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农红军新野战条令·第八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论工农红军新野战条令·第八

论工农红军新野战条令·第八

作者:M.H.图哈切夫斯基 ·苏联

出自————《大纵深战役理论

出自————《西方军事著作

   译者按:本文原载1937年5月6日《红星报》,是作者公开发表的最后一篇文章。在此文发表的同月,图哈切夫斯基被免去第一副国防人民委员兼军训部长职务,改任军区司令员。但刚到任(一说在赴任途中)即被逮捕,并于6月11日被枪决。

   苏军1936年新野战条令是图哈切夫斯基主持制订的。据参加制订工作的总参谋部军事学院战役法教研室前主任伊谢尔松回忆,图哈切夫斯基以全身心投入了制订条令工作,亲自对整部条令进行了严格的审查修改。他认为,“首先以条令形式肯定大纵深战斗新原则的1936年条令是图哈切夫斯基的重大贡献,也可以说是他对苏军战斗训练的最后一次重大贡献。”

   本文实际上是图哈切夫斯基对1936年新野战条令的诠释。作者在文中探讨了新军事技术对战斗行动样式的重大影响,阐述了当时对现代战争特点的一系列观点。作者认为,装备的发展影响着战斗行动新样式和战术新样式的发展。苏军技术兵器具有很大的远战性,使军队不仅有可能直接在战线上杀伤敌人,而且有可能突破敌配置阵地,在敌战斗队形全纵深同时实施冲击。文章论述了坦克、炮兵和航空兵在现代战斗中的作用及各兵种相互协同的重要性。虽然文章主旨是诠释和评述新野战条令,但字里行间渗透着大纵深作战思想。

   国防人民委员批准颁发的1936年工农红军暂行野战条令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文件,它规定了红军战斗训练的方法,反映了关于现代战斗特点的一系列观点。

   最近几年,现代军事技术装备的数量和质量都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好战的帝国主义为了重新瓜分世界,正在疯狂准备新的战争,以空前未有的规模发展和完善其武器装备。现在,帝国主义的军备竞赛已经不是秘密。对于这种竞赛已经不像以前那样躲躲闪闪,而是公开谈论。

   理论探索

   不言而喻,装备的发展对战斗行动新样式和战术新样式的明显发展产生了影响。但是,如果观察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那么,今天各国的军事思想有天壤之别。不同军队的观点存在本质的区别,这个或那个军队的代表对于现代战斗的看法也有巨大分歧。

   例如,大家都知道鼓吹以小型和具有极大机动性的机械化军队进行战争的理论,这一理论是英国的富勒和利德尔-哈特 [ 译者注:利德尔-哈特(1895-1970),英国军事理论家和历史学家。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16年开始研究军事理论问题。崇拜富勒,鼓吹机械化制胜论,宣扬坦克和机械化部队起决定性作用。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研究带有偏见性。主要著作有《步兵战术基础》、《现代化军队的新途径》、《第二次世界大战》等。 ] 提出来的。不过,英军远远没有按照在欧洲被认为是英国理论的这一理论去发展。法国军队通过有条不紊地使用步兵、炮兵和坦克来组织战斗,远离法国卓越的军事作家戴高乐 [ 译者注:戴高乐(1890-1970,法国著名政治家和军事领导人,准将(1904)。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尔后从事过多种指挥、参谋和教学工作,并出版过军事著作,强调未来战争的机动性和大量使用坦克与航空兵和步兵协同作战的必要性,建议在法国建立能进行积极进攻行动的职业化雇佣军队(10万人,3000辆坦克)。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历任师长、国防部副部长等职。法西斯德军占领法国后流亡英国,组织“自由法国”运动,与德军作战。1944年6月出任法国临时政府主席(1946年1月辞职)。1958年6月出任内阁总理,1959-1969年任法国总统。主要著作有《职业军队》、《战争回忆录》、《戴高乐文集》等。 ] 提出的建议。意大利军队无疑普遍承认杜黑 [ 译者注:杜黑(1869-1930),意大利军事理论家,少将(1923)。1912年起历任航空兵营营长、师参谋长、中央航空管理局局长,19231923年退役。1910年提出空军在未来战争中起主导作用的观点,认为空军在夺取制空权后即可独自取得战争的胜利,成为空军制胜论的鼻祖。主要著作有《制空权》。 ] 将军的理论,但在西班牙国内战争前线却完全没有遵循这位将军的遗训,而企图通过步兵兵团的战斗行动寻找出路。

   在我们红军的理论战线,也可以看到就现代战斗问题发生的不少争论。一定的理论体系是逐步确立的,其途径是剔除不正确的、没有根据的结论,深入研究合理的、有生命力的、理论上站得住脚的原则。

   首先碰到的是红军“特殊”机动性论,这种理论不是以研究和考虑我们可能的敌人及苏维埃战士手中的新武器为基础,而仅仅以国内战争的经验教训和某些观点为基础,这些观点主要源于国内战争英雄业绩的激励,而较少以实力增长、文化进步、社会主义国家大工业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阵营中我可能敌国的军备扩充为依据。

   B.К.特里安达菲洛大同志出版他的《现代集团军战役的特点》著作后,受到了坚持这一观点的某些同志的攻击。他们指责他鼓吹阵地战。这一理论的支持者们认为,新型的人,苏联工人和集体农庄庄员,具有保障进行运动战的一切必要和足够的条件。至于如何减杀现代敌军战斗队形的机枪威力,这一理论却不给予教诲。此论的拥护者们理想多于论证。比方说,有那样一些同志,他们断言训练红军战士冲击消耗的炮弹,可以比训练资产阶级军队士兵冲击所消耗的少,其原因是红军战士拥有精神上的优势。实际上,这样的自命不凡,可能导致战斗中的无谓牺牲和重大失利。这一理论与伏罗希洛夫 [ 译者注:伏罗希洛夫当时任国防人民委员。 ] 同志对战斗训练提出的“要学习少流血打胜仗”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武装红军的发展过程推翻了“特殊”机动性论。我军航空兵、坦克和机械化兵团的迅速发展,起初也使某些人在理论上向富勒一类人靠拢。出现了新的“机动”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坦克的快速性使其不能与步兵共同进行卓有成效的行动。由此产生了坦克兵团完全独立、脱离诸兵种合成军队主力的意向,产生了轻视敌人反坦克火力和不懂得在现代战斗中坦克与步兵一样,没有猛烈的炮火支援就不可能顺利行动的倾向。

  1929年条令贯穿着依靠不同兵种灵活和稳定协同的战术原则,这些原则,以及步兵、骑兵、炮兵和坦克的联合演习实践,推翻了这些有害的观点。

   另一方面,有部分同志又战战兢兢地对待军队大量装备坦克的现实。他们害怕下雨、下雪,害怕秋天、春天,等等。一些同志说,在我们的道路和气候条件下,坦克在一年中只能出动“区区一个半月”。不过,活生生的现实推翻了这些胆怯的理论家们的担心。坦克无论在夏季、冬季、春季还是秋季都能出色地行动。

   对装备了速射火炮的新型快速坦克的作用和意义不理解,还表现在以下方面:有些同志不同意坦克在现代战斗中能够发挥比它们在1918年法军和英军对德军战斗中更加坚决的作用。这些同志断言,坦克只能作为直接支援步兵的兵器发挥作用。他们没有看到在步兵兵团诸兵种合同战斗中按新方法组织坦克与炮兵协同的可能性。因此,他们否认坦克可以向敌防御配置纵深突进,以夺取敌人的退却道路。我们随后就可看到,这些怀疑是没有根据的。

   现代战争中的防御威力正不断增强,因为机枪的数量在增大,质量在提高,自动步枪正在列装,所有这些武器都把锋芒对准了进攻的步兵。

   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迅速发展的反坦克炮,也被用来对付支援冲击步兵和使其免遭敌机枪杀伤的坦克。防御威力在增强,并创造了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产生阵地战样式的条件。阵地正面越可能形成,陆军进攻的主要兵器——坦克和火炮就越难以发展。

   防御武器的优点是使用简便,数量众多。以火炮、坦克、飞机、化学武器为主的进攻或压制兵器,则要求在组织它们协同行动时表现出很高的艺术。防御的主要兵器(机枪和反坦克炮)在使用上的简便,当然有助于形成防御对进攻的优势。

   意大利人在阿比西尼亚 [ 译者注:今埃塞俄比亚。 ] 的战争表明,炮兵和坦克能轻易战胜防御,但其原因是阿比西尼亚技术落后,特别是机枪和反坦克炮的数量微不足道。西班牙战争则相反,它表明了防御武器的作用和威力。炮兵和坦克费尽力气才集结了足以克服机枪和反坦克炮的力量。

   就是军队实行机械化的最极端的支持者也承认现代防御兵器的作用。例如,利德尔·哈特在美国《外交》杂志一月号探讨法军采取的摩托化和机械化途径时,指出了初看起来很奇怪的一个事实,即“为了以更快向受威胁地段转移火力的途径来加强防御及更迅速地发展反攻”,组建了摩托机械化部队。利德尔·哈特接着写道:

  这种对机械化部队作用所持的“防御性”观点,可能使许多人感到奇怪。但是它在技术上是有根据的。尽管进攻的力量由于机械化兵的发展而明显增强,时间却可能证明,防御的力量通过间接途径将会增长得更快。人们回顾过去后甚至可能会说,这就是几百年中战争机械化发展的总趋势。

   虽然利德尔·哈特仍然和原先一样坚持只需建立小型机械化军队的理论,但是他的上述看法是很值得重视的。

   稳定防御的武器无疑在发展。但是,认为阵地战必不可少和不可避免是不正确的。帝国主义战争有阵地战阶段,不是因为它不可避免,而是因为交战双方没有得到必需的压制兵器(自炮弹起)的保障,而这又是这场战争的所有参加者在进行战争准备时犯下了大错的结果。未来战争中也是这样,如果对现代防御的兵器估计不足,如果不研制必要数量的进攻兵器,如果军队不充分掌握现代进攻战斗的复杂艺术,那么阵地战正面就完全可能出现。

   上面已经说过,防御兵器的战斗使用比进攻兵器简便、容易。但是,优势仍然属于进攻,这种优势在于能够在预定突击方向进行压倒性的集中和给防御者造成严重损失。此外,现代进攻兵器使军队即便在敌人建立绵亘正面的情况下,也能够以比过去大得多的效果组织战斗。

   战斗样式的发展

   当今战斗情况的构成和战斗本身的构成有那些发展特点呢?

   航空兵对军队移动和后勤工作正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西班牙战争经验表明,如果军队不善于组织对空防御,航空兵会给陆军有生力量造成多么大的损失,产生多么大的精神效应。

   由于机枪武器的发展,步兵的防御变得越来越坚固。在战场掩体隐蔽的步兵即便在进攻者得到猛烈炮火支援的情况下,也变得难以对付。当炮火向敌防御配置纵深转移后,总是有个别机枪手复活,及时对冲击者进行致命的射击。

   坦克急剧改变了这一状况,增强了步兵的冲击力量。坦克在步兵前面前进,压制敌机枪点,即不准敌机枪手抬头,而紧随其后进攻的步兵则负责肃清防御地带的敌人。

   步兵在与坦克斗争时束手无策,导致反坦克兵器,首先是小口径反坦克火炮的迅速发展。早在几年前,一些欧洲军队的步兵师就已有10门,更好的情况下有20门反坦克炮。目前,步兵师已有几十门这样的火炮。于是就在防御中构成了反坦克兵器的饱和密度,足以大量毁伤进攻的坦克。反坦克兵器的速射力和穿甲力都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自动火炮正在取代半自动火炮。

   冲击的坦克在组织良好的诸兵种合成炮兵支援中寻求帮助,并找到了这种帮助。但是,要实现这种支援,炮兵应该拥有威力强大的榴弹炮,而且要为数众多。现在这些要求几乎在所有军队中都已实现。

   在大量使用的条件下,炮兵和坦克确实能够保障冲击的圆满成功。如果说,冲击敌人的步兵在炮火准备时节由于可能受己方弹片的危害而不可能十分接近敌人,那么坦克并不怕弹片,因而能够几乎贴近炮弹炸点线。如果敌人个别机枪手在冲击前的炮火转移之后还能复活,那么,不怕机枪火力的坦克将予以压制。反坦克炮要比机枪少得多,而炮兵即便及时复活,也还是会被消灭,因为坦克已过于接近他们。坦克在300米及更大距离上与反坦克炮对抗将无能为力,但它在近距离上能清晰地观察,甚至对反坦克炮都有威胁。如果考虑到可用几辆坦克对付一门反坦克炮,那么力量对比将更有利于坦克。

   西班牙的战斗经验证明,炮兵在现代战斗中起着多么巨大的作用,正确组织不同兵种的协同具有多么非同寻常的意义。

   远战炮兵的壮大,航空兵和坦克的发展,使现代战斗更加复杂,但也使现代战斗更具有杀伤力。

   现代军事技术装备数量增多和构造的明显复杂化,对战士的素质、指挥员的素质和战斗指挥质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的胜利和第一流工业的建立,使为红军供应完全现代化和威力强大的装备有了保障。我们党的军队工作在政治上教育和锻炼了战士,把部队变成了由党和非党布尔什维克组成的不可战胜的组织。

   战士

  1936年野战条令强调,保障胜利的首要因素是战士的素质,是战士对祖国的热爱、对无产阶级革命和列宁党事业的忠诚。

   条令中说:“现代战斗的复杂性和紧张性使战士的作用和意义被提到很高的位置。”条令接着说:“关心战士,是指挥员最重要的职责和直接义务。”(第13条)

   每个战士和指挥员都应该努力在战斗中消灭自己的敌人。

  为消灭敌人而始终不渝地渴望与敌人进行战斗,应该成为工农红军每个指挥员和战士教育与行动的基础。如果没有特别的命令,应在发现敌人的任何地点对其发起勇敢和迅猛的冲击。(第2条)

   与此同时,“工农红军全体人员应宽待被俘的敌人,为其提供一切帮助,以保存其生命。”(第13条)

   政治机关负责组织部队的政治工作,而且部队所有指挥员、所有首长、所有政治工作人员都要进行这一工作。

  政治工作应教育每个战士、指挥员和首长具有高度军人纪律、勇敢和自我牺牲精神,具有高度战斗锐气、主动性、坚决性和战斗中的百折不挠精神,并准备坚定地承受任何艰苦的战斗情况。(第93条)

   突然性和快速性

   条令说:

  突然性能产生震慑效果。因此,军队的一切行动都应最隐蔽和最迅速地完成。(第六条)

   与此同时,条令要求红军能够以闪电性突击回答敌人的任何突然袭击。

   条令以下列词句表述红军教育的特点:

  军队应能迅速遂行命令,迅速在变化的情况中变更部署,迅速从休息状态出动,迅速实施行军,迅速展开成战斗队形并开始射击,迅速对敌人实施进攻和追击,这样的军队能够战无不胜。(第6条)

   航空兵、快速机械化兵团、骑兵兵团和摩托化步兵兵团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保障突然性和快速性。

   指挥

   现代战斗的复杂性特别尖锐地提出了指挥的问题。一方面,组织对坦克和步兵冲击的炮火支援、以炮兵摧毁坚固工事等,要求具备对战斗实施集中指挥的各种要素;另一方面,步兵在防御地带纵深实施进攻,也始终要求最小的步兵分队都要完全独立行动。这样,现代战斗指挥既要包含上级指挥的必要条理性,又要包含下属广泛的主动性,而后者仿佛是下级在帮助指挥……

   1936年条令指出:

  ……清晰而准确地下达任务,能最好地保障所属部队和所有兵种协调行动。不管战斗情况怎样千变万化,定下的决心都要果断和尽最大力量去执行。

   与此同时,条令又说:

  在战斗过程中,难免出现没有预见到的情况和意想不到的困难。诸兵种合成军队指挥员应理智地分析所有新的情况和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

  部属总是最早遇到战斗情况突然变化,他们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具有重大意义。指挥员对部属任何合理的主动性都应想方设法给予鼓励,并为实现战斗的总目标而加以利用。(第11条)

   条令第198条发展了关于步兵分队在敌防御地带纵深作战中发挥主动性的这一思想。

  在防御中打开的每个缺口都要立即加以利用,以向纵深发展突破。各级指挥员应该向任何缺口突进,哪怕这样会将他们引向与原定方向不相符的新方向。即便以最小兵力实施、但却指向敌人仍在抵抗的部队翼侧和后方的冲击,可能决定战斗的命运。在纵深作战时,最危险的是行动迟缓、等待命令和向友邻看齐。大胆和勇猛能瓦解防御,破坏敌人的抵抗力。上级指挥员的职责是采取措施支援进展顺利的个别分队并发展其胜利。

   条令要求无论在遭遇战斗条件下还是在防御中,特别是在敌人已经突破防御前沿以后,都要把指挥员的计划性、条理性与主动性结合起来。

   整个条令都贯穿着以下原则:现代战斗是那样复杂,情况是那样多变,以致每个指挥员都永远要准备独立定下符合情况的决心。条令要求上级指挥员不要将部属合理的机断行事视为一意孤行,而要视为利用战斗过程中所形成情况而实施的行动,视为争取胜利的行动。因此,上级首长要大胆利用自己部属的主动性,并以预备队给予保障,以炮火实施支援。

   条令强调,“定下的决心要得到毫不动摇的贯彻,对遂行任何战斗号令的情况都要进行检查”。

   条令第一百零五条这样表述指挥:

  战斗指挥的实质是:对敌人实施周密侦察,定下符合情况的决心,给军队下达战斗任务,组织军队协同,将这些任务及时传达到遂行任务者,监督所属军队遂行任务的情况,不间断和及时地向部属和友邻通报、向首长报告情况,对情况变化迅速反应,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组织警戒、各种类型的联络和后勤工作。

   兵团司令部协调工作和指挥员与参谋长步调一致,将对战斗指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参谋长安排自己司令部的工作和领导下属各司令部的工作,应使命令、报告、汇报等得到不间断和极其准确的传达。(第124条)

   在组织协同问题上,条令特别重视在现地周密协调步兵的进攻任务或防御任务与炮兵和坦克的关系,尤其是在营一炮兵营一坦克连这一级。条令要求,在开始行动前,要通过坚决压缩军、师、团司令部下达命令的时间,给这些分队指挥员的工作留下足够的白昼时间。

   实践证明,为了冲击防御之敌,营长和与他有联系的其他指挥员在冲击前需有不少于2-3小时的白昼时间,以进行亲自侦察,解决协同问题,等等。

   指挥方法本身正在简化:拟制计划表及其他文书要考虑战斗中所拥有的时间。

   诸兵种的协同

   诸兵种合成兵团的行动只有在组织各个兵种进行不间断协同的条件下才能取得成功。在一切类型的战斗中,步兵、骑兵和坦克都应得到炮火支援。在进攻中,炮兵无论从口径上还是从火炮数量上都应使火力达到特别大的强度。工农红军中普遍装备的坦克,无论对步兵还是骑兵都要经常实施支援。最后,应该在坦克和炮兵之间组织灵活、可靠的协同。

   航空兵应该提供侦察材料,掩护自己军队的移动和后勤工作,杀伤敌人有生力量。

   总而言之,要像1936年野战条令所说:

  在同一个方向行动的所有兵种必须在全纵深进行协同动作,在不同方向行动的部队必须达到行动协调一致。(第四条)

  1936年野战条令阐述的协同原则,在1929年野战条令中也阐述过,不过这些原则在新的条令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制定前一个条令时,红军拥有的坦克数量还比较少,步兵的进攻由炮火给予直接支援。坦克只起着辅助的作用。如今坦克已经占有完全不同的比重。它们通常能够对步兵实施直接支援。

   坦克能轻易冲破和压毁铁丝网,消灭敌人抵抗基点和引导步兵。如果说步兵接近支援它的炮兵的炮弹爆炸线有危险的话,那么坦克这样做却没有危险。于是就会出现那种场面:坦克紧逼炮兵的爆炸线,以此保障自己免遭敌反坦克火力的打击,压制敌机枪点,步兵则在坦克后跟进。组织协同将更加有效,但也会复杂得多:步兵得到隶属它的坦克的直接支援,坦克则得到炮兵的直接支援。

   战斗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例如,步兵实施由坦克直接支援的冲击,炮兵则保障坦克的推进。不过,在战斗进程中,坦克可能遇到原先没有发现和没有清除的障碍物。坦克停止前进;步兵则可以克服这些障碍物。在此情况下,炮兵应该立即转而支援步兵。随伴步兵的通信班应一直留在步兵连、营,以使各炮兵连随时做好支援步兵的充分准备。

   步兵、坦克和炮兵之间复杂、细致的整个协同体系,在1936年野战条令中得到了详尽的阐述,是红军部队战斗训练的最重要任务。

  在所有情况下,坦克对前沿实施冲击都应该得到炮火支援,无论是主力行动还是实施侦察,都不准在没有炮火支援的情况下实施这种冲击。(第188条)

  ……

  如果冲击的坦克被迫停止前进,不能保障步兵的继续推进,步兵应在炮兵的直接支援下继续进攻。为达此目的,所有炮兵应利用随伴步兵的通信班和营观察所,随时准备直接支援与其保持联络的步兵分队。在任何情况下,甚至在得到大量坦克支援的情况下,步兵与炮兵之间的联络都不能停顿哪怕一分钟。(第119条)

   野战条令给予炮兵的决定性任务是:

  、炮火准备时节:压制炮兵;消灭被发现的反坦克兵器和压制它们可能的配置地域;摧毁(压制)观察所和某些工事,特别是未遭坦克打击的混凝土发射点;压制未受坦克冲击或坦克无法冲击地段的机枪;

  二、远战坦克冲击时节:对这些坦克实施炮火护送,以瘫痪敌人反坦克火器或大大降低其射击效能;压制新发现的敌炮兵连。

  、步兵随支援步兵坦克冲击时节:通过压制敌反坦克兵器和机枪,保障步兵和坦克推进,以火力和向进攻战斗全纵深推进的方法护送步兵,直到完全击溃敌人。(第186条)

   争夺翼侧的斗争

   新野战条令非常重视迂回。部队应该经常学习这种战斗行动。野战条令强调,现代战斗中,尤其是现代防御中,将不会再有固定不变、似乎是静止的翼侧。翼侧通常是临时出现的、稍纵即逝的现象。因此,争夺翼侧,要实施快速行动和突然的闪电性突击。

   条令要求每个指挥员和战士具有勇敢精神、主动性和迅速行动的技能。要利用敌人哪怕是瞬间出现的“临时”翼侧,闪电性地前出其退却道路。从敌炮兵阵地一侧,从敌退却道路一侧对其实施冲击,这就是野战条令的基本原则。

   在敌战斗队形全纵深杀伤敌人

   如果敌人两翼不暴露,不可能对其翼侧实施迂回,那就必须从正面实施大纵深突击,击溃其战斗队形。

   我们要艺术地使用坦克,将其用于直接支援步兵和达到远战目的。

   我们的技术兵器具有很大的远战性,使军队不仅有可能直接在战线上杀伤敌人,而且有可能突破敌配置阵地,在其战斗队形全纵深同时实施冲击。在使用原先的技术兵器作战时,只能破坏敌人配置前沿,在其战线轮廓留下凹陷。因此,敌人有可能及时调拢自己的预备队,消除被突破威胁。现代兵器则使军队能够组织那样的冲击,它能导致敌人在全纵深同时遭到杀伤,其预备队则可能在向受威胁地段开进时受阻。现在我们拥有诸如空降兵和坦克搭载兵那样的兵力。野战条令指出:

  敌人应在其配置全纵深被牵制、合围和消灭。(第164条)

  ……

  远战坦克群的任务是向防御主力后方突进,击溃其预备队和司令部,消灭炮兵基本集团,切断敌人主力的退却道路。(第181条)

   这样,按照新野战条令的要求,得到炮兵火力支援的远战坦克应突贯敌人正面,夺占其退却道路。1936年野战条令与1929年野战条令的基本区别就在于此。

   在从正面击溃敌人之前,应先攻占其退却道路。很重要的是,还要投入乘装甲输送车的步兵搭载兵与远战坦克一起行动。但是,如果诸兵种合成军队指挥员无力派出步兵搭载兵,那么,仅靠坦克前出敌人防御纵深,也要毫无疑义地阻碍敌人实施预定的退却。此时,步兵应与直接支援坦克一起在全正面冲击敌人。当然,也不排除敌部分有生力量利用地褶、森林、灌木丛逃脱的可能性,但是,其大部分有生力量和兵器应该留在战场,即留在冲击者手中。

   远战坦克群应突破敌人正面,切断其退却道路,击溃其司令部、后勤机关,破坏有线通信。但是远战坦克群有可能遇到重大障碍。它可能遭到大量反坦克炮的抗击。因此,如果不组织猛烈的炮火支援,那么坦克可能遭受巨大损失。

   当敌人没有暴露翼侧时,如何保障远战坦克顺利穿越正面?在此情况下可以采用两种炮兵射击,即移动拦阻射击和逐次集中射击。

   拦阻射击的移动速度取决于坦克在该地形达到的平均速度和现有火炮的数量。如果让坦克前进过快,那么它们在战斗中得到的保护可能会很弱。而如果前进过慢,那么它们的性能又不能全部发挥。所以,这里要求进行正确的计算和对整个进攻进行良好的组织。

   无论是在迂回敌翼侧时还是在突破其正面时,得到炮火支援的远战坦克都要迅猛前出到敌人退却道路上。

   上面阐述了新野战条令关于在敌战斗队形全纵深同时杀伤敌人的要求,这些要求在我军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在法国军队新野战条令中也有反映。后者使用了两种坦克群的概念:“随伴坦克群”和“总机动坦克群”。

   总机动坦克类似我军的远战坦克。这些坦克和我们的一样,在随伴坦克前面行进,得到猛烈炮火的支援。

   现代坦克的威力日益增大,并力图在敌战斗队形全纵深消灭敌人,这点正越来越得到证实。

   遭遇战斗

   谈到遭遇战斗,新条令发展了1929年野战条令提出的要求。诸兵种合成军队指挥员应该利用各类侦察,首先是航空侦察,察明敌行军队形的编成。当然,这点他不是总能完全做到。但是,为了能够察明敌人主力在何处运动,哪怕只确定其行军队形的个别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

   诸兵种合成军队指挥员掌握这些情况后,应该这样使用自己的航空兵、机械化部队、所有技术兵器和兵团:阻住敌人一些纵队,而以所掌握的所有兵力猛扑另一些纵队。要各个消灭敌人。为首次突击选择目标时,必须使敌人立即丧失其行军队形的稳定性,而不能完成预定计划。

   拥有大量坦克,使军队有可能在遭遇战斗中对敌人实施更坚决的突击。坦克应对敌人前卫实施攻击,迅速将其消灭,并做好进攻主力的准备。

   指挥员在确定主要突击方向时,应周密考虑地形特点,努力将敌人逐至对其不利的地域,以便随后较易于将其合围和彻底消灭。

   防御战斗

   在防御问题上,旧野战条令依据的情况是:敌人实施进攻时的主力是步兵和炮兵。现在的情形就完全不同了。今天,各国军队都拥有强大的坦克力量,并且还在快速发展这种力量。因此,反坦克作战便成为组织防御时基本的同时也是最困难的问题。1936年野战条令指出,一切暂时的防御都应该首先是防坦克的。选择防御前沿也应服从这一条件。理想的选择是使防御前沿位于坦克难以通行的障碍物旁。在纵深必须广泛利用人工和天然障碍物建立防坦克地域。在这些防坦克地域要配置反坦克火炮和相当多的机枪,用以分割敌进攻的步兵与支援步兵的坦克之间的联系。

   和1929年条令相比,1936年野战条令规定了组织防御前沿的不同方法。过去,条令建议选择前沿时沿整个正面(即与前沿平行)均衡派出战斗警戒。于是出现了某种刻板的公式。敌人可以知道,如果他们遇到了先遣部队,那么这就是不会进行特别抵抗而会退却的战斗警戒。敌人可以根据战斗警戒的配置,轻易地判断出前沿位置,而由于了解了前沿的轮廓,他们很容易组织炮火准备及坦克与步兵、炮兵的协同。

   新野战条令提出了选择前沿的新方法,这种方法要迷惑敌人,不允许建立易被识破的一条线。前沿可在正斜面也可在反斜面通过。新野战条令要求不得沿整个正面均衡派出战斗警戒。在一些地段允许完全不派警戒,在另一些地段则建议建立假防御阵地,在这些阵地,战斗警戒应在炮兵和机枪火力支援下,对敌人进行强烈抵抗。每个指挥员都应采取一切措施,努力增大敌人寻找我前沿的困难。

   规定隐蔽前沿、隐蔽防御纵深、隐蔽防坦克地域的任务,是1936年野战条令的新要求之一。现代反坦克兵器威力很大,如果敌人不能及时消灭这些兵器,那么他们的坦克将会遭到极大的损失。不过,如果反坦克武器被敌人发现,情景就自然会完全不同了。所以,组织防御的指挥员的艺术在于妥善配置自己的反坦克兵器,使它们避开敌人的火力,以便在敌坦克接近时,突然以自己的全部火力狠狠地打击这些坦克。指挥员在任何情况下都应掌握快速反坦克预备队,以便能够及时将它们派到出现敌坦克的方向。对于突人部队防御配置的敌人,应以得到坦克支援的突击集群实施反冲击,将其击溃。

   后勤的组织

   现代战斗有很多技术兵器参加,要消耗大量弹药、油料和其他种类的物资。因此,1936年野战条令十分重视后勤的组织问题:

  现代战斗和技术兵器使后勤机构和对军队进行战斗补给的物资基地处于敌人打击的经常威胁之下。不断关注后勤的组织、后勤自卫和后勤防御,是战胜敌人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在任何情况下,后勤都应按照指挥员的要求充分保障对军队的战斗补给。(第17条)

   在组织后勤的工作中,野战条令很重视汽车运输的使用。

   保障措施

   每个指挥员在一切条件下都应采取措施保障自己免遭敌人的突然袭击。因此,野战条令对警戒、侦察、防空、防化学和防坦克等所有战斗保障问题都很重视。1936年野战条令对组织观察哨网、报知网和通信网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原则,这点在1929年野战条令中是没有的。显然,这起因于空军的发展。战斗保障勤务应该不间断地进行。

   本文仅仅谈了战斗的一些基本问题和新野战条令中一些基本战术原则。新条令除此之外还就江河地、夜间、冬季和各种特殊条件下的战斗组织做了指示。条令很重视用汽车运输军队的问题。条令对现代战斗中无线电通信和其他通信、工程兵和所有其他专业兵的任务,也做了广泛和操作性强的指示。新野战条令是极为重要的文件,它决定着红军战斗训练的进一步胜利,组织红军为提高自己的战斗力而顽强工作。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