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国人的观点论诺曼底之战·第十二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从德国人的观点论诺曼底之战·第十二

从德国人的观点论诺曼底之战·第十二

 作者:钮先钟·中国

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

出自————《战争通史

   前言

   1944年6月6日,美英联军在艾森豪威尔统帅之下,向法国西部诺曼底(Normandy)地区实施两栖登陆,跨出反攻欧陆的最后一步。“诺曼底之战”是世界战史中的一场决定性会战。德国人输掉这场会战,也就注定第三帝国的覆亡命运。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自今日视之,似乎已经是一段古老的故事,但就战争研究(War studies)的观点来看,仍然还是一种挖不尽的宝藏。在这次战争中还有很多疑问值得探索,还有很多教训值得记取。诺曼底之战即可为一例。

   有关诺曼底的文献真可以说是多得不可胜数。所以,也许有人会说这样的老问题还有什么好写的。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至少有三点理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还是有深入研究的价值:(1)这些年来许多新的史料逐渐出现,不仅足以矫正过去研究的错误而且也带来新的启示。(2)战后最先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人都是战胜国方面的人,但现在战败国(尤其是德国)已有许多新的研究,不仅可以校正前者,而且更代表一种新的观点。(3)就此时此地而言,诺曼底的研究对于我们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诺曼底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两栖作战,无论对于登陆或反登陆都能提供教训。

   进一步说,德国人的研究似乎更值得重视,其理由有二:(1)我们过去所曾接触的资料大致都来自西方,德国人的观点可以让我们对于事实有较平衡的认识,而不为西方主观所蔽。(2)德国人的研究是着重反登陆战方面,这对于我们而言,也许更符合现实需要。

   本文的内容完全取材于德国人的著作,并加以综合叙述。不仅概述德国方面的准备和计划,而且也从德国人的观点来评论作战的经过和得失。

   大西洋长城的建立

   日耳曼民族生活在中欧,历史和地理背景使他们与海洋隔绝。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几乎没有任何德国人会想到他们的海岸有受到两栖攻击的可能。1940年法国的战败使此种情况发生巨大改变。德国所控制的领土增加了一倍,海岸线增长到5600公里(小岛在外),其大部分都暴露在海权直接攻击之下。不过,此时英国在惨败之余,还无力反攻,所以西欧的安全暂时还无顾虑。

   尽管如此,希特勒为保护其在法国西部的潜艇基地,以及准备发动“海狮”作战的船舶和港口,仍必须对西欧海岸线设防。这条海岸线虽然从挪威北部一直延伸到法国西南部,但首先设防的地点是在英吉利海峡的最狭窄部分,这也可以算是所谓“大西洋长城”(Atlantic wall)的前奏。

   由于“不列颠之战”(The Battle of Britain)的失败,希特勒不得不放弃“海狮”作战。从此,当他转过身来进行征俄战役时,以不列颠为基地而发动的两栖攻击也就开始成为一种经常存在的威胁。

   希特勒是一代怪杰,他的头脑中充满各种奇想。有时非常高明,有时则非常不合理。但不管是好是坏,第三帝国的前途,日耳曼民族的命运还是操在他的手中。他所作的决定具有绝对权威,无人敢反对。这在整个战争过程中是一个必须经常考虑的因素。

   对于西欧的防御,希特勒有其特殊的构想,他把优先权给予挪威和英吉利海峡中的岛屿。第一,他始终相信英国人将尝试在挪威登陆,所以他命令在该国建立坚强的要塞。此种工作一直持续到1944年。总计在挪威一共建筑海防炮台350座。其次,希特勒又同时执行一个在海峡岛屿上设防的8年计划。每月有5万吨材料运往那些岛上,并有3.2万工人在岛上长期工作。从这些岛屿的位置看来,此项计划实毫无战略价值,而只是浪费人力和物力。但由于希特勒的坚持己见,遂使法国西海岸的设防受到很严重的延误。

   攻俄的失败加上美国参战造成一种新的危险局势。1942年3月23日,德国三军统帅部(OKW)发布第四十号统帅命令(Führer Directive No.40),指明所有的欧洲海岸都已暴露在敌军登陆威胁之下,要求三军在统一指挥之下,对防御和反攻作充分的准备。根据此项命令,69岁的老将伦德施泰特元帅遂被派出任西线德军总司令,负责统一指挥西线防务,并开始积极建立沿海防线。从此时开始,到1943年底,虽然已有25万守军和25万劳工在构筑工事,但所谓“大西洋长城”仍是有名无实。工程不仅偷工减料,而且也始终赶不上预定进度。其原因有二:(1)德国此时已经腹背受敌,力不从心,比起东线和地中海方面的战争,西线设防只能算是次要的工作,所以在资源分配上不可能获得较高优先。(2)再度出山的伦德施泰特已经学会如何保全禄位的秘诀,他尽量无为而治,同时他本人对于海防也缺乏信心。假使他能认真监督,则应有较好的成绩。

   从1941年12月开始,联军曾对欧洲海岸作过三次突击。第一次是1941年12月底袭击挪威的几个小基地,此项行动更增强了希特勒对挪威的重视。第二次是1942年3月26日对卢瓦尔河(Loire)口上的圣纳泽尔(St. Nazaire),曾获相当成功,但也使德军暴露并警惕他们的弱点。第三次是1942年8月19日,对第厄普港的攻击,联军几乎完全失败,同时也使德军对于海防的改进获得有价值的教训。

   对于德国人而言,从这些突击中所获得的主要教训为,-旦联军发动大规模登陆作战,他们不会直接攻击任何较大的港口,而会在开放的滩头上登陆,然后尝试从后方进入那些港口。至于如何击退联军的第一次登陆则意见并不一致,这暂且留待下文中再详细讨论。

   依照德国人的看法,由于海防工事尚处于未完成的状态,在法国的驻军不仅数量有限而且也缺乏必要的训练和准备,所以同盟国若有决心,则在1942年也许只需不太强大的兵力即能在法国海岸上建立一个桥头堡(bridgehead)。事实上,美国人曾作这样的考虑,但由于英国人的坚决反对,最后始决定把攻击的矛头转向北非。

   联军1942年11月在北非的登陆,对于德国人要算是一次战略奇袭,并使其蒙受很大的损失,在北非战役结束后,联军又向意大利进攻,并迫使意大利政府投降。这一连串的发展不仅使德军连遭挫败,而且也付出相当重大的成本。假使说他们还有一点收获,那就是争取到一段时间可以用来增强西欧的防御。但很不幸,他们对于这一段时间并未作最佳的利用。最主要的原因有二:(1)伦德施泰特不仅缺乏勇担责任的精神,而且他的权威也非常有限,几乎无事不受希特勒的干涉,战后他不讳言地说:“当我做西线总司令的时候,惟一能自己做主的事情就是调换门口的卫兵。”(2)还是前面已经说过的,缺乏充分的资源,此时德军在其他地区中的消耗日增,而国内生产力则不够应付,此外受到同盟国空军的轰炸,运输更加困难。

   1943年下半午,伦德施泰特曾一再向希特勒要求增加兵力,其获得的答复为11月3日的第五十一号统帅命令。此项命令除重述第四十一号命令的要旨以外,又同时指派隆美尔元帅视察西北欧防务,并提出报告及改进意见。这对于西线以后的作战是一重大关键。

   隆美尔视察西线

   1943年12月初,隆美尔率领一个由三军专家组成的小型幕僚,首先前往丹麦视察。为什么他奉命先往丹麦,其原因始终没有解释。他在丹麦获得若干经验,直到12月20日,他才开始对法国的视察。12月31日他向希特勒提出报告,这份报告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文献,值得详细引述和分析。

   隆美尔首先说明其视察所获印象:“陆军对于强力的防御只是勉强胜任,空军及海军则非常脆弱。除主要港口以外,并无一致的防御计划,甚至在主要港口也并非一切必要措施都已执行。三军之间在许多细节上都缺乏足够的合作。对于在海岸防御中如何使用炮兵的原则也未达成协议,陆军主张将其布置在后方作间接射击,海军主张将其布置在海岸上作直接射击。步兵因为缺乏摩托化运输工具,所以丧失机动。无论在陆上或水中,布雷的工作都不够。几乎每一位指挥官对于其防区应如何防御都有其自己的观念,但并非能经常分清楚。”

   隆美尔接着预测了联军入侵的地点和时间。在这一方面有两点特别有趣:(1)隆美尔最初的看法与其以后的看法并不一致;(2)隆美尔在此时特别重视一项未知因素,即已进入最后研制阶段的V武器(V-weapon)。首先应指出当时德国内部对这个问题的意见很有分歧。OKW一向相信联军将越过多佛尔(Dover)海峡入侵欧洲。伦德施泰特总部则选择索姆河(Somme)两岸的滩头。隆美尔最初也大致同意此种看法,他说:“敌人的主攻可能是在布洛涅(Boulogne)与索姆河口之间的地区,并在加来(Calais)的两侧。因为在那里敌人有最佳的长程炮兵支持,最短的渡海距离,以及使用其空军的最有利条件。至于空降部队则极可能用来迅速占领我方长程导弹的发射基地。”

   以后他接管海防后又根据实地考察,才终于认为塞纳湾(Seine Bight)即诺曼底地区最有为联军选中的可能。而他这种想法又恰好与希特勒的想法不谋而合。至于新武器也是他最关心的,他曾建议在联军登陆之前,先对英国南部海岸发射V-1武器以阻碍其行动。但遭到希特勒的拒绝。后者希望等到其大量生产之后才使用,同时也认为V-1只能攻击像伦敦城那样巨大的目标。

   至于时间方面,大多数德国人预期3月底以后,只要天气及其他条件适合,则联军都有入侵的可能。隆美尔则认为“敌军攻击时间很难确定,但他们将作最大努力赶在我方对英国发动长程攻击之前先动手。假使由于天气恶劣或海上条件不利而未能如此,则他们将会在我方长程战役开始时或不久之后发动攻击。因为我方对英国攻击愈久,其效果也愈大,而且必然会损伤英美两国部队的士气。所以在天气不利于登陆的时段开始时,发动我方的长程攻击,则有机会对敌人的入侵造成特别不利的条件”。以上所云是一种非常微妙的战略构想:用导弹的长程攻击迫使联军在不利条件之下匆忙发动两栖入侵,然后将其击败。很可惜此种构想未能付之实现,否则真不知鹿死谁手。

   隆美尔报告中最精彩也是最主要的部分即为其对于联军将如何进攻以及德军应如何防御的分析。对于前者他所作的研究判断如下:

   1、登陆前先发动猛烈空中攻击,并用强大海军火力掩护部队登陆。敌方空降部队可能降落在主攻区内,以切断我方前线后方之间的交通线。

   2、我方现有海防极为单薄,当敌军在烟幕或黑暗掩蔽之下,从宽广的正面,乘坐千百艘登陆艇像狂潮一样涌向滩头时,我方浅薄防线不久就会被突破。

   3、我方在海岸后方只有极少数预备队,绝无反击能力,所以敌军一登陆就会站稳脚跟。不久防线上就会被敌方冲开一个大洞。

   4、此时只有迅速调集作战预备队,始有希望将敌人驱逐下海。但敌方空中优势又足以妨碍一切大部队的运动。所以到此时,敌军登陆成功就似乎已既成事实。

   在作了如此悲观的预测之后,隆美尔却又提出一个相当乐观的结论。他说只要能有适当的资源,并听从他的计划,则还是有击败联军的机会。简言之,隆美尔的防御计划可以分述如下:

   1、应集中一切力量在海岸上把敌人击退,必须建立一个设防地带,从海岸线向内陆延伸,纵深达八九公里。在海岸上各师有两项任务:(1)守住海岸线不让敌军登陆。(2)守住设防地带,防止空降突击。

   2、为减低敌方轰炸机和舰炮的毁灭威力,防区纵深必须扩大,并利用地雷以补人力之不足。根据北非作战经验,地雷对防御有极大的贡献。

   3、当敌军尚在水面上或刚刚着陆时,即应予以迎头痛击,所以第-线火力必须尽量增强。当敌军还在水上时,防御问题也就比较简单,只要他们一上岸,其战斗力就会增加几倍。

   4、一旦发现敌军攻击重点,预备队就必须立即投入第一线,以阻止敌军建立滩头阵地。所以,迅速实为成功的决定因素。空军必须倾全力来掩护预备队的行动。

   隆美尔提出视察报告后,并自告奋勇向希特勒表示愿意负责最重要的防区,希特勒欣然接受他的建议,将西线指挥系统改组,在伦德施泰特之下分设两个集团军群。由隆美尔出任B集团军群总司令,负责从荷兰到卢瓦尔河(Loire)之间的防区,他所指挥的兵力有:第七军集团军,布置在卢瓦尔河到奥恩河之间;第十五集团军,布置在奥恩河到斯海尔德(Scheldt)河之间;以及第八十八军,布置在荷兰。另设C集团军群负责法国西南部和南部的防务,总司令为布拉斯考维茨(Von Blaskovitz)将军。至于西线装甲兵司令史维本柏格(Von Schwepenburg)则受伦德施泰特指挥,也与隆美尔处于平等地位。照理说,在西线总揽全局的人应该还是伦德施泰特,但他老人家采取明哲保身的放任主义,所以隆美尔在其管区之内拥有相当巨大的自主权。不过他又像伦德施泰特一样,其权威受到很多的限制,他们都不能直接指挥海空军,而且未向OKW请示之前,也不得调动任何装甲师或其他的部队。更增加困难的是所谓“战斗区”(kampfgebiet)向内陆的深度不超过50公里,其他所有内陆地区都由在巴黎的军事总督管理,而后者又同时受OKW和伦德施泰特的指挥。

   这样复杂的指挥结构根本就不合理,而-旦面临紧急情况时必然会发生脱节甚至瘫痪现象。隆美尔当然明了其任务的艰巨,但他仍然怀着相当坚定的自信去接受考验。

   隆美尔的设防

   隆美尔在1944年2月接管B集团军群后,就立即开始照他自己的理想来加强海岸防御。其时除主要港区外,其余海岸线几乎是毫无防御可言。因为自伦德施泰特以下,德军大多数将领都认为海岸防线根本不可能阻止敌军登陆,此种思想影响部队的心态,所以对工事从来就不曾认真构筑。仅在隆美尔亲自督促之下,风气始为之一变。诚如其海军顾问鲁格(Friedrich Ruge)所云:“隆美尔以身作则,带来新的活力,部下都深受感动并信服其见解。”事实上,隆美尔的构想非常简单,即尽量强化海岸线的防御,使敌人不能在岸上立足,但诚如克劳塞维茨所云,“简单并不意味着容易”,要贯彻此种简单构想,则必须付出足够的努力。

   一般人也许会认为海岸线如此绵长,敌军到处都可登陆,所以处处设防非常困难,但此种说法并不正确,海岸线虽长,但敌人并非到处都可登陆,由于有许多条件的限制,敌人对于登陆地点所能占的选择也非常有限,所以防御者也无须处处设防。隆美尔一开始工作即以诺曼底为重心,但不幸,这个地区过去也正是比较不受重视的地区。他的防御计划可以概分为三点:(1)陆上防御;(2)水中防御;(3)反空降防御。现在就简述如次:

   陆上防御

   在陆上,用雷阵包围的据点构成一道大约四五公里宽(并未达到理想中的八到九公里)的防御地带,这也就是所谓“隆美尔地带”,其前沿即为海岸线。据点由步兵扼守,并由对空有良好掩蔽的炮兵阵地提供火力支援。最关键的就是地雷,隆美尔根据其在北非的经验,认为仅凭大量的地雷即可使素质较差的德国步兵对抗联军的登陆。

   隆美尔对于布雷工作已作最大努力,但时间已太迟而未能发挥其预期的效果,主要障碍为地雷供应量不足,他的工兵虽利用重炮弹来制造代用地雷,但还是缓不应急。到1944年5月20日,在海岸地带已布雷400余万颗,但距理想目标2000万颗仍仅及1/5。

   隆美尔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闪电战已不再有可能,有良好工事和现代化武器的步兵已能作坚强的防御,最主要的为必须增强步兵单位的火力,而不惜减少人力。但当时西线德军的装备实在太差。以第七集团军而言,它有32种不同的武器,252种不同的弹药,其中有47种已不再生产,整个集团军只有170门75战防炮和68门86高射炮。由此可以暗示德军的火力是不够强大。

   水中防御

   陆上防御带的纵深只有480公里,实在不够深,所以隆美尔只好把防线向海中延伸,也就是在水中设置障碍带。所谓“岸前障碍”(Fore-shore Obstacles)就是利用各种不同的障碍物构成一种“人工暗礁”(Artificial reefs),以使敌方登陆艇在接近岸边时先在水中饱受损失。

   隆美尔曾解释说:“水中障碍不仅可以阻止敌军逼近岸边,而且也可毁灭其登陆兵力和装备。最重要者即能在各种水位都有效。最近敌军的演习都是假想其炮火和炸弹能把岸前障碍扫除。但事实上,用火力扫除障碍非常困难。敌人必须用巨量弹药和长久时间始能勉强扫清某一地区的障碍,但这也会泄露其意图,使我方得知其攻击重点在何处,并先作准备和调集预备队。”

   隆美尔准备在水中建立四道障碍带以适应各种不同潮汐情况。因为塞纳湾高低水位差超过6米,所以工程的进行相当困难。到联军入侵时,还只完成一半。但事后发现,联军登陆艇的损失大部分又都是水中障碍物所造成,足以证明其效力。

   隆美尔还主张应用水雷来加强阻力,但令他非常遗憾者为海军不与他合作,未能在岸边浅水中布放大量水雷。当时德国海军已经研制了一种KMA(Coastal Mine A)水雷,专供沿岸浅水之用。所以问题并非缺乏水雷或布雷艇,而是指挥结构缺乏效率。事后证明若有较多的水雷配合,则水中防御所能产生的效果必将大增。

   反空降防御

   隆美尔也注意到敌方将以空降兵力来配合海岸登陆。他认为敌人可能企图在沿海地区获致广泛的立足点,伞兵到处都可降落,甚至整个空降师也可用滑翔机在后方着陆(当时尚无直升机,较重的装备必须用滑翔机载运)。空降(运)兵力除企图与海上入侵兵力会合外,还可能在后方到处扰乱,造成恐怖现象。

   所以隆美尔指示:“最重要的工作即为使各地区对空降部队都有预防,应使敌方伞兵和滑翔机在降落时受到重大损失。所有各师都必须采取必要步骤来加强对空防御。”他还设计了一种对抗空降的障碍系统,那就是在较开阔地区每隔30米插下大约3米高的木桩,然后在大多数木桩上挂着法国所留下的旧炮弹,并在木桩之间用铁丝网连接。于是滑翔机只要一碰到就会引起爆炸。仅在D日之前几天,B集团军群才领到100万颗旧炮弹,准备开始装设,但已经太迟,未能产生效果。

   不过,隆美尔对于空降的威胁并不十分害怕。因为空降兵力毕竟有限,只要能阻止其与登陆兵力会合,即不足为大害,至于到处流窜的空降小型部队,虽能产生扰乱作用,但很快就会被消灭。

   两个难题

   依照上述的设防计划,隆美尔所希望的是利用坚强工事和强大火力,来击败联军的入侵。最好是在水上就把他们击退,假使未能达到此种愿望,则没有被防御火力和水中障碍所摧毁的登陆艇也一定不会太多。等到它们把残余的攻击部队送上岸时,那些组织和装备都已不完整的部队又会立即陷入火力、地雷和其他障碍物所构成的死亡陷阱中。这些兵力必须付出极高的成本,始能向内陆推进。

   到此时,防御者就必须阻止敌军深入并将其集歼在海岸上。于是遂带来一项重要问题,即为装甲兵应如何使用。装甲师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强大打击力,已成陆战中的决定因素,此乃不争之论,而争论者则为使用方法。隆美尔主张装甲师的位置应尽量接近海岸,只要敌军一登陆,装甲兵就能立即对前线步兵提供支援,他还认为装甲与步兵有密切合作之必要。所以,他常说:“D日有一个装甲师,其价值远超过D+3日的三个装甲师。”

   隆美尔的意见并不能获得其他多数将领的认同,尤以西线装甲兵司令史维本柏格反对最为激烈。大致说来,反对理由可归纳为两点:(1)这样的部署将使装甲师丧失作战弹性,而且毫无纵深,一旦敌人突破即无法阻止其深入。(2)大多数人都不相信海岸防线能发挥如隆美尔想象的功效。所以认为既然迟早必会突破,则不如让敌军深入(甚至可以说是诱敌深入),再集中机动兵力将其歼灭在陆上。此外可能还有一点私人性的原因,史维本柏格虽为西线装甲兵司令,所负责的只是训练而已,他非常希望成立一个独立的装甲集团军由其个人指挥。而这也符合装甲兵的传统思想,所以连装甲兵前辈、号称“Panzer Leader”的古德里安也表示赞同(他现任装甲兵总监,也是史维本柏格的老上司)。

   隆美尔则从另一种不同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首先要指出他个人对装甲兵的机动作战有丰富经验,也深知其威力和限制。其次在当时德军高级将领中,几乎只有他一人有与西方联军交战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两种经验之结合,遂使他获得一个综合结论,即德军不可墨守成规,而必须采取创新的观念来适应新的环境,他说:“一个军人不能仅有勇而必须有智,这样才能使其战斗工具发挥最高的效率。”

   最具关键性的因素即为空中优势。由于西方享有巨大的空中优势,像过去那样的大规模机动作战已不再可能。当然夜间运动并非不可能,不过太慢而且夏季夜间太短,不能使战车部队迅速到达决定点。而只要天气良好,白天里大量战车也就几无行动的可能。因此,装甲师的位置必须尽量接近海岸线,然后才有发挥影响作用的机会。简言之,在西方空中优势之下,德军的行动自由早已受到莫大的限制。

   最后,隆美尔还认为只要联军在海岸上建立了一处滩头阵地,则“第三战场”(Third Front)的开辟即已成事实。因为即令联军在向内陆前进时,由于德国装甲兵力的拦截而受到挫败,德军也还是不能将他们全部赶下海去。而且时间对联军有利,他们的优势会与日俱增。所以,隆美尔始终认为胜负的关键就是D日那一天,因为此时联军即令能登陆,其人数也是有限,而其大部分兵力和重装备仍留在海上,所以处于非常不利的情况,而这也就是德军彻底歼灭其登陆兵力的惟一机会。因此,他常说:“最初24小时决定一切。”

   从装甲的问题也就直接导致第二个重要问题,那就是空军的问题。1940年德国装甲兵在“法兰西之战”中所以能够长驱直入、屡建奇功,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德国空军对地面作战的密切支援可能应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当时德国在西欧享有足够巨大的空中优势。但到1944年,此种优劣对比即完全改变,这对于登陆而言,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首先必须指出,假使联军若非享有空中优势,则他们根本不可能发动入侵西欧的作战;当年希特勒的“海狮”之所以胎死腹中,其主因即为不能获得英吉利海峡上空的支配权。所以,联军既能发动“霸王”作战,则也就暗示德国空军是居于劣势,不过,双方差距之大更令人惊异。在D日那一天,西方空军用来支援陆海军的兵力约为飞机六七千架,而双方实力之比则约为15:1,所以天空中几乎看不见德国飞机的影子,德国部队、当地人民,甚至于联军,都不禁惊问:“德国空军哪里去了?”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自从“不列颠之战”失败后,希特勒转向侵俄,战争遂从三度空间回到二度空间。东线战争不仅旷日持久,而且对资源也构成重大消耗。所以,希特勒对空军遂无力作大量扩充。同时在长期作战中,空军又不断地损耗,到1942年底,其第一线兵力甚至比两年前还少。尽管1943年飞机产量已有增加,但希特勒却把优先权给予轰炸机的生产,这也正是醉心杜黑理论的空军当局(包括戈林本人在内)所一致赞成的。因此战斗机实力遂益形减弱,但非常有讽刺意味的是,想要对抗西方的空中优势又全靠战斗机的苦战。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事实值得一提。早在1940年,德国人即已有制造喷气机的构想,但希特勒以为战争即将结束,下令停止一切研究发展。直到1942年始旧案重提,但已延误18个月的时间,以后又因为希特勒想把喷气引擎用在轰炸机方面,而又浪费了不少时间,所以到1944年联军登陆时,德军尚无可用的喷气战斗机,如果当时有这样的战斗机,则空战方面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等到1945年春季德国喷气战斗机终于出现,而战争早已接近尾声,也就不能产生影响作用了。

   反登陆战的失败

   自1944年2月隆美尔接管海防之后,设防的工作才开始积极推动,但已经嫌迟,尤其是最关紧要的第七集团军地区,又因种种原因更额外迟了几星期,所以到联军进攻时,大致说来,工事都只完成一半,有些地区甚至仅为15%。这又与联军的轰炸有关,因为轰炸使法国境内铁路运输受到严重扰乱,以至于材料都不能如时送达。

   D日前夕,受伦德施泰特指挥的兵力共58个师,除10个装甲师以外,其余均为步兵师,不仅缺乏机动,而且很多都是员额不足,素质装备低劣。相对于如此绵长的海岸线而言,其兵力实嫌不足,但德国并非没有兵力可以增强。事实上,在挪威境内还闲置着50万大军,希特勒却始终不肯调动。在装甲方面,从1944年3月开始增加,但兵力分配却很不合理,3个师送往法国南部,3个师受隆美尔战术控制,另外4个师则保留为“战略预备队”,由史维本柏格指挥,这是一种两面不讨好的折中方案。而更不合理的是各师的布置都是由OKW决定,前线指挥官并无机动调整的权力。这好像把棋子钉死在棋盘上。

   1944年6月5日,天气非常恶劣,德军方面无人认为两三天内联军会发动攻击,隆美尔遂乘机请假返回德国去向希特勒亲自要求调整兵力。想不到联军就是在5日到6日之间的夜晚发动了攻击?但德军方面又并非事先一点情报都没有。6月5日夜间西线总部和第十五集团军部都曾收听到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广播,其内容显然是通知法国地下总组织准备行动。第十五集团军曾立即命令其部队保持高度戒备,但奇怪的是西线总部、B集团军群总部和第七集团军部都不曾采取任何行动。

   联军登陆地点是在第七集团军辖区之内,该集团军虽有15个步兵师,但接近登陆地点处只有3个师,而其中又只有1个师比较精锐。至于装甲师则只有第二十一装甲师驻在滩头附近,能在D日投入战斗,但又因该师对隆美尔的命令阳奉阴违,其大部分驻地仍与海岸距离太远,所以其准备行动的时间也较长,未能立即对登陆兵力发动打击。隆美尔曾要求把第十二党军(SS)装甲师调驻圣罗(St. Lo),但未获批准,否则D日就可有两个装甲师发动逆袭,结果可能就会大不相同。

   D日,联军在5个攻击区中都形成了不同大小和纵深的滩头阵地,但在任何点上都不曾达到其目标线。总计已登陆人员比预计的少20%,车辆少50%,而物资则少70%,造成严重的弹药缺乏。足以证明德军的海防计划虽未完全实现,但仍能发挥相当阻力。但不幸德军未能利用登陆兵力的弱点而在D日夜间发动反攻将他们赶下海去,其主因是:(1)指挥系统缺乏效率,不能立即做出反应;(2)预备队位置太靠后,不能立即填补前线上的真空。

   在D日那一天,隆美尔尚在德国,前线只好由其参谋长史佩德(Hans Speidel)代行指挥。虽然他立即要求调动装甲兵力,但未获西线总部批准,其理由为尚需向OKW请示。到次日很晚隆美尔才回到总部,时间又过了一天,联军也乘机巩固了所占领的滩头。隆美尔在以后几天中所遭遇到的困难也是一样,严格说来,他的敌人不是联军,而是他的上级(包括希特勒、OKW以及西线总部)。到6月10日(D+4),联军已经据有一个有良好防御的连续滩头阵地,其深度足以保护登陆滩头不受炮火的威胁,而且正在为战斗机修筑降落跑道。同一天黄昏时,仍在准备反攻的德军装甲兵司令部为英国轰炸机所击毁,史维本柏格负伤,许多官兵丧生,反攻的希望也随之而断送。从此“第三战场”已成事实,第三帝国的命运也已注定。

   结论

   德军未能击败联军的登陆,其原因当然是非常复杂的。依照德国战史学家的分析,其主因至少可分为四点:

   1、希特勒本人对于德国的失败应负最大责任。其刚愎自用、遇事干涉的作风使整个指挥体系瘫痪,也使前线将领无法对情况作适时的反应。此外,其对于资源分配的不适当也使战力深受影响。

   2、隆美尔若能在1943年夏季接管B集团军群,甚或出任西线总司令,又或在以后能照他自己的设想处理一切事务,则结果可能完全不同。

   3、联军之有艾森豪威尔出任统帅实乃天赐。若非他决定在6月6日冒险进攻则后事实难逆料。而这又应归功于英国气象学家对天气预测的精确。

   4、联军享有压倒空中优势,以及良好指挥下的海军火力,使德军一切行动都受干扰,以致无法顺利执行防御和反攻计划。

   最后总结言之,从德国人的观点看来,他们并非没有击败联军登陆的机会,但关键则在于D日的24小时。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