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战役的分析·第十一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北非战役的分析·第十一

北非战役的分析·第十一

 作者:钮先钟·中国

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

出自————《战争通史

   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北非始终只能算是一个副战场,但是北非战役却是一个非常长久而复杂的战役,它是1940年9月就已经开始,而直到1943年5月才全部结束,比任何其他的战役都要长。其所用的兵力虽不算最多,但牵涉的国家却是最多,德、法、意、英、美都包括在内。

   这个战役就军事战略而言虽不具有决定性,但就大战略而言,却含有极重大的意义和极深远的影响。因为这是一个头绪极为复杂的战役,其中的史实曾经引起不少的争论,而在我们似乎颇少有人加以研究,所以本文准备依照时间的顺序对这一战役作一综合的检讨,并扼要分析其战略教训。

   意大利初尝败绩

   当敦刻尔克遭劫,法国的败亡已成定局时,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希望不要错过分赃的机会,遂急赶在1940年6月10日放弃中立而投入战争。照他看这实在是一个万全的决定。这是英国有史以来最倒霉的时候。在欧陆上的远征军虽已侥幸逃出虎口,但暂时已无再战之力,面对着德军入侵的威胁,能否应付都颇有疑问,自无余力去保护其海外殖民地。所以趁火打劫,此其时也。只要在非洲的意大利大军一发动攻击,则整个非洲的大英帝国领土都将易主。

   意大利在北非是享有压倒的优势的,其兵力总数达50万人,而在埃及的英军一共不过5万人。此外,意大利在厄立特里亚和埃塞俄比亚另有兵力20万。他们从那里可以分别进攻苏丹和肯尼亚,那两地的英国守军更少,足以对埃及造成首尾难以兼顾之势,但意大利却始终不曾向那两方面发动攻势。

   北非方面的意军由格拉齐亚尼(Marshal Graziani)元帅指挥,在昔兰尼加(Cyrenaica)前线上的兵力约30万,而他们所面对着的埃及守军则为3.6万人。英军最前线在埃及境内的梅尔沙·马特鲁(Mersa Matruh),在尼罗河三角洲以西约300公里,距离国界线190公里。英军主将为号称中东军总司令的韦维尔(Gen. Wavell) [ cdhyy注:原文为魏菲尔,改为“韦维尔”,后同。 ] 。

   直到1940年9月13日,意军才集中了6个师的兵力开始进攻,只走了50公里就停止不动。韦维尔认为敌军既不进则应立即还击。此时英军约3万,而意军约8万,但英军有战车275辆,而意军则仅有102辆,并且素质也远较低劣。12月7日,英军奋勇进攻,势如破竹,这也是所谓北非战役的真正开始,充分显示了装甲兵在此特殊环境中的威力。

   12月11日,英军攻占西迪巴腊尼(Sidi Barrani),俘获意军4万,火炮400门,此为英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首次胜利,对民心士气大有裨益。意军残部躲入海岸要塞巴尔迪亚(Bardia)避难。但英军并未乘胜追击,这是因为坐在后方司令部中的大官根本不了解前线情况之所致,遂坐失了将敌人一网打尽的机会。

   直到1941年1月3日,英军才再度进攻,意军迅速崩溃,又被英军俘获4.5万人。英军并乘胜进攻托卜鲁克(Tobruk),在1月22日将其攻克。这是一个极具战略价值的海岸要塞,也成为以后战役中双方争夺的重要焦点。

   此时丘吉尔一直在命令韦维尔抽调兵力去援助希腊。不过英国的“好意”却受到希腊的拒绝。于是丘吉尔才允英军继续进攻,以完成对昔兰尼加的征服为目标。2月6日,英军即已占领班加西并又俘获敌军两万。到此时,意军无异全军覆没,英军可以兵不血刃而直趋的黎波里。

   但丘吉尔是一个头脑僵化的人,他一心沉醉在巴尔干战略幻想中,于2月12日又严令韦维尔只准留下最低限度的兵力据守昔兰尼加,而把其他的部队尽量送往希腊,这样也就断送了英军在北非的初期胜利。假使不是这样,则英军就可以一了百了,进占的黎波里而把意大利人完全逐出非洲。这也告诉我们“机不可失”的真理,战略家的心灵必须要有充分的弹性,否则就会坐失良机,从而引起无穷的后悔。

   隆美尔登场

   2月6日,即格拉齐亚尼全军覆没之日,希特勒召见隆美尔(Erwin Rommel),指派他前往非洲去援救意大利人。此时我们又必须首先追述希特勒对于地中海战略的看法。自从西线战役结束之后,关于德国进一步的行动在纳粹帝国的高层中曾引起相当激烈的争论。德高望重的海军总司令雷德尔既不赞成侵英又不赞成侵俄,他一直主张应以地中海及邻近地区(北非及中东)为战略重心,因为这是大英帝国最脆弱的一环。雷德尔在1940年9月曾两次向希特勒进言,一方面指出这个地区的经济重要性,另一方面又警告英国人甚或美国人,德方有在法属西非洲登陆的可能。

   雷德尔遂提出下述三点具体建议:(1)确保大西洋方面的岛屿和直布罗陀;(2)与维希法国合作以确保西北非洲;(3)与意大利合作,对埃及和苏伊士发动攻击,并企图由此经过巴勒斯坦和叙利亚以达土耳其。他认为地中海战略若能成功,而大英帝国就将自然崩溃,于是苏俄也将不敢轻举妄动,德国就似乎无再向东面发动攻击之必要。

   雷德尔之言自然是代表海权论者的传统思想,虽言之成理,但不一定正确,尤其是相信丧失了中东即能令大英帝国崩溃,实未免是一厢情愿的想法。至少他的意见对陆权主义者的希特勒并不能产生太多的说服作用。希特勒深知除非能渡海攻英,否则绝难使英国屈服,甚至丧失了不列颠,英国也不一定就会投降,丘吉尔也许真会迁都加拿大再继续打下去,不过至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无力牵制德国在欧洲的任何行动。如果不能渡海攻英,则留给希特勒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就会变得更有限,所以他必须乘英国喘息未定的机会先去解决俄国,否则终将难免腹背受敌。

   平心而论,希特勒的战略观念实在比较正确。他对地中海及非洲所作的考虑都是只具有限性的目标:(1)封锁地中海以增加英国的困难;(2)确保西北非洲及大西洋岛屿以防联军日后登陆。希特勒绝对无意向南发动任何大规模攻击,他的兵力也早已开始向东欧集中。

   到此时(1941年初)为止,希特勒的军事战略可以说是相当成功,但他的外交战略,尤其是同盟战略,却是一无是处。德意两国虽号称“钢铁同盟”,但在大战略上几毫无协调可言。希特勒这个人的确很古怪,其心理是颇难了解,他对墨索里尼的态度即为一例。他好像有一点自卑,多少是视墨索里尼为前辈,对后者的确相当尊敬,甚至墨索里尼已经到了穷途末路时,希特勒对他的忠忱仍不改变,就做人的立场来看,希特勒的“义气”似乎颇堪嘉许,但就战略而言,这种感情就成了沉重的包袱。

   在德国人看来,意大利保持善意中立实在远比投入战争更为有利,尤其在法国已经崩溃之后更是如此。但希特勒既不能阻止墨索里尼参战,更不能阻止他一再闯祸,而且等到他无法收场时,又不能坐视不救。这对希特勒来说,真是一种极大的痛苦,但他还是一点办法没有,以至于吃了不少的亏。除了对足以直接影响征俄之役的巴尔干战役不拟在此论述以外,整个北非战役也都是墨索里尼的轻举妄动所引起。若非如此,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展也许就完全不同了。

   墨索里尼的狂妄无知固然应该责备,而尤其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意大利的民族性。意大利人是样样事都不认真,他们从无紧急之感,说出口的话也可以不算数,对任何工作都不讲求效率。诚如德国凯赛林元帅所云:墨索里尼应了解战争并非儿戏,如果他不能激起其人民的战斗精神,则他根本不应轻率地投入此种决斗。

   很明显,北非战争是意大利人的战争,希特勒当初也以为凭着十比一的人力优势,意军至少应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可以让他们在沙漠中去打他们自己的仗,而不必多加干涉。哪知道意大利人会无能至此,于是希特勒只好插手了。其原因很简单:(1)希特勒不能让北非落入英国人的手中而引起无穷的后患;(2)希特勒也不能让意大利被人赶出非洲,那对于轴心的威望将是重大的损失。但希特勒所要求的只不过是稳住北非的局势而已,他从未想到以此为基地而再作进一步的攻击,尤其是征俄战役即将发动,希特勒实无闲情逸致来考虑此种不急之务。

   所以他选择派往北非的人只是刚刚升中将的隆美尔,其准备使用的兵力则更少得可怜,所谓“非洲军”(Afrika Korps)只有两个师。由此可知希特勒对于这件事并不曾给予太多的重视。以后隆美尔的战绩也可以说是出乎-般人(包括希特勒本人)的意料。隆美尔算是一位传奇人物,比起其他的德国名将,算是非常幸运。他在非洲几乎享有完全的行动自由,因为非洲只是一个次要的战场,希特勒一心忙于应付东线的战事,所以至少在最初一年内对他是完全不加干涉,这样才使他有机会一展所长——此即孙子所云“将能而君不御者胜”的道理。为了顾全意大利人的面子,表面上隆美尔是受意大利北非军总司令的节制,实际上,在前线上的一切兵力,包括意大利部队在内,都是由他统一指挥。

   隆美尔牛刀小试

   非洲军的两个师需要相当时间始能完全运到北非,但隆美尔本人却于2月12日即已飞到的黎波里,两天之后第一批德军(共两个营)才到达。由于情况紧急,隆美尔命令部队立即开往前线。为了虚张声势,他又把普通汽车伪装成假战车,直到3月21日,才有第一个德军战车团运到非洲。

   由于英军已停止不动,隆美尔遂于3月底发动攻击。对于他来说算是太幸运了。英国能战之兵不是送往希腊就是已调后方整补,所以隆美尔也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尽管他的主力一共只有50辆战车。

   4月11日,英军已被逐出昔兰尼加,只有一部分兵力在托卜鲁克闭关自守。隆美尔的收复昔兰尼加比英军的征服该地更较轻松。英国人在2月初坐失良机,现在由于隆美尔的登场,他们开始遇到劲敌,若再想肃清北非之敌,则必须付出极高的成本。此项责任应由丘吉尔负起。

   不到一星期,英军就退回了320公里,在两个星期内,共退回了640公里,而到达埃及的边界。不过托卜鲁克仍在英军坚守中。这个有要塞保护的小港遂成为轴心军背上的一根芒刺。英国人这一决定对此后一年内的战役发展具有极深远的影响。隆美尔从4月11日开始进攻托卜鲁克,但他的兵力实在太少,不足以攻坚。另一方面,韦维尔也不能赶走隆美尔以解守军之围,于是便形成僵持之局。

   当隆美尔长驱直入之际,在罗马的意大利当局对于他的“孤军深入”早已感到惴惴不安,他们要求德国统帅部制止其“轻举妄动”。德国陆军参谋总长哈尔德一向反对任何海外的军事行动,他曾亲口告诉隆美尔:“陆军总部认为在北非开辟战场实为一种错误,德军在那里的任务不过是使意大利苟延残喘而已。”同时他对隆美尔也有很大的成见,认为其作风是违反伟大的普鲁士参谋部传统的。

   希特勒对于充满活力、尤其不是贵族出身的隆美尔比较宠信,但此时他一心只想打倒俄国,所以也把非洲和地中海视为次要。1941年10月,托马(Von Thoma)将军曾奉命前往北非视察,他回来报告:只要4个装甲师即可保证攻占埃及。但此时东线战况正当紧急,希特勒不愿提供这样多的增援兵力,以免影响主战场上的实力。同时墨索里尼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也不愿接受较大的德国援助。其结果遂使隆美尔的兵力始终不足以征服埃及和把英国人逐出地中海。

   假使希特勒始终不重视北非和地中海,则丘吉尔现在想法就和他完全不一样。自从希腊沦陷、隆美尔每战皆捷之后,丘吉尔的眼光遂又回到埃及方面。他现在所考虑的问题即为不惜一切以确保英国在地中海和中东的地位。从1941年4月底起,英国的增援即不断地向埃及涌入。而韦维尔又不等增援全部到达,即开始集结手里现有兵力发动反攻,也就是5月中旬的“简短作战”(Operation Brief)和6月中旬规模较大的“战斧作战”(Operation Battleaxe)。

   结果两次都是劳而无功,而战车的损失则比德军远较重大。尤其战场是在德军控制之下,其所损毁的战车大部分可修复再用;而英军在匆匆撤退时,受损的战车只能被弃置在战场上不能带走。此种不成比例的战车损失即可证明英军已经战败。

   为何隆美尔以劣势兵力却几乎能每战必胜?主要原因是他能认清沙漠战争的特殊性质。北非是装甲兵的理想战场,诚如隆美尔自云:“在一望无涯的沙漠上,摩托化部队能发挥其最大威力。”英国人则深受所谓“步兵心灵”的影响,所以虽享有数量优势但还是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颇具讽刺意味的是,隆美尔本人又是一位著名的步兵战术专家,其所著《步兵攻击》一书早已成为权威名著,但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却一跃成为装甲名将,所以其心灵的弹性实不可及。事实上,他不仅善于运用装甲兵,而且更善于运用步兵来配合装甲兵。诚如其自云:“装甲部队为摩托化军团的核心,其他部队都是辅助性的,应绕着核心旋转。应尽量用战防武器来消耗敌方装甲,而把自己的装甲兵保留供决定性打击之用。”这也正是孙膑以下驷当上驷的办法。

   英军两次攻击的失败又暗示战术趋势已有新改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防御相对攻击居于优势,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此种趋势完全倒转过来。装甲兵的闪击几乎势如破竹,令人以为攻击必然能够压倒防御。但隆美尔却证明,即令在北非沙漠那样开阔地区中,对于防御战术若能作巧妙运用,也仍能击退优势敌军的猛烈攻击。这也正是所谓“机动防御”观念的萌芽。事实上,攻击与防御是一体的两面,善战者必须同时运用而不可偏废。一般人还有一种误解,以为沙漠地区是无险可守,实际并非如此。尽管是沙漠,其中还是有若干要点,例如隘道、山脊、要塞等,可用作防御的基础,尤其正因为可守之地甚少,遂更增加这些要害的战略价值。整个北非战役几乎都是以这种据点来作为发展的基础。

   第一阶段结束

   丘吉尔是英国民族的典型代表,只要牛性一发就再无任何东西可以改变其决心,于是他尽量向埃及增援而不计一切后果。他的军事顾问提醒他远东的防御可能更重要,尤其是新加坡,但丘吉尔置之不理。尽管远东大战已有一触即发之势,丘吉尔的眼光却只钉在隆美尔的身上。如果说隆美尔间接造成新加坡的沦陷,似乎并非过甚其词。

   隆美尔此时虽然官升上将,非洲军也扩大为装甲兵团(Panzer Group),但其所获得的增援却极为有限。空军方面,英国人有飞机700架,而隆美尔只有320架;装甲方面,英军有战车710辆,德军只有174辆,至于意军虽有146辆,但根本无太多价值。英军还有预备战车500辆,而隆美尔则毫无预备队可言。

   “战斧作战”失败后,韦维尔即被免职,遗缺由奥金莱克(Gen. Auchinleck)继任。又经过了5个月,直到11月中旬,英军三度发动攻势,其代号为“十字军作战”(Operation Crusader)。这次英军享有压倒优势,照理说,其能击败隆美尔应无疑问。但英军行动迟缓,各单位之间又缺乏协调,遂屡为隆美尔钻空子,一再受到战术奇袭,损失惨重。11月24日,隆美尔利用英军的分裂状况,突然率领机动兵冲向其后方。其目的不仅为切断敌军交通线,而且也在打击其指挥官心理。果然英军大感惊惧,几乎全面崩溃。幸亏奥金莱克为英国不可多得的将才,能够临危不乱,他亲自督战,拼命反击,才稳住了阵脚。

   隆美尔的锐气逐渐丧失,尤其深感燃料缺乏,遂不得不自动撤退。此时英军又已获得增援,在战车总数上占有5:1的优势,但隆美尔仍能且战且走,到12月27日安全退到阿格达比亚(Agedabia),也就是他年初发动攻击的起点,英军也自动收兵,结束了1941年的战役。

   1941年的北非战役真是一场拉锯战,隆美尔虽已达到埃及边界,但结果还是退回原有起点。隆美尔在那样的劣势之下,仍能有如此杰出的表现,其被称为名将,享誉千秋是毫不过分。实际上,诚如隆美尔所指出的,此时在西欧还闲置着不少机械化部队,尤其是在挪威还驻有50万兵力更完全是浪费。英军在1941年是绝无反攻欧陆的可能,从西欧驻军抽出两三个师来援助北非是绝无危险。若如此,则隆美尔之能征服埃及似无疑问。这样虽不一定会像雷德尔所想象的,足以迫使大英帝国投降,但未来战局的发展必将有所不同,实可断言。

   从1940年9月到1941年12月,可算是北非战役的第一阶段,就这个阶段而言,我们可以获得两项最重要的教训:(1)机不可失。战略家的头脑必须要有充分的弹性,始能把握稍纵即逝的良机。如果坐失良机则将后悔无穷。(2)人的重要。战争是人事,历史也是人事。一切的发展和成败几乎莫不深受人事因素的影响。

   决定性的一年

   1941年的北非战役是一场真正的拉锯战,隆美尔虽然已经进到埃及的边界,结果还是退回到其在利比亚的原有起点上。1942年才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年,这一年的战局,除了斯大林格勒会战(南俄战役)以外,整个战潮的起伏也都是以地中海为中心。

   以地略形势而论,西方在地中海、中东和北非这一广泛地区享有一种传统的优势:(1)生活在地中海沿岸的人是惯于接受英国的统治,对轴心存有先天的敌视心理。(2)西方在此地区据有若干战略要点,居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地位。(3)英国人始终认为地中海是其帝国生命线,所以不惜付出重大成本以求生存。德国人则始终认为这是一个副战场,不曾给予足够的重视。

   希特勒在1940年法兰西战役胜利之后,若能一鼓作气渡过海峡入侵不列颠,则欧战可能急转直下而告结束。当“海狮”作战未能发动之后,希特勒遂决心先击败俄国再来解决英国。如果俄国在1941年内真被击败,则英国也就自难独力支持。即令有美国的援助,也还是远水不能救近火。在这样的战略考虑之中,地中海方面的一切行动都是不必要的“蛇足”,所以希特勒不听从其海军总司令雷德尔等人的意见,并不一定就是刚愎自用,而的确有他的道理。

   并不像西方战略家所讥笑的,希特勒所犯的最大错误不是他不了解海权或忽视地中海的战略重要性,而是在大战略领域缺乏有力的集中指导,未能制止其无用的伙伴(墨索里尼)轻举妄动。意大利的参战对于德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如果它能坚守善意中立,则对德国的贡献将远较巨大,巴尔干和地中海都可平安无事,德国也就可以专心去进行决定性的作战。更进一步说,如果墨索里尼不在巴尔干和北非发动盲目的冒险,而将该国兵力交给希特勒将其用在征俄战役中,则更可以补德国人力之不足。意大利部队虽素质不佳,但夹在德国部队中间使用,其价值似乎也可与其他东欧附庸兵力相当。

   希特勒虽不能制止墨索里尼的愚行,但对他的失败又不能坐视不救,因为意大利若丧失了其非洲殖民地,则可能自动退出轴心组织。从大战略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希特勒所绝对不能容许的发展。因此,希特勒遂被动地被拖进了地中海战场,无论就时间、兵力还是精力上来说,都是无益的浪费。此时,他只有一种消极的目的,就是不让墨索里尼的政权和他的北非帝国完全崩溃。

   反而言之,巴尔干、地中海、北非的作战,无论为胜为败,就其全体而言,对英国都算是有利。因为那可以使德军远离英国的本土,而且也能牵制其一部分兵力,同时又至少使英军有一个继续有仗打的机会,甚至还可以获得一点胜利,这对于英国的民心士气都能产生若干刺激作用。由此可知所谓“战略重要性”实为一种相对观念,某一地区对甲方具有战略重要性,但对乙方却不一定如此。就时间而言,更可能在某一阶段中具有战略重要性,而到另一阶段又会有新的变化。

   马耳他作战胎死腹中

   轴心国家在北非是一动手就打败仗,这使英国在敦刻尔克惨败之余,居然获得了一个耀武扬威的翻本机会,这真是令人感到啼笑皆非。直到1941年春季,隆美尔被派往非洲,情形才开始转变。他一口气冲到了埃及边界,而在此同时,整个巴尔干也被德军攻占。于是当德军正要发动征俄作战之际,遂又有很多人主张在中东发动钳形攻势,一面从北非通过埃及直达苏伊士,另一面从克里特岛南下,深入中东与之会合。但希特勒已决心东征而无暇南顾,所以这些伟大的战略构想都不过是空中楼阁而已。

   到1941年底,德军在俄国既未能攻入莫斯科,而隆美尔在北非也退回到原有的起点。美国已经参战,对英国在精神和物质上都带来了极大的鼓励。英国人已经把马耳他(Malta)岛变成一个坚强基地,并由此拦截对方的补给船只。为了应付此种危机,德国的空军元帅凯赛林遂奉派为南战场总司令,负责统一战略指导。其首要任务即为毁灭马耳他岛上的军事设施,因为该岛位置在北非补给线中点上,若不将其“摧毁”,则北非战役就永无成功之日。

   凯赛林主张应采取一劳永逸的办法,不惜成本将马耳他岛攻占。他曾努力说服希特勒同意他的看法,后者于1942年2月批准其计划。于是从4月2日起,德意两国空军遂开始对该岛发动猛烈攻击。到5月10日,凯赛林认为其任务已完成,不仅从意大利到北非的交通线已畅通,而且若立即执行登陆作战,则攻占该岛也应无疑问。很奇怪,他的计划最终却胎死腹中,这要算是希特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犯重要错误之一,并且也决定了北非的最后命运。

   马耳他岛虽未能攻占,但由于补给情况的改善,隆美尔在1月21日遂主动地发动其“独立”的反攻(事先尽量保密不让意大利知道)。英军受到完全的奇袭,立即溃败,德军很快地进到班加西与托卜鲁克之间的中点德尔纳(Derna)。1月23日,意大利陆军参谋总长卡代里罗(Ugs Cavallro)赶到隆美尔的司令部表示反对,此时德军早已东进160多公里,而英军却跑得更快。

   隆美尔的胜利遂又鼓励希特勒回想到一年前被否决的钳形大攻势计划,不过这一次是希望能与高加索方面的作战相配合。此种想法含有一种内在的弱点,即战略跟在战术后面跑。因为隆美尔几乎战无不胜,遂乐观假定他的威名和将才可以抵消敌方日益增强的实力。这实在是一种自欺的想法。

   直到4月29日,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始率领双方高级人员举行会谈。希特勒提出进攻埃及并直入中东的理想,但意大利方面却采取慎重的保留态度,他们认为必须攻占马耳他,否则在北非不宜孤军深入。此种想法虽非不合理,但他们又坚持在3个月之内,意大利不能参加对该岛的进攻。这种说法实在是非常荒唐,在如此危急存亡之秋,岂可白白浪费3个月的时间,既不进攻马耳他又不准隆美尔采取进一步行动,而坐待敌人实力日益增强。

   此时在埃及的英军已经阻止隆美尔的前进,并积极准备反攻。如果说马耳他的存在是意大利人犹豫不前的主要理由,则英国人要赶紧反攻也正是为了想确保该岛的安全。在北非反攻就是保救马耳他,此即所谓“围魏救赵”之计。如果该岛连同全部守军3万人同归于尽,则如丘吉尔所云,那将是一场巨大的灾难,足以影响英国在地中海的一切未来计划,甚至尼罗河三角洲都会沦于敌手。

   经过冗长的讨论,两位轴心巨头终于作了下述两点决定:(1)隆美尔应于5月底在北非发动攻击,如可能应攻占托卜鲁克,然后再继续进到埃及边界为止;(2)此后,在6月中旬,至迟到7月月圆时,即可开始进攻马耳他的作战。在当时这似乎是惟一可行的折中决定,但正像一切的折中案一样,结果总是使所有各方都感到不满意。

   隆美尔未被邀请参加会议,足以暗示他还是“人微言轻”,他自然很不愉快,不过其所要求的行动日期还是勉强获批准。但以后得知两位独裁者无意尝试进攻马耳他,隆美尔也不免深感失望。以隆美尔的战略素养,自然了解该岛对北非作战的重要,他甚至还曾建议用他的兵力去执行攻占该岛的任务。

   凯赛林则尤其懊恼。他所拟的攻占马耳他计划本已在2月获希特勒批准,所以他才在4月初发动大规模空中攻击来作为登陆的前导,现在就等于完全浪费,而且有利时机,稍纵即逝。在1942年初,凯赛林曾与隆美尔会商,彼此一致认为下一个作战目标应为马耳他和托卜鲁克。不过隆美尔主张先进攻托卜鲁克,而凯赛林则宁愿先攻占马耳他。当初希特勒已同意凯赛林的意见,现在却又改了,但在此时还未明确放弃对马耳他的作战。

   凯赛林在其回忆录中的记载多少有一点怪隆美尔破坏了他的计划,但真正的关键却还是希特勒本人。尽管他在2月间即已批准凯赛林的计划,但内心里却始终犹豫不决,所以他现在所作的决定实际上就是拖延时间。到5月21日,他似乎即已决定完全放弃,因为他告诉亲信人员说,对马耳他作战的准备不过是心理性的而已。作为军事指挥官,希特勒具有一种先天性的心理弱点:他虽好大喜功,但却害怕失败,缺乏冒险的勇气。

   隆美尔功亏一篑

   1942年5月26日,隆美尔遵照高峰会议的决定发动其新攻势。此时双方都已获得增援:隆美尔有3个德国师和6个意国师,而英军则共为6个师。若照一般的计算,以师为单位,则隆美尔应享有数量优势,因此英国人也总是利用这种简单的算术来掩饰失败。所谓“师”者,实在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像意大利的步兵师在战场上有时不但无用,反而还会成为累赘。

   照战车计算。英国人有850辆,另有420辆可供补充之用。隆美尔共有560辆,但真正能用于战斗的却只有280辆德国中型战车。所以在会战开始时,英国人所享有的数量优势为3:1,到发展成为消耗战时,更升高为4:1。在炮兵方面,英军也享有3:2的优势,但火炮却平均分配在各师中。隆美尔亲自控制一支机动炮兵预备队,对火力比较能作有效的集中使用。空军方面双方大致相当:英国第一线飞机约600架,而德国也有530架,其战斗机素质也较佳。

   英军本拟在6月中旬大举反攻,所以隆美尔的新攻势只早了几天,于是英军也就打消了反攻的计划。不过实际上,英军已经准备完成,尤其补给极为充足。隆美尔能获大胜实在不易。这除了应归功于其卓越的将才以外,主要原因还是德军素质精良,一般战术水准较高,尤以对战车和战防炮的配合运用最为高明。

   到6月14日,英国第八集团军司令李奇(Neil Ritchie)自动放弃加查拉防线,迅速向埃及撤退。托卜鲁克遂完全陷于孤立,到6月20日即为德军攻占,守军3.5万人,连同大量物质储备都落人敌手。除新加坡以外,这是英国人在战争中所遭受的第二次惨败。次日,英军残部又放弃在索伦(Sollam)附近的边界防线继续向东逃窜,隆美尔则穷追不舍。

   隆美尔晋升元帅达到其军人职业中的最高峰,其百战雄师又已到达埃及的门前。由于托卜鲁克的攻陷,德军不仅解除背面的威胁,而且俘获大量补给,并获得可用的港口,因此这一次的情况要比一年前远较有利。所以隆美尔对前途表示乐观,实无可厚非。此时,凯赛林和意大利当局都反对继续前进,但隆美尔却自信在10天之内可以到达开罗,并已直接向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要求准许其继续进攻。

   隆美尔的胜利使德意两国当局发生了重大歧见。墨索里尼在6月21日致书希特勒,主张巩固已取得的成功并开始准备进攻马耳他。希特勒本来就不想进攻马耳他,现在更认为隆美尔马上就可进到苏伊士,马耳他这颗棋子毫无价值。他回信说机不可失,应对胜利作最迅速和最完全的扩张。

   希特勒的想法又是以隆美尔的研究判断为根据。此时的隆美尔多少有一点因胜而骄,其研究判断遂不免过分乐观。此虽人之常情,但他却犯了两项严重错误:(1)英军溃败的程度不如他所想的那样严重,而其恢复的迅速也远超出其意料;(2)他对于补给问题的解决作了过分乐观的想象,尤其忽视了所俘获的物资虽能维持机动,但并不能重建其战斗力。当他达到埃及边界时,非洲军只剩下了44辆可用的战车,所以隆美尔虽为一代名将,此时却未免有一点“不知己又不知彼”。

   凯赛林认为当时未立即进攻马耳他,隆美尔负有很大的责任,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简单。希特勒本来就不想进攻马耳他,隆美尔的胜利和意见只不过促成他的决定而已。意大利人只是以马耳他来作为反对隆美尔前进的理由,他们对于马耳他的作战根本毫无信心与准备,即令不准隆美尔继续前进,对马耳他的攻击何时可以发动也还是大有疑问。

   6月22日,隆美尔在尚未获批准之前,即早已命令其部队前进,并已超越边界80公里。开罗早已人心惶惶,一切新闻报道都暗示英国人准备撤出埃及。于是意大利人也甚感兴奋,一反其消极畏惧的态度。所以到24日上午,隆美尔遂终于收到墨索里尼准许前进的电报。

   第一次阿拉曼之战

   隆美尔真可谓先声夺人,甚至在他尚未来到时,英军即已自动撤退,这也可以证明拿破仑的名言“精神重于物质”是确有至理在焉。但英军方面至少还有一个精神尚未崩溃的人,那就是其总司令奥金莱克。他于6月25日夜间赶到前线亲自接管第八集团军的指挥权。他决定不据守梅尔沙·马特鲁要塞阵地而再向后撤,以便能在阿拉曼(Alamein)地区进行比较机动化的战斗。作此决定需要相当勇气,因为继续后退不仅会有许多困难,而且在国内也一定会引起严重的指责。以兵力而言,奥金莱克似无撤退之必要,但因马特鲁阵地有易受迂回的先天弱点,所以他的决定也许是比较明智的。

   隆美尔接到罗马的“放行证”之后,马上兼程前进,他完全是想依赖速度来出奇制胜。6月30日上午,他写信给他的夫人说:“到亚历山大港只有160公里!”到那天黄昏时只剩下90多公里。但就是在这一天,德军在阿拉曼附近开始遭遇到意想不到的强烈抵抗。经过三天苦战,隆美尔遂不能不承认从6月中旬开始的追击已告一段落,不过他仍然只是暂时的停顿,事实上,他的兵力早已成为强弩之末,仅凭其个人的精神感召,始能勉强作战。

   1942年7月1日要算是非洲争夺战中最危险的一天。通常所谓“阿拉曼会战”(The Battle of Alamein)都是指蒙哥马利在这个地区所打的最后一战,实际上在这个地区所进行的会战不只一次,而这个第一次的阿拉曼之战是比最后一次更较重要。

   当时,开罗已经在准备撤退,老百姓纷纷逃离,全世界都以为英国人已经输掉了中东战争。但在那天黄昏,前线英军却已经稳住阵脚,守军信心逐渐增强,与后方的惊慌失措恰好形成强烈对比。奥金莱克头脑冷静,临危不乱,虽然不像降美尔那样“神勇”,但还是能使德军不再能越雷池一步。撑到7月中旬,隆美尔只好知难而退,承认有转取守势之必要。

   隆美尔在受挫之余,仍自信只要略事休息,加上空运来的紧急增援和海运的新补给,则仍可获得决定性战果。但补给船只的损失又开始增大,而在沙漠中进行持久的战斗只不过是徒然消耗兵力,所以他开始认清此次攻势已毫无成功的希望。于是他坚决要求摆脱敌军退回边界阵地,但立即受到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严词驳斥。隆美尔的百战英名从此时起就备受打击,许多妒忌他的人开始骂他是失败主义者。当他的要求被否决,同时又无任何有价值的增援送来时,隆美尔遂进一步主张应考虑放弃整个意属北非。平心而论,这未尝不是一种合于理智的想法,但此语一出,又马上受到一窝蜂似的反对。本来,古今中外的历史都是一样,前方浴血苦战的是一批人,后方说风凉话的又是一批人,实在令人不胜感慨。

   尽管隆美尔已经知道事不可为,但轴心高级当局仍希望他能创造奇迹,相信只要有必要的增援,则隆美尔仍能发动新的攻势和进入开罗。在这样的压迫之下,隆美尔只好勉为其难。不过为了能有较佳的准备,他把发动攻势的日期暂定为8月底,因为经验已告诉他,战争迟早将会成为“物质之战”。

   于是双方遂展开海军和空军的激烈竞赛,但轴心方面却显然落了下风。环绕非洲航行的补给线虽然很长但却安全可靠。假使轴心国家之间在同盟战略上有适当的协调,日本人此时能把一支舰队送入印度洋,以威胁好望角及其附近的航线,则情况可能就会大不相同。反而言之,越过地中海的轴心补给线虽短,但却备受西方海空军的威胁,现在希特勒应悔当初未能即时攻占马耳他岛之失策。据估计,仅在8月最后一星期中,英国人卸下了50万吨的补给,而轴心方面的数字则仅为1.3万吨。

   到8月底,意大利统帅部所承诺的补给仍未送达,而作战所必不可少的圆月已经开始变缺了。隆美尔无可奈何违命在8月30日夜间发动攻势,这是隆美尔在阿拉曼地区所发动的最后一次攻势,他自己说这是一次无希望的会战。9月1日,德军攻势即已被迫停止,两天之后遂退回原线。但意大利统帅部却还在作一厢情愿的打算,要求非洲军团再度进攻以求决胜。事实上,隆美尔要想守住现有的阵地都已是千难万难。

   蒙哥马利登场

   1942年7月会战(即第一次阿拉曼之战)的结果很令英国人失望,但奥金莱克能挡住隆美尔的前进实已功不可没。隆美尔很佩服奥金莱克,认为他是大将之才。虽然师老无功,但并非奥金莱克一人的过错。不过为了激励士气、振奋人心,调换主将常被当做一种最简单的办法,至于是否公平合理则另当别论。于是8月13日,丘吉尔指派亚历山大(Harold Alexander)接任中东总司令,而第八集团军则由戈特(W.H.E.Gott)继任,但次日戈特即因飞机失事殒命,于是由于命运的安排,蒙哥马利(B. L. Montgomery)中将才从英国调往埃及补了这个空缺。亚历山大是一位忠厚长者,对蒙哥马利不仅不加控制,而且还替他做挡箭牌,这样才使后者获得一鸣惊人的机会。

   诚如隆美尔所评价的,蒙哥马利最大的长处就是不打没有把握的仗。他是一位谨慎有余,刚猛不足的人,但此时英军在人力上已稳占优势,所以他只要能稳扎稳打,即可坐收胜果,而实无冒险之必要。他的运气也太好,因为轮到他上场时隆美尔已经是疲兵久战,再衰三竭。从此蒙哥马利的红运之星就一直闪闪发亮,而隆美尔的则开始黯然失色。蒙哥马利最终成为一代名将,其功过得失曾引起许多批评,甚至到今天虽已盖棺而仍未定论。

   8月底他击退了隆美尔的最后一次攻势。对于英军而言,只要能看到德军撤退,即令只是后退几步,也都算是胜利。所以这次“胜利”对于蒙哥马利的威望实为莫大的贡献。从此连丘吉尔也没奈何于他,只好让他慢慢地去准备反攻。

   直到10月23日。蒙哥马利才发动攻势,此即历史上所谓的“阿拉曼会战”。英国人此时所享有的优势已达空前的程度。第八集团军共有战斗兵力23万人,而非洲军团则仅有8万人,其中仅有2.7万人是德国部队。以战车数量而论,英军在开战时享有6:1的优势,而且还有巨大补充能力,可以不怕消耗。更重要的是空权优势,西方第一线飞机在1500架以上,而轴心方面则只有350架。

   对于轴心方面更不幸的是,隆美尔因病不得不于9月间返回欧洲休养,其军团司令职务由斯徒美(Gen. Stumme)将军暂代,而非洲军的军长内林(Gen. Nehring)也早已身负重伤,遗缺现暂由托玛(Gen. Thoma)接替。这两位将领都是从东战场调来,对非洲情况颇为陌生,所以当英军大举进攻时也就感到手忙脚乱。尤其是到第二天,斯徒美又心脏病突发逝世。此时隆美尔尚在家中休养,希特勒立即用电话问他能否返回非洲,他明知此行凶多吉少,而且病体也未康复,但仍毅然同意立即飞回前线,此种“临难毋苟免”的精神是很令人敬佩的。他10月25日黄昏时才回到司令部,轴心军防线早已多处溃裂,能用的战车也几乎损失一半。

   “阿拉曼”虽使蒙哥马利一战成名,但他的胜利却一点都不精彩。他的计划笨拙慎重,他的行动拖泥带水,全部会战过程变成激烈的消耗,而且一再濒临失败的边缘。仅仅因为他享有无比的优势,而他又能坚决硬撑,才终能获胜。若如福煦元帅所云,会战为两个意志之间的决斗,则蒙哥马利惟一可取之点即其求胜意志的坚强。

   从10月23日夜间开始,英军攻势一再停顿,这使丘吉尔深感失望,连蒙哥马利本人都有一点沉不住气,外表虽力持镇静,内心却焦急不堪。11月2日凌晨,英军三度猛攻,情况仍然令人沮丧。经过一天苦战,到夜幕低垂时,双方暂停战斗,英国人还是感到胜利希望颇为渺茫,但事实上到此时他们已经赢得了这场会战。隆美尔已经无力再战,他能支持这样久真要算是奇迹。

   此后隆美尔遂不顾希特勒要求死守的命令,而率领所部迅速撤退,他知道再不走就会全军覆没,所以毅然不顾一切的谴责而负起救出其残部的责任。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之下,隆美尔终于安全撤走。他这次“大撤退”虽然是打败仗,但以战史家的眼光看来,要算是“虽败犹荣”。此种艰巨任务的完成对于将道而言也可代表最高的造诣。不过一部分也是蒙哥马利之所赐,因为他的追击实在是太迟缓。

   不管隆美尔败得如何光荣,蒙哥马利胜得如何吃力,但胜败之分则毫无疑问。当非洲军团已被击败,轴心在北非的势力之崩溃也就指日可待。这是西方同盟自开战以来的第一次大胜。最值得注意的是“阿拉曼”为典型的“物质之战”。面对着压倒性的物质优势,无论指挥官有多大军事天才,无论部队如何忠勇效命,结果还是无法对抗。战史家认为这是一个“决定性会战”,其理由即在此。

   登陆法属北非的决策

   1942年的北非战役固然是以阿拉曼为地理上的焦点,以隆美尔为人物中的主角,但是在隆美尔先盛后衰,终于被蒙哥马利逐退之前,在他的后方,联军又早已在法属北非登陆,就战略形势而言,联军已经造成东西夹击的姿态,而在北非的整个轴心残余势力已经处于腹背受敌的窘境。

   西方同盟军在法属北非登陆的决策经过非常复杂而曲折。其观念的发源是出自丘吉尔,其决定的形成则应归功于罗斯福。早在1941年的夏季,在丘吉尔指导之下,英国参谋本部即开始考虑此种设想,他们预计英军的反攻在11月间可以达到的黎波里,于是这种胜利应能引诱在北非的法军总司令魏刚(Gen. Weygand)将军脱离维希政府,倒向英国方面。若此种安排能成功,则英国人将把1个装甲师和3个步兵师的兵力,从本土直接送往法属北非以作为对魏刚的增援。这只能算是一个空中楼阁计划,其代号暂定为“体育家”(Gymnast)。

   以后英军既未能攻占的黎波里,而魏刚也被维希政府召回,所以此项计划也就胎死腹中。但丘吉尔仍未死心。等到美国参战后,在1941年12月第一次华盛顿会议上,他遂向罗斯福旧案重提,并立即获得罗斯福赞许。在这个阶段,罗斯福对于丘吉尔非常信任,几乎可以说是言听计从。丘吉尔的计划是假定第八集团军能在昔兰尼加获得决定性胜利,则英美联军将不顾法国人的反对,应立即在法属北非登陆以收东西夹击之效。这种作战也被视为“缩紧对德国包围圈”的步骤之一,并改名为“超级体育家”(Super Gymnast),预定在1942年5月间付诸实施。

   不过,美国三军首长对此计划的可行性却深感疑虑。他们一致认为美国既已参战,就应采取“擒贼擒王”的战略,即应迅速集中全力对希特勒的“欧洲堡垒”发动决定性的攻击,所以一切节外生枝的行动均应尽量避免。尽管如此,他们还是不敢公开地反对罗斯福已作成的决定。罗斯福这个人好大喜功,浮而不实,尤其最坏的习惯是不经深思熟虑,即贸然做出决定,甚至在做决定之前不先与其主要幕僚商讨。这种作风真是误尽苍生。

   到1942年2月下旬,太平洋方面军情紧急,美国已无法提供北非登陆所需的船只,同时,第八集团军也被隆美尔打得落荒而逃,所谓“东西夹击”早已成为幻想。于是在3月3日,英美参谋首长联合会议遂决定暂时不考虑执行此项作战,而只将其计划列为一种研究课题。

   英美的歧见

   英国人的计划既已落空,一向对丘吉尔深具反感的美国参谋首长遂立即乘机提出他们自己的计划。它分为两个连续阶段:(1)“波列罗”(Bolero)计划,其主要内容是要把100万人以上的美国兵力集中在英国。预计要到1943年仲夏时始能完成;(2)“围捕”(Roundup)计划,也就是侵入欧陆的作战计划,预定在“波列罗”计划完成后即付之执行。由于“波列罗”计划预计要到1943年仲夏始能完成,马歇尔为了保持应变的弹性,遂又提出一项“大槌”(Sledge hammer)计划以为补充。其内容为如情况迫切有必要时,联军将于1942年内在法国登陆。

   在此要作两点说明:(1)若采纳此项计划,即等于确定在1942年内,如无特殊紧急情况出现,则美国陆军将不参加任何战斗,而一心集中兵力准备在1943年对欧陆大举进攻;(2)所谓特殊紧急情况即指俄国人已经支持不住,并向西方表示若不立即应援(即所谓开辟第二战场)则他们将向德国投降。如果是这样,西方国家才会迫不得已发动“大槌”作战(即于1942年内在法国登陆)。至少在1942年上半年,此种特殊情况似乎很少有出现的可能。

   所以从立案的精神上看来,“围捕”与“大槌”完全是两件事。美国人骨子里相信“大槌”只是以备万一而已。战后英国方面所发表的文献常暗示马歇尔似乎一开始就主张在1942年进攻欧陆,甚至连李德哈特也含糊地附和这种说法。实际上那完全是歪曲事实。

   几经争论之后,英国人方勉强接受美国人的计划,但内心里仍然表示反对,这也不无理由:(1)在1942年全年中,英国陆军将独立苦撑,而美国陆军则闲着无事可做,照英国人看,这简直荒谬;(2)英国目前最严重的问题是北非,而美国人对此却毫无帮助,甚至在积极推动“波列罗”计划时,反而会减少对中东的援助;(3)若不幸情况突变,而必须在1942年内执行“大槌”作战,则作战将以英国为主力,很明显,英国人对于此种“牺牲打”的任务当然不感兴趣。

   计划勉强定案之后,1942年5月底,苏俄外长莫洛托夫访问英国并向丘吉尔重申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的要求,丘吉尔只能给予一种不肯定的答复。莫洛托夫深感失望,几天后他来到华盛顿却发现罗斯福态度远较乐观。罗斯福告诉莫洛托夫,说他“希望”和“期待”西方同盟国在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最后由莫洛托夫起草但经罗斯福认可而发表声明如下:“对于1942年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紧急任务(美俄双方)已达成充分的谅解。”

   罗斯福此举实欠考虑,因为他明知美英两国已同意的战略是除非发生“特殊紧急情况”,否则不拟在1942年内开辟第二战场。很明显,此时尚无任何“特殊紧急情况”的出现。但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为了维持罗斯福的信誉,美国人现在只好改变原有战略计划而准备在1942年内执行“大槌”作战。

   “火炬”作战

   6月间,美英两国领袖又举行第二次华盛顿会议,战略再度成为辩论主题。丘吉尔力陈过早在西欧登陆的危险和不利,并指出在北非登陆不失为一种较好的代替。但立即遭到美国军事首长的反对,于是毫无结论而散会。6月21日,消息传来说托卜鲁克已被隆美尔攻陷,第八集团军正在全面溃败中。6月底隆美尔又已进至阿拉曼之线并拟发动新攻势,埃及已经危在旦夕。丘吉尔遂向罗斯福直接发出紧急呼吁,要求放弃“大槌”计划,而将美军迅速投入北非以解燃眉之急。同时,他又指出美军如欲在1942年内有所表现,则此为惟一途径,否则这一年的时间将会完全浪费。

   美国军事首长仍不为所动。马歇尔认为登陆北非是无益的浪费,海军军令部长金氏则更认为英国人缺乏诚意,主张彻底改变战略,先向日本发动攻击。但罗斯福毅然拒绝他们的建议。他告诉美国参谋首长,除非他们能说服英国人同意在1942年发动侵入欧陆的作战,否则他就只有两项选择:(1)在法属北非登陆;(2)把美军派往埃及作战。

   罗斯福强调,基于政治上的需要,美军在这一年内必须采取显著的行动。罗斯福的话具有三点含义:(1)开罗已危在旦夕,他不能坐视大英帝国的崩溃;(2)美国已经组成空前庞大的兵力,其不可能长久留在训练营中不开上前线。美国人民一向缺乏耐性,总统的决定不能完全基于军事考虑,而必须对民意有所交代;(3)为了兑现对莫洛托夫的诺言,最好是发动“大槌”作战,但无英国人的合作则根本不可能,所以不得已而思其次,遂诚如丘吉尔所云,“体育家”不失为一种勉强的代替品。

   7月中旬,马歇尔等飞往伦敦企图对英国人作最后的说服,丘吉尔因为已知罗斯福的态度,遂坚决不让步。最后到7月25日,美国参谋首长才同意接受“超级体育家”计划。罗斯福立即批准并在复电中强调登陆北非的时间不得迟于10月30日。丘吉尔灵机一动,建议把计划代号改为“火炬”(Torch),这个颇有深意的名称立即获得一致赞成;为了安抚美国人的情绪,他又建议“火炬”作战的统帅应由美国将领充任。

   当马歇尔和金氏返回华盛顿后,他们仍继续劝说罗斯福改变决心。于是又有“第厄普突袭”(Dieppe Raid)惨败的消息传来。8月19日,5000名加拿大军人参加这次行动,结果死伤达3369人之多。这可证明联军若在1942年侵入欧陆将是一种极大的冒险,于是“火炬”遂成定案,不再有更多的争执。

   事后看来,联军在法属北非登陆的决定可否算是最佳的选择实不无争论之余地。假使说在1942年必须开辟所谓“第二战场”,则毫无疑问,“火炬”成功的机会远高于“大槌”。但在1942年发动“火炬”作战,则势必要动用准备在1943年用之于“围捕”作战的人力和物力。换言之,也就是必须牺牲在1943年进攻欧陆的机会。这种选择是否明智,大多数美国军事领袖都深表怀疑。

   这里又牵涉英美两国在战略思想上的基本差异。英国人一向怕打硬仗,主张采取所谓“周边战略”(Peripheral Strategy),实际上,也就是李德哈特所谓的“间接路线”。即先用消耗手段来削弱敌人,然后再作最后一击。这固然是受到传统思想和战争经验的影响,但也是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他们希望借此机会打通地中海航线并巩固大英帝国在中东的地位。

   反而言之,美国人的传统和经验却完全不同。他们深信其生产力和组织力能在短时间内使同盟国获得压倒优势,所以认为有速战速决的可能。魏德迈是美国计划的起草人。他认为“火炬”是不必要的插曲,却牺牲了不少的生命;地中海是一个陷阱,使欧洲的战争冤枉地延长了一年。

   这些争论孰是孰非实在很难断定,不过有两点却似乎可以断言:(1)假使在1943年发动“围捕”作战而又能成功,则战争也就自然会提前结束,但谁能保证成功呢?(2)假使美国总统因为政治理由,必须在1942年发动一个作战,则“火炬”实不失为较合理的选择。

   艾森豪威尔初任统帅

   “火炬”作战虽已定案,统帅人选也已派定,但是有关时间和地点的问题又继续引起许多新争论。这可以证明同盟战略的协调的确是非常困难。在时间方面,丘吉尔是希望愈快愈好,所以英国参谋首长主张把D日定为10月7日,但美国方面则主张应由统帅艾森豪威尔去决定,因为他有许多现实问题要考虑。到9月中旬,艾森豪威尔始决定把D日定为11月8日。

   关于登陆地点问题,英美双方的意见分歧更大。英国人主张在非洲北岸登陆(即地中海内),这样可尽快奔向突尼斯。美国人则坚持要在大西洋海岸上的卡萨布兰卡地区登陆,因为他们认为在地中海内登陆太危险。英国人则认为卡萨布兰卡距离突尼斯在千里以外,在那里登陆足以打草惊蛇。

   几经磋商才获致折中,但折中的产品往往是两方不讨好,一方面减低获得决定性成功的机会,另一方面延长了作战的时间。最后的决定是分三个地点同时登陆:(1)卡萨布兰卡,(2)奥兰(Oran),(3)阿尔及尔(Algiers)。前两个地区登陆兵力全为美军,后者则为美英各半。全部人员约10万名,飞机数百架,船只258艘。这在两栖作战领域中开创了一个新纪元,也是尔后同盟胜利的前奏。

   联军在法属北非的登陆,事先是作了相当充分的准备,并且预计将有一场恶战,但是到了D日登陆时,其成功的轻松却出乎大家意料。其原因安在?这是一个很值得分析的大战略问题。

   我们首先从德国方面说起。法属北非有一天会成为西方联军重返欧陆的跳板,德国人并非不知道。但在1940年德法休战时,希特勒为了拉拢法国,对北非问题遂采取放任态度,同年12月想假道西班牙进攻直布罗陀的计划又不曾获得佛朗哥的同意。以后由于希特勒对维希政权不敢过分信任,而墨索里尼又非常妒忌德法合作,同时德国人又忙于征俄战役,无暇他顾,所以从1941年以后,希特勒对于北非就只以维持现状为满足。其防御完全委之于法国人,至于他们能否抵抗西方的进攻则暂时未加考虑。

   以后,在1942年间法国维希政府和意大利当局都曾与德国统帅部讨论过北非的问题。德国人的研究判断却认为从敌人观点看来,法属北非固属有利的登陆地点,但在1943年春季之前,敌人似乎不会作此企图。由于环境关系,意大利人对法属北非当然比较关心。到10月间,他们的情报即已暗示联军正在准备登陆。希特勒却不予采信,并警告意大利人不得对突尼斯采取任何不成熟的措施。凯赛林(德国南欧总司令)虽同意意大利人的看法,但他却不能左右希特勒的意见。

   所以当联军攻入法属北非时,德国人未采取任何对抗措施。希特勒似乎是信赖维希政府的诺言,但事实上,后者对北非早已丧失控制能力。当轴心方面采取无为态度时,同盟方面在登陆之前却早已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此种活动可说相当成功,否则登陆行动以及尔后的作战都不会那样轻松。

   这又应归功于下述两点:(1)美法两国之间有极深厚的传统友谊,尤其在维希政府偏安之后,美国仍继续与其维持外交关系,所以在北非仍有美国的总领事,这也使美国人与在北非的法国人很易于建立合作的基础。(2)联军当局在外交活动上保有极高的弹性,其对合作对手的选择完全是以现实利益为主。其最成功的一着即为与达朗(Adm. Darlan)的合作。达朗为维希政府中的第二号要人,此时由于巧合恰好在阿尔及尔。在这一事件上,艾森豪威尔和丘吉尔所表现出来的机智和魄力都很令人激赏。若无达朗的协助则同盟国的行动将远较困难。北非尚有法军12万人,分布地区极广,如果他们负隅顽抗,则对联军将构成严重的困难。

   联军登陆之后

   联军在北非的登陆可谓获得了卓越的成功,但登陆以后的行动却拖泥带水、毫不精彩。反而言之,德国人事前虽毫无准备,但事后的应变行动却极为敏捷有效,十分值得赞赏。联军在11月8日登陆,第二天(9日)德国飞机即已在突尼斯的一个机场上降落,少数空军部队将该机场占领。法军虽多却只敢在外部构成包围圈而不敢攻击他们。接着大量的德军就分别从空中和海上迅速进入突尼斯,并解除了机场港口附近法军的武装。

   11月16日,隆美尔手下的大将、前非洲军军长内林将军,奉派前往突尼斯指挥那里的德军,那里一共还有3000人。到11月底,也还只有一个师,尽管番号编定为“第九十军”。内林不愧为隆美尔的高足,他不待兵力集中,就迅速向西推进。法军都自动退避,因为在联军尚未来到之前,他们是不愿与德国冲突的。所以内林以这样少量兵力,不仅守住突尼斯和比塞大(Bizerta),而且还把桥头阵地扩大,包括了突尼斯北部的大部分地区。

   联军在占领阿尔及尔之后,如果立即向突尼斯和比塞大前进,则其成功可能易如反掌,因为所隔距离极近,而当地法军也大致都不会抵抗。但他们却按兵不动,把大好机会完全错过,直到11月25日,联军才在第一集团军司令、英国安德森(Gen. Anderson)中将指挥之下,开始发动攻击。此时德军数量虽已增加,但和联军相比仍众寡悬殊。28日,联军矛头进到距离突尼斯30公里以内的某点,却被德军所击退。

   12月9日,希特勒派阿尼姆(Von Arnim)上将为突尼斯最高指挥官,其部队改称第五装甲集团军,但战斗兵力仍只有2.5万人,而联军则接近4万人。12月24日,联军发动其在1942年内的最后一次攻势,到次日即停顿不前。此时天气转坏,大雨把战场变为泥沼,艾森豪威尔遂命令停止作战。换言之,也就是承认输掉了这一场“向突尼斯的赛跑”。

   丘吉尔之所以向罗斯福苦苦哀求,要赶在1942年内发动“火炬”作战,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解埃及之围。但颇具讽刺意味,等到“火炬”作战发动时,却似乎已成“马后炮”。11月初,蒙哥马利已经赢得最后一次的阿拉曼会战,隆美尔也已经向后撤退。埃及的安全是早已不成问题。当然,联军方面也还有一个比较积极的战略观念,那就是第八集团军西进,第一集团军(即在法属北非登陆兵力)东进,把隆美尔夹杀在两支兵力之间。但到1942年底,这个理想也仍然未能实现。

   联军既坐失良机,未能迅速攻占突尼斯,而蒙哥马利也进展极为迟缓,到年底都还没有进入的黎波里。此时东西两面的西方联军也就同时面对着两个轴心军团——在的黎波里为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在突尼斯为阿尼姆的第五军团。这两支兵力又逐渐靠拢,于是照学理来说,他们也就开始享有所谓中央位置(内线)的战略利益。这就是1942年年底北非战略形势的总结。

   隆美尔临去秋波

   但事实上,此种形势又不过是一种理论而已。到了1943年初,联军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已居于压倒性的优势,德军惟一能够对抗的本钱仅为领导比较卓越,而部队素质也比较优秀。但诚如隆美尔所认识到的,那也只能取胜于一时,对于大势的演变仍然无能为力。

   照隆美尔的想法,轴心军应该利用此时这种形势,立即集中兵力给在法属北非登陆的联军(也是两支敌军中比较弱的一支)先来一个迎头痛击。接着再回过头来阻击东面的第八集团军,后者由于补给线的拉长,实力也一定已受相当减弱。这样的内线作战若能运用成功,则也许可以赢得一段时间,以便让在非洲的轴心军可以安全地全部撤回欧洲,至于非洲的沦陷早已成定局,最多也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但此种想法却不为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所接受。他们还沉醉在不现实的梦幻中,一心只希望奇迹出现。所以隆美尔也就被公认为是失败主义者,同时又因为他过去屡建奇功,威名赫赫,于是也就受到许多人的妒忌,现在遂变成了大家鸣鼓而攻之的对象。在这个阶段中的隆美尔,真是有英雄末路之感,其处境之恶劣深值得同情。尤其是在突尼斯的阿尼姆更有后来居上之势,希特勒从欧洲调来的生力军,加上新式装备,包括从未使用过的“虎型”重战车在内,都是交给他指挥,而隆美尔指挥的部队不仅是疲兵久战,而且在补充和补给上也都不能获得优先。照理说,隆美尔官居元帅,在非洲的兵力应由他统一指挥,但事实上,两个军团完全是各自为政。

   1943年1月15日,蒙哥马利在获得了足够的增援之后,开始向在布拉特(Bucrat)的隆美尔残军发动新的攻击。其所拟的计划固然很不错,即以一部分兵力牵制敌军的正面,另以机动兵力越过内陆沙漠迂回前进,以切断敌军的退路。但蒙哥马利却是一位谨慎有余、勇猛不足的将军,其行动总是过于迟缓。结果隆美尔又是安全地退走了。

   隆美尔退到的黎波里城附近。尽管其上司要求他死守,但他却毅然拒绝,他深知死守的结果将只是死而不守。1月19日他继续撤退,一直退到马内斯防线(Mareth Line),那是一个比较不易被敌人迂回包抄的阵地,已在突尼斯境内,距离的黎波里约300公里。1月25日,蒙哥马利才进入的黎波里那座空城。从阿拉曼算起已经前进2200公里,整整用去3个月的时间,对于第八集团军总算是走到了这一段里程的终点,而蒙哥马利在心理上更有如释重负之感。

   的黎波里的弃守使墨索里尼大为震怒,隆美尔于1月26日被免职,其军团改名为第一意大利军团,不过总算给他一点面子,被允许有权自行决定移交和离职的日期。于是他就利用这一点残余权力发动其最后一次闪击。这就是战史中所称的“凯撒林之战”(The Battle of Kasserine)。

   隆美尔的意图是先击败其后面的美军,然后再回头对付蒙哥马利。但他的兵力非常有限,而且还要分兵防守马内斯防线,所以不得不借用阿尼姆的一部分兵力。后者却很不合作,遇事推脱,这样遂使隆美尔功败垂成,十分可惜,隆美尔在2月14日发动攻击,美国第二军很快就被击败,但因为种种牵制,他对于成功始终不能作迅速的扩张。拖到23日,遂只好自动停止。在这一战中,他俘虏敌军约4000人,击毁战车200辆,自己的损失则极为轻微,可谓最后的杰作,但可惜未能达到迫使联军退出突尼斯的战略目的。不过若一切能由隆美尔做主,则他可能会获得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2月23日,罗马又有命令来,把隆美尔官升一级,派他出任新成立的非洲集团军群总司令,指挥突尼斯境内的一切轴心部队。可是已经太迟了,已经丧失了的机会再也无法挽回。隆美尔认为轴心部队若再留在非洲,即无异于自杀。所以他3月9日以病假为理由,飞回欧洲企图说服希特勒接受他的意见。结果是白费精力。后者认为隆美尔已经变成悲观主义者,遂不准他重返非洲。

   西方同盟第一次胜利

   此时,轴心方面在北非的情况已无可挽救。只要联军集中其强大兵力来发动总攻,则突尼斯的占领和非洲集团军群的毁灭就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但是联军的行动却其慢无比。直到4月19日才发动其最后的攻势。轴心军背水作战,仍能使联军的攻击一再顿挫。直到5月7日,英军才攻入突尼斯,不久之后,美军也到达比塞大。到5月13日,20余万轴心部队始完全投降,只有633人从海上冒险逃走。至此就结束了历时将近3年的北非战役。

   对于轴心国家而言,这种结局实为意料中事。本来在突尼斯建立桥头阵地,其惟一的目的就是使在北非的兵力得以安全撤回欧陆。但希特勒的想法却完全相反,他的命令是不惜成本死守下去。这样赖着不走的办法实在毫无意义,结果是全军覆没。本来这些兵力可以用来阻止联军侵入西西里岛。现在由于已无可用之兵,所以也就丧失了在南欧击退联军的一切希望。

   不过,突尼斯的苦撑也使联军重返欧陆的时间至少延缓达数月之久,所以德军统帅部宣称:“突尼斯的防御使我方在时间上获得重大利益,足以值得其一切牺牲。”但其代价却是损失15万精兵并使意大利达到即将崩溃的边缘。德国多数将领均认为这是一次惨败,其严重的程度实不亚于斯大林格勒一役。尤其诚如隆美尔所云,这些兵力如果能早一点交给他指挥,则他也许早就已经攻入开罗,直入中东了。

   反过来说,北非的征服对于西方同盟国要算是一次伟大胜利,其意义可以列举如下:

   1、这是西方国家自开战以后的第一次大捷,对士气民心产生极大的鼓舞作用。

   2、不列颠海外帝国的安全从此解除威胁。

   3、地中海交通线完全打通,多出几百万吨运载量的船只。

   4、联军可以威胁的欧陆地区面积增加一倍,使希特勒更有分心分力,顾此失彼之患。

   5、对于美英两国的联合作战,以及两栖作战的技术装备都是一次成功的考验。

   6、为未来的胜利,在心理上和物质上奠定基础。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