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意大利·第十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意大利·第十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意大利·第十

 作者:钮先钟·中国

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

出自————《战争通史

      引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也许算是一个最不为人所重视的国家,它虽然在名义上与德日两国同为轴心的成员,但在战争中不仅始终屈居配角的地位而且一切表现也最为差劲。尽管如此,意大利对于战争的发展又非毫无影响,甚至还可以说曾经产生若干重大的作用。意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产生的影响,在战史研究的领域中是一个比较冷门的课题,而且资料也比较缺乏;但并不因此而减低其价值和趣味,尤其是在意大利的经验中,可以发掘出不少有关大战略的教训,这些教训也深值得后人去记取和反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诚如俾斯麦所云:“愚人说他们从经验中学习,我则宁愿利用他人的经验。”

   本文的内容将首先说明意大利这个国家的背景,再继续分析其投入战争的经过及其在战争中的表现。然后再检讨其失败的原因和对于战局的影响,并解释其经验中可供后世作为教训的特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意大利

   直到1815年——也就是维也纳会议召开之年,象征着拿破仑战争的正式结束,也代表欧洲近代史的起点——意大利和日耳曼仍然还只是一个地理名词,而尚未形成一个民族国家。在19世纪,意大利在撒丁尼亚领导之下,日耳曼(德意志)在普鲁士领导之下,分别完成了统一建国的任务。从表现上看,这似乎是两个非常类似的平衡发展,但就实质而言,其所建立起来的两个国家却相差得不可同日而语。德意志变成了欧洲(也就是当时世界)的第一等强国,姑不说是第一位强国。意大利则只是一个中等国家,最多只能勉强列入大国之林,但排名毫无疑问还是最后一位。

   为什么这两个国家会相差得这样远呢?那可以说与天时地利人和都有关系。如果要想作详细的分析,则也许要另外再写一篇专论,所以由于篇幅所限,在此只能作非常简单的解释;(1)意大利的地理环境太差,全国多山,人口稠密,资源缺乏。(2)意大利的地略形势也不佳,它是一个狭长的半岛伸入地中海内,与欧洲的权力中心远隔,既不能问鼎中原,在防御上也处于不利的地位。(3)德意志的建国历经三次战争,其民族受过严格的考验,意大利的建国则并未经过如此艰辛的过程。(4)两国的民族性大不相同。德国人是标准的北欧人,态度认真彻底;意大利人是标准的南欧人,一切都是马马虎虎。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欧洲的权力平衡是掌握在英法德俄四国的手中,意大利只是一个镶边的角色,而无任何决定性作用。意大利也不乏自知之明,它并不想在欧洲争霸而只想在地中海和北非求发展,虽与德奥缔结同盟,那不过是聊壮声势而已。1914年战争一爆发,意大利立即宣布中立,这对于该国而言,实不失为明智的决定。

   到1915年,意大利在西方同盟国利诱之下,终于投入战争。当时意大利是一个人口4000万的大国,可以立即动员的兵力约90万人,但其参战并未使德奥感到惊惧,因为意大利部队素质低劣早有定论。在三年的战争中,意大利损失极为惨重,但对于同盟战略而言,除牵制了少数敌军兵力以外,即更无其他贡献可言。

   战争结束,意大利由于忝居胜利国的地位,在和会中总算是分到一些赃物。但与战争的损失来比较,应该算是得不偿失。所以到1920年代,意大利的情况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如果它能中立到底不参加那次战争则结果应该是较好。

   墨索里尼的兴起

   战后的意大利是经济破产、民不聊生,而政治方面也是极不安定,政府经常更换,一切政务都处于瘫痪状态之下。这就替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夺取政权铺好了一条道路。墨索里尼生于1883年,比希特勒大6岁,本是社会党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即已任该党机关报总编辑,在新闻界已是知名之士。由于主战之故墨索里尼被社会党开除党籍,遂自创意大利《人民日报》,并组织一个新党,即所谓“法西斯党”(Fasci revoluzionari d’azione)。不到10年的时间,这个党已经变成了意大利最大的政治力量。

   1922年,墨索里尼率领其党徒所组成的“黑衫”(Black Shirt)军向罗马进军,迫使国王和国会任命他为总理并实行独裁。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到1925年,他的政权遂完全巩固,所有异己分子都已被清除。从此意大利都是在他统治之下,直到1943年被推翻时为止。

   平心而论,墨索里尼不失为一流的欧洲政客(Politician),他这个人头脑灵活,机智善变,仪表出众,辩才无碍,文笔犀利,精通四国语言(英法德意),擅长戏剧化的表演,对于群众有高度的煽动能力。但尽管有其一切的优点,墨索里尼并不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Statesman),尤其不是一位顶天立地的伟大领袖。他的私心极重而且崇尚虚荣。他不仅好大喜功而且有时也缺乏理智。尤其是缺乏贯彻其意志的决心和能力,所以遇事都是敷衍塞责,不了了之。这也正是意大利民族性的基本弱点。

   在其执政期间,不能说是没有成就,文治武功均可称道。但不幸都是虚有其表,此种粉饰太平的政策对于国家不但没有贡献,反而足以(左亚右斤)丧国家的元气。更坏的是他为了提高其个人威望,遂盲目地从事侵略冒险,结果不仅是浪费国力,而且愈陷愈深,终至不能自拔。不过作为一个独裁者,墨索里尼也有其不得已的苦衷,仅凭内政方面的成就是不足以使人民感到满足,所以为了想使其政权能持久不毁,他只好以攘外为手段来达到安内的目的。

   若与希特勒作一比较,墨索里尼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他虽然有其优点也有其弱点,但比一般人不过是程度上的差异而已。反而言之,希特勒非常人也。他是一个不正常的怪人,介乎大才与疯人之间,他的性格和心态都与一般人不一样。所以他们两人在思想和行为上是有显著的差异。尤其是他们所统治的国家更是完全不一样。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德国都是头等而意大利则只能算是三等。意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表现,墨索里尼固然不能辞其咎,但这个国家本身基础太差,实为主要原因。

   德意同盟关系

   当希特勒于1933年在德国取得政权时,他的纳粹党几乎完全以法西斯党为模范而组成。已经执政10年的墨索里尼也的确把希特勒当作高足弟子看待,时常用老师的口气教训他。有一次墨索里尼在写给希特勒的信中说:“任何人都不会比我懂得更多,因为我已有40多年的政治经验。”但是希特勒凭着他的天才以及更好的权力基础,其地位迅速升高,使得这位老牌独裁者相形见绌,大有不胜今昔之感。

   为了互相利用,他们之间不得不合作。经过了许多的波折,德意两国于1939年5月21日缔结了所谓“钢铁条约”,这无异是确定了希特勒的领导地位。墨索里尼之所以肯如此低头,是因为他在4月间已经出兵侵入阿尔巴尼亚,所以急需希特勒的支持。同时他也希望稳住希特勒,使其不贸然在欧洲发动大战,好让意大利有一段休息和准备的时间。他向希特勒强调欧洲和平至少应该维持到1942年底为止,而希特勒也欣然表示同意。

   墨索里尼希望和平的确是出自至诚,其原因有两点:(1)意大利在1935年向埃塞俄比亚(当时称阿比西尼亚)发动侵略战争,到1936年才结束;在1936年又参加西班牙内战,到1939年初始结束,接着在同年4月间又侵占阿尔巴尼亚。连年用兵,损失颇大,所以确实需要休息。(2)墨索里尼深知只有在危机不断发生而和平又未绝望的情况之下,他的应变特长始有发挥的机会。例如在1938年慕尼黑会议时,墨索里尼谈笑风生,雍容揖让,显得比谁都更出风头,好像是由他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如果战争发生,则意大利由于实力不如人家,也就自然变得无足轻重了。

   因此,当希特勒在1939年8月决定发动战争时,墨索里尼的反应是失望和愤怒兼而有之。他与他的女婿(外长)齐亚诺商量之后,决定坦白对希特勒说明意大利尚未完成准备,不能采取军事行动,对德国的支援只能限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

   墨索里尼这样的表示,希特勒是一点都不惊讶,他对意大利只作了三点要求:(1)意大利的报纸和广播尽量支持德国;(2)尽可能虚张声势以牵制英法兵力;(3)提供德国工业和农业所需要的人力。所以还是像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样,意大利虽然是德国的同盟国,但暂时并未投入战争。这对意大利而言,是一种明智的决定,既然自知准备不足,自然不应冒险。一面准备,一面观望,等到有利时机来到时,再作进一步的决定,实在是不仅安全而且有利。

   对于德国而言,也无任何不利甚至更为有利。战前德国有一个流行的笑话:“假使战争爆发,意大利最好能守中立,这样它也许可以牵制敌方10个师,假使它投入对方,则德国只要用5个师就可以将其击败,但假如加入德国方面作战,则德国反而要用20个师去保护它。”此项预言真是不幸而言中,假使意大利能守善意中立,则对德国的贡献将比参战远较巨大。巴尔干和地中海都可平静无事,于是德国也就可以专心去进行其决定性的作战。

   意大利投入战争

   但很可惜,墨索里尼未能坚持到底,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终于还是向法国宣战。因为眼看着德军势如破竹,胜利即将来临,墨索里尼感觉到此时如再不参战,就会丧失分享胜果的机会,所以尽管法国表示愿意让出某些殖民地,但仍遭其拒绝。但直到10天之后,意大利部队才慢吞吞地开始向法国的南疆发动攻击,接着又很轻松地为法国微弱守军所击退。到此时德法之间已经签订了休战协定,所以也就不了了之。

   法兰西战役结束之后,希特勒开始考虑下一个步骤:眼前的问题是英国,而远程的问题则为俄国。他先向英国发出招降的讯息,结果遭到拒绝,于是也就不能不进攻英国。等到“不列颠之战”失败,“海狮”计划胎死腹中之后,用直接手段击败英国的希望遂完全落空,因此希特勒所能采取的计划就只有下述两点:(1)积极准备进攻苏俄;(2)同时用间接手段来孤立英国使其不能为害。此种间接路线又可分为下述三项:(1)拉拢日本以对抗英美合作,而且也可牵制苏俄;(2)利用西班牙和维希法国以及意大利来控制非洲和西地中海;(3)鼓励东南欧小国加入三国同盟,来控制巴尔干和东地中海。在这样的全面战略之下,希特勒遂严禁墨索里尼在巴尔干方面再作任何扩张企图,这当然使后者深感不快。

   这两位独裁者虽然一向宣称他们合作无间,但事实上,他们很少见面和会谈,而两国参谋本部之间也无联合战略计划,两国政府之间更无共同外交政策。他们表面上是互相标榜、彼此捧场,实际上则钩心斗角、彼此猜忌。希特勒的一切行动事先都不告诉墨索里尼,等到事后才向他作一个礼貌上的“报备”,因为他认为意大利最不能保密。另一方面,墨索里尼对希特勒的一帆风顺是又羡慕又妒忌,而对于希特勒的态度日益专横则更是愤怒和痛恨。

   1940年10月4日,他们两人在布里勒隘路会晤,希特勒对三天内德国即将开入罗马尼亚的决定完全保密。事后,墨索里尼非常愤慨,因为仅在几星期以前,希特勒还曾严令禁止意大利在巴尔干采取任何行动。所以他向齐亚诺说:“希特勒总是让我面对既成事实,我现在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要让他从报纸上看到我们已经占领希腊的消息,这样才能让我出一口气。”

   10月28日,意军入侵希腊,把希特勒的战略计划完全破坏,这对于钢铁同盟真是莫大的讽刺。希特勒对此毫无办法,因为事先不通知同盟国就采取行动本是他首创的恶例。墨索里尼的轻举妄动已经铸成大错。这正是孙子名言“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的另一次证明。墨索里尼轻举妄动固然已经大错,但更坏的却是意大利的部队无能,他们很快就被敌人击败,不仅破坏了轴心国家百战百胜的形象,更留下一个烂摊子,使希特勒不得不替他收拾残局,这正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在另一方面,英国人却获得了一个暂时翻本的机会。意大利发动攻击一星期后,一支象征性的英军已在希腊登陆,其海军也突袭塔兰托港(Taranto),炸毁了意大利5艘军舰。此种戏剧化的成功加上希腊的英勇抵抗遂使声势为之一振。于是本来那些想加入轴心组织的国家都暂时观望或索取高价(例如西班牙)。由于意大利招架不住,英国空军又已在希腊建立基地(可以达到罗马尼亚的油田),所以希特勒决定使用德军去赶走英军并征服希腊。一方面是收回轴心组织的面子,另一方面也是消除潜在的威胁。

   德国与希腊之间隔着4个国家,即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前两个国家本已为德国附庸,而后二者也已同意德军假道。不料南斯拉夫突然发生政变,推翻了同意加入轴心的政府。希特勒大怒,决定要严惩该国。尽管里宾特洛甫(外长)力劝先试用外交手段暂缓用兵,却为希特勒所拒绝。德军于1941年4月6日进攻,4月17日南斯拉夫已被征服,4月27日,德军又进入雅典。

   这次巴尔干战役只是一段插曲,但对德国而言却是得不偿失,至少产生了两点不利后果:(1)发动侵俄战役的时间受到了相当的延迟;(2)一部分德军在参加巴尔干作战之后,就立即调往东线,来不及休整,作战能力受到相当影响。这两点对于侵俄的失败虽非决定因素但可断言有相当影响。严格说来,整个地中海的作战(包括巴尔干和北非在内)都是画蛇添足,如果意大利能守中立,反而可以使德国在东进时无后顾之忧。

   失败的原因

   自从投入战争之后,意大利真是倒霉到了极点。不仅在希腊碰了钉子,在非洲更是一败再败,几乎把整个殖民帝国都丢光了。意大利在北非享有压倒优势,有大军50万人,而英国在埃及只有5万人。在厄立特里亚和埃塞俄比亚意军超过20万人,而英国在苏丹和肯尼亚的兵力也非常有限。但从1940年9月到1941年2月,墨索里尼的东非殖民地已完全丧失,而在北非方面,英军也已经进到了班加西(Benghazi)。如果不是丘吉尔为了要把兵力送往希腊而下令停止前进,英军很可能顺利进占的黎波里(Tripoli)并把意大利人完全逐出非洲。

   因为意大利实在支持不住,所以希特勒不能不给予援手,于是隆美尔始被派往北非。从此遂展开了长达3年的北非战役。在这个战役中扮演主角的是隆美尔以及他所指挥的少数德国精兵,至于意大利部队则被视为无足轻重的卒子。至于整个南面战场,在理论上是由意大利负责,但希特勒又派凯赛林(Albert Kesslring)元帅以德国南面军总司令的名义驻罗马,实际上负督导之责。

   到1943年5月,北非战役结束,联军乘胜进军西西里岛。7月初联军在该地登陆,立即产生了重大的政治后果——7月25日,墨索里尼被意大利国王免职并被拘禁。长达20年的法西斯政权随之完全崩溃。此时联军虽未进入意大利本土,但整个南欧战役却已成尾声,而意大利的退出战争也已成定局。意大利境内的战事一直拖到1945年才完全结束,但那都是德国人打的,与意大利已经无关。(这些作战的经过与本文的主题并无多大关系,所以从略。)

   意大利在战争中的表现为什么这样蹩脚?凯赛林在他的回忆录中曾有很详细的解释,现在就摘要简述如下:

   1、意大利全国上下从来不曾对战争采取认真的态度。这与其民族性有关。意大利人从无紧急感,根本不讲求效率,说话也不算数。他们最擅长的就是“作秀”,把生死存亡的决斗视为儿戏。

   2、墨索里尼本人也是如此,他的一切政绩都是虚有其表,经不起严格考验。意大利的陆海空三军都是供表演之用,完全不能打仗。部队的训练和装备都不够水准。尽管意大利部队并非没有勇士,但战争中的决定因素并非个人的英勇行为,而是全军的组织和精神。

   3、意大利当局根本无意充分利用其战争潜力,他们的动员机构完全不适当,所以人力和物力都被闲置或浪费。

   4、意大利的军官缺乏专业精神,他们不务正业,与士兵生活完全脱节。军官与土兵的待遇差距极大,官愈大愈享受,而一般土兵的军饷常被克扣和延时发放。这样的军队又如何能同生死共患难。

   结论

   意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经验虽不光荣,但并非不重要。意大利对于德国可谓毫无贡献,反而言之,却真是帮倒忙,扯后腿。它破坏了德国战略的完整性,使其受到不必要的牵制和扰乱。而且德国也因此损失了宝贵的时间,并对资源作了不必要的消耗。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意大利对于西方同盟国却真有若干间接的贡献:(1)破坏了希特勒用间接路线孤立英国的计划;(2)使英国在惨败之后获得振作士气的机会;(3)北非战役使联军有了用武之地,并为未来胜利奠定基础。

   如果意大利不轻举妄动而把它在非洲所消耗的兵力用来支援德国在东线的作战,则对于德国将可作相当重大的贡献,甚至能左右战局亦未可知。从非洲的经验看来,意大利部队完全独立作战时真是不堪一击,但在德国将领统一指挥之下,并且夹在德国部队之间使用,则仍能担负若干次要的任务,这样也就可以腾出德国的精兵来做其他的工作。在东线上德国人曾使用相当数量的附庸部队(以罗匈两国为主),至少意大利部队可以与他们相比拟,但数量却远较巨大。

   对于后世而言,意大利的故事可以提供不少的教训,举其最主要者也许是下述五点:

   1、国家的强弱,民族性是一重要因素。不过民族性并非完全是天生的或不可改变的。如果民族性有弱点,当政者应努力加以改造,始能转弱为强。这当然是一种长期工作,非一蹴可致,却并非不可能,而且也是不可忽视的根本政策。

   2、当政者必须有自知之明,国力不足时决不可行险侥幸。墨索里尼应知其军队不堪一战。因为在西班牙内战时,曾有两师意军被完全击溃。意大利海军素有“好天气舰队”(Fine-Weather Fleet)之称。此皆为人所共知之事实。他不应自欺。

   3、国家大事的决定不可意气用事,而必须冷静合理。孙子的名言值得每一位国家领袖奉之为金科玉律。不仅墨索里尼在决定侵略希腊时犯了这种错误,希特勒在决定痛征南斯拉夫时也是如此。否则他也许可以用较短时间和较小牺牲来完成同样的任务。

   4、国家建设必须脚踏实地,切忌粉饰太平。尤其是在国防方面更是如此。军队是用来打仗的,不是用来表演的。打仗必须凭真实功夫,花拳绣腿是毫无用处的。

   5、同盟战争必须有完整的同盟战略,严格说来,轴心组织虽号称钢铁同盟,但只虚有其表,而且并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同盟,至少,是没有统一的战略指导。假使希特勒在当时真能控制其同盟国(不仅限于意大利而且还有日本)的行动,使其趋向于共同的目标,则历史可能要重写。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当我们检讨意大利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经验时,似乎应有此同感。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