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卷十一·行军运粮篇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梦溪笔谈·卷十一·行军运粮篇

梦溪笔谈·卷十一·行军运粮篇

作者:北宋.沈括

出自————《梦溪笔谈.卷十一.行军运粮篇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文:

        凡师行,因粮于敌,最为急务。运粮不但多费。而势难行远。余尝计之,人负米六斗,卒自携五日干粮,人饷一卒,一去可十八日:米六斗,人食日二升。二人食之,十八日尽。若计復回,只可进九日。二人饷一卒,一去可二十六日;米一石二斗,三人食,日六升,八日,则一夫所负已尽,给六日粮遣回。后十八日,二人食,日四升并粮。若计復回,止可进十三日。前八日,日食六升。后五日并回程,日食四升并粮。三人饷一卒,一去可三十一日;米一石八斗,前六日半,四人食,日八升。减一夫,给四日粮。十七日,三人食,日六升。又减一夫,给九日粮。后十八日,二人食,日四升并粮。计復回,止可进十六日。前六日半,日食八升。中七日,日食六升,后十一日并回程,日食四升并粮。三人饷一卒,极矣,若兴师十万。辎重三之一,止得驻战之卒七万人,已用三十万人运粮,此外难復加矣。放回运人,须有援卒。缘运行死亡疾病,人数稍减,且以所减之食,準援卒所费。运粮之法,人负六斗,此以总数率之也。其间队长不负,樵汲减半,所余皆均在众夫。更有死亡疾病者,所负之米,又以均之。则人所负,常不啻六斗矣。故军中不容冗食,一夫冗食,二三人饷之。尚或不足。若以畜乘运之,则驼负三石,马骡一石五斗,驴一石。比之人远,虽负多而费寡,然刍牧不时,畜多瘦死。一畜死,则并所负弃之。较之人负,利害相半。

        白话文翻译:

        “凡是行军作战,如何从敌方取得粮食,是最急要的事情。自己运粮不仅耗费大,按情势说也难运很远。我曾经计算过,一个民伕可以背六斗米,(士兵自己可以带五天的干粮,一个民伕供应一个士兵,一次可以维持十八天。(六斗米,每人每天吃二升,二人吃十八天。如果要计回程的话,只能前进九天的路程,两个民伕供应一个士兵的话,一次可以维持二十六夭。(一石二斗米,三个人每天要吃六升。八天以后,其中一个民伕背的米已经吃光,给他六天的口粮让他先返回,以后的十八天,二人每天吃四升米,〕如果要计回程的话,只能前进十三天的路程。(前八天每天吃六升,后五天及回程每天吃四升米,)三个民伕供应一个士兵,一次可以维持三+一天,二人背米一石八斗,前六天半有四个人,每天吃八升米,减去一个民伕,给他四天口粮,以后的十七天三个人,每天吃六升,再减去一个民伕,给他九天口粮,最后的十八天两个人吃,每天四升。)如果要计 回程的话,只可以前进十六天的路程,(开始六天半每天吃八升,中问七天每天吃六升,最后十一天及回程每天吃四升。)三个民伕供应一个士兵,已经到了极限了,如果要出动十万军队,辎重占去三分之一,能够上阵打仗的士兵只有七万人,就要用三+万民伕运粮。再要扩大规模很困难了。(遣送运量民伕返回要派士兵护送,因为运输途中还会有死亡及患病的,而且要利用这些减员的粮食供应护送士兵。)每人背六斗米的数量也是根据民伕的总数推算出来的,因为其中的队长自己不能背,负责打水、砍柴的人只能背一半,他们所减少的要摊在众人的头上。另外还会有死亡和患病的人,他们所背的也要由众人分担,实际上每人背的还不止六斗。所以军队中不容许有吃闲饭的,一个吃闲饭的人二三个人供应他还不够。如果用牲畜运,骆驼可以驮三石,马或骡可以驮一石五斗,驴子可以驮一石。与人工相比,虽然能驮的多,花费也少,但如果不能及时放牧或喂食,牲口就会瘦弱而死,一头牲口死了,只能连它驮的粮食也一同抛弃。所以与人工相比,各有得失。”

        寒箫子另注:

        時代 單位換算 公制換算(毫升mL)

        秦 1斛 = 10斗, 1斗 = 10升 1斛 = 20000, 1斗 = 2000, 1升 = 200

        漢 1斛 = 10斗, 1斗 = 10升, 1升 = 10合, 1合 = 2龠, 1龠 = 5撮, 1撮 = 4圭 1斛 = 20000, 1斗 = 2000, 1升 = 200, 1合 = 20, 1龠 = 10, 1撮 = 2, 1圭 = 0.5

        三國兩晉 1斛 = 10斗, 1斗 = 10升, 1升 = 10合 1斛 = 20450, 1斗 = 2045, 1升 = 204.5, 1合 = 20.45

        南北朝 1斛 = 10斗, 1斗 = 10升, 1升 = 10合 1斛 = 30000, 1斗 = 3000, 1升 = 300, 1合 = 30

        隋 1斛 = 10斗, 1斗 = 10升, 1升 = 10合 開皇: 1斛 = 60000, 1斗 = 6000, 1升 = 600, 1合 = 60

        大業: 1斛 = 20000, 1斗 = 2000, 1升 = 200, 1合 = 20

        唐 1斛 = 10斗, 1斗 = 10升, 1升 = 10合 大: 1斛 = 60000, 1斗 = 6000, 1升 = 600, 1合 = 60

        小: 1斛 = 20000, 1斗 = 2000, 1升 = 200, 1合 = 20

        宋 1石 = 2斛,1斛 = 5斗, 1斗 = 10升 1升 = 10合 1石 = 67000,1斛 = 33500, 1斗 = 6700, 1升 = 670,1合 = 67

        元 1石 = 2斛,1斛 = 5斗, 1斗 = 10升 1升 = 10合 1石 = 95000,1斛 = 47500, 1斗 = 9500, 1升 = 950,1合 = 95

        明 1石 = 2斛,1斛 = 5斗, 1斗 = 10升 1升 = 10合 1石 = 100000,1斛 = 50000, 1斗 = 10000, 1升 = 1000,1合 = 100

        清 1石 = 2斛,1斛 = 5斗, 1斗 = 10升 1升 = 10合 1石 = 100000,1斛 = 50000, 1斗 = 10000, 1升 = 1000,1合 = 100

         评论: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古时候给养运输之难。而且沈括的设计还是处于一种理想状态下,在一般的情况下是很难达到这样高的水平的。假定一支军队能以平均每天40公里的速度进退,在30万民夫的供应下,7万作战士兵(另3万负责辎重)的活动半径只有640公里。秦的军队假定以咸阳为起点,也只是能到达黄河河套之外不远的地方。因此,在秦灭六国后,秦始皇帝为消除匈奴隐患,令使蒙恬率三十万大军攻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也就证明了作战半径仅仅只能是在河套一带。况且,当时秦统一后全国的人口大约是两千万,除去妇女老弱以及各级官吏等,能征的战士和民夫总数有五百万就很不得了了。而此时,常年征发造阿房宫、骊山陵墓就达七十万,还有在南越驻扎的五十万军队以及后勤保障民工,各地驻守的军队和修筑驿道的民工。试想,10万部队就要30万民夫做保障,30万大军当需上百万民夫运送给养。秦朝能动用的民夫就有点不敷使用了。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