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战事简介·第六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重要战事简介·第六

重要战事简介·第六

作者:徐继素  陈君慧

出自————《世界当代军事史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六、重要战事简介

        1、中国解放战争

        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国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垄断国家政治权力,国民政府继续获得广泛的国际承认,在日本投降后接收了大部分日本占领区。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发展壮大。到抗战胜利初期,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面积近百万平方公里,人口达1 亿;人民军队主力发展到130 余万人,民兵发展到260 余万人;日本投降后进军东北,在那里建立了巩固的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已成为拥有巨大影响的重要政治力量,并积极主张建立各党派联合政府。国内其他民主势力也要求国民党放弃对政治权力的垄断。

        从1945年下半年到1946年初,国共两党举行一系列谈判,先后就双方军队停战、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和平建国、军队整编等达成协议。1946年3 月国民党中央全会推翻政协协议,企图继续维持对政治权力的垄断;国共双方在东北问题上也相持不下;国内局势日益严峻。

        1946年6 月26日,国民党政府撕毁停战协议和政协协议,在美国的帮助下,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从此发动了向各个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全国内战因而爆发。中共中央随即决定以自卫战争抗击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后来又将自卫战争发展为以推翻国民党的统治为目标的全国解放战争。解放战争又称”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战争第一年,从1946年6 月到1947年6 月,国民党军队实行军事进攻,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实行战略防御。

        从1946年6 月起,国民党军队相继向中原、华东、晋冀鲁豫、晋绥、晋察冀、东北等解放区发动进攻。当时,国民党军队共有430 万人,拥有3.39亿以上人口的地区,控制着大多数近代化工业较发达的城市和绝大部分交通干线,并接收了100 万侵华日军的武器装备,得到美国的大量军事、经济援助,在力量对比上拥有显著优势。国民党企图凭借优势在3 ~6 个月内击溃人民军队主力。到1946年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了解放区的105 座城市,包括华北重镇张家口。随后,国民党召开国民大会,通过维护其独裁统治的宪法,强迫中共代表机关从其统治区域撤退,最后关闭了和谈之门。

        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共产党依据双方力量对比,实行了内线作战,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而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的积极防御战略方针。人民军队依托解放区,在8 个月内平均每月歼敌8 个旅(师),消耗了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机动兵力。而国民党军队虽然占领许多城市和乡村,却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被迫延长战线,分散兵力,进攻势头逐渐减弱。到1947年2 月,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状况发生变化,人民军队改变了战略上的被动地位。

        从1947年3 月起,国民党军队放弃全面进攻,将进攻的重点放在南部战线的两翼,即陕北和山东,而在其他战场上取守势,企图集中主力逐步消灭各地区的人民解放军。

        在陕北,国民党军队集中25万军队发动进攻,而在那里的人民解放军仅2 万余人。3 月19日,解放军在掩护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首脑机关转移后,主动撤出首脑机关原所在地延安。毛泽东率中共中央精干机关继续留在陕北,指挥全国各战场的作战。解放军利用陕北的险要地势和良好的群众条件在广大地区迂回作战。到5 月初,经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战歼敌1.4 万余人,粉碎了国民党企图消灭共产党首脑机关和西北解放军、或将其赶到黄河以东的计划,初步稳定了陕北战局。

        在山东,国民党军队集中45万兵力,采取密集靠拢,稳扎稳打,齐头并进的战法。华东解放军则采取以一部正面阻击,以主力向敌战线两端反击的战法,在泰安、临沂、蒙阴、沂蒙抗击国民党军队进攻。5 月,抓住战机,在孟良崮一举全歼国民党军队五大主力部队之一的整编第74师,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在山东的进攻。

        与此同时,晋察冀解放军进行了正太等战役;东北解放军进行了夏季攻势;晋冀鲁豫解放军进行了豫北、晋南攻势。这些战略性反攻使国民党军队顾此失彼,到1947年6 月,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经过一年内线作战,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队102 万人,使国民党军队总兵力下降到373 万人,并且分散在漫长的战线上,机动兵力不足,后方空虚,战斗力削弱。

        而解放军总兵力达195 万人,机动兵力超过国民党军队。在这一年里,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高涨,有力地配合了解放区的军事斗争,从而形成了中国革命的高潮。

        战争第二年,从1947年7 月到1948年6 月,人民解放军发动战略反攻,国民党军队被迫转入全面防御。

        在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的同时,中共中央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抓住国民党军队战略布局上的弱点,作出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的主要战场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的战略决策。1947年6 月30日,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国民党军队南部战线的中央强渡黄河,发动鲁西南战役,随后远离根据地,向国民党军队战线后方的大别山挺进,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8 月和9月,晋冀鲁豫野战军太岳兵团和华东野战军主力分别向豫西和苏鲁豫皖地区挺进。三支南征大军展开于中原地区,把战线由黄河西岸推进到长江北岸。

        在内线作战的人民解放军,包括西北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晋察冀野战军和东北野战军也相继转入反攻。人民解放军的进攻,迫使国民党军队在各个战场上全面转入防御。这不仅是解放战争开始以来,而且是自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同国民党军队作战的20年以来,人民军队首次转入全面进攻,标志着战争形势的根本转变。

        1947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的名义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明确提出” 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的口号。中国共产党同时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决定在解放区实行彻底的土地改革。这项重大社会变革更广泛地把解放区的农民动员起来支援战争。1947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会议,毛泽东提出了在政治、军事、土地改革、经济、统一战线等各个方面的适合新的战争形势的纲领和策略。1948年3 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东渡黄河,抵达华北。

        在第二年的作战中,人民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队152 万人,粹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防御,将国民党军队分割在西北、中原、华东、华北和东北五个战场上,使其彼此不能相顾,丧失了完整的战线。与此同时,人民解放军发展到280 万人,作战能力进一步提高,已能进行包括攻坚战和运动战在内的规模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大规模作战,并能一次歼敌近10万人。解放区总面积已占全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在国民党统治区,人民游击战争空前活跃,在长江以南各省建立了许多游击根据地。

        国统区内发生恶性通货膨胀,经济濒临全面崩溃,爱国民主运动进一步高涨。

        1948年4 月30日中共中央发出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号召,得到各界广泛响应。

        1948年7 月,战争进入第三年,国民党的统治走向彻底失败。

        1948年8 月,国民党军队被迫在已被分割的五个战场上实行重点防御。

        中共中央根据已经出现战略决战时机的有利形势,作出人民解放军继续在长江以北广大地区作战,以求就地歼灭国民党军队主力集团的战略决策。1948年9月初,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发动济南战役,揭开战略决战的序幕。在战役中,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队11万人,解放济南。这是解放军首次攻克有坚固防御体系的大城市。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和华东解放区连成一片。

        9 月初,中共中央决定首先从东北战场开始举行战略决战,意图是解决已被分割在长春、沈阳和锦州三地的国民党军队,使东北解放军尽快入关,改善华北战争态势。中共中央还要求东北野战军集中主力首先进攻锦州,不使东北的国民党军队撤向关内与华北的国民党军队会合。9 月12日,东北野战军以70万兵力发起辽沈战役,以部分兵力围困长春,主力南下包围锦州。

        解放军坚决阻击了从东、西两面增援的国民党军队,于10月15日攻克锦州。

        17日和19日,被久困长春的国民党守军起义或投降。解放军随即合围从沈阳出发增援锦州、被阻后一直迟疑逡巡的国民党军队,在27日将其全歼,其中包括国民党军队五大主力中的另外两个。解放军乘胜追击,于11月2 日攻克沈阳和营口。辽沈战役历时52天,歼灭国民党军队47万人,解放了东北全境,为解放战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个有一定近代工业基础的战略大后方,并为华北战局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早在辽沈战役发起时,中共中央就同意华东野战军在苏北组织淮海战役。11月6 日,华东和中原野战军共同发起淮海战役。7 日,中央军委依据辽沈战役胜利、中原战场发生有利变化和徐州的国民党军队撤守未定的情况,决定扩大作战规模,以求将以徐州为中心的国民党军队重兵集团的主力或全部歼灭于长江以北,使其不能撤向长江以南。解放军投入兵力60万人,而国民党守军共有80万人。战役第一阶段,华东野战军阻截、围歼了从东面撤向徐州的国民党军队,中原野战军阻止、包围了从西南方向驰援的国民党军队主力兵团,孤立了徐州;第二阶段,歼灭了被包围的国民党军队主力兵团,阻截、围困了从徐州出逃的国民党军队;第三阶段,待华北战场解放军展开后,歼灭了徐州逃敌。战役于1949年1 月10日结束,历时66天,歼灭国民党军队55.5万人,其中包括国民党军队五大主力部队中的最后两个。至此,国民党军队的精锐部队丧失殆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直抵长江北岸。

        在淮海战役进行时,中共中央急令刚刚结束辽沈战役的东北野战军入关,与华北野战军共同发起平津战役,使在华北的国民党军队不致逃走或收缩。1948年11月29日战役开始,解放军迅速将国民党军队分割、包围在天津、北平、新保安和张家口等几个孤立据点。随后先后攻克新保安,张家口和天津,围困北平。1949年1 月31日,在北平的国民党军队22万人被迫接受和平改编。战役历时64天,歼灭国民党军队52万人,解放了华北大部分地区。

        经过这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损失了总兵力的42%,第一线总兵力的90%。蒋介石被迫提出和谈,并于1949年1 月21日引退到幕后。4 月,国民党和共产党举行和平谈判,但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4 月20日和谈破裂。21日,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解放军强渡长江,23日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的统治覆灭。5 月27日解放全国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上海。到1949年9 月,全国大部分地区解放。此后,人民解放军继续向未解放地区进军。1951年5 月西藏和平解放。至此,除台湾、澎湖列岛和其他一些沿海岛屿以外,全部国土获得解放。

        1949年10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中国解放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规模最大的国内革命战争。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消灭国民党军队807 万余人,实现了由游击战向运动战、攻坚战和战略性大兵团作战的转变。中国革命的胜利,对东亚乃至世界局势发生深远影响。

        2、朝鲜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苏联军队和美国军队在与日本军队作战过程中,分别进入朝鲜半岛的北方和南方,在北纬38度线附近设立临时军事分界线,通称三八线。战争结束以后,朝鲜半岛北南方未能举行联合国有关决议要求的统一选举。1948年8 月15日,在南方成立大韩民国,李承晚任总统,得到美国等国的承认和支持。9 月9 日,在北方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金日成任内阁首相,得到苏联等国的承认和支持。朝鲜半岛在政治上分裂。此后,苏联和美国军队先后撤离。40年代末起,朝鲜半岛局势渐趋紧张,北南双方都为以武力实现统一而进行准备。1950年6 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朝鲜战争最初是北南双方之间的国内战争。战争开始时,北方军队有15万人,南方军队有9.8 万人,北方军队的战斗力强于南方军队。战争发生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在6 月27日宣布美国将出兵朝鲜。同日,联合国安理会在美国操纵下通过决议,指责北方是” 侵略者”.随后,美国纠集英国、法国等15个国家的军队,组成以美军为主的” 联合国军” ,进入朝鲜半岛与北方军队作战,由远东美军司令麦克阿瑟指挥,并接管南方的韩国军队的作战指挥权。朝鲜战争由此演变为有美国直接参加的大规模局部战争。

        战争最初一个多月,北方的朝鲜人民军连续发动进攻,迅速向南方推进。

        战争爆发第二天,西线的人民军攻占南方首府汉城的北部屏障议政府,随即突破南方军队的防御,于28日攻占汉城。东线的人民军也攻占汉陵、春川等地。30日,人民军发起水源战役,在多个地点成功地强渡汉江。到7 月6 日战役结束时,人民军在西线攻占了水源、平泽、安城和仁川,在中线攻占了原州和忠州,在东线攻占了三陟,将战线推进到北纬37度附近。战役期间,人民军击溃美军的先遣部队1 个步兵营和1 个炮兵营。7 月7 日人民军发起大田战役,迅速进抵并渡过锦江,于20日攻占南方重镇大田。8 月初,人民军进抵洛东江边,占领朝鲜半岛西南全境,将南方军队和少量美军压缩到洛东江以东即釜山及其外围的狭小地域,并继续向东南方向进攻。

        在人民军连续进攻、南方军队节节败退的同时,大量美国军  队进入朝鲜半岛。到8 月初,人民军在数量上已不占优势,进攻势头减弱,战局呈僵持状态。美国军队一方面巩固在釜山外围地区的防御,一方面积极准备在人民军后方登陆,以扭转战局。

        9 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成功。仁川地处朝鲜西海岸中部,临近汉城,登陆条件恶劣,而此时人民军主力正集中在南线,没有预料到美军会在这里登陆,也没有部署足够的防御力量。美军登陆后,迅速向汉城、水源等方向进攻。在半岛南端的美韩军队也于16日发起反攻。人民军腹背受敌,被迫转入战略退却,处境日益困难。9 月28日美韩军队攻占汉城;9 月底和10月初分别在东西两线越过三八线;10月19日占领平壤;25日某些部队抵达中朝边境地区。美军认为,朝鲜人民军有组织的抵抗行动似乎已不复存在。

        朝鲜战局引起中国的强烈关注。早在7 月初,中国就决定组建东北边防军。10月1 日,朝鲜提出急盼中国军队出动援助的请求。此时,中国正处在国内革命战争结束后的经济恢复时期,军队的武器装备也远不如美军,但考虑到整个东亚的局势以及中国的工业基地东北的安全,仍决定出兵参战。苏联随后同意以各种方式向中国提供大量先进武器装备,并派遣空军部队有限度地秘密参战。10月8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命令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并任命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为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日夜,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后,迅速扭转了朝鲜的战局。

        从1950年10月到1951年6 月,中朝军队进行了五次战役,主要以运动战实行战略反攻,将战线从鸭绿江边推回到三八线附近。

        第一次战役,从1950年10月25日到11月8 日。志愿军入朝后确定在运动中歼灭冒进之敌的方针,并决定首先打击韩国军队。而美韩军队对志愿军入朝一无所知。10月25日志愿军与韩国军队一部遭遇并将其歼灭。11月1 日志愿军包围进抵云山的美韩军队,以优势兵力近战、夜战,使美军的优势火力无法发挥作用,消灭美军1000余人。美国由此证实中国军队已经入朝,并拥有较强的战斗力。与此同时,志愿军总部判定清川江以北的美韩军队处于分散状态,决定展开全面进攻。美韩军队从11月3 日起全线撤退,凭借机械化装备在一天之内后撤几十公里,退守清川江以南。5 日,由于已无法抓住美韩军队主力加以歼灭,加之后勤供应困难,志愿军停止进攻。7 日战役结束。志愿军在这次战役中消灭不成建制的美韩军队1 万余人,挫败了美军在感恩节(11月23日)前占领朝鲜全境的计划,使朝鲜人民军获得了整顿的时间。

        第二次战役,从1950年11月25日到12月24日。第一次战役结束前后,志愿军确定在第二次战役中诱敌深入,寻机歼敌有生力量,把战线推进到平壤、元山一线的方针。11月24日,美韩军队开始在东西两线分别向北推进。

        麦克阿瑟宣布,这是为在圣诞节(12月25日)前结束朝鲜战争而发动的” 总攻势”.此时,” 联合国军” 和韩国军队的第一线作战部队共20余万人(包括美军7 个师);志愿军共9 个军,作战部队38万人,并有朝鲜人民军一部配合。而美军对志愿军的人数和意图仍估计不足。25日志愿军发起进攻。在西线,志愿军6个军以正面攻击和迂回穿插相配合,于26日击溃韩国1 个军,并形成对美第8 集团军合围之势,迫使美军丢弃大量装备全线撤退,美军3000余人被俘,主力凭借机械化装备逃脱合围。12月5 日美军放弃平壤。6 日志愿军进入平壤。在东线,11月27日志愿军第9 兵团将美军第10军分割,双方苦战数日。12月1 日,志愿军在新兴里战斗中全歼美军1 个团又1 个营,其余美军开始向南突围,被志愿军节节阻击。中旬,美第10军撤入咸兴- 兴南港,至24日全部从海上撤往朝鲜半岛南部。志愿军在这次战役中歼灭美军2 万人左右,粉碎了美军的北进企图,迫使美军在10天内败退300 公里,退至三八线以南,扭转了整个朝鲜战争的局势。

        第三次战役,从1950年12月31日到1951年1 月8 日。第二次战役结束后,中朝方面决定乘美韩方面全线败退并要求停火之机立即发起进攻战役,以歼灭三八线到三七线之间的敌军主力,为彻底解决朝鲜问题奠定基础。

        战役开始前,中朝军队成立联合司令部,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实现了两国军队统一指挥。1950年12月31日,中朝军队在西线发起攻击。经过昼夜连续穿插追击,到1951年1 月2 日,第一线的韩国军队全线崩溃,汉城地区的10余万” 联合国军” 处于可能被中朝军队从右翼实施深远包围的境地,美军不顾韩国政府反对决定放弃汉城。中朝军队立即全线追击,歼灭部分担负掩护任务的英国军队。4 日中朝军队进入汉城,随后占领水原和仁川。

        到8 日,中朝军队全线进抵三七线。中朝军队在第三次战役中歼敌近2 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韩国军队,将战线向南推进100 公里。但由于美军凭借机械化优势迅速后撤,中朝军队未能歼灭敌军主力,并由于战线南推而增加了后勤补给的困难。

        第四次战役,从1951年1 月25日到4 月21日。第三次战役以后,中朝方面拟进行休整和补充后于春季再发动攻势。美军则在战役后期发现中朝军队后勤供应困难的弱点,从1 月25日起在西线向汉城方向发起大规模进攻,第四次战役由此开始。志愿军立即由休整转入机动防御,采取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方针,坚持到战略预备队抵达。从1 月25日到2 月16日,志愿军在汉江以南进行阵地防御。这是中国军队首次面对使用大量火炮、坦克和飞机的立体进攻。志愿军节节阻击,反复与敌争夺阵地,有效地抗击了美军的攻击,使美军在半个月内付出重大伤亡代价的情况下仅前进不足20公里。在东线,中朝军队于2 月11日在横城发起大规模战役反击,击溃韩国守军,俘虏韩国军队7500人,美军500 人。但随后在砥平里发动的战役反击,由于美军变换作战方式而未能达成目的。17日中朝联合司令部决定全线转入机动防御,18日志愿军全部撤到汉江以北。此时,汉江即将解冻。2 月19日和3 月7 日,美韩军队分别在东线和西线再次发动进攻。中朝军队节节阻击,稳步退守,3 月14日放弃汉城,4 月初基本撤至三八线以北,志愿军第3 、第19兵团等相继入朝。美韩方面发现志愿军新锐部队到达后,停止进攻。经过这次战役,战线回复到三八线附近,但美韩方面在付出巨大伤亡代价后未能达到消灭中朝军队有生力量的主要目的。战役期间,麦克阿瑟坚持主张扩大战争,公开威胁轰炸中国沿海和内地,招致美、英、法等国政府愤慨。4 月11日,杜鲁门突然将麦克阿瑟免职,任命美军第8 集团军司令李奇微接任” 联合国军” 总司令。这表明美国决心把战争限制在朝鲜半岛范围内。

        第五次战役,从1951年4 月22日到6 月10日。在第四次战役期间,中朝方面就筹划大规模战役反击,以改变战局,由于估计美军可能在朝鲜北方海岸登陆,中朝军队提前于4 月22日发起全线进攻。在第一阶段的攻势中,中朝军队从中央突破,将敌军战线分割为东西两部分,7 天内将战线推进70 -80公里。5 月16日开始第二阶段攻势。志愿军第19兵团在西线佯攻汉城,吸引美军主力;第3 兵团在中央突破,切断敌东西线联络;第9 兵团与人民军3 个军团在东线合围韩国军队,几天内击溃敌4 个师,将战线推进50-60 公里。美韩军队凭借机械化优势随即堵塞战线缺口;中朝军队决定停止进攻,将主力部队转移至三八线以北休整;美韩军队遂于5 月22日开始全线反击,并改变战法,向中朝军队纵深穿插,迅速突破中朝军队前沿。志愿军一部在撤退过程中遭到严重损失。5 月27日,中朝军队展开全线阻击,战局趋向稳定。6 月10日美韩军队停止进攻。第五次战役是朝鲜战争中规模最大的战役,双方均投入100 万以上的兵力。战役结束时,战线依旧在三八线附近,出现了双方僵持的局面。

        从1951年6 月到1953年7 月,中朝军队以阵地战实行战略防御,将战线长期稳定在三八线附近。

        在第五次战役期间,美国和中朝方面分别确定通过谈判结束朝鲜战争。

        1951年6 月22日,苏联公开提出举行停战谈判的建议。7 月10日,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方面与” 联合国军” 方面在三八线附近的开城开始举行停战谈判,后将谈判地点移至板门店。谈判历时两年多,双方在诸多问题上长期僵持不下。

        与此同时,双方军队都沿战线建立了纵深防御。中朝方面后来取消了原计划进行的以运动战方式进攻的第六次战役。美韩军队则一方面发动大规模地面攻势,试图将战线北推;一方面以空军对中朝军队后方发动大规模袭击,企图切断中朝军队的后勤补给线。

        在地面,美韩军队于8 月18日向东线的朝鲜人民军阵地发起夏季攻势,历时1 个月,仅推进数公里,志愿军同时在战线中部和西部进行了一系列小规模战术反击。9 月29日美韩军队发起大规模秋季攻势,中朝军队顽强地抗击了美军的集群坦克进攻,美韩军队伤亡和损失严重,被迫于10月22日停止进攻。在秋季攻势中,美韩军队平均推进了不足2 公里。这表明,原来不熟悉阵地战的中朝军队完全可以守住既有的战线。秋季攻势以后,美国方面于11月27日在停战谈判中同意以双方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

        在空中,美国空军从1951年秋季起对中朝军队后方发动被称为” 绞杀战” 的大规模空中轰炸,企图通过破坏桥梁和铁路切断中朝军队的后勤补给,进而削弱中朝军队的正面防御。美军一度平均每天出动约900 架次飞机,攻击的重点是清川江附近” 三角地区” 的铁路运输枢纽,1952年还曾在朝鲜北部和中国境内部分地区使用细菌武器。志愿军后勤、运输和工程部队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始终保持运输线的畅通,有力地保障了前线的防御作战。1951年9 月起,创建不久的中国空军正式参加大规模空战,在苏联空军的配合下,先后击落击伤数百架美军飞机。1952年7 月以后,美空军在继续袭扰交通线的同时,把攻击重点转向其他目标,表明美军认识到已无法通过” 绞杀战” 达到预期目的。

        从1951年11月末到1952年9 月,双方在战线上都采取守势,前沿阵地上只有小规模攻防战斗,美空军继续袭扰中朝军队后方。在此期间,中朝军队在前沿修筑了横贯朝鲜半岛、纵深达20-30 公里的极其复杂的坑道防御体系,有效地解决了在敌绝对优势火力下在阵地上生存的问题。1952年9 月,停战谈判因战俘问题处于僵局。双方为取得军事上的有利地位以打破僵局,重新开始激烈的攻防作战。从9 月18日到10月31日,中朝军队进行秋季战术反击,依托坑道防御体系攻击了敌数十个目标,杀伤美韩军队2 万多人。

        10月14日美韩军队向上甘岭地区发动猛烈进攻,在43昼夜内向不足4 平方公里的两个高地发射炮弹190 万发,投掷弹5000枚,并出动6 万余人连续进行地面攻击。志愿军凭借坑道防御体系与敌反复争夺表面阵地,击退了美韩军队的进攻,并大量杀伤敌军。秋季反击作战和上甘岭战役使美国军政首脑进一步认识到,依靠既有兵力和手段无法改变双方在战场上的均势。

        1953年初艾森豪威尔就任美国总统后,美国政府内部曾研究过在朝鲜半岛北部登陆、封锁中国海岸、以至使用原子弹等项措施。中朝军队在1952年末至1953年春进行了大规模反登陆作战的准备。1953年春美国政策的基点转向力争停战。随后,停战谈判的僵局开始被打破。为进一步向美韩方面施加压力,中朝军队在1953年5 月到7 月进行了夏季反击作战,重点打击韩国军队。在7 月中下旬进行的金城战役中,志愿军消灭韩国军队4 个师的大部,将战线南推15公里,并击退美韩军队的反击,基本守住了新占领的地区。

        金城战役以后,韩国方面仍顽固拒绝停战。美国则不顾韩国的反对,决心单独签订停战协定,并向朝中方面保证将负责韩国方面同样遵守停战协定。7 月24日,双方重新校正军事分界线,将该线向南推192 平方公里。7 月27日,朝中方面代表和” 联合国军” 代表在板门店签订停战协定。同日,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和” 联合国军” 总司令克拉克分别签署停战协定。韩国方面拒绝签字。同日22时,全线正式停火。至此,朝鲜战争结束。

        根据停战协定,在军事分界线两侧建立了非军事区,设立了双方代表参加的军事停战委员会以及中立国监察委员会。但是,战俘遣返工作受到美韩方面的严重干扰,争取全面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高一级政治会议长期未能举行。朝鲜半岛北南方依然处于政治分裂和军事对峙的状态。1958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回国内。美国军队仍长期留驻韩国。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首次大规模局部战争。美国派遣数十万军队参战而未能取得胜利,中朝方面面对强大对手取得了有利的结局,中国军队经受了现代战争的考验。朝鲜战争对东亚局势,对有关国家的军事战略和军队建设,都产生深远影响。

        3、越南战争

        1954年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以后,法国被迫从印度支那撤军,承认越南独立;在北纬17度线附近设立临时军事分界线,将越南划分为南北两个”集结地区” ;确定1956年7 月举行国际监督下的全国普选,建立统一的政权。在北方,1945年9 月就已成立越南劳动党(当时称印度支那共产党)领导的越南民主共和国,胡志明任主席。1954年劳动党中央决定,按照日内瓦协议停止在南方的军事活动,将军队撤回北方,在南方仅开展和平的政治斗争。在南方,美国在日内瓦会议后迅速介入,在政治上取代了法国的影响。1956年美国支持南方的吴庭艳阻挠全国普选,在南方成立越南共和国。越南南北方两个政权分立的局面由此长期化。

        吴庭艳在南方实行半家族的独裁统治,50年代中后期开展” 除共运动” ,残酷镇压反对势力,使数十万人遭迫害。南方原有的游击反抗活动一度沉寂。

        美国通过提供军事援助、帮助训练军队、派遣军事顾问等方式支持南越政权。

        50年代末,南方出现小规模的自发武装反抗,在某些地区发展为游击战。由于南方局势的变化,劳动党中央在50年代末逐渐改变对武装斗争的态度。

        1960年9 月,劳动党确定南方革命的目标是推翻美国支持的吴庭艳政权。年底,劳动党中央恢复在南方的分支机构南方局;南方各界代表成立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提出推翻美吴统治,建立民族民主联合政府,实现国家和平统一等目标。1961年初,劳动党中央决定武装斗争应达到与政治斗争同样的水平,确定在丛林和山区以武装斗争为主,在平原地区政治斗争与武装斗争并重,在城市以政治斗争为主的方针。南方民族解放阵线随即建立解放武装力量,南方的武装斗争迅速发展。南越政权则拒绝进行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建议的社会政治改良,处境日益困难。1961年美国肯尼迪政府上台后,放弃社会政治改良的要求,于1961年11月决定通过有限的军事干涉支持南越政权使用军事手段消灭解放武装力量。越南的国内冲突由此发展为美国参加的战争。

        战争的第一阶段,从1961年11月到1964年7 月。

        美国将这一阶段的作战努力称为特种战争。特种战争是专门用于对付游击战的。它要求使用除美国战斗部队以外的一切军事手段,包括提供军事援助、派遣军事顾问和少量支援部队等,帮助有关国家军队作战。简单地说,就是美国出钱、出枪,其他国家出人。肯尼迪政府认为,这是一种” 非常规战争” 或” 次有限战争” ,是全面战争和有限战争以外的第三种战争形式。

        美国还认为,越南南方解放武装力量能够迅速发展,主要是由于得到北方的支持,得到当地群众的拥护和有适合游击战的自然条件。所以,美国制定的特种战争计划要求达到以下具体目标:(1)阻断北方通往南方的主要通道” 胡志明小道” ;(2)铲除在中部高原、西贡周围和越柬边境地区的解放武装力量主要根据地;(3)摧毁其他地区的解放武装力量;(4)通过军事与民政措施确保已平定地区的持久安全。为此,美国于1962年2 月设立准战区总部驻越军援司令部,统一负责制订作战计划和实施作战指挥;提供大量武器装备,支持南越政权扩充军队;大量增派军事顾问,到1962年底增至1 万多人,顾问深入到南越军队营、连级作战单位;派遣少量空军部队、武装直升机部队和特种部队,直接协助南越军队作战。

        在美国的策划、指挥和参与下,南越军队在特种战争阶段主要采取扫荡、清剿、封锁等作战行动。扫荡几乎在越南南方全境进行,目的是消灭解放武装力量的部队和机关;规模从师级到连、排级不等,数量多达每年上千次,但每次持续时间较短;在山区多实行分进合击,包括使用直升机快速开进;在平原多首先用直升机和装甲车迫使解放武装力量进入预定的” 歼灭区” ,然后实行联合围歼。清剿通常是扫荡的延续,目的是进一步肃清分散活动的解放武装力量,通常由正规部队与地方保安部队、民卫队配合进行,并辅之以治安和民政措施,持续时间较长。封锁主要针对边境地区和主要根据地,目的是阻止北方向南方和根据地向其他地区的” 渗透” ,主要措施包括广泛建立据点、进行地面和空中巡逻、严密控制交通线等。为严密封锁丛林地区,美国从1962年起大量使用落叶剂等化学武器,企图消灭解放武装力量借以隐蔽和发动伏击的植被,并使解放武装力量失去粮食来源。对主要根据地,除进行封锁和扫荡外,还进行密集的” 闭锁轰炸” ,在轰炸中大量使用凝固汽油弹。这种轰炸往往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对老挝境内的胡志明小道,美国则直接进行空中轰炸。美国还支持老挝右翼势力控制政权。

        1961年,英国著名反游击战专家汤普逊应美国要求前往越南南方考察后提出分批建立” 战略村” 的计划,即以自然村为单位严密设防,称为战略村,将农民集中于其中;再把相邻的战略村联成一片,外设封锁地带;目的是把农民同解放武装力量隔绝开,使后者得不到食物和兵员供给,并丧失战斗主动权。这项计划得到肯尼迪和吴庭艳的赞赏。从1962年初起,在美国的支持和援助下,南越政权先后建立了8000多个战略村,将全部农村人口的2 /3 以上集中到战略村内。在战略村的基础上,设立基层行政机构,建立民卫队等组织,实行” 联保制” ,整肃村内支持或同情民族解放阵线的人。建立战略村是特种战争中的主要治安和民政措施。美国和南越政权希望以此确保对扫荡和清剿以后的所谓平定地区的控制。

        特种战争开始后,南越政权军队一度在各地掌握了主动权,解放武装力量一度处于困难境地。在新的形势下,解放武装力量以人民战争对抗特种战争,积极发展主力部队、地方部队、游击队和民兵自卫队相结合的人民武装,广泛开展持久的全民游击战争,紧密地把军事斗争同政治斗争结合起来,迅速转变了战场的形势。

        在反扫荡斗争中,解放武装力量从1962年起广泛建立” 战斗村” ,即把拥有良好群众基础的村庄建成战斗堡垒。地方部队和游击队依托战斗村反击扫荡,通常是抓住有利战机消灭小股敌军,逐步积小胜为大胜。主力部队则适时跳出合击圈,在敌侧后相机打击敌军,或诱敌到预定区域予以打击。直升机机动性强、对地攻击火力猛,曾给解放武装力量造成严重困难。为对付直升机群,解放武装力量逐渐形成了有效的” 一慢四快” 战术,即为避免与直升机对抗,部队经缓慢而细致的准备后,快速发起进攻,快速粉碎敌军抵抗,快速打扫战场,在直升机到来前快速转移。解放武装力量还逐步加强了对空火力。

        在反封锁斗争中,解放武装力量力求不使南越政权划清其统治区域与根据地的界限,避免两个区域的对立。为此,在某些民族解放阵线的力量占优势的农村,只建立农民自管的基层政权,在表面上仍承认南越政权的管辖;在一些农村甚至保留可以控制的南越政权基层组织。这些措施有利于用合法手段打破封锁,并保持两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往来。

        战略村曾给解放武装力量造成严重困难。但是,战略村限制了农民的行动自由,加重了农民的劳役负担,迫使一些农民离开家园,加速建立战略村加剧了广大农民对南越政权的厌恶。解放武装力量积极配合村内农民逐个捣毁战略村。每捣毁一个战略村,都立即摧毁与其相联系的基层政权和组织,破坏其防护设施,使其难以恢复。此外,解放武装力量还有计划地组织群众开展瓦解南越政权军队的工作。

        1963年战场形势发生有利于解放武装力量的变化。解放武装力量捣毁大批战略村,消灭或瓦解大批南越政权军队,已能在一次战斗中消灭数百名敌军和击落数架直升机,控制了越南南方一半以上的农村,逐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态势。到1963年底,美国和南越政权的特种战争基本上失败。11月2 日,南越政权军队在美国支持下发动政变,推翻吴庭艳,不久后建立了军政权。20天后,肯尼迪遇刺身亡,约翰逊继任美国总统。不久后美国开始筹划扩大对越南的军事干涉。

        战争的第二阶段,从1964年8 月到1968年12月。

        1964年上半年美国认识到,南越局势日益严重,各级政权处于混乱状态,不立即采取措施便可能失去控制。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泰勒(不久后出任驻南越大使)都强烈主张采取使战争升级的步骤。6 月美国政府确定将扩大越南战争。8 月初,在南越突击队乘美国炮艇袭击北方沿海岛屿的同时,美国驱逐舰马多克斯号与越南鱼雷艇发生冲突。此即北部湾事件。5 日约翰逊命令数十架美军飞机轰炸北方目标;7 日美国国会通过授权总统扩大战争的决议;1965年2 月7 日美空军开始大规模轰炸越南北方;3 月8 日美军地面部队开始大批进入南方。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后来也派遣少量军队与美军一起参战。对于美国,越南战争由此升级为美军战斗部队直接参与的局部战争;对于越南,战争成为全面的抗美救国战争。美国在局部战争阶段的作战努力包括在南方的地面战斗和对北方的空中轰炸。

        在南方,驻越美军数量急剧增加。1965年底为18万多人,1966年底为38.5万人,1968年中为52.5万人,1969年1 月达到54.24 万人的最高峰(不包括未驻扎在越南但参加作战的海空军部队)。美军进入越南后,首先进驻沿海的重要基地,并对周围地区进行清剿,建立基地圈。1965年6 月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批准驻越美军司令威斯特摩兰提出的搜剿战略,美军开始远离基地进行大规模搜剿作战,表明美军开始承担起地面作战的主要责任。搜剿战略要求使用大部队搜寻敌军主力及其基地,然后用巨大的火力加以摧毁,目的在于凭借美军武器装备的优势不断地消耗对手,直到耗尽其战争潜力。

        从1965年下半年到1968年初,美军进行了多次大规模搜剿作战,规模最大的一次出动美军4.5 万人。搜剿作战的目标主要是边境地区和人民武装力量根据地。在搜剿战役中,美军通常宣布作战区域为” 自由开火区” ,强行驱走当地居民,并派地面部队进行扫荡;一旦确认发现目标或遭遇抵抗,地面部队便后撤,以便毫无约束地使用大炮和飞机轰炸。一次大规模搜剿战役往往要消耗数十万发炮弹和数千吨航弹。据统计,美军在越战期间消耗的弹药超过其在二战中消耗量的一倍多;平均每击毙一名人民武装力量人员要耗费数吨弹药。大规模搜剿给人民武装力量造成严重困难和损失,从1965年底起战场态势发生有利于美军的变化。搜剿作战还造成越南南方社会的毁坏和解体,后果严重。” 自由开火区” 使数百万农民离开家园,流入城市或沦为难民;数十万未离开的平民死于轰炸;大量村庄被摧毁;近一半的丛林和大片农田被喷撒化学药剂,遭到长期、严重的毁坏;城市人口剧增,城市生活依靠美援维持。此外,在搜剿作战中发生大量美军屠杀、残害平民的事件。

        面对拥有绝对技术优势的美军,人民武装力量进行了坚韧不屈的抗美战争。1965年12月,劳动党中央采纳南方局书记阮志清提出的战略,决定不惜重大牺牲不断地采取攻势,用革命战争的升级对抗美国的战争升级,以维持战场主动权和军民斗志。根据这一战略,北方的人民军正规部队大量进入南方,成为南方抗美战争的主力。人民军通常能预先了解并避开美军的搜剿,并按自己的选择主动进攻美军,曾发动师一级的大规模进攻,但往往伤亡较大。由于搜剿及其造成的南方社会解体,南方的解放武装力量处境艰难,但仍有效地在许多地区向美军发动小规模袭击,抵御美军炮火和轰炸的能力不断增强。民族解放阵线的基层政治组织仍较活跃,南越政权仍无法有效控制广大农村。

        人民武装力量的大部队进攻战略未能扭转战场态势,从1967年逐渐实行新的战略。新战略要求把遍布南方全境的游击战、重点地区的阵地战和对所有中心城市的突击式进攻战三方面的作战结合起来,目的是在基本保存人民军主力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打击美国的战争意志,力争把战争推进到边打边谈的阶段。越南国防部长武元甲指出:抗美救国战争是一场持久战;战争越持久,美国的困难就越大;这些困难将集中表现为美国国内的分裂;美国政府正处在继续升级或就此止步的十字路口。这些判断是新战略的基础。由于实行新战略,1967年人民武装力量主要采取小部队突袭的战法,极少采用大部队正面攻击,战场态势开始发生变化。

        对北方,美国实行逐步升级的空中打击战略。这项战略要求由总统根据越南的行为确定并不断调整打击的强度,同时向越南展示停炸和继续升级两种前景,目的是摧垮越南政府的意志,使其接受符合美国目标的谈判解决办法。由于越南不屈地坚持抗战,美国的空中打击不断升级。轰炸最初被限制在北纬19度以南;1965年春越过北纬20度并逐渐向北延伸,1966年春达到河内、海防地区,轰炸目标以交通线为主;1966年6 月底开始轰炸河内、海防的油库;1967年春开始轰炸重工业目标;此后,轰炸目标继续增加,包括越中边境附近的铁路。轰炸的架次和投弹量也逐步增加,1967年达到全年15万架次,投弹近25万吨;最多时一天790架次。轰炸造成北方的近万辆机动车和数千个铁路车辆被毁坏,2 /3 以上的弹药库和油库被摧毁,一半以上的发电厂和大中型桥梁被损坏,数万平民被炸死。北方人民显示了抗击美国轰炸的巨大勇气,疏散了许多重要物资和设施,维持了基本生活,不断增加了对南方战争的支援。到1968年,越南防空部队击落950 架美国飞机,俘获上千名美国飞行员。逐步升级的空中打击战略未能达到改变越南抗美意志的目的。

        1968年1 月底到2 月初,人民武装力量发动新春攻势,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战场态势,转变1965年以后根据地减少、政治环境恶化的趋势,打击南越政权,在美国总统选举前动摇其继续进行战争的意志。1 月初人民军主力在南方北端的溪山猛烈攻击美军基地,吸引了近一半驻越美军野战部队。1 月31日(春节)解放武装力量近10万人同时攻击南方几乎所有城市和美军大型基地,袭击了包括西贡美国大使馆在内的重要目标,一度控制了某些重要城市,在一些城市进行了激烈的巷战。2 月7 日攻势结束。这次攻势规模空前,美军仓猝应战,在一些人口众多的大城市进行密集轰炸,造成大量平民伤亡。新春攻势在军事上并不成功,人民军和解放武装力量的损失远远大于美军和南越军队;配合攻势的城市起义规模有限;民族解放阵线的许多基层组织在攻势中暴露,后来遭到严重破坏。以后几次较大规模攻势也未取得成功。但新春攻势在政治上取得重大成功。美国国内舆论随即发生分裂,反战运动迅猛发展,先后有20万青年逃避兵役。新春攻势后,威斯特摩兰要求增派20万美军,被约翰逊拒绝,他本人随即被调离。3 月31日约翰逊宣布停止对北纬20度以北地区的轰炸,并宣布不参加总统竞选。这是美国单方面的战略退却,表明美国已失去赢得越南战争的意志,标志着战争降级过程的开始。5 月13日越南和美国开始在巴黎举行会谈,边打边谈成为以后几年战争的重要特点。下半年美国开始把南方地面战斗的主要责任转移给南越政权军队。11月1 日美国全面停止对北方的轰炸。

        战争的第三阶段,从1969年1 月到1975年4 月。

        1969年1 月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面对已无法继续下去的战争,尼克松谋求美军” 体面的” 撤离,即力争使南越政权在美军撤离后仍能长期存在。

        为此,美国从1969年起通过推行战争” 越南化” 的政策使战争逐步降级。这项政策要求美国向南越政权提供大量军事和经济援助,帮助南越军队提高作战能力,直至它能够完全取代美军;支持南越政权加强对南方各地的控制;美军则随着越南化的进展逐步撤离。从1969年7 月起,美军开始分批撤退。

        为确保实现战争越南化,美国还在巴黎会谈中长期坚持要求越南人民军与美军同时撤离南方;并一度把作战行动扩大到整个印度支那。

        自1968年新春攻势以后,美军和南越军队调整部署,加强城市和要害地区的防御;在西贡等大城市周围逐个地区地派遣小部队进行扫荡,以肃清解放武装力量,扩大安全区域;在农村广泛推行绥靖计划,重点肃清民族解放阵线的基层组织,扩大控制区域;在政权和军队系统内部也积极肃清民族解放阵线的秘密组织。随着战争越南化政策的推行,南越军队的武器装备有所改善,火力和机动作战能力有所增强。由于新春攻势的军事后果,解放武装力量一度处境困难,在1969-1970年间进行了艰苦的反扫荡和反绥靖斗争,主要根据地得以保存,并积极对南越军队目标发动小规模袭击。1969年7 月,成立民族解放阵线领导的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同年,临时革命政府代表和南越政权代表一同参加越美巴黎会谈。

        老挝和柬埔寨在越南战争中处于特殊地位。越南北方通往南方的主要交通线胡志明小道在老、柬两国境内;解放武装力量在柬境内设有军事集结地;老挝爱国阵线长期开展反对亲美右翼政权的武装斗争,柬埔寨在西哈努克领导下长期保持中立。美国军方长期要求采取军事手段摧毁胡志明小道和柬境内的解放武装力量集结地,约翰逊仅批准轰炸老境内的胡志明小道。尼克松则支持军方的主张,认为在老柬境内采取军事行动是推动战争越南化政策和巩固南越政权地位所必需。1969年初美空军对柬东部地区进行持续的秘密轰炸。1970年3 月柬右翼军人发动政变,建立亲美政权。4 月30日,近10万美军和南越军队进入柬东部地区,企图清除解放武装力量集结地。这一行动遭到世界各国、美国国内舆论以及美国国会的强烈反对。7 月1 日入侵军队被迫撤离柬境。1971年2 月初,数万南越军队在美军策划和支援下进入老挝境内,企图通过控制老境内的9 号公路切断胡志明小道。越南人民军主力部队经过1 个多月激战给予南越军队严重打击,迫使其于3月下旬撤回。美国在老、柬的军事行动未能达到预期目的,胡志明小道依然畅通,战争越南化的政策遭到严重挫折。从此,印度支那三国的抗美斗争进一步联合,柬国内反对亲美政权的武装斗争迅速发展。

        1972年春,越南南方解放武装力量发动一系列进攻,在多处突破南越军队坚固防线,在一些地区开辟了相互连接的大片解放区,使战场态势发生有利于解放武装力量的变化。这是对战争越南化政策的严重打击。为报复春季进攻并削弱北方的战争潜力,尼克松在4 月命令美军对北方进行短时间的大规模破坏性轰炸,其激烈程度超过1968年以前;并在北方主要港口外布设水雷,以阻止苏联和中国从海上向北方运输物资。随后,在巴黎会谈中,美国放弃了长期坚持的人民军和美军同时撤出越南南方的要求;越南方面也放弃了改组南越政权等要求;会谈接近达成协议。8 月美军地面战斗部队全部撤离越南,仅保留6 万空军和支援部队。但南越政权不愿接受越美之间达成的仅撤走美军而不撤走人民军的协议。越南方面拒绝修改最初协议。为进一步削弱北方的战争潜力并加强南越政权的地位,尼克松命令美军在12月中下旬对北方进行12天更大规模的轰炸。北方防空部队击落击伤数十架美军飞机。

        美国还紧急向南越政权运送大量武器装备。1973年1 月,交战各方在巴黎签署与最初协议基本相同的停战协定。军事行动随即基本停止。3 月底,北方释放全部美军战俘,美军全部撤离越南。7 月,美军完成在北方沿海的扫雷。

        美国对越南的直接军事干涉结束。

        美军撤离后,南越政权试图加强和扩大控制区域,包围、孤立并蚕食解放武装力量的根据地和解放区,逐步巩固其统治,为几年后彻底消灭解放武装力量做准备。解放武装力量力图巩固并逐步扩大根据地和解放区,使其连成一片。双方不断发生小规模冲突。到1974年,战场态势进一步向有利于解放武装力量的方向变化。同年下半年,解放武装力量改变以往多年的做法,在雨季继续积极扩大根据地和解放区,组建新的主力部队,从根本上改变了双方的力量对比。

        1975年3 月,根据劳动党中央的决定,人民军和解放武装力量主力部队向南越政权军队发动大规模进攻。3 月初首先在南方中部发起西原战役,到4 月初歼灭和瓦解敌军两个师。3 月下旬在南方北部进行顺化――岘港战役,歼敌10万余人。由于这两次战役,南越政权丧失1 /3 以上的军队,南方大片地区与北方连成一片。南越政权试图通过大规模战略收缩稳住局势,但军队在收缩过程中发生严重混乱。3 月底,劳动党中央决定立即发起原计划1976年进行的总攻势。4 月9 日进攻西贡的胡志明战役开始,29日晨向西贡发起总攻,30日中午占领西贡,5 月1 日解放南方全境。历时十余年的越南战争以越南人民获得彻底胜利、越南重新统一而结束。在此前后,柬埔寨和老挝的亲美政权也被推翻。

        在越南战争期间,越南人民军和解放武装力量有110 万人阵亡,30万人失踪,60万人伤残;由于战争,越南平民有近200 万人死亡,200 万人伤残,200 万人受到化学药剂或毒气的伤害;美军有近5.8 万人阵亡,约2000人失踪,36.5万人受伤。美国的直接战争费用达1500亿美元,超过美国在除二次大战以外的其他任何战争中的费用,包括间接费用在内的总费用估计在3500-6760 亿美元之间。战争对越南和美国都造成影响深远的严重后果。越南战争表明,弱小国家可以通过人民战争抗击拥有现代化武器装备的大国的侵略。

        4、中东战争

        中东问题有着久远的历史根源。犹太人在公元1-2 世纪离开巴勒斯坦地区,流散到世界各地。19世纪犹太复国运动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和英国扶植犹太复国运动。1947年11月29日,在美国操纵和苏联等大国的支持下,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1948年5 月14日,犹太人国家以色列成立。次日,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和伊拉克等国军队开始进攻以色列。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战争初期,阿拉伯各国在关于组建联军司令部的问题尚未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就分别出兵,同以色列军队展开激战。埃及出兵两个旅,共1 万余人,意图是以一个加强旅沿海岸公路推进,占领特拉维夫;另一个旅进攻内陆,占领耶路撒冷。叙利亚军队以两个机械化旅主攻加利利方向。约旦、伊拉克和黎巴嫩军队则分别从南、北、东三面向以军发起攻击。

        战争的头一个月,阿拉伯国家军队节节胜利。以色列军队一方面在特拉维夫南侧顽强抵抗,一方面召开记者招待会,声称埃军供应线已被切断。不明真相的埃军司令部作出停止攻击特拉维夫的决定,埃军转而攻取内格夫及一些公路干线。南路埃军则继续向耶路撒冷推进。与此同时,叙利亚、约旦、伊拉克军队也与以色列进行了战斗。以色列为扭转战局,声称需要立即停火。

        在美国压力下,安理会同意停火建议,6 月11日,阿以双方停火。

        停火给以色列以喘息之机。他们扩充兵员、采购武器并进行军事改组。

        1948年7 月9 日,以色列重开战事,发动了名为” 十天进攻” 的军事行动。

        至7 月18日,阿拉伯国家由于内部分歧严重,没有统一计划,处境相当被动。

        以军则集中4 个旅向特拉维夫东南的卢德和腊姆拉城实施突击,并于7 月11日和12日占领了两地,打开了通往耶路撒冷的走廓。在北线,以军在进攻中受叙军阻击,于是改变方向,进攻黎巴嫩军和阿拉伯解放军据守的拿撒勒和加利利。7 月15日至16日,以军利用夜间突袭并占领了沙德阿姆尔和拿撒勒,并进而夺取加利利地区。7 月15日,另一路以军攻占了马纳哈谷地,但在攻击耶路撒冷旧城中受挫。7 月18日,联合国关于阿以停火的决定生效。

        以色列在这10天中占领了阿拉伯人约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改善了自己的战略地位,并继续为重开战事进行充分准备。相反,阿拉伯各国内部矛盾进一步激化,日益陷于被动局面。

        10月15日,以军再次向阿拉伯军队发动进攻。首先对埃及军队展开了” 约夫” 战役。15日下午,以空军袭击了加沙等城镇,破坏了埃军通信系统和指挥机关。随后在西线抢占阿什克伦。在东线切断了埃军由马杰达耶到贝特贾夫林的公路,19日攻占了通往内格夫的要地胡莱卡特。21日,以军攻克内格夫首府比尔谢巴。

        10月28日,以军实施” 希拉姆” 战役,企图把阿拉伯解放军全部赶出巴勒斯坦。以军分别在南面和西南面实行佯攻,然后以东西两路实施夹击。

        至30日,以军一直打到黎巴嫩利塔尼河两岸,夺取了黎境内15个村庄。以军在此次战役中未遭受损失。

        12月22日,以军出动5 个旅向埃军发动了更大规模的” 霍雷夫” 战役。

        以军先以戈兰尼旅对加沙地区实施牵制性进攻,阿隆师主力则从比尔谢巴方向进攻奥贾。与此同时,以空军轰炸了加沙和阿里什机场,掌握了制空权。

        23日,阿隆师主力在向阿里什方向推进中选择了一条被积沙掩没的罗马时代的古道,使埃军措手不及。阿隆师于27日占领了奥贾,28日攻占阿布奥格,并继续向阿里什攻击。

        正当以军准备进行决定性进攻时,英国要求以色列从埃及领土上撤出;1949年1 月7 日埃及亦要求停火。以色列接受了停火要求。第一次中东战争遂告结束。以色列在此次战争中占领了巴勒斯坦地区4 /5 的土地,大批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沦为难民。

        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于1956年10月29日。这次战争的直接原因是英法企图阻挠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

        1956年6 月,英国军队按照埃英协议,全部撤出埃及。7 月26日,埃及宣布将英法所有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收为国有。英法与埃及的关系急剧恶化,开始积极策划军事解决办法并拉拢以色列参战。以色列早在1955年11月就制订了一个侵占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的作战计划,因而自愿充当此次战争的急先锋。英法与以色列的作战意图是,由以军首先向西奈半岛发起攻击,吸引埃军主力增援;英法则出动飞机轰炸埃及,摧毁其军事基地;然后由英法军队从塞得港登陆,向运河区进击,切断埃军退路;最后由以军占领西奈半岛全境,英法占领运河区。

        1956年10月29日下午5 时,以军第202 伞兵旅在沙龙上校指挥下,首先在南线的米特拉山口空降了500 余人,该旅主力3000人与伞兵会合后向山口突进。31日,以军两个连以及包括坦克支队和重迫击炮队的侦察分队在海坦谷地遭埃军伏击,双方激战至下午,以军占领海坦谷地东部。

        为形成威胁西奈半岛北部埃军主力的态势,并配合南线对米特拉山口的进攻,以军于10月31日开始进攻埃军在鲁阿法水坝、乌姆希汉和乌姆卡特夫的防卫体系。当日,以军第7 旅对阿布奥格拉发起攻击,随即占领该地;然后以两路兵力分别攻击鲁阿法水坝埃军据点和向西推进。鲁阿法水坝埃军凭借反坦克掩护体组成的防御工事进行阻击,但以军仍于当夜占领了该地。

        同日,以军总参谋长达扬亲自督促第10步兵旅进攻乌姆卡特夫,但久攻不下。以第37机械化旅亦投入战斗,结果先头部队遭埃军炮兵和反坦克武器的射击,后续部队又误入雷区受损,进攻失败。

        也是在10月31日,英法两国借口保护运河航运,向埃及出兵。英法空军在下午开始对埃及15个机场以及开罗、亚历山大、塞得港和苏伊士等处进行轰炸,并对西奈埃军实施空袭,企图将埃军阻截在西奈半岛。埃军开始有组织地撤出西奈。

        11月2 日,以军为了打破埃及对蒂郎海峡的封锁,命令第9 旅进攻蒂郎海峡西岸的重镇沙姆伊姆赫,于5 日攻占该地。埃军主力全部撤出西奈。

        与此同时,英法空军在向塞得港实施轰炸后,向该地空投了第一批伞兵。

        英伞兵600 人迅速占领了加密尔机场,法伞兵500 人在富阿德港降落并占领了供水厂。下午,英法第二批伞兵又在上述两地着陆。11月6 日,英法登陆部队沿苏伊士运河南下,企图一举占领运河区,但遭埃军抵抗。在塞得港,由于埃军和埃及民众的抵抗,英法军队未能全部占领该城。

        英法的军事行动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在美国和苏联的压力下,英法被迫接受联合国停火决议,于11月6 日宣布停火。12月,英法军队撤出埃及。次年3 月,以军也撤出了埃及。

        在这次战争中,英法没有实现占领运河区的目的,并丧失了对中东地区的主导权。以色列则达到了解除埃及对蒂郎海峡的封锁的目的。

        第三次中东战争又称” 六.五战争” 或” 六天战争”.从60年代中期起,阿拉伯世界出现了空前团结的局面,埃及与叙利亚加强合作,叙、约、黎在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利用约旦河水的问题上达成协议。这些使以色列感到将面临南北夹击的威胁,试图以先发制人的突然袭击,获取战场上的优势地位。美苏出于各自的战略利益插手中东,进一步激化了地区矛盾。进入1967年以来,以叙之间多次发生军事冲突。4 月以叙间发生1956年以后中东地区最大规模的空战。这实际上是第三次中东战争的序幕。

        1967年6 月5 日,以色列出动了全部空军,对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的所有机场进行了闪电式突然袭击。第三次中东战争由此爆发。

        从当天早晨至下午18时,以空军对阿拉伯各国实施了数波突袭。第一波袭击埃及10个机场。由于打击突然,埃及空军大批飞机还没来得及起飞就被摧毁在地面。第二波袭击摧毁了埃军轰炸机基地和混合机种的8 个基地。第三波袭击了约旦、叙利亚和伊拉克的空军基地。开罗国际机场也遭重创。在袭击中,埃及空军90%以上的飞机被摧毁。以色列对空袭做了相当周密的准备,对埃及空军机场的跑道、雷达系统甚至埃军军官活动的规律等均了如指掌。以军飞机在作战中保持四机编队,飞行员巧妙地利用朱弟安山的阻拦,躲过约旦雷达网的搜索,并在距海面不到10米的高度飞行。向埃及后方发起攻击时,其高度仅为50-100米。以空军飞行员为此进行了长期有针对性的训练,并能在攻击中百发百中。作战中遵循” 先打跑道,后打飞机” 的原则,致敌于丧失作战能力的境地。

        同时,以军地面部队5 个师以坦克装甲车为前导,自加沙、阿里什和阿布奥格拉大举进攻。埃军发动了两次反击,均因没有制空权而失败。到6 月8 日,以军全歼西奈半岛上的埃军5 个师。仅3 天,西奈半岛即为以军全部占领。

        开始进攻埃及后不久,以军发动了对约旦河西岸的进攻。以军进攻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占领杰宁地区,目的是解除约旦炮火对以色列马特戴维居民点和空军基地的威胁,攻占拉特伦并控制拉特伦至腊马拉的公路,同时占领耶路撒冷旧城。第二阶段目标是占领整个约旦河西岸。在耶路撒冷方向,5 日夜以军发起进攻,6 日下午夺取了耶路撒冷旧城至斯科普斯山之间地区,7 日占领耶路撒冷旧城。在杰宁方向,5 日,以军在空军掩护下进攻杰宁以西的约军炮兵阵地,以装甲旅夺取卡巴蒂亚,切断了杰宁与纳布卢斯和约旦河西岸大部分地区的联系。以约双方在进行了一场坦克战之后,以军攻占了杰宁;6 日,以军又攻占了纳布卢斯;7 日,以军占领了约旦管辖的整个约旦河西岸地区;当日20时,约以双方接受联合国停火决议。

        在叙利亚方向,以军于9 日向戈兰高地发起攻击。戈兰高地与以色列接壤,居高临下,对以威胁很大。以军从南北两面向戈兰高地进攻。在北路,曼德勒旅攻下卡拉,戈兰尼旅直指特勒阿扎奇特高地,在攻占高地后又向山上推进,午夜即占领了山上叙军阵地。10日,以军科瓦奇旅协同戈兰民旅一部进攻巴尼亚斯。曼德勒旅未经战斗就占领了库奈特拉。在南路,以军古尔伞兵旅和阿夫农步兵旅于10日晚完全控制了戈兰高地的大部地区和通往大马士革的几条公路,夺取了横跨阿拉伯地区通往黎巴嫩的输油管。11日,叙以双方签订停火协议。至此,第三次中东战争结束。

        在这次战争中,埃及、叙利亚、约旦三国损失惨重。以色列通过这场战争夺占了加沙地带、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旧城和戈兰高地共6.5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 十月战争”.阿拉伯国家称之为” 斋月战争”.阿拉伯国家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损人失地,蒙受耻辱,这本身就意味着战争并未终结,下一次战争的爆发只是时间问题。1967年以后,美苏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分别向以阿双方提供了大量军援,同时为了避免直接碰撞而有意维持阿以双方” 不战不和” 的局面。70年代初,阿拉伯国家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夺回被占领土。

        1973年,埃、叙领导人商定联合向以色列发动突然袭击,收复失地。埃及方面的战略主导思想是总统萨达特提出的有限战略,即通过一次有限战争,首先收复西奈半岛的一部分,造成有利态势,然后通过政治谈判,收复全部失地。叙利亚则希望通过一次战争全部收回戈兰高地。而以色列由于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占领了戈兰高地、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带,大大改善了国土狭窄、缺乏战略纵深的不利环境,因而用防御战略取代了以往的进攻战略。

        1973年10月6 日,埃、叙军队从西奈和戈兰高地两个战线同时向以色列发动突然进攻。第四次中东战争开始。战争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10月6 日至9 日

        在西奈战线上,10月6 日14时5 分,埃军部署在运河西岸的4000门大炮同时开火,集中轰击以军” 巴列夫” 防线。与此同时,250 架作战飞机对西奈半岛以军炮兵阵地、机场、雷达站和地对空导弹基地等实施轰炸。打击持续了53分钟,使以军40%的炮兵阵地被摧毁。14时15分,埃及8000名突击队员在飞机掩护下渡过苏伊士运河,向前推进一公里后构筑阻击阵地,掩护后续部队渡河。工兵渡河后仅用两小时即在东岸沙堤上开辟了82条7 米宽的通道。在冲刷开的缺口上架设了10架浮桥和2 座水下桥,保证了主力和重型装备迅速渡河。在埃军突然打击下,以军仓促应战,出动战斗机对渡河埃军实施空袭和扫射,但遭埃军防空武器重创。至7 日,埃军已有5 个师、500 辆坦克渡过了运河,并加强了桥头阵地。以军虽组织了有限的反冲击,但由于埃军平均每公里就有55件反坦克武器,使以军的反击未能奏效,仅曼德师就被摧毁200 辆坦克。8 日,埃军两个军团主力均在运河东岸展开。9 日,埃军大批坦克到达东岸,桥头阵地纵深达9 公里,以军陷于被动。

        在戈兰高地战线,6 日14时5 分,叙军300 门火炮及150 辆坦克开始火力准备,然后出动100 余架飞机对以军阵地实施航空火力突袭,第一线3 个步兵师同时发起进攻,以军以反坦克武器阻击叙军,并出动330 架次飞机支援地面作战。叙军则利用夜色通过坦克和装甲车上的夜视器,在夜暗中机动射击,使以军暂陷被动。7 日,叙军第二梯队的两个装甲师投入战斗,以军决定放弃一些城镇,沿主要公路加强反坦克据点,以迟滞叙军攻势。9 日,叙军突破第三次中东战争停火线,收复菲格;以军按照先北后西,避免两线作战的原则迅速调整部署,准备反击。

        在战争的第一阶段,以军由于准备不足,仓促应战,在两条战线均处于被动局面。在8 日后续部队增援以后,才基本稳住了局势。

        第二阶段,从10月10日至14日。

        在西奈战线,埃军调整兵力,巩固阵地。以军利用这个间隙首先加强戈兰高地战线的兵力,使叙军陷于困境。叙利亚方面对埃及有所不满,要求埃军马上发动进攻以缓解戈兰高地战线的压力。埃军于14日出动空军对西奈前线以军阵地实施轰炸,并以1000辆坦克和5 万名士兵发起进攻,但遭以空军猛烈打击。

        在戈兰高地战线,以军兵分三路猛攻叙军,叙军被迫转入防御并退却。

        12日,以军越过停火线约30公里,形成对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的直接威胁。

        在此关键时刻,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等国军队参战,以军遂暂停进攻,组织防御。直到战争结束,叙以双方未再大规模交战。

        第三阶段,从11月24日至20日。

        在西奈战线,以军在正面实施佯攻,牵制埃军;再以两个旅偷渡运河,在河西分数路推进。其中一个旅遭埃军伏击,伤亡较重;另一个旅偷渡成功后在运河西岸迅速构成环形阵地,并袭击埃军地面防空网得手,使西岸埃军失去了空中保护。对于以军偷袭运河西岸的行动,埃军准备不足。到19日晚,以军在西岸的部队已达到4 个坦克旅、1 个机械化旅和1 个伞兵旅,并取得战场的主动权。以军随即袭击公路、铁路,切断了埃军第2 、3 军团的后路。

        东岸以军也配合发起攻势,使埃军第3 军团腹背受敌。22日,以军向北进攻,企图攻占伊斯梅利亚,包围埃军第2 军团未果。于是又集中兵力回师南下,迂回包围第3 军团。23日,以军沙龙旅占领苏伊士城郊外的炼油厂,切断了苏伊士城与第3 军团的联系,基本完成了对后者的包围。24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第二次停火决议生效,埃以停火。历时19天的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叙联军方面基本达成了战略袭击的突然性,特别是在斋月作战,更是以军所始料未及的。在这场战争中双方都使用了大量新式武器,如苏制萨姆-6、萨姆-7地空导弹、” 萨格尔” 反坦克导弹和T -62 型坦克、美制” 陶” 式反坦克导弹以及电视和激光制导炸弹等。坦克作为现代地面作战的重要手段,显示出巨大作用。10月14日埃以坦克战,双方共投入坦克1800辆。反坦克导弹、40火箭筒等武器也得到大量应用,在反坦克作战中效果显著。

        第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入侵黎巴嫩。

        1964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以后,成为中东地区反对以色列的重要力量。1970年巴解武装进驻黎巴嫩,控制了黎南部和贝鲁特西区,不时袭扰以色列北部。1982年以色列决定武装入侵黎巴嫩,其基本意图是以武力削弱并赶走巴解游击队,在黎以边境黎巴嫩一方建立一道纵深40公里的” 安全地带” ;削弱驻黎的叙利亚军队,摧毁叙军在贝卡谷地的防空导弹基地,迫使叙从黎撤军。

        战争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6 月4 日至13日。

        6 月4 日,以色列空军出动F-15等战斗机对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和巴解游击队基地实施轰炸。随后,以地面部队分三路开始行动。西路以军是主攻方向,先后投入5 个旅的兵力。第一梯队从纳哈里亚和鲁什哈尼克拉地区出发,于6 日下午包围了苏尔。第二梯队于6 日18时投入战斗,其中一个装甲旅向东开进,配合中路行动,另一个装甲旅向北开进,围剿利塔尼河以南的巴解游击队。8 日,第三梯队向北包围达穆尔,遭巴解游击队抵抗,北进受阻,9 日,以军占领西顿、达穆尔,并以一个营的兵力在哈尔达登陆。10日,以军6 个旅,3 万多人,300 余辆坦克,在黎巴嫩基督教民兵的配合下,对贝鲁特实施包围,并轮番轰炸贝鲁特西区和南郊国际机场。以海军从海上封锁了贝鲁特。11日,以军主力进抵贝鲁特国际机场附近,另一支以军与叙利亚军队交火,叙利亚未与巴解协商,单方面与以色列停火,置巴解于困境。12日,以军向巴解阵地进攻,13日,以军进入贝鲁特东区,将巴解武装8000人包围。

        中路以军为助攻方向,第一梯队一个旅于6 日越过哈尔达利,包围了沙吉堡。主力向纳巴提亚进攻。7 日,以军攻克沙吉堡。第二梯队一个装甲旅在空降兵配合下围攻纳巴提亚,9 时进入市区,除小部分兵力与巴解游击队展开巷战外,主力继续向北推进,并在东路以军配合下,攻占杰津。后又兵分两路,一路向西,参与围攻扎赫拉尼和赛伊达。一路向北,在舒夫地区与叙军展开坦克战,叙军严重受创。9 日,以军完全控制了贝鲁特至大马士革的公路。

        东路以军为牵制方向。以军两个梯队于7 日和8 日分别攻占谢巴和拉西亚、考卡巴城镇。10日,以军歼灭叙军一个装甲旅并重创其坦克部队。

        为了夺取制空权,以军于9 日下午2 时左右,出动了96架F-15、F- 16 战斗机进行高空掩护,在E-2C预警飞机指挥下,用F-4 、A-4 型飞机对贝卡谷地叙军导弹基地进行猛烈轰炸。叙军紧急出动60余架米格-21 和米格-23 战斗机同以军展开空战。以军实施了先进的电子干扰,使叙军飞机与地面失去联系,防空导弹发射后也失去控制。在战斗中,以军处置主动,战术灵活,对敌空中、地面目标打击准确,作战效率极高,使叙利亚在贝卡谷地经营10余年、耗资20亿美元的防空体系顷刻之间毁于一旦。

        在第一阶段作战中,以军地面部队侵占黎巴嫩3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摧毁了巴解游击队的大部分基地,消灭了巴解大量有生力量,并将巴解总部包围在贝鲁特西区及南部。

        第二阶段,6 月14日至9 月15日。6 月14日,以军经过激战控制了贝鲁特国际机场的跑道。17日,以军控制了国际机场,缩小了对巴解总部的包围。18日,以军宣布对被围困的巴解总部停火,但要求其放下武器,撤出贝鲁特市,遭到巴解拒绝。

        从6 月26日起,以军继续增加包围贝鲁特西区的兵力并加强对叙军的防御。至7 月18日,以军增至7 个旅3.6 万余人,坦克700 辆,大口径火炮210 门。以色列试图以强大的军事压力,配合政治谈判,迫使巴解投降。8 月1 日,以军完全占领贝鲁特国际机场。4 日进至贝鲁特西区博物馆地区。5 日包围了巴解总部大楼。9 日,巴解主席阿拉法特表示愿意接受此前联大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所有决议。21日开始,巴解总部从贝鲁特西区撤出。9 月1 日,撤退完毕。15日,以军进驻贝鲁特西区,战争遂告结束。

        5、苏军入侵阿富汗

        阿富汗位于亚洲中西部,是一个内陆国家。70年代初以来,苏联加紧对阿富汗内部事务的干涉,多次进行颠覆活动。从1973年到1978年,苏联支持乌达德政变,推翻了查希尔王朝;后又推翻了乌达德,培植了塔拉基政权。

        1978年阿富汗总理阿明处决塔拉基,在政权内部清洗亲苏分子;表示要与美国实现关系正常化,要求美国恢复对阿富汗的援助;并对苏联方面的一系列要求予以拒绝。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决心通过武装入侵推翻阿明,以保持对阿富汗的控制。

        苏联入侵阿富汗的便利条件有二:其一,苏联通过多年的” 经援” 和” 军援” ,在阿富汗修建了大量军事设施,加强了对阿军的控制。这些军事设施在入侵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苏联在阿军中大量派入各种军事人员,到1978年时已增至3000人,直接控制阿军要害部门,并渗透到营一级和部分战斗连队。其二,苏联充分利用了当时相对有利的国际形势,即美国和伊朗因人质问题关系恶化,无暇顾及阿富汗,而且美国及西方国家历来在阿富汗影响很小。此外,苏联在入侵前还使用多种手段表示支持和信任阿明,以掩盖入侵准备工作。

        1979年12月27日晚7 时30分,苏军第105 空降师的部队在驻阿苏军人员和特工人员的协同下迅速开进喀布尔市区,包围和占领了电报大楼、总统府、广播电台,切断了通往机场的公路。苏军与阿明的卫队和首都部分阿军激战4 小时,阿明在乱枪中被打死,阿政府要员均被逮捕,喀布尔阿军被解除武器。28日凌晨,秘密设在苏中亚地区的电台转用喀布尔电台的频率,播发了宣告成立以卡尔迈勒为首的新政权的消息和阿明被处决的声明。之后,苏军东西两个突击群与先期驻阿苏军呼应,开始越过边境,沿东西两条战略公路向阿富汗纵深高速推进。东突击群第306 摩步师从帕尔梅兹越境,于30日抵达喀布尔,与苏军第105 师会合,然后向坎大哈推进;后续部队第16、201 摩步师跟进至喀布尔及其以北,控制了战略公路,并以一部前插至贾拉拉巴德及开伯尔山口。西突击群第375 摩步师经赫拉特于30日到达兴丹,在南进中与空降兵部队和第360 摩步师一部配合,于1980年1 月2 日攻占坎大哈,3 日封锁了通往巴基斯坦的山口;第66摩步师从阿里巴特地区越境,经卡腊巴格、赫拉特南下进兴丹。

        在地面部队推进的同时,空降部队以机降的方式先期占领了赫拉特、兴丹和坎大哈等地的机场。此外,苏军还出动了4 个前线航空兵团为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支持。一周之内,苏地面部队即占领了阿富汗全境,实现了对阿全国主要城市和交通干线的控制。

        在这次苏军入侵中,阿富汗政府军没有能够组织起任何有效的抵抗。阿富汗穆斯林各派反政府组织进行的一些小规模抵抗也无力阻止苏军的深入。

        但是这些组织日后成为抗苏游击战的骨干力量。

        苏军入侵阿富汗,在战略指导思想上实行的是” 有限介入战略”.在战役指挥上,采取了突然袭击、速战速决的作战方针。充分发挥空降兵的作用,进行突然袭击。阿富汗境内多山,不利于机械化部队大规模展开。因此以具有快速打击能力的空降兵承担直接空袭任务,收效非常明显。另外,空降部队先期占领空降地点,打乱和控制对方首脑机构及电讯系统,陷对方于全面瘫痪状态,为地面大部队的进攻创造了便利条件,起到了配合协同作用。从地面作战来看,中心开花,两路分进合击是这次入侵的主要特点,尤其是苏军的动员和展开与其惯常作法不同,未通过军事演习等活动来调整部署,而是采取就地扩编、临战推进的方式行动,增加了打击的突然性。这反映了苏军在战役战术理论上的一个新观点,即每战集中优势兵力并不是必不可少的,而应对行动的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当时的苏联陆军总司令帕夫洛夫斯基指出:” 指挥员应学会不单单是用几倍的优势取得胜利,而是以优势的行动取得胜利”.苏军在这次入侵行动中兵力并不占优势(8 个师对阿军14个师),但却是一次攻击质量和突袭质量较高的典型战例。

        阿明政权被推翻以后,原来阿富汗的各派反政府组织及其游击队武装成为抗击苏军入侵的主要力量。他们以广大农村地区为基地,同苏联占领军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游击战。1982年3 月,部分抵抗组织成立了统一的政治领导机构和军事指挥机构,即” 阿富汗圣战者伊斯兰联盟”.到1986年,阿游击队已发展到20多万人,游击队组织达90多个。阿富汗游击队的战术是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而相机变化的。首先,他们一般是以小股分散行动为主,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实施破袭战,诸如埋设地雷、设置路障、破坏桥梁和公路等交通系统,给苏军后勤补给造成困难,同时也随机炸毁苏军设施。其次,打伏击是游击战术的主要方式。在一定条件下,集中必要兵力,利用山区有利地形,诱苏军深入,同其展开” 推磨战”.阿游击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适时集中或分散,战术灵活多变。由于阿游击队派系较多,虽然成立了统一领导中心,但统一指挥仍很困难。一个地区可能会有几派游击队同时活动,他们之间独立行动多,相互联系少,在作战指挥上基本上是独立自主,各自为战。

        任何对他国实行的军事占领都将必然会遇到对方民间武装长期袭扰的挑战。苏军在阿富汗也不例外。面对阿游击队的多点袭击,苏军以师为单位,将阿划分为7 个区,分别负责所在地区的反游击战任务。这样就从组织上建立了在统一作战下实施分割指挥的反游击战体制。在作战方式上先后提出了固点、守线、净化边境和重点扫荡等多种样式。苏军在加强城市守备的同时,把重心放到城市外围,摧毁距市区20公里内的村庄,毁坏路旁丛林,并大搞清乡。在交通线上,为了对付游击队的破坏,采取控制公路重要路段和桥梁,在行军纵队或运输车队经过时,派出地面部队和空中警戒分队护送。另外,苏军还使用机动部队对阿游击区和根据地实行围剿。这种围剿一般实施地面和空中联合进攻,对关键地区反复扫荡。

        为了实现长期占领的目的,苏军还封锁边境,重点控制能够通往国外的各个山口和要道,以期切断阿游击队的外援和国外训练基地。除了军事打击之外,苏联还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政治宣传,设法消除社会上对抵抗组织的支持。

        苏军的反游击战措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苏军已陷入了阿富汗” 泥潭” 中不能自拔,由此产生的许多派生问题单靠军事占领是无济于事的。国际社会的反响日益强烈,联大和一些国际会议均通过了一系列要求苏联撤军的决议。苏联面对速胜无望、消耗太大、士气低落和国际社会的同声反对,终于在1988年4 月15日签署了关于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日内瓦协议,于同年5 月15日开始从阿富汗撤军。至1989年2 月15日,苏军全部撤出了阿富汗。

        持续9 年的苏阿战争终告结束。

        6.两伊战争

        两伊战争从1980年9 月爆发至1988年8 月20日结束,历时八年。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持续时间较长、损失消耗较大的一场局部战争。

        这场战争的起因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首先,领土争端是导致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长约100 公里的阿拉伯河是伊朗和伊拉克南部的自然边界,双方对于这条河流的主权问题长期存在争执,并曾于1974年初发生过武装冲突。1975年双方在阿尔及利亚调解下签订了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协议,规定以主航道中心线为界,伊朗让出原属伊拉克的扎因高斯等四个地区。

        但事后伊朗却迟迟不肯实现协议上的承诺。伊拉克认为这是” 奇耻大辱”.双方的敌对情绪加深。其次,宗教矛盾是导致双方冲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两伊均属伊斯兰教国家,两国的穆斯林多数属于什叶派,伊朗的什叶派在其领袖霍梅尼领导下居于执政地位,而伊拉克的什叶派则长期不处于执政地位,国内教派冲突时有发生。另外,两国均支持对方境内的少数民族库尔德人从事反对本国政府的斗争。最后一点,霍梅尼执政前受伊朗国王迫害时,曾长期在伊拉克流亡传教。1978年,萨达姆以” 煽动伊拉克境内什叶派叛乱” 为名将霍梅尼驱逐出境,霍梅尼对此一直怀恨在心。总之,多方面的原因使两伊矛盾日趋激化,终于导致了这场战争。

        战前,两伊都进行了一系列战争准备工作。伊拉克方面突击开展外交攻势,争取国际社会特别是海湾国家的同情和支持,利用边境冲突掩护地面部队的调动。伊朗方面则不惜重金大量购买武器装备,力图在经济和军事实力上胜过伊拉克。

        1980年9 月22日拂晓,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下达了对伊朗发动” 威慑性打击”的命令,两伊战争爆发。

        战争进程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伊拉克进攻阶段,从1980年9 月至10月。

        9 月22日,伊拉克出动大批飞机袭击伊朗首都德黑兰等15个城市和7 个空军基地。23日凌晨3 点,伊拉克地面作战部队5 个师又1 个旅,约5 万人,1200辆坦克越过边境,在北起席林堡,南至阿巴丹的480 公里的战线上,分北、中、南三路大军向伊朗境内大举推进。经过一周激战,10月初,伊拉克占领了伊朗约2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控制了阿拉伯河东岸的狭长地带。南部战线入侵深度达90公里。

        伊朗仓促应战,随即派空军袭击了伊拉克境内16个目标,但地面部队不断后撤,未能挡住伊拉克军队的猛攻。进入10月以后,双方不断调整兵力部署,伊朗由原有的4 个师增至7 个师,并在梅赫兰、霍市多次组织反击。伊拉克军队在初战得手之后由于深入太快,后勤补给跟不上进展,加之地形不利,又遭伊朗军队特别是革命卫队的顽强抵抗,进攻速度开始放慢,伊朗终于基本上稳住了阵角,迟滞了伊拉克军队的初战势头。虽然如此,伊拉克军队在巩固战果的基础上仍在向前推进,并于10月24日包围了伊朗石油中心阿巴丹。在战争的第一阶段,伊拉克利用突然袭击的作战方式,赢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第二阶段,是伊朗发动局部反攻,伊拉克由攻转守阶段,时间是1980年11月至1982年2 月。

        从11月开始,伊朗军队在北线向伊拉克阵地频频反击,但收效甚微。而在中路和南路,伊拉克军队均遭伊朗军队、革命卫队及民众组织的顽强抗击,未取得进展。至12月底,伊拉克在北线马里万地区开辟了新战场,使整个战线由原来的480 公里延长到620 公里。伊朗方面调整部署,加强重镇的防守。

        战线基本稳定在阿巴丹至阿瓦士、提斯孚尔、沙赫阿巴德一线。其后北线冰冻雪封,南线进入雨季,双方战争消耗都很大,兵员不足,补给困难。交战暂处间歇状态。

        1981年1 月至4 月,伊拉克北、中两战线全面转入防御。南线部队则重点围攻阿巴丹。伊朗军队在组织不同规模的反击的同时,于1 月5 日以3 个装甲团对阿瓦士地区的伊拉克军队发动进攻,但被后者施以重创,损失惨重。

        伊拉克军队也由于战线过长,兵力分散,攻坚能力有限,再发动大规模攻势已力不从心,其被动的态势日渐明显。

        从1981年第3 季度开始,伊朗在阻滞了伊拉克军队的进攻势头以后,不失时机地由局部反击转入全面反攻。9 月底,伊朗在南部战线集中数十万大军,发动了大规模的阿巴丹反击战,歼灭伊拉克1 个师,解除了伊拉克对阿巴丹的围困,打开了由此通往阿瓦士、达尔赫文的通路。11月,伊朗军队在中部地区发动了布斯坦战役,击溃了伊拉克1 个旅,击毁坦克150 辆,收复了布斯坦镇。伊拉克为扭转败势,于1982年2 月以两个师向伊朗的布斯坦守军发动进攻,结果未能得手。至此,中部战场的态势继续朝着有利于伊朗的方向发展。

        第三阶段,是伊朗进攻阶段,从1982年3 月至11月。

        3 月22日凌晨,伊朗出动正规军3 个师和部分革命卫队,共3 万余人,发动了代号为” 胜利行动” 的反攻战役。其主力在提斯孚尔和舒什地区切断了伊拉克南北两线军队的联系。经过8 天激战,伊朗军队突破了伊拉克中线防御,重创伊拉克两个师,全歼两个旅,俘万余人,缴获上百辆坦克和装甲车,收复了扎赫阿巴斯、艾因霍什等重要城镇,共200 平方公里的失地,伊拉克军被迫后撤30至60公里。随后,伊朗调整部署,先后将两个师和大批坦克、装甲车由中线调往霍拉姆沙赫尔方向,同时调4 万名革命卫队队员前往阿瓦士西南地区。4 月30日,伊朗发动了代号为” 圣城行动” 的进攻战役,主力部队在达尔文一带越过卡隆河,突破了伊拉克军的防线,南下迫近霍拉姆沙赫尔城。5 月24日发起总攻,一举攻克霍市。6 月10日,伊拉克宣布单方面停火,承认1975年阿尔及尔协议继续有效。10天以后,又宣布从伊朗境内撤回全部军队。至29日,军队基本撤出,两国边界暂时恢复到战前状态。

        7 月13日,伊朗集中10万大军在猛烈炮火支持下,在宽60公里的正面,兵分三路对伊拉克发动了代号为” 斋月行动” 的大规模进攻,深入伊拉克境内8 至20公里。随后在伊拉克军队的反击下虽有所退却,但战斗已经开始在伊拉克境内进行了。

        28日,伊朗军队强行攻击,又向伊拉克境内推进了10公里。双方开始了拉据战。10月1 日,伊朗出动地面部队5 万人,控制了曼达利至纳夫塔纳之间的战略公路,对巴格达造成威胁。11月1 日,伊朗军队又在中线提斯孚尔以西地区发动了代号为” 穆哈拉姆” 的攻势。至此,伊拉克欲战不能,欲和不得,完全陷入被动的局面。

        第四阶段,从1982年底至1988年8 月。这个阶段持续时间较长,双方经过连年征战,均已疲惫不堪,战线呈犬牙交错和相对固定局面。

        为了迫使伊朗罢兵言和,伊拉克从1984年开始采取” 以战迫和” 的方针,在地面和海上连续对伊朗主动出击,并在战斗中多次使用化学武器。伊朗此时也无力发动大规模地面进攻,因而采取了以长期消耗战拖垮伊拉克的战略。在前线不同地段发动中、小规模的有限进攻,力图尽可能多地占领土地。

        1986年,两伊战争再趋激烈,除加强地面交火之外,海上” 袭船战” 也日益升级,双方遭到袭击的船只达106 艘。” 袭船战” 中非交战国的船只也被波及。因此科威特于1986年底先后两次向联合国5 个常任理事国提出护航。联合国为避免战争进一步升级,于1987年7 月20日一致通过了第598 号决议,敦促两伊停火,但两伊之间积怨深久,谁也不肯让步。

        1988年,两伊战争出现重大转机。2 月至4 月,双方使用数百枚导弹袭击对方城镇。在相持中,伊拉克逐渐占上风。4 月17日,伊拉克军队发动” 斋月” 攻势,次日收复了被伊朗占领两年的法奥地区。此战打开了结束两伊战争的大门。伊朗被迫于1988年7 月18日宣布,接受联合国安理会598 号决议。8 月20日,双方实现停火。长达8 年的两伊战争遂告结束。

        两伊战争是一场有限的边境战争,也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与80年代其他一些局部战争相比,其现代化程度不高,是一场用” 现代化武器打的低水平战争”.具体来说,可归纳为如下几点特征:

        首先,在空军运用方面,双方均没有全盘的战略轰炸计划,实施轰炸的盲目性很大。战争开始时,伊拉克几乎出动了可供使用的全部飞机,然而他们却把飞机跑道作为主要打击目标,对大量毫无防护设施的飞机却视而不见,轰炸效果很差。伊朗空军的轰炸往往是出于报复,命中率低,作战效果不明显。

        其次,两伊虽然都拥有防空导弹,但双方防空导弹的配套系统都很不完善,缺乏统一指挥,使用者不熟悉其技术和战术性能。

        第三,从地面作战来看,伊拉克过于热衷抢占地盘,而不注意歼灭对方主力,在各条战线均未形成拳头。占领一些地区后,战线南北一字展开,无力向纵深发展战果。另外其战术呆板,指挥亦不得力,均使其作战收效甚微。

        伊朗方面,对伊拉克的突然进攻缺乏准备,决策意见不一,争权夺利,前线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伊朗收复失地后,霍梅尼执意使战争升级,不仅丧失了国际社会调停的良机,而且也遭到伊拉克军队的顽强反击,自身损失很大。

        总之,两伊战争的结果是两败俱伤。

        7、英阿马岛战争

        英阿马岛战争是一场涉及领土主权的战争。18世纪以来,马尔维纳斯群岛先后被法国、西班牙和英国占领。1816年阿根廷声明拥有对马岛的主权,1833年英国派海军进驻马岛,宣布行使对马岛的主权。此后马岛长期为英国所占领。1965年联大第一次审议马岛问题,敦促英阿双方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争端。此后几经谈判协商,未见成果。

        70年代初,马岛南部海域被发现可能储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其他矿藏,英阿双方的关系迅速恶化。1979年、1980年两次谈判均告失败。1982年2 月双方在纽约的谈判又告破裂,阿根廷政府决定以包括武力在内的” 其他形式” 解决争端。3 月18日,阿方派人在南乔治亚岛上插上国旗,引起英国强烈抗议,4 月2日,阿根廷军队出兵马岛,英阿马岛战争爆发。

        这场战争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82年4 月2 日至29日。

        4 月2 日凌晨,阿军出动4000人,在20艘舰船护航下在马岛首府斯坦利港登陆成功,并占领该岛。英岛上守军198 人,稍事抵抗即被迫投降。3 日,阿军还攻占了南乔治亚岛,英守军22人投降。7 日,阿政府宣布成立南大西洋战区,对马岛地区实行统一指挥。

        由于阿军行动突然,英国暂处被动地位。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英政府随即成立了战时内阁。5 日,英特混舰队的两艘航空母舰和主要战斗舰只4 艘,载地面作战部队4000人、鹞式飞机20架、直升机45架,分别由英国的朴茨茅斯港和英属直布罗陀港出航。7 日,英国政府宣布马岛周围200 海里范围内为戒严区,从4月13日起任何阿根廷舰只如果出现在该区域都将被视为敌舰而给予打击。12日,英军4 艘在南、中大西洋活动的核动力攻击潜艇进入战区,开始海上封锁。22日,英特混舰队先头部队抵达战区,25日在南乔治亚岛首府格里特维肯港登陆,阿守军152 人和文职人员39人投降。随后,英军山猫式直升机迅速击沉了停泊在该岛附近的阿根廷圣菲号潜艇。 28日,英特混舰队驰入马岛水域,29日完成海、空全方位封锁。至此,战争第一阶段结束。阿军事前对英国投入如此强大的舰队和兵力估计不足,因而没有正确地安排和布置自己的兵力,对纵深和内地也几乎没有设防,给英军留下了登陆的缺口和登陆后长驱直入的良机。

        第二阶段,从4 月30日至5 月29日。这个阶段表现为英军扩大海、空封锁和阿军进行反封锁的较量。

        英军的海上优势日趋明显,他们主动出击,四处搜寻阿海军军舰给予打击。5 月2 日,英核动力攻击潜艇征服者号在马岛西南236 海里处向阿巡洋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发射两枚鱼雷并将其击沉。同一天,英舰载山猫式直升机发射了两枚空对舰导弹,又击沉阿军一艘巡逻快艇,并对另一艘予以重创。

        阿海军被迫撤出战区海面避战。面对英国海军优势,阿根廷军队抓住了其空中保护方面的弱点,并采用了以空军对付英国特混舰队,用贴海面飞行的飞鱼式导弹攻击英舰以及超低空轰炸等具体战术,一举击沉英舰5 艘,击伤10艘,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是,阿佩布尔岛上的一个重要机场于5 月14日遭到英军12个爆炸突击小组的夜袭,阿军燃料库和军火库被炸,11架飞机报废,雷达站也被摧毁。

        由于阿海军力量薄弱,空中打击也很有限,对英国海、空立体封锁仍显力不从心,逐步丧失了制海权和对马岛地区的有效控制,处境渐趋被动。至5 月20日,英军在基本实现了封锁战略目的之后,开始实施登陆作战的准备。

        第三阶段,从5 月21日至6 月14日。

        5 月20日下午,英军组织两栖突击部队乘登陆舰向陆上地域驶进。英特混舰队按计划兵分两路,一路佯攻,一路登陆。佯攻部队由旗舰赫尔姆斯号舰母和无敌号航母带领,在数艘驱逐舰和护卫舰的护卫下,于20日晚上向南行驶,并不断向沿海阿军据点炮击。与此同时,还派出小分队登陆佯攻,以造成阿军认为英军将在南部登陆的错觉。21日3 时30分,主攻登陆部队的先锋陆军特别空勤团突击队一部在范宁岬登陆成功,歼灭了阿军在该地的监视哨,随后,突击梯队先头约1000人在黑夜中未遇任何抵抗就顺利在圣卡洛斯港登陆,占领了机场及有利地形,构筑工事。在4 小时之内,建立了25平方公里的登陆场。

        英军登陆以后,首先在夜幕中挖堑壕,每人都要挖一个深1.2 米的掩体,以防阿空军的袭击。同时,防空部队、炮兵和轻型坦克部队陆续登陆,形成了登陆场的地对空防御体系。

        次日拂晓,阿军组织反击,先后派出强击机十余架和幻影战斗机、天鹰轰炸机数十架,向英军阵地及英海上舰只猛烈攻击,英舰以导弹还击。结果,英护卫舰一艘被炸沉,4 艘舰只受创,阿军方面被击落17架飞机。第二天,阿军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没有主动出战,放弃了反击的良机。而英军则赢得了使滩头阵地得以巩固的关键24小时。

        23日起接连4 天,阿空军每天出动飞机120 架次,对英军舰和滩头阵地实施大规模连续性轰击。英羚羊号护卫舰、考文垂号驱逐舰、大西洋运送者号集装箱运输舰被击沉。阿军损失飞机37架。

        27日,英军兵分南北两路开始陆上战役。南路以伞兵部队为先导,伞兵营650人以徒步负重行军为主,利用夜间掩护迅速南下,在布迪峰歼灭阿军警戒分队400人。于28日到达达尔文港。随后英军在轻型坦克掩护下,向阿军阵地发起进攻,经过14小时激战,占领了达尔文港和机场,从陆上切断了阿军在东西两岛之间的联系。30日,英第二梯队陆战第45营投入战斗,6 月1 日到达斯坦利港外围第一道防线,与北路部队会合。

        北路以特别空勤团一部为先锋,5 月29日晚顺利占领了道格拉斯和蒂尔港,31日到达距斯坦利港仅20公里的肯特山,这样,斯坦利港已处在英军大炮的射程之内。英军完全占据了进攻该港的制高点。

        6 月7 日,在完成了一切攻击准备之后,英地面部队在炮兵火力支援下,开始向斯坦利港外围第二道防线发起进攻。英陆战第42营占领姊妹山,第45营占领哈里特山,伞兵第3 营占领了郎登山。11日英军占领了无线岭、欲坠山、廓尔喀和威廉山,缩小了对斯坦利港的包围圈。13日22时30分,英军发起总攻,战至14日下午2 时,阿军损失惨重,无力再战,阿根廷政府被迫决定投降。当日21时阿守军将领签字投降,全面停止抵抗,岛上阿军1.4 万人向英军缴械,所占诸岛重新被英军夺回。历时47天的战争终告结束。

        英阿马岛战争是一场有限的现代海上岛屿争夺战。交战范围均不涉及双方本土,仅在争议地区作战。作战类型包括海战、空战和陆战,有诸多兵种参加,体现了现代战争的立体性。海上封锁是这次战争的主要作战方式。

        从英国方面来说,其海上封锁具有如下特点:首先,由于英军劳师远征,参战兵力不可能一次到位,只能逐次到达。因此,英军根据战役各阶段兵力情况,采取了不同范围的封锁形式。其次,海上封锁与空中封锁相结合,形成立体封锁系统,建立多层封锁线。第三,在封锁范围内同时展开反舰、反潜和防空作战,并在海、陆、空各种作战中,广泛采用电子战,使阿军密码被破译,通信受干扰,对空雷达被摧毁。

        英国在战时除将战略指挥大权高度集中于战时内阁以外,把战区直接作战的指挥重任全权授予前线司令官,保证了英军在战争中的战略、战役指挥既高度统一,又机动灵活,也使得在战争进程中海、陆、空三军的行动自始至终保持协调一致。此外,英军特混舰队的电子通信系统比较完备,干扰和抗干扰能力强。在战争中能够有效地干扰和截听马岛阿军内部与大陆本土之间的通信联系,从中获取重要情报,为英军战略决策和战场指挥及时提供准确的信息和依据。

        阿根廷方面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其战争准备工作仓促,兵力、武器装备及后勤保障都未形成完整、统一的体系,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阿军作战的意志和信心。其次,在战争进程中,上层战略指导集团缺乏驾驭战争全局的素质和经验,只注重战争初期的胜利,对战争的整体进程和结局缺乏全面的估计。第三,作战指导思想消极被动,战术机械呆板,对敌军企图、战略方向、周边环境和战争态势判断错误,战役部署失当,屡失战机,从而不可避免地陷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8、美军入侵格林纳达

        1983年10月25日,美国对东加勒比地区小国格林纳达采取了代号为” 风暴行动” 的军事入侵。

        格林纳达位于加勒比海东部的向风群岛最南端,是加勒比海通往大西洋的东南门户。1979年3 月,格林纳达” 新宝石运动” 的领导者毕晓普通过军事政变推翻了亲西方的盖里政权,对外奉行亲苏联、古巴的政策。这是美国不能容忍的。1983年10月,格政府军司令奥斯汀发动政变,将总理毕晓普秘密处决,更加接近苏、古。美国认为,这是进行军事干涉的最佳时机。10月23日,白宫和国务院决定对格采取军事行动。24日晚6 时,里根总统签署作战命令。

        美军入侵格林纳达,按其作战行动,大体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0月25日至28日。10月25日拂晓,美军在海、空军航空兵火力支持下,从北、南两个方向对格林纳达实施空降袭击,揭开了战争帷幕。

        从北路入侵的美海军陆战队两栖突击分队,约400 人,先乘直升机在格东北部的珍珠机场实施机降,后续部队800 人随后登陆,占领该机场及附近要地。与此同时,南路美军特种部队第75团两个别动营700 人,乘运输机在格林纳达萨林斯机场实施伞降,跳伞高度为500 英尺,这是战后以来美军跳伞的最低高度。接着,后续部队第82空降师的两个营和多国警察部队共1500人也先后着陆,并立即投入战斗,集中火力摧毁机场附近的格军抵抗据点,迅速控制机场。随后,该路主力北上,向首都圣乔治方向推进。

        与南路美军相配合,北路美军在占领珍珠机场之后即派出250 名陆战队员占领大马尔,攻克总督府,救出政变后被捕的总督斯库恩。经过25日的交战,美军占领了格林纳达两个对战争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机场,基本形成了对首都实施钳形攻击的态势。到26日为止,美军在格岛上的地面部队已达6000余人,形成了三倍于对手的兵力优势。26日,美军攻占格军司令部所在地弗雷德里克堡。28日,美军南、北两路入侵部队在首都圣乔治会师。至此,岛上地面交战基本结束。

        第二阶段,从10月28日至11月2 日。格岛地面作战结束后,为扩大战果,美军除以主力控制岛上各军事要点和交通枢纽外,其余部队以连、排为单位开始进行地面和空中相结合的军事搜索行动,陆续抓获了前副总理科尔德、前格军司令奥斯汀等十多名政变领导人,查缴了岛上所有武器库。11月2 日,美军完成了全部预定任务,转入临时军事占领状态,为时8 天的入侵遂告结束。

        美军在这次军事行动中之所以能够速胜,主要原因有三:第一,决策效率高。格林纳达一发生政变,美国立即密切跟踪注视。从研究对策、酝酿出兵,到形成决策、制定计划、下达命令,前后只用了四五天时间。第二,诸兵种协同作战,分工明确。美军在这次行动中出动了陆、海、空军部队和陆战队,兵种有特种部队、空降部队和炮兵、装甲兵、陆军航空兵、通信、侦察、两栖突击分队等。在作战中,在空降兵或陆战队难以登陆时,海军、航空兵首先进行火力准备,配合地面作战。第三,战术运用得当。格岛地形复杂,美军首先利用海、空军的绝对优势在格岛周围建立了宽约50海里的封锁区,陷格岛于孤立无援之境地。战事一开,即率先攻占并控制格岛两个具有决定意义的机场,尔后以机场为基地,陆续空运增援部队,迅速形成优势兵力,对敌人实施连续性打击,从而以新的军事实践证明,在现代战争中,占领和控制机场具有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意义。另外,在进攻中,美军能够做到根据战场情况适时转移兵力,集中与分散相配合。鉴于格岛多山,美军在进行地面进攻的同时,还常常使用直升机实施空中机动,攻击对方守军阵地及其侧后,有时干脆用直升机部队直接对对方实施打击。第四,美军拥有技术装备上的绝对优势,并将先进技术装备有效地应用于战争实践中,特别是美军通讯系统使用10个卫星和设在波多黎各的无线电中转站,沟通了战场与最高军事指挥系统及待命空降部队之间的联系。最后,在后勤保障方面,美国通过高效能的各型运输飞机在5 天内运送了弹药750 多吨,服装、建材200 多吨,单兵作战口粮和快餐口粮2.9 万箱以及其他军用物资。

        格林纳达国小人少,经济落后,综合国力弱,缺乏作战的回旋余地和战争潜力,各方面都处于劣势。格岛政变以后,军队指挥系统混乱,局势动荡。

        面对美军入侵,新上台的领导人放弃指挥,四处避难,军队无法组织起任何有效的抵抗,从而加快了失败的速度。

        9、美军空袭利比亚

        1969年卡扎菲上台以后,利比亚与美国的关系日趋恶化。利比亚收回了美在利建立的惠勒斯空军基地,废除了同美国签订的9 项军事、经济、技术协议;加速发展了同苏联的关系与合作,不仅接受苏联提供的大量军事援助,还同意苏联使用利比亚机场和港口,准其在利库费腊约州建立了大型战略空军基地。

        1985年,美国宣布向全球的恐怖分子开战,并认为利比亚是许多恐怖组织的主要支持者。美国防部、中央情报局先后拟订了颠覆、打击利比亚政府的一系列行动计划。

        1986年1 月7日,美国总统里根宣布冻结利比亚在美国的财产并对利实施经济制裁。3月21日,美在利比亚北部的锡尔特湾外海集结了萨拉托加号、珊瑚海号和美国号3 个航母编队,共计38艘作战舰只、240架飞机,并派出E-2C鹰眼空中预警机监视利比亚空军与导弹部队的活动,派电子侦察机探测与干扰利比亚防空雷达。3月24日清晨,美提康德罗加号导弹巡洋舰率编队驶入卡扎菲宣布的死亡线(北纬32度30分)以南的锡尔特海域。晚9 时,美第六舰队司令弗兰克.凯索尔中将下令攻击利比亚一艘导弹快艇,从美国号航母起飞的2 架A-6 型攻击机对快艇发射鱼叉反舰导弹并投掷激光制导集束炸弹,一举击沉该艇。接着,2 架A-7 型攻击机从萨托托加号航母起飞,向利比亚锡尔特镇的萨姆-5导弹基地发射高速反雷达导弹,摧毁了制导雷达和天线。25日凌晨,美A-7 型攻击机发动第二次攻击,再次将利比亚导弹阵地上重新装置的雷达和天线摧毁。与此同时,美约克号导弹巡洋舰和A -6型攻击机在锡尔特湾又先后击沉利比亚导弹艇2 艘,重创1 艘。

        不久,即4 月2 日,美环球航空公司的波音727 民航客机在飞行中突然被炸。4 月5 日,西柏林发生一起迪斯科舞厅爆炸事件,1 名美国士兵和1 名土耳其妇女被炸死,几百人受伤。美国中央情报局认为,这两起事件都是利比亚策划的。6 日下午,里根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紧急会议,决定给予利比亚以惩罚性打击。4 月14日19时整,美第六舰队司令凯索尔中将给空军驻英第3 航空队和第六舰队珊瑚号和美国号航母下达了立即行动的命令。

        第3 航空队首先从费尔福德和米尔登霍尔空军基地先后起飞了20架KC -10A 、KC-135空中加油机。之后,各载2 万多磅炸弹的24架F-111 战斗轰炸机从拉肯希思空军基地起飞,每6 机组成一个编队,由最有经验的飞行员任机长;5 架EF-111电子干扰机从上赫福德空军基地起飞。分驻英国4 个机场上的49架参战飞机在一小时内全部升空。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英国上空集合的最大规模的空袭机群。

        4 月15日凌晨,从珊瑚海号航母起飞了8 架A-6 攻击机和6 架F /A-18战斗轰炸机,从美国号航母起飞了6 架A-6 和6 架A-7 攻击机。不久,海、空军机群在指定空域会合,完成了空中协调,攻击的一切准备就绪。

        攻击开始前,6 架F /A-18飞机在距海岸48公里处发射了30枚哈姆高速反雷达导弹;A-7 攻击机在距海岸16公里处发射了12枚以上的百舌鸟反雷达导弹;打击方向是的黎波里和班加西地对空导弹基地;共摧毁利比亚5 座雷达站,命中率达百分之百,使利军整个防空系统处于瘫痪状态。

        15日凌晨2 时0 分至11分,担任主攻的美军飞机同时向的黎波里和班加西的5 个利比亚目标发动攻击,袭击了的黎波里机场军用区、贝尼纳空军基地、一个突击队训练中心和两个卡扎菲可能居住的兵营。攻击持续了11分钟,共投掷炸弹100 多吨,基本摧毁了预定目标,包括炸毁14架军用飞机,炸伤多架米格式飞机,重创一架波音747 飞机,炸死炸伤700 多人。卡扎菲幸免于难,他的养女被炸死,2 个儿子受重伤。

        15日2 时46分,海军飞机全部返降所属航母。10时10分,除被击落的一架飞机以外,从驻英空军基地起飞的美机全部返航。

        美军在这次空袭中表现出如下几个特点:首先,计划与行动周密突然。

        从调整兵力部署到实施袭击,仅用了5 天时间,显示了美指挥系统的高效运作能力和部队平时高度戒备的程度。空袭计划体现了尽可能在最短的暴露予对手的时间内,对目标投入最多兵力的宗旨。海、空军在计划规定的时间内几乎绝对准时会合,并发起攻击。在短短11分钟内完成了全部攻击任务。整个空袭行动都是按预定计划进行。第二,建立在现代科技基础上的高度自动化的C3I 系统充分发挥作用。这次空袭中,美军C3I 系统由E-2C空中预警机、电子侦察机、舰载宙斯盾电子战系统、通信和侦察卫星等组成。特别是E-2C空中预警机的雷达具有远距离探测功能,可判明480 公里内的对方飞机,可自动连续跟踪250 个目标,并控制对其中30个目标的截击。这次空袭表明电子对抗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作战手段。第三,美军在空袭利比亚中,采用了夜袭、超低空大速度突防、低空快速攻击等具体战术。F-111 战斗轰炸机以每小时867 公里的速度在60米的高度贴海面飞临预定目标,有效地避开了利比亚中、高空导弹的攻击。

        总之,美军空袭利比亚是一次成功的海空军联合、多兵种多机种协调作战

        10、 海湾战争

        海湾战争是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新旧交替之际由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引起的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

        1990年8 月2 日,伊拉克武装入侵并吞并科威特。这一突发事件立刻使海湾局势急剧紧张,海湾周边国家普遍感到自身安全受到威胁。国际社会一片谴责之声,美国和西方国家出于自身战略利益和经济利益的考虑,反响尤为强烈。

        伊拉克吞并科威特,其目的主要有二:第一,转嫁经济危机。两伊战争使伊拉克国力衰竭,元气大伤,外债达700 多亿美元。其中欠海湾国家就达350 多亿美元,欠科威特120 亿美元。面对如此巨额欠款,伊拉克把目光移向邻国科威特。科威特是世界最富的国家之一,仅国家总储备金就有800 亿美元,海外资产1000多亿美元,年石油出口收入约100 亿美元。伊拉克吞并科威特,既可缓解国内连年征战所导致的经济困难,又可以海湾军事强国的优越地位威慑其他海湾国家。第二,伊拉克的长远目标是充当阿拉伯世界的领袖。两伊战争结束以后,伊拉克跃居地区军事强国之首,称雄之心渐趋膨胀。由于东欧剧变所导致的世界旧格局解体吸引了国际社会的注意力,伊拉克认为时机成熟,企图通过采取突然行动一举吞并科威特,造成既成事实,迫使国际社会接受。

        面对伊拉克的入侵行径,美国认为:第一,伊拉克吞并科威特后,如再染指沙特阿拉伯,将意味着伊拉克掌握了世界近一半的石油资源,无疑将对美国和西方经济构成严重威胁。美国总统布什指出,能源即国家安全,不能允许伊拉克搞经济讹诈。第二,伊拉克的行为还将使中东地区的安全增加许多不稳定的复杂因素,尤其使美国感到担心的是该地区核、生、化、导弹武器的扩散和地区性军事竞赛不断升级,将破坏地区力量平衡。第三,战后西欧政治联合的发展,日本经济的崛起、冷战格局瓦解以及两德统一,这一系列变化使美国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地位发生动摇,美国与其盟国的关系也正由主从关系转向伙伴关系。海湾危机在这个时候发生,对美国来讲有两点可以充分利用:①危机的出现使西欧、日本仍不得不借助和依靠美国的力量来维护它们的利益,表明至少到目前为止,在处理国际危机和突发事件中,西方世界仍离不开美国。②世界新格局尚未形成,美国正可利用这次危机为在今后新格局体系中获取领导地位增加筹码。

        伊拉克侵占科威特不到一周,美国等西方国家便迅速向海湾地区调兵遣将,战争准备历时5 个多月。这期间联合国先后作出了谴责和制裁伊拉克的12个决议。这些决议在政治、经济和外交上孤立了伊拉克,特别是第678 号决议授权联合国成员国,在伊拉克于1991年1 月15日以前不从科威特撤军的情况下,可对伊采取” 一切必要手段” ,使美国和其他国家组成多国部队出兵海湾,以武力解决危机获得了合法地位。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的战略企图是将战争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以战略轰炸、战术轰炸和地面作战作为三个阶段的主要作战形式。

        伊拉克则试图以拖待变,力求打成一场” 越南式战争” ,并设法攻击以色列,将战争扩大成阿拉伯世界与以色列及西方世界的全面对抗。

        1991年1 月17日2 时30分,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开始实施代号为” 沙漠风暴” 的军事行动。行动开始前1 小时,美军及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实施强烈的电子干扰,造成伊拉克无线电通信中断、雷达致盲;同时出动60余架电子战飞机,对伊拉克实施电子轰炸。在电子干扰下,哈姆反雷达导弹摧毁了伊军十几部雷达,迫使伊雷达关机,为大机群突防扫清了障碍。

        战斗正式开始后,多国部队在14小时内实施了三轮大规模空袭,出动飞机达1300架次,投掷炸弹1.8 万吨,相当于美国投在广岛的原子弹的爆炸力。

        在第一天的空袭中,伊拉克击落4 架多国部队的飞机。

        从1 月20日开始,空袭以剥夺伊拉克战略反击能力、大量杀伤伊地面进攻力量和其他战役目标为主,攻击重点是飞毛腿导弹发射装置、共和国卫队、伊军集结地域、交通枢纽、桥梁、港口等。每天出动飞机保持在2000架次左右。与此同时,海军也发射了40枚战斧式巡航导弹。经过几天突袭,伊军地面指挥通信设施均被摧毁,战略C3I 系统遭毁灭性打击,绝大多数机场被炸,50余架飞机报废,22部飞毛腿导弹发射架被摧毁,核生化设施基地被摧毁。

        从1 月25日至2 月24日,空袭以攻击科威特战场的战术目标为主,并继续对伊指挥通信系统、空军和防空系统实施打击,攻击重点是伊共和国卫队等重兵集团、坦克装甲目标、炮兵阵地、重要防御工事和交通补给线。每天出动飞机约2000架次,最高达3000架次。

        2 月24日地面进攻开始。多国部队在地面进攻作战中分为东、西、中三个突击集团。东路集团的任务是助攻,目标是科威特,以此转移伊军注意力。

        西路集团则实施穿插迂回,突进到纳西里耶地区,切断伊军退路。中路集团发动主攻,直接攻击巴士拉方向,围歼伊军主力。当日凌晨,多国部队在强大的空中支援和海军炮火协助下,在科、沙边境发动全面进攻。这次行动被称” 沙漠军刀”.在多国部队发起地面进攻时,美国两栖部队在海上实施佯攻,海军舰炮轰击沿海伊军阵地,将伊军主力牵制在科沙边境和沿海地区。与此同时,插到科威特西部的美第7 军发起全面进攻,美第1 机步师、英第1 装甲师突破伊军防线,在伊军雷场中排雷并开辟通道;美第1 、2 、3 装甲师和第24机步师实行深远迂回,穿插到侵科伊军后方;法军第6 装甲师在美军第82空降师一个旅的配合下,攻击伊萨勒曼机场,掩护第7 军侧翼;美第101 空中突击师在纵深地带建立前进基地,向幼发拉底河谷推进。25日和26日,多国部队各路全面推进。美第24机步师粉碎了伊军第26和35步兵师的微弱抵抗后,夺占3 个重要目标,切断了伊军退路。北线联合部队在航空兵直接支援下,粉碎了伊军装甲部队的反冲击,前进到距科威特城16公里处。东线联合部队在推进中接受了大批伊军士兵的投降。26日,美第24机步师经过激战,击败了伊第47和49步兵师以及共和国卫队一个步兵师,占领了杰利拜和泰利勒以南地区。当日晚,第18空降军攻占了所有规定目标,切断了幼发拉底河谷交通线,完成了对伊拉克南部和科威特境内伊军的包围。第三装甲师和第2 装甲骑兵团在战斗中摧毁了大量伊军坦克和装甲运输车,美攻击直升机压制住伊军炮兵部队,粉碎了伊军抵抗。第1 陆战远征部队向北夺取了科威特国际机场和穆特拉山口目标。第2 陆战师切断了伊军向巴士拉的退路。27日,第7 军在第18空降军协同下,集中主要兵力攻击伊军3 个装甲师;第1 骑兵师在北面进攻中阻止了伊军向北突围的企图,割裂了伊共和国卫队的防御部署,歼灭、重创伊9 个装甲师(步兵师),形成了对共和国卫队的包围。

        至此,伊军已基本丧失了作战能力,科威特战场上的伊军所有退路均被切断,在毫无制空保障和通信联系、后勤补给中断的情况下,萨达姆于27日宣布科威特不再是伊拉克的第19个省,伊拉克致信联合国表示无条件接受安理会关于伊拉克的所有12个决议。美国总统布什同日宣布科威特获得解放。海湾战争至此结束。

        海湾战争是冷战结束后第一次大规模战争。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在战争中广泛使用大量先进的高技术武器装备,采用空地一体作战的战法,形成了对伊拉克军队的绝对优势。这是多国部队在极短的时间内、以极小的代价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海湾战争表明,高技术战争将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要形式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