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代十国的战争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十一、五代十国的战争

十一、五代十国的战争

作者: 邵石

出自————《中国隋唐五代军事史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十一、五代十国的战争

        唐末的民众暴动,被镇压下去后,朝廷对藩镇也完全失控,藩镇拥兵自重,彼此攻伐,中原地相继出现了5个朝代,割据西蜀、江南、河东的有10个政权,合称五代十国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吴、南唐、吴越、闵、楚、南汉、南平(荆南)和北汉。五代与十国大体并存,但其存在时间各有长短。

        (一)梁唐争夺北方的战争

        1、朱全忠经略河南

        朱全忠李克用都是在平定黄巢暴动中发展起来的。李克用占据太原,以河东为根据地,经营河北。河北的卢龙、成德等镇,怕李克用强大会对自己造成威胁,联兵攻打克用。朱全忠占有汴宋,其北的河北及河东都是当时的强藩,他利用了河北、河东间的矛盾,乘其相互牵制、无法南下之机,全力经略河南。

        他经略河南遇到的第一个劲敌是蔡州刺史秦宗权。秦宗权四处攻掠,不仅威胁到朱全忠,而且威胁到河南以及江淮地区。天平节度使(治所在今山东东平)朱璀即曾出兵救援朱温,共拒秦宗权。陈州刺史赵犨也曾自愿供应朱全忠军费以共同对付秦宗权。经过数年征战,终于在光启三年(公元887年)大败秦宗权,迫使其放弃了河南之地,无力再北上争雄。

        文德元年(公元888年)朱全忠终于消灭了这一心腹之患。灭秦宗权后,朱全忠就出兵攻打徐州时溥。景福二年(公元893年)四月,吞并了徐州之后,又于乾宋元年(公元897年)消灭了天平节度使朱瑁及其弟兖州节度使朱瑾,基本上控制了黄河以南地区。

        2、朱全忠与李克用争夺河北

        在朱全忠全力经营河南之时,李克用(公元856~908年)也积极南向经营,主要目标是河中和河北。当时北方的各镇都依委于李克用与朱全忠之间,受克用威胁则求救于朱全忠,反之则求救于李克用。

        李克用欲东出太行南下,就必须攻下磁州(今河北磁县)、洛州(今河北永年)。大顺元年(公元890年),克用先后攻下磁州、洛州、邢州,河北诸镇出兵攻打克用后方,迫使其退兵。其时,朱全忠正攻伐徐州,上表朝廷,请求公开讨伐克  用,于是,发生了汴宋与李克用的第一次潞州之战,唐廷也派军参与了这次征讨。

        (1)潞州之战

        大顺元年(公元890年)五月,当朝廷决定攻伐李克用时,李克用的潞州发生军乱,投靠朱全忠,克用派兵包围了潞州(今山西长治)。七月,朱全忠派其将葛从周率千余骑兵乘夜从壶关(今山西壶关)到了潞州,派李谠、李重胤、邓季筠率兵攻打守卫泽州(今山西晋城)的李罕之,又派张全义、朱友裕屯军于泽州之北,应援葛从周。九月,李克用派李存孝救援泽州,大败围攻泽州的朱全忠部,生擒其骁将邓季筠,李存孝乘胜攻打潞州,葛从周等弃潞州而遁,克用又控制了潞州。十一月,唐廷军队也大败而归。

        这次攻讨克用,朝廷想依靠朱全忠和河北三镇的力量,但朱全忠正在经营徐州,未能全力北进;河北三镇也怕朱全忠灭克用后,自己就会首当其冲,所以当朱全忠借道魏博、成德北上时,为二镇所拒绝。

        (2)李克用争幽州、朱全忠争魏博

        潞州之战后,朱全忠派兵攻打魏博。军队渡过黄河后,先后攻下了黎阳(今河南浚县)、临河(黎阳之北)、淇门(今河南洪县一带)、卫县(今淇县东)。次年(公元891年)正月,朱全忠五战五捷,魏博大惧,节度使罗弘信遣使厚币请和,朱全忠命其属下停止焚掠,还其俘虏,退军于黄河边,从此,魏博再不敢与汴宋争锋。

        当朱全忠攻讨郓兖朱璀时,朱理求救于李克用,李克用于乾宁三年(公元896年)闰正月派兵借道于魏博南下救援,朱全忠派人对魏博罗弘信说:“克用志吞河朔,师还之日,贵道可忧”,罗弘信鉴于幽州已被克用吞并,故派兵3万乘夜偷袭李克用的军队,克用失利,退守洛州。

        李克用既无法越过魏博攻打朱全忠,就致力于控制河北,屡次从泽潞出兵,攻打成德。幽州与成德结怨,成德投靠克用,对付幽州。克用应成德之邀,出兵幽州,在乾宁元年(公元894年)平定了幽州,其地尽归克用。乾宁四年(公元897年)八月,幽州守将刘仁恭起兵攻打李克用留守于幽州的军队,自树旗帜,克用率兵前去攻讨,被刘仁恭击溃。光化元年(公元898年)三月,刘仁恭派其子刘守文率兵偷袭沧州,攻占了沧州(今山东沧州东南)、景州、德州(今山东陵县),“仁恭兵势益盛,自谓得天助,有并吞河朔之志”。

        朱全忠得知刘仁恭驱逐了李克用之军后,立即派人与仁恭修好,会合魏博军队攻打克用。朱全忠派兵先后攻克了克用占据的洛州(今河北邯郸北)、邢州(今河北邢台)、磁州(今河北磁县)。李克用派步骑3万出青山(今河北邢台西北),欲收复太行山以东的这3个州,但被朱全忠击退。二年(公元899年)正月,刘仁恭发幽、沧等12州兵共10万人,南下兼并河朔。魏博罗绍威求救于朱全忠。朱全忠大败仁恭所部,并乘胜进击至永济渠。成德也乘机出兵,仁恭大败而归,从此一蹶不振。

        三年(公元900年)朱全忠派葛从周率兖、郓、滑、魏4镇兵共十万多人攻打幽州刘仁恭。刘仁恭遣使卑辞厚礼求救于河东李克用,克用派周德威率骑兵5000出黄泽,攻打邢、洛以救之,八月,克用攻克了洛州。朱全忠率军夺回洛州,并进攻成德,成德被迫款服。至此,河朔地区都归服于朱全忠。

        天复三年(公元903年)朱全忠打败李茂贞后,将唐帝挟持到东都。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四月,朱全忠废黜唐帝,自立为帝,国号大梁。

        3、第二次泽潞之战河东李氏复振

        天祐三年(公元906年)八月,朱全忠鉴于沧州为幽州刘仁恭所得,幽、沧两州首尾相应,威胁着魏博,而魏博牙兵被歼除后,力量一落千丈,基本上已成为朱全忠的附庸。所以他想先占沧州,再攻幽州,进而完全控制河北。

        九月,朱全忠从白马(今河南滑县南)北渡黄河,围攻沧州。刘仁恭发兵救援,但屡为朱全忠所败,求救于河东李克用。克用恨其反复无常,欲坐视不救,其子存勖认为应乘机出兵,攻伐朱全忠,振兴河东。李存勖是很有眼光的一个人,对形势的分析切中要害。如幽、沧刘仁恭再为朱全忠所并,则克用就更加势单力孤,也许就永远不会再有机会复振。所以,只有救援幽、沧,才有力量与朱全忠抗衡,才可乘机东山再起。李克用听从了他的建议,决定出兵救援。并要求刘仁恭出兵,共同南攻潞州。仁恭立刻派其都指挥使李溥率兵3万到晋阳,克用命周德威、李嗣昭率兵与之一同南下攻打潞州,以声援仁恭。

        朱全忠得知李克用出兵攻打潞州后,立刻分兵数万,从河阳出兵救援,但潞州守将丁会已举州降于克用。开平元年(公元907年)五月,他命康怀贞率兵8万会同魏博兵攻打潞州,开始了潞州之战。六月,梁军进至潞州城下。李嗣昭据潞州自守,李克用派兵救援,并派兵攻打泽州,以分朱全忠围攻潞州之兵势。第二年(公元908年)正月,李克用病死,其子幸存勖继立。

        对于潞州之围,李存勖认为:“上党,河东之藩蔽;无上党,是无河东也。且朱温所惮者独先王耳,闻吾新立,以为童子未闲军旅,必有骄怠之心。若精兵倍道趣之,出其不意,破之必矣。取威定霸,在此一举,不可失也!”监军张承业赞成他挥兵南下的决策。于是,李存勖全军南下,乘梁军无备,大败之,梁军伤亡以万计,资粮器械委弃山积,败军从天井关遁归。

        4、李存勖经略河北

        朱全忠建立后梁,势力强大,威胁到了河北诸镇,他们与河东李存勖联络,对抗后梁。开平四年(公元910年)十月,梁发兵屯于泽州,并派魏博兵3000人占据深州,冀州、成德、义武也都先后派人求救于河东李存勖,并共推存勖为盟主,联合抗击后梁。存勖命周德威率军出井陉,屯军于赵州。十二月,梁命王景仁率兵4万,屯于邢州、洛州,发生了柏乡之战。

        (1)柏乡之战

        当王景仁进军至柏乡(今河南柏乡)时,成德王镕又向李存勖告急,存勖命李存审守晋阳。自己亲自率军从赞皇东下太行山,赶到赵州,与周德威会合后,向柏乡进军,扎营于距柏乡5里的野河之北。

        周德威向李存勖建议:“贼势甚盛,宜按兵以待其衰。”李存勖说:“镇定之兵,长于守城,短于野战。且吾所恃者骑兵,利于平原广野,可以驰突。今压贼垒门,骑无所展其足且众寡不敌,使彼知吾虚实,则事危矣。”存勖在屡战屡胜之后,有轻敌思想,想贸然决战。周德威向监军张承业建议:“彼若造桥而薄我,我众立尽矣。不若退军高邑,诱贼离营,彼出则出,别以轻骑掠其馈饷,不过瑜月,破之必矣。”当时梁军闭垒不出战,正在修造浮桥,准备强渡野水,攻打存勖。存勖从俘虏口中得此信息,便依周德威计,率军退保高邑。

        屯守柏乡的梁军缺少马料,士兵外出打草,存勖命游军抄略,并派骑兵绕梁军军营,使之无法获取马草,战马多被饿死。乾化元年(公元911年)

        正月,周德威与史建瑭、李嗣源率精骑3000到梁军营垒前骂阵,王景仁、韩就率全军出战,德威且战且退,到了高邑之南。李存勖布阵于野河之上,梁军争相夺桥,强渡野河。成德、义武步兵抗击,已力不可拒,存勖立刻派李建及率兵救助。两军从巳时打到午时,未分胜负。梁军未能进食,士无斗志,王景仁后退,周德威乘机进击,列阵于东边的魏、滑军已先后撤,李嗣源率河东兵进至列阵于西边的汴宋兵前大声呼道:“东阵已走,尔何久留。”梁军互相惊吓,大溃而去,李存璋率步兵进击,梁精兵伤亡殆尽,从野河到柏乡,僵尸蔽地。存勖军追击到柏乡,梁军已全部退去。李嗣源追击到邢州,河朔大震,深州、冀州的梁守军也弃城而去,存勖收兵屯于赵州。

        柏乡失利后,梁命杨师厚为北面都招讨使,率兵屯于河阳,收集散兵。存勖命周德威、史建瑭率骑兵3000赴澶州、魏州,命李存璋率步兵攻打邢州,自己亲率大军继其后。梁派徐仁溥率兵1000从西山夜入邢州,帮助王檀守城。二月,存勖攻打魏州,梁派李振、杜庭隐率兵1000从杨刘渡河,走小道夜入魏州,助罗周翰守城。周德威率军从临清攻打贝州,攻克了夏津、高唐;攻打博州,攻克了东武、朝城;攻打澶州,刺史张可臻弃城逃走;攻黎阳,克临河、淇门,进逼卫州,掠新乡、共城。梁帝朱全忠率亲军屯于白司马阪以防御。

        二年(公元912年)五月,梁帝被郢王朱友玮杀死,三年均王友贞即梁帝位。

        李存勖在柏乡之捷后,北归晋阳,经营幽州,灭卢龙刘守光。四年七月,存勖南下,与成德王镕、周德威会于赵州,南攻邢州,李嗣昭也率昭义兵会合。

        (2)魏州之战

        贞明元年(公元915年)三月,魏博杨师厚死,梁欲趁机将魏博分为两镇,并派刘率兵6万自白马渡河,魏博军士向李存勖求援。存勖命李存审从赵州率兵进据临清,刘也进屯于洱水。存勖亲自率兵从黄泽岭东下,与存审会合。刘得知存勖率兵前来,就分万余人从洹水赴魏县(今河北大名),存勖率大军进屯魏县(今河北大名西南),与刘沿河对阵。梁帝派王檀率兵屯于杨刘(今山东平阴一带),声援刘。六月,魏博迎李存勖进入魏州,又先后攻取了德州、澶州。

        刘认为河东兵尽在魏州,晋阳一定空虚,便从黄泽(今河北峻极关以南,河北与山西交界处)西上偷袭晋阳。由于久雨,道路泥泞,行军迟缓。存勖得知此情,命李嗣恩先入晋阳报警,周德威从幽州率千骑救援。刘进至乐平(今山西昔阳),军粮已尽,又知晋阳有备,只得撤回。二年(公元916年)二月,梁帝屡促刘与河东决战,刘闭垒不战。存勖乃留李存审守营,自至贝州犒军,声言欲归晋阳,刘决定袭击魏州。李存审见刘出军,便跟随其后,李存勖率兵从贝州赶来,李嗣源率魏州城内之兵出战,包围了刘。梁军四面受敌,全军大溃,刘从黎阳(今河南浚县)南渡黄河,退保滑州。

        梁晋交战于河北之时,梁帝听从王檀的建议,派河中、陕、同、华诸镇兵3万人出阴地关(今山西离石南),袭击晋阳。晋阳无备,城池几被攻陷,昭义节度使李嗣昭急派500骑赴援,内外合击,大破梁军。

        三月,存勖攻克卫州、磁州。四月,又攻克洛州。八月,梁军弃相州而去,存勖招降邢州。九月,招降沧州、贝州。至此,黄河以北的州县大都为存勖所控制。此后,李存勖常常率兵南下攻梁。

        5、李存勖南下灭梁

        贞明四年(公元918年),存勖大军结集于魏州后,南下渡河,与梁军决战,梁军大败。五年,梁军攻讨李存勖守军,存勖发兵救援。六年,梁河中节度使朱友谦攻占同州,存勖派李存审、李嗣昭、李建及、李存质率兵赴援。存审等渡过黄河,大败梁军。龙德元年(公元921年),成德发生军乱,张文礼杀死节度使王镕,自为留后。其时存勖正与梁对峙。二年,梁军乘机攻取了卫州,又攻克淇门、共城、新乡,澶州之西,相州之南,重又为梁所占。

        次年(公元923年)四月,李存勖称帝,国号唐,改元同光,是为后唐庄宗。多年来,梁唐对峙于黄河一线,彼此攻战,各有胜负。梁固然已处劣势,但唐的形势也不乐观,泽潞久攻不克,北有契丹之威胁,南有黄河之阻挡,军粮供应不足,大臣多建议以黄河为界,各守疆界。郭崇韬认为:“今已正尊号,河北士庶日望升平,始得郓州尺寸之地,不能守而弃之,安能尽有中原乎!臣恐将士解体,将来食尽众散,虽划河为境,谁为陛下守之?臣尝细询康延孝以河南之事,度己料彼,日夜思之,成败之机决在今岁。梁今悉以精兵授段凝,据我南鄙,又决河自固,谓我猝不能渡,恃此不复为备。降者皆言大梁无兵,陛下若留兵守魏,固保杨刘,自以精兵与郓州合势,长驱入汴,彼城中既空虚,必望风自溃。苟伪主授首,则诸将自降矣。”李存勖听从郭崇韬的意见,亲率大军从杨刘渡河,打败了前来的梁军,生擒其主将王彦章。之后,直扑大梁。梁帝得知唐军正向大梁进发,惊慌失措,又无兵可用,只得自杀。唐军到大梁时,梁臣开门出降,梁朝所属节镇州县也纷纷向唐投降。灭梁后,李存勖将都城迁至洛阳。

        (二)周世宗的统一战争

        1、统一战争前的形势

        (1)北汉的建立及南下

        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死后,隐帝退位。朝廷内部将相间矛盾重重,乾祐三年(公元950年)冬隐帝刘承祐设计杀死了杨邠、史弘肇、王章等人,并欲谋杀镇守于邺都的留守郭威。郭威率兵南下,攻入开封,隐帝被杀。广顺元年(公元951年)正月,郭威自立为帝,建立后周。

        河东节度使、后汉宗室刘崇得知郭威夺了后汉江山、自立为帝,也在晋阳称帝,国号为汉,史称北汉。由于北汉地瘠民贫,国力微弱,便北结契丹,奉其帝为叔皇帝,请辽出兵,助其南下攻打晋州,但北汉被击溃。

        (2)高平之战

        显德元年(公元954年)正月,周太祖郭威死,北汉帝请兵于契丹,欲乘北周国丧之机南下。二月,北汉帝率契丹骑兵万人、汉兵3万从团柏南攻潞州。新即位的周世宗柴荣力驳众议,决定亲征。

        三月,周世宗命天雄节度使符彦卿从磁州(今河北磁县)出兵,从后面袭击汉军;命河中节度使王彦超率兵从晋州东北出击,阻击汉军命马军都指挥使、宁江节度使樊爱能、步军都指挥使、清淮节度使何徽等率军直奔泽州。北汉帝刘崇不知周世宗亲征,绕过潞州继续南下。当其至高平时,与北周前锋兵相遇。

        北汉帝命其中军在巴公原(今山西晋城巴公)列阵,命张元徽列阵于东,杨兖列阵于西,军容严整。周世宗命白重赞、李重进率左军居西,樊爱能、何徽率右军居东,向训、史彦超率骑居中央,与汉兵对阵。刘词所率后军尚未赶到,周军军心颇惧。

        北汉帝见周军兵少,与诸将皆有轻敌之心,决定逆风而战。张元徽率千余骑兵攻打周右军,刚交战,樊爱能、何徽就率先带骑兵撤走,右军因此而全线崩溃。周世宗立刻率亲兵上前督战,奋力冲杀,汉军被击溃,张元徽战死。刘词所军赶到,顺风而战,北汉军大败,周军乘胜追至高平。汉军“僵尸满山谷,委弃御物及辎重、器械、杂畜不可胜纪”。”汉帝刘崇昼夜溃逃,回到晋阳。

        高平之战结束后,周世宗严明军纪,杀了临阵逃走的樊爱能等大将,“自是骄将惰卒始知所惧,不行姑息之政矣。”

        高平之战,一方面肃清了军纪,加强了对军队的指挥和控制同时,北汉受此打击后,不敢再轻意发兵南下,暂时解除了北周的北顾之忧。

        (3)统一战争的战略

        高平之战后,世宗“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于是要求大臣上《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和《开边策》,准备内修政治,外务统一。比部郎中王朴的《开边策》成为北周以及宋初统一的战略:“凡攻取之道,必先取易者。唐与吾接境几二千里,其势易扰也。扰之当以无备之处始,备东则扰西,备西则扰东,彼必奔走而救之。奔走之间,可以知其虚实强弱,然后避实击虚,避强击弱。未须大举,且以轻兵扰之。南人懦怯,闻小有警,必悉师以救之。师数动则民疲而财竭,不悉师则我可以乘虚取之。如此,江北诸州悉为我有。既得江北,则用彼之民,行我之法,江南亦易取也。得江南则岭南、巴蜀可传檄而定。南方既定,则燕地必望风内附,若其不至,移兵攻之,席卷可平矣。惟河东必死之寇,不可以恩信诱,当以强兵制之,然彼自高平之败,力竭气沮,必未能为边患,宜且以为后图,俟天下既平,然后伺间,一举可擒也。”王朴的战略原则是先易后难,即先取力量较弱的南方诸国,然后再回军取北方。在先易后难的战略原则指导下,首先要对付的就是“易中之难”南唐。南唐是南方的大国,灭南唐则南方可轻易而取。而这一策略的关键是“扰”,即先扰而击之,这是由于面临着一个长江大堑,而江南又较北方富庶。王朴能根据当时的具体形势,确定这一先易后难的战略,是很有眼光的。

        2、攻取秦、凤四州

        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周世宗派向训率兵西取秦(今陕西秦安)、凤(今陕西凤县),后蜀见周军来攻,派人与北汉、南唐联络。蜀将李廷玮派其先锋都指挥使李进占据马岭寨,又派奇兵出斜谷,屯驻白润镇(在凤州境),并派兵出凤州之北的唐仓镇和黄花谷,以阻断周军粮道。周将王景也派其裨将张建雄率兵2000到黄花,又派千人到唐仓,以截断蜀军归路。蜀将王峦率兵出唐仓,与周将张建雄战于黄花谷,蜀兵大败,伤亡3000余人,马岭、白润的蜀兵也闻之溃败。李廷玮只得退保青泥岭,秦州、成州(今陕西成县)、阶州(今陕西武都)的守将都或降或逃,其地尽为北周所得。随后,又攻占了凤州。

        3、攻打南唐

        (1)第一次南征

        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十一月,周世宗命李毂等率兵攻伐南唐。南唐命刘彦贞率兵2万到寿州(今安徽寿县)拒战,命皇甫晖率兵3万屯于定远,应援刘彦贞。李毂修建浮桥,从正阳(今安徽寿县西南)渡过淮河。次年正月,周世宗亲征,命李重进先赶到正阳增援李毂,李毂久攻寿州不下,而刘彦贞在救援寿州的同时,又派战船数百艘赶赴正阳,准备攻打周军的浮桥;李毂怕浮桥被毁,后退无路,从寿州退兵,力保正阳浮桥。唐军得知周军退保正阳,就全军赴正阳,准备与周军决战。

        李重进在渡过淮河以后,在正阳以东迎战刘彦贞部,彦贞被杀,唐军伤亡万余,退回寿州,应援彦贞的皇甫晖也退保清流关(今安徽滁县一带)。周世宗率大军屯于肥水(今西淝河)之北,命诸军围攻寿州,并将浮桥从正阳移到了下蔡镇(今安徽风台,居寿州之北)。二月,世宗命其将赵匡胤突击清流关,皇甫晖退入滁州(今安徽滁县),赵匡胤率兵包围了滁州。皇甫晖率军出战,被周军击溃,赵匡胤攻占了滁州。

        当世宗得知扬州守卫空虚时,便派韩令坤率兵袭取扬州,并攻克泰州(今江苏泰州)。三月,周又陆续攻占了光州(今河南潢州)、舒州(今安徽潜山)、蕲州(今湖北蕲春)。

        南唐组织反击,派齐王李景达率兵拒击周军,命边镐应援,并派潘承祐到泉、建等州召募军队。由于久攻寿州不克,天又久雨,周军营中水深数尺,攻城之具漂毁,士卒伤亡甚众,粮草也无法及时运到,周世宗决定沿淮水向东至濠州。其时,韩令坤在扬州城下大败唐军。李景达率兵2万从瓜州(今江苏六合南)渡江,进至距六合20余里处安营扎寨。数日后,向周军发起进攻,被赵匡胤击溃,伤亡近5000余人。其余1万多人在逃跑时溺死者甚众。至此,南唐精兵已伤亡殆尽。五月,周世宗留李重进等人围攻寿州,自己回到了大梁。

        后唐得知世宗北归,开始反攻。六月,命朱元率兵收复了江北诸州,七月,舒州、蕲州、和州(今安徽和县)等地先后被唐收复;同时,扬州一带的周军也先后放弃扬州、滁州,退屯于寿春,准备合军全力攻克寿春。

        (2)第二次南征

        四年(公元957年)正月,唐将李景达从濠州派边镇、边镐、朱元率兵数万,溯淮水而上,救援寿春。世宗决定再次亲征。三月,进抵寿春城下,屯军于紫金山之南,命赵匡胤率军击溃了唐先锋,攻破了山北的一座营寨,截断了唐援军通往寿春城的甬道,使唐军首尾不能相顾。不久,唐将朱元由于受到猜忌和排挤,愤然降周,周世宗乘势进击紫金山的唐军,杀获万余人,生擒许文稹、边镐、杨守忠等大将。唐军沿淮水向东败走,周军也顺淮水追击,唐军伤亡及投降者近4万多人。

        周世宗命人夹淮水修建了两座城池,将下蔡的浮桥也移置于此2城之间,驻军防守,扼制了濠州与寿州间救援之路。李景达见此不得不从濠州退回金陵。周世宗于四月退回大梁。

        (3)第三次南征

        是年十月,世宗第三次南征。十一月,渡过淮水,攻袭濠州,占据了唐军在城外布置的营栅,大败前来救援的唐军,并乘胜攻占泗州。当世宗得知唐有大批战船停泊在淮水时,便率兵袭击,唐在淮水的战船皆为周军所毁。濠州守军见救援无望,投降了周军。周世宗率兵进至楚州城下,攻克其月城,同时命武守琦率骑兵数百赴扬州,刚进至高邮,唐军焚毁扬州城,驱百姓南渡长江。数日后,武守琦进占空城扬州,世宗又派兵袭取了泰州。

        五年(公元958年)正月,周军攻占海州,世宗在楚州西北的鹳水打通了通往长江的水路,攻克了静海军,进而打通了通往吴越的道路,随之,又克楚州。三月,世宗到达泰州。唐帝派人向周求和,答应取消帝号,称国主,并割让长江以北的地盘,划江而治。于是后周尽有江北14州之地。四月,周世宗北归。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