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对欧洲大陆的入侵·第九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1944年对欧洲大陆的入侵·第九

1944年对欧洲大陆的入侵·第九

 作者:蒂佩尔斯基希 ·德国

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德国)

出自————《战争通史

   1、西方国家的准备

   美国人参加战争后,原则上决定首先打败德国,而把对日决战推迟到欧洲战争取得胜利之后。英国人完全同意这样的次序,虽然他们(特别是丘吉尔)对美国人在法国实施登陆,消灭德国武装力量的计划是否可行深感怀疑。丘吉尔认为在法国登陆是极难成功,无论如何也会造成重大损失的战役,一旦失败就可能导致无法预料的后果。英国人1942年8月在迪耶普(第厄普)地域进行登陆尝试后,更加坚信自己的看法。当然,他们那时并不打算在欧洲大陆建立永久性登陆场。这次登陆首先应该使德军统帅部感到不安,并且当俄军正面因德军向高加索和顿河推进而处于极危险境地时,使驻法国德军受到一定程度的牵制。斯大林比过去更加固执地催促西方国家开辟真正的第二战场,而英国人也要间接减少自己军队在阿莱曼附近行动的困难。此外,英国人想在实施那种战役过程中检验自己的新式登陆器材,并且获得实施登陆的经验。

   1942年8月19日清晨,同盟军在位于塞纳河口东北80公里的小港口城市迪耶普地域实施了这次登陆。参加登陆的是由加拿大军队、美军、戴高乐军队和英国编成的兵力约1个师的兵团。登陆部队在庞大空军兵力和舰艇编队支援下,在沿岸4个上陆地点登陆,但是当地海岸防御之敌一直把它们置于自己威胁之下,于是同盟军不敢贸然把庞大预备队投入战斗。近16时,登陆兵被赶下大海。同盟军损失28辆坦克,1,500人当了俘虏,几艘军舰被海岸炮击沉,83架飞机在空战中被击落。德军迅速和有效的反应给英国人留下了强烈印象。德国宣传机构无疑过高估计了所取得的胜利;但登陆的结局向西方国家表明,为了保证入侵取得全胜,需要做出多么巨大的努力。从此,根据美国人的要求,对入侵准备进行了不懈的工作。为了入侵成功,要创造许多各种各样的条件。首先必须拥有相应的陆军兵力。其次,为了从夺取的登陆场展开决定性战役,并且不让这些战役在法国纵深某地变成阵地战,军队特别是技术装备的数量要大大超过德国可能使用在法国的兵力。但是,在1942年,无论是美国还是英联邦国家,都刚在组建庞大的陆军,况且,英国还要把它新组建部队的很大部分使用在北非,以便守住埃及。太平洋战区的局势也要求那里有相当大的兵力,以便把日本从其带有威胁性的前哨阵地赶出去。俄国战事的发展,以及为了减少商船队损失而肃清地中海之敌的迫切需要,促使他们于1942年晚秋实施了北非登陆,由于船只已经可以经地中海和苏伊士运河航行,通往印度的海路就缩短了距离,从而减少了解决船舶总吨位问题的困难,尽管还不能完全解决。但是德军潜艇袭击造成的损失尚未降低到可以忍受的限度,同盟国除拥有进行极重要运输所必需的船舶外,用来把美国庞大兵力及其各种装备运送到不列颠群岛的运输工具数量还不足。西方盟军一个作战师在其装备很强、对物质保障的要求很高、弹药消耗保持中等标准的情况下,平均每日需前送600-700吨物资。如果想一想,1941-1942年冬季德军全部6个师在杰米扬斯克合围圈中连续几个月每日才得到200吨各种补给品(诚然,那是在极度节约和军队人数少得多的条件下),就会知道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到1943年开始前,已能预见到入侵的大致日期。当丘吉尔和罗斯福1月份在卡萨布兰卡会晤时,对于北非战事几个月后就将结束,已经没有疑问。但看来这丝毫也不能加速实施预定战役,因为大西洋的天气只允许在夏季前后的半年内登陆。而在1943年夏季,西方国家由于上述原因尚未完全做好入侵准备。于是只好把战役开始日期推迟到1944年春季,暂时只能继续在地中海地区进行斗争,在那里牵制德军兵力。但是当时已决定成立联合参谋部,它应进行与入侵准备有关的大量工作。作为间接准备,同时也为了从总体上削弱德国军事经济潜力,从1943年年中起加强了对德国的空中战争,调到英国的美国空军第8集团军,也和英国空军不断增强的兵力一起参加了这种战争。1943年12月,丘吉尔和罗斯福在开罗会晤,为在德黑兰与斯大林谈判进行准备。在这次会晤中决定任命美国艾森豪威尔将军为预定入侵的陆海空军总司令,任命英国蒙哥马利将军为陆军司令,艾森豪威尔本希望由亚历山大将军来担任这一职务,他认为亚历山大是英国最卓越的战略家和非常讨人喜欢的一个人,同时,亚历山大在对付德国人方面也显得出类拔萃。在德黑兰,斯大林了解了西方国家将于1944年5月在法国登陆的决定。他答应大致于这一时间在东线大举进攻,以此支援西方国家作战。

   当艾森豪威尔和蒙哥马利于1944年1月开始执行自己的新使命时,制定入侵计划的工作已深入展开,连上陆地域都确定了。由于只有得到配置在英国机场的歼击航空兵掩护才能实施登陆,所以上陆地域便只能选在瑟堡与弗利辛恩(符利辛根)之间的沿海地段。德国人认为最可能的情况是敌人将在拉芒什海峡沿岸,并且无论如何会在索姆河口以北登陆,因为那里通过海峡的路线极短,而通往德国经济中心鲁尔地区的道路最直。此外,那里的航空兵支援可以达到最大限度。由于估计敌人会在这一地区登陆,这里的德军便得到了最大的加强。这是瞒不住西方国家的,它们于是得出结论:在这一沿岸地段登陆必然会招致巨大损失。因此,同盟军不顾这里具有实施尔后决定性战役的一切有利条件及其他许多技术上的好处,放弃了从战役观点来看是最有利的决心。他们选中了诺曼底北部海岸,德军统帅部显然最难料到会在那里登陆,因此该地区的防御比其他地区都弱。此外,那里还有口个瑟堡港。包括南特港在内的布列塔尼半岛的其他港口,也拟在战役过程中迅速夺取。虽然同盟军拥有能在港口外实施登陆的新式登陆工具,但要保障逐步登陆的80多个师的补给,在长时间里没有一个以至几个大港口终究是不行的。

   艾森豪威尔和蒙哥马利同意上陆地域的选择,但反对第一梯队的编成方案。原计划规定先以3个师在格朗康与库尔塞尔之间的沿岸地段登陆。这是能以现有登陆工具和船只(后者还要不断运送新部队)运送的最大限度的兵力。两位将军认为,只有同盟军能比敌人更快调遣兵力到达这一新作战地域,才能保证立即在登陆场站稳脚跟和迅速扩大登陆场。诚然,他们指望利用自己的制空权严重阻碍德国的调遣;但这不是十分可靠的因素,因为并未考虑到德国人可能偶然或有意识地在上陆地域附近留驻的兵力。所以两位将军要求立即登陆的不是3个师,而是5个师,并且把科唐坦半岛的东岸,以及库尔塞尔以东——直到奥恩河口的沿岸地段包括在上陆地域内。据估计,这样扩大上陆地域,将使德军无法在科唐坦半岛根部附近的卡朗唐、拉艾一线建立坚固防御,从而长期拖延同盟军夺取瑟堡的时间。新计划只有在再建造一些登陆舰艇的条件下才能完成,这样就必须把入侵日期由5月初推迟到6月。驻华盛顿的同盟军联合参谋长委员会同意了两位将军的意见。当时还有许多别的理由说明应该把战役推迟一些。政治领导人只好向军人的要求让步。

   同盟军统帅部首先力图使登陆军队的作战行动不致变成阵地战。艾森豪威尔认为,避免这种结果的最可靠途径,是同时在诺曼底和法国南部的地中海沿岸登陆。但是这一计划是无法实现的,因为运输和登陆工具不足以同时实施两个登陆战役。所以把南部登陆推迟到8月份,为了实施这一登陆,同盟军不得不在1944年7月从意大利战场撤出了几个精锐师。

   港口问题可能成为几乎无法解决的问题。在此以前实施的北非、西西里岛和意大利南部诸次登陆表明,没有港口,大兵团登陆和补给都无法实现。在那些地方,起初也多在港口外登陆,但是随后通常能在几日内夺取这些港口,并开始使用它们。此外,同盟军以前在登陆过程中只同兵力有限,而且不可能迅速得到增援的敌军作战。在法国登陆的条件则完全不同,这里的港口十分坚固,从海上攻占它们是不可能约。还必须做好这样的准备:敌人将迅速调集预备队,并对在未经构筑的海岸登陆和不能经港口得到补给的登陆军队占上风。任务之所以艰巨,还因为大西洋甚至在夏季也会起大风暴。这些风暴可能使任何卸载都无法进行,这样实际上就使登陆军队得不到任何前送物资。后来及时找到了摆脱所有这些困难的绝妙办法,这种办法初看起来是那样奇特可笑,实际上却给人留下了出乎意料和简单实用的印象,而对德军防御则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灾难。看起来似乎无法实现的解决办法是在上陆地域构筑人工港口。当时研制了两种港口,同盟军给它们的代号分别是“醋栗”和“桑椹”。“醋栗”是指互相紧靠着沉没的船,这些沉船象防波堤一样保护它们围起来的近岸海区,使其免受风浪冲击,形成一个平静的水域,这样就使小军舰和登陆船只在中浪条件下也能卸载。“桑甚”是指真正的港口,其部件在英国制成,并运过海峡。这种港口的基础是钢筋混凝土沉箱,也紧靠着沉入海底。在沉箱上面安装船舶卸载所必需的一切设备。为预定实施登陆的两个集团军各准备了一个那种类型的人工港,此外,为五个上陆地点各准备了一个“醋栗”防波堤。在夺取第一个港口前,这些设备足以保障首先运去的全部兵力登陆和补给。据估计,瑟堡将很快陷落。

   另一个技术先进的设备,是1944年夏季敷设的由英国通到法国的海底输油管,这就满足了完全摩托化的同盟军各集团军对油料的巨额需要,使问题得到了最简便的解决。

   由于考虑到了任何联盟所固有的困难,此次战役的指挥系统也组织得很好。艾森豪威尔将军作为同盟军总司令,可以不受限制地统辖全部用于登陆和实施尔后战役的陆海空军兵力。只是为了战略空军,他起初不得不主要同一些英国人进行争辩,因为这些人曾提出异议,说战略空军无论在登陆前、登陆中和登陆后所遂行的任务,都远远超出该作战地域要求的范围,不应被置于次要地位。看来,这些论据明显流露了本位主义,艾森豪威尔反驳了这些论据,指出:登陆和登陆准备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行动,这种行动把其他一切考虑都远远推到次要地位,现有一切力量都应根据他的意图和计划支持这一行动。他提出上述要求的根据是,“司令官在决定性时刻不能依靠请求和谈判的方法行动”。他向有关政府机关提出了这一问题,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预定最初用于诺曼底作战的兵力是驻英国的36个师。将在法国南部登陆的10个师不在此内。其余40个师在美国做好充分作战准备。这些师是否调去,仅仅取决于能否迅速夺占可以保证它们卸载和补给的足够数量的港口。还应当考虑到,被同盟军自己破坏的法国铁路不可能利用,所以,在长时间里只能通过公路进行一切运输,为此需要大量的船只运输汽车。

   实际上,在西方国家进攻德国的决定性时刻,调遣到欧洲大陆的兵力达86个师,其中大部分是美军师。

   调遣到欧洲大陆的师数
装甲师 步兵师 山地步兵师 空降师 合计
美军 15 43 1 3 62
英军和加拿大军 7 9 1 17
法军 3 3 1 7
合计 25 55 2 4 86

   由蒙哥马利制订的新登陆计划规定在5个地点上陆。美军第1集团军所属部队应在卡朗唐附近格朗韦湾地区的两个地点 [ cdhyy注:“尤他”和“奥马哈” ] 上陆,在该集团军以东,英军第2集团军在一直到奥恩河的沿岸三个地点 [ cdhyy注:“黄金”、“朱诺” 和“剑” ] 上陆。夺取的登陆场应尽快连接成一个总的大登陆场。在5个师中,每师可以1-2个团作为第一梯队在各自上陆地点上陆。为在科唐坦半岛东岸上陆规定了特别措施,因为该半岛海岸线后就是大片沼泽地,只能沿几条很容易遭到封锁的堤坝通过。为了利用这些堤坝,拟在敌海岸防御后方空降一个空降师。另一个空降师拟在卡朗唐西北地域空降,其任务是保障科唐坦半岛沿岸登陆部队的南翼,尽可能在莱赛、卡朗唐一线站稳脚跟,切断科唐坦半岛与诺曼底其他部分的联系。第三个空降师(英军)拟在奥恩河以东地域空降,以夺占该河渡口。蒙哥马利认为及时向卡昂方向推进也很重要,因为这一地域有一些机场,与地面军队协同作战的航空兵应尽快利用它们。三个空降师都应在战役发起前夜空降。为了尽快在起初互相隔绝的5个登陆场之间建立联系,还计划了英军突击队和美军别动队的行动。

   按照蒙哥马利所受领的任务,登陆目的是夺取为实施尔后进攻战役集中和展开兵力所必需的地区。为了集中26-30个师,并从美国和其他地区为这些兵力调遣援兵(按每月3-5个师计),需要相当大的登陆场。

   预定参加战役的军队和必需的运输船,是按以下意图在各装载港集结的。在进行有组织的登陆过程中,第一日日终前登上诺曼底和科唐坦半岛的兵力应达8个师(包括上述3个空降师)和14个坦克团,6日后的兵力应达13个师,再上陆10个坦克团,到第20日,原定登陆的师要有24个左右到达那里。诚然,这一计划只有在登陆军队仅带上最必需的地面运输工具,即实际上在登陆初期不可能实施机动作战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随着上陆地域的扩大,在已登陆的两个集团军后,美军第3集团军应在美军上陆地段、加拿大第2集团军应在英军上陆地段分别登陆。随后,美军两个集团军拟编成由布莱德雷将军指挥的第12集团军群,英联邦两个集团军拟编成由蒙哥马利指挥的第21集团军群。同时,艾森豪威尔应从蒙哥马利手里接过陆军的总指挥权。

   确定战役开始时间是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有许多前提条件,而要成功实施预定计划,对这些前提条件是不能置之不理的。为了在渡过海峡时不被德军发觉,也为了使运输船不致遭对方海空军袭击(接近海岸时不致遭对方海岸炮兵连袭击)而蒙受损失,登陆应在夜间进行。各空降师应在登陆之前明亮的月夜(下半夜)实施空降。德军在岸边的强有力的障碍物最好在退潮时排除。但是等到最低潮也是不适宜的,因为那样军队要很早离开登陆舰艇,在接近敌岸上工事前过久处于敌火之下。其次,也很需要涨潮,否则登陆舰艇就不能离开浅滩。这样的退潮和涨潮条件必须在拂晓后40分钟左右出现,以使海空军能在清晨头几小时就以直接瞄准射击消灭对方的支撑点和炮兵连。由于涨潮和退潮的时间每天都在变动,所以,只有登陆于6月5日、6日或7日实施,所有这些条件才能互相协调起来。此外,各地段不能同时开始登陆,因为各地的涨潮时间是不同的。如果这三日的天气条件过于不利,那就只好不再等候空降所必需的明亮月夜,把战役推迟14天。如果要考虑各空降师的要求,那就要推迟整整四个星期。

   当战役还处于准备阶段时,战略空军已受领了进一步削弱德军防御能力的任务。这既通过有计划地破坏生产燃料的企业,也通过入侵开始前两个月内实施的空中进攻来实现。空中进攻的目的,是瘫痪法国和比利时铁路运输,炸毁法国北部的桥梁,破坏预定上陆地域周围200公里半径内敌人的全部机场。到入侵开始前,由巴黎通到外地的所有铁路都已瘫痪,巴黎以下塞纳河的13座铁路和公路桥、奥尔良以下卢瓦尔河的5座桥梁被炸毁。这样,上陆地域就与法国其他部分隔绝了。

   为使敌人错误判断预定上陆地域,塞纳河以北直到安特卫普的各条铁路线都遭到了同样猛烈的突击。登陆前一天从空中对德军岸上工事进行压制时,也采取了类似手段。

   由于同盟国事先通过无线电广播通知即将进行空袭,而法国居民可以及时躲进安全地点,所以他们不必担心航空兵对法国铁路和公路网的突击,会给法国和平居民造成严重牺牲。同盟国认为,从人道主义观点出发(顺便说说,他们对德国平民并不想表现那种人道主义),更主要的是出于非常重要的政治原因,造成这样的牺牲是不适当的。同盟军由于拥有绝对制空权,才敢于采取那样不寻常的行动方法。

   德国人准备使用新的秘密武器使西方国家极为不安。同盟军力图通过空袭破坏据他们的情报认为可能有制造和使用那种武器的设施的所有地区。但就是在这样做以后,他们也仍然担心,德军如在入侵开始前不久使用新式武器,将会使挤满英国南部港口和集中地点的同盟军混乱不堪和遭到严重损失。

   到入侵开始前,同盟军拥有歼击机5,049架,重型轰炸机1,467架,中型和轻型轰炸机1,645架(含鱼雷飞机),运输机2,316架和滑翔机2,591架。而在法国各机场集中的德国飞机仅500架,其中只有90架轰炸机和70架歼击机做好了充分战斗准备。

   将在1944年春季进行的入侵已经无法掩盖。当时更加致力于在登陆时间和地点上保守秘密,并使德国人错误判断入侵地区。同盟军竭力隐蔽自己行动的作法已很过分,以致驻伦敦的外交代表竟不能派信使回国,而准备入侵的军队所在的沿岸地区,则禁止居民进入。入侵军队内部建立了信件检查制度,所有的师在上船之前都驻在围上铁丝网的集中地点。

   为欺骗敌人散布了假情报,在英国东南部诸港集中了大量运输船甚至船舶模型。较晚上船的部队尽可能装作调往福克斯通和多佛尔地域。后两项措施直到已经实施诺曼底登陆时也未被识破,这无疑在相当大程度上使德军统帅部在诺曼底交战开始后很久,也还担心敌人会在海峡地区实施另一次登陆。最后,制作大量假伞兵并于入侵前夜空投在不准备攻击的地区,也有助于欺骗敌人。

   为了减轻多佛尔地区的负担,入侵军队应从12个港口渡过海峡,这些港口都指定在泰晤士河河口到普利茅斯地域之间的南部海岸。

   如此认真的战役准备(按德军的观点来说已认真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以及战役的规模和保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入侵军队的战斗素养。这支军队除辖有几个战斗经验丰富的师(如参加过北非战局和意大利战局的英军坦克第7师)外,主要由马上就要同久经征战的德军较量的新编兵团组成。认真的教育和登陆训练,上级指挥官不断的视察,图上战术作业,有经验的教练人员到新组建的分队临时代职,所有这一切,看来都能提高新编兵团的训练水平。但是,尽管它们的技术装备占很大优势,仍很难说它们在战斗中会怎样行事。

   实施进攻的步兵的推进,除应得到完全掌握制空权的空军和战斗舰艇编队的支援外,还应得到各种用于登陆和对沿岸地带防御阵地实施突击的技术兵器和辅助器材的保障。筑起了与登陆时将要遇到的工事相类似的防御工事,并根据这些工事制造了用来克服防坦克壕的工兵坦克和架桥坦克,用来在沼泽地铺垫子的坦克,能帮助其他车辆克服沿岸崖壁的坦克,以及扫雷坦克和水陆两用坦克。为了在沿岸障碍物中开辟通路,还组建了特种工兵分队。

   大规模的预先组织工作已经完成。现在只需要天气来关照已做好准备的战役了。

   2、德军的防御

   当英国人在其大洋彼岸的强大盟友支援和指使下,决心再次进入法国时,德国人已在法国驻了四年。英军在敦刻尔克登上军舰时,在这里留下的朋友并不多。但是,从那时起几年内,法国国内外发生了不少事件。

   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连同人们对德国国家形式及其指挥体制的敬重(就算是迫不得已的敬重),已经烟消云散了。而当初不少法国人曾把这种形式和体制视为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颇有前途的结合。贝当及其谋士们为了在法国进行政治改革,甚至从中汲取了极其重要的成分。德国的当权者和他的某些执行机构,越出战争需要和法国人能够忍受的范围走得太远了——有时甚至已走到犯罪的边缘。动听的词藻和政治上的故作姿态,并没有得到相应行动的证实。在几乎200万法国战俘中,只有70万人被释放回国。经济状况越来越坏,仅仅靠了美国的援助,才勉强能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准。国家从最初的震荡中恢复元气后,独立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便在国内高涨起来。政府在国内未被占领区几乎不能对人民提供丝毫帮助。它为减轻占领负担争取到的东西,总是显得过于不足。对希特勒是不可能建立信任的,因为双方所依据的前提不同。希特勒要求法国即使不积极配合,无论如何也要进行思想上的合作,法国政府和人民则力图置身于战争之外。某些矛盾和内在的恶感使维希政府只好同英国分手,但它却把美国看成老朋友和克服困难的援助者,因此在美国参战前同它一直继续保持外交关系。即使在后来,两国政府之间的联系也没有中断。在军队里,特别是在驻北非的各个部队里,能很自然地找到民族主义情绪的良好基础。驻北非的法国将军们从一开始就脚踩两只船。

   所有这些,不足以使国家之间产生敌对情绪,但却足够使希特勒对法国政府越来越不满。只要有一点借口,这种不满就会立即爆发。当西方国家1942年11月初在西北非登陆只碰到微弱的抵抗时,借口终于找到了。希特勒起初仅限于立即占领在此之前一直未加占领的地区。意大利人也在地中海沿岸和科西嘉岛趁火打劫,借口是根据他们掌握的所谓可靠情报,西方国家的当前目标是在科西嘉和地中海沿岸登陆。不过,他们声你自己希望能与法国军人肩并肩地击退这一进攻,但是未必能真正指望这点。当西北非登陆后发现法国高级将领同美国人保持联系,而且法国本土军队中也有这种情况时,希特勒便决心解散根据停战条款允许法国人在法国本土拥有的武装力量,并企图夺取驻土伦港的法国舰队。虽然在德国人产生这一企图之前不久,美国人曾一再建议把舰队转移到同盟军占领的港口,但法国人没有这样做,现在他们只好自己凿沉了他们的舰艇。希特勒在致贝当的彬彬有礼的信中,把贝当描绘成部属变节行为的受害者,进而允许,甚至责成他重建可靠的新军队。但这些信件使德法关系的恶化欲盖弥彰。不错,希特勒终于找到了赖伐尔这样一个活动家,他在一年半以前原已不再参与国事,但现在又在贝当手下担任了政府首脑。他不仅在外交上,而且尽量在内政上继续奉行自己原先同德国合作的政策。德国方面对法国实行的强制和歧视行动,以及整个军事形势的明显转变,对于由共产党人、戴高乐分子和军方人士搞起来,在那以前只起着从属作用的抵抗运动,是一种强大的刺激因素。太空中不断传来对方阵营号召法国人对解放祖国做出贡献的呼声。十分机敏的英国代理人使各自为政的抵抗运动小组采取了联合行动。希姆莱的秘密警察为对付威胁占领的运动而采取的必要对策,已远远超出了预定目标的范围,只能使矛盾更加尖锐。强制遣送人员到国外做工和实行惩罚都做得很过分。到同盟军入侵前,法国国内,特别是南方,已有一个分布很广的抵抗运动网。抵抗运动破坏德军后方的运输,对敌人的空袭来说,这是疲惫德军的有效补充措施。不过,抵抗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已被大部分法国人对国家可能再次变成一个战区的厌恶情绪所抵消,因为这个国家在1940年遭到较小的物质和人员损失后已经退出战争。

   在过去四年中,已做了颇多抗击敌人登陆的准备工作。但是,这些准备工作,同希特勒自1940年被战争冲昏头脑以后不得不采取或认为有必要采取的一切措施一样,存在一个缺陷,这就是他对胜利和提高自己威信的欲望,与德军现有兵力兵器是不相称的。由于除弱小的东欧盟国和不大可靠的意大利人,以及北欧和西欧一些着了迷的狂热分子外,谁都不准备参加希特勒采取的改造和保卫欧洲的行动,所以西线直到北角的防御重任几乎全都落到了德军肩上(更不用说俄国和意大利战场了)。大肆宣扬的大西洋壁垒,与其说是不可逾越的工事,不如说是戈培尔吹嘘宣传的产物。它的支撑点是逐渐建立起来并互相隔绝的。起先,由于急需而在各港口构筑了工事,使其不致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并掩护那里的现有大型设施,用以接待潜艇。接着又决定对敌人可能最先登陆的沿岸地段构筑了较强的工事。当时认为英国当面的加莱海峡沿岸和塞纳河口附近地区就是这样的地段。每周评论经常炫耀的森严壁垒是加莱与布洛涅(布伦)之间的格里角,那里部署了火炮口径为280至406毫米的4个炮台,是整个海岸绝无仅有和最坚固的地段。只有在拉芒什海峡中属于英国的根西岛(格恩济岛)和泽西岛上构筑的德军工事能超过这一地段。其实在这两个岛上设防,只在它们成为空军和海军大型基地情况下才有意义。但是,它们既没有成为空军基地。也没有成为海军基地。这两个岛屿有11个大威力炮兵连,并由加强1个坦克团的整整一个师占领着,但它们对于同入侵兵力作战却没有起丝毫作用。战争结束后岛上驻军即换成了英国人。在这些岛屿构筑工事和驻扎重兵,正是希特勒对海峡对面的仇敌夸浮妄想的表现。

   从1940年起,开始以留在法国、比利时和荷兰作为占领军的那些师,在各港口和海岸炮兵连之间沿海岸构筑绵亘的防御地区。但是,这些师除了进行守备勤务和战备外,只剩下很少时间在每个师防守的几乎宽达100公里的沿岸地段进行工程作业。此外,一些师被调到其他战区,一些师被疲惫不堪的师所替换,它们的频繁换防,自然不可能使工事构筑迅速进行。替换的兵团首先需要进行补充和训练。它们把驻在法国视为临时的休整,而远没有把自己的全部力量用来构筑防线,这是不足为奇的。因此,作业进展很慢。直到1943年,当敌人准备入侵的问题已经郑重提出,用来防守一定沿岸地段的“固定”师 [ 俄译者注:指自己没有输送工具的师。 ] 出现以后,情况才有所改善。军队在这一方向的活动,与遵照帝国武器装备部部长的直接指示构筑混凝土工事的托特组织的活动很少联系。海军也和陆军一样,为许多海岸炮兵连(特别是港口内的炮兵连)构筑工事并进行维护,海军部队希望有权在抗击敌攻击时充分使用它们。

   1943年11月,隆美尔接受了整顿混乱局面和加速进行防御工作的任务。隆美尔负责视察由丹麦至比斯开湾的全部岸防工事,并将它们联成一个整体。视察中得到的印象使他极为不满。他看到所建立的防御完全不是纵深梯次配置的,防御正面前的障碍物太少。工事构筑的进度不一,多数掩蔽工事经不住炸弹。隆美尔对于进行工事构筑的各个机构没有多大权力,因为他只是个“监察官”,而不是对组织防御负责的司令官。他很快把自己的全部力量集中于最薄弱的地区——距英国最近的加莱海峡沿岸地段。

   为了避免因隆美尔的双重身份及其观点(他的观点在许多方面不符合在此以前贯彻的方针)造成自然而然的磨擦,也为了让他承担防御准备的全部责任,不久就任命他当了在此集中的“B”集团军群司令。现在他同时领导由荷兰到卢瓦尔河河口沿岸地区的防御。

   非常讲求实效的隆美尔依靠自己对付英国人的丰富经验,以其所特有的坚强毅力,着手完成新任务。他认为此前所做工作的缺点,表现在尚可补救的防御体系中,这一体系对某些地段很不重视。防御重心过少放在岸滩本身的防御上,也是一个缺点。根据他在西西里岛、萨莱诺(萨勒诺)和内图尼亚获得的观察结果和经验,登陆的成功如果不是在头几小时就注定的话,那也是在头几日注定的。所以,必须就在敌人上岸时,以一切手段给其造成困难。为此,应该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进行水下布雷,并在沿岸地区架设铁丝网,设置地雷场。在加宽了的沿岸防御地区后方构筑了用来同敌人空降兵作斗争的防御工事;在特别便于登陆的地区打了桩。过去三年里总共只布设了200万颗地雷和水雷,而在隆美尔采取行动几个月来,这一数字扩大了两倍。但就是这样大的数字,也只是他认为最低需要量的一部分。不过,地雷和水雷虽然不多,却在敌登陆时起了很大作用。诺曼底沿岸的防御工程作业开始加紧进行。在此以前,这里是完全无人理睬的地段,因为据海军代表看来,近海的暗礁即使不能完全排除敌人在此登陆的可能性。也会使这种登陆很难进行。与此同时,敌人根据空中侦察照片,正越来越担心地注视着这一地段的作业进展情况。

   所有这些措施,看来可使登陆增加困难和受到迟滞,但考虑到工事一直还没有构筑完毕,各师防守的沿岸地段过宽,又没有空中支援,单靠这些措施是无法制止登陆的。因此。拥有一些能在敌人庞大兵力上岸之前立即把其赶下海的快速预备队,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只有装甲师才能胜任那样的任务。俱是,隆美尔的这一计划遭到了西线德军总司令及其所属机关的彻底反对。他们认为,在敌人登陆时使用配置在沿岸地区的装甲师迫其退却是办不到的,他们把装甲师的分开配置视为分散兵力。有人甚至建议故意让敌人重兵登陆。尔后再在机动战中击溃这些重兵。据这种计划的提出者们估计,机动战的优势将会在德军一方。况且,当时也不可能弄清楚,敌人究竟会在哪一个或哪几个地点登陆,因此意见分歧很大。总司令很有把握地认为,根据上述原因,敌人将在加莱海峡地区实施主要登陆战役。塞纳河口和安特卫普地区也受到了重视。尽管海军军人持某种否定意见,但对于敌人是否可能在诺曼底沿岸地区登陆却仍然没有定论。希特勒和隆美尔不相信诺曼底登陆在技术上无法实现,也不认为这种登陆从战役观点来看是不可能的。但是希特勒持有以下保留意见:诺曼底或科唐坦半岛登陆只不过是一种佯动,紧接着将在其他地点(可能在加莱海峡地区)实施主要登陆战役。西线德军总司令也同意这一保留意见。在此条件下,至少暂时保留一部分快速兵团作为战役预备队被认为是适当的。

   隆美尔没有截然否定那样的见解,但针对它们提出了两点相当有份量的论据。他仍然坚信,不是立即实施的任何反突击,即使起先以少量兵力实施,都必然要迟误,也不能在敌人兵力薄弱的短时间内发挥作用。与西方敌人作战取得的经验告诉隆美尔,在敌人完全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调集驻在深远后方的战役预备队,将会不可避免地受到难以预见的拖延。基于这些理由,他认为在大陆纵深实行机动战过程中实施决定性的反攻,是无法实现的希望。他大胆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如果不能在头48小时内把敌人逐离大陆,那么,由于陆军在所有战场都负担沉重,而海空军又受到损失。这将意味着输掉整个战争。希特勒除不同意可能输掉战争的观点外,对隆美尔的所有论断都有同感,而且因为隆美尔坚持在任何情况下都一定要扼守沿岸地区,他同意了隆美尔的计划。但另一方面,他同往常一样,又力图对战术指挥保持尽可能大的影响,并且不想放弃自己的预备队。结果,争论以做出妥协性决定而告终。配置在“B”集团军群地段的6个装甲师中,拨出3个归隆美尔调遣,其余3个编成坦克军留驻巴黎以南地域。

   德军原则上(这正是悲剧之所在)应当考虑,敌人可能在由安特卫普到比斯开湾的整个西部海岸及地中海沿岸的法国地段,到处实施登陆,这就迫使德军把弱小的兵力分散在长达2,000余公里的正面。由于德军统帅部认为塞纳河以北直到安特卫普的地段最危险,所以这里集中了大部分德军。

   德军统帅部总共只有59个师,其中32个是“固定”师和野战航空兵师,17个是普通的步兵师,10个是装甲师。

   防守海岸的军队编进“B”集团军群,其主要部署如下:

   在荷兰有1个军,辖2个“固定”师和1个野战航空兵师;

   由斯海尔德河口到塞纳河口驻有萨尔穆特上将指挥的第15集团军,辖4个军,共有14个步兵师和“固定”师,3个野战航空兵师(8个“固定”师在第一梯队)。

   由塞纳河口到卢瓦尔河口驻有多尔曼上将指挥的第7集团军,辖3个军,共有8个普通步兵师和“固定”师,其中6个“固定”师配置在沿岸地区 [ 俄译者注:据其他资料称,第15集团军有13个师,第7集团军有14个师,其中12个师在沿岸地区防守,2个为集团军预备队。 ] 。

   隆美尔把拨给他的3个装甲师分别配置在他的集团军群北翼、中央和南翼。其中1个师配置在卡昂东南地域。此外,他还想争取再拨给他一个装甲师,并打算把它集中于卡朗唐地域,但未能如愿。

   由布拉斯科维茨上将指挥的“G”集团军群辖:

   由谢瓦莱里将军指挥的第1集团军,防守卢瓦尔河口到比利牛斯山脉之间的沿岸地区,由松德施泰因将军指挥的第19集团军,配置在法国南部沿岸地区。

   整个“G”集团军群由21个步兵师和“固定”师编成。

   海军几乎不能对陆军提供任何支援,因为它在大西洋只有为数不多的轻兵力。一得知敌人发动战役即应出海的40艘潜艇,只用了6艘。原定在一些海区布雷,后来也未实施。

   空军的弱点已如上述。希特勒为安慰担心空中力量对比极端不利的隆美尔,曾答应调给1,000架喷气式歼击机,但根本没有飞来。庞大的高射炮兵军沿集团军群整个正面分开配置。

   与同盟军阵营中简便而和谐的指挥体制截然相反的是,德军各级指挥机构搞得混乱不堪,有时还互相扯皮,西线德军总司令只能管辖陆军。海军和空军有自己的一条线,分别只隶属和听命于自己的总司令邓尼茨和戈林。由于集中在法国的海军和空军司令都不愿迎合西线德军总司令的请求和愿望,这位总司令便只好求助于最高统帅部,而最高统帅部竟也无法对独断独行的海、空军司令起应有的作用。不过,这种状况造成的失误,还只是最小的灾难。西线德军总司令对法国居民的政治态度也不能施加任何影响。他在这里的权力与艾森豪威尔的权力是根本不能同日而语的,后者为遂行面临的任务要求赋予他全权,并达到了目的。

   3、诺曼底登陆

   6月4日清晨,艾森豪威尔要决定是否在次日,即预定达到此目的的三日中的第一日早晨实施登陆。一切都取决于天气。气象预报是极为不利的:将有低云、强风,海上会出现大浪。低云几乎排除了实施预定航空火力准备和对战役实施空中支援的可能。强风和大浪将会使登陆兵卸载和上岸发生极大困难,使舰炮的行动,特别是小军舰和专门建造的浮动炮台的行动,变得十分复杂。艾森豪威尔决定把登陆推迟一日。次日晨,狂风夹着暴雨袭来,已经出海的船只只好赶紧在附近港口寻找避风地。实际上,这已是能在海军大编队参加下实施战役的最后一个可能的日期了,因为这些编队早在6月3日就已由英国北部基地出海,它们的燃料储备只够使用到6月6日。使大家稍感宽心的是,天气预报显著变好了,但只能持续36小时。接着天气还将周期性变坏。而这些周期有多长是无法断定的,因此后续梯队的登陆可能受到威胁。艾森豪威尔面临着这样的抉择:要么不顾这些已复杂化的因素决心发动战役,要么把战役推迟整整四个星期。他终于下达了次日实施登陆的命令。于是,这个最大的、经过周密准备并在时间上进行了详细协调的战役,便揭开了序幕。

   6,000多艘战舰、运输船和登陆舰艇驶出了英国港口。当它们正利用夜暗接近法国海岸时,专门派出的3个空降师所属伞兵部队已经升空,午夜后很快在预定地点实施了机降(伞降)。对德国人来说,这是正确无误的(虽然已不是第一个)警报信号。早在前一天,法国抵抗运动的队伍就已明显活跃起来。无线电侦察在第15集团军地带截获了可疑的密语,这一密语可以解释成即将在此处进行入侵的暗号。集团军长官立即发出了“2号准备”信号,并把自己的监视结果通报了友邻。但是这一征候与其说是判断的依据,不如说是假情况。它只能转移人们的注意力,看来这正是敌人所追求的目的。最早送到“B”集团军群司令部的关于敌人在卡昂地域和科唐坦半岛实施空降的情报,也说得含混不清,对这些空降的意图判断得十分谨慎。派去加强抵抗运动或为其运送武器的由“突击队”编成的空降兵,并没有任何不寻常之处。但是,第7集团军司令接到了使所属军队做好战斗准备的命令。在随后几小时,关于空降的报告越来越频繁,当得知敌人进行猛烈轰炸,大量飞机正从海上接近的情况以后,对于敌人将实施大规模战役已经没有任何疑问了。目前还不可能确定上陆地域,因为敌人为进行伪装,对第15集团军也实施了轰炸。直到登陆确实已经开始,而且有关登陆的准确情报送来后,才确定了敌人的企图。归“B”集团军群司令调遣的坦克第21师在此之前已集中于卡昂东南地域,该师接到了准备行军的命令。

   正当德军上述各级司令部直到元首大本营怀着理所当然的不安心情,接受和研究送来的全部报告时,首批空降的伞兵部队已在1时30分至2时之间进入战斗。在较小地段空降的英军在奥恩河以东站稳了脚跟,夺取了该河一些渡口。此外,他们为了掩护自己的东翼,还炸毁了迪沃河的桥梁。在不少地点,他们要克服德军的顽强抵抗或抗击其反冲击。坦克第21师先遣部队投入了这些战斗。

   两个准备较不充分的美军空降师降落在一个宽40公里、纵深25公里,由圣梅尔埃格利斯以北地域伸延到卡朗唐以北地域的地段。它们在着陆过程中丧失了大量武器装备,伞兵则分散在广大的区域。但他们在一日内完成了赋予他们的两项任务——扼守圣梅尔埃格利斯以东沼泽地的堤坝,以保障军队由海上实施进攻,从卡朗唐方面掩护上陆地域南翼。

   拂晓后,航空兵和军舰对奥恩河至格朗韦湾及更西面的诺曼底北岸投掷和发射了雨点般的炸弹和炮弹。它们压制德军炮兵,破坏防御工事,拔除铁丝网,消灭地雷场,毁坏通信线路。登陆舰艇在这种极端猛烈的火力掩护下接近了海岸。狂暴的西北风使潮面比预想的还要高,波浪开始淹没岸边的障碍物。汹涌的大海把小登陆舰艇象树叶似地抛来抛去,其中不少船触礁或倾覆。水陆两用坦克只在两个上陆地点可以下水,而步兵应在它们的支援下上陆。在暴风条件下,设置在岸边的障碍物不可能完全清除,所以它们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备受晕船折磨的美国、加拿大和英国步兵上岸很困难。但是,十分猛烈的火力准备并不是没有效果的。于是,完全按战时编制补充,并集中在5个上陆地点的8个团,便对兵力少三分之一,沿诺曼底整个沿岸地区撒开的几个德军师发动了进攻,而德军这几个师中,只有一部分能在直接遭到冲击的地点进入战斗。

   美国人在自己的上陆地域一整天也未能冲出所夺取的“狭窄”登陆场范围。在维耶尔维尔地域 [ cdhyy注: “奥马哈”滩头 ] 进攻的两个团打得特别艰苦,因为它们在这里碰上了第352师,该师恰恰是为了实施机动才集中到这一地域的,因此它完全做好了抗击敌人的准备。进攻的美军遭到了惨重损失,有时甚至使人觉得他们无法坚持了。

   英军2个师和加拿大1个师在阿罗芒什、库尔塞尔和里昂附近实施的登陆要顺利得多。但它们也没有完成当日任务,也就是既没有进抵巴约,没有进抵巴约与卡昂之间的山间道路,也没有进抵卡昂和奥恩河口。第716师对英国人进行了最顽强的抵抗,尽管它的防御很快就被瓦解,变成了几个分散和互无联系的抵抗枢纽。坦克第21师稍微改善了它的态势。

   不久,“B”集团军群长官就明白这次要打大仗了。傍晚,坦克第21师奉命退出与敌空降部队进行的战斗,由卡昂向西北方向实施突击。虽然德军终于推进到了里昂(梅尔河畔),但英军坦克在某些地方阻住了它。不过,使英国人大为庆幸的是,这个师接着又后退了,因为师长认为,敌滑翔部队实施新的机降,使该师受到了后方威胁。

   西线德军总司令部和“B”集团军群长官从清晨起就同最高统帅部进行没有成效的交涉,要求立即把配置在巴黎以南的坦克教导师和党卫坦克第12师调给他们使用。直到16时,这两个师才同党卫坦克第1军司令部一起转隶他们。这样,只有到第2日早晨才能使用这两个师了。

   下午,隆美尔元帅从德国赶回来。他原打算晋见希特勒,向他陈述自己对整个军事形势的疑虑及由此得出的政治见解——这些见解可归结于一点:必须在德国被彻底毁灭以前结束战争。同盟军的入侵使隆美尔未能实现这个打算。他到前线后,下达了关于次日行动的唯一可行的号令。假如他的多次请求受到重视的话,答应给他的两个装甲师至少会有一个可能已在卡昂和法莱斯间地域驻扎好几个星期了。他一想到这点就感到怒火满腔。

   艾森豪威尔和蒙哥马利可以对当日战果表示满意。最重要的目的已经达到,上陆已经成功。美军两个登陆场虽然还不够大,而且互相隔绝,但正得到固守。英国人和加拿大人共同夺取了一个纵深10公里、正面30公里的登陆场。诚然,在这个登陆场仍残留着几个抵抗基点,特别是在杜夫尔地域,还有一个大的抵抗基点。同盟军已从海上调遣5个师、从空中调遣3个师到大陆,在上陆地域无疑拥有数量上的优势。现在航空兵的任务是不惜手段阻止德军预备队接近。由于航空兵采取行动,新锐兵力又不断开到,双方兵力对比便越来越有利于同盟军。天气仍然是令人忧虑的主要因素,因为不良的天气条件可能使航空兵无法使用,并降低新锐兵力的上陆速度。而气象预报表明,天气还将变坏。

   次日的任务是明显的。美军第1集团军应竭力扩大和连接自己的登陆场,并向瑟堡方向实施突击,在卡朗唐、莱赛一线切断科唐坦半岛。英军第2集团军必须在前一天夺取的登陆场肃清敌军残余,并首先向卡昂方向扩大该登陆场,以便离开不便于使用坦克的地区,并为战术航空兵夺取适当的机场。蒙哥马利从战役观点出发,正确地认为,向东扩大登陆场将会被德国人视为特别危险的行动,从而把德军预备队引到那里;而对他来说,这一阶段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是支援向瑟堡进攻的美军第1集团军。蒙哥马利如此判断,算是看透了自己敌人的心思,在元首大本营,人们唯一操心的正是如何防止敌人向巴黎突进。但是,行动有条不紊的同盟军统帅部起初根本就没有想过这样做。德军统帅部恰恰因为这一设想,预料塞纳河以北将会发生更大规模的登陆,并把此前发生的一切行动都只看成前奏行动。德军最高当局一直到以后几天甚至几星期都还坚持这种偏见。德军最高统帅部的命令完全不考虑真实情况,例如在6月6日,它曾强令“最迟在今天晚上”清除敌人的登陆场,更加不近人情的是,希特勒立即开始指责指挥官和军队无能,尽管隆美尔竭力为他们辩解,他仍要求撤换一批指挥官。

   4、总登陆场的建立和巩固

   在美军第1集团军扩大和连接自己的两个登陆场之前,还需进行几天激战。在格朗韦湾以东登陆的部队遭到了德军炮兵的猛烈射击。还必须整顿在圣梅尔埃格利斯地域空降中显得混乱不堪的两个空降师。由于调来了援兵,在这里防守的德军实力在随后几日已增至3个步兵师和1个装甲师,这样就能够对敌人进行顽强抵抗,以便制止美军在伊西尼地域连接两个登陆场。但是,得到海上和空中有力支援的美国人仍于6月10日前在两登陆场之间建立了联系,而且在随后几日使这种联系变得更加牢固。不过,对他们来说,看来更加重要的是向西和向北扩大登陆场,以便尽快从南面切断科唐坦半岛,并向瑟堡发动进攻。经多次激烈战斗,德军终于在6月12日前被逐至蒙特堡以东朝向海岸的一条防线,这一防线在西部越过了蒙特堡-卡朗唐公路,在伊西尼以南则与美军第5军的登陆场相连。在美军这个相当大的总登陆场内,现已集结了2个军,计有5个步兵师和1个装甲师,还有几个独立坦克团。目前它还被几个德军师团团围住(虽然德军师要弱得多)。但这些师究竟能顶住敌人向西的进攻多长时间,则仍然不清楚。

   美国人6月7日就已在自己登陆场东部经波特昂贝桑 [ cdhyy注:贝辛港 ] 与英军登陆场建立了联系,随后几日并利用英军第30军的战果向前推进(德军在利比亚多次战斗中对该军已很熟悉)。在这里进攻的英军各师于6月7日冲进了巴约,6月12日前进抵科蒙以北地域,在整个诺曼底战场取得了纵深达30公里的最大进展。

   在科蒙与卡昂之间地域,战斗从一开始就最为激烈,而进展却最小。造成这种态势的原因,是德军所有装甲师为从东南面实施突击,清除登陆场,都首先调到这一地段来了。因此,英国人从北面和西北面对卡昂施加的压力,遭到了德军的激烈抵抗。有时德军师甚至夺取了主动权,但未能达到预定目的。原定于6月7日集中已在作战地域的坦克第21师,以及夜间调来的党卫坦克第12师和坦克教导师实施的反突击,已变成许多局部反冲击。在正常条件下,要把驻在埃夫勒地域,即距作战地域约100公里的党卫坦克第12师,以及由自己的集中地沙特尔到预定反突击地域需行驶200公里左右的坦克教导师及时调到出发地位,本来是不难的。但在当时情况下,却只有党卫坦克第12师有条件做到。不过,它在卡昂附近的出发地域遭到了猛烈轰炸,实际上仍留在自己的出发阵地。坦克教导师奉派作为援军去对付6月6日下午登陆的敌人,按照第7集团军司令的命令立即由沙特尔出发,但在行军途中就遭到空中攻击。由于道路和桥梁被破坏,它行驶了一夜才到达法莱斯。当它试图从那里加紧向作战地域前出时,受到了十分猛烈的空中突击,以致这天再也不可能前进一步。于是,两个师在一日内只能在卡昂以北和西北暂时阻住敌人推进。由于必须进行相应的部署调整,并认真选择和占领出发地位,所以要再过一日才能实施新的进攻。但就是这次新进攻,也因敌人占有压倒的空中优势和登陆场仍在继续扩大,而没有超出局部性质,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现在在卡昂以北和西南宽正面上防守的德军各装甲师,却打破了英国人前出到该市以南和东南战役纵深内的一切企图。这意味着取得了局部性战果,但在取得这一战果的同时,各装甲师被牵制在该地段,并在防御战斗中打得精疲力竭。

   因此,德军前线长官,直到西线德军总司令部,都力图尽快把它们再次撤出并编入预备队。但是无论是西线总司令,还是直接向最高统帅部发出请求的“B”集团军群长官,都不能说服希特勒从其他未遭进攻的沿岸地段抽调足够增援兵力。希特勒严禁“B”集团军群长官未经最高统帅部许可从第15集团军编成中抽调任何兵力用于作战地域。希特勒一直担心敌人会在另一个沿岸地段实施主要突击,因此他拒绝了这样的请求:削弱拉芒什海峡沿岸地区的防御,令第15集团军一些师渡过塞纳河进行驰援,同时放弃无法长期坚守的布列塔尼半岛,把驻那里的兵力调到科唐坦半岛,因为德军在美军登陆场周围的合围圈每日都可能被突破。当有人重新提出请求时,希特勒干脆彻底禁止再向他提起这一问题。禁止从布列塔尼半岛撤军的命令,是在海军总司令的影响下下达的(以后曾不止一次出现这种情况,东线也一样)。尽管潜水战只起着次要的作用,而丢掉瑟堡可能比暂时放弃未遭到进攻的布雷斯特产生严重得多的后果,但海军总司令却力图保住布雷斯特的潜艇基地。

   到6月12日前,与同盟军齐装满员的15个师和占绝对优势的空军对垒的只是在头几日已部分受到惨重损失的9个德军师。第7集团军的任务仍然是无论如何制止敌人扩大登陆场,挡住其前住瑟堡的道路。德军最高统帅部的命令中明显流露了希特勒的以下意愿:军队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退到新的防御地区,每个军人都会与敌人拼杀到流尽最后一滴血,而决不退后一步。但是,只有在同时调集重兵,以此创造继续与敌作斗争的前提时,这样做才会有意义。而敌人在此之前已调到大陆326,000人、5,400架飞机和104,000吨技术兵器和装备,在头6天中出动航空兵35,000架次,并且在不受海上或空中重大干扰的情况下,正向作战地域调遣一批又一批新锐兵力。

   由布莱德雷指挥的美军第1集团军集中全力对付在科唐坦半岛行动的德军,企图首先在中央突破他们的防御,然后向半岛西岸地区推进。6月14日,美国人突破了疲惫不堪而且兵力越来越少的德军在圣索沃方向的阵地,于6月16日攻占该地。又过了一天,美国人已前出到科唐坦半岛西岸地区。突破遂告完成。根据希特勒亲自下达的指示,在这里防守的德军4个师应在对方登陆场当面尽量长时间地阻住敌人,然后向瑟堡且战且退。它们在兵力完全耗尽之前要执行前半部分任务,接着对后半部分任务就无法再胜任。“B”集团军群长官很清楚这一点。因此他多次争取(虽然无效)准许这些师不等敌人突破就调头南下,以便在它们协助下孤立科唐坦半岛。他已经没有任何其他兵力来做这件事了。此外,他还知道,从海上不可能接近的瑟堡,在陆上这一侧是完全没有构筑工事的。因此,向北退却的那些师充其量也只能使这一海上要塞的陷落推迟几天,随后它们横竖要被敌人俘虏,这只能证实向北退却是没有好处的。当圣索沃地域出现突破征候以后,隆美尔敢做敢当地命令所有还能联系上的部队退到或打到南面。部分兵力靠了这一号令才得救。

   机动性很强的美军向北推进的速度快得惊人。他们在蒙特堡与沿岸地区之间几乎没有遇到抵抗,因为为数不多的德军兵力已经溃退,于是蒙特堡陷落。6月20日和21日,美军相继进抵瑟堡,次日经猛烈航空火力突击后开始从南面向要塞进攻。他们在这里遭到了殊死抵抗。直到从四面合围要塞,并在实施决定性强攻之前集中舰炮和重炮进行轰击,出动航空兵实施突击,他们才于6月25日冲进了这座在几百年前为抵御英国人而建筑时古老要塞城市。次日,驻这里的陆军和海军司令宣布他们同意放下武器。但是个别同自己部从失去联系的抵抗基点,仍顽强不屈地继续坚守。部分守军退到半岛西北端,指望通过某种办法从那里脱身。7月1日,他们也不得不投降。以退向瑟堡的那些师为代价争取到的一点时间,其实没有任何意义。不过,瑟堡的所有港口设施都已被彻底破坏,码头也被炸毁,整个港湾区都布满了各种各样的水雷,有的水雷放置在海底,要借助于潜水员才能消除其危害,8月底以前,笨重物资无法在港口卸载。这些破坏给敌人造成的麻烦,使德军不用流一滴血就赢得了两个月时间。及时撤出圣索沃的德军,最多会使瑟堡早10天陷落,但却能为尔后战斗保存这4个师的大部分实力。瑟堡战斗是希特勒无端浪费兵力的典型。

   美军第1集团军把基本力量用于攻占瑟堡后,在南面只限于掩护向瑟堡进攻的军队,在巴讷维尔以南以左翼依托大海,并在巴讷维尔、卡朗唐一线组织防御。美国人曾试图在卡朗唐地域沿维尔河扩大使科唐坦半岛的美军与英军大登陆场保持联系的走廊,但遭到了由卢瓦尔河以南地域调到这里来夺回卡朗唐的德军党卫坦克第17师的抵抗和反冲击。因此,美国人未能在维尔河以西扩张战果。在该河以东,他们也只向圣洛方向推进不远,并且只攻占了科蒙。

   在6月18日以前,英军登陆场西段的战事也发展得同样缓慢,因为蒙哥马利把大部分注意力不是放在这里,而放在卡昂。从北面和西北面实施的长时间猛攻,应与由维莱博卡日、蒂伊一线向东南方向实施的突破相结合,清除德军防御中的这个突出部。实施预定突破的坦克第7师和步兵第50师于6月12日在维莱博卡日地域与由亚眠调来的德军坦克第2师遭遇,该师实施突然反冲击,把英军坦克第7师赶出了它刚刚夺占的村庄。在蒂伊地域,英国人也不得不转入防御,在一些地点还后退了相当远的距离。他们只好调集新锐兵力并变更部署,随后终于在6月19日攻占了倒霉的蒂伊村。从北面接近卡昂并向奥恩河东岸扩大登陆场的一切企图,也都被德军各师的顽强抵抗所打破。

   由于敌人掌握制空权,德军不得不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实施防御。向作战地区调遣新锐兵力特别困难。军队的一切调动都只能在6月短促的夜间进行。由于油料不足,坦克和其他履带车辆须经铁路绕道输送,结果它们向战线开进的速度每昼夜超不过50公里。在作战地幅周围150-200公里半径内,铁路运输是完全不可思议的。从较远地点调来的步兵师走得极慢。一切运行图和计划都无法执行。因没有其他交通工具而乘坐自行车的步兵分队,到达预定地点时没有重武器、炮兵和运行储备品。只因集中了全部力量,并依靠指挥官和军队极大的自我牺牲精神,才十分艰难和勉强地保持住战场上不稳定的均势。

   但是希特勒对此是不会甘心的,这在他同龙德施泰特和隆美尔两位元帅的会见中明显表现出来了。这次会见是在他终于对龙德施泰特和隆美尔的坚决要求让步,表示愿同两位元帅会面后,于6月17日在苏瓦松附近举行的。他怀着早已变成病态的自欺欺人态度,仍然只把失败归因于军队各级指挥官的无能,避而不谈自己的过错,竭力使人相信他依然福星高照。隆美尔断然拒绝了对军队的诽谤,因为正是军队肩负着极端激烈的斗争重任。不过,隆美尔和龙德施泰特一样,感到除捍卫自己军队的荣誉和尊严外,重要的是要为尔后作战争取多少坚实一些的基础。

   任何一个尚未失去冷静判断问题能力的人,都不可能不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此悬殊的斗争迟早会使德军防御崩溃。敌人的计划很明确,没有任何冒险性,而且归根到底是以自己兵力的绝对优势为基础的。就在希特勒同两位元帅见面那天(当时同盟军正好在圣索沃地域突破成功),瑟堡陷落已被认为是最近将来的事了。美国人夺取瑟堡后,无疑会集中全力南下,并和英国人一起为前出战役地幅而力争突破。会见时再次提出了立即撤出科唐坦半岛和拉平卡昂地域战线的要求,这一要求再次遭到拒绝。当时还同样枉费心机地对希特勒进行了这样的劝说:用不着再提防敌人在第15集团军正面实施大规模登陆了,该集团军的兵力应该用来对付已经入侵的敌人。希特勒不懂得,在敌人实施战役突破的情况下,如果不及时下达必要的训令,不采取措施选择、构筑和以军队占领后方防御阵地,那么,德军就将大难临头。对于两位元帅的所有警告和请求,他只报以漫无边际、任何时候也不会实行的承诺:将调足够数量的陆海空军去法国呀,将使用大量喷气式歼击机呀;再就是吹嘘翼形火箭对整个战争的结局具有决定性意义。当隆美尔接着利用最后一次谈话,委婉说出自己对总军事、政治形势的全部疑虑(这些疑虑他早在6月5日就打算去大本营陈述了),并大胆提出停止战争的坚决要求时,希特勒怒气冲冲地回答,隆美尔只应为自己负责的地段操心。希特勒曾答应6月19日听取几个前线指挥官的报告,但这一承诺也未实现,因为在苏瓦松会见结束后不久,有几枚偏离航向的火箭落到了希特勒所在的防空洞附近,于是他赶忙回到了自己的大本营。

   6月12日夜,终于首次使用了似乎储存了很多的“神奇武器”,宣传机构力图围绕这种武器大肆渲染,借以转移人民和军队对前线不断恶化的形势的注意。这是V-1翼形火箭,一种靠喷气发动机推动的无人驾驶火箭弹。它的外形象飞机,长约8米,翼展5米。新式武器的活动半径为250公里,速度为每小时650公里左右,装药约1,000公斤。火箭在地面发射前即已瞄准目标,因此它在飞行时已经是非制导的了。由于火箭散布可达15-18公里,所以它只能用来毁伤大面积目标。这种武器由试验转为成批生产和使用,用了整整两年。花费这样多时间,不仅仅因为“神奇武器”像其他任何新式武器一样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而主要是因为敌航空兵对制造火箭的工厂不断进行猛烈袭击。1943年12月在法国北部开始的修建发射场工程,由于这些发射场在伪装到敌人难以发现之前,连续不断地遭到敌航空兵轰击,所以经常陷于停滞状态。

   希特勒企图通过使用V-1火前,达到他在1940年秋季不列颠之战中未曾达到的目的,即通过对伦敦实行恐吓性的空中突击,迫使英国缔结和约。但是新式武器也没有带来预期效果,而只招来英国人对德国和平城市进行最残酷的报复性空袭。现在优势明显在英国人一方。把翼形火箭用于军事目的,在敌人拥有大量技术兵器的情况下,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

   假如新式武器在几个月前用来袭击当时挤满美英军的英国南部地区,包括在实施此战役中起了最重要作用的朴次茅斯港和南安普敦港,那么战事进程就会不一样了。艾森豪威尔在其《远征欧陆》一书中曾表示深信,如果德国人能在6个月的时间里不断用火箭袭击上述目标,那么诺曼底登陆就会无法进行。

   不出所料,新式武器对伦敦及其市民造成的精神震撼和物质损失,起初是极大的。近几年中饱尝艰辛的伦敦人一度十分高兴地看到德国空军的活动在逐渐减少。随后同盟军开始入侵,敌人实施空袭的任何威胁似乎都过去了。因此,德国人几乎连续不断使用可怕的新式武器,便使人们对未来感到失望和恐惧。一部分平民只好从伦敦及处于新式武器射程内的英国南部地区疏散。但是英国人有足够的兵器,可以在不影响前线作战的前提下组织有效的对空防御。翼形火箭的飞行速度约为每小时650公里,所以它可能被歼击机和高射炮击落,或被伦敦接近空域的拦阻气球拦截。在使用这些防空兵器的头一个星期,被击落的翼形火箭数量占30%,两个半月后,出现在英国上空的V-1火箭有70%被及时击毁。同盟军除组织对空防御外,还对可能生产新式武器的地区及这种武器的发射场进行了空袭。虽然在空袭中投掷了10万吨炸弹,损失450架飞机,。而空袭仍未取得圆满的胜利,但不管怎样,同盟军通过防空兵器与空袭相结合,使受威胁的范围到9月初前已大大缩小,以致居民可以返回伦敦及实行疏散的英国南部地区了。9月8日开始使用的V-2火箭产生的作用要可怕得多,新火箭装的是火箭发动机,速度已提高到飞机无法在空中击落它的程度。V-2火箭的作用很大,因为它是在落角大的情况下毁伤目标的。当它落在开阔地时,能深深穿到地下,形成巨大的弹坑。但是,这种武器并不能决定战争结局,因为即使从数量上说,这种武器也显得太少。

   最后一批火箭是在1945年3月27日发射的。然后,西方盟军迅速推进,火箭的活动半径便不再允许对英国进行突击了。在新式武器使用期间,被其炸毁的房屋达24,000所,严重损坏的房屋达6万所。

   同盟军在各登陆场的行动,并不象他们的计划所规定的那样迅速和顺利地发展。这不仅因为德军不顾英国人占有很大优势而进行了意外顽强和有效的抵抗,而且因为天气阴晴不定——正如同盟军所担心的那样,天气一直变幻莫测,降低了原定卸载速度。当拉芒什海峡在6月19日突然起了持续数日的风暴以后,情况简直令人感到惊恐。同英国的海上联系已断了4日。在美军登陆地区构筑的“桑甚”港被毁坏到无法修复的程度。许多大军舰和登陆舰艇沉入海底。美军有一个师正好在海上碰到风暴,整整四天无法卸载。当军队终于下船后,他们已被连续数天的晕船折磨得精疲力尽了。由于弹药不足,炮兵被迫最严格地节省炮弹。已在上陆地域构筑的机场则因跑道太短而不能使用。

   假如德军统帅部拥有足够数量的兵力,那么这一危机可能是它根本改变登陆场形势的唯一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是德军兵力只勉强够据守防线。辖党卫坦克第9、第10师的一个党卫坦克军正从匈牙利调来,该军是在东线作战后开到那里进行改编的,但是,由于法国铁路遭很大破坏,它的调动受到了严重拖延。“B”集团军群长官希望,用这个坦克军和已经在这一正面作战、现在可以用步兵师去替换下来的几个装甲师的兵力,即可在卡昂接近地对英军翼侧和后方实施强大突击。“西方”坦克集群司令盖叶尔·冯·施韦彭堡将军负责准备这次突击,为此,在塞纳河与德龙河之间行动的军队都转归他指挥。但是,在这里防守的大部分装甲师都不能换班,因为那样德军防御力量便太弱了。结果,基本上只能靠新开到的坦克军用它的2个师实施预定突击。而在此之前,蒙哥马利军队已克服恶劣天气造成的困难,转入了进攻。英军第1集团军补充了由几个步兵师和装甲师编成的一个军,于是蒙哥马利指望能在宽正面实施重兵突击,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他的计划是:以右翼第30军经维莱博卡日向奥奈挺进。新开到的第8军应利用这一突击来保障自己的翼侧,以所属2个步兵师和2个装甲师以及2个独立坦克团首先强渡奥东河,接着强渡奥恩河,从南面包围卡昂。当这两个军取得战果后,第1军应从北面发动进攻。

   第30军于6月25日发动进攻,次日在取得一些初胜后,即碰到了德军的坚固防御而停止前进。随后展开进攻的第8军也未能通过便于防御、而且设置了大面积地雷场的起伏地。诚然,英国人终于还是进至奥东河,并在奥东河与奥恩河河间地带的高地暂时站稳了脚跟。但党卫坦克第2军随即由维莱博卡日地域向奥东河两侧实施了强大反冲击。补充和装备了大量重型坦克和自行火炮的德军各装甲师迫使英国人向北退却,夺取了奥恩河以东的高地。敌重型舰炮火力和空中优势,使德军不能在这一兵力不足的反冲击过程中夺取决定性胜利,尽管这一反冲击在长时间里打破了蒙哥马利攻占卡昂的一切希望。

   到7月初前,同盟国已调遣百万大军和大量装备到欧洲大陆。美军第1集团军现在共有13个师,编成4个军。英国、加拿大集团军也不比它弱,它辖12个师,编成5个军。完成攻占瑟堡任务后腾出的美军师已开始向南进攻,现在美军整个集团军都在科唐坦半岛西南部直至科蒙以东对德军第7集团军施加压力了。看来,同盟军两个集团军在有生力量和技术装备方面拥有的巨大优势本身,会促使它们立即实施突破。但是艾森豪威尔和蒙哥马利认为形势还不十分有利。各登陆场还是太小,使得在那里集结的兵力不能顺利展开。由于战线还一直局限在不能畅通无阻地机动军队的地区,所以扩大登陆场就显得特别急需。美军第1集团军被困在布满沼泽和田埂上栽有绿篱的地区。筑在这些1米高的田埂上的掩蔽工事,很便于防御者固守,因为这些高高的土堤同时又是防坦克障碍物。所以,美军集团军打算首先走出这一不利地区,以保障自己占领有利出发阵地,并能展开重兵。为此,它必须推进到圣洛、佩里耶、莱赛一线。

   7月3日,美军第1集团军着手完成这一任务。开始了极为艰苦的浴血战斗,过了两个星期,美国人才取得这些战斗的胜利。德军在构筑良好的阵地上顽强扼守,仅在遭到占数倍优势之敌猛攻时才放弃阵地。美军西翼已进至莱赛。为争夺圣洛展开了最顽强的战斗,这些战斗迫使德军统帅部投入了包括两个装甲师在内的全部预备队。7月18日夜,美军冲入圣洛。在这次战斗中,德军第8军军长马克斯将军阵亡。他曾在东线受过重伤,失去了一条腿,但仍继续服役,同盟军入侵一开始,他就带着无穷无尽的精力领导整个正面的德军防御,接着领导正面西段防御。
夺取圣洛后,赋予美军第1集团军的任务算是完成了。随后,美国人开始认真准备突破。

   蒙哥马利也认为在东部地域扩大登陆场是必要的,他打算把自己的东翼进到迪沃河,攻占卡昂,从那儿打到比尔盖比斯没有进行过工事构筑的高地,只要可能,前出到高达359米、能瞰制周围广阔地区的蒙庞松山。此外,蒙哥马利还指望通过由登陆场东部不断施加压力,迫使敌人始终担心英军向塞纳河下游和巴黎方向突进,而在该地区保持庞大兵力。虽然攻占预定地区的任务完成得不够圆满,但他通过多种冲击无疑达到了这个目的。

   为了保证占领卡昂,蒙哥马利吸取了过去失利的教训,坚持要使用战略空军的庞大兵力。7月7日晚,460架战略轰炸机为切断德军与后方的联系和消灭其预备队,在40分钟内对位于德军战线5公里后的一个纵深3.5公里,宽1公里多的地区投掷了2,000吨炸弹。次日清晨,3个师对卡昂转入向心进攻。进攻虽然在两天后以夺取该市而告结束,但并未达到预期希望和达成决定性的转变,空军实际上做得太过火了,进攻地域受到严重破坏,被炸得遍地弹坑,从而为己方进攻军队的推进造成了极大困难。由于德军极力避开受到空袭威胁的居民地,所以卡昂城里几乎没有军队。但这里仍有2,000名法国人死于轰炸。

   敌人在随后一个星期中对整个正面不断施加压力,竭力使德军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不让他们从个别地段撤回兵力。同时,敌人还想准备两次大规模进攻。这两次进攻拟在7月18日至21日之间进行,目的是扩大奥恩河与迪沃河之间的登陆场,攻占比尔盖比斯地域的高地。在7月18日由卡昂地域向东南方向发动进攻之前,实施了比进攻卡昂之前还要猛烈的航空火力准备。1,700架重型轰炸机和400架中型轰炸机参加了火力准备,它们在5时45分至7时45分投掷了12,000吨炸弹。但是,考虑到上次密集轰炸的经验,这次空军只使用了装有瞬发引信的中圆径炸弹,而大圆径炸弹(部分装有延期引信)拟用来切断进攻地域与两翼和后方的联系。当时德军也已适应了敌人的新战术。德军防御显著成纵深梯次配置,并得到大量反坦克兵器,特别是88毫米高射炮的保障。以便抗击突入纵深的敌坦克。进攻一开始就相当突出的英军装甲师碰到了这种积极的、与反冲击相结合的防御,丧失了150多辆坦克。德军5个装甲师的部队参加了这些成功的反冲击。7月20日,比尔盖比斯附近的高地战斗结束。同时,敌人向东推进,在特罗阿恩地域进抵迪沃河。

   同盟军两个集团军在7月份的缓慢推进,没有实现英美报刊在顺利实施登陆以后表达的愿望。于是舆论界更加急不可耐,开始对军事领导人持批评态度。人们担心同盟军无法从夺取的登陆场继续推进,斗争将具有阵地战性质,并且旷日持久地拖延下去。军事领导人只好默默忍受这些批评,以免被敌人侦察机构察明自己的计划。

   对西线作战负责的两位德军元帅的焦急心情要严重得多。开到的补充兵员和技术装备,早在6月份就已无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人员损失和满足对武器装备的需要。在开到这一战场的德军少量预备队当面,敌人的新锐兵力正源源不绝地加紧开来。敌人仍然掌握完全的制空权。毫无疑问,拉得过紧的弦迟早要断。6月22日,俄国人在东线对“中央”集团军群发动了新的进攻,这一进攻几天后就使其正面完全崩溃。为了阻止这一进攻,必须集结一切可能集结的兵力。自此以后,指望增调足够援兵到诺曼底的可能性比以前更小了。龙德施泰特和隆美尔再次坚决要求晋见希特勒。6月29日在上萨尔斯堡举行了这次会见。他们枉然企图说服希特勒,总形势极其迫切地要求停止战争。希特勒不愿对这一问题进行任何认真的讨论,而只夸耀“神奇武器”的决定性作用,把当时情况与历史上的类似情况相提并论。会见的唯一结果是调整了高级指挥官。7月1日,克卢格元帅取代了龙德施泰特,埃伯巴赫将军取代了在东防御地段指挥“西方”坦克集群的盖叶尔·冯·施韦彭堡将军。同时,“西方”坦克集群改称坦克第5集团军。在此之前几天,即6月29日,第7集团军司令多尔曼上将在指挥所死于心脏麻痹。党卫军上将豪瑟奉命接替他的职位,他是前十万大军 [ 俄译者注:指原德国国防军陆军。凡尔赛和约规定其人数为10万。其中包括4,000名军官。 ] 中将领之一,就素质而言,是完全符合新职务要求的。

   无休止地撤换集团军群和集团军司令,早已成为一种癖好。但是,在德国越来越衰弱,而它的敌人在所有战区的实力却越来越强的情况下,新任命的司令官们,无论他们多么勤勉,无论他们在希特勒看来是多么盲从他,怎么可能挽救危局呢?现在世界上任何力量也无法避免大祸临头了。克卢格元帅两年来卓有成效地指挥东线的“中央”集团军群,积累了丰富的防御作战经验。也许,他根据在元首大本营得到的印象,确信他能依靠自己的谨慎和毅力胜任新的任务。但他很快就不得不承认,这里的情形毕竟和他半年前在东线碰到的情形有本质的不同,双方兵力兵器的不平衡,排除了长时间稳定诺曼底战线的任何可能性。不过他首先只好承认,指挥官和军队已做了人力所能及的一切。因此,他也只能消极地继续进行力量悬殊的斗争。

   隆美尔留任“B”集团军群司令职务。希特勒没有任命他为龙德施泰特的继任者,是因为上个月他们多次发生了相当激烈的争论。他再也不信任隆美尔,但是另一方面,他又不想失去这位精力充沛、在军队中享有威望的司令官。隆美尔几个月来确实醉心于政变计划,因为他已最终确信,在希特勒领导下继续战争,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德国遭到无谓和规模巨大的灾难。这样的观点,自然没有妨碍他要求自己和交给他指挥的军队在战斗中发扬最大的自我牺牲精神,因为军事形势越恶化,那么即使希特勒被除掉,同敌人缔结德国可以容忍的和约的希望也会越小。但他来不及根据这些见解做出最后的结论。7月17日下午,他的汽车在返回前线时遭到敌机攻击,他多处负伤,其中包括头颅骨折和严重脑震荡。命运的这种安排,使隆美尔未能参加德国军事史上没有先例、本来要由他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1944年7月20日谋刺希特勒事件。

   5.7月20日事件及其后果

   对希特勒军事指挥方针的不满,从斯大林格勒惨败时起就已在深刻了解事件真相的那部分军官心中萌芽了,并且再也没有消失。前线的局势不断恶化,部队和兵团在得不到任何战术或战役利益的情况下越来越频繁地被葬送,这些都助长了这种不满情绪。最高军事领导人除极少数盲从元首的将军外,都确信必须清除希特勒对战役指挥的决定性影响,或者至少派一名军事专家去担任总参谋长,对他进行监督,并对所有战场负完全责任,还要结束已经令人难以忍受的德军最高统帅部和陆军总司令部双重领导局面。由于希特勒性格暴戾,对自己直觉的绝对正确性坚信不疑,所以迫使希特勒自动放弃战役指挥权的任何企图都难免碰壁。于是,只剩下使用暴力这一条路。只有最高军事领导人才能使那样的计划付诸实施,但他们却认为自己不能采取那一类步骤。这倒不是因为对他们已宣誓效忠的国家元首采取暴力行动与他们内心的信仰相矛盾,而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不可能使用他们可以接受的手段来实现这一计划,害怕自己要对人民和历史负责。或者因为他们简直已陷于绝望。所以,看来他们之中没有一个人会下决心赞同,更不用说支持通过谋刺手段来推翻希特勒。在这方面,起很大作用的因素,除道义上的重要考虑外,是他们害怕自己会带着变节者的坏名声,或作为背后捅人一刀子的新传奇故事的主人公被载入史册(这种故事会给人留下强烈印象,事后又很难澄清)。就连深信必须结束希特勒的危险领导和战争已经失去意义的隆美尔,也不同意杀害希特勒,而力争只是罢免和逮捕他,随后再由德国人民的相应机构进行审判。当时只有极迅速和彻底消灭希特勒,才能把军官们从效忠誓言中解放出来,而且据认真考虑过简单罢免后果的所有人看来,这也是军队和人民不在敌人面前显得慌乱的决定性条件。因此,应当由其他势力来承担这一紧迫任务。这些势力不是来自前线高级指挥官行列,而属于较易于冲动的晚辈。早在1943年3月,一直还受到斯大林格勒惨败影响的“中央”集团军群参谋长特莱斯科夫上校,就曾在希特勒座机里放了一枚炸弹,试图消灭希特勒。但由于延期引信失灵,这次谋刺没有成功。

   军队外部的一些人士早已渴望采取这种救国行动。在由持各种观点的前外交官、高级官员、青年和原政治活动家的代表组成的非军人阶层中,结成了这样一个反对派,它不是仅仅要求希特勒不要过问军事,而是要坚决推翻希特勒在国内外的统治,因为这种统治使德国人民感到耻辱,并且建立在恐怖之上,是为了希特勒和按照他的指使以最卑劣手段维持的。反对派找到了前总参谋长贝克上将及前莱比锡市长和帝国物价局局长戈台勒,拼凑了相当虚弱而又成份复杂的核心,这个核心把密谋者连成了一根链条。但是他们不可避免地需要向军人求援,因为只有军人才拥有除掉希特勒的手段,另外只有他们才能为夺取国家政权作好必要的准备。

   与贝克有多年密切联系的驻法国德军司令施蒂尔普纳格尔将军,以及留在柏林的后备军总司令的参谋长、伯爵施道芬堡上校和最高统帅部办公厅主任奥尔布里希特将军,组成了军队中的主导力量。他们利用许多在军队中占据高位的总参谋部较年青的军官,准备夺取政权。隆美尔在施蒂尔普纳格尔的计划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由于他是最有声望的将领之一,所以准备在希特勒丧命后把陆军指挥权交给他。隆美尔不打算推辞分配给他的角色,但是他在表示同意之前附加了两个条件:第一,他将首先以最后通牒形式要求希特勒停止战争;第二,如果这一步骤无效,接下去不是在肉体上消灭希特勒,而只是强迫他下台。但是谋刺行动在好多星期以前就已策划,这种谋刺一旦成功,隆美尔将受到良心的谴责,而他在7月17日受伤后,就不必受这种谴责了。现在他即使表示最坚决的抗议,也已经无法制止这种行动。

   密谋分子认为,为使谋刺行动和希特勒的下台还来得及带来明显的政治利益,必须尽快动手。任何继续等待都会使军事形势变得极为不利,从而彻底失去本来就很渺茫的希望,即迫使西方国家做出选择:是同意缔结德国可以忍受的和约呢,还是把艰苦的流血斗争进行到胜利结束。对于谋刺成功后应当做什么事,意见较为统一。据估计,如果不能全面停战,那么德国可以不管无条件投降的要求,通过从德军占领的西部地区撤军,促使西方国家在西线停止作战行动和对德国的空袭,这样,就有可能在帝国边界一侧扼守东线。对国家机关和党内忠于希特勒的所有人员,要视可以达到的保密程度,争取他们保持中立。

   进行谋刺的任务由施道芬堡承担。他利用自己在东普鲁士希特勒大本营出席每日汇报会的机会,于7月20日在会议室放了一个装有延时炸弹的皮包。计划在最后关头破产了,因为这次汇报会不是象平时那样在混凝土避弹室举行,而由于炎热移到了简陋的木头结构房屋,这就大大缩小了爆炸威力。施道芬堡却完全相信目的已经达到,便发出信号要求采取计划所规定的夺取政权的进一步措施,柏林、巴黎和其他一些地方都立即照办了。由于很快就发觉谋刺失败,这些当时只部分采取的措施,当天就取消了。但是这些措施马上暴露了密谋的整个规模。几个积极参与准备和实施谋刺行动的人,包括奥尔布里希特和施道芬堡,根据军法判决,于7月20日夜在柏林被枪决。贝克上将被迫自杀。其他人逃出柏林,或是回家,或是躲藏起来。人民和军队大多把谋刺希特勒的行动视为叛逆而加以谴责。无耻的宣传机构则竭力不让公众了解,至少不让他们正确评价(更不用说同情和赞赏)促使密谋分子及其同情者采取那种措施的动机,因为这些动机渗透着对祖国发自内心的深厚责任感和真正的爱。极权制度和希特勒无法遏止的复仇欲望所导致的审判,无论是在作已判决和极令人厌恶、极残忍地执行判决时,还是随后对犯人亲属进行惩罚时,都远远超出了当时德国统治者自认为享有的国家特权所允许的范围。

   希特勒把为他安排的末日的推延,视为命运的象征,并且比以往更坚定了或者把战争进行到胜利,或者把德国人民引向深渊的决心。他认为军队仍然缺乏纳粹的狂热精神,特别是总参谋部对他的军事指挥持消极态度(这明显表现在总参谋部有许多密谋分子和谋刺行动的知情者),是近几年连遭失败的主要原因。他虽然十分痛恨总参谋部,但没有它作为指挥机关又混不下去。不过,他认为必须给军队灌输新精神。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是任命希姆莱担任后备军总司令。希姆莱在增加党卫军部队数量的同时,建立了所谓“人民步兵师”,并使这些师越过陆军的指挥而隶属他自己。

   对陆军的这一间接诽谤,既没有根据,也很愚蠢。说它没有根据,是因为军队直到最高指挥官,在与敌人作战时都极其顽强和奋不顾身地覆行自己的职责。对作战军队来说,7月20日几乎无声无息地过去了。军队过分忙于履行自己艰难的军人职责,全神贯注地解决每天碰到的困难和要事。说建立“人民步兵师”是愚蠢的,是因为这对除军队现有的师是一种侮辱,并且使它们处于不利的环境。此外,这还损害了陆军的统一和团结,进一步扩大了因增加党卫军部队数量及组建用于地面战斗的野战航空兵师和伞兵师而产生的编制上的混乱。这种军事上的混乱状态之所以没有超出许可的范围,要归功于前线各级指挥官。战斗友谊使他们紧密团结在一起,他们把爱国义务看得高于个人的一切。

   所有战场的灾难性局势及近几个月在东、西线战斗过程中遭到的巨大损失,比7月20日事件及其后果要严重得多,如果战争还要无限期地拖延下去,那么这种局势和损失就有可能耗尽德国人民剩下的全部力量。不过,7月20日成了要求人民做出那种牺牲的合适借口。戈培尔的宣传机构开始叫嚷:“在这危险的时刻,命运仁慈地保护了元首。因为它要留他去创造美好的未来。”戈培尔宣布,装备精良的庞大预备队正派往前线,大量新的师正在组建和训练,V-1火箭已经使用——用他的话来说,这只是使用敌人完全没有料到的各种新式武器的前奏。他力图以这些消息来打消人们对不利军事形势的顾虑。戈培尔声称,如果事实不能证明他的话,他是不敢说上述情形的。在此情况下,人们怎能不相信他呢?这一宣传标志着德国人民开始在戈培尔主持下进行总体战动员,国家通过严重干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暂时停止了不是直接为战争目的服务的一切活动。如果这种措施确能对胜利具有决定性意义,那么希特勒政权就对德国人民犯了罪,因为它没有更早采取这些措施。实际上,1944年夏季已经不可能打嬴,而只能拖延战争了。德国人民中有许多人盲目信任自己的元首,走上了最后一段艰难道路,在9个月里继续忍受着不可想象的物质和人员损失,直至丢掉最后一些工业中心和被赶出祖国的大片地区,并丧失任何抵抗能力。

   6、阿夫朗什和法莱斯

   7月20日前后,同盟军3个集团军已准备从各自登陆场实施决定性的跃进。它们的陆上兵力已增加到大约30个步兵师和13个装甲师。这些不断得到补充的兵团,还可以得到实际上掌握绝对制空权的空军的支援,而德军与之对峙的兵力只有20个步兵师和8个装甲师,这些师的人数最多只够编制数的一半,而且还得不到多少航空兵支援。

   因此,可以很有把握地说,同盟军正在准备、而德军指挥机构已经预料到的英美军从科唐坦半岛实施的突破,将会取得成功。但促使希特勒接受这种想法,并使其相信以后再寻找出路就会太迟的一切尝试,都碰了钉子。希特勒既不打算对自己,也不打算对别人承认他已陷于绝境,没有任何出路。虽然他终于决定将第15集团军一些师用于诺曼底,但这一决定已为时过晚。这些师的调动太慢,对战事的发展不能产生什么明显的影响,而只能使不可避免的灾祸规模更大。

   当时还指挥同盟军全部陆上兵力的蒙哥马利的计划是:以美军第1集团军中央在佩里耶、圣洛之间地段实施突破,以快速部队向库唐斯方向迅速推进,切断德军防御西翼,完成突破后转入大规模行动,首先夺取调遣新锐美军师到大陆所必需的布列塔尼半岛诸港。

   美军第1集团军左翼和英军2个集团军应实施牵制行动;其中英军第2集团军应由卡昂以南地域向法莱斯方向实施冲击。

   不利的天气排除了使用航空兵的可能,因此,原定7月20日实施的进攻只好推迟5天。7月25日,敌出动飞机实施航空火力准备,这次向纵深8公里、宽1.5公里的地域投掷了4,700吨炸弹。美军3个师利用这一猛烈轰炸,于11时在狭窄正面转入短攻。另2个装甲师和1个步兵师准备发展突破,经打开的峡口向库唐斯实施突击。尽管空中突击很猛烈,美军进攻地带的防御却没有受到完全压制;其中,敌人在未遭轰炸的两翼遇到了强烈抵抗。不过美国人的数量优势终于起了作用。到进攻第二日日终前,他们已进入莱赛和佩里耶,而坦克先遣部队则直抵库唐斯。这一突击特别危险,因为它确实有可能切断德军防御西翼。德军试图以两个装甲师由东面实施猛烈反冲击,借以挽救危局,但没有成功。这两个师同德军整个西翼一样,被美军进攻的强大浪潮冲垮了。德军西翼付出严重损失的代价,才没有遭到完全的合围。由于美国人进行了成功的突破,德军在圣洛以西的防御已经崩溃到无法恢复的程度。敌人立即利用了这一有利情况。共辖8个步兵师和4个装甲师的2个军,在库唐斯两侧向南迅猛进攻。7月31日,格朗维尔和阿夫朗什落入美国人手里,德军(包括拼命抗击进攻之敌的一些分散的部队)抵抗终于被粉碎,突破告成。接着,艾森豪威尔认为使用在进攻的两个军后面做好战斗准备的第3集团军的合适时机已经到来,该集团军辖3个军,由精力充沛的巴顿将军指挥。两个新投入的军为掩护同盟军左翼而挥师东进。巴顿指挥这两个前出的军和另一个军。奉命攻占布列塔尼半岛,并向南和东南推进,以便从南面包围德军。在第3集团军开始行动的同时,此前指挥第1集团军的布莱德雷将军开始指挥由美军两个集团军编成的美军第12集团军群。假如希特勒能接受克卢格元帅的要求,那么虽然情况已十分严重,他仍能使局势勉强过得去。由于不让敌人从登陆场发动进攻的企图已经失败,现在只能使两个集团军避开威胁着它们的合围,并为挽救在布列塔尼半岛防守的那些师而撤出这一半岛,同时毫不迟延地放弃法国整个西南部和南部。这样,也许还能在塞纳河或塞纳河东南阻住敌人推进。但是希特勒下达了截然相反的命令,根据这一命令,必须扼守布列塔尼半岛,或至少扼守它的几个港口,“G”集团军群应留在法国西南部和地中海沿岸地区,敌人在阿夫朗什地域打开的缺口应通过反突击予以封闭。为此,他下令从正面无条件地撤出所有装甲师,以这些师编成由坦克第5集团军司令指挥的突击集团,并把它集中于莫尔坦地域,任务是:向阿夫朗什实施突击,切断突进的美军第3集团军同其后方的联系。命令中特别强调,任何情况不都不得让敌人前出到战役地幅。但是由于同盟军航空兵不断实施空袭,到8月6日前,原定集中的6个装甲师中只有4个集中到了指定地区。

   同时,无论是在阿夫朗什地域,还是在正面其他地段,情况都已显著恶化。巴顿集团军的一个军向西南方向和南方向进攻,侵入布列塔尼半岛,已进抵富热尔。两个左翼军挥师东进,已前出到朗迪维、莫尔坦一线。由于这样调转了方向,突破向纵深发展了将近30公里。

   圣洛和卡昂之间的同盟军也开始行动了。诚然,蒙哥马利7月25日预定向法莱斯方向实施的突击是令人失望的,因为军队在取得初胜后,即被德军装甲师的反冲击所阻。蒙哥马利得到的印象是,德军东翼仍然是很顽强的。但是,由于美国人在西翼实施进攻,那里的战事发展顺利,所以他决定把英军的主要力量转移到科蒙地域,打算与由圣洛地域进攻的美军左翼一起摧破德军在该地段的防御。不过,7月31日开始的这些战斗,并未使突破获得成功。诚然,美国人由圣洛地域的进攻立即得到了迅速发展,一直到由德军顽强防御的维尔河才被阻住。德军第7集团军在这里掩护集中于莫尔坦地域的德军突击集团北翼。英国人在科蒙地域转入进攻后,碰到了德国人的顽强防御,长时间受阻。他们在激烈和常常互有胜负的战斗中为自己打开了一条通往南面的道路,8月4日进至瓦西地域,但未能攻占蒙庞松山,不过德军也需要做出巨大的努力:不得不把原定向阿夫朗什突击的两个党卫军装甲师投入这些战斗。在东部,英国人直抵蒂里阿尔库尔和布雷特维尔。当德军突击集团正极其艰难地向莫尔坦以东地区集中时,德军两个集团军因位置已经很危险,而越来越明显地面临着严重威胁。它们在莫尔坦、维尔、蒙庞松山、布雷特维尔一线防守,南翼完全暴露,后方没有保障。大部分装甲师(防御的支柱)已从正面撤走。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碍美军第3集团军司令把新锐兵力投入东部方向去迂回德军南翼,并在德军向莫尔坦实施反突击失利时再调这些兵力北上。确实,在这种情况下,具有决定意义的时机已经彻底丧失了,突击集团——集团军群最珍贵的力量——必定会遭到沉重打击。德军指挥机构的行动当时就使敌人莫名其妙,他们得出的印象是:德军简直是自取灭亡。同盟军统帅部同样难以理解的是,怎么可以在得不到足够空中掩护的情况下,在狭窄地段集中装甲师。

   但是,进攻的命令仍然有效。由于组建突击集团有很多困难,而希特勒又发出了特别号令,要求“让更多美军通过阿夫朗什,随后相应地取得更大的战果”,所以进攻日期推后了。坦克集团军又增加了一个装甲师(按顺序为第5个师)。第7集团军左翼加强第15集团军所辖的2个步兵师,受领了实施牵制行动的任务。由于反攻开始日期推迟到8月6日夜间,以便至少能在不受敌航空兵干扰的情况下实施第一次突击,又由于这一突击只指向美军一个师,所以德军集团完成了突破,夺占了莫尔坦。坦克第2师楔入敌战斗队形10公里。但是一到拂晓,敌人的轰炸机便从四面八方扑向进攻的德军师,炸弹和火箭弹倾泻而至。德军的300架歼击机无法改变自己坦克集团的命运,它们或是在起飞时即被击落,或是受敌歼击航空兵优势兵力拦阻,根本无法接近战场。德军坦克兵和步兵深知自己取胜具有决定性意义,他们为夺取这一胜利顽强厮杀了一整天,在一些地方曾使敌人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到这一天浴血战斗结束前,只在莫尔坦以西还剩下一个突破口。但希特勒不顾一切地下达了次日晨继续进攻的命令。

   当这一尝试也遭到失败,只好把突入的几个装甲师撤回出发阵地以后,又决定在8月11日实施务必经过认真准备的新进攻。但是这一进攻已注定不能实施。希特勒的这些命令长期无视整个正面战事的迅猛发展,现在已经不能不看到从南面威胁德军的巨大危险了。

   由于德军的抵抗相当弱,巴顿的第3集团军先头一个军在8月1日强渡塞吕恩河后,立即向南急进,以切断布列塔尼半岛,同时攻占该半岛各港口。留守布列塔尼半岛的德军(3个步兵师和1个伞兵师的主力)所受领的任务是迟滞敌推进,尔后坚守各港口,直到最后一个人。德军各兵团无论兵力还是交通工具都显然不足以拦阻敌快速军队。因此,它们主要用于防守布雷斯特、圣纳泽尔、圣马洛和洛里昂诸港,同时与抵抗运动的当地组织作斗争。向南推进的美军装甲师未碰到特别困难,于8月6日在雷恩以南进至海边,从而孤立了这一半岛。同时,另一个装甲师的先遣部队已进抵布雷斯特。在这些坦克兵团后面跟进的3个步兵师受领的任务是合围和夺取各港口,它们碰到了德军的坚固防御,这种防御在布雷斯特附近显得特别顽强,因此,同盟军极其需要的这一港口,直到9月19日才被攻克。

   由于总形势对同盟军来说比预料的要有利得多,同德军集团军群的斗争又取得了巨大胜利,美军第3集团军长官便从南面掩护自己的军队,并把基本力量转向东方。虽然德军在莫尔坦附近实施的反突击一度使同盟军感到有些不安,美军仍调了2个新锐军到当时已进抵拉瓦勒和马耶讷的第15军附近。起初,同盟军统帅部的企图可能是切断德军退路,经勒芒实施平行追击。但是,由于德军8月10日以前继续在莫尔坦附近进攻,而且显然不打算采取措施避开合围,艾森豪威尔便决定马上利用这一非常有利的形势。巴顿进抵勒芒后即提兵北上,向阿朗松方向实施突击。调到那里去的一个德军装甲师暂时击退了这一突击,但随后即被迫在敌人不断增强的猛攻下退却。8月12日,美军坦克先遣部队出现在阿尔让唐附近,法军装甲师先遣分队也在其以西的埃库舍附近出现。美军3个步兵师紧随其后跟进。假如英国人现在能够在德军两个集团军(它们一直还在奥恩河与维尔河间地域作战)主力东撤之前,通过从北面实施突击,及时摧破德军在奥恩河与迪沃河河间地带的顽强抵抗,那么,艾森豪威尔的计划无疑会获得成功。

   希特勒的一切措施实际上只能帮敌人的大忙。自隆美尔受伤以后同时指挥西线德军和“B”集团军群的克卢格元帅,看来在此以前许多天就已看到日益接近的危险了。他认为,德军在莫尔坦地域的进攻失败后,德军两个集团军再没有任何理由扼守对它们来说已经很危险的阵地了。他再次提出了以下请求:立即把这两个集团军撤过塞纳河,同时把“G”集团军群各师撤出法国西南部和南部,以便用这些师与在北面退却的“B”集团军群一起建立新的防御,这一防御的南翼将依托瑞士边界。由于向希特勒提出的这一请求接连几天没有得到答复,克卢格只好自己承担责任,命令坦克第5集团军先退到奥恩河,随后再退过图克河,命令第7集团军由南面的栋夫龙、阿朗松一线掩护退却。狂怒的希特勒不得不批准了这一命令,但是,克卢格命令所规定的退却机动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取决于敌人的行动。

   在克卢格定下这一决心之前,敌人已用自己的坦克先遣部队在阿朗松以北推进颇远,而且在正面北段和西段也采取了行动。

   诚然,蒙哥马利关于迅速向法莱斯推进,并在那里同进攻阿尔让唐的美国人会合的意图没有实现。在布雷特维尔山地,德军各师考虑到正面这一地段的决定性意义,建立了纵深梯次配置的防御体系,并以损坏的坦克和自行火炮埋在地下,纵深则用88毫米高射炮编成反坦克屏护队,借以加强防御,这样,在这里实施突破的敌坦克兵团就必须完成非常困难的任务。此外,还从第15集团军调来了两个步兵师。8月7日夜间突入这一地段的加拿大人在起初取得一些战果后,即陷在这一坚固防御的纵深。在其以西,英军第2集团军沿奥恩河谷地推进,终于攻占了蒙庞松山,并进抵孔代。美军第1集团军攻占了维尔河,并包围了第7集团军南翼,但是该集团军在巴斯通、栋夫龙一线组织了新的防御。

   当希特勒8月15日拒绝克卢格在前一天发来的关于准许两个集团军退却,让其脱离即将封闭的合围圈的请求时,情况就是这样。当时克卢格敢做敢当,自己下达了退却命令。但是在这一命令执行之前,克卢格元帅就被莫德尔元帅所取代,所用的借口是:他在进行几个星期的紧张工作后需要休息了。

   当时已经查明,克卢格虽然没有直接参加7月20日事件,但他知道这一事件的策划情况。他被解职后,不无根据地估计将会对他进行审判。为了免受凌辱,他在回德国途中自杀身死。在写给希特勒的遗书中,他再次陈述了关于进攻阿夫朗什失利原因的看法(希特勒把进攻失利归咎于他),在遗书最后部分,他恳求希特勒,如果新式武器和答应派来的喷气式歼击机不能带来成功,那就结束这场战争,使饱受苦难的德国人民免受新的灾祸。

   克卢格的继任者莫德尔和他一样,也是胸有成竹地来到西线的,他认为自己能通过采取果断措施恢复态势。但他也很快就确信,元首大本营不想懂得以现有的不足兵力作战是完全没有希望的。他要求有30个师和20万补充兵员。在当时的总形势下,这当然是无法实现的要求,其唯一目的可能只是想再次证明,多次向最高统帅部提出的关于西线情况十分严重的报告是正确的。莫德尔也找不到两个集团军脱离危机的出路。他命令几乎已被围于法莱斯地域的军队尽量坚持长一些时间,这一命令废止了他的前任的命令,但实际上未必有任何意义,因为敌人的猛攻本身,就很快迫使德军竭尽全力扼守暂时还暴露着的通往东方的通道,以便撤离受到半合围的地区。因此。各装甲师被配置在法莱斯与阿尔让唐之间的狭窄走廊两翼,以便扼守这一通道,不让留在半合围圈的德军被完全隔离。同时,德军各步兵师负责掩护退却,它们的后卫早在8月15日就已在由栋夫龙经坦什布雷、孔代成弧形伸延到法莱斯西北地域的那一地区进行战斗。当它们总算成功地撤过奥恩河后,合围圈更小了,这就使留在那里的部队混乱不堪。而且几乎破坏了军队的集中指挥。敌航空兵通过多日残酷的空中突击,使运输纵队和退却部队中本来就已日益严重的混乱状态变得更加严重。彻底失败的预感瓦解了疲惫不堪的军队的抵抗意志,人们越来越频繁地企图不惜任何代价免于被俘或牺牲,最后,这样的企图在阿尔让唐和法莱斯之间的狭窄走廊发展成了毫无秩序的逃跑。

   根据艾森豪威尔司令部的资料,加拿大军队从入侵开始以来遭到了最惨重的损失。到8月17日前,加军终于为自己打开了通往法莱斯的道路。美国人对阿尔让唐的猛攻仍然受阻。他们在不停止正面冲击的情况下,现在把主要力量用于实施大规模的包围机动,以便从东面切断遭到半合围的德军集团。但是他们在这里碰到了在纵深成梯次配置的德军,这是从第15集团军正面调来的,他们正同坦克部队一起在尚布瓦附近死守。8月19日,加拿大人在迪沃河上游河谷及其以东实施新进攻,傍晚推进到尚布瓦,在德军两个集团军混乱不堪的残部周围形成的严密合围圈被封闭。次日,德军3个装甲师的部队再次企图通过由特兰、尚布瓦地域实施突击,解救自己被围的同伴。诚然,它们未能从外面突破合围圈(一旦突破,即可解救大量兵力)。但是,一些部队及脱离自己部队的军人使自己的突围尝试同解围集团的行动相协调,终于突出了不坚固的合围圈。45,000人(8个步兵师和数个装甲师的残部)仍留在圈内,武器和其他军事技术装备的损失要严重得多,这对突围军队的战斗力影响特别大。

   艾森豪威尔早在法莱斯战斗结束之前就采取了继续展开战役所必需的措施。现在,德军统帅部在进行制止敌人由登陆场发动进攻的无益尝试中,已耗尽所有适于机动作战的师,艾森豪威尔已获得了选择尔后战役方向和目标的自由。德军在阿尔让唐、法莱斯地域开始遭到合围后,美军第3集团军受领了以自己的3个军分别向奥尔良、沙特尔和德勒推进的任务。沙特尔和德勒于8月16日失守,奥尔良于次日失守。德军统帅部实际上根本无法对付这一进攻,因为希特勒一直顽固坚持防守法国西南部和南部的计划。只有配置在大西洋沿岸卢瓦尔河与比利牛斯山脉之间的第1集团军长官,于8月1日接到了在第7集团军翼侧与奥尔良之间组织防御的命令。集团军长官在这里只碰到了一些由后勤分队编成的当地卫戍部队。诚然,上面答应给他派去第15集团军的2个师和党卫军的一些教导分队。美军1个军的推进暂时被阻于奥尔良、德勒一线,但这主要不是因为这点兵力进行了抵抗,而是因为美军前送困难。德军这些兵力即使能及时赶到指定地点,当然也是守不住长达100多公里的防线的。美军的交通工具已经无法保证由诺曼底的卸载港口给远距离推进的军队进行正常前送。同时,保全下来的一个人工港口和一直未能完全修复的瑟堡港的卸载能力不够强,难以满足同盟军4个集团军对各种供应品,特别是对弹药的巨大需要,也不能随着军队的推进相应增加运输汽车数量。因此,有时只好实施空中输送。美军第3集团军终于达到了自己的主要目的,即切断正由合围圈中退却的德军的东退之路。8月17日,巴顿奉命调自己的北翼由德勒北上。现在对同盟军来说,夺取塞纳河下游各渡口和截断正向塞纳河对岸退却的德军第7集团军和坦克第5集团军的退路,已具有最为重要的意义。8月19日,巴顿的先遣部队在芝特地域进抵塞纳河,并在右岸建立了登陆场。向巴黎方向派出的侦察机构报告,法国首都以西的整个地区都没有敌人。巴顿经德勒又调来一个军。打算沿塞纳河左岸向西北挺进。

   为了消除这一威胁,“B”集团军群长官又从第15集团军编成中经塞纳河调来了3个师,它们应在埃夫勒地域掩护退过塞纳河的德军各集团军的翼侧。但它们遭到了惨重损失,很快即被美军第3集团军逐到埃尔伯夫,在这里同各装甲师所属部队一起进行了殊死抵抗。

   敌航空兵不间断的空袭,给德军两个集团军突围部队退却造成的困难,比其地面行动造成的困难大得多。

   蒙哥马利首先要整顿集结在合围圈周围的加拿大和英国的集团军,然后才开始在这一新方向展开进攻行动。此外,在合围圈以北的迪沃河还有德军3个几乎未受到冲击的师,它们防御的北翼紧靠大海。这些师有组织地退过图克河,保证退却集团军的后卫至少在其北翼能得到可靠的掩护。在这里,即图克河口到利西厄再到奥尔贝克这一地段,敌人受到了顽强抵抗,在利西厄地域,这种抵抗持续了数日,即一直持续到8月24日。这至少能暂时阻住英军集团军群实施进逼的两个集团军,使经鲁昂和塞纳湾之间的狭窄地区退却的各师便于退过塞纳河。再往东南,其他后卫在8月22日以前一直扼守着吕格勒。在这里向卢维耶方向进攻的英军第2集团军碰上了沿塞纳河向西北方向推进的美军第3集团军所属部队,导致两个集团军的纵队行进方向多次交叉。看来,蒙哥马利认为保持所属兵团的进攻地带,比不妨碍美国人继续推进更加重要,而这样的推进对退却的德军来说,本来可能是灾难性的。但同盟军统帅部对此缺乏灵活性。这些情况最后导致德军两个集团军编成中不少部队退到塞纳河。渡过该河却要困难得多。同盟军开始入侵之前,已通过空袭破坏了塞纳河上所有公路桥和铁路桥,自那以后,河上就建立了组织得很好的门桥渡口系统,用来保障前送。因此,渡河工具并不缺乏。但在鲁昂地域的许多渡口附近聚集了大量退却纵队,它们成了敌航空兵的良好靶子。敌航空兵对军队大集结地以及它所发现的门桥、渡船不断进行狂轰滥炸。于是,渡河便几乎只能在夜间进行。昼间则把渡河工具伪装好,隐蔽在塞纳河附近,在顽强作战的后卫掩护下,这样的渡河一直持续到8月28日。一些部队在南岸一直抵抗到月底。德军航空兵由于飞行员奋不顾身地作战,也一度使敌航空兵对渡口的突击有所减弱。

   莫德尔关于防守塞纳河北岸的初步计划是无法实现的。更不用说退过塞纳河的两个集团军兵力已经太弱,难以完成这一类任务,而第15集团军只拥有6个师,美军第12集团军群早已在上游强渡塞纳河了。巴顿在奥尔良、沙特尔一线停留的时间并不长。另外,用于同被围在法莱斯地域的德军作战的美军第1集团军各师,已逐步腾出来,这样就可在第3集团军与英军之间将它们投入进攻。现在,美军两个集团军受领的任务是进抵沙特尔、奥尔良、特鲁瓦、兰斯、亚眠一线,即前出到只能遇到德军偶然抵抗的地区。8月22日,巴顿所属各军转入进攻,开始经蒙塔尔日和桑斯附近的约讷河向特鲁瓦方向推进,并在枫丹白露和默伦地域渡过塞纳河向兰斯推进。美军第1集团军的任务是尽可能迂回、包围巴黎,以使这一城市免于发生战斗和受到破坏。但很快就发现这种预防措施是多余的。诚然,希特勒命令守住巴黎,一直打到最后一个人,并炸毁塞纳河上的所有桥梁,不必考虑这样做会不可避免地破坏古迹,但是卫戍司令肯尔蒂茨将军并不具备足以防守这个百万人口城市的兵力。从占领当局和后勤机关人员中只能拼凑到1万人。但是这点兵力甚至还不足以对付法国抵抗运动了严密组织的力量,和维持德国政府在市内的权威。所以,城市防御将会变成带来无谓牺牲的巷战。随着战线的接近,抵抗运动越来越活跃,并且有可能在市内挑起战斗。德军卫戍司令决定同抵抗运动代表接触,并在同盟军占领城市之前缔结所谓“停战协定”。这种独特的“停战协定”只在个别地点被某些过于急躁的抵抗运动成员所破坏,对此,德军立即进行了坚决回击。卫戍司令拒绝炸毁塞纳河的桥梁,从而救出了位于桥梁附近的该市珍贵建筑古迹。至于德军的利益,则丝毫未受损失,因为美国人早就在其他地方过了塞纳河。在8月25日法军一个装甲师进入巴黎以前,该市一直处于这种过渡状态。

   7、法国南部登陆

   在德军即将丢掉法国首都,从而明显象征着“B”集团军群溃败之际,法国南部的情况也发生了根本变化。艾森豪威尔决定在8月15日实施早已计划和准备的法国南部海岸登陆。他不顾丘吉尔的坚决反对,坚持要执行这一计划。丘吉尔曾施展他的全部辩才,力图说服艾森豪威尔把准备用于这一战役的兵力用到其他地区。他酝酿了一个让新集团军在意大利登陆的计划,以便尽快结束意大利战局,随后入侵巴尔干半岛。他指望能借此在东南欧激起普遍的革命热情,从而迅速结束战争,使西方国家能比俄国人更早进入维也纳和布达佩斯。当然,这种政治上的考虑并没有明确表达出来,但是艾森豪威尔对此了如指掌,因为英国军界领导人也持这种观点。艾森豪威尔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目的:“打到德国内地,消灭德国军事实力。”他确信达到这一目的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是使用西线的全部兵力,为保证同盟军的补给在欧洲大陆夺占最大的马赛港,并肃清法国南部的敌人,为在北部行动的同盟军两个集团军群消除一切翼侧威胁。最后,还有一种因素也促使他定下那种决心:从心理上考虑,相当重要的是要让编进这一新集团军的法军4个师能够参加解放祖国作战,而不是把它们使用在遥远的战区。从军事上看,那样的论据无可非议。但是美国人不明白,在德国即将十分明显地输掉这场战争之际,应该摆在首位的不是军事上的考虑和“无条件投降”,而是政治上的考虑。罗斯福首先应对此负责。他不仅把苏联视为军事上的同盟者,而且视为长期和可靠的政治伙伴。丘吉尔或是不能,或是不想使他改变这种做法。因此,定下的决心不再更改。

   为了在法国南部沿岸登陆,辖6个美军师和4个法军师的美军第7集团军分别在那不勒斯和奥兰进行训练和上船。保障战役所用的飞机则从科西嘉岛和护送同盟国船只的9艘航空母舰上出动。为了使德军一直处于同盟军即将登陆的威胁之下,早在4月底就已开始对法国南部的公路和铁路实施了航空兵突击,这种突击(特别是对罗讷河下游河谷道路网的突击)在战役开始前最后5天达到了更加猛烈的程度。活跃的法国抵抗运动组织在8月1日前已有24,000名武装战士,现在又给抵抗运动运去了可供53,000人使用的武器。

   德军第19集团军由于已拨出部分兵力满足诺曼底正面的需要,其实力已减到7个师,其中大部分是“固定”师。它没有装甲师,而且还要花费很大力量去对付游击队的活动。马赛和土伦是主要防御枢纽部;其他沿岸地段则由很弱的兵力防守。敌航空兵主要力量集中袭击罗讷河谷和各港口,看来似乎证明第19集团军的兵力配置是正确的。因此,敌人在诸港口以东很远的沿岸地段登陆便大出德军统帅部所料。8月14日夜间,美军伞兵在距马赛100公里的弗雷瑞斯西南地域空降,其任务是牵制德军预备队。拂晓后,他们得到了机降兵的加强。紧接着,在阿尔让斯河口与那尔群岛之间的40公里地段上,敌强大分舰队逼近沿岸地区,并与航空兵一起,于7时30分对德军岸上工事和防御阵地进行猛烈轰击,开始在上陆地域进行火力准备。8时,同盟军在5个上陆地点登陆。兵力弱小的德军在此之前已因遭到预先火力压制而损失惨重,他们在任何一处也不能进行多少强一点的抵抗。另外,美国人已从以往几次登陆中吸取了教训。他们摈弃了从预有准备的登陆场实施进攻的原则。相反,现在所有上陆军队都收到了毫不迟延地尽量向前推进的命令。只有象抗登陆通常所做的那样在登陆场外围建立绵亘的防御地带,才能阻碍这种推进。但是,即使美军第7集团军按照系统准备进攻的老原则行动,德军第19集团军大概也不能靠自己的微弱兵力阻挡登陆之敌。不管怎样,美军的迅猛推进意味着赢得时间。它使第19集团军难以采取措施,而只能考虑尽量多救出一些德军师的兵力。

   美军3个师在8月16日一日内已完全上陆。它们利用在海岸防御中打开的缺口,立即开始挺进。美国人的任务是:尽可能迅速地攻占马赛和土伦,进至罗讷河下游河谷,并经格勒诺布尔实施平行追击,尔后转向蒙泰利马尔和瓦朗斯,切断沿罗讷河谷地向北退却德军的退路。

   同盟军顺利完成法国南部登陆后,就连希特勒也不得不承认,无论是第19集团军还是他,都没有足够兵力迫使敌人为争夺登陆场作战了,8月17日,他在“B”集团军群惨败的影响下,命令把最后3个师从大西洋沿岸地区撤到奥尔良和蒙彼利埃(可惜已经太迟了),次日下令把当时总共有10个师(大多是“固定”师)的整个“G”集团军群撤到马恩河上游、索恩河和瑞士边界。为了防守筑垒要点和要塞,在大西洋沿岸的纪龙德河口附近和拉罗谢尔,在南部的马赛和土伦,均需留驻卫戍部队。

   美军第7集团军保障自己的戛纳一翼,并向西推进,8月20日先以法军部队合围了土伦,一日后合围了马赛。其所属师右翼部分沿迪朗斯河向西急进,部分在该河弯曲部挥师北上。由于进行了后一个突击,敌人几乎未遇到德军抵抗,即于8月23日进抵格勒诺布尔。现在,在这里进攻的美国人迅速西进,切断了德军部队最后的退路。但是,德军长官为及时避开面临的威胁,表现了相当高的应变能力。他在通往蒙泰利马尔和瓦朗斯的道路上建立了屏护队。此外,美国人由于推进速度很快,已开始感到油料缺乏,只好通过空中运送。他们终于分散了兵力,派其中一部分去布里昂松。虽然他们和法国抵抗运动的部队协同夺取了该市,但由于越过意大利法国边界的德军实施反突击,他们又被迫于月底再次放弃该市。

   同时,在迪朗斯河谷地及其以南推进的美军师,于多处超越徒步退却的德军部队,8月27日进至阿维尼翁和位于罗讷河谷地的阿尔勒,俘敌24,000人。它们到达罗讷河河谷后,即提兵北进,于8月28日在蒙泰利马尔附近克服了德军后卫的抵抗,一日后进抵瓦朗斯。被切断了陆上联系的土伦和马赛只坚持了一星期,到8月28日,当一些支撑点的最后抵抗被粉碎后,两市便都落入同盟军手中。在里维埃拉地域,美军较小的兵力进抵法意边界。他们在此碰到德军的坚决防御,只好停止前进,于是在大海与瑞士边界之间的西阿尔卑斯山形成了新的战线,并且一直保持到战争结束。

   美国人克服德军在瓦朗斯附近的抵抗后,过了三天,即9月3日,便前出到里昂,并由那里开始在较大正面上推进。在美军第7集团军左面行动的是由德拉特尔?德塔西尼将军指挥的法军第1集团军。美军集团军右翼军队于9月8日进抵贝桑松。法军通过了第戎,于9月11日在第戎以西25公里处同美军第3集团军东翼一个装甲师会合。同时,在法国北部和中部进攻的同盟军4个师已在8月底开始对德军实施不停顿的追击。

   8、追击到帝国边界

   不管使用所有力量在全线展开追击的前景多么有诱惑力,艾森豪威尔也只在对全部因素进行长时间考虑,并同蒙哥马利和布莱德雷详细讨论这一问题后,才定下了那样的决心。作战以来积累的经验表明,后勤机构无法满足在法国作战各集团军的巨大需要,特别是无法满足大量完全摩托化的兵团对油料的需要。已经多次对军队实行空中补给。同盟军一直只能依靠诺曼底沿岸的一个人工港口和暂时尚未完全修复的瑟堡港,为两个集团军群的所有必需品卸载。随着补给线延长,前送状况必然会变得更加严重。人们发现,在可以使用的港口数量有所增加和被完全破坏的法国铁路网至少部分得到恢复以前,要在莱茵河以东保证补给是不可能的。艾森豪威尔拒绝了以部分兵力追击德军各集团军,使其不能停止退却的想法。德军虽然连遭失败,但打得很好,除那些要求他们做太多事情的个别地方外,可以预料,他们将会发扬最大的自我牺牲精神,保卫帝国边界。同盟军各集团军长官把西方壁垒(齐格菲防线)的威力夸大了许多倍。同盟军不知道,它的所有装备都已用来构筑大西洋壁垒,当德军在退却过程中进抵西方壁垒时,它无论如何也不能算是可靠的工事了。但是同盟军正确地认为,虽然德国处于绝境,虽然它在东西线都接连吃败仗,但它的军事实力并未被彻底摧毁。因此,艾森豪威尔认为,以一部兵力是不可能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按照他的看法,那样的企图甚至会导致严重失败。基于这些考虑,他拒绝了蒙哥马利关于只派英军第21集团军群到下莱茵河彼岸,而把全部美军都留作预备队的计划。

   所以,德军如此长时间地扼守一些港口,还是起了作用。这里首先指的是布雷斯特,艾森豪威尔原指望夺取该港能早得多。但是,在许多港口留驻过于弱小,无法进行长期抵抗的卫戍部队,仍然表明在白白浪费兵力,瑟堡的例子说明,在那种情况下,彻底破坏港口也能给德军带来同样的好处。

   海空军从敌人入侵一开始就以自己弱小的兵力奋不顾身地阻止其正常补给,它们的行动并不是没有成效的。德军轰炸机直到8月底前一直在敌卸载港海域投放水压水雷,由于技术上的原因,要排除这些水雷存在着极大困难。单座人控鱼雷、带有炸药的无线电遥控快艇以及鱼雷艇不断对敌运输船泊地实施夜袭。瑟堡陷落后,这些兵器便转移到布雷斯特和勒阿弗尔,继续从那里进行不懈的斗争。处境最困难的是潜艇,因为同盟军积累了对付它们的丰富经验。

   蒙哥马利继续坚持自己的乐观主义观点,这种观点早在8月22日的一个命令中就通过以下大胆的预言表达出来了,“战争已近尾声,我们将在最短期限内把它结束。”艾森豪威尔却命令两个集团军群追击敌人到莱茵河后,即在那里停止前进,以便把后勤调上来,并利用有利时机建立登陆场,但在夺取安特卫普之前不再向东推进。

   从9月1日起,艾森豪威尔开始亲自指挥在此之前由蒙哥马利指挥的地面战役。他拒绝了蒙哥马利要求维持原状的建议,因为他认为,面临的任务要求英军集团军群付出很大努力,战役也早就超出了面积有限的登陆场的范围,而当初对战役实行集中指挥的必要性就是由这种面积有限的登陆场决定的。此外,艾森豪威尔可能不想在任何方面依赖性格古怪的蒙哥马利,他们共事的实践表明,蒙哥马利的作战观点同他的观点是格格不入的,而且很快就会发现,尽管在尔后作战问题上要保持表面上的一致,但这些观点必定会发生更大的分歧。

   美军两个集团军群在实施命令规定的进攻时,只碰到了不大的抵抗。第6集团军群在其第7集团军进抵贝桑松和法军第1集团军进抵第戎后,继续向东北方向推进,在贝耳福附近与得到援兵加强的德军第19集团军发生战斗。经过这些战斗,第19集团军在要塞接近地守住了广阔的前地。美军第3集团军于8月底由塞纳河流域的特鲁瓦和枫丹白露出发,途中也只在某些渡口遇到德军第1集团军长官用匆忙调集的分散部队组织的偶尔抵抗。美国人在圣迪齐耶与埃佩尔奈间强渡马恩河,尔后挥师东进,在图勒与凡尔登之间的宽正面又渡过了马斯河。从行进间强渡摩泽尔河的尝试在图勒地域获得了成功。9月15日,他们夺取了南锡,把在此建立的登陆场与在摩泽尔河上游蓬塔穆桑附近夺取的另一个登陆场连接起来。随后,同盟军对逐渐恢复正常的德军第1集团军的追击,由于后者加强了抵抗和同盟军前送困难而暂时停止。在梅斯和蒂永维尔地域强渡摩泽尔河的尝试遭到失败。在梅斯以西,编入战斗分队的梅斯军校学员,以青年人所特有的激情和自我牺牲精神,同仓促编成的其他部队共同行动,阻住了没有料到会遇到如此顽强抵抗的美国人的进攻,守住了摩泽尔河以西旧要塞的堡垒线。在蒂永维尔以北和以南,美国人被阻于河边。

   由于美军第6集团军群已进抵贝尔福和第戎,而美军第3集团军南翼已进抵南锡,同盟军推进的集团军之间就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在这一地区,由配置在西南沿岸地区的第1集团军残部组成的德军兵力,一边同抵抗运动部队进行战斗,一边实行退却。9月初,他们还在朗格勒高原,因此,由沙尔姆经朗格勒高原和沃苏勒伸延到贝尔福的“突出部”,直到9月10日前仍然存在。此种形势促使最高统帅部想入非非,认为可以在摩泽尔河以西埃皮纳勒(厄比纳尔)附近,集中由几个装甲师和加强坦克旅编成的集团军,并由那里对向梅斯推进的美军第3集团军南翼实施反突击。为此,9月初从“B”集团军群编成中调出了坦克第5集团军,由曼陀菲尔负责指挥。但是,在大量预定用于这一进攻的部队赶到指定地域之前,位于摩泽尔河以西沙尔姆和纳夫沙托之间的德军“突出部”北翼军队,就因美军第3集团军右翼实施突击而遭到惨重损失,被迫退过了摩泽尔河。坦克第5集团军一部不得不提前进入战斗,他们也遭到惨重损失。由于敌人当时已攻占南锡,并向吕内维尔方向推进,所以在第1集团军和北翼已在沙尔姆以南的第19集团军之间已形成了危险的缺口,而在此之前已在朗格勒高原东北会合的敌两个集团军的相邻翼侧的军队,有可能从这一缺口突入。赋予坦克第5集团军的进攻任务完全没有任何现实根据,现在进攻任务已变成了更符合具体条件的防御任务——在尽量靠西处封闭第1、第19集团军之间形成的缺口。经两星期顽强战斗,总算达到了这一目的。战斗即将结束时,即10月初。在吕内维尔南北地段建立了绵亘的防御地区。一直到10月15日以前,进行顽强战斗的德军大体上守住了这一地区,随后坦克第5集团军司令部便于10月18日从该地段撤出,因为当时在阿登山进攻的计划已经形成,它的兵团大致平均分给了友邻集团军。

   美军第1集团军与9月月中进抵摩泽尔河的美军第3集团军并肩进攻,它从自己在默伦和芒特附近(即巴黎以南和以北)的塞纳河登陆场,几日后又从法国首都,开始向东北方向推进。当该集团军两翼的军迅速推进到苏瓦松和亚眠以北时,在中央进攻的那个军却在贡比涅附近碰到了退到这里的第15集团军所属3个德军师的强大抵抗。根据最初企图,这些师原应在索姆河与瓦兹河前扼守中间地区,但战事已经使完成这一任务变得没有意义了。德军集团受到南面的强大压力和两翼的迂回,在贡比涅和蒙斯之间地域被击溃。第1集团军在消灭该集团的战斗中俘虏25,000人。战斗结束后,在中央推进的第15军开始东进,于9月6日在色当及其以北渡过马斯河,穿过卢森堡,9月11日进抵特里尔以西德国边界。在这里,由于德军依托摩泽尔河及沿绍尔河构筑的西方壁垒工事进行抵抗,该军的继续推进暂时受阻。此时,另两个军为从翼侧保障英军集团军群推进,继续向东北方向进攻,并在追击当面仅由溃散残部编成的德军第7集团军时,沿蒙斯两侧推进到马斯河。第一个军攻克了那慕尔,尔后沿马斯河继续前进,9月6日进抵列日,企图实施突然的突击,夺取位于边界附近的第一个德国城市亚琛。但是美国人在这里遇到了德军的抵抗,德军防御得到了大面积地雷场、为数众多的道路障碍物和反坦克炮的加强。美国人企图通过包围机动夺取该市,但结果只暂时攻占了施托尔贝格和埃施事勒,随后德军实施反冲击夺回了这两个城市。在亚琛以南,美军集团军经厄彭和马尔梅迪进抵德国边界。它的最北一个军在布鲁塞尔以南进抵马斯特里赫特,也在9月11日停止前进。

   为了前出到莱茵河,艾森豪威尔在其进攻命令中指出了安特卫普港对同盟军尔后各战役所具有的决定性意义。而要保障陆上通路,除攻占这一城市和港口外,还必须夺取德军在斯海尔德河口的坚固工事。可以预料,蒙哥马利会认为完成所有其他任务都比达到这一目的更重要。

   美军各集团军开始推进时,只在南面碰到了德军第19集团军残部,在中央几乎没有遇到抵抗。蒙哥马利却不同,他要同仍然归“B”集团军群调遣的兵力打交道。其中除坦克第5集团军残部外,还有第15集团军的几个完全符合要求的师(该集团军自8月31日起由灿根将军指挥)。蒙哥马利希望能击溃这些师,或者把它们逼到安特卫普以西的斯海尔德河口,再予以合围。这样的任务初看起来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当塞纳河下游的情况已经没有希望后,“B”集团军群按照希特勒的命令进行了坚守索姆河的最后一次尝试,集团军群长官打算使新防御地区与索姆河连接起来。该防御地区应经苏瓦松、沙隆(夏龙),再沿马恩河上游经朗格勒高原和贝桑松,一直伸延到瑞士边界,横贯整个法国。建立此种防御的意图,如果能及时执行,本来是可能实现的。但现在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除“B”集团军群有些残部外,既没有构筑好的防御地区,也没有防守这种防御地区的兵力。而且“B”集团军群也不能再在给它指定的地段设防。只有第15集团军使用从海峡附近沿岸地段撤下的兵力,在阿布维尔和亚眠之间的索姆河做好了防御准备,并接纳了从塞纳河退却的第7集团军部队。原定使用在亚眠以东的兵力,在迅猛进攻的英国人压迫下,已经无法停止退却。

   到8月30日,英国人已开始在塞纳河以北追击。但是,与美军第1集团军并肩强渡该河的英军第2集团军,在进行不停顿的推进之前,要先在韦尔农和勒兹安德利附近克服德军后卫的顽强抵抗。在西面鲁昂地域推进的加拿大一个军,也在经过顽强战斗后才攻占了鲁昂。此后,英军第2集团军对德军的追击便不可阻挡了。英国人猛追第7集团军兵力弱小的残部,在亚眠东南第7集团军指挥所俘虏了德军集团军司令官,9月3日,其坦克先遣部队进入布鲁塞尔,次日进入安特卫普。这些令人震惊的战果给蒙哥马利留下了极为强烈的印象,致使他向艾森豪威尔提出了一项请求。只要保证给他前送足够数量的装备,他蒙哥马利就能从行进间直捣柏林从而结束这场战争。艾森豪威尔对局势的判断要谨慎得多。他仍然认为,在向莱茵河挺进之前尽快把安特卫普港投入使用格外重要,否则挺进只能以较少的兵力实施,却要使战线其他地段的补给全都陷于停顿。但是,在蒙哥马利的影响下,他也暂时放弃了肃清安特卫普以西地区及其四周敌人的计划,以便实施能在庞大空降兵团协助下保证同盟军前出到下莱茵河对岸的战役。

   当英军右翼进抵布鲁塞尔并准备向莱茵河对岸急进时,一直到9月1日还在索姆河的德军第15集团军正面发生了十分特殊的情况,这种情况必将导致某种难以意料的结局。英军第2集团军左翼军与该集团军向安特卫普挺进的右翼军并肩进攻,在亚眠以西强渡了索姆河,尔后在里尔以西和圣波勒地域碰到了德军坚固防御,英军突破该防御后继续经根特向安特卫普推进,而没有对遥远的后方左翼仍留有德军表示特别的担忧,因为他们认为这些兵力会受到在西面推进的加拿大人的充分牵制。

   第15集团军当时有6个师,另外还有在诺曼底作战的5个师的残部,由于英军实施这样的推进,这些兵力实际上受到了包围。该集团军被迫于9月1日从索姆河北退,留下卫戍部队防守布洛涅、加莱和敦刻尔克诸港后,开始向安特卫普退却。加拿大集团军的一个军追击德军这一集团军,另一个军用来围攻勒阿弗尔和肃清塞纳河与索姆河之间的敌人。第15集团军长官得知经过安特卫普的道路已被切断后,决定向东经布鲁塞尔突围,但上面以安特卫普和布鲁塞尔之间的敌人得到加强为理由,不允许这样做。集团军奉命建立强大的濒海桥头堡,加强斯海尔德河口以南的防御工事,在这个桥头堡的掩护下渡过西斯海尔德水道,占领瓦尔赫伦岛和南贝沃兰半岛,尽快调遣重兵到安特卫普西北地域和阿尔贝特运河。德军第15集团军之所以能完成这一任务,仅仅因为英军集团军群完全醉心于准备向东北方向挺进,并且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惊人胜利。它起初没有在西北方向积极行动,只是在安特卫普附近和沿阿尔贝特运河行动,并限于以弱小兵力追击第15集团军。德军防线起初在根特和布吕赫之间沿运河构筑,尔后伸延到布雷斯肯斯炮台周围较小的桥头堡。在这条防线的掩护下,尚未在斯海尔德运河河口以南使用的第15集团军所属军队,借助集中在这里的大小船只、门板和木筏,不顾敌人猛烈的空袭,经西斯海尔德水道开到了瓦尔赫伦岛。接着。集团军长官立即令到达这里的所有部队沿连接南贝沃兰半岛和大陆的狭窄地峡东进,以便加强德军在安特卫普西北正面和沿阿尔贝特运河的防御。因此,位于瓦尔赫伦岛和布雷斯肯斯之闻的安特卫普港入口便牢牢掌握在德军手中,此外,还沿阿尔贝特运河建立了防御地区。

   9、阿纳姆

   当德军在法国的战线于8月底崩溃后,德军开始仓皇从这一国家撤退。大批已经没有作用的军事和非军事机关惊慌失措和没有任何秩序地向莱茵河对岸涌去。它们的逃跑不仅展现了一幅令人震惊的溃败图景,而且使目睹逃跑者贪婪地带着各种物品(特别是酒)的同胞们感到可恶。这些逃跑者汇成的人流一直到莱茵河大桥旁才停住。

   现在迫切需要强而有力的人来稳定战线。当西线的作战行动只局限于诺曼底地区时,集西线总司令和“B”集团军群司令职权于莫德尔元帅一身,还算行得通。但是,同盟军在法国南部登陆后,就出现了一条新的独立的战线,而两条战线面临的灾难都没有消除。相反,由于希特勒迟迟不下命令,所下的命令又不考虑现实情况,而只包含着各种幻想,局势便越来越严重了。9月5日,两级司令部重新分开,龙德施泰特元帅再次被任命为西线德军总司令。他面临的任务是在尽量靠西处阻住敌人推进,守住整个荷兰,并从梅斯地域再度对兰斯方向发动进攻。这样的进攻自然不能当真实施。不过,在德国边界以西和在边界附近阻住敌人的尝试出乎意料地获得了很大成功,这固然主要是因为敌人本来就打算在边界上停止前进,但在相当大程度上也因为德军在一些决定性方向进行了顽强抵抗。

   英国人进攻下莱茵河,对刚刚建立的战线是一个新的考验。为了同第15集团军一起阻住迅猛推进的英军第2集团军,9月初在施图登特上将领导下建立了一个新集团军的核心,该集团军被命名为空降第1集团军。它的任务是防守安特卫普和马斯特里赫特之间约阿尔贝特运河。起初,这个新司令部在大约一百公里的新地段只找到了两个兵力弱小的师,它们只拥有少量重武器和炮兵。调到那里去的还有几个反坦克歼击部队和由荷兰、比利时派去的一些分队,这些分队是由后勤人员组成的。由德国防空系统抽出的20个高射炮兵连最为珍贵,预计到月中前还有一个新建的伞兵师开来。此外,还答应从第15集团军再调来一些援兵(第15集团军使用在阿尔贝特运河的师已经被抽走一个)。

   英军第2集团军9月3日以先头坦克部从前出到布鲁塞尔和安特卫普,随后几日继续向阿尔贝特运河推进。在这里,它第一次遇到有组织的抵抗。但是经短时间战斗后,强渡了这一运河,一直推进到马斯河-斯海尔德河运河。该集团军察明德军防御中的弱点后,于9月13日前在内佩尔特和海尔地区建立了几个小登陆场。关于在追击过程中毫不迟延地前出到艾恩德霍芬(埃因侯温)、蒂恩豪特一线,并从那里转而向韦瑟尔西北莱茵河推进的最初计划,则没有实现。前送的困难促使蒙哥马利于9月7日和9日向艾森豪威尔断然要求帮助,后者答应通过空运给英军增加补给。蒙哥马利仍然力图推进到莱茵河对岸。他的计划是使用机降和伞降部队突然夺占马斯河、瓦尔河和下莱茵河的桥梁,并用一条狭窄的走廊把它们连接起来。由1个装甲师和2个步兵师编成的突击集团应利用通过这种办法夺取的桥梁,向北实施闪电性突击,在阿纳姆以北转向艾瑟尔河,在阿纳姆与兹沃勒之间的宽正面上强渡该河,并推进到哈姆、奥斯纳布吕克地域,以便从北面迂回鲁尔州。内佩尔特和阿纳姆之间的这一走廊恰好85公里长,英军两个军应从马斯河-斯海尔德河运河实施进攻,向两侧扩大走廊。加拿大集团军所属部队应在英军各师之后进入突破口。

   如果这个以突然性和快速性为基础的战役取得胜利,那就会有五座大桥完好无损地落入英国人手中,这五座大桥是:索恩附近的威廉明娜运河大桥,韦赫尔附近的南威廉运河大桥,赫拉沃附近的马斯河大桥,奈梅亨附近的瓦尔河大桥和阿纳姆附近的下莱茵河大桥。为了夺取和扼守这五座大桥,拟以3个空降师实施空降。它们分成4个空降群。第一空降群应在9月17日从英国机场起飞,后三个空降群包括大部分重武器和炮兵,应在随后三天空降。以更快速度实施空降是不可能的,因为缺乏便于达到此目的的飞机。在实施这一空降同时,应以一个装甲师从内佩尔特附近的登陆场发动进攻。此外,为扩大同盟军进攻正面,拟在两翼更加积极行动。战役的成功与否不但取决于德军如何抵抗(这是很难判断的,虽然估计他们的战斗力不会高),更主要的是取决于天气是否有利。

   9月17日13时,伞兵和滑翔部队开始在预定地域着陆。接着,已经占领出发地位的装甲师在猛烈炮火准备后和大量歼击轰炸机支援下,于14时30分由内佩尔特附近的登陆场发起进攻,当日战果虽然没有最后排除顺利进行战役的可能性,但无论如何也不能满足英军总司令的奢望。在艾恩德霍芬和韦赫尔之间着陆的美军空降第101师完好无损地夺占了韦赫尔附近的大桥,但德军炸毁了索恩附近的大桥。美军空降第82师在赫拉沃附近的马斯河大桥被炸毁之前攻占了此桥,但它无法接近奈梅亨附近工事坚固的大桥。在阿纳姆西北着陆约英军空降第1师只有一部分兵力进至阿纳姆附近下莱茵河大桥地域。原定以装甲师由马斯河-斯海尔德河运河北岸登陆场发起的闪电性进攻,很快就碰到了坚固防御。到日终前,进攻者总共只楔入德军防御9公里。甚至同南面一个空降师都无法建立计划所规定的联系。

   大批飞机出现于空降地域上空在德军中引起的惊慌,要比所估计的小得多。敌航空兵庞大兵力每日空袭德国,已经司空见惯了。谁都没有预料到敌人会在离战线那么远的地方实施空降。所以赫拉沃和韦赫尔附近的大桥尽管和其他大桥一样作好了爆破准备,但仍然落入敌手。英军空降师甚至在距莫德尔元帅设在阿纳姆以西的指挥所不远处着陆,莫德尔险些当了俘虏。在韦赫尔以西施图登特上将指挥所附近,英军有一份涉及整个战役计划的命令落到德军手中,这就使两位司令官能立即采取最有利的对策。这些对策的重点,是扼守敌人尚未夺取的阿纳姆大桥和奈梅亨大桥,迟滞其推进。此外,德军统帅部认为不让敌人扩大马斯河斯海尔德河运河的登陆场,并在战役下阶段切断在此突破之敌与其后方的联系,是可以做到的,为了增援沿这条运河设防的各师,第15集团军的一个师从西部经铁路开到了这里,并在索恩西北卸载。当时坦克第5集团军编成中一些装甲师的残部正在奈梅亨、阿纳姆以东地区改编,这些兵力对在那里空降的英军和美军进行了出乎意料猛烈的抵抗。另外,还计划从德国调遣一些兵力。这样,德军统帅部在这远离战线的地区所拥有的兵力,就比英国人估计的强大得多。德军由于具有在俄国和法国作战的经验,对于对其后方地域实施的突击,早已习惯于迅速做出反应。

   随后几日进行了一系列激烈战斗,德军已经能越来越有计划地进行这些战斗,在许多情况下甚至能转入反冲击。

   9月18日,英军装甲师在攻占德军顽强防守的艾恩德霍芬后,同美军空降第101师建立了联系,这样就使运送修复索恩大桥所必需的物资有了可能。美军空降第82师未能接近奈梅亨大桥,它从一开始就要集中全力抗击德军从赖赫斯瓦尔德森林地域实施的反冲击。对英国人来说,在阿纳姆地域也形成了很不妙的态势。空降师被分割成三部分,被迫远离大桥。在所有3个空降师作战地域着陆的后续空降兵都碰到了坚固防御。在马斯河-海尔德河运河扩大进攻正面的行动则慢得令人难以忍受。

   9月18日晚,蒙哥马利不得不做出了不能令人满意的总结。突然性远没有充分达成。德军的抵抗比所估计的要顽强得多。因此,现在根本谈不上越过莱茵河进行闪电式进攻的问题。

   第二日又带来了新的失望。天气发生了急剧变化,再也不可能给着陆的空降师派遣援兵。由于雾大,补给品大都空投在德军驻地。进攻者缺乏航空兵支援,而德军却能不受空中干扰地采取对策。到日终前,英军装甲师在修复索恩河大桥后,其进至美军空降第82师在奈梅亨以南的着陆地域。阿纳姆附近的英军空降第1师,则由于德军加强了压力而感到困难重重。情况越来越明朗,整个宏伟计划已经破产。现在不是要继续实施计划,而是要为阿纳姆附近的空降第1师担心了。

   9月20日,天气变得更坏。争夺奈梅亨的战斗进行了一整天,由于受到来自西面的迂回,该城终于陷落。大桥完好无损地落入敌人手中:由于德军指望守住它和利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在决定关头没能及时爆破。

   随后几日的特点,一方面是德军不断试图缩小敌人在韦赫尔附近的走廊,以便切断位于阿纳姆和韦赫尔之间的敌军4个师另一方面,英国人竭力与在阿纳姆附近空降的最远一个师会合。9月22日晚至9月24日晨期间及9月25日一整天,在西面行动的德军第59师和从东面实施反冲击的坦克第107旅,曾两次切断敌人在这里通过的补给线。但是过了不久,为扩大突破口在内佩尔特以东和以西进攻的英军两个军,分别向西北和东北方向推进,致使反冲击的德军面临着遭到南面包围的威胁,于是只好停止反冲击。9月27日,德军航空兵庞大兵力对奈梅亨大桥进行了没有成效的空袭。

   英国人与其在阿纳姆附近着陆的空降第1师会合的努力,直到在阿纳姆西南进行顽强战斗后才取得暂时成功,9月24日晚,英军在莱茵河不断遭到德军射击的一个狭窄地段会师。最后,蒙哥马利只好决定把被压缩在阿纳姆以西狭窄地段的空降师撤回莱茵河南岸,并在9月25日夜采取了这一行动。2,400人因此得救。该师在激烈战斗中死伤和失踪7,000人。

   不过,英军第2集团军在阿纳姆以西的下莱茵河南岸站稳了脚跟,并把这一突出部同蒂恩豪特地域和鲁尔蒙德以西的尤利安娜运河连接起来。德军第15集团军所属部队在安特卫普地区和阿纳姆以西占领防御,空降第1集团军在更东面防守。德军兵力过弱,无法消除英军重兵把守的这一突出部。

   在近几个月连遭失利后,取得这样的战斗结局,对德军特别具有鼓舞力。这些战斗打破了敌人好高鹜远的企图和蒙哥马利的一切希望。战役的失败是对同盟军的一个沉重打击,这特别是因为为了这一战役,完全不必要地把肃清斯海尔德河口德军的任务放到了次要地位。对英国人来说,只有一点可以算作小小的安慰,就是他们意识到自己实施的进攻,至少能使他们为实施尔后战役占领有利的出发阵地,并在宽正面上牵制德军重兵。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