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演变·第五 – 吴起兵法网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事理论演变·第五

军事理论演变·第五

作者:徐继素  陈君慧

出自————《世界当代军事史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五、军事理论演变

        1、战争观念与战争样式

战争观念是指关于战争的起源、本质和规律的学说。苏联军事理论界尤其注重对这些战争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核武器的出现,苏联政界和军界对战争本质问题进行了长期、激烈的争论。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军事理论界也对此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与此同时,随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和武器装备的更新,出现了一些新的作战样式,对战争的分类也发生变化。下面分别介绍关于战争本质的争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出现的战争样式,以及美国和苏联区分战争类别的方法。

        (1)关于战争本质的争论

        著名的普鲁士军事思想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1780-1831)在其遗著《战争论》中提出,” 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他认为,” 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如果说战争有特殊的地方,那只是它的手段特殊而已。” (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第一卷第43页,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苏联的创建者列宁对此论断给予高度评价。在50年代中期以前,苏联军事理论界一直把克劳塞维茨的论断作为对战争本质的经典论述,并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一个基本观点。

        斯大林去世以后,苏联政界和军界对核战争是否仍然是政治的继续,核战争是否仍然是政治的手段和工具,以及核战争有无胜利者等问题,展开了长期的争论。争论对苏联的军事战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56年2 月,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在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提出,” 在使用核武器的战争中将没有胜利者”.此后几年间,他一再重复这个观点,认为核战争” 不但会烧坏一切,而且会烧尽一切” ,” 这就根本改变了人们对未来战争的性质和后果的概念”.苏联军队《军事思想》杂志编辑塔林斯基少将进一步明确提出:” 战争在今天将带来这样惨重的破坏,以致它不可能也不应当再像几千年来那样是政治的工具”.所以,战争” 已不可能是政治的简单的继续”.在这种战争观念下,赫鲁晓夫强调战略核武器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轻视常规军兵种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过去的战争经验和作战原则。这导致苏联在60年代初改变军队建设方针和军事战略。

        然而,赫鲁晓夫的观点遭到苏共领导层和苏军领导层内许多人的反对。

        1962年5 月,由苏联元帅、原苏军总参谋长索科洛夫斯基主编的《军事战略》一书出版。该书被认为是苏联30多年来第一本” 全面论述军事战略问题的著作”.书中重述了列宁关于战争本质的观点,认为这些观点在现代条件下仍然有效,其实质不会因技术的和武器装备的改变而改变,并且批评了” 由于神化新式武器而产生的” 对待战争的” 反科学的态度”.1964年10月赫鲁晓夫下台以后,他提出的观点多次受到批判;苏联军事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新观点是苏联能够在世界核战争中获胜。这一变化得到了苏共领导层的确认。但塔林斯基仍坚持认为” 核武器的出现改变了战争的本质”.70年代初美苏关系缓和时,一些人再次强调,在世界核战争中即使获胜也是没有意义的。进入80年代以后,这种观点逐渐受到重视。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苏联的观点发生明确的变化。1986年苏共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作出了” 在一场全球性军事冲突中,既没有胜利者,也设有失败者” 的论断。1987年11月,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与新思维》一书中写道:” 新的政治思维的基本原则很简单:核战争不可能成为达到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及任何目的的手段。这个结论具有真正的革命性质,因为它与传统的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概念彻底决裂。” 他还宣称,” 过去曾作为一种经典公式的克劳塞维茨公式――战争是政治以另一种方式的继续――已经过时了。” 这标志着苏联国内延续30余年的争论基本结束。苏联的军事战略也随之由进攻转向防御。

        西方国家不像苏联那样注重对战争本质问题的探讨。从50年代起,一些西方国家的学者认为,自核武器出现以后,克劳塞维茨的论断已经过时。美国的亨利.基辛格在1957年出版的《核武器与对外政策》一书中说:” 现代武器的威力已经使全面核战争作为推行政策的工具来说是毫无用处了。” 哈佛大学教授派普斯断言,” 广岛和长崎遭受原子弹袭击后,美国普遍认为克劳塞维茨关于战争是用另一种手段进行的政治的格言已经过时。” 这种理论” 在美国已被埋葬”.但美军1986年版《作战纲要》仍认为,” 一切军事行动均谋求达到政治目的,并受政治目的支配”. 1986 年以后,中国军事理论界也出现了关于在核时代战争是否仍然是政治的继续的争论,一些专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2)战争样式与分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主要是由于社会经济条件、世界政治与军事格局以及武器装备的变化,出现了若干新的战争样式,如核战争、空间战争、有限战争、军事冲突、恐怖活动等。

        核战争是指使用核武器进行的战争。迄今为止,只有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对日本使用过核武器,但美苏两国在战后都积聚了大量核武器,并深入探讨了核战争问题。由于主要军事大国都拥有核武器,核战争很可能是世界规模的全面战争。由于核武器具有空前巨大的破坏力和杀伤力,核国家通常把使用核武器作为对战争结局有决定意义的最后手段,因而核武器的首要作用是威慑对方以阻止其发动战争,但美国和苏联也强调在战区战役中核突击的作用。由于核运载工具发射后对方采取有效对策的时间极其有限,突然发动第一次核打击对核战争的成败具有重要意义,核战争持续的时间也将很短。所以,美苏两国长期拒绝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并努力确保其核武器不在对方发动的第一次核打击中被全部摧毁。随着战区核力量的出现,美国把核战争区分为全面核战争和战区核战争。后者实际上意味着美苏两国将主要用核武器打击对方的盟国,而不直接打击对方,但它很可能升级为全面核战争。自核武器出现起就产生了核战争将” 毁灭世界”的说法,因而核战争遭到广泛的反对。

        空间战争是由于对空间的开发和利用而产生的作战形式。自50年代后期发射人造卫星以来,美苏两国非常注重对空间的军事利用,它们的大多数空间计划都带有直接或间接的军事性质,使军备竞赛扩展到空间。60年代初起,美苏两国广泛利用军事卫星进行通信、侦察、预警、导航和定位等军事活动。60年代后期以来,美苏还研制了摧毁卫星的技术。80年代初,美国提出” 战略防御计划” ,即” 星球大战” 计划,开始研制可拦截洲际导弹的非核空间防御体系,试图以此确保美国在核战争中的生存,并探讨在空间部署进攻性武器的可能性。这使对空间的军事利用迈向一个新阶段。美国还设立专门的空间战指挥机构。苏联也进行了类似的空间防御体系的研究。由于技术上的困难,空间防御和进攻体系还远不能应用于实战。

        有限战争是为达到有限的目的、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的强度有限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多数战争都可以被称为有限战争。克劳塞维茨认为,” 战争是一种暴力行动,而暴力的使用是没有限度的” ,战争的逻辑会驱使交战各方最大限度地使用力量去争取彻底胜利。在两极格局和出现核武器的情况下,无限制使用暴力的倾向将把世界推向毁灭性的全面核战争。

        这意味着不受限制的全面战争(或称总体战争)赖以存在的社会历史条件发生了变化。在朝鲜战争中,交战双方出于多种考虑在战争目的、范围、使用力量等方面都有所克制。但随后美国凭借核优势奉行大规模报复战略,宣称同美国及其盟国进行的任何战争都将是无限制的全面核战争,而不是朝鲜战争式的有限制的战争。50年代后期民族独立运动进一步高涨以及苏联拥有洲际导弹以后,美国的一些战略家纷纷对大规模报复战略的有效性提出质疑。

        学者基辛格认为,全面战争的胜利已失去传统的意义,核僵局可能防止全面战争,但不能防止其他形式的有限制的战争,并提出一系列有限战争理论。

        陆军参谋长泰勒上将指出,大规模报复战略无法遏制小规模战争,已使美国陷入困境,主张实行以核力量为后盾的灵活反应战略。学者康恩提出逐步升级理论。60年代初,肯尼迪政府正式用灵活反应战略取代大规模报复战略,表明有限战争的观念得到确认。苏联长期对有限战争持批判态度,强调两个阵营之间的战争将是一场全面核战争。7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军事理论界开始注重研究有限战争。

        西方有限战争理论认为:核武器的出现是造成现代有限战争的决定因素;有限战争战略的目的首先是加强威慑,影响对方的意志,使其接受条件、放弃抵抗,而不是摧毁对方;限制战争的方法通常包括限定战争的目的,划定作战区域,使用有限的作战力量,有选择地使用武器装备,有选择地确定打击的目标和强度;在战争限制中,实力较强的一方拥有较多的主动权和行动自由;可以把从冷战到全面核战争按强度分为若干等级,根据政治需要灵活地调整战争的强度,即” 逐步升级” ;在有限战争中,武力对抗和政治谈判可能交替乃至同时进行,互为补充。此外,西方还提出” 有限核战争” (即战区核战争)的概念。80年代以来,美国将高技术武器广泛应用于有限战争。

        军事冲突是指尚未构成战争的武装敌对行动,主要包括边境冲突和突发事件。军事冲突波及的范围很小,时间短促。它与通常意义上的战争的主要区别是,冲突双方只需投入少量军队,消耗和损失也较小,因而不必进行战争动员。有的军事冲突是为达到有限目的而预先策划、准备的,有的则是偶然发生的。但有些军事冲突往往是战争的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地发生了大量各种形式的军事冲突。

        恐怖活动通常是指为实现某种政治目的而使用或威胁使用暴力的行动,其手段包括暗杀、制造爆炸事件、劫持飞机或轮船、扣押人质等。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通常认为,社会存在严重弊病,已无法用合法手段加以改良,只有使用暴力才能引起社会对这些弊病的关注,并对有关国家政府造成心理压力,促使社会采取断然措施改变现状。而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已不存在进行农村游击战的社会条件,恐怖活动便成为主要替代手段。恐怖活动与犯罪活动手段相似,都对无辜平民造成伤害,但目的不同。前者追求政治目的,可能赢得一定社会阶层的同情;后者仅追求个人物质利益。60年代后期以来,西欧、中东、拉丁美洲等地发生大量恐怖活动,包括国际恐怖活动。一些恐怖活动得到某些国家或政治组织的暗中支持。绝大多数国家将恐怖活动视为犯罪,许多国家组建了专门的反恐怖特种部队,并相互协调反恐怖行动。一些恐怖组织在其主要政治目标得到一定程度的社会承认以后,逐渐放弃恐怖活动。

        由于新的战争样式的出现,对战争的分类日趋复杂。各国在世界政治和军事格局中所处的地位不同,武器装备的水平不同,对战争的分类也不尽相同。

        美国在战后初期将战争划分为两种,一是指类似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战争,二是指东西方之间的冷战。60年代初将战争划分为全面战争、有限战争和冷战。全面战争是指大国之间使用全部资源并危及其中一个大国生存的武装冲突。有限战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军队公开交战而规模尚未达到全面战争的武装冲突,不包括偶发事件。冷战是指国际局势的一种紧张状态,使用除正规军队进行公开武装冲突以外的一切手段。70年代把战争划分为战略核战争、战区核战争、战区常规战争和小于战区的局部战争。后来,又把战争分为战略核战争、战区核战争、大规模常规战争、小规模常规战争、非正规战争和恐怖行动。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按强度将战争分为高、中、低三类。高强度战争是指大规模常规战争和核战争。中强度战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所发生的目的有限而又不使用大规模杀伤破坏性武器的战争。低强度战争是一种有限的政治――军事斗争,其目的在于实现政治、社会、经济或心理目标,包括地区性冲突、游击战与反游击战、中小规模的入侵与反入侵、恐怖活动与反恐怖活动等。

        苏联长期注重从政治角度对战争分类,曾将战争分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国内战争、民族解放战争和帝国主义国家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60年代以后,苏联按规模将战争划分为世界大战和局部战争。世界大战是指国家联盟之间运用暴力手段进行的全球性对抗,涉及大部分国家和领土,双方都将最大限度地运用一切斗争形式。局部战争是指涉及少数国家和有限地理区域的战争。80年代以后,苏联又在世界大战和局部战争以外划分出军事冲突和军事事件。军事冲突主要是指边境地区的公开武装冲突,军事事件是指短时间的军事行动。

        中国把战争区分为世界大战、全面战争和局部战争。世界大战是指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涉及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大规模战争。全面战争是指进行全面动员并运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的整体力量所进行的战争,即总体战。局部战争是指在一定地区内使用一定的武装力量进行的战争,在作战目的、武器和兵力使用等方面都有所限制,但对中小国家来说也可能是全力以赴的战争。近年来,一些专家主张在局部战争以下再划分出军事冲突,或将战争划分为全面战争、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

        2.若干国家军事战略

        军事战略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是战争指导者运用战争的力量和手段达成战争目的的一种艺术,它受国家所处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自然地理、国际关系等条件的制约,服从并服务于国家的政治目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两极格局的出现和长期延续以及武器装备的迅速更新是决定各国军事战略的重要因素。下面介绍若干国家战后军事战略理论演变的大致轮廓。

        (1)美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首次成为拥有世界上最强大军事力量的国家。在战后初期短暂的平静以后,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1947年美国政府把遏制苏联确定为国家的基本政治目标。美国外交官、遏制政策的倡导者乔治.凯南说,遏制就是要对苏联” 采取坚决的包围政策,在苏联可能危害西方国家利益的任何地方,坚决与之对抗”.美苏之间的冷战从此开始。在从40年代后期到80年代末的40多年时间里,遏制苏联一直是美国对外政策的核心,也是美国军事战略为之服务的主要政治目标。在此期间,美国军事战略的演变大体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遏制战略。美苏之间的冷战首先表现为在欧洲的军事对峙。在40年代后期到50年代初,美国是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但苏联在欧洲拥有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针对这一现实,美国在40年代末制订遏制战略,强调依靠核威慑和有节制的地区性常规力量遏制苏联在欧洲扩张,并在威慑失效时打赢新的欧洲战争乃至更大范围的战争。这项战略设想:一旦发生战争,将由驻欧美军和欧洲盟国的军队阻滞对方的进攻;同时由美国战略空军向对方的纵深目标进行轰炸,包括原子轰炸;尔后全面动员军事力量进行反攻。所以,这项战略基本上是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和战争期间西方国家的传统战略。

        要求核力量和常规力量并用,侧重依靠常规力量,原子弹只是作为一种威力更大的武器加以使用。为了贯彻这项战略,美国在加速发展核武器的同时保持相当规模的常规力量;与西欧国家组成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并在以后几年里与从中东到东北亚的一系列国家组成若干军事联盟,力图从军事上包围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各国;在西欧以及其他地区建立大量前沿军事基地,特别是供执行原子轰炸任务的轰炸机使用的基地。但是,这项战略超出了美国及其西欧盟国的经济能力。美国既无力在欧洲建立与苏联的常规力量平衡,也无力有效地维持庞大的军事包围圈。

        大规模报复战略。到50年代中期,美国的核力量进一步增强,开始拥有可用于实战的氢弹,原子弹的储存量迅速增加,开始装备喷气式战略轰炸机,从而具有实施洲际核打击的能力。苏联也开始拥有核武器,但美国仍拥有巨大的核优势。这些构成了美国制订新战略的基础。1953年,执政不久的艾森豪威尔政府批准了新的战略――大规模报复战略。国务卿杜勒斯解释说,新战略要求” 依靠一支强大的报复力量,用我们选择的武器,在我们选择的地方立即进行报复”.所以,这项战略的实质是以核武器作为主要的威慑手段和战争手段,对任何重要的” 侵略” 都报以全面核战争,并且把对方的城市和工业中心作为主要打击目标,以迫使对方投降。这标志着美国用核战略代替了常规战略。1954年底,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正式采纳大规模报复战略。这项战略把北约组织的军事力量分为两部分,即以常规力量为” 盾” ,用于阻滞对方的进攻;以核力量为” 剑” ,用于打击和战胜对方。因而这项战略也称” 剑和盾” 战略。根据这项战略,美国在50年代着重加强核力量,而把常规力量(主要是地面部队)放在次要位置上。美国决策者认为,实行这项战略可以节省维持庞大的常规力量和遍布全球的大量军事基地的费用,因而可以用较低廉的代价赢得战争的胜利,并且可以避免地面部队进行旷日持久的战斗给美军带来的重大伤亡。然而,大规模报复战略是以核垄断或压倒性核优势为前提的,一旦失去核优势,其有效性就将消失。此外,这种战略无法对付世界各地发生的中小规模的战争。50年代后期,大规模报复战略遭到美国一些战略家的非议。

        灵活反应战略。50年代中、后期,苏联的核力量迅速增长,已经储备了一定数量的原子弹和氢弹,开始装备远程轰炸机和中程导弹,率先试验成功洲际弹道导弹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这些表明,尽管美国仍拥有核优势,苏联已具备对美国和其他北约组织成员国实施核打击的能力,大规模报复战略的前提已不复存在。50年代后期,基辛格、泰勒等人提出有限战争和灵活反应的战略理论,在美国国内引发了一场战略问题辩论。1962年,上任不久的肯尼迪政府决定用灵活反应战略取代大规模报复战略。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将灵活反应战略归纳为三项原则。其一是有控制的反应原则,即把战争(包括常规战争和核战争)按规模和强度区分为若干等级,由文职当局根据威胁的程度有选择地决定防御措施和逐步升级的步骤,而不是仅仅在不进行战争和进行核大战之间进行非此即彼的决定。其二是打击军事力量原则,即核打击不仅针对对方的城市,而且针对对方的军事目标,以此保持核战略的灵活性,并促使对方也不打击美国及其盟国的城市和平民,从而在战争中维护美国的社会结构。其三是常规选择原则,即运用非核力量对付有限规模的挑战。

        根据这些原则,美国在60年代建立了洲际弹道导弹、战略轰炸机和弹道导弹潜艇” 三位一体” 的核力量,形成遭到核袭击后进行有效还击的能力,即第二次打击能力,使美苏两国” 相互确保摧毁” ;增强常规力量,并建立对付游击战的特种部队,目标是在欧洲和亚洲同时进行两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并在其他地区应付一场” 灌木林火” 式的冲突,即所谓” 两个半战争”.这项战略要求拥有进行各类战争的能力,主要依靠、但不仅仅依靠常规力量,即以常规力量为” 剑” ,以核力量为” 盾”.北约组织欧洲盟国对此战略长期持保留态度,其理由是:苏联在欧洲拥有常规力量优势;在欧洲使用战术核武器将摧毁整个欧洲;北约组织的核武器完全由美国控制,西欧既无决定权,又无否决权。直到1967年北约组织才决定采纳灵活反应战略,但美欧之间的分歧始终未能弥合。在美苏核力量” 相互确保摧毁” 的情况下,美国的核威慑已变得更加不可信;由于常规力量严重不足,美国和北约组织灵活地选择战争类型的余地实际上十分狭小。正如基辛格后来指出,这项战略使北约组织陷入危险的境地。

        现实威慑战略。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国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困境之中,消耗了巨大力量却无法取胜,造成全球战略失衡;美苏两国都已拥有足够多次摧毁对方的核力量,英国、法国和中国相继拥有核力量。美国首次在与苏联的全球对峙中处于被动地位。为此,尼克松政府在政治上力图缓和与苏联的关系,在亚洲积极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争取结束越南战争;在军事上,提出现实威慑战略,调整全球军事部署,收缩在亚洲的军事力量,加强在欧洲的军事力量。这项战略认为:在美苏核均势的条件下,发生全面核战争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因而提出准备打” 常规――战区核战争” ,即以常规战争为主要的战争样式,同时主张欧洲战区在防御阶段必要时使用战术核武器,以阻止对方的进攻;用” 一个半战争” 的设想取代” 两个半战争” 的设想,即准备在欧洲或亚洲打一场大战,同时准备在东北亚或中东、波斯湾打一场小战,到70年代末进一步明确准备在欧洲打一场大战,在中东、波斯湾打一场小战;由于常规兵器的更新和计划使用战术核武器,改变了长期以来立足于在欧洲进行长期战争的方针,设想未来的欧洲战争将是激烈而短暂的,强调北约组织在战争初期的作战能力;进一步确认打击军事目标的方针,增强核战略的灵活性。这项战略表明,美国已明确意识到它的力量是有限度的,已不能在世界各地广泛地进行军事干预,而不得不集中力量同苏联抗衡。根据这项战略,美国在70年代后期不再把中国视为” 潜在威胁”.北约组织仍采用灵活反应战略,美国和西欧之间在战略问题上的分歧依旧。

        新灵活反应战略。70年代后期,苏联利用美国在越南战争后的困难处境在若干地区加紧扩大势力范围,引起美国强烈不安。1979年底苏联入侵阿富汗后,美苏之间的对抗重新加剧。80年代初,里根政府结束了60年代末开始的战略收缩,提出新灵活反应战略,力图增强美国的实力,重建对苏联的军事优势,并针对苏联的扩张,加强实战能力。新灵活反应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首先,强调” 多层次威慑”.里根政府认为,美国的基本防务战略仍然是威慑,而实战能力是有效威慑的基础。为了使苏联认识到进攻将付出高昂的代价,美国应当使用包括核力量、常规力量、后备力量、盟国力量在内的各种威慑力量,运用包括防御、升级、报复在内的多种威慑手段,发挥从前沿部队直到总统的各个级别的威慑作用。第二,改变消极防御的常规战略方针,提出” 横向升级” 的战略方针。里根政府认为,在核均势的条件下,美苏之间发生常规战争的可能性增大,但放弃了在苏联进攻的地方加以阻滞的战略方针和” 两个半战争” 、” 一个半战争” 等设想,主张在多个战区、多条战线作战,不仅要在欧洲、中东、西南亚、东北亚等地阻挡苏联的进攻,还要在苏联的要害地区和薄弱环节积极发动攻势,即在苏联进攻以外的地区使战争升级。为此,里根政府全面加强常规力量,重新调整海外军事部署。

        第三,注重核战争的实际准备,着重建立战略防御体系。里根政府强调美国决心赢得有限范围的核战争,加速更新和部署核武器,提高战略和战区核力量的进攻能力,在国内力图通过加强民防等措施提高在核战争中的生存能力。从80年代中期起,推行” 战略防御计划” ,即” 星球大战” 计划,试图凭借美国的科技和经济优势,建立以空间为基地的战略防御体系,把美苏军备竞赛引向新领域。美国决策者认为,此举将使现有的核武器失效,变美苏” 相互确保摧毁” 为美国单方面” 确保生存” ,从而根本改变美苏力量对比。

        第四,积极准备应付低强度战争。针对70年代以来苏联在第三世界干预增多的情况,里根政府决心改变越南战争以后美国不愿介入第三世界事务的局面,重建特种部队,提高对地区冲突、代理人战争、恐怖活动等低强度战争进行快速反应和紧急干预的能力。新灵活反应战略是美国在冷战时期最有进取精神的一项军事战略,有助于美国重新取得对苏联的主动地位。然而,西欧国家并不完全赞同这项强硬的战略。

        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和军事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从90年代初起,美国开始重新评估国际安全形势和确定战略目标。美国决策者认为:世界上已无任何国家能对美国构成全球性军事挑战,无任何国家、集团或联盟能对美国的利益构成敌对的战略态势;但在若干地区存在着可能威胁美国的既得战略利益的因素。美国的战略目标是防止潜在的战略对手或新的超级大国控制西欧、东亚、西南亚和原苏联等地区,以保持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领导作用,并且消除冲突和不稳定局面的根源。根据这些认识,美国从1990年起调整军事战略。1992年,布什政府提出名为” 地区防务战略” 的新军事战略。这项战略要求:美国在保持对原苏联地区各核国家的战略威慑的同时,加强对一些地区性军事强国的地区战略威慑,其中包括有限核威慑;在保持核威慑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常规力量的威慑作用,增强战略防御力量的威慑作用;在常规战略方面,把对付地区危机和冲突作为首要战略选择,注重提高快速反应部队和战略机动部队的应急反应能力,提高远距离战略投送能力,并在若干重要地区保持一定规模的前沿军事存在;在核战略方面,也转向主要应付地区冲突和地区性军事强国,主要目标是抵销仍对美国构成威胁的原苏联核力量以及摧毁敌视美国的地区性国家可能拥有的制造和部署核武器的能力,因而将以全球核防御和有限核打击为基本出发点;努力维系、加强和扩展原有的联盟关系。美国正根据地区防务战略调整军事力量和军事部署。

      由于稳定的世界政治和军事新格局还远未形成,美国的军事战略仍在调整中。

        (2)苏联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地位,积聚了强大的军事力量,逐渐发展成为可以与美国相抗衡的另一个超级大国。与美国不同的是,苏联在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经济与科技实力较弱,所处的地理位置也有极大的局限性。冷战开始后,苏联强烈感到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联盟的包围。在冷战期间,苏联积极争取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环境,以尽快增强经济实力,赶上和超过美国;同时竭力巩固和扩大在战争中取得的各种权益,逐步削弱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在世界各地的影响。苏联的军事战略是在此基础上形成和演变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苏联军事战略最初是在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

        二次大战结束时,尽管苏联拥有规模庞大、经验丰富的陆军,但美国在武器装备质量上占据优势,并且处于核垄断地位。鉴于苏联所处的劣势地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斯大林在战争结束后不久制定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这项战略方针要求:有计划地进行各种战争准备,但不对外发动进攻;一旦遭到进攻,首先实施战略防御,并采取积极措施确保防御的稳定性,随即转入战略反攻和战略进攻,争取战争的胜利。所以,这是力求避免与美国发生直接军事对抗,以便争取时间增强经济和军事实力的方针;也是以传统的常规军事力量(主要是陆军)为基础,准备在欧洲进行大规模常规战争的方针。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战略方针相比,这项方针更加注重战略防御,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战前突出强调进攻的倾向。这项修改是在总结苏联在战争初期失利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作出的。苏联认为,这种战略防御是被迫采取的,是有计划地为转入反攻创造条件的,因而是一种暂时的战略行动;随之而来的反攻是特殊、复杂的进攻形式,目的在于摧毁敌人的主要进攻集团,夺取战略主动权,为尔后的进攻创造条件;战略进攻仍将是战略行动的主要类型和实施战争的主要方法。在制订和实施这项战略方针的同时,苏联加紧研制核武器、火箭和远程轰炸机。到50年代初,苏联已拥有少量原子弹,并开始研究核武器的出现对军事战略可能产生的影响。

        1953年斯大林去世时,苏联的经济已经从战争造成的严重破坏中恢复过来并有所发展,工业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但经济实力仍远落后于美国。此后几年间,苏联的核力量迅速发展。1954年军队开始装备核武器,1957年发射人造卫星和洲际导弹,1960年组建战略火箭军。随着核力量的发展,军事战略发生重大变化。从赫鲁晓夫执政时起,特别是1956年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以后,在苏联领导层和苏军内部,就核武器出现后现代战争的性质、特点、作战方法等问题展开广泛、深入的讨论。60年代初制定出新的军事战略。新战略的主要依据是:未来的战争一旦爆发,将很快扩大为世界大战,不可能把战争保持局部化;世界大战必然具有火箭核战争的性质,即战争中的主要武器将是核武器,核武器的主要投射工具将是火箭;这种战争具有空前的毁灭性,苏联已拥有用一次核突击将美国的任何目标全部摧毁的能力;这种战争将突然地爆发,因而战争初期的作用大大提高,将决定战争的发展和结局,持续的时间则将很短暂。所以,火箭核武器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进行战争的方法。新的军事战略认为:在火箭核战争中,战略防御是十分有害的、不容采取的战略行动,防御将作为一种被迫采取的战斗行动在战役和战术范围内发挥作用;传统的、由陆军起主要作用的战略进攻也已失去意义;火箭核突击很难说是进攻性行动还是防御性行动。苏军在未来战争中的战略行动将有四类:一是火箭核突击,目的是摧毁敌方的军事经济潜力、破坏其首脑机关、消灭其战略核武器和主要军队集团,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行动类型;二是陆战场的军事行动,目的是通过进攻战役消灭敌军、夺取重要目标、占领敌国,也会发生阻止敌军入侵的防御战斗,核武器将在陆战场上起主要作用;三是对敌方核突击的防护,这对胜利地进行战争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四是海战场的军事行动,目的是消灭敌海军、破坏其海上交通线、使本国免遭来自海上的核突击,这种行动将在世界各大洋进行。根据这项战略,战略火箭军是苏军实力的基础和进行战争的主要手段。所以,可以称这项战略为” 火箭核战略”.由于苏联这时还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也不可能从世界核灾难中得到胜利,这项战略的主要意义是阻止美国对苏联发动核袭击和提高苏联的国际地位。这项战略导致轻视常规军事力量的作用和否定常规战争的可能性,引起苏联军界的不满。

        1964年勃列日涅夫执政后,苏联的军事力量继续增强,70年代初实现了与美国的战略核力量均势。苏联的军事战略理论也逐步发生变化。变化之一是对核战争的态度更加谨慎。从60年代后期起,由于核武器数量的增加和战略预警系统的建立,苏联军界认为,对方发动先发制人的突然袭击已不会使其得到决定性的优势,也不会使其免遭巨大的破坏和杀伤,摧毁性回击将是毫不迟缓和不可防备的。出于这种认识以及国际局势的缓和,苏联在70年代中期以后提出核战争的危险已经减少或推迟,但仍继续认为火箭核大战是未来战争的主要样式,火箭核武器是进行战争的决定性手段,强调核战争持续的时间可能” 相对持久” ,核战略的出发点应是准备进行并赢得长期的核战争。变化之二是更加注重常规战争。勃列日涅夫执政后不久,就改变了赫鲁晓夫主张的轻视常规战争的观点。70年代初苏联进一步明确提出:未来战争的样式既可能是核战争,也可能是常规战争;既可能是世界大战,也可能是局部战争;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发生常规世界大战;但在东西方直接发生武装冲突的可能性有所减少的情况下,局部战争的作用明显提高;常规战争仍将以核武器为后盾并可能发展为核战争,局部战争亦如此。苏联对常规战争态度的变化,是与世界上频繁发生局部战争以及60年代初美国军事战略的类似变化相联系的。经过调整的苏联军事战略准备打各种样式和各种规模的战争,可以称之为” 核与常规战略”.根据这项战略,苏联的军事力量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在欧洲常规力量对比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苏联一再正式强调其军事战略具有明确的” 防御性质” ,但苏联军方人士普遍认为,在未来战争中的军事战略将是坚决的、积极的、进攻的。所以,苏联军事战略的进攻性与防御性的问题引起有关国家的关注。

        80年代初,苏联对核战争的看法发生进一步变化。勃列日涅夫提出,核战争可能意味着人类文明的毁灭,在核战争中取胜的想法是丧失理智的,并明确排除先发制人的战争、” 第一次打击” 和” 有限核战争” 的概念。1982年6 月,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承担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义务。但苏联强调,如果遭到核袭击,将给对方以” 毁灭性回击”.这些观点和承诺是在美苏关系又趋紧张、苏联经济日渐困难、苏联在欧洲拥有常规力量优势并继续部署核武器的情况下提出的,是苏联军事战略发生重大变化的前奏。

        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后,苏联开始推行全面的重大改革。戈尔巴乔夫提出” 新的政治思维” ,主张变革东西方关系,使之由” 军事政治对抗” 转向” 进行最广泛和互利的合作”.80年代后期,美苏军备控制谈判取得重大进展,苏联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关系全面改善。在此背景下,苏联在1986年制定” 新的军事学说”.苏联认为:新学说具有” 单一的防御目的性” ;首要任务是防止战争,包括防止核战争和常规战争;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将军事力量保持在” 合理的足够” 的水平上,即在东西方军事力量实现低水平战略平衡的基础上保持可靠的防御能力。根据新的军事学说,苏联对军事战略进行重大调整。苏联认为: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战争的威胁已经” 推迟” ,但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苏联必须做好” 反击侵略” 的准备。在对核战争的准备方面,由于美国不放弃核威慑,苏联将继续发展核力量,以防止美国打破既有的战略平衡;继续进行核备战,以在遭到核攻击时进行” 回击” ,即争取用强大的” 第二次打击” 力量达到防止战争的目的。在对常规战争的准备方面,军事行动的基本类型是” 非进攻性防御” ,这要求排除先发制人和突然袭击的作战方法,把军事行动限制在本方领土内;将通过常规力量防止常规战争的发生,并在遭到常规进攻时给对方以” 反击”.这实际上是与核威慑相联系的常规力量威慑。由于军事战略的变化,苏联在80年代末削减军事力量,减少在国外的驻军,宣布将从国外撤回全部军队。这次军事战略的调整尚未完成,苏联就于1991年底解体。这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形成的世界军事格局的终结。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军事遗产,包括核力量和常规力量。由于华沙条约组织解散和原苏联境内各共和国独立,俄罗斯已不再具有原苏联那样广阔的防御空间。由于剧烈的政治和经济变动,俄罗斯的总体实力远逊于原苏联,已不是能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90年代初以来,俄罗斯认为:世界大战的直接威胁已经消除,地区性冲突成为对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仍存在着发生大规模战争和核战争的潜在危险;所以,俄罗斯的安全环境已有根本改善,但仍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俄罗斯强调:不将任何一个国家或国家联盟视为自己的敌人;其安全构想的主要政治目的是防止战争,基本点是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集体安全体系,建立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 安全伙伴关系” ,以及维持亚太地区军事平衡。俄罗斯的军事战略正在形成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确保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边境安全,不发动战争或以战争相威胁;强调俄罗斯没有” 全球任务” ,将主要防止和应付局部战争和地区性冲突,侧重打中、低强度的战争;实施有重点的防御,积极建立强大的快速反应部队,争取在短期内解除冲突;重视机动作战,把机动防御作为防御作战的主要样式;保持最低限度的核军备,维持核大国地位,由全球性威慑核战略转向以足够的核力量和核回击能力为手段的地区性威慑核战略;发展战略防御体系,争取建立攻防兼备的核打击体系。俄罗斯军事学说和军事战略的调整将对世界军事格局的演变产生重要影响。

        (3)法国

        在冷战期间,大多数西欧国家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东欧国家是华沙条约组织成员。由于这些国家分别严重依赖美国和苏联的保护,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军事战略实际上分别是美国和苏联军事战略的延伸。主要的区别是,美苏两国作为超级大国,其军事战略具有全球的性质,而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军事战略所涉及的范围主要局限于欧洲。在北约组织欧洲成员国中,英国和法国在60年代相继建立了独立的核力量。英国长期与美国保持特殊关系,其防务政策、军事战略、包括核战略,基本上与美国协调一致。法国从50年代末起奉行独立的防务政策,1966年退出北约组织军事一体化机构,并形成相对独立的军事战略。

        1958年戴高乐重新在法国执政。1959年11月,戴高乐宣布,” 法国的防务必须属于法国” ,” 法国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为自己的利益并按自己的方式保卫自己。” 这标志着法国将奉行独立于美国和北约组织的防务政策。

        戴高乐认为,在核时代,是否拥有独立核力量是衡量国家独立性的标准,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地位的标准。所以,独立的核力量是独立的防务政策的基础。1960年法国爆炸成功第一个原子装置;1964年建成第一代核力量战略空军;到1971年,弹道导弹潜艇和陆基中程导弹先后研制成功,形成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

        戴高乐制定的法国军事战略的核心是核威慑。由于法国军事力量较弱,他主张采取” 以弱慑强” 的核战略,把核威慑建立在直接使用战略核力量进行报复的基础上,即一旦法国” 生死攸关的利益” 受到威胁,就动用战略核力量进行报复。这项战略同60年代初美国主张的逐步升级的灵活反应战略是不一致的。为了突出法国作为全球大国的地位,戴高乐提出” 针对全世界的、全方位防御” 的战略思想,主张不把法国核力量朝着一个方向,即不对准预先确定的一个敌人。他还提出” 民族庇护所” 的理论,将法国核威慑的庇护范围仅限于本国领土;将未来欧洲战争中北约组织可能在西德境内进行的防御战斗称为” 第一战役” ,将在莱茵河以西的法国边境和法国本土进行的战斗称为” 第二战役” ,主张法国军队只参加” 第二战役” ,从而把法国从统一的北约组织欧洲战场中分割出来。这些战略理论使法国的军事战略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美国和北约组织。

        60年代末,法国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以后,欧洲局势发生变化。这些促使法国从戴高乐执政后期开始酝酿调整军事战略。

        70年代中期吉斯卡尔――德斯坦执政时,法国放弃” 全方位防御” ,代之以针对苏联的” 单向防御” ;用” 扩大的庇护” 理论取代” 民族庇护所” 理论,把法国的防务圈扩大到欧洲及其邻近地区;主张对使本土受到最直接威胁的地区进行干预,不再置身于欧洲” 第一战役” 之外,而使法军作为第二梯队参加欧洲”前沿战斗” ,从而” 间接地保护” 本土;为适应” 扩大的庇护” 的需要,在保持核威慑的同时,强调发展常规力量。经过调整的军事战略,既坚持” 以弱慑强”的核威慑,又照顾到欧洲战场的全局;既坚持独立的防务,又加强了同北约组织的军事合作。

        80年代初密特朗执政后,再次调整军事战略。密特朗不同意” 扩大的庇护”理论,坚持把核威慑的范围限制在法国本土,而不卷入法国境外发生的、法国控制不了的任何行动。他把这种核战略称为” 自我防御战略”.与此相适应,法国还不承担参加欧洲” 前沿战斗” 的义务,特别是不在冲突一开始就参加到联盟防御体系中去,但也不排除在必要时与盟国并肩战斗的可能性。

        冷战结束后,欧洲的安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90年代初,密特朗再次调整军事战略,主张从准备全面战争转向准备对付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从对付现实威胁转向对付潜在威胁,从对付单一威胁转向对付多种威胁。经过调整以后,” 多向防御” 战略取代了” 单向防御” 战略,重点是防范来自中东和地中海沿岸地区的威胁;” 严格足够” 的核战略取代了” 以弱慑强” 的核战略;在坚持核威慑的前提下,将核打击目标由城市逐步改为有选择的军事目标;以远距离快速干涉为重点的作战方针取代了本土防御,以便在” 国门之前已无敌人” 的情况下及时处理远离本土的危机。90年代初以来,法国还积极推动独立于北约组织的欧洲联合防务,主张西欧联盟成为欧洲联盟的防务机构,开始组建象征性的欧洲部队,同时努力协调与北约组织的关系。法国防务政策和军事战略的调整仍在进行中。

        (4)中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大规模的国内革命战争。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长期的战乱,进入和平建设的时期。在长达22年的国内革命战争和反侵略战争中,形成了以人民战争理论为核心的毛泽东军事思想。这一思想出现在经济不发达的国家,产生于使用相对落后的军事装备和军事技术进行革命战争的环境中,在当代世界军事思想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在战后民族独立运动和弱小国家反抗侵略的斗争中具有广泛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的大国,但经济落后,长期面临严峻的国际环境。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提出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的原则,争取在相对和缓的国际环境中进行经济建设,同时积极推进军队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1956年3 月,在毛泽东领导下,中国确定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制定这项方针的目的,是有效地防御外来侵略。它要求:在平时,加强战争准备,采取积极措施制止或推迟战争的爆发;战争一旦到来,就以持久的人民战争,打破敌方的速决企图,以积极的作战行动,逐步改变双方的力量对比,以便尽早转入战略反攻,并发展为战略进攻,彻底打败敌人。

        此后的几十年间,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中国在防御方向、作战形式等方面都有变化和发展,而” 积极防御” 作为一个完整的战略方针,始终没有改变。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仍然是经济和军事实力相对较弱的国家,在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仍然把人民战争的理论作为现代条件下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根本指针。

        从50年代中期起,中国开始发展独立的核力量。1964年研制成功原子弹,1966年研制成功中程弹道导弹,1970年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980年向太平洋海域发射运载火箭。作为拥有独立战略核力量的少数国家之一,中国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时就宣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60年代中期越南战争扩大和中苏关系恶化,特别是60年代末中苏之间发生边境冲突以后,中国提出立足于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全国一度处于应付大战的直接威胁的临战状态,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和长远的国防建设产生严重影响。

        70年代末以后,中国对世界形势作出新的判断。中国认为:两个超级大国都拥有能够毁灭对方的军事力量,处于均势,但都不拥有绝对优势;世界上和平的力量、制约战争的力量不断增长;因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发生世界战争是可能的,在一定条件下大战是可以避免的;所以,和平时期的国防建设,除了为赢得未来战争的胜利做必要的准备以外,还要建设威慑力量以遏制战争,推迟战争,争取避免大的战争和重视为各种局部战争、军事冲突做准备。根据这种判断,在邓小平推动下,中国在1985年提出进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从应付大战直接威胁的临战状态真正转向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建设大局下进行正常的和平时期国防建设。由于实行这一战略性转变,中国在80年代中期裁减军队员额100 万,更加注重军队的质量建设,注重全面增强军队的战斗力和国防总体实力;在军事战略上,从单纯考虑全面大打和世界战争,转向在不放弃努力推迟和遏制大战的情况下,重视研究对付局部战争的作战方针和进行必要的准备。

        冷战结束后,虽然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在亚太地区仍存在若干地区问题,但中国面临的总体安全环境有所改善。在国防建设方面,中国努力适应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要求,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不断增强总体国防实力,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证。

        3、战役理论新趋向

        战役是敌对双方战役军团为了达到战争的局部目的或带全局性的目的,按照统一作战意图,在统一计划和指挥下,在一定作战空间和时间内所进行的一系列战斗的总和。它是近代以来军事斗争的主要手段,是战争与战斗的中间环节。所以,战役理论在当代作战理论中处于重要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总结战争经验的基础上,随着武器装备的更新,战役理论得到相应的发展。美国和苏联是当代世界两个超级军事大国,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战役理论发展的趋向。

        (1)苏军战役理论

        苏联是最早形成完整的战役理论的国家。早在本世纪20年代,苏联军事理论界就提出独立的战役概念,并将把军事艺术划分为战略和战术两个层次的传统做法改为划分为战略、战役法、战术三个层次,使战役理论获得相对独立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军战役理论日臻完善,形成完整的体系。苏军认为:战役是军事行动的一种样式,是武装力量的战役军团或战役――战略军团根据统一的企图和计划,为解决战区、战略方向或战役方向的任务而在规定时间内同时或逐次实施的在目的、任务、地点和时间上协调一致并互有联系的交战、战斗、突击和机动的总和。可以按规模、参加的军种和兵种的多少以及攻防性质对战役进行不同的分类。按规模,战役可分为战略性战役、方面军(舰队、防空区)战役、集团军(区舰队、军、分舰队)战役;战略性战役是战略行动的基本样式;方面军战役是陆战区战略性战役的一部分,也可以独立实施;集团军战役和军战役通常是方面军战役的一部分,在个别战役方向上也可以独立实施。按参加军、兵种的多少,战役可分为合同战役、联合战役和独立战役;合同战役由所有或大多数军、兵种参加,完成一系列互有联系、类型不同的作战任务;联合战役由数个军、兵种参加,按照统一的作战企图联合行动;独立战役由一个军种独立实施,或有其他军、兵种部队协同。按攻防性质,战役可分为各种规模的进攻战役和防御战役。50年代中期,在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经验的基础上,苏军提出9 条战役原则,即:集中兵力兵器,在决定性的地点和时间形成对敌优势;积极主动,在战役进程中夺取和保持主动权;大胆机动军队;保持军队的战斗力;各军种密切协同;达成突然性;及时恢复第二梯队和预备队;对战役进行全面保障;实施坚定而不间断的指挥。

        60年代以来,苏军大量装备火箭核武器,提出实施火箭核突击和充分利用核突击效果的思想。常规兵器也迅速更新,作战效能大幅度提高。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和军事战略的演变,70年代以来苏军战役理论又有新的发展。

        第一,提出战区战略性战役的概念。苏军认为,由于武器装备的射程、威力、精度和机动性不断提高,军事行动的空间规模迅速扩大,军队快速力和机动力极大增强,指挥器材日益自动化和物质保障工作日益现代化,战区战略性战役成为现代战争中战略行动的基本样式。它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几个方面军(舰队、集团军群)、战略核力量、空军军团和防空军的共同努力,由战区指挥机构按照统帅部的意图和计划实施统一的指挥;任务广、规模大、内容复杂,在核战争中还包括实施火箭核突击;在战役过程中,每个方面军(舰队)可以连续进行两个以上的方面军(海上)战役;更加具有大纵深和立体打击的性质。苏军用这一概念取代了二次大战期间使用的方面军群战役的概念。根据这一概念,苏军在80年代划分了西方、西南、南方、远东、西北等五个战区,建立了战区指挥机构。

        第二,强调现代战役的大纵深性质。苏军在二次大战以前就曾提出大纵深战役理论,要求使用当时拥有的远程火炮、坦克、飞机等实施大纵深火力突击和纵深攻击。由于现代兵器的射程、航程和威力空前增大,并由于敌方在战役纵深部署有大量远战兵器,能对进攻军队造成严重威胁,苏军认为现代战役更加具有大纵深性质,强调在战役中对敌防御布势的全纵深实施综合火力杀伤,以高速度向敌战役纵深发展进攻,并使用空降和机降部队实施空中纵深攻击,以配合正面进攻。

        第三,强调现代战役的立体性质。苏军认为:现代战役的规模不仅要以正面和纵深来计算,而且要以高度来衡量;军队已有可能实施立体机动、立体攻击、立体指挥、立体补给;战场也将由平面战场发展为立体战场,包括空间战场、高空战场、中空战场、低空战场、地面战场以及水面战场、水下战场,战役行动将在各个层次同时展开。70年代华约组织还提出” 空地突击群” 的概念,主张更有效地使用直升机配合高度机动的地面部队实施立体作战,对陆军战役理论有深刻的影响。

        随着战役理论的发展,苏军在70年代末修改和充实了战役原则。新的合同战役原则共13条,即:军队时刻保持高度的战斗准备,随时能在使用和不使用核武器的条件下作战;行动积极坚决,全力夺取和保持主动权;参加战役的所有军兵种军队密切协同;在关键时刻坚决集中力量于最重要的方向(地域),执行主要任务;同时不间断地杀伤战役布势全纵深的敌人;不停顿地作战;大胆机动兵力兵器;及时建立、使用和恢复预备队;达成行动的突然性;充分发挥全体军人的政治精神力量,保证完成战役任务;对战役进行全面保障;保持和迅速恢复军队的战斗力;对军队实施不间断的指挥。

        苏军的战役理论主要针对冷战时两大军事集团可能在欧洲进行的大规模战争。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认为地区性冲突是对安全的主要威胁,因而主张实行” 全方位机动防御”.俄罗斯军队在继续注重防御作战的大纵深和立体性质的同时,尤其强调实施高度机动的战斗、交战和战役。

        (2)美军战役理论

        直到80年代初期以前,美国军方仍然坚持把战争行动区分为战略性和战术性两类,因而把军事学术划分为战略和战术两个层次,只规定基本的战略理论和战术理论,而没有独立的战役理论。组织和实施战役的问题,一部分列入战略范畴,一部分列入战术范围。从军事学术发展史的角度看,这种划分方法反映了传统的观念。

        美国的军事理论研究一向偏重于实际应用,即偏重于对具体作战方法和武器在作战中的运用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的军事技术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随着武器装备的更新,创造了不少新的作战方法。而在朝鲜战争以后,美军的作战经验主要局限于小部队作战,因而多年来只注重对师以下部队战术的研究,不注重对军以上大部队作战问题的研究。这是美军迟迟没有形成独立的战役理论的直接原因。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美军曾制定9 大作战原则,即:目的明确;强调进攻;集中兵力;节省兵力;实施机动;统一指挥;保障安全;出敌不意;简明扼要。美军认为,这9 项原则是适合指导所有层次作战行动的一般原则,因而也适合于指导各种规模的战役。

        70年代以来,美军更加感到在欧洲战场同华约组织军队作战时将处于数量上的劣势,认为过去确定的用火力消耗对方兵力的作战原则是不适宜的,提出通过在整个战场范围内实施避强击弱的战役机动获取战略优势,因而加强对战役理论的研究。1982年8 月,美国陆军颁布新版《作战纲要》,正式把准备和实施战争的活动分为战略、战役和战术三级,首次把战役学列为军事学术的一个独立范畴。这标志着美军战役理论的初步形成。1982年《作战纲要》认为:战役学研究如何使用现有的军事力量在一个战区内达成战略目的。简而言之,它是大兵团作战的理论,包括如何计划和实施战役。战役是一种持续时间较久的作战行动,其目的是在特定的空间和时间内,以同时和连续实施的若干战斗打败一支敌军。兵力的部署,目标的选择,以及为削弱和战胜敌军而采取的行动,都是战役行动的组成部分。它们既为下一场战斗规定条件,又着眼于扩张战术性成果。1986年美军《作战纲要》进一步把战役战术作战划分为战局、战役、交战、战斗四级。战局是指在一个战争区或作战区为达成战略目的而实施的一系列联合作战行动;战役是大部队在战局的某个阶段或一次重大交战中的协调一致的行动;交战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战斗组成;战斗是双方机动部队之间的小规模冲突。战局包括战争区战局和作战区战局两种,都是战略性的;战局和战役属于战役级行动;交战和战斗属于战术级行动。这表明,美军已形成独特的战役理论体系。

        1982年《作战纲要》正式提出空地一体作战的理论。空地一体作战,就是指合成军队指挥官在扩大的战场上利用各种观察与侦察器材观察敌人全纵深,并利用空军和地面部队的各种作战手段、综合运用各种作战方法在全纵深内打击敌人。这一理论是根据对未来战场(首先是欧洲战场)的预测,针对苏军作战思想和特点,为充分发挥美军的技术潜力而提出的。它的出发点是夺取或保持主动权,并积极运用这种主动权去打败敌人。所以,它强调进攻精神,主张对敌方实施纵深攻击,重视避强击弱的机动作战,同时规定在战役行动中发扬常规火力和核火力,并实施非正规战和心理战。

        纵深攻击战法是空地一体作战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为对付苏军纵深梯次作战部署,在与敌军第一梯队作战的同时,以远战火力和机动部队攻击敌纵深内尚未投入战斗的后续梯队,以及核武器、指挥所、后勤设施、机场等重要目标;通过打乱、迟滞、削弱敌后续梯队,使敌第一梯队得不到及时增援,从而破坏敌进攻的锐势或防御的韧性。根据这种战法,在防御的全过程都要实施纵深攻击,把战场范围向前延伸至敌整个作战部署的纵深,而不是以往作战理论规定的把防御纵深向己方部队后方延伸,从而使进攻与防御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前方和后方的区别进一步缩小,而战场范围更加扩大。

        美军还规定了空地一体作战的4 项基本原则和10项作战要则。4 项基本原则是主动、灵敏、纵深、协调。10项作战要则是:确保行动的统一;预见战场上的事态;集中力量击敌弱点;指定、保持和改变主要作战方向;坚持战斗;快速运动、猛烈打击和迅速结束;利用地形和气象条件,采取欺骗和作战保密措施;为实施决定性的行动,保存实力;使各兵种及诸军种相辅相成和相互加强;了解战斗对士兵、部队和指挥人员的影响。美军认为,这些基本原则和作战要则不代替9 大作战原则,而是9 大作战原则的具体化。

        美军认为,空地一体作战理论研究和论述陆军在战役和战术这两级形成和运用战斗力的方法,是一种战役理论。空地一体作战理论和苏军的战区战略性战役理论,都是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对峙的产物。它们形成的时间相近,所依据的物质条件相似,都强调机动作战、立体作战和全纵深攻击,代表了当代战役理论发展的趋向。

        80年代中期以后,美军先后制订2000年空地一体作战理论和21世纪陆军理论的设想,提出广泛利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加强对外层空间的军事利用,在全球范围内对部队实施指挥与控制,在更广大的战场上实施部队的快速机动,以及提高对付低强度冲突和恐怖活动的能力等。

        冷战结束后,美军把空地一体作战理论应用于海湾战争。以后几年,美军在总结海湾战争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新制定的地区防务战略的要求,提出主要针对大规模地区冲突的联合作战理论。该作战理论突出强调各军种部队联合作战,认为在现代条件下,任何单一军种都不具备在所有空间同时实施打击的手段和能力,无法单独从事战役级作战,联合作战就是整体作战,是在现代战争中制胜的关键;强调把构成战斗力的一切要素(即机动、火力、防护和指挥)集中起来,在起决定性作用的时间和地点形成决定性优势,着重攻击敌方战略、战役重心,即那种构成敌方主要力量来源、一旦被摧毁或被瘫痪就会遭到彻底失败的作战能力,而不攻击边缘薄弱环节,以求在交战初期就进行战略决战并迅速取得胜利;为在全纵深作战中充分发挥先进武器系统的效能,强调建立各部队互不相邻、相互间没有明确界线的非线式战场结构,实施不受作战线制约、高度分散和灵活地在敌方全纵深内大范围机动攻击的非线式作战,同时不排除传统的部队梯次配置、沿正面向敌方纵深逐步推进的线式作战。美国军方设想,在突发事件引起的大规模地区冲突中,美军的战役行动将广泛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并将包括以下五个步骤:事件发生后,用空军和海军将美国本土的应急作战部队快速运往冲突地点;立即建立防御,使部队不受敌方空中和地面作战以及使用核武器、生物武器、化学武器的作战的威胁;在地面进攻开始前,摧毁敌方的指挥、控制和通信系统,使其陷入混乱,以取得关键的优势;在发起地面进攻前,用远程火炮和导弹实施精确的饱和攻击,以削弱敌方战斗力;此后,在采用电子对抗手段使敌方侦察系统致盲后,发起地面进攻,迅速以压倒优势给敌方以歼灭性打击。按照这个设想,美军在高技术战争中将主要依靠远距离火力作战,而不需要建立庞大的地面作战集团,地面部队的投入相对减少并且不轻易投入战斗,以便用尽可能小的代价、尽可能快的速度取得决定性胜利。

450本兵书,全网唯一最全兵法电子书集合下载(188元/套) 微信(15074818522)添加备注:兵法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