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公元前8一前3世纪印度的军事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七、公元前8一前3世纪印度的军事

七、公元前8一前3世纪印度的军事

作者:龙源    于可

出自————《世界古代中期军事史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七、公元前8一前3世纪印度的军事

        古代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地理版图包括今日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古代印度的历史分期,包括印度河文明时代、吠陀时代、列国时代和帝国时代四个阶段。本章所涉及的时间跨度,包括吠陀后期(公元前9一前6世纪)、列国时代(公元前6一前4世纪)和孔雀帝国时期(公元前4一前3世纪)。在此期间,印度经历了波斯、马其顿入侵,列国争霸及摩竭陀崛起,驱赶外族,统一南亚次大陆,建立帝国的过程。因此,其战争极为频繁,兵制、武器等亦有较大变化,尤其是在帝国时期,还出现了论及军事思想的著述。所以,它在世界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1、列国时代到帝国时代兵制的发展

        (1)武装力量体制

        ①军队的构成。古印度的兵制,在很大程度上与后期吠陀时代(公元前900前600年)形成的种姓制有关。吠陀后期,印度社会已分为四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婆罗门是祭司贵族,并干预政务,为国王出谋划策;刹帝利为武士等级,是军队的骨干力量和统帅,掌握军政大权;吠舍是雅利安人平民,战时应征从军首陀罗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战时也要服兵役。由此观之,当时的兵制尚未脱离民军的范畴。

        公元前6世纪,印度进入列国时代。各国均有常备军,如阿凯诺斯王国有2000骑兵、30000步兵、30头战象;波罗斯有步兵5万余、骑兵3000、战车1000辆、战象130头;阿迦拉索伊有步兵4万、骑兵300;马洛伊有9万步兵、1万骑兵、900辆战车;阿巴斯塔诺伊步兵6万、骑兵6000、战车500据此估计,当时印度总兵力约为步兵百余万,骑兵10余万。其中最强大的国家是摩竭陀国。

        摩竭陀国的孔雀王朝时期,军队由六部分组成:(1)摩罗,即职业军队或世袭军队。据阿里安记载,当时印度民分七等,其中第五等级是士兵,人数仅次于农民,以从军为职业,武器、马匹概由国家提供。他们只打仗,平时训练、玩乐,从国家领取优厚的薪饷,足以养活家人”。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也记载有一种“国之战士”,说他们“骁雄毕选,子父传业、遂穷兵术”国。这两段记载可能指的就是这种军队。他们是常备军,是国家基本武装力量。(2)布利陀,即雇佣军,他们战斗力强,但为利而战。(3)什列尼,即行会军队,由城市手工业者组成,以手工技术为军队服务,相当于后勤兵。他们服役期较短,实际上是一种民兵。(4)阿密多罗,结盟的外国军队。(5)密多罗,藩王或同盟者提供的军队。(6)阿陀毗迦,指森林部落(野蛮部落)的军队,据说骁勇善战,但不易指挥。帝国时期的兵力无准确的数字。据说孔雀王朝的开国之君旃陀罗笈多(公元前?一前297年)有一支步兵60万、骑兵3万、战象9000头的大军,这个夸张的数字仅供参考。

        ②兵种。古代印度的兵种,各时期不尽一致。大致说来,吠陀时代只有车兵和步兵两种,至吠陀晚期,随着野象的驯服与骑马技术的提高,始形成传统的步、车、骑、象四兵种。至列国时代,这四兵种是常备军的主体,史诗和佛教文献中均有反映,如《摩诃僧祗律》载:“军有四种:象军、马军、车军、步军”(卷18下)。此外,还有水军、后勤兵等兵种,如反映当时社会状况的史诗《摩诃婆罗多》提到有八兵种,即车、象、马、步、辎重、船舶、密探和地方向导。其中,密探的主要任务是潜入敌国,刺探军情,相当于今日之侦察兵;向导为军队引路,报告敌情,作用虽然不小,但人数不多,似不能作为一兵种。孔雀帝国时期的军队,依然以传统的四兵种为主,另加海军与辎重兵。这也反映在其军事机构的设置上,据《政事论》一书记载,帝国军事机构共六部,由30名官员组成的委员会负责,每部5人。第一部为海军部,设舰队司令;第二部是后勤部,主管运输等事务,负责征集粮秣,用牛队运输粮草与军械,为军队提供擂鼓者、持锣者、马夫、机械匠等勤务人员;第三部主管步兵;第四部负责骑兵;第五、六部分别主管车兵和象兵。

        诸兵种的装备多种多样。步兵分为枪兵和弓箭手,枪兵一手持标枪,一手操盾弓箭手也有盾,很受重视,以至古代印度人将军事艺术称为“弓箭学”。他们都有一把很宽的大弯刀。车兵由贵族充任,战车由2马、3马乃至4马牵引,一乘战车兵员为3人或6人,若3人同乘,则1名驭手,2名甲士,持弓或矛作战;若6人同乘,则2名驭手、2名弓箭手、2名盾牌手,战斗激烈时,驭手也持标枪参战。象军为古代印度兵种的一大特色。战象由野象训练而成。捕捉的野象驯服后,对其加以操纵、转动、前进、践踏、杀害,以及与其他象战斗等7个项目的训练。训练有素的战象在战争中能发挥有效作用,据说在战场上,如象倌战死,大象会用鼻子将其卷住带回,或站在旁边保护他,还有的会勇猛战斗,为主人报仇。一头大象配备弓箭手3人,立于象背的厢中作战,象倌坐在象颈上,手持刺棒指挥战象的行动。骑兵的兵器是两支长标枪,其所持之盾较小,其战马无鞍、蹬,马背上仅有一块方布。为控制战马,马嘴上套有皮套,套中安有铜刺或铁刺,马嘴里也安有嚼子,缰绳系于嚼子两端,一拉缰绳,马嘴便会被刺疼,从而听从指挥。

        ③编制与管理。列国时代军队的编制,史料记载不尽相同。据《摩诃波罗多初篇》,当时编制是三三制:其最小单位“波特提”相当于今日之班,由一象、一车、三马、五兵组成;3个班组成1个塞那穆克,3个塞那穆克组成1个怙勒摩,3个怙勒摩组成1个哥纳,3个哥纳组成1个瓦希尼,3个瓦希尼组成1个普利特那,3个普利特那组成1个杰穆3个杰穆组成1个阿尼吉尼,3个阿尼吉尼组成1个阿克绍希尼。阿克绍希尼是其最大单位,相当于现代一个军团,其兵员总数为2187万乘战车,6561万匹马,10.935万名士兵。同一史诗的《备战篇》与《和平篇》记载的编制不但与此不同,而且它们之间也相差甚远,如《备战篇》所载编制为:500辆战车与500头战象组成1个塞那,10个塞那组成1个普利特那,10个普利特那组成1个瓦希尼,瓦希尼兵员为战车5万辆,战象5万头。编制上为何存在着这些差异,目前尚难解释清楚,很可能是各国的编制不同。帝国时代的军队编制,所知甚少,仅知其步兵编制分为十人队、百人队、千人大队三级。

        古代印度的军队由各级军官管理和训练。训练的主要内容是操练在马、象、车上的作战功夫,步兵的作战技巧,尤其训练诸兵种协同作战的能力,以及使用各种兵器的技能等。帝国时期诸兵种由各自的军事机构管理,各司其职。设部管理各兵种在世界上属首创。此外,国王为加强对军队的控制,防止军官叛变,还实行密探制。密探有两种,国外密探相当于现代的间谍;国内密探主要用来监视军民行动,又分为固定密探和流动密探两种。固定密探伪装成学生、僧侣、农夫、商贩、苦行者等,居住于城乡,负责监视一般民众的行动,同时传递情报;流动密探包括帮手、暗杀者、投毒者等,国王依其忠诚和能力,以适当的服饰、职业、家世等为掩护,派往各地监视各级军政人员,包括军队统帅、将军、卫戍司令、要塞司令、边防军首领、森林部落首领等,国王根据密探的报告对他们实行奖惩。密探制度有效地保证了国王对军队的控制。

        (2)军事法规与薪俸

        在印度史诗和其他文献中,我们没有发现有关治军的条文,但却有许多对敌人和俘虏的规定,如《摩诃婆罗多》记载,身穿甲胄的战士不应同未穿衣甲的刹帝利战斗,骑兵不应攻击车兵,战斗应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不应使用带毒和带钩刺的箭,不应用箭射杀孤立无援、麻木或战败的人(《和平篇》)。不应杀害因恐惧而藏匿起来的人和旁观者(《战斗篇》);不应杀害举手求饶的敌人,应优待战俘及其未婚妻,一年后送她们回家(《和平篇》);不应杀害头发散乱者、面对别处者、无箭无衣甲者,以及武器损坏的人(《迦尔纳篇》);有病或受伤者,应予以照顾(《和平篇》);交战中不允许暗箭伤人(《沙利耶篇》)。《摩奴法典》中也有类似记载,如战斗中不允许使用奸诈兵器,像内藏尖锥的棍棒、带钩有毒的箭,或燃火的标枪(卷7第90条);车兵不要进攻步兵,也不要打击弱如女性或合掌求饶,或头发苍苍,或在睡眠,或无甲胄,或赤身裸体,或解除武装,或旁观,或正在与他人厮杀的敌人;更不要打击武器已坏,或苦于忧伤,或负重伤,或怯懦,或逃走的敌人(卷7第9-93条)。该法典认为这些皆为“武士种姓无可非议的和首要的法律;刹帝利在战斗中杀敌时,决不可违犯它”(卷7第98条)。这些对待敌人、善待俘虏的规定,已接近于现代国际法规定的条款,它为我们论述的这个充满血腥屠杀的世界,染上了一点人道主义色彩,为古代世界所罕见。

        古代印度军人,从各级军官到士兵均有薪俸。据《政事论》记载帝国时代军人的薪俸如下:军队总司令官年薪为48万帕那,军队司令官12万帕那,要塞司令12万帕那,军队首长、象兵司令、骑兵司令与车兵司令各8000帕那,步、骑、车、象诸长官各4000帕那,军医、驭手、驯马驯象者各2000帕那,甲胄监督1000帕那,训练过的士兵500帕那,吹喇叭者500帕那,象倌500-1000帕那,固定密探1000帕那,流动密探500帕那,引导密探的仆人250帕那。

        (3)兵器与战术

        古代印度兵器种类较多。列国时代,据说已有86种不同的武器和84种棍棒,较常用的有10种,如弓箭、矛、标枪、战斧、剑等。史诗中还提到几种威力较大的军械,一种是铁制或钢制的能飞旋的铁饼一种是火箭,据说一次能杀死一百人还有一种是能发巨石的弩炮。防护性装备有盾牌、金属盔、衣甲、护胫、射箭手套等。

        帝国时代兵器种类更多,依其作用可分为军械、进攻武器与防御装备三类。据《政事论》记载,军械类共26种,其中固定的器械10种,活动的器械16种。前者如:萨尔瓦多帕陀罗,是一种投石机,状如车轮,安于城墙上,一转动轮盘,石块即若骤雨般降落波胡木哈,是置于城墙上的守望塔,数名弓箭手可在此一齐射箭;亚那迦,为一种安装在轮子上的长木棍,可向敌人投掷。活动器械如:优特帕提摩,这是一种钉有许多铁钉的大木梁,置于城上,用以滚杀攻城之敌;苏迦里卡为一种预防敌人投掷石块的大型皮囊,内装棉花或羊毛旁查利迦是一种在木头上钉许多铁钉的障碍物,放在护城河中,防止敌人攻城;斯帕里克陀拉为一种带刺的粗木棍,即大狼牙棒。这些军械主要用于城防。进攻性武器约20余种,尖端锋利的有11种,如铄积底,约4臂长”的金属制手执武器;恭特,长57臂的标枪帕罗斯,长约24英寸的双柄铁制兵器;尖端如猪耳形的锋利木棍;重量79迦尔沙的轻投矛,以及三角矛、尖角矛等。此外,还有弓箭、剑、斧、铲、戟、锯、镐等。其中弓箭最受重视,弓长约与持弓者身高相等,箭长约3肘”,制作得非常强劲,射箭时人需坐在地上,用左脚蹬着弓背,再把弓弦往后拉满,故印度弓箭手射出的箭,据说无论是盾牌、胸铠还是盔甲都能穿透。《政事论》记载的防护装备有20种,大致可分为衣甲与盾牌两类。衣甲包括全身甲、头盔、咽喉甲、胸甲、膝甲、手甲几类,或皮制,或植物纤维制,但铁制居多盾牌有木制、竹制、兽皮制等。

        古代印度军队作战是列阵而战,阵法多样。吠陀时代的战法,据有的学者研究,大致是:“军队伴随着高昂的战歌、鼓号的响声,挥舞着军旗迎战敌人。战士站在战车的左边,他们身旁是驭手,步兵以密集的阵列战斗,村落联着村落,部落接着部落。武士以黄铜衣甲和头盔防身,用弓向敌人发射羽毛箭,带毒的箭头用兽角或金属制成,或用矛、斧、标枪和投石器追杀敌人。当敌人被征服时,欢呼声、鼓乐声响彻云霄,如同暴风骤雨”。这段描写颇为生动。列国时代,阵法增多,据《摩诃婆罗多》记载,有针阵、苍鹭阵、鹰阵、鳄鱼阵、圆阵、雷电阵等。佛教文献《四分律》也载:“阵者,四方阵,或圆阵,或半月形阵、或张甄(zen)阵,或函相阵”(卷16)。可惜这些阵法仅存其名,我们已难知其如何布成。帝国时代的阵法,据《政事论》记载,主要有4种:若正面进攻,用“鳄鱼阵”;若从两翼进攻,用“金刚杵阵”;若从后面进攻,用“车阵”;若从四面进攻,则用“密集阵”。可见阵形多变。攻城战术也较多,《政事论》提到有4种:污染敌人护城河或将其排干;挖地道或用装甲象冲开缺口;如守敌甚众,则以攻城器械摧毁之;使用各种火攻手段。

        总之,古代印度的武器装备与战术十分丰富,以至有学者认为:“在作战技术上,印度人远较亚洲其他民族优越,”古代印度人“所以未能有效地抵抗外来侵略者,往往是由于骑兵的劣势所致。古代印度的指挥官更多地信赖象而不大信赖马。”若单以武备而论,此说较有见地。

        2、摩竭陀的统一战争

        公元年6一前3世纪在印度历史上是一个列国割据走向国家统一的过程,亦即摩竭陀国家发展壮大、吞并邻国、建立统一帝国的过程。在此期间,还伴随着波斯和马其顿的入侵。

        (1)摩竭陀称霸列国

        自公元前6世纪始,印度进入了列国时代。当时,次大陆北部有16个大国,重要的有摩竭陀、迦尸、鸯伽、居萨罗、居楼、拔祗、末罗等,它们多位于恒河流域。众列国中,地处恒河中游的摩竭陀最为强盛。该国初期的历史,我们所知甚少,但在曷利昂伽王朝(公元前554一前430)时期,摩竭陀开始勃兴。该王朝的频毗沙罗(即瓶沙王,约公元前554一前493)统治时,采取远交近攻之策,与西北部的犍陀罗、北部的居萨罗等国交好,全力吞并东邻的鸯伽,两国经常发生战争。据《佛本生经》记载,“两国交界处有一条瞻波河,那是蛇王的住所,蛇王坎皮耶统治该河。有时,摩竭陀国王攻取鸯伽国有时,鸯伽国王攻取摩竭陀国。有一天摩竭陀王与鸯伽国打了一仗,他见形势不好,乘马而逃,鸯伽兵紧迫不放。他跑到瞻波河边时,恰洪水上涨。他想,‘宁可淹死在河里,也不死于敌人手中’。随后他连人带马一起投入水中。那时,蛇王坎皮耶在水中建有一座用宝石装饰的宫殿。这时他正在庭院里沉醉于狂饮欢宴中,恰巧跳进水中的国王和马正落在蛇王面前。蛇王见到这位魁伟的国王后对他怀有好感,站起身来让他坐在自己的王位上,叮咛他不要害怕,并问他为何投河自尽。国王告诉他所发生的一切。蛇王听后说:‘不要害怕,大王,我将使你成为两国的主宰。’他这样安慰他,连续7天对他非常尊重,至第7天,蛇王和摩竭陀王离开了蛇宫,借助蛇王之力,摩竭陀王俘获了鸯伽国王,将其杀死,两国同归他统治”(卷4第506目)。这个故事虽属神话,但最终,摩竭陀征服了鸯伽。由此,摩竭陀控制了恒河下游,夺得了与南方贸易的水路通道,经济实力增强。瓶沙王称霸列国的主要手段是外交和联姻。相传他有500个妻子,大部分是其他国王的公主,其第一夫人为居萨罗国王波斯匿之妹,嫁妆是一个岁入10万钱的迦尸村。瓶沙王的外交政策,扩大了摩竭陀的影响,征服鸯伽后,国土扩大,据《五分律》的夸张说法,境内共有42万个村落。

        公元前493年左右,阿阁世(约公元前493一前462)弑父继位,积极推行扩张政策。阿阁世的弑父暴行,引起居萨罗王波斯匿的仇恨,收回其妹的嫁妆迦尸村,遂成为两国相争的导火线。初时阿阁世获胜。后来,波斯匿王采用一隐士的车阵战术,把精兵布置于山顶的两侧,包围了阿阁世,迫使他率军投降。这是《佛本生经》的记载。《撰集百缘经》记载的战术则不同:波斯匿采纳一将士的建议,集中4兵种设阵,“于阵前锋,先置健夫,次置中者,后置劣者。”“寻共交战,即破彼军,获其象马,即便捉得阿阁世王,大用欢庆”(卷一)。虽然各经所载情节不一,但结局均为和平解决,据说波斯匿王嫁一女给阿阁王,双方联姻。阿阁世进行的另一场大战是进攻北方的拔祗国。拔祗国势力较强,与末罗、迦尸、居萨罗结成东印度政治联盟,并任盟主。阿阁世为征服该国,先在恒河南岸营建华氏城,“以防拔祗国”;继则施以政略,破坏其内部团结;最后才兵戎相见,战争从公元前484年持续到公元前468年,长达16年之久。战争详情已不可知,但互有胜负,据佛教文献记载,一次水上大战,阿阁世大败,“单马回国”。最终,阿阁世取得了胜利,不仅征服拔祗,连迦尸、末罗等国也被迫臣服。他成为了东印度的霸主。

        阿阁世的后代和取而代之的希苏那伽王朝(公元前430一前364)统治时,继续推行扩张政策,征服摩竭陀西部的阿般提,进而吞并拔沙、居萨罗等国,称雄列国。约公元前364年,摩诃帕德摩难陀暗杀希苏那伽王朝的末代皇帝,建立难陀王朝(公元前364一前324)。据史料记载,摩诃帕德摩是位理发匠,成为王后的情夫。由于她的影响,他取得了国王的信任,升至近臣的地位,阴谋谋害了国王,以后充当王室儿童们的监护人,篡夺了最高权力,杀死年轻的诸王子,当上国王。他是一位强有力的统治者和征服者,在位28年,先后征服了迦尸、居楼、般阁罗等11国,统一了整个恒河流域,其版图扩张到中印度部分地区。至此,除西北一隅外,摩竭陀已统一了次大陆北部,成为南亚第一强国。在古希腊作家的笔下,难陀王朝相当强大,其军事力量甚为可观。据柯蒂阿斯报道,它有骑兵2万,步兵20万,战车2000乘,战象3000头。普鲁塔克报道的数字更高,据他说有骑兵8万,步兵20万,战象6000,战车8000。故有的学者猜测,亚历山大兵取印度西北部后,之所以未进军恒河流域,除士兵厌战外,难陀王朝军力的强大也是原因之一。

        (2)反马其顿的战争

        正当摩竭陀国逐步统一恒河流域之时,印度西北部先后遭到了波斯和马其顿的入侵。公元前6世纪前半期,西北印度小国林立,重要者有犍陀罗、剑浮沙、波罗斯等。居鲁士建立波斯帝国后,曾一度用兵东征,将印度河以西地区纳为属国。公元前518年,大流士进一步东进,征服犍陀罗,占据了印度河流域。西北印度诸国虽然向波斯称臣,但独立性较强。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兴起,其国王亚历山大消灭波斯帝国后,于公元前327年率军侵入印度河流域。有些小国不战请降,但有些国家和部族则兴起抵抗,在这些反马其顿的御敌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是海达斯皮斯河之战。

        海达斯皮斯河是印度河以东第一条支流,该河东岸是由波罗斯王统治的国家,军力较强。亚历山大降服呾叉始罗国后,决定征服这个国家。波罗斯王为抵抗侵略者,于公元前326年亲自率大军防守该河东岸。其战斗部署如下:200头巨象布置在约1000名步兵之间,排成8列,组成中央战线。波罗斯坚信这一特意部署的巨兽会吓倒敌兵,并使其战马受惊而难以驾驭。在象的后面部署了由3万名步兵组成的密集队伍,两翼凸出,步兵的纵列从象群中间向前推进。整个阵势颇似城池,站立的象群有如城池的塔楼,象群中间排列的步兵则如塔楼间的一道道墙。战线两翼有骑兵和战车掩护。骑兵为4000名,战车300辆”。

        亚历山大兵至,见敌于对岸列阵以待,难以明渡,便令骑兵于夜间沿河堤来回奔跑,虚张声势,佯装强渡,他则亲率步兵6000骑兵5000,秘密在该河下游不远处的一岬角地带渡河。接近对岸时,始被敌方哨兵发觉。波罗斯即派2000骑兵与120辆战车前去拦截,但为时已晚。亚历山大击溃这支援军后,沿河而上,直扑波罗斯的大军。在此战中,亚历山大改变了传统的布阵方式,令步兵方阵居后,骑兵居前,并派2000骑兵迂回至敌军左翼之后。战争伊始,亚历山大的骑兵即前后夹击印度的左翼骑兵,使之难以招架,向大象靠拢。印度象信急忙驱象迎战,但马其顿方阵适时向前推进,从四面八方向它们投枪射箭,并因此而乱了自己的阵脚,被大象撞了个乱七八糟。印度骑兵见有机可乘,再次出战,却被马其顿骑兵击回。不久,马其顿步兵在骑兵的配合下,将战象挤到一个狭窄的范围内,“这些大象胡冲乱撞,践踏破坏。不管是敌是友,都受害不小…有的大象由于厌烦,又已无人驾驭,….仿佛被大祸临头刺激得发了疯,不停地左奔右突,横冲直撞,践踏破坏,不遗余力”。马其顿部队有回旋余地,“大象冲来,他们就退;大象一逃,他们就追。一直不断地用标枪投射它们。”而印度部队却与此相反,他们夹在大象之间,受的伤害更大。当大象精疲力尽、缓缓后退时,亚历山大令骑兵将其围住,同时令步兵重整密集方阵进攻,结果,印度骑兵几乎全军覆灭,步兵也伤亡惨重。战斗中,波罗斯表现很出色,“他不但是一位统帅,而且也是一名勇猛的战士,”“只要哪怕还有一部分部队仍在坚守阵地继续战斗,他本人也继续英勇战斗”,不过最后,他终于被迫投降。此战,据阿里安记载,印度步兵阵亡者近2万,骑兵约3000,战车全部被毁,幸存大象全部被俘;马其顿方面,步兵战死者约80人,骑兵约230人。

        海达斯皮斯河战役的最大特点是象战,这亦是世界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象战。亚历山大于此一役,打了他平生战术运用最为卓越的一仗。征服波罗斯国后,亚历山大继续东侵,占领了一些土地,但由于士兵久离故国、厌战情绪与日俱增,只得班师西归。不过,他已征服了印度河流域,并驻军留守。

        (3)孔雀帝国的战争

        亚历山大撤军后,西北印度局势动荡,反马其顿的起义时有发生;而东印度的难陀王朝,由于横征暴敛,统治亦不稳定,人民起义不断。因而,整个印度北部一片混乱。此时,出身卑微的旃陀罗笈多”在一代谋士考底利耶的辅佐下,乘机崛起于乱世,从各地招募军队。据《政事论》记载,他招募的队伍由五种人组成,即强盗和匪徒、蛮人、有组织的行劫匪帮、森林居民、最英勇的武士宗族部落。他以这支队伍起家,很快成为义军首领,较顺利地打败了马其顿驻军,占领了印度河流域及其以东的大片土地。约公元前324(或前321)年,他在西北部自立为王,而后又兴兵东征,推翻了难陀王朝,建立了孔雀王朝(公元前324或前321一前187)的统治,公元前317年,马其顿驻军全部撤离,从而统一了北部印度。公元前305年,塞琉古王国力图恢复对印度河流域的统治,侵入印度,旃陀罗笈多与之进行了两年的战争,详情无记载,仅知战争于公元前303年以印度胜利而告终。根据双方和约,孔雀王朝取得了印度河流域以西直至今阿富汗的部分地区作为报答,回赠战象500头。

        约公元前297年,旃陀罗笈多去世,其子频头沙罗(约公元前297一前272)即位。关于此人,除了他的名字外,其他几乎一无所知,但从其绰号“歼敌者”来看,他在开疆拓土方面可能有所贡献。至其去世时,孔雀帝国的版图已扩张到德干高原,整个印度半岛仅东海岸的羯(j论)陵伽及南端的几个部落尚未臣服,后由其子阿育王完成。

        阿育王(约公元前269一前232)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年青有为,曾被其父两度任为总督,平服过呾叉始罗的叛乱。他即位之初极为暴虐,据佛教文献的夸张记载,曾残杀同父异母兄弟99人,诛杀500大臣、500綵女,并设人间地狱。其主要战功是征服羯陵伽,完成了印度半岛的统一,将帝国带入了极盛时代。在孔雀王朝统治前期,羯陵伽是一个独立国家,海外贸易发达,经济富庶,军事力量亦较为强大,拥有步兵6万,骑兵1000,战象700头。阿育王即位的第八年,起倾国之师大举进犯羯陵伽。这是印度古代史上规模最大、也最有影响的一次大战,可惜其详情无史料记载。此战使羯陵伽受到了空前的浩劫。据阿育王13号摩崖诏令记载,他“从那里掠走的人数是十五万,在那里有十万人被杀,并有许多倍于此的人死亡。”

        羯陵伽战争标志着孔雀帝国武力扩张时代的结束和文治时代的开始。据说,阿育王对此战所造成的灾难深感悔悟,皈依了佛教,以佛法治国,从而使其对内对外政策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他在其第13号摩崖诏令中说:“征服羯陵伽国以后,天爱善见王(即阿育王)便专心致志地热衷于正法的义务,渴求正法,并在百姓中灌输正法。这是由于天爱善见王对征服羯陵伽深感悔恨的缘故。在征伐一个独立国家的过程中,必然要出现屠杀、死亡和人们的流放,对此天爱善见王感到无限的痛苦和悲伤…。天爱善见王现在认为,通过正法赢得的胜利,才是最高的胜利凡是利用这种方法取得的胜利,到处都能洋溢出一种称心如意的气氛,无论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都会如此。”“阿育王之所以改变政策,与其说是真心奉佛,不如说是当时四宇平服之故。但以文治取代武功,是值得肯定的。不过,阿育王后期奉佛,显得过于虔诚,不但本人奉法忌武,还诏令子孙后代采取“忍让政策,”这必然导致忽视武备的加强。正如一位学者所说:“摩竭陀帝国的尚武精神,随着羯陵伽战场上的最后一声哀鸣而消失。阿育王放弃了祖传的军国主义而发扬正法取胜的政策,它必然会严重削弱帝国的军事实力。”有的学者进而认为:“羯陵伽的征服标志着孔雀王朝政治势力衰弱的开始。由于羯陵伽战争的杀戮而在阿育王心灵上所产生的变化,引起了孔雀帝国政策上的革命。正如所有热衷于宗教而放弃政治谋略的国王一样,阿育王为外族征服印度铺平了道路。”的确,阿育王死后,孔雀帝国便很快衰落了。究其原因,若单从军事方面而言,以上所论不无道理。

        3、《政事论》的军事思想

        《政事论》是古代印度一部重要的著述。传统认为它是孔雀王朝的开国功臣考底利耶所著,成书于公元前4世纪末3世纪初。另有些学者认为,该书非考底利耶所著,其成书较晚,或云公元1世纪、公元3世纪,乃至公元7世纪始成书。但该书的核心部分写于帝国初期,是研究孔雀王朝时期社会状况的珍贵史料。全书15卷,论及政治、经济、法律、外交、军事等内容,中心是讨论治国安邦之策。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也是一部军事著作,因为它不仅讨论了兵制、兵种、编制、薪俸、兵器、防御设施等问题,也含有较丰富的军事思想,简介如下:

        (1)战争观    《政事论》认为,战争与外交、国力紧密相联,欲取得军事胜利,就必须善于利用外交手段,同时充实国力。它指出,在国际斗争中共有6种外交策略,即和平(缔约)、战争(彼此伤害)、对峙(冷淡)、进军(力量增强)、寻求庇护(附属他国)以及双重政策(与一方和平而与另一方战争)(第7卷第1章第2目,后文简写为7.12)。国王使用何种策略,应视自己的条件而定:处于劣势则和平,国势兴盛则战争,势均力敌则对峙,具有优势则进军,力量耗尽则寻求庇护,有盟国相助则诉诸双重政策(7.113-18)。概而言之,就是一切以我为中心,审时度势,合于利则战,不合于利则止,在国际斗争中,不存在正义与非正义的问题。战争之胜负是对综合国力的检验,因而《政事论》十分重视增强国力。它提出了“国家七要素说”,认为国家是国王、大臣、国土、卫城、国库、军队和同盟七种要素组成的一个有机体。七要素关系合谐,则国力强盛;反之,则国力衰弱。七要素中,国王是核心,大臣辅佐国王,其他五要素是国家得以维持的基础。国土是生产、税收、兵力的源泉,没有国土,则一切无从谈起。它说:“卫城的保证、国库、军队、供水系统和谋生职业,在国土上有它们的源泉”(8129)。军队是国家的支柱,它“植根于国库,如果国库匮乏,军队则倒向敌人或杀害国王”;反之,“如果缺少军队,则国库肯定丧失,”因为“军队是获得和保护国库的手段”(8148,4351)。卫城是国防的据点,“国库和军队都处在卫城中,这个地方也是危难时本国人民的避难所”,如果缺少卫城,则国库将落入敌手”(81.2539)。《政事论》十分重视军事与国力的相互关系,并把军事置于国际环境中加以考察,这种从宏观上来探讨军事问题的思路为当时世界所罕见。

        (2)战略战术论

        ①兵种与地形。《政事论》将军队分为步、车、骑、象四个基本兵种,并分述其作用:骑兵的作用是在地面、宿营地和森林中搜索敌人;占领平坦地、水池、渡口、有利地势;摧毁敌人的供应与贮备,保护我军的供应与贮备;清剿敌人、坚定军心;扩大袭击范围;驱赶敌人向敌人首先发动进攻;穿插、分割与突围。象兵的作用是行进于部队前列;开辟新路、临时营地和渡口;驱散、践踏敌人;渡河与下水测试深度;稳定军心破坏敌人的防卫土墙、城门和塔楼。战车兵的作用是抵抗敌人的四军;瓦解未被击溃之敌;使敌恐惧;显示我军强大;制造恐怖的喧嚣声。步兵的作用是随时随地携带兵器,准备作战(10413-16)。四兵种作战,要因地制宜:若地势平坦、能见度好、土质坚硬,用战车兵;若地势起伏不平,则用其他三兵种。

        ②因敌制胜。《政事论》提出,打击敌人要战术灵活。以精兵对敌弱兵,以双倍于敌的兵力攻敌劲旅;不断骚扰敌人,乘其疲惫予以歼灭;若敌军强大,应先以敌之叛军、外国军队、森林部落军队与之相拼,消耗其兵力,而后予以重创。进攻方向的选择,应视地形而定:若敌之前方阵地崎岖不平,则从后面进攻;若敌之后方阵地崎岖不平,则从前面攻之,若敌之一翼阵地居险要之地,则从另一翼进攻。所有这些,均体现了灵活用兵、因敌取胜的战术原则。这与我国古代《孙子兵法》所提出的以逸待劳、以强击弱、集中优势兵力等作战原则极为相似。

        ③料敌我之备,决定攻退。《政事论》对此作战方法论述较为详细、具体。它列举了不宜作战的17种情况(第10卷第2章):在密林和荒野中长时间行军;在无水的地方无饲料、燃料和饮水时,在艰难的路上行军;遭敌袭击而蒙受伤亡时,为饥饿所折磨时;通过沼泽地、水深的河流、攀援于坎坷不平的谷地和山峦时,拥挤于只能单行的道路上时;在崎岖不平的山路小径上行军时;军中无辎重时;正在用餐时;经长途行军而疲惫不堪时;正在睡觉时;受疾病、时疫和饥馑袭击时;步兵、战马、战象生病时;未占取有利地形时当所有灾难共同降临时。在上述境况下,不宜作战;反之,若发现敌人处于上述诸境,则应立即用兵歼灭之。概而言之,就是当天时、地利等因素于我有利,则兴兵而战;若于敌有利,则息兵退守。

        ④秘密战争。《政事论》将战争分为三类,即公开宣战的战争、突然袭击的战争和无声的战争,无声的战争即秘密战争。这种战争由密探来进行。该书将密探分为国内密探与国外密探两类,国外密探除深入敌国搜集情报外,还要进行各种破坏活动。

        如在敌营中扮着酒保,应伺机将毒酒送给敌兵;或贩卖熟肉、熟食将毒药掺于其中,贱价赊销给敌兵;扮着商人者应将毒药投入象、马的饲料中,使敌人的骑兵、象兵不能出战扮着牲口贩子、猎人、耍蛇或耍象者,临战之时应将各种毒蛇猛兽驱入敌营,加剧其混乱;扮着铁匠者应乘乱放火;伪装成叛军、外国军队和森林部队的密探队,应背后下手,里应外合;隐藏于森林中的密探,应在狭路上破坏敌人的运输线,袭击敌人的援军和辎重队;夜战时,密探应制造混乱或恐怖,或潜入敌国国王寝帐,将其暗杀(1241~22)。《政事论》十分重视密探的作用,它设想的敌后密探,已成为一条无形的战线。

        ⑤结盟与树敌。《政事论》是为一个“未来的征服者”写的。这位征服者要征服的不是一个国家,而是许多国家,如何逐一消灭呢?这就需要结盟与树敌,施以远交近攻之策。《政事论》认为,邻国是天然的敌人,而敌人的邻国则是自己的盟友,应尽力争取;但盟国与敌国并非永恒,一旦消灭了邻国,昔日盟友即成为敌人,应消灭它。在征服战争中,对强国要加以武力打击,同时运用各种手段离间它与其盟国的关系,乘其彼此矛盾之际从中渔利;对弱者则应施以安抚政策;对盟友应使其处于不强不弱的状态,因为强则难以控制,弱则不足以牵制敌国。

        总之,《政事论》含有丰富的军事思想,既有宏观探讨,亦有微观描述,在古代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已被译为多种文字。但它往往是就事论事、直观描述,未作高度提炼,较少使用概括性较强的术语,故其理论性稍显不足。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