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和平时期的驱逐舰·第三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二十年和平时期的驱逐舰·第三

二十年和平时期的驱逐舰·第三

作者:安东尼·普雷斯顿·英国

出自————《驱逐舰发展史

出自————《战争通史

   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驱逐舰不仅在战术上而且就其本身也处于变革的痛苦之中。有关鱼雷攻击的传统观念已在1916年的日德兰战斗中产生怀疑,从而开始了重新评价鱼雷的时期,很快各获胜国的海军均转入了和平时期的正常轨道。1918年之后世界上的驱逐舰很少更替,因而舰队有了相当大的削弱,当时世界上所有的驱逐舰加起来比1914年前还要少。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驱逐舰逐渐向大型化方向发展,吨位也越来越大,因而所能装备的武器也更强。1916年4月,也就是日德兰战斗之前两个月,英国已订购了第一艘新型的支队驱逐领舰,就是当时众所周知的“V”级驱逐舰。为了能在恶劣的气候中以比较高的速度航行,舰体设计得较大而且干舷也很高,由于汽轮机采用了减速齿轮装置,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率。舰上装有高位火炮,其中第二和第三座火炮布置在前后甲板室的顶甲板上。因为火炮安装在这个位置上,可以免除淹盖首楼的浪溅对它的影响,由于舰桥位于更后面而且比较高,所以遭受浪溅袭击的可能性更小。“V”级驱逐领舰首批仅仅订购了5艘,1916年6月有关强大的新型德国驱逐舰的谣言传到了英国海军部,很快英国就做出了有力的回答,决定进行相应的新型领舰的设计,但是作为普通的舰队驱逐舰,舰长和他的参谋是没有特殊的居住舱室的。第一批25艘新型驱逐舰于1916年6月至8月定购,随后于12月又订购了25艘,从原来的舰级字母代号排下来,它们就是闻名的“V”级和“W”级。在日德兰的夜战中,驱逐舰由于携带的鱼雷太少,许多舰都没有获得命中的机会,所以这次“W”级装备有两座三联装鱼雷发射管。由于明确了要增大驱逐舰尺寸和在水线面上更高处安装火炮,因而在新型驱逐舰的设计中进行了认真而又仔细的探讨。1918年1月,一种新型的高位火炮的驱逐舰被正式定购,这就是“改进的W”级,它装备120毫米(4.7英寸)火炮发射20公斤(45磅)的炮弹,从而取代了“V”和“W”级舰上原先的102毫米(4英寸)火炮及其14.5公斤(32磅)的炮弹,使其火力更强。率领如此强大的驱逐舰是需要一种比“V”级更大的领舰来担任,这种驱逐领舰就是当时著名的“斯科特”级和“莎士比亚”级,它们的排水量为1550吨,装备有5座120毫米(4.7英寸)火炮和6具533毫米(21英寸)的鱼雷发射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许多年中,这两级驱逐舰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驱逐舰。

   意大利海军也将他们驱逐舰的尺寸增加了。1913年,他们已开始拥有3艘“奥尔莱桑德罗·波利奥”级驱逐舰。虽然它们的排水量不过911吨,但它们却装备有6座102毫米(4英寸)的火炮和4具406毫米(18英寸)的鱼雷发射管,航速可达32节。接着意大利又在1914年至1917年间建造了相类似的更为大型的“卡洛·米拉贝洛”级,排水量高达1780吨。打算使其执行轻巡洋舰的任务,实际上设计时就是按5000吨的轻巡洋舰按比例缩小而成,舰艏部装有一座152毫米(6英寸)火炮,另外还有7座102毫米(4英寸)火炮,航速35节,它已接近驱逐舰范畴的上限了。就在1916年,英国已经发觉到“迅速”号和“海贼”号驱逐舰上安装的一座152毫米(6英寸)火炮,对驱逐舰来说显得太重了,特别是将此重量布置在前面时,舰在破浪航行中艏楼有被波浪淹没的趋向。到1918年意大利将此级的所有3艘驱逐舰又均改为装备8座102毫米(4英寸)火炮。1921年至1922年,3艘“莱昂”级已开工建造,为了未来意大利的发展,他们选定了新的母型。这级舰具有一个长艏楼,安装有4座双联120毫米(4.7英寸)火炮和两座双联533毫米(21英寸)鱼雷发射管。

   法国海军是意大利海军的竞争对手,当1922年法国议会批准了一个长期现代化计划时,他们非常注意意大利的大型驱逐舰。当时12艘驱逐舰和6艘大型驱逐舰被批准建造。他们使用高速汽轮机的实践直到1914年还没有成功,甚至建造中的驱逐舰原定使用英国的帕森斯齿轮传动式汽轮机,也因战时短缺而推迟了。“恩塞格尼·加博尔德”号驱逐舰最后完成于1923年,但它仅仅是一艘900吨级的小舰,而且功率较小。在凡尔赛条约的规定下,法国从中获得了一部分战利品,德国交出了8艘驱逐舰,其中最大的是2000吨的S.113号舰,该舰装备有4座150毫米火炮,其动力装置比“恩塞格尼·加博尔德”号驱逐舰大一倍。其它几艘都是900吨级的,全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完成,这些舰都帮助了法国的驱逐舰设计,使法国从中取得了最新式的设计方案。

   S.113号舰和它的姐妹舰V.116号,体现了德国海军这一来迟的决策,即建造驱逐舰以对抗鱼雷艇。这一政策的改变,也受了1914年阿根廷订购大型的G.101级,1915年俄国订购B.97级汽轮机驱逐舰的影响。这种在尺寸上有了突增的、德国人称之为驱逐舰的舰艇,第一次在尺寸和武备上接近了英国驱逐舰。但在抗风浪能力上,这些舰艇没有一艘能够比得上英国的“V”和“W”级。装备150毫米火炮的舰艇是特别不好的,由于炮弹太重难以装填,发射控制装备达不到方便操作的目的,证明了火炮过重。更糟的是机械装置的不可靠性和过大的顶部重量引起了严重的横摇。然而,法国的“塞尼斯海军上将”号(前S.113号)、意大利的“普雷马达”号(前V.116号)和“凯撒·罗索尔”号(前B.97号)却能适应风浪平静的地中海水域,博得新主人满意。有意思的是在德国B.98号和英国“V”和“W”级之间进行了一次对比,1919年年中,当英国“维维恩”号驱逐舰在波涛汹涌、6-7节风力的海面上为B.98号护航时,情况就发生了。“维维恩”号的航速从10节提高到了20节,而这艘B.98号却在15节航速时即激起大量浪溅,致使舰桥上的人员无法辨认要求它减慢航速的信号。“维维恩”号舰上只有一座火炮受到了浪花的影响,而B.98号舰上的所有4座火炮均被重重大浪所覆盖。

   不管怎样,意大利和德国的设计都对驱逐舰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而在1918年之后的若干年中,则是英国的“改进的W”级和“莎士比亚”级产生着显著的影响。法国为了他的新型驱逐舰,模仿设计了重叠配置的单管火炮和中心线布置的鱼雷发射管,这些特点还被较小的海军国家在许多驱逐舰的建造上得到应用。唯有意大利海军仍然固步于老的布置方式,但他们试图采用双联火炮装置以进行补偿。对于英国来说他们是愿意对“改进的W”级进行改进的,不过它重要的变化仅仅是安装了四联鱼雷发射管。接着他们在1924年至1926年间建造了两艘母型舰,从而开始了一个系列基本上相似的驱逐舰的建造。这些驱逐舰以每年8艘的速度建成,每一组都有一艘领舰,每组都给予一个字母作为级别的代号。他们共有9个级,这就是人们所知的“A”级至“I”级,这是一种十分美观的双烟囱舰,舰上安装有4座火炮,8具鱼雷发射管,海上航速30-31节。英国海军部的建造政策是一切为了满足自己舰队的需要出发,而不过分接受外国设计的影响,由于是大量建造,他们更重要的是注重质量。在经费紧张的非常时期,皇家海军是非常知道反对任何形式的过重武装,以避免在政治上的压力,所以总的要求是获得最大数量的驱逐舰而花费要最小。

   美国不愿考虑建造新型驱逐舰,庞大数量的平甲板舰完成于1917年至1922年之间,为美国海军提供了过剩的驱逐舰。因而这不是件好事,对于当时迅速发展的舰船设计事业起到了一种阻碍作用,它一度影响了改进驱逐舰的设计,由于这些建成的平甲板舰阻碍了采用任何先进技术,人们普遍认为他们大为落后于同时代的外国驱逐舰。机械装置效能不高,他们需要四台锅炉,才能产生只使用三台锅炉的“V”和“W”级驱逐舰相同的功率。每台锅炉使用一个烟囱,构成了与众不同的外形,但是占据了一定的甲板空间,因而迫使设计者将船舯部的102毫米(4英寸)火炮和鱼雷发射管布置到船宽的两边。这种布置在战术上的缺点是仅仅只有半数的鱼雷武器在战斗中能够发挥作用,除非平甲板舰的舰队有可能保证投入战斗时首先在左舷然后是右舷。

   虽然提出了补救这些缺陷的许多方案,但是美国海军也象皇家海军一样,存在着同样的财政困难问题。他们在继续进行着所有他们力所能及的工作,采取了许多权宜之计。不少舰只被封存搁置起来,其中一些则是部分地拆用配件,为情况较好的一些舰只提供备件。当时“封存舰队”这一术语与今天的含义是不同的,那时不进行任何高昂的“茧式封存”和维修,而在今天的战舰则是采取这些保护措施的。生锈和海上空气腐蚀,使得每年有一些老式驱逐舰战斗力下降。

   1919年,一个大型的设计已由舰船建造和修理局完成,他们吸取了很多最新的英国设计思想,但这被搁置了下来。甚至在1916年国会批准的驱逐舰(DD348-355),直到1932年才开工建造。这些舰非常类似英国的“A”级至“I”级,有一个高高的艏楼和两个烟囱。但在其它方面具有不少特点,提高了战斗力。例如,美国海军已拥有127毫米(5英寸)口径的两用炮以及其高质量的MK37火控系统。这种火炮当时已成为美国战舰的标准中口径武器,并一直在战舰上出色地使用了30年。

   美国与英国的驱逐舰发展,仅是为了适应他们自己的战术与战略的要求,然而实际情况不允许长此以往。法国和意大利可以忽略不计,但日本则不可等闲视之。日本由于在1904-1905年战胜了它的对手俄国,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它又从中得到了好处,取得了充足的燃料供给,因而激起了它的扩张侵略野心,事实上从1918年德国海军消失之后,日本帝国海军一跃而起,成为世界第三位霸主。美国害怕日德进行联合,而日本需要通过扩张取得其工业所需的战略原料,导致它试图达到一种军事力量的均势。但是华盛顿条约限制了日本帝国海军的发展,条约规定日本海军与美国及皇家海军的吨位比例为3:5:5,表现了明显的不平等性,所以日本只有在所规定的限额内改善每级战舰的质量。

   质量上的优势政策当时在日本的战舰上广泛应用,因而使得日本驱逐舰成为最有效率的舰艇之一。1923年之前,日本驱逐舰设计首先受到英国然后是受到德国设计思想的影响。1923年日本订购了5艘新的“特”型驱逐舰。这就是著名的第一批“吹雪”级,它们看上去不象驱逐舰。简直是庞然大物,舰体长度接近119米(390英尺),排水量高达1750吨,齿轮传动式汽轮机,功率50000马力,理论上的静水速度为38节。早于其它海军国家之前好几年,日本的“吹雪”级就应用了双联装的127毫米(5英寸)火炮,3座A型的这种火炮使得“吹雪”级驱逐舰的火力比许多轻巡洋舰还要强。火炮完全是密封式的,因而不仅可以防风雨而且也是气密的。这级舰上的鱼雷武器同样是难以对付的,装有3座三联装共9具610毫米(24英寸)鱼雷管。

   “吹雪”级驱逐舰在订购10艘之后,经过一些改进,又订购了第二批的10艘。它们安装了B型127毫米(5英寸)火炮,这是一种具有70°仰角的火炮,也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座具有对海和对空两种功能的火炮。这些超级驱逐舰的出现,引起了各国海军的轰动,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它们的这种惊人成就提高了它们的声望。由于高耸的烟囱,高大的舰桥上层建筑和庞大的火炮室,看上去比同时代的任何一艘驱逐舰都具有深刻的印象。

   1933年,“吹雪”级驱逐舰经过了进一步的改进,但变化不是很明显,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些改进的重要意义对美国人进行了严格的保密。原来的90型压缩空气鱼雷被可怕的93型“长矛”鱼雷替代。这种大型鱼雷由液态氧来驱动,此种燃料可以产生更高的热效率,致使鱼雷有更大的续航力和速度。另一方面,常规的533毫米(21英寸)鱼雷在30-32节航速时,航程是8000-10000米,而“长矛”1型鱼雷,它以慢速36节速度可航行40000米;以42节可行驶30000米,即使以49节的高速也可运行22000米。90型(疑为93型之误——输入者注)的直径增加到610毫米(24英寸),其雷头的重量也增到500公斤,而同时代的美国和英国的鱼雷雷头只有300-320公斤。“长矛”鱼雷具有非常大的破坏力;命中一枚鱼雷能够击沉一艘巡洋舰,这些鱼雷在作战中使日本驱逐舰具有巨大的攻击优势。另一个重要改进则是在甲板室里存有9枚备用鱼雷。最后一个优点则是“长矛”鱼雷的氧气泡可以容易地在海水中溶解,所以它没有尾流航迹,使敌舰难以躲避鱼雷攻击。

   到此为止,有关日本驱逐舰的故事一直是令人眩目的成功,但在1935年却遇到了灾难性的打击,此年9月第四舰队遇上台风,几艘驱逐舰在台风的袭击下舰体结构遭受严重的破坏。“特”型驱逐舰尽管它们尺寸大,但还是逃脱不了最坏的破坏,“初雪”号驱逐舰失去了舰艏。日本的设计者由于好高骛远而失败,检查结果表明,舰桥、127毫米(5英寸)火炮室和鱼雷管防盾的重量过大,造成了重心过高的危险情况。1935年至1937年间驱逐舰进行了许多修改:减轻了上层建筑;加强了舰体并附加了压载;减少了再次装填的鱼雷数量,由原来的9枚减少到6枚。调整之后,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大量重量,增重250吨,最高速度下降到34节。“吹雪”级驱逐舰仍然是难对付的,但是在1935年台风的袭击中,表明了日本设计者们违背了造船学的基本法则,不能不受到惩罚。

   为了回答日本设计的“吹雪”级驱逐舰,美国海军于1933年订购了8艘大型的“波特”(DD356)级驱逐舰。这些驱逐舰是美国首次为满足驱逐舰中队领舰的需要而设计的,虽然它们的类别代号是DD(驱逐舰),但经常是列入DL(驱逐领舰)类使用的。“波特”级的排水量比“法拉格特”级驱逐舰大500吨,接近于日本“吹雪”级驱逐舰的尺寸。美国设计者进行了更切合实际的研究,结果是排水量比日本的驱逐舰为大,较重的火炮装置是靠牺牲鱼雷管为代价进行安装的。“波特”级舰上使用的双联127毫米(5英寸)火炮是在美国驱逐舰上的首次使用,但这种早期型号的封闭式火炮装置正象日本的A型127毫米(5英寸)火炮一样,没有足够的仰角用以对付飞机。防空火力是由2座四联28毫米(1.1英寸)的火炮来提供,1座装设于艏部第二座127毫米(5英寸)火炮的后面,它的炮管高于127毫米(5英寸)火炮室;另1座装设在后上层建筑上。重型三脚桅前后两座,给了它们一个漂亮的外观,在这新武器不断出现的时代,它们被证明是昂贵的奢侈品。为了充分发挥这些重型127毫米(5英寸)火炮的作用,安装了两个射击指挥仪,一个在前部,另一个在后部,在这方面,它们的装备比任何其它国家在役的驱逐舰都要好,但由于重型桅、第二个射击指挥仪,造成过大的上部重量。

   日本驱逐舰上的重型鱼雷发射管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在后面级别的美国驱逐舰中鱼雷管的数量增加了。“马汉”(DD364)级驱逐舰上就装有3座四联533毫米(21英寸)鱼雷发射管,一座是在舰体中心线上,另外两座则是成对地装在后面。这是一种倒退的布置,它早已在平甲板舰上进行过鉴定,而且认为是存在问题的,对于舷部布置的鱼雷发射管容易遭受坏天气的损害,而且不能在恶劣的海洋条件下使用。但是还是采取了这种不理想的布置,因为没有其他方法能和装有9具鱼雷管的日本驱逐舰相对抗。1934年,“格里德利”(DD380)级驱逐舰采取了进一步的措施,其4座鱼雷发射管全部舷部安装。一艘驱逐舰象一艘潜艇一样其所携带的鱼雷数量受到限制那是不利的,如果鱼雷数量搭载得太少,那么在漫长的太平洋航程里要进行鱼雷的再补给,就意味着一次长途行驶。虽然如此,下一级别的领舰中队,1934年的“萨默斯”级发现其装载的上部重量太大,为了纠正这一缺陷,而自“桑普森”号驱逐舰这一批开始则又回复到了3座鱼雷管。

   为所有的鱼雷管安排好甲板布置是个问题,在“格里德利”级驱逐舰上解决的办法是将锅炉的排烟道合并成单一的烟囱。改进后的锅炉也由此变得更有效率,下一批舰由三个锅炉代替了四个,而且并未降低功率。日本的驱逐舰也进行了类似的改进,但它们还是保留着两个烟囱的布置。1931年,日本“有明”级驱逐舰进行了重要的改变;虽然所有的日本驱逐舰向来都携带有备用鱼雷,而在这级舰上,再次装填的鱼雷是携带在露天甲板的上层建筑内。实际上这就使鱼雷武器增加了一倍,鱼雷管进行再次装填不到15分钟即可。技术上的优势促进了战术上的相应发展,日本非常注意改善它们夜间战斗的能力。随着再次装填鱼雷,可以在战斗开始时火炮发射之前,就发射一批鱼雷,由于有第二批鱼雷可重新装填,因此与外国驱逐舰相比更为安全。另一战术就是发射第一批齐射的鱼雷之后,即在烟幕的掩护下以高速撤退;敌人的战舰将会轻信日本驱逐舰正在逃脱,这样他们就会遭到回过头来的驱逐舰用它们已重新装填的鱼雷的攻击。

   剩下的法国也力使驱逐舰达到它的更高水平,从德国接收的“塞尼斯海军上将”号驱逐舰给他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早在1917年法国海军部就为驱逐舰草拟了一个计划,要求装备具有6座140毫米(5.5英寸)火炮、6具鱼雷发射管、航速35节、续航力3500海里的驱逐舰。在1922年的计划中,订购了6艘“美洲虎”级,排水量为2126吨,装有5座130毫米火炮;接着他们又按更为大型的设计,建造了18艘,这些舰的美观外形树立了一个新的形象,装有三个或四个烟囱和一个大型的漂亮舰体,这就是著名的Contre-torpilleurs,意即“反驱逐舰的驱逐舰”,以此名称把它们和正在建造的较小法国驱逐舰相区别。当时意大利海军正在建造一型名为“雇佣兵”的非常高速的巡洋舰,看来法国建造这些超级驱逐舰是有重要价值的。意大利的这些装备152毫米(6英寸)火炮的巡洋舰,其航速声称达37节甚至可达42节,在当时似乎除了提高航速的驱逐舰以外,没有任何舰能够赶上这些巡洋舰。然而实际情况是,意大利造船者声称的高航速只是一种浮夸的吹嘘,这些巡洋舰在航行试验时根本没有火炮,连炮塔也没有装在舰上,但是这些巡洋舰以及其他意大利舰艇吹嘘的性能曾使他们所有的对手感到震惊。当然必须指出的是他们所吹嘘的速度,在运转中从来就没有实现过。

   1930年1月,法国一个新的舰队法令宣布进一步建造6艘“反驱逐舰的驱逐舰”,这些舰比以前的更大更快。顺便提一下,法国分批订购6艘驱逐舰,并以战术上的要求划分3艘为一组。这一新级别的驱逐舰被命名为“范塔斯奎人”级,结果表明它们是一级离奇的舰艇。在一个排水量为2610吨的舰体内装设了74000轴马力,理论上的航速为37节。从外形上和当时许多其他驱逐舰相对比,它的武器装备看上去有点软弱,全舰仅有5座单管140毫米火炮和9具533毫米鱼雷管。当“范塔斯奎人”级驱逐舰航行试验时,大得使人吃惊的动力产生了,它们的功率比设计要求提高了27%-50%,这真叫人不可思议。如此之大的功率必然产生极高的航速,在8小时的试验中,航速平均40-42节,一小时试验可达42-45节。这是一项惊人的成果,它所创造的高速纪录,对于蒸汽动力舰船来说从来没有被打破。可是,问题并没有找到答案,这就是:法国海军得到这一成果,究竟有多大的价值?设计师们是怎么搞的,会超过预定的功率如此之多?换句话说,正常的竞争投标程序和合同罚款都未坚持,并作了大幅度的减轻。在美国或英国海军则是如此的不同,他们将会撤去工程技术部门负责人的职务。

   在凡尔赛条约的限制下,德国海军只被允许建造小型的鱼雷艇,并留存一些旧舰。当希特勒声明条约无效时,新型德国驱逐舰的建造工作已经着手进行,不出所料,在尺寸的增长上他们超过了其他国家的海军。如前所述,德国驱逐舰使用编号而无舰名,Z.1-Z.22号排水量为2200-2400吨,它们的火炮装置类似法国“反驱逐舰的驱逐舰”,但采用的是127毫米(5英寸)火炮。航速是明显加强了,但机械装置是令人失望的。该舰动力是使用的高压蒸汽,所以遇到了许多问题,他们的轮机长讽刺动力装置患有“软骨病”。此后,他们决定把驱逐舰以Z字编号的方法废除了,而改用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负有盛誉的人名来命名。

   在驱逐舰上生活,无论哪国海军的驱逐舰都不同于就役的其他任何类型的军舰,处于驱逐舰狭窄的条件下不可避免地产生不舒适的感觉,在老式驱逐舰上生活设施非常简陋。但是这也有优点,比起大型战舰来它要擦洗打扫的舱室要少得多。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上这些残存的老驱逐舰已经消失了,对于那时海军人员的生活方式好像离今天已相隔很远,并叫人难以相信。英美两国一直使驱逐舰很繁忙,他们给驱逐舰规定了一个“维持治安”的含糊使命,意思就是在世界发生麻烦的地点使用它去解决问题,主要的是中国和地中海地区。部署驱逐舰在上述地区一来比较经济,二来与战列舰或巡洋舰编队相比,可以更少引起政治上的激怒。另一大优点是驱逐舰编队可以巡逻大面积的海域。早在20年代,英美协议允许美国驱逐舰进驻中国水域,而英国则派遣潜艇。但1927年中国人民发起了反对帝国主义的行动,并且斗争一直在持续,因此英国从地中海派来了驱逐舰队,一年之后,驱逐舰支队宣布地中海的舰只将返回它们的原来驻地。

   虽然是空前的“冷战”时期,但海军舰艇还是花费了大量时间卷入危机。1919年至1920年,几艘美国驱逐舰值勤在地中海和黑海,帮助救济署克服战后留下的饥荒、疾病和混乱。有些驱逐舰甚至航行进入了多瑙河,1922年美国“班布里奇”(DD246)号驱逐舰执行了一次特别英雄的营救任务,将正在马莫拉海燃烧的法国运输舰“永隆”号上482名人员营救下来。1923年9月8日,14艘“德罗恩II”型驱逐舰从旧金山到圣迭戈进行24小时航行试验。驱逐舰中队领舰“德尔菲”(DD261)号在夜间的实测舰位大约离开阿圭洛角7.8海里(9英里),在23时它穿过雾峰,以20节速度航行中触礁。在几分钟之内“S.P.李”(DD310)号、“杨”(DD312)号、“伍德伯里”(DD309)号、“尼古拉斯”(DD311)号、“富勒”(DD297)号和“昌西”(DD296)号也同样触礁。直接的原因是由于无线电罗盘方位误差造成的,但毫无疑问驱逐舰中队的这次遭遇是由于一周前东京大地震的反常趋势所引起的。所有7艘驱逐舰全部损失了,这是和平时期落到海军头上最大的一次偶然事故。

   英国驱逐舰也卷入了战争的余波之中,1922年,英国海军第三支队被匆忙地派出,从英格兰到士麦拿掩护希腊的陆军部队撤离,这支部队是刚在小亚细亚被土耳其人打败的,令人啼笑皆非的则是驱逐舰人员几乎象希腊士兵一样饥饿,因为他们非常仓促地离开英格兰,并且没有时间取得补给品。他们连圣诞节都是在穆德罗斯度过的,1915年这儿曾是大量驱逐舰的基地,有一艘供应船被派到这儿照料他们,这是一种舷旁供膳制,每个伙食单位在这里领取他们自己的食品定量,然后在此烧煮,很明显地表明了他们不具备远离基地延长航行的能力。麻烦的事则是老式舰艇都没有冷藏设施。不久就采用了食堂供膳制,这就解决了许多问题,食堂管理员负责食品的保管,一有机会他就上岸购买水果与蔬菜。

   老式驱逐舰上的生活条件对每个船员的标准都是很低的,虽然比1914年之前的驱逐舰和鱼雷艇已有很大的改善。在英国“V”和“W”级舰上,厨房用水是靠手动泵从淡水舱泵送到上甲板上的小型贮水柜里。在和平时期舷侧燃料舱可以清除干净装满生活用水,这样就减轻了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缺水困难,使舰艇能在海上维持一些天后再补给。海水被用来冲洗厕所,为了对舰长的厕所负责,每天早晨必须保证其厕所重力水柜里装满冲洗用水。锅炉兵和水手盥洗的地方设在艏楼后端,6个洗脸盆布置在一个水槽之上,并有各自的开关。军官配有一个圆形的镀锡铁皮浴盆,通常用绳索系在军官住舱的天花板上,然而在支队领舰上却备有难能可贵的十足尺寸的浴缸。在寝居甲板上没有士兵的阅读条件,夜间唯一的照明是油灯。甚至在会议室和军官卧室也没有良好的照明,英国海军部十分节俭地规定22点熄灯。另有一条细弱的导线构成辅助的灯光路,由20伏蓄电池供电,供发射控制部位使用,但由于灯光太暗,仍需油灯来增加亮度。他们是暖和舒服的,特别是在冬天的夜晚,灼热的火炉给他们带来了温暖。舒适的皮革扶手椅通常带有后倾的靠背,这种不寻常的安排已使他们感觉非常舒服,围绕舱壁和船舷处设有搁架,搁板间的高度正好可以放下一个杜松子杯。

   尽管设备简陋,但生活在下甲板的舰员也并非是不愉快的。地中海舰队驱逐舰上的生活尤其受人喜爱。那里的风土气候有益健康,对于一艘相处融洽的驱逐舰上的舰长来说,他不会不知道在岸上组织舰员进行“榕树聚会”活动的,也就是说进行聚餐,然后进行一场水球赛,从而保持精力充沛。皇家海军总是鼓励大家进行划船比赛和拳击比赛,舰队的年度比赛在支队间进行。在划船比赛中有许多项目,例如锅炉兵的舢舨比赛,信号兵的救生艇比赛等等,在各舰之间的竞赛激动场面十分扣人心弦。

   派往中国的舰艇上生活,比别的地方遇到更多的麻烦,在这个国家中由于地方军阀的不断冲突,内战使国家四分五裂。当英国第三支队于1927年到达中国汉口时,9艘舰艇在没有起过一次锚的情况下,锚泊在长江岸边达8个月之久,这些舰艇的主要任务是为提供一支可以登陆的部队,以保护外国人的生命安全和资产不受侵害。然而这是一个特殊情况,大多数驱逐舰则经历了十分不同的海上生涯。

   驱逐舰每年都要和其它战舰一道进行战术训练,30年代自始至终,驱逐舰的集群攻击战术仍然风行一时。精练的驱逐舰队已经在日德兰战斗中得到了考验。战斗中驱逐舰排成队列朝着“敌人”战舰编队全速前进,或者利用烟幕掩护防止敌方鱼雷攻击,以高速航行则一切问题迎刃而解。但高速航行必须要求舰员具有极好的航海技术和沉着的胆量。

   与人们通常想象的正好相反,鱼雷发射管不能迅速地转动,所以鱼雷管在两舷各有三个发射方位角,转动曲柄可以选择三个方位角中的任何一个,70°、90°或110°;当舰桥上的鱼雷瞄准器对准目标时,所发射的鱼雷之间有一个很小的时间差,以减少一枚鱼雷命中另一枚的危险。陀螺的转动角度能使鱼雷保持发射航向,并减少驱逐舰暴露在敌舰炮火下的时间。但是那时的鱼雷攻击,在白天即使是精心安排的也将是十分冒险的,除非攻击者是在恶劣的能见度中才能取得优势。火炮仍然是对付其它驱逐舰的主要武器,但在各种情况下的激烈作战活动中,却始终没有给予火炮以重任。

   当世界在一点一点朝着战争前进时,1936年之后每个海军国家都已开始注意到他们严重地缺乏驱逐舰,英国终于对超级驱逐舰的挑战作出回答,建造了16艘新驱逐舰,这就是当时著名的“部族”级,自此拥有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单烟囱驱逐舰。美国海军在英国的带头下,并不卷入超级驱逐舰的竞争性生产,而是设计建造了十分成功、令人注目的“本森”级驱逐舰,该级舰排水量1620吨,5座127毫米(5英寸)火炮和10具鱼雷发射管。轴心国海军拥有的大型驱逐舰将与这些吨位较小但是数量很大的驱逐舰进行较量。当1939年9月战争爆发时,皇家海军拥有79艘老式驱逐舰(多数只能作为反潜护航之用)、113艘新型驱逐舰,尚有44艘正在建造中。法国也有78艘驱逐舰,其中32艘是“反驱逐舰的驱逐舰”,另外27艘在建造中。而德国海军仅仅拥有了22艘驱逐舰、20艘鱼雷艇,以及建造中的25艘大型驱逐舰和一些鱼雷艇。意大利海军为轴心国的力量增加了38艘老式驱逐舰和84艘新型舰艇,双方数量上的严重不平衡必然造成力量上的悬殊。法国驱逐舰的大部分被指派去监视意大利海军,当意大利决定选择他们参战的时机之时,他们将相当大的一部分轻型舰艇抽调出来但负护航任务,以护送部队和补给品去北非。

   即将开始的战争再一次证明驱逐舰在数量上是不足的,这些驱逐舰被用来完成了比它们的设计者曾经梦想过的更艰苦的任务。它们也为它们自己赢得了比20年前更为巨大的荣誉和欢呼。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