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对速胜的首次尝试:1939—1940年的苏芬战争·第四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苏联对速胜的首次尝试:1939—1940年的苏芬战争·第四

苏联对速胜的首次尝试:1939—1940年的苏芬战争·第四

 作者:P·H·维戈尔·英国

出自————《苏联闪击战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我们至此尚未谈及苏联在闪击战问题上的理论,事实上也没有谈到它的有关实践。为了作些补救,现在我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力图迅速赢得战争胜利的一个早期战例作些研究。这个战例就是1939年至1940年的苏芬战争。

   我们先从苏联力图避免这场战争说起。对这一点持怀疑态度的人可能会说,这是因为1939年苏联在军事上仍然很弱,尚无条件穷兵黩武。就俄国人如何看待自己当时若与一个大国交战时获胜的可能性而言,这样一种分析是非常正确的,但它并不符合俄国人在与一个如芬兰那样的小国较量时对自己能力的估计,斯大林好像曾经信心十足地认为,苏联红军用5到6个星期即可获得苏芬战争的胜利。为了封锁芬兰人极易获得外援的唯一港口,红军将要对佩萨莫市发起迅速而猛烈的进攻;同时腰斩芬兰,将其一分为二;加之红军的主攻将会如快刀切黄油一样,干脆利落地突破“曼纳林防线”,因此,苏联预计这一系列的军事行动会在转眼之间迫使芬兰投降。

   然而,至少在1938年4月苏联开始与芬兰政府进行第一轮谈判的时候,克里姆林宫还不能肯定其它更为强大的国家不会挺身而出援助芬兰。即使在一年之后,即1939年,当其它国家站在芬兰一边进行军事介入的可能性看来逐渐减小时,俄国人惯有的谨慎使得他们仍然为避免战争作出了一些努力,——当然,其条件是,他们能够兵不血刃地达到他们想要的一切。

   俄国人决心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一切,这是毫无疑义的;他们想要得到这一切(或者至少得到其中的大部分)的想法是完全正常的,这同样毋庸置疑。因为俄国人能否在一场他们认为事实上不可避免的对德战争中胜利地保卫列宁格勒,取决于他们能否得到他们要求芬兰割让的大片领土。人们认为,在苏联最后提出的要求中,有些条款对保卫苏联来说,并不十分重要。但是,如果苏联要胜利地保卫它的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那么,它在谈判中提出的主要条款就显得绝对必要了。

   直到1939年10月9日(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实际上已经爆发),俄国人还没有真正下功夫来对芬兰施加压力,不言而喻,一旦战争爆发,很可能是芬兰盟国的那些国家必然只能提供象征性的军事援助。此外,该地区唯一重要的中立国瑞典,当时由于惧怕苏联的力量,也拒绝向芬兰提供援助。因此,在1939年10月,芬兰实际上已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并且由于其军事潜力与苏联相比无异于小巫见大巫,所以它除了接受苏联的要求外,别无出路。俄国人深知这一点,因而在1939年10月、11月间,苏联在要求上层层加码,而且不断向芬兰施加压力。

   苏联的外交在确保其要求以某种方式得到满足这一点上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如果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意外爆发使得法国和英国不可能向芬兰提供有效援助的话,那么,苏德条约的签订——这是苏联的外交成果——则使得德国根本不可能向芬兰提供任何援助。而当时,德国不仅是一个极其令人可怕的军事大国,而且是一个在地理位置上与芬兰毗邻的国家。

   苏联战前外交的另一成果是,它与当时还是独立的波罗的海沿岸国家议订了一系列条约。特别是,这些条约允许俄国人在这些国家的领土上建立空军基地。而这些空军基地在1940年初俄国人突击“曼纳林防线”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总之,我们可以说,苏联在战争爆发之前已经通过外交手段孤立了对手,从而确保一旦发生战争,它将不会是一场苏联必须两线作战的战争。

   我的整个这本书是在假设苏联参战时极欲达成战略突然性这一点上着手撰写的。因此非常值得注意的是:1939年11月28日,苏联声明废除1932年苏芬互不侵犯条约。翌日,苏联又中止了它与芬兰的政治和经济关系。最后,只是在第三天,苏军才越过了芬兰边境。苏联的这些行动至少会不利于达成战略突然性。

   不仅如此,11月26日,即在苏联匆匆忙忙采取上述行动之前,还发生了一起引人注目的事件,当时在苏芬边界附近孟尼拉地区的一门(或几门)大炮发射了七发炮弹。看来有理由肯定这些炮弹是苏联大炮发射的。由于苏联的这一行动必然会提高芬兰的警惕性,因而很明显,其达成战略突然性的可能性也就减少了。

   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苏联居然有效地达成了突然性。当然,这种说法在某种意义上是错误的。因为很显然,从一种很重要的意义上来说,芬兰并没有对战争感到突然。1938年以来事态发展的整个趋势使芬兰政府预见到爆发战争是可能的,因而采取了应变措施。例如,芬兰从1938年起即开始构筑“曼纳林防线”。虽然这条防线并不像人们一再传说的那样坚固,芬兰人也没有吹嘘该防线在军事上可与“齐格菲防线”或“马其诺防线”相提并论,但芬兰人在构筑这条防线时下了很大功夫。这条防线对他们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此外,随着危机的加深,芬兰政府还出动了后备役部队。

   但是有证据表明,苏联成功地对芬兰达成了战略突然性,并在拉多加湖以北地区达成了战役突然性。芬兰政府并没有真正预计到战争会爆发。活动在拉多加湖以北地区的俄国军队攻击之猛烈和前进速度之快,使芬兰人大为震惊。并且,俄国人的进攻路线都选择在芬兰人以为苏联无法支持如此庞大军队的交通干线的沿线,等等。

   例如,苏军的一些突击是从卡累利阿以北至北冰洋这一地区发起的。而芬军总参谋部却认为该地区交通不便,苏军不可能由此发起大规模进攻。因此他们将该地区的驻军减少到只剩下一个空架子,其余兵力全部调去增援“曼纳林防线”的守军。尽管该地区的交通确实如芬军总参谋部想象的那样很不方便,但苏军还是设法维持了在装甲部队支援下的五个步兵师的进攻。因为芬兰人在该地区总共只有9个营稍多一点的兵力——他们认为再多的兵力是没有必要的,所以俄国人由于选择这条路线而得益非浅。

   出于同样的考虑,苏军第163师在突袭苏莫沙尔米周围地区时,选择了一条质量低劣的公路,而没有选择其南面三十英里处的一条较好的公路,芬兰人预计俄国人会选择那条易于通行的公路,因而他们在其沿线全力进行防御准备工作。但是,俄国人选择了一条较差的公路,结果就轻易地占领了苏莫沙尔米。

   第三个例子是有关苏联第8集团军的一个战例。驻扎在彼得罗扎沃茨克的该集团军,在周密部署以后从侧翼包围了“曼纳林防线”。由于芬兰人认为俄国人限于公路不足,其进攻的兵力不可能多于3个师,所以他们只在该地区保留了两个师零三个营的掩护兵力,来防守一条60英里长的战线。然而,苏联第8集团军修建了一条联接摩尔曼斯克铁路线的支线,这条支线经彼得罗扎沃茨克向西直达离芬兰边界仅几英里的地方。这样,第8集团军得以在进攻中投入四个有装甲部队支援的步兵师,而且一旦遇有伤亡,可以立刻得到补充。此外,由于其部队集结于摩尔曼斯克铁路沿线,第8集团军可从苏联内地如数得到它所需要的一切增援。

   芬兰的地理位置不允许俄国人如他们后来在满洲时那样,向其阵地的全纵深发起攻击。芬兰的主要人口中心在芬兰南部,位于列宁格勒以北仅几英里处。芬兰的西部,海上与波的尼亚湾水域相通,陆地与瑞典毗邻。因为瑞典不是苏联的盟国,所以苏军不可能从西面通过陆路进攻芬兰。并且,苏联当时实际上也完全没有能力从海上大举入侵芬兰,这样就完全排除了波的尼亚湾作为苏军一条进攻路线的可能性。因此,芬兰不会受到来自西面的进攻。芬兰的北部与同样不是苏联盟国的挪威接壤,并且有一小部分海疆即佩萨莫港海区与北冰洋相通。苏联北方舰队肯定可以帮助苏军战领佩萨莫港,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确实可以说,俄国人从北面袭击了芬兰。既然俄国人肯定又从东面和南面袭击了芬兰,那就可以认为,苏联在苏芬战争中和后来它在满洲战役中使用的是同一战略模式。

   然而,这种说法只是将苏芬战争和满洲战役作了一个极其肤浅的比较。苏芬战争和满洲战役的情形很不相同。在芬兰,苏联同时发动了三个大规模进攻,其中两个旨在断绝芬兰的任何外援,第三个进攻则是为了摧毁芬兰人民继续进行战争的能力。按照计划,这三个进攻并不指向同一中心地域,其中两个大致上由东向西推进,另一个则由南向北推进。苏联也从未企图使这三个进攻在芬兰中部某地会合。苏联志愿允许它采取三个半独立性的作战行动。在芬兰南部进行的那个规模最大的作战旨在击溃芬大批芬兰军队,和占领芬兰在政治和经济上举足轻重的那一部分领土;而另外两个作战行动的目的则是为了保证其第一个作战行动不受任何干预。这是一个正确的战略计划。但是,苏军在满洲战役中实施的并不是和这同一模式的战略计划。

   显然,苏联的一个极有利的条件就是它拥有庞大的军队。我们可以将用于上述作战行动的军队比喻为仅仅是一座冰山的顶峰。如果顶峰的力量还不能保证斯大林取得他满怀信心期待着的苏芬战争的胜利,那么苏联就会动用整座冰山的力量来粉碎芬兰的抵抗。实际上,后来发生的情况正是如此。就绝大部分芬军而言,战斗力是如此之强,以致有人甚至会争辩说,如果苏军兵力仅限于初期投入进攻的兵力,芬兰可能会击退苏联的入侵,并且会继续拒不接受苏联提出的一系列要求。然而当时的情况是,苏联每阵亡一名士兵,每损失一辆坦克或一架飞机,都会立即从苏联内地取之不尽的储备中得到补充。

   苏联和芬兰的飞机数量之比清楚地说明,苏联从一开始就掌握了制空权。芬兰的飞机,如“福克D21”型和格罗斯特“斗士-2”型,都已陈旧过时,而苏联飞机虽远不能与美国和德国的最新式飞机相匹敌,但在技术上比芬兰飞机要先进得多,因此,这更易于苏联夺取制空权。但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芬兰战斗机飞行员居然给苏联空军造成了损失。

   制海权方面的情况同样如此,一些其它的因素有利于俄国人夺取制海权。这不仅是指芬兰海军的规模比起苏联海军来,无异于“小人国”的一支船队,而且根据芬兰和苏联签订的一项条约规定,就连芬兰海军拥有的一些船只也不得在北冰洋海面上游弋。这就使得它在保卫佩萨莫港的战斗中未能起到任何作用。一言以蔽之,芬兰根本无力阻止俄国人得到所有海域的制海权。苏联海军没有能够取得更大战果的全部原因在于苏军战舰的指挥官缺乏果断的领导能力,以及芬兰湾和波的尼亚湾因气候寒冷而封冻,这就使得在这些海域根本无法进行海战。

   如果有谁必须说明一条苏联取得胜利的原因,那他将毫不犹豫地选择“消耗”这一条。在与芬兰军队、以及后来与纳粹军队的多次战斗中,正是由于苏军以大量的兵力进行消耗战,才迫使对方放弃阵地,遭受战术和战役失败。一名芬兰士兵在阵亡前也许能击毙十二名俄国人,但是如果那十二名俄国人有二十名俄国人作补充,而那一名芬兰人仅仅只有一名芬兰人作补充,那么苏军必然会成为战场上的主宰,而不可能出现其它结局。苏军可以以整师整师的代价来换取芬兰部分军队的并不严重的损失。然而在这位俄罗斯母亲的子宫里还孕育着数以百计的师,斯大林可视需要动用这些师来赢得战争。总人口大约只有四百万的芬兰(苏联近一亿七千一百万人)在战争爆发时,仅仅拥有九个师的兵力,并且也没有希望把它增加到有意义的程度。因此在人数对比上,芬兰陷入绝境之中。

   俄国人掌握并利用了这一点。因此,我们看到,在苏芬战争(以及后来苏联对希特勒的战争)中,一再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军事上差得多的苏军通过在人力上拼消耗,终于从地图上抹去了在某种意义上说已经取得显著成功的芬兰防御军队。苏军在战场上缺乏经验,这可能会招致职业士兵和军事历史学家的非难,但事实仍然是,战场上的幸存者是苏军,而不是芬军。最后胜利——现实世界中残酷而艰难的胜利,而非军事上传奇式的胜利——是属于苏军的,而不是属于芬军的。

   很显然,芬兰不存在由芬兰共产党人或敌视现政府的其它一些集团从内部进行的任何颠覆活动。艾伦·F·丘在《白色死亡》一书中引证说,芬兰共产党总书记托米宁是斯大林对“数以万计”的芬兰共产党人加入芬兰军队一事感到惊愕的历史见证人。芬兰的失败丝毫也不能归咎于任何第五纵队。

   苏军还进行了若干次海上登陆,但规模极小。其目的是要从芬兰海岸以外星罗棋布的许许多多岛屿中占领一些岛屿。这些岛屿有的很小,有的相当大。但从军事观点上看,没有一个是很重要的。尽管如此,其对苏联的胜利,无疑也多少起到了一些作用。关于海上登陆的全部情况仅止于此。

   至于空降着陆,据我所知,还没有来自苏联的报道。芬兰人谈到过由因克里地区的苏联老百姓进行的空降着陆的一些情况。这些人是居住在列宁格勒以西的一个小部落的后裔,和芬兰本地人在语言上很难区别。这就使空降着陆的情况。由于苏、芬双方都没有提及因克里人的后裔在军事上的战斗力(如果因克里人确有战斗力,苏联毫无疑问是会夸耀这一点的),所以我认为,我们可以同意这样一种看法,即在苏联赢得这场战争的问题上,苏联的空降着陆是一个完全可以忽略的因素。

   最后要提到的一点是,由于成功地突破了“曼纳林防线”,苏联取得了最后胜利。而这次突击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苏联采取把人力、物力集中到主要前进路线这一传统做法。苏联投入进攻“曼纳林防线”(这里指于1940年2月11日开始并最后获得成功的那次进攻)的兵力计有:24个步兵师、1个坦克军、5个独立坦克旅、21个炮兵团和24个空军团。上述21个炮兵团和那些坦克部队,还不包括隶属于步兵建制的炮兵和坦克部队。

   结果,苏联在其坦克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发动进攻的同时,还生产了——正如苏联人士所描写的那样——“成千上万门火炮”来实施预先炮火准备和随后的炮火支援。与芬军2月份的兵力对比,苏军的兵力可以说是占绝对优势。这种优势并非夸大其辞。历史已经记录在案,尽管“曼纳林防线”的保卫者们作了顽强的努力,但最终还是遭到了失败。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