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西汉初期巩固政权的战争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五、西汉初期巩固政权的战争

五、西汉初期巩固政权的战争

作者:颜吾芟

出自————《中国秦汉军事史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五、西汉初期巩固政权的战争

        (一)刘邦削平异姓诸侯王的战争

        楚汉战争期间,刘邦为了争取抗楚力量,策略性地分封了7个异姓诸侯王,他们是齐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韩王信、赵王张敖、燕王臧茶、衡山王(后改为长沙王)吴芮。西汉建立后,这些异姓诸侯王据有了关东的广大区域,大体相当于战国东方6国故地,而且他们手中都握有相当数量的武装力量。仅韩信一军就比中央政府的军队强大得多”。因此,异姓诸侯王的存在,对刚刚建立的西汉王朝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刘邦在当上皇帝不久即着手削去异姓诸侯王。

        在异姓诸侯王中,刘邦最惧怕的就是曾在楚汉战争中为其立下极大功劳的韩信。垓下之战胜利后,刘邦立即夺去韩信对全军的统帅权,不久改封他为楚王。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有人诬告韩信谋反。刘邦用陈平计,假往云梦泽(今洞庭湖一带)游猎,乘韩信在途中拜见之机,将其逮捕,贬为淮阴侯,使长居长安,留在身边。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赵相陈稀反叛,刘邦亲领大军征讨。第二年春,韩信与陈稀秘密勾结之事泄露,留守长安的吕后与丞相萧何设计,捕杀韩信,夷其三族。是年夏,刘邦令梁王彭越随征陈稀。但彭越称病不往,受到刘邦的指责。彭越部将扈辄乘机策动彭越反,彭越未从,但被刘邦获知。刘邦将彭越逮捕,废为庶人,发配蜀地,后听从吕后的劝告,杀彭越,夷其宗无识别结果对于其他异姓诸侯王的削平,王中的2个,无需操戈就被刘邦除灭了。这样7个异姓王中最有实力的3个则通过了数年战争。

        1、韩王信反汉与白登之围

        韩王信是战国赵襄王之孙,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他曾随入汉中,以后跟随刘邦征战。项羽死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春,被正式封为韩王,定都颖川(今河南禹县)。第二年春,刘邦“以韩信材武,所王北近巩、洛,南迫宛、叶,东有淮阳,皆天下劲兵处”的缘故,改其封地为太原以北地区,徙都于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以御匈奴。后韩王信以晋阳距边塞过远,难以及时有效地抵御匈奴入侵为由,上书刘邦,将首都迁至马邑(今山西朔县)。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秋,匈奴冒顿单于举大兵包围马邑。情急之中,韩王信数次遣使向匈奴求和。汉军救兵在途中闻此信,怀疑其有贰心,便遣使责备他。韩王信恐惧,遂投降了匈奴,与匈奴合兵进攻太原。

        是年冬,刘邦亲领汉军来攻韩王信。在铜鞮(今山西沁县)击败韩军,斩其将王喜。韩王信逃往匈奴地。其部将曼丘臣、王黄立战国赵国后代赵利为赵王,收编韩王信的败兵继续反汉。冒顿单于派左右贤王领万余骑兵与王黄军联合屯驻广武以南至晋阳之间,企图阻止汉军北进,结果被汉军杀败,接着又败于离石(今山西离石)。随后汉军在楼烦再次大败匈奴军。汉军虽连战连胜,但时值冬季,天寒地冻,雨雪交加,“士卒堕指者什二三”,兵士极为劳苦。后刘邦侦知冒顿单于在代谷(今河北怀来),便急于要与之决战。冒顿单于乘机用计引诱汉军,他将精兵全部隐蔽起来,仅留一些贏弱之卒在左右。刘邦以为匈奴兵少,不顾谋臣娄敬的劝阻,尽起32万大军,多为步兵,向北推进。刘邦率骑兵先入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此时步兵尚未全部到达。当刘邦登上平城东北的白登山时,突然被匈奴40万精锐骑兵团团包围。一连7日,汉军内外不得相救,无力破围。后来,刘邦用陈平计,乘大雾遣使出围,携重礼往见冒顿单于的阏氏(皇后),请求议和。阏氏对冒顿单于说:“今得汉地,犹不能居,且两主不相启”。此时,冒顿单于正因与王黄、赵利约期共同击汉军,2人兵迟迟不来而怀疑他们有诈,怕他们与汉军有谋,于是便下令撤去包围圈的一角,放汉军入平城。此时,汉军救兵也到,匈奴军遂引去。刘邦也令樊哙率兵20万驻守代地,自引兵回长安。此后,韩王信多次领匈奴兵侵扰汉边。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

        春,韩王信又领匈奴骑兵入代地。汉使柴将军击之。双方战于参合(今山西高阳县境),韩王信拒绝投降,战败被杀。汉军终于消除此患。

        2、平灭赵相陈稀之战

        汉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赵相贯高因谋弑刘邦,被夷三族,赵王张敖也被废。刘邦立其戚夫人之子如意为赵王,任宠臣陈稀为赵相国,如意年幼不能赴国,由陈稀到任治国,后又命陈稀为代相,统一指挥边兵,守卫赵、代地。陈稀爱养宾客,外出时,“宾客随之者千余乘”。赵相周昌见此,便提醒刘邦:陈稀“宾客盛甚,擅兵于外数岁,恐有变”。后刘邦派人调查陈稀宾客“居代者财物诸不法事”,结果许多事情都牵连到陈稀身上。陈稀极为恐慌,阴与王黄、曼丘臣勾通。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八月,陈稀联合王黄等起兵反汉,自立为代王,攻略赵、代地,连下常山郡20城,邯郸以北尽为叛军所占。九月,汉军分2路平叛。刘邦亲领一军,抢在叛军前头,及时地进占邯郸,挡住叛军南下的通道。为了安抚守将,刘邦赦常山郡守、郡尉无罪,仍任原职,并封赵地壮士4人为千户,任为将军,以激励赵人为朝廷作战。陈稀手下多为商人出身,刘邦便以重金收买,力图瓦解叛军。是年冬,陈稀部将侯敞进攻襄国(今河北邢台),汉将樊哙迎敌,大破其军,侯敞被杀。接着,灌婴又破王黄军于曲逆(今河北定县东南)。陈稀派往进攻聊城的张春,也被汉将郭荣击败。叛军向北退却。此时,太尉周勃与张良统领的另一路汉军也经晋阳,略定了太原及代地,大败韩王信军。十二月,刘邦挥军猛攻东垣,激战月余乃下。守兵凡辱骂过刘邦者尽被屠杀,未骂者也全被黥面。随后,汉两路大军会合,继续追击叛军。次年春,在参合斩韩王信。王黄、曼丘臣的部下受汉重金诱获,生擒2人降汉。陈稀叛军基本被消灭殆尽。十月,樊哙在灵丘(今山西灵丘)消灭了陈稀的残军,陈稀被杀。至此,陈稀之叛终于被平灭。

        平叛后,刘邦分赵地,常山以北属代,山以南为赵地,立子刘恒为代王,都中都(一说晋阳)。

        3、平定淮南王英布之战

        英布(?~公元前195年),楚地六县(今安徽六安)人,秦时因犯罪被处黥刑(脸上刺字),发往骊山修墓,故又称黥布。后他交通数人,乘隙逃跑,“亡之江中为群盗”。陈胜、吴广起义后,英布也想起而响应,但苦于人少势单,后闻知番阳(今江西鄱阳)县令吴芮为人豪爽,喜交宾客,乃只身前往,劝其起兵反秦。吴芮见英布虽为刑徒之身,但言谈有识,精通武艺,对他格外器重,留为门下,并将女儿嫁给英布为妻。2人聚兵数千,投入反秦斗争,英布取得了一些胜利。项梁起兵后,英布率军归属其部,后又跟随项羽,征战四方。英布作战勇猛,常为项羽先锋,打败秦军,为灭秦战争的胜利立下功勋。但他和项羽一样,十分残暴,多次屠城,坑杀秦20万降卒即由其主持。他还曾为项羽袭杀义帝。秦亡后,项羽封其为九江王。楚汉战争中,他因助楚不力,受到项羽指责,后降汉,共击项羽。西汉建立,刘邦正式封其为淮南王,都六,领九江、庐江、衡山、豫章等4郡。

        由于英布英勇善战,强悍彪猛,诸军都很惧怕他的军队。在7王之中,他是除韩信、彭越外,令刘邦最为不安的第三个异姓王。

        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韩信被杀,英布甚为惊恐。不久,彭越又被诛。吕后将其制成肉酱,“褊赐诸侯”,英布更是心惊肉跳,暗暗下令集合兵马,密切注视旁郡汉军动向,预防不测。就在此时,其部下中太夫贲赫因被怀疑与英布爱姬关系暖昧,逃往长安,上告英布谋反。相国萧何认为英布不一定会反叛,建议派人查访一下。英布自贲赫逃走后一直很紧张,现见汉使来,更加慌恐,后见汉使已发现了一些谋反的迹象,遂诛杀贲赫全家,起兵反汉。他鼓动部将,声称刘邦已老,不会亲征,韩信、彭越也已死,其余将领并不足虑,获取天下易如反掌。

        消息传到长安,刘邦心中很不安,他召集众将问策,众将都声称应发兵平叛,但又提不出具体部署。汝阴侯滕公门下有一宾客,称薛公,曾任过楚令尹,颇有“筹划之计”,他向刘邦指出:英布胸无大志,不会有深谋远虑,因此,他必然会“东取吴,西取下蔡,归重于越,身归长沙”,只在江淮活动,而不会威胁汉朝腹地。刘邦这才心中有数,准备发兵平叛。

        此时,刘邦年迈有疾,本欲让太子率军前往。但吕后怕太子不能担当此任,丢掉太子位,力劝刘邦亲征。刘邦也知太子“固不足遣”,便于七月,亲领大军东击英布。

        英布起兵后,果然如薛公所言,不向北发展,不取齐鲁燕赵魏韩之地。使刘邦得以从容布兵,调动2路大军夹击英布。

        英布先向东进攻荆王刘贾,攻占其都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刘贾大败,退走富陵(今安徽泗县东南),被英布军追及斩杀。英布尽收其军,随后渡过淮河,进袭楚王刘交。刘交不知兵,却拒绝部下建议,分军为3布于徐、僮之间(今安徽泗县、宿县一带),以图相互救助。结果,其1路为英布所败,其余2路不战自溃。英布击败刘交后,又返军而西,在蕲西与刘邦大军相遇。英布军威严整,兵精将强,布阵犹如项羽行兵,刘邦甚为忌恨,两军大战。

        此时,齐相国曹参与齐王刘肥所率第二路大军也已赶到,2路夹攻,英布抵敌不住,向淮河败退,汉军紧追不舍。渡过淮河,英布整军再战,仍不利,连战连败,军心已乱,最后,英布仅率百余人逃往江南。

        长沙成王吴臣是吴芮之子,见英布逃来,便使人欺骗英布,假称欲与英布一同逃亡越地。英布因与之有姻亲关系,乃信以为真,十月随他走至番阳,夜宿民田舍,毫无戒备,被杀。至此,英布的反叛被彻底平定。刘邦终于将最具威胁的3个异姓王全部清除了。

        战后刘邦立皇子刘长为淮南王,封贲赫为期思侯,随征诸将也多有封赐。

        4、平定燕王卢绾之战

        汉高祖刘邦原分封臧茶为燕王。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冬,臧荼反汉,被擒。随后,刘邦又封卢绾为燕王。

        卢绾(公元前247或256年~前193年)是刘邦最亲密的大臣。他与刘邦同里,两家关系甚好,2人几乎同时出生,一起长大一同就学,平日里形影不离。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卢绾也相随起义。秦亡后,刘邦赴汉中任汉王,卢绾为将军,常随左右,后又升为太尉,“出入卧内,衣被饮食赏赐,群臣莫敢望,虽萧(何)曹(参)等,特以事见礼,至其亲幸,莫及卢绾”。西汉建立后,刘邦欲封卢绾为王,但群臣颇有怨言,便作罢。到臧荼之叛被平定,刘邦又下诏,令诸将相列侯择取群臣有功者,以为燕王。群臣深知刘邦心思,便推举了卢绾。汉高祖五年八月,卢绾被封为燕王。此后,卢绾一直深受刘邦信任,“诸王得幸莫如燕王”。

        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秋,陈稀反代地。卢绾奉命从东北击叛军。在多路汉军的合击下,陈稀不支,派王黄向匈奴求救。卢绾也派张胜为使赴匈奴,通报陈稀兵败之事,告戒匈奴不要妄动。在那里,张胜遇到了逃亡至此的前燕王臧茶之子臧衍。臧衍对张胜说:“公所以重于燕者,以习胡事也。燕所以久存者,以诸侯数反,兵连不决也。今公为燕欲急灭(陈)狒等,(陈)稀等已尽,次亦至燕,公等亦且为虏矣。公何不令燕且缓陈稀而与胡和?事宽,得长王燕;既有汉急,可以安国”。张胜以为然,遂改变使命,请匈奴帮助陈稀攻袭燕军。卢绾闻讯,以为张胜勾通匈奴反叛,上书刘邦,请族灭张胜家。张胜返回,向卢绾申明缘由,卢绾醒悟,急忙上书另指他人谋反,为张胜开脱。此后,卢绾与匈奴不断私通,并秘密派人到陈稀军中,支持他与汉军长期对垒。

        十二年,陈稀兵败被杀,其部下交待了卢绾与陈稀私通的内幕。刘邦不太相信,召卢绾入朝。卢绾称病不往。刘邦又派辟阳侯审食其、御史大夫赵尧赴燕亲迎,并在卢绾部下中进行调查。卢绾更加恐慌,不敢见汉使,他对亲信近人说:“非刘氏而王,独我与长沙(王)耳。往年春,汉族淮阴(侯),夏,诛彭越,皆吕后计。今(皇)上病,属任吕后。吕后妇人,专欲以事诛异姓王者及大功臣”。乃称病不肯入朝。其左右也纷纷藏匿,躲避汉使。但以前的事仍有泄漏,审食其如实上报,同时,又有自匈奴归降者也称张胜逃在匈奴,是卢绾派驻那里的燕使,刘邦才信卢绾真反。

        七月,刘邦派周勃将兵击燕。周勃采取军事镇压与招降并用的策略,传令凡燕六百石以上官吏,不随卢绾反者均爵加一级,能脱离卢绾者也一律免罪。

        周勃首先攻取了蓟(今北京东南),俘获燕高级官吏多人。随后大败燕军于上兰,再败之于沮阳(今河北怀来),“定上谷十二县,右北平十六县,辽东二十九县,渔阳二十二县”。卢绾率宫人、家属及数千残骑退至长城下,举棋不定。至四月,刘邦病死,卢绾遂投靠匈奴,匈奴封其为东卢王,不久卢绾死在他乡。

        这样,刘邦分封的异姓诸王,除长沙王吴芮的封国因国小势弱,地处僻远,且处于汉与南越之间,可起缓冲作用而被保留外,其余终于全部被剪除。

        (二)周亚夫平定吴楚七国叛乱的战争

        汉高祖刘邦在削平异姓诸侯王的同时,因其尚无直接控制全国的力量,加之他主观认为秦王朝速亡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分封子弟为藩王的缘故,所以他在平灭异姓王的同时,在他们的旧地陆续分封了一些自己的子弟为王,用以藩屏汉室,并与群臣共誓,“非刘姓不王”。刘邦一共分封了9个同姓王,各王国封地犬牙相制。同时西汉政府规定,各同姓王由中央派太傅辅助;王国的丞相也由中央任命,统领众官;王国发兵须有皇帝虎符。如此,刘邦认为每个王国都无法独树旗帜,对抗朝廷,自己的统治很牢固了。但实际上,由于同姓王国封地相当大,全国共54个郡,各王国共据有39郡,中央仅直辖15个郡,大体相当于战国后期的秦国国土,其中还包括公主、列侯的汤沐邑、食邑等,而且诸王拥有极大的权力,可以自置御史大夫以下的各级官吏,可以自铸货币、自征租赋、自建军队等等,对中央处于半独立状态,因而极易造成分裂势力,当王国势力发展起来后必然会威胁中央集权统治。

        刘邦死后,吕后曾对同姓王大开杀戒。文帝时,同姓王的势力开始得到很大发展,逐渐形成割据状态。吴王刘濞(公元前215年~前154年)甚至20余年不入朝,中央与同姓王的矛盾日益尖锐。当时贾谊(公元前200年~前168年)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张,即将各王国划分成几个小王国,减弱其势力,也使其不易产生邪心,便于中央控制,但未被采纳。以后晁错(公元前200年~前154年)又建议削夺诸王的封土。景帝即位后,继续重用晁错。晁错力主“削藩”,当时吴王刘濞的反迹已很明显,晁错向景帝提出:“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于是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用晁错策,首先削去了赵王之常山郡(一说河间郡),楚王之东海郡,胶西王6个县,并将及吴王。于是吴王刘濞联络楚、赵、胶西、胶东、淄川、济南等6国,发动了波及整个东方地区的叛乱一吴楚七国之乱。

        吴王刘濞是汉高祖刘邦兄刘仲之子。刘邦平英布时,刘濞年20岁,有气力,以骑将之职随军作战。平灭英布后,因荆王刘贾被杀,无嗣,刘邦诸子尚小,“吴、会稽轻悍”,须以成年王统御,于是封刘濞为吴王,领吴、会稽、豫章3郡53城(县),都广陵(今江苏扬州北)。刘邦曾告诫吴王说:“天下同姓为一家也,慎无反!”吴王连连称是。

        吴地境内豫章郡有铜山,沿海地区可煮海水为盐,铜盐之利颇丰,国用富饶,吴王利用这些优越的经济条件迅速扩充自己的势力。文帝时,吴太子入朝,因对皇太子(后来的景帝)不恭,被杀。“吴王由此稍失藩臣之礼,称病不朝”,积蓄力量,蓄谋夺取帝位。

        景帝削藩,决定削去吴之豫章、会稽2郡。吴王闻此讯,“恐削地无己,因以此发谋,欲举事”,但又耽心自己势孤力小,便去拉拢“好气,喜兵,诸齐(封在齐地的诸王)皆惮畏”的胶西王,许诺事成之后平分天下,胶西王遂同意响应。随后吴王又遣使游说齐、淄川、胶东、济南、济北、赵等国参加,经过一番准备,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正月,吴王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动员了境内14岁至62岁的男子,得20万大军,首先起兵,同时通知闽越、东越出兵相助。胶西等国也先后起兵反对朝廷。

        吴王起兵后,其大将军田禄伯建议道:“兵屯聚而西,无它奇道,难以立功。臣愿得五万人,别循江淮而上,收淮南、长沙,入武关,与大王会,此亦一奇也”。但吴太子坚决反对,称:“王以反为名,此兵(兵权)难以藉人,人亦且反王,奈何?且擅兵而别,多它利害,徒自损耳”。于是吴王拒绝了田禄伯分兵迂回入关攻汉的建议。吴青年将领桓将军又提出:“吴多步兵,步兵利险;汉多车骑,车骑利平地。愿大王所过城不下,直去,疾西据洛阳武库,食敖仓粟,阻山河(黄河)之险以令诸侯,虽无入关,天下固已定矣。大王徐行,留下(攻取)城邑,汉军车骑至,驰入梁楚之郊,事败矣”。但这一避短用长,直袭洛阳的正确建议,也被吴王否决。

        吴王继续按照原定的作战计划,率军从广陵出发,北渡淮河,会合楚军,并力攻梁,企图解除西进的后顾之忧,然后再进荥阳。梁王是景帝的同母弟,梁地也是吴楚西攻长安的必经之路。吴楚全力向梁进攻的同时,还派出精锐分队潜赴觳(今函谷关南觳山)、渑(今河南渑池)之间,伏击出关汉军。

        吴军渡淮河之前,刘濞还派周丘只身一人持汉节,夜赴下邳(今江苏邳县南),以利害威胁下邳降吴,得兵3万,随后继续向北攻城略地,至城阳时,周丘已拥兵10万。叛军攻势甚猛,震动汉廷上下。

        吴楚7国兵起,原认为非削藩不可的汉景帝顿时不知所措,一时没了主意。为求诸王罢兵,他听信谗言,杀死晁错,又答应恢复藩王封地。然而叛军毫不理睬,继续攻汉。谒者仆射邓公从前线回朝,对景帝说:“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晁)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国。景帝这才省悟,下决心武力平叛,他任命周亚夫为太尉,统率36位将军东击吴楚,这一支是汉军主力。同时另派曲周侯郦寄攻取赵地,将军栾布赴齐,并以窦婴为大将军,屯驻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随时策应各路汉军。

        汉军主帅周亚夫(?~公元前143年)是汉初名将周勃之子,熟知兵法韬略,文帝时即以治军严明而闻名。当时,匈奴入侵,威胁长安。文帝任周亚夫等3人为将军,分驻霸上(今陕西西安东)、棘门(今陕西咸阳东北)、细柳(今陕西咸阳西南,渭河北岸),保卫长安。为激励将士,文帝亲往各营慰劳,在霸上、棘门2军营中,文帝一行未受任何阻挡,将军以下各官骑马迎送,恭恭敬敬。当至细柳周亚夫军营时,营门紧闭,将士全副武装,刀出鞘,弓满弦,戒备森严。文帝前导官被阻于营门外,不得入,前导官称:“天子将到”。守门将回答:“将军令日‘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文帝至营门,也不得入,于是文帝令侍从持节诏告周亚夫:“吾欲入劳军”。周亚夫才传令开门,请文帝车驾入营。守门将又吩咐:“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文帝忙令侍从车骑勒缰慢行。周亚夫全身披挂,手持兵器行军礼,说:“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文帝肃然起敬,起身答礼。文帝出营,群臣皆惊,深为周亚夫耽心。但文帝感慨道:“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一路连连称赞,后拜周亚夫为中尉。文帝临终前,告诫太子(景帝):“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景帝即位,拜周亚夫为车骑将军。

        七国反,景帝即以周亚夫将兵平叛。出兵前,周亚夫对景帝分析说:“楚兵剽轻(勇猛轻捷),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让梁国与之相拼),绝其粮道,乃可制”。景帝十分赞同。周亚夫原计划从长安出发,击函谷关,走殺、渑,至洛阳。当行至霸上时,当地人赵涉献策:“吴王素富,怀辑死士久矣。此知将军且行,必置间人于觳、渑陀狭(险道)之间。且兵事上神秘,将军何不从此右去,走蓝田,出武关,抵洛阳,间不过差一二日,直入武库,击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周亚夫立即改变进军路线,按赵涉的建议,到达洛阳,派兵迅速抢占荥阳要地。控制了洛阳的武库和荥阳的敖仓,堵住了叛军西进的门户,为胜利奠定了基础。

        周亚夫进至洛阳后,立即派兵剿灭了骰、渑间的吴楚伏军,勾通了长安到洛阳的交通补给线,保障了侧背的安全,随后率军抵淮阳。原周勃部下邓都尉建议道:“吴兵锐甚,难与争锋。楚兵轻,不能久。方今为将军计,莫若引兵东北,壁昌邑,以梁委吴,吴必尽锐攻之。将军深沟高垒,使轻兵绝淮泗口(今江苏淮阴西,泗水入淮之口),塞吴饷道。彼吴梁相敝而粮食竭,乃以全强制罢极,破吴必矣”因。这个计策与周亚夫不谋而合。于是,周亚夫在昌邑(今山东金乡西北)南筑垒坚守,同时派出轻兵断绝吴军粮道。大将军窦婴也已进占荥阳,与各路军相互策应。汉军完全占据了战略上的主动。

        此时吴楚军仍在梁地搏杀,棘壁(今河南永城西北)一战,大败梁军,梁军被歼数万,此后连战连捷,迫使梁军退守都城睢阳(今河南商丘西南)。吴楚军日夜攻打睢阳,梁王几乎不支,数次遣使向周亚夫求救,甚至上告景帝,让景帝施加压力,但周亚夫坚持不发一兵一卒往救,迫使梁王拼全力与吴楚军决战,终于挫败叛军攻势。吴楚军久攻睢阳不下,转而西向,但仍无法突破梁军的防守。周亚夫见吴楚军消耗甚大,攻势已弱,遂将主力推进至下邑(今安徽砀山东),直接威胁吴楚军的退路。吴王急忙调转兵力进攻下邑,寻求汉军主力决战,但周亚夫仍坚壁不出,使吴楚军寻战不得,无计可施。此时吴楚军兵疲粮尽,军心已乱,士兵成批逃亡,吴王不得不下令撤军。周亚夫见时机已到,挥军追击,吴楚军一触即溃,无法抵敌。楚王刘戊见大势已去,被迫自杀。吴王刘濞丢掉大军,率数千残兵乘夜逃过长江,投奔东越,企图作最后的挣扎。周亚夫出千金悬赏刘濞,同时派人向东越王晓以利害。东越王见刘濞败局已定,遂以劳军为名,诱骗刘濞出营杀之。吴楚起兵反汉,历时3个月,至此完全失败。

        当吴楚军进攻梁地之际,胶西、胶东、济南、淄川和赵诸王,也按照与吴王刘濞的协议同时举兵。齐王刘将闾原本也要参与叛乱,但临时背约,据城自守。济北王则因城坏尚未修复,且受其郎中令的监视,不得出兵。为了解除后顾之忧,胶西王统领本国及胶东、济南、淄川4国军队,改变了原定进攻洛阳与吴楚军会师长安的计划,首先围攻齐国,将齐王包围在临淄,但围攻3个月未能攻下。正当兵疲意沮之时,栾布等率汉军进至齐地,大败叛军,4王或自杀,或被杀,齐王刘将闾也因图谋反叛而被迫自杀。齐地叛军也被平灭了。

        郦寄率汉军第三路进攻赵王刘遂。刘遂与匈奴勾结,起兵后立足观望,企图待吴楚破梁后再西攻长安。郦寄军来,赵军退保邯郸。汉军围攻邯郸,7个月不克。此时吴楚早已败亡,匈奴不敢发兵救赵。栾布平齐地后,回师助郦寄攻赵,引水灌邯郸,破城,刘遂自杀。至此,汉景帝平七王叛乱的战争全部结束。

        吴王刘濞经过几十年的准备发动的这场叛乱,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他为了自己的野心,不惜将人民推向割据战乱的痛苦深渊,必然遭到人民的强烈反对。失道寡助,这是七国叛乱失败的基本原因。在战略上,七国采取分进合击,从南、东、北3方包围关中的策略,但由于吴楚兵阻梁地,齐地诸王久困齐国,赵王拥兵观望,使这一战略意图终成泡影。而且这一战略意图,忽视了迅速抢占雄据中原,西进关中的门户一洛阳、荥阳,无视这里的武库、敖仓和它们重要的地理位置,顿兵坚城之下,使汉军从容部署,变被动为主动,掌握了战争主动权。难怪周亚夫称:“吾据荥阳,以东无足忧者”0。

        汉军方面,虽然采取军事行动较晚,但由于及时占据了洛阳、荥阳,在战略上夺回了战争主动权,取得了十分有利的主动地位。主帅周亚夫不仅能够广泛听取部下的正确意见,而且能够坚持正确的战略意图,不与气势正盛的吴楚军争锋,利用梁国吸引和消耗叛军的有生力量,待其由盛而衰,兵疲师劳之时,一举歼灭,为此不惜得罪梁王和景帝。

        周亚夫得胜回朝,景帝对他十分器重,后升任丞相,但不久为景帝废太子之事,逐渐被疏远。梁王每次入朝,也都与太后说周亚夫的坏话。后来,又因周亚夫反对封皇后兄王信,以及降汉的匈奴王唯徐卢等5人为侯,使景帝极为不满,找借口免去了周亚夫的相职。不久,景帝又借其子盗买官府葬器之案,将周亚夫下狱。周亚夫绝食5日,吐血而亡。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