识到日本只要控制了中途岛,就可以扩大国内防御系统,并且防止敌军航母再一次突进日本。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考虑到日本天皇的人身安全。5月5日,海军总参谋部部长以日本天皇的名义指示“联合舰队”总司令“与陆军合作,占领中途岛和西阿留申的重要据点”。

   山本五十六很有信心获胜,因此几乎调动了所有可用的日军战舰参与进攻中途岛和阿留申的MI行动,他将这些战舰分为4支主要特遣舰队。

   “联合舰队”的构成反映了日本海军一直以来的观念,认为舰队的主要武器是战列舰而不是航空母舰。但是有几位高级官员认识到了航母的真正价值,其中最突出的是第二航母分队的指挥官山口多闻(Tamon Yamaguchi)少将,还有航母突击队的飞行指挥官源田实(Minoro Genda)。他们认为“联合舰队”应该重组,像美国的“太平洋舰队”那样每支特遣舰队都配备3-4艘航空母舰,并且各艘航母都带有一定数量的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作为掩护。

                                                                 表13-1

                      联合舰队

                    山本五十六上将

     ┌───────────┬─────────────┴─────────────┬─────────────┐

    主力部队      航母突击队        航母突击队       北方部队

    山本五十六上将    南云忠一中将      近藤信竹中将       细萱戊子郎中将

    CVL“凤翔”号        第一航母分队        CVL“瑞凤”号       第四航母分队

    7战列舰       南云忠一中将      2战列舰          角田觉治少将

    3轻型巡洋舰                8重型巡洋舰

    22驱逐舰       CV“赤城”号         2轻型巡洋舰      CV“隼鹰”号

    4油船        CV“加贺”号        21驱逐舰        CVL“龙骧”号

    2水上飞机母船                  1水上飞机母船     3重型巡洋舰

               第二航母分队       6油船          3轻型巡洋舰

               山口多闻少将       3潜艇追逐舰       1辅助巡洋舰

                            4扫雷舰         13驱逐舰

               CV“飞龙”号           1维修舰         6潜艇

               CV“苍龙”号          16运输舰         1布雷舰

                            3货船           2油船

               2战列舰                     5运输舰

               2重型巡洋舰                    3货船

               1轻型巡洋舰

               12驱逐舰

               5油船

   当时“联合舰队”里只有两艘舰艇装有雷达:“日向”号(Hyuga)装有马克2号2型(Mark 2 Mod 2)海面搜索雷达,它的姊妹舰“伊势”号(Ise)则装有马克2号1型(Mark 2 Model 1)防空雷达。不过两艘战舰都属于主力部队,假如它们属于南云忠一的航母部队,船上又有善于指挥战斗机的指挥官,那中途岛战役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在中途岛一战中,主力部队的战列舰在航母突击队后方300海里(555.6千米)处行动,由于距离太远,它们根本无法参与空战引开敌军飞机,也没有办法用船上的枪炮保护航母。山本五十六的旗舰是“大和”号(Yamato)超级战舰,这也是主力部队的旗舰,因此山本并没有和航母部队待在一起,这也是海上作战时日军无线电通讯保持沉默的重要原因。

   这次进攻动用了所有可以动用的航空母舰。在出击中途岛和阿留申的8艘航母上共有400架飞机,再加上战列舰、巡洋舰、水上飞机母船和水上飞机供应舰的飞行艇,这次的空中部队达到了525架飞机。日本10艘适航的航母只有两艘缺席山本五十六的超级舰队:大的“翔鹤”号因为珊瑚海之战受损,此时正在横须贺进行检修;“瑞鹤”号在珊瑚海一战中也失去了部分飞机和飞行员,正在吴港恢复元气并将用作中途岛行动的备用航母。

   计划

   日本计划以“隼鹰”号和“龙骧”号两艘航母的飞机空袭美国在阿留申荷兰港(Dutch Harbor)的设施作为中途岛行动的开篇。接着日军就会在6月6日登陆阿留申的阿达克岛和吉斯卡岛,6月12日登陆阿图岛。在北面的进攻会分散美军对中途岛的关注,同时也可以保卫日本防御边界的前哨。

   最近,乔纳森·巴歇尔(Jonathan Parshall)和安东尼·塔利(Anthony Tully)在一份研究日军中途岛行动的出色报告中指出,一开始日军进攻阿留申并不是为了分散美军兵力,而是为了防御,日军想以此作为空军和海军的基地。这两位作者没有找到任何日方的文件说明进攻阿留申是为了分散美军兵力,所以这个说法可以成立,但是从日军进攻的时机看,日军的几个与行动有关的信息都表明他们这次进攻是为了分散美军对中途岛行动的关注。

   6月5日,对中途岛的袭击正式开始。航母突击队的飞机会摧毁岛上的地面和空中防御。第二天,日军会占领中途岛西北面60海里(111.12千米)处的小岛库雷(Kure),为支援中途岛行动的水上飞机建立基地。6月7日黎明,近藤信竹将带领特遣舰队从水陆两路夹击中途岛。近藤的运输舰运送5000士兵登陆中途岛,驻守该岛3个月,期间不再增加兵力。

   日军预计在中途岛的登陆会把美军“太平洋舰队”从珍珠港基地引过来。山本五十六命令12艘潜艇在“联合舰队”到达夏威夷地区之前先行潜入瓦胡岛和中途岛中间。“北方部队”的6艘潜艇也跟着进入,截击阻碍阿留申行动的美军。一旦有美军进入该地区,这些潜艇和舰载机就会伺机攻击。日军战列舰和巡洋舰随即也会加入海上战斗,摧毁余下的美军舰艇。如果有需要,第一航母突击队(南云忠一带领的4艘航母)和第二航母突击队(“隼鹰”号和“龙骧”号)也会联合空中力量对抗美军“太平洋舰队”。

   山本五十六正确推断出美军只能派出2-3艘航母参加中途岛之战:“企业”号和“大黄蜂”号,也许还有另外一艘航母。以前有消息说在珊瑚海战役中美军有两艘航母沉没,考虑到其中一艘可能只是损坏并没有沉没,在夏威夷地区出现的航母有可能是“黄蜂”号。因为据知“突击者”号此时正在大西洋。而且山本相信“列克星敦”号于1942年1月已经在夏威夷被潜艇炸沉,“萨拉托加”号也在珊瑚海沉没,“约克城”号不是沉了就是已经受损。

   山本不知道尼米兹还有另一个武器。美国海军解码员再一次成功破译日军情报,组合出比较准确的日军作战计划。有几位美军官员对此不以为然,认为日军还有别的行动,这次进攻只是烟幕。但尼米兹相信解码员的情报,只派出少量兵力对抗日军。4月18日杜利特尔袭击完成后,“企业”号和“大黄蜂”号于4月25日返回珍珠港,5日后启程前往珊瑚海,两艘航母带有4艘巡洋舰和1艘驱逐舰,因晚一天到达,没有赶上5月8日的航母大战。“企业”号放下从珍珠港一直带到到新喀里多尼亚海军陆战队战斗机中队,开始搜索日军结束珊瑚海战役后余下的航母,不过没有发现。5月16日,“企业”号受命返回瓦胡岛。第二天传来简讯:加速返回。

   哈尔西下令加速,5月26日,“企业”号和“大黄蜂”号抵达珍珠港。“萨拉托加”号已在美国西岸准备就绪,不过由于没有舰艇护航,要等到6月1日才能起航,它会设法按时到达。“黄蜂”号和“突击者”号此时正在大西洋,前者收到命令加入“太平洋舰队”,不过要到6月中旬才到达西岸。

   5月19日,华盛顿曾询问伦敦在印度洋的3艘英国航母能否派一艘到太平洋或者在仰光和安达曼岛发动空袭引开日军。但是英国海军部直到22日才收到这个消息,中途岛袭击已经迫在眉睫。不过皇家海军不会提供协助。英国“东方舰队”刚完成了马达加斯加的行动,3艘航母有两艘正在检修,完成检修后它们将于6月前往马耳他作重要的护航。即使英国可以提供这些舰艇,它们也不可能从非洲基地及时赶到太平洋。

五星上将切斯特·尼米兹(Chester W.Nimitz)(《美国海军》)

   1942年5月27-29日,“约克城”号(Yorktown)在珍珠港海军工厂进行紧急检修。1941年12月7日,日军未能摧毁这个海军工厂,美国从此拥有一个设施完善的基地。与美国西岸的造船厂相比,这个基地离战场移近了2300英里(3700.7千米)。(《美国海军》)

   这样尼米兹就只剩下“企业”号和“大黄蜂”号两艘航母了,除非受损的“约克城”号能在几小时之内修复。“约克城”号于5月27日下午2时30分进入珍珠港。“约克城”号的内部被日军炸弹炸得支离破碎,炸弹擦破的地方正在漏水。据估计,在“正常情况”下修复这艘船需要90天的时间。当天下午“约克城”进入干船坞,1400多名工人上船抢修。5月28日中午11时,码头涨水,但工人们仍然继续在船上工作。最后“约克城”号终于再次浮了起来,至少它可以再次回到海里了。5月30日早上,“约克城”号加满了油,载上3艘航母的飞机组成的飞行队出发作战。仅仅用了两天半的时间“约克城”号就完成了修复,如此快的抢修速度是史无前例的。

   尼米兹没有与战列舰和3艘航母同行。美军在太平洋没有高速战列舰,而目前驻守在西岸的珍珠港老兵们速度又太慢,无法参加舰队战斗。最后由8艘巡洋舰和17艘驱逐舰为3艘航母护航。其中一艘是“亚特兰大”号(Atlanta)巡洋舰,这是美军第一艘防空巡洋舰,船上的5英寸(127毫米)/38口径大炮是舰队中最大的防空武器,它是驱逐舰和航母的主要火力,也是新的战列舰和巡洋舰的第二火力。“亚特兰大”号的主要武装包括16门双炮塔的5英寸(127毫米)大炮和数门40毫米和20毫米的枪炮。在特遣舰队的空中防御中它将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尼米兹还有15艘潜艇。其中一艘将前往中途岛,其余的就在瓦胡岛和中途岛之前作掩护。

   船有了,尼米兹接下来还需要将领。哈尔西已经连续作战了6个月,5月末因皮肤病住进了医院。弗莱彻曾在珊瑚海指挥作战,被任命为美军航母部队总指挥,同时还领导自己的第十七特遣舰队(“约克城”号)。雷蒙德·斯普鲁恩斯(Raymond A. Spruance)少将取代哈尔西担任第十六特遣舰队(“企业”号和“大黄蜂”号)指挥官。斯普鲁恩斯之前曾指挥第十六特遣舰队的巡洋舰。和弗莱彻一样,他也不是海军飞行员,不过曾担任航母部队指挥官。

   5月28日,第十六特遣舰队从珍珠港出发,斯普鲁恩斯坐镇“企业”号,“大黄蜂”号紧随其后,两艘航母带有护航船只和一队油船。弗莱彻带领“约克城”号和护航队于5月30日早上出发。

   航母驶出公海后,战机开始登船。28日,第一架登上“企业”号的飞机是第6鱼雷轰炸机中队指挥官尤金·林德塞(Eugene E.Lindsey)少校驾驶的SBD战机。这架战机出现打滑冲向海里。林德塞和两位机组成员被“莫纳亨”号(Monaghan)驱逐舰救起,于31日返回航母。

   5月29日,一架“大黄蜂”号的SBD战机空中巡逻后无法返回。5月30日“约克城”号入海,船上一架战斗机撞上另一架刚着陆的飞机,战斗机中队的执行官因此丧生。这些事故让美军的舰载机数量减到了234架,南云忠一的4艘航母则拥有227架飞机。

   中途岛海战中,防空巡洋舰“亚特兰大”号(Atlanta)在航母“大黄蜂”号(Hornet)附近游弋。“亚特兰大”号是同类战舰首次在美国舰队中出现。舰上的主要火力有16门5英寸(127毫米)/38倍口径大炮和轻型机枪,“亚特兰大”号因此成了极受欢迎的航母护航舰。“亚特兰大”号前桅的战时检测器取代了原来的雷达天线。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雷达这个“武器”是无价的。(《美国海军》)

   过时的小型航母“凤翔”号没有和航母突击队在一起,而是和主力部队的战列舰一起航行。“凤翔”号船上有9架落伍的A5M4型“克劳德”战斗机,可能还有8架B5N2型“凯特”型轰炸机。

   除了表13-3提到的飞机,“苍龙”号船上还有D4Y型俯冲轰炸机的原型。D4Y1型飞机一开始被日军命名为“彗星”(Suisei),后来同盟国改称“朱迪”(Judy),该机是“苍龙”号的长距离侦察机和无线电通讯飞机。D4Y型飞机使用水冷卧式引擎,时速为340英里/小时(547.06千米/小时),每小时比F4F-4型“野猫”快20英里(32.18千米)。“苍龙”号本来应该有两架D4Y1型侦察机,但是有一架在航母部队入海前发生了意外,所以目前船上只有一架。

                                                                 表13-2

                     航母突击队

                     弗莱彻少将

      ┌─────────────────────────┼───────────────────────┐

    第十六特遣舰队          第十七特遣舰队           油船部队

    斯普鲁恩斯少将          弗莱彻少将             2油船

                                       2驱逐舰

    航母“企业”号            航母“约克城”号

    航母“大黄蜂”号          2重型巡洋舰

    5重型巡洋舰            6驱逐舰

    1防空巡洋舰

    9驱逐舰

中途岛之战

   此外,日军的4艘航母上还有21架“零式”战斗机,日军计划占领中途岛后将其作为这批飞机的基地(“赤城”号6架,“加贺”号9架,“飞龙”号和“苍龙”号各3架)。

表13-3 舰载机兵力,MI行动
战斗机 俯冲轰炸机 鱼雷轰炸机
“赤城”号 18 A6M2“零式” 18 D3A1“瓦尔” 18 B5N2“凯特”
“加贺”号 18 A6M2“零式” 18 D3A1“瓦尔” 27 B5N2“凯特”
“飞龙”号 18 A6M2“零式” 18 D3A1“瓦尔” 8 B5N2“凯特”
“苍龙”号 18 A6M2“零式” 18 D3A1“瓦尔” 18 B5N2“凯特”
“风翔”号 9 A5M4“克劳德” 8 B5N2“凯特”
“企业”号 27(27) F4F4“野猫” 37(33) SBD-2/3“无畏” 14(14) TBD-1“破坏者”
“大黄蜂”号 27(27) F4F4“野猫” 35(34) SBD-3“无畏” 15(15) TBD-1“破坏者”
“约克城”号 27(25) F4F4“野猫” 36(34) SBD-3“无畏” 16(12) TBD-1“破坏者”

   *括号内数字指6月4日在空中执行任务的飞机数量。

   在美军的航母中,战斗机中队有扩大的趋势。所有的战斗机都是F4F-4型“野猫”。这些飞机配有装甲、自动闭合燃料箱、折叠机翼和6挺0.5英寸口径机枪,与早期的“野猫”相比有所改进,不过减低了速度和射程。

   尼米兹也可能将中途岛当做一艘“永不沉没”的航母,到6月1日为止,岛上的机场共停有115架飞机。陆军飞行队从瓦胡岛派出了17架四引擎B-17“空中堡垒”和4架双引擎B-26型“掠夺者”(Marauder)中型轰炸机。海军陆战队派出了7架F4F-3型“野猫”、21架F2A型“水牛”(Buffalo)战斗机、19架SBD-2型“无畏”和17架SB2U-3型“拥护者”(Vindicator)俯冲轰炸机。大部分F4F和SBD战机的飞行员都是新手,中途岛战役中意外坠毁的战机太多,无法统计清楚。

   最后海军从中途岛派出了30架无价的PBY“卡特琳娜”水上飞机和6架新式格鲁曼(Grumman)TBF-1型“复仇者”鱼雷轰炸机。后者被派往“大黄蜂”号的第8鱼雷轰炸机中队。5月17日,飞机运输舰“小鹰”号(Kitty Hawk)派出第8鱼雷轰炸机中队的21架TBF战机前往珍珠港。由于缺乏航母,这次的飞行员还不具备驾驶舰载机的能力。5月28日离开珍珠港时“大黄蜂”号船上载有TBD战机。6月1日,6架新的TBF战机和两架PBY航海机飞往中途岛,经过8个小时、1100英里(1769.90千米)的飞行后安全到达目的地。TBF战机由蓝顿·菲伯灵(Langdon K.Fieberling)领航,但菲伯灵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丧生。

   “复仇者”将在中途岛战役中上演它们的“处女作”。作为TBD“破坏者”的继承者,这款TBF-1战机最高速度达到271英里/小时(436.04千米/小时),比TBD每小时快70英里(112.63千米),武器装备也比“破坏者”要好。“复仇者”可承载一枚Mk13鱼雷或2000磅(900千克)的炸弹(TBD可装载一枚鱼雷或1000磅/450千克炸弹)。

   美军拥有的飞机数量远胜日军,除了3艘航母外,还可以将中途岛作为基地。

   5月31日,当中途岛为迎接日军进攻作准备时,带着“企业”号和“大黄蜂”号第16特遣舰队正在海上用油船加油,而带着“约克城”号的第17特遣舰队则于6月1日补充燃料。6月2日,两支航母部队在中途岛东北面325海里(601.9千米)处会合。所有的美军舰艇都避过了日军潜艇在中途岛四周的防线。日军潜艇6月2日就位,但部分潜艇在日本检修致使行动延误了两天。但即使这些潜艇按时到达也一样无法截击美军航母,因为尼米兹用兵的速度实在太快了。

   会战

   中途岛基地的飞机从5月30日开始大范围搜索日军舰队。每天黎明都有11架PBY水上飞机沿着岛屿700英里(1126.30千米)的地方进行搜索,下午则有装载炸弹的B-17“空中堡垒”接着搜查。此外,每天都有一架PBY飞机在黎明前出发,沿着日军最有可能出现的路线飞一圈。6月3日早上,一架“卡特琳娜”首次发现日军舰艇。上午9点,正当这架飞机的飞行员准备飞回中途岛时,他发现日军舰艇在距离环礁大约700英里(1126.30千米)处出现。利用云层的掩护,这架飞机一直跟踪日军舰艇直到早上11点。飞行员向基地报告发现11艘敌军舰艇正以19节(35.19千米/小时)的速度向东行驶。这些舰艇属于“中途岛入侵部队”。

   格鲁曼(Gmmman)TBF型“复仇者”(Avenger)鱼类轰炸机在中途岛之战中首次登场。飞机内部的炸弹舱可以装载21英寸(337.89毫米),1921磅(864.45千克)的鱼类甚至重达2000磅(900千克)的炸弹。TBF-1型战机在1.2万英尺(3657.60米)的最高速度可达271英里/小时(436.04千米/小时)。飞行员在发动机罩的一侧操纵一挺0.3英寸口径机枪;投弹手或者无线电人员负责机身下方的0.3英寸口径机腹机枪;炮手则负责炮塔上的0.5英寸口径火炮(图中被机翼遮盖)。“复仇者”是美军在这次战争中最大的舰载机,其中一款TBM-3型战机毛重为16761磅(7542.45千克)。(《美国海军》)

   当天下午,美国陆军派出9架B-17战机前往攻击日军。下午4点24分,“空中堡垒”在距离中途岛570英里(917.13千米)的地方派出轰炸机队。陆军飞行员声称击中两艘战列舰或重型巡洋舰(但都不是在全队进攻时被击中)和两艘运输舰。日军舰艇在美军的高纬度轰炸袭击中全身而退。6月4日凌晨1点15分,4架中途岛基地的PBY“卡特琳娜”各自载着一枚Mk13鱼雷袭击日军运输舰,在黑暗中投下3枚鱼雷,有一枚击中运输舰后面的一艘油轮,造成11死13伤。但这艘油轮只是暂时落后,很快就重新加入了大部队。在早期的交战中美军没有损失任何战机。虽然知道美军的袭击,但日军将领并不是太担心,因为舰队并没受到截击,而且他们不相信美军可以及时调遣兵力赶到中途岛对抗日军的进攻。

   现在轮到日军采取行动了。6月4日凌晨4点30分,南云忠一的4艘航母在黑暗中开始发射飞机。“飞龙”号飞行指挥官友永上一(Joichi Tomonaga)带领107架飞机的强大部队进攻中途岛,当中包括“飞龙”号和“苍龙”号的36架装载炸弹的“凯特”攻击机以及“赤城”号和“加贺”号的36架“瓦尔”俯冲轰炸机。4艘航母各派出9架“零式”战斗机为轰炸机护航。“加贺”号的9架“零式”战斗机为特遣舰队担任空中战斗巡逻。另外9架“零式”战斗机在“赤城”号上待命。其他“零式”战斗机也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加入空中战斗。

   日军还计划派出7架侦察机搜索该地区的美军战舰。其中一架是来自“赤城”号的“凯特”攻击机,另一架是“加贺”号的飞机,还有一架“榛名”的飞行艇随行。搜索半径是特遣舰队周围300英里(482.70千米),但“榛名”的飞行艇只能飞行这个距离的一半。另外4架由“筑摩”号(Chikuma)和“利根”号(Tone)巡洋舰发出的飞机比原定时间晚了半个小时起飞,因为两艘船的发射器都出了问题,直到早上5点飞机才出发。随后“筑摩”号的一架飞机由于引擎故障于6点35分返回。这次侦察机起飞延误对日军造成致命的影响。

   日军航母发射飞机的15分钟前,美军11架PBY飞机已从中途岛起飞开始早上的巡逻。5点25分,一架PBY有了发现,尼米兹后来把它称为“这次战役中最重要的发现”。这架飞机的飞行员在中途岛150英里(241.35千米)以外的地方看到了日军的舰载机。5点34分,另一架PBY的飞行员报告发现“敌军航母”。到了5点52分,马上有消息确认在中途岛西北面180海里(333.36千米)处发现两艘日军航母和其他战舰,日军和美军航母相距约200英里(321.80千米),PBY飞机的报告误将距离缩短了25英里(40.23千米)。

   5点53分,中途岛的雷达开始从环礁西北面93英里(149.64千米)的地方开始追踪日军战机。几分钟内环礁上的所有飞机都飞到了天上。轰炸机和“卡特琳娜”受命环岛飞行清除障碍。20架海军陆战队F2A-3型“水牛”和6架F4F-3型“野猫”冲向前来进攻的日军,在距离中途岛30英里(48.27千米)处开火。可惜两批飞机都不如“零式”战斗机。“零式”战斗机是当时太平洋最好的战机,它们在美军战机周围环绕,击落了15架海军陆战队的战机,重创另外7架。在这场战斗中,只有两架“零式”战斗机被击落。所有日军轰炸机都熬过了这一战。6点30分,日军开始狂轰中途岛。

   日军的炸弹和子弹摧毁了海军陆战队的指挥站、食堂、燃料库和一个水上飞机的机库;焚烧了医院和仓库;同时还重创了发电站。日军最后一批飞机于7点离开了燃烧的岛屿。这一战损失了4架“凯特”、1架“瓦尔”和2架“零式”。美军的防空炮火非常猛烈,友永用无线电与航母通话表示“需要发动第二轮进攻”,这个消息不是那么乐观,与另一位“加贺”号副将发回的消息有所不同,那位将领说的是“岛上轰炸完成,成果可观”。

   日军袭击中途岛时,身处珍珠港的尼米兹研究了发回来的消息,下令中途岛的飞机进攻日军航母。6架TBF-1型“复仇者”鱼雷轰炸机和4架陆军B-26“掠夺者”轰炸机环岛飞行,朝着早先发现日军航母的地方飞去。每架飞机都载有一枚Mk13空中鱼雷。

   7点10分,10架飞机发现日军航母,不过日军早一步发现了它们。“零式”战斗机对它们开展猛攻,防空炮也朝它们连续射击。有几架飞机还未来得及投放鱼雷就被击落了。日军航母轻易地避过了美军飞机投下的鱼雷,只有一枚插进水里的鱼雷被机枪击爆。一架被防空炮击中的B-26战机滑到了“赤城”号的甲板上,几乎撞上舰桥,最后冲到了海里。这次只有1架遭受重创的“复仇者”和两架受损的B-26飞机逃过日军的还击回到了中途岛,“复仇者”的炮手死亡,无线电通讯员受伤。翌日一架B-26飞回了瓦胡岛,竟然有消息传出说这次鱼雷袭击很成功,有一艘日军航母被陆军的轰炸机炸沉。

   加固型的PBY“卡特琳娜”(Catalina)巡逻轰炸机是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最重要的飞机之一。速度缓慢的水上飞机从1936年末开始进入美国海军。中途岛之战尼米兹(Nimitz)拥有30架PBY-5型和变种的PBY-5A型战机,后者装有收缩轮。双引擎的PBY-5型战机在7000英尺(2133.60米)的高度最高速度为189英里/小时(304.101千米/小时),最高可爬行至1.81万英尺(5516.88米),巡逻距离差不多达到3000英里(4827千米)。该机可装载4枚1000磅(450千克)炸弹或两枚Mk13型鱼雷,由8-10名机组人员负责5挺机枪。(《美国海军》)

   日军的航母在回避美军鱼雷攻击时,南云忠一陷入了深思。友永发回的无线电信息还有美军中途岛基地鱼雷轰炸机对日军舰艇的攻击使南云忠一觉得有必要对中途岛发动另一次进攻。日军发动首次袭击后,另一支108架飞机组成的反舰艇部队已经准备就绪:包括“赤城”号和“加贺”号的36架装载鱼雷的“凯特”;“飞龙”号和“苍龙”号的36架装载炸弹的“瓦尔”;还有4艘航母的36架战斗机。这些飞机全部在航母的机库甲板上待命,随时攻击侦察机发现的美军舰艇。

中途岛之战。(《美国海军学院公报》(U.S.Naval Institute Proceedings))

   早上7点15分,南云忠一下令“赤城”号和“加贺”号的鱼雷轰炸机重新装载1763磅(793.35千克)炸弹,准备再次进攻中途岛。俯冲轰炸机也将原来的551磅(247.95千克)穿甲炸弹换成分裂炸弹,为第二次进攻中途岛做准备。完成这个艰巨任务至少需要一个小时。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任务与山本五十六的命令背道而驰,山本要求有一半的B5N轰炸机需要装备鱼雷,以防发现美军舰艇时可以进行攻击。该任务在航母的机库里继续,航母的甲板不停有飞机着陆、装弹,还有“零式”战斗机起飞,准备迎战中途岛的美军。

   7点28分,“利根”的侦察机起飞,比原定时间晚了半小时,侦察机回报:距离中途岛240海里(444.48千米)的海面发现10艘美军战舰……这意味着美军战舰距离日军航母200海里(370.40千米)。这个信息用加密的摩尔斯密码发回“利根”,在巡洋舰里面解密后用信号灯发给旗舰“赤城”号。

   1942年6月4日,日军“飞龙”号(Hiryu)航母在中途岛战役初期逃避美国陆军B-17型“空中堡垒”(Flying Fortress)掷下的炸弹。这幅照片由前往进攻的轰炸机在20000英尺(6096米)的高度拍摄。中途岛基地的飞机连续攻击,虽然没有给日军舰艇带来任何损害,但是为美军获胜创造了条件。B-17飞机正在投放500磅(225千克)的炸弹。(美国陆军航空部队)

   早上7点半刚过,南云忠一首次获知有美军战舰靠近,但他不确定是不是航母。“赤城”号讨论形势后,南云忠一在7点45分下令“赤城”号和“加贺”号的鱼雷轰炸机停止装载炸弹,准备攻击美军战舰。对当时具体情况的记录并不明确。关于南云忠一的记录是他曾下令“准备攻击敌军舰队。机上已装载鱼雷的飞机不必再转载炸弹”。但据日本政府的官方记录,南云忠一不仅停止了鱼雷轰炸机的装弹,还下令让B5N战机装上了鱼雷。后一个命令使进攻进一步延迟。

   南云忠一下令让“利根”的侦察机跟踪美军战舰并确认船的种类。“苍龙”号则受命发射新的D4Y1型“朱迪”侦察机协助跟踪美军战舰。

   7点58分,“利根”的侦察机回报发现美军战舰改变航向。8点9分侦察机报告:美军由5艘巡洋舰和5艘驱逐舰组成。南云忠一的部队松了一口气。日军打算先消灭美军中途岛的空中部队,然后再对付海面的船只。但这个计划很快就取消了。因为在8点20分,“利根”的侦察机回报:美军队伍中可能有航母。10分钟后,“利根”的飞机报告美军还有两艘巡洋舰同行。

   还有另一件事也困扰着南云忠一:来自中途岛的空袭。早上7点55分,首次收到美军舰艇在该地区出现的消息不久,来自中途岛的16架海军陆战队SBD俯冲轰炸机袭击了“飞龙”号。由于飞行员都是新手,所以没有采取倾斜度较大的俯冲式轰炸,而是用了效果甚微的滑翔攻击,对敌军战舰未造成什么伤害,只有8架美军飞机逃过了“零式”战斗机和防空炮弹的围攻。回到中途岛的8架SBD战机有6架因受损过重,已经无法修复。

   8点10分,15架中途岛基地的B-17战机在航母上空2万英尺(6096米)投下炸弹。陆军飞行员声称有4枚炸弹击中两艘航母。日军战舰再一次毫发无损地逃脱,B-17战机也未有伤亡。

   就在这批四引擎轰炸机离开航母时,中途岛飞来的11架海军陆战队SB2U“拥护者”俯冲轰炸机开始袭击航母。“零式”战斗机对这些过时的飞机猛击,面对日军的疯狂反击,这些俯冲轰炸机离开航母,转头攻击附近的战列舰“榛名”。据说有几架海军陆战队的飞机转为追击战列舰“雾岛”号(Kirshima)。两艘船都没被击中。倒是有4架SB2U战机被击落。

   最后一架“拥护者”刚离开日军舰艇,航母部队边上的一艘驱逐舰马上就发出信号说大批飞机在靠近。船上的大炮马上开火,但是很快就停住了,因为靠近的飞机原来是友永的飞机在回航。这让南云忠一陷入了困境:附近发现敌军航母,前去中途岛攻击的飞机在返航,机上的燃料几乎耗尽,需要立即补充。剩下的大多都是“瓦尔”俯冲轰炸机,“凯特”的鱼雷又没有拆卸,他不能派遣这些飞机出击,因为这36架飞机是准备用来为已经启动的第二次袭击中途岛护航的。日军航母一向的原则是保持机种平衡,用战斗机为攻击机护航。南云的部队和美军攻击机交战时,一直持续发射和回收“零式”战斗机,然后再重新补充弹药。

   第二航母分队的指挥官山口多闻向南云忠一发送信号,让南云考虑马上派出攻击机。南云和将士商议后认为在没有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让俯冲轰炸机单独出战过于冒险,应该等队伍进一步壮大和平衡后再出击。美军飞机在攻击日军战舰时没有战斗机护航,因而损失惨重,这一点让南云更加坚信自己的观点。最近在太平洋沉没的两艘航母——“列克星敦”号(日军报告中写的是“萨拉托加”)和“祥凤”号——展示了鱼雷轰炸机的威力。

   6月4日早上8点30分,日军航母发出“开始着陆”的信号。友永的飞机一架接一架降落到甲板上。有些已经损坏,有一架飞机的飞行员受了伤,飞机刚停住他就失去了知觉。正当飞机在航母上着陆时,驱逐舰“岚”号(Arashi)发现有潜艇入侵,连忙用深水炸弹攻击。

   早上9点18分,所有首次出击中途岛的飞机都已经回航,退到航母的机库里补充弹药和燃料。与此同时,南云下令舰队急速向西北行进,飞机准备攻击东面的美军战舰。南云将自己的计划通知了山本五十六和近藤信竹。

   日军航母以30节(55.56千米/小时)的速度向西北行驶,准备在10点30分发射93架飞机发动进攻。这次的进攻队伍包括45架鱼雷轰炸机(18架来自“赤城”号,27架来自“加贺”号)、36架俯冲轰炸机(“飞龙”号和“苍龙”号各占一半)和12架战斗机(每艘航母各派出3架)。9点20分,舰队外端的舰艇报告发现美军飞机接近。一批“零式”战斗机马上从航母上起飞,“赤城”号在9点32分派出了5架。这次参战的美军战机都是舰载机。

   美军航母袭击

   在中途岛东北方,美军航母正在等待环礁上的长距离侦察机带回日军航母的确切消息。弗莱彻让两艘航母的飞机做好对抗敌军的准备,第三艘航母的飞机则负责100英里(160.90千米)的安全侦察和航母的空中战斗巡逻。6月4日凌晨4点30分,“约克城”号派出10架SBD飞机进行侦察,同时还派出F4F飞机作空中战斗巡逻。5点30分,弗莱彻从一架中途岛基地的PBY飞机口中获知日军航母突击队的消息。半小时后,另一架PBY飞机回报,敌军航母距离美军航母西面200海里(370.40千米)。这样,弗莱彻就比南云忠一抢先一步得知对方航母的存在。这个信息上的先机加上美军从无线电通讯中截取的情报奠定了整个战斗的走向。

   尼米兹在关键时刻决定调派所有可以动用的美军兵力对抗日军对中途岛的袭击。现在轮到弗莱彻作决定了。海军的情报预计日军在中途岛行动中会使用4-5艘航母。PBY战机的报告中只提到了两艘,弗莱彻在没有收到比较完整的敌军报告前不想动用全部攻击机出战。他的旗舰“约克城”号有10架SBD战机在空中巡逻,他想在旗舰的轰炸中队起飞前先回收这些战机。弗莱彻下令让斯普鲁恩斯带领第16特遣舰队的“企业”号和“大黄蜂”号向西南方行驶,确认敌军航母的位置后就展开攻击。弗莱彻回收侦察轰炸机之后就会赶到。

   几分钟后,斯普鲁恩斯改变航向,以25节(46.3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敌军位置驶去。中途岛的消息传来,斯普鲁恩斯作出了影响整个战斗的关键决定:他决定在日军对中途岛发动第二次进攻前尽快派出飞机。这意味着飞机要在距离敌军200英里(321.80千米)的地方起飞,超越了负载鱼雷的TBD战机的战斗范围175英里(281.58千米)。斯普鲁恩斯下定决心,7点刚过,117架飞机从“企业”号和“大黄蜂”号起飞。“企业”号起飞了33架SBD“无畏”俯冲轰炸机、14架TBD“破坏者”鱼雷轰炸机和护航的10架F4F“野猫”;“大黄蜂”号起飞了35架俯冲轰炸机、15架鱼雷轰炸机和10架战斗机。两艘航母保留了8架SBD战机作反潜艇巡逻。另外18架F4F战机则留作空中战斗巡逻,还有18架战机则留在航母上随时提供支援。

   “大黄蜂”号的飞行部队由斯坦霍普·林格(Stanhope C.Ring)指挥,这是3支美军飞行部队中训练最少的一支。这艘船7个月前才投入使用,从来没有参加过战斗。由于它曾被派往太平洋接载杜利特尔的飞机,所以它的飞行队伍并没有时间训练。林格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的表现被几位海洋史学家和航空权威大肆批评。虽然林格下令发射飞机,但对于当时的形势这是远远不够的。10架F4F-4型“野猫”先出发,飞行了大约30分钟后用尽了“珍贵的燃料”,余下的飞机接着起飞。历史学家约翰·伦德斯多姆(John B.Lundstorm)认为,“另外两艘航母在6月4日采取了特别措施为护航的战斗机保留燃料,但‘大黄蜂’号没有,这一点对第8飞行中队是个灾难。”

   海军少尉乔治·盖伊(George H.Gay)驾驶TBD-1战机从“大黄蜂”号起飞,这是他和“大黄蜂”号第8鱼雷轰炸机中队其他几位飞行员首次驾驶鱼雷轰炸机,以前他们都没有驾驶过鱼雷轰炸机,甚至从未做过这样的练习。第8鱼雷轰炸机中队的领队约翰·沃尔顿(John C.Waldron)少校已经尽力训练这些飞行员,但只有他们上了船才能确切了解他们的领队要的是什么。

   另一个问题是“大黄蜂”号的SBD俯冲轰炸机要承载1000磅(450千克)的炸弹;其他航母的俯冲轰炸机和别的飞机只装载500磅(225千克)。斯普鲁恩斯曾特别嘱咐“企业”号和“大黄蜂”号的SBD战机只需承载500磅(225千克)的炸弹,因为炸弹过重会减少飞机的载油量,燃料对于即将到来的战斗至关重要。

   航母的飞机刚起飞到一半,斯普鲁恩斯得知日军飞机已发现自己(是“利根”号迟缓的侦察机发现的)。斯普鲁恩斯继续发射飞机,为防意外损失,他下令已经升空的飞机不用等待全队飞机到齐,自己先向敌军出发。就这样,第16特遣舰队的117架飞机分成了几个进攻队伍。

   与此同时,弗莱彻在早上6点30分回收了自己的侦察机。8点38分,“约克城”号派出了进攻的队伍,包括17架SBD俯冲轰炸机、12架TBD鱼雷轰炸机和护航的6架“野猫”。弗莱彻没有收到敌军的进一步消息,他担心自己和船上的飞机会被日军轰炸机发现。为防遇到另一支敌军航母部队,他保留了20架SBD战机和一些战斗机。

   第一批到达日军航母预测位置的美军舰载机是“大黄蜂”号的35架SBD和10架F4F战机,但当时海面空无一船。PBY战机的情报有误。南云忠一的舰队遇到中途岛飞机的袭击时,他决定掉头向西北方行驶。这个决定加上错误的情报让南云的舰队避开了美军前来进攻的队伍。“大黄蜂”号的13架俯冲轰炸机不得不在中途岛降落补充燃料;另外两架SBD战机和全部10架战斗机因燃料耗尽掉到了海里,两名战斗机飞行员失踪。林格带领的20架轰炸机勉强回到了航母。美军航母的9支轰炸机中队有两支因此退出了战斗,3支战斗机中队也有一支无法参战。

   15架飞机组成的“大黄蜂”号第8鱼雷轰炸机中队在前往攻击目标的途中和其他攻击机失去了联络,中队指挥官约翰·沃尔德仑坚持按自己的路线飞行,起飞不久就和林格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不过,“企业”号的战斗机误打误撞和这个中队恢复了联系。第8中队的TBD“破坏者”战机到达目的地后没有找到日军航母,沃尔德仑于是带领队伍向南飞行搜索敌军。大概在9点30分他看到了南云的航母部队。“大黄蜂”号的舰长马克·米歇尔后来描述了这次战斗:

   敌军舰队的“零式”战机从四面八方疯狂涌来,不停攻击飞行中队,护航的巡洋舰和驱逐舰似乎难以穿越,中队勇敢地采取短距离俯冲。一架又一架飞机被敌军战斗机击落,防空炮弹烤焦了飞机的表面,机身被炸成了几块,但中队依然坚持冲入敌军。余下的飞机向敌军近距离投放鱼雷。

   这是地狱!

   “大黄蜂”号的15架“破坏者”战机没有一架从日军的炮火中逃脱。盖伊少尉是第8中队唯一的幸存者。投放鱼雷前,他驾驶的SBD战机在距离“加贺”号800码(731.52米)的地方盘旋。当时敌军的炮火已经重创了他的飞机,打伤了他的手臂,机上的无线电通讯员兼炮手也已经牺牲。投放鱼雷后,SBD战机被“零式”战斗机的炮火击中,飞机失去控制,插到了水里,机身已经被割破。盖伊无法呼吸,又受了伤,他想尽办法从下沉的飞机中逃了出来,抓住自己的海面浮枕在日军舰队中漂浮,同时竭力充胀自己的黄色单人救生筏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尽管盖伊声称自己在海面目睹了6月4日的航母大战,但日军舰艇的移动速度那么快,他能看到的并不多。当天晚上,伤病交加又饥肠辘辘的盖伊充胀了自己橡皮艇。第二天下午,他被一架PBY“卡特琳娜”救起。

   第8鱼雷轰炸机中队和敌军交战时,“企业”号的战斗机正在高空盘旋。它们以为下面是“企业”号的鱼雷轰炸机,一直在等待事先约定好的信号,准备往下俯冲掩护鱼雷轰炸机。现在再也没有必要了。

   日军枪口的硝烟刚熄灭,又有一支美军鱼雷轰炸机中队被击中。这次是尤金·林德塞少校带领的“企业”号的第6鱼雷轰炸机中队。中队的14架TBD战机在日军舰艇和“零式”战斗机的炮火中冲向“加贺”号。只有4架“破坏者”活了下来,当中不包括林德塞的飞机,中队的鱼雷没有一枚击中目标。

   日军炮手的目光越过自己的枪炮,吃惊地发现还有另一支美军鱼雷轰炸机中队,这次来的是“约克城”号的第3鱼雷轰炸机中队,由兰斯·麦西(Lance E. Massey)少校带队。大批“零式”战斗机马上包围了为中队护航的6架“野猫”。麦西领着12架鱼雷轰炸机冲向“苍龙”号。12架飞机全部被击落。约翰·萨奇(John S.Thach)少校带着余下的5架飞机回到了“约克城”号,当中有几架因损伤过重,再也飞不起来了。萨奇的座驾是美军战舰3支战机中队唯一一架曾目睹6月4日战斗的飞机。

   41架前往袭击日军战舰的舰载鱼雷轰炸机只有4架生还。没有一枚鱼雷击中目标。美军航母的九支轰炸中队有5支已被淘汰,而且对日军部队没有造成任何损伤。此外美军3支担任护航的战斗机中队也损失了两支。

   第6鱼雷轰炸机中队的TBD-1型“破坏者”(Devastator)在“企业”号(Enterprise)航母上伸展双翅。机身下方吊有鱼雷。美军的3艘航母在中途岛共派出了41架这样的鱼雷轰炸机袭击日军航母,但没有一架击中目标,其中37架被击落。来自中途岛基地的6架新型TBF-1“复仇者”(Avenger)鱼雷轰炸机同样没有击中日军舰艇。(《美国海军》)

   但是3支鱼雷轰炸机中队这次灾难性的袭击却为最终消灭南云忠一的航母部队创造了条件。TBD战机在投放鱼雷前必须经过长距离的直线冲刺,然后在波浪轨迹的顶点瞄准目标。这样的飞行路线让飞机本身很容易成为敌军防空炮和防御战斗机的目标。其中一架“零式”战斗机由“苍龙”号的藤田伊代藏(Iyozoh Fujita)驾驶,他在战斗中击落了9架(或10架)美军飞机,包括2或3架低纬度飞行的鱼雷轰炸机。美军TBD战机继续攻击,他再击落了4架TBD(其中3架和其他“零式”战斗机一起击落)和3架战斗机。最后他自己的“零式”战斗机因误中日军的炮火掉到了海里。“企业”号、“大黄蜂”号和“约克城”号的鱼雷轰炸机将日军飞机引到了低空,因此没有战斗机攻击几分钟后在日军航母周围出现的SBD俯冲轰炸机。事实上,日军航母已经派出了41架“零式”战斗机作空中战斗巡逻,其中11架已被击落,另外3架因为受损和燃料耗尽坠落(有9架“零式”战斗机在空中战斗巡逻中被击落)。还有很多战斗机停在甲板上,一有机会就补充燃料和弹药。

   美军“大黄蜂”号(Hornet)的第8鱼雷轰炸机中队:这是中队在中途岛海战中被歼灭前照的最后一张照片。中队唯一的幸存者是前排正中的海军少尉乔治·盖伊(George H. Gay)。(《美国海军》)

   在整个鱼雷轰炸机袭击中,日军4艘航母的水手在疯狂工作,为飞机做好反攻的准备。“赤城”号和“加贺”号的水手不是忙着将武器放回弹药库,而是忙着往机库甲板上堆放炸弹,鱼雷将会取代这些炸弹。上午10点20分,南云忠一下令航母一准备好马上就发射飞机。但是由于飞行甲板要空出来给负责防御的战斗机(最后一架战斗机于10点10分着陆),飞机只能在机库甲板上补充弹药,造成了一定的延误,这意味着飞行甲板上不会停有太多的攻击机。5分钟后,一枚炸弹落在了南云忠一的旗舰“加贺”号 [ 注:赤城 ] 上。

   大约9点30分,克拉伦斯·维德·麦克拉斯基(Clarence Wade McClusky)少校带领“企业”号的33架俯冲轰炸机来到日军航母预测位置,不过没有发现目标。“企业”号的飞行指挥官麦克拉斯基决定带队向西北方前进,希望能找到日军航母。他和前面的沃尔德仑一样,认为日军航母回收完首次出击的战机后就会离开中途岛。麦克拉斯基的决定超越了他的飞机能承受的安全极限,当时飞机载着500磅(225千克)的炸弹,飞机上的燃料根本支撑不了这样长距离的飞行。战斗结束后斯普鲁恩斯曾谈到这一举动:“麦克拉斯基是中途岛战役的杰出英雄。他继续寻找日军的行动决定了我们航母部队的命运、决定了我们中途岛部队的命运,甚至决定了珍珠港和夏威夷的部队的命运。”

   9点55分,麦克拉斯基看到有日军战舰往西北方向行驶。他看到的是跟在日军航母后面的驱逐舰“岚”,正准备用深水炸弹袭击美军潜艇“鹦鹉螺”(Nautilus)。麦克拉斯基尾随“岚”,几分钟后“企业”号的SBD战机发现了日军航母。“赤城”号、“加贺”号和“苍龙”号离得很近,“飞龙”号则在北面数英里之外。一架SBD战机刚发现日军航母就耗尽了燃料,掉到了海里。机上的飞行员和炮手靠救生筏撑了6天,随后被救起。

   剩下的“无畏”俯冲轰炸机马上朝日军航母冲去,几乎没遇到什么战斗机和防空炮的反击。这批轰炸机集中力量对付“赤城”号和“加贺”号。南云忠一的航母保持了6个月的不败纪录终于被打破。

   一枚炸弹击中“加贺” [ 注:赤城? ] 号中部升降机的尾端,插入船身后引发大火。被炸烂的升降机跌入了机库。机库里有60多架装满弹药、充满油、随时可以起飞的飞机,这些飞机一架接一架爆炸,火海冲天。机库瞬间成了地狱。穿上灭火系统的主水泵已被破坏,无法用水泵里的水扑火。

   另一枚炸弹可能击中了飞行甲板的末端,还有一枚炸弹擦过航母,引起激烈摇晃。10点46分,南云和他的队员被迫从窗子爬出,顺着绳子爬进了航母旁边的救生艇。

   “加贺”号至少被4枚炸弹击中,还有5枚和它擦身而过。有一枚炸弹刚好落在岛式建筑前面,击中一个小型油箱,爆炸引起的火苗蹿上了岛式建筑,舰桥里的人全部丧生,包括“加贺”的舰长。另外3枚炸弹击中了飞行甲板上准备起飞的第一批飞机。整艘船很快就被火焰和爆炸吞没了。

   正当麦克拉斯基的飞机冒死冲向“赤城”号和“加贺”号时,“约克城”号有17架SBD战机赶到了现场。虽然“约克城”号的飞机比“大黄蜂”号和“企业”号的飞机晚了一个半小时出发,但这批马科斯维尔·莱斯利(Maxwell F.Leslie)少校带领的SBD战机所飞的航线更有可能碰上中途岛撤退的敌军。“约克城”号的俯冲轰炸机选择了“苍龙”号作目标。第一枚炸弹在10点25分击中“苍龙”号。几分钟后另外两枚炸弹射出。第一枚炸弹只击中1号升降机的前方,后面两枚分别击中2号升降机的一边。炸弹引发的新一轮大火和爆炸摧毁了机库里装满弹药和燃料的飞机。有一枚炸弹插入下层机库甲板后爆炸,爆炸毁了船上的锅炉房,第一枚炸弹击中“苍龙”号20分钟后,大火很快包围了这艘船,日军下令放弃“苍龙”号。

   3艘日军航母直冒浓烟,获胜的俯冲轰炸机掉头东行,飞回自己的航母。这次交战美军也损失了几架飞机。麦克拉斯基驾机撤退时,两架“零式”战斗机盯上了他。他连人带机冲到了水上20英尺(6.10米),机上的无线电通讯员兼炮手打响了双筒0.3英寸口径后机枪,其中一架“零式”战斗机被击落,另一架落荒而逃。

   “零式”战斗机在追击麦克拉斯基的SBD时一直不断开火,但SBD依然坚持飞行。麦克拉斯基的左臂和左肩中了5枪。另一架SBD的双机枪枪架在飞机向下俯冲时松脱。一般情况下通常都要两个人才能把持这个枪架,但这个炮手还是想法在飞机的疾冲当中握紧了枪,击落了一架“零式”战斗机。

   克拉伦斯·维德·麦克拉斯基(Clarence Wade McClusky)指挥官。(《美国海军》)

   除了“零式”战斗机,返回航母的轰炸机也有问题。美军指挥官预计航母将以24节(44.45千米/小时)的平均速度向西南方行驶,然后接收SBD战机。但是航母必须几次回头以27节(50千米/小时)的速度发射和回收作空中战斗巡逻的“野猫”,几次都碰上了偏东风。因此当航母向西航行时平均速度只有12节(22.22千米/小时)。航母的无线电通讯一直没有信号,当“大黄蜂”号和“企业”号的飞机到达预定的着陆点时并没有看到航母。当时航母正在60英里(96.54千米)以外。这些飞机开始环行搜索航母,最后耗尽了燃料。当航母到达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几架飞机坠落。由于中队指挥官的明智,只有“约克城”号的17架SBD战机及时找到了航母。但它们还要留在空中一段时间,让其他战斗机着陆。接着有消息说敌军即将攻击“约克城”号,这些战机必须清除敌军。15架SBD在“企业”号着陆,有两架耗尽了燃料堕海。“企业”号也接收了部分“约克城”号的战斗机。一架由受伤的飞行员驾驶的飞机在“大黄蜂”号着陆,机上的机枪没有关上。当“野猫”降落在“大黄蜂”号的甲板时,这架飞机的机枪走火,杀死了5位“大黄蜂”号的成员,打伤了20人。

   这次战斗美军因杀敌和堕海损失了大批飞机,包括“企业”号的1架F4F、14架SBD和10架SBD;“大黄蜂”号的12架F4F和15架TBD;还有“约克城”号的12架TBD。损失数量超过美军舰载机总量的1/4。日军更是损失惨重,一共毁了67架飞机。

   南云忠一丢弃了正在燃烧的“赤城”号,航母突击队的指挥暂时由坐镇“利根”的战列舰和巡洋舰指挥官阿部弘毅担任。空中作战的指挥则交给了“飞龙”号的山口多闻。

   阿部弘毅派出轻型巡洋舰“长良”号(Nagara)和6艘驱逐舰去拯救被困航母的生还人员。剩下的两艘战列舰、两艘重型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组成了飞龙”的护航舰队。

   “飞龙”号还击

   山口多闻下令立即对美军航母展开还击。上午10点40分,“飞龙”号D3A“瓦尔”轰炸机指挥官小林道雄(Michio Kobayashi)带领6架战斗机和18架俯冲轰炸机从“飞龙”号出发。这批飞机遇上了几架美军飞机并小心尾随它们返回“约克城”号。两架“零式”战斗机脱离队伍攻击美军飞机。剩下的飞机在靠近“约克城”号时被美军空中战斗巡逻机发现,只有8架分别载有一枚551磅(247.95千克)穿甲炸弹的“瓦尔”轰炸机突破防线冲向了航母。其中两架被防空炮击落。剩下的6架俯冲轰炸机冲上了以30.5节(56.49千米/小时)速度回避的“约克城”号。另一架“瓦尔”在“约克城”号上空被击中,不过它投下的炸弹落到了航母的甲板上,引发大火。另一枚炸弹在船的烟囱内爆炸,火势猛烈,折断了锅炉房的通风管,摧毁了两个锅炉房,船上其他7个锅炉房大部分都因此燃起了大火。第三枚炸弹在靠近弹药库和油箱的第四层甲板爆炸,引发了更大的火灾。

   中途岛海战摧毁了日军航母部队的脊梁,这一战日军不仅损失了4艘航母和所有的飞机,还损失了部分训练有素的飞行员和机械人员。这是“飞龙”号(Hiryu)6月5日的照片,美军的俯冲轰炸机前一天曾击中这艘船,船身的前甲板已经陷入机库。这些照片由轻型航母“凤翔”号(Hosho)拍摄。(福井静雄收藏)

     “约克城”号的弹药库设在甲板底层,负责航母劳损控制的人员马上采取行动。由于锅炉房受损,航母的速度慢了下来。12点20分,航母在受袭20分钟后完全停了下来。大火摧毁了航母的雷达和大部分无线电设备,下午1点15分,弗莱彻被迫转到了一艘巡洋舰上,“企业”号的斯普鲁恩斯接手指挥航母行动。

   日军在这次袭击中损失了3架战斗机和13架俯冲轰炸机。生还人员向山口多闻汇报说美军航母已被截停,船上浓烟滚滚。正当山口多闻和刚着陆的飞行员交谈时,早前从“苍龙”号出发的“朱迪”侦察机降落到“飞龙”号上。机上的飞行员匆忙解释他的无线电出了问题,急着赶回来汇报美军其实有3艘航母。之前根据“利根”的侦察机汇报,日军一直认为美军只有一艘航母。

   山口多闻连忙组织另一次进攻。现在日军只剩下6架战斗机和10架鱼雷轰炸机适航(其中两架战斗机来自“加贺”号,一架鱼雷轰炸机来自“赤城”号)。早上曾领军袭击中途岛的友永负责指挥这次进攻。友永飞机的油箱已损坏,他非常清楚这次自己是不可能再飞回来了。12点45分,进攻队伍离开“飞龙”号。

   与此同时,“约克城”号的劳损??控制小组正在紧张抢修,希望航母能尽快恢复航行。下午1点40分,4个锅炉恢复工作,航母的速度接近20节(37.04千米/小时)。护航巡洋舰的雷达探测到日军第二次进攻的飞行队伍正在40英里(64.36千米)以外,“约克城”号马上开始部署空中战斗。此时“约克城”号距其他几艘美军航母已有一定距离,有8架“野猫”已经飞去会合另外4艘航母 [ 注:? ] 。只剩下12架F4F战机与敌军对抗,但无法阻止一心复仇的日军战机。2点42分,“约克城”号被两枚鱼雷击中左舷,爆炸摧毁了船上的油箱,塞住了方向舵,击倒了剩余的无线电设备。航母很快出现了17°的倾侧,20分钟后增加到20°。

   下午3点,舰长艾略特·巴克马斯特(Elliott Buckmaster)害怕船只会倾覆,下令2270名生还者马上离开“约克城”号。巡洋舰和驱逐舰密切留意日军再次空袭,4艘驱逐舰驶近摇摇欲坠的“约克城”号,接走了船上的幸存者。

   讽刺的是,就在“约克城”号遭受日军袭击时,它自己的飞机正在准备歼灭对手。继空袭“赤城”号、“加贺”号和“苍龙”号后,弗莱彻于上午11点派出“约克城”号的10架SBD轰炸机搜索敌军在该地区的剩余航母(海军情报告诉他应该有4-5艘)。其中一架轰炸机发现了当时还完好无缺的“飞龙”号,随行的有两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队伍距离“约克城”号大约110海里(203.72千米)。这个消息很快就传给了斯普鲁恩斯。下午3点30分,他派出24架SBD战机组成的“企业”号攻击队,其中14架来自“企业”号,10架来自“约克城”号。队伍由“企业”号侦察机中队指挥官威尔默·加勒赫(Wilmer E.Gallaher)带领。由于所有的战斗机都要守卫航母,以防敌军空袭,所以加勒赫的队伍并没有战机护航(“约克城”号的战斗机是唯一经历6月4日战斗的飞机;有一架早前进攻日军航母时坠毁,还有4架在空中战斗巡逻中被击落)。

   下午5点,加勒赫发现“飞龙”号。经过机械人员的修复,当时“飞龙”号有6架战斗机、5架俯冲轰炸机和4架鱼雷轰炸机可以飞行。山口多闻决定第三次进攻美军航母,正准备派出侦察机确定“企业”号的具体位置。虽然“飞龙”号反应迅速,但还是被美军的俯冲轰炸机炸得面目全非,有4枚炸弹直接击中目标,4枚擦过船身。其中一枚击中紧靠岛式建筑的升降机,其余炸弹引发了难以控制的大火。美军损失了两架SBD战机,随后还有一架因燃料耗尽坠落。日军在中途岛的最后一支航母舰队被摧毁。

   6月4日,日军俯冲轰炸机击中“约克城”号(Yorktown)航母,图中严重倾侧的“约克城”号正在逃避日军飞机。一枚炸弹刚击中航母的烟囱。右边的重型巡洋舰和驱逐舰尝试用防空炮掩护“约克城”号,但最终还是救不了这艘航母。(《美国海军》)

   中途岛飞来的一批B-17“空中堡垒”战机也参与了对日军航母的最后一击,但它们只是对已经起火的“飞龙”号进行了一轮扫射。这轮扫射代表了21架陆军飞行队的轰炸机在这次战斗中的全部战绩。“大黄蜂”号的16架SBD也参加了这次战斗。它们发现“飞龙”号时对方已经在燃烧,它们转为攻击其他日军舰艇,但没有成功。中途岛还派出了6架海军陆战队的SBD战机和5架SB2U战机攻击残余的日军航母,但都没有发现目标。

   5艘航母沉没

   6月4日晚上7点20分,南运忠一的第一艘航母“苍龙”号在浪花中沉没,盛传是美军潜艇“鹦鹉螺”给了它致命的一击。“鹦鹉螺”是美军15艘潜艇中唯一一艘参与这次行动的,当时它设法成功接近“苍龙”号,然后投放了4枚鱼雷。其中一枚的雷管没有引爆;两枚和“苍龙”号擦过;一枚击中目标。但“鹦鹉螺”的将士混淆了“苍龙”号和“加贺”号。据日军记载。

   一位劳损控制小组的长官国定吉雄(Yoshio Kunisada)少校看到3枚白色的鱼雷冲向航母,眼看着就要击中了,国定闭起眼睛祈祷,等着鱼雷爆炸。但是什么都没发生。两枚鱼雷和航母擦身而过,第三枚虽然击中了目标,但奇迹般地没有爆炸,反而擦过船边裂成了两截,弹头沉入深海,有浮力的弹尾则浮在海面上。炸弹射过来时,有几个“加贺”号的船员被气流冲到了海里,有几个跳到了海里,现在都抱着漂浮的弹尾等待救援。就这样,一个致命的武器在战争的某个瞬间反而成了救命稻草。

   火焰包围了“苍龙”号的舰桥,舰长柳本柳作(Ryosaku Yanagimoto)依然坚守岗位,不许任何人靠近,也不理会别人要救他离开的呼叫。火焰向他袭来,他一遍又一遍高呼“万岁!”。“苍龙”号上的718位将士包括它的舰长一起沉到了海底。

   接下来沉没的是“加贺”号。早上的轰炸引起了大火,一直烧到下午4点40分,火势蔓延了整条船。执行官只能下令弃船。但是两个小时后,大火渐渐熄灭。劳损控制小组回到船上试图救船。但他们的努力最终没有成功,被迫撤离。晚上7点25分,“加贺”号因两次爆炸裂成几截,船上的炸弹和燃料被引爆,最终这艘航母和船上的800名成员一起沉了下去,包括它的舰长岡田治作(Jisaku Okada)。

   燃烧的“赤城”号和“飞龙”号直到6月5日早上还一直浮在海面。6月4日下午,“赤城”号甲板上的飞机发生爆炸,但它的引擎还保持完好,仍能继续运行。机库甲板的大火烧毁了所有的内部通讯设施,完全切断了舰桥和机炉舱的联系,下面的人没有接到任何指示让他们离开岗位。火势渐趋失控,下午6点,“赤城”号的舰长下令弃船。驱逐舰接走船上的生还者后,舰长青木太次郎(Taijiro Aoki)用无线电向南云忠一请示,要求沉船。这个信息被山本五十六截获,山本马上下令先不要打开通海阀。收到命令后,青木独自回到燃烧的船上,将自己捆在一个铁锚上。6月5日凌晨3点50分,山本终于批准沉船。“赤城”号的飞行员回到船上劝青木离开。随后4艘驱逐舰向破损的“赤城”号发射了鱼雷。7分钟后,“赤城”号于凌晨4点55分沉没。当浪花淹没“赤城”号的飞行甲板时,船的内部在水下发生爆炸,4艘驱逐舰都感受到了爆炸掀起的惊天巨浪。有221人随着“赤城”号沉没。

   6月4日中午,日军俯冲轰炸机击中“约克城”号(Yorktown)航母,这幅照片摄于它被击中后的1小时,船上的锅炉房还在冒烟。本来停在船头的F4F“野猫”战斗机在袭击开始后被移到了船尾。船上的火很快就被扑灭了,这艘船最终沉没。(《美国海军》)

   “飞龙”号是南云忠一舰队最后沉没的一艘航母。“飞龙”号被“企业”号的俯冲轰炸机袭击后失去了动力,6月4日晚上9点23分完全停了下来,船身倾侧15°。次日凌晨2点30分,船上的成员受命撤离。山口多闻和舰长加来止男(Tomeo Kaku)仍然留在船上。山口多闻的手下都恳求和他一起留下,但是被许多人看作山本五十六接班人的山口多闻拒绝了。弃船前,山口多闻集合剩余的将士宣布:“作为这支航母分队的指挥官,我要为‘飞龙’号和‘苍龙’号的失败负全责,也应该和这艘船同生共死。现在我命令你们全部离开,继续效忠天皇。”

   负责护航的驱逐舰分队指挥官登上“飞龙”号想劝说两人离开,但没有成功,只能独自返回旗舰。几分钟后,凌晨5点刚过,他下令两艘驱逐舰向“飞龙”号发射鱼雷。部下虔诚有效地执行了命令。开始的几枚鱼雷并没有击沉航母。“飞龙”号终于在6月5日早上8点20分载着船上的416人沉到了海底,沉没时,两名将军将自己与舰桥绑在了一起。

   “飞龙”号机炉舱的人并没有收到弃船的命令。因为上面的甲板有火在燃烧,所以机炉舱晚上变得比较热。但是舰桥没有传来任何指示。船员一次又一次往上面喷水,希望能把温度降下来。当1号和4号机炉舱的生还者向2号机炉舱转移时,3号机炉舱一点动静也没有。6月5日一早,67名生还者向起火的航母上方移动。当航母开始下沉时,其中39人找到了划艇,他们往划艇里装满了食物和啤酒,然后将划艇放到水里,用毛毯做帆,希望可以到达威克岛或者马绍尔群岛。

   这艘划艇航行了两周。美军的水上飞机供应舰“巴拉德”号(Ballard)发现这艘艇之前,已有4个人死在了艇上。还有一个日本人随后在美军的舰艇上死亡,“飞龙”号机炉舱的其余4名长官和30名士兵成了战俘(巡洋舰“三隈”号(Mikuma)的生还者随后也被俘获)。

   6月4-5日,日军4艘航母相继沉没。山本五十六的参谋长字垣缠(Matome Ugaki)少将在6月4日的日记结尾中写道:“令人沮丧的一天……终于结束了。希望接下来的战斗中不要再出现这样的日子!但愿这已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失败!”

   还有第五艘航母在战斗中沉没。6月4日下午巴克马斯特舰长命令船员撤离“约克城”号后,这艘船并没有倾覆,反而自己差不多摆正了船身。弃船后,巡洋舰和驱逐舰离开了这艘沉默的航母继续向东行驶,远离日军。下午6点,弗莱彻派出一艘驱逐舰和“约克城”号同行,如果日军想要俘获这艘航母,驱逐舰就把“约克城”号炸沉。6月5日早上,驱逐舰的指挥官用无线电向珍珠港汇报说他觉得这艘航母还有救。驱逐舰的瞭望台看到水里有子弹在两艘船之间穿梭,然后有个人在航母的飞行甲板上挥手。一队人登上了“约克城”号,带走了遗留在医务室等死的两个伤员。其中一个伤员曾爬到“约克城”号上方打响机枪希望引起注意,但他被救起后很快就死了。驱逐舰马上派出一个救伤小队前往“约克城”号。一直密切留意战况的尼米兹派出另一艘驱逐舰、一艘拖船和一艘扫雷舰协助救援。如果当时有一艘大一点的拖船或者巡洋舰,“约克城”号肯定可以获救。可惜6月5日只有一艘小型扫雷舰“维丽俄”号(Vireo)到达现场。下午2点26分,“维丽俄”号向航母的救伤队抛出拖绳,不过当时吹着东风,这艘小船很难拖动巨大的航母。另一艘驱逐舰随后赶到,派了另一支救伤队登上航母,并且松开了航母上的铁锚和齿轮,希望可以减轻“约克城”号的重量。

   与此同时,在东面150海里(277.80千米)处,巴克马斯特舰长正带领29位长官和141名士兵组成的救伤队乘坐驱逐舰“哈曼”号(Hammann)赶往“约克城”号,同行的还有另外两艘驱逐舰。6月6日下午两点,这些驱逐舰与“约克城”号会合。还有另一艘驱逐舰也赶到。这样一共有6艘驱逐舰参与了对“约克城”号的救援。

   巴克马斯特舰长和手下一起登上“约克城”号,扑灭了余下的火苗,接着开始清除损毁的飞机和设备。其他的驱逐舰一直在航母周围盘旋,以防有潜艇和飞机袭击。“哈曼”则在一旁提供电力。看起来“约克城”似乎有救了。

   “约克城”号(Yorktown)航母被“飞龙”号(Hiryu)航母的5枚炸弹击中后被过早地抛弃。美军想救它的时候已经太迟了,一位勇敢的日军潜艇指挥官下令用鱼雷击沉了这艘航母和附近的一艘驱逐舰。照片中的“约克城”号和护航的驱逐舰都没有雷达天线,被战时监测器所取代。(《美国海军》)

   救援的终结者是山本五十六、南云忠一和田边野八(Yahachi Tanabe)。丢弃了燃烧的“赤城”号后,南云忠一将旗舰转移到了“长良”号巡洋舰。6月5日黎明,两架巡洋舰的飞行艇在东面侦察。其中一架发现了漂浮在海面的“约克城”号。收到消息后,山本五十六派出“I-168”潜艇去击沉“约克城”号。

   “I-168”是哨兵线上的其中一艘潜艇由田边指挥,由于到得太晚,没有截获美军航母。日军潜艇成功潜入“约克城”号周围的驱逐舰护航区,一开始潜艇和“约克城”号相距不到600码(548.64米),但这个距离太短,无法进行有效的鱼雷攻击,潜艇必须在护航区绕满一圈。6月6日下午1点30分,田边发射了4枚鱼雷:一枚没有击中航母,两枚在“哈曼”号底下划过炸到了航母,第4枚击中驱逐舰,把它炸成了两截。“哈曼”号在4分钟后沉没,船上241名船员有81人丧生。另外几名驱逐舰人员随后因伤死亡。

   余下的驱逐舰有3艘负责搜索“I-168”,但没有找到。其他驱逐舰则救起了生还者。驱逐舰投下的深水炸弹炸伤了“I-168”,把它逼出了海面。但田边摆脱了美军驱逐舰,“I-168”成功逃脱。

   “维丽俄”切断了拖绳,带领救伤队离开“约克城”号。但“约克城”号还是浮在海面上,次日早晨,巴克马斯特舰长想恢复救援行动。不过到了晚上,“约克城”号的倾斜度开始增加。6月7日凌晨6点,5艘驱逐舰下了半旗,美国军舰“约克城”号终于沉没了。

   航母之战到此结束。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