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的原因·第五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失败的原因·第五

失败的原因·第五

 作者:P·H·维戈尔·英国

出自————《苏联闪击战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现在,我们可以回到主要的争论问题上来。在第三章末,我们一致认为,甚至直到1973年,关于在战争开始阶段就赢得战争胜利这个问题,仍有许多难题没有解决。虽然由于坦克和飞机的问世,这些难题已经非常接近于解决,但仍然没有真正解决,尽管有人为此作出了种种令人钦佩的尝试。

   这些引起人们兴趣的遭到失败的尝试可分为两类:

   (1)赢得了初期战役的胜利,却输掉了整个战争——希特勒于1939年和1940年发动的两次战争,以及日本于1941年发动的战争都属于这一类。

   (2)不仅整个战争遭到失败,而且初期战役也未能取胜——希特勒1941年在俄国进行的战争是唯一属于这一类的战争。

   为了解决我们的主要问题,显然,第一步是设法找出这些失败的原因。为什么希特勒在已经赢得波兰和西欧战役的胜利以后却在对俄国的战役中大吃败仗呢?为什么尽管希特勒和日本在战争初期取得了给人以深刻印象的胜利,最后却以失败告终呢?这是两个互不关联的问题,我们将分别予以回答。首先,我们论述第二个问题。

   日本之所以在太平洋战争中遭到失败,这是因为它缺乏足够的军事力量去进攻主要敌人的心脏地带,并迫使他们投降。显然,日本人不可能横渡太平洋去进攻美国,也不可能跨越印度洋和大西洋去进攻美国。而只要日本不能够做到,或不能成功地做到这一点,那么,尽管在战争初期美国和英国遭到了惨重的失败,他们也仍然能够将战争继续下去。

   日本人了解这一点。他们知道,尽管他们也许能够侥幸歼灭大批敌军,但绝无希望占领这两国的“关键地区”;他们有可能赢得一些战斗的胜利,但不可能赢得整个战争。因此,摆在日本政府面前的只有两种行动方案:要末,根本不发动战争,而仅仅在世界冲突中扮演一个消极旁观者的角色;要末,正如它所做的那样,去进攻美国和英国,并且企望如果它的进攻获得巨大成功,并在战争初期就取得范围广泛的战果,那么,美、英政府将会认为,要进行一场足以能挽回损失的军事努力,对于其贪图享受、精神颓废的人民来说,将是一个难以承受的极其沉重的负担。

   在日本人眼中,这场赌博的结果并不像在读者眼中那样,显得那么令人绝望。只是在1845年,日本才从自古以来与世隔绝的状态中摆脱出来。从那时以来,它已经发动了两场战争——1894年的侵华战争和1904年到1905年的对俄战争,并且都取得了胜利。但是,日本在这两场战争中获胜的手段,和人们看到的日本在1941年战争中所采取的手段如出一辙。换句话说,在这两场战争中,它都未将敌人彻底打败。它既未歼灭大部分敌军,也未占领敌国的“关键”地区。日本的胜利是相当大的,但这些胜利都是在远离被称作敌人“心脏地带”的地区取得的。

   可以肯定,对于中国和俄国来说,这些地区并不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日本对它们却很感兴趣。事实证明,日本为最终控制这些地区而战的决心要比其敌人为收复这些地区而继续战斗的决心大得多。在这一方面日本得益于1894年中国政府的软弱无能,和1904年到1905年期间俄国一些主要城市所发生的严重骚乱(这些骚乱使沙皇政府极难有效地进行战争——即使假设它们本来能够有效地进行战争的话;当然,有许多人对此是持怀疑态度的)。

   因此,日本所进行的侵华和对俄战争并不是为了夺取“全面胜利”而进行的“全面战争”,而是为了取得“有限胜利”而进行的“有限战争”。因为日本在1894年以及1904年至1905年的两场赌博中成了赢家,其敌人承认了失败,所以它成功地取得了“有限胜利”,获得了“有限战果”。而在1941年,日本相信同样的情况将可能再现,但是它打错了算盘。

   由于同样的基本原因,纳粹在战争中也遭到了失败。除非波兰的盟国——英国和法国——同意背弃波兰或者它们自己本身被打败。否则,希特勒在1939年是无法结束对波战争的。由于英法两国不愿对波兰背信弃义,战争因此继续下去。虽然1940年法国被迫投降,但由于英国退缩至它的要塞般的岛屿并设法生存下来,所以战火仍在继续燃烧。

   1941年希特勒不待第一场战争结束又决定发动第二场战争——进攻俄国。更为愚蠢的是,几个月后,他又师出无名,对美宣战。由于日本袭击珍珠港而卷入对日战争的美国,也许早已作出了对德作战的决定,但这一决定直至希特勒对美宣战时才正式执行。因此,1941年底,纳粹德国有了三个敌人,但这些国家的“关键”地区远在它所能抵达的地区之外,这些国家的武装力量因而依然存在。

   因此我们看到,日本和纳粹德国尽管起初取得了成功,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这是因为它们违背了任何一个企图侵略它国的侵略者所必须遵守的一条军事戒律:不要去肯嚼不动的东西。

   历史表明,许多优秀的军事将领由于无视这一军事原则而遭到失败。如果拿破仑能遵守这一原则,他无疑可以当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终身皇帝。汉尼拔若能重视这一原则,他对他所热爱的祖国,就会作出更大的无可估量的贡献。公元前五世纪雅典作出的企图征服西西里的决定,与其说是忽视,不如说是蔑视了这一原则,因此不可避免地导致了雅典的失败。

   尽管有大量例子证明这一原则的正确性,但是在世界历史上,大多数国家在其扩张时期,就已经开始将这一原则置诸脑后。然而,苏联在其存在以来的六十余年中,始终一丝不苟地遵循这一原则。不过也许这段时间还太短,还不足以提供正确的历史依据。在这段时期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苏联由于军事力量薄弱,在使用武力问题上不得不小心翼翼,谨慎从事。尽管如此,值得注意的是,当它决定对另一个国家发动战争的时候,它总是去进攻一个军事上比它弱小得多并且版图有限的“小人国”。换句话说,迄今为止,它避免犯那种“啃嚼不动的东西”之类的错误。

   战争问题就谈到这里,现在我们再来谈谈战役问题。如果德国军队能够取得对俄国的1941年战役的胜利,那么,我们一定会认为,它赢得整个战争并不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它为什么没有取得这次战役的胜利。

   作为探讨这一问题的起点,我们应当注意到,希特勒在俄国的战役中采用的战略战术只是他在1939年和1940年采用过的闪击战战略战术的翻版。所以,这次战役(代号“巴巴罗萨”)之所以失败,并不在于其作战要领作了一些重要修改,而必定有某种或某些其它原因。

   希特勒没有为其将领们提供足够的兵力。他既没有为他们提供足够的人员,也肯定没有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武器装备。这无疑是他失败的原因之一。

   尤为明显的是,他没有为其空军提供足够的武器装备。德国空军在入侵俄国时,仅拥有3800架飞机,而它在入侵法国时出动了4200架飞机,这个数字对比是耐人寻味的。这些是苏联统计的数字,而本书所关心的是苏联的观点。西欧战场空域较小,事实证明4200架飞机绰绰有余,而3800架飞机对于广阔的苏联空域来说,自然就远远不够了。在1940年的战役中,德国空军在面积为19.38万平方公里的战场上空,其飞机密度为每51平方公里一架。在东部战线,战区面积为107.625万平方公里,飞机和面积之比为一架飞机比245平方公里。

   坦克的情况也是如此,纳粹在1940年对法战役初期拥有2580辆坦克,大约每75平方公里一辆。相比之下,德国在苏联的坦克为3702辆,平均每291平方公里一辆坦克。

   因此,德国能够战胜法国,显然是因为其国防军在战区内每平方公里上拥有的飞机和坦克数量分别为1941年它在进攻俄国时的五倍和四倍。在俄国,闪击战证明并不成功,因此,认为这两种现象之间有某种关联,并非没有道理。

   如果我们再研究一下人力方面的问题,就会发现它与武器装备方面的情况没有太大的差异。纳粹军队在法国战役开始时拥有兵力280万人,在战区内每平方公里大约为14人。而在俄国战役中,每平方公里内的德军人数仅为4.5人(苏联的统计数字)。在“巴巴罗萨”战役中,德军地面部队兵力密度较低。因此,尽管众多的苏军在初期的一些战斗中被歼灭和被俘,但还是有许多人成功地逃脱了。德军进行“巴巴罗萨”战役的主要目的是企图在战役的最初几周内歼灭大部分红军,但它终未能得逞。纳粹军队缺乏人力和武器装备,无疑是这次战役遭到致命失败的首要原因。

   德军飞机的短缺对其地面作战有何不利的影响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稍加深入地研究一下,这样做也许会失之过细。德国空军的活动是纳粹闪击战在波兰和法国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德国空军有三项任务:夺取制空权,至少要从战役一开始就夺取局部空域的制空权;进行大范围的对敌遮断作战,以阻止或在某种程度上牵制敌军的行动,特别是敌军对作战地域的补给和增援;给地面部队以火力支援(实际上起一种类似机动炮的作用)。因为德国空军在波兰和法国有足够的、质量可靠的、维护良好的飞机,因而得以完成上述任务。而在苏联,虽然德国空军飞机的质量和维护状况跟在波兰和法国时一样,但苦于数量不足,而不能在漫长战线的每一公里内随时圆满完成任务。这样说并不是要否认德国空军从战役一开始就夺取了战略制空权这一事实。而是要说明,它未能将战略制空权有效地运用于每一战术地幅的上空。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局势之所以不断恶化,其原因就在于德国空军遭到了意料不到的重大损失。

   希特勒若能以一般的方式发动战争,他是可以经受住这些损失的,但他以闪击战方式发动战争,这些损失就成为灾难性的了。事实上,希特勒的闪击战理论在某些方面很特殊。譬如,跟一般的人看法相反,希特勒从不希望将纳粹德国转入“总体战”经济体制,因为这样一来,人人事事都要服从于德国国防军的目标。当然,由于军事形势发展的需要,纳粹德国终将要转入“总体战”经济体制,但希特勒却尽其所能地推迟这一作法。这样,希特勒所奉行的就不是“大炮或黄油”政策,而是“大炮加黄油”政策。因为,按照他的观点,只有这样,才能熄灭平民百姓对战争的不满情绪,并赶走革命的幽灵。仅仅20年前,希特勒就亲眼见过这披坚执锐的可怕幽灵。

   因此,德国的经济是建立在满足不超过一场闪击战的需要上的,也是建立在闪击战能取得圆满成功的希望上的。换句话说,希特勒的设想是,战争将会很快结束,坦克、大炮和飞机的损失将会极其轻微。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只要将非常少量的资源从民用转为军用即可满足需要,也就更有可能在取得军事上的胜利的同时,为平民百姓提供可供享用的“黄油”。

   换句话说,闪击战的整个要点就是以极小的代价换取速胜的战果。因此,问题很明显,如果在战争爆发之前能够储备大量的武器装备,在战争爆发以后就无需大规模地将生产体制由平时转入战时。这样,大炮和黄油即可兼而有之,老百姓也能丰衣足食,心满意足,忠心耿耿。

   如果武器装备的储备量能够正确计算出来的话,这种设想就是妙不可言的。在对法国和波兰的闪击战中,这一点得到了证明。但在东部战线的战役中武器装备却遭到了出乎意料的沉重损失,这使希特勒的如意算盘全盘落空。到1941年底,德国空军已损失2851架飞机。当然,纳粹飞机制造厂仍在继续生产作战飞机。但是,从1941年7月到12月这一期间只生产了2487架飞机。也就是说,纳粹飞机的生产速度太慢,新生产出来的飞机还不足以补充损失掉的飞机。这使得“巴巴罗萨”战役开始时本已很弱小的德国空军,实力有了很大的削弱。到战役进行到头六个月末时,德国空军的实力已下降到危险的程度。

   这是关于飞机的情况,德军的坦克、大炮,尤其是汽车的情况也令人沮丧地相似。

   而另一方面,苏联却有大量的飞机和坦克,虽然这些飞机和坦克多数已经过时,但数量很多,势必给纳粹带来难题。德国人在制订侵俄计划时,估计苏联约有八千架飞机和一万辆坦克。而实际上,苏联约有两万架飞机和两万五千辆坦克。当然,不管它们是否是新式的,都必须予以摧毁。然而,对于纳粹军队来说,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也要付出不小的代价。当然,和德国人自己的损失比起来,杀伤率是很高的,平均每摧毁九至十件敌人武器,自己才损失一件。但从绝对数字来看,这一比率还是太低,德国还不能取胜。原因是,德国空军必须击毁一万架左右的敌机,才能完成夺取制空权这一重要任务。而即使是按十比一这么一个对德国很有利的杀伤率计算,德国也得损失一千架飞机才能夺取制空权。纳粹的决策者们丝毫没有估计到这一点,所以也没有为此做好应急准备。

   由于纳粹缺乏一种为人们普遍接受的进行闪击战的理论,因而其成功的可能性大大减少。“装甲集结点”的方案是一个比较新的方案。认为该方案行不通的许多德国高级官员都怀着极大的疑问同意在波兰和法国实施这一方案。这一方案在波兰获得了成功。但是,因为德国人全都认为无论德国国防军采用什么战略战术,都能击败波兰人,所以这种成功并没有能够减少人们对它的批评。1940年仍有许多德国人继续反对这一方案,认为用它来对付法国和英国是不会奏效的。但是,以后的事实证明这种方案获得了成功。于是,它就受到热烈称赞,被当作一种一旦使用就能召来胜利,赢得战争的法宝——如同神奇的魔术师的魔法那样。然而德国的大多数军官从未正确地研究和掌握它的基本精神。即使在侵俄前夕,德国步兵部队的大多数军官对闪击战的概念以及如何进行闪击战这个问题还几乎一无所知。

   不仅如此,甚至相当高级的人物对这一方案都不甚了解。否则“巴巴罗萨”战役计划的制定者们是决不会同意用一支装备不全、训练不足的军队作为发动这场战役的工具的。

   一支军队若只有部分实现了摩托化,而其余的部队还得徒步行军或骑马的话,那是无济于事的。在纳粹军队中,只有事实上的装甲部队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或摩托化,一般的常规步兵师只能徒步行军,大炮则主要靠马拉。德国国防军在开始入侵俄国时拥有的自行火炮寥寥无几,这种状况令人难以置信,也与古德里安的希望不相一致。

   这就带来两个后果,首先,步兵和炮兵会落后于装甲部队,而且常常要落后相当一段距离。这意味着它们在围歼苏联部队的作战中常常派不上用场,从而使大批苏军得以突破包围圈。纳粹步兵即使能够通过长途强行军及时赶到目的地——如同他们曾经设法及时赶到基辅那样,他们也会因极度疲劳而不能在随之而来的战斗中保持良好的战斗状态。

   另一个不幸的后果是,由于炮兵落在后面,德国突击部队常常缺乏火力支援。苏联军事作家们连篇累牍地著文强调火力支援的重要性。在德国空军不能提供火力支援的地方,在大部分时间内,装甲部队只能依靠自己的建制炮兵提供火力支援。这包括坦克炮、为数极少的自行火炮以及摩托化步兵部队的火炮。它们的口径都不超过中口径:PZ-3型炮、PZ-4型炮、自行火炮和摩托化步兵部队的火炮的口径,分别为50、75、47、75毫米。虽然在战争初期的大部分时间里,火力支援的不足对战局没有发生重要的影响,但有些时候,影响还是很大的。当德军坦克在森林以及居民地等不利于坦克作战的地区与敌接战,力图粉碎阻挡其前进的苏军的顽强抵抗时,火力支援不足的问题就特别突出了。

   谈到苏军的顽强抵抗,自然就要涉及到错误百出的德国情报问题。德国据以制订“巴巴罗萨”这一极其重要的计划的一些设想,有许多被证明是错误的。我们已经指出的一点是关于苏联现役飞机和坦克的数量。另外一个问题是关于地形特点,特别是关于地形对部队运动的影响。德国人没有充分考虑这样一个事实:苏联的大部分公路都是没有铺面的,秋天雨季来临时就无法通行;他们也不精确地了解苏联有什么样的公路和这些公路通往何处。我们有必要在这一章里注意德国人的第三个错误设想,就是关于苏联军队继续战斗的意志。希特勒曾经声称,只要德军初期在俄国取得类似它在法国和波兰取得的那种显赫的胜利,苏军的抵抗就会彻底垮台,布尔什维克在俄国的统治就会土崩瓦解。

   值得提出的是,如果希特勒对战争的政治方面能够给以更多的注意,他的预言也很有可能实现。希特勒很懂的战争的心理学,很了解突然袭击、速度和恐怖这三者的结合所能够起到的瓦解敌人抵抗意志的作用。然而,他对战争的政治方面实际上一窍不通。他不了解斯大林领导下发展起来的苏联社会的性质,因而也不了解这种社会的优缺点。特别是他看不到乌克兰人由于对斯大林专制统治强烈不满而可以对德国的胜利起很大作用。一位明智的军事家在策划进攻一个多民族国家时,一定会设法寻找不可避免存在于这个国家的各种各样的分裂因素,并试图从中渔利。他会喋喋不休地讲述他们的不满、允诺进行改革,以此谋求得到这一群人或那一群人对他的忠诚。希特勒却没有这样做,他想通过,并且只想通过暴力和恐怖来赢得战争。这样,他必然会毁灭无数苏联公民在战争爆发时对纳粹入侵者可能产生或已经产生的同情心。这使希特勒失去了宝贵的潜在盟友,失去了赢得对俄国进行闪击战的宝贵的机会。

   俄国国土辽阔,这是希特勒遇到的最后一个困难。要在二百到三百英里的距离范围内迅速赢得战争胜利是一回事,而要在四至五倍于这个数字的距离范围内迅速赢得战争胜利,则是另一回事。如果德军在1940年日均行军速度为30公里,那么在1941年,以同样的速度——假定他们能以同样的速度连续行军,则需要整整一百天的时间才能达到他们一厢情愿的取胜地点。但这可能只是一场攻击战,而不是一场闪击战。

   辽阔的俄国国土还给德军带来了其它一些严重后果。其中之一是德军人员的疲劳和装备的损耗。经过两个月的艰苦作战和长途跋涉,坦克驾驶员和坦克都急需休整。但实际上又得不到任何休整。各团也得不到必要的备份零件来保证其磨损严重的车辆正常作战。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几个,其中最重要的是苏德铁路轨距不同和汽车型号很不一样(据冯·克里夫尔德提供的数字为两千多种)。由于轨距不同,德国国防军就极难通过铁路获得补给;而汽车型号不同就意味着纳粹军队实际需要的备份零件是汽车标准化情况下所需备份零件的许多倍。冯·克里夫尔德说,事实证明在中央集团军群地区需要一百多万个汽车备份零件,这个数字实在相当庞大。

   但是,给德国人造成困难的不只是备份零件的供应问题。辽阔的俄国国土——特别是在俄国贫穷落后和斯大林实行焦土政策的情况下——给德国人带来的另一个严重后果是,实际上他们很难为其部队供应任何东西。德国人越是向前推进,其困难就越大。譬如,油料和弹药经常匮乏;计划中的作战活动不得不推迟进行。而任何作战活动的推迟就是对闪击战的全盘否定。换句话说,就是胜利的时间又要推迟了,而胜利时间的无数次推迟就使赢得对俄战争的企图成为泡影。

   德国人未能在开始阶段赢得这场战役胜利的原因虽然决不止此,但主要原因就是这些。俄国冬季的来临似乎是德国人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却不然。因为纳粹如果能在东部战役的初期赢得胜利,那么这一战役早在“冬季”来临之前就结束了。总之,我们研究过的这些原因已足以说明希特勒为什么会垮台。由此可见,我们遇到的问题,希特勒从来就没有真正解决过。并且,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这个问题日本人也从来没有真正解决过。

   因此,到1942年底,日本人和德国人在为什么不能迅速赢得战争胜利的问题上,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训。而1939年和1940年的战役在这一点上同样给了我们宝贵的启示。所以,我们现在有必要按照苏联军事战略家们的方法来从中吸取教训。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