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征俄之战(1811-1812年)的后勤工作·第二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拿破仑征俄之战(1811-1812年)的后勤工作·第二

拿破仑征俄之战(1811-1812年)的后勤工作·第二

 作者:乔治·赛勒斯·索普·美国

出自————《理论后勤学

出自————《西方军事著作

   1811-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罗斯之战,常被人们漫不经心地说成是“一次因缺粮和运输工具不足的后勤失败”。但证据何在呢?

   T·A·道奇在他的《伟大的将军们》一书中说:

   “粮食是充裕的,因为俄罗斯和波兰多年没有出售它们的剩余谷物,而普鲁士可以用做面包的原料偿付它的赔款;菜牛成群地在加利西亚漫步;同时,补给辎重队(即辎重营)也已组织就绪。” [ 注:美国中校T·A·道奇:《伟大的将军们》,第3卷,第425页。 ]

   “糟踏掉的粮食比吃掉的还多。” [ 注:美国中校T·A·道奇:《伟大的将军们》,第3卷,第480页。 ]

   1812年仲夏,给养成了非常严重的问题。巴伐利亚的王储在写回国内的信中说:

   “如果奈伊(拿破仑手下的一位元帅)能稍稍要求走在我们前头的法国师团守点儿秩序,所有部队就会吃得足足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所有走在我们前头的部队全都肆无忌惮地进行抢劫,放火烧毁一切。他们的行动未受到任何阻止。” [ 注:美国中校T·A·道奇:《伟大的将军们》,第3卷,第501页。 ]

   可见问题不是没有足够的粮食,失败的原因在于缺乏协同,至少军需部门,运输部门和宪兵部队之间是这样。

   “集中起来的粮食是足够的,但是分配的难题没有得到解决。” [ 注:美国中校T·A·道奇:《伟大的将军们》,第3卷,第446页。 ]

   “粮食大部分装在辎重车辆上,源源不断地跟在军队后面,但行进速度不够快,到头来派不了用场,多半成了车队人员的享用品。” [ 注:美国中校T·A·道奇:《伟大的将军们》,第3卷,第466页。 ]

   运输的延误可能要归咎于车队人员的渎职,工兵满足不了修路的需要,或者战术部署的需求过大。不管怎么说,都是没有搞好协同。要是军需部门、工兵部门和运输部门由一个后勤长官统管,三方面就能相互配合,共同满足作战的需要;一旦这位后勤长官发现不能满足作战需求,由于他熟悉协调工作,他也能很方便地及时向司令官提出意见,调整作战的需要。而在军需部门、工兵部门和运输部门各顾各的情况下,哪一个部门的头头也没法说:三个部门共同努力就能满足需要。再进一步说,如果上述三个部门能组成为统一的后勤机构,它们肯定会密切配合,为战术适应战略的需要铺平道路。运粮辎重队所以跟不上部队,原因就在于缺乏协调一致的准备工作。

   下面是能说明这段历史中同一问题的又一则事例:

   “七月份多雨,由于食物不足,吃的太差,部队患病率急剧增加;日常的口粮却远在后方,还在从柯尼斯堡运往科夫诺的途中,处在巴斯塔海军上将控制之下……征粮员带来的通常是黑麦,人们没有磨坊去碾碎它,只好把它盛在某种容器里,不断地搅动,使它干燥得象是咖啡,以之权充大米,与肉类(或其它食物)一起烧煮。一人一天配给一磅左右,就认为足够了。赶来的牛群往往不适于食用。饮水大部取自沼泽,由于不断使用,水源日益污浊。但又无别的饮料可以减少水的用量。” [ 注:美国中校T·A·道奇:《伟大的将军们》,第3卷,第508页。 ]

   内河运输事先如能安排得好些,就会减少使用黑麦的必要性,或者事先如果估计到利用黑麦的可能性,就可准备好一些手推磨,从而能用黑麦作为制造面包的原料。由于赶牲畜的管理工作糟糕,菜牛的浪费很大。

   这位历史家用了下面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形容后勤工作之糟:

   “战役开始时,他(拿破仑)作出的选择是:在他对部队提供给养的手段未达完善之前,部队要以较慢的速度按部就班地进军俄罗斯,才能首尾(指部队与后勤的联系)兼顾。” [ 注:美国中校T·A·道奇:《伟大的将军们》,第3卷,第510页。 ]

   我们再来听听,同一位作者对所谓战役因运输不足而失败的说法是怎样讲的:

   “运输是按最大的规模组织的。” [ 注:美国中校T·A·道奇:《伟大的将军们》,第3卷,第443页。 ]

   “后来,跟随部队一起前进的马车简直太多,而且仆役也实在太多。”

   “军官每人能有一辆四轮马车装运给养。”

   军官们拥有的驮马和马车数量之多,远远超出了规定:

   “在大军中,包括炮车和弹药车在内,每三人至少有一头牲口。” [ 注:美国中校T·A·道奇:《伟大的将军们》,第3卷,第479页。 ]

   运输工具如此之多,以致军队还带了许多妇女。 [ 注:美国中校T·A·道奇:《伟大的将军们》,第3卷,第433页。 ]

   “给养问题已成为一大困难;虽然给养补给品源源涌进柯尼斯堡,但从那里要通过转运才能送给前进的军队;当时溯尼门河和维尔尼亚河而上的船运工作还未组织就绪;但是他(拿破仑)已不能再等了。” [ 注:美国中校T·A·道奇:《伟大的将军们》,第3卷,第465页。 ]

   这再次表明,在战略,战术与后勤的三位一体中,一旦后勤的地位摆不正,就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法国军队内权力的过度集中,造成了下级部门的缺乏主动性。虽然拿破仑有一个庞大的参谋部,但参谋部没有实行权力分散,而权力分散是使它的各个部门工作获得巨大成果的必备条件。打个比方说,机器有了,操作者也很不错,问题是机器的组部件却不具备承担重负荷所应有的力量。

   这里必须指出:拿破仑不止是一支五十万人以上大军的统帅,他还要为涉及大帝国政治形势的种种棘手问题操心。对他个人而言,战略和政治这两个方面的大事看来就足够他负担的了;但我们却发现,拿破仑却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例如在他写的许多信中,谈到给军队做的马鞍很差; [ 注:美国中校T·A·道奇:《伟大的将军们》,第3卷,第428页。 ] 谈到衬衫的式样和价格;谈到军服用料的质量及其制作问题;谈到军用背包; [ 注:美国中校T·A·道奇:《伟大的将军们》,第3卷,第429页。 ] 谈到军事日志和公报的种种细节;谈到面包的质量; [ 注:美国中校T·A·道奇:《伟大的将军们》,第3卷,第430页。 ] 谈到雇用水手充当仆役;谈到“奈伊元帅象一个上尉那样在要塞中投宿,而海军的一个军需官却侵占了苏尔特元帅在乌尔特里希的住宅”;谈到消防演习和打靶实习的细节;谈到紧急审讯某些士兵;以及购买马匹等等。 [ 注:美国中校T·A·道奇:《伟大的将军们》,第3卷,第435页。 ]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的小事,本应由参谋部的军官们统管,而且他们也能有效地予以处理。然而,实际上却是“统帅的眼睛注视着一切”,“辛辛苦苦地过问各种小事。” [ 注:美国中校T·A·道奇:《伟大的将军们》,第3卷,第428页。 ]

   在准备侵俄战争时,法国探知俄国政府当时新完成了一幅帝国地图,比例尺为五十万分之一。尽管拿破仑弄到了一份复制件,但他没有注意给军队提供地图。达武(拿破仑手下的法国元帅)曾经诉苦说,直至1812年年中,在他统率的整个军团中,总共只有七张地图。不是征俄之战开始前在巴黎把地图准备就绪,而是在前线极度困难的条件下,才紧张而匆忙地绘制了一些草图。甚至拿破仑本人用的地图,也没有诸如交叉路、乡村,森林等等的细节。 [ 注:美国中校T·A·道奇:《伟大的将军们》,第3卷,第464页。 ] 如果能有一个后勤部预先分析未来的各种需要,那就不会发生上述情况了。

   组织上最致命的缺点之一,是忽视了宪兵问题。缺少宪兵所造成的混乱,其后果之严重使人难以估计。因为法军在立陶宛维持不了秩序,老百姓转而反对他们,致使给养困难更大。 [ 注:美国中校T·A·道奇:《伟大的将军们》,第3卷,第466页。 ] 拿破仑写道:

   “由于符腾堡人的行为,在波兰是一片恐怖和荒凉。” [ 注:美国中校T·A·道奇:《伟大的将军们》,第3卷,第466页。 ]

   “士兵的掉队和离散削弱了部队力量;从涅曼河到德维纳河,每天损失的人数相当于圣西尔军校 [ 译者注:法国圣西尔军校,建于1808年。 ] 少了一个营。” [ 注:美国中校T·A·道奇:《伟大的将军们》,第3卷,第479页。 ]

   “下了反对抢劫的命令,但谁也不把命令当一回事。” [ 注:美国中校T·A·道奇:《伟大的将军们》,第3卷,第479页。 ]

   “非战斗人员太多。” [ 注:美国中校T·A·道奇:《伟大的将军们》,第3卷,第479页。 ]

   1812年6月,(法军)多次发布指示,要求“制止开始搞垮这个国家的混乱。” [ 注:美国中校T·A·道奇:《伟大的将军们》,第3卷,第466页。 ]

   拿破仑的军队由于各个组成部分失灵,已是一台不能开动的机器。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7月26日发生的情况。当时,拿破仑手下有一支十二万人的大军,而对手方面(俄军)才八万人。法军长时间以来就想寻机同一直在退却的俄军较量,此时,一场决战本已在望。但由于法军协同动作过于迟缓,未能及时作好战术部署,结果丧失了战机。这是战术与后勤密切相关的又一事例:后勤如及时提供情报服务并搞好交通线,就有可能迅速作出战术决策。

   由于没有后勤的协同配合,交通线大大落后,不能满足战术部署的需要,以致拿破仑在1812年6月间发布的命令实际上是在过时的情报基础上拟定的,因而下面无法执行。 [ 注:美国中校T·A·道奇:《伟大的将军们》,第3卷,第469页。 ]

   卫生勤务工作,同样适应不了形势的要求。在卢比诺战斗之后,拿破仑曾给他的参谋长下过如下的命令:

   “写信给军需总监,告诉他救护工作做得太差;从昨天起,当发生前哨战(实际是指卢比诺战斗)时,总司令部的军医们以及一些救护车和空货车……竟未派到前线去救护伤员,这是令人吃惊的;而且机关里连一个头头也没有。” [ 注:美国中校T·A·道奇:《伟大的将军们》,第3卷,第548页。 ]

   因为情报工作在战争中极端重要,我们再看看它对俄罗斯战役产生了何等之大的影响。

   “拿破仑得到的有关俄国军队的情报,肯定少于俄国人得到的有关他的情报。” [ 注:美国中校T·A·道奇:《伟大的将军们》,第3卷,第459页。 ]

   “虽然拿破仑急于攻占维尔纳是因为他的航运线已伸展得如此之远,而维尔纳是他建立一个大仓库的极好地点;但他更着急的,是想在快速推进之前摸清俄军的行踪。” [ 注:美国中校T·A·道奇:《伟大的将军们》,第3卷,第467页。 ]

   拿破仑对使用间谍抱无所谓的态度,这是人所共知的。如果他在这里能认真使用间谍,把这项工作组织好,他所掌握的俄国人的情报,就不至于如此之少,也不至于后来在条件困难时才进行侦察,以致耽误了许多宝贵的时间。

   我们有证据可以说明,法军的情报工作不是按照迅速收集情报,并迅速地加以分类、核实和分发的总方针组织起来的。情报如果不能迅速提交使用,它就毫无价值可言。要是安排某一个机构统管上述工作,该机构就能对各种来源的不同报告进行比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最后把经过筛选的真实情报送到指挥官那里,作为指挥官制订作战计划的依据。而拿破仑在战场上并没有这样一个机构,这可以拿他下达给工作不力的热罗姆(拿破仑之弟,法军侵俄大军的右翼总指挥)的一道命令来证明:

   “你应当从你手下的将军们和先头部队的司令官们接受报告;并应在披阅之后,把原件送给本统帅。”他“大量阅读报告,从中取得情报,才能据以指挥他的部队。” [ 注:美国中校T·A·道奇:《伟大的将军们》,第3卷,第483页。 ]

   象拿破仑那样当时肩负重任的大军统帅,竟能抽得出时间来大量涉猎内容庞杂的原始报告,岂非咄咄怪事!如此行事的结果必然是因小而失大。这绝非言之无据。

   通观法军侵俄作战的始终,人们可以认为,这位统帅因“缺乏情报而晕头转向。”将军们“是根据既迟到又零碎的情报靠传令兵指挥战争的。” [ 注:美国中校T·A·道奇:《伟大的将军们》,第3卷,第474页。 ]

   见微而不知著,只抓细枝末节,而不是全力以赴地抓住统帅应当注重的大问题,这是法军失败的直接原因。例如,有一次,拿破仑在维尔纳竟耽误了十七天之久。

   “维尔纳的许多具体工作可以留给别人去做,但战略大事却不能由别人越俎代庖。当时拿破仑如能随同达武和近卫军从维尔纳进军明斯克,他肯定能拦截住巴格拉齐昂(俄军第二集团军司令),并在热罗姆的协助之下——或者在另一位更好的司令官协助之下,打败巴格拉齐昂。或者假如拿破仑亲自统率的这一路大军向巴克莱(全名为巴克莱-德-托里,当时任俄军总司令)进击,与近卫军、欧仁(即欧仁·博阿尔内亲王,侵俄法军的中路总指挥)及达武一起,在十二天就能到达波洛茨克,而把巴克莱抛在后面的里加,这就可以结束战役。拿破仑在维尔纳耽误十七天,这是他军事生涯中造成不良后果最多的一次错误。” [ 注:美国中校T·A·道奇:《伟大的将军们》,第3卷,第495页。 ]

   到1812年7月,拿破仑开始意识到有必要交出决定具体细节的权力。因为他未在战前组织好后勤,最后不得不在战场上着手建立一个能满足作战需要的机构。他指示他的参谋长说:

   “委派你部下一名将官专门负责组织维尔科维斯基至科夫诺和科夫诺至维尔纳的交通线。”

   拿破仑这位总司令成天淹没在战略、战术和后勤的具体事务中,直到弥补损失已属太晚之时,才开始把主动权交给别人。他告诉贝蒂埃(法军总参谋长)写信给雷尼尔:

   “我不给他指示任何事情……一切由他谨慎行事。”

   乌迪诺也被告知:“他可以独自相机行事,也就是受到了全权委托……” [ 注:美国中校T·A·道奇:《伟大的将军们》,第3卷,第502页。 ]

   法国的失败并非由于俄国拥有优势(但后勤除外)。关于这一点,我们有证据如下:在俄国人中间,“看来并没有特别的作战计划。” [ 注:美国中校T·A·道奇:《伟大的将军们》,第3卷,第463页。 ]

   1812年7月,俄国的两个主要集团军(指巴克莱指挥的第一集团军和巴格拉齐昂指挥的第二集团军)相距甚远,战略上处于极其危险的地位。如果法军方面的组织工作好一些,巴格拉齐昂的集团军就有可能被切断而遭到失败。 [ 注:美国中校T·A·道奇:《伟大的将军们》,第3卷,第485页。 ]

   对于在战争大部分时间里担任俄军总司令的巴克莱,有以下一段评论,

   “关于他有无高超的军事才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他的临危不惧,冷静沉着,他坚不可摧的精神,以及他所推行的模范秩序(这种秩序不论在办事机关还是他所属部队的各个部分,都是一样之好),则是他的对手也不能不公正地予以肯定的。” [ 注:美国中校T·A·道奇:《伟大的将军们》,第3卷,第452页。 ]

   据说,巴克莱还具有组织的天才。

   至于法军这一方面:

   “无论在西班牙还是俄罗斯,拿破仑的战略,就纸上谈兵而论,都是完美无缺的,但是他的后勤工作却缺乏保障作战胜利的性质。” [ 注:美国中校T·A·道奇:《伟大的将军们》,第3卷,第486页。 ]

   结论

   我们已经看到,(法军的)补给品是充裕的,运输力量也是绰绰有余的,还有一个人数众多的庞大参谋部;事实上,单是参谋部本身的人员就相当于一个师。拿破仑自己为准备征俄之战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他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重大的缺点在于:后勤没有在一个头头的领导之下、作为实施战争的一大分支机构组织起来,以便分析战争的种种需要,并对预定的需要作出协调一致的反应。这种有组织的后勤机构,要以参谋长为首,拥有各种专业的负责人,能协调一致地适应形势不断变化的要求,而且每个负责人在其管辖范围之内均有相机行事之权,不必坐等总司令的指示。下级部门,尤其是后勤部门,如果没有发挥其主动性的权力与权威,很快就会养成事事依赖上头的习惯,结果成为“算盘珠子”,拨一拨,才能动一动。因此,拿破仑在战役后期说的以下一番话,完全是有感而发的:

   “无论是宪兵司令,还是(辎重车队)车长,或是参谋部的军官,——他们之中对我克尽其职的一个也没有。” [ 注:美国中校T·A·道奇:《伟大的将军们》,第3卷,第561页。 ]

   作为从这一教训中得出的结论,我们可以这样说:俄罗斯战役表明,下述有关战争准备和实施的若干事项,既不是战略方面的,也不是战术方面的,而都属于后勤的职责范围:

   有关补给的任务;

   运输;

   卫生、医疗及救护工作;

   道路建筑及其他工程职责;

   占领区的民政管理;

   宪兵;

   地图与情报的收集和分发;

   通信,亦即电报及传令勤务;

   准备性训练的具体事宜;

   武器装备的修理和补给;

   文书工作。

   以上列举的项目,还不是后勤工作的全部(或接近全部)。在这段结论中提到的,只不过是我们援引的少数证据已经说明了的一些项目。

   对此,有人也许持有异议,说什么一个军队的作战条件与另一个军队的作战条件大不相同,某一战役所提供的证据并没有足够的普遍意义,因而不宜作为制订原则的依据;为此,我们下面再对拿破仑侵俄之役半个多世纪以后,一支军队在另一种截然不同的作战条件下采用的方法,简要地作一番考察。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