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非洲

非洲

作者:T.N.杜普伊 ·美国

自————《哈珀-科林斯世界军事历史全书

第十七章·拿破仑时代

出自————《战争通史

   北非

   北非的巴巴里诸国——阿尔及尔、的黎波里和突尼斯(他们是奥斯曼帝国半独立的卫星国)以及完全独立的摩洛哥,继续以其海上劫掠来骚扰地中海及其大西洋通道。饱受战争折磨的欧洲人发现,为保持其贸易而向这些海盗上贡更为实际一些。新的美国也采取了欧洲人的作法,不过当海盗过分猖狂地挑衅时,他们也会奋起惩罚之。

   1801-1805年,的黎波里-美国战争 的黎波里之帕夏要求美国预交保护费,遭拒绝后于5月14日向美国宣战。7月份,美国总统托马斯·杰弗逊派一支惩戒部队来至地中海,于1801-1803年以这支小小的海军力量对的黎波里封锁达两年之久,但并未起根本作用。

   1803年8月,爱德华·普雷贝尔准将抵达的黎波里 随之采取了更加积极的措施,美国开始打击的黎波里海盗。

   1803年10月31日,捕获美“费拉德尔菲亚”号 这艘护航船由船长威廉·班布里奇指挥,在追击的黎波里的护航船时,在该港搁浅。迅即,的黎波里的许多船只包围而至,班布里奇无望中被迫投降。后来,“费拉德尔菲亚”号在漂浮一阵后作为胜利的标志被带入的黎波里。

   1804年2月16日,“费拉德尔菲亚”号毁灭 由斯蒂芬·迪凯特中尉率领的73名志愿者,驾驶缴获的一只的黎波里小船,勇敢地驶入的黎波里,烧毁了停泊的“费拉德尔菲亚”号护航船。此时,他们已在岸炮的射程之内,随即,他们便逃离。与此同时,普雷贝尔的舰队也炮击该港以示策应,但却不能穿过弯弯曲曲密布大量礁石的海上通道。

   1804-1805年,伊顿之远征军 11月14日,美国海军代理人威廉·伊顿率八艘中型舰及100名雇佣军,从亚历山德里亚出发,去的黎波里,以恢复其被废统治者阿梅·卡拉马里的权力。经约966公里长行军,他们穿越了利比亚,随即到达的黎波里。在海军炮火支援下,他们于1805年4月26日攻克了代尔纳城。此后的六个星期,伊顿就坚守在该城以抵御的黎波里的反攻。但此时,接替普雷贝尔任地中海舰队指挥官的海军准将赛缪尔·巴伦已同的黎波里优素福·卡拉曼里帕夏议和。美国人支付了6万美金,作为回报,“费拉德尔菲亚”号船员从监狱中释放,此后偶尔索取保护费的行动均停止。美国第一支执行海外作战任务的伊顿远征军被撤回。

   1805年8月1日,美国与突尼斯议和 海军准将约翰·罗杰斯乘“宪法”号驶进突尼斯,迫其首领议和。此时,仅有阿尔及尔接受美国人的进贡,双方当然发生了许多麻烦,随即由于英国人迟滞美国人的行动而导致了战争。

   1815年3月3日-6月30日,美国同阿尔及尔的战争 在1812年战争期间,所有的美国军舰均已撤出地中海,阿尔及尔的首领遂劫掠美国人的商船等。他们将美国的领事赶走,将美国居民变成奴隶,随即又借美国人没有给足保护费的理由而向美国宣战。美海军准将斯蒂芬·迪凯特率10艘船只组成的舰队驶入地中海,捕获了2艘阿尔及尔战舰,并驶进阿尔及尔港。在大炮的威逼之下,斯蒂芬·迪凯特准将要求阿尔及尔取消所有进贡,并全部释放被囚的美国人。阿尔及尔首领保证不再劫掠,随后,迪凯特又迫使突尼斯和的黎波里作出相似的保证,以作为美国保护和控制这一海域的补偿。此前,这一海域在1812年战争中由英国人控制。由于迪凯特出色的努力,使美国结束了在巴巴里诸国的战争。

   1816年8月26日,联合炮击阿尔及尔 因阿尔及尔屡屡袭击劫掠英国航船和货物,由海军上将爱德华·佩洛率领的英军舰队在荷兰海军上将卡佩兰统领的荷兰舰队帮助下,经9小时激战摧毁了阿尔及利亚的要塞及舰队。阿尔及尔交出了约3000名欧洲被困人员。

   1819年,英军佯攻巴巴里海岸 此举的目的是为了阻止巴巴里海盗的劫掠旧病复发。

   1824年,炮击阿尔及尔 这次作战行动由英海军上将哈里·尼尔爵士统领的舰队所为。但阿尔及尔海盗并没有被彻底征服。

   1826年,君士坦丁堡独立 该城及其周围地区成功地脱离了与阿尔及尔德伊的关系。

   1827-1829年,法国封锁阿尔及尔 法国与阿尔及利亚间的摩擦日益增多。1827年4月30日,阿尔及尔德伊给了法国领事一记耳光,使双方的冲突达到顶点。随即,法国开始封锁阿尔及尔,此间的1829年8月3日,法国曾派出和谈代表,但遭阿尔及利亚人拒绝。

   法国征服阿尔及利亚(1830-1847年)

   1830年6-7月,法国入侵阿尔及利亚 法国派遣了37000人和83门大炮去往阿尔及利亚,法军指挥为布尔蒙元帅。

   1830年7月5日,占领阿尔及尔 阿尔及利亚首领被驱逐,重要的港口和内陆重镇均被占领。

   1832-1837年,同阿尔及利亚人首领阿卜杜勒·卡迪尔的战争 阿卜杜勒·卡迪尔成为反基督教入侵者的伊斯兰领导人。法军屡更指挥官,仍未能征服阿尔及利亚颇富机谋的武士。

   1837年6月1日,《塔夫纳条约》 和平再次恢复,依约法国仅得以控制少量主要的海岸港口,这限制了法国进一步采取军事行动。

   1837年10月,攻克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顶住了法军近一年的进攻后,由达莫雷蒙特元帅率领的法军向这一筑垒城市发起了最后的强攻,尽管元帅被杀,但法军最终还是攻克了该城。此时,阿卜杜勒·卡迪尔宣布和约无效,12月,他率训练有素的8000名步兵、3000名骑兵、在5万名非正规军的协助下,攻占了君士坦丁堡地区。残酷但却不是决定意义的战斗仍在继续。

   1840年12月,托马斯·R.比若元帅抵达阿尔及利亚 他带来了庞大的援军。此时,在非洲的法军已达59000人,此后,又扩编至16万人。比若是创建法属非洲殖民地的主要人物。他强有力的领导能力将其庞大的军事力量与高质量的管理有机结合在一起。他重新组织了其非洲军团,并征召了部分当地人入伍。他还创立了一种战术强攻作战队形,被他称之为“公野猪的头”。这一颇富色彩的名字及其军队华丽、明快的制服再加上其有名的海外军团,引起了美国那些外行的军队组织者们极大兴趣,并对其造成了很大影响。更由于那些罗曼蒂克作家的渲染而使之名扬世界。最初由比若提出的和平战略成功地在北非坚持执行了几乎近100年之久。这种战略之所以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建立了少数几个固定的基地,在这里可以组成许多飞快的小分队,当柏柏人向他们袭击时,他们能像柏柏人那样快速机动予以反击之。

   1843年5月10日,宰迈莱之战 由亨利·多奥马勒公爵率领的不足2000人的骑兵纵队轻率地突然进攻阿卜杜勒·卡迪尔的4万军队,被击溃。

   1843-1844年,法军成功的作战 卡迪尔被赶向西方进至摩洛哥。法军方阵通过炮击丹吉尔和摩加迪尔打击摩洛哥对卡迪尔的同情者。与此同时,比若率6000名步兵、1500名骑兵及部分炮兵穿越边界追击卡迪尔。

   1844年8月14日,伊斯勒之战 阿卜杜勒·卡迪尔率45000人在伊斯勒河畔扎营。比若率部横渡伊斯勒河攻之。他的“公野猪的头”方阵击溃了卡迪尔的反攻。最后,被称为“公野猪的獠牙”的骑兵成两路纵队直插卡迪尔的军营。经激烈战斗,卡迪尔军队失败。伊斯勒之战对这场战争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性意义,尽管此后仍有许多激烈的反抗行动。

   1844年9月10日,《丹吉尔条约》 依约法军从摩洛哥撤走。

   1847年12月23日,阿卜杜勒·卡迪尔投降

  评论:阿卜杜勒·卡迪尔之所以能在历史上占据一席之地,不仅因为他是一位具有骑士风度的伟大军人,而且也是19世纪伊斯兰世界最伟大的斗士之一。他在被法国人囚禁几年之后,被释放返回近东。

   1835-1836年,奥斯曼重建对的黎波里的控制 由奥斯曼帝国的舰队和陆军实现了这次控制。

   西非

   在这一时期,位于苏丹西部高地、介于塞内加尔河与乍得湖之间居住的有密切关系的穆斯林富兰尼人与图库勒尔人,在西非占有支配地位。在南部,好战的阿散蒂及达荷美部落将其势力范围扩张到红沃尔特河西部及东部的丛林地区。与此同时,在沿海地区,英法则从葡萄牙和达内什手中争夺对海港及部落的殖民统治权。

   1804-1810年,富兰尼圣战 奥斯曼·丹·福迪奥是一位穆斯林阿訇,在同戈比尔国王争吵后,鼓动起反伊斯兰的战争。在许多豪萨人及富兰尼人的支持下,他的军队于1804-1808年间,攻占了尼日利亚北部、喀麦隆北部、尼日尔东南部及贝宁东北部,并征服了豪萨城邦。随后的1809年,他将其领土的西北部划归其子穆罕默德·贝洛,将南部和西部划归其弟阿卡杜拉·丹·福迪奥。

   约1805-1835年,奥约王国覆灭 奥约王国被达荷美赶至东方,并因阿比奥顿的排挤军队的政策日益衰落(参见第十六章→非洲→西非→俄亦俄的阿比奥顿掌权时期)。约1817年,奥约王国的北部被富兰尼人占领,富兰尼人在此地建起子移民区。奥约王国余部在南部奥约周围幸存下来,并于约1835年定都奥约,另一些奥约王国的臣民则在伊费附近避难并定居那里。

   1806-1807年,阿散蒂人征服黄金海岸 在国王奥塞·邦瑟(约1801-1824年在位)的率领下,阿散蒂将其统治范围延至海岸地区。

   1808-1811年,富兰尼人进攻邦瑟 奥斯曼·丹·福迪奥的圣战军队侵入加奈姆-博尔古,并于1808年打败邦瑟的军队。马伊·艾哈迈德被赶出其首都,遂向当地的学者、牧师兼武士穆罕默德·卡纳米求救,卡纳米率部坚决抵抗,于1811年打败富兰尼人。

   1809年,英国从法国手中夺走圣路易斯(塞内加尔)

   1810年,马西亚革命 富兰尼阿訇艾哈迈德·洛包推翻了马西亚的富兰尼王朝,创建新的邦,定都哈马达拉希。

   1811年,英国废除贩奴贸易 1814年,荷兰也采取了相似的行动,1815年,法国也废除了贩奴贸易,大多数其他欧洲国家也相继效仿。

   1816年,英国将塞内加尔港归法

   1817年,索科托的统治区 奥斯曼·丹·福迪奥卒后,其子穆罕默德继位为哈里发,并定都索科托,从而成为富兰尼政治和精神领袖。

   1818年,马西亚圣战 在马西亚,奥斯曼·丹·福迪奥的信徒艾哈迈德·伊本·哈马迪开始鼓动圣战。他们的第一个征服对象是塞古王国,该王国由恩戈洛·迪亚拉之孙达卡巴统治(参见第十六章→非洲→西非→塞古动荡)。他们还征服杰内和廷巴克图。但哈马迪的极端反伊斯兰的行为疏远了当地的许多部落。

   1818-1858年,达荷美国王盖佐的统治 在废黜了阿加扎国王(1797-1818年在位)后,盖佐国王将达荷美带至极盛时期。同其政府官员一样,达荷美军队中的男性官员及大量官兵驻扎于乡村,而女性却在城镇驻防,这些女性皇家卫队是军队中的精锐(她们被欧洲人称为亚马逊女战士)。几乎所有的男性军队及大多数女性军队均装备十分先进的武器。1840年后,随着贩奴贸易的结束,达荷美遭受很大的损失。此前,他们一直靠将在作战中捕俘的人员卖与欧洲人为奴隶而致富;而此时,将奴隶用于种殖生产棕榈油显然使收入大减。

   1822-1847年,利比亚共和国建立 从美洲归返的自由人创立了该殖民地,不过同周边部族的冲突仍持续不断。

   1824-1831年,第一次阿散蒂战争 英国在黄金海岸的总督查理·麦卡锡爵士企图保护海岸部族免遭阿散蒂的骚扰,遂同阿散蒂部族发生战斗,麦卡锡战败被杀。1827年,英大批援军至,最终打败阿散蒂人。1831年,英国同阿散蒂议和,阿散蒂将其对海岸地区的宗主统治权让于英国。

   1826年,穆罕默德·卡纳米在博尔古的统治 到目前为止,卡纳米已巩固了对其王国的统治,并将其变成了生机勃勃的伊斯兰邦,不过他仍没有取代塞夫王朝的统治。

   1842-1843年,法国占领象牙港口

   1846年,博尔古内部动荡 傀儡马伊起兵反抗穆罕默德·卡纳米的儿子暨继承人奥马尔,兵败被杀。随即,其王国落入奥马尔之手。

   1847年7月26日,利比亚独立 此前的1822年,由美国归返的自由人已在蒙罗维亚建起了其首都。

   1848-1850年,舍吉·奥马尔崛起 奥马尔已将朝圣地移至麦加,同兄弟会宗教合并,并在索科托生活了一段时间。他还在几内亚北部的丁吉拉伊建立了宗教和政治团体,以便使追随他的图库勒尔人参加。在那里他组建一支军队,并以欧洲的武器加以武装,从而为其神权联邦的建立打下了基础(参见第十八章→非洲→西非→舍吉·奥马尔的圣战)。

   南非

   1800-1814年,英国吞并科勒尼角 这一荷兰殖民地于1796年被英国占领,1803年又重新受荷兰控制,但在拿破仑战争中,它又于1805年1月返回英国人手中。1814年,依《巴黎和约》的规定,该殖民地确定为属英国。

   约1807-1818年,姆泰特瓦帝国 姆泰特瓦是一个大部族,定居于靠近海岸的今祖鲁兰及纳塔尔北部地区。他们的首领丁吉斯韦约于1807年继位,并开始了他的扩张进程。他将临近的部族置于其统治之下(大多数是通过外交手段实现的),但仍允许这些部族有一些自主权。姆泰特瓦军队以年龄划分军阶,这一方式后来也被祖鲁军队采用(参见第十八章→非洲→南非→英国人、布尔人和黑人之间的战争)。从各所属部族征集的分遣队被编入姆泰特瓦的军队中。1818年,在同强大的恩兑兑部族首领兹维德的作战中,丁吉斯韦约被杀。他的兄弟继位,但无力保持姆泰特瓦的强大。

   约1811年,祖鲁人置于姆泰特瓦的控制之下 祖鲁人是一个不成国家的小部族,当比其更强大的近邻比特莱兹部族被打败后,祖鲁的首领遂屈从于姆泰特瓦。

   1811-1819年,边界战争 英国人及布尔人将克萨班图人赶出菲什河及凯斯卡马河地区。

   1814-1835年,在科勒尼角的布尔人与英国的摩擦日增 这些摩擦因大英帝国于1833年下令取消贩奴贸易而加剧了;因为布尔人觉得他们释放的奴隶没有得到适当的补偿。他们也觉得英国的土地政策妨碍了他们占领更多的边界土地。

   1816-1819年,祖鲁之沙卡的兴起 沙卡是桑赞加克那的私生子,他的童年在姆泰特瓦人中颠沛流离地生活着,约1810年他加入姆泰特瓦军队之伊兹克维团。因其出色的军旅生涯,丁吉斯韦约于1816年在桑赞加克那死后任命其为祖鲁首领。沙卡改组了其军队(他继位时,其军队已不足400人),将其改造成了训练有素、战斗力十分强大的军队。在两年之内,他已吞并了几个相邻的部族,其军队也达2000人。

   1818-1819年,祖鲁-恩兑兑战争 丁吉斯韦约死后约一年,恩兑兑之首领兹维德进攻较小的祖鲁部族,但在1818年晚期的奎克里山之战中,被沙卡打败。兹维德企图再次发动进攻,但其供应告急。1819年5月,当精疲力竭的恩兑兑军队企图撤退时被沙卡歼灭。此战仅用两天时间。沙卡派兵去摧毁兹维德的居住地,但兹维德逃亡北方,并约于1821年死在那里。

   1819-1828年,沙卡创建祖鲁帝国 到1820年,沙卡的军队已增至3万人,他用其军队征服了邻近的部族。被征服的部族变成了祖鲁的一部分。他的统治是独裁和残暴的;当他的母亲南迪于1827年10月死后,他变得更加反复无常和没有理性了。经几个月的密谋策划,沙卡的半宗兄弟丁安和姆兰加纳于1828年9月22日谋杀了沙卡。经一番争斗,姆兰加纳先亡,丁安遂继位。

   约1820-1835年,“大灾难” 当兹维德与沙卡的战争进行中,兹维德攻击其近邻埃曼吉万尼部落,将这一部族赶出了家园。该部落最后穿越德拉肯斯山脉来到非洲内陆高原。从沿海来的部落与内陆的班图部族紧紧地拥挤在一起,以致于没有任何空间。这些变故打开了相互攻击、残杀和剥夺的链索,使内陆高原几近灭绝。残暴的行径,估计使死亡人数在100万-200万之间。这次事件对沿海部落的影响是巨大的,但距被毁灭还很遥远。这次大事被命名为“大灾难”或称“碾碎机”,十分贴切地反映了这次变故对班图人社会的影响。“大灾难”的余波甚至远达北方的坦桑尼亚。

   1834年,布尔人同班图人的边界战争 由于布尔人蚕食班图领土,激起了班图人的愤慨,他们遂入侵布尔边界地区。布尔人经艰苦的战斗击溃了班图人的进攻。

   1835-1837年,布尔人大迁移 大约12000名布尔人由于不满英国人的统治,决定向北迁移,以建立自己独立的邦省。其一部在波特吉特尔的带领下向北方的法尔河迁移;余部在皮特·雷蒂夫的带领下向东北的纳塔尔和祖鲁兰迁移。波特吉特尔及其人民,经激烈的战斗打败了位于法尔地区的马塔贝勒班图部落,并于1837年在那里定居。

   1838年2月,德班大屠杀 雷蒂夫和其他布尔领导人被丁安屠杀,丁安随后攻杀了许多定居者。

   1838年12月16日,布卢德河之战 由安德鲁斯·普雷托里厄斯率领的布尔军队在同丁安作战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由于祖鲁被内部混乱所困扰,因此并未能与布尔殖民者发生激烈的冲突。

   1840年1月,马丹加之战 布尔人同丁安之弟姆潘德结盟,打败了祖鲁统治者,后者逃至斯威士兰;姆潘德取代其位,并同布尔人议和,并允其在纳塔尔南部定居。

   1839年,普雷托里厄斯宣布纳塔尔布尔共和国成立

   1842-1843年,英国人与布尔人在纳塔尔的冲突 英军击溃了布尔人对英国在德班港口的进攻,随后英军又占领纳塔尔并于1843年吞并之。相互的摩擦仍继续。

   1846-1847年,阿克斯战争 在凯斯卡马河与大凯河之间的地区,英国人与卡弗尔人爆发了大规模冲突。当地土著人既反对英国也反对布尔的殖民入侵,经21个月的作战,英军取得了成功。

   1846-1850年,英国人与布尔人摩擦 在沿边界的大凯河附近以及奥兰治和法尔河之间的地区,双方发生了许多冲突。

   1848年8月29日,布姆普拉兹之战 在奥兰治河殖民地的布尔人与英国人之间的紧张关系最终导致了武装冲突。由哈里·史密斯爵士率领的英军打败了由普雷托里厄斯率领的布尔人。布尔人遂横渡法尔河后撤。

   东非

   在东非中部地区,当地人大规模的迁移仍在继续。沿海岸,阿拉伯人仍在加强其统治,而在埃塞俄比亚高地,内部动荡仍在继续。

   约1810年,谢拉之战 拉姆人打败了帕泰人和蒙巴萨人;做为直接结果,帕泰人在该地区的实力被摧毁,而蒙巴萨人的影响也结束了。

   1822年,赛义德·赛德攻克彭巴 赛义德·赛德是英国人的盟友,这位马斯喀特人统治者开始了其在东非的扩张。同一年,在英国人的压力下,他同意不再向“基督教”各国出口奴隶,不过仍捕捉奴隶以供应桑给巴尔和波斯湾市场。1824年,赛义德·赛德在帕泰部署一支防卫部队。1828年又在桑巴给尔建立了一个基地。

   1824-1826年,英国人在蒙巴萨 蒙巴萨人为避免受赛义德的统治,请求英国人加以保护。从而使英国人与其盟友赛义德的冲突不可避免。

   1829-1833年,蒙巴萨人公然对抗马斯喀特 赛义德·赛德分别于1829年和1833年向蒙巴萨人发起两次强攻,均失败。

   1837年,赛义德·赛德得到蒙巴萨 1835-1836年,蒙巴萨发生继位危机使赛义德得以控制该城,并留守一部驻军。1840年,赛义德移首都于桑给巴尔。

   1839年,英国人在亚丁 作为保护英国通往印度沿线港口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英国占领了也门的亚丁港口。

   1841-1850年,埃塞俄比亚戈贾姆省的里杰·卡萨崛起 他是一位颇有能力又有抱负的小头领,他将其组织良好的土匪帮派加入到军队中,从而在塔纳湖以西地区获得了政治力量。到1847年他29岁时,他已娶了拉斯·阿里之女为妻,拉斯·阿里是戈贾姆及阿姆哈拉省的勋爵。

   马达加斯加

   在拿破仑时代,该岛成为英法冲突的焦点。后来,与此情况相似,该岛又成了英法与当地人战争的焦点。1803年,法军控制了塔马塔夫,但1810年,英国人又控制了法国在该岛的所有基地。1818-1819年,法国再次努力企图控制该岛,最后于1825年被该岛之主要部落霍瓦斯人打败;法国军舰又于1829年炮击塔马塔夫,但收效甚微。1846年,英法舰队又联合炮击塔马塔夫,因为此时,当地人开始了反对所有外来入侵者的战争。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