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登陆·第八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诺曼底登陆·第八

诺曼底登陆·第八

作者:弗里德里希·鲁格 ·德国

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出自————《战争通史

  德国地处欧洲大国之间,在历史上长期充当欧洲大战战场这一悲剧角色,这就促成德国人对地面作战和地面部队的各方面都非常熟悉。而德国的政治与军事思想却很少考虑海上力量和海上作战问题。在七年战争和拿破仑战争中,普鲁士所以能两次得以生存下来,仅仅因为它是英    国的盟国,但这段历史几乎被遗忘了。一九零零年以后,当德国开始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时,它才多少意识到一点舰队的重要性,但对海上作战仍不重视。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八年,数百万人在广阔的大陆战场上作战,使德国再次忽视了海上作战,尤其是致它于死命的远距离海上封锁更不为人们重视。德国的海岸从未受到过威胁,它的海岸防御措施,仅仅是根据在不到三十英里长的佛兰德沿海地区,对付英国的经常性轰炸和空袭的经验而制定出来的。还有一些海上作战经验是在与土耳其陆军和海军联合防守达达尼尔海峡时取得的。

  一九一九年签订的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只能拥有一支不超过十万人的陆军,和一支既无飞机又无潜艇的小规模海军。再次对英作战似乎是不可思议的;全部战备工作集中于建立最低限度的、对付陆上进攻的防御系统。海军负责管理保留下来的岸防炮台,但毫不关心两栖作战的可能性,因为无人认为会在德国沿海地区发生登陆作战。那长达六百海里的海岸线大部分面临波罗的海,要到达这里非通过丹麦海峡不可,其余的面临北海的海岸线则处于小岛、流沙及恶劣气候的保护之下。

  一九四零年至一九四一年西线德军海岸防御的发展

  一九四零年春季战役之后,形势发生了变化。德国控制的领土增加了一倍,海岸线延长到三千五百海里左右(不包括较小的岛屿),而且大部分暴露在直接来自海上的攻击之下。那时,英国太弱,根本不能进行任何大规模作战。但是,德国为了防备来自空中与海上的袭击和进攻,却不得不对他们在法国西部的新的潜艇基地、参加“海狮”作战行动的舰艇与驳船的集结港口、以及他们刚占领的沿海运输线加强防御。为此,他们不得不在各主要港口,特别是潜艇基地建立岸防炮和高射炮阵地,并在沿岸地区建立中型炮台。实施这项旷日持久的计划,耗费了大量人力与物力。由于一九一八年以后德国进行了大规模裁军,它几乎没有什么武器储备,尤其是重型的海军火炮。因此,它只好从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抽调一些火炮部署在挪威北部至法国西部沿海地区。为了一旦实施‘海狮”作战计划而需要掩护部队横渡英吉利海峡,部署岸防炮兵的工作是从英吉利海峡最狭窄的地段开始的。当时那里一共部署了四座海军炮台:

  格罗塞·库尔菲斯特炮台(格里角):四门280毫米岸防炮;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炮台(维梅纳附近):三门305毫米岸防炮;

  林德曼炮台(桑卡特西部地区):三门406毫米岸防炮(在拉里·柯林斯的小说《F行动》里描写的就是这座炮台——贴者注);

  托特炮台(格里角南部地区):四门381毫米岸防炮。

  此外,在这些地区还部署了几门280毫米口径的陆军岸防炮和一些小口径炮。附带说明一下,所谓“大西洋壁垒”的大部分照片就是在这个地区拍摄的。

  可是,希特勒却主张优先实施另外两项大型计划。他鬼迷心窍地认为,英国将试图夺回在挪威的立足点,所以他下令在那里修筑坚固的防御工事。到一九四四年为止,从挪威的纳尔维克至哈尔斯塔地区的内外防御配系已拥有约四十座炮台,其中七门是口径为406毫米的重炮。挪威的卑尔根港及其海上航道则可得到三十三座炮台的防护,其中有七座是装备了二十一门210至280毫米火炮的重型炮台,八座是装备了三十四门127至155毫米火炮的中型炮台,还有十八座是装备了六十六门88至105毫米火炮的轻型炮台。总计,在挪威沿海一共修建了三百五十座口径为88至381毫米的岸防炮台。

  不但如此,希特勒还坚持实施海峡群岛的八年设防计划。当时每月要向这个岛输送九万吨物资,并调去了三万两千名民工。到一九四四年已经建成十一座配备了三十八门210至305毫米火炮的重型炮台,不过计划修建的几个机场一个也没有修成。从海峡群岛的地理位置考虑,在该岛修建工事实际上浪费了大陆防御、构筑潜艇洞库及以后修建V—1火箭设施所亟需的人力和物力。因此,这个八年防御计划不得不大大压缩,每个大基地平均只修建两座重型炮台和三座中型炮台,较小的港口则只修建两座中型炮台。

  上述两项计划所需的炮兵总数已远远超过海军的炮兵实力,因此,一九四○年夏季又组建了陆军岸协炮兵部队。一年之内就组建成二百七十一个炮连,其中有九十八个部署在挪威,而且还有六十二个正在组建过程中。这个计划名不符实,有许多火炮很旧,且无防护设备,匆忙凑合起来的炮手也没有受过海上目标射击训练。

  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二年

  对俄国进攻的失败和美国的参战,促成了一个崭新而危急的局面。打击西方同盟国军队的最好方式仍是潜艇战。当时,德国潜艇主要从比斯开湾的几个基地出航作战,每月使同盟国损失五十万至七十五万吨位船舶。德国的大部分陆军和空军正在东欧作战,消耗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而在西欧只留下了三十三个步兵师(其中有许多正在进行训练)和一些缺乏战斗力的空军与海军部队(潜艇部队除外)。最高统帅部在一九四二年三月二十三日发布的、有关沿海兵力指挥权的第四十号元首指令中已考虑到事态的严重性,指出欧洲的所有沿海地区都面临西方盟军登陆的危险,即使是目标有限的小规模登陆也将会严重影响德国的作战计划。该区的三军部队应在一名可信赖的司令官的统一指挥下,作好防御作战与反击的充分准备;全部武装力量都要投入战斗,甚至德军占领区的民政当局也应归该司令官指挥,“如果可能,应在敌军登陆之前,或至少刚刚登陆,就使敌军的进攻土崩瓦解”。特别令人玩味的是,两年以后,隆美尔元帅正是采用这种方法来协调作战行动的,但他竭尽全力也只取得部分成功。第四十号指令还要求加强沿海地区所有的防御工事和据点,明确划分沿海各防区的范围(这点至少在法国从未实行)。指令最后规定了各沿海防区的职责,有关事项的轻重缓急,以及空、海军的任务。但是指令并没有指明西方盟军会选择何处登陆。

  一九四一年底,英国突击队对挪威的小型基地成功地进行了突袭,这可能就是上述指令产生的直接动因。一九四二年三月二十八比法国卢瓦尔河口的圣纳泽尔的港口设施遭到盟军更大规模的突袭,进一步说明发布上述指令的重要性。这次突袭机敏而果敢,获得了某些成功。不过,它暴露了德军的弱点,因而对防者更有教益。在圣纳泽尔获得的经验,对一九四二年八月十九日击退敌军对法国迪埃普城和港口的攻击,则帮助更大;盟军那次突袭几乎彻底失败,而且提醒了德军需进一步加强沿海防御。从圣纳泽尔和迪埃普突袭中汲取的主要经验是,盟军部队一实施大规模登陆作战,将不会直接攻击任何较大的港口,而可能在不设防的海滩登陆,并从背后攻占港口。当时对如何抗击第一波登陆部队的观点是不一致的,这点留待后面说明。但无论如何,必须首先完成主要港口的最低限度设防,以免遭受突然袭击。

  在一九四二年七月二十日的一份形势分析报告中,德军最高统帅部认为,盟军可能会在法国的西北部实施一次目标有限的登陆作战,目的是摧毁布雷斯特、洛里昂和圣纳泽尔的潜艇基地,并可能先在塞纳湾建立一个临时的桥头堡。于是德军便采取措施加强了潜艇基地的防御。

  盟军的作战计划

  从驻法国的德军的防御不完善、实力有限及缺乏训练和战备的情况来看,盟军本来完全能够在一九四二年以较小的兵力在法国建立一座桥头堡。但实际上,美国当时打算对法国的科唐坦半岛或相似的某一地点发动一场有限进攻(称“大锤”作战行动),并且接着在一九四三年春以六个师的兵力在勒阿弗尔和布洛涅之间进行一次大规模作战。然而由于英国不同意,认为当时对法国进行一场有限战争不恰当,最后美国答应在北非登陆,虽然这样做很可能要把横渡英吉利海峡对法国的进攻推迟到一九四四年春。

  一九四二年十一月,盟军在北非登陆成功。一九四三年五月,轴心国军队在突尼斯的抵抗全部告终;根据一九四三年一月卡萨布兰年会议一致通过的计划,盟军于同年七月在意大利西西里登陆。那次会议作出的另一项决定是,不在当年实施横渡英吉利海峡的进攻,因为到一九四三年九月中,能在英国作好临战准备的英、美军不会超过二十一至二十四个师,而德军在法国却驻有四十四个师。这次会议没有明确发动进攻的具体日期。一九四三年五月在华盛顿召开的联合参谋长会议首先提到将一九四四年五月一日定为“为进一步发动进攻而在欧洲大陆夺取一个立足点的战斗的目标日期”。

  德军在一九四三年采取的措施

  对德国人来说,北非登陆是一次战略上的突然袭击,德军损失了一个精锐的集团军,一块很有价值的阵地以及大量物资。盟军一九四三年七月在西西里登陆、接着九月又在萨莱诺登陆,这样,通过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和迫使意大利退出战争,进一步加剧了德国的人力和物力的紧张;即使德国人能赢得时间加强法国的防御,他们也不能从中得到多少好处。当时,德军各方面的高级指挥官都认识到形势危急,并试图使他们统辖的、相当有限的装备和兵力发挥最大作用。但是,由于缺乏密切的协作和坚定的决心,而未能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形势。

  根据元首第四十号指令,西线最高司令和D集团军群司令冯·伦斯德陆军元帅是该地区的总指挥,他负责协调所有军队、甚至党派组织与民众的行动。他的参谋人员认为,盟军登陆舰队将会取道最近的航线穿过英吉利海峡;这样,危险区就局限在海峡东部大约从索姆河口到斯凯尔特河口一带。因此,在这两个地区之间集中了大量步兵师,并在加来-布洛涅战区部署了强大的重型炮兵群。在它的西部,部署的防御兵力却很稀疏,尤其在塞纳湾以西地区更是如此。三十英里长、极宜登陆的海滩只有一个战斗力很弱的师防守。很长一段距离才设一个观察哨,各观察哨之间和后侧均未设防。布列塔尼半岛的防御力量更加薄弱,不过那里只有极少数海滩适宜登陆,绝大部分是多岩石和西风狂啸的地带。

  甚至在建造重型岸防炮台的工作方面,多佛尔海峡以西英吉利海峡法国沿岸地区也比其他地区落后。海峡群岛部署了过量的重型炮,而比斯开湾沿岸的五个主要基地仅仅只有两座重型岸防炮台(部署在纪龙德河口的第二座重型岸防炮台当时仍在修建中中),瑟堡只有一座作好战斗准备的240毫米岸防炮台;勒阿弗尔没有部署重型岸炮,只有一座170毫米岸防炮台。部署在瑟堡西部格朗维尔和勒阿弗尔北部奥克特维尔的岸防炮台(每座炮台有三门380毫米火炮)都仍在修建中,因动工太晚,直到一九四四年六月还未完工,这些阵地虽然不一定能起决定性的作用,但应该是非常有用的。

  总的来说,对于日益恶化的形势似乎只能听天由命,寻求可行的改进措施的敏感性也荡然无存。由于没有一个利用一切办法充分发挥防御部队作用的统一计划,因而形势更加恶化。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三日,希特勒发布了第五十一号元首指令,坦率地承认了在俄国的失败和西线日益增长的登陆威胁。指令指出了法国对继续进行战争的极端重要性,考虑到盟军可能会在丹麦登陆,“因此,我已决定加强西线的防御,特别是在我们将对英发动长期战争的地方。这些地方也正是敌军必然会进攻的地方”(这段话表明希特勒结束了他的一贯的典型论点,并有了新的转变),“定点配置的武器应集中在易受攻击的沿海地区的主要防御地段……万一敌军强行登陆,……我们就进行反击,阻止其扩大登陆场,并将他们赶下海、……”。指令还提出了加强防御部队的人力与物力的具体措施,并向德国空军、海军和潜艇部队下达了指示。简言之,第五十一号指令以紧迫的语调重复了第四十号指令的内容,再次要求把主要防御地区限制在丹麦至法国的沿岸,至于挪威的防御问题只在给海军的命令中提到过,要求海军暂时削弱大西洋潜艇部队的实力,而在北海海域集结大批潜艇准备投入战斗。

  与此同时还公布了一项新方案。此方案要求当时担任驻意大利北部的B集团军群司令的隆美尔元帅视察欧洲西北部的防御情况(视察从丹麦开始,然后到法国阿图瓦、科唐坦、荷兰,最后视察法国布列塔尼半岛),报告这些地区的战备情况并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为了执行这项任务,隆美尔保留了B集团军群的参谋部,在经过一些精减和改组后把它称为“陆军特派视察团”。

  登陆的地点和时间

  在D日前,德军的高级参谋人员对盟军会在何时何地登陆未取得一致看法。德军情报人员上了盟军无线电台的当,以为在加来海峡对面的英国东南部地民 驻有美国第十四集团军(虚构的)和英国第四集团军。盟军在布洛涅-加来地区彼岸的这种明显的集结,对德海军的欺骗作用比对陆军的小,因为海军懂得在海上改变大规模部队输送行动的方向是很容易的。大多数司令官认为,盟军将对那些能够得到驻在英国南部的几千架战斗机支援的地区发起进攻。这是指斯凯尔特河和布列塔尼半岛东部之间的沿海地区。丹麦离英国太远,进攻不能得到战斗机的掩护,而且它的西海岸受西风的影响太大。通往丹麦东部的斯卡格拉克海峡在修建了两座380毫米重型炮台和敷设了强大的雷场之后,似乎很安全。

  德军最高统帅部一直确信盟军会越过多佛尔海峡实施登陆作战,甚至盟军在塞纳湾真正登陆后的头几周内,也未改变这种看法。冯·伦斯德指挥的D集团军群认为敌军可能在索姆河两侧海滩地区实施登陆,因为这个地区虽然非常开阔,但却非常适宜登陆。隆美尔元帅起初也支持索姆河地区可能是登陆地点的看法,但很快就改变了,他认为防守较强的塞纳湾可能是登陆地点。盟军的空军部队在四月份和五月份就袭击了所有通往诺曼底的桥梁和铁路,并将其大部分摧毁,这些行动也有力地表明登陆的地点将是塞纳湾。此外,盟军在这个地区没有布雷。截然不同的是,在勒阿弗尔以东海面却布了大量水雷。起初认为盟军可能登陆的斯凯尔特河口地区,盟军也布了大量水雷,而且它的内地几乎完全没有遭到盟军空军的袭击。

  实际上,盟军经过差不多两年的调查研究,选中了维尔河和奥恩河之间的地区,因为那里具有良好的登陆海滩,远离已知的德国陆军预备队和战斗机机场,具备适宜修建机场的地形,而且靠近大型港口瑟堡。盟军联合司令部的指挥官于一九四三年二月份首次提议把那里作为登陆地点。

  守方原估计敌军会利用涨潮实施登陆,即在一个不太黑的半月夜,在高潮前一至两小时,在黎明前约两小时,并且最好没有风浪时开始实施登陆。但实际上盟军实施登陆的条件与守方的估计不大相同,即:在高潮前三小时(以便能看清海滩上的障碍物),黎明后一小时(以便及时从海上和空中实施火力准备)并利用满月夜(使空降部队能准确地提前降落在他们的目标区附近)实施登陆。至于具体日期,德军估计从三月底开始,只要什么时候天气和其他条件合适,盟军就可能会发动进攻。因此每天下午,德军部队都得到有关登陆是非常可能,很可能,可能,或者不大可能的通报。

  隆美尔开始视察西线

  一九四三年十二月的前半月,隆美尔元帅率领三军专家组成的小型参谋团,视察了丹麦的防御情况,确切地说就是防御中存在的问题。从来无人说明为什么命令他从丹麦开始视察。他从视察中获得了很有益的经验,但他来不及在十二月二十日以前开始视察法国,关键是时间太紧。在法国视察得到的印象与丹麦的相同,只是范围更大。主要的印象有以下几点:

  陆军部队几乎没有足够的兵力构成强有力的防御,空军和海军也非常弱。除了重要港口,其余地区没有统一的防御计划;就是在主要港口,也并非必要的防御措施都得以付诸实施。三军在许多防御细节问题上都没有进行密切的协同。有关炮兵在海岸防御中的使用原则亦未能达成协议。陆军希望岸防炮配置在海岸的后方进行间接瞄准射击;而海军则要求把它们配置在岸边上进行直接瞄准射击。由于缺乏运输汽车,步兵无机动能力。陆上和海上都未敷设足够的地雷和水雷。几乎每个指挥官都有自己的主张,但又并不完全清楚如何保卫各自的防区。

  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四年西线的陆军

  到一九四三年深秋,西线已驻有四十九个德国陆军师;这些师的特征、人员、装备和战斗力都大不相同。有些步兵师从一九四○年以来一直驻在法国,负责为东线或南线部队训练补充兵员。这些部队有一批由有作战经验的军官和军士组成的骨干,但他们当中有许多人负过伤,不完全适合服现役。这些部队所补充的兵员又是非老即幼。一九四三年,德国陆军部队人员的平均年龄达三十一点五岁,比同年美国陆军的平均年龄大六岁。实际上,一个师的平均年龄竟达三十七岁。士兵的健康状况无人关心;在一个守备师里,士兵普遍患有各种疾病,胃病最多。

  为了兼顾训练和防守海滩两项任务,驻法国的守备师均驻在沿海地区。这些师并非都能按正常编制下辖三个团,每团辖三个营。有些师只辖两个团加一个营,另外有些师虽辖三个团,但其中有两个团只各辖两个营。有些营由哥萨克人和鞑靼人组成,这类营绝大部分驻在布列塔尼半岛;纪龙德河以南驻了一些印度兵。英吉利海峡群岛由第三一九加强步兵师、部分坦克部队、一个防空旅和一个海军岸防炮兵连防守,总共有四万兵力。

  在纵深的内陆地区,常有若干受创师在休整;还有一些师在整编。驻在这个地区的装甲师的数量,随东线战况的变化而增减。一九四四年三月,在法国只剩下了一个满员的机动装甲师,即第二十一装甲师。而从那时起到六月初,西线德军的实力又迅速增长,达五十八个师,其中有十八个装甲师(包括党卫军第十七装甲步兵师)。

  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四年西线的空军

  十分奇怪,有两种步兵师,即空军野战师和伞兵师竟属于德国空军的建制。前者于一九四二年由空军多余的地勤人员组成。本来准备用作损失惨重的俄国战役的补充兵员。这个师官兵素质很好,装备精良,但大多数军官和军士是空军出身,缺乏地面机动作战的训练和经验。在俄国作战,他们损失很大,战绩甚微。当时若将这个师作为新生力量输送到步兵部队,情况可能要好得多,但是戈林认为他们属空军建制,不让他们编入陆军。

  伞兵的情况也是这样。他们与党卫军的情况相同,是一支精锐部队,他们顽强善战,训练有素,并配备有精良的地面作战武器,但他们从未参加过空降作战。
一九四四年春季,空军第二防空军解除了固定防空任务,被派到训练营进行短期机动作战训练。以后,它的四个团中有三个驻在索姆河下游沿海地区,第四个团驻在贝叶附近,他们几乎每天都要换防。

  据说,当时西线驻有二十至三十万空军地面部队和机场地勤人员。然而飞机数量太少,不得不放弃靠近沿海地区的机场,往迁法国内地机场。在一九四三年下半年到一九四四年,空军恢复了对英国的空袭。一九四四年一月,“对英袭击司令部”拥有五百二十四架飞机(百分之九十左右是双引擎轰炸机),其中能参战的有四百六十二架。从一月二十一日至五月二十九日,它们对英国进行了二十九次空袭,单对伦敦就空袭了十四次,平均每次出动飞机二百架。损失很大,战果微小。英国讥笑这种空袭是“婴儿闪击战”。一九四四年五月底进行了最后一次空袭,分别派出六十六架、六十五架和五十一架飞机。那时空袭部队的飞机实力已减至一百八十一架,其中只有一百零七架可以参战。

  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四年西线的海军

  作为进攻手段,海军是三军中最弱的军种。一九四三年,由于盟军技术的发展,德军潜艇过时了,潜艇战遂告失败。德军潜艇一出水面航行,就会被盟军装备雷达的飞机和舰船发现。而在水下,它们一旦被盟军装备有先进的潜艇探测器的反潜部队发现,也会因航速太慢而无法逃脱。当时正在给潜艇安装一种“通气管”,可使装备柴油机的潜艇持续潜航,减少被雷达发现的危险。但只有一种完全新式的、水下航速高达十七节(一般为六节)的潜艇,才可望再次成功地进行潜艇战。当时正在设计和制造两种新型潜艇(XXI型和XXIII型),但第一艘新潜艇要到一九四四——四五年冬季以后方可投入战斗。

  当时,西线海军的舰艇实力是:

  约一百艘过时的潜艇

  八艘驱逐舰和大型鱼雷艇

  五艘小型鱼雷艇

  三十艘电动鱼雷艇

  约五百艘战斗力很弱的扫雷舰和巡逻艇

  部署在主要港口周围的岸防炮连和防空炮连,以及沿海地区的许多雷达站均由德国海军负责管理。海军配备有完善的通信系统,并配备了一些经过良好训练的运输营。另外,在荷兰、比利时和法国东南部还驻有一些海军训练营,他们接替了陆军的防守任务。

  岸上的所有海军人员(除负责岸防火炮的人员),都被编入负责当地防御的“报警部队”,以防万一敌军实施空降登陆或突袭。从理论上讲,每个人都要参加近战训练和装备必要的武器,但实际上既无训练时间又很缺乏武器。

  防御计划

  无疑,依靠当时的部队实施成功的防御是困难的。显然,那时最强大的部队是机动能力和打击力量都比较强的机械化师,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使用这些部队。所有的高级指挥官一致认为,在理论上,最好是把敌军击溃于水际或滩头。然而,无论是冯·伦斯德、冯·佐登施特恩(驻法国南部的第十九集团军司令,参谋部最好的决策人之一)还是盖尔·冯·施韦彭布格(自一九四三年底起担任西线装甲部队司令)都不相信有这种可能性。他们的作战计划是,先以靠近海岸的火炮尽量杀伤向登陆地区靠拢的敌舰队,伺时利用守备部队构成力量比较薄弱的封锁线来拦阻敌军登陆,当地预备队则负责反击夺取滩头阵地的敌军。估计敌军会竭力克服这种抵抗,那么再派集结的机械化部队将他们赶回海里。

  冯·伦斯德设想反登陆的决战将在海滩附近地区进行,而冯·施韦彭布格则估计这一战役将是在较远的内陆进行,因此他将他的装甲师荫蔽在诺曼底南面的森林地带和巴黎周围地区。而冯·佐登施特恩认为,占压倒优势的英美空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他在一九四三年制定了一项“有意义的变更”计划,建议诱敌深入到巴黎西北偏西方向的塞纳湾与卢瓦尔河之间的地区,在那里,严阵以待的德国装甲部队将张开罗网 [ 注:1944年5月2日冯·佐登施特恩对本文作者说,他到那时才完全了解隆美尔的防御思想,并说他感到遗憾的是在这之前他不了解。 ] 。

  隆美尔从不同的角度考虑了这个问题。他对装甲部队的机动作战具有丰富的经验。与其他将军不同,他还独具对付盟军经过大量改进的坦克,尤其是反坦克武器的新经验。他也深知,没有足够的空军而进行战斗将意味着什么。他认为敌军可能在夜间采取行动,但他估计夜间采取行动进展太缓慢,特别是在夏夜很短的情况下,不可能取得决定性胜利。此外,他还对战争的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都进行了具体的设想。他知道没有获胜的希望,唯盼战争的结局不要太惨。只要盟军在西线占领了滩头阵地,就等于开辟了第三战场,因为即使德军的装甲部队能阻滞盟军的登陆部队,也不可能再把他们击退。他确信,由于盟军掌握优势,他们迟早会突围,同时还会在东线取得辉煌的战果。

  因此,他寻求在滩头击败登陆敌军的途径,并设法赢得一个政治上可以利用的喘息机会。他在视察丹麦期间,拟定了一项防御计划,即在不忽视装甲部队作用的同时,统一使用陆海空军可能提供的一切力量。他计划构筑一个由支撑点构成的、纵深三英里的防御地带来抗击敌军的登陆,各支撑点周围还设有雷场。这些支撑点交步兵坚守,由较多的、具有良好防护设备的火炮提供掩护, 并在这个防御地带的后面进驻若干装甲师,要求其前沿部队的火炮能炮击海滩地区。这样,步兵一遭到敌军攻击,马上就能得到装甲部队的支援。隆美尔十分相信步坦密切协同的威力。位于进攻地域两侧的各个师组成预备队,可利用法国良好的公路快速机动发挥作用。

  海上的前沿防御

  海上前沿防御体系的缺点是纵深太浅。隆美尔计划将其防御范围前推到海域,在浅水区设置障碍物,并在较深的海域敷设各种水雷。设置在水下的障碍物有:坦克陷井、面向大海斜插的木桩、角锥和轨条柴,中间敷有水雷,如果可能,上面还带有铁质“开听刀”,设置这些障碍物都是为了破坏敌军的登陆艇。障碍物从高潮线以下开始敷设,在人力和物力允许的情况下,再向海上延伸。由于塞纳湾的高潮和低潮之间落差很大(超过二十英尺),这项工程需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到一九四四年六月离完工还差很远。尽管如此,D日敌军损失的绝大多数登陆艇都是由这些障碍物造成的。

  从一九四三年八月至一九四四年一月,在英吉利海峡中部雷场带稍南的海上,即在布洛涅和瑟堡之间已经设置了十六个雷场。英吉利海峡中部的雷场是一九四二年设置的,可能已失去战斗效能。尽管B集团军群不断要求西线海军集群敷设水雷以加强防御,但除上述雷场外,在塞纳湾内没有再敷设一个水雷。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指挥机构无能和对未来敌军登陆地区的看法有分歧,并不是缺少设备和水雷。

  当时海军已研制了一种简易有效的、浅水使用的KMA型水雷(又称A型沿海水雷),但最先制造出来的几千枚却被布在迪埃普地区和纪龙德河口南部,根本没有按隆美尔的要求使用。尽管西线海军集群可用摩托鱼雷艇,特别是用小型快速扫雷艇(R小艇)来敷设锚雷(前几年这些舰艇已多次执行过这种任务),但是海军却计划使用鱼雷艇和大型扫雷舰。这种大型舰艇在去勒阿弗尔装运水雷的途中,遭到海上与空中的攻击以及水雷的袭击,损失惨重。原计划在D日的前一天晚上执行首次布雷任务,后因天气不良取消。根据“闪电屏障”计划,西线海军集群准备在情况危急时,一旦确认敌军要发动进攻就立即派出全部现有舰船去敷设一组雷场。当时,B集团军群对这种无把握的措施提出了抗议,但无效。这个地区的大部分水雷是在D日敷设的,正如所预料的那样,敌军部队比布雷舰艇先到达攻击地区,于是那时最需要水雷的地方却一枚水雷也没有。因此,隆美尔防御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并没有付诸实施。事后证明,只要在塞纳湾布上几百枚水雷就足以给敌人造成损失和有力地迟滞它的进攻。

  加强陆上防御

  最初,隆美尔只有检查工作的权力,他可以提出建议但不能下达命令。当地部队是渴望听取他的意见的,而高级参谋机关却不是这样。这就导致在危急时刻贻误时机。为此,隆美尔请求希特勒授予指挥权,结果他被任命为B集团军群司令,下辖第七集团军(驻卢瓦尔河和奥恩河一带)、第十五集团军(驻奥恩河至斯凯尔特河一带)和第八十八军(驻荷兰)。他受冯·伦斯德元帅指挥,但奉命检查其他地区防务的使命仍未撤销。西线装甲部队司令冯·施韦彭布格也受冯·伦斯德直接指挥,与隆美尔平行、同级的还有负责法国西南部和南部防御的布拉斯科维茨上将。冯·伦斯德和隆美尔两人都无权向空军第三航空队司令施佩尔元帅或西线海军集群司令克兰克海军上将下达任何命令;未经请示最高统帅部,他们无权调动任何一个装甲师或其他师。更加困难的问题是,“战斗行动地域”及由此确定的B集团军群和防守沿海地区的其他陆军部队管辖的范围,纵深最多不得超过二十英里。而全部内陆地区又均归住在巴黎的军事总督管辖,他受最高统帅部和冯·伦斯德的双重领导。

  隆美尔曾尽了很大努力试图克服这些障碍。他很快开始修筑支撑点,并以较快的速度敷设水雷。增加水雷的供应量需要时间,为此,他的工兵人员设计了一种简易的小型装置,它能将重型炮弹弹壳改装成各种雷,并可利用手头现有的材料制造临时凑合使用的各种雷。到一九四三年底,在法国已布了一百七十万枚水雷。一九四四年布雷量超过四百万枚,但原定的布雷指标是五千余万枚。

  向沿海地区调动更多的火炮并使那里的所有炮兵都进驻防空掩体,是一项费时的工作。在一九四三年冬季,海军贡献出了最后一些预备队,即两个210毫米炮连和两个150毫米炮连。它们分别配属第十五集团军和第七集团军,结果一个210毫米炮连被部署在几乎不需要炮兵的加来附近地区。另一个210毫米炮连被部署在科唐坦半岛东部沿海的马库夫地区,它是那个地区唯一可以抵抗并真正抵抗了敌登陆部队的重型岸防炮连。大型火炮的装甲防护钢板供不应求,由于修建海峡群岛防御工事、潜艇掩体和导弹发射场都需要混凝土,混凝土的供应也很短缺。因此,到一九四四年五月底,有相当一部分陆军岸防炮连因无防护设备而撤到更靠内地的炮兵阵地上隐蔽。当时所修建的掩蔽部,特别是海军设计的,完全经得起轰炸。设置的假炮多次吸引了盟军的空中攻击,对于保存真炮十分有利。到D日为止,大量的空中攻击仅摧毁了加来海峡沿岸的八门炮、塞纳河至索姆河地区的五门炮和诺曼底地区的三门炮。

  为了阻止滑翔机登陆,在“隆美尔防御地带”的开阔地竖立了许多木桩。隆美尔不怕敌军在纵深地区实施机降登陆,因为即使如此,德军能够阻止敌机降部队接近沿海地区,打通与滩头登陆部队的联系。

  D日前夕的形势

  虽然相当迟才采取防御措施,而且由于各种原因在第七集团军防区(即敌入侵地区)又耽误了几周时间,但这些措施还是大大加强了西线的防御力量。据第八十四军估计,到五月底,它的工事修建计划只完成一半。在科唐坦半岛的东部沿海地区,支撑点和抵抗枢纽部之间还有约八百七十五码的空白地带;在奥恩河和维尔河地区则为一千三百码。在第三五二步兵师防区,只有百分之十五的掩蔽部能够防空。就是这样,这些防御工事在战斗中还是起了重要作用,第一天就阻止了美军夺取一个纵深的桥头堡。如果能早两、三个月开始构筑防御工事,形势就会大大改观。

  隆美尔曾企图对集结在英国南部的敌入侵部队实施某种进攻行动,但未成功。德空军对英的二十九次空袭中有十四次是袭击伦敦的,其余十五次中只有少数几次袭击英国南部沿海的上载港。他提出的对英国朴次茅斯和南安普敦地区空投水压水雷及开始发射V—I火箭的建议均未被最高统帅部采纳。V一I火箭的发射装置本来已作好发射准备,但希特勒想等到能保持一定的火力密度时再发射。

  德国海军陈旧的潜艇已不能起什么作用,只有派驱逐舰、大型鱼雷艇和摩托鱼雷艇实施攻击任务。两艘大型鱼雷艇在攻击一艘加拿大驱逐舰时被摧毁。在奇袭敌一次登陆演习中,摩托鱼雷艇发挥了惊人的作用,它们击沉了两艘并击毁了一艘登陆舰,造成大量人员死亡。其实,摩托鱼雷艇还可以在已扫过雷的航道上再布下相当多的水雷,但可惜没有这样做。

  在将近四月底时,德军从空中侦察中发现,在英国朴次茅斯至南安普敦地区集结了估计能输送三个师兵力的舰船、登陆艇和各种战舰,在普利茅斯至布里克萨姆地区集结了能输送两个半师兵力的舰船,在法尔默思地区集结了能输送一个师兵力的舰船。最后一张有关上述情况的可靠的照片是五月二十四日拍摄的,进一步证实四月份侦察的情况属实。德国人估计,当时在英国南部海面至少已集结了能输送十六个师的舰只。此外,还拍摄了许多“桑树”人造港的照片,并被鉴定为大型的“登陆码头”。可是,在D日前的两周内,没有一架侦察机飞入英国上空侦察。

  在险恶的防御局面中唯一有利的形势是:一九四四年三月以后增调了一些装甲师和精锐师。在一九四四年初,德军总共有八百二十三辆(门)坦克、突击火炮和自行反坦克火炮,到四月底,它们的数量就激增至一千六百辆(门);到五月底,除了法国和俄国制造的坦克与火炮,总数已接近二千辆。到D日这天,西线有九个装甲师,一个机械化师(即党卫军第十七装甲步兵师)。有两个伞兵师和一个伞兵团已经作好战斗准备。防空军即将组建完毕。但在冯·伦斯德指挥系列内的五十八个师中,有三十三个是守备师或后备师,也就是说,它们的机动能力较差,仅适于执行有限的任务。

  隆美尔的总计划原则上得到了希特勒的批准,他想根据这一计划向“隆美尔防御地带”或其后方地区再增调一些师。但他的计划只实现了一部份。第三五二步兵师被调到沿海地区,接管了维尔河至奥恩河之间的西部前沿地区的防御任务。第九十一空降师(重型武器装备不足)被调到科唐坦半岛;防空军的一个团被派到贝叶地区。

  关于伞兵和装甲兵的情况传说不一。有两个伞兵师驻在布列塔尼半岛北部,只有第六伞兵团驻在科唐坦半岛西南部的莱塞-佩里埃地区。最高统帅部决定命令三个装甲师(党卫军第九、第十一和第二装甲师)进驻法国南部;决定给B集团军群增派三个师(第二、第二十一和第一一六装甲师),并由它实施战术控制,但训练任务仍由冯·施韦彭布格负责;同时还决定将最后四个师(党卫军第一装甲师、党卫军第十二装甲师、“利尔”装甲师和党卫军第十七装甲步兵师)组成战略预备队。这是一个很糟糕的折衷方案,特别是在当时指挥机构混乱,隆美尔与冯·施韦彭布格之间意见分歧的情况下,不能指望它会奏效。冯·施韦彭布格曾亲自到最高统帅部去为他自己的意见辩解,他坚持要将装甲师配置在纵深地区,显然采纳了他的部分观点。这样,未征得隆美尔的同意就破坏了他的作战计划的核心部分。

  配属B集团军群的三个师的防区甚至也是由最高统帅部决定的,最高统帅部决定第二装甲师驻索姆河地区,第一一六装甲师驻塞纳河下游北部地区,第二十一装甲师驻奥恩河地区。结果只有第二十一装甲师驻在隆美尔认为会遭到敌军攻击的地区。隆美尔曾恳求将“利尔”装甲师和第三防空军调到奥恩河和维尔河之间的地区,党卫军第十二装甲师调到维尔河两岸,并在奥恩河西部地区部署一个火箭旅,但是枉费心机。如果执行隆美尔的计划,这些部队就正好部署在最利于反击敌入侵的地区,而且还可给冯·施韦彭布格留下七个装甲师作为机动突击部队。顺便提一句,隆美尔拟订的部署计划充分证明,他对敌军将在何处发动进攻的判断是正确的。但是最高统帅部没有答应他的请求,于是,一九四四年六月五日,他离开位干巴黎西北四十英里的塞纳河滨的拉罗什盖荣的司令部,前往德国贝希特斯加登亲自申辩。强劲的西风正在呼啸,低云幕使空中侦察和空降登陆难以进行;因此,在德国这一方,谁也没有估计到两三天内敌军会发起入侵。

  盟军发起进攻

  在英吉利海峡的另一方,气象学家掌握了较准确的气象数据,为盟军最高司令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六月三日,在所有部队都登上舰船后,天气开始恶化,一股连续不断的低气压流从西穿过海峡。当时已确定六月五日为D日,但六月四日凌晨预报第二天多云,空军无法有效地采取作战行动。因此,艾森豪威尔将军决定推迟二十四小时开始战斗。星期日晚上(六月四日),气象预报人员估计雨锋已通过英吉利海峡,天气很快就会转晴,直到星期二(六月六日)上午以前,天气情况均尚可,艾森豪威尔上将信赖了这一可靠的天气预报,决定星期二实施登陆,否则至少要推迟到六月十九日。这可谓军事史上一项真正伟大的决策。

  艾森豪威尔上将有临机决断的权力,他只用几句话,入侵部队的“千军万马”便立即行动起来。盟军的指挥机构很精干,各级职责分明,胜过德军许多。但是,要掌管好各支盟军部队谈何容易,而找到最好的作战方式和挑选适当的人员参加“霸王”作战行动,也非轻而易举。从不幸的美-英-荷-澳四国最高司令部(一九四一年冬在东南亚地区成立)到北非、西西里和意大利登陆作战时的参谋机构,以至同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部的前身盟军最高司令部参谋部所总结的有益的战争经验,对确定这次登陆作战的指挥体制帮助极大。同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部于一九四四年一月十五日成立,艾森豪威尔上将于同年二月十三日接任最高司令(在此以前他一直任地中海盟军最高司令)。比德尔·史密斯上将被任命为参谋长,下面还有三名负责制定计划和指挥盟军中他们本国军队的司令官,他们的分工是:蒙哥马利上将(后升元帅)任第二十一集团军群司令,负责制定地面作战计划,他的职责一直履行到最高司令将他的司令部迁驻法国时为止,时间约在D日后九十天;利-马洛里空军中将任同盟国远征军空军司令;伯特伦·拉姆齐海军上将任同盟国远征军海军司令。

  这种很实用的组织机构促进了各级指挥的密切协作。在协作过程中发生不可避兔的矛盾时,需要依靠最高司令的军事素养及崇高威望来解决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联合参谋部选中艾森豪威尔上将任最高司令,也是很合适的。

  当时在英国已集结了三十八个师准备参加“霸王”作战,按照“霸王”计划,这支部队将在首批登陆后的九十天内占领法国卢瓦尔河以北和塞纳河以西至巴黎的大片地区。这次作战还将得到法国地中海沿岸登陆的配合,其规模虽小,但后来因缺乏登陆舰艇,不得不推迟到八月中旬。

  计划D日有五个突击师上陆;从西向东是:奥马尔·布莱德雷上将指挥的美第一集团军的两个前卫师在“犹他”和“奥马哈”海滩登陆,英军一个师在“哥尔德”海滩登陆;加拿大一个师在“朱诺”海滩登陆,英军另一个师在“斯华德”海滩登陆,这后三个师是登普西上将指挥的英国第二集团军的先头部队。这五个师得到装甲、防空部队以及几个突击营和别动军营的加强。与此同时,美军两个空降师将在科唐坦半岛“犹他”海滩的正后方实施空降,随后英军一个师立即在从卡昂至奥恩河下游的东部地区空降。六天之内,计划有七个多师突击上陆,尔后六天中又有五个师和若干装甲营与旅登陆。盟军空军配合登陆作战的飞机有:三千五百架重型轰炸机,二千三百架中型和轻型轰炸机,五千架战斗机。实施空降作战的还有近一千四百架部队运输机和三千三百架滑翔机。

  一支巨型舰队现在开始驶出港口和离开锚地,并开始穿越英吉利海峡。早在三百五十六年前就曾有过一支威武自豪的舰队横渡海峡寻求胜利,但却遭到了失败 [ 注:扫校者注:这里指的是在1589年被英国海军摧毁的西班牙无敌舰队。 ] 。四千二百六十六艘登陆舰艇排成五路双行纵队集结在朴次茅斯东南偏南三十英里的Z区。它们在两条平行的扫过雷的航道上行进,驶向五个突击登陆区。有许多拖船和其他型号的辅助舰船随伴出航,在航行途中,除了扫雷舰,它们还得到不少于七百零二艘战舰的护航,这些战舰中有:

  六艘战列舰

  二艘装备有15英寸舰炮的浅水重炮舰

  二艘巡洋舰

  一百一十九艘驱逐舰和护航驱逐舰

  一百一十三艘小型护卫舰、护卫舰和克尔维特式轻巡航舰

  八十艘巡逻艇、反潜拖网渔船和炮艇

  三百六十艘摩托艇、摩托鱼雷艇和摩托炮艇

  在D日的前几周,盟军空军每天都要向德国出动五千五百架次轰炸机,并有五千架战斗机护航。在此期间,它们的攻击目标已改为生产飞机燃油的工厂,结果使这些工厂的燃油产量从四月份的十七万五千吨降至五月份的十五万六千吨,而六月份只生产了五万三千吨,这对德国的空中反应能力是一个决定性的打击。

  D日的前一天晚上,一批批大型飞机编队越过静悄悄前进着的舰艇纵队;这些运输机向法国输送了一万三千名伞兵。英军于D日凌晨两点首先在法国领土着陆;几分钟后美军也接踵而至。与此同时,有一千一百架英国和加拿大的夜航轰炸机袭击了部署在勒阿弗尔和瑟堡之间的岸防炮台,随后在拂晓,即在第一波登陆舰上滩前半小时,约有一千架美军重型轰炸机对沿海目标实施空袭。然后各国海军部队参战,三十艘大型舰艇和约一百艘驱逐舰与炮舰齐向岸上开火,摧残残留的防御设施。总的来看,大规模轰炸的结果是令人失望的。隐蔽在混凝土掩蔽部内的火炮几乎都没有被击毁,甚至较小型的火炮发射阵地和步兵掩体也没有被全部破坏。从可查明的情况看,在登陆地区被摧毁的火炮发射阵地至多不超过百分之十四。

  二十五个扫雷舰纵队的工作是彻底的,虽然它们在英吉利海峡中部德方的老雷场中遭遇和排除了相当多的水雷,但除了一艘扫雷舰外,盟军舰船均未被水雷所伤。无论如何,扫雷总是一项费时间的工作,而且必须适时开始,为此,舰队的扫雷纵队提前在六月五日下午开始排除从Z区向南延伸的十个航道上的水雷,人们开玩笑地称这些航道为伦敦的“皮卡迪利广场”。水雷一经排除,就在每条航道上设置八十个灯光浮标,指示航路。

  有两个扫雷纵队在当天傍晚就看见了法国海岸,它们继续朝着德国监视哨的方向排雷.第十四扫雷纵队几乎在天黑前三小时就看见了法国海岸,接着又继续朝法国海岸行驶了两个多小时,直至水手能用肉眼辨明岸上房屋和其他物体时为止,结果什么情况也未发生。第十六扫雷纵队在离法国海岸十八英里的海面看到了法国海岸,后又继续前进到离岸十一英里处。同样,德军毫无反应。

  至今无法证明,当时沿海地区的德军哨兵是否发现了盟军的这些扫雷纵队,如果发现了,这些哨兵又采取了什么行动。但至少较高级的参谋机构看来并没有收到任何报告。六月五日,德军没有打算进行空中侦察。显然由于天气恶劣,第七集团军甚至没有进入戒备,西线海军集群不仅取消了计划中的布雷作业,而且还取消了摩托鱼雷艇和炮艇的全部巡逻任务。有些人只要早几小时看清正在发生的情况,就有可能改变事态的发展,然而当时他们都麻木不仁。就连一个非常近的、必然出现的最后挽救的可能性也失去了。六月五日晚,西线总司令冯·伦斯德及第十五集团军都收到了英国广播公司播送的明显地提醒法国抵抗运动组织注意的消息。第十五集团军命令它的部队进入最高战备状态,但无论是西线总司令、B集团军群还是第七集团军都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六月六日凌晨,第九十一空降师的一名将军参加完第七集团军主持的、在雷恩举行的图上演习,正在返回驻地的途中,刚好碰到盟军第一批伞兵从天而降,他当场被击毙。

  当时,美军伞兵降落在15×25英里的广阔地区内,十分分散,他们要集结起来对付科唐坦半岛上数量很少的德军部队也很困难。他们没有完成所担负的切断这个半岛与南部的联系的主要任务,他们化了两天时间才与从海滩登陆的部队取得联系。英军伞兵部队准确地在奥恩河下游的东部着陆,在几小时之内他们就攻占了预定目标,即奥恩河和卡昂运河上的一些桥梁。

  盟军的空降与轰炸惊醒了沿海地区的德军部队,当盟军第一波登陆艇在六点三十分至八点抵达滩头时,他们在多处遇到了顽强的抵抗。在最西边的“犹他”海滩,盟军空降部队的着陆位置由于失误向南偏了约一英里,但是,因祸得福,反而找到了一个比原计划攻占地区远为薄弱的地方。维尔河东的“奥马哈”海滩是沿海防御最强的地区。两个多月以前,受过良好训练的德军第三五二师接防了这个地区,这一变化,盟军情报机构未曾发现。D日这天,“奥马哈”登陆场的水仍很浅,无法与东边英国-加拿大的登陆场连成一片。各处水下障碍物使盟军遭到伤亡,至少也造成相当的损失;盟军的许多坦克都被水雷或岸上的地雷炸坏。盟军虽然遭到了局部抵抗,但是盟军大批突击队仍然登上了海岸。这是因为在海滩的薄弱防御配系后面没有预备队,而且也没有重炮来对付盟军在距离上轰击岸上支撑点的中型火箭登陆舰和驱逐舰。

  德军的对策

  由于德军指挥机构的缺陷很多,德军高级司令部的反应非常缓慢,早在D日的两点四十五分,第十五集团军就要求党卫军第十二装甲师进入戒备,隆美尔当时虽然不在B集团军群,但参谋长斯派达尔上将指挥果敢,他命令冯·施韦彭布格指挥的西线装甲集群将党卫军第十二装甲师调到离海岸约十五英里的利济厄两侧。九点四十分,西线总司令却取消了这些命令,理由是最高统帅部还没有同意。当时,“利尔”装甲师还一直没有收到如何行动的任何命令,它驻在党卫军第十二装甲师南面离海岸约七十英里的地方。到十四点三十分,最高统帅部终于发布了党卫军第十二装甲师加入第七集团军作战的命令,十五点零七分,它又命令党卫军第十二装甲师和“利尔”装甲师归党卫军第一装甲军指挥。但是它们离战场太远无法在D日投入战斗。不出所料,它们的行动严重地受到敌空中攻击和被破坏的道路、桥梁的阻碍,并在投入战斗之前就遭到相当的伤亡。党卫军第十二装甲师的部队于六月七日很晚的时候才到达战斗位置,但这两个师在六月九日以前都不能发动反攻。而那时盟军已经有大量人员和物资上了岸,并已准备好“热情接待”德国装甲部队。

  在D日能投入战斗的只有第二十一装甲师。起初它机动到奥恩河东边的阵地上,准备袭击那里的英军空降部队。但该师出击的准备时间比B集团军群预料的还长,因为该师的大部份部队驻在比隆美尔命令它们进驻的还要深入内陆的地区。在第二十一装甲师作好准备之前,奥恩河西部地区的形势已急剧恶化,以至第八十四军军长马尔克斯上将只好命令第二十一装甲师向奥恩河以西进攻。这意味着需要通过卡昂城,而且还要费时劳师。尽管如此,这个师终于在傍晚开始进攻,而且几乎到达靠近里瓦和贝拉的海边。后来因为英军的滑翔部队在奥恩河两岸着陆了,它被迫撤回。“就这样,一个重要的交通要道让给了敌人,最初的战果也未能加以利用”。

  另一支可用的预备队是第三五二师的第九一五加强步兵团,又称“梅叶战斗群”,它在抗登陆作战中也未获得胜利。该团驻在贝叶南边山日四点钟接到第八十四军令其待命的命令,接着被调往据称有大量敌空降部队的卡朗坦-伊悉尼地区,后来证明是一场虚惊。如果按隆美尔的要求,将党卫军第十二装甲师部署在那个地区,或象加来地区那样,在第二线配置一个师,那么第八十四军就不会有后顾之忧了。当时,第九一五团向西机动了二十英里,一部分步行,一部分骑自行车,还有的乘法国的平台四轮车,行动十分迟缓;与此同时,英军却在北部海岸全线登陆,突破了贝叶东北约十英里的里维埃拉的薄弱防线。第九一五团后来又奉命赶回来,本来全体人员可于上午抵达,而且可以到达更靠近海边的地区,但当时由于部队来回奔波疲惫不堪,他们到下午很晚的时候才投入战斗。无论是德国空军还是海军都未能为地面防御部队减轻沉重的压力。第三航空队编制实力是九百架飞机,其中五百架可以参加战斗,由于对英进行空袭时损失太大,以致在D日最多只能起飞三百一十九架次。战斗轰炸机十二次试图接近登陆场,但遭到截击,不得不在途中丢弃它们所带的炸弹。德空军与盟军空军的实力约为一比五十,成功的可能性极小。

  德空军司令部曾计划在盟军入侵后向西线派遣下述增援部队:

  十九个战斗机联队(一个联队的最高装备定额是二十七架飞机加九架备份机)

  二个战斗轰炸机联队

  五个轰炸机联队

  八个夜间战斗机联队

  二个近距离侦察机联队

   同时增派管理这些部队所必需的参谋人员。实际上,盟军空军强大的空中屏障使德军飞机在D日傍晚前无法飞进战斗地域,就是在傍晚以后也对它们进行了有力的牵制。二十二架战斗机于D日二十点钟从德国的科隆起飞,飞往巴黎附近的库布莱镇,途中在不良气象条件和夜暗条件下与盟军战斗机遭遇,结果只有两架飞抵目的地,其余大部分都被迫降了。次日,这二十二架飞机中只有一架能参加战斗。到六月十日,第三航空队的飞机实力达一千三百架(其中七百五十六架可以参加战斗)。尽管作了一切努力,飞机实力仍在继续慢慢地减少下去。就在同一天,在德国只剩四百零八架全天候战斗机(其中二百六十四架可参加战斗)和一百七十五架陈旧的双座飞机(其中一百架可参加战斗),后者根本不可能与盟军的远程战斗机交战。

  D日凌晨,德国海军从勒阿弗尔派出四艘老式的鱼雷艇去对抗敌入侵舰队。它们发射了鱼雷,没有击中盟军的“沃斯皮特尔”和“拉米利斯”号战舰,只击沉了挪威的“斯维纳”号驱逐舰。由于盟军的舰艇在数量上占压倒优势,后来它们只得返航。停泊在比斯开湾的大型驱逐舰企图进入英吉利海峡,但在韦桑岛附近遭到盟军舰艇阻击,在六月九日的夜战中,有两艘驱逐舰在韦桑岛被击毁,不能再参加战斗。在盟军实施登陆的、关键性的头三天内,没有一艘德军潜艇能驶进英吉利海峡。

  三天之后的形势

  在D日那天,盟军在五个登陆区都成功地建立了规模和深度不等的滩头阵地,但没有一处达到了预先设想的目标线。从下表所列盟军有关战况数字看,德军的防御并非完全不成功:

D日的计划指标 D日实际登陆情况 截至6月18日情况 截至7月3日情况 截至7月29日情况
人员 107,000 87,000 629,000 929,000 1,566,000
车辆 14,000 7,000 95,000 177,000 333,000
物资(吨) 14,500 3,500 218,000 586,000 1,603,000

  在“奥马哈”海滩卸下的物资不超过一百吨,而原计划要求卸二千四百吨。盟军登陆人员离指标还差百分之二十,车辆差百分之五十,物资差百分之七十以上,弹药也严重缺乏,上述情况之所以未被德军利用,部分原因是盟军掌握了制空权并得到舰炮的有力支援,另一方面是因为德军的预备队部署得太远。使他们无法填补第一线作战师留下的空白地带。

  隆美尔于六月六日才返回他的司令部,回来后他立即要求从第十五集团军抽调若干团战斗队,派往东部的登陆场,防守加来海峡第二线的所有步兵师随后跟进。除了同意派出一个师(第三四六师)外,最高统帅部拒绝了隆美尔的请求,它仍认为加来海峡沿海地区会有一场大规模的登陆作战,一周后,隆美尔再次提出这一请求,但仍遭拒绝。一直到六月下半月才从这个地区调出部分步兵师。

  隆美尔还要求从海峡群岛调第三一九步兵师,从布列塔尼半岛的一个步兵师调部分兵力,法国中部和南部调四个装甲师,因为只有非常强大的力量才足以将敌军牵制在登陆场。这些要求当时都被拒绝了,直到几周之后才被采纳,但已为时太晚。因此,在盟军登陆的头三天内,只有党卫军第一装甲军、党卫军第十二装甲师,以及“利尔”装甲师,与来自塞纳河右岸的第三四六步兵师一起赶到了战场。盟军登陆部队的兵力迅速增长,到六月十日,他们已据有一个防守良好的、连成一片的登陆场,它的纵深足以保护登陆海滩不受德军炮火的袭击,并可为战斗机修建简易跑道。

  六月十一日,美军部队占领了卡朗坦,打通了“奥马哈”和“犹他”之间的主要通道。由于增援部队的行动十分迟缓,德军无法制止这种局面的发展。德装甲部队于六月七日和八日发起的反击仅次取得有限的进展,付出的代价却很大,总的来看,德军已难以在内陆保持一条完整的防线。沿海地区仍在坚守的支撑点也没有希望得到援救。与隆美尔的意见一致,冯·旅韦彭布格决定在重新调集三个装甲师之前,继续采取守势,当他将部队调集起来以后,就将同从布列塔尼半岛调来的第二伞兵军一起,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分割敌登陆场。但是,六月十日晚,英国空军轰炸机彻底摧毁了冯·施韦彭布格的司令部。他的参谋长及许多幕僚都被击毙,他自己也受了伤,他的参谋部的工作停顿了好几天。党卫军第一装甲军军长泽普·迪特里希上将接替了他的职务,但不得不推迟反攻的时间。第三战场已成为事实,第三帝国的命运也已注定。

  德军防守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缺少一套由一位有经验的指挥官负责执行的、简明而统一的防御计划。从盟军实力占压倒优势和其他战场上的德军都极度疲惫这一点来考虑,德军是否能够全部击退诺曼底登陆盟军是值得怀疑的。但从美军在“奥马哈”海滩遇到的困难,以及从第二十一装甲师在D日取得的进展来看,隆美尔的计划有成功的可能。

  在以后的几周里,德国空军在塞纳湾空投了约一千六百枚水雷,给敌舰造成了许多困难,至少有四十三艘遭到损失或严重破坏。西线海军集群若能适时布雷,也会使盟军在D日遇到同样多的困难和丧失宝贵的时间。在敌进攻地区内的第三防空军和一些增援部队,如能再得到两个装甲师的支援,德军就能利用有利战机,阻止盟军发展在几个分割的沿海浅滩阵地上取得的初步成功。果真如此,其结果如何就很难说。

  背叛希特勒的阴谋

  西线的失败已迫在眉睫,东线的战局也已逆转,这一情况使联合反对希特勒的一些德国爱国者明白,若想为德国人民扭转彻底惨败的局面,就必须抓住稍纵即逝的时机,这群爱国者包括外交家、战前各政党的政治家,以及贵族、工会领袖、高级军官和普通军官,他们已经看透了希特勒,并已联合起来准备推翻独裁统治和结束战争。在西线,隆美尔元帅,比利时军事总督冯·法尔肯豪森上将,法国军事总督冯·施蒂尔普纳格尔上将,B集团军群参谋长斯派达尔上将,以及许多杰出的参谋人员和预备役军官都属于这个集团。冯·伦斯德也得知这个集团的内情,并完全赞同,但他对隆美尔说:“你年青,人们拥护你,你必须担起这个重任。”第一步行动是除掉希特勒,隆美尔曾打算先逮捕而后把他送交德国法庭审判;另一些人主张干脆杀掉 [ 注:扫校者注:经过过去几十年对该次谋刺事件的研究,目前历史学家们比较倾向于认为隆美尔在该事件中并非一个积极的角色,而很可能只是一名外围的同情者。 ] 。他们认为不是由军人而应由政治家组成一个临时政府。尽管同盟国要求“无条件投降”,但当时人们希望,为了促使和谈,德国人若同意从所占领的西欧国家撤退,同盟国也许会作出理智的政治考虑。

  隆美尔已毫无保留地效忠于这些阴谋家。他知道面临的困难是严重的。他知道为了偿还纳粹党人的罪恶,同盟国的条件一定非常苛刻。但他确信,继续进行战争将会对共产党人有利,而有损于西欧的文明。从那时起,他就扮演着最困难的双重角色,一方面,为了保持谈判的地位,他竭尽全力地继续进行战斗,同时,他还在等待时机推翻希特勒和为祖国寻找出路。

  争夺瑟堡的战斗

  在获得最初的登陆场之后,为了扩大阵地组织进攻德国本土的战役,盟军的总计划是先南进卢瓦尔河,然后挥师向东攻打塞纳河上的巴黎。他们打算给人造成假象,以为他们企图从登陆场的东侧卡昂地区突破,但实际上却从登陆场西侧即科唐坦半岛南部实施突贯。据盟军计算,越过塞纳河并夺取巴黎需九十天时间。
虽然两个人工港(一个建在阿罗门奇外的“哥尔德”海滩,另一个建在圣劳伦外的“奥马哈”海滩)每天分别能卸载六千吨补给物资,但仍迫切需要至少尽快攻占一个大型港口,最好是两个,因为每天必须卸载五万四千吨补给物资才能满足需要。最初计划,在D日后八天攻占瑟堡,在 D日后三十五天攻占布雷斯特。事实证明这已不可能,因为切断科唐坦半岛与外界的联系和夺取瑟堡的战役不可能在六月十四日前开始。

  德国人不难推测,瑟堡将是盟军企图攻占的第一批目标之一。美军发出的、落入德军手中的许多命令也证实了这种推测是正确的。隆美尔充分了解一个大型港口对盟军集结物资的重要意义,因此他打算集中兵力保卫科唐坦半岛和瑟堡。希特勒和最高统帅部对这个问题看得更清楚,但他们认为主要危险在卡昂地区,并命令向那个地区调遣大部分装甲师,当时那个地区共有五百二十辆坦克和四十三个步兵营,而其他地区总共只有六十三个营和七十辆坦克。这点兵力无法阻止美第七军从六月十四至十八日越过科唐坦半岛向纵深挺进。德第七集团军计划向南面尽可能多调些部队,但不能这么办,因为希特勒一再重复命令禁止向后方调动一兵一卒。结果,除贝歇尔上校指挥的第七十七步兵师的一个战斗群(六月十九日突围)和去瑟堡运弹药的一个海军运输营外,第七集团军全部被敌切断退路并包围在半岛上。七月三十一日晚,荫蔽在蓬托博尔正南一个小山村里的这个海军运输营目睹美军向雷恩和布雷斯特方向突进,因为这个小山村正好位于这两路美军纵队行进的道路之间。就这样,这个营又一次脱离了险境。

  美第七军抵达科唐坦半岛西海岸后,组成一道向北的防线,与面朝南的第八军一起对付德军可能发动的任何反攻。德军方面,能干的第八十四军军长马尔克斯上将已在前线附近被一架美国战斗机炸死。原来指挥驻布塔尼半岛的第二十五军的法雷姆贝歇尔上将接替了他的职务。由于增援部队和补给品姗姗来迟,且损失巨大,德军不可能发动反攻。当时,铁路实际上已经瘫痪,公路不断遭到盟军飞机空袭,部队的调动比正常情况下需要的时间多好几倍。

  当盟军的入侵作战不断向内陆扩展产生巨大影响时,希特勒才取消了原计划对东线科韦耳的进攻,并将党卫军第二装甲军调到西线。不用说,这个军化了好几周时间才到达诺曼底。与此同时,苏军发动了大规模夏季攻势。可惜党卫军第二装甲军正好错过战机,两边都未赶上。因此,象以往那样,希特勒顽固地拒绝调动任何部队,一再下令死守每寸土地。

  在两位元帅的强烈要求下,希特勒来到西线,这是他从一九四○年以来第一次到西线。六月十七日,在苏瓦松一座一九四○年修建的,准备入侵英国时作司令部用的混凝土掩体内,希特勒接见了他们。他严厉地批评了当地各级指挥官采取的措施,严格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坚守瑟堡“要塞”。在冯·伦斯德作了简要介绍之后,隆美尔对形势作了直言不讳的分析,他预言瑟堡的失守就在眼前,请求希特勒同意实施更灵活的作战方案,并从其他沿海地区调预备队来支援。希特勒没有直接回答,却高谈前一天开始对英国发射的V—1火箭所产生的决定性影响。后来,隆美尔又毫不掩饰地描述了政治形势,敦促希特勒结束战争。希特勒却立即结束了那次会见,并对他说:“你只要注意你自己的前线,不必为战争的前途操心。”

  希特勒原来答应要去看望一直在西线作战的一些指挥官,但几小时后,他就离开了法国,据说是因为一枚V—1火箭因失控调转头来在希特勒的地下室附近爆炸了。希特勒命令这两位元帅在六月二十九日上午到贝希特斯加登向他汇报战况。他们一直等到晚上才被召见,希特勒不准他们讨论战局,只听他慷慨激昂地讲根据“奇迹般的武器”作出的果断决策。那时,俄国人在六月二十日就发动了进攻,已突破东部大部分防线;在西线,瑟堡已经落入美军手中,被围在科唐坦半岛上的四个师的残部被俘。不幸中的唯一幸运是,瑟堡港被破坏的程度比盟军想象的要严重得多,但城市本身和重要的居民设施几乎没有遭到什么破坏。美国人对港口情况的评价是:“瑟堡港的破坏工作干得很出色,无疑是历史上破坏得最彻底,计划得最周密的一次。”

  德军企图把盟军牵制在登陆场

  正当美国人切断了科唐坦半岛,开始向北部的瑟堡推进时,英吉利海峡突然刮起了东北风,根据气象家的经验在那个季节这是完全反常的现象。这次大风从六月十九日一直刮到二十三日,八百艘舰船被吹上了岸(其中绝大部分是登陆艇),并毁坏了“奥马哈”海滩的人造港(建在“哥尔德”海滩的另一个人造港多少得到卡尔瓦多斯礁脉的保护,仍完整无损,并一直使用到冬季),最严重的是使卸载工作连续中断了四天。

  当时,德国人没有利用这次自然灾害,一方面因为他们对盟军所遭受的挫折还不清楚,另一方面因为他们的增援部队调上来的速度仍很缓慢。驻在诺曼底西南约一百英里的布列塔尼半岛上的第七十七步兵师的一支团战斗队,乘火车走了三天才走了三十英里,还损失了大批人员和物资。后来又步行了三至五天才到达作战地区。第二六五师的各个团战斗队沿公路步行,在五天内到达了离他们一百八十英里的前线,但他们的辎重用火车载运,走了七天才前进了一百英里,后来也不得不改由公路运输。

  至此,最高统帅部一直未曾动用第十五集团军所属各师,但在六月二十日,它命令该集团军集结六个装甲师向贝叶方向发动一次反攻,企图分割盟军登陆场;同时企图夺取奥恩河东岸的英军阵地。从交通运输情况来看,这些计划未免大乐观了。当时这六个师既不能迅速地集结(党卫军第一、第九和第十装甲师尚未到达诺曼底地区,“利尔”装甲师和党卫军第十二装甲师虽已在前线,但必须有步兵师接防,但这些步兵师尚未调来),也不可能得到充足的弹药供应(约需一万四千吨弹药)。德军计划于六月二十八日,由第五装甲集团军司令冯·施韦彭布格带一个新的参谋机构接管从德龙河(圣洛与考蒙之间)至奥恩河东部沿海的防御正面,其所辖兵力有第四十七、党卫军第一和第二装甲军,以及第八十六步兵军,后者是从驻在法国西南部的第一集团军调来的。第七集团军则防守德龙河以西地区,其兵力有第二伞兵军、第八十四军的残余部队和可能抵达的增援部队。

  英军于六月二十五和二十六日发动进攻,计划绕过卡昂向南挺进,从而打乱了德军换防和集结装甲部队的计划。六月二十九日早晨,美军发动了一次局部进攻,牵制住了党卫军第二装甲师战斗队,结果,那天下午,冯·施韦彭布格能用于发动进攻的兵力只有党卫军第二装甲军(下辖党卫军第九和第十装甲师)。获得攻击奥恩河上的桥头堡的微小胜利之后,当天晚上党卫军第二装甲军的部队就停滞不前了。六月二十八日,多尔曼中将患心脏病逝世,由党卫军豪泽尔中将接替他的职务。

  六月二十九日,在贝希特斯加登召开了会议,没有作出任何决议,会议之后,最高统帅部命令取消一切进攻,固守所有防区。豪泽尔和冯·施韦彭布格向B集团军群建议撤离卡昂这个被包围的孤立地区,而在该城以南组织一道较短的防线,它不仅易于防守,而且在敌军舰炮射程之外。因为那时已没有什么障碍来阻拦盟军大型炮舰占据近岸阵位,所以它们能驶抵比预料的更靠近岸边的位置。它们喜欢从沉在浅水中的老式法国战舰背后射击,这艘法国沉船已被当作“阿罗门奇”人造港的防波堤使用。那时盟军已拣到并研究了一些德军飞机误投在陆上的水压水雷。这种水雷无法在水中排除,但它不能损伤航速非常缓慢的舰船。当然,对盟军舰船来说,被迫以很慢的速度行驶确实是件令人恼火的事,但总比被炸毁要好。

  隆美尔支持这两位陆军指挥官在卡昂城南设防的要求,冯·伦斯德也批准了这个建议,并在七月一日晨呈送最高统帅部。但最高统帅部当天就驳回了这些建议,希特勒重申了他的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守住每个阵地。第二天,冯·伦斯德和冯·施韦彭布格被解除指挥权,遣返回国。由冯·克卢格元帅继任西线最高司令兼D集团军群司令(原来人们以为应由隆美尔升任),埃贝尔巴赫上将接任第五装甲集团军司令。这两位都是有经验的、第一流的指挥官,不过冯·克卢格从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三年一直在俄国前线,后来又因一起严重事故受伤养病。在这次出任前,他在希特勒的大本营待了两周,现在他来到法国,内心充满着好奇的、不切实际的乐观主义想法,许多人只要和希特勒在一起相处一段时间就会受到他的魔力影响,而产生这种想法。对他来说,由于最高统帅部和他的参谋人员对盟军的力量估计不足,更增加了他的乐观情绪。西线最高指挥官七月三日发出的一份报告估计:至今盟军已有二十二万五千人至二十五万人和四万三千部车辆登陆,而实际登陆数是九十二万九千人,十七万七千部车辆和五十八万六千吨物资。

  德国海军缓和战局的努力

  六月十五日,盟军对勒阿弗尔港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空袭,使剩下的四艘鱼雷艇、十艘摩托鱼雷艇、以及十五艘扫雷舰和巡逻艇全部失去战斗力,并炸毁了许多小型舰船。盟军的轰炸机是拂晓以密集的队形低空进入勒阿弗尔上空的,因为岸上的德军防空炮兵接到第三航空队的严令: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对临空的飞机开火,因此这次轰炸一点也未受到阻拦。发布上述命令的缘由是,德空军计划在当天晚上以勒阿弗尔上空为会合点袭击入侵舰队。两天之后,又有许多停泊在布洛涅港的轻型舰船被盟军轰炸机摧毁和炸坏。德军残留的摩托鱼雷艇虽多次出击,但因盟军用大量炮舰和摩托鱼雷艇防守登陆海区的翼侧,使德军的摩托鱼雷艇几乎从未靠近过盟军较大型的舰艇。装备有圆圈航行机械装置的远程鱼雷也许击毁了两艘驱逐舰,击伤了一艘巡洋舰和一艘修理船。

  德军潜艇从六月中开始突入塞纳湾。有四十三艘德军潜艇奉命驶离挪威基地和比斯开湾,去袭击英吉利海峡中部和塞纳湾内的盟军过往舰船。这些潜艇中,有十二艘由于机器故障或被深水炸弹击伤而不得不提前返航,另有十艘还未驶抵作战地区就被击沉,还有八艘在作战地区被击毁,只有十三艘在英吉利海峡完成了作战任务之后返回基地。其战果是击沉了:

  七艘战舰(从护航驱逐舰到反潜拖网渔船)

  二艘坦克登陆舰

  一艘步兵登陆舰

  十三艘运输舰共五万五千吨位

  它们击伤了:

  一艘护卫舰

  六艘运输舰共四万九千吨位

  英吉利海峡的强大而极不规则的潮流给作战行动造成很大困难。七月七日,德军U-763号潜艇在经受了英军潜艇探测器和深水炸弹的近三十小时的连续威胁后,已完全迷失了航向,最后发现自己竟在朴茨茅斯外的皮特黑德锚地。它没有发现任何有利目标,自己也未被发现,于是再次逃回基地。

  七月五日至六日,德军在攻击中首次使用单人操纵鱼雷击沉了两艘扫雷舰。过了两夜,德军又发动了一次类似的进攻,重创陈旧的“龙”号巡洋舰,以致它只能作为防波堤而沉没了。八月三日,他们又击沉了一艘驱逐舰和一艘扫雷舰;接着,击沉过一艘登陆艇的摩托艇爆炸了。在阿罗门奇作防波堤的废船,都是被德军小型突击艇发射的鱼雷所击沉的,其中包括老式的“库巴特”号战列舰。总的来看,这种突袭仅在开头获得了一些胜利。由于德军的进攻是先从东面发起的,英国舰队便首当其冲,但是他们很快找到了对策,使德国海军遭到日益惨重的损失,一蹶不振。D日后的第一个月内,盟军被德军击毁或击伤的舰船达二百六十一艘,而由于气候原因损坏的竟多达六百零六艘。

  军事危机与政治危机

  到前线进行了一次视察之后,冯·克卢格元帅很快就认识到有关战况严重性及盟军几乎在各方面都占优势的报告并不夸大。英军于七月十日占领了卡昂,占领了德第十六空军野战师的所有阵地,这个师非常缺乏这类作战经验。英军在卡昂城南面停止进攻。然后,美军部队开始进攻圣洛。进攻前一般由一千或一千多架轰炸机狂轰滥炸,先削弱德军阵地的抵抗能力。德军的人员和物资损失非常严重,补充却微乎其微。从六月六日至七月二十三日,德军伤亡了二千七百二十二名军官和十一万零三百五十七名军士和士兵,最多只补充了一万零七十八人。同期,盟军约伤亡十一万七千人,但全部得到补充。

  鉴于这种形势,隆美尔元帅通过西线最高指挥官向希特勒呈送了一份形势危急的分析报告。他叙述了盟军的优势地位和德军迅速消耗的情况。他预计,最多在两、三周内,盟军就要发动全面进攻,报告的结束语说:“我们的士兵正在进行英勇的战斗,但这种力量悬殊的战斗已接近尾声。我坚决请求你根据目前的形势立即结束战争。我认为作为集团军群司令,我有责任直言不讳。”这份电报是促使希特勒醒悟的最后尝试。假如这次失败了——在意料之中——隆美尔即可问心无愧地去反对这个独裁者。象许多高级军事指挥官一样,他发现他自己已处于极端矛盾之中。他曾经宣誓效忠于他,现在却又越来越看清他是一个篡权者和罪人;他知道同盟国要求德国无条件投降,但他认为他应对德国人民和欧洲负责。在战争中,高级指挥官通常是互不联系的。在这种情况下,是无法找到最圆满的解决办法的,每个人都不得不根据他自己的良心和知识来独立解决这些是非问题。在这次抗登陆作战期间,他们的内心斗争更加剧烈。这种斗争与这次作战行动密切相关,因此在分析德国的军事作战形势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七月十七日,隆美尔正在前线视察几个参谋机构。他听到美军进攻圣洛的消息,便急忙起程赶回司令部。途中,在开阔的公路上,盟军两架战斗机向他的汽车扫射,驾驶员当场被击毙。隆美尔被抛出车外,颅骨四处骨折。因为身体健壮,他还是活下来了。然而当七月二十日康特·施陶芬贝格上校谋杀希特勒未遂时,他却完全丧失了行动能力。起初,报道希特勒死了。在巴黎,许多陆军部队毫不费力地逮捕了秘密警察;有好几个装甲师的指挥官都准备好要加入这些阴谋家一伙;据估计,甚至于一些党卫军指挥官也要转而反对希特勒。但是冯·克卢格元帅未下决心迈出关键性的一步,并在西线带头暴动。这样做对他来说的确也有困难,因为他不象隆美尔那样知名或受人爱戴,隆美尔可能是希特勒最强大、最危险的对手,“他的双肩能担当沉重的对外和对内作战两副重担”。结果机会错过,秘密警察被释放了,军事总督冯·施蒂尔普纳格尔企图自杀,但后来被逮捕处决。那时冯·克卢格尚未受到怀疑,由他兼任B集团军群司令。一个可以结束战争的机会失去了,希特勒更加强化他的专制统治,战争还得残酷地进行下去。隆美尔及时赢得的一切有利条件,终于因指挥权的变更和独裁者希特勒的干预而丧失了。

  向卡昂的西南方向发动佯攻之后,蒙哥马利于七月十八日向东南方向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同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部本来认为这次进攻的目的是实施全面突贯,但实际上只进行了一场局部的消耗战,尽量消灭德军作战部队,而不使登陆场的“东方堡垒”(蒙哥马利称卡昂周围他的阵地为“东方堡垒”)受到危害。尽管盟军动用一千五百架美军轰炸机进行了规模空前的航空火力准备,但进攻很快在隆美尔部署的大纵深防御地带受阻。这个防御地带的第一线部署了能承受最初的攻击力的步兵;紧接着是支援步兵的坦克部队,然后是由配备有反坦克火炮的支撑点所组成的第二道防线,支撑点的后面部署了隐蔽于阵地中的强大的炮兵部队,在其后几英里处是第三道防线,它由配备有装甲部队的、作为机动预备队的支撑点组成。盟军用了一万二千吨炸弹却未能突破这道难以对付的障碍。这时,英军扩大了卡昂城周围的桥头堡,但无法突破,而且还损失了大量坦克。雨季到来了,泥泞的道路给坦克作战造成困难,七月二十日,蒙哥马利命令他的装甲师退出战斗。

  向内陆推进

  美军已于七月十八日攻占圣洛,但恶劣的天气迫使他们推迟了好几天才发动从登陆场向内陆推进的最后一次进攻。这次进攻于七月二十五日开始,首先进行大规模空中攻击,几乎全歼德军防御部队,这里的防御配系的纵深比卡昂城地区的浅得多。起初布雷德利的部队缓慢而扎实地推进;后来攻势越来越猛。侦察机、战斗轰炸机、装甲兵和步兵之间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由于使用了带有铲除树篱工具的坦克,美军获得了德军所不具备的在乡村机动的能力。七月二十八日,他们占领了康坦斯,切断了第七集团军部分部队与外界的联系;七月三十日,占领了阿弗朗什;次日,他们又突进至布列塔尼半岛。英军停止进攻后,冯·克卢格将第二和第一一六装甲师从奥恩河调到了维尔河,但他们到得太迟了。德军第三航空队将它的为数不多的轰炸机部队统统集中起来轰炸阿弗朗什的一座桥,企图切断美军挺进可利用的唯一主要通道,但是徒劳。美第八军军长巴顿上将在三天内就指挥七个师通过了这个瓶颈状的狭窄通道,而后成扇形涌入布列塔尼半岛,八月四日占领雷恩,并在同一天抵达比斯开湾的瓦恩,这样就切断了布列塔尼半岛。向布雷斯特方向挺进的一个美军师,由于要肃清被盟军包围在迪南这个孤立地区的德军部队而不是绕过它,结果耽搁了一天时间。虽然只是一天时间,但是,当这个师于八月七日抵达布雷斯特这个重要港口时,德军早已将分散在沿海地区的部队都集结到这个城市,他们组织了充足的兵力打退了盟军的第一次进攻并一直守到九月十八日。结果,盟军未能按计划在D日后三十五天使用这个港口。最早在八至九月份敷设的,从英国怀特岛至瑟堡的海底输油管帮助盟军克服了部份后勤补给困难,这些困难是因缺少港口,铁路与公路被破坏,以及盟军机械化步兵部队的大量需求而造成的。后来,从英国至瑟堡又敷设了四条输油管,从英国至布洛涅敷设了十六条输油管。

  美军其他几个师先向法国东南方向出击,然后挥师东进,八月七日逼近勒芒地区。由于具备地面机动优势和空中优势,美军对遭到连续打击的德军已形成有利的包围态势。冯·克卢格和他的陆军指挥官计划退到一条更短的防线上(大致从塞纳河经荣纳省至瑞士前线),并利用剩余的机动部队实施有力的后卫战来迟滞盟军的挺进。从军事观点看,这是当时所能采取的最好措施。可是,自上次谋杀事件发生以来,他们已无法再接近希特勒,希特勒拒绝考虑这个计划,并严格命令他们将各个装甲师集中起来对莫尔坦至阿弗朗什一线发动进攻,分割向内陆推进的美军部队。希特勒答应派几百架战斗机去支援,但八月七日发动反攻时却一架飞机的踪影也不见。那天凌晨,在浓雾的掩护下,党卫军第二装甲师进展顺利,攻占了莫尔坦并向阿弗朗什挺进了约一半路程,第一一六、第二和“利尔”装甲师的残余部队也随后跟进。其他几个师担负掩护德军楔形地区的翼侧的任务。几小时后,天气转晴,德军遭到空袭,停止挺进。党卫军第二装甲师在美军的强大压力之下只好慢慢地边打边撤,四十八小时之后,退至原来的阵地,然而,此时美军和英军已分别从南、北两面发动进攻。希特勒命令重新实施突击,并禁止任何撤退行动;结果,经过十天的殊死战斗,第五装甲集团军和第七集团军的残部几乎全部被盟军包围在法莱兹的“口袋”中。冯·克卢格未经希特勒许可,下令撤退;装甲部队和党卫军第二装甲军的残部打开了一条狭窄的通道,使相当一部分人员得以突围,但伤亡人员、大部份物资以及至少四万五千名战俘被丢弃了。后来,莫德尔元帅接替了冯·克卢格的职务,冯·克卢格则在返回德国的途中畏罪自杀。

  八月十八日,盟军从几处渡过了塞纳河,其中包括拉罗什盖荣,B集团军群司令部的一个梯队在该地失守前一直驻在那里。由于冯·肖尔蒂茨上将拒绝执行希特勒炸断所有桥梁和摧毁整个城市的命令,八月二十五日美国人从他手中完整无损地接收了巴黎城。德军第十五集团军由于采取行动太迟,来不及建立一条新的防线,以致坠入全面崩溃之中。登陆作战已进入盟军全面胜利的阶段,在这次战役中德军至少损失了四十万军队和巨额物资。至此,对于西方同盟国来说,通往德国心脏地区的道路似已畅通无阻。

  地中海地区的插曲

  在一九四三年八月的魁北克会议上,曾经原则上接受了“霸王”作战行动决策者提出的、在法国地中海沿岸实施牵制性登陆作战的建议。这个建议的基本用意是将德军牵制在那个地区,并通过占领马赛和土伦两大港口来改善后勤供应。在一九四三年十一月的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对这个补充计划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显然,他是希望盟军抽部分兵力实施这个计划,否则,他的西方同盟国就可能用这部分军队进攻意大利东北部或巴尔干半岛国家,这样,就有可能赶在俄国人前面抵达奥地利或南斯拉夫。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丘吉尔更赞同向东出击,而不赞同在法国地中海沿岸登陆,但他未能说服罗斯福。结果,一致同意实施“铁砧”作战行动(在法国南部登陆)。不过在准备过程中就发现,由于缺乏登陆舰艇,“铁砧”作战行动不能与“霸王”同时实施。最后确定一九四四年八月十五日开始实施这次登陆作战,盟军第一线部队为三个美军师和四个法军师(大部分是从意大利前线调来的),并有五千架飞机、八百艘战舰和一千三百艘其他舰船实施支援,后续跟进部队为三个美军师,全部登陆兵力达四十五万人。

  德军第十九集团军(其装甲部队已被抽走),仅用七个步兵师的兵力(其中四个是守备师),约二百架飞机,在根本得不到海军支援的情况下,防守三百多英里长的海岸线。而在其后方到处都有法国秘密抵抗组织的战士在活动,因此,德国人还需要使用相当的兵力来保护他们的交通线。

  在“铁砧”行动的两栖登陆作战实施之前,按照惯例先由空军和海军进行动规模轰炸和炮击,并在沿海地区的后方空投了二千名伞兵。九条航空母舰上的海军飞机为登陆部队提供直接空中支援。这些火力准备非常有效,以致美军第六军的部队在土伦和嘎纳之间登陆时,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美军部队迅速向内陆推进,一直进到迪郎斯河和罗纳河河谷,使德军第十九集团军无法组织一条巩固的防线。盟军在数量上占压倒优势,德军绝望了,除了土伦和马赛的守军之外,其余部队很快就撤退了。后来,法国人于八月二十二日占领了土伦,八月二十八日占领了马赛。两个港口的设施均遭到彻底破坏。德军在地中海的最后一艘U-230号潜艇当时正在土伦检修,只好匆忙修补一下就开到海上去攻击对土伦开炮的美舰,但它未能进入它的射程距离之内。

  德军的摩托运输舰供不应求,但由吃水浅的登陆舰组成的一支小舰队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它们尽力随同部队向罗纳河上游撤退,为部队运输补给品和油料,协助陆军部队渡河,并用它们的火炮袭击敌机和游击队。丢弃了大量物资和二万四千名战俘后,第十九集团军赶在美第六军前头通过了“霸王”作战部队的右翼和瑞士边境之间的突破口。德军增援部队在贝尔福西面汇集,进行了有力的抵抗。这些情况似乎说明“铁砧”作战行动是一次在错误的地点和时间实施的错误行动。若用执行“铁砧”行动的部队去攻占比斯开湾的港口,盟军的后勤问题就可以解决得更好一些,而实际上,比斯开湾的洛里昂、圣纳泽尔、拉帕利斯和鲁瓦扬(为限制使用波尔多而开设的港口)等几个港口一直到战争结束仍在德军手中;或者用这部分军队去更快地打通流经比利时和法国的斯凯尔特河的航运更为恰当。在法国南部的几个德军师装备很差,又得不到补给,不会对战局产生任何影响,本来可以不必管他们,但他们被在法国南部登陆的盟军部队追击到罗纳河上游后,反而使他们在德国西南部防御战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结束语

  当盟军占领了布列塔尼半岛,到达卢瓦尔河流域,攻进巴黎和渡过塞纳河下游时,他们的行动进展比原定计划略快些。他们夺回了开始因攻克德军防线和六月十九日遭大风袭击所丧失的时间,进入了对德国发动进攻的恰当阵位。然而,有一个重要的方面例外:由于盟军的大部分补给品仍在海滩卸载,所以他们的后勤补给始终跟不上大规模部队人员和车辆迅速挺进的需要。两个“桑树”港中的一个实际上已被摧毁;瑟堡港未按期占领而且破坏得比估计的严重得多;布雷斯特港一直在德军手中;比斯开湾的所有较大的港口也是如此。

  事实证明,向进攻莱茵河的所有盟军部队提供充足的补给已不可能。美国人不得不放慢进军速度;英军向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挺进,实际上已切断驻佛兰德地区的德第十五集团军与外界的联系,但英军未能及时对它发动进攻。这样,就给德国人提供了在斯凯尔特河南岸建立一个滩头阵地的时间。这个滩头阵地使他们能将第十五集团军的大量人员和装备运过斯凯尔特河,并用这部分军队去防御边境地区。经过激烈的战斗,英军用空降部队占领荷兰的阿纳姆的企图遭到失败;通往比利时安特卫普的水路和通往荷兰(以及它的大港口)的公路仍未打通。德国人找到了一个喘息机会,恢复过来之后,他们在荷兰和瑞士之间建立了一条不能轻易越过的防线。这次登陆作战确实到此已结束。

  有统一的指挥,掌握制空权与制海权,装备技术占优势以及各级部队间的密切配合,使盟军的这次登陆作战赢得了胜利。在某些阶段缺乏灵活性,以及缺乏充足的后勤保障,以致使他们未能将这次胜利迅速转变成整个战争的彻底胜利。

  在德国方面,希特勒的自作聪明,他对作战的干预,指挥机构的不健全,最高级军事指挥机构间的不协调,空军与海军装备的陈旧以及军队的普遍疲惫等等,是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德国人的勇敢机智,富有牺牲精神和服从命令的美德等等,也都不足以弥补上述缺陷。但是当时有一个人可以改变这次登陆作战的结局,他就是隆美尔。他发现了首次进行的最伟大的“陆海空联合”防御作战的战略,他试图通过将三军可能提供的一切力量联合起来解决防御作战问题。如果隆美尔的意图得到贯彻,那么无人敢说结果一定会怎样。英国军事专家利德尔·哈特上尉说:“德国人的唯一希望是一开始就制止盟军的登陆行动,如果他们消极等候盟军登陆,他们的反攻计划就会被占压倒优势的盟军空军所粉碎。”下面是切斯特·威尔莫特的看法:“根据性格,隆美尔好像是一位容易激动的即兴诗人,在作战中也有些鲁莽。但他对盟军登陆作战方式的精确研究,他命令采取的切实对策,显示了他具有策划和组织等多方面的才干,但无论是与他共事的将军们还是他的助手,都不太信任他。隆美尔没有早六个月开始执行他的作战任务,他的计划既没有得到他的上级的完全赞同,也没被他的下级彻底贯彻执行,这对盟军来说是很幸运的;可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盟军登陆所带来的问题也变得日益更难对付和更富有危险性。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