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德陆军战力的比较·第十七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德陆军战力的比较·第十七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德陆军战力的比较·第十七

作者:钮先钟·中国

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

出自————《战争通史

   引言

   在古今中外的战史中,经常有所谓“精兵”的出现。像恺撒时代的罗马军,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军,拿破仑时代的法军,往往在战场上都是每战必胜,所向披靡。

   他们不仅是精兵,而且也是一种远比其同期的其他军队较为优越的军事组织   。

    虽然胜利 对于军事组织的优越与否为一重要考验,但并非惟一的标准。一支小型兵力,无论它是如何精锐,也还是可能被较多兵力所压倒,尽管后者并不太优越。面对着恶劣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即令是素质优秀的兵力也还是难免于战败,但那决不是其本身的过错。所以要断定军事组织的优越程度,必须对其内在素质作比较深入的研究。

   决定一个武装部队军事价值的因素不是人员的数量,也不是装备的数量和品质,而是其整个组织的“战斗力”(Fighting Power)。战斗力是建立在心理、知识和组织的基础之上,它是软件而不是硬件。其表现为纪律、团结、士气、主动、勇敢、坚毅。换言之,乃是部队有战斗的决心和视死如归的精神。故部队必须先有旺盛的战斗精神,然后始能作有效的战斗。

   虽然战争中的武器和方法常有改变,但战斗力的本质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大致说来是没有什么改变。诚然,优良的装备的确常能补战斗精神之不足,不过也自有其一定的限度。如果部队过分缺乏战斗精神,那也就无异于乌合之众,则即令给予最佳的装备,也还是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战斗效率。历史(包括最近的战争)曾一再显示,若干装备精良的部队,常由于缺乏战斗力,在战火的强烈冲击之下往往溃不成军。

   造成部队战斗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战斗力的秘密究竟在那里?从希腊古代的克塞诺丰(Xenophon)开始到今天,曾有不少的人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人把战斗力的根源归之于民族性,也有人认为那是受到宗教或思想信仰的影响。此外,也还有人提出其他的解释,真所谓见仁见智,不一而足。

   不过,对于这一问题的认真分析实在是很不容易。以色列的战史专家克里费德(Martin van Creveld)曾写了一本名为《战斗力》的专著,其内容为一种个案研究,通过对德美两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表现比较,以求发现战斗力的真正秘密。他这本书的确写得相当精彩,其一切分析也都有科学化的根据,是很值得加以介绍的。由于篇幅长达200页,所以我才决定把该书中最重要的部分加以浓缩而写成本文,以供国内读者参考。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军

   假使说名誉是衡量军队素质的标准,则德国陆军的确可以算是天下无双。即令到今天,无论哪一国的军事专家对于德军的评价仍然是极高的。

   假使说胜利也是一种衡量标准,则德军的成就更是极为卓越,其在法国(1940)、俄国(1941)和北非(1941)到(1942)的作战都被世人认为是军事史上的杰作,甚至几乎变成流传千古的神话。其在挪威(1940)和克岛(1942)的较小型胜利也都能在千钧一发的时机中获得,令人拍案叫绝。至于在波兰和巴尔干,因为他们享有优势,则更是轻取胜利,易如反掌。

   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德国往往并不具有物质优势,其后勤准备也经常不适当。战后经过许多专家的研究,发现纳粹德国对战争并未作充分准备。举例来说,其陆军单位的80%都还依赖马拖的运输工具。甚至作为先锋的装甲师,其战车约有2/3都是以训练为目的而设计的,根本缺乏坚强的行动能力。所以,德国陆军从一开始所打的即为一种“穷人战争”(poorman’s war)。

   尽管德军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居于劣势,但凭借其高度战斗力,仍能在6个星期内击败法国,后来联军虽享有压倒优势,还是花了4个月的时间才把他们逐出法国。在俄国方面也是一样,数量远在劣势的德军只花了5个月的时间就到达了莫斯科城外,而俄军却整整花了两年半的时间才把德军逐回到其原有的战争发起线。

   但是我们绝不可以成败论英雄。德军在打败仗时的表现可能比在打胜仗时更令人钦佩,当他们面对着3倍、5倍,甚至于7倍的敌军强大优势时,仍能挺身而战。他们不逃不溃,始终服从其上级的命令。甚至到了战争末期,德国人已明知胜利无望,其国内也被轰炸得残破不堪,而许多将领都已感觉到希特勒已近于疯狂,但德军在战场上还是继续奋战不屈,直到正式休战为止。到1945年4月,德军已经死了180万人,被俘者约为此数之一半。许多单位仅剩下其编制人数的20%,但他们仍继续维持其团结力和抵抗力。这种成就真乃天下第一。

   德军的战争思想

   德军之所以如此英勇善战,其根本原因并非出于民族性,也非由于其军人在社会中享有特殊地位。要解答这个问题,最佳的途径就是应先了解德国陆军的思想,此种思想可以从1936年定名为“部队指挥”(Truppenfuuhrung)的教范中直接获得。这一教范(Manual)措辞非常简明扼要,可以代表德国军事思想的精华。现在就将其“导言”(Introduction)中的重要部分分别摘举如下:

   1、战争是一种艺术,一种位于科学基础上的自由创造活动。它对于人的整个性格(personality)作最高度的要求。

   2、战争艺术是在经常发展的状态中。新武器使战争呈现经常改变的形式。这些武器的出现必须能提早预知,并对其效力作正确的研究判断。同时能迅速投入使用。

   3、战争中出现的情况有无限变化。此种改变常出乎意料,而且很少能事前预知。往往正是那些不能量度的因素具有最大重要性。我方的意念受到敌人独立意志的对抗、摩擦和干扰每天都会遇到。

   4、不可能把战争艺术详尽地列为规则(regulations)。后者只能作一种指导,必须依照环境来应用。在行动中的简单(simplicity)和一贯(consistency)为获致结果的最佳方法……

   5、虽然技术进步,但个人所扮演的角色仍具有决定性。现代战争的流动性更增加了人的重要性。

   战场的空旷,要求独立思想和行动的战士用一种思考的、坚决的和勇敢的方式来利用每一种情况。

   吃苦耐劳的习惯、意志力、自信和勇气,使人能控制最困难的情况。

   6、指挥官和兵员的素质决定单位的战斗力(德文为Kampfkraft),而又必须有高品质的补给持续补充,来提供适当支援。

   强战斗力可以抵消数量劣势。此种素质愈高,则战争的行动自然也就愈能机动而有力。

   优秀的领导干部和部队实为胜利的安全基础……

   7、从最年轻的军人开始,必须要求他们独立运用其精神、智慧和体力。必须如此始能把部队的全力充分发挥出来。每个人必须如此,始能使他们在危险时发挥勇气和决心。

   所以,决定性行动仍为战争中成功的第一先决条件,从最高指挥官到最下层士兵,都必须认清消极无为和丧失机会要比选择手段时所犯的错误更较严重。

   在说明这些基本观念之后,德军教范又说明制胜之道如下:

   8、在决胜点上的兵力应尽量加强。分散兵力或把他们用在次要任务上都是大错。

   利用速度、机动、较长的行军、黑夜和地形、奇袭和欺敌,较弱的兵力亦可能在决胜点上击败较强的兵力。

   9、空间与时间必须作正确的使用,应迅速认清有利情况并决心予以利用。抓住敌人的每一种弱点都能增强我方的行动自由……

   10、奇袭是获致成功的一项极重要的手段。不过,仅在不让敌人有时间采取有效对抗措施时,奇袭的行动始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敌人也会作奇袭的企图,这一点必须经常防范。

   以上这些引述即可充分表现德国陆军的基本思想。

   此外,还有一点必须说明,德国地理位置在欧洲的中央,这就时常迫使他们必须同时面对占数量优势的联合敌军作战。因此,德国人也就特别重视“作战”(operation)的艺术(即兵力在战场上的运用),至于其他一切的工作都被视为支援性的,有时甚至还会故意地予以忽视。而在战斗行动中,则又特别重视攻击,并认为那是达到速战速决目的的惟一手段。

   德美思想的比较

   美国陆军在1941年颁发的“野战教范”(FM 100-5)与上述德军教范很相似,甚至有许多地方是抄自德文。不过,在详细对比之后,仍能发现两国思想之不同,这是一种非常有意义也很有趣的研究。

   在其教范的“导言”中即谓:“虽然战斗行动的基本准则(doctrines)不多也不复杂,但其应用却时有困难。”有关这些准则的知识及其应用的经验对各级指挥官在特殊情况中的行动提供一种坚实基础。此种知识和经验使指挥官能用最适当的弹性组织来完成其任务。

   固定的规律和方法必须避免。它们限制想象力和主动精神。它们还对敌人构成一种固定的作战典型,使他们比较易于应付。

   指挥的功能为协调不同军种及兵种的战术和技术,以求对指定任务发展必要的合作(teamwork)。

   除导言以外,下列各条也值得加以引述:

   1、人为战争中的基本工具、其他工具可能改变,但人的因素却很少改变。必须了解其行为和本性,否则在计划作战和领导部队时将铸成大错。

   2、简单而直接的计划和方法并配合迅速彻底的执行对于成功的获致往往具有决定性……

   美军的思想虽然有许多地方都与德军教范相似甚至雷同,但双方对战争的基本观念,仍有若干微妙的差异。

   德国人认为战争是一种“位于科学基础上的自由创造活动”;美国则认为那是一个对“准则”有适当了解并作适当应用的问题,其目的为使指挥官能用“弹性组织”以完成其任务。从这些语句中可以显示美国人对于科学管理之重视。

   德国人认为在行动中的“简单和一贯”为制胜秘诀,而美国人却把它改译为“简单而直接的计划”,显示其思想比较缺少弹性。

   德国教范强调“不可能把战争艺术详尽地列为规则”,美国人虽也认为有避免“固定的规律和方法”之必要,但又希望能对指挥官“在特殊情况中的行动提供一种坚实基础”。可能正是由于这种原因,美国规程并未像德国教范那样强调独立行动(那也是德国教范真正精神之所在),几乎对每一点都作了较详尽的规定。

   虽然双方都同样强调个人的重要,但德国方面对人的“整个性格作最高度的要求”,而美国方面则仅视其为“许多工具”(instruments)中之一种而已。

   反而言之,美国人重视“合作”(teamwork),而在德国教范中则几乎找不到与其直接相当的名词,这又进一步暗示美国人对于协调和控制的重视。

   概括言之,美国人具有一种“管理主义”(managerialism)的心态,他们比较重视准则、计划、控制。其原因之一是美国军队中的大多数人员来自民间,比较缺乏经验,所以很难独立行动而需要较多的监督,连许多军官也不例外。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也代表他们的传统经验。美国人通常都享有绝对的物质优势,所以不必像德国人那样依赖战斗力。因此,美国人比较不重视德国人的那种“作战”观念,而宁愿注重组织和后勤以求对物质资源作最有效的使用。简言之,美国人打的是富人战争(rich man’s war)。

   指挥的原则

   指挥系统的重要毋庸解释。德军之所以能有高度战斗力,其指挥系统的灵活有效是主要原因之一。与一般流行的传说恰好相反,在德国陆军中绝无所谓“盲目服从”或“普鲁士纪律”之存在,至少从老毛奇的时代开始,德国陆军即经常强调个人主动和责任的重要,甚至连最低阶层也无例外。

   早在1906年,德国陆军的教范就指出:“战斗要求有独立思想的军官和能独立行动的部队。”1908年的教范又进一步强调:“从最年轻的军人开始,所有一切官兵都必须将其全部体力和心力完全独立地使用。只有这样始能充分发挥全军的力量。”

   为了鼓励各级指挥官敢于负责作独立的思考和行动,老毛奇又发展了一套所谓“任务导向指挥系统”(mission oriented command system,德文原名为Auftragstaktik)。在此种系统之下,各级指挥官必须养成一种习惯,只告诉他的部下应该做什么(what to do),而不管他们怎样去做(how to do)。简言之,在一个整体架构之内,给予各级指挥官以非常宽阔的行动自由,让他可以独立地拟订和执行自己的计划。当然,这种权力自然也增加了他们所负的责任。不过要有效地实行此种制度并不容易,那需要彻底的训练和长期的经验。最重要的条件是上级与下级之间彼此都有完全的互信,这样始能保证思想的一致性和行动的可靠性。

   从1936年的德军教范中可以找到许多证据足以证明下级指挥官的独立地位和此种“任务导向指挥系统”是如何受到尊重。现在就摘要引述如下:

   1、指挥的基础是由任务和状况所形成。任务由所应达到的目标所构成。对任务负责的人,其眼光应永远不离开目标。一个含有许多部分的任务容易使注意力偏离主要目标。

   状况的混乱是常态。能知正确详细的敌情是非常罕见的。虽然企图发现敌情是事理之常,但在困难状况中等待消息则为大错。

   2、决定(decision)的作为是以任务和状况为基础。当任务已与状况不适应时,决定必须要考虑已经改变的环境,当任何人改变任务或未能执行任务时,必须向上级报告,并对其后果承当一切责任。他永远是在全体架构之内行动。

   决定必须指出一个明确目标,并使用一切可用兵力去追求它。这必须用指挥官的坚强意志来彻底执行。往往意志较强者胜。

   一旦形成决定,除非有真正重要理由,原则上不可改变。不过,由于战争环境瞬息万变,顽固地坚持已作的决定也可能导致错误,领导的艺术在于能适时认清需要重新决定的环境和时刻。

   在其本身目标不受危害的限度之内,指挥官应容许其下级指挥官保有充分行动自由。但这并非说他可以授权下级代作他自己所必须负责作成的决定……

   3、一份命令所应包括的内容为下级在独立执行其任务时所必须知道的事情,并且仅以此为限。所以,命令必须简明、具体而完整,为受命者所能了解,而在某些环境中,更应适合其性格。下命令的人应永远记着要替受命者设身处地着想。

   4、指挥用的文字必须简单和不会引起误解。任何疑惑都必须澄清,这比正确的格式更加重要。不可因为求简而使含义不清。

   5、仅当环境可以先知时,命令始应有拘束力,但状况却时常使指挥官必须在黑暗中下命令。

   6、假使执行时状况有改变可能,则命令尤需避免涉及细节。在较大规模作战的状况中,命令必须早几天下达,这个问题尤其值得注意。在这样的状况下,全面目标特别重要,命令必须对此特别强调,至于执行方法则不必提及。

   以上所云乃德国教范中所陈的指挥原则,现在再就美军的情形来作一对比。

   美国人从来不曾发展任何与“任务导向指挥系统”类似的观念。巴顿将军曾指出许多美国指挥官根本不了解这种原则,其理由并不难解释,所谓“科学管理”是首先发展于美国,并且也是在该国作了非常普遍的应用。此种管理系统对每一个层面的执行者的一切行动都是事先有详细的设计,而事后也加以严密的控制。简言之,人在这种管理系统中是被当作一种工作机器。因此,美国的“野战教范”虽然有许多地方都是照抄德国人的文章,但在基本精神上却有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其中有许多详细规定,而那正是德军教范警告其指挥官所不应该做的事情。譬如说,它企图预知许多不同情况,对于行动的细节作相当详尽的说明。反而言之,对于下级指挥官的独立责任则一字不提。

   现在为了简捷起见,不拟再引述美国野战教范的原文以为对照,而改用另一种资料来显示美德两国在指挥观念上的重大差异。

   1953年,美国陆军修订其FM 100-5,并企图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纳入新版之中。为了慎重起见,曾邀请一批前德国军官组成一个小组来对其草稿提供意见和批评。这个小组由前陆军参谋总长哈尔德主持,他们所提出的主要意见可以简述如下:

   1、教范的任务,除传达有关指挥和战斗的基本信息和观点以外,即为教育。

   2、我们有意把这个问题的教育方面列为第一优先。

   3、德国高级指挥部(German high command)曾经指出下列五点对于任何教育均为主要目标:

   (1)在各级指挥层都要保持高度的独立性。

   (2)需要一种任务导向的纪律,即内部工作一律依照所给予的任务来开展。

   (3)自由创造力。

   (4)作成“完整”(Whole)的决定(即明确而不模糊),并集中一切力量来执行它。

   (5)经常照顾部队并维持他们的战斗价值。

   在表示了这些正面的意见之后,这个小组逐对美国的教范作了毫不客气的批评,其要点列举如下:

   1、若与德国的战争观念作一比较,则美国教范经常表现出一种企图预料状况,并对行为模式作详细规定的趋势。这种办法限制指挥官的行动自由,使他不能依照实际状况来处理问题,也使他丧失一种制胜的重要先决条件。

   2、美国教范对个别战士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不曾给予应有的重视。

   3、由于享有历史性的物质优势,美国教范表现出一种轻视奇袭、运动和紧急应变措施的显著趋势。

   4、由于企图事先预知每一种情况,美国教范遂有流于刻板化的趋势。

   5、美国教范对于战争的心理方面和体力方面的作用都有低估趋势。

   6、最后,哈尔德特别郑重建议应在教范中加上这样一句话:“在战争中,性格(character)的素质要比心智(intellect)的素质较为重要。”

   上述最后两点,当然即为德国教范中基本观念的重述,而前面四点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国陆军的指挥系统不能适应现代战争的理由。

   综合评比

   根据历史记录来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陆军应该算是超级的战斗组织,从士气、精神、团结和弹性等观点来看,20世纪任何国家的陆军也许无一点能出其右。以色列陆军也许可以勉强和它比较,不过以色列陆军在1967年所打的只是“6日战争”,而德国陆军却曾苦战达6年之久。

   德军之所以勇敢善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在上文中曾详细分析的两大主要因素(战争思想与指挥原则),可能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不过我们无法在此逐一予以分析。

   一位普通的德国军人并非天生的勇士,他也不是为政治思想或社会地位而战。他之所以能够挺身而战,是因为他属于一个特殊团体(组织)。这个团体即为德国陆军,那是一个有良好整合和良好领导的组织,所有的成员都能获得公正和平等的待遇。

   德国陆军的思想基础为克劳塞维茨的观念:战争为独立意志的冲突。德国在地理上经常面临着两面受敌的困境,在经济和物质上也受到严重限制,所以德国人不得不打穷人的战争。德国陆军是把一切注意力都集中在战争的“作战”方面,而对于其他一切问题则不重视,甚至完全忽视。德国陆军的思想、训练、组织都是完全配合此种战斗至上的路线。他们只把少量的资源用在后勤、行政或管理方面,有时也许实在是太少。他们是有系统地和有计划地把最好的人员送上前线,而对于后方则几乎故意置之不顾。其一切有关筹饷、升迁、勋奖等项安排都以鼓励战斗为目的。毫无疑问,这许许多多的因素加在一起即足以揭穿战斗力的神秘。

   由于专心致力于作战,德国陆军并不像美国人那样重视科学管理。若用现代标准来衡量,那只能算是相当原始化的组织。德国军人很少利用统计资料,甚至也不懂数学模式。这种落后现象的形成可能是由于保守主义和纳粹思想,但也有其正面的意义。德国陆军内部是尽量简化行政手续和减少文书数量,这样才能使军人一心打仗而不至于案牍劳神去处理许多不急之务。

   在许多状况中,美军司令部所认为必不可缺的信息,对于德国人而言,根本不存在,而且即令有那些信息,他们也没机械化的数据处理工具,所以也不能作有效的利用。反而言之,德军各级指挥官都已养成把握要点不管细节的习惯,所以那些繁琐的信息对他们也的确并无太多价值。

   这种差异可以从双方的思考步骤和所用语言上表现出来,当德国军官面对着某种任务时,他会问:“这个问题的核心是什么?”而一位受过管理教育的美国军官则会问:“这个问题包括哪些部分?”

   德军的组织原则是不惜一切成本以保持他们认为对战争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互信、勇于负责,以及各级指挥官作独立决定的权利和义务。

   要鼓励独立,则又必须给予自由;要训练人的负责精神则必须建立长久的共识和互信,此种逻辑的直接后果,即为德军教范显示的要言不烦,绝不牵涉细节,也不事先说明答案。这样也就把一切随机应变的责任都加在指挥官的肩上。

   假使再把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美军拿来作一对比,则更可以显示两国陆军在思想和行动上的差异。从1940年到1945年,美国陆军由官兵总数24.3万人,扩充到总数超过800万人的大军。这是一种打破历史记录的成就,甚至可以说,除美国以外,任何其他国家都不可能有这样的成就。

   美国不仅建立了这样一支庞大的兵力,而且还要远越重洋把他们送到旧大陆战场上,然后再凭借强大的物质力量把敌人压倒并终于获致全胜。此种胜利可以称之为“组织的胜利”,表示美国人长于组织,善于运用科学管理,所以才能如此迅速有效地动员其资源以击败对方。但这又必须有一先决条件,即不仅拥有巨大的国力,而且还有一个安全和安定的后方,可以容许其动员不受干扰。简言之,美国的环境和德国完全不一样,所以,前者有资格打富人战争,而后者只能打穷人战争。

   富人的战争也就是物质的战争,美国军队不仅有巨大的生产工厂做他们的后盾,而且其本身,实际上,也等于是一座生产巨大火力的工厂。所以从美国人的观点来看,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是物质,是机器,是火力,而不是战士。因此,在他们的军事词语中并没有一个与德文“operatiy”意义完全相当的名词。他们所重视的是管理而不是指挥。

   诚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是最后的胜利者,但从战斗力的观点来评分,德军应该考第一名,而美军则瞠乎其后。所以德军虽然战败,他们却很有理由说:“非战之罪也!”

   结论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已经50余年。假使对于历史的研究仅仅只是为了解或解释过去,则似乎并无太多的现实价值。但事实并非如此,研究过去也正是为未来着想。所以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提出三个问题作为结论:

   1、军事组织应具有何种性质。

   2、现代技术会产生何种冲击。

   3、战斗力是否仍然重要。

   现在就分别检讨如下:

   1、首先必须郑重指出,军事组织是一种特殊组织,有其特殊任务,所以与其他的非军事组织有其本质上的差异。军以战斗为主,换言之,建军就是为了备战。假使不是为了应付可能发生的战争,那国家又何必劳民伤财去建军呢?把军事组织视为一种大企业或官僚系统,那是完全错误的。诚然,现代军事组织由于科技的进步,社会形态的改变,已经变得非常复杂,所以管理的技巧是绝对需要的,否则那样庞大的组织根本无法行动(运作)。但又必须认清管理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军事组织的目的(或任务)还是打仗(战斗)。军队若不能打仗,则管理得再好也毫无用处。

   一般组织都是假定在正常情况中运作,所以其管理的原则也就完全“合理化”(rationalization),换言之,即以“成本效益”(cost-effect)的计算为基础。这种原则在平时对于军事组织尚可以作某种程度的应用,但一到战时,而尤其是战场上或战斗中,其效用就会大打折扣。军事指挥官所面临的问题远比企业管理家更艰巨。后者所要考虑的只是赚钱或亏本,前者所要负责的则为“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因此,军事组织不能完全合理化,因为战争本来就不是完全合理的,在平时被认为合理有效的组织到战时可能完全瘫痪,或错误百出。所以军事组织必须具有充分弹性,能够应付奇袭和变局。

   2、现代技术对于战争形态和军事组织都已产生重大冲击,此乃无可置疑的事实,但战争的本质并未因此而发生改变。战争仍为独立意志的冲突,打仗的仍然是人而不是机器,或较严格地说,是人用机器来打仗,所以,尽管有一切的科技进步,军人的身份依然是战士(fighter)而不是技师(technician)。尤其是军官还必须维持其传统专业精神,他对于部下负有领导和教育的双重责任。

   诚如德军教范所云:“虽然技术进步,但个人所扮演的角色仍具有决定性。”尤其是现代化的工业社会中,培养战士远比培养技士较为困难。人类的文明愈进步,合于战斗条件的人也就愈少,所以向未来看,文明社会可能会面临“无可用之兵”的危险。从此种观点来看,德国陆军如何养成高度战斗力的经验不但不会由于技术的进步而变得无意义,反而会因此更提高其价值。

   3、战斗力是否仍然重要?本文的答案是肯定的。不过,也许有人要说,假使能像美国那样拥有巨大物质优势,则战斗力就会变得不重要。这种想法实乃似是而非,我们可以分为几个层面加以分析。

   首先要指出的是世界各国情况都不一样,有的国家有资格打富人战争,凭物质优势取胜,有的国家则只能打穷人战争,凭战斗力取胜。就整个世界而言,当然是后一类的国家要比前一类的国家较多。穷人绝不可企图打富人战争,因为他没有充足的本钱,如果不自量力,则必然失败。反而言之,富人却可以学穷人之所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如果美军有较佳的战斗力,则其获胜就可能会远较迅速,而所付出之成本也会比较轻微。

   其次,假使有两个国家物质力量在伯仲之间,而其中某一方面之军队战斗力较佳,则在正常情况之下,它也就享有优势或较大之成功把握。

   最后,在某些特殊之战争情况中,物质力量的效用会由于种种原因而受到减弱。于是高度机械化和技术化之兵力反而无法击败穷人的军队,美国人在越南的经验即为现成的例证。如果当年在越南作战的美军能有较高的战斗力,则历史可能要重写。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