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零年挪威战役的检讨·第四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一九四零年挪威战役的检讨·第四

一九四零年挪威战役的检讨·第四

 作者:钮先钟·中国

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

出自————《战争通史

   引言

   1940年4月的挪威战役,对于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言,只能算是一段极短的插曲。但在战略家和战史家的眼中看来,又是一个很值得作较深入分析的课题。这个近似孤立的战役,对于以后的战争发展能提供很多的暗示。

   有许多教训是当时交战双方都不曾认        清的, 这也难怪,因为在那种紧急动荡的环境中,冷静的思考应该说是几乎不可能。不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尽管这已经是几十年前的旧账,把它结算一下,也仍然有其新的意义,而并非徒然浪费笔墨。

   本文拟根据德英双方的资料,来对挪威战役作一个概括的检讨,重点是放在战略方面,至于作战经过及战术细则只准备作简要的叙述。首先将说明此次战役的起因,其次分析作战计划及战役经过,然后再指明这次战役的特点及其教训。

   战役的原因

   挪威是一个北欧国家,一向与世无争,对于英德双方都维持着相当友好的关系,至少是无所偏袒。第二次世界大战于1939年爆发后,该国立即与瑞典、丹麦、芬兰等国一同宣布中立,这也正是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自19世纪中叶以来所坚持的传统政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们也是如此,并平安地度过了那一次浩劫,所以也就更坚定了恪守中立的决心。德国于9月2日宣称绝对尊重挪威的领土完整,不过绝不容许第三国家侵犯该国的中立。

   事实上,在战争开始时,挪威的中立的确对德国有利。德国在平时也要从瑞典输入600万吨铁矿石,其中有一半要经由挪威西部的不冻港纳尔维克(Narvik)。只要挪威维持中立,则运输铁矿石的德国船只就可以自由地出入该港,并沿着该国西岸航行。那条航线外侧有许多小岛的保护,极为安全。而且该航线也使英国难以封锁德国,因为德国船只可以一直沿着挪威绵长的海岸北驶,直到超过北极圈后再进入英国海军无法作最严密巡逻的水域。所以挪威的中立对德国有利,当然,这种事实也不会不为英国人所注意。

   然则德国为什么又终于自毁诺言而侵占挪威呢?这种发展的因果关系是非常的曲折微妙,对于后世可以提供很多的启示,很值得加以追溯。概括地说,挪威战役的起因有两个来源:(1)是德国的海军总司令雷德尔(Adm Raeder) [ cdhyy注:原文为雷德,按惯例改为“雷德尔”,后同。 ] ;(2)是英国的丘吉尔。

   战争在1939年爆发后,德国陆空军都有辉煌的战果,而海军却无所表现。照雷德尔的计划,德国海军要到1944年才能一战。在1939年,德国海军既无足够的水面军舰,又无足够的潜艇,根本不够资格向英国的海权优势挑战。所以雷德尔不仅深感失望而且还必须另觅途径以增强德国海军的威望,甚至可以说是挽回面子。

   这样,他就想到挪威的头上。10月3日雷德尔要求海军参谋本部研究挪威问题,10月10日在希特勒主持的海军汇报中,雷德尔首次提出在挪威建立基地以攻击英国海路的观念,但希特勒不感兴趣。此时,希特勒一心想在11月发动西线大攻势并乘胜结束战争,所以当然无暇及此。于是直到12月中旬,也就不再有人提到挪威问题。

   12月苏俄进攻芬兰遂又引起新的发展。英法两国开始讨论援芬问题,而德国则害怕联军有假道挪威,甚至于占领挪威的可能。在德国战时经济中,最脆弱的一环即为铁矿石的供应。以1940年而言,总消费量为1500万吨,其中有1100万吨都是来自瑞典。西方国家若占领挪威,则此种来源就有被切断的危险。所以雷德尔也就利用此种情况来加强他的辩论。

   雷德尔虽然是危言耸听,但并非捕风捉影。因为自丘吉尔出任英国海军部长以来,他一直都想对挪威采取行动。9月19日,丘吉尔曾要求内阁批准在挪威水域布雷的计划,但英国外交部却指出应考虑其破坏挪威中立所可能引起的后果。其事遂不果行,使他深感失望。芬兰战争爆发,丘吉尔又大感兴奋,立即主张以援助芬兰为伪装而进兵北欧。不过英国内阁中的多数仍反对破坏挪威中立,仅授权参谋本部拟定派兵登陆纳尔维克的计划。这一计划虽以援助芬兰为借口,但真正目的却是想支配瑞典的铁矿。

   法国人也很希望在北欧开辟新战场,因为那也许可以牵制德军并使战火远离法国。1月15日,法国统帅甘末林(Gen. Gamelin)也拟定一项在芬兰北部登陆的计划送交联军,其中指出必须首先占领挪威西部一切港口机场,此外他也想到把战争扩大到瑞典和占领铁矿区的可能。

   1月20日,丘吉尔在一次广播中呼吁中立国基于对国际联盟公约的义务,自动与英法合作以对抗侵略。结果引起强烈的国际反感,比利时、荷兰、挪威、丹麦、瑞典、瑞士等国舆论都为之大哗。英国政府十分尴尬,只好宣布那仅代表丘吉尔先生私人的意见。总而言之,同盟国给予德国的暗示实在是太多了。

   计划的决定

   在同一时间,挪威民族统一党(即挪威的纳粹党)领袖吉斯林(Vidkum Quisling)也秘密来到德国,通过雷德尔的关系,晋谒希特勒。他表示若有德国的支持,他能发动政变。希特勒对政变颇感兴趣,不过他还是强调仍希望挪威维持中立。这是12月中旬的事情。

   由于天气的影响和德国陆军总部的故意拖延,希特勒所盼望的西线大攻势在1939年内始终不曾发动。到1940年1月10日,希特勒还是决定在1月17日发动攻击,非常巧合,就是在那一天,一架载有联络军官、携带作战计划的德国飞机迫降在比利时领土上,这使那些机密文件都落入比利时人手中。这一意外事件使德国不得不重新拟定计划,那至少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希特勒也感到无可奈何。于是他才考虑利用这个空档去解决挪威问题。1月27日,他命令成立一个联合作业小组去拟定“必要时入侵挪威”的计划。这个小组在2月5日开始工作。

   同一天,英法两国也在巴黎召开最高战争会议,通过两国合组“志愿军”援救芬兰的计划。英国首相张伯伦接受丘吉尔的建议,特别强调在纳尔维克登陆的必要,结果是英国的意见被采纳,并决定这支兵力在3月初出发。

   2月16日,又发生了一件决定命运的意外事件。一艘德国商船“老马克”(Altmark)号,从南大西洋运回一批英国战俘,受到英国驱逐舰的追逐,驶入挪威水域避难。丘吉尔直接命令那艘驱逐舰进人挪威水域,派兵登上“老马克”号将战俘救出。事后挪威虽提抗议,但英国置之不理。希特勒深信挪威与英国有默契,抗议不过是一种姿态。所以激发了他的怒火,遂不再犹豫。

   希特勒认为他必须先发制人,2月20日,遂命令曾在中国任总顾问的法尔肯霍斯特将军(Von Falkenhorst,当时在中国正式译名为法根豪森)为远征军司令,积极准备行动。但事实上,他仍未作最后决定,其原因有二:(1)挪威中立对德国实最有利;(2)此种作战所冒危险极大。诚如雷德尔在3月9日所云:“没有制海权而作如此企图实违反一切海军作战原则。”所以,一切的关键在于奇袭。

   德国方面此时最着急的就是西方国家可能会比他们行动更快。但事实又是怎样呢?英法本已决定3月20日发动作战,但3月13日,芬兰已向苏俄要求休战,于是他们也就丧失了假道挪威的理由。一切行动遂暂时停顿。接着法国内阁又改组,3月18日,法国新总理雷诺(Paul Reynaud)前往伦敦出席同盟国最高战争会议,会上决定4月5日开始在挪威水域布雷,登陆部队则定于4月8日出发。但英国又提出丘吉尔的另一项新计划——向莱茵河及其他德国河川空投水雷——并坚持应与挪威计划同时执行,却遭到法国的反对。最后英国虽不再坚持,但挪威作战的发动遂又顺延了三天,即延到4月8日才开始在挪威水域布雷。这样也就断送了一切成功的希望,因为德军恰好赶在联军之前进入挪威。

   在德国方面,芬兰的休战仅使希特勒略感犹豫而并未影响其决定,4月2日他批准了代号为WESERüBUNG的作战计划,并定4月9日为W日,上午5时15分为W时。第一批补给船4月3日出发,军舰在4月6日午夜驶出德国港口。

   战役的经过

   双方的兵力几乎是同时开始行动。希特勒可能不知道对方已经开始行动。假使他知道英国海军已在升火待发,则他也许不敢冒险。事实上,雷德尔是把德国全部海军兵力拿来孤注一掷。如果他运气不佳,碰上英国舰队,则一定会全军覆没。

   德军先遣部队大多数都乘军舰,分为6个集团,于4月9日黎明前到达挪威各主要港口,除奥斯陆(Oslo)以外,几乎都未遭遇抵抗。德军成功的关键在于奇袭,其事前的保密非常彻底。其突击兵力极为渺小,任何地点最初登陆人数都不超过两千。同时也曾使用伞兵攻占挪威的两个机场,这是伞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使用,结果证明非常有效。但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还是空军。在挪威战役中德国空军实际使用的兵力为作战飞机800架,运输机250架。他们瘫痪了敌人的抵抗并抵消英国的海权优势。

   德国的劣势海军在此次战役中是倾巢而出(只有潜艇例外),其冒险犯难、不惜牺牲的精神是值得赞许的。虽然损失颇重,但仍能完成任务。反观英国的海军,虽享有巨大的优势,却既不能阻止德军的行动,歼灭其舰队于海上,又不能在德军登陆之后,切断其补给增援。英国人真是如此的低能吗?抑或另有原因?英国海军行动迟缓而且过分谨慎,其主因是害怕德国的飞机。当不受德国空军威胁时,例如在纳尔维克(那里快要超出德国飞机的作战半径),他们的行动就远较敏捷,并且能发挥以大吃小的威力,所以载运部队前往该港的德国10艘驱逐舰也就全部被击沉。此次战役显示空权对海权已产生重大的限制作用,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从未有过的现象。

   德军进占各重要港口及机场之后,挪威战役的胜负就已成定局。挪威由于承平日久,武备废弛,根本没有抵抗的能力。当德军发动作战时,英国强大海军并未能作有效的制止。等到一星期后,联军才分别在纳尔维克、南苏斯(Namsos)、安达内斯(Andalnes)等地登陆,但到5月初,后述两地的联军都已被逐出,于是德军遂已完全控制挪威南部和中部。

   同盟国最后只好集中人力来争夺纳尔维克,这并非真想控制瑞典的铁矿(到此时已明知无此可能),而不过是为了保全一点面子。尽管联军在4月14日即已登陆,但少数德军坚守该城直到5月27日才撤退。此时德军在西欧战场上即将大获全胜,所以在纳尔维克的联军到6月7日也就自动撤回。挪威国王与其政府也同时逃往英国,这样就结束了这次为期不到两个月的战役。

   战役的启示

   挪威战役对于以后的战争似乎是一次“排演”(Scenario),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和第一次空降突击,它也显示出经济因素对于战略计划的影响。精密的计划和技巧的执行都表现德国“战争机器”的优秀,不过某些弱点也同样暴露出来,那对于其最后的失败是不无关系的。

   德国空军在这次作战中表现极为出色,也象征着空权时代的来临。空军在其有效的航程之内能够对陆海军提供密切支援,并限制敌方海军的行动,尤其在狭窄水域更是威力强大。不过德国空军也暴露了其弱点,那就是航程太短,那是一支纯粹战术性的空军,所能执行的任务有很大的限制。

   这次战役显示出德国军事组织的杂乱无章以及希特勒在性格上的特殊弱点。自始至终,希特勒对于挪威问题都表示其个人的关切。法尔肯霍斯特直接向他负责,一切计划和指挥都由OKW(统帅部他的直属幕僚)承办,而OKH(陆军总部)则无权过问,这种安排不仅引起内部的摩擦,而且也对以后的情况开一恶例。在波兰战役中,希特勒还是尊重参谋本部的传统,对于作战不曾作任何干涉。挪威战役则完全不同,它变成了他的“私房”战争,好像他是想利用这次机会来试验自己的军事才能;结果一战而胜,于是也就坚定了其信念,并提高了其威望,从此他对于作战的干涉程度日益加深,这对于以后的战局发展实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

   严格说来,希特勒的确有相当的军事天才,但却不适宜扮演总司令的角色。诚如拿破仑所云:“统帅的首要素质就是头脑冷静,能接受正确印象,不因消息的好坏而紧张和烦恼。若因天赋所限,对于任何事物都产生幻象,则不适宜指挥部队或指挥战争。”希特勒所犯的毛病正是如此。在危机时他有沉不住气的趋势,而且易于冲动,并喜欢文过饰非,不肯认错。

   这次战役显示出德国人准备周详,行动迅速,敢于冒险,所以能充分发挥奇袭之效。反过来看看同盟国方面,表现的则是缺乏准备,行动迟缓,犹豫不决,过分慎重。这也正是兵家之大忌。挪威战役是英法联军第一次与德军交手,即足以充分显示前者实在不是后者的对手,所以战争初期,联军的一再败北,实乃理所当然,毫不足怪。

   不过,对于英国人来说,挪威战役也有其光明的一面。这次战役充分表现出英国海权优势,而且也再度认定“小固不足以敌大”的原理。德国海军虽英勇善战,但仍不足以向强敌挑战,此项事实即可暗示大英帝国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其次,在海权的掩护之下,部队不仅可以顺利地登陆,而且也可以安全地撤退,挪威战役第一次表现出此种战略弹性。有人讽刺说,英国人最拿手的就是撤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人的确是作了多次“成功”的撤退,而纳尔维克可能就是第一次。

   结论

   挪威战役的胜利对德国又有一些什么贡献呢?第一,在占领了挪威之后,德国人就可以确实控制瑞典铁矿石的运输线,而不必再害怕有一天补给会被切断。同时有重兵驻在挪威,则瑞典的态度也一定会更合作,而不敢妄存异心。第二,在挪威境内可以建立若干新的海空军基地,足以改善德国对不列颠三岛的战略地位。使其海军比较易于进入大西洋,以后也使德国对同盟国驶往莫曼斯克的运输船队比较易于执行空中和海上的攻击。不过这些攻击都不具有决定性的价值。德国仍然与公海隔绝,其海军虽然获得较多的基地,但却损失了不少军舰,就数量居劣势的德国海军而言,这也许算是得不偿失。

   希特勒当时究竟应否发动对挪威的作战,从战略的观点上看,也值得检讨。希特勒本来认为挪威中立是最为有利的,所以虽雷德尔一再劝说,他都无动于衷。此种态度实在是正确的,但以后却由于受到许多外来因素的刺激方使他沉不住气而决定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其主要动机还是害怕同盟国方面抢先下手——而这也的确是事实,并不能说他是过虑。

   希特勒作此决定虽然不无理由,但并不一定合理。华里蒙特将军(Gen. Warlimont)是OKW中主管作战的重要人员之一,在其回忆录中曾指出:即令同盟国能在挪威建立一个立足点,但对德国最多只能构成一种暂时的威胁。因为当西线大战发动之后,他们势必非自动撤退不可。假使法国崩溃之后,他们还不退出,德国人要把他们赶走,那真是不必费吹灰之力。这种评论虽多少有点“后见之明”,但事实的确如此。因为真正具有决定性的战场是法兰西而不是挪威。

   在以后的战争中,德军曾以挪威为基地越过芬兰进攻苏俄的莫曼斯克港及铁路线,但受天时地利的限制,这种劳师远征的作战在1941年春季未能达到其目的。此后,这一方面遂平静无事,尽管德国仍继续把超过50万人的兵力和大量的物资留在挪威。直到战况逆转,德国在兵力上已经感到捉襟见肘时,这支兵力始终都不曾抽调。希特勒仍坚持认为挪威是欧洲的战略锁钥,他到此时头脑已经僵化,对任何已经占有的地盘都不愿意放弃。于是到1945年5月8日,挪威境内的50万德军便不曾放一枪就向联军投降。挪威战役会造成这样的后果,真可以说是上帝对人类的愚弄。

   再说到同盟国方面,挪威的不幸事件丘吉尔要负极大的责任,其结果断送了张伯伦的政治生命,而丘吉尔却因祸得福,于1940年5月10日继任英国首相。所以功过是非真是很难定论。丘吉尔这个人虽然确是一位伟大的战时领袖,但作为一位战略家却是瑜不掩瑕。他的个性与希特勒很相似,但天赋却不免稍逊。他好大喜功,注意力不集中,敢于幻想,有时简直是想入菲菲。所幸民主国家在制度上比较健全,所以他不能像希特勒那样为所欲为,至少他不曾亲自指挥作战(干涉还是难免),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从战略的观点来看,丘吉尔的思想代表了海权国家的传统,即所谓周边战略(Peripheral Strategy)。但在1940年,这种战略真可以说是文不对题。英国既已与法国缔结同盟,则决战战场当然是在西欧,此乃常识。而丘吉尔竟计不及此,诚属怪事。至于甘末林想把战火移向北欧的想法则更属荒谬。德国在挪威所用的兵力极为有限(不到5个师),对于西战场的作战可谓毫无影响。

   再总结之,挪威战役还有两点教训应特别指出:(1)有人说历史比小说更神奇,因为写小说的人在思想上不会越出理性的范围,而制造历史的人却往往会采取不合理的行动。因为人毕竟是人,他会受到许多外来因素的影响,他会受到感情的刺激,他会考虑个人的荣辱得失。这都是非常自然而无可避免的。所以战略家和政策决定者必须了解人性因素的重要。(2)立国于世必须重视国防。挪威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国,与世无争,但却惨遭蹂躏,足以证明天下无公理可言。假使挪威能像瑞士或瑞典那样重视国防,则其中立也许不至于遭到破坏。所以当国政者若不重视国家安全,而一心以和平繁荣为务,实乃历史的罪人。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